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论君子教案

论语论君子教案

论语论君子教案
论语论君子教案

论语——论君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对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于《论语》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3. 掌握"三愆","三戒","三畏","九思"等的具体内涵.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的形式,论述"三愆","三戒","三畏","九思"等内容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素质目标

1. 对《论语》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树立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观.

2. 讨论孔子的君子之道,联系社会提高自己为人处世的自觉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愆","三戒","三畏","九思"等具体内涵.

难点:掌握《论语》"言约意丰"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回顾和补充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知识

1.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为国以礼",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哥白尼,弗兰西斯·培根,牛顿,伏尔泰,康德,达尔文)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尊敬和推崇.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足可见孔子思想之伟.

2. 《论语》简介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二)导入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君子人格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而孔子的君子观又是儒家君子人格的基础与核心.在今日中国,了解孔子的君子观,提倡儒家的君子人格,对于社会道德的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道德,除去政治因素外,都必然建立在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基础之上. 现代中国要想建立自己成型,有序的道德伦理,必须在中国固有文化传统中寻找自身的人文精神,这其中,君子人格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

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怎样做才是君子呢在于丹的《论语心得》当中,她归纳的孔子的"君子观"有三个标准:一,做一个善良的人.二,成为一个有恒心的人.三"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今天我们择录四则孔子关于君子的言论来体悟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修炼成为一个君子.

(三)课文解读

1. 初读课文,正音正字.

愆qiān:过失. 瞽gǔ:无目之人(瞎子),没有识别能力的人. 狎xiá:轻慢.

疏通文句,领会文意(读译结合,先读后译,译后再读再悟)

第一则——三愆

有个笑话,说一个人请客吃饭,第一次仆人问他:"客人中只有一人没到,可以开席了吗"他说:"唉,该来的没来."过了一会,仆人又问:"客人都到齐了,可以开席吗"他回答说:"唉,不该来的全来了."结果,所有客人都被得罪.虽然是个笑话,可也反映出会讲话有多重要!讲好了,满堂喝彩;讲差了,可以下十八层地狱.

(1) 译文:孔子说:陪侍在君子(有地位的人)边上说话容易有三种过失:一是君子谈论事情还没有轮到你说话却先说话的,叫做急躁不安静;二是君子谈论事情该你说话却不说出要说的话,叫做隐瞒;三是没有察言观色二随意说话叫睁眼瞎.

(2)悟意:孔子认为,陪君子说话,态度要谦恭谨慎,规规矩矩,不躁不隐,随时察言观色,看对方脸色行事.(说话要真诚,不是天真得像小孩子一样真诚而已,它是一种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但在表现真诚的时候,要用适当言词.)

周游列国,专门向国君游说施政纲领的孔子,想必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也专门思考过讲话的艺术.所以,他总结了三条准则:第一,没有轮到自己讲就讲了,这是急躁的表现;第二,轮到自己讲却不讲,这是浪费机会;第三,讲话不看对方脸色,这是睁眼瞎!温柔敦厚的孔子居然用"睁眼瞎"来批评讲话不看对方脸色的人,可见,孔子确实十分看重讲话的艺术.

所谓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意思是说,根据对时间,地点,条件的分析,本不当说的话,你就说了,是犯了"躁"的毛病.

故事1杨修耍小聪明,凭借曹操在饭桌上抛鸡肋,回去与夏侯淳说撤兵,结果引来涣散军心的罪名而被曹操杀掉了,曹操杀了杨修,果然撤兵了,这就是"躁"引来的悲剧.

故事2从前,郑武公想侵略胡国,故意事先把女儿嫁给胡国的国君做妻子,取得他的欢心.一天他向群臣说:"我想对外用兵,哪一个国可以攻打呢"大夫关其思坦率地回答说:"胡国可以攻打."结果武公大发脾气说:"胡国是兄弟国家,你说可以攻打,为什么呢"为此,把关其思杀了.关其思为什么被杀是因为说了不应当说的话,犯了"躁"的错误.胡国听说杀了关其思,以为郑国和自己很亲密,便不加防备,结果,郑国突然出兵,把胡国消灭了,关其思之死也成为一个悲剧.真理无不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所以,发言不是光凭借说什么,而且要考虑说与不说.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对于有识之士,躁就要泄露"天机",泄露"天机"必然引来杀身之祸.

所谓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是说话到应当说的时候而不说,叫做隐.

故事1在历史上,陈平见到刘邦对韩信送来申请做假齐王的奏章拍案而起,马上对刘邦说:"今天我们的形势不利,没有能力禁止韩信自立为王,不如就立他为王,与他亲善,稳定他的心,使他守卫好赵,燕,齐三国,不然很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变化."刘邦听了,马上转怒为"喜",并封韩信为齐王,结果避免了刘,韩的分裂,为刘邦统一天下解决了一次大的危机.

所谓"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是说:"没有察颜观色了解接受信息一方的心态就说起来了",这叫没有眼力,没有见地.没有眼力,没有见地就是瞽,就是"看不见".

韩非子在《说难》中指出,说的难处,不在于知识不足,不在于对意思表达不清,而在于不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更怕无意中说出对方所要保守的秘密.

故事1"触讋说赵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说服成功的例子,为什么他能说服成功呢是因为触讋

了解了赵太后的心态.关其思说服郑武公为什么不成功呢是因为他无意中泄露了郑武公内心的秘密(天机).这种喜剧,悲剧均导源于观察对方心态的眼力.眼明则了解对方的心态说服成功,眼不明则瞽,必然说服失败.

故事2历史上有名的变法家商鞅,来到秦国,由于景监的荐举见到了秦孝公,但第一次说说"论帝业",语未及终,孝公就睡着了,结果说服失败,没有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在景监的再次荐举下,又见到秦孝公,第二次说说"论王道",结果秦孝公说:古今事异,所言未适于用.又没得到重用,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了解秦孝公的心态.经过两次说服,他了解了秦孝公的心态,眼力由瞽变明;第三次见到秦孝公说服"伯业",正中秦孝公的心怀,得到重用,官封左庶长治理国政,为秦国的改革,创业,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二则——三戒

(1)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气血未定,便要警戒迷恋女色;等到壮年,气血正旺盛,便要警惕好胜喜斗;等到年老了,气血已衰弱,便要警戒贪得无厌.

戒,警也.从廿戈.持戈以戒不虞."(《说文解字》)戒的本义是警惕,防备外部敌人,后来字义引申,凡不利于国家,群体,家庭,个人的人和事,均需警惕和防备,都可用戒字.本章之戒,即指君子要警惕自己,不做那些可能对自己造成损害的事.

血气,亦作气血,至今仍在使用.古人认为血为阴,行乎脉之中,营养全身,气为阳,行乎脉之外,辅助血液,二者周流全身上下,无有暂息;心主血,而志为气之帅,所以养心,立志可使血气不乱.现代辞典都把血气解释为"精力",愚以为血气乃复合词,意思应该是"体质和精力".

在古代,三十岁以前都可称"少之时".这期间血气还不固定,不成熟,不旺盛,而生理,心理恰恰又极易冲动,所以要特别警惕贪恋女色.戒色,目标在养"元气".古代帝王多短命,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十几岁即开始沉溺于床笫之欢,元气大伤.今人理解此戒,似应推而广之,各种享乐,游戏均不可无度,防止过时过量,避免血气透支.

三十岁的人,生理已经稳定,心理亦较成熟,进入壮年.壮年期可达二三十年,是人的黄金年龄段.壮年体质强健,精力充沛,正是大展身手,建功立业的时期.正因此时的人已是全面的社会人,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压力,所以要特别警惕不能凭着血气方刚一味地横闯,而应妥善地处理各种问题,进退有据,学会必要的隐忍,退让.戒斗,指防止单纯地逞强,好胜,争斗,目标在养"和气".

何时为老古人说法不一.有"五十始衰"(《礼记·王制》),有"老,谓五十以上也"(南北朝皇侃语),有"六十至老境而未全老"(唐代孔颖达语),有"七十曰老"(《礼记·曲礼》)等.显然,后两种说法较为妥当,今人言老亦与之相符.老人生理机能衰退,精力常常不济,但容易"贪得"(汉代孔安国语).所谓"贪得",愚以为有两层具体含义:一是唯恐失去既得,二是抓紧时间捞取未得.得,既是名,更是利,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等.戒得,目标在养"正气".

"君子有三戒",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是养生之道,尤其是精神修养之道.当然,青年也要戒斗,戒得,壮年也要戒色,戒得,老年也要戒色,戒斗,只不过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人生各个阶段都有主要问题,或说主要难关,渡过相应的难关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钱穆先生说:"后人言志,多指有为,不知有戒,是亦失之."说得好!其实,世界上任何成体系的思想在主张向某种目标前进的同时,都有戒规,戒律.有所为有所不为,乃普天之下的绝对真理,个人,家庭,群体,国家等概莫能外.客观上不得不如此,难能在主观上自觉如此.

(2)悟意:论述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修养――年轻人,不迷恋女色,积极进取,健康成长进步;壮年人,不争强好斗;老年人,不贪名利,清心寡欲,以尽天年.

第二课时

第三则——三畏

(1) 译文:孔子说:君子害怕的有三件事:怕天命,怕王公大人,怕圣人的言语.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不怕它,轻视王公大人,轻侮圣人的言语.

(2)悟意:论君子的思想修养,通过君子小人对"天命",对"大人",对"圣人之言"的不同态度对比进行论述.孔子认为,君子必须尊敬"大人",尊崇"圣人",对"圣人之言"坚信不移,不可小视,不可怠慢,不可不"畏".小人不知利害,不仅不怕,还敢轻视王公大人,轻侮圣人之言,表明他们无知. 畏,《说文解字》曰:"鬼头而虎爪,可畏也."许慎说的只是畏的一种字形,其义是单一的本能的恐惧.

当代学者庞朴先生研究郭店楚简的一个具体成果,是发现从心的字特别多,表明春秋末战国初的人们对于内心世界或心理状态的了解与探讨,已相当可观.郭店楚简共有十四个畏字,分四种字形,除从鬼头相同外,分别从心,从止,从示,从心从戈.四种字形,说明畏的含义并不单一,畏的原因不同,畏的心态和表现不同.

《论语》之畏字是哪种字形,不得而知,今人只好从全句揣摩其意.首先,此畏表明一种心理状态;其次,畏的根源,也是畏的对象,是高高在上的"天命""大人""圣人之言";再次,此畏不同于遇敌人,遇虎豹,遇洪水……之畏.所以,此畏不是单一的本能的恐惧,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有主动自觉的意识在,杂糅着崇拜,尊敬,服从,拘谨,紧张和特殊的惧怕,今之所谓敬畏是也.

孔子的"天"基本上是未能全知的自然,并没有神的地位;"天命"则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客观的必然之势以及偶然之势;"知天命""畏天命"同时包括对个人有限性的深沉自觉.

至于"大人",汉魏时期有两种解释,一指有位者,一指有德者;后来朱熹又认为应是有位有德而又年长者.这类含义的"大人"称呼,起码延续到民国时期.不过,愚以为泰伯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可以给人提示,孔子心目中的大人应是像尧那样有德的君主.这种大人在春秋时期已不存在,孔子之所以说"畏大人",表明对可与天比肩的君主的期待,也表明对现实中无法无天的思想潮流的告诫.

"圣人",依据文章的逻辑,"圣人"排在"大人"之后,不一定非有君位不可.圣人之言对于国家,群体,家庭,个人均有莫大教益,所以必须敬畏.

小人因为不知晓,不懂得"天命"而没有敬畏之心,这是很自然的事.这种人懵懂,肤浅,粗俗,乃至暴烈,除了一些人本性的率真还值得称道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光彩可言.

(狎,轻慢,轻忽,戏耍.轻慢无道昏君,无德王公,自然值得钦佩,受到赞许,但对有道有德之"大人"不敬畏,那就是糊涂的小人了.

侮,与狎义近.古人著文斟词酌句之精到,于此可见一斑.此句道理与上句同.)

"君子有三畏",总的是说作为健全,高尚的社会人,内心世界要有敬畏的情感,要有恰当的自我定位,要有准确的前进目标,不可无法无天,唯我独尊.是人类的一种非常神圣的情感,人们当思之记之.

第四则——九思

(1)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了没有;容貌态度,考虑庄重严肃了没有;说的言词,考虑忠诚老实了没有;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了没有;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家请教;将要发怒了的时候,考虑有什么后患;看见可得的,考虑是否符合道义.

君子视思明,要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假,要把人和事看得通透.可往往人就是看不清是非曲直,或者是不敢或者不想看清真假虚实.要么放弃了自我的标准,换得一时安稳,却遭受良心的煎熬,痛苦一生.当然,如果是看不清人和事,但是看清了自己,愿意与世无争,逍遥自在,这样的君子,还是不错,至少能守住自己内心的那块天地.

君子听思聪,不要听风则雨,要多听多想,要听得聪明.人多嘴杂,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那里千差万别,有的真实有的夸张,光是听人说,安能辨它真伪君子要多听,要善于听不同的声音,还要听得聪明,要听得出什么对,什么对自己有利.首先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才能做一个好的语者.

君子色思温,谦谦君子,自古就有.君子是应该有平和的心态,温润的言语.要心怀宽广,有容

乃大;要处变不惊,潇洒自如.有时候太激烈和明显的表情能瞬间转变周围的气氛,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君子应该有比常人更大的气量,比常人更稳定的情绪.

君子貌思恭,要真诚待人,无论贵贱;懂得尊敬,也懂得谦卑,就像是玉一块,不如炭火那么炽热,不如冰水那么寒冷,温温的,让人觉得舒服.只有尊敬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那些目空无人,总是高高在上的人,不懂得自己什么时候应该谦虚和恭敬的人,不会有好结果的.

君子言思忠,要学会说话,懂得说话,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要言行一致,说出的话,掷地有声,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自己的话要对自己的心忠诚,自己的话要对自己的行为忠诚.只可惜,有的人阳奉阴违,心口不一,让人感到厌恶.

君子事思敬,要懂得敬业,每一份事业都需要全心全意,都要全情投入.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仔细思考,周密准备,态度认真,才能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君子疑思问,要好奇,要有疑问,要多问.只有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思考问题,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才能不断进步.学会提问,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的经验,才能知道什么地方有问题,要有提问的好奇心,才能在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发现问题,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会使用工具以外,还有思考.人类在思考中进化了.

君子忿思难,对于这个,我只能认为是君子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忍让.当然,这些都是在自己的最大限度以内的,不能因为需要做君子就让那些小人们得寸进尺.首先是要忍让,其次才是反击.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一时的忍耐,可以换来今后长久的平稳. 君子见得思义,个人认为是在利益面前,要知道自己坚守的道义.有的人见利忘义,看见即得好处,便忘记了自己还是人,可以牺牲别人的一切甚至生命.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切不能把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2)悟意:本则从行为仪表,工作态度,自身修养等三个方面论述君子应该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认认真真办事,老老实实做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修养,做一个备受诗人尊敬的楷模.

本文作为语录体,言简意赅,精练透辟,富有哲理;而且分条列项,条例清晰;正反对比,观点鲜明,既琅琅上口,又令人深思.

五,课堂小结,领会主旨,概括写作特色.

孔子语录四则谈论的是君子的修养问题,孔子认为,君子要慎言,慎行,慎事,慎思,成为楷模.同学们,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六,课外拓展—思考讨论

如何看待当前的"国学热"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领会课后练习4句子的含义

课外阅读《论语》或《〈论语〉心得》

板书设计:

孔子论君子

《论语》

躁——因时因地制宜

君子有三愆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瞽——察言观色

少——戒色——养元气

君子有三戒壮——戒斗——养和气

老——戒得——养正气

畏天命(个人无法控制的客观的必然之势以及偶然之势)

君子有三畏畏大人(孔子心目中的大人应是像尧那样有德的君主) 敬畏感畏圣人(道德和智能极高的人)

视——明听——聪色——温

君子有九思貌——恭言——忠事——敬

疑——问愤——难见得——义

论语中写仁的句子

论语中写仁的句子1、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6、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7、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9、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1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1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9、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20、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21、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22、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23、巧言令色,鲜矣仁!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29、子罕言利,与命,与仁。30、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31、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3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3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仁论君》 《论语》

出處: 1.《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門徒言行的書籍,以「語錄體」形式寫成。 2.語錄是某人言論的記錄。 3.《論語》本無篇名,後人用每篇的首二字作為篇名(「子曰」二字除外)。 4.《論語》的文字淺白,各章自成片段,沒有連貫性。 1.「仁」是儒家修養的最高標準,亦是人與人彼此相處時的關係;故「仁」可泛 指一切的道德行為表現。 2.本課從《論語》各篇裏,選取了七章論及「仁」的含義和表現的文字。 一.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智 者利仁。」(《里仁》第四) 重點:仁者不受富與貧的環境影響,能安於其中實踐仁德。 1.不仁者面對貴賤時的態度: i.不仁者不能長久處於窮困之中,因為他們在窮困中會容易為非作歹。 ii.不仁者亦不能長久在生活安逸之中,因為他們會容易驕奢淫逸,不知約制。 2.仁者在任何環境中都能自然地堅持仁義操守。 3.智者明白到仁德對自己有好處因而實踐仁德。 4.仁者愛仁德,因而自覺地行仁,他們無所祈求亦無所計較,這是最高的道德境 界。智者知道行仁德對自己有利而行仁,是有目的而為,這是次一等的道德境界。 二.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第四》) 重點:只有仁者才能審察好壞,正地愛人,惡人 仁者能恰當地判別善惡的原因: 他有崇高的道德修養,有正確的是非標準,不憑一己的主觀的愛惡來判斷是非善惡。 三.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 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也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第四》) 重點:仁者對待富貴貧賤及在不同環境下對實踐仁德的態度。 1.仁者一樣希望得富貴而去貧賤,但他們行事以仁義為先,不會為了富貴捨棄仁 義,亦不願為了擺脫貧賤而作不仁之事。 2.仁者無時無刻都會堅守仁德,從無片刻的間斷;仁者即使在倉皇及顛沛流離下 仍不違背仁義。

《论语》之君子论

《论语》之君子论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一书蕴含的思想内容真的是非常丰富,每读一遍都有好些新的体会,其中最能激起我们共鸣的是篇中一些对“君子”日常行为处事的叙述。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理想的人格。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君子,既要有“质”,也要有“文”。“质”是通过自我修身获得道德的升华和人格的完善。有一个叫司马牛的学生问孔子:“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孔子回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在内心经常反省自己,没有愧疚,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表现为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文”是通过好学来获得真才实学和知识能力。“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质”与“文”的关系中,孔子认为:“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就是说,人生获得知识能力容易,实现人格完善困难。在人生的追求中,要更加重视道德的修养。 人生是一个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内在都有所提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人生的起点还是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习是仁、知、信、直、勇、刚等人生各种素质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论语论仁详案

《论语》论仁详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悟和理解儒家“仁”的思想的内涵。 2、对儒家“仁”的思想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3、培养学生“仁”的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论语》的相关篇章,体悟“仁”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让学生切实受到“仁”的思想的感召,也力争做一个仁德之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据统计,《论语》20篇中就有16篇论及“仁”(仅《为政》、《乡党》、《季氏》、《先进》四篇中没有仁字),而其出现的次数,共计有110次之多。这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论语》中“仁”的思想。 【PPT展示第2页】 【板书课题】《论语》论“仁” 【讲解】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如果君子没有了仁德的品质,他如何称得上君子呢可见,孔子将仁作为判别人是不是君子的最重要的标准。所以孔子毕生坚持仁德的思想,也竭力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鼓励国民忠君爱国、报效国家。 【PPT展示第3页】 【讲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所谓志士仁人,就是指有理想、有抱负、立志为国家的建设和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无求生一害仁”,就是:要有、要追求活着的时候不做有害国家利益、有损自己信仰的事;“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要有、要追求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用以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自己的信仰。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可见,“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儒家的基本概念,以至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而不同篇章中的“仁”也大都具有不同的含义,它渗透于学习、做人、生活等各个方面,且相互交织贯穿影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PPT展示第4页】我们本节课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什么是“仁”,如何理解“仁”;二、“仁”的根本是什么三、怎样去修养“仁”的品质 一、什么是“仁” 【提问】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你是怎么理解仁的啊或者说你由仁字都想到了那些词语找个同学来简单谈一谈。 【回答】略。 【总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对仁都有一些自己的独到的看法。那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仁”的。 【PPT展示第5页】

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语句

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为政第二 1.子曰:“君子不器。” 2.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八佾第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而上,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

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里仁第四 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 十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公冶长第五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雍也第六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述而第七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六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十四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语中关于仁的句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5、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6、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4、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5、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7、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1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0、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21、巧言令色,鲜矣仁! 2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4、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6、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 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看,“圣”包含仁而成为比“仁”高的境界,不仅因为“圣”方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已以安百姓”,而且,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尧舜也很难说已经臻达此境界——“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仁”的境界和“君子”境界尽管同样不易臻达,但却有可能通过全身心努力而实现人格转换。 《论语》的关键词“仁”出现过百余次,其意义有多重,需要细致厘定各层意味。一指“仁爱仁德”,共出现105次。又可细分为:“仁爱”如:“求仁而得仁”,“人而不仁”,“仁者安仁”;“亲爱”如:“仁民爱物”。二指“仁人、仁政、仁心仁术”,如“凡爱众,而亲仁”,“殷有三仁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知者乐,仁者寿。”可以说,“仁”的主要含义就是“爱人”,用《孟子》引孔子的话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将仁看作是孔子学说的根本和关键之所在,并从根本上显示出儒家和道家的理想人格君子风范的差异。

《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或者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或者说“爱人”就是“仁”。这些说法需要细加分析,从不同层面加以考察。 在我看来,孔子的“仁”的思想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其一,“仁”的精神是从主体身心出发,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 这种普遍性地爱他人的观念,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征。在《论语·颜渊》中就有三条论及此,十分重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孔子看来,“爱人”与“克己”并不矛盾,通过克制自己的过分欲念而达到中庸协调的境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的人我观念下,恪守社会礼仪并达到“爱他人”的“仁”的境界。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第一次对“仁”加以确切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句话同《论语》中孔子其它地方谈论“仁”

论语之君子论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一书蕴含的思想内容真的是非常丰富,每读一遍都有好些新的体会,其中最能激起我们共鸣的是篇中一些对“君子”日常行为处事的叙述。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理想的人格。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

彬彬,然后君子。”一个君子,既要有“质”,也要有“文”。“质”是通过自我修身获得道德的升华和人格的完善。有一个叫司马牛的学生问孔子:“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孔子回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在内心经常反省自己,没有愧疚,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表现为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文”是通过好学来获得真才实学和知识能力。“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质”与“文”的关系中,孔子认为:“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就是说,人生获得知识能力容易,实现人格完善困难。在人生的追求中,要更加重视道德的修养。 人生是一个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内在都有所提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人生的起点还是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习是仁、知、信、直、勇、刚等人生各种素质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三十而立”重心在“立”字。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到了不少知识,

论语中有关“仁”与“君子”名句及翻译

《论语》中有关“仁”与“君子”的名句及其翻译 一、“君子”风范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论语之君子论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一书蕴含的思 想内容真的是非常丰富,每读一遍都有好些新的体会,其中最能激起我们共鸣的是篇中一些对“君子”日常行为处事的叙述。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变通,与时俱进,而内在心灵则完满、富足,待自内心修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为人处事。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 《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 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理想的人格。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 彬彬,然后君子。”一个君子,既要有“质”,也要有“文”,“质”是通过自我修身获得道德的升华和人格的完善。有一个叫司马

牛的学生问孔子:“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孔子回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一个人在内心经常反省自己,没有愧疚,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表现为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文”是通过好学来获得真才实学和知识能力。“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质”与“文”的关系中,孔子认为:“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就是说,人生获得知识能力容易,实现人格完善困难。在人生的追求中,要更加重视道德的修养。 人生是一个对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内在都有所提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人生的起点还是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习是仁、知、信、直、勇、刚等人生各种素质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三十而立”重心在“立”字。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到了不少知识,丰富了人生阅历,基本掌握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原则,从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而不是依附于父母或家庭在社会上做人做事了。 我们在个人品行修养方面追求君子的行为,那么,在生活方面,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正确对待富贵贫贱。子曰:“君子食勿求

论君子

论君子 论语》流传至今已有2500多年,影响了时代的中国人。它虽然是圣人之语,神圣不可侵犯,但在五四以后也颇受质疑。我们作为华夏子孙——龙的传人,务必对其去伪存真,由表及里,认真的、辩证地去学习、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在这个离经典越来越遥远的时代,我们更有必要重新认识,解析它们。《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中无一句虚言,处处都落在实处。它讲入世之道,交往之道,生存之道,更讲君子之道。在书中“君子”和“小人”的字眼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象“君子怀刑,小人怀土。”“君子不器。”等等。无疑君子是孔子对人格的理想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君子”这样的字眼海不时被人们提起。说某某具有君子风度,是个显纤纤君子;或称某人是“伪君子,真小人”“不够君子”。总会激起一些人喜不自禁,而另外一些人却勃然大怒。可见我们每一个人都对君子有个评判标准,且不论这个标准怎么样,单从个人内心来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梦想成为一个君子,这是一种向往,也是一种理想。于是人们心中便各自拥有一个君子形象,而且是自造的、臆想出来的。想那万千世界,各色人物,各种立场,各种品位喜好又岂能千篇一律。因此此君子非彼君子,君子之争便由此而始。我个人认为君子乃是集仁、义、德、信、智、勇各种高尚品质于一身的理想人格的一种代称。它合于时,合乎礼。因此要至于斯却是很困难的,六者之中达于一者也易,而俱而全者则难矣。 孔子认为孝是仁爱的根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最应专心致力于的工作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由此可见,君子先须成人,人而仁,而后君子。仁者,爱人,先爱其亲,次之爱其民,再次之则爱其君,若以仁爱之心施之于政,则为仁政也矣。“仁”字在《论语》中提到多次,是孔子的中心思想。在付诸于实施的过程中,孔子注意到了“应怜取眼前人。”,从珍惜身边的人做起。因此舍此而为他者,谓之小人;周而进者谓之君子,即周而不进,只孝也,何以治国平天下?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字即明白、懂得。孔子在这里首先提出了义与利的分别,并以此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一个重要准绳,认为一个真诚的君子应以义为原则,以礼为要求,诚实谦虚才能称之为仁义君子。若“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则小人耳,后经孟子及其后继者的发展,义与利的尖锐对立,形成了非此即彼的义利观。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一点,就是人之所欲,天生者是也,况君子亦一人耳,因此追求个人私利并不是一件令人无法启齿的事,若过分强调义和群体,则此君子乃社会之君子,非人之君子也。 孔子所描述的君子形象也是符合“德”的,即品德高尚,要求努力追求德的,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与小人的心胸和视野则不辨自明。小人仅安于现状,曲意逢迎;而君子怀德,时常以道德为念,凡不合者,必弃之。君子又显出一种除邪扶正的勇气和傲骨,若君子失德,则若鸟之无翼,不能久生矣。我们常常可从书中或者现实中看到或者听到,一个口碑极佳的人因一时失德而臭名昭著身败名裂的,即是明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也体现了君子德之高尚。 讲信用。“言必行,行必果。”即要求言行一致,不允诺则已,否则必采取行动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诚信亦是君子所不能少的了。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说,君子感到羞耻的是言谈不符合自己的行为。他又说道:“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行。”。古人都不肯轻易许诺,因为他们认为实现不了诺言才是最为可耻的。所以君子曾一度被要求多做事,少说话,迅捷做事,谨慎说话。这一系列的句子告诉我们,古时候对诚信就有了很高的要求,古之若此,而况于今乎?然而今天缺乏诚信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人们金口乱开,轻易许诺,而转过头去,则已被抛之云霄,当当事人遇而问之,则跌足而叹:“哎呀,我怎么吧这事儿给忘记了呢?”令人奇怪的是,每次遇上这

论语中的仁与礼

论语导读 试析《论语》中的“仁”与“礼” 摘要:仁与礼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两者共同奠基于人伦道德实践,仁、礼合一而并重是其基本关系模式。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转型中,儒家学者从彰显儒学普遍性价值出发,对仁、礼关系作出了独特的诠释,仁体礼用、仁体新用、仁礼分立是其中最主要的三派观点。反思近现代儒学仁、礼关系论的理论得失,回归儒学重视人伦道德实践的生活世界,确立仁礼之间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多向发展的关系,是儒学当代开展的重要途径。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 关键词:论语孔子仁礼仁礼相成 引言: 仁与礼是孔子学说的基本思想。如何理解这两部分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理论界颇有歧义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本礼次,仁决定着礼。也有的着重于孔子对礼的强调而持相反观点。实际上在孔子那里,仁和礼不可分割,仁属于价值理性,礼属于实践理性,离开了价值理性,实践理性无从建构;离开实践理性,价值理性亦得不到落实。从同构互动关系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 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 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 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 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 办事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解释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思是: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意思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意思就是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意思是: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回答,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于下位而毁

浅谈《论语》中“君子之道”的思想阐发

浅谈《论语》中“君子之道”的思想阐发 《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一部著作,是研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深邃内涵的经典文献。《论语》博大精深,“君子之道”作为其重要内容,一直深受人们的推崇及信奉。通读《论语》一书,不难发现,孔子非常注视对其弟子自身修养及品德操行的培养和提高,教育弟子克己修身,努力塑造“君子”这一理想的人格范式。“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频率很高,共有107次之多。足以看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早已将君子视为自己做人的标样。一、“君子之道”的基本理念 自古以来,君子道德与君子人格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不懈追求的人生境界。这一人生境界可以概括为——君子之道。 (一)乐道——君子的境界追求 乐道的意蕴之一是不懈追求万物发展之规律和人类道德之境界。古代圣贤认为,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是人有礼义廉耻,为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人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道得之,不去也。”“道”与“义”不仅是孔子选择富贵贫贱的标准,而且是其一生崇尚和追求的人生境界。 (二)弘毅——君子的意志保障 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说明有志向的读书人要刚强、有毅力,因为他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以在天下实现仁德为己任是沉重的任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遥远的征途。所以要追求和践行君子之道就必须有刚毅顽强的意志。 (三)善良——君子的道德基石

善良是道德的重要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内涵常被浓缩为“仁 义”二字,“仁”是孔子创立的一个道德范畴,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基本意蕴是“善”。因此,善良是君子必备的道德品行。怀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没有私心,不以利用他人或从别人身上获得好处去真心诚意地与人相处,是君子的道德基石。 (四)尊贵——君子的人格品位 尊贵作为君子的人格品位,主要表现为君子为了追求道义而展示出的刚直方正的独立人格。儒家认为有德有识之士要实现自己经天纬地之抱负,不仅要通天、地之道,更要通人之道,做到能安人、能服人。因此君子应具有谦和的处世之道 与刚直的行为准则。 二、如何成为一名“君子” (一)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对于什么是君子,《论语》中记载了一次司马牛跟孔子的对话。子曰:君子不 忧不惧。(《论语·颜渊》)不忧不惧就可以做君子了?对于司马牛的疑问,孔子 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可见,在孔子心目中,“君子”作为一种理想人格更多地是靠道德修养建立起来的。一个人在反省自身的时候,能够做到问心无愧,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够经得起推敲、考验,内心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于丹教授曾经说过:“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孔子在和弟子讨论君子的时候也曾经说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一个拥有仁慈之心的人,他的内心就会宽厚、慈爱,因此也就不会计较生活中的得失,使自己的内心处于一种坦然平稳的状态,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忧愁呢?有智慧的人处事得当,考虑的全面,权衡恰当,怎么会有迷惑不定的时候呢?内心无比勇敢,又有何所畏惧的呢?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因此在孔

浅谈《论语》中的“君子”

浅谈《论语》中的“君子” 摘要:《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博大的人文精神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心理。《论语》中的君子是一个复杂饱满的立体的形象,全书从开篇到结尾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君子修养体系,君子之道对现代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孔子;《论语》;君子; 一直以来,“君子”话题便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君子”一词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便是贤人志士社会实践、文化追求、道德践履的力量源泉。《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君子”一词在书中出现了107次,“君子” 可以说是《论语》中的一个高频词。虽然《论语》中没有对君子进行完整的阐释,但只要结合《论语》的相关描述来了解“君子”,就会勾勒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的君子之道对于现代人具有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 君子的定位 “君”字在甲骨文中上面手执笔,即“尹”字,与“父”相似,含有“父辈掌权’的意思,表示治事,下面为“口”,表示发号施令。故《说文解字》说:“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子”在古代是对人的尊称,“君”与“子”合称,最原始的含义应为“君之子”。商周时期,君子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的通称。而在《论语》里,“君子”的范围明显扩大且下移。杨伯峻先生对“君子”作了两种界定:一是有道德的人,一是在高位的人。[1]其中前者指通过系统的教育而培养出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读书人或者说“高材生”,也就是社会的道德文化精英,在当时被称为“士”;后者指贵族统治者,也就是“大人”,与之对应的就是地位低下的平民。 其实,有道德的人不一定在高位,而在高位的人也不一定有道德,“君子”并非是某个具体的阶层。其一,“君子”与国君有别,“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君子”不同于国君之“君”。其二,“君子”非官员,有官职的人并不都“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泰伯》),而这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 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看,“圣”包含仁而成为比“仁”高的境界,不仅因为“圣”方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已以安百姓”,而且,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尧舜也很难说已经臻达此境界——“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仁”的境界和“君子”境界尽管同样不易臻达,但却有可能通过全身心努力而实现人格转换。 《论语》的关键词“仁”出现过百余次,其意义有多重,需要细致厘定各层意味。一指“仁爱仁德”,共出现105次。又可细分为:“仁爱”如:“求仁而得仁”,“人而不仁”,“仁者安仁”;“亲爱”如:“仁民爱物”。二指“仁人、仁政、仁心仁术”,如“凡爱众,而亲仁”,“殷有三仁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知者乐,仁者寿。”可以说,“仁”的主要含义就是“爱人”,用《孟子》引孔子的话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将仁看作是孔子学说的根本和关键之所在,并从根本上显示出儒家和道家的理想人格君子风范的差异。 《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或者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或者说“爱人”就是“仁”。这些说法需要细加分析,从不同层面加以考察。

在我看来,孔子的“仁”的思想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其一,“仁”的精神是从主体身心出发,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 这种普遍性地爱他人的观念,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征。在《论语·颜渊》中就有三条论及此,十分重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孔子看来,“爱人”与“克己”并不矛盾,通过克制自己的过分欲念而达到中庸协调的境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的人我观念下,恪守社会礼仪并达到“爱他人”的“仁”的境界。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第一次对“仁”加以确切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句话同《论语》中孔子其它地方谈论“仁”有所不同。其它处谈“仁”,一般是就某种具体情景或学生的某种问题做出具体的回答,而没有上升到范式“定义”的抽象层面,而此处“夫仁者”的语气,即对“仁”这一核心范畴下定义,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仁”的普遍标准加以界定。同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分别用五种品德来说明“仁”的性质:“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也就是说,仅仅达到其中一项,并不能成为仁人,而只有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