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文件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文件

https://www.doczj.com/doc/f319087563.html,提供文章来源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文件

石政发…2006?4号

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石景山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处,各区属机构:经区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石景山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转发给你们,请认真依照执行。

二○○六年二月十七日

主题词:科技规划通知

抄送:区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

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2月17日印发

印180份

石景山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前言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全球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展开,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科技全面渗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技竞争力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城市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

“十一五”期间,是石景山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建设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抓住首钢集团涉钢部分搬迁和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有利时机进行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是主题,经济结构调整是主线,开放先导和科技创新是动力,为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制定并组织实施“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战略,确定并部署科技发展与改革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加强科技创新保障措施,对提高我区科技竞争力,加快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建设,推进全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石景山区科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现状和形势

(一)科技工作现状

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引下,“十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石景山区委、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实施意见》的决定,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增强了我区的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科技意识普遍增强,支持科技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1.区委、区政府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科教兴区”已成为长期战略。区政府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了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开展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区活动,全社会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人才队伍稳步扩大。区政府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先后投入1.2亿元资金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区委、区政府建立了区级党政领导联系杰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制度,科技人员的素质和结构得到一定提高改善,科技人才引进机制运转良好,营造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截至2004年底,我区有专业技术人员4.7万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骨干队伍。

2.科技创业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初具规模。区委、区政府全力打造有利科技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35

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区属行政部门全面深化了政务公开工作,建立全程办事代理制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公开事项7类39项,先后出台了17项有关促进科技进步的法规和政策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软硬环境。在全市率先建立“科技中介信誉联盟”,积极打造科技服务体系,启动面向中小科技企业服务代办制;出资设立科技企业贷款担保资金,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2004年,共有42个项目获得担保贷款的支持,贷款金额达到10165万元。同时,全区建立了华海、首特、万商、中翰等多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孵化器面积达近20万平米,入孵企业达259家,形成多层次的中小科技企业创业创新载体,成果转化机制等正在逐步形成。

3.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发展态势良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其增速大大高于全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和工业增长速度,全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新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并先后建立北京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与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中心”及“国家数字多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我区,构成了“一区多基地”的布局,成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截至2004年底,全区科技企业达到10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9家。同时,以首钢集团公司为龙头,积极引进开发和推广技术含量高新产品,加速工艺和装备的更新换代,使传统产品向高档次、高附加值、低消耗方向转化,自动化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技术等高科技向传统产业扩散、渗透;区重点

行业的生产装备、工艺制造技术和产品迈上一个新台阶,增强了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4.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科技项目,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区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基本方针,通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新型产学研合作,全区共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5526.7万元(不含驻区国有大企业直接获得的市级以上科技项目与经费),加强了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和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加速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科技与经济有机衔接,技术创新机制开始形成。截至2004年底,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7项,北京市“火炬计划”项目34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1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4项;北京市专利实施资金项目6项,累计获专利实施资金100万元;全区取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8项。

5.社区科普活动蓬勃发展,科学精神深入人心,科技有力地推动了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围绕“讲精神文明,比科学生活、建科普文明社区”的主题,全区各部门合力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社区科普活动蓬勃发展,初步形成包括开展科技论坛、健康讲座、科技制作、知识竞赛、网络建设、媒体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科普工作活动网络,推动了科普事业由“科学普及”向“理解科学”发展,科学精神深入人心,公众科学素养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区电子政务、教育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水平居全市前

列,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公用事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和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我区的科技事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势不足,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率低。突出表现在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70%,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足30%,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足5%。八大处高科技园区特色不突出,优势不明显,民营高科技企业少名牌产品、缺乏规模的领头企业,对经济的整体带动力较小。

——区域科技资源整合利用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我区是以冶金机械行业为主体的老工业区,驻区的中央和市属单位科技实力相对雄厚,但对本区的创新创业活动辐射与结合的力度不大;区属企事业单位科技力量十分薄弱,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还未完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依托。同时,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转化的速度不快、转化的规模不大、转化的支撑条件不足,科研开发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亟待加强。

——科技投入总量偏低,政府的引导能力弱。科技投入与当前社会的需求相比较而言有一定距离,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例状况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符;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还存在,企业投入不能满足技术创新的需要,对设立北京市技术创新资金匹配资金的要求有一定困难。

——创新人才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造成我区人才结构的畸偏,黑色冶金专业人才实力雄厚,高新技术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开发人才奇缺,复合型人才缺乏。同时,面临现有人才外流的情况,真正有利于人才创新的优越环境还没有形成。

——对外技术交流合作力度不够大。我区缺乏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重大科技交流活动,技术出口和对外技术输出较少。

(二)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今世界处于知识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世界经济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结构正处在深刻的调整之中,科技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市确立了建设“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和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明确了以知识经济为发展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首都经济发展战略。

“十一五”期间,石景山区科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将成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新时期只有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把加快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21世纪初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1.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使科技、经济资源的国际间流量加大、速度加快、渠道增多。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国外的资金、人才、管理等开始大量进入我国。北京作为我国科技人才最密集、国际化信息最广泛、发展政策最集约、改革开放走在前列的城市,将会吸引大量企业投资发展,这将是石景山区培育新型科技产业,加速经济发展的优势。

2.全国各地正在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以争夺更多更好的技术成果资源和人才资源,并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重点。与北京先进区县相比,石景山区现有的创业环境对国内外著名跨国企业和集团公司的吸引力不大,加之创新体系与创新机制尚不完善,技术市场发育尚不成熟,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也受到制约,科技发展缺乏后劲,在新一轮竞争中面临巨大的挑战。

3.北京举办奥运会,奥运经济的聚合效应、裂变效应及辐射效应将对石景山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发展循环经济和提升综合竞争力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会。

4.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的建设目标绘制了石景山区发展的宏伟蓝图。无论是经济结构的优化、首钢集团涉钢部分搬迁,还是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以及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都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来支撑,依靠科技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成为必然选择。

我区要在21世纪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科技发展的

规律,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增强抓好科技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抓住北京举办奥运会和石景山八大处高科技园区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带来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首都丰厚的科技资源,发挥中央驻区单位的科技优势,鼓励创新,加快科技进步,突出特色,与时俱进,用好用足国家和北京市促进科技发展的各项政策,聚集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指导思想、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建设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科技创意产业、知识型服务业为重点,通过有效利用科技资源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打造“一区多基地”的高科技发展格局,为全区科技、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十一五”期间,我区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坚持大科技的原则。在科技工作中,要坚持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坚持开发区内资源与利用首都科技优势的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使科技进步真正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内在动力。

2.坚持环境创新的原则。依托北京的优势,通过优化科技创新的发展环境,整合、激活和凝聚各类发展资源,以市场需求

和企业需要作为科技发展的推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3.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围绕建设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的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科技创意产业、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技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创新的社会风尚,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积极吸引人才,引进人才,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增长速度与效益的统一,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区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08年,基本形成大科技的发展格局,科技全方位导入经济发展各个产业层次,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科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到2010年,初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交流和对外合作再上一个台阶,科技投入稳步增长,科技实力有明显提高;产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技术

成果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建立和完善一批功能互补的产业基地;造就和凝聚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把石景山区建设成为我国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示范基地、北京市新型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2.具体目标: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加速发展。到201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8%。

——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到2010年,全区主要行业关键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明显改观。到2010年,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解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重大技术难题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管理人才、科技专业人才和科技复合人才队伍。

——公众科学素养明显提高。到2010年,全区居民的科学素养达到全市较高水平。

——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加大科技投入,继续推进科学普及阵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组建一批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体系构架,以信息化为中心,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科技活动的保障能力,使科技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解决一批事关我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环保生态、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灾害防治、城市建设、人居环境、社会服务等领域的科技进步,提高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业的科技能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

(三)发展战略

1.创新环境战略

根据“科教兴区”战略的总体要求,加大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凝聚资源,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立以科技发展管理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社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科普与学习型组织体系、科技人才保障体系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争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为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石景山区科技、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2.产业发展战略

发挥科技先导的作用,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两大任务,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以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效率优化为根本宗旨,巩固我区有基础的优势产业,调整不适宜我区资源、环境的产业,发展加快我区经济增长的产业,使我区的产业发展成为一个技术上有实力、有动力,产业上有互动、有配套,自身上有特色、有优势并适应竞争发展的产业经济整体。

3.人才带动战略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长期任务,造就以学科、技术带头人为主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以科技型企业家为主的高技术经营管理人才;进一步加快对外合作和交流的步伐,积极构筑汇聚智力资源的开

放型平台,通过联合研究开发、技术经济合作等形式,推进人才资源国际化,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石景山区创业和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全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要以国家创新体系和首都创新体系建设为指导,建设由科技发展管理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社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科普与学习型组织体系、科技人才保障体系等六个子系统组成的石景山区域创新体系。

1.建立石景山区科技发展管理体系

——完善区政府科学决策咨询体系。充分发挥区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建立熟悉区情、富有谋划经验和思想活跃的科技专家咨询团,在重大科技建设和发展决策中引入咨询顾问制度,形成专家咨询顾问团的工作机制,使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均得到充分论证,为政府议政、施政提供科学依据,做到科学决策。加强软科学研究及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发挥基础研究对应用研究与开发的指导作用,以提高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围绕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建设目标涉及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确立软科学研究课题和调研课题,进行超前研究、超前谋划。到2010年,全区软科学课题立项总数不少于50个。

——完善区政府科技管理制度体系。改革和完善科技管理体制,确立定期联系区域内首钢集团、北方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等企事业单位的机制,了解和掌握其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知识和产业化发展的计划和动态情况,及时纳入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之中。同时,要以八角等九个街道为依托,加强基层科技工作机构建设,搭建我区的科技管理体系框架,切实把政府职能转移到制定和实施科技资源布局及调整规划、发布科技发展导向指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产学研联合、完善投融资体系、培育中介服务、加强科普工作、完善技术创新政策法规体系等宏观管理和指导上来。

——完善区政府科技服务体系。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鼓励发展行业协会,抓好科技服务整体建设的规划、协调工作,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调节工作。要大力支持建设高速宽带的政府信息网络、区公用信息平台和科技信息平台,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水平;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完善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三级网络建设;全面应用政府网上办公系统,加快“石景山区网上审批系统”和石景山区网站群建设,实现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居民的互动,打造“数字石景山”。

2.建立石景山区技术创新体系

——支持建立新型的产学研机制。依托驻区的中科院研究生院、北方工业大学、首钢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较强的科技实力,发挥企业在技术进步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参与和政府推动的新型产学研联合的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发机制。支持加强、建立首钢集团公司和高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自办技术研发中心或与科研院所联合创办技术开发中心,围绕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研究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使企业逐步成为先进科技成果主要吸纳应用者、工业产权的主要拥有者、产业发展先导技术的引领者。

——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资金投入机制。区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在科研投入、成果转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鼓励国内外企业以股份公司形式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完善投融资机制,使企业要成为资金主要投入者。

——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区政府加强对人才创业的立项、资金、信息和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并在不断完善和落实好人才引进和创业扶持政策的同时,加快科技体制创新,整合科研力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鼓励企业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使企业成为创新人才的主要使用者和培养者。

3.建立石景山区科技服务体系

——完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系统。以科技信息网络为基础,以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效率和优化服务为目标,大力发展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信息、人才、财务、评估、经纪、法律、金融、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科技中介服务平台,打造科技中介信誉联盟,逐步完善为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和科技创业提供支

撑的高效运转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加快技术交易中心的建设,积极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和各类科技产品、高新技术商品会展业,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系统。以首特、万商、中翰、华海等多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为依托,进一步整合利用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闲置的厂房、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建设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多层次、多类型的孵化器体系。落实风险投资有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通过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人以股份制或有限合伙制形式,组建风险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公司,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公司更多地投向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高新技术项目。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和支持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争取把知识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等要素资源结合起来,实现技术成果的及时转化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继续大力推行技术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鼓励和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和科技人员申报专利,加大专利执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行业;加快科技成果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扶持和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发明创造活动;积极推进专利信托业务的开展;加强高新技术

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引导其运用知识产权,增强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4.建立石景山区社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

——以首钢医学院、石景山医院等为依托,支持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应用研究,建立生殖、保健、优生服务模式及评估体系;深入开展对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研究,加强对艾滋病的预防,探索基因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加强医疗的科学管理和信息管理,建立和完善石景山区疾病局域网报告、预测和分析系统,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以首钢发展基地等为载体,支持加强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重点开发城市废水处理与回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支持加强环境生态和环境容量研究,治理永定河污染,清除河道内各种堆放物,进行大气和城市噪声污染的治理研究;减少和消除各种环境污染因素,对城区居民健康的危害及潜在威胁,保障居民健康,改善环境质量;建立环境保护动态信息数据库和跟踪系统。

——以石景山区城市现代化建设为契机,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市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为重点,围绕我区重点建设项目,加强相关技术研究与攻关,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支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系统和突发事件应急系统,运用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手段,研究和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供全区土地、环保、电力、电信、公用事业等部门共享;建立城管执法信息指挥中心、城市交通监测智能指挥中心、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同时,进一步加强供水、排水、供气、公交系统内生产、

管理和运行的自动化控制、调度及安全监控,开展城市管道燃气的气源和供气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城市供气管网的自动化控制的研究,建立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做好自来水管网的自动监测及检漏工作,提高污水处理率;加速城市住宅相关产品新型化、节能化、智能化和产业化产品的研制和推广应用;强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绿化技术和产品,加强水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研究,注重城市减灾防灾等综合技术的研究利用。

5.建立石景山区科普与学习型组织体系。

——营造科普工作良好环境。提高石景山区市民科技素质,抓好干部科技知识培训;实施科普示范工程,推出一批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项目,并加强对优秀科普读物创作、出版的扶持和宣传力度;拓展社区科普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建立科普工作社会化服务体系;设立石景山区科普基金,形成多渠道科普工作投入体系;健全科普工作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全区科技人员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编制石景山区科普规划,以石景山区科技馆、图书馆、少年宫等为主要载体,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以九条街道和科普社区为主的社区科普工作网络,以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和科技活动示范学校为主线的青少年科普工作网络,以少儿图书馆和冰川纪念馆等科普教育基地为主线的阵地科普工作网络,以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宣传、610办公室、环保等部门参与的科普工作网络等四大科普工作网络;继续办好区、街道、社区三级科普画廊,加强科

普创作队伍和科技教育队伍建设,努力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科普和参与科普工作。

——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办好石景山区“科普周”,充分利用世界人口日、环境日、卫生日、电信日、地球日、气象日、植树节和安全宣传周等节庆活动,积极开展有影响、有特色、效果好的各类大、中型科普活动。

——加强创新型城区建设。整合城区资源,以“全民读书、培训讲座、典型事例、文体活动”为载体,倡导终身教育和创新教育,支持建立健全城区学习网络,完善各项社区学习规章制度,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大力鼓励创新,形成完整的城区学习体系,推进建设“环境整洁优美、治安状况良好、生活方便舒适、管理规范有序、保障功能完备”的新型现代化城区,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城区。

到2010年,全区科普经费力争达到100万元,每个社区建设一处较高水平的科普设施,使科普教育基地达到30个。

6.建立石景山区科技人才保障体系

——大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积极打造科技人才高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积极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进一步凝聚人才,打造科技人才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的载体建设,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科技管理人才、科技专业人才、科技复合型人才队伍,改变我区人才总量偏少和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深化科技人才体制改革,创新科技人才机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科技人才体制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市场化的人才引进机制,实行多元化的人才分配方式,积极

倡导人才价值在市场的价格量化,广泛开展国际间的人才交流合作。同时,树立“不求所在所有,但求所用所得”人才理念,建立柔性用人机制,积极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来石景山区创业和服务。

——完善配套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的环境。要继续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完善引人、用人、留人的相关政策,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一个重要战略任务来抓。要针对科技部已颁发的《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在我区的运作情况进行调研,适时制定出实施细则,对研发机构和专门人才要从经费和激励机制上落实政策,加大原创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制定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激励与流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政策,编制促进科技人才发展的实施方案,建立一整套促进我区科技人才汇聚的政策体系,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聚集人才,用制度激励人才,用法规保障人才,营造出一个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重点发展三大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科技创意产业、知识型现代服务业,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为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着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我区八大处高科技园加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契机,进一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和大型科技企业集团,发展总部经济,加强自主研发能力,跟踪研究一批技术热点,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