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材料(3)说明文 新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2
一、阅读下面短文《地震云》,完成1——3题。
〔9分〕①“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如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等的带状云。
其分布方向同震中垂直,一般出现于早晨和黄昏。
据目测估计,地震云高达6000米以上,相当于气象云中高云类的高度。
②地震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与一般的云有着明显的区别。
③地震云大致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把它叫做“飞机云〞,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有地震;第二种是成波浪状或者放射状的云,一般预示着1周以后有地震;第三种是垂直的像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预示着三天以后有地震;第四种是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一般出现在地震当时或者地震发生之前。
④据气象观测报道,在某些中强地震发生前,在其周围地区的天空中,一般在凌晨或黄昏会出现形似稻草绳状或条带状的云,这种长蛇状的云,如果在天空较长时间不消失,这是当地可能..发生有感地震的预兆。
这种云的垂直方向,大体就是震源所在地的方向。
⑤例如,1976 年7 月28日,我国唐山发生了7.8 级强烈地震,在7 月27日黄昏,日本真锅大觉教授发现天空出现了一条异常的长长彩云,并用相机拍摄下来。
后经研究,这种异常的长条云,就是唐山地震的前兆——地震云。
⑥目前,对于地震云的形成原因众说纷云,虽然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地解释地震前出现的这种现象,而准确预测、预报地震更是世界性难题。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地震云〞,它是指地震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带状云。
B.日本真锅大觉教授从拍摄到的地震云中断定我国唐山将发生强烈地震。
C.第③段采用“总—分〞式结构,介绍了地震云的种类。
D.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④段“这是当地可能..发生有感地震的预兆〞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3.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总结目标:(1)掌握说明对象的判断方法(2)掌握10种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一、说明对象1.说明文通常分为哪两种?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 如何区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1)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可以是实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这种说明文旨在说明事物“是什么”、“怎么样”。
(2)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物的内部规律性,这种说明文旨在说明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
三、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1.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等。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目标:(1)掌握说明文的结构(2)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一、说明结构说明文的常见结构有哪些?把握中心句和关键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总之”等即可判断文章的说明结构。
1.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可派生三种情况,即总——分式、分——总式和总——分——总式。
2.并列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式平等并列的。
3.递进式:后边的说明是在前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说明。
【知识梳理1】一、如何分清说明的对象:(1)首先,区分说明文的类型。
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对象往往可以从题目中找出来。
事理说明文中,它的对象不能仅看题目上,只有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分析,才能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
事理说明文的对象往往就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其次,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词。
值得注意的是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局部段落有局部段落的说明对象,千万不要把局部说明对象当作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
二、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1)从文章说明事物的内容着手,从中理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2)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性词语。
作者为了要在文章中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把有关事物特征的句子放在文中显著的位置。
(3)文中没有明确交代事物特征的,需要逐层、逐段加以归纳概括,提炼事物的特征。
常考题型及答题思路1、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看题目。
事物说明文的标题一般是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对象和特征。
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1)分析文章结构,抓段落的中心句(常常是段落的首尾句)。
(2)重点关注关联词语,如“首先”“其次”“也”“此外”等词语。
【例题精讲】例1.(难度★★☆☆☆)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
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
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第②段除了指出微藻是古老的低等植物外,还介绍了微藻哪四个特点?【巩固练习】(难度★★☆☆☆)②聂凤乔所著的《中国烹饪原料大典》上提供了最基本的判别原则:粳米粒型短而宽厚,一般呈椭圆形,腹白(大米腹部不透明的白斑)、心白(白斑在米粒的中心部分则被称为心白)较小,色泽蜡白有光泽,透明或半透明;而籼米呈长椭圆形,腹白较大,色泽灰白无光,呈半透明状。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资料整理每一门功课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有它自身的特点,语文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注意了这些规律和方法,语文也一定会得心应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级语文中考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归纳一、基础知识1.复习和运用语音知识,能认读字的读音,能根据拼写规则,判断注音的正误。
2.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要能结合语境,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要了解分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
3.对于教学目标中规定的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组词。
了解形声字的构造,能指出一般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
能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书写时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
掌握常见字的音、形、义;特别要了解多音字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
4.理解、掌握基本课文中规定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
会辨析一些同义词和反义词。
能够理解多义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辨析褒义词、贬义词。
5.了解词的分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了解短语结构: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动补短语、形补短语)、主谓短语。
了解单句六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了解复句的几种主要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了解常用的关联词语。
6.了解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境中辨别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了解常见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及其作用。
了解句式变换的几种形式(陈述句与疑问句的变换;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能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句式。
了解运用语言要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7.文体知识要了解记叙文的一般知识: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中心和材料,记叙的详略(详写、略写)。
九年级语文的说明文不仅涵盖了各种各样的题材和内容,还涉及到了许多不同的文体和风格。
下面将介绍几篇典型的九年级语文说明文课文,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内容、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
1.《环保进行时》《环保进行时》是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说明文。
该文主要介绍了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以及人们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改善环境和保护地球。
通过对环保行动的倡导和具体做法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应该如何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篇说明文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用语准确,语气庄重,既传达了作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又激励了人们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
2.《疫情下的爱与勇气》《疫情下的爱与勇气》是一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的说明文。
该文通过对一些抗击疫情期间发生的感人事迹和英雄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无畏和坚韧,以及爱与勇气的伟大力量。
作者以客观、真实的态度,通过描写真实的事件和人物,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温暖。
这篇说明文在语言表达和情感渲染上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3.《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生活》是一篇关于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影响的说明文,该文主要介绍了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进步对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
通过对科技对医疗、交通、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和进步进行描述,作者生动地展现了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和无限可能。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逻辑清晰,内容充实,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当代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科技对于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
通过上述几篇九年级语文说明文课文的介绍,不难发现,这些说明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充分展示了说明文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
这些文章都以客观、真实的态度,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事例,让读者对所描述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说明文阅读指导
▲ 说明方法
题型
① 举例子【具体充分有力】
模拟卷一《航天员出仓为何如此漫长》
练习卷二《遥感技术》
② 列数字【具体准确】
模拟卷四《全球变暖》
能训P66《“绿色”浅层地温能》
③ 作比较【鲜明突出强调,具体可感】
一模试卷《基因武器究竟有多可怕》(花5000万美元建一个基因武器库,其杀伤力远远超过花费
50亿美元建起来的核武器库)
④ 打比方【生动形象】
模拟卷五《神曲招来“耳虫”》
2013摸底检测卷《台风》(“海上暴徒”)
⑤ 摹状貌【生动形象】
语文书《苏州园林》具体
⑥ 分类别【条理清晰】注意应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分类,且种类要列举完全,不可遗漏。
练习卷一《茶叶》(“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
2013模拟卷一《窗》
⑦ 作引用【充分有力】
质量抽测卷《艾在端午》(《诗经》中的句段)
能训《说鼠》P73-八-3“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⑧ 画图表【直观形象】
⑨ 下定义【科学简明】
能训P68-三-第三段第一句《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
⑩ 作诠释【通俗易懂,科学准确】
能训《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一模试卷《基因武器究竟有多可怕》
模拟卷五《神曲招来“耳虫”》
▲ 说明语言的特点——准确、严密、科学
在此基础上又有平实和生动.....
两种风格 常见题型:
(1)某句话中的加点词能删/换吗?为什么?
【答题思路:①表态②加点词表示了什么(程度修辞、估计、数量、范围、限制)③在文中的含义④去/换掉了有什么后果⑤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例句: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
是恒星。
(七上 P166) 划线句(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最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不能去掉。
这是一个起限制作用的表示程度、范围的词。
表明大部分看得见的星是恒星,并不排除有一部分不是恒星。
去掉了就表示全部都是。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文中加点字词有何表达效果/作用?
【答题思路:①加点词表示了什么(程度修辞、估计、数量、范围、限制)②准确(生动形象)地说
明了事物的特点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例句1:目前,已知的稳定同位素约300多种,而放射性同位素竟.
达1500种以上。
答:竟是竟然的意思,强调突出了放射性同位素种类多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句2:科学研究发现......
,氡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占人体所受到的…… 答:“科学研究发现”表明这是经过科学研究得来的,并非随意得出,强调突出了氡气污染和危害大。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 说明文开头的作用
【一般有以下几种作用: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引用诗文增强文学色彩③引出下文说明对象或用了某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特点④点题
例如:初三质量抽测卷《爱在端午》开篇引用诗经中一段话,作用:①增强文学底蕴②引出说明对象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 概括题/理解题
例如:概括咖啡被誉为“黑色金子”的原因。
通读全文,简要回答科学家认为地球可能起源于太阳系之外的原因。
纵观全文,“微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根据选文④⑤段内容简要说明快递业“败也电子商务”的原因。
请说说“被听歌”在文中的含义。
本文介绍了窗的哪些功能?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航天员立位耐力下降的原因。
“晕”和“虹”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你为学校的教学大楼设计了一台“浅层地温能”空调,请你介绍一下该空调的工作原理。
文章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分析:回答此类问题需要从文中寻找答案,注重文章的圈划,找原文原句。
找每一部分的中心内容并概括罗列。
▲ 拟标题/宣传标语
分析:说明对象要准确,说明特点要明确。
在原文中找中心句概括。
例如以下标题:微波食品的危害
海洋——人类未来的粮仓
例如以下宣传标语:节能灯,节能、环保、利国又李民
▲ 说明文顺序
概括工作原理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主要——次要 特征——用途
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