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科患者疼痛护理论文

骨科患者疼痛护理论文

骨科患者疼痛护理论文
骨科患者疼痛护理论文

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04-01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合理的护理措施对骨科病人疼痛症状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80例骨科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观察他们的恢复情况。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数周后病人的疼痛症状明显得到缓解。结论有效缓解骨科病人的疼痛,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愈后。而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骨科患者疼痛加快患者康复的作用。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

骨科患者疼痛产生的原因(1)创伤(包括手术)疼痛由创伤的刺激引起,并因刺激的种类、强度及创伤的范围、程度不同而不同;

(2)由于急性缺血,伤肢迅速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被动牵拉指(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血液循环及时改善后疼痛可迅速缓解;(3)神经性疼痛局限于某一神经分布区域内,呈放射状,初起时疼痛为间歇性,逐渐变为持续性;(4)在截肢术后短时间内患者仍会感觉到截肢端有持续性疼痛;(5)并发炎症引起感染的致病菌不同,炎症的特点也不同。化脓性感染患者的疼痛由炎症刺激引起,随着炎症的程度加重而加重,严重时局部出现持续性疼痛。气性坏疽患者自觉伤肢沉重或疼痛,随着感染加重,疼痛也持续加重,一般止痛剂无效。

骨科疼痛护理论文

骨科病人的疼痛护理 【摘要】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侵害,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害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疼痛的特征: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侵害;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的反应;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 疼痛的原因:温度刺激、化学刺激、物理损伤、病理改变、心理因素。 影响疼痛的因素:年龄、社会文化背景、个人经历、注意力、情绪、疲乏、个体差异、病人的支持系统、治疗及护理因素。 疼痛的分级:以下为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 0级1级(轻度疼痛) 2级(中度疼痛) 3级(重度疼痛)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013年1~12月间住院病人200例,其中男94例,女106例,年龄15~70岁。 2 护理体会 2.1 及时解除疼痛 创伤性疼痛:骨折后妥善保护患部,制动肢体,减轻疼痛。炎症性疼痛: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有脓肿时及时切开排脓并冲洗。急性缺血性疼痛:立即除去导致缺血的原因,如去除一切外固定物及包扎过紧的敷料,解除动脉痉挛,改善组织缺血状况。恶性肿瘤性疼痛:行手术切除肿瘤,化疗、放疗。神经性疼痛:针对不同病因行手术、牵引或按摩,并辅以应用消炎药物及理疗,以消除局部组织炎症、水肿,解除神经压迫。 2.2 对症护理 2.2.1 药物镇痛 非阿片制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等。阿片制剂:吗啡、度冷丁、芬太尼等。采用预防性用药、定时用药,有效地缓解疼痛。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口服、肌注等。 药物治疗新技术:椎管内注射镇痛药,硬膜外麻醉。 2.2.2 技术性镇痛法 理疗:冷疗、热疗、冰敷、温泉浴、微波、红外线等。 针刺疗法:中医针灸。神经外科手术止痛:植入给药泵、神经切除术、神经刺激术。 2.3 心理干预 使病人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的温暖。平等的双向交流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正确认识疼痛,提高痛阈。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了解患者的心态和疑虑,及时与患者开展心理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热情主动地与病人交流,操作熟练,取得病人信任,同情病人,尊重病人。 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氛围。病房安静、清洁,最好住单人房间,利于病人休息和睡眠,尽量减少病区的嘈杂音,因为失眠会加重病人的疼痛。看喜爱

骨科护理论文

骨科护理论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 骨科护理论文 【摘要】为了更近一步提高骨科病房护理的质量,现采取实施人性化护理。在入院时、围术期、功能锻炼、家属沟通和语言艺术等方面上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和更和谐的医疗氛围。以上都预示了在骨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必要性。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性化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表现在骨科病房管理上,就是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中,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提供其所需的一切服务,包括生活、生理、心理、安全及精神等,即衣、食、住、行等各种服务,使病人有一种温馨感、亲近感和家庭感,以便早日康复[1]。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求,逻辑终点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病人需要的,就是院方应该做的,病人的满意,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由此可见人性化护理更适合于以上所述。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教育 营造积极的人文关怀氛围.新的护理理念倡导人文关怀 ,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 ,营造和谐的护理工作环境 ,和谐的护患关系 ,倡导“团结协作、关爱生

命、关爱健康、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 ,在这种氛围中 ,使护士积极愉快的工作 ,处处为病人着想 ,病人需求无小事 ,主动愿意为病人服务[2]。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自觉地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此,需特别开设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护理相关的课程,让每一个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护理学发展的趋势,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要求,掌握人性化护理的理论精髓,为在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同时,还应聘请专业礼仪老师进行护理人员的行为和语言培训,制订详细的行为规范标准。从而在理论和技术上,为人性化护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展人性化护理必会得心应手,使病人在医院期间的护理任务顺利完成。 2 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步骤 规范护士行为和语言从日常细节着手,进行规范礼仪培训,要求护士注意礼仪,礼节仪表整洁、大方、端庄、具有良好的修饰和职业特点。语言规范礼貌,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受到表扬有道谢声,服务不足有道歉声,为患者办事有回声,患者提问要耐心解答,遇人问路,领着问路人到达目的地。做到事无细小琐碎,偕尽力而为。且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不同于其它科病人 ,由于创伤、多发骨折、复合伤、截瘫病人 ,加之老年病人股骨颈、粗隆间骨折 ,因疼痛原因限制 ,给骨科基础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易发生并发症 ,因此从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入手 ,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 ,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才能使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上升,最大限度的降低骨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既提高了专科理论水平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3]。提升护士自身素质,提高护士的主动性。现代的社会是一个积极进取的环境,现代护士的职业要求,不仅是表面上的微笑,而且是结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后,自觉地付出情感。因而要求护士自觉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相关知识,训练操作

骨科患者疼痛方面的护理

骨科患者疼痛方面的护理 目的研究骨科患者疼痛的状态及治疗,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能够在较舒适环境下早日康复。方法对某院2012年收治的100例骨科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总结骨科护理的有效护理途径及经验。结果通过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等,可有效减轻骨科患者的疾病痛苦,提升了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确保了骨科疾病的治疗效果。结论对骨科患者疼痛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很有帮助。 标签:骨科;疼痛护理;疼痛影响;护理手段 骨科患者病程长,康复缓慢,常伴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疼痛,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的疼痛会导致患者食欲不振、失眠,如疼痛得不到及时缓解会使患者病情加重,导致患者身心的严重伤害[1]。在临床上,通过不同的护理手段,对骨科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某院2012年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76岁;包括创伤性骨折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9例,腰肌劳损16例,骨肿瘤2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需要进行疼痛护理进行治疗。 1.2方法结合患者疼痛原因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其中包括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手段。对疼痛严重患者遵照医嘱服用镇痛药,以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率。正确、科学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疼痛较为有效。 2结果 100例患者中,导致疼痛的原因主要有:压迫性疼痛、急性缺血性疼痛、炎症疼痛、创伤疼痛和肿瘤疼痛。其中,压迫性疼痛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创伤性疼痛多为刺激性疼痛,疼痛强度与创伤的程度、种类等有关。急性缺血性疼痛原因较多,通常疼痛非常剧烈。3讨论 3.1疼痛的危害分析很多疾病伴随着疼痛,疼痛使患者的身心受到伤害,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一方面,疼痛带给患者极大的身体伤害,伴有一定的生理、行为反应。常见的疼痛反应有出汗、呼吸急促、血压升高、骨骼肌收缩等。严重的疼痛会导致患者难以承受,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增加了患者疾病治愈的难度。另一方面,疼痛会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精神情绪变化,会引起患者急躁、烦闷等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例如,在患者极度疼痛时,患者心情烦躁、情绪激动,对于治疗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一些患者因为难以

骨科优质护理论文

浅谈骨科优质护理的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在骨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效果并总结心得体会。方法结合骨科特点渗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改革排班模式,实行责任制护理、简化文书,加强专科护理及基础护理,强化健康教育、运用中医特色护理等措施。结果护理并发症零发生,患者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结论在骨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有利于开展护理工作以及维护良好护患关系。 【关键词】骨科;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渗透在全国各个医院,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细心的做好各项治疗护理,耐心的做好每一项基础护理,热心的满足每一位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努力提高护理质量,骨科患者搬动及生活护理不方便,进行优质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自2011年5月在全院率先成立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现将我科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方法 1.1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精神首先全体护理人员参加 医院护理部组织的优质护理服务培训班,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 1.2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为了加强骨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有效 管理,保证基础护理工作到位,从护理质量管理上体现出专业化、

系统化,实施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如我科有13名护士,一级护士3名,二级护士3名,三级护士6名。除护士长1名,质控护士1名、护理班一名,其余10名护士分为两组,病房42张床位,2个危重症床位由质控护士负责,每组分管20张,护理组长2名负责本组患者的全面护理评诂开出护嘱,并指导下级护士,其余4名责任护士每人负责5张床位,保证责任护士对分管的病人实行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制,体现连续、全程、无缝隙护理服务。 1.3采用apn模式排班改变传统排班模式为apn排班模式,减少了交班次数,实行了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有利于对病人病情的跟踪观察,减少了护理缺陷及差错[1]。执行弹性排班,根据工作量(病人总数、静脉输液人数、危重病人数、手术病人数)调整各时段、各班次的人力配置。使护士的工作重点由完成各项治疗转变为完成所负责的患者所需的各项护理服务,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 1.4简化护理文书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书,采用表格化的记录模式。如我科采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后,使护士有时间和精力留在病房为患者服务,促进了护患沟通,增强了护患和谐。 1.5加强专科护理做好病人入院宣教、药物宣教、饮食宣教、功能锻炼宣教、围手术期宣教、出院宣教以及各种治疗、护理等。做好入院护理评诂,积极采用相对应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热心接待、精心护理、细心照顾、耐心解释、

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

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 摘要】疼痛是绝大多数骨伤患者的固有体征,也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它受 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能否有效地 预防或减轻疼痛 ,减少骨折病人因疼痛引起对机体的有害影响,促进骨折的愈合 和功能的恢复。对做好骨伤病人疼痛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患者疼痛原因;疼痛的评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248-01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骨创伤病人 80例,男45例, 女35例;年龄7~65岁,平均38.7岁。病种:上肢骨折30例,下肢骨折25例,皮肤撕脱并骨折15例,疤痕挛缩3例,截肢7例。此组患者通过采取相应护理 措施后大多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疼痛加重者仅8例,占本组10%。 1.疼痛的原因 骨科患者疼痛产生的原因(1)创伤(包括手术)疼痛由创伤的刺激引起,并因刺 激的种类、强度及创伤的范围、程度不同而不同;(2)由于急性缺血,伤肢迅速出 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被动牵拉指(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血液循环及时改善后 疼痛可迅速缓解;(3)神经性疼痛局限于某一神经分布区域内,呈放射状,初起时 疼痛为间歇性,逐渐变为持续性;(4)在截肢术后短时间内患者仍会感觉到截肢端 有持续性疼痛;(5)并发炎症引起感染的致病菌不同,炎症的特点也不同。化脓性 感染患者的疼痛由炎症刺激引起,随着炎症的程度加程度重而加重,严重时局部 出现持续性疼痛。气性坏疽患者自觉伤肢沉重或疼痛,随着感染加重,疼痛也持 续加重,一般止痛剂无效。 2.疼痛程度的评估法 患者疼痛的等级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0分~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 分~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疼痛控制的 目标是:患者疼痛评分≤3分;24小时疼痛频率≤3次;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 术后患者尽早进行无痛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 3.护理 3.1 心理护理 术前让病人了解手术方法、可能采取的手术措施及安全性,告知其术后出现 的不适应,伤口疼痛常为主要症状之一,并介绍疼痛的有关知识,术后询问患 者疼痛情况,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教会患者面对疼痛,及可采取的预防或减轻 的方法,他人对付疼痛的经验,这样,一方面使患者获得对付疼痛的知识,另一 方面通过护患平等交谈,双方沟通,使患者感到被理解、关怀和尊重,获得战胜 疼痛的强大精神力量,提高疼痛阈值。 3.2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能降低患者疼痛的评分及其所需镇药的剂量。首先去除疼痛的诱因,并积极采用非药物治疗。在创伤24小时内由于充血压迫神经末梢可致疼痛,而用冷敷后血管收缩,解除压迫而减轻疼痛,如冰袋、冷湿敷等。24~48小时后 可热敷,因温热刺激可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使肌腱、肌肉、 韧带等组织松弛,从而减轻疼痛,如湿热敷、烤灯、微波、红外线等。另适当的 改变体位、姿势,分散患者注意力,有助于缓解疼痛。

骨科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骨科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创伤显微外科郝珊珊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有效预防和减少疼痛,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治疗和功能锻炼,促进早日康复。方法总结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6月对58例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及时采取止痛措施,评估疼痛治疗效果,观察药物副作用并予相应处理。结果绝大多数患者疼痛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能积极预防和发现并发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创伤骨折患者,通过疼痛评估,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骨科患者疼痛评估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20-86岁,其中尺桡骨骨折6例,肱骨骨折4例,锁骨骨折3例,脊椎骨折5例,骨盆骨折2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骨折7例,髌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10例,多发骨折6例。58例患者均予以入院或手术后疼痛评估,针对不同疼痛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主观的。疼痛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一系列的影响,疼痛是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采取简单易行的疼痛评分工具,来评估记录疼痛的强度,疼痛缓解的程度,这也是有效疼痛管理的组成部分。 2 疼痛的评估 2.1 疼痛评估方法入院时建立患者信息表,新病人,手术病人,护士进行首次疼痛评估,并记录在疼痛评估表,疼痛评分每天三次,三天后每天一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必要时进行再评估。 2.2疼痛评估内容包括疼痛部位和范围,疼痛的性质,疼痛的严重程度,加重和缓解疼痛的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发作时的伴随症状,病人对疼痛的处理及处理结果,每个人对疼痛的感觉差异很大,描述也不尽相同,应准确评估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 2.3 疼痛的原因创伤疼痛与组织损伤,手术操作以及心理紧张,恐惧有关。也与个人对疼痛的耐受性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理因素,社会层次,文化素质,痛阈以及暗示与安慰有关。

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论文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摘要] 随着整个社会快速进入老龄化,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病人逐渐增多,该病已经成为骨科的常见病。基于股骨颈解剖特点,骨折后极易导致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褥疮、泌尿糸统感染、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因此,极积创造条件,采用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必然选择。本院自2005年2 月至2011年6月,对8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44例病人进行了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疗效满意,现将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问题做一总结。 [关键词] 高龄股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86-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4例,男21例,女23例; 年龄:80-85岁21例,85-90岁18例,90岁以上5例。致伤原因:摔伤38例,车祸伤6例。伴有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14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8 例,肺气肿、肺功能轻、中度障碍12例,糖尿病3例,泌尿糸疾病4例。其中16例伴有两种以上并发症。 1.2 结果本组44例获得6个月到5 年的随访。根据charnley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标准评定[1],vi级28例,v级11例,iv 级4例,ⅲ级1例。获得满意的疗效。 2 护理要点

2.1 增强病人手术耐受力高龄患者常有一系列内科疾病,术前须对患者重要脏器功能进行综合评定,特别是心、肺、肾功能。对高血压患者每天监测血压至少2次,指导病人按时服药,提供血压参数,以利于治疗过程中调整用药量,使血压控制在收缩压 150mmhg、舒张压90mmhg以下。对糖尿病患者指导病人严格控制饮食,调节饮食,定时监测血糖变化,使空腹血糖接近正常值或允许范围,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尿糖“0-+”之间。鼓励和督促患者积极进行床上活动及锻炼,预防肺部感染。根据老年病人为减少排尿次数而有意减少饮水量的特点,尽早指导病人训练床上排尿,以防止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出现。 2.2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入院后存在忧虑、恐惧,适应病房环境相对较差,很多患者出现对治疗的悲观,表现为意志消沉、精神忧郁、易伤感、情绪极端低落[2]。而心理因素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3],应指定专职护士深入病房,在接触中取得沟通,以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体贴入微的照顾使病人尽快消除孤独和寂寞感。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结合临床出现的症状,有选择地讲解医学相关知识,精湛的医疗技术及同种病例的良好愈合,消除患者顾虑,增强病人战胜疾病意志和信心,从而取得病人的配合。 2.3 其他护理老年患者因体质较弱,一旦卧床后,易出现腹胀、便秘的情况,护士应指导病人多吃水果、蔬菜,必要时可按医嘱服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因人工关节术后感染率较高,特别要保

骨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骨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1.疼痛:与创伤、骨折、手术切口有关; 措施:根据疼痛的刺激源,给予不同的方法,如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护患沟通,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或采用中医疗法,针刺止痛、按摩等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也可物理止痛,如冷疗、热疗等。 2.知识缺乏:与角色突变,未接受相关知识有关; 措施: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疾病的性质、原因、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医学知识,介绍有关治疗护理的方法和意义, 3.焦虑、恐惧:与意外受伤,无思想准备,担心不良预后有关; 措施:鼓励患者讲出自身感受(心理、生理等)给予针对性处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成功病例,鼓励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4.生活自理缺陷:与疾病和治疗限制,骨折后患肢功能受限有关; 措施:指导病人使用呼叫器,将常用物品放置病人易取到的地方,及时给予生活上的护理,协助病人使用拐杖、助行器、轮椅等,使其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鼓励病人完成病情允许的自理活动或部分自理活动,使病人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5.躯体移动障碍:与受伤后肢体功能障碍和治疗限制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长期卧床有关; 7.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及患肢制动,活动受限和减少有关; 措施:医护合作,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做示范动作,教会病人并检查患者是否掌握。 8.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心理因素、治疗限制和环境改变有关; 措施: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疾病及相关因素的紧张情绪,针对患者主诉及症状,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并给予患者讲解促进睡眠的方法。 9.体温升高:与手术创伤、感染有关; 措施:给予必要的解释工作,根据病因,遵医嘱给予降温措施,指导患者多饮水,按时进行病室内空气净化消毒。 10.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便秘、心脑血管意外等 措施: (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老年人骨折后,循环系统发生明显衰退性变化,心血管系统不能适应应激状态,加之受伤后疼痛刺激,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要多巡视病房,严密观察血压、脉搏、患者神志、表情变化等,多与病人交流,倾听患者主诉,及时了解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预防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患病后由于长时间卧床,个别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怕给他人增添麻烦,为减少大小便次数,而控制饮食。这样的病人应向其说明营养的重要性。因为胃肠蠕动慢,排空慢,易引起腹胀,便秘,应鼓励患者多进行顺时针按摩腹部,增强肠蠕动,从而预防并减轻腹胀、便秘。另外督促患者多饮水,饮食平衡,多吃新鲜蔬菜及粗粮等,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3)预防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骨折后,呼吸功能相对减弱,长期卧床及术后病人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病人入院,要求不吸烟,讲清吸烟对术后身体的危害性。鼓励病人咳嗽、作深呼吸,上肢能活动的作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在协助病人翻身时,给予叩背,使积痰易于排出,怕疼痛、不能咳嗽的病人鼓励病人尽量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病房应经常开窗通气,保持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预防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因卧床时间长,加之骨折处疼痛,怕多饮水排尿不方便,易发生泌尿系感染。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时改变体位,有利于尿沉渣的排出,保持会阴部清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2篇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2篇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一:风险管理理念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是对各类风险及损失进行控制管理的一门科学,随着近些年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患之间因治疗护理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为了研究在骨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理念的实际效果,笔者选取了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护理观察分析,最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9~72岁之间,平均年龄(34.5±4.2)岁,观察组患者中有12例发生胫腓骨骨折,20例发生股骨骨折,23例发生腰胸椎骨折;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0~69岁之间,平均年龄(33.2±3.7)岁,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发生胫腓骨骨折,21例发生股骨骨折,26例发生腰胸椎骨折。全部110例患者入院第一天经x线检查并结合患者症状均确诊为骨折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具有比

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只实施一般化的常规护理,即进行普通的责任排班护理,由护士长为各护理人员分配护理工作。对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其具体包括以下护理内容。发现护理风险:护理人员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充分结合自身的护理经验进行护理风险发掘;区别于传统的被动护理,护理人员要主观上积极主动地去实施护理,在患者办理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护理知识和经验量化出各个治疗阶段患者所可能遇到的各种护理风险,然后根据这些风险内容制定出详细的护理措施;对于无法避免的护理风险,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将其降低,例如患者疼痛护理、关节训练、压疮及肢体活动等内容,护理人员应当列举出充分的应对措施。提出控制风险措施:在发现各种护理风险所在以后,护士长组织所有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解决措施的讨论,根据各种护理风险的特点,依次将风险划分为高风险护理项目、中风险护理项目、低风险护理项目。护士长要求全体护理人员就护理风险的处理意见进行提议,然后再把这些风险控制措施加以收集和总结,最终统一出科学完整的护理工作步骤,随时用来应对各种护理风险。在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加以实施以后,护士长要及时就措施的执行情况及问题进行评价总结,使风险控制措施得到不断优化的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文书是对治疗整个护理过程的实时反应,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当医患纠纷发生时护理文书能够作为最有效的证据。因此,应当提升护理人员对相关护理文书准确性、

骨科护理查房

四月份护理查房 时间: 2012-04-30 地点: 303 示教室 参加人员:徐薇许春凤汪凌谢瑶陈敏黄宜秀邢娟徐邈蔡亚萍张描描 王艳丁梅静 主讲内容:腰椎管狭窄 主讲人:徐邈 徐邈: 一、病人情况: 1. 现病史:李有顺,男性,71岁,诊断:腰椎滑脱症(L3、4)、腰椎管狭窄、腰骶椎间盘 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因“腰痛伴下肢麻木五月余”于 2012-04-21 入院,入院时T: 37.0度,R20次/分,BP121/90mmg,P72次/分,患者于04-25在全麻下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回室时神志清,T: 36.5度,R19次/分,BP110/56mmg,P62次 / 分,术区敷料干燥,引流管一根在位,留置尿管在位,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卧气垫床。术后予抗炎、消肿、营养神经治疗。 04-27 停引流管, 04-30 停尿管。 04-28 抽血化验示:白细胞:10,血红蛋白:106g/l,血沉:52mm/hr, C-反映蛋白:133.31,05-01已佩戴支具下床活动。 2.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史,服药控制佳。否认“神可,无大小便失禁。冠心病、糖尿病” 等病史,否认有“伤寒、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否认其他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 3.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异地旅居史,无冶游史,否认有“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生活嗜好。 4. 婚姻史 ; 适龄结婚,子女体健。 5.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病史 6. 五方面: 饮食:以米面为主,食欲一般。 睡眠: 04-24 日起每晚服用舒乐安定入睡排泄:大便正常,小便术后留置尿管, 04-30 拔除自理能力和保健:卧床休息,生活需他人协助,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嗜好:不吸烟,不嗜酒 7. 心理社会 精神状态:神志清楚 对疾病认识:病人及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心理状态:恐惧 性格与交往能力:性格一般家庭状态:家庭成员关系和睦 经济负担:无 8. 体格检查: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推入病房。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温正常,无肝掌、蜘蛛痣,未扪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头颅无畸形,无肿块,眼睑无水肿,眼球无突出,结膜无充血、水肿,巩膜无黄染,角膜无云翳、软化,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 径3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未见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无畸形,鼻 腔通畅,无鼻翼扇动,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无疱疹,牙龈无肿胀、溃疡,口腔粘膜无溃疡,舌苔白色较厚、无溃疡,颊粘膜无出血点,咽不红、无异常分泌物,悬雍垂位置正 常。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充血。喉发音清晰。颈软,对称,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无颈动脉异常搏动。胸廓对称,无压痛,胸廓挤压试验阴性。胸壁无静脉曲张。两肺呼吸活动对称,两肺呼吸活动度和语颤对称,两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正常。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无异常搏动,无震颤和摩擦感。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毛细血

骨科护理工作计划

篇一 20 年,骨科门诊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加强护理服务、护理管理及感染管理为抓手,以“一提高、双强化及三优化”为主要途径,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护理质量及专业培训,优化专业素质、服务态度及服务流程,达到全年医护零意外及病人满意率达到95%以上的工作目标。 一、加强护理服务建设 (一)优化服务理念 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及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到真正的主动服务。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优化服务措施 1.以三好一满意为抓手,为方便患者就医,要求护理人员提前十五分钟上岗,方便了患者就医,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2.认真做好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护士及时协调和妥善处理特发情况。 3.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对有需要帮助的病人,想方设法提供方便,坚决做到零投诉。 4.认真做好门诊的室内、外环境卫生,积极为患者营造干净、舒适的就诊环境。 5.为患者提供亲情服务,加强与病人沟通,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病人,要尽力满足特殊需求;对于因不可抗拒力原因错过预约时间的病人,提供绿色通道,务求让每一名病人都能感受到骨科门诊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加强护理管理建设 (一)护理人力管理 1.建立紧急护理人力调配制度,加强对休假、轮休人员管理,试行轮休备班模式,即轮休人员肩负勤务备班职责,可作为补充医护力量应付突发情况。 2.落实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和考评,鼓励在岗人员进修,保障在职进修人员学习时间,不断提高科室整体护理水平。

2018年骨科常见病护理计划

一股骨颈骨折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潜在并发症:骨折移位 2、躯体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或石膏固定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折、软组织损伤或长期卧床有关【护理措施】 1、保持适当的体位,防止骨折移位 (1)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制动,卧床时两腿之间放一枕头,使患肢呈外展中立位;可穿防旋矫正鞋固定,防止髋关节外旋或脱位;通过下肢支架、皮牵引固定保持患肢于合适位置。 (2)卧硬板床:卧硬板床休息,经医师许可后患侧卧位;更换体位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髋部屈曲,防止骨折移位。 (3)正确搬运病人: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必须搬运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防止关节脱位或骨折断端造成新的损伤。 2、指导病人正确活动 (1)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指导病人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距小腿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每天多次,每次5~20分钟,以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肌萎缩和关节僵硬。锻炼前后注意评估患肢的感觉、运动、温度、色泽及有无疼痛和水肿。 (2)指导病人进行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3)髋关节功能锻炼: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周后,帮助病人坐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指导病人借助床栏更换体位。 (4)转移和行走训练:评估病人是否需要辅助器械完成日常生活,指导病人坐起、移到轮椅上和行走的方法。非手术治疗的病人8周后可逐渐在床上坐起,坐起时双腿不能交叉盘腿,3个月后可逐渐使用拐杖,患肢在不负重情况下练习行走,6个月后弃拐行走。行人工全髋

关节置换术的病人,2~3周时允许下床后,指导病人在有人陪伴下正确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骨折完全愈合后患肢方可持重。 3、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1)便器:病人卧床期间使用适宜于卧床病人的特制便器。 (2)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和平整。 (3)定时协助病人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和皮肤护理。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有发生髋内翻畸形的危险与保持正确体位有关 2、功能锻炼不积极与疼痛及对疾病认识不足有关 3、潜在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护理措施】 1、保持正确体位 (1)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如患肢内收,可发生髋内翻畸形。(2)去除牵引后仍要保持患肢外展,平卧时两大腿间放一枕头,侧卧时不能卧于健侧。 2、指导病人正确的功能锻炼 (1)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之能够克服困难主动进行锻炼。(2)掌握正确的锻炼时机和方法。患肢主要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和踝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 (3)锻炼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3、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保持床铺柔软、清洁、干燥、平整,定时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经常用温水擦身,以防压疮发生。 (2)鼓励病人扩胸、深呼吸、咳嗽以锻炼肺功能。保持口腔卫生,室

骨科护理常规(全本)

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骨折病人护理要点】 1、针对病人异常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疏导。 2、骨折病人先固定,后搬动。。 3、如伴有休克发生,先行抗休克治疗,再处理骨折。 4、四肢损伤,抬高患肢,并注意观察患肢远端动脉搏动、血管充盈度、皮肤颜色及温度、疼痛及肿胀等。 5、因骨折而造成病人的剧烈疼痛,遵医嘱尽快给予镇痛药物。 6、保守治疗的病人,应注重骨折部位固定效果的观察。 【手术护理】 1、术前护理 (1)脊柱及腰以下各关节手术的病人,术前训练床上排大、小便。 (2)手术区域的皮肤应在术前24小时开始准备,皮肤不甚干净者,酌情提前准备。能活动的病人进行沐浴并更换清洁衣裤,不能活动的病人指导家属进行皮肤清洁擦拭。 2、术后护理 (1)、按不同的麻醉方式,实施病情观察及护理。 (2)、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3)、石膏固定的病人,执行石膏病人护理要点。 (4)观察病人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5)、脊柱术后的病人,翻身时进行轴向翻身,观察四肢感觉、运动情况。 (6)、四肢手术的病人抬高患肢,并注意末梢血液循环的观察。 (7)、对危重病人做好预防合并症的护理,注意营养及水分的补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 (8)、根据病人的精神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 (9)、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协助、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恢复。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1、对危重患者先抢救、后办住院手续。 2、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准备好抢救用物,在医生到达之前,护士可酌情给予建立静脉通路、止血、吸氧、吸痰、人工呼吸等。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置。 4、保持呼吸道通畅,颈椎骨折病人保持颈部制动。 5、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和24小时出入量。 6、伤口护理观察包扎止血效果是否明显,经输血及扩容后,伤口渗血是否明显增加,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7、建立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病情、用药和液体出入量,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8、加强巡视,保持各种管路的通畅。 9、保注意适当保暖,可加用盖被,但不宜用热水袋加温,以免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重休克。 10、四肢创伤病人注意患肢末梢血循环、活动、感觉情况 11、需急诊手术者遵医嘱做好各种术前准备。 12、对神志清醒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急躁情绪;休克病人宜暂禁食水,口渴时可用湿棉签润唇。 13、休克病人不宜频繁翻身,以免加重病情,但要注意做好各种基础护理。

骨科问题应对下的骨科护理论文

骨科问题应对下的骨科护理论文 1患者康复治疗方面 在骨科护理中,患者需要尽早进行康复性功能锻炼,康复锻炼不是等患者发生功能障碍时才开始进行,而是应该贯穿在患者的治疗全过程。康复性功能锻炼进行的越早,患者康复越快。但是我国现阶段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较少,骨科内部的护理人力资源不足。针对这样的现状,可以使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康复锻炼教育,使平常的锻炼由家属看护陪伴。涉及到综合性康复锻炼必须由专业的康复人员进行康复治疗。通过临床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的共同照顾,使患者早日得到康复。 2护士技术方面 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合格是我国在医疗方面发生纠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的医疗人员还比较年轻,在骨科护理方面还没有熟练的技术操作和相应的临床经验[4-5]。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医护人员就变得手忙脚乱,不知道该用什么措施对患者进行

应急处理;而当发生复杂的情况时,医护人员又不知道该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另外,一些医护人员的业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还不过关,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不能用相应的专业服务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而一部分医护人员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掌握还可以,但是不能把它们与实际的护理工作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依然不能做好护理工作。对于此种情况,各个医院应该对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对她们进行集中的培训[6]。同时在医院内部营造一些模拟的护理环境,以增加骨科护理人员的实际临床经验,并且对于特殊的护理知识和技巧进行深入的指导,从而增强医院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的医护人员的水平,构建骨科护理的人才梯队建设。在人才梯队建设中,帮助护士进行职业规划,保障护士的成长及职业的满意度。在工作环境方面,为护士提供发展的机会,鼓励护士进行中高级职称考试。创立与专业技能挂钩的薪酬制度,激励专业技能的提升。根据相关的培训及人才建设,构建学习型的护士制度,促进护士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共同提升的良好氛围。 3医院制度方面 就我国目前的医院制度方面,许多医院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这就造成了很多医院在护理监控系统方面有很多的漏洞,致使医护人员无法完成必要的护理工作。不仅如此,一些医护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

骨科护理论文

-------------------------------------------------------------------------------- 骨科护理论文 【摘要】为了更近一步提高骨科病房护理的质量,现采取实施人性化护理。在入院时、围术期、功能锻炼、家属沟通和语言艺术等方面上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和更和谐的医疗氛围。以上都预示了在骨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必要性。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性化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表现在骨科病房管理上,就是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医疗护理的全过程中,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提供其所需的一切服务,包括生活、生理、心理、安全及精神等,即衣、食、住、行等各种服务,使病人有一种温馨感、亲近感和家庭感,以便早日康复[1]。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求,逻辑终点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病人需要的,就是院方应该做的,病人的满意,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由此可见人性化护理更适合于以上所述。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教育 营造积极的人文关怀氛围.新的护理理念倡导人文关怀 ,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 ,营造和谐的护理工作环境 ,和谐的护患关系 ,倡导“团结协作、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 ,在这种氛围中 ,使护士积极愉快的工作 ,处处为病人着想 ,病人需求无小事 ,

主动愿意为病人服务[2]。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自觉地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此,需特别开设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护理相关的课程,让每一个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护理学发展的趋势,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要求,掌握人性化护理的理论精髓,为在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同时,还应聘请专业礼仪老师进行护理人员的行为和语言培训,制订详细的行为规范标准。从而在理论和技术上,为人性化护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展人性化护理必会得心应手,使病人在医院期间的护理任务顺利完成。 2 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步骤 2.1规范护士行为和语言从日常细节着手,进行规范礼仪培训,要求护士注意礼仪,礼节仪表整洁、大方、端庄、具有良好的修饰和职业特点。语言规范礼貌,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受到表扬有道谢声,服务不足有道歉声,为患者办事有回声,患者提问要耐心解答,遇人问路,领着问路人到达目的地。做到事无细小琐碎,偕尽力而为。且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不同于其它科病人 ,由于创伤、多发骨折、复合伤、截瘫病人 ,加之老年病人股骨颈、粗隆间骨折 ,因疼痛原因限制 ,给骨科基础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易发生并发症 ,因此从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入手 ,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 ,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才能使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上升,最大限度的降低骨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2.2 护士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既提高了专科理论水平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3]。提升护士自身素质,提高护士的主动性。现代的社会是一个积极进取的环境,现代护士的职业要求,不仅是表面上的微笑,而且是结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后,自觉地付出情感。因而要求护

骨科病人疼痛的护理

骨科病人疼痛的护理 一、概念 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它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害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强烈的反应,可以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在临床护理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疼痛发生机制 各种刺激作用于机体→受损部位组织释放致痛 物质→作用于痛觉感觉器→痛觉冲动→沿传 入神经传导到脊髓→丘脑→大脑皮质→疼痛 疼痛由能使机体组织受损伤的伤害性刺激所引起,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性适应方式。其形成机制包括周围神经机制和中枢神经机制两个方面。 三、疼痛程度的评估法 1. 文字(语言)描述评定法(VDS) 2..面部表情测量图(FE S) 3.数字评分法(NRS) 4.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四、评估重点和护理措施 护士对疼痛患者应观察两方面(1)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强度等。(2)观察患者疼痛时的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如疼痛发作的伴随症状,及患者对疼痛的态度。 1、疼痛原因:包括创伤(包括手术)、炎症性疼痛、急性缺血、恶性肿瘤、神经性疼痛等。护士应了解疼痛原因,及时发现问题并汇报医生,配合医生治疗。如骨伤后疼痛;炎症感染;急性缺血疼痛:肢体末端动脉搏动减弱、消失,皮肤颜色异常等。 2 对症治疗:①药物镇痛:轻度疼痛: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中度疼痛:可选用中枢性止痛药,如曲马多;重度疼痛:强阿片类药,如吗啡、杜冷丁。患者止痛应针对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强度,正确选用镇痛药。还应遵循“阶梯治疗的原则”,从非甾体类药物到中枢止痛药,最后才选用阿片类药物。预防性用药:预防用药剂量较疼痛剧烈时用药量小得多,且镇痛效果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术后预防使用镇痛泵可以有效地减轻和缓解术后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护士要经常巡视患者,观察镇痛泵开关是否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