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激励性教育

试论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激励性教育

试论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激励性教育
试论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激励性教育

试论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激励性教育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黑龙江的一位名师说“课堂教学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唤醒.”也曾听过赵一博先生的激励演讲,现场气氛的热情高涨,学生、家长以及在场的老师都被深深的感动和吸纳..在教学中笔者也积极探索激励性教育,发现激励性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中也深切的感受到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有“我要学“欲望,才能打造高效率的数学课堂.通过实践,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发性教学,激发兴趣

“志从趣生”.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卢俊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投影、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给学生以形、声、色、体直感,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采取设疑、布谜、创设悬念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一个故事、一个谜语、一场游戏,甚至是教师抑扬顿挫、节奏明快、富有激励性的语言都能创设出一种催人奋发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注意充分发挥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发展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对直观辅助手段的兴趣及时引导到教学内容的探索上来,给学生设置一些“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思考空间,激发

学生产生积极思考还未想通、准备解答还有些困难的“愤悱”之感.二、营造和谐氛围,激发成功的欲望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的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灵感.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教学民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还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理念下,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解放学生的口、手和思维,让学生敢说、敢做、敢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努力做到“果”让学生自己摘,“问”让学生自己提,“话”让学生自己说,“情”让学生自己抒,“题”让学生自己解,“法”让学生自己探,让学生在“误”中感悟,在“错”中切磋,在“探”中感叹,在“情”中自信,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主动中发展,、这里的老师主导作用就体现在对学生的鼓励、疏导与诱导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思维的过程.我们要认识到教师的帮助不但能使学生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而且本身就是期望的一种具体表现,能使学生对教师的期望感受更加深刻并更加努力,成功并逐步达到自己争取成功

三、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目前教

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多,而学生问、教师答的少.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并检测教学效果,这无疑是对的,但我们更应该主张让学生多问.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1)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多问.针对部分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不愿问或者没有时间问的情况,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中使学生敢于向老师发问,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留有给学生发问的时间,诱导学生产生发问的机遇,向学生说明多问的好处.针对学生实际,在方式方法上可以采取竞赛、评比等激励性措施鼓励学生多问.

(2)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有问题可问.一般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寻找.新知识是在原来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与哪些有关的旧知识搞不清楚,就应该发问;学了某种新知识不太了解它的作用或不理解,也应该发问.寻找问题要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上去找;在知识的“为什么”上去找;在知识的“怎么样”上去找.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励探索精神.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即不要把所学的知识全部和盘托出,可以有意识地留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质疑、释疑过程中共同研究、理解、领会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质疑程度的提高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

四、团队协作,竞赛激励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思维科学,讲课的方式也比较的严谨,如果方式过分单一,很容易令人生厌,造成了课堂寂静无声、死气沉沉,学生仿佛是在"梦中"一样,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兴致勃勃的授课.长此以往,老师和学生之间就会渐渐失去情感上的沟通,不仅学生不愿意上数学课,教师也不乐意去教数学课,因此,我们必须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使数学教学活起来.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如果新课的内容非常枯燥,而又非常浅显,学生一看就能明白的课.这种课往往给教师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教师上这样的课时往往采取自学指导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方法针对的对象是那些学习主动性比较强的学生,现实情况绝大多学生不可能主动的去自学,这样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同时会去做一些扰乱课堂秩序的事情,运用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研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课时,因为本节内容比较浅显,并且学生以前对这个内容就已经有所了解.因此我事先就将同学分成了五大组,给每个小组定了一个学习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团队学习.在规定时间内,每个组员必须认真自学完新课内容.第一阶段,老师根据小组学习的情况给每组打分.由于,由于身处在一个集体中,所以即使原来上课不太认真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的学习状态,也被慢慢影响,带动起来,谁也不想因为自己让小组扣分.第二阶段,每个组派一到两位同学完成老师出的典型例题,并进行打分.第三阶段,小组根据本课所学互相

讨论,总结知识点,请一位同学进行总结陈词,并进行打分.课上是这样三个阶段,然后最后一个阶段,要求每组根据本课所学,课后出一份练习小试卷,小组互评.最后计算总分,奖励优胜小组.这四个阶段都是在一种竞赛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学生的学习也是非常的主动,充分把学生调动了起来,也有不少学生通过这样一堂课,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学习变得更有激情,更有动力.

总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时刻铭记着以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为核心,时刻铭记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本着这个原则,激励性教育初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让激励性教育发挥出它的价值,使亿万人的心共同为祖国的明天而跳动.时代在进步,在发展,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为教学的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时,那么你就融入了为教育事业的改革、教育事业的发展的一个大熔炉中,通过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锤炼、敲击、磨砺,反复地调整、聚焦,同步共振,教师和学生形成同心圆,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探索适合初中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初中数学相对来说比较乏味 枯燥,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学习水平较差。 由此可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问题,探索适合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今后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路。 一、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现状 初中数学课堂经常能看到这些现象:上课不听讲,无心学习,搞小动作,纪律极为涣散,有时还做一些干扰学习的同学调皮事情,对教师精心的讲课无动于衷,一节课的时间 白白浪费,导致课堂教学没有效果。放学之后,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完成,有的时 候写一些,错误不断,丢三落四,不求甚解,一些学生干脆不写,到学校找优秀学生借作业,抄写作业,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不探索、不思考。课堂教学教师引导都不学习,课下就 不用说动脑筋主动学习了,这些现象严重影响教学,削弱了教学效果。 二、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必须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我通过自身的教 学经验,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出如下改革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 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创设情境,活跃思维、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因材施教,注重分层 教学。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非常有必要。因此,在教学中,初中数学老 师要在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分层次提出要求,老师根据对学生水平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进行分级,并针对 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 第二,要想法设法鼓励学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反复进行训练,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第三,老师对学生要多进行表扬,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正好处于比较有个性的时期, 因此,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对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要学会包容,并设法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第四,老师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习计划进行,这样刚开 始学生可能不适应,时间长了,习惯了就会觉得对自己的学习非常有利。 2、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灵宝市阳平镇程村中学蔡凯红 为了进一步深化“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教学模式研究,我校近年来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验,并已初步获得成效。很荣幸成为第一批实验课教师,通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高效课堂模式理论时,有部分教师会认为:所谓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少讲学生多练,通过教师给出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纲,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自学找到问题答案从而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强调,检查背诵,反复训练,达到掌握。这样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学生训练量也有所提高,学习效果提高了,就保证高效了。而经过一年多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高效课堂必须建立在新课标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高效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入手,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动手实践,猜想与假设、推理、讨论等活动。 近期,市、镇、校各级高效课堂达标课、能手课、标兵课听了许多,收获颇丰。但对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大家观点不一,有部分教师认为:所谓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少讲学生多练,学生通过看书自学或者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看书找答案从而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强调,检查背诵,反复训练,达到掌握。这样课堂上教师讲得也少了,学生训练量也上去了,掌握的程度也提高了,教学成绩也有保证了就是高效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必须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只是有利于学生应试,而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概括能力的发展帮助很小,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下面笔者就对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的策略方法浅谈几点与大家共勉。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实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我们已经学过用一元一次方程 来解决实际问题,你还记得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吗?生: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最后答题.师:同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一样,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作为反映某些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这一节我们就讨论如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索新知 问题情境: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分析:(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2)如何理解“两轮传染”?(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4)能否把方程列得更简单,怎样理解?(5)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 法各有什么特点? 解答: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依题意第一轮 传染后有x+1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后有x(1+x)人患了流感。 于是可列方程:1+x+x(1+x)=121 解方程得x1=10,x2=-12(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思考: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 活动方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3)中所列的 方程来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传播问题,验证多种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解题过程的对比,体会对已知数量关系的适当变形对解题的影响,丰富解题经验。 (三).当堂训练及分析 1.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如果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 多少小分支? 解: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 则1+x+x2=91,即x2+x-90=0。 解得x1=9,x2=-10(不合题意,舍去) 答:每个支干长出9个小分支。

如何对学生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如何对学生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数学教学评价就是对数学教学效果进行价值上的估量和评判。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数学教学评价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又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个同学对其他同学这样说:“数学是我所有的学科中较差的一门,不过我现在比较喜欢数学了,有老师的关爱和鼓励,我对数学开始感兴趣;以前遇到数学考试,我会手脚冰凉,头脑一片空白,好象没有一次及格过。现在可就不同了——原来制定的学期目标是70分,现在不达到80分,我誓不罢休;甚至遇到挫折困难时也学会了客观分析,虽然考得不理想,但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我已经进步了。所以这也是一次小小的成功,所以我会继续努力的,因为老师也说在艰难的道路上会有很多人为我加油的!” 如何评价才能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呢?我 认为,有效的、合理的、恰当的评价,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能够使学生建立自尊、自信和自我,使学生有发展的感觉,并感觉到发展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力,拓宽其继续发展的渠道,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也就是说,好的教学评价,应力图使学生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全面发展。我在平时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尝试做了以下几点: 一、把握两个原则

⑴对学生抱有期望,给以激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将一事无成,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孩子们痛苦,而且自己也会终身都感到苦恼”。心理学上有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经由激励性的教导和评价促进学生认知和学业提升的“魔力”,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在此不多重复。 ⑵师师、师生、生生有效沟通,相互理解。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往,尊重学生,形成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的能力,为着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学生亲历亲为,合作交流,教师及时反馈回应,团结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大大提高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二、发展情感与态度 课改要求我们:把数学教学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者统一起来。我就发展情感和态度,做了很多努力,收到了一些效果。我曾让所任教的初一(6)班的每一位学生都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学期目标(有少数学困生可分阶段设立目标,有些学生允许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教师指导下调整),以此激励学生一步一步努力朝目标迈进,达到目标的学生给以表扬。特别对学习程度偏下的学生,不轻言放弃,课堂上照顾,课外作业面批,个别辅导,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当然,目标的设立要与

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摘要】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更高的教学效率,也是现在我们广大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如今教学的需要。为顺应教学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美地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促进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数学;兴趣;轻松;愉悦 高效课堂作为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一直是教育教学所追求的。但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完善课堂教学,把课堂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以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初中数学课堂,是每个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挑战。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再仅仅追求教学的内容上,更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根据我这些年的教学经历和总结,对于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的构建,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效课堂要求建立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责任是服务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师

的引导下,主动去探究学习。中国教育的古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觉得和教师的关系变得和谐,学生才更容易相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才能让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初中时期的学生,可能会比较羞涩,不善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多在学生身上花功夫,做好指导和沟通工作。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学生,能够让学生觉得教师就像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样,这样学生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乐于和教师沟通交流。 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太过紧张的师生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禁锢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因为惧怕老师,不敢大胆去思考、去拓展。只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实现高效课堂的可能性。 二、做好课前的导入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本喧科,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对数学彻底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学习,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学习。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于学习,在他们的意识里能主动去学着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推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主动学习将会比任何的学习方法都更加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与分层教学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与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13-10-11T11:10:05.093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7月总第126期供稿作者:张见磊 [导读]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 张见磊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大村镇中心中学266417 传统数学教学都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接受学习,整天处于被动的应付,死记硬背,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辨别知识、理解知识,不会与人合作,体会不到与他人合作的兴趣。现代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再作为绝对的学术专家和课堂权威,不能再用数学理论知识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而应该积极地采用互动合作数学学习模式,把教与学辩证统一地结合在一起,通过采用分层教学的策略,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程度的针对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需求,为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但是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成为一种形式,很难取得实效。如何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科学地划分小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 组建学习小组,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将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统筹搭配到一个学习小组,如此方能让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任务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习他人的长处,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其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为了防止枯燥厌学的情绪,我设置了分组探究的方式来让大家相互指导、自主认知。操作中,先让大家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有的同学画平行四边形,有的同学测量边、角、对角线的大小以及位置关系,最后小组合作归纳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使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与探索,完善了认知。 二、采用分层的授课体系和分层的激励体系。 分层授课体系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照顾班级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次地进行活动设计,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基础水平进行层次划分,然后根据相应层次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方案。这样做,既不让学困生感到“跟不上”,也不让学优生觉得“吃不饱”,同时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都感受到激励。 比如,教学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时,我们可以设置如下三个层次的题目: 基础层次:(x+y)2,(x-y)2,(x+2y)2,(x-2y)2。 能力层次:(2x-7y)2,(2x+7y)2,(4b+3a)2,(3a-4b)2。 提高层次:(-m-2n)2,(-a+b)2,(x+y+z)2,(c-b-a)2。 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目标。 当然学生的层次也不是永远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作必要的调整,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三、合作内容要合适,形式要多样,而且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并做出指导。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那样只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让课堂成为师生表演的地方。例如:有的老师连最简单的基础知识都要拿出来合作,单纯地为了表演合作而去合作,这样反而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课堂效率根本体现不出来。合作学习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 四、建立科学的小组评价机制,多元评价,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家长知识水平不高,不太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大多数家长认为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再加上教师的一些不合理的评价,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既不能让优等生因为教师的鼓励而骄傲,也不能让后进生因为教师的批评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促使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进而使学生得到均衡的发展和提高。 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多管齐下,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摘要:有效课堂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它让课堂上每一个人的每一分钟都 高度集中师生互动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让师生在课堂上感受着成功的快乐、体会着学习的幸福。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案例 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同时也符合 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有效的教学体现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并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道德和人格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专业与水平不断地提升与发展。本文通过 对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结果并学会 学习,同时使教师自身素质得到积极发展。具体表现在:在认知上,促使学生从 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在能力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在情感上,促使学生从不喜欢数学到喜欢数学,从不热爱到热爱。 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 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而对教师来说,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感受到教师自 身的教学魅力与价值,同时享受课堂当中生成的许多精彩的瞬间,让教师不断追 求永无止境的数学教学。 二、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关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应用过程,是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技能 与方法用于训练和巩固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得以体验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有层次性, 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得到桃子”之感;而且要使问题富有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做 数学与思考数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畅所欲言的机会。 案例:在教学“实数”一节时,教师安排了一道思考题:两个无理数的和是否 一定是无理数?教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要求他们先各自独立思考再发言。大多 数学生列举了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来说明问题,如与、π与-π等,也有学生列举 了诸如 -2与2此类的相反数来解释。在我将要为这个问题画上句号继续教学时,又见有学生举手,在那一瞬间教师犹豫了,要让这位学生再发言吗?时间很宝贵 啊!但最终还是让这位学生发言了:如果以a=1.414141414…b=1.323232323…,a与 b都是无理数,但a+b=2.737373737…却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是个有理数。学生 举出了一个成功的反例,巧妙地从另一角度解释了这一问题。 上述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发言的机会,才使得学生 有了种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一种比一种巧妙,最终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生成。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 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感受、去经历数学知识的发展、生成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 体验到自己发现的成功喜悦,才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提高参与数学活 动的主动性。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样本

?叶邑镇中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一、评价指引思想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加、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过程。高效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伙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生数学思考,勉励学生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数学学习办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种生动活泼、积极和富有个性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评摸索与合伙交流也是学习数学重要方式。学生应有足够时间和空间经历观测、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二、数学课堂评价基本内容 (一)教学目的评价 1.知识与技能 实行素质教诲,对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规定,这就规定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形成过程放在首位,使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获得具备生命力、有用知识,掌握具备可迁移、生动活泼知识构造。 (1)“感知、理解新知”评价内容 为呈现新知能提供包罗新知本质属性感知材料;引导与否便于学生尽快进入新知近来发展区,展开未知摸索;教师点拨与否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碰撞,顺利完毕认知“同化”或“顺应”;教学辅助手段使用与否有助于学生省时有效地发现和理解新知本质。 (2)“抽象、概括新知”评价内容 ①思维阶梯设计有助于学生在摸索新知本质过程中,展开高效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并在归 纳总结新知过程中经历一种以详细思维为支柱,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又将已理解抽象概念详细化认知来回历程; ②学生对已概括新知理解与否全面、进一步;表述与否详细严谨;与否达到了学时教学规定教学 目的; 2.过程与办法 (1)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与否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本上一种积极建构过程。 (2)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与否是布满观测、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数学活动。 (3)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与否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什么是数学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模式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结构,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在一定的数学教学理论和原则指导下,所设计的数学教学结构以及相关的数学教学策略和数学教学评价。如何寻找和发展可行的数学教学模式使之为当前的素质教育服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至关重要环节。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课程内容都是前人已经创造好了的,但对学生来讲,仍是全新的、未知的,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活动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即用学生自己活动时己有的知识结构重组,建立自己的新的认知结构。对此,教师必须摒弃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思想、思维应在自己头脑里产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活动对数学内容加以明确、加以理解、加以掌握,在反思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加以领悟、加以运用,教师的作用就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亲自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致力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形成了:设问引导——探究展开——反思领悟的教学模式,力求扎扎实实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效。 一、设问引导 教师应该根据课题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教师精心设置的情景中引出问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学提出问题,也可以在概念形成阶段、在定理、法则形成阶段由学生提出由易到难分层次的问题,也可以正例也可以反例等等。各种问题在提问设问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把问题问得恰当,问得自然,问得有用,问到要害之处,设问目的只能是尽力发展学生认知的可能性,发展对掌握知识的研究,探讨和创造态度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既服从理性,又保持思维的开放性。如在教完《特殊平行四边形》后,问: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依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让学生先猜一猜,再证明。在师生共同分析、共同完成的基础上,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依次连接菱形或矩形四边的中点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有上面第一个问题做基础,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这个问题就易如反掌,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接着又提出第三个问题:假如再依次连接平行四边形的中点,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再依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新四边形的形状与哪些线段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让个别学生来归纳总结,有不完整的再由同学们补充。这样用类比的方法分别提出了连接正方形、菱形、矩形以及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所成图形的形状问题,并希望学生能进一步分析、概括得到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所得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原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有关。最后让学生思考“做一做”提出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推理证明与生活的联系。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引导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师交流,让问题变成训练学生思维的优质素材,变成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良好机会,变成拓展教学活动的奠基石,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苑河旺

浅谈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苑河旺 发表时间:2013-02-26T16:47:25.420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2年12月供稿作者:苑河旺[导读] 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河北省涉县西达中学:苑河旺 摘要: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高效起来呢?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转变教学理念 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要通过教学反思,积极地转变教育理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创设有利于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着力探究开展有效数学活动的途径和办法,把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引向深入。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活动的素材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教师应由一个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课堂的参与者。无论是学习问题的提出,学习问题的设计,学习方式的选择,还是学习小组的组成,学习结果的预想都要贴近学习的实际,充分参与到学生中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不能在每一次的学习过程中,都让一群毫无准备的学生去面对一个经过充分准备的教师,要将学习当作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并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再次,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和信息的传递者,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还应该是一个顾问、参谋和引导者,真正做到“知识共享”与“教学相长”。 四、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离教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汲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又如在上完“二次根式”一章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有关本章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书写在一张较大的纸上,在上课时由组长在开始前5分钟内召集全组同学把各自找到的错误题拿到一起讨论,安排“参战”顺序。游戏开始,各队轮流派“挑战者”把错误题贴在黑板上,由其它各队抢答,如果出示问题后一分钟之内无人能正确指出错误所在,则“挑战者”自答,并获加分,如果某队的同学正确应战,指出了错误所在,则应战队加分,最后以总分高的队获胜。这一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挑战者积极准备,应战队努力思考,把有关“二次根式”一章中的错误显露无遗,其效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得多。 总之,影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本身的素质、条件、学习态度及学习环境等等。作为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若能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就等于给了学生一片金钥匙,让他们抓住了学习的主动性,不但可以变“学会”为“会学”,而且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 摘要: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就得强化教学环节,这已达成共识。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设计,活用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氛围,精心设计例题和练习,多种方法和手段并用进行教学,让课堂真正担当起发展和完善人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投身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本文从六个方面入手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引导。 关键词:有效;引导;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096-01 一、引导学生重视概念的学习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的前提。”每一个概念都是对实际问题或具体数学对象的抽象和概括。它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是进行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建立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是清晰学生思路的保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新的形势,我们绝不可以淡化概念的教学。我们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和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变记忆为理解,然后运用,主张活学活用,重理解透,消化掉。 二、引导学生学会因果联想

学习必须要有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认为学会因果联想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之一。因果联想即由条件想到结果,实际上,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掌握。事实上,由什么因想到什么果,在更多的时候是一定的。 三、引导学生善思、敢说、勤问、精炼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应尽可能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如何有效的来利用课堂?首先,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精心的设计习题、问题去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其次,应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开放环境,大胆放手、多鼓励点拨,引导学生多冷静多思考,让学生充分的去想,让学生充分的去说,哪怕学生说的一点都不对,我们也应该为她的勇气、动脑思考而鼓掌喝彩。跟着别人说对了,不如自己说错了。试想:还有什么比学生动脑更值得肯定?2003年我参加县优质课评选,课前2分钟时,我跟同学们说,课堂是你们的,希望大家在课堂上放开心、大胆些、说你想说的话,做你想做的事,相信你自己,预祝我们玩得高兴,学得轻松,合作愉快,结果效果十分的好。 四、引导学生进行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恰到好处的训练,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永宁中学李德生 内容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减负;高效;合作交流;激发欲望;走进心灵 在减负背景下,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在减负教育新政的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然落到课堂上来,因此,张校长为我们讲了杜郎口中学以及昌乐二中高效课堂的成功经验,他们对于现有很多教师课堂的教学时间不够用,利用晚自习、周末时间来补课,使得老师疲惫学生更累,自己的教学效果还不理想,也影响了其它科目的正常教学,这种现状对我们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且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着两所学校的成功经验,制定了我校“10+30+5”高效课堂模式,通过近两年的学习与实践,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教的转变和学生学的转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中更应该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研究教法学法、要做好学情学况分析、要因材施教.;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遇见新问题、或难题要勇者无畏,敢于正面对待,不绕道而行.要想方设法,抓关键,寻求突破口,并不断培养自己攻坚克难的自信心。例如,在讲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可以给学生提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思考每一个式子,并且.用自己思考的方法解一下,最后结合全班人的方法总结出最简单的方法,并且将其类型归类。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的好不如学的好;会教不如会学,因此转变学法,至关重要,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能说、会交流、会合作、会展示,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培养个性,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学生的心 理素质,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有赖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在教育教学方法 上的更新,怎样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在新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指导下,去创设一种新型的、有效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数学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一 门重要学科,就其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中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长期存在着老师教的苦,学生学的累的现象,存在着在数学课堂上在学习数学过 程中,学生数学心理素质不佳的现象,害怕数学,不会学数学,直接影响学生的 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质量 数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形成高效的、统一的、固定的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 的独立思维方法,让所有同学都能积极参加讨论,让学生敢想、多想、敢说,在 想和说的过程中,激发同学的思维,并注意传授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真正让 数学学科成为理性沟通与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学生学习数学应当使数学具备他 们感兴趣的实际背景,加强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 数学实践的思想,通过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来教学数学,如 为了计算影剧院的座位来学习等差数列的知识,在探讨购买门票的最优化问题中 渗透统计思想,可在游乐场中寻找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本人通过几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在打造高效幸福课堂方 面有了一定的经验,现从以下几点做简单的分析: 一、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一般是由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为主,数学学习与做练习 等同,这对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机械性的、重复性的比较多,长期以往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积极采用操作实验、 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而不是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应树立做数学的理念,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可以让学生自 己通过旋转180度或平移等手段自我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这肯定比教师讲解出的性质更加深刻,此外数学作业也应从单纯的解题中走 出来,让学生多作一些调查、实践、课题研究等大作业,以配合教育改革发展的 需要。 二、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长期以来,数学课堂上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偶尔学生想的也是按照老师设计 好的思路来想的,老师仅仅是一个传道者,学生仅仅是一个受业者,数学课堂只 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教材、新课堂、新角色等 一系列新理念正在逐步得到强化,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学 习数学是一个让学生自己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 动对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数学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课 本上和老师传授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 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活动,要多一些问题少一些现成的结论,要多一些探索和 思考,少一些机械和模仿,教师在活动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老师在活动中对 待学生好的解题思路要引导学生去“享受”对待学生不科学的错误的解题方法要引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学案导学,引领自主探究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改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随之起了新的变化。课堂教学变得开放、灵活,学生 的主体性突显出来,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机会也相应增多,老师则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因此,在素质教 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改革教育方法,探索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是每位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刻研究的课题。 实施开放式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会使每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学习状态去主 动地探求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变“苦学”、“厌学”为“愿意学”,使学生学习数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一种愉快地学习,变解数学题的枯燥感为“苦中有乐”,体验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不 断发现,不断探求,不断创新的其乐无穷的思维过程,从学习中获取乐趣,实现成功,从成功中树立信心, 又回过来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取得理想的数学成绩,培养出高素质的数学人才。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是 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迅速使学生进入“角色”的有效途径。在新的形 势下学校如何更好地发展,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已成为我们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能营造学校 良好的氛围,是稳固学校发展的基础,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能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同时能迅速高效地提 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目前,中学生思想活跃,正处于形成各种兴趣的最佳年龄阶段,我们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抓好这个时 期的教育。然而,如今的数学教学状况令人堪忧,只有少部分学生数学讯息能力教强,或有强烈的学习愿 望;半数左右的学生把数学当成考入高一级学校的敲门砖,强迫自己去学、去背、去记,这部分学生把数 学学的枯燥乏味,学的身心疲惫,把数学当成苦任务去完成;其中,20%左右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实在太差,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学”,甚至“弃学”。另外有2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数学无用直接放弃他,而不 是底子差,对这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教学难题,也是我们目前旺清门中 学八年级学生的一个现状,也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已破在眉睫。 (1)高效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21世纪的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效发展的社会,呼唤着学校教育的提高与改革。因此,高效的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 (2)高效是深化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节省时间,多办事是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建立高效的课堂教育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更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必须。 (3)高效是珍惜课堂时间,珍惜学生的生命必然体现。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过:“珍惜课堂时间,就是珍惜学生的生命”,珍惜学生的每一分钟时间,用最小 的投入获取最大回报。高效的上课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教师与学生分别有效地 支配教和学的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使每个学生都保持学习的高效率,其课堂能量才能高效的被释放。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依托于高效发展的社会环境,从初中数学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 针对本学校的教育现状,引进?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探索开展初中数 学教育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打破学科界限,探索 数学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拓宽数学教育途径,开发和整合数学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使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中用数学,学数学,让学生喜欢了数学,知道数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发表时间:2012-09-28T15:27:54.733Z 来源:《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2012年第48期供稿作者:崔莉 [导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中,将“课改”的最终目的定位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构建一套理性的评价体系,这是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之关键. 陕西洛南县麻坪中学崔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中,将“课改”的最终目的定位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构建一套理性的评价体系,这是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之关键.《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水平、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改变传统的观念以适应改革需要,既在课堂教学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以单一考试测验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价办法.下面,我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方法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学生个人内差异评价 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缺乏对于个人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的适当评价,不利于肯定学生个体的成绩.个人内差异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同一学科内的不同方面或不同时间段成绩与能力差异的横向比较和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准确和动态的依据,也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等.比如,我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时,不仅将他每次的考试成绩和同班或同年级的学生成绩进行对比,而且将他的成绩和他这学期甚至上学期的测验成绩进行对比,看他在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看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成绩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如果和自己以前相比有进步,就对他进行肯定和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如果倒退了,就帮助他找到退步和失败的原因,鼓励其不要气馁,努力学习,争取下次考好. 二、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长期以来,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由教师作出的,往往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与教学分离,学生和教师都将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误认为评价只是老师的事.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中,学生没有评价的权利,学生只是被评价者,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教师的评判.这样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不利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双向或多向评价. 比如,我在教学中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八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六名学生组成,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的好:中:差比例为2:2:2搭配均匀,以优秀生带动中等生,让中等生帮助学困生.每个学习小组任命正负两个小组长,专门负责小组成员的学习和纪律及卫生的管理.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为所在小组起了自己喜欢的名字.在学习过程中,先由学生对自己本周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再由小组成员对本组每位同学在各个学习环节作出客观的评价.最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自评与小组的评价,再根据自己的观察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积分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教育和鼓励.另外,根据每个学习小组成员的总体表现情况,每周选出“优秀学习小组”,鼓励这一组的同学再接再厉,号召其他小组向“优秀小组”学习.这样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了我们班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学生由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可以创造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气氛,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数学学习活动的信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表现能及时反馈,同时能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学生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能学会比较客观、公正地对他人作出评价,受到批评的同学也学会比较宽容、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使每一个学习者有可能更多地获得大量他人评价,就像照镜子一样更真实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学生在反思、评论自身和他人的工作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体工作的质量,成为建设性的评论者. 三、采取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或称成长记录袋)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中小学评价改革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质性评价方式.它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努力、进步的状况或成就.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采用了这种评价方式.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准备档案袋,可以使用彩色资料袋或透明文件夹,自主选择.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了档案袋的封面和图案,其封面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年级及所在班级、就读学校、任课教师、兴趣、爱好、特长等.在学习过程中,将反映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珍贵资料装入每个人的档案袋中.比如,每次的单元测验试卷、期中、期末考试试卷,完成的优秀作业、优秀的数学学习小论文、设计的精彩图案、有创意的习题解法等等.我将学生的档案袋分学习小组放置在教室后面的课桌上,便于学生参观.在开家长会或家长来访时,可以参观学生的学习档案袋,充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就会及时的对自己的孩子加强教育和引导,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档案袋可以很好地记录每一个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弥补了教师单一检查修改与学生交流面窄的不足.另外,档案袋还能反映出学生自主学习时的一些情况,便于老师指导,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档案袋还有利于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使用档案袋学习,能反映出学生自身在一个时间段内的进步,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作业不再是教师布置学生按时完成的一种固定模式,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方面有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避免了有些学生敷衍了事.档案袋让学生之间形成“你追我赶,互助共赢”的良好竞争局面.每位学生都有积极强烈的上进心,我们可以抓住他们这种心理,运用合理的评价方式,吊足他们的胃口,达到共同进步的方式.“同桌赛,男女生比赛,小组赛”,足以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此项活动中. 总之,恰当评价学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评价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评价需要教师有一双“爱”的眼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