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6、小诺贝尔 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a
- 格式:pptx
- 大小:47.21 KB
- 文档页数:12
《小诺贝尔》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中13个生字和8个会写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诺贝尔是怎样把脏盐变成干净的盐的,体会诺贝尔是一个爱动脑筋,勇于实践的孩子。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中13个生字和8个会写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诺贝尔是怎样把脏盐变成干净的盐的,体会诺贝尔是一个爱动脑筋,勇于实践的孩子。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诺贝尔的画像: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2简介诺贝尔的生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讲大科学家诺贝尔小时候的故事。
二、导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边读边圈出生字,标出课文自然段的序号。
3指名分读课文,纠正字音。
4同桌间互读课文,不丢字不添字,读准字音。
(二)课件出示:学习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
2同桌互读生字,互相检查,纠正字音。
3齐读生字。
4多种形式读生字。
(小组读,男女读,开火车读……)5汇报识字方法。
6用生字组词,造句。
三、教师指导书写。
1教师在田字格中规范写生字,学生书空。
2课件出示会写的生字。
3学生临写,练写。
4展示学生作业并及时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识读生字,新词。
2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二、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写的是谁他小时候怎样(课文写诺贝尔小时候善于思考。
)4老师:诺贝尔爱动脑筋的表现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5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1)盐是怎么弄脏的(2)盐撒了以后小诺贝尔和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师:以上问题请同学们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6学生汇报自读情况。
a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把盐包弄破了,盐撒在了沙地上。
b小伙伴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c诺贝尔一边说:“没关系,我有办法”,一边把地上的盐收了起来。
教学设计: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
2.学习转述并进行评价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3.表现寒假生活的丰富和情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准备能反映自己寒假生活的照片、图片等。
3.老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份例文。
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儿童生活情趣,流露出了作者对乡村儿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
童的喜爱之情。
)6.练习背诵。
四、阅读平台(丰收园)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们知道吗,葡萄叶也有自己的梦,丰收园里为我们准备的是一首诗歌——《葡萄叶的梦》。
1.学生自读《葡萄叶的梦》。
2.指名朗读,并评价。
3.让学生提出疑惑的问题。
4.说一说,每小节写的主要意思。
5.讨论和交流:葡萄叶的梦是什么,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6.有感情朗读诗歌,读出你对葡萄叶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一、导入在假期中,有的同学去旅游,开阔了视野;有的同学读了很多书,增长了知识;有的同学在过春节期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至今还历历在目,让人回味无穷,这节课我们就来把自己最难忘的事情在这里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我们哪一组表现最出色。
二、出示教学目标,学习转述(一)出示本次能说会道的要求,指名读,弄清能说会道的要求。
1.让我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共同分享那美好的时光。
2.认真回忆事情的经过,注意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3.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转述组内每个人发言中最精彩的内容。
4.评一评:是否语句通顺,内容是否清楚明白,是否达到本次习作要求。
(二)学习转述。
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首先让学生弄清能说会道的要求和什么是转述,这样学生才能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学习。
[一年级小诺贝尔教案]小诺贝尔教案第一篇小诺贝尔教案:《科学与艺术》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研究、讨论的方法就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2.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这些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二、教学设想1.讲读本文,可以和前面的两篇文章结合起来研究、讨论,就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重点从创新精神的角度,研究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2.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词语解释:楔xiē:即楔子,比喻插进去的人或物;也指旧小说的引子,通常放在小说故事开始之前,起引出或补充正文的作用。
共鸣:①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②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绪反响:回声;反应。
植根:栽种,根着。
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
(二)作者简介:李政道,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1926年11月25日出生于上海。
1943年毕业于嘉兴秀州中学,在抗战时期内迁江西赣县组建的赣县联合中学(简称赣州联中),酷爱物理。
1943年秋到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研究院,1950年获博士学位。
他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学术研究所任物理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首任费密物理学教授。
1964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86年成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林契)院士。
1994年6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1997年5月30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3443)号小行星命名为“李政道星”。
从此,李政道的名字镶上了太空星辰,伴随着(3443)号星遨游和闪耀在宇宙星河。
李政道在粒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和离散力学等许多领域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的贡献。
16、小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德、化、实等13个生字,会写化、伙、伴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识字、写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的事迹吗?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关于诺贝尔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板书课题:小诺贝尔。
3、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课的生字宝宝。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圈画出本课会认的生字。
3、课件出示本课会认的生字。
(1)请同学们借住拼音自学生字。
师指名认读。
(2)课件出示本课生词,继续认读。
(3)游戏巩固:开火车。
师:火车火车哪里开?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指定举手最多的小组开火车认读生词。
4、同学们,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本课会认的生字宝宝,下面还有会写的生字宝宝等着我们呢,咋们赶紧去认识一下他们吧。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的生字。
化 伙 伴 把 现 尔 包 发2、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3、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个生字最难写?想看老师写一写吗?4、学生认真观察,找出难写的字。
5、师范写生字,生书空。
6、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书写生字,在书写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笔画的顺序。
7、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师巡视指导。
8、评选出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四、布置作业。
1、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连线)hu āng y άn d é z āng ji ē2、读拼音写词语。
huŏ bὰn hu ὰ xué f ā xi ὰn( ) ( ) ( )。
诺贝尔生平简介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掖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
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
诺贝尔1833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的父亲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
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
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几乎是在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中度过了童年。
诺贝尔到了8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
为了使他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父亲让他出国考察学习。
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
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
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
回国后,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许多生产流程,不仅增添了许多的实用技术,还熟悉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
就这样,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没有正式学历的诺贝尔,终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
他的发明兴趣不仅限于炸药,作为发明家、科学家,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他曾经研究过合成橡胶、人造丝,做过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部件等方面的实验,还试图合成宝石。
尽管与炸药的研究相比,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于探索的精神却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诺贝尔把他的毕生心血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一生过着独身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
他谦虚谨慎,对别人亲切而忠诚。
他拒绝别人吹捧他,不让报纸刊登他的照片和画像。
长期紧张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但在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诺贝尔导学案本文是关于诺贝尔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品味词句,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活动单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品味词句,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活动方案】活动一:品读人物1.细读课文3-9自然段,思考: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深有感触?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
读一读,画一画。
从这些词句中,我读出了一个的诺贝尔。
2.小组活动:a.交流填写的词语,写在展板上。
b.读好你画的句子。
c.练习读好8、9自然段。
3.全班交流。
活动二:想象采访1.再次快速读3-10自然段,想一想:如果有机会采访诺贝尔,你会提出什么问题?诺贝尔会怎么回答?两人一组,合作练习。
2.组内交流3.汇报展示【检测反馈】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吧!“小传”就是简明扼要的人物传记,主要写明:人物的生卒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就与突出贡献等。
一、复习导入1、提问a、诺贝尔颁奖仪式在哪举行?b、诺贝尔颁奖仪式在什么时候举行?c、为什么要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d、为什么要在12月10日下午4点半颁奖?e、为什么诺贝尔奖地点和时间的设置如此特殊?2、揭示课题3、诺贝尔一生发明无数,但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炸药。
还记得他发明炸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吗?二、实施活动活动一:品读人物1、导入:发明炸药的这段历程,应该是诺贝尔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下面请大家对照活动一的要求进行学习。
2、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及时指导。
3、小组展示,汇报交流。
预设:善良、胸怀博大、说到做到、志向高远、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精益求精、不懈追求、毫不气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百折不挠、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等。
相机小结学法并板书:瞻前顾后读相机出示: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诺贝尔相机小结:没有这种伟大的精神,就不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正是如此,让他赢得了全人类的景仰和尊重!活动二:想象采访1、导入:下面请大家完成活动二,走进诺贝尔的内心世界!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及时指导。
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能力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情感目标: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体会诺贝尔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吧.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诺贝尔奖从何而来?为何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诺贝尔》一课.二、自由读文,了解梗概1.诺贝尔奖是怎样来的?2.诺贝尔在哪些方面有过成就,最著名的成就是什么?三、细读课文,掌握要点(一)按下列提示给课文分段1.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1——2自然段)2.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历程(3——9自然段)3.诺贝尔临终前的遗嘱(10自然段)(二)说说文章主要内容四、读悟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1、2自然段2.诺贝尔奖有什么特殊性?(1)时间不变(2)地点不变(3)规模宏大3.你从诺贝尔奖的特殊性体会道什么?(诺贝尔在世人心目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人们十分崇敬诺贝尔)4.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第一段5.读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诺贝尔有什么巨大成就令全世界瞩目?)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二、读悟课文第二段1.默读课文第二段,用横线画出能代表这一段意思的句子.(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2.读完这段文章,你认为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1)自幼立志研究炸药,与父兄合作,研制“诺贝尔炸药油”.(2)亲人伤亡,诺贝尔毫不气馁,数百次的失败后,终于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3)用生命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3.读完这段文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4.那么,在诺贝尔历经历的这几个过程中,你认为哪个过程最能打动你?找出其中的有关语句,说说理由.(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研读、品味和体会)5.指名朗读诺贝尔研制炸药的过程.6.你能否用成语或四字词语说一说感动的原因?(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舍生忘死等)三、读悟课文第三段1.默读课文第三段,想一想:这段共写了哪两层意思?2.讨论交流.(1)用整个生命发明炸药.(2)设立诺贝尔奖.3.为什么说“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1)研究的时间之长.从“小时侯”一直研究到“中年”.(2)为了研究炸药,他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3)一研究起炸药来,他便忘记了一切.4.从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一事,你了解到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希望后人沿着他走的道路继续前进,希望科学事业后继有人,发展更快)5.播放课件诺贝尔遗嘱当看到这儿的时候,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你的感触写在诺贝尔的画像周围.四、激励探索,升华情感同学们,为了人类的幸福,诺贝尔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如果我们也能像诺贝尔那样,志向高远,锲而不舍,相信在你们当中也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板书设计引介诺贝尔△怎样发明炸药造福人类甘做奉献设置诺贝尔奖一丝不苟科学态度。
《诺贝尔》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诺贝尔》。
本课主要介绍了诺贝尔的生平事迹,通过讲述他发明炸药的过程以及他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学生学习他热爱科学、为人类谋福利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诺贝尔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诺贝尔热爱科学、为人类谋福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诺贝尔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难点:理解诺贝尔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景引入:播放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短片,引导学生关注诺贝尔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诺贝尔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吗?他有哪些贡献?2. 自主学习1. 诺贝尔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2. 诺贝尔是如何发明炸药的?3. 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诺贝尔的性格特点,如勇敢、执着、无私奉献等。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他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危险的实验,甚至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度外。
”分析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如“毫不犹豫”、“投身于”、“危险”等,引导学生理解诺贝尔的精神品质。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描述一个伟大的人物。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作业题:1. 根据课文内容,简要介绍诺贝尔的生平事迹。
2. 请你谈谈对诺贝尔精神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六、板书设计勇敢执着无私奉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简要介绍诺贝尔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