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音乐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17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单元知识梳理
一、第一单元:音乐的基本元素
1. 音乐的元素包括:旋律、节奏、音色和音量。
2. 旋律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符组成。
3. 节奏是音符按照规律排列的方式。
4. 音色是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个音时所具有的特点。
5. 音量是声音的大小。
二、第二单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声音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
3. 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和振动。
三、第三单元:乐器的分类和演奏
1. 乐器可以分为弦乐器、管乐器、膜乐器和体鸣乐器。
2. 演奏乐器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技巧。
3. 乐器的演奏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合奏。
四、第四单元:五线谱和简谱的基本认识
1. 五线谱是用来记录音乐的一种符号系统。
2. 五线谱上的符号包括音符和节奏符号。
3. 简谱是一种更简单的音乐符号系统。
五、第五单元:唱歌和节奏操
1. 唱歌可以让我们发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唱歌需要掌握正确的气息和发声方式。
3. 节奏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节奏。
六、第六单元:音乐和动作
1. 音乐可以启发我们的想象力,与动作结合可以创造出美妙的表演。
2. 音乐和动作的结合需要注意节奏和表情。
以上是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的知识梳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升级版)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材总目录一、教材简介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材遵循《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创造和鉴赏能力。
本套教材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高中音乐教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全面、系统的音乐教学资源。
二、教材结构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材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必修、选修一级和选修二级。
必修必修部分包括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和音乐实践四个方面,全面覆盖音乐课程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
选修一级选修一级包括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音乐理论四个模块,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学习,深入挖掘音乐领域的各个方面。
选修二级选修二级包括合唱、乐队、舞蹈和戏剧四个方向,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材内容必修1. 音乐鉴赏: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音乐表现:学习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 音乐创作: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音乐实践:参加各种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选修一级1. 民族音乐: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各民族音乐,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2. 流行音乐:学习流行音乐的基本特征和演唱技巧,把握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3. 古典音乐: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和我国古典音乐,欣赏古典音乐的美妙之处。
4. 音乐理论:学习音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选修二级1. 合唱:学习合唱的基本技巧,参与合唱表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 乐队:学习乐队的组织和演奏技巧,参与乐队表演,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3. 舞蹈:学习舞蹈的基本技巧,参与舞蹈表演,锻炼身体协调能力。
4. 戏剧:学习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参与戏剧表演,提高综合表演能力。
四、教材特点1. 贴近生活:选取具有时代特色、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原版高清电子课
本(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音乐
第一课时:音乐的基础知识
- 音的高低
- 音的长短
- 节奏与节拍
第二课时:音乐的基本要素
- 旋律
- 和声
- 节奏
- 音色
第二单元:唱歌与欣赏
第三课时:唱歌
- 《小星星》
- 《小燕子》
第四课时:音乐欣赏
- 古典音乐:《月光奏鸣曲》- 民乐:《茉莉花》
第三单元:打击乐演奏第五课时:打击乐基础知识
- 打击乐器:鼓、钹、木鱼等- 打击乐的节奏与节拍
第六课时:打击乐演奏
- 《小兔子乖乖》
- 《两只老虎》
第四单元:音乐游戏
第七课时:音乐游戏
- 音乐捉迷藏
- 音乐接龙
第八课时:音乐表演
- 舞蹈:《小鸭子》
- 诗歌朗诵:《春晓》
第五单元:音乐与文化第九课时:音乐与文化
- 民间音乐:二人转、京剧等- 外国音乐:交响乐、歌剧等
第十课时:音乐与生活
- 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
- 音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第六单元:综合练
第十一课时:综合练
- 歌曲:《我们的田野》
- 音乐欣赏:《梁祝》
第十二课时:期末考试
- 考试内容:唱歌、演奏、音乐知识等。
人教版高一上册音乐课本-教学文档介绍本教学文档旨在辅助教师教授人教版高一上册音乐课本内容。
通过本文档,教师可了解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单元一:音乐概念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征;- 能够分析音乐中的元素,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特征;2. 音乐的元素:节奏、旋律、和弦和音色;3. 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元素。
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征;3. 结合实际音乐作品和乐器演奏,让学生感受音乐元素的作用。
单元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起源;- 掌握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
教学内容1. 音乐的起源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作用;2.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3. 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
教学方法1. 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的起源和不同文化中的音乐表达形式;2. 结合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其发展历程;3. 引导学生比较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古典音乐的异同。
单元三:音乐的表现力教学目标- 理解音乐的表现力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能够分析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
教学内容1. 音乐的表现力及其构成要素;2. 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传达和表现手法;3. 分析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
教学方法1. 利用音乐片段展示不同风格和情感的音乐作品;2. 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的共鸣,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表现力;3. 分析音乐作品中采用的表现手法,启发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单元四:音乐的风格与时代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音乐风格与时代的关系;- 掌握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内容1. 音乐风格与时代的关系;2. 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片段;2.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所代表的时代和文化背景;3. 分析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风格的感知能力。
最新人教版(2024年)高中音乐教材目录最新人教版(2024年)高中音乐教材目录第一单元:音乐欣赏第一课时:音乐的基本元素1. 音高2. 音长3. 音色4. 节奏5. 旋律第二课时:音乐的曲式结构1. 单二部曲式2. 单三部曲式3. 变奏曲式4. 回旋曲式第三课时:音乐的风格与流派1. 古典音乐2. 爵士乐3. 摇滚乐4. 电子音乐第二单元:乐器演奏第四课时:西洋乐器1. 小提琴2. 大提琴3. 钢琴4. 萨克斯管5. 小号第五课时:民族乐器1. 二胡2. 琵琶3. 笛子4. 古筝5. 锣鼓第六课时:键盘乐器演奏技巧1. 钢琴演奏技巧2. 电子琴演奏技巧3. 合成器演奏技巧第三单元:音乐创作与实践第七课时:歌曲创作1. 歌词创作2. 旋律创作3. 和声编配4. 歌曲结构设计第八课时:乐曲创作1. 动机发展2. 主题形成3. 曲式构建4. 配器编配第九课时:音乐制作与混音1. 录音技术2. 混音技巧3. 音效处理4. 母带处理第四单元:音乐与文化第十课时:中国音乐史1. 先秦音乐2. 汉唐音乐3. 宋元音乐4. 明清音乐第十一课时:西方音乐史1. 古典音乐时期2. 浪漫音乐时期3. 现代音乐时期4. 当代音乐时期第十二课时:音乐与生活1. 音乐与情感2. 音乐与思想3. 音乐与社交4. 音乐与健康以上是最新人教版(2024年)高中音乐教材的目录,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新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目录(全)第一册
1. 音乐基础知识
2. 声音与乐音
3. 音高与音程
4. 节拍与节奏
5. 音符与休止符
6. 声乐节奏与基本音乐符号
第二册
1. 单声部音乐
2. 二声部音乐
3. 三声部音乐
4. 四声部音乐
5. 合唱音乐
6. 民族音乐
第三册
1. 乐曲的演奏与演唱
2. 乐曲的赏析与理解
3. 乐器与乐团
4. 乐曲的创作与编配
5. 音乐聆听与评价
6. 音乐历史与文化第四册
1. 音乐与社会
2. 音乐与科技
3. 音乐与健康
4. 音乐与人生
5. 音乐与时尚
6. 音乐与传统文化第五册
1. 音乐节日与庆典
2. 音乐与戏曲
3. 音乐与舞蹈
4. 音乐与影视
5. 音乐与体育
6. 音乐与旅游
第六册
1. 音乐知识竞赛
2. 音乐作品报告
3. 音乐探究课题
4. 音乐综合创作
5. 乐队与合唱团
6. 音乐欣赏与分享
第七册
1. 音乐研究方法与技巧
2. 音乐考级与选拔
3. 音乐专业与职业
4. 音乐素材与资源
5. 音乐交流与合作
6. 音乐素质与修养
第八册
1. 音乐教育更新
2. 音乐教学研究
3. 音乐心理与情感
4. 音乐场所与活动
5. 音乐文献与读物
6. 音乐推广与传媒
以上是新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的目录,涵盖了音乐基础知识、乐器演奏、音乐赏析、音乐与社会等内容,能够全面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培养音乐素质。
人教版初中音乐知识点总结大全-人教版
初中知识点
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提高其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一、音乐基础知识
- 音乐的定义
- 音乐的元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强弱、速度等
- 音乐的记谱法:五线谱、简谱等
二、音乐的分类
- 民族音乐
- 古典音乐
- 流行音乐
- 器乐音乐
- 人声音乐
三、音乐的表现形式
- 独奏
- 合奏
- 唱歌
- 合唱
- 舞蹈配乐
四、音乐的鉴赏
- 乐曲的分析和欣赏
- 音乐的情感表达
- 音乐的文化背景
- 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图五、中国古代音乐
-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 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 中国古代音乐器乐的分类和特点
六、西方古典音乐
- 著名作曲家和作品欣赏
- 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
- 古典音乐的风格特点
七、流行音乐
- 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著名流行音乐歌手和作品欣赏
- 流行音乐的影响力及社会意义
以上仅为初中音乐教材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理解音乐知识。
详细的内容请参考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清晰版电子课本(全)第一单元:倾听与欣赏课题1:音乐的基础知识研究目标1. 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基本元素。
2. 掌握简单的音乐术语,如速度、音高等。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
2. 音乐术语:速度、音高、音色等。
3. 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小学音乐课本五年级上册》。
2. 音频资料: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
3. 视频资料:音乐演奏会、音乐制作过程等。
教学活动1. 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2. 教授音乐术语,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课题2:音乐作品欣赏研究目标1. 了解并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古典、流行、民族等。
2. 音乐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小学音乐课本五年级上册》。
2. 音频资料: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
3. 视频资料:音乐演奏会、音乐制作过程等。
教学活动1. 介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并欣赏。
2. 教授音乐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二单元:唱一唱课题1:学唱歌曲研究目标1. 学会演唱本单元的歌曲。
2. 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1. 本单元的歌曲:包括中国歌曲和外国歌曲。
2. 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小学音乐课本五年级上册》。
2. 音频资料:歌曲的范唱和伴奏。
3. 视频资料:歌曲的演唱和制作过程等。
教学活动1. 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学会演唱。
2. 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来历。
3.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课题2:合唱与对唱研究目标1. 学会与他人合唱和对唱。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合唱和对唱的技巧。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音乐与声音-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节奏和旋律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 声音是通过震动产生的,有高音和低音之分。
- 音色是声音的独特特点,可以通过乐器的演奏方式和音色改变器来调整。
- 音乐的节奏由强弱、快慢和拍子的组合形成。
- 旋律是音符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排列形成的,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第二单元音乐的分类与流派- 音乐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等。
- 古典音乐注重和声和旋律的完美结合,代表作品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 流行音乐通常由简单易懂的旋律和节奏构成,代表作品有泰勒·斯威夫特的《Love Story》。
- 民族音乐以特定地域的民间特色为基础,代表作品有中国的古筝曲《广陵散》。
第三单元乐器与乐队- 乐器是音乐表演的工具,可以分为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和键盘乐器等。
- 弦乐器包括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演奏时需使用弓或拨片。
- 管乐器包括单簧管、长号和小号等,演奏时需吹气产生声音。
- 打击乐器包括鼓、钹和木琴等,演奏时需用手或器械敲击。
- 键盘乐器包括钢琴、风琴和电子琴等,演奏时需按键发声。
第四单元音乐的知识和欣赏- 音乐知识包括音乐符号、节奏和调式等基本理论。
- 音乐的欣赏是指通过听音乐来体验和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
- 欣赏古典音乐时可以注意其丰富的和声和典雅的旋律。
- 欣赏流行音乐时可以注意其动感的节奏和引人入胜的歌词。
第五单元乐曲的分析与评价- 乐曲的分析是指通过对其结构、旋律和和声等要素的分析来理解其意义。
- 乐曲的评价是指根据其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来评价其好坏与价值。
- 在分析乐曲时可以关注其起承转合和等结构要素。
- 在评价乐曲时可以关注其表达力、技巧和创新性等方面。
第六单元音乐的创作与表演- 音乐创作是指创作者通过选取合适的音符、节奏和和声等要素来创作音乐作品。
- 音乐表演是指音乐家通过演奏乐器或歌唱等方式来展示音乐作品。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知识点归纳(最全)一、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符号:了解音符的基本形状、音长和音名。
- 音高与音名:掌握音高的高低、音名的表示方法。
- 音程:了解音程的概念和种类,如八度、纯五度等。
- 节拍与拍子:掌握节拍的概念和拍子的表示方法。
- 声音和乐音:了解声音和乐音的区别与联系。
二、乐器知识- 弦乐器:了解各种弦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如小提琴、大提琴等。
- 管乐器:认识各种管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如长笛、单簧管等。
- 键盘乐器:掌握键盘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如钢琴、电子琴等。
- 打击乐器:了解各种打击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如鼓、钹等。
- 中国传统乐器:熟悉中国传统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如二胡、古筝等。
- 世界民族乐器:了解世界各地的民族乐器及其特点。
三、音乐表现手段- 声音的高低:掌握高音和低音的概念和特点。
- 声音的强弱:了解音量的表示方式,如强音、弱音、加强音等。
- 声音的长短:熟悉音符的音长表示以及不同音长的演奏方式。
- 色彩与音乐:了解音乐表达情感的方式,如明亮、悲伤等。
- 音乐的速度:掌握音乐速度的表示方式,如快速、慢速等。
四、音乐欣赏与鉴赏- 音乐作品: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民歌等。
- 音乐风格:熟悉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
- 音乐家与作曲家:认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贝多芬、莫扎特等。
- 音乐鉴赏要素:了解音乐鉴赏的要素,如旋律、节奏等。
五、歌曲演唱技巧- 唱歌姿势与呼吸: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
- 声音的发声与共鸣:了解声音的发声原理和共鸣的作用。
- 歌曲的节奏与韵律:掌握歌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 歌曲的声音处理:了解歌曲中的音调和音色处理技巧。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音乐的语言- 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音乐的表现手段:声音、节奏、旋律、音高、音色- 音乐的分类:民族音乐、器乐音乐、合唱音乐- 常见音乐术语:音符、拍子、节拍、节奏记号、调性第二单元:好听的音乐- 音乐的赏析和欣赏- 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和分类: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 音乐的节奏感受和表达游戏- 音乐家的职业与作品欣赏第三单元:古老的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分类:曲调、音色、演奏方式- 古代乐器的特点和分类:箫、琵琶、古筝、钟- 古代音乐的表演形式:京剧、评剧、杂技、戏曲- 中华传统音乐家的代表人物介绍第四单元:快乐的节日- 节日音乐的特点和功能- 各种节日音乐的欣赏与演奏:春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 节日活动中的音乐表演:舞蹈、歌曲、乐器合奏- 节日歌谣和民间音乐的传统与特色第五单元:唱一首歌- 歌曲的概念和分类:童谣、歌曲、流行歌曲、民歌-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达方法- 研究唱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合唱的乐趣与合作第六单元:乐器的世界- 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式:弦鸣乐器、吹管乐器、敲击乐器- 常见乐器的音色和演奏特点:小提琴、萨克斯、钢琴、鼓- 研究乐器的基本要素和技巧:音准、音乐记号、指法、节奏感- 乐队和乐团的组成和合奏第七单元:音乐的故事- 音乐故事的表达和理解- 著名音乐作品的背后故事: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沃尔夫冈·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 音乐和故事的结合表现形式:歌剧、话剧、音乐剧、电影配乐- 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的传达第八单元:音乐的朋友-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与合作- 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表现形式:音乐画、音乐雕塑- 音乐与戏剧的关系与合作- 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表现形式:音乐诗、抒情歌曲第九单元:音乐的未来- 近代音乐的发展和创新- 电子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影响- 音乐人的创作和演奏新技术- 科技与音乐的融合与发展。
最新2023年秋★部编人教版-音乐四年级
上册课本目录
1. 第一单元:音乐对比
- 课文:我爱音乐
- 乐理:音符和节奏的对比
- 听力:乐曲对比欣赏
- 创作:创作简单对比乐曲
2. 第二单元:音乐的律动
- 课文:欢乐的语言
- 乐理:音乐的节拍和节奏
- 听力:欢快的音乐节奏
- 创作:创作欢快的鼓点
3. 第三单元:音乐拍子
- 课文:小手齐拍子
- 乐理:音乐的拍子
- 听力:多种拍子的音乐
- 创作:创作简单拍子
4. 第四单元:音乐动听
- 课文:小雨歌
- 乐理:音乐的旋律
- 听力:动听的音乐
- 创作:创作简单旋律
5. 第五单元:音乐表达
- 课文:快乐颂
- 乐理:音乐的表达方式
- 听力:多种表达方式的音乐- 创作:创作简单表达
6. 第六单元:音乐结合
- 课文:音乐幻境
- 乐理:音乐的变奏和结合- 听力:多种音乐形式的创作- 创作:创作简单音乐变奏
7. 附录
- 音乐常识
- 乐器介绍
- 音乐家访谈
备注:以上为课本最新2023年秋★部编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目录。
人教版初中音乐新版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音乐欣赏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欣赏的概念和意义- 研究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的概念介绍2. 古典音乐鉴赏- 研究欣赏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 分析古典音乐的特点和表现手法3. 流行音乐鉴赏- 研究欣赏流行音乐作品,如Taylor Swift的歌曲《Love Story》- 分析流行音乐的曲式和歌词表达4. 民族音乐鉴赏- 研究欣赏中国传统音乐,如京剧音乐片段- 分析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文化内涵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 听音乐、观看音乐视频- 分组讨论和展示- 学生互动参与教学资源:- 音乐欣赏录音和视频资源- 音乐作品分析手册- PPT演示文稿教学评价:-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 音乐作品分析报告- 小组展示效果及互动性第二单元:音乐创作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知识和流程-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创造力- 掌握一些音乐创作技巧和方法教学内容:1. 音乐创作的基本知识- 音符和音程的基本概念- 节奏和速度的掌握2. 音乐创作的流程- 创作灵感的获取- 曲式和和声的构建- 音乐编排和表达3. 音乐创作技巧和方法- 和弦进行的运用- 色彩搭配和音响效果- 歌词创作的技巧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 学生实践和创作- 小组合作和讨论- 音乐创作分享会教学资源:- 音乐创作软件和工具- 音乐创作教材和指南- 音乐作品展示和比较教学评价:- 学生的创作作品- 创作过程和思维的记录- 创作分享会的表现和互动第三单元:音乐表演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台风展示- 锻炼学生的音乐合作和协调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演技巧教学内容:1. 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 身体语言和表情演绎- 舞台形象和仪态训练2. 音乐合作和协调- 合唱和合奏训练- 调音和配合的要求3. 舞台音乐表演- 研究演唱和演奏音乐作品- 制定表演计划和排练安排教学方法:- 教师示范和指导- 学生实践和训练- 小组合作和表演- 舞台音乐表演展示教学资源:- 音乐伴奏和歌曲录音- 舞台表演训练视频- 指导演示和示范教学评价:- 学生的舞台表演效果- 合唱和合奏表现- 学生自我评价和舞台表演技巧的改进。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课本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课本 (完整版)
本文档旨在提供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课本的完整内容。
以下是该课本的简要介绍和主要章节概述。
课本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课本是为九年级学生设计的一本教材,内容涵盖了音乐知识、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的各个方面。
通过研究本课本,学生将能够提升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兴趣,并发展自己的音乐才能。
主要章节概述:
1. 第一章:音乐的魅力
介绍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和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2. 第二章:唱歌的艺术
研究唱歌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第三章:音乐的语言
探索音乐的基本元素和音乐符号,研究如何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和意境。
4. 第四章:乐器的运用
熟悉常见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了解各种乐器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5. 第五章:音乐的风格
介绍世界各地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发展,拓宽音乐视野。
6. 第六章:音乐的创作
研究音乐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7. 第七章:音乐与传媒
探索音乐在广告、电影和电视等传媒中的运用,分析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
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课本是一本全面而丰富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培养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并为他们的音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该文档提供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课本的完整内容概述,供学生、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士参考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电子课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电子课本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本单元重点介绍了音乐的音高、音符、节拍等基础概念,让学生掌握音乐语言的基础知识。
1. 音高音高是指音符高低的程度。
音高的高低可以用高音符和低音符区分。
高音符在五线谱上位于上面,低音符在五线谱上位于下面。
2. 音符音符是用来表示音高、音长和演奏方式的符号。
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等。
3. 节拍节拍是音乐的基本单位,通常用拍号表示。
在乐曲中,节拍的强度不一,有强节拍和弱节拍之分。
第二单元:音乐历史本单元介绍了古典音乐(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等)、流行音乐(摇滚乐、爵士乐、流行歌曲等)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
1. 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是欧洲音乐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巴赫(J.S. Bach)、海顿(Haydn)等。
在巴洛克时期,音乐普遍采用多声部和巧妙的对位技巧。
2. 古典时期古典时期是欧洲音乐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莫扎特(W.A. Mozart)、贝多芬(Beethoven)等。
在古典时期,音乐风格更加简洁、清晰,注重和声和节奏的运用。
3. 浪漫时期浪漫时期是音乐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代表人物有肖邦(Chopin)、舒曼(Schumann)等。
在浪漫时期,音乐追求感性的表现,注重个性与自由。
第三单元:乐器演奏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各种乐器的分类、特点及演奏方式,让学生了解乐器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1. 弦乐器弦乐器包括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和低音提琴等,演奏者需要使用手弓或手指弹奏琴弦,产生不同的音调和乐曲。
2. 木管乐器木管乐器包括单簧管、双簧管、长笛和巴松管等,演奏者需要通过吹气呼吸方式,使空气通过乐器管道产生音调。
3. 铜管乐器铜管乐器包括小号、长号、圆号和大号等,演奏者需要通过吹气呼吸方式,使空气通过乐器管道产生音调。
第四单元:音乐欣赏本单元通过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类型音乐艺术的魅力。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1、导入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
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2、欣赏合唱《欢乐颂》3、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3、初步熟悉《欢乐颂》的音调,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教学过程】1、学唱歌曲(1)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听一遍范唱录音。
(2)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其中穿插朗读歌词,并注意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
(3)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注意"啊"的时值(应是6拍),教师可用指挥动作提示。
还应注意该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结构。
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间"处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对比示范,防止学生混淆。
(4)学唱尾声部分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并按教科书要求设计初两个乐段的强弱变化并提示两个乐段的情绪要求。
(6)连起来唱几遍,可分别有几位学生来领唱和指挥。
2、欣赏歌曲(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
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教科书中的四幅照片简略的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可让学生仔细换看图片好阅读说明文字。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4)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
(5)复听。
3、器乐演奏(1)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主旋律。
(2)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旋律。
(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击乐器,教师或学生指挥。
4、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爱的奉献》,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
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们在课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
【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欢乐颂》2、集体舞《歌声与微笑》【教学目标】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在分小组合作创编集体舞的过程中,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3、在学跳集体舞的过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热情参与。
【教学过程】1、学唱歌曲(1)学唱《欢乐颂》的第一声部歌谱及歌词。
(2)学唱《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歌谱及歌词。
(3)二声部合唱。
(4)大部分学生演唱,小部分学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换几次)。
(5)背唱《欢乐颂》,教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
2、集体舞(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
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
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观。
(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
(3)各小组汇报表演。
(4)教师将各组最优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7)全体学生一起跳集体舞。
3、小结我们在自己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可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次纵情的歌舞,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增进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课后反思】第二单元学曲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说演弹唱》、欣赏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目标】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1、导入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4)用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务必将每个字都吐的很清楚。
(5)再随录音学唱,注意其中的韵味。
(6)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指挥。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1)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中国,那就是《四世同堂》。
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
(2)听录音。
(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3)我们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出的声音。
(4)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4、小结:【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选段,随录音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等选段,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的愿望。
2、通过轻声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继续感受京韵大鼓特有的韵味。
3、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
【教学过程】1、欣赏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学唱了具有京韵大鼓韵味的歌曲《说演弹唱》,对京韵大鼓的演唱方式和其特有的韵味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再欣赏其他的曲艺音乐品种.我国的曲艺种类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能选其中一小部分欣赏。
(1)我们先来欣赏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请同学们仔细倾听,听完后说一说这四个段落在音乐上的不同表现。
放录音两遍。
学生述说四个段落音乐的不同表现,第一段第一句表现了作者巨大的巨大的悲痛,第二句表现了"杨""柳"升天的景象。
第二段是叙事性的,第三段是舞蹈性的,第四段是戏剧性的,也是全去的高潮所在。
(2)我们再来欣赏四川清音《小放风筝》。
a老师简单介绍后放录音两遍。
b学生评说。
(3)下面我们来欣赏太平歌词《说大话》。
a教师简单介绍其内容后放录音两遍。
b学生评论,谈感受。
c随录音学唱前四句,并做课本上的练习。
2、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一唱段情绪跌宕起伏,音域也较宽,学生是难以演唱的之所让学生演唱是为了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感受京韵大鼓讲究咬字吐字的特点并感受其特有的韵味,因此只要求跟着录音轻轻哼唱,不必离开录音放声歌唱。
3、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曲艺音乐的特点和南北方曲艺音乐风格的不同。
【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音乐活动--说演弹唱曲艺【教学目标】1、对前两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曲艺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组织、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1、由两位学生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说、演、弹、唱曲艺,同学们可以边说边演或边谈边唱,或只说只唱只弹只演,甚至也可以只唱一两句,但都应是曲艺,可以是一个人表演或两三个人共同表演,也可以是小组共同表演。
老师准备一付竹板、一只小鼓,同学们可以在表演中运用。
2、学生分别表演节目,其间教室也可唱一曲片断。
3、在齐唱《说演弹唱》的歌声中结束。
【课后反思】第三单元古曲新韵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埙、中阮重奏曲《阳关三叠》;2、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教学目标】1、欣赏古曲《阳关三叠》,了解埙的相关知识;2、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讲音乐故事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