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笔记(完整版)

高中历史笔记(完整版)

必修一课堂笔记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

1、早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启继位后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是商朝政治的两大特点

(3)西周:武王伐纣,在河南牧野之战中击败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之后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A.含义: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子弟和功臣,使他们成为一方诸侯的制度

B.对象:王族(又叫姬姓贵族,如晋国、燕国、鲁国)、功臣(如齐国)、先代贵族(如宋国)C.核心:分封土地和人口

D.权力:在诸侯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任免官吏、征收赋税、制定法律、召集军队等)

E.义务:政治上服从,经济上定期纳贡,军事上提供军赋和力役,保卫周天子安全

F.影响: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扩大了周朝疆域。但地方权力过大,却导致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G.发展过程:确立并成熟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趋于瓦解

▲宗法制(“人道亲亲也”)

A.含义: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

B.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

C.特点:注重血缘宗族关系、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分配政治权力、确立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

D.结果: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等级制度

E.影响:

▲对古代社会而言:维持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对现代社会而言:宗法制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形成民族凝聚力。但它过分

强调尊卑等级和血缘亲疏,与我们现在倡导民主平等相违背。

F.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实施法则。

2、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如商朝的占卜)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贵族政治)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分权)

二、秦朝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又叫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中央管理地方的一种模式。

2、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演变过程(重要)

(1)第一部分: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A .秦朝: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过程:

▲灭六国

1)时间:BC230年——BC221年

(2)条件:

A .商鞅变法壮大了秦国的军事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B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加强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C .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伟略。

D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人民渴望统一。

(3)过程:韩赵魏楚燕齐、先易后难、远交近攻、离间计等(结合地图)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和直道

A .概念:匈奴是秦汉时期活跃于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奴隶制政权。秦长城是连接秦燕赵长城基础上形成的。直道是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首都咸阳与九原(结合地图)

B .目的:抵御匈奴民族的南下(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C .评价:长城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民族的南侵,有利于中原地区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生产力的发展。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她并没有真正起到抵御匈奴的作用,反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南征岭南,修建灵渠

A .地点: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的两广地区。(百越民族)灵渠位于广西兴安。

B .目的:为平定岭南服务

C .时间:灭六国后,公元前214年

D .作用:灵渠的修建第一次沟通了湘江和漓江,间接地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后在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象郡,这是岭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端。

▲平定西南夷:云贵高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影响:扩大了帝国的规模与版图,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

B .汉朝:汉初,汉承秦制,丞相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汉武帝时开始削弱相权:如频繁更换丞相、破格选用低微士人、设立“中朝”决策机构

C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后期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身份等同于丞相

D.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即在皇帝下面设立中书门下(俗称政事堂),职务相当于宰相,另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分割丞相的行政权、军事权和财政权。

E.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

总结: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即君主专制。

(2)第二部分: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A.秦朝: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时期,起初为监察机构,汉末正式演变成行政机构)

C.唐朝:道、州、县

D.宋朝:路、州、县

E.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如雍正帝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

▲主要机构:理藩院

▲特点:因地制宜(如康熙帝采取武力平定三藩和噶尔丹叛乱,收复台湾;雍正帝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乾隆帝欢迎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影响:清朝的边疆政策奠定了近代中国疆域的基础,推动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总结: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即中央集权。

(3)第三部分: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A.设置:

▲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

▲汉朝: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汉武帝在全国设立13个监察区域,各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唐朝:御史台;

▲宋朝:提点刑狱司、通判;

▲明朝:锦衣卫、东厂、西厂。

▲清朝:都察院

B.影响:监察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但从本质上讲,监察体制是专制制度的体现,实际效能必然有限。

(4)第四部分: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A.世官制:(龙生龙,凤生凤)

▲时间:先秦时期

▲特点: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世袭产生、注重血缘关系

B.察举制:(举孝廉)

▲含义:由官吏查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时间:两汉时期,汉武帝创立

▲特点:注重德才兼备

▲演变:魏晋时期演变为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C.科举制:(学而优则仕)

▲含义: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注重考试成绩)

▲发展过程:

①隋朝创立:隋文帝开始分科取士,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②唐朝完善:唐太宗提高进士科的地位,武则天首创武举、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科考

③宋朝改革:形成乡试、省试、殿试三级科举制度

④明朝僵化: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内容限定在四书五经(南宋朱熹后)

⑤清末废除:1905年废除

▲作用:

①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③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④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⑤但明清八股取士不利于培养具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是文化专制的体现

4、影响:

(1)积极性:对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粉碎分裂势力,抵御外来侵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局限性: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压制了反封建思想对社会的改造,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进步,使中国以封闭保守的的姿态走向近代社会。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侵华

1、1840——1900年间列强侵华的过程:

(1)1840——18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背景: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更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

B.条约:《南京条约》

▲时间:1842年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危害:《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从此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赔款加剧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

五口通商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协定关税破坏了中

国的关税主权。总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3)1883——1885,法国发动中法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4)1894——1895,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

A.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迅速上升

B.条约:《马关条约》

▲时间:1895年

▲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危害:割地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台湾从此成为日本殖民地直至抗战胜利。赔款加剧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使列强控制

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通商进一步破坏了贸易主权,同时也使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

长江上游和内陆地区;开厂对中国的民族工业来说是个致命打击。总之,它大大

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

(5)1900——1901,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A.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结合课本27页图片)

B.条约:《辛丑条约》

▲时间:1901年

▲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的

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危害:请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2、列强侵华的方式:

(1)军事侵略:如发动六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

(2)经济侵略:甲午战前商品输出为主,如倾销商品;甲午战后资本输出为主,如开厂。

(3)政治侵略:如签订不平等条约、扶植代理人、建立伪政权。

(4)文化侵略:如传教、奴化教育。

3、列强侵华的影响:

(1)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与破坏。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严重毁坏了中华文明遗产,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侵华客观上也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意识。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时间: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三元里

(2)意义: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勾结英俄两国妄图控制新疆

(2)经过:1876年到1877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军事策略,相继收复北疆、南疆地区。后采取外交谈判在1881年的中俄《改订条约》中收回伊犁。

(3)意义:推翻了阿古柏反动政权,沉重打击了英俄殖民者,捍卫了领土完整,显示了中华民族

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力量,也促进了新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4)后续:1884年,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3、黄海海战

(1)时间: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黄海海域

(2)经过:致远号邓世昌、经远号林永升壮烈牺牲

(3)结果:双方互有损伤,但北洋舰队主力尚存

4、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1)时间:1895——1945抗战胜利

(2)原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让台湾

(3)经过:邱逢甲、徐骧领导的义军与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并肩作战

(4)结果:由于缺乏清政府的支持,台湾全部沦陷,但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过。

5、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原因: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过程:兴起于山东,八国联军侵华时达到高潮

(3)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4)口号:扶清灭洋

(5)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

(6)意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表现了中国军民的爱国精神。

6、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以来的局部性抗日战争

A.原因:经济危机过后,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加深

(日本侵华罪行:制造南京大屠杀、研究生化武器、制造军事事变、扶植傀儡政权)

B.表现:

▲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如东北人民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马占山)

▲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斗争:如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9路军、29军长城抗战▲海外华侨积极支援抗战:

▲共产党的抗日活动: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七七事变以来的全民族抗日战争

A.原因:自卢沟桥事变开始,日本全面侵华,妄图灭亡中国

B.表现:

▲时间:1945.8.15,日本宣布投降,1945.9,日本签署投降书

▲原因:全民族抗战、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帮助

▲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洗雪了鸦片战争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族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中国民主革命的概况

1、 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 任务:反帝反封建,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3、政府:清政府(1840——1912)、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二、农民阶级承担的民主革命(了解)

1、事件:

(1)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2)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2、认识: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因自身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三、民族资产阶级领承担导的民主革命

1、概况:

(1)维新变法:追求君主立宪制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辛亥革命:追求民主共和制度,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3)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转型。

(4)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国民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焦点:辛亥革命

(1)过程:辛亥革命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翻封建

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民主革命,涉及兴中会、同盟会、武昌起义、民国成立、清帝

退位、颁布临时约法等重大史实。狭义上的辛亥革命特指1911年辛亥年的武昌起义。

(2)背景:

A.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政治: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C.思想: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和维新变法的失败

(3)意义

▲积极性:

A.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表现为它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B.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工业化进程:表现为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近代化进程:表现为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移风易俗:表现为剪辫易服、迫令放足、反对迷信等活动开展起来,点头鞠躬取代跪拜作揖,握手成为社交常见礼节等。

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同时对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

▲局限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胜利果实也被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名存实亡,之后又发生了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的现象。

四、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时间: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2、背景:

(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2)政治上: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和资产阶级运动的相继失败,迫使知识分子寻求新的救国良药(3)思想上: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经过:

▲五四运动(五四青年节的来历)

(1)时间:1919.5.4爆发

(2)经过:

A.5月4日到6月初:中心在北京,以学生游行为主要斗争方式。

B.6月份:中心在上海,出现三罢斗争,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山东问题)

(4)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等

(5)成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6)性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7)影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时间:1921年7月(七一建党节的来历),上海和嘉兴南湖

(2)原因: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基础:五四运动推动了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早期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陈独秀、李大钊的宣传组织)

●外部条件:苏联的援助

(3)概括:

●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提出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国民革命

(1)背景:

A政治:一战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使得“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当时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思想: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国共两党都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2)时间:1924.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7.7七一五政变

(3)事件:1926国民革命军北伐,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4)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5)败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年幼的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6)教训: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建立自己的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南昌起义(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1)时间:1927. 8.1,江西南昌

(2)人物:周恩来、贺龙(南昌起义总指挥)、叶挺、朱德

(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标志着人民军队的建立。

●八七会议

(1)时间:1927.8.7,湖北汉口

(2)内容: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1)概况:1927.9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2)意义:秋收起义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1)时间:1931.11——1937.9,定都江西瑞金

(2)意义:是我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也为后来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经验。

●红军长征

(1)时间:1934.10——1936.10,江西瑞金——甘肃会宁

(2)原因:左倾错误泛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4)意义:

A.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铸造了不怕牺牲,勇往直前、革命乐观主义的长征精神。

●遵义会议

(1)时间:1935.1,贵州遵义

(2)内容:结束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意义:是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是共产党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时间:1946夏——1949.4

(2)原因: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破坏国内和平

(3)过程:

A.1946夏——1947.6(防御阶段):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B.1947.6——1948.9(反攻阶段):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拉开反攻序幕。

C.1948.9——1949初(决战阶段):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D.1949.4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E.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

4、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繁荣富强扫清了障碍。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表明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专题四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建国初期,民主奠基(1949——1956)

1、前提: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开展奠定了基石

(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条件:

A.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

B.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成果:(“一部宪法、二次会议、三大制度”)

(1)一部宪法: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时间:1954年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通过

B.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

C.特点: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意义: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要从内容、特点、意义中去理解为什么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2)二次会议

▲1949年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1954年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三大政治制度

(3)三大制度

▲时间:1949共同纲领最早提出,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

▲内容: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目的: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b.方针:1956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机构:政协(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C.民族区域自制制度:

a.目的:实现少数民族同胞的当家作主愿望

b.原因:历史上各民族杂居生活、革命中各民族团结战斗

c.设置:1947设立内蒙古自治区、1955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设立西藏自治区。

▲意义:这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实现了全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社会主义曲折建设时期,遭到破坏(1956——1978)

1、前提:文革的发生

(1)时间:1966——1976

(2)概况:红卫兵、破四旧、四人帮、走资派、上山下乡(了解)

(3)表现:

A.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受到摧残。

(4)教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三)改革开放时期,硕果累累(1978年以来)

1、前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1978.12

(2)内容:

A.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改革

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3)影响:这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完成了党在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中国历史从此进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成果:

(1)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最重要的成果)

▲过程:

●1978年邓小平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方针

●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1982年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后的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

的总章程。

●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意义: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2)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二、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提出理论:

(1)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过程: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的方针

▲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号召国共两党对等谈判▲1982年邓小平正式提出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并正式通过

(3)理论意义:一国两制是在尊重历史和现实和维护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的大胆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也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找到了新的途径。

2、付诸实践:

(1)香港、澳门回归

▲时间: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原因:

A.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B.一国两制的制定和成功实施。

C.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历史:

A.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被割占,九龙1860年《北京条约》被割占,新界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被强租。

B.澳门在16世纪被葡萄牙占领。

▲意义:

A.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B.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C.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2)台湾问题

▲由来:蒋介石败退台湾,与大陆长期敌对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A.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从而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B.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讲话,建议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C.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均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D.199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E.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F.2008年“三通”成为现实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有利因素:与香港澳门同▲不利因素:台独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50年代)

1、背景:美苏两大阵营对立、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友好

2、成就:

(1)1949年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

(2

)1949年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形成第一次建交高峰

(3)1950年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4)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时间: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最早提出

▲背景:国外朝鲜战争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国内一五计划的开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吧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1955年万隆会议上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5)1954年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时间:1954年,瑞士日内瓦

▲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地位: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意义: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从

此,新中国的外交走向了国际舞台

(6)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时间: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方针:求同存异

A .同:都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都面临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世界

和平的愿望。

B .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

▲精神:亚非会议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间

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

二、60年代的外交

1、背景:美国继续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

2、成就:与亚非国家建交,形成第二次建交高峰

三、70年代的外交

1、背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第三世界崛起、中

苏关系继续恶化

2、成就:

(1)1971年重返联合国

▲时间: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乔冠华

▲原因:

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B.亚非拉第三世界的支持。

C.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

(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原因:

A.从美国角度看,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美国在当时的美苏争霸中处守势,都是考虑因素。

B.从中国角度看,改善关系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外交形势和台湾问题的早日解决。

▲过程:

A.1971.4,乒乓外交打开两国交往的大门(小球转动大球)。

B.1971.7,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奠定基础。

C.1972.2,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1978.12,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E.1979.1.1,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真正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卡特总统)

(3)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原因:

A.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B.日本国内一些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人士的推动。

▲标志:1972.9,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联合声明》

▲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世界的和平都有重要意义。

(4)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与我们建交,形成第三次建交高峰

四、90年代的外交

1、背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2、成就:

(1)1984年提出不结盟政策

(2)1992年与哈萨克斯坦等苏联解体后的独立国家建交,形成第四次建交高峰

(3)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如2000年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并首倡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会晤

(4)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如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由此形成了结伴不结盟、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5)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希腊的民主政治

1、形成原因:

(1)自然条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希腊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A.陆地: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

B.海洋: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得天独厚为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通过中西方比较理解自然环境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2)社会历史条件:城邦制度的实行(最主要的原因)

▲含义:城邦即城市国家,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往往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村落。

▲特点及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小国寡民的特征使得公民有直接参与城邦事务的机会

●普遍实行共和政体的特征使得君主专制没有形成

●发达的商品经济的特征为民主政治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繁荣的思想文化的特征创造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1)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A.时间:公元前594年

B.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C.内容:

▲经济上:废除债务奴隶制、发展工商业

▲政治上:实行财产等级制、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D.特点: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E.影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

A.时间:公元前506年

B.内容:抽签组成五百人会议、陶片放逐法(了解)

C.影响: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同时也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

(3)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A.时间:公元前443年——公元前429年

B.表现:

▲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民主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特别是公民大会经常召开,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也都有机会担任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4)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3、评价

(1)积极性:

A.对希腊而言,使希腊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B.对世界而言,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他所体现的主权在民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分权原则、选举产生公职人员并有任期的原则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

(2)局限性:

A.民主范围: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实质是维护奴隶主专政)

B.民主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C.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误用。

4、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直接民主、崇尚法治、真正享受民主的只是极少数人

二、罗马的法律制度

1、发展过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原因:平民的不断反抗(因为习惯法偏袒贵族)

▲标志:《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时间:公元前449年

B.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晰,操作性强、参杂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C.意义: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同时也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A.时间: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后

B.原因: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版图不断扩大。(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A.提出:西塞罗“自然法之父”

B.核心观念: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理性、人权等

C.影响:自然法的提出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2、评价:

(1)积极性:

A.对罗马而言:罗马法的制订与实施,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稳定,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对世界而言:罗马法成为了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不告不理额原则、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等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2)局限性:罗马法的实质是罗马奴隶主专政的工具,维护的是罗马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对广大被统治者来说,仍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光荣革命的胜利

A.经过: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社会的进步,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并邀请威廉三世入主英国。历史上把这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B.影响:结束了专制王权,以不流血的方式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形成过程:

(1)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专制王权,以不流血的方式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确立,国王统而不治,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4)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选举权扩大

(5)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权力开始凌驾议会之上

3、特点: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选举权扩大、内阁权力膨胀:

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背景:邦联体制使新生的美国陷入困境

2、内容:

(1)实行共和制度(美国属于总统制共和制)

A.含义:国家元首和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B.表现:

▲总统: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四年一任,连任不得超过两届(选举人团制度)

▲议员:参议员每州2名,任期6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2年。

(2)实行联邦制度

A.背景:邦联制度下的美国危机重重

B.内容: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增强,同时保持各州一定的独立性。

C.权力结构:(了解)

D.影响:政治上平衡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经济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A.理论来源: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B.实际运用:

3、特点:制约权力、平衡利益(即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1)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之间的制衡

(2)参议院与众议院之间的制衡:众议院起草的法律须经参议院审核

(3)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制衡:联邦制度的实行

(4)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制衡:参议员和众议员的产生方式

(5)南方和北方之间的制衡: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

4、意义:

(1)它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2)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3)使得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和五个黑人折合三个人计算的作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三、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1940年)

1、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因此被称为“一票共和”(共

和国时间1870-1940)

2、背景: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国内围绕共和与帝制之争,从未停止过

3、内容:(关键是掌握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归属)

(1)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管:

▲总统由国民议会间接选举产生,任期7年,连选连任,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织,内阁成员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实行责任内阁制)(2)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掌管,实行两院制

▲众议院直接选举产生

▲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总统与内阁对参议院负责(参议院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4、特点:它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5、意义:

▲积极性: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局限性:总统和参议院权力较大,体现保皇派和共和派的妥协。同时,法国共和政体并没有因为1875宪法的颁布而巩固。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还需要进行长期的斗争。

四、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1871年——1918年)

2、背景: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铁血宰相俾斯麦)

3、内容:

(1)确定德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内政外交大权,同时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

(2)确定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关键是掌握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归属)

A.行政权由皇帝和内阁掌管:

▲皇帝:是国家元首,世袭产生,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统帅帝国对外政策、主宰议会等大权。

▲内阁: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