EPON关键技术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7.89 KB
- 文档页数:3
epon中的onu调制技术EPON中的ONU调制技术ONU(Optical Network Unit)是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ONU调制技术是实现ONU功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在EPON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ONU调制技术主要包括光电转换和电信号调制两个过程。
光电转换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它是ONU接收光信号并解调的关键步骤。
在接收端,ONU将光信号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以获取原始数据。
光电转换技术的性能直接影响到ONU的接收灵敏度和解调能力,决定了ONU能否正常工作以及传输质量的好坏。
电信号调制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过程,它是ONU发送数据的关键步骤。
在发送端,ONU将电信号经过调制处理,转换为相应的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给OLT(Optical Line Terminal)。
电信号调制技术的性能直接影响到ONU的发送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决定了ONU能否稳定地将数据传输给OLT,并保证传输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EPON系统中,ONU调制技术采用的是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技术。
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采用多个正交的子载波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容量。
在ONU接收端,OFDM技术可以将频域上的多个子载波解调为相应的数据流,然后进行信号处理和解码,获取原始数据。
在ONU发送端,OFDM技术可以将数据流调制为多个正交的子载波,并通过光纤传输给OLT。
OFDM技术的应用使得ONU的调制技术更加高效和稳定,能够适应不同的传输环境和需求。
除了OFDM技术,ONU调制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调制技术,如正交振幅调制(QAM)技术和脉冲振幅调制(PAM)技术。
QAM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调制技术,可以将多个比特映射到一个符号上,提高传输速率和传输效率。
1EPON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1.1 EPON系统架构与分层模型图1为EFM建议的一种EPON开放式接入系统架构。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EPON系统本身,既可以是只提供光/电转换的媒体转换器,也可以是具有L2汇聚功能的业务集中器,具体实现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确定。
在这个开放系统架构中,有2种业务模型:一种是通过L3业务复用交换设备与一个集成的业务提供商相连,同时提供多种宽带接入业务;另一种是通过L2带宽集中器直接与各业务提供商的IP router、V oIP Gateway、Video Server等相连,提供灵活的业务选择。
此种架构可以最大限度提高EPON系统设计的灵活性,降低设备成本,保护现有投资,具有强大的扩容和升级能力,便于实现业务平面与承载平面的分离,易于开展多项增值业务。
从图中还可以清楚看出,对于EPON OLT设备,是不需要提供L3路由等功能的,否则将影响系统的模块化分割和业务的灵活性与扩展性。
图 1 EFM EPON开放式接入业务模型在IEEE802.3ah-2004中,定义了EPON系统的ISO/OSI参考模型(如图2所示)。
其中,与高层接口的是传统的MAC客户子层,负责将高层的业务流映射进EPON中进行传送;OAM子层是新增加的一项可选功能模块,主要用于传递OLT与ONU间的操作、维护和管理(OAM)消息;多点MAC控制子层则是EPON的核心功能层,负责一个OLT与多个ONU 的通信控制和协调,利用MAC控制帧(如Gate、Report等)实现控制信息的交互;MAC 子层则是通信的主体,与普通以太网MAC没有区别;适配子层(RS子层)则被用于实现点到点的仿真(P2PE:Point to Point Emulation),用于对EPON内部的逻辑链路标识(LLID)进行处理;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通过GMII接口通信;物理编码子层(PCS)则在完成传统PCS子层8B/10B编解码和字节同步的功能之外,新增加了可选的前向纠错(FEC)模块,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PMA子层则主要完成串并和并串转换及时钟提取等功能,与普通千兆以太网技术一致;PMD子层则主要完成信号的光电转换,根据EPON自身的特点,要求OLT的光收发模块具有突发接收的能力,而ONU的光收发模块则必须具备突发发送的能力。
1EPON介绍1.1 系统结构EPON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合/分路器和光网络单元(ONU)组成,采用树形拓扑结构。
OLT放置在中心局端,分配和控制信道的连接,并有实时监控、管理及维护功能。
ONU放置在用户侧,OLT与ONU之间通过无源光合/分路器连接。
EPON使用波分复用(W DM)技术,同时处理双向信号传输,上、下行信号分别用不同的波长,但在同一根光纤中传送.EPON只在IEEE802.3的以太数据帧格式上做必要的改动,如在以太帧中加入时戳(Time Stamp)、PON-ID等内容.下行采用纯广播的方式,注册后,OLT为已注册的O NU分配PON-ID,由各个ONU监测到达帧的PON-ID,以决定是否接收该帧,如果该帧所含的PON-ID和自己的PON-ID相同,则接收该帧;反之则丢弃。
上行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技术。
此外EPON还需通过已定义的接口与电信管理网相连,进行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及计费管理,完成操作维护管理(OAM)功能。
虽然APON对实时业务的支持性能优越,但随着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等新的IP 服务质量(QoS)技术的采用,高层协议与EPON MAC协议相配合,EPON已完全可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提供足够的QoS保证.加之EPON的价格优势明显,因而被认为是解决“第一英里”电信接入瓶颈,最终实现光纤到家的优秀过渡方案。
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网上内容的爆炸性扩充,一个巨大的网络社会已然形成,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正如在现实生活中美好生活离不开高速畅捷的交通一样,人们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毫无疑问,光纤在传输带宽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长途干线光纤通信网络几乎已经铺满全球。
此时,接入网带宽成为整个传输网络的瓶颈,并开始迎接光通信时代的到来。
无源光网络(PON)的概念由来已久,它具有节省光纤资源、对网络协议透明的的特点,在光接入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epon中onu的调制技术在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中,ONU(Optical Network Unit)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终端用户与光纤网络之间的桥梁。
ONU的调制技术是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保证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关键。
ONU的调制技术主要包括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两个方面。
光电转换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光转换则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这两个过程是ONU调制技术中的核心环节。
我们来了解光电转换技术。
光电转换是指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
ONU的接收端光模块通过光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
光探测器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根据光线的照射产生电流。
光电转换技术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光探测器,以获得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的电信号。
常见的光探测器有光电二极管(PD)和光电倍增管(PMT)。
光电二极管基于内部光电效应工作,当光线照射在二极管上时,产生信号电流。
光电倍增管则是将光信号经过光电阴极放大,再通过电子倍增过程产生电流。
这两种光探测器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电光转换技术。
电光转换是指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过程。
ONU的发送端光模块通过激光器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激光器是一种能够产生相干光的器件,它通过电流的注入激活激光介质,产生激射光。
激光器的关键在于控制电流的注入和调制,以实现高速、稳定的光信号输出。
常见的激光器有Fabry-Perot激光器和DFB(Distributed Feedback)激光器。
Fabry-Perot激光器是利用两个反射镜之间的干涉来产生激射光,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一般的ONU应用。
DFB激光器则是利用光纤中的布拉格光栅来实现单模激射光的产生,具有较窄的光谱带宽和较高的频率稳定性,适用于高速、长距离传输的ONU应用。
除了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技术,ONU的调制技术还包括调制方式的选择。
浅谈EPON技术及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的要求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人们对宽带增长的要求,实现接入网的高速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各种接入技术层出不穷,如LAN、数字用户(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电缆调制解调器(CM,Cable Modem)、电力线通信(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等,然而被认为最有前途的是光接入技术,无源光网络(PON)具有以维护、高宽带、低成本等优点,是通过单一平台综合接入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的理想平台。
一 EPON的概述无源光网络产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几个发展阶段,起初人们认为将ATM技术与PON技术结合的APON/BPON技术是实现综合接入的理想模式,但由于数据业务爆炸式的增长,ATM技术暴露出效率不高、协议复杂等弱点,因而未能大规模应用。
在这种背景下两个引人关注的PON新标准出台,其中之一是ITU/FSAN负责制定用来代替APON/BPON的GPON标准,另一个是IEEE 802.3ah工作组制定的EPON标准。
2000年12月,在IEEE的赞助下,成立了EFM(以太网第一英里)研究小组,开始了EPON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EPON标准IEEE802.3ah于2004年6月正式公布。
进一步增强EPON 竞争力,IEEE于2006年成立了802.3av工作组开展了10G EPON系统的研究,从而使得带宽能力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带宽使用效率上尚无明显改善。
随后,10GEPON标准IEEE802.3av在2009年9月正式颁布。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由IEEE802.3EFM (Ethernet for the First Mile)提出,是PON技术中的一种,它将简单经济的以太网技术与PON的传输结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再以太网上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
EPON的关键技术及实现原理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无源光网络,它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在光线从中心局传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不需要中继节点的参与。
EPON将以太网和光纤接入技术结合,实现了大带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宽带接入。
一、光传输技术光传输技术是EPON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它包括了光纤的选择和光纤传输的参数设计。
在EPON中,一般采用单模光纤进行传输,因为它具有更低的衰减和更高的带宽。
此外,还需要考虑光纤的长度、连接等参数的设计,以实现光信号的高速传输。
二、光分配技术光分配技术是EPON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主要包括了光发送和接收的技术。
EPON使用了一种被称为比例脉冲宽度调制(PON)的技术,它通过在一个周期内改变光脉冲的宽度来传输数字信号。
在EPON中,光发送端使用激光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到用户终端,光接收端再将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实现数据的传输。
三、以太网技术以太网技术是EPON的核心技术之一,EPON使用以太网协议作为数据的传输协议,这使得EPON可以兼容现有的以太网设备和系统。
EPON将以太网帧封装在光信号中进行传输,用户终端上的以太网设备可以直接接入EPON,无需进行额外的协议转换。
四、调度控制技术调度控制技术是EPON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主要用于实现共享信道的调度和管理。
EPON中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动态带宽分配(DBA)的技术,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和网络负载情况动态地分配带宽资源。
DBA技术通过控制ONU(光网络单元)的发送速率和发送时隙来实现带宽的分配,从而提高网络的效率和性能。
EPON的实现原理主要是基于光纤传输和以太网技术的结合。
当用户需要接入宽带网络时,光纤连接到用户终端设备的光接收端口,光信号经过光分配器进入光纤传输中。
同时,用户终端设备上的以太网设备通过以太网接口与EPON网络相连,可以直接发送和接收数据。
EPON原理及关键技术EPON的技术特点EPON接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局端(OLT)与用户(ONU)之间仅有光纤、光分路器等光无源器件,无需租用机房、无需配备电源、无需有源设备维护人员,因此,可有效节省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 EPON采用以太网的传输格式同时也是用户局域网/驻地网的主流技术,二者具有天然的融合性,消除了传输协议转换带来的成本因素;✍ 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下行1490nm,上行1310nm),仅需一根主干光纤和一个OLT,传输距离可达20公里。
在ONU侧通过光分路器分送给最多32个用户,因此可大大降低OLT和主干光纤的成本压力;✍ 上下行均为千兆速率,下行采用针对不同用户加密广播传输的方式共享带宽,上行利用时分复用(TDMA)共享带宽。
高速宽带,充分满足接入网客户的带宽需求,并可方便灵活的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动态分配带宽;✍ 点对多点的结构,只需增加ONU数量和少量用户侧光纤即可方便地对系统进行扩容升级,充分保护运营商的投资;✍ EPON具有同时传输TDM、IP数据和视频广播的能力,其中TDM和IP数据采用IEEE 802.3以太网的格式进行传输,辅以网管系统,来保证传输质量。
通过扩展第三个波长(通常为1550nm)即可实现模拟及数字视频业务广播传输。
EPON工作原理EPON协议栈EPON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EPON系统采用WDM技术,实现单芯双向传输(下行1490nm,上行1310nm)。
下行方向的光信号被广播到所有ONU,通过过滤的机制,ONU仅接收属于自己的数据帧。
上行方向通过TDMA方式进行业务传输,ONU根据OLT发送的带宽授权发送上行业务。
(a)PON系统中的上行方向工作原理EPON技术原理-上行帧结构(b)PON系统中的下行方向工作原理EPON工作原理-下行数据帧结构EPON的关键技术突发控制同步技术光纤保护倒换测距自动发现技术DBA的功能和基本原理OAM功能QOS安全承载TDM业务①突发控制①.1突发发送EPON的点对多点(P2MP)的特殊结构和时分多址(TDMA)的接入方式了决定了ONU发送机工作得突发发送模式下。
EPON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被动光纤网络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纤接入技术之一、EPON系统采用了一种被动光纤链路,通过光纤将传输信号从中央局端传输到终端用户。
EPON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如下。
1.OLT:OLT作为中央局端的设备,负责光纤链路的控制、管理和数据传输。
OLT负责将数据包转化为光信号,通过光纤将信号发送到ONU,并接收ONU发送的数据包。
2.ODN:ODN是光纤分布网络,它负责将从OLT发出的光信号传输到ONU。
ODN由光纤、光分配器、光耦合器等组成,主要用于数据传输和分配。
1.多点接入:EPON系统采用了多点接入技术,能够同时为多个终端用户提供网络接入。
多点接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容量和带宽利用率。
2.光发送与接收技术:EPON系统采用了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光发送与接收技术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
这些技术包括光的调制与解调、光电转换、光信号增强与衰减等。
3.动态带宽分配:EPON系统通过动态带宽分配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负载情况,智能地分配带宽资源。
动态带宽分配技术可有效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的网络体验。
4.光纤链路保护:EPON系统采用了光纤链路保护技术,实现对光纤链路的冗余备份。
当主链路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网络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总结:EPON系统是一种高速、高带宽的光纤网络系统,具有多点接入、光发送与接收技术、动态带宽分配和光纤链路保护等关键技术。
EPON系统的架构和技术的应用,使其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纤接入技术之一,能够满足大规模终端用户的网络需求。
1 EPON+EoC网络架构及信号流程图1所示为EPON+EoC网络结构图。
直播信号从核心路由器进入直播IPQAM,然后IPQAM输出的射频信号与本地节目混合,经光发射机输出光信号后,再经光分路器分成24路光信号,最终经光放后由1分32分路器输出光信号进入光接收机。
点播和宽带信号由核心路由器进入OLT,然后OLT 的每个PON口经1分2光分器到各网络的1分4光分路器,再到光接收机分配箱内的ONU。
ONU千兆口输出口经网线到EoC局端,然后局端把IP信号变成5MHz~65MHz的OFDM调制信号,将其经内部二分配器与光接收机送来的直播信号混合后,输出射频信号到分配网,信号再经分配网送到EoC终端。
EoC终端把直播射频信号送入机顶盒进行解调、解码,恢复出直播信号,经HDMI接口或音视频接口送入电视机。
2 影响EPON+EoC网络传输质量的几个重要指标EoC局端终端的技术指标包含吞吐量、物理层速率、信噪比、噪声、阻抗、链损、路由增益差、终端数量和MAC层协议。
其中,物理层速率是其他技术指标的主要表象,通过物理层速率就可以精确判断EoC网络质量。
目前,重庆有线要求64芯片终端物理层速率达120Mbps,即采用256QAM调制方式,74芯片终端物理层速率达350Mbps以上,即采用256QAM调制方式。
(1)同一局端下链路损耗过大和路由增益差对物理层速率的影响当某个终端与局端的链损大于50dB,EoC发送信号时采用边听边发的CSMA/CA传输协议,则另一个EoC根本听不到其他EoC发送的信号,所以它就认为网络上没有终端发送信号。
这两个EoC会同时发送信号,此时对局端来说就同时收到了两个EoC发送来的信号,由于两个信号频率相近,会导致局端无法正确解码,局端将被迫对数据进行丢弃。
这两个EoC不断发送数据信号还将造成网络拥塞,致使EoC局端带宽急速下降。
因此,同一局端下链路损耗过大和路由增益差都将对物理层速率产生影响,具体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