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练习题(二)
- 格式:doc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9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地理2023.5 本试卷共11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15题的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3 分,选对一项得3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滑雪场的可达性指从其他区域前往某一区域滑雪的便捷程度,一般用平均最短时间衡量。
滑雪场的市场潜力指滑雪场吸引消费者的能力。
图1为我国部分地区的滑雪场可达性与市场潜力统计图。
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兼具可达性和市场潜力优势的地区是A.安徽、甘肃B.山西、江苏C.北京、天津D.四川、辽宁2.各地滑雪场持续发展的可行措施是A.晋陕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弥补交通劣势B.云贵地区,利用现代技术,建设大型的滑雪场C.川渝地区,优化交通条件,满足本地客源需求D.东北地区,依托位置优势,多建高级别滑雪场图2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第3、4题。
A.铁力处花岗岩形成年代最老B.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侵入岩C.通肯河与呼兰河间有向斜构造D.林甸处第四纪沉积物厚400米4.绥化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古生代岩浆侵入一古生代沉积一抬升侵蚀一下沉第四纪沉积B.中生代沉积一抬升侵蚀一下沉第四纪沉积一古生代岩浆侵入C.中生代沉积一挤压褶皱一抬升侵蚀一下沉第四纪沉积D.古生代岩浆侵入一抬升侵蚀一第四纪沉积一挤压褶皱黄花是珍贵的药食同源花卉。
山西省大同市有600多年的黄花栽种历史,黄花的糖分含量远高于其他地区。
为进一步推进大同市黄花产业升级,山西某大学牵头组织省内几十家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加工流通企业等,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健全黄花种植、加工、营销体系。
读资料,回答第5、6题。
5.大同市黄花糖分高的主要原因A.光照时间短B.降水量丰富C.黄土层深厚D.昼夜温差大6.促进大同市黄花产业升级的主要措施是A.扩大生产规模B.增加灌溉水量C.种产销一体化D.减少化肥使用海洋表层水体的pH值约为8. 2,呈弱碱性。
如图为非洲大陆某月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4分)该月可能是( )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1956年~1996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读图完成4-6题。
4.(4分)与1956年相比,1996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的空间变化特点是( )A.修建护海大堤B.河流堆积作用C.海浪堆积作用D.海平面不断下降A.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B.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6.(4分)黄河河口附近的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7.(4分)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线路穿越高原、丘陵,人口密度最小B.③~④线路穿越高原、平原,聚落分布均匀C.⑤~⑥线路穿越高原、山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D.⑦~⑧线路穿越丘陵、平原,聚落密度较大8.(4分)如图是我国重要的四条交通干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对四条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9-10题.材料一 为了顺利实现产业转移,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广东省政府提出了“腾笼换鸟”的决策,就是把珠三角的某些产业转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腾出空间来,再引进和发展其他产业.材料二 目前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投资地区招商门槛土地价格平均工资水平环保门槛珠三角某市5 000万元30万元左右 3 500元左右禁引污染企业粤北某市<5 000万元2万元左右 1 500元左右免征排污费9.(4分)有关珠三角向粤北地区转移产业所具有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2分)A.劳动力需求量大B.生产规模大C.技术含量高D.环境污染较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4分)“腾笼换鸟”对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A.使得长三角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天然气为主B.解决了长三角能源短缺的问题C.使得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D.将拉大东部和西部的差距11.(4分)下列有关西气东输的影响,正确的是( )12.(26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玻利维亚地理略图(下图)材料 二 安第斯山脉西坡的立体农业(下图)三、(10分)【旅游地理】材料三 乌尤尼盐沼面积 9065 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盐沼,锂盐储量约 1 亿吨,占世界锂矿总储量的一半以上.每年雨季,积水形成的浅湖好似镜子一样反射天空景色,被称为“天空之镜”;每年旱季,湖水干涸形成的白色盐壳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不是冰雪的白色区域.(1)P处形成大渔场的主要原因是;形成安第斯山区立体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玻利维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2)乌尤尼盐沼每年湖水全部干涸的月份最可能出现在(1 或7)月,原因是.(3)我国某企业在智利北部租用土地建立优质水果生产基地,产品主要供应中国市场.试分析该水果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4)锂离子电池是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和电动汽车的主要电源.玻利维亚合理开发利用乌尤尼盐沼的锂矿资源应该采取哪些措施?13.(20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简图(图1)材料二 挠力河两水文站径流年内分配(图2)(1)描述三江平原沼泽径流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2)判断挠力河流域宝清站和菜咀子站的位置关系(上游、下游),并说明依据.(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地区农业发展主要限制性因素及生态环境问题.14.(10分)读下面一组图片,分析回答问题.(1)为达到最佳欣赏效果,欣赏庐山瀑布时,需要,以兼收其形、声、色、动等美感,苏东坡观庐山曾写下了千古名句“”.(2)要取得最佳欣赏效果,在游览“女神司春”景观时,如何才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形成“女神司春”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3)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4)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A.喀斯特地貌景观 B.水文地理景观图 C.地质地貌景观 D.人文景观(5)“太湖石置于园林中,犹如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表明欣赏太湖石宜采用 的观赏方法.。
高三地理练习题及答案【题目一】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 什么是自然环境?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2.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请列举并简要分析。
3.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请提出至少三个具体的建议。
【答案一】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它指的是人类生活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要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动植物等。
自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其次,过度的开垦土地和滥伐森林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第三,过度捕捞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对于工业废弃物和尾气的排放要进行严格管控,确保环境质量符合标准。
其次,需要加强陆地和海洋资源的保护,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加强林业保护和恢复,同时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禁止非法捕捞等破坏性行为。
此外,还可以推广绿色能源和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题目二】人口与城市化1.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对人口分布和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2.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请简要说明。
3. 城市化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产生了哪些影响?应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答案二】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相结合的过程。
城市化进程对人口分布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使得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导致了人口在地理分布上的差异,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
其次,城市化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同时,城市也成为了各类资源集聚与配置的中心。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密切相关。
人口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有限,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吸引力,很多人选择迁往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机会,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高三地理综合练习题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
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竞争力不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
我国加入WTO前,预计粮棉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卉、园艺业则有较大的优势。
回答1-3题。
1、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竞争力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不足,产量较低B.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C.国土狭小,土地价格高D.投资多,能耗大2、我国入世后,原先预计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花卉、蔬菜出口受阻,受到的冲击反大于棉粮。
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际市场对花卉、蔬菜的需求量下降B.缺少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C.我国花卉、蔬菜的生产成本提高D.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3、面对入世的挑战,为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英、丹倾销的现象在我国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D.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应对国外粮棉倾销下图是“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说法与上图所反映的能源消费构成变化不一致的是()A.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煤炭时代B.从1890始,煤炭的比重不断下降C.世界能源利用多样化时代结束于1950年D.图中的五类能源均由太阳能转化而来5.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原因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各类能源蕴藏量的变化C.消费方式的变化D.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6—9题。
6.图中a、b、c、d、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A.a、c、d B.c、d、e C.a、b、e D.a、c、c7.影响b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市场C.交通D.地形8.图示①一⑤城市中,冬季降水占全年比重最大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9.关于美国工业和城市的说明,正确的是()A.东北部工业区有丰富的石油和煤铁资源B.城市③是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C.城市⑤附近有美国最重要的新兴工业区D.城市①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图2为二次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的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请回答10—11题。
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练习题气压带和风带是地理学中重要的概念,通过掌握和理解这些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大气环流系统和气候分布。
以下是一些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一:地球上有几条主要的气压带?
练习题二:在地球上,赤道附近有一个低气压区域叫做什么?
练习题三: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气旋方向有什么不同?
练习题四:在地球的中纬度地区,常见的气象现象是什么?
练习题五: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练习题六: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机制有什么不同?
练习题七:地球上的极地气压带的特点是什么?
练习题八: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气候分布有何不同?
练习题九:为什么夏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在季风影响下会退到南方?
练习题十:描述地球大气环流的整体模式。
练习题十一:解释为什么赤道地区气压低。
练习题十二:为什么北半球冬季西风带较南半球更稳定?
练习题十三: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的移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练习题十四:赤道上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练习题十五:解释西风带的形成原因。
练习题十六:描述南半球季风的特点。
练习题十七:地球上云量最多的气压带是哪个?
练习题十八:为什么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气温变化较北半球同纬度地区大?
练习题十九:南半球的气旋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练习题二十: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的风带叫什么?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的知识。
如果有不清楚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继续学习和研究相关的地理资料,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高三地理综合练习卷(二)一、单选题:图1为“大陆和海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纬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大陆气温年较差和海洋气温日较差的曲线分别是( )A .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丁D .甲和丁2.曲线丙在南、北纬30°附近达最大值的原因是 ( )A .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大B .地势高,空气稀薄C .多为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D .距海洋远,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气温距平值是指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
图2中,A 、B 两地(图中黑点)分别位于不同等距平线上。
据此回答3--4题。
3.若A 地(大陆西岸)1月均温是5°C ,则最符合B 地(大陆东岸)1月均温的是( )A .-16°CB .-14°C C .-11°CD .-7°C4.下列关于导致亚欧大陆东、西两岸气温距平值差异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岸有暖流影响且地势很高,所以数值较小B .东岸的太阳辐射较弱,所以数值较小C .西岸有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所以数值较大图1 图2下图3阴影部分为30°N 的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图,平行四边形内为与该区域对应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某时等压线(单位:hpa )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5—6题。
5.与M 点对应的地面上的点相比,N 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 )A .气压高B .气温低C .降水少D .光照强6.影响M 气压系统形成的分根本原因是( )A .海陆分布B .地形地势C .太阳高度D .季风环流南美洲东北部地处热带,但从海岸到大陆内部各地气候不尽相同。
图4中的左图与右图反映了本区不同季节的气压分布情况(单位:百帕),图中M 城(海拔44米)和Q 城(海拔199米)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别是:26.6℃、2100mm ,27.2℃、765mm 。
读图回答第7题。
(P64)7. 造成M 城与Q 城气候异同的主要原因是( )A. 两地所在的纬度位置,是决定两地年温差均小的主因B .赤道低气压的摆移,是决定两地年温差均小的主因C .两地距海的远近,是造成M 城远较Q 城湿润的主因D .两地海拔的差异,是造成M 城远较Q 城湿润的主因图5为某大洋部分海区年平均逐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山东高三地理练习题推荐1. 农业问题农业问题一直是山东地区面临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针对山东地理特点的相关练习题:题目1:山东地区的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题目2:山东地区因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请列举并分析该地区可能存在的农业问题,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2. 产业布局山东地区的产业布局一直备受关注,以下是一些针对该问题的练习题:题目1:请列举山东地区主要的产业类型,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及产业集聚的原因。
题目2:山东地区的产业布局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3. 环境问题山东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是地理学考察的重点之一,以下是一些相关练习题:题目1:山东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请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题目2:山东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受了很大的破坏,请列举并分析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方案。
4. 城乡发展差异山东地区的城乡发展差异也是常见的考察内容,以下是一些相关练习题:题目1:山东地区城乡发展差异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请分析其原因及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题目2:山东地区的城乡发展差异给该地区带来了哪些问题?请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总结通过以上练习题,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对山东地理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对于如何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同学们注意合理组织思路,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回答。
祝同学们在地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三地理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1年D. 365天答案:A2. 下列哪个是外力作用?A. 地壳运动B. 火山喷发C. 风化作用D. 地震答案:C3. 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A. 太湖B. 鄱阳湖C. 青海湖D. 洞庭湖答案:C4. 以下哪个国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A. 俄罗斯B. 中国C. 英国D. 巴西答案:C5. 长江流经的省份数量是?A. 8个B. 9个C. 10个D. 11个答案:B二、填空题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千米。
答案:400752.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答案:塔克拉玛干沙漠3.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
答案:马里亚纳海沟4.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答案:鄱阳湖5.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
答案:巴西高原三、简答题1. 简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答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主要是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包括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以及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2. 阐述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季风气候区域的降水量和季节性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有直接影响。
充足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过度的降水或干旱都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资源丰富,而西部地区资源相对匮乏。
这种分布特点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东部地区由于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而西部地区则需要通过开发资源、改善基础设施等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
结束语:本练习册答案旨在帮助高三学生复习和巩固地理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茂名市重点中学高三年级地理练习题专练【专练二】精讲精析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
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
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时55分,结束与13日18时46分。
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 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后看到日偏食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2.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A.地方时 B.西10区的区时 C.西9区的区时 D.西8区的区时3.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相差约()A.0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解析】该组题目在选取题目的素材方面做了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从知识内容方面题目涉及的是地理学习中最基本的时间问题;第二从具体切人点的材料来说,题目则使用了多数考生和教师很容易忽视的一篇相关报道。
题目选用的是三年前关于一次日偏食的报道,所牵涉的地区是美国阿拉斯加州。
也就是说该组题目立意从绝大多数考生都没有意料到的素材出发,考查考生对最基本的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理解程度,以及获取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第1题首先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获取题目中的信息。
具体地说就是能够从题目给出的材料中获取如下信息:第一,越是向东看见日偏食的时间越晚(这里不考虑日期问题),日偏食持续的时间也越短——阿拉斯加某地比哈尔滨日偏食开始的时间晚约8个半小时,日偏食持续的时间则短了约半个小时。
第二,这次日偏食发生在10月中旬。
第三,材料明确告诉我们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下午5时55分,结束于下午6时46分。
结合学习过的基础知识和第二项信息可以明确判断出,在10月中旬北半球的任何地方日落的时间按照地方时说都在18时之前,纬度越高的地方,日落得越早。
枝江一中2023届高三地理综合复习题2 1987年的11月下旬寒潮(简称87.11寒潮)从西路进入我国,向南越过秦岭、南岭后,便快速南下,受超强台风“莲娜”及控制华南、闽台的副热带高压影响,造成南方许多城市急剧降温,降幅创历史纪录。
下左图示意1987年11月26日寒潮发生时的气压形势,下右图示意寒潮影响下福州等城市的最高气温日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1987年11月27日A.超强寒潮前锋上午已抵达深圳B.福州凌晨受强对流天气影响C.广州受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D.雨雪分界线已到武夷山一带2.与其他寒潮相比,“87.11寒潮”越过南岭后以更快速度一路向南的主要原因是A.台风影响导致水平气压梯度大B.平原地形为主沿途阻碍小C.在重力作用下沿山坡加速下滑D.受冷空气影响南北温差大3.受到“87.11寒潮”影响,台风“莲娜”A.势力增强B.气流下沉C.加速北移D.快速瓦解尤卡坦半岛受信风带影响大,西海岸离岸风比向岸风更强,东海岸则相反。
半岛西海岸海风登陆时,遇到陆地上稳定的信风,形成海风锋。
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
图5示意尤卡坦半岛位置和地形。
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边界B.区域东北侧以热带雨林植被为主C.北部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小于南部D.区域南部的渔业资源比北部丰富5.关于尤卡坦半岛西部海风锋分析正确的是①形成过程类似与暖锋②春季白天出现频率高③春季夜晚出现频率高④形成过程类似与冷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造成尤卡坦半岛东西海岸的离(向)岸风强度差异的原因是①信风带风向年内变化较小②东海岸海洋的水体更大更深③信风与海陆风的叠加不同④东西海岸的海陆风强度不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贝塞卡湖是位于东非大裂谷带上的构造湖,水位季节变化大,与阿瓦什河相隔低矮的分水岭。
1960年,在阿瓦什河上游修筑水库(位于图中河流南端上游42千米处)调节下游的径流量;1964年,区域内开辟了三处甘蔗种植园,在阿瓦什河上建泵站抽水漫灌。
高三地理选择题强化练习二图1是我国西北地区某高山从山麓到顶部不同高度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1~2题。
1.从山麓到顶部不同高度,其等高线分布特征不同,这反映了()A.植被的垂直地带性现象B.地质构造的复杂性现象C.地貌的垂直地带性现象D.岩石岩性的差异性现象2.引起从山麓到顶部,等高线分布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质构造的差异B.内力作用的差异C.岩石岩性的差异D.外力作用的差异3.②图反映了何种地质作用()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风化作用D.冰川作用4.图1中,由山麓到山顶的排列顺序应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表一是X、Y地全年降水量、实际蒸发量和可能蒸发量各月数据表,完成5~6题。
5.Y地气候类型,最可能是()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沙漠气候C.极地气候D.季风气候6.X地最可能分布在()A.南部非洲地区B.澳大利亚C.中亚地区D.东南亚地区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
回答7~8题。
7.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8.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绿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水系的形态特征,反映了该地区()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降水量中部少,四周多C.气温中部高,四周低D.侵蚀作用中部弱,四周强10.这种水系多出现在()A.背斜B.向斜C.地堑D.火山图4是1989年世界某种自然资源产销运输示意图,判断11~13题。
11.该种自然资源是()A.石油B.煤炭C.铁矿D.木材12.该种自然资源在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地区是()A.中东B.北美C.亚欧北部D.南美13.这种自然资源在我国最主要分布在()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青藏高原“四季服装同穿戴”是我国某地自然环境特征的生动写照。
洛阳市2022年(有答案)高三综合练习题文科地理(二)一、选择题1. 近年来,哈尔滨利用“寒地黑土”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从粮食种植转向大力发展“北菜南运”产业,番茄、黄瓜、木耳、青梗散花菜等蔬菜打入上海、浙江、广州、深圳等市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哈尔滨“北菜南运”市场竞争力的最主要优势是()A.土地面积广大,机械水平较高B.化肥、农药使用少,绿色环保C.土壤肥力充足,蔬菜单产较高D.生长期长,温差大,品质优良(2)哈尔滨大力发展“北菜南运”产业的最主要原因是()A.夏季高温多雨,利于蔬菜生长B.我国农产品市场升级转型C.黑土面积广大,土地成本较低D.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2. 2020年11月10日,中国万米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深处成功坐底,成为全球坐底最深的潜水器之一。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汤加海沟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马里亚纳海沟处的岩石午龄较夏威夷群岛老C.爪哇海沟附近国家多地热、火山喷发等灾害D.菲律宾东海岸受寒流影响大,形成干热环境(2)本次深潜器探索更深海域的主要目的是()A.探索生命起源和地球演化B.勘探海底矿产并进行开发C.调查深海海水盐度的特点D.探寻并开发深海渔业资源(3)奋斗号深潜器最主要的技术特征是()A.高功率燃气动力系统B.抗高压的舱体结构C.吸排水潜浮调节系统D.耐低温的金属材质3. 阿月浑子,俗称开心果,以“开心解郁”的功效得名,是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休闲干果。
阿月浑子树为深根性树种,主根深入土层可达7米,水平支根可达10—15米。
读“某国阿月浑子主产区位置示意图和气候资料统计图”(如图),完成下列小题。
(1)阿月浑子的生长习性是()A.耐寒,喜阴B.耐旱、喜光C.耐旱、喜肥D.耐盐碱、喜光热(2)1000多年前,阿月浑子树传入我国,最先进行种植地区的是()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南疆地区D.华北平原(3)目前,黄土高原地区大力鼓励农民种植阿月浑子树,其首要目的是()A.改善生态环境 B.促进产业升级 C.改良作物品种 D.增加经济收入4. 珠穆朗玛峰(27°59′14″N,86°55′26″E)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脉中。
专题02 等高线地形图考点帮你练一、选择题(2021·全国高三月考)读福建省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可能体会到“行到水穷处”意境的是()A.甲B.乙C.丙D.丁2.在M地常可以看到枝干向西扭曲的树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夏季风B.山谷风C.大暴雨D.泥石流3.若在此地选一处露营地,你认为较合适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B2.A3.A【分析】1.“行到水穷处”即是快到河流的源头地,甲处为局部平缓的高地,丙处为山脊,不存在河流分布,AC错;乙位于山谷,可能有河流分布,且乙处海拔较高,可能为河流源头所在地,最有可能体会到“行到水穷处”的意境,B正确;丁位于峡谷内,不在河流源头附近,D错。
故选B。
2.该地位于福建省,受夏季东南风的影响较强,M地处峡谷内,夏季偏东风受峡谷地形的挟持,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大,受夏季风的影响,树木枝干向西扭曲,A正确;山谷风在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有所差异,不会导致树木枝干向西扭曲,B错;大暴雨和泥石流等易损坏树木,不会导致其枝干向西扭曲,CD错。
故选A。
3.甲处为局部平缓的高地,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适合选择所为露营地,A正确;乙、丁位于谷地,如发育有河流,易受河流的影响,BD错;丙处位于山脊,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宜选择作为露营地,C错。
故选A。
(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
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
完成下面小题。
4.该溪流()A.流向为自南向北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C.晚于白垩纪形成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5.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4.C5.B【分析】4.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读图,白垩纪岩层有明显断层,说明白垩纪岩层形成早于断层,也早于溪流,即溪流形成晚于白垩纪,C正确。
该地形图等高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河流流向自北向南,A错误。
高三地理练习题推荐为了帮助高三学生备战地理考试,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质量的地理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类题型:选择题1. 关于火山喷发的描述中,以下哪个是错误的?A. 火山喷发是火山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B. 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热能和天然气。
C. 火山喷发只会在盾状火山上出现。
D. 火山喷发会造成火山灰和熔岩流。
2.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以下哪个地区不是长江流经的省份?A. 四川省B. 重庆市C. 江西省D. 河南省第二类题型: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脉中的珠穆朗玛峰。
2. 宏观地理研究的是整个地球的地理现象。
3. 中国的长江流域属于美国的莱茵河流域。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类题型:填空题1. 京杭大运河作为我国古代交通要道之一,起点是北京市,终点是(填空)。
2. 九寨沟以其(填空)的风景闻名于世。
第二类题型:解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城市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请谈谈城市化的好处和挑战。
第三部分:地理技能第一类题型:地图题根据地图回答问题。
1. 下图显示了中国的主要河流,请标注长江和黄河。
第二类题型:计算题请根据所给数据计算以下问题。
1. 中国总面积约为9,600万平方千米,请计算中国占全球陆地面积的百分比。
以上仅为示例题目,高三学生在备考地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做类似的练习题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此外,还建议学生多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结:地理练习题是高三学生备战地理考试的重要工具,通过做题可以巩固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本文介绍了一些高质量的地理练习题,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地理技能等方面。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帮助学生在备考中取得好成绩。
祝愿高三学生们能够顺利通过地理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地理练习题(二)(综合练习题)2014年12月10日班学号姓名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读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等高距为200m。
完成1~2题。
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A.100 250B.100 350C.500 250D.500 350(2012·太原调研)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
读表完成3~4题。
A.3月B.6月C.9月D.12月4.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A.非洲南端B.东南亚C.地中海沿岸D.中亚(2012·沈阳四校协作体测试)读右图,回答5~6题。
5.若此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则()A.乙为海洋,甲为陆地B.我国的夏季风属于环节④C.环节③能给陆地补充淡水D.环节②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6.若此图表示水平大洋环流,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上平分,则该环流中易形成规模较大的渔场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读右图,完成7~8题。
7.在图中A处放一漂流瓶,受洋流的影响,先发现漂流瓶的地区最有可能是()A.南美洲西海岸B.亚洲东海岸C.北美洲西海岸D.非洲西海岸8.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洋流性质是寒流B.从成因上看应该为风海流C.加剧了沿岸地区的湿热程度D.在其影响下沿岸地区形成了世界著名大渔场(2012·榆林模拟)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据此回答9~10题。
9.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B.①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C.②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D.③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10.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2012·宁波模拟)读图,回答11~12题。
11.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12.A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5题。
13.关于图中所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背斜成岭,向斜成谷B.地质基础很不稳定C.②地有可能找到石油D.②处顶部岩石比③处坚硬14.若在图中乙处修建一水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会使图中湖泊不断萎缩B.河口滩涂增速变缓C.一定会造成库区周围土地盐碱化D.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变幅增大15.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面I、II、III 、Ⅳ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A.甲一IIIB.乙一ⅣC.丙一ID.丁一II2010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
读图回答16~17题。
16.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地壳上升运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17.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A.①B.⑤C.③D.④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
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19.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D.板岩读右图,完成20~21题。
20.若P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该地可能位于()A.欧洲西部B.美国西部沿海C.非洲西南沿海D.南美洲西南沿海21.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地气候类型与上海相同B.P地附近海域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C.P地所在国东部可能有“大堡礁”D.P地附近可能有世界著名的“硅谷”读右边某地区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A.均为热带草原B.东为热带雨林,西为热带草原C.均为热带荒漠D.东为热带草原,西为热带荒漠23.关于图中海域①②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海水深度大于①地B.①②两地均有寒流流经C.①位于加勒比海,②位于太平洋D.①②两地均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高考题)读下图完成24~25题。
24.甲大陆东、西两侧的③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针叶林带C.雨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25.甲大陆①自然带与乙大陆⑤自然带类型相同,关于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自然带受地形影响而成B.都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⑤自然带地处山脉背风坡D.都是受寒流影响形成读“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与经纬度的关系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该森林带是()A.常绿阔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常绿硬叶林带D.针叶林带27.形成该森林带自沿海向内陆分布高度逐渐升高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地形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30分)材料一: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至此我国共有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喀什六个经济特区。
喀什经济特区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公里,有多个国家与之接壤。
右图为我国六大经济特区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a:新疆南部(南疆)地区主要城市及水系分布图。
图b:海南岛主要城市及水系分布图。
图c:a图中M古城遗址附近古河床沉积物剖面图。
四个时期古河床沉积物按颗粒大小排列的顺序是:②>④>③>①。
(1)喀什经济特区同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在海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点是;近年来,喀什经济特区边境贸易发展迅速,其有利条件是。
(2)根据古河床沉积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图c),可以推测M古城地区河流径流量最大的时期是(填序号),判断的理由是。
目前,该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3)南疆地区水系流向特点是,海南岛水系流向特点是,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4)影响南疆地区和海南岛城市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和。
(5)试分析影响南疆地区发展绿洲农业、海南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自然条件。
2.阅读相关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22分)材料一: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湿地。
位于巴拉圭盆地,范围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等多个国家,总面积达242000平方公里,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
材料二:咖啡种植需均匀的降雨和排水通畅的土地,理想的气温是15℃~25℃,理想的海拔高度为500米~2000米。
材料三:巴拉圭东部山区蕴藏着丰富的铝土矿。
世界第二大矿业集团——力拓矿业集团宣布在巴拉圭建造大型铝冶炼项目。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潘塔纳尔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湿地面积大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示地区咖啡的生长条件。
(6分)(3)分析力拓矿业集团在巴拉圭投资的铝冶炼项目的有利区位条件。
(8分)高三地理练习题(二)(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解析:3—4【解析】第3题,由表中数据可知,3~6月份水量盈余率逐渐减少,即储水量逐渐减少,7~9月仍然入不敷出,其中9月份时水量盈余率是1.0,此时水库存流入量与流出量持平,储水量最小,故选C。
(结论:由亏损转盈余的时候,是储水量最小的时候;反之由盈余转损转的时候,是储水量最大的时候,即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第4题,读表可知,该水库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可能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或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南欧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故选C。
【答案】3.C 4.C 9—10【解析】第9题,根据图中风带的盛行风判断该洋流环流为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且在北半球,则①处为暖流,②处为寒流,③处是西风吹拂形成的。
第10题,①处是暖流且流向北,故选C项。
【答案】9.D10.C 11—12【解析】第11题,图中等温线越向北数值越大,应位于南半球,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弯曲,说明有暖流经过。
第12题,根据世界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大洋西岸为暖流,故D正确。
【答案】11.C12.D26题:【解析】由图可知,该森林纬度越低,分布的高度越高,在60°N处分布高度最低,与当地森林分布的水平高度一致,故为针叶林。
二、非选择题1.(30分)(1)深居内陆(2分)边境线长,邻国多(2分)(2)②时期(2分)理由:②时期沉积颗粒物大,说明当时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较大(2分)土地沙漠化(2分)退耕还林还草(2分)(3)南疆地区:从四周流向中心(或向心状水系)(2分)海南岛:从中心流向四周(或放射状水系)(2分)地形(2分)(4)南疆城市分布:水源(2分)海南岛:地形(2分)(5)南疆地区:有利条件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2分);不利条件是干旱缺水,多沙尘暴(2分)。
海南:有利条件是水热资源丰富(或热带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沛)(2分);不利条件是多台风、暴雨洪涝灾害(2分)2.(1)夏季(湿季)湿地面积大;冬季(干季)湿地面积小2分)。
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丰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网密布,汇水面积广;水生植物丰富,涵养水源的功能强。
(6分)(2)纬度低,热量条件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5℃(2分);降水量分布均匀(2分);地势起伏和缓,丘陵广布,有利于排水(2分)。
(3)巴拉圭铝土资源丰富,接近原料产地;接近水电站,为炼铝工业提供动力支持;河流密布,水运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
(8分,答案描述合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