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电路频率特性讲解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路 第四次实验 实验名称:电路频率特性(EDA) 院(系):专业:电班 姓名:学号: 实验室: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电路频率特性的研究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低通、带通电路的频率特性; 2. 应用Multisim 软件测试低通、带通电路频率特性及有关参数; 3. 应用Multisim 软件中的波特仪测试电路的频率特性。 二、 实验原理 研究电路的频率特性,即是分析研究不同频率的信号作用于电路所产生的响应函数与激励函数的比值关系。通常情况下,研究具体电路的频率特性,并不需要测试构成电路所有元件上的响应与激励之间的关系,只需要研究由工作目的所决定的某个元件或支路的响应与激励之间的关系。本实验主要研究一阶RC 低通电路,二阶RLC 低通、带通电路的频率特性。 (一):网络频率特性的定义 电路在一个正弦电源激励下稳定时,各部分的响应都是同频率的正弦量,通过正弦量的相量,网络函数|()|H jw 定义为:. ().|()||()|j w Y H w H jw e X ?== 其中Y 为输出端口的响应,X 为输入端口的激励。由上式可知,网络函数是频率的函数,其中网络函数的模|()|H jw 与频率的关系称为幅频特性,网络函数的相角()w ?与频率的关系称为相频特性,后者表示了响应与激励的相位差与频率的关系。 (二):网络频率特性曲线 1. 一阶RC 低通网络 网络函数: 其模为: 辐角为: 显然,随着频率的增高,|H(j ω)|将减小,即响应与激励的比值减小,这说明低频信号可以通过,高频信号被衰减或抑制。 4590 (a) RC低通网络(b) 幅频特性 (c) 相频特性 ()H j ω()) RC ?ω=().0.1/1 1/1i U j c H j R j C j RC U ωωωω=== ++

【BIT】1.4+交流电路频率特性

实验1.4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实验目的: ●探究实验参数对测量值的误差影响。 ●探究不同测量方案对测量值的误差影响。 ●探究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不同特性。 实验内容: EDA仿真分析所设计的方案的可行性。并列出电路参数(R,L,C)用于实验验证。 提示:参数包括R.L.C的值和电源电压U的大小对实验测量误差的影响。 可以选择且不局限于以下参数分析: U=1V;2V;3V..。 R=10Ω;30Ω;51Ω;100Ω…。 L=9mH;1mH;500uH…。 C=33nF;10nF;33uF…。 谐振点的测量方法参考:示波器观察李沙育图像φ=0;万用表测量UX=0(UX=UC-L);示波器观察电压电流同相位;万用表测量UR最大…对比哪种方 法测量误差更小?哪种方案好? 自行设计并联谐振测量参数和方案。 按照仿真的结论和结果列出元器件清单。 到实验室接线验证设计方案和电路参数的可行性。 思考总结:仿真和实验对比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1.4.1 硬件实验 1.实验目的 (1)掌握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现象、特点及元件参数对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 (2)了解RC串并联电路的选频特性。 (3)熟悉功率函数发生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2.实验预习要求 (1)阅读实验1.1附录及本实验附录,了解功率函数发生器、交流毫伏表和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2)能否用万用表测量本实验中各交流电压?为什么? (3)掌握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在图1.4.1中,若功率函数发生器输出电压有效值U=2V,R=51Ω、C=33nF、L= 9mH、线圈电阻r L =0.7Ω(由于各实验板上电感线圈的电感、线圈电阻各不相等,此处取近似值),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解答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题解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自 测 题 一、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测试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变化,可以得到它的频率响应,条件是 。 A.输入电压幅值不变,改变频率 B.输入电压频率不变,改变幅值 C.输入电压的幅值与频率同时变化 (2)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而低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 A.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 B.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C.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 (3)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f L 或f H 时,放大倍数的值约下降到中频时的 。 倍 倍 倍 即增益下降 。 (4)对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当f = f L 时,o U 与i U 相位关系是 。

A.+45? B.-90? C.-135? U 与i U 的相位关系是。 当f =f H时, o A.-45? B.-135? C.-225? 解:(1)A (2)B,A (3)B A (4)C C 二、电路如图所示。已知:V C C=12V;晶体管的Cμ=4pF,f T= 50MHz, r=100Ω, 0=80。试求解: ' bb A ; (1)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u sm C; (2)' (3)f H和f L; (4)画出波特图。 图

解:(1)静态及动态的分析估算: ∥178 )(mA/V 2.69k 27.1k 27.1k 17.1mV 26) 1(V 3mA 8.1)1(A μ 6.22c m be e b'i s i sm T EQ m b be i e b'bb'be EQ e b'c CQ CC CEQ BQ EQ b BEQ CC BQ R g r r R R R A U I g R r R r r r I r R I V U I I R U V I u (2)估算' C : pF 1602)1(pF 214π2) (π2μc m ' μT e b'0 μπe b'0 T C R g C C C f r C C C r f (3)求解上限、下限截止频率: Hz 14)π(21 kHz 175π21 567)()(i s L ' πH s b b'e b'b s b b'e b' C R R f RC f R r r R R r r R ∥∥∥ (4)在中频段的增益为 dB 45lg 20sm u A

电容电感的频率特性

电感电容的频率特性 结论 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其感抗XL=wL; 电容:通交流阻直流,通高频阻低频,其容抗Xc=1/wC 。(匹配要点) 电感越大,阻抗越大,交流信号更不易通过;电容越大,阻抗越小,交流信号更易通过。 当工作频率达到电感(电容)的自谐振频率(w=√LC),对电流的阻抗Z最大(最小)。 磁珠 对低频基本没什么衰减(相当于电感),对高频有较强衰减。 解释 1、当交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两端将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外加电压的方向相反,阻碍交流的通过,频率越高,自感电动势越大,线圈阻抗越大。 采用容抗公式分析电容,当频率越高,容抗(阻抗)越小,高频更容易通过。 2、电容器有一个充放电的时间问题。当交流电的正半周,给电容器充电的瞬间,电路是有电流流过的,相当于通路,一旦电容器充电完毕,则电路就没有电流流过了,相当于断路。当交流电的负半周到来时,又将产生电流,先抵消掉原来充在电容上的那个相反的电荷,在继续充电至充满。 现在假设电容器需要的充电时间t一定,则 (1)当一个频率较高的交流电正半周结束时,假设电容器容量够大,还未充满电,负半周就到来了,则这电路会一直流着电流,相当于这电容器对这个高频的交流电来说,是通路的。 (2)如果这个交流电的频率较低,正半周将电容器充满电荷以后,负半周仍未到来,则电流会在中途断流,则电容器对于这个低频的交流电来说,就不是完全通路了,只是有一定的阻抗 (3)如果充电的时间相对于那个频率的交流电的半周期来讲,是极短的,那么电容器就可以认为完全断路,没有电流流过。 阻抗概念 1、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电路中的电流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是一个复数,实部为电阻,虚部为电抗,其中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电容和电感在电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返回>> 第三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通常,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而是各种不同频率分量组成的复合信号。由于三极管本身具有电容效应,以及放大电路中存在电抗元件(如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因此,对于不同频率分量,电抗元件的电抗和相位移均不同,所以,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u 和相角φ成为频率的函数。我们把这种函数关系称为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1频率特性的一般概念 一、频率特性的概念 以共e 极基本放大电路为例,定性地分析一下当输入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放大倍数将怎样变化。 在中频段,由于电容可以不考虑,中频A um 电压放大倍数基本上不随频率而变化。ο 180=?,即无附加相移。对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来说,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反相。 在低频段,由耦合电容的容抗变大,电压放大倍数A u 变小,同时也将在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间产生相移。我们定义:当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 率放大倍数的0.707倍时,即 2um ul A A =时的频率称为下限频率f l 对于高频段。由于三极管极间电容或分布电容的容抗在低频时较大,当频率上升时,容抗减小,使加至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减小,输入电压减小,从而使放大倍数下降。同时也会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间产生附加相移。同样我们定义:当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区放大倍数的0.707 倍时,即2um uh A A =时的频率为上限频率f h 。 共e 极的电压放大倍数是一个复数, ?<=? u u A A 其中,幅值A u 和相角?都是频率的函数,分别称为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我们称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差为通频带。

l h bw f f f -= 表征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响应能力,它是放大电路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二、线性失真 由于通频带不会无穷大,因此对于不同频率的信号,放大倍数的幅值不同,相位也不同。当输入信号包含有若干多次谐波成分时,经过放大电路后,其输出波形将产生频率失真。由于它是电抗元件产生的,而电抗元件又是线性元件,故这种失真称为线性失真。线性失真又分为相频失真和幅频失真。 1.相频失真 由于放大器对不同频率成分的相位移不同,而使放大后的输出波形产生了失真。 2.幅频失真 由于放大器对于不同频率成分的放大倍数不同,而使放大后的输出波形产生了失真。 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本质上的区别:非线性失真产生新的频率成分,而线性失真不产生新的频率成分。 §2三极管的频率参数 影响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除了外电路的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外,还有三极管部的级间电容或其它参数的影响。前者主要影响低频特性,后者主要影响高频特性。 一、三极管的频率特性 中频时,认为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电流放大系数β是常数。实际上

使用Multisim进行电路频率特性分析

使用Multisim进行电路频率响应分析 作者:XChuda Multisim的AC Analysis功能用于对电路中一个或多个节点的电压/电流频响特性进行分析,画出伯德图。本文基于Multisim 11.0。 1、实验电路 本例使用如图的运放电路进行试验。该放大电路采用同相输入,具有(1+100/20=)6倍的放大倍数,带300欧负载。方框部分象征信号源,以理想电压源串联电阻构成。 请不要纠结于我把120Vrms的电压源输入双15V供电的运放这样的举动是否犯二,电压源在AC Analyses中仅仅是作为一个信号入口的标识,其信号类型、幅值和频率对分析是没有贡献的,但是它的存在必不可少,否则无法得到仿真结果! 2、操作步骤 搭好上述电路后,就可以进行交流分析了。

一般设置Frequency parameters和Output两页即可,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其他选项保持默认,然后点Simulate开始仿真。切记是点Simulate,点OK的话啥都不会发生。

按照上述步骤仿真结果如下: 分析结果是一份伯德图。在上下两个图表各自区域上按右键弹出列表有若干选项,各位可自己动手试试。右键菜单中的Properties可打开属性对话框,对图表进行更为详细的设置。 3、加个电容试试 从上面伯德图分析结果看出,该电路具有高通特性,是由输入耦合电容C3造成的。现在在输入端加入一个退耦电容试试。电路如下:

在输入端加入220pF退耦电容后C1与后面的放大电路输入电阻构成低通滤波器,可滤除高频干扰。加入C1后,放大电路的输出应该具有带通特性。用AC Analysis分析加入C1后的电路频响特性: 奇怪,为什么高通不见了?一阵疑惑,我甚至动笔算了同相输入端的阻容网络复频域的特性,无论C1是否加入,从同相输入端向左看出去的阻容电路都有一个横轴为0的零点,所以幅度特性应该是从0Hz处开始上升的!对,从0Hz开始!回头看看电路加入C1前仿真的伯德图,发现竖轴围是13dB~13.3dB! 我们尝试放大来看看。现在重新进行AC分析,将频率围设置为0.1~10Hz,结果如下图。OK,没问题,果然是高通的,只是截止频率非常低(0.3Hz左右),刚才的仿真频率围从1Hz 开始,自然是看不到的。从中也看出,图表中数字后加小写m,是毫赫兹(mHz)的意思,而不是兆赫兹(MHz)。

交流电路频率特性的测定

C u 图21-1 交流电路频率特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研究电阻,感抗、容抗与频率的关系,测定它们随频率变化的特性曲线; 2.学会测定交流电路频率特性的方法; 3.了解滤波器的原理和基本电路; 4.学习使用信号源、频率计和交流毫伏表。 二.原理说明 1.单个元件阻抗与频率的关系 对于电阻元件,根据? ∠=0R R R I U ,其中R I U =R R ,电阻R 与频率无关; 对于电感元件,根据L L L j X I U = ,其中fL X I U π2L L L ==,感抗X L 与频率成正比; 对于电容元件,根据C C C j X I U -= ,其中fC X I U π21C C C ==,容抗X C 与频率成反比。 测量元件阻抗频率特性的电路如图21—1所示,图中的r 是提供测量回路电流用的标准电阻,流过 被测元件的电流(I R 、I L 、I C )则可由r 两端的电压 U r除以r 阻值所得,又根据上述三个公式,用被测元 件的电流除对应的元件电压,便可得到R 、X L 和X C 的数值。 2.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由于交流电路中感抗X L 和容抗X C 均与频率有关,因而,输入电压(或称激励信号)在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频率大小,电路电流和各元件电压(或称响应信号)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电路响应随激励频率变化的特性称为频率特性。 若电路的激励信号为Ex(jω),响应信号为R e(jω),则频率特性函数为 ) ()()j () j ()j (x e ω?ωωωω∠== A E R N 式中,A (ω)为响应信号与激励信号的大小之比,是ω的函数,称为幅频特性; ?(ω)为响应信号与激励信号的相位差角,也是ω的函数,称为相频特性。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doc 18页)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doc 18页)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单级放大器的分析中只考虑了低频特性,而忽略了器件的分布电容的影响,但在大多数模拟电路中工作速度与其它参量如增益、功耗、噪声等之间要进行折衷,因此对每一种电路的频率响应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章中,将研究在频域中单级与差分放大器的响应,通过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分析共源放大器、共栅放大器、CMOS放大器以及源极跟随器的高频特性,然后研究级联与差分放大器,最后考虑差分对有源电流镜的频率响应。 6.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在设计模拟集成电路时,所要处理的信号是在某一段频率内的,即是所谓的带宽,但是对于放大电路而言,一般都存在电抗元件,由于它们在各种频率下的电抗值不同,因而使放大器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效果不完全一致,信号在放大过程中会产生失真,所以要考虑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116

117 频率特性是指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特性。 6.1.1 基本概念 1、频率特性和通频带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定义为电路的电压增益与频率间的关系: )()(f f A A V V ?∠=? (6.1) 式中A V (f)反映的是电压增益的模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幅频特性;而)(f ?则为放大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间的相位差?与频率的关系,称为相频特性。所以放大器的频率特性由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来表述。 低频区:即在第三章对放大器进行研究的频率区域,在这一频率范围内,MOS 管的电容可视为开路,此时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最大。当频率高于该频率时,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将会下降。 上限频率:当频率增大使电压增益下降到低频区电压增益的1/2时的频率。 高频区:频率高于中频区的上限频率的区域。 2、幅度失真与相位失真 因为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包含有丰富的频率成

放大电路频率特性

第三章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3.1 频率特性的一般概念 一.频率特性的概念 对低频段, 由于耦合电容的容抗变大, 高频时1/ωc<

TL431电路原理及频率特特性的研究

TL431电路原理及频率特特性的研究 许剑伟2008-1-1 莆田十中 TL431是一种高精度、低温漂电压基准器件,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TL431具有很高的电压增益,实际应用中易发生自激等问题,造成许多困惑,本文系统分析TL431的内部电路,并给出利用计算机分析计算的方法,使设计人员对关于TL431电路的稳定性有准确的整体把屋。 一、基本参数估计 (1)静态电流分配: TL431的最小工作电流为0.4mA,此时V10基本上没有电流(取0.03mA,be压降0.6)。 V9射极电流为0.6V/10k=0.06mA。 设V3的be压降为0.67V ,V1、V2的集电极电压均为0.67V,所计算时把R1、R2看作并联,,则算得V3射极电流为(2.5-0.67*2)/(3.28+2.4//7.2)=0.228mA。 剩余电流0.4-0.228-0.06-0.03=0.52mA,提供给V7、V8电流镜,V7、V8各获得0.04mA。 V4、V5、V6、V7、V8工作电流均为0.04mA。 (2)假内部三极管的fT值为100—200MHz,当工作电流小的时候fT为10—100MHz,由此间接估计三极管内部的等效电容。cb结电容均假设为1—2pF。V4、V7 、V8、V9等三极管工作电流小,所以fT要小很多(结电容为主,扩散电容较小)。 (3)V4、V5工作电流较小,通常小电流时电流放大倍数也较小。设V4的放大倍数为50倍左右。 (4)为方便计算,设V9、与V10的电流放大系数相同,V9、V10与电流增益直接相关,它们的放大倍数可由TL431数据表间接计算出来。 注1:晶体管的低频放大倍数与直流放大倍数是不相同的,静态工作电流小时二者相差不大,静态电流大时二者可能相差很大,具体与该晶体管的特性有关。 二、TL431带隙基准电压产生原理 带隙基准产生的原理不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问题,但TL431内部的基准电路与增益和关,所以有必要对其分析。 1、Vbe压降在室温下有负温度系数约C=-1.9至-2.5mV/K,通常取-2mV/K,而热电压UT=DT在室温下有正温度系数D=0.0863 mV/K,将UT乘以适当倍率并与Vbe相加可大大消除温度影响。 注:UT=KT/q,式中K为波尔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标中的温度,q为单位电荷,常温下UT=26mV。

第三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1

返回>> 第三章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通常,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而是各种不同频率分量组成的复合信号。由于三极管本身具有电容效应,以及放大电路中存在电抗元件(如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因此,对于不同频率分量,电抗元件的电抗和相位移均不同,所以,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u和相角φ成为频率的函数。我们把这种函数关系称为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1频率特性的一般概念 一、频率特性的概念 以共e极基本放大电路为例,定性地分析一下当输入信号频率 发生变化时,放大倍数将怎样变化。 在中频段,由于电容可以不考虑,中频A um电压放大倍数基本 上不随频率而变化。,即无附加相移。对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来说,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反相。 在低频段,由耦合电容的容抗变大,电压放大倍数A u变小,同 时也将在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间产生相移。我们定义:当放大倍数 下降到中频率放大倍数的0.707倍时,即时的频 率称为下限频率f l 对于高频段。由于三极管极间电容或分布电容的容抗 在低频时较大,当频率上升时,容抗减小,使加至放大电 路的输入信号减小,输入电压减小,从而使放大倍数下降。 同时也会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间产生附加相移。同样我 们定义:当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区放大倍数的0.707 倍时,即时的频率为上限频率f h。 共e极的电压放大倍数是一个复数, 其中,幅值A u和相角都是频率的函数,分别称为放 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我们称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差为通频带。 表征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响应能力,它是放大电路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二、线性失真 由于通频带不会无穷大,因此对于不同频率的信号,放大倍数的幅值不同,相位也不同。当输入信号包含有若干多次谐波成分时,经过放大电路后,其输出波形将产生频率失真。由于它是电抗元件产生的,而电抗元件又是线性元件,故这种失真称为线性失真。线性失真又分为相频失真和幅频失真。 1.相频失真 由于放大器对不同频率成分的相位移不同,而使放大后的输出波形产生了失真。 2.幅频失真 由于放大器对于不同频率成分的放大倍数不同,而使放大后的输出波形产生了失真。 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本质上的区别:非线性失真产生新的频率成分,而线性失真不产生新的频率成分。

第三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三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通常,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而是各种不同频率分量组成的复合信号。由于三极管本身具有电容效应,以及放大电路中存在电抗元件(如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因此,对于不同频率分量,电抗元件的电抗和相位移均不同,所以,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u 和相角φ成为频率的函数。我们把这种函数关系称为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1频率特性的一般概念 一、频率特性的概念 以共e 极基本放大电路为例,定性地分析一下当输入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放大倍数将怎样变化。 在中频段,由于电容可以不考虑,中频A um 电压 放大倍数基本上不随频率而变化。 180=?,即无附 加相移。对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来说,输出电压和输入 电压反相。 在低频段,由耦合电容的容抗变大,电压放大倍数A u 变小,同时也将在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间产生相移。我们定义:当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 率放大倍数的0.707倍时,即 2um ul A A =时的频率称为下限频率f l 对于高频段。由于三极管极间电容或分布电容的容抗在低频时较大,当频率上升时,容抗减小,使加至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减小,输入电压减小,从而使放大倍数下降。同时也会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间产生附加相移。同样我们定义:当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区放大倍数的0.707 倍时,即 2um uh A A =时的频率为上限频率f h 。 共e 极的电压放大倍数是一个复数, ?<=? u u A A 其中,幅值A u 和相角?都是频率的函数,分别称为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我们称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差为通频带。 l h bw f f f -= 表征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响应能力,它是放大电路的重要技术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1.4 R、L、C电路的频率特性 实验 1.4.1 硬件实验 1.实验目的 (1)熟悉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2)研究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现象、特点及元件参数对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 (3)了解RC 串并联电路的选频特性。 2.实验预习要求 (1)阅读附录,了解功率函数发生器、双通道交流毫伏表和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2)能否用普通万用表测量本实验中各交流电压?为什么? (3)掌握R、L、C 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在图 1.4.1 中,若功率函数发生器输出电压U =2V,R =51Ω、C = 33nF、L = 9mH、线圈电阻r L = 0.7Ω(由于各实验板上电感线圈的电感、线圈电阻各不相等,这里取近似值),试计算电路的性能指标: 谐振频率f0 =____9.235k_____Hz 品质因数(需考虑r L)Q =_______10.1______ 谐振时电感和电容电压U L0=U C0=______16.6______V 通频带f BW =____0.92k_____Hz 3.实验和设备 4.实验内容及要求 (1)R、L、C 串联电路频率特性的测量

→按图 1.4.1 接线,R = 51Ω、C = 33nF 。由函数发生器的“功率输出端”提供频率和幅度可调的正弦电压。示波器通道 CH1 显示信号源电压 u 的波形,通道 CH2 显示电阻电压 u R 的波形(此处电流 i 与电阻电压 u R 同相位)。 →把电路调到谐振状态,测量谐振频率 f o 测量谐振频率 f o 可以采用调节信号源频率,使电压 u 和 u R 同相的方法。本实验用李沙育图形法(实验原理见本实验后附录)。 调节信号源频率等于本实验“预习要求(3)”中的估算值 f 0,信号源输出电压 U =2V ,用示波器观察 u 和 u R 波形的相位关系,微调信号源频率,使 u 和 u R 同相。 将示波器“扫描频率开关”(TIME/DIV )旋钮选择“X-Y ”工作方式,CH1 成为 X 轴通道。谐振时示波器显示波形为一斜直线,此时信号源频率即为电路实际的谐振频率 f 0,电阻上电压 U R = U R0 为最大。 注意:a) 示波器 CH1、CH2 的“VOLTS/DIV ”旋钮应选取相同档位 (可置于 1V)。 b) 由于除电感线圈有电阻外电容器也有功率损耗,所以谐振时电阻电压 U R0 的实际测量值小于理论计算值。 →测量 RLC 串联电路的电流谐振曲线 根据表 1.4.1 给出的频率值,调节函数发生器的输出频率,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每一频率上 U R 的数值,填入表 1.4.1 中。在谐振状态下,加测 U L0、U C0,并记入表 1.4.1 中。 注:表 1.4.1 中 f 2 和 f 1 分别是通频带 f BW 的上、下限频率,应在测出 f 0 及相应 U R0 后,经计算获得 U f1、U f2 ( = 0.707U R0 ),再由 U f1、U f2 的值测出 f 1 和 f 2。 L ( r L ) 功 率 输 出 函 数 发 生 器 示 波 器 CH2 CH1 黑 红 C R i 图 1.4.1 RLC 串联电路 u u R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116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单级放大器的分析中只考虑了低频特性,而忽略了器件的分布电容的影响,但在大多数模拟电路中工作速度与其它参量如增益、功耗、噪声等之间要进行折衷,因此对每一种电路的频率响应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章中,将研究在频域中单级与差分放大器的响应,通过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分析共源放大器、共栅放大器、CMOS 放大器以及源极跟随器的高频特性,然后研究级联与差分放大器,最后考虑差分对有源电流镜的频率响应。 6.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在设计模拟集成电路时,所要处理的信号是在某一段频率内的,即是所谓的带宽,但是对于放大电路而言,一般都存在电抗元件,由于它们在各种频率下的电抗值不同,因而使放大器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效果不完全一致,信号在放大过程中会产生失真,所以要考虑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是指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特性。 6.1.1 基本概念 1、频率特性和通频带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定义为电路的电压增益与频率间的关系: )()(f f A A V V ?∠=? (6.1) 式中A V (f)反映的是电压增益的模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幅频特性;而)(f ?则为放大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间的相位差?与频率的关系,称为相频特性。所以放大器的频率特性由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来表述。 低频区:即在第三章对放大器进行研究的频率区域,在这一频率范围内,MOS 管的电容可视为开路,此时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最大。当频率高于该频率时,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将会下降。 上限频率:当频率增大使电压增益下降到低频区电压增益的1/2时的频率。 高频区:频率高于中频区的上限频率的区域。 2、幅度失真与相位失真 因为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包含有丰富的频率成分,若放大器的频带不够宽,则不同的信号频率的增益不同,因而产生失真,称之为频率失真。频率失真反映在两个方面:幅度失真(信号的幅度产生的失真)与相位失真(不同频率产生了不同的相移,引起输出波形的失真)。由于线性电抗元件引起的频率失真又称为线性失真。注:由于非线性元件(三极管等)的特性曲线的非线性所引起,称为非线性失真。 3、用分贝表示放大倍数 增益一般以分贝表示时,可以有两种形式,即: 功率放大倍数: )(lg 10)(dB P P dB A i o P = (6.2)

电路实验_电路频率特性的研究

电路频率特性的研究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低通、带通电路的频率特性; 2. 应用Multisim 软件测试低通、带通电路频率特性及有关参数; 3. 应用Multisim 软件中的波特仪测试电路的频率特性。 二、 实验原理 1. 网络频率特性的定义 1) 网络函数——正弦稳态情况下,网络的响应相量与激励相量之比。 2) 一个完整的网络频率特性应包括幅频特性、相频特性两个方面。 3) 截止频率——输出电压降到输入电压的0.707时的频率(f 0); 通频带——输出电压从最大降到0.707倍间的频率区间(Bw:0~2πf 0) 2. 网络频率特性曲线 1) 一阶RC 低通 211 1()11U jwc H w jwcR U R jwc ====++ a) 幅频特性

2121221()0,;,0;1 ,0.707U H w U w U U w U w U U CR ===→∞→= ==||= 则有由图像看出,频率越低,信号越容易通过——低通。 b) 相频特性 ()a r c t a n () 10,0;,45;, 90 w w c R w w w CR ????=-====- →∞=-。 。 c) 截止频率:01 2f RC π= 2) 二阶RLC 带通 a) 谐振频率0f = (0w = ,此时有电路如下图特性:

b) 品质因数001w L Q R w RC = == (L 、C 一定时,改变R 值就能影响电路的选频特性,R 越小,Q 越大,选频特性越好); c)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00000 ,,U w f I I R w f U I U I η===== =另则有故=, 如下图 d) 由上图得,通频带"'00 22()w f Bw f f Q Q ππ=-== 3) 二阶RLC 低通

1.4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实验报告

实验1.4 R、L、C 电路的频率特性 实验1.4.1 硬件实验 1.实验目的 (1)熟悉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2)研究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现象、特点及元件参数对电路频率特性的影响。 (3)了解RC 串并联电路的选频特性。 2.实验预习要求 (1)阅读附录,了解功率函数发生器、双通道交流毫伏表和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2)能否用普通万用表测量本实验中各交流电压?为什么? (3)掌握R、L、C 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在图1.4.1 中,若功率函数发生器输出电压U = 2V,R = 51Ω、C = 33nF、L = 9mH、线圈电阻r L = 0.7Ω(由于各实验板上电感线圈的电感、线圈电阻各不相等,这里取近似值),试计算电路的性能指标: 谐振频率f0 = 9235.11 Hz 品质因数(需考虑r L)Q = 10.10 谐振时电感和电容电压U L0 = U C0 = 20 V 通频带f BW = 914.26 Hz 3.实验和设备 4.实验内容及要求 (1)R、L、C 串联电路频率特性的测量 →按图1.4.1 接线,R = 51Ω、C = 33nF。由函数发生器的“功率输出端”提供频率和幅度可调的正弦电压。示波器通道CH1 显示信号源电压u 的波形,通道CH2 显示电阻电压u R 的波形(此处电流i 与电阻电压u R 同相位)。 →把电路调到谐振状态,测量谐振频率f o 1

2 C 红 + CH1 u - R + u R - CH2 黑 测量谐振频率 f o 可以采用调节信号源频率,使电压 u 和 u R 同相的方法。本实验用李沙育图形法(实验原理见本实验后附录)。 调节信号源频率等于本实验“预习要求(3)”中的估算值 f 0,信号源输出电压 U = 2V ,用示波器观察 u 和 u R 波形的相位关系,微调信号源频率,使 u 和 u R 同相。 将示波器“扫描频率开关”(TIME/DIV )旋钮选择“X-Y ”工作方式,CH1 成为 X 轴通道。谐振时示波器显示波形为一斜直线,此时信号源频率即为电路实际的谐振频率 f 0,电阻上电压 U R = U R0 为最大。 注意:a) 示波器 CH1、CH2 的“VOLTS/DIV”旋钮应选取相同档位 (可置于 1V)。 b) 由于除电感线圈有电阻外电容器也有功率损耗,所以谐振时电阻电压 U R0 的实际测量值小于理论计算值。 图 1.4.1 RLC 串联电路 测量 RLC 串联电路的电流谐振曲线 根据表 1.4.1 给出的频率值,调节函数发生器的输出频率,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每一频率上 U R 的数值,填入表 1.4.1 中。在谐振状态下,加测 U L0、U C0,并记入表 1.4.1 中。 注:表 1.4.1 中 f 2 和 f 1 分别是通频带 f BW 的上、下限频率,应在测出 f 0 及相应 U R0 后, 经计算获得 U f1、U f2 ( = 0.707U R0 ),再由 U f1、U f2 的值测出 f 1 和 f 2。 表 1.4.1 注意:a) 改变频率时应保持信号源输出电压 U = 2V 。 示 波 器 功 率 输 出 函 数 发 生 器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练习题及答案

客观题-----“谐振”部分 ☆由R、L、C组成的串联电路,当外加激励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其电路是( a )。 a.感性的b.容性的c.无法确定 c d ☆由R、L、C组成的串联电路,当外加激励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时,其电路是( b )。 a.感性的b.容性的c.无法确定 c d ☆由R、L、C组成的并联电路,当外加激励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其电路是( b )。 a.感性的 b.容性的 c.无法确定 ☆由R、L、C组成的并联电路,当外加激励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时,其电路是( a )。 a.感性的 b.容性的 c.无法确定 ☆由R、L、C组成的某二端网络,当测得其端口的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时,一定有(b )。 a.感抗= 容抗b.L的无功功率= C的无功功率 c.端口的阻抗最小 C C

☆ 如果R 、L 、C 组成的电路在某激励下发生了谐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 路总有功功率 = 电路总无功功率 b . 路总有功功率 = 电路总视在功率 c . 电路总无功功率 = 电路总视在功率 ☆ 右图示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电流表A 的读数应是( b )。 a .I L +I C b .0 c .I R ☆ 右图示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电压表V 的读数应是( b )。 a .U L +U C b .0 c .U R ☆ RLC 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时,总电流( b )。 a .最大 b .最小 c .介于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 R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总电流( a )。 a .最大 b .最小 c .介于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 如图所示三个电路,当激励源的频率LC 1= ω时,相当于开路的是( b )。 (a) (b) (c) C C C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1具有相同参数的两级放大电路在组成它的各个单管的截止频率处,幅值下降 [ ] A. 3dB B. 6dB C. 10dB D. 20dB 5.2在出现频率失真时,若u i 为正弦波,则u o 为 [ ] A. 正弦波 B. 三角波 C. 矩形波 D. 方波 5.3 多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波特图是 [ ] A. 各级波特图的叠加 B. 各级波特图的乘积 C. 各级波特图中通频带最窄者 D. 各级波特图中通频带最宽者 5.4 当输入信号频率为f L 或f H 时,放大倍数的幅值约为中频时的 [ ]倍。 A.0.7 B.0.5 C.0.9 D.0.1 5.5 在阻容耦合放大器中,下列哪种方法能够降低放大器的下限频率?[ ] A .增大耦合电容 B .减小耦合电容 C .选用极间电容小的晶体管 D .选用极间电容大的晶体管 5.6 当我们将两个带宽均为BW 的放大器级联后,级联放大器的带宽 [ ] A 小于BW B 等于BW C 大于BW D 不能确定 5.7 填空: 已知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频率特性为 6100010 (1)(1) 1010 u f j A f f j j = ++ (式中f 单位:Hz ) 表明其下限频率为 ,上限频率为 ,中频电压增益为 dB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在中频段的相位差为 。 5.8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统称为 失真(a.交越b.频率),它属于 失真(a.线性b.非线性),在出现这类失真时,若u i 为正弦波,则u o 为 波(a.正弦b.非正弦),若u i 为非正弦波,则u o 与u i 的频率成分 (a.相同b.不同)。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交越失真都属于 失真(a.线性 b.非线性),在出现这类失真时,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