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新)

2014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新)

2014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新)
2014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新)

山东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D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

2.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俄国(D )出版的。

A.乌申斯基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卡普杰列夫E.布鲁纳

3.脑的生长到(B )岁时基本完成,这时脑的重量达到成人水平,容积也接近成人水平。

A.6 B.12 C.15 D.20 E.25

4.建构主义发展观的提出者是(A )。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斯滕伯格E.加德纳

5.下列属于学生学习内容的是(ABCDE )。

A.知识的掌握B.创造性的发展C.道德品质的培养D.技能的掌握E.健康心理的培养

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这些都表现的是( E )。

A.强化B.强化的程式C.消退D.回避条件作用E.逃避条件作用

7.( A )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基础。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词汇学习E.代表学习

8.下列属于具体知识的是( AC )。

A.日期B.概念C.事件D.推理E.判断

9.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 AB )实现的。

A.直观B.概括化C.记忆D.比较E.抽象化

10.心智技能的特点包括( ADE )。

A.结构具有简缩性B.执行具有外显性C.结构具有展开性D.对象具有观念性E.执行具有内潜性11.低年级学生借助香蕉、苹果的图片等代替物进行加、减运算,属于( B )。

A.物质活动B.物质化活动C.外部言语活动D.内部言语活动E.活动的定向

12.下列属于连续型操作技能的是(ABD )。

A.滑冰B.开汽车C.弹钢琴D.跑步E.打字

1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ABC )。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观念E.道德信念

14.全社会各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包括( ABCE )。

A.尊老爱幼B.诚实守信C.讲究卫生D.团结一致E.文明礼貌

15.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ABCD )。

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D.解法评价E.反思

16.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ABC )。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目的性E.开放性

17.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ABCD )。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E.思维扩散

18.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解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题等体现的都是学习动机中的( A )。

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认知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E.附属内驱力

19.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 C )。

A.斯金纳B.马斯洛C.班杜拉D.韦纳E.阿特金森

20.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B )构成。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经验和方法D.认知策略E.计划策略

21.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 D )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A.80% B.100% C.120% D.150% E.180%

22.下列属于交互式教学的策略的是(ABCD )。

A.总结B.提问C.析疑D.预测E.反思

23.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指的是( E )。A.正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具体迁移E.一般迁移

24.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 C )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A.思维B.认知C.定势D.心向E.智力

25.( B )首先在形状知觉方面进行了迁移训练的实验研究。

A.詹姆士B.桑代克C.伍德沃斯D.奥苏贝尔E.贾德

26.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 ABCDE )。

A.具有生命的活力B.具有积极的内心经验C.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

D.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E.有效地发挥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7.一个学生不敢同教师说话,也没有勇气向教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教师请教,教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他就能学会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这种方法属于( A )。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示范法E.惩罚法

28.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则该教师处于( B )。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E.关注成长阶段

29.关于反思方法,下列属于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是(ABCD )。

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C.交流讨论D.行动研究E.观察分析

30.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学业成绩对工作绩效的平均预测效度系数仅为( A )。

A.0.11 B.0.12 C.0.08 D.0.09 E.0.10

2012年山东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学生的群体差异主要指的是()的差异。

A.年龄 B.学习方式 C.性别 D.智力水平 E.社会文化

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E.韦纳

3.心理自我调控的形式有()。

A.专一型 B.等级秩序型 C.多头并进型 D.随意无拘型 E.整体抽象型

4.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A.阶段发展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人格发展理论E.认知发展理论5.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

A.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 B.志向水平的差异 C.智力的差异 D.人格的差异 E.学习风格的差异6.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 E.运动技能

7.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E.奥苏贝尔

8.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有()。

A.以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 B.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

C.计划性和组织性 D.目的性 E.被动性

9.加涅按不同的学习水平,把智慧技能依次分为()。

A.符号学习 B.辨别 C.概念 D.规则 E.高级规则

10.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归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E.命题学习

1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实物直观D.模象直观E.表象直观

12.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E.模仿

1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E.消退现象

14.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

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表象的道德情感D.形象的道德情感E.伦理的道德情感1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斯滕伯格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E.皮亚杰

16.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D.形象的道德情感E.表象的道德情感17.头脑风暴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E )。

A.畅所欲言B.鼓励标新立异C.鼓励多种想法D.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E.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

18.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 A )。

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C.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E.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9.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可称为( C )。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近景性动机C.远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E.间接的远景性动机20.有的中学生“为老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为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为同学们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等,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B )。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近景性动机C.直接的远景性动机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E.志向性动机21.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其中被称为缺失需要的有(ABCD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认知需要

22.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BE )。

A.计划策略B.复述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E.精细加工策略

23.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帮助记忆的方法称为( D )。

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E.位置记忆法

24.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进行分类,则迁移可以分为( AB )。

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特殊迁移E.水平迁移

25.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eye”(眼睛)后,再学习“eyeball”(眼球)时,即可以产生( D )。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特殊迁移E.水平迁移

26.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C )。

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E.观念矫正

27.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是(AE )。

A.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B.思维的条理化C.思维的逻辑化

D.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E.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28.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认为主要表现在(BCDE )。

A.实验研究B.主动性研究C.反思性研究D.合作性研究E.社会文化研究

29.根据加涅的观点,下列属于智慧技能的是(ABCD )。

A.辨别B.概念C.规则D.高级规则E.程序

30.下列强化程式属于延缓式强化的是(ABCD )。

A.定时距式B.变时距式C.定比率式D.变比率式E.连续强化

2012年山东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有()。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迁移 D.心理健康 E.教师心理

2.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l908年()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A.桑代克 B.房东岳 C.廖世承 D.陆志韦 E.潘菽

3.中学生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语言能力 B.思维能力 C.反应能力 D.行为能力 E.认知能力

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说明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达到了()阶段。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后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5.()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

理学之父”。

A.加涅 B.奥苏贝尔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E.斯金纳

6.教师对一个同学的助人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就是一种()。

A.直接强化 B.强化的程式 C.替代性强化 D.自我强化 E.间接强化

7.建构主义受到下列哪些重要人物的影响?()

A.杜威 B.奥苏贝尔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E.布鲁纳

8.研究表明,超额学习程度达到()时,效果最佳。

A.50% B.150% C.100% D.120% E.200%

9.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在理解中的表现。

A.系统化 B.概括化 C.变式 D.比较 E.抽象化

10.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A.加里培林 B.加涅 C.安德森 D.华生 E.桑代克

11.()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它的应用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A.示范 B.讲解 C.练习 D.反馈 E.动觉

12.心智技能培养的基本要求包括()。

A.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B.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C.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D.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E.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

13.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

A.义务感 B.责任感 C.事业感 D.自尊感 E.羞耻感

14.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的阶段包括()。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被动 E.稳定

15.不断明确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并不断通过一定的运算操作来缩减这种差距,从而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是()。

A.问题类比 B.“手段一目的”分析 C.问题分解 D.想法 E.检验

16.瓦拉斯提出的创造性思维的阶段有()。

A.准备期 B.酝酿期 C.豁朗期 D.验证期 E.评价

17.下列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的是()。

A.漫无目的的幻想 B.走路 C.穿衣 D.简单的记忆索取 E.奔跑

18.学习动机理论的观点有()。

A.强化说 B.需要层次说 C.动机归因理论 D.自我效能感理论 E.成就动机理论19.同样考80分,有的同学会高兴,有的同学会伤心。这表现出了学生()的不同。

A.品德 B.兴趣 C.爱好 D.志向水平 E.态度

20.()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基本策略 D.辅助性策略 E.资源管理策略

21.人的学习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以及用手写等,这种识记表现的是()。

A.有意识记 B.整体识记 C.过度学习 D.多种感官参与 E.排除相互干扰

22.英文单词“tiger”可以联想成“泰山上一只虎”,这种方法属于()。

A.位置记忆法 B.谐音联想法 C.关键词法 D.视觉想象 E.语义联想

23.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做出系统解释的是()。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认知观 E.联结说

24.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体现的是()的基本观点。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 E.桑代克的联结说25.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是()。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E.睡眠障碍

26.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A.人格缺陷 B.依赖型人格障碍 C.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D.恐怖症 E.强迫症

27.下列属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的是()。

A.指导模式 B.治疗模式 C.发展模式 D.社会影响模式 E.强化模式

28.教师专业需要的特殊能力包括()。

A.思维的条理性 B.思维的逻辑性 C.口头表达能力 D.组织教学活动能力 E.值得信赖

29.为促进新教师的成长,要进行专门的训练,其程序包括()。

A.每天进行回顾 B.有意义的呈现新材料 C.有效的指导课堂作业 D.布置家庭作业

E.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30.()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阶段。

A.福勒 B.布朗 c.艾里斯 D.荣格 E.弗洛伊德

答案及解析

1.ABCDE 2.B 3.B 4.E 5.C 6.C 7.ABCDE 8.B 9.A 10.A 11.C 12.ABC 13.ABE 14.ABC 15.B 16.ABCD 17.ABCDE 18.ABCDE 19.D 20.A 21. D 22.C 23.A 24.A 25.B 26.C 27.ABCD 28.ABCD 29.ABCDE 30.AB

2012年山东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E.教学内容

2.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A.实物 B.文字 C.口头语言 D.图表 E.图像

3.在几种有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性 D.反思型 E.整体型

4.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

A.生理要素 B.心理要素 C.遗传要素 D.社会性要素 E.教师要素

5.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E.布鲁纳

6.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E.知识

7.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复制过程 D.动机过程

8.概念学习有两种形式,那么概念的教学也可采用相应的方法,其中常用的方法有()。

A.例一规法 B.规一例法 C.规一例一规法 D.实物法 E.概括法

9.概念一般都涉及以下要素()。

A.符号 B.名称 C.内涵 D.外延 E.结构

10.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一般是()。

A.遗忘的进程不均衡 B.遗忘先快后慢 C.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 D.遗忘先慢后快

E.遗忘的速度越来越快

11.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A.观念性 B.内潜性 C.简缩性 D.整体性 E.展开性

12.虽然不同的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存在差异,但也具有共同点,表现在()。

A.开始进步快 B.中间有一个高原期 C.后期进步较慢 D.总趋势是进步的

E.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13.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 B.积极性 C.主动性 D.稳定性 E.适应性

14.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 B.观念 C.信念 D.道德认识 E.道德观

15.“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训练发散思维中的()。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E.内容扩散

16.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原型启发 B.负向迁移 C.功能固着 D.定势影响 E.正向迁移

17.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几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几种动力是()。

A.浮力 B.推力 C.拉力 D.压力 E.摩擦力

18 .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逊认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A.简单任务时,动机水平偏高 B.中等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中等

C.高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低 D.中等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低E.高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高19.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l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E.监控策略

20.常用的组织策略有()。

A.列提纲 B.利用图示 C.利用表格 D.做笔记 E.提问

21.小明背诵一首唐诗,背诵了10遍刚好能回忆出来,那么小明需再背()遍,记忆效果更佳。A.3 B.4 C.5 D.6 E.7

22.概括说,亦称类化说,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

A.桑代克 B.布鲁纳 C.贾德 D.奥苏贝尔 E.班杜拉

23.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 B.强迫行为 C.不良习惯 D.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 E.强迫观念24.强迫症包括()。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E.情感强迫

25.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A.教材 B.情境 C.生存 D.学生 E.课堂

26.下列属于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的是()。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关注问题 E.行动研究

27.瓦拉斯(G.Wallas)1926年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几个阶段,即()。

A.思考期 B.准备期 C.酝酿期 D.豁朗期 E.验证期

28.行为演练中系统脱敏法的首创者为()。

A.雅各布松 B.沃尔朴 C.艾里斯 D.斯金纳 E.华生

29.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包括()。

A.活动定向阶段 B.活动操作阶段 C.认知阶段 D.联结阶段 E.自动化阶段

30.一个儿童不敢同老师说话,遇到问题也没勇气请教,为了解决儿童这种问题,他一旦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A.强化法 B.自我控制法 C.示范法 D.肯定性法 E.鼓励法二、

答案及解析

1.B 2.ABCDE 3.D 4.ABD 5.B 6.D 7 ABCD 8.ABC 9.BCD 10.ABC 11.ABC 12.ABCDE 13.ACD 14.BC 15.D 16.A 17.BCD 18.ABC 19.B 20.ABC 21.C 22.C 23.B 24.BC 25.D 26.ABCE 27.BCDE 28.B 29.CDE 30.A 2012年山东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5)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1924年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A.桑代克 B.房东岳 C.廖世承 D.陆志韦 E.潘菽

3.1976年以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

A.研究内容不断扩展,增加了对新领域的探索

B.研究方法较多的采用了教学性实验、教育性实验及实验室实验

C.注意介绍国外教育心理学的文献

D.初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E.注重与发展心理学的结合,开展了许多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研究

4.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发展为基础,而且又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这表现的是()。

A.连续性 B.阶段性 C.定向性 D.不平衡性 E.差异性

5.()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于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埃里克森 D.斯滕伯格 E.加德纳

6.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

A.智力低下 B.智力超常 C.中等智力 D.较低智力 E.较高智力

7.关于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有()。

A.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B.学习的变化是短暂的 C.学习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E.学习是后天习得的活动

8.教师对上课守纪律的学生进行表扬,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等都属于()。

A.获得 B.消退 C.逃避 D.回避 E.强化

9.程序教学实际上是()在实践中的运用。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积极强化的原理 C.观察学习 D.认知学习 E.认知同化理论10.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A.命题网络 B.图式 C.产生式系统 D.抽象思维 E.具体思维

11.()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归属学习 E.并列结合学习

12.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关知识学习过程本身的是()。A.感觉 B.记忆 C.想象 D.意志 E.情感

13.打字、弹钢琴等属于()。

A.细微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操作技能 C.粗放型操作技能 D.断续型操作技能 E.器械型操作技能14.下列属于我国教育学家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的是()。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原型内化阶段 D.原型操作阶段 E.原型定向阶段

15.态度的结构包含的成分有()。

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依从 E.认同

16.下列选项中属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三个水平的是()。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左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E.右习俗水平

17.下列属于榜样行为的示范方式的是()。

A.直接的行为 B.间接的行为 C.言语讲解 D.真人真事 E.传播媒介、

18.下列属于无结构的问题的是()。

A.课本中的部分练习题 B.设计一堂好课 C.写一篇游记作文 D.开通一条路线E.如何治理空气污染19.在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中常用的训练方法有()。

A.发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 C.自我设计 D.头脑风暴 E.个性塑造

20.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属于动力机制的()。

A.推力因素 B.拉力因素 C.动力因素 D.压力因素 E.内驱力因素

21.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金纳 B.马斯洛 C.班杜拉 D.韦纳 E.阿特金森

22.下列关于个体成就动机的公式,正确的是( )。

23.下列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A.时间管理策略 B.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E.调节策略24.《红楼梦》一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方式属于()。

A.流程图 B.系统结构图 C.网络关系图 D.一览表 E.双同表

25.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eye(眼睛)后,再学习eyeball(眼球)时,即可以产生特殊迁移,这种迁移属于()。

A.正迁移 B.水平迁移 C.垂直迁移 D.具体迁移 E.一般迁移

26.焦虑症常常表现为()。

A.紧张不安 B.忧虑 C.过度出汗 D.心跳加快 E.恐惧

27.可采用()来治疗失眠。

A.行为疗法 B.认知疗法 C.肌肉松弛法 D.系统脱敏法 E.自我暗示法

28.提出情绪ABC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艾里斯 B.荣格 C.罗杰斯 D.弗洛伊德 E.艾宾浩斯

29.概括说,亦称类化说,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

A.詹姆士 B.桑代克 C.伍德沃斯 D.奥苏贝尔 E.贾德

30.下列属于教师要充当的角色的是()。

A.知识传授者 B.团体领导者 C.家长的代理人 D.心理辅导者

答案及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B 2.C 3.ABCD 4.A 5.A 6.C 7.ACDE 8.E 9.AB 10.A 11.C 12.ABC 13.ADE 14.CDE 15.ABC 16.ABD 17.ACDE 18.BCDE 19.ABCD 20.B 21.B 22.ABCDE 23.ABCD 24.D 25.D 26.ABCDE 27.C 28.A 29.E 30.ABCDE 2012年山东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6)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教师这一教学过程中的要素涉及的内容有()。

A.敬业精神 B.专业知识 C.教学风格 D.专业技能 E.教学手段

2.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其主要表现为()。

A.教学课件 B.教学大纲 C.教材 D.课程 E.教案

3.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自我中心阶段

4.如果一名中学生的生理年龄为l5,而智力年龄为15岁,那么他的智商是()。

A.80 B.90 C.100 D.110 E.120

5.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包括()。

A.强化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效果律 E.同化律

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E.了解低碳生活并付诸行动

7.“先行组织者”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贝尔 D.桑代克 E.班杜拉

8.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把学习分成了四类,分别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无意义学习 D.有意义学习 E.机械学习

9.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总括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E.归属学习

10.学生在重现有关知识时发生困难,或重现出来的知识不是解决当前课题所必需的,其原因可能有()。

A.旧知识的干扰 B.已有知识结构的完备程度 C.当时的生理状态 D.当时的心理状态

E.知识呈现的方式

11.连续型操作技能是由一系列连续动作组成。换言之,操作动作本身是连续性的,如()。

A.弹钢琴 B.开汽车 C.骑自行车 D.滑冰 E.跑步

12.吹拉弹唱属于()。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E.外部技能

13.儿童常以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成人就是最好的道德观念,服从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在皮亚杰看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合作道德阶段 E.公正道德阶段14.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服从 E.从众

15.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E.服从

16.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指向性 E.复杂性

17.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漫无目的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E.学生考试

18.学习动机的作用有()。

A.激活功能 B.定向功能 C.强化功能 D.同化功能 E.调节功能

19.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A.25% B.50% C.75% D.90% E.100%

20.学习策略包括的成分有()。

A.认知策略 B.注意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E.社会管理策略

21.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E.计划策略

22.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同化性迁移 D.顺应性迁移 E.重组性迁移

23.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会产生学习的迁移。这是()的观点。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 E.官能说

24.()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工作单位 E.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25.关于考试焦虑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E.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

26.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

A.加涅 B.罗森塔尔 C.戴尔 D.波斯纳 E.奥苏贝尔

27.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

A.获得 B.转化 C.评价 D.记忆 E.应用

28.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包括()。

A.活动定向阶段 B.活动操作阶段 C.认知阶段 D.联结阶段 E.自动化阶段

29.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操作模仿 D.操作熟练 E.操作整合

30.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

A.依从 B.服从 C.从众 D.认同 E.内化

答案及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2.BCD 3.D 4.C 5.BCD 6.DE 7.C 8.ABDE 9.C 10.ABCD 11.BCDE 12.C 13.B 14.C 15.C 16.ABC 17.DE 18.ABCE 19.B 20.ACD 21. B 22.CDE 23.B 24.A 25.ABDE 26.B 27.ABC 28.CDE 29 BCDE 30.ADE

2010年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 )

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A]

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D]

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A]

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D]

21.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 A]

2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A]

23.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

A.长时记忆 B.内隐记忆 C.操作记忆 D.形式记忆[ A]

24. 短时记忆的容量( )

A.较大 B.没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为7土2个组块[ D]

25.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

A.时快时慢 B.快者愈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 C]

26.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A]

27.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A] 28.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29. 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金纳 D.威廉?冯特[ B]

30.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

A.操作技能 B.技巧 C.操作能力 D.能力[A ]

3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A ]

32.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 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A]

33. 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34. 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C ]

35.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D]

36.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37.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A]

38.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D]

39.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C]

40. 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D] 41.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D]

42.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D]

43.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D]

44.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A]

45.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46. 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性成份 C.非智力成分 D.内化了的成份[A]

47.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

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48.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A]

49.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A]

50.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51.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D]

52.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C]

53.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

A.不容易矫正 B.容易矫正 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D.也属于心理障碍[C]

54.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C]

55.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

A.若干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56.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

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 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D]

57. 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子目标 C.各种课堂行为 D.教学阶段【B】

58.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D]

59.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A] 60.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

A.有所不同 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必然联系

61.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A]

62.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C]

63.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A]

64.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C]

65.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

A.迷失方向 B.错用方法 C.措手不及 D.产生焦虑[A]

66.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67.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

A.一定的帮助 B.较弱的影响 C.间接的影响 D.直接的影响[D]

68.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C]

69.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A]

教育心理学概述必背考点附录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来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以及根据学习心理规律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 交叉学科。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一)教学系统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狭义的说,教 学是指在学校情境中,师生以特定的文化为对象进行的互动过程,教师利用一定的方 法和资源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发展。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 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 过程交织在一起。 (二)学习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内 容 (三)学习与教学的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1、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和有效策略等。 2、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引导 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此外,教师还要 进行教学管理,调节教学的进程,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心理学对教学过程的研 究起步较晚,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学理论。 3、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和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 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这一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成分,它始 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四)学与教过程的五因素和三过程的相互作用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完整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2分×4);分析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4,其中理由解释占3分); 简答(8分×3);论述(16分×n);案例分析(用学过的理论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一、名词解释 1大学生心理发展:指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2学习动机:指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因和心理倾向。 3建构性学习:指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知识意义的理解过程。也即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经验结构。 4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5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职业倦怠:指个体对压力反应缺乏适当的应对策略而产生的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7心理挫折:指个体趋向既定目标时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8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顺利适应和妥善处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存在以及对周围人或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10社会角色:指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p05 p08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人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 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响。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了现实。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现象是观念的东西,离不开物质的载体。人的心 理是人脑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人脑这个物质基础,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研究者对正常人脑半球功能的研究发现,左半球通常控制人的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通常控制人的空间、音乐、艺术、形象和创造力等非言语过程。人脑受到损害,人的正常心理就会受到影响。长期以来,研究者采用切除法、刺激法、脑电图发、脑成像技术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心理的脑机制,这些研究方法都很好地说明了: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人脑这块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活动就不能产生。 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按其内容及其发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由具体的人来进行的。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像镜子反映事物一样,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因为人在实践中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心理特征总会影响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换言之,心理反映的产生不单单是客观影响的结果,而是通过个体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等内部心理活动的特点而折射出来的。同样的外部刺激,由于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不同,其心理反映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

2020教育心理学考试必考重点【最新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考试小抄 (单选、判断部分)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5.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只是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6.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7.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8.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 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 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度状 态 9.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 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10.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 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 化的行为方式 11.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 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 对持久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 一种特殊形式 12. 人的学习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 行的 13. 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 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14. 会区分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被动)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主 动)P36—38 15.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 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或内部动力。它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 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6.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 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 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 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 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 系统 17.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 接的 18.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 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 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 失败的动机 19.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 Weiner)把归 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 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 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 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 身心状态、外界坏境等成就动因的归因模 式表P62 20.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 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1.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 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精华版(复习资料)

心理学精华版 心理学概念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 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强化:是指驱使力对具有一定诱因的刺激物发生反应后的效果。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事物的反应。 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的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马斯洛五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元认知: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心理现象及规律的学科。 高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教的心理学现象及规律的学科。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心理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 依据操作学习原理,强化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正强化:给予一种好刺激。例如企业对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工颁发奖金。 2.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例如企业不允许在工作时间打个人电话 3.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这是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 4.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这种惩罚比之正惩罚更为常用。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内部动机指的是人自发的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认知。内部动机直接与活动本身有关,由于做某种事能激发人的兴趣,令人愉快,活动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通俗来讲,就是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这种动机称为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

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复习资料

历年考题及参考性答案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内容 (二)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了解各理论学派的基本主张(联结派、认知派、联结-认知派、人本主义、现代信息加工派)(三)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014年单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研究 B.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心理研究 C.高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 D.高校德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心理健康研究 2012年单选: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构成内容的是:(D)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 B.高校学习心理研究 C.高校教学心理研究 D.高校学科心理研究2011单选:以下属于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观点的是:(D) A.认为学习无须通过试误及强化 B.认为学习要以意识为中介 C.认为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D.认为刺激和反应是心理或行为最高解释的原则

2013单选: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这是强调遵循:(B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2011单选:当年华生为研究儿童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结果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物体都产生恐惧,该实验违反的研究原则是:(D) A. 理论联系实际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2015单:采用通过研究者及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这种研究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011填: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1填:采用标准化工具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是(测量法)。 2012填: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控制教学方法来观察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2填:1924年(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15简答:简述高等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原则、方法、学生身心发展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集答案

1.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发射的心理学) B.桑代克 C.布鲁纳(教育目标 D.奥苏泊尔(认知内驱力) 2.注意属于个体心理构成中---------方面的表现。 A.心理 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特征 3.下列哪种方法属于调查研究法 A.观察法 B.谈话法 C.个案法 D.测量法 4.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时,应考虑年级差异,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影响的诸 要素。这是强调要遵循原则。 A.客观性 B.发展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5.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意识廓) D.桑代克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7.在正常教学班级开展教材教学实验研究,这是采用的研究方法 A.自然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个案法 第三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概述 1.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了成绩 B.环境适应 C.个体进青春期后的变声 D.感觉适应 2. 某学生因不遵守纪律而被取消了参加某活动的资格。这种管理方式属于 A.正惩罚 B.负惩罚 C.负强化 D.正强化 3. “杀鸡给猴看”产生的强化效应是 A.外在 B.自我 C.替代 D.内在 4.“对做好一份工作的奖励就是这份工作已做好了”,这隐含了下列哪类强化? A.外在 B.自我 C.替代 D.消极

5.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 能被提问,于是他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过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6.在商业促销活动时,一些商家常常把幸运的获奖者放在他们的宣传中,想以此引 起人们的 A.替代性学习 B.建构学习 C.试误学习 D.顿悟学习 7.当一个不守纪律的学生表现出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时,教师撤销对他的处罚,这 种管理方式属于 A.正惩罚 B.正强化 C.负强化 D.负惩罚 8.下列不属于桑代克所提出的学习律的是 A.强化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效果律 9.学生李亦看到同学在体育课随便离开操场并没有遇到麻烦,他也就参与到了其中。 这种同学行为对他的影响属于 A.直接学习 B.替代学习 C.亲历学习 D.试误学习 10.根据奥苏泊尔的意义学习观,大学生的知识学习应该使新知识与相应的原有经验 间建立 A.逻辑意义 B.潜在意义 C.心理意义 D.客观意义 11.建构主义知识观更强调知识的 A.客观性 B.确定性 C.动态性 D.稳定性 12. 下列尚未发生学习的是 A.杯弓蛇影 B.蜜蜂采蜜 C.望梅止渴 D.近墨者黑 第四章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 练习题 1.课堂学习中理解某规则含义的学习属于 A.策略性知识学习 B.陈述性知识学习 C.程序性知识学习 D.操作性知识学习 2.在下列具体学习策略中属于精加工策略的是 A.划线 B.列提纲 C.记忆术 D.网联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心理学(66,69,p2) 知识(64,67,69,p191) 集体(59,64,66,67,68,69,p119) 心理发展(59,66,68,69,p17) 社会助长(68,p120) 成就动机(68,p72) 自我意识(66,67,p103) 最佳刺激水平理论 教学目标(64,p ) 意识(59,p103) 最佳刺激理论(59,67,p ) 简答题 成熟的自我意识有哪些表现(69,p105)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其类型(69,p85-86)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66,67,69,p13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4,69,p13) 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59,68,p152)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68,p40) 教师智慧与教师能力的关系(64,68,p ) 正迁移负迁移(举例)(66,68,p85) 教学测验的种类(59,67,p256) 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67,p170) 简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59,67,p184-185) 群体对个体影响,(66,p120) 教学测量与评价(66,p268)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59,64,p96) 情绪情感的分类(64,p) 第一章绪论 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66闭,69闭名词解释)P4 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 教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 3.“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4.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 8.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 9.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5客观性原则、发展 性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6 69闭 1.观察法 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3.问卷调查法 4.个案分析法 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包括6环节: 1、明确教学目的 n 激发学习动机 n 树立行为目标 n 掌握学习内容 2、分析任务n 知识的准备 n 能力的要求 n 实现的步骤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n 心理发展水平 n 知识能力水平 n 个体差异 n 需求差异 n 动机强弱 4、设计课程 n 合适的教材 n 适当的教法 n 理论讲授 n 实践环节 n 课外练习 n 考试要求 5、教学n 学生的学习 n 老师的教学 n 教学互动 n 教学相长 6、评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工具 n 心理学提供测量常模 n 心理学提供评价方法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间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n 举例分析 n 详见教材P2。 第二章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1P17(66闭,68闭,69闭)) 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2 (1 )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 直接作用: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间接作用: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2)体态变化的影响 (3)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3P27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思维发展。所谓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见教材P27(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完善;大学生的辩 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主要的思维形态。)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4P28 1.--的波动性 2. --的延续性和心境化 3. --的丰富性与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docx

历年考题与参考性答案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内容 (二)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了解各理论学派的基本主张 (联结派、认知派、联结- 认知派、人本主义、现代信息加工派)(三)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014 年单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研究 B.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心理研究 C.高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 D.高校德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心理健康研究 2012 年单选: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构成内容的是: ( D)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 B.高校学习心理研究 C.高校教学心理研究 D.高校学科心理研究 2011 单选:以下属于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观点的是:(D) A.认为学习无须通过试误及强化 B.认为学习要以意识为中介 C.认为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D.认为刺激和反应是心理或行为最高解释的原则 2013 单选: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 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这是强调遵循:( B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1 单选:当年华生为研究儿童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 结果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物体都产生恐惧,该实验违反的研究原则是:( D) A. 理论联系实际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5 单:采用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这种 研究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011 填: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1 填:采用标准化工具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是(测量法)。 2012 填: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控制教学方法来观察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是 (实验法)。 2012 填: 1924 年(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15 简答:简述高等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原则、方法、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等。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口诀

教育心理学主观题背诵口诀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 (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运用记忆术。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4)进行组块化编码。(5)适当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6)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目材编程策(木材变成车) 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5.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 1.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2.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3.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 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口诀:教师直接掌握传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 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 1.设置榜样 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4.利用直接转化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5.培养学习兴趣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八、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 口诀:一增强二掌握三减少四培养 1.增强记忆的目的性 2.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 3.根据遗忘规律,减少遗忘 4.培养良好的记忆规律 九、课外活动的特点 口诀:组织上形式上内容上过程上 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 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 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4.过程的实践性 十、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口诀:导向选择激励评价 1.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 2.教育目的的选择功能 3.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 4.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

高等教育心理学2002带答案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 试卷(A)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D ) A.教师教学B.教师教育C.学生学习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著名代表是( C ) A.弗洛伊德B.布鲁纳C.马斯洛D.布卢姆 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C )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动机律 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D ) A.苛勒B.加涅C.奥苏伯尔D.布鲁纳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刚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被称( B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 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 ) 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 7.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A ) 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 8.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 C ) A、能力B.气质C.性格D.习惯 9.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由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 C )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建构主义D.认知派 10.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 B ) A.凝聚性B.从众C.社会助长作用D.士气 l1.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D )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相关D.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高 12.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B ) A.规范B.舆论C.群体气氛D.凝聚性 1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 )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 14.有这样一列数字:149162536496481100,如果孤立地记忆,则有18个记忆单位,难度很大,但如将它们看成1,2,3,4,5,6,7,8,9,10的平方,则有10个有规律的记忆单位,提高了记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哪种策略( D ) A.系统化B.联想C.替换D.组块化 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B )

高等教育心理学 1至4章课后题

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1 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a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科学育人b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c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d有助于高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2简述教师角色的构成 a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b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c榜样和模范公民d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3 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 a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b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c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d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有声的言教,无声的身教) 4 简述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a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b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c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5 简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 a计划性与准备性b课堂教学的组织性c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d沟通性e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f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g职业发展性 6 试述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a角色改变技术b教学反馈技术c现场指导技术 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差异与教育 1 简述气质典型的类型及其特点 a胆汁质:精力旺盛,热情直率,意志坚强,脾气躁,不稳重,好挑衅;勇敢,乐于助人;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b多血质:有很高的反应性,容易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具有高度可塑性,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c粘液质:缄默而沉静,灵活性低,反应比较缓慢。d抑郁质:有较高的感受性和较低的敏捷性。 2简述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划分。a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环境中某些要素的偏爱b学习风格的社会因素体现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形式上(如独自学习与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等)。c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便。 3 简述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含义 首先必须全面分析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这是进行适应学生学习风格教学的前提。然后,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对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最后,教师要根据学习风格的类型和要素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扬长策略,二是补短策略。 4 大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 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 5 试述如何根据大学生气质的特点进行教育 a依据学生不同的气质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1)对胆汁质的学生,要着重发展其热情、豪放、爽朗、勇敢、进取和主动的心理品质,防止粗暴、任性、高傲等个性特点的产生。 对胆汁质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宜用“以柔克刚”和“热心肠冷处理”等有效方法;保持平静,轻声细语,实实在在、干脆利落地讲清道理,这些方法对胆汁质的人来说教育效果是较好的。(2)对多血质的学生,要着重培养其朝气蓬勃、满腔热情、足智多谋等心理品质,防止朝三暮四、虎头蛇尾、粗心大意、任性等不良个性特点的产生。对多血质的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刚柔交替”,在他们满不在乎时,批评要有一定的刺激强度;在他们对错误能冷静对待时,要耐心帮助,做好巩固工作。(3)对粘液质的学生,要着重发展其诚恳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等品质,注意防止墨守成规、执拗、冷淡、迟缓等品质。对粘液质的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应当以满腔热情吸引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引导他们生动活泼、机敏地完成各项任务。(4)对抑郁质的学生,要着重发展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等品质,防止怯懦、多疑、孤僻等消极心理的产生。对抑郁质的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要经常给予帮助,要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在交往中消除疑虑;应安排他们从事有一定困难的工作,鼓励他们前进,对他们的要求应逐渐提高,不可操之过急。对这些学生,称赞、嘉许、奖励等将对他们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b 教育学生善于认识、改善自己的气质。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发展成不良品质的可能。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认识自己气质特征中的长处和短处,善于驾驭自己的气质 6 试述如何根据大学生性格的特点进行教育 a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人施教b注重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健全他们的性格c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性格d通过榜样的作用培养性格

教育心理学复习背诵参考1..

一. 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 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2. 消退: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消退属于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术之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3.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观察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在班杜拉看来,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4. 负强化:负强化,也称阴性强化,就是对于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撤消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 5.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其核心内容是:如果一个人做出组织所希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该给予惩罚,据此,就让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希望的行为并促使组织成员矫正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 6.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7.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

2016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十

江西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1.5分, 共30分) 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情境中 A 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A.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师的教 D.学生身心发展 2.赢得“教育心理学之父”美誉的心理学家是 D 。 A.班杜拉 B.皮亚杰 C.马斯洛 D.桑代克 3、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D 。 A.杀鸡骇猴? 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 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表现好才给吃的 4.着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5.在慌慌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这种学习属于 A 。 A.上位学习 B.并列学习 C.派生类属的下位学习 D.相关类属的下位学习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的,先快后慢 B.均衡的,先慢后快 C.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D.不均衡的,先慢后快 7.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心智技能的形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C 。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D.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 8.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B 。 A.思维 B.练习 C.反思 D.想象 9.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C 。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C.正迁移和负迁移 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0.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 。 A.精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视策略 D.调节策略 11.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 B 。 A.数学应用题 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C.《背影》的作者是谁 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 12.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C 。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B.苛勒的顿悟说 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D.杜威的分阶段说 13.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 C 。 A.大学一年级 B.大学二年级 C.大学三年级 D.大学四年级 14.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 D 。 A.他人意识 B.言观意识

高等教育心理学完整资料(终极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 一、概念解释 1. 心理学:研究心理和行为规律 ..的科学。 冯特在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包括人格和心理过程(情、知、意) 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事一个交叉学科。 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因此,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3.实验法: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来推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相关研究、描述性研究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4. 教师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5. 教师威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威信是师生间积极肯定关系的表现 4、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师爱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6. 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 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提出)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这一任务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的信念。 8. 教学监控能力: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督以及调节的能力。 9. 元认知:认知的认知。 10.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能够采取恰当措施和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11. 学习:人与动物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及其行为潜能的变化。 12. 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3. 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过程。 14. 意义学习: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给新知识赋予意义的过程。 15. 认知结构:以概念为节点,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网络结构为认知结构,又叫图式。 16. 学习动机: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某一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7. 强化:指学习行为引起的结果对行为习得产生的积极作用。(行为主义的观点) 顿悟:是事物与事物之间建立联系。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就是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以概念为节点,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连结点构成的网络结构。有意义学习: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给新知识赋予意义的过程。 18. 学习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迁移分类:正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 19. 定势:先于某一心理活动并指向这一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20. 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的知识,其表征方式是命题或命题网格,图 式。 21. 程序性知识:回答怎么办的知识,其表征方式是条件加结果。 22. 知识学习的三阶段:同化、保持、提取。 23.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 记忆根据内容分类: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境记忆、语词--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24. 遗忘:过去经历的事物不能够再认、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25.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起干扰作用。 26.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起干扰作用。 27. 痕迹衰退说:材料的消失。 28. 干扰说:材料的相互影响。 29. 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30.技能分类 操作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特征:客观性、外显型、展开性 形成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先快后慢、高原现象 心智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特征:观念性、内潜行、减缩性 32. 原型:具有同类事物典型特征的例子。 33. 学习策略(梅耶):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 动,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计划性。 34. 问题: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问题三要素:给定、障碍、目标 35. 问题解决:根据给定障碍达到目标的过程。 36. 创造性: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其基 本特征是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分类:集中式思维(求同思维、聚合思维、复合思维)和发散 思维(求异思维) 37.人格:个体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差异性、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统一 38.自我意识:自己对自己以及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结构: 形式:自我认识(知)、自我体验(情)和自我调控(意); 内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观念: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被动--主动无意识--有意识具体形象--抽象逻辑 39.态度:通过学习而形成,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 的倾向性。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成分)、行为成分 40.品德: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 特征和倾向。 皮亚杰认为道德发展分三个阶段: 前道德(基于行为结果)、 他律道德(基于他人或权威的标准)、 自律道德(基于自己内心的标准) 态度和品德改变的三阶段:醒悟阶段、改变阶段、巩固与稳定阶段 41. 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 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42. 社会惰化(社会阻抑):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 的下降。 43. 从众: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放弃或改变原有观点,使自己与群体保持 一致的现象。 服从具有强制性。 44.教学设计: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 45. 最近发展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将要达到的知识水平之前的区 间。(维果斯基) 46. 教学模式: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 学活动结构。 47. 先行组织者:先于学生学习而呈现的引导性材料。 48.教师的使命:知识的传播者、知识的创造者。 49.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理论 50.人际关系: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51.教师专业发展三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52.测量: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特质的数量化描述。 53.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 解释。 54.影响信度的因素:测验长度、测验难度、被测对象、实测过程 二、选择题 1. 基础心理学的过程分为情、知、意三个方面。 2.心理学理论流派: (1)学派名: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观点:认为心理是由 元素构成的 (2)学派名:机能主义;代表人物:威廉·詹姆斯;观点:心理学主张研 究心理的功能、作用 (3)学派名: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桑代克、斯金纳、巴甫洛夫;观点: 心理学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学派名: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苛勒;基本 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5)学派名: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理论 (即三个原则):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 遵循理想或道德原则。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6)学派名: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属于认知学派;基本观 点:认为心理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7)、学派名: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基本观点:强调存在、价 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有价值的,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3.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被斯金纳分为经典性条件反 射(代表人物为巴甫洛夫,也叫应答性);操作性条件反射(代表人物为桑 代克,斯金纳,也叫工具性) 4.认为学习不是通过视物而是通过顿悟完成的这一观点属于格式塔的苛勒 5.大猩猩搬箱子取香蕉证明了苛勒的顿悟观点 6.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信息 加工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