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极十大捶法斟解

太极十大捶法斟解

太极十大捶法斟解
太极十大捶法斟解

太极十大捶斟解

王志远

清代万本《太极指掌捶手解》一文说:“五指权里,其背为捶”。权者“卷”或“蜷”也,即向里蜷曲的意思。所以五指向里收拢蜷曲团握,即为捶。捶即是拳头之拳,为名词。太极拳的拳形为四平拳,即拳的四维均须平整。其蜷曲成拳的形式为:以中指领先,四指并拢蜷曲,指尖微微触贴掌心,然后将拇指轻轻盖压于中指中节,慢慢攥拢,`团握形成四平拳。因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术,不以刚硬为能,所以握拳不宜紧实,外形似紧非紧,内则大松,以松柔为好。但虽为松握,须有团聚之意,使之有分之不开,击之不散的作用。握拳时,拳背与前臂齐平,腕骨正直,腕背自然伸直,不可歪曲,不可内拗或外凸,形成戳拳。所谓戳拳者,腕骨不正,握拳不顺,腕骨不松,尺(骨)桡(骨)别扭,形如印戳,这样的拳头不可用也。只有四平拳,才能运腕利活,节力均平,浅轻而坚,掣打劲利。

《太极指掌捶手解》又说:“如其用者……打,捶也。”则“捶”是拳击的意思了,为动词。“…捶?有…搬拦?,有…指裆?,有…肘底?,有…撇身?,四捶之外有…覆捶?。”“覆捶”即为“栽捶”,是为五捶。《太极指掌捶手解》又说:“其次,……有…通山捶?,…叶下捶?,…背反捶?,…势分捶?,…卷挫捶?。”有人认为前者是按势式而命名,后者是按形象性质而命名,两者是一一对应的,这种说法恰当与否有待商榷。如前者之“覆捶”即“栽捶”,就是按形象而命名的。若一定要说一一对应,则应该搬拦捶对通山捶,指裆捶对势分捶,肘底是看捶对叶下捶,撇身捶对背反撇,栽捶对卷挫捶。则似乎与前论之对稍有不合。现将以“捶”字命名的太极“五捶”斟解如下:

一、搬拦捶斟解

搬拦捶又叫“板拦捶”,武式太极拳作“搬揽捶”,仅一字之差,陈式作“掩手肱捶”。陈式二路另有“搬拦捶”,拳式虽全然不同,但“搬拦”二字有假借关系。杨、孙式则均作“进步搬拦捶”。此捶名列“太极五捶”之首,可见是一招极为凶狠的招势。从拳势的名称可看出,该势的技击特点是一搬二拦三捶,三招连环着法加进步。三着连环,环环紧扣,一气呵成,瞬间出击,防不胜防。“进步”是连续的,以适应搬拦捶抡臂搬化、护中拦截和远拳捶击,以及一打就是三下的技击三步曲

的步法连续逼插进套的需要。拳谚说:“拳打拢,棍打开。”散手对打,两人原本相距不远,加上“远拳、近肘、贴身靠”的尺度规律,如用拳进步太深,反而难于发挥“捶”击的力量,甚至发生两人相撞的现象。这就是搬拦捶势的进步安排一步半的原因。其连续进步,要在松腰落胯、提裆沉劲的前提下,由腰胯的虚实变化转换,来带动手足上下相随地协调运动,做到迈步如猫行。整个的动作过程保持立身中正安舒和处处圆满。

搬拦捶之“搬”,腰臂连运,化中有打,搬开之谓。有拳面向下之“俯腕搬”,简称“俯搬”;有拳面向上之“仰腕搬”,简称“仰搬”,因仰搬是以拳背搬之,所以亦有称“拳背搬”;俯仰之间,翻腕而成,因而又称“翻腕搬”。“搬”的作用,是以我之腕臂顺势搬动引化对方进攻我之来拳,引出对方的反作用力,为“拦”做准备,所以“搬”时,不可只动手不动腰,不用腰来带动搬,是“搬”化不掉来拳的。“搬”的动作过程必须完整,动作高度也要恰到好处,也不宜太远,做到肘不离肋。正确的搬动高度应与肩同高。

搬拦捶之“拦”,臂随腰出,追、封、截、打,拦截之谓。

“搬拦”均是短打拳法中近距离的攻防兼备动作。能“搬”则“搬”之,将对方搬出。不能“搬”,则在引出对方反作用力的同时,趁机以“拦手”,拦截格开对方具有向外抵抗性的手臂,迫使其“正门”大开,暴露胸胁,为我乘虚捶击,攻其中路,重创对手创造条件。

搬拦捶之“捶”,进步跟上,顺势击拳,捶击之谓。其出拳、收掌、弓腿要一气呵成。动作失调,拳势也就散乱。出拳捶击亦不宜直臂远伸,出拳太过,易失重心,劲力也会僵涩中断;出拳亦不宜过高,过高易落空,宜在心窝胸肋间。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太极五捶吾为先,四肢随腰劲连绵;进步搬拦捶胸胁,搬拦得法显神奇。”李亦畬传抄的《各势白话歌》说:“搬拦捶儿打胸前”,“侠本”(吴孟侠)杨式太极拳九诀中《全体大用诀》说:“进步搬拦肋下使”,可见“搬拦”虽是短打拳法中攻防兼备的动作,但在三着中还是处于从属地位,是为最后的“捶”击、重创敌人服务的。而“捶”,必须在“搬拦得法”、引出对方顶抗性的反作用力、正门洞开,胸胁暴露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捶”之犀利的前冲直击作用。搬拦捶一式,搬拦为辅,捶为主,而妙在搬拦。三着贯串,方显神奇。

搬拦捶一式在太极拳的套路中都是拗步冲捶的,而太极散手对打的套路中,搬拦捶的顺步冲捶却屡见不鲜。其定式与扇通背之定式完全一致,只是以拳代掌罢了。因“扇通背”又名“三通背”或“山通背”。“山通”与“通山”是一致的,所以“搬拦捶”应该与“通山捶”对应。而太极散手无论顺、拗搬拦捶之上体与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的当头炮势之上体完全一致。当头炮势口诀为“当头炮势冲人怕,进步虎直撺两拳。”所以搬拦捶与当头炮势的冲捶,即是直拳。直拳作为最基

本的进攻拳法,始终是我国散手技术,也是太极技艺的最有效的技法。只是由于太极拳崇尚“曲中求直”,故搬拦捶虽为直拳而宜稍曲,劲以曲蓄,直以发放,以示与他派直拳之区别。遗憾的是“直拳”一直被视为西方“拳击”的专利,是一种泊来品,而被我国武术界所排斥,尤其因其“直”而被太极拳界一些不甚了了的太极拳家所鄙视。(图—1、图—2、图—3、图—4)

图一 1 拗步搬拦捶定式图一2散手拗步搬拦捶定式

图一3散手顺步搬拦捶定式图一4当头炮式

二、肘底看捶斟解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划圈抹转化敌攻,掤托缠黏断其根;拳藏肘底伺机势,乘隙一捶定乾坤。”说明肘底看肘势的成形是两手划圈抹转,左手抑掌经右臂里侧穿出向前探扑,轻盈如一叶,而右掌沿左前臂尺骨下盖,随盖随握拳,拳眼向上,拳心向里,贴置于左肘下,犹如一桃藏于叶底,故又名“叶底藏桃”,所以肘底(看)捶应该对应“叶下捶”。

《各势白话歌》说:“肘底看捶打腰间”,《全体大用诀》说:“肘底看捶护中手”,《太极拳体用全诀》说:肘底看捶缠绕黏,乘隙一拳莫失机“,充分说明了“肘底看捶”式的体用。寓用拳看守于肘底,以静待动,伺机乘隙,蓄而后发之义。以

拳横撇敌之胸胁、腰等中部为主,兼或乘隙捶击腹、裆等下部,或直冲头面上部,乃太极“五捶”之一,因其凶险而要谨思慎用。

“肘底看捶”式之“看”,不是五官眼睛的视看,

而是技击术防守之一法,

就是看守对方的动静、蓄势待发的意

思,是指手法、腿法而言。俗说“看

手”“看腿”或“看剑”,就是准备以手、

腿或剑击人。有拳家曲解为“眼看肘底

之拳”,那就大谬不然矣。杨式也有简

称“肘底捶”的,吴式、孙式名“肘底看

捶”,陈式、武式名“肘底捶”。其实“看”

字既不能简,也不能少的。“看”之一

字,寓以静待动之势,寄伺机乘隙,蓄势待发之态,气势呼之欲出,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看”字一简略,气象顿挫,形势全无,索然无味。“看”字是万万少不得的。

三、撇身捶斟解

“撇身捶”,转身横拳撇击对方身体,故名。杨式、吴式太极拳有“转身撇身捶”或“翻身撇身捶”,孙式、武式太极拳无此式,陈式太极拳一路有“披身捶”,二路有“庇身捶”和“撇身捶”,而内容、功能与杨式、吴式已大为不同。因“撇身捶”是应敌身后袭击的攻防法,转身反背,右手握拳,横臂顶肘,抡臂撇捶,叠劲暗采;左掌竖落切格,迎面探扑,两手随腰里外翻转,缠绕连环撇击,所以又名“背反捶”。故“撇身捶”应该对应“背反捶”。又“撇身捶”,因其两臂随身法运作似翻筋斗,故亦称之为“筋斗捶”。

“撇身捶”是以“捶”命名的“五捶”之一。《太极拳体用全诀》说:“撇身捶掌连环劈,掌扑头面捶撇胁;弓步如箭劲透脊,侧身击敌如霹雳。”说明撇身捶是太极拳的主要发劲动作,其特点是右拳左掌反侧阴阳,连环撇捶扑击,下盘配以进攻性的弓箭步,劲起脚根,裆中上翻,经脊透背,贯通于拳掌、向前直击,劲长而意远。“前去之中,必有后撑”,腰脊命门须有后撑之意,以期获得稳定重心,支撑八面而稳固厚重的效果。

《全体大用诀》说:“撇身捶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说明撇身捶应敌身后,是化中有攻,攻中有化的着法。其体用视两手臂犹如二节棍,腕肘间前臂与肘肩间后臂各为一节,以肘为轴,抡臂撇拳,叠劲暗采为化,而化中有攻;以掌迎面扑击为攻,而攻中有竖落切格之化;侧身闪化,横身前进,撇扑相连,拳

图二肘底看捶定式

掌连环,变化多端,使敌眼花失措矣。且使用起来,顶肘、撇捶、扑掌,十分灵便而犀利。上可撇扑敌之头面,中可顶肘、横撇敌之胸肋,下可撇击敌之腹裆,敌之上中下尽在其扫描掌控之中而难以逃遁。

据曾昭然博士著述,杨澄甫先师早年教人,撇身捶一式,皆以左掌置左额上,晚年在穗教人左掌则置胸前。他尝询其故,承答此式着重在右肘,左掌目的在采敌手而已,故其位置高低皆可,惟提高可显威势,放低则切实用耳。陈微明及曾昭然等皆循其旧,以左掌置左额角上(见曾著《太极拳全书》,友联出版有限公司1960年3月初版)。(图三1、图三2)

图三1撇身捶之撇图三2撇身捶定式(扑)

四、栽捶斟解

栽捶,顾名思义是用拳从上向下栽击,其状如将秧苗等植物栽入土中。此式由于步法与上势相连而进步,所以杨式、吴式太极拳均作“进步栽捶”,如依单势而论,实为“上步”,故杨澄甫弟子曾昭然等命名此式为“上步栽捶”,亦通。武、孙式均作“践步打捶”,陈式作“击地捶”。原义为我将敌蹬倒,即连步赶上,一足踩胸,一拳击腹,故须击拳击及地。现为搂后捶击敌腰间或脚胫,则不必击及地,但仍须折腰挫身前俯,故又名“卷挫捶”。所以栽捶对应的应该是“卷挫捶”。

太极拳注重立身中正,上体折腰挫身前俯的动作是不多的,栽捶是其中之一,这就提出了“立身中正,中正不偏”和“神自然得中,中正之偏”的命题。综观太极拳的整体全局,从体用的角度来看是必须立身中正,中正不偏的,但个别势式,因进击敌下路的客观需要,有时弯腰幅度不大,只要保持百合、中极、会阴一气贯通,坚守中土,内劲中正不偏的原则,“神自然得中,中正之偏”也还是允许的。仅以太极拳冠以“捶”名的五捶为例,搬拦捶以打中路为主;肘底看捶、撇身捶以击上路为主,当然可以辐及中路;栽捶、指裆捶主攻下路。打上、中路的拳势,保持立身中正安舒,当然不成问题;打下路的拳势,如一点不允许弯腰,勉强维持正直的上体,则变得过于矜持,生硬僵直了。所以,我们要“通权达变”,既要

坚持“立身中正,中正不偏”的原则,又要有“神自然得中,中正之偏”的灵活。这就是矛盾的辩证统一。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进步栽捶破前踢,搂敌仆地腰胫击;上下相随劲完整,腰沉胯松始得力。”完全秉承了《体用全书》对“进步栽捶”一式的用法总结。《全体大用诀》说:“进步栽捶迎面冲”,则此势的用法又与高探马势有点相似了。不同的是,敌以手脚击我,我搂后,不是以掌而是以拳直袭其头面。此说一则与栽捶的形象不符,二则拳捶的“栽”法难以体现,因其已演变为“进步冲捶”了。然而胫骨的正面,又有别称“迎面骨”的,则此诀又极符合栽捶式的体用,想此诀的原意可能就是如此吧。

据曾昭然说:“(栽捶)向地之捶,澄甫师早年教人,系用覆拳(即拳背向前虎口向南),惟晚年教人,则系直拳。”曾询其故,澄甫师答曰:“两者用意全同,

惟下击用覆拳较为有力,

而用直拳(即虎口向前)则次式(翻

身撇身捶)用肘时转来较有力耳。”充

分说明无论是编拳或改拳,先辈都是

综观全局,是以用为主、体用合一为

准则的,并主要考虑出拳是否有力。

这和当前某此拳家唯“美”、唯“花哨”

的主导思想是有本质区别的。

五、指裆捶斟解

指裆捶是太极拳以捶为名“五捶”中的最后一捶,属下路出击之捶。顾名思义,是以拳直指(击)敌裆部。杨、吴、孙式是连续进步以拳直击敌裆,故名“进步指裆捶”;武式为“上步指裆捶”,意义相近;陈式为“指裆捶”。因指裆捶的动作过程主要是左手的搂分及右手在左手分势后的向前指裆捶击,故又名“搂膝指裆捶”或“势分捶”。杨式88式(国家改编套路)就是按这样的原则将指裆捶命名为“搂膝指裆捶”的。所以“指裆捶”应该对应“势分捶”。

指裆捶右拳的打出,有向前、向下或向前略向下打出说,有向前打出说。而有先贤则认为:“此指裆捶是意在击裆部外肾(即睾丸),但外肾位于裆内下垂者,皆以右拳由下后向前上崩打方顺劲易中,如由后上往前下指打,则不相照也。”故其持向前上崩打说,并且否定了向前、向下(包括略向下)打出说。从静态分析,这个说法应该是正确的。但由于进步前击,左腿弓,右腿蹬,身法自然落胯

图四1 栽捶定式

下沉,右拳向前打出,实际就能达到“向前上崩打,顺劲易中”这一目的,所以三说之中,惟有向前打出说是正确的,不必刻意由下后向前上崩打了,否则反显别扭,劲既不易顺,亦不易击中。

或说《各势白话歌》不是有“指裆捶儿向下打”句吗?怎么能说向前、向下打出说不对呢?此歌向下打是指指裆捶的用法是打击敌下路。《太极拳体用全诀》说的“进步指裆捶下路,搂腿寸靠把裆指”,前句就是向下打的最好注释,而后句则说明此着法在太极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

定等十三势中应占一个靠字。即指如我用指裆捶法,

手臂被对方捋住并向下捋带时,

顺势进步用肩头直奔对方胸部靠击,

同时实施搂腿及指裆捶。《全体大用

诀》亦说:“指裆捶下靠为锋”,说的

是同一个道理。如前所述,在保持中

定,内劲中正不偏的原则下,个别动

作,如前式之栽捶,现式之指裆捶,

因进击敌下路的客观需要,只要保持

百会、中极和会阴一气贯串,上体前

俯幅度不大,“中正之偏”还是允许的。

但不能因此而炮制“斜中求正”的理论,

任东歪西斜的拳势在拳路中横行,这就是沈寿老师说的“歪斜摇摆赖拳相”“功夫越深,拳架越歪”了,也就是拳谚所说的“点头哈腰,传授不高”。(图五1)

以上五捶是以“捶”命名的拳式,所谓“太极五捶”典出于此。后人亦有以此五捶名义而创编“太极五星捶”套路,流传于世。而太极应用捶法的岂止以上五捶,还有“打虎势”“双峰贯耳”“上步七星”“弯弓射虎”,加上拳掌互变的“白蛇吐芯”,恰好也是五势,可称未冠以捶名的另类“五捶”。因其势式均采用“怀抱双捶”的形式,故此五捶称为“复捶”五捶,现顺沿前所述之五捶将太极复捶五捶斟解如下:

六、打虎势斟解

打虎势分左打虎势和右打虎势,仅是左式右式而已,用法并无二殊。此式是太极拳术中以退为进的最猛烈杀着之一,因其势两臂圆环饱满,两拳相荡相合,如武松打虎,又似罗汉伏虎,法相庄严,虎虎生威,故名。《太极指掌捶手解》一文说:“如其用者……打,捶也。”所以打虎势之“打”也可作“捶”解。当然,这里的“捶”作动词用,就是以“捶”击“虎”。打虎势一名“披身伏虎”。杨澄甫的南宗传人曾昭然认为:旧名披身伏虎,实不可解,以其动作象形言,应改为“左右披绅缚虎”。 图五1指裆捶定式

然未被世人所接受。今88式及孙式沿用“披身伏虎”,武式简作“伏虎势”,陈式名“打虎势”,又名“兽头势”或“护心捶”。第二路有“伏虎”,与杨式“打虎势”对照,较第一路“兽头势”更为近似。吴式则无此势。

据传“打虎势及双峰贯耳二式,在旧太极中无此二目,此杨班候先生所增加”(见吴图南著《太极拳》一书,1957年再版自序,商务印书馆出版)。若此说成立,说明此二式非杨禄禅所留传。在卞人杰《国技概论》(1936年正中书局)所辑《陈氏世传太极拳谱》中亦无此二式,这说明《陈式太极拳》一书中的“兽头势”(又名打虎势),也可能系后人所增益而成。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左右打虎势威武,下采上打披身退。”说明左右打虎势的正统用法是下扼住敌腕后沉采,上以拳击敌头或背的以退为进,退后复进的凶猛杀着。《体用大全诀》则说:“左右披身伏虎精,上打正胸肋下用。”说的是该势的另一种着法,往上打敌的胸部,往下可以打软肋。而曾昭然则说:“有不知其作用而始终握两拳上下击者,非。”即是说握两拳上下击人是不正确的。说明同一拳势,各人的理解也是有差异的。曾昭然又说:“此式,澄甫师早年教人,两 图六1 左打虎式定式 图六2 右打虎式定式

图六3 右打虎式定式正面

掌牵动时皆覆掌,至两拳在胸前相对时两虎口相对,晚年教人,两掌变阴阳掌,两拳虎口异向。余尝询其故,承答前后用意全同。所以用阴阳掌者,示只须一手采拿而已;所以使两虎口异向者,只须一手采拿且势较顺而已。”(曾昭然著《太极拳全书》友联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可见杨澄甫晚年定型的打虎势,是采用后者的。(图六1、图六2、图六3)

七、双峰贯耳斟解

“双峰贯耳”,贯者,掼也,喻两臂成钳状,两拳虎口相合掼击敌双耳,形如双峰雄峙,飞贯敌耳,故名。亦有拳家认为,两手握拳后,各指掌间的关节形成凸陷,一如起伏连绵的山峰,而两拳食指掌指间的关节如“奇峰突起”,则为“双峰”。双峰夹击敌双耳,是为双峰贯耳。双峰贯耳,一作“双风贯耳”,因其势如狂风骤雨贯耳而得名。 如前打虎势的斟解所述,

据传

“打虎势及双峰贯耳二式,在旧太极中无此二目,为杨班侯先生所加”。如李亦畬传抄的《各

势白话歌》里就无双峰贯耳势。杨家藏本《十三势名目》,实即杨氏太极拳谱,该谱系杨氏早期拳谱,至少是杨班侯、杨健侯时代的,甚至可能是杨禄禅定的杨氏初期谱子,亦无“打虎”和“双峰(风)贯耳”势。疑“双峰贯耳”势系由外家拳“武松脱铐”所衍变,该势拟武松遭人陷害,头及双手锁上木枷后,在飞云渡以两拳自上而下分击右膝脱铐后,以两拳贯击敌耳而得名。此势招式凶猛狠毒,着着致人性命,系班侯成名之拳,习者慎用之。

《太极拳体用全决》说:“双峰贯耳双环捶,叠而后掼步要追。”简洁明了地说明了双峰贯耳的经典用法是以双拳环掼敌耳,步骤是,先以两手背叠住敌两腕,然后掼击,掼击时要上下相随,手到、身到、脚到、一到俱到。两拳勾掼,也要图七1双峰贯耳叠劲 图七2双峰贯耳定式

用整体的劲,即裆劲下沉,骶骨坚实有力,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通达于脊,贯于两拳,总须完整一气,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发劲沉着松净,专注一方。步趋身拥,身既略有进攻之意,亦有对拔之势,才能得势得力。《全体大用诀》说:“双峰贯耳着法灵。”着者,招也。说明此势看似凶猛,然而用法变化多样,是一种非常灵巧和实用的招式。与敌对阵者应不拘陈规,灵活多变地使用此势,获得出奇不意的制胜效果。如傅(钟文)沈(寿)两导师,就常以掌代拳,叠而后掼,以双掌拍击敌双耳。与之对阵,“吃了耳光”,还不知怎么回事。当然拍击是轻轻的,仅以示“警告”而已。(图七1、图七2)

八、上步七星斟解

上步七星,上步后两拳交错,下步成右虚步,从侧面看,其头、手、肘、肩、胯、膝、脚七个出击点的位置,其形势布排恰似北斗星座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故名。所以《各势白话歌》说:“上步就排七星拳。”上步七星在拳术上通称“七星势”,亦有简称“七星捶”或“七星拳”的。而太极杨、陈、吴、武、孙五大门派皆称“上步七星”,惟吴、孙两式用掌而不用拳,故无“七星拳”“七星捶”之说。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上步七星防上打,掤架之下直拳驰。”《全体大用诀》说:“上步七星架上势”。说明上步七星的主要作用和十字手类同,都是以封掤防御为主,攻防结合的式子。所有手法都由十字手衍变而来。然而两拳仍有主次之分,左拳以掤架为主,右拳与左拳交叉结成十字,辅以掤架,同时直击敌胸。十字封掤,似掤如打,连架带打,且掤且打,即此之谓。

上步七星两拳的向前封掤,两肩不可因两拳的交叉而上耸或锁住,亦不可扬肘,两臂呈弧形交叉曲蓄而圆满,两手合拳离胸不可过近、过远、过高、过低,两拳眼必须斜向里上。这是因为上步七星的主要用法是,敌用右手自上劈下,我以两拳交叉朝前上掤住。如拳眼向上或向里,前者无掤劲,后者造成抬肘,既不能松肩沉肘,掤劲亦自然不足。两手合拳过近、过低头部易受攻击,因敌之攻手及我头部;过远则两臂伸直,掤劲不足,起不了掤的作用;过高则两胁侧门、胸腹正门洞开,暴露于敌,易受攻击。

此外,两手握拳时机要恰到好处,不能太早,在两臂即将交叉时才能成拳,使之符合“去时撒手,着人成拳”的原则,(附注:拳谚说:“去时撒手,着人成拳。”即是说拳要在击到位、刚击到人的瞬间,才能团握成拳,这样出劲出拳威猛有力,才能充分发挥拳的作用。所以太极拳凡握拳的动作,如栽捶等十大捶,“拳”必须有逐步形成的过程,慢慢攥拢,待击人到位时,团握成拳。)两拳交叉向前上掤

时,要有且掤且打之意,右脚有前踢之意。劲起于足,发于腿,主于腰,敛于脊,布于膊,贯注于两拳。节节贯串,动短、意远而劲长,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上步七星式要立身中正,中正不偏,决不可有前俯后仰;虚实要分清,应以左腿支撑身体的重量,不可用右足掌分担;腰要沉,裆要圆而虚,要裹裆、吊裆,不可夹裆(尖裆)、荡裆。两胯根撑开,两膝微呈里扣之意,裆自然能圆。会阴虚虚上提,不使其有下荡之意,裆自然能虚。裆的虚圆,能使髋骨的骨节撑开,并使髋骨周围的韧带撑足撑开,因而增加了伸缩旋转的灵活性及活动范围,使下盘轻灵而旋转无滞,并加强了腿部的承受能力以及弹性的弓劲,从而在技术上达到太极拳名家“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但依着何处,便以何处击之”的境界。

上步七星之“七星”除了头不可乱动乱用外,手可以击,肘可以顶,肩可以靠,胯可以靠,膝可以撞,脚可以踢。所以凡交手,必须眼顾“七星”,对敌之“七星”严加防范,以免为敌所乘。

戚继光《拳经》第五式“七星拳”诀日:“七星拳手足相顾,挨步逼上下提笼,饶君手快脚如风,我自有搅冲劈重。”此诀其实也是对太极拳上步七星势的最好斟解。(图八1、图八2)(待续)

图八1上步七星定式图八2上步七星正面

九、弯弓射虎斟解

弯弓射虎势,两臂圆撑,两手握拳,左手握正拳,右手握反拳,呈反手开弓状,酷似猎手弯弓射虎,故名。武式除“弯弓射虎”外另外“双抱捶”,孙式作“双撞捶”,陈式无此势。

《全体大用诀》说:“弯弓射虎挑打胸”,说明了本势的用法,如敌以右手攻击,我用左臂将其挑起,同时进步以右拳直击敌胸。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弯弓射虎如发矢,沉劲蓄气双拳使”。《各势白话歌》说:“弯弓射虎项朝前。”又说“怀抱双捶谁敢进,走遍天下无人拦。”则说明了弯弓射虎的威力及使着时的注意事项。即“项朝前”“沉劲蓄气”及两拳相合。项

者颈也,项朝前则项顺,则眼平视;眼平则心平,则气顺。正如傅钟文老师所说:“虽说眼为平视,眼神随两拳转换,但实际上眼应略向前上远视,因为…虎在山坡上呀?。这样精神才提得起,形象神情皆更合弯弓射虎。”此乃经验之谈。《太极拳体用全诀》又说:“拳打四角合内动,连环捶击谁争锋。”说明自转身摆莲转接弯弓射虎,要注意做到拳打四角。即自西北(偏北)打至西南(偏南),再打至东南,最终打至东北斜方,眼神随拳转换。起承转合,心牵意连,绵绵不断,做到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动则一动俱动,到则一齐都到,上下协调相随,齐起齐止。则弯弓射虎中藏生气成浑元,上下随合妙无穷矣。(图九1、图九2、图九3)

图九1弯弓射虎定式

图九2弯弓射虎正面图九3弯弓射虎正面

十、白蛇吐芯斟解

“白蛇吐芯”芯者舌也。此势与撇身捶基本相同,惟撇身捶右拳在白蛇吐芯中变为右掌。拳掌兼用,掌拳互变,环转成圆,劲起于足,发于腿,主于腰,敛于脊,布于膊,运之于掌,贯之于指。在身法的配合下,两臂回环,如常山之蛇,

相吸相系,以意牵之,以形连之,如影随形;随心之动,两掌连环,伸缩吞吐,反侧阴阳,上下翻飞,展蹙穿插,即化即打,柔活迅捷。姿势、动作、形象、用意,极似蛇之吐芯,故名。

先贤在对《太极拳体用全书》的眉批中说:“前者为撇身捶,今者势同,所差者拳掌之分,自应名撇身掌,何言白蛇吐芯之言哉。况拳势之命名,非象形则象意,今此式形即不同,意亦不象,如何亦说白蛇吐芯哉。”傅钟文老师亦曾闻有此

图十1白蛇吐芯之捶图十2白蛇吐芯之撇

图十3白蛇吐芯之扑图十4白蛇吐芯之穿

图十5白蛇吐芯之吐

说,不以为然,傅沈(寿)两专家均认为,此势形也似,象也似,法亦似,神意皆似,白蛇吐芯极其贴切。其势之体用,拳变掌后,先以沉劲用右掌背撇击敌脸部,此谓“迎面铁扇”,并暗用采劲将敌手叠住,左掌继施连环扑击,右掌复以左手掩护,从左腕上穿出,掌心朝上,以指尖取穿敌双瞳或喉部。翻飞吞吐,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济;卷舒有的矢,俯仰有着落,掌心之形虽凹,而其意则凸,皆因“白蛇”“吐芯”,其吐劲也,劲达于四梢,形于手指而贯注于指尖。《全体大用诀》说:“翻身白蛇吐芯变,采住敌手取双瞳。”《太极拳体用全诀》说:“转身白蛇吐芯烈,一撇二扑三穿击;叉喉取瞳任尔为,吞吐插穿敌胆裂。”除了肯定“白蛇吐芯”的术名意义外,也说明此势在技击上是一种点穴穿刺的毒着。习练者轻易不要试着,以免误伤。

此势以撇身捶所用之劲为筋斗劲,皆因其两臂随身法运作似翻筋斗耳。故撇身捶有“筋斗捶”之称,而白蛇吐芯则无相应的筋斗掌名,这是因为此势是拳掌互变的关系,而归入“复捶”之系列,而形成五“复捶”。(图十1、图十2、图十3、图十4、图十5)

综上所述,太极拳之捶实有十捶之多,所占的比重是很重的。有人说太极拳重掌不重“捶”,显然是一种误解。太极拳历来重视捶,非但重视“曲捶”,而且重视“直拳”。这是太极拳的技击性所需要,所决定的,笔者不惜重墨斟解太极拳十大捶,目的就是消除拳家对于太极拳的误解,以引起大家对于太极拳的热爱和重视。如能得到拳友的认同和欣赏,则是作者恳挚的愿望了。(完)

太极拳心法及要领

太极拳心法及要领 太极拳心法 基本方法: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势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要领第一,立顶。头不前俯后仰、左偏右斜、轻松地竖立起来,不要用力。习称“顶头悬”,意为好像悬在半空一样。很多拳种也讲究头要直,但要求用力。这不是说别的拳种不好,而是用力对血压高的患者的血压有影响。 第二,松肩。不能理解为耸肩,更不应该误解为往下坠肩。而是肩背放松,不用力。 第三,垂肘。肘关节要有重意。因为打起拳来姿势很复杂,有很多动作不注意就会成为横肘。例如现在普及的二十四式或八十八式,其中有很多的抱球姿势,练习时如变垂肘为横肘,那么气便壅于胸部,一趟拳没打下来就呼呼直喘。太极拳要求虚其胸,实其腹。胸部始终不受气的影响,觉得很轻松。垂肘与松肩是有连带关系的,如果这方面合乎要领,太极拳不管打几趟,周身汗出,但不气喘;否则就难免气喘吁吁了。 第四,含胸。不挺胸就是含胸,很自然地把躯干竖立起来,但不要往里缩胸。 第五,拔背。背指脊椎。用顶头悬把脊椎骨提起来,“上下一道线,全凭两手转”,腰部躯干是直的。太极拳是以腰为轴心来带动四肢进行活动的,因此这个轴绝不能弯。如挺胸或缩胸,则脊椎便不能直。 第六,气沉丹田。丹田指小腹。在立顶、松肩、垂肘、含胸、拔背的基础上,全身都要自然地放松,并自然地呼吸,这样才能气沉丹田。这里讲的气不是呼吸之气,练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都讲究练浩然正气,讲的就是这个“正气”,或叫“内气”。《拳论秘本》上有句话:“不使气流行于气”,指的也就是这个“正气”。锻炼出来的气不能同呼吸之气一块流通。练大极拳讲“始而意动”,因为太极拳讲究练“意”不练力;“继而内动”,就是紧接着里边的“气”动;“后而外动”,最后才表现外边的动作。 要求第一,姿势正确。需要有名师指导和纠正。第二,意识集中。每一个动作都要意识想着、意识领着来完成。第三,动作协调。这离开腰是做不到的。必以腰为轴心,腰一动周身都动,“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腰不动而四肢动,就不会出协调的动作。

学习太极拳基本功要点

1、压腿:后腿绷直,压得点与腰一齐,起腿,压的腿勾向鼻尖,腰挺直,身体慢慢向压得腿靠近,压完后蹬一蹬腿。 2、蹬腿:前腿向前弯曲,不能超过脚尖,后腿绷直,双手压住前腿膝盖,慢慢向前弓,需要时蹬2-3分钟。 3、踢腿:前脚勾起,双手打开,与双肩一齐,前腿踢完后收缩,如金鸡独立状,迈步,再踢另一条腿。 4、拍手:前脚绷直,双手打开,与双肩一齐,一手拍打另一面的脚,一手拍完后腿收缩,如金鸡独立状,迈步,再拍另一只手。 以上动作每天早晚2次,每次1小时 以下动作主要是锻炼腰部 1、双手垂直,弯腰,左右呈360度旋转,眼跟手走,反复做。 2、双脚与肩同宽,双手似抱圆球状,左右摆动,注意要以脊柱为中心转,胯骨不动。 3、太极的灵魂是“松”,注意体会! 太极拳呼吸法 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习拳时如何掌握与运用呼吸呢?笔者认为,应循序渐进,分阶段修炼。

一、自然呼吸阶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修炼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毫不着急、毫不努气地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练形不练气”。如过早地关注呼吸配合动作,易出现憋气,对健康不利,对学动作不利。本阶段,应着重用心把握好动作规格,把动作学准确,将功架学扎实,打好形体基础,这是学好拳的关键一步。 二、意识介入呼吸阶段 是指在自然呼吸习拳的基础上,意识适当介入呼吸与动作配合。本阶段,拳架应比较熟练,打拳完整协调,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断劲”。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导体”“以体导气”“开头利气”,形成“先外后内”“以外导内”之拳势。这时,意识能够主导整体动作的部分要素,大脑皮层可以兼顾呼吸运动,在意识的引导下,对一些简单和开合明显的动作以呼吸配合。呼吸时,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动作开始时吸气,动作完成时呼气,即“开吸合呼”。并逐步增加在套路中呼吸配合动作的比例。进而,按动作要领,反复修炼,以形体引导,促关节经穴开启,达人气流注,使呼声吸与动作自然结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势呼吸”(这时,意、气与劲、形还不够协调统一)。本阶段,仍不要太注重呼吸配合动作。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记“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三、拳势呼吸阶段 “拳势呼吸”是指呼吸与动作(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的表现等)紧密配合的呼吸运动,是习拳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种呼吸方法。本阶段,动作已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动作规范,已由“以外导内”达“以内引外”的拳法要求。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御气”“以气运身”“重意不重形”。这时,意识已是主导整体动作各要素的主帅,在意识支配导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动作,动作导引呼吸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

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

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 一理第一 夫物散必有统,分必有合。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必有其源。盖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拳术之学,亦不外此公例。 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与! 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当时而动,如龙如虎,出乎尔而急如电闪;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前后左右,均无游疑抽扯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莫能御之也。若火机之内功,发之而不及掩耳。不假思索,不烦疑议,诚不期然而已然。

盖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后成。观圣门一贯之学,必俟多闻强识,格物致知,方能有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进,不可躐等,不可急就;按步就序,循序渐进。夫而后百骸筋节自相贯通,上下表里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终归于一气矣! 二气第二 天地间,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尝有直而无曲者矣。盖物有对待,势有回还,古今不易之理也。故尝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 夫主于一、何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呼则为阳,吸则为阴;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上升即为阳,阴气下行仍为阴。此阴阳之所以分也。 何谓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者为阳,浊者为阴。然分而言之为阴阳,浑而言之统为气。气不能无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而所以为对待、回还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而贯之于一。有志于是途者,甚勿以是为拘拘焉耳! 三节第三

修炼太极拳的三大要领

修炼太极拳的三大要领 一松 学习太极的人都会练太极套路,然而大多却不懂得松八段九节。所谓八段,是指脚、小腿、大腿、脊背、大臂、小臂、手、头;所谓九节,是指踝、膝、胯、腰、颈椎、肩、肘、腕、指趾关节。 松开八段九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要经过三个阶段的训练。 ①初学阶段 呼吸自然,周身顺随。 ②端引 什么是端引呢?以出手为例,一般的练法是由肩到肘到腕到掌指,即由根到梢把手推出去。这样练肌肉是紧张的,关节是闭合的,端引是把这个过程倒过来,用手指尖把胳膊引导出去,出腿时用脚趾尖把腿引导出去,以头引导全身,即所谓“虚灵顶劲”。 ③专项放松 比较有影响的太极拳都有专门的放松训练,比如陈式太极拳就传有放松操。而笔者所练太极拳,负IJ通过定势松八段九节。每个定势松开之后再换下一个定势。 这样练就非常艰苦了,运动量要增加三至四倍,还要注意松而不懈。如何区别松与懈呢?松,关节是开启的,肌肉软组织是舒展的,精神是安逸的;懈,关节是闭合的,肌肉软组织是萎缩的,精神萎靡不振。 松而不懈的关键是如何看待紧,只强调松而不言紧,就达不到松的目的。松紧是一对矛盾,是太极之两端,没有紧,松就不存在。松的结果,弹力自生,才能在揉手中用松弹劲把人轻松地发出丈外。 二慢 对于慢,作为初学者,首先要做到形体动作的慢。放松慢练,有利于调整呼吸,使呼吸逐渐做到“悠、长、细、缓、匀”;有利于调整身体各部位的身形要求,仔细检查动作的正确性和内外的协调。 慢并不是单纯的故意追求缓慢,而是要求既能慢,又能快,开始的慢,是为了以后的快。

前人说:“慢要慢到别人跟不上我,快要快到别人跟不上我。”又说“不贵速而贵缓,缓则可以细心揣摩,由粗及精,且其运劲可以自知运到指头与否;能如此运,将来功夫成时,其速无比。” 能轻则松,能松则快;能缓则内劲逐渐增大,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在轻缓有了功夫以后,即可随心所欲地练快,能够快而不乱,轻而不浮。 三圆 圆包括形体动作的圆活与气势的圆活。 ①形体动作的圆活,亦即动作要圆满灵活 圆满灵活运用到揉手推手上,要求达到中正不偏,不越界限,不被压扁,走化粘依, 不丢不顶,处处圆转饱满,轻灵活泼。 太极大家对圆活是十分强调的,如“周身节节串”,“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等等。 ②气势的圆活 至圆才能至活,圆是活的基础,所以说“圆则活,方则滞”。要踏进圆活的境地,则 必须掌握“气势”和“十方支撑”。气势要由精神来支撑。 所谓十方,是指人体前后、左右为东西南北四正方,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为 四斜方四隅方,合起来为八方,八方在平面图中可表达,加上头顶与脚下一条竖线即上、 下两方,共为十方,这就是古人所讲“十方虚空、十方界”。 太极拳的特点 一轻松柔和 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 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所以,练习一两遍太极拳以后,会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会出现气喘等现象,给人 以轻松愉快的感觉。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从 事太极拳练习。 二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前后连贯,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动作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陈式太极拳的来历和起源

陈式太极拳的来历和起源 2014-01-05 太极一圆来源阅4531转56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 一、陈式太极拳源始 要弄清太极拳的来龙去脉,须弄清陈家沟的历史演变。陈家沟的历史要上溯到中国元朝末年。元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腐朽统治,实行残酷的**压迫和经济剥削,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就引发了元末农民大起义。安徽凤阳人朱元璋率众投奔红巾军,攻占集庆,并于1367年派兵北伐,强渡黄河,统一了中国,但镇守在河南怀庆府的元将铁木耳却堵住朱元璋的北伐部队。双方在黄河北岸怀庆府属地交锋,一连打了多日,难分胜负。朱元璋心中十分恼火,便把火气迁怒于怀庆百姓身上。他称帝后,山西的一批皇杠在怀庆府温县境内耿庄附近一座桥上遇劫,几个逃回的明兵向上禀报,说是被怀庆府百姓打劫。朱元璋闻讯大怒,又记起他在怀庆境内受到元将铁木耳拼死抵抗的老帐,认为怀庆府内没有良民,遂密令明将常遇春率兵血洗怀庆府,在怀庆府所辖的沁阳、温县、孟县、武陟县等地先后三次实行残酷的血腥**,致使方圆数百里人烟几绝,万顷良田荒芜。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下令由山西省洪洞县向怀庆府属地移民。移民中有一青年名叫陈卜,祖籍本在山西泽州郡东土河村,时因家乡连年遭灾,逃荒到了洪洞,与妻儿一起被裹入移民队伍带入怀庆府境内,在温县城东北10公里处落了脚,后来人们便将此村取名陈卜庄。由于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明洪武七年,陈卜合家迁往常阳村。此村位于陈卜庄东南清风岭上,南临黄河,北负一岭,旱涝保收。因其西有柿沟,东有赵沟,北有正北沟,三面环沟,随着陈氏家族人丁繁衍,常阳村遂易名为陈家沟,直至建国后陈家沟所用的婚丧嫁娶用具上还常有”古常阳”的字样。陈家沟距今温县县城正东约5公里,村中陈姓居多,居民现达2600余人。二、陈式太极拳的起源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乡民习拳练武。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堂,计有二世陈刚、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儒(独子思贵)等人。到七世开始分家立业。其中一支为七世陈思贵、八世陈抚民、九世陈王庭和陈王前兄弟。陈王廷(约1600-1680)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劝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华,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双人推手及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在刺枪术和八杆四杆术对练套路中还运用太极拳术的缠丝劲,开辟了长兵器阴阳变换、刚柔相济的先河。至于太极双人推手的开拓性创造,则早已成为了闪耀中华武术史的综合性的技击实践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既不会伤人,又可以在实践中检验武功。从现存的陈王庭的《长短句》中,我们约略可以了解到陈王庭当时的一些情形:“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兴也无干,废也无干。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悔不求,哪管他世态炎凉,成也无关,败也无关。谁是神仙?我是神仙!”依照村语传言,陈王庭创太极拳,还与一个叫蒋发的武林高手是分不开的。王庭公早年闯玉带山李际遇山寨时,曾结识李际遇部下一名战将蒋发,此人武艺也相当了得,传说脚快如飞,可百步追兔。李际遇被清政府**后,蒋发落难投奔了陈王庭,以陈王庭为友为师,自己甘愿为仆为徒,关系甚密,使陈王庭造拳有了切

太极内外行功要诀

太极内外行功要诀最新 太极内外行功要诀转贴 发布时间:2009-09-11 11:03 一、心静用意 (一)以意行气 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有运动气机图,说明心如将军发令,意为传令,气为兵;将军一出令,则士卒皆听命;清气 上升行於手,浊气下降行於足,气皆行到指头,乃正气之上行下行似两橛,其实一气贯通也。 因之谓以意行气,所以练太极拳要用意,行气,不能用力。每一动作,先要意动,然後形动, 这样才能做到所谓:「意到气到,气到劲到。」所以说:太极拳的锻链方法是用意不用力的。 我们日常用语所说的心,如说心里想要怎样怎样,做事要用心等等,这个「心」字可以说指的就是「脑」,有时把「心意」 连称为一词,因之以意行气,也可以说以心行气。所以太极拳的用意,可以解释为脑的想像 作用。「心」古称主思虑,也就是脑的代称,「意」字可解释为「意识」,即精神现象,所有如 知觉、记忆、想像,都是「意识」,与「心」字同义,所以「用意」就是用脑来想像。因之太

极拳的用意,如果说意欲行气,就要作行气的想像,久而久之,这个想像力就能支配生理作 用,真的有气在行,这就是以意行气的方法,说来很简单,但是实行起来,不太容易,先要 心静,心静则意专而诚,才能见功。因此练太极拳的天天盘架子,天天想像气随著动作的屈 伸向外内收,经过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作用,由脑脊髓神经的发出冲动作用到达肌肉,使 之放松与收缩。这样日日锻链,先由用心注意而成自然,渐渐练架子每一动作,只要意念上 想到某一部位,就可产生气的活动,这就是做到了意到气到。 陈鑫说:「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 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故其形无可名,名之曰无极,象形也。」又说:「打拳上场後, 手足虽未运动,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於心腹之内。此 时壹志凝神,专主於敬,而阴阳开合,消息盈虚特未之形耳,时无可名,亦名之曰太极,言 此以示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後可以学拳。」 这是陈鑫从太极拳方面来解释「无极」和「太极」,也就是说明心静用意。练太极拳时,在未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 如何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 任何武功的训练,都需要建立在熟练的基础上,只有招式熟练了,才能活学活用。 招熟阶段明劲的训练方法 招熟阶段是练习陈式太极拳的第一个阶段。所谓招熟,是指练习者能準确熟练地掌握陈式太极拳的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和拳术 套路的每一个外形动作。所谓明劲,指初学者本身固有的刚猛之劲,通过套路动作,表现在外可以看到的一种外劲。因其僵滞笨拙,又 称爲僵劲。属太极拳的下乘功夫。 在第一阶段,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规范动作的基本训练,二要注意通过规范动作,统驭巧化僵劲。这两个方面实质上是在同一个过程 中完成的。 要想掌握当中的技巧和方法,就需要大家平常多注意陈式太极拳基本功和套路的练习。 何谓明“三节” 欲致“招熟”须明“三节”。三节是指人的整体或局部均分爲上、中、下(或梢、中、根)三节。若以全身而言,则头部爲上节,头顶 至咽喉之间,即梢节;胸部爲中节,咽喉至下丹田之间,即中节;腿 部爲下节,自大腿根至两脚趾之间即梢节。 若以腿部而言,胯爲根节,膝爲中节,足爲梢节。若以中部而言,则胸爲上节,腹爲中节,丹田爲下节。若以臂而言,则膊爲根节, 肘爲中节,手爲梢节。若以手而言,则腕爲根节,掌爲中节,指爲 梢节。

若以头部而言,则额爲上节,鼻爲中节,口爲下节。所以整个人体,从头至足,无处不以叁节而分。这也要求练习者必须知道周身 各部位的生理特性,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去遵循。 在陈式太极拳中,要想将各技法运用好,就需要调整身体各部为的作用。 《拳论》所讲“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腹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阐述的就是“明三节”的重要意义,练习者千 万不要忽略。三节即明,练习者还须掌握“三合”。 “三合”的理解 在第一个阶段中主要掌握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详细的讲外三合,就是要求练习者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右手 与左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右肘与左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 右肩与左胯相合。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头与手相合,身与步相合。这都属于外三合的範畴。掌握外三合在第一阶段的练习中作用十分重大,它可以保 证练习者在所学习的拳术套路中招式动作姿势的正确性。 第一阶段的前期主要任务就是让练习者熟悉拳术套路动作。初学动作的正确性是很重要的。学拳容易改拳难,一旦练习者将自己所 练的错误动作形成习惯,就很难再改成架势。 若顺其自然一直错练下去,一则收不到健体、技击及锻炼的预期功效,二则还会损伤练习者的身体。切记:柔是根本,气不可上逆,如横气填胸,则百害而无一益。所以练习者必须掌握外叁合,学就 正确的套路,持久的练习,才能达到真正的招熟。 当练习者弄清了身体的叁节的含义、掌握了外三合的基本原理之后,注意力要集中于练习的过程中身法、步法、手法与眼法的具体 变化上来。 第一,陈式太极拳的身法,定要中正、大方、平正、舒展、和顺、八面支撑、含而不露。练习者前进、后退、左旋、右转、上起下落、

太极24式动作要领李德印老师讲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组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 一、起势(确定身型和高度) 1、左脚分开半步 2、两手慢慢前平举,与肩同高 3、屈膝下蹲两手下落按到腹前(手好像落在前面的桌子上,手心向下) 二、左右野马分鬃 野马分鬃一: 1、转腰抱手收脚两手上下合抱,好像抱球的样子(重心在右脚) 2、转身上步 3、弓步分手(重心移到左脚) 野马分鬃二: 1、转腰撇脚(重心移到右脚完成动作) 2、抱手收脚,二手相抱时,上手高与肩平,下手托与腹平(重心移到左脚) 3、转腰上步,向前迈出一步 4、弓步分手,前手心斜向上与肩平,后手按在胯侧手心向下(重心在右脚) 野马分鬃三: 1、转腰撇脚(重心移到左脚) 2、抱手收脚(重心在右脚) 3、转腰上步,脚跟轻轻落地 4、弓步分手,眼睛注视前手的指尖(重心移到左脚) 三、白鹤亮翅 1、向前抱手后脚跟半步脚掌落地 2、重心后移(到右脚)坐腿转腰分手 3、转向前方虚步亮掌前脚掌虚点地面 要点提示:第一组动作主要的手法是抱和分,左抱前后分开,转腰右抱前后分开,白鹤亮翅也是抱和分,向前抱转腰分再转向正前方。抱的时候,两手半曲抱圆,好像抱着一个大球。上手不过肩,下手不过腰,两手相对。分在武术里有攻防含义,下手要拉住他,牵引住他,另一个手伸到他的腋下,胳膊下,然后转腰弓腿,把他给掀倒。 两点注意:(1)身型身法要中正安舒,不要前俯,也不要后仰,端正的坐在腿上。 (2)动作要松软自然,以意念为主,抱着一个充满气的球,精神要集中。 第二组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 四、搂膝拗步 搂膝拗步一: 1、右手前摆(重心在右脚) 2、两手交叉抡摆腰向右转前脚收回手摆向侧后方 3、上步屈擘收手到肩上 4、弓步搂手推掌(重心移到左脚)

很经典的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直击窍要 赵建宇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三)练习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二、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 三、基本缠丝功法歌 第二章:太极拳法 第三章:例举技法 第四章:推荐太极拳理论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练习太极拳能起到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目的?汇总起来分三个方面: 1、起到健全心理健康的作用,陶冶情操。通过练习太极拳的松、柔、轻、缓和刚柔相济,可以化去人们心理上因繁忙复杂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浮躁、郁闷、傲慢、恐惧、轻率、鲁莽等等不良情绪。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平衡的道理,心平气和,平衡中有起伏,起伏之中保持平和,即中庸之道。太极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意识体操,但它不是简单的体操,它是先有意识(主要是练意识),后有动作,用意识去指挥动作的运动,这里面处处富含哲理,妙趣横生;太极拳是拳术、也是艺术,练起来如行云流水,如波涛跌宕起伏,具有很雅致的欣赏价值,所以通过太极拳的长期锻炼可以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 2、全面增强体质。通过太极拳这种运动方式可以全面提升体质,因为太极拳的要求是由里到外,一动全动;自下而上,由上而下,节节贯串,意念不动,外形寂然不动;意念、内劲一动,外形随之而动,而且要符合阴阳平衡的哲理,从而调动了身体所有机能参与锻炼;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有病的起到了治疗作用,无病的起到了增强体质的作用;肥胖的可以减少脂肪;瘦弱的可以使体格、肌肉健壮;可以增强骨骼的抗压、抗折性能;提高关节的活动性能和韧带的延展性;增强了腿部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尤其是抗感冒等抵抗力的提高尤为明显。(请参阅我的“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一文) 3、武术技击作用更巧妙。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引进落空合即出,四两拨千斤;物来顺应,沾着不离,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练习太极拳无论是技击还是健身都是让身体的机能达到空松圆活,化僵为柔,达到积柔成刚的目的。人在婴儿时期肢体是柔软的,但没有搏斗、生产能力。当人们有了生产、搏斗等生存能力后,肢体、劲力又变得僵硬,随着岁月的增长,

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

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 对于没有任何学拳基础的人来说。练习太极拳就要从零开始学起,不是说练习太极拳不需要基础,而是练习太极拳的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的练习,只有学好了基础才能提高你的太极拳。 一、无极桩 首先将双脚分开要与肩同宽,将你的双膝微微弯曲,身体的重心放在两条腿上;将双手就到胸前微微弯曲手臂,手指呈自然装展开,手指指尖相对,手掌掌心向里呈现抱球状,两眼注视双手。姿势高低可根据体质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通过练习下部力量增加稳实,周身内劲饱满,丹田之气充足。 二、开合桩 在无极桩姿势的基础上,两手臂作稍向外棚开和稍向内收合的练习。开时为吸气(小腹鼓起);合时为呼气(小腹内收)。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当练久之后,可以加大呼吸程度,扩大充气量。如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同样,呼到极点将气全部吐出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每次可练3-5分钟,日久可渐增。 三、升降桩 预备时,身体自然正直,两脚开立,头正悬顶,下颏微收,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这时体松心静、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动作时,两手缓缓向前平举至肩高,同肩宽,两肘微下垂,手指微屈,指尖向前,手心向下,眼看两手方向。 这时为吸气(小腹内收,意由丹田提气上升,贴于脊背)。用意不用力,自然稳重,此为“升”式。当两手臂升至肩高时,转为下落,两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微微下塌,舒指展掌,眼看前下方。 这时为呼气(小腹鼓起),气沉丹田,此为“降”式。这样两手臂随两腿的屈伸,做前平举和下按的反复练习即为“升降”练习。姿势的高低可根据体质情况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

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久练后可以逐渐加大呼吸量。如两手升至肩高,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同样两手下按,呼气到极点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一升一降为一次练习。初练时,可做3-5次,久练后,练习的次数可逐渐增加。 四、虚步桩 首先身体立正真好,身体的重心移到右腿上,并将右腿微微弯曲,左腿向前迈出半步用脚跟点地将脚尖翘起,然后将左膝微微弯曲的同时将双手举向前放,将左手上举同鼻子高度,右手放于左边肋骨的下方,双手手指微微弯曲,自然分开,掌心斜相对,指尖均朝前上方,眼看左掌方向,如同左琵琶式。

太极拳基本功

学太极拳要练好基本功,首先要了解太极拳的基本手法有几种,都有怎样的具体要求。太极拳要求劲力“ 运之于掌、通之于指”“ 形于手指” ,手是传感器,听劲、化劲、发劲都要通过手,太极八法中有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前六法直接以手完成。这首先要有正确的手法作为基础。太极拳的基本手法主要有拳、掌、勾三种。太极拳虽然叫做“太极拳”,但是实际上用拳的时候少,用掌的时候多,主要是掌法变化多,而太极拳中用到勾手的地方很少。 拳:手法是四指靠拢向掌心卷屈,拇指与中指或食指相扣用意时松扣,用力时紧扣。握拳应注意勿过紧或过松,过紧则易妨碍血液循环,过松则不便实用;当拳伸出时拳与前臂要成直线不可向外(或向内)扭曲,但一般人最易犯向外扭曲的毛病。向外或(向内)则使腕部紧张,必然妨碍气血畅通。此外,与对方交手时也易受伤。因此应注意这个缺点。 掌:手法是五指自然分开并微屈,虎口成圆形,掌心微含。力求自然状态,食指或小指虚领即可。如立掌时食指领,内缠外缠时以小指领劲,此掌法为半阴半阳或者半掌半拳取“中和”之意。伸掌法:五指微曲,不可伸直,指尖要留有空隙,不可靠拢,每当手掌伸出时,腕部不可过分弯屈紧张,伸出收回都不用力,因为紧张或用力都会妨碍气血畅通。 勾法:有两种,一种以拇指、食指相捏,其余指相合;另一种拇指、食指相捏,其余四指松松拢住。钩指的作用,在“单鞭”式中为“蛇尾”之象形。陈家沟太极拳宗师陈鑫为此式谱以歌诀“单鞭一式最为雄,一字长蛇亘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消息贵在脊骨中”。在实际用法,以钩手为“点穴撅”之所用。 关于太极拳的手法,一般只有上述三种,但这三种手式在太极拳运动中是经常变换的,每当变换时应注意缓慢,不可太快和用力,在不用时腕部必须松活轻灵,尤其腕关节不可紧张,否则影响气血畅通。 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有五种:即弓蹬步、骑马步、丁虚步、半扑步、八字步。现将各种步法要点分述如下: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1、重视拳架的锻炼 拳架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是太极拳的本。所以强调拳先打低架,也就是拳走低架,裆走下弧。因为拳架里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人体整体素质训练的多种要素,如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松柔、丹功、意念力、智力、胆量、精神、技巧等多方面的训练。这些方面的训练内涵是其他锻炼项目(如推手、器械)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说,在学习拳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 练架子是长功力的过程,是练“知己”功夫的过程,是推手中不能施展,而在拳架中淋漓尽致地施展,器械锻炼中,各种拿法以及各种手法难以得到锻炼,所以,每天安照要求尽可能地多打几遍拳。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2、单式训练 实质上是发劲锻炼。如果练拳着眼于护身、交手,必须进行单式练习。主要是从拳架中拆出一些认为最实用,最善于施用的招法。这样会很苦、很累,但功力会提高很快。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3、练推手 双方切磋,练推手其实就是听劲、喂劲、化劲、发劲诸手法的练习,切磋各种太极劲力彼此相生相克的关系,从而锻炼知彼

的功夫。 在太极推手中,“知己知彼”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提高触觉灵敏度,努力扩大自身引化来力的空间,尽可能将来力引向“强弩之末”的境地。练推手要从吃亏入手,着重提高化解来力的功夫,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发劲。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4、器械训练 主要是锻炼臂力、腕力、腿力、腰力以增强自身功力,它是拳架功力的补充。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5、内功的训练 (即:意、气、力的训练) 意 首先是意念,每个式子,每个动作都加上意念,全神贯注,每个动作运行之中都想前面有各种阻力,叫做有敌情观念,也叫有功防意识。(也是我师傅常讲的一人玩二人)。 气 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要全面发挥人体的呼吸功能,在进行肺呼吸的同时,要重视丹田呼吸(即:腹式呼吸),以便有利于调节和发挥人体潜在的多种功能。 力 丹田力其实就是腰力,丹田的旋转滚动,带动四肢,带动整体运动。丹田运动时人体的调整有特殊的功效。 这三个方面的锻炼,是太极拳内功锻炼的三个重要部分。关键部位,贯穿于上面各种外功,内功的锻炼之中,万不可轻视。 提高功力,不管是外力还是内劲,都要做到外力和内劲的结

太极拳十大要领

陈氏太极拳十大要领是习练陈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知识,它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必须弄懂弄通,练习时严格遵守。 一、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是指演练太极拳时,始终保持头容端正,百会穴轻轻向上领起,有绳提之意。此为演练太极拳最基本的要领之一。 要想做到虚灵顶劲,须先弄准百会穴的位置。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顶端中央的发旋处,也即后发际正中向上七寸处,又称三阳、三阳五会、五会、巅上、天满、维会、泥丸宫、岭上、岭上满天等,为人体之制高点。《拳论》说:百会穴领其全身。虚灵顶劲就是清气上升,虚达于百会穴。 清气如何上长?《拳经》说:“顶劲者,是清气上升于头顶也。”如果中气不向上领,正气机塌,四肢瘫软,无涌上头,头重脚轻,足下不稳,扭转不灵,气脉不通,横气填胸,有损身体健康。 顶劲又不可不及,不及则提不起精神。所以《拳论》说:“中气上提,若有意,若无意,不轻不重,似有似无,不过不及,折其中而已。”“打拳全是顶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一振。” 虚灵顶劲,既是打拳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要领,同时又是一种拳术境界。练拳之初,很难真正领会其意,准确把握要领,

只要由招熟渐悟到懂劲阶段,内气开始动荡,清气产生、丰盈,膀胱发热,丹田中正气浩瀚,才可真正体验灵机一动,清气上浮,周身空灵的奇妙境界。但尽管如此,演练者从一开始,就须严格遵守虚灵顶劲的要领。非如此,难于练好太极拳,不会产生清气,也不会有以后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随心所欲的通达和自如。 二、含胸塌腰 含胸塌腰是在开胯屈膝的同时胸脯向内微微含住,心气下降,两胁微束,腰劲自然下塌,周身血脉流畅无阻;要塌腰,必定含胸。两者不能分开进行,而要互为前提,互为照应。含胸要含住劲,切忌胸部外挺,若胸部外挺,则会引起气拥胸表,致使自身上重下轻,脚腿上浮,重心不稳。含劲要四面包涵住,却不是紧紧收闭,而要“胸虚如磐”。《拳论》说:“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磐折如鞠躬形,是谓含住胸,是为合住劲,要虚。”“胸间松开,胸一松,全身舒畅,不可有心,亦不可无心。自华盖至石门要虚、含住,不可令横气填于胸中。”“胸膈横气卸到脚底,即不能,亦当卸至丹田”。也就是说在气未能贯注周身时,即使不可能下沉直达涌泉穴,也要沉入丹田。久而久之自能周身贯通。 塌腰不可弓腰,弓腰成驼背,经脉、骨骼弯曲受压,气血不通;塌腰又不可软,软则失去灵劲活动。《拳论》说:“腰为

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

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 (一)手型 1.拳:五指卷屈、自然握拢,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 2.掌:五指微屈分开,掌心微含,虎口成弧形。 3.勾: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 各种手型都要求用力自然、舒展,不可僵硬。握拳不要过紧;掌指不要僵直,也不要松软过屈;腕部要保持松活。 (二)主要手法 1.掤:臂成弧形,前臂由下向前掤架,横于体前,掌心向内,高与肩平;着 力点在前 臂外侧。 2.捋:两臂稍屈,掌心斜相对,两掌随腰的转动,由前向后划弧捋至体侧或体后侧。 3.挤:后手贴近前手的前臂内侧,两臂同时向前挤出;挤出后两臂撑圆,高不过肩,低不过胸,着力点在后手掌指和前手的前臂。 4.按:两掌同时由后向前推按;按出后,手腕高不过肩,低不过胸,掌心向前,指尖朝上;臂微屈,肘部松沉。按时与弓腿、松腰协调一致。 5.打拳(冲拳):拳从腰间旋转向前打出;打出后拳眼向上成立拳,高不过肩,低不过裆,臂微屈,肘部不可僵直,着力点在拳面。 6.栽拳:拳从上向前下方栽打;打出后拳面向前下方,虎口向一侧,着力点在拳面。 7.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打;臂稍屈,拳眼斜向下,着力点在拳面。 8.撇拳:拳从上向前撇打;拳心斜向上,高与头平,着力点在拳背。 9.穿拳:拳沿着另一手臂或大腿内侧伸出。 10.撩拳:臂由屈到伸,拳经下向前或前下撩打;撩出后拳心向下,高不过肩,低不过裆。 11.抱掌:两掌心上下相对或稍错开,在体前或体侧成抱球状;上手高不过肩,下手约与腰平,两掌撑圆,两臂成弧形,松肩垂肘。 12.分掌:两掌向斜前方与斜后方或向斜上方与斜下方分开,分掌后前手停于头前或体前,后手按于胯旁,两臂微屈成弧形。 13.搂掌:掌经膝前横搂,停于胯旁,掌心向下。 14.推掌:掌从肩上或胸前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指尖向上,指高不过眉,低不过肩,臂微屈成弧形,肘部不可僵直。

太极十大要领与缠丝功

太极十大要领与缠丝功 十大要领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是演练陈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知识~动作要领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必须弄通弄懂~在演练时严格遵守。 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是指演练太极拳时~始终保持头容端正~百会穴轻轻向上领起~有绳提之意。此为演练太极拳最基本的要领之一。 要想做到虚灵顶劲~须先弄准百会穴的位臵。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顶端中央的发旋处~也即后发际正中向上七寸处~又称三阳、三阳五会、五会、巅上、天满、维会、泥丸宫、岭上、岭上满天等~为人体之制高点。《拳论》说:“百会穴领其全身”。虚灵顶劲就是要清气上升~虚达于百会穴。 清气如何上长,《拳论》说:“非平心静气不可~浊气必下降至足。一势既完~上体清气皆使归于丹田~盖心气一下~则全体之气无不俱下”。顶劲领起来~气归丹田~起于会阴~上行循腹里天突、廉泉、上督脉~亦由会阴起~过长强~顺脊逆行而上至百会。 何谓“顶劲”,《拳论》说:“顶劲者~是中气上冲于头顶者也”。如果中气不向上领~正气即塌~四肢瘫软~无所依附~犹如一堆烂泥~打拳何从谈起, 但顶劲决非硬顶~硬顶是僵劲~非为真正的顶劲。“顶劲上领~意思如上顶破天~不可用气太过”。太过则正气猛涌上头~ 头重脚轻~足下不稳~扭转不灵~气脉不通~横气填胸~有损身体健康。 顶劲又不可不及~不及则提不起精神。所以《拳论》说:“中气上提~若有意~若无意~不轻不重~似有似无~不过不及~折其中而已。”“打拳全是顶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一振。”

虚灵顶劲~既是打拳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要领~同时又是一种拳术境界。练拳之初~很难真正领会其意~准确把握要领~只要由招熟渐悟到懂劲阶段~内气开始动荡~清气产生、丰盈~膀胱发热~丹田中正气浩瀚~才可真正体验灵机一动~清气上浮~周身空灵的奇妙境界。但尽管如此~演练者从一开始~就须严格遵守虚灵顶劲的要领。非如此~难于练好太极拳~不会产生清气~也不会有以后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随心所欲的通达和自如。含胸塌腰 含胸塌腰是在开胯屈膝的同时胸脯向内微微含住~心气下降~两胁微束~腰劲自然下塌~周身血脉流畅无阻,要塌腰~必定含胸。两者不能分开进行~而要互为前提~互为照应。 含胸要含住劲~切忌胸部外挺~若胸部外挺~则会引起气拥胸表~致使自身上重下轻~脚腿上浮~重心不稳。含劲要四面包涵住~却不是紧紧收闭~而要“胸虚如磐”。《拳论》说:“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磐折如鞠躬形~是谓含住胸~是为合住劲~要虚。”“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不可有心~亦不可无心。自华盖至石门要虚、含住~ 不可令横气填于胸中。”“胸膈横气卸到脚底~即不能~亦当卸至丹田”。也就是说在气未能贯注周身时~即使不可能下沉直达涌泉穴~也要沉入丹田。久而久之自能周身贯通。 塌腰不可弓腰~弓腰成驼背~经脉、骨骼弯曲受压~气血不通,塌腰又不可软~软则失去灵劲活动。《拳论》说:“腰为上下体枢纽转关处~不可软~亦不可硬~折其上方得,折其中的意思,”。塌腰时~“腰劲贵下去贵坚实。”“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并行不悖”。 含胸塌腰同时进行~则击身骨节处处开张~丹田中的清气方可上长、畅通至百会穴~下沉之气也可顺利下沉至丹田达于涌泉。周身气由丹田起~分四路出~一气贯通。六分至心~分作两股~各三分上行左、右肩~由骨疑宫贯到左、右指,其余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

陈氏太极拳有哪些基本功 目录: 一、桩法 二、重心转移 三、单手缠丝功 四、双手缠丝功 五、步法 六、拳礼准备活动收势缠丝功 前言介绍 在武术领域,无论那一个派别都离不开基本功训练。不管是初学者,还是老学者,都要时刻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只不过着重点不同罢了。初学者应以基本功训练为主,掌握了基本功后,在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套路和其它功法。自学拳起,无论学到何时,都要坚持每天练基本功。以后,随着功夫的不断增长,可以每天根据学拳者的目的性有选择性有重点地进行练习,但有些基本功如站桩、发劲等都要每天坚持练习。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很多,除一些常规的压腿、踢腿及一些步法如弓步、扑步、马步基本训练外归纳起来主要有手型步型、基础单式、基础桩功和缠丝功四类。 一、手型与步型 1、手型:有五种:掌、拳、勾手、刁手和枪指 1)、掌:陈氏太极拳的掌俗称“瓦楞掌”,成掌时要求拇指与小指有相和之意,其余三指微向后仰,掌心要 虚、要空。 2)、拳:握拳时要求四指并行卷向手心,拇指向掌心方向卷曲,拇指内侧紧贴于食指和中指中节部位。握 拳时不要过分用力,拳心要有空的感觉。 3)、勾手:做勾手时要求五指轻轻捏拢,指尖向下曲腕,手腕背部向上隆起,但要注意放松,不要过分用 力,否则成僵腕,影响血液循环。 4)、刁手:做刁手时要求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以小指领劲,依次曲卷向手心,拇指自然伸直轻 压于食指上。做刁手时不要过分用力,让手指和手腕自然卷曲和隆起。 5)、枪指:做枪指时要求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三指以小指领劲依次卷曲向手心,食指自然伸直与小臂成一 直线,拇指自然向上翘起,形成一手枪状。注意使用时,卷曲的三指不要太用力。 2、步型:步型有六种:弓步、仆步、虚步、马步、独立步和坐盘步。 1)、弓步:分左弓步和右弓步,左弓步又分左正弓步和左侧弓步,反之已然。以左弓步为例:如做左 正弓步,要求左腿向前弓起,大腿与小腿成90-100度,但不小于90度,左脚尖指向左前方,微向里合,右腿自然伸直,但要求膝要屈、胯要松,同时右脚尖向里合,成约45度角,身体面向左侧;做左侧弓步时,要求左腿向前弓起,大腿与小腿成90-100度,但不小于90度,左脚尖指向正前方,右腿自然向右侧伸直,但要求膝要屈、胯要松,同时右脚尖向里合90度,与左脚平行,面向正前方。 2)、仆步:分左仆步和右仆步,是基本步法中较低一个步法。做仆步时,要求一腿屈膝下蹲,殿部距 地面约5公分,另一腿向侧面伸直仆于地上,约平行于地面,脚尖里合90度,与另一脚平行。 3)、虚步:分左虚步和右虚步,左脚虚为左虚步,反之为右虚步。做虚步时要求一腿屈膝下蹲,幅度 应根据动作要求控制在90-150度之间,支撑身体约90%重心,另一腿向侧前方跨半步脚尖或前脚掌虚虚点地,支撑身体约10%的重量。 4)、马步:要求两腿向左右两侧分开,宽约三脚长或80公分左右,两腿同时屈膝下坐,大腿与小腿成 90-120度,但不小于90度,两脚平行或略向外摆。做马步时要注意上半身要垂直于地面,不要翘臀前倾。

陈式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陈式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简述 陈式太极拳在太极拳流派中起源最早,其理论基础也很扎实,学习陈式太极拳的人更 是多。 1、把拳术与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相结合 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易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无一不是阴 阳的对立统一。人的生命运动,其本身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 的过程。 易学认为,凡是属于温热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活动的等方面的事 物或现象,统属于阳的范围;凡是属于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静止的待方面 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阴的范畴。 陈式太极拳顺从阴阳变化之理,其每招每式都在运作之中,阴中含阳,阳中具阴,相 辅相成。 2、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将气功运用于拳术之中 中医学中的导引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发明的一种养生术。主要是通过呼吸仰俯,手足 屈伸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各部血液精气流通无阻,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 导引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即把意与形相结合,使心脏生理正常,从而引导血气于身畅通。中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心为神之居,主掌血脉运行,对人体各个脏腑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宰,人人身上最重要的脏器,位于五官之首。 五脏主藏精气论中以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肾藏志,脾藏意。人体全身的血液依 赖于心脏的推动作用才可以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练习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对身体起着影响,促进身体的微循环,加快代谢,达到养生 的效果。 因此,陈王庭在创造太极拳时,把始祖陈卜所传授下来的一百单八势长拳等状术与中 医的导引相结合,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使形体的运动符合并且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 演练太极拳可使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的一切功能正常发挥,血 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起到练拳养生的作用。否则,会使演练者气血不足,引起推动血液 运行循环的力量减弱,脉道堵塞,产生病变,不利于演练者的身体健康。

太极拳缠丝劲的种类和练习方法

太极拳缠丝劲的种类和练习方法 太极拳缠丝劲的种类和练习方法在太极拳中,手与腿的缠丝劲有顺和逆之分,凡是顺缠劲都是从实腿的腹侧腰隙开始,凡是逆缠劲都是从背侧腰隙开始,并且主张行气运劲时注意经络穴位,这是对腰隙锻炼较为全面的方法。 腰隙的抽换,也有人采取从两腹侧开始的练法,但是经络穴位就不一定要去注意它,因为太极拳缠丝劲的练法是要“行气运劲无微不到”,气血流转贯注,对三阴三阳的经络系统,无所偏倚。如果注意了运转经何穴位,反而有偏倚,有刻舟求剑之弊。 手的顺缠、逆缠,有一顺一逆(右顺左逆或左顺右逆)、双顺、双逆之分,错综复杂,因势而异。左右手同时运行,不分先后。 运转时须以意轻轻运行,不可着力,不可使气,着力使气则犯硬,甚至有流弊。动作越轻缓越好,能轻缓可以揣摩所运之劲从何处而起,到何处而止,柔顺中正,呼吸不急促,气血通行无滞。 成势时,手臂微向前合,微屈不直;不可过,过则无蓄势,不能滔滔不绝,气也只能至肘,不能至指;不可太屈,太屈为不及,不及则手臂成直角无劲掤。内劲须得其中,姿势也须得其中。 手在运转时,中指领住左右四指,自食指至小指指节骈并,指尖向手背微弯,劲由掌根透于指尖,指方有劲。运转时小指拥无名指,无名指拥中指,中指拥食指。大指尖亦微向后弯,虎口

要圆。 手足一起运动,中间胸腹随之运转,不分先后,必如此运,方能一气贯通,上下相随。所谓:“外之所形,莫非内之所发。” 陈氏太极拳顺缠与逆缠的练法一、手顺缠劲 从实腿的腹侧腰隙起,里往外缠为顺缠。 内劲由实腿的腹侧腰隙上行至日月,达肩井,向肩顒;下行至青灵、少海,经上廉、下廉,达阳池,或由阳池向大指根从手背再缠至小指腓,里转小指肚,依次贯注于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肚。指向前合,劲贯九分,神气要贯到十分。逢虚腿一面的手顺缠时,内劲也由实腿的腰隙起,斜行至虚腿一面的日月而运转。 二、手逆缠劲 从实腿的背侧腰隙起,外往里缠为逆缠。 内劲由实腿的背侧腰隙起,上循背后膏肓、魄户、附分逆行而上至肩颙,经消泺、清冷渊,达少海,向上廉,经支沟、阳池,至大指掌,分注五指肚。逢虚腿一面的手逆缠时,内劲仍由实腿的背后腰隙起,斜行至虚腿一面的背侧,随即上行至膏肓而运转。 三、腿顺缠劲 里往外上面向下斜缠,以膝头向裆外旋转。 内劲由腰隙经大腿根里边向上而外,经环跳穴,再往里向下斜缠至足跟(大钟穴),分注五足趾肚。 四、腿逆缠劲 足平实踏地,足趾与足跟用意沉住,中间涌泉穴要虚,随着下缠劲,其劲如缠入地下,使有盘根错节之意,膝以上两大股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