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高考状元笔记-清诗鉴赏100例

2015高考状元笔记-清诗鉴赏100例

2015高考状元笔记-清诗鉴赏100例
2015高考状元笔记-清诗鉴赏100例

清诗鉴赏100例

1.袁枚《夜过借园闻笛》

2.林则徐《塞外杂咏》

3.吴锡麟《江夜》

4.江湜《山寺夜起》

5.陈维崧《将去洛阳,灯下感赋》

6.黎箭《小园》

7.袁枚《秋海棠》

8.吴伟业《采石矶》

9.柳如是《西湖八绝句(之一)》

10.顾炎武《塞下曲》

11.袁枚《纸鸢》

12.郑燮《淮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13.桑调元《五人墓》

14.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其二)》

15.吴景仁《稚存①归索家书》

16.宋湘《梅修①重有浙江之行()其二17.史夔《无锡望惠山》

18.叶燮《客发笤溪》

19.陈文述《夏日杂诗》

20.张问陶《出栈》

21.戈鲲化《甬上竹枝词》

22.袁枚《苔》

23.蒋士铨《湖上晚归》

24.钱澄之《夜归》

25.郑珍《晚望》

26.姚范《山行》

27.史台懋《春阴》

28.王永彬《同友人游青溪》

29.王猷定《螺川早发》

30.阮江《甬江夜泊》

31.王士禛《真州绝句》

32.宋琬《狱中对月》

33.宋琬《江上阻风》

34.厉鄂《晓至湖上》

35.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

36.袁枚《推窗》

37.袁枚《赤壁》

38.祁寯藻②《潜山道中》

39.吴嘉纪《落叶》

40.姚鼐《淮上有怀》

42.郑板桥《小园》

43.査慎行《晓过鸳湖》

44.徐兰《出关》

45.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46.赵执信《晓过灵石》

47.赵执信《秋暮吟望》

48.施闰章《舟中立秋》

49.王士禛《符离吊颍川侯傅公》

50.姚鼐《金陵晓发》

51.于震《海上吊吴野人墓》

52.吴兆骞《帐夜》

53.査慎行《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54.徐兰《出居庸关》

55.周密《野步》与赵翼《野步》

56.张之洞《登采石矶》

57.吴伟业《登缥缈峰》

59.吴伟业《遇旧友》

60.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61.释宗渭《横塘夜泊》

62.龚鼎孽《百嘉村见梅花》

63.蒋士铨《题王石谷画册玉簪》

64.陈三立《夜舟泊吴城》

65.袁枚《马嵬》

66.何绍基《山雨》翁卷《山雨》

67.宋荦(luò)《邯郸道上》

68.黄燮清《广陵吊史阁部》

69.吴伟业《送友人出塞》

70.赵执信《萤火》

71.朱彝尊《度大庾岭》

72.张謇《屡出》

73.吴伟业《梅村》

74.孔尚任《北固山看大江》

75.高鼎《村居》

76.沈绍姬《寄家人》

77.何绍基《素心兰》

78.金圣叹《清明》

79.袁枚《渡江大风》

80.龚自珍《漫感》《己亥杂诗》

81.黄燮清《广陵吊史阁部》

82.何绍基《山雨》

83曹雪芹《对月寓怀》

84.查慎行《独游南湖》

85.郑燮《题画》

86.黄遵宪《日本杂事诗》

87.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88.陈维崧《别紫云》

89.王士禛《高邮雨泊》

90.赵执信《归舟》

91.姚鼐《出池州》

92.陈文述《夏日杂诗》

93.赵翼《渡太湖登马迹山》

94.蒋士铨《岁暮到家》

95.郑燮《山中雪后》

96.龚自珍《秋心三首(其三)》

97.陈忱《叹燕》

98.蒋士铨《岁暮到家》和《归信吟》

99. 史台懋《春阴》

100.翁格《暮春》

正文

1.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夜过借园①闻笛

袁枚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注】①借园:作者好友李晴江的寓所。

1.简答“笛声”这一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4分)

参考答案

1.笛声是全诗的中心意象。(1分)它是借园主人心声的流露,感情的寄托。(1分)。诗的首联引出"水上音",中间两联集中笔墨对其进行描写。颔联借“笛声”抒发"秋士"哀愁之心,颈联写诗人与“笛声”产生了感情的共鸣,又陶醉在音乐的享受之中,尾联首句,当作者在"秋夜"听完友人的一曲笛声之后,终于迎来了与"秋士"的相逢之时,通过“笛声”两人心灵达到了高度的默契。诗的收束像不尽的笛声的余音一样,让人回味无穷。(1分)

2.(5分)这两联主要运用了陪衬烘托的表现手法。(2分)颔联描写笛声在冰凉如水的月色中飘荡,浸透了清冷的月色,更增添了笛声凄怨的情韵;颈联写笛声嘹亮,仿佛阻遏了夜空中的碧云,突出了借园主人吹奏技巧的高超。(2分)诗人以视觉意象“月色”及嗅觉意象“藕香”作为陪衬烘托,使笛声意味更加丰富感人。(1分)(要求能结合颔联颈联分析鉴赏。否则酌情扣分)

2.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塞外杂咏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下的一首诗。

②笏,古代大臣朝会时所拿的手板,长方形。

③琼瑶:美玉。

1.请简析首句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2.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万笏”为喻,描绘了天山山峰众多连绵的景象;用“琼瑶”比喻天山山顶积雪。

2.作者前两句描绘了天山雄伟壮丽的的景象,写自己被谪贬伊犁,旅途中只有天山相伴,表现了寂寞孤独之感。后两句写“笑”写“难消”,表面上写开朗旷达,实际上流露出身处逆境的无奈,表达了年事已高、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江夜

吴锡麟

万峰壁立大江横,秋色连天露洗清。

但觉无船无月载,不知是水是风行。

隔汀孤鸟欲同梦,逆浪老鱼微有声。

半夜月沉潮又上,渔灯流过蓼花明。

(选自《晚晴移诗汇》)

1.为什么诗人“但觉无船无月载,不知是水是风行”?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的颈联或尾联进行简要赏析。(3分)参考答案

1.“但觉无船无月载,不知是水是风行”这两句表现的是诗人秋月之夜行船大江时错觉(1分):在清碧如秋露洗过的夜空之下,行船于大江之上,人飘飘欲仙,似乎没有船也没有月,也不知是水流还是风行,只觉得无所依凭,恍惚若空游一般自由(逍遥)(2分)。

4.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6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2分)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2分)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风岚之动态,形象生动。(2分)

2.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1分)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夜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2分)二是思家,(1分)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1分)

5.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将去洛阳,灯下感赋

陈维崧

露幌风帘思不禁,巡檐背手重沉吟。

一城汉苑隋宫地,几夜零砧断杵心?

菊到将离分客瘦,天因离别酿秋阴。

偃师①明发应回首,洛水嵩云②深更深。

[注]①偃师:河南县名,位于洛阳东面。

②洛水嵩云:洛河之水,嵩山之云。洛河流经洛阳,嵩山在洛阳东面。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以首联和颔联为例简要分析之。(4分)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的颈联做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别洛阳时的留恋与感伤。(2分)首联“思不禁”直接点明诗人离开洛阳前心绪不宁、浮想联翩的情形,“巡檐背手”“重沉吟”则将作者内心情绪具体化、动作化。颔联借洛阳汉苑隋宫的遗迹、牵人魂魄的断续捣衣声的描写,间接表现诗人对洛阳的留恋。(2分)

2.(4分)①拟人手法,菊花因离别在即而分外寒“瘦”,天气因离别在即而“酿”出秋阴,移情于物,化静为动,渲染了离别在即感伤与留恋。②借景寄情,菊花分外寒瘦,天空秋阴浓厚,哀景寄托了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之情。③哀景衬托哀情,分外寒瘦的菊花、秋阴浓厚的天空衬托了诗人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

④情景交融,诗人因离别在即而神情黯然,菊花因深秋来临而分外寒瘦,天空因深秋来临而阴云浓密,情景水乳交融。(手法2分,分析2分,任答一点即可)

6.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小园

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寒花:菊花。

作者简介:

黎简原籍广东顺德,其父来南宁经商,娶当地大族雷氏女为妻。乾隆十二年(1747)五月二十三日(6月30日)黎简生于广西南宁,年轻时往来广东、广西间。因喜爱广东省内东樵(罗浮)、西樵二山之胜,故自号“二樵”。他还取东樵432峰、西樵72峰之意,把居室命名为“五百四峰堂”。黎简性情耿介,不慕名利,世人目之为狂,遂自号“狂简”。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将赴廷试,因父丧未行,遂不复应试。黎简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兼精书法,擅长篆刻,号称“四绝”。

一生未出仕,靠卖画、卖文及教馆为生,生活比较清贫。曾寄居广州慈度寺,住处四周种上竹子,曰竹平安馆。中年所居村曰百花村,筑亭曰众香阁、曰药烟堂、曰五百四峰。袁枚当时名动天下,来到广州欲求一见,却被黎简拒之门外,一时轰动诗坛。翁方纲任广东学政时,未到广州上任,先梦见二樵,更被传为佳

话,也可见二樵在当时文化人心目中的地位。1799年十一月七日(12月3日)卒。

1.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6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5分)

3.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品格?请简要分析。(4分)

4.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一联作简要赏析。(4分)

5.诗歌最后两联借助哪些意象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窥”字运用拟人手法,反客为主,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想一睹其真容,生动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美丽动人,富有魅力。

2.幽竹、寒花(菊花)寓含高风亮节之意,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的象征。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辉映,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

(2)选用亭亭静立的幽竹、凌霜傲放的秋菊(寒花)、洁白无瑕的新月等意象,(2分)表现了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和节操。(2分)

4.(4分)“水影”句正面描写园内景色之美,(1分)园内小池清澈见底,池边大树枝繁叶茂,树影倒映池中婆娑荡漾,水静影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1分)“山光”句巧妙变换角度,运用拟人手法,从侧面突出园中景物之

美,(1分)本为园中之人透过短墙欣赏“山光”,诗人却说“山光”窥视园中美景,不但写活了“山光”,增添了情趣,更侧面突出了园中景物之美。(1分)5.(4分)幽竹、寒花、新月,(2分)幽竹劲节,寒花孤傲,新月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通过这些意象刻画了一个孤清高洁,胸怀澄明的人物形象。(2分)

7.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秋海棠

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3分)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4 分)参考答案

1.“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美丽;“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暗有清香”写自有香气。

2.本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2分)后两句中,“清香”喻指一种高洁的品德,“幽人”指高洁的隐士,这两句诗借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淡泊情怀。(4分)

8.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采石矶

吴伟业

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

曾闻飞将在,落日吊开平。

[注]飞将,为飞将军李广的省称。《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李广英勇善战,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后因以“飞将军”指矫健敏捷的将领。这里指的是明将常遇春。

作者简介:

吴伟业(1609~1672)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先世居昆山,祖父始迁太仓(今皆属江苏)。少时"笃好《史》、<汉>,为文不趋俗"(《镇洋县志》),受张溥赏识,收为学生。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后任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南明福王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仅任职两月便辞官归里。清朝顺治十年(1653),被迫赴京出仕。初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三年后奔母丧南归,从此隐居故里直至去世。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也无好感。他屈节仕清,一直认为是“误尽平生”的憾事,在诗文中多有表露。吴伟业诗今存1000多首,他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其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眠之致。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颇能概括其特色及前后变化。他的诗歌多写哀时伤事的题材,富有时代感。他的近体诗中的佳作有《过吴江有感》、《过淮阴有感》、<杂感>、《扬州》、《读史杂感》、《怀古兼吊侯朝宗》等。其中《扬州》四首,更是他七律的力作。而他的七言歌行更为出色,音节极佳,情韵悠然,其中如《圆圆曲》讽刺吴三桂降清;《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

写田妃、公主的身世遭遇;《楚两生行》、《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写艺人的飘零沦落;《临江参军行》颂扬抗清将领;《松山哀》讽刺洪承畴降清,内容深婉,有“诗史”之称。他还有一些反映民间疾苦之作,如《直溪吏》、《临顿儿》、《堇山儿》、《马草行》、《捉船行》等。不过吴伟业的七言歌行也有用典过多的缺点。

吴伟业词作不多,但传诵颇广。陈廷焯评论说:“吴梅村词,虽非专长,然其高处,有令人不可捉摸者,此亦身世之感使然。”又说:“梅村高者,有与老坡神似处。”《白雨斋词话》)其风格与诗近似,清丽哀婉。如〕《满江红·蒜山怀古》,咏镇江府事,声情悲壮;《贺新郎·病中有感》,自怨自艾,悲感万端,感人至深。

吴伟业著作有《梅村家藏稿》、《梅村诗馀》、传奇《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史乘《绥寇纪略》等。

“江左三大家”清初有影响的诗人,史推“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而真正有资格与“才名满天下”(钱泳《履园丛话》)的诗坛领袖钱谦益并列的,只有吴伟业。钱氏尊宋,吴氏学唐,此后清代的各种诗派,大抵不出这二人的门户,足见二人对清代诗歌影响之深远。

钱谦益极口赞誉吴伟业的诗才,曾用“以锦绣为肝肠,以珠玉为咳唾”(《梅村诗集》钱谦益序)来形容吴伟业诗歌之风华绮丽。康熙帝亲制御诗《题〈吴梅村集〉》:“梅村一卷足风流,往复搜寻未肯休。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思杜陵愁。裁成蜀锦应惭丽,细比春蚕好更抽。寒夜短檠相对处,几多诗兴为君收。”对吴伟业诗歌给予恰当中肯的高度评价,从而奠定了吴伟业诗歌在有清一代的地位。

1.这是一首吊古之作,可是诗人在诗的前两句用来写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诗人运用的又是那些手法?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此诗的前两句重在写景,写采石矶两岸山之高峻和水流的湍急,一句话,突出了环境的险恶,用以映衬英雄行为的难能可贵,在险山恶水的背景下愈加显出英雄形象的光辉。

2.诗人在写景时主要运用的手法是夸张,“千寻险”,极写山之高峻与险恶;“一矢争”,极写水之湍急,几乎可与飞箭比快慢。

9.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西湖八绝句(之一)

柳如是

垂杨小院锈帘东,莺阁残枝蝶趁风。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作者简介:

柳如是,女诗人,浙江嘉兴人。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其墓在江苏常熟虞山花园

浜。著名作家朱千华在其地理人文著作《中国美女地理》中,对柳如是的身世,有详细记述。

1.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诗人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技巧?

2.你怎样理解诗的最后一句“桃花得气美人中”?

参考答案

1.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清幽的画面:依依垂柳,精巧小院,屋宇绣帘,莺阁宁谧,残花点点,蛱蝶飞舞……一个摆脱了世俗喧嚣的环境。诗人恰倒好处地运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才使得这个静谧的小院里充满了生机。

2.在寒食节里,诗人走在西泠路上,灼灼桃花,艳丽无比;一时间真不知是桃花映衬着“美人”,还是“美人”装扮了桃花。但诗人柳如是虽为风尘女子,却十分自信,她认为桃花之美艳是因为得到了“我”这位“美人”的辉映

10.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顾炎武

赵信城边雪化尘,纥干山下雀呼春。

即今三月莺花满,长作江南梦里人。

1.诗的前两句,均为写景,写的又都不是眼前之景色,所以属于。请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

2.汪瑞在《明三十家诗选》中评价这首诗时说:“黍离麦秀之悲,渊深朴茂。”由此可见,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在写思妇只苦,实际上却别有所托。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

参考答案

1.虚写。诗人不过就是用不在眼前的“赵信城”、“纥干山”已经是“雪化尘”、“雀呼春”,来写边塞已春归,更何况此刻江南春意早盎然。

2.古语有“春女思,秋士悲”,丘迟在他的《与陈伯之书》中也写过:“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在这样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春闺之人自然更加盼望着戍边的丈夫归来了。诗的尾句写得似乎很平淡其实蕴涵着极度的悲怆,不由得使人想到了唐代的陈陶的《陇西行》中名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其实这还只是诗的表意。作为一个爱国志士的顾炎武是无时无刻不在希望故国复兴的,这恰如思妇怀念自己的丈夫一样,自然界的春天降临是未能为思妇带来一丝慰藉的,因为想起戍边的丈夫已然成了白骨,因为诗人怀恋的故国也早在思念之前实实在在地灭亡了,所以这“梦里人”就并非是所谓的梦中的心上人了,兼含着的是诗人魂牵梦萦的朱明王朝了。因此此诗寄寓着的是诗人的亡国之痛。

11.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纸鸢

袁枚

纸鸢风骨假棱嶒,蹑惯青云自觉能。

一日风停落泥滓,低飞还不及苍蝇。

诗人简介

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24岁参加朝廷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大司寇(刑部尚书)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

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好友钱宝意作诗颂赞他:“过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应。”他亦作一幅对联:“不作高官,非无福命祇缘懒;难成仙佛,爱读诗书又恋花。”自此,他在随园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他在给友人程晋芳的信中说:“我辈身逢盛世,非有大怪癖、大妄诞,当不受文人之厄。”袁枚晚年游历南方诸名山,与诗友交往。生平喜称人善、奖掖士类,提倡妇女文学,广收女弟子,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与赵翼、张问陶(船山)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笔又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1.《纸鸢》是一首,诗中处处笔比似乎都在写“纸鸢”,其实,“纸鸢”正是诗人所鄙夷

的。

2.诗人还曾写过一首《憎蝇》诗,诗中写道:“深秋丑扇尚纷纷,偶据高柯自道真。枵腹可曾餐墨水?恶声偏欲扰诗人。神昏不复追风骥,暑退能留几日身?辜负天教生羽翼,枉钻窗纸费精神。”可是在本诗中却又说“纸鸢”“一日风停落泥滓,低飞还不及苍蝇”,这样写自相矛盾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咏物诗(答托物言志亦可),诗中处处笔笔似乎都在写“纸鸢”,其实,“纸鸢”正是诗人所鄙夷的:正是那些凭借权势权贵而得到了很高的地位,“一阔脸就变”,还自鸣得意,飞扬跋扈,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势利小人。

2.不矛盾。在《憎蝇》一诗中的苍蝇不管怎么说也还“天教生羽翼”,在诗中诗人也预言着这些人好景不长。如果说《憎蝇》中的“苍蝇”已经叫人厌恶,叫人鄙视,那么在《纸鸢》中,作者说掉到了地上纸鸢还赶不上苍蝇,那意思是很明白的,是在说“纸鸢”式“人物”就尤为叫人厌恶鄙视了。

12.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淮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诗人坐在衙署书房里卧在撞上休息,这是窗外清风阵阵,丛竹萧萧,呻吟呜咽;自然界中的风竹声和民间的“疾苦声”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是什么使诗人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2.诗的最后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中的“一枝一叶”运用的是怎样的必须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燮"读音ㄒㄧㄝˋ,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大垛人,祖籍苏州,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参考答案

1.是诗人时刻在惦记着百姓安危冷暖的体恤民情那颗赤子之心。

2.运用的是双关的手法,“一枝一叶”既指衙署书房窗外的竹子的枝叶,也暗指那些正在饱受风雨饥渴的百姓的啼饥号寒声。表达的是诗人虽然只是一个左右不了大局的“些小州县吏”但却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五人墓

桑调元

吴下无斯墓,要离①冢亦孤。

义声嘘侠烈,悲吊有屠沽。

阘冗②朝廷党,峥嵘里巷夫。

田横岛中士,足敌五人无?

[注]①要离:春秋时刺客,曾被吴公子光派往卫国行刺王僚之子庆忌,事成后伏剑自杀。墓在苏州,与五人墓毗邻。

②阘冗:即阘茸,卑鄙低贱的意思

诗人简介:

桑调元(1695~1771)清代官员、学者。字伊佐,一字弢甫,自号独往生、五岳诗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时即聪明勤奋,且是远近闻名的孝子。雍正四年(1726)举顺天乡试,十一年(1733)召试,钦赐进士,授工部屯田司主事。后引疾归田,历主九江濂溪、嘉兴鸳湖、滦源书院讲席。桑调元尊崇程朱理学,“以尚志力行为先”,主张“穷经之要有三:博综、折衷、自得”,强调“不通群经,不足以治一经;不知史法,不足与以谈;不博研象纬度、山川、方名、器数之岩迹,不足以穷遐极幽。”

桑调元精于史学与性理之学,在教学方面卓有成就,编撰《大梁书院学规》、

2015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特点解析

2015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特点解析 2015年6月11日上午9:00-11:00,济南市一年一度的中考拉开了序幕,第一场语文卷考试,此次作文并未出现像大家预测的情景作文题目,而是按照历年济南作文的出题思路:命题式作文,即:“那声音常在我心田”。对于考生来言,此题目审题难度不大,但想出类拔萃,要看如何立意、选材和布局了。 2015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特点解析 题目: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从形式上看这是个主谓短语,此类作文,考生可以通过关系来审题特点。 审题时,要看三方面:对象、重难点和限制词,其实就是根据主谓宾定状补句子成分入手。 一、审题对象----那声音 这个主语是声音,考生需要审出指代内容,很多考生会立刻定位于人的话语,这就会限制了声音的外延,而内涵也就限制了。“那声音”的中的“那”方内容向可指几种范围: 首先,自然方面,如:乡村里春天鸟儿的啁啾、夏夜的蛙鸣、秋夜里的虫鸣等; 其次,物的声音,如:学校的铃声、爷爷破旧的自行车吱嘎生、拨浪鼓的声音等 最后,人的声音,但是人的声音,要看几方面: 1、声音发出者是说给“我”听的,也就是有意图地针对“我” 比如:孩子,做事情就像剪纸,要静心…… 2、声音发出者不是说给我的,而是说给大家的…… 比如:吆喝声…… 3、声音发出者是针对某个人说的,“我”听到后的震撼…… 比如:爸爸对妈妈说:“虽然我身体不好,但是为孩子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 再比如:留守儿童对大山喊:爸爸妈妈,我听话了,你们回来吧…… 二、审准限制词----常 题目中“那声音常在我心田”中有个限制词:常 常是个副词,可以理解为:常常、经常的意思,是个频率词。在写作时,考生要扣住这个副词来进行构思。所以,写作时要做到一点:那就是点面结合。如果考生只是写了一个事件或者一幕,然后匆匆结尾,会出现偏题现象。 三、审题重难点---出题者意图 题目中“那声音常在我心田”中的补语是“我心田” 重难点1:为什么常在我心田?因为难忘、因为给我影响很大、因为引发了我的思考、启迪了我的人生…… 重点难2:那声音可以直接让我产生感悟,也可以间接传达作者情感…… 审题之后,考生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和布局呢?这时候可以考虑到万象归四法 “万象归四法”解析2015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之前我分析过2012至2014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解析的时候,解析过在课堂上讲过的万象归四法。当然不同的老师或学校分类也有所不同,或者按照这个思路,分类很多。有的分为6种、8种、16种等,其实,对于考生来讲,分类越多,越不容易运用和归类。那么2015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那声音常在我心田”如何运用这四个类型实现中考作文的千变万化的无缝链接呢,实现“化万为一”呢? 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向有四大类: 1、成长感悟类 2、感恩感动类 3、励志素养类 4、审美感悟类 第一类:成长感悟

2015年高考语文 新课标1 全国卷1 作文分析及范文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作文命题从内容上讲,突出“敬畏规则,尊重生命”的热点, 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选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是一道好题。 ◆立意指导:材料启发人们正确理解情与法。“情”是指人之常情、生活情理;“法”指法律法规。考生围绕或关联“情”与“法”,对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的行为表明态度、说出看法,均为符合题意。 角度一:小陈对父亲看似不近人情,实则很温暖。“举报背后亲情在”、“道是无情却有情”、“理性尽孝”等。 角度二:批评老陈漠视生命不听劝告的行为。“敬畏法律,珍爱生命”。 角度三:对交警严格执法,我们要点赞。但是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值得商榷,不能侵犯别人的隐私。既要批评教育,也得尊重隐私,注重人性化地执法。 针对这则材料,考生可以见仁见智。不论从哪个角度,信写给谁,只要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做到情文并茂,事理交融,就不失为一篇佳作。 书信的格式的规范写法: ①标题可以写“给小陈(老陈﹑交警等)的一封信”。 ②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尊敬的”等。 ③问候语:如写“你好”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④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⑤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或者写祝你学习愉快,工作愉快等。 ⑥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名字统一为“明华”,写在祝颂语下方的右侧。再下一行写日期。

吉林省普通高中化学会考试题及解析.doc

2015 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考试化学学科模拟试卷 (第Ⅰ卷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得分 一、选择题: (1~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蔗糖 B. H 2SO4 C. NaOH D.NaCl 2.下列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性质是() A.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B.B. 能用肉眼将胶体与溶液、浊液分开 C.均一、透明 D.分散质会因重力而沉降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的物质是() A. 还原剂 B.氧化剂 C. 萃取剂 D.溶剂 5.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H +、 OH - B.Na +、 OH - C. Ag + 、 I - D.Ba 2+ 、 SO42- 6.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B.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D.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7.制雕花玻璃时,用于刻蚀玻璃的物质是() A. 盐酸 B. 氢氟酸 C. 烧碱 D.纯碱 8.下列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A. 氯水 B.次氯酸钙溶液 C. 漂白粉溶液 D.氯化钙溶液9.下列气体中不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N 2 B. NO C. NO 2 D.SO 2 10.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H 2 B. CO 2 C.NO D.O 2 11. 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 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C. 浓硫酸与铜反应 D.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12. 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能共存的是() A.SO 2与O2 B. NO 与 O2 C. O 2与N 2 D.NO 2与 O 2 13. 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 电子数 B. 中子数 C. 质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14. 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 单质碘 B. 氯化镁 C. 溴化钾 D.水 15. 下列不能使大理石与盐酸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是() A. 升温 B.加入浓度更大的盐酸 C. 加水 D. 将大理石研磨成更细的粉末 16.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构型为直线形的为() A.甲烷B . 苯 C. 乙烯 D.乙炔 17. 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苯 B. 氯化铁 C. 乙烷 D.乙烯 18. 一般说来,下列几种酒中,酒精含量最高的是() A. 啤酒 B. 白酒 C.葡萄酒 D. 黄酒 19. 下列物质中,与单质碘变蓝的是() A. 乙醇溶液 B. 苯 C. 四氯化碳 D.淀粉水溶液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甜味的有机物都是糖 B. 纤维素不属于糖 C. 酶是催化剂,属于蛋白质 D. 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 21~30 题共 20 分) 21. 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 A. 28g/mol B.28g C. 28 D.28mol 22. 下列溶液中 Cl- 的浓度为 1mol/L 的是() A. 1mol/L 的 MgCl 2 溶液 B. 1mol/L NaCl 溶液 C. 1mol/L FeCl3 溶液 D.1mol/LHClO 溶液 23. 胶体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电泳 B. 丁达尔效应 C. 聚沉 D. 能穿过半透膜

2015高考状元笔记-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记忆口诀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记忆口诀 1.化合价口诀: (1)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2)常见根价的化合价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2.燃烧实验现象口诀 氧气中燃烧的特点: 氧中余烬能复烯,磷燃白色烟子漫,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 氯气中燃烧的特点: 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 3.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口诀 口诀1: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口诀2:氢气检纯试管倾,先通氢气后点灯。黑色变红水珠出,熄灭灯后再停氢。 4.过滤操作实验口诀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5.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顺序口诀 口诀1 先将游码拨到零,再调螺旋找平衡; 左盘物,右盘码,取用砝码用镊夹; 先放大,后放小,最后平衡游码找。 口诀2 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调节螺丝达平衡,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先大后小记心间。药品不能直接放,称量完毕要复原。 6.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口诀 酸管碱管莫混用,视线刻度要齐平。尖嘴充液无气泡,液面不要高于零。 莫忘添加指示剂,开始读数要记清。左手轻轻旋开关,右手摇动锥形瓶。 眼睛紧盯待测液,颜色一变立即停。数据记录要及时,重复滴定求平均。 误差判断看V(标),规范操作靠多练。 7.气体制备 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 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 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 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求。 8.制氧气口诀 口诀1: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口诀2: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

2015高考作文带解析

2015年新课标1卷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英文报“外国文化”栏目拟刊登美国节日风俗和中学生生活的短文。请给美国朋友彼得写信约稿,要点如下: 1.栏目介绍。 2. 稿件内容; 3.稿件长度:约400词汇 4.交稿日期:6月28日前天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的; 3.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参考答案】 Dear Peter, I'd like to ask you to write an article for our school’s English newspaper. The “Foreign Cultures” section in our newspaper is very popular among us students. It carries articles written by foreign friends about the cultures of their home countries. Would you please write something about the culture in your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 would especially welcome articles about how Americans spend their holidays and festivals, and the life of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You can write anything relevant so long as it’s interesting and informative. 400 words would be fine. Could we have your article before June 28? 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Yours, Li Hua 【解析】 试题分析:本篇书面表达属于英文书信,根据提示信息要求给美国朋友彼得写信约稿,内容是美国节日风俗和中学生生活。写作时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有关提示,弄清试题提供的所有信息,明确三个要点:首先,简单介绍校英文报栏目的情况。2、建议Peter介绍美国节日风俗和中学生生活。3、稿件的要求及时间。写作时根据要表达的内容确定句子的时态、语态;就本文而言应该用一般现在时态。 4.注意使用高级词汇和句式,以增加文章的亮点。 【亮点说明】本文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而且使用了多种句式和结构。比如It carries articles written by foreign friends about the cultures of their home countries.运用了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And we would especially welcome articles about how Americans spend their holidays and festivals, and the life of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运用了宾语从句。此外,文章还使用了大量习语和短语,如be popular among, so long as,look forward to , hear from等。 考点:考查提纲作文。 2015年高考北京卷 假如你是红星中学学生李华。根据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介绍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面向人艺术家学习捏面人的过程。并以”A Day with a Craftsman”为题,给校刊”英语角“写一篇英文稿件。 注意:词数不少于60.

2015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吉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理·化学试题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立竿见影 B.黑板反光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2.下列过程中属于液化的是 A.积水干涸 B.大雾弥漫 C.千里冰封 D.霜满枝头 两端电压的电路是 3.如图1所示,能正确地测出小灯泡L 1 4.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铃声能传递能量 C.铃声属于噪声 D.铃声能传递信息 5.下列描述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台灯的额定电压为220V B.教师内最高气温约为50℃C.试卷的宽度约为30dm D.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kg 6.如图2所示,能正确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7.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仪与日光灯是联的;遥控器通过发出对投影仪进行控制。 8.给汽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这是现象;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大的性质。 9.运动会上常用气球来装饰会场。如图3所示,在烈日暴晒下,通过的方式,使气球内能,气球内气体膨胀做功,可能导致气球胀破。 10.如图4所示,通过水瓶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这是因为装水的水瓶相当 于透镜,形成了文字正立、放大的像。 11.生活中,“吸”字表述的现象,其原因各不相同,如图5所示,用吸管“吸”饮料时,饮 料是在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用吸尘器“吸”灰尘时,灰尘是由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的缘故被“吸”入吸尘器的。 12.改装电路时不小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会造成,导致电路中的非 常大,产生大量的热,使导线的温度升高,很容易造成火灾。 13.如图6所示,根据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电源的a端为极,小磁针的b端为 极。 14.如图7所示的装置中,两支铅笔构成了一个,可以轻松地举起很重的书,小指离支点越远,所用的力越。 15.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电流 表的示数。

2015年广东省中考作文解析及佳作示例

2015年广东省中考作文解析及佳作示例 【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友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 请以“特别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文题解读】 在审题构思时,考生首先要对“特别”这一关键词做出自己的解读,选取“特别”的写作材料。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再平凡,也有其意义。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就能从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其“特别”之处,赋予其特殊含义,或者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或者给你留下了难忘记忆,或者让你醍醐灌顶,或者让你痛彻心扉…… 在补题时,注意从小处落笔,材料的切入点要小,着眼点落实在具体事物或有代表性的片段上。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材料积累,努力选择真实、质朴的内容来写。

可以拟的题目有《特别的眼泪》《特别的目光》《特别的唠叨》《特别的等待》《特别的早起》《特别的脚印》《特别的衣着》《特别的午后》《特别的一次告别》等等。 如《特别的一次告别》中的对一次告别的感悟:放下手机,与缤纷缭乱的电子屏幕和网络作一次告别,离开的是巨大的信息轰击,遇到的却是让你的心沉淀下来的美景。偶尔,你也作一次这样特别的告别吧。 如《特别的空气》中对慢生活的感慨:这不也很特别吗?与其说这是一种特别的空气,不如说这是一种慢的舞姿,一种生活态度,一场心灵的洗礼。请好好享受这种叫“慢”的空气吧。停一步,看云卷云舒;慢一拍,品人间真情。 【考场佳作一】 特别的如水幸福 ◎广东一考生 不知从何时起,我迷恋上了葡萄酒。 或许是因为那一盏盏精致的高脚杯,像一个个高傲的贵妇人,高昂着头,玲珑剔透,却不得不臣服于那一抹酒红色之下。 又或许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醉卧沙场的豪情感染了我,让我无比神往。 偶然一天,父母在家宴客,还拿出了他们珍藏已久的

广东高考作文解析

广东高考作文解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专家解析2015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一、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2015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 今年的试题整体上呈现“承前启后”的味道。作文更是如此。“承前”主要表现在仍然是新材料作文,内容是在信息时代下如何认知自然与人的关系,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中去阐释?“近”和“远”。思辨性一直是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的一个突出的特征。2014年的“胶片与数码时代”,2013年的“富翁捐款”,2012年的“生活的时代”都是有不同认知的材料可供考生多方位去思考,凡事一个角度切入而又能比较理性思辨的作文都会有高分,从这点看2015年的“感知自然”具有承前的味道。在立意上可以写“在信息时代中人如何更好的认识自然”“感性与

理性中的自然美”“远与近的自然风景”等,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对自然感悟来表达对人与自然相处的思考。 “承前”是相同点,如果说到“启后”就是今年广东高作文与往年的不同点,就是思想更加的深邃,内容更加阔远,因为“人与自然”的命题毕竟涵盖的立意范围和需要学生思考的深度都较之以往要难,其中的“近”“远”是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估计学生多数只会从材料中就地议论,难以深刻。但从这点看今年广东的语文作文更体现了过度性,比较前两年的新材料作文话题的具体性和现实性,今年的作文显然抽象了不少,其中“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这里对“近”“远”的理解是作文能否深刻的关键。由于信息化社会中发达的资讯,人们对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便捷的信息交流获得,这各途径就是“近”,然而也由于过多的依赖便捷信息的途径又会缺少了切身的感受,对大自然感知的“远”与“近”不是对与错、好与坏,只是不同的途径而已。 其实,这则新材料作文要写的内容在粤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感悟自然”中可以有所联系,学生应该不太陌生。而所有语文课本中几乎都有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和文段,对自然的感悟不仅存在于课本中,在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对大自然的认识、保护、利用以及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应该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要关心的。“文章合为时而着”,高考作文从来都是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实现着对现实社会的关怀,这也是高考作文承载的责任和使命。

2015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2015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篇一:2015上海中考语文作文解析】 【巧夫子】2015上海中考语文作文解析 巧夫子:杨巧铃老师 2015年6月13日上午9:00-10:40,上海市一年一度的中考拉开了 序幕,第一场语文卷考试,此次作文题目依然保持了历年上海中考 作文的出题思路:命题式作文,即:“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同样,对于考生来言,此题目审题看似难度不大,大家肯定会想到什 么努力学习突破困难之类,或者为梦想努力的过程。其实想写好, 我们不必非写此类不可。如何打破思维写出深邃并富有梯度的中考 作文呢? ?2015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目特点解析 题目: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从形式上看这是个主谓短语,若加上句号就是个句子,但是特殊的 是这个句子从意义上并不完整。我们需要打开思路来进行解析。从 成分上入手。 一、状语成分----不止一次 这个状语是表频率时间状语,也就是文章一定要体现多次,这个多 次是围绕一个目标或境界来努力的。而且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你的 认识和境界最好有层进性。 二、主语----我 主语“我”是文章主人公,要写亲身经历的的事情,所以,这个题一 旦限制了,就好入手了。一定要明白,“我”不是线索人物,而是主 人公。 三、谓语---“尝试” “尝试”这个词的字典意义是“指人的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挑战,尝试,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也就是说,是挑战。 挑战自己之前没做过的行为。但是得有目的,不然,那就是没有意 义了。你有什么目标?要什么发现?要了解什么??。围绕这个点去 构思。 四、状语---“努力” 这里又一个状语“努力”,直接来修饰“尝试”的,也就是说,奋力去 尝试。其实表明了态度。这个过程要体现出来。

2015高考状元笔记-高中化学:实验操作知识点记忆口诀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知识点记忆口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固体需匙或纸槽, 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 仰视偏低俯视高。 试纸测液先剪小, 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 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燃, 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 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 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 先撤导管后移灯。 解释: 1、固体需匙或纸槽:意思是说在向试管里装固体时,为了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试管壁上,可试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滑落到底部。 2、手贴标签再倾倒:意思是说取液体药品时应将瓶上的标签贴着手心后再倾倒(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这句的意思是说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移液管(有时也可以用滴定管),在读数时,应该使视线刻度与液体凹面最低点的切线处于同一平面上。否则,如果仰视则结果偏低,俯视则结果偏高。 4、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玻棒"指玻璃棒。意思是说在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最好先将试纸剪下一小块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试纸就会被湿润,观察是否改变颜色,由此就可以判断溶液的性质。 托盘天平的使用 螺丝游码刻度尺, 指针标尺有托盘。 调节螺丝达平衡, 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 先大后小记心间。 药品不能直接放, 称量完毕要复原。 解释: 1、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这两句说了组成托盘天平的主要部件:(调节零点的)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托盘(分左右两个)。 2、调节螺丝达平衡:意思是说称量前应首先检查天平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不平衡,应调节螺丝使之平衡。 3、物码分居左右边:"物"指被称量的物质;"码"指天平的砝码。意思是说被称量物要放在左盘中,砝码要放在右盘中。 4、取码需用镊子夹:这句的意思是说取砝码时,切不可用手拿取,而必须用镊子夹取。 5、先大后小记心间:意思是说在添加砝码时,应先夹质量大的砝码,然后在夹质量小的砝码(最后再移动游码)。 6、药品不能直接放:意思是说被称量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联想:可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被称量的药品放在纸片上,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表面皿或烧杯里称量)。 7、称量完毕要复原:意思是说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使天平恢复原来的状态。 过滤操作实验 斗架烧杯玻璃棒, 滤纸漏斗角一样。 过滤之前要静置, 三靠两低不要忘。 解释: 1、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这两句说明了过滤操作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漏斗、漏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并且强调滤纸折叠的角度要与漏斗的角度一样(这样可以是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2、过滤之前要静置: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置一会儿,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3、三靠两低不要忘: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靠两低。"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壁上,要使玻璃棒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两低"的意思是说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蒸馏操作实验 隔网加热冷管倾, 上缘下缘两相平。

2015年上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

真题还原: 写作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命题分析趋势及点评: 从2015年上海高考的命题来分析来看,今年的命题依旧延续了之前五年来的命题思路和风格。 从材料特点来看,将比喻型材料和关系型材料合二为一,并且是在设置好的范围中谈关系。例如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是在“沙漠”这个范围中谈“自由”和“不自由”,而今年的作文是在“造就和谐的自我”的范围中谈“坚硬”和“柔软”。 从形式上来看,仍旧是“一行半”的形式。整个材料阅读起来难度不大,但是观点倾向十分清晰明了,让同学们在落笔之前无限拓展思考的角度。材料变短了,审题的难度降低了,但是题目内容越来越科学,依然留给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从命题思维上来看,上海高考作文仍旧体现了对人性和个体生命的关注,更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自身的塑造,同时体现了哲学的思辨性。那是不是上海今年的高考并没有体现出变化呢?周老师认为并非如此,综观近几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可以看出命题者的别具匠心。 首先是将常规的各种类型作文题考查点综合起来,这一综合,就拓展了考生的思路和写作的范围。 比如今年的材料中,对于“坚硬”、“柔软”的分析可以从不同层面引发出去,也可以和社会现象、当今人们的心理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把这个材料写“活”,体现作文的思想性。

其次是观点倾向更清晰,本则材料明确提出了我们要“对待”自己心中的“坚硬”和“柔软”,以达到“造就和谐的自我”的目的,所以过程和方法是多样的,而最后的结果导向是明确的。这样看来,今年的作文题目相比于前几年就更加科学了。 材料详细解读: 1.材料本身的重点词句及关键信息: 考生都比较容易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坚硬”、“柔软”、“和谐的自我”。这里,周老师要提醒同学们的是: 在材料中还有一句不可忽视,造就和谐的自我并不是把心中原有的东西随意组合就可以了,关键是“如何对待它们”。所以这一点是我们要拓展出去的,也是我们在设定立意时要重点思考的,能够体现创新的部分。 2.思考材料可以写作的角度: 首先,要揭示这个题目探讨的实质: 大部分同学们都会从这个题目中想到人的性格对自我的塑造,这是材料本身向我们展示的内容——“人的心中”。那么进一步思考,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和谐的自我,具体来说就是更好的处世或者塑造更好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种思考也是高考命题的最终准则。所以,其实坚硬和柔软对应的也可以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或者是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方式。 其次,我们要根据以上探讨的实质,找到关键词句的深意: l从性格的角度: 硬——性格的坚强;软——性格的柔韧。例如水,硬: 水滴石穿;软: 上善若水。 l从处世的角度:

山东省青岛市年中考作文真题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年中考作文 真题解析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作文真题解析【真题回放】 写作(50分)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半命题作文:有相伴滋味长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命题作文:你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阅卷者说】 2016年山东青岛卷的命题形式延续了近几年的命题规律,即采用二选一的形式,并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导向。在难度上与2015年基本持平,趋向标准化,审题上没有设置障碍。从内容上看,2013年的半命题作文“找回”和自命题作文“告别”,重在引导考生关注成长,反思生活,寻找成长正能量,进而潜移默化为健康的精神品质;2014年的命题作文“我不为那件事后悔”和自命题作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注重引导考生关注自我的品质和精神,关注成长,促进考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2015年的命题作文“身边风景也动人”和半命题作文“赢得了”则引导考生回味生活、品味生活,注重引导考生提高品位和理解力;2016年则又引导考生品味生

活、关注自身成长,形成正确价值观,从而从潜意识层面激发考生关注精神上的成长,蓄积成长正能量。 【思路解析】 题目一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有相伴”选材面广,人人都有话可说;“滋味长”则要求学生写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吻合。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期,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必然会有与某人、某事物、某种生活体验或精神感受相伴的经历。因此,不管写“有家人(好友、老师等)相伴”“有书(体育运动等)相伴”还是“有坚强(孤独、乐观等)相伴”,都会是很好的写作题材。这个题目的侧重点在于“滋味长”,即这种经历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令人回味的,而回味的过程就要求学生必须沉静下来,回顾、反思生活经历,提炼出这种经历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题目二是一道命题作文。首先理解题目的意思,“光芒”可以指自己的成长中经历的事例,也可以作为情感体验。结合对题目意义的理解,考生可将作文写成记叙文,叙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人生体验,或叙述自己的不凡特长。写作时应以叙事为主,在行文过程中,要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的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并注意修辞的使用,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考生还可将作文写成议论文,表述自己对“光芒”的看法,点明一个人有属于自己的光芒的积极意义,呼吁他人树立拼搏意识,努力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在具体的行文中,可引用名人名言充当道理论据,还可以列举事例充当事实论据,使论证过程翔实具体,富有说服力。 【误区警示】

201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真题与解析(满分范文)

201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真题与解析作文真题 泉水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他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断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题目分析 很欣喜看到湖北卷终于出了这样一道意思简单直接的材料题目。泉水和喷泉,互为表里,题目的第一层意思也就是“其实”这二字之后的部分。“正是有XX那些默默不语的XX 不断地XX,才有了……”这句道理岂不是耳熟能详? 当然不要忘记,按照湖北历年的考试习惯,绝不会把作文出得这么简单。写作文有一句老话“题简单,立意难”,说的是如果一道题看上去很简单,那么审题不会出现大问题的情况下,想要写出最佳立意就需要考生再多下思考功夫了。所以我们重新看一遍题目。第一句就暗藏玄机:泉水……一旦有机会,成为……喷泉,汇成溪流,奔向远方。所以同学们,泉水和喷泉本是一体,是同一个事物,有机会涌出地面了,泉水也就成了喷泉。

于是我们有的同学把题目理解成了以上的意思和关系,可不可以呢? 常见偏离题意的立意: 泉水涌出地面才成为喷泉,所以写抓住机会,促成改变; 要想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就必须涌出地面,去吸引人们的眼球; 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使同一事物的命运不同,所以写环境和条件的重要性 …… 不是不行,但是,这些即使你的表述再完美,都不是最佳立意。 立意参考 立意三步走告诉我们,如果题目里面两个事物看似在分高下,那么第一步就是做选择,泉水和喷泉,选择哪个。选择喷泉的是傻瓜,选择泉水的才聪明。君不见,2013年辽宁卷的沙子与珍珠:

吉林省普通高中化学会考试题及解析完整版

吉林省普通高中化学会 考试题及解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5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考试化学学科模拟试卷 (第Ⅰ卷40分)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蔗糖 B. H 2SO 4 C. NaOH 2.下列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性质是 () A.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B.B.能用肉眼将胶体与溶液、浊液分开 C. 均一、透明 D.分散质会因重力而沉降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的物质是 () A.还原剂 B.氧化剂 C. 萃取剂 D.溶剂 5.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H+、 OH-+、 OH- C. Ag+、 I-+、SO42- 6.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B. 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D.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7.制雕花玻璃时,用于刻蚀玻璃的物质是 () A.盐酸 B.氢氟酸 C. 烧碱 D.纯碱 8.下列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 A.氯水 B.次氯酸钙溶液 C. 漂白粉溶液 D.氯化钙溶液 9.下列气体中不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N 2 B. NO C. NO 2 10.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 A.H 2 B. CO 2 11.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 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C.浓硫酸与铜反应 D.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12.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能共存的是 () 与 O 2 B. NO与 O 2 C. O 2 与 N 2 与 O 2 13.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 A. 电子数 B.中子数 C. 质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14.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单质碘 B. 氯化镁 C. 溴化钾 D.水 15.下列不能使大理石与盐酸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是 () A.升温 B.加入浓度更大的盐酸 C. 加水 D.将大理石研磨成更细的粉末 16.下列化合物中分子构型为直线形的为 () A. 甲烷 B . 苯 C. 乙烯 D.乙炔 17. 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201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解析及满分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 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 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 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爱为什么能深入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解析: 北京高考作文从2012年开始,在试题上明显偏重于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而今年的试题以二选一的形式出现,给了学生更多选择。本次命题基本秉承了关注现实、联系社会的命 题思路,更是让每一位考生有话可说。考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取材,相信每一位考生都 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章形式。但是想要得高分的话就要求考生在立意上有更高的要求。 从命题形式上来看,都是命题作文。在审题上降低了难度。 (1)《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题目与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代背景紧 密相连,2015年海淀一模试题中已经有过相似的题目,考生对此话题并不陌生。 试题由导语和题目组成,导语对于作文题目有着明确的提示作用。在试题中列举了林 则徐等英雄人物,限定了学生要选择的“心中的英雄”必须是真正的英雄人物。同时,试 题中明确了英雄人物“为了祖国……”,也对英雄的形象做了解释说明。考生在文章中需 要体现英雄的相应特点。

2015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化学会考试题及解析

2015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考试化学学科模拟试卷 (第I卷40分)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蔗糖 B. H 2SO4 C. NaOH D.NaCI 2. 下列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 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性质是() A. 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B. B.能用肉眼将胶体与溶液、浊液分开 C. 均一、透明 D. 分散质会因重力而沉降 4.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的物质是() A.还原剂 B.氧化剂 C.萃取剂 D.溶剂 5. 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 + -2+ 2- A. H 、OH B.Na 、OH C. Ag 、I D.Ba 、SO4 6.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B. 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 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D. 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7. 制雕花玻璃时,用于刻蚀玻璃的物质是() A.盐酸 B.氢氟酸 C.烧碱 D.纯碱 8. 下列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A.氯水 B.次氯酸钙溶液 C.漂白粉溶液 D.氯化钙溶液 9. 下列气体中不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N2 B. NO C. NO 2 D.SO2 10.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H2 B. CO 2 C.NO D.O2 11. 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C. 浓硫酸与铜反应 D.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12. 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能共存的是() A.SO2与O2 B. NO 与O2 C. O2 与N2 D.NO 2与。2 13. 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14. 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单质碘 B.氯化镁 C.溴化钾 D.水 15. 下列不能使大理石与盐酸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是() A.升温 B.加入浓度更大的盐酸 C.加水 D.将大理石研磨成更细的粉末 16.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构型为直线形的为() A. 甲烷B .苯C. 乙烯D.乙炔 17. 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苯 B.氯化铁 C.乙烷 D.乙烯 18. 一般说来,下列几种酒中,酒精含量最高的是() A.啤酒 B.白酒 C.葡萄酒 D.黄酒 佃.下列物质中,与单质碘变蓝的是() A.乙醇溶液 B.苯 C.四氯化碳 D.淀粉水溶液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甜味的有机物都是糖 B.纤维素不属于糖

最新2015年上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

1 真题还原:写作 70分 2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3 歌)。 4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5 造就和谐的自我。 6 命题分析趋势及点评: 7 从2015年上海高考的命题来分析来看,今年的命题依旧延续了之前五年来的命题思8 路和风格。 9 从材料特点来看,将比喻型材料和关系型材料合二为一,并且是在设置好的范围中谈10 关系。例如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是在“沙漠”这个范围中谈“自由”和“不自由”,而11 今年的作文是在“造就和谐的自我”的范围中谈“坚硬”和“柔软”。 12 从形式上来看,仍旧是“一行半”的形式。整个材料阅读起来难度不大,但是观点倾13 向十分清晰明了,让同学们在落笔之前无限拓展思考的角度。材料变短了,审题的难度降14 低了,但是题目内容越来越科学,依然留给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15 从命题思维上来看,上海高考作文仍旧体现了对人性和个体生命的关注,更强调个体16 的主观能动性对自身的塑造,同时体现了哲学的思辨性。那是不是上海今年的高考并没有17 体现出变化呢?周老师认为并非如此,综观近几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可以看出命题者的18 别具匠心。 19 首先是将常规的各种类型作文题考查点综合起来,这一综合,就拓展了考生的思路和20 写作的范围。比如今年的材料中,对于“坚硬”、“柔软”的分析可以从不同层面引发出21 去,也可以和社会现象、当今人们的心理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把这个材料写“活”,体22 现作文的思想性。

23 其次是观点倾向更清晰,本则材料明确提出了我们要“对待”自己心中的“坚硬”和24 “柔软”,以达到“造就和谐的自我”的目的,所以过程和方法是多样的,而最后的结果25 导向是明确的。这样看来,今年的作文题目相比于前几年就更加科学了。 26 材料详细解读: 27 1.材料本身的重点词句及关键信息: 28 考生都比较容易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坚硬”、“柔软”、“和谐的自我”。这29 里,周老师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在材料中还有一句不可忽视,造就和谐的自我并不是把心30 中原有的东西随意组合就可以了,关键是“如何对待它们”。所以这一点是我们要拓展出31 去的,也是我们在设定立意时要重点思考的,能够体现创新的部分。 32 2.思考材料可以写作的角度: 33 首先,要揭示这个题目探讨的实质: 34 大部分同学们都会从这个题目中想到人的性格对自我的塑造,这是材料本身向我们展35 示的内容——“人的心中”。那么进一步思考,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和谐的自我,36 具体来说就是更好的处世或者塑造更好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种思考也是高考命题的最终准37 则。所以,其实坚硬和柔软对应的也可以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或者是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方38 式。 39 其次,我们要根据以上探讨的实质,找到关键词句的深意: 40 l 从性格的角度:硬——性格的坚强;软——性格的柔韧。例如水,硬:水滴41 石穿;软:上善若水。 42 l 从处世的角度:硬——坚持原则;软——处事变通。 43 l 从思考方式的角度:硬——硬性的科学准则(理智);软——文学、艺术、情44 感(感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