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建构_秦祖伟

论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建构_秦祖伟

论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建构_秦祖伟
论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建构_秦祖伟

2013年11月第30卷第6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30,No.6Nov.2013

【收稿日期】2013-04-15

【作者简介】秦祖伟(1970-),男,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重庆三峡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12AFX006)阶段成果。

论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建构

秦祖伟

1,2

(1.东南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211189;2.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404120)

要: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应该限定于对本地区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需由政府决策的重大政务事

项。重大行政决策对社会的影响可从其与重大行政管理的关系体现。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对于构建现代法治政府、实现重大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可将域外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入径。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建构需要明定决策主体的权限与范围、规范程序、增强法律监督机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并应配套相应的政治体制保障。

关键词: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建构【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 (2013)06-0133-05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

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提到要在2020年达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第一次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纳入依法治国方略中来,显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时代紧迫感。该表述不仅意味着法治政府建设的速度将要“加快”

,而且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心将从规范执法行为转向规范决策行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移。[1]

把行政决策行为,特别是重大行政决策行为的行使纳入法治的轨道,对构建现代法治政府,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重大行政决策的规范还很薄弱,在中央层次的法律法规位阶上还没有相应的制度出台,制约了我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法治化水平。通过对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的界定和对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必要性的分析,明晰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具体构建,无疑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及其影响(一)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

对于重大行政决策的解释,理论界和实务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重大行政决策是需要进行专家咨询论证的重大事项;有的认为重大行政决策是涉及全局性、战略性、政策性的政府决策;有的认为重大行政决策是关系基础性、战略性、全

局性需由政府决策的重大事项;还有的认为重大行

政决策必须是具有行政性、从属性、时空动态性、宏观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行政决策。[2](P93-94)

尽管争议较大,对于其范围的认识尚待统一,但学界和相关立法对重大决策的范围及作出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却在许多方面达成共识,比如:要经过政府全体会议或者政府常务会议来决定,要经过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可行性论证、合法性审查、信息公开、集体审议等程序的程序。属于全局性、战略性

和基础性的决策,是政府的重大政务事项等。[2]

笔者认为,所谓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是指对本地区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需由政府决策的重大政务事项,一般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等程序并通过政府法定会议作出决定。

因此,重大行政决策范围主要应该包括:一是行政立法类。包括提出法律、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涉及对公共利益有重大影响的规范性文件等。二是规划和计划类。包括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制定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措施、制定城乡规划、土地和自然资源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三是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会事务类。包括产业政策、区域布局的制定和调整,土地和交通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卫生、科技教育等方面的重大措施。四是重大行政行为类。包括决定国有资产处置、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重大事项、制定经济、行

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等。五是应急事项类。包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措施的采取。六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类等。七是其他涉及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事项。建议在立法界定重大行政决策范围时尽量详细、具体,增强可操作性,避免实践中的规避行为。

(二)重大行政决策的影响

重大行政决策属于行政决策的一种。重大行政决策对社会的影响可以从其与重大行政管理的关系来看。

1.重大行政决策是重大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和执行各项重大管理职能的基础。行政决策是决策领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行政学的角度来看,在行政管理活动蕴涵的领导、沟通、协调、控制、决策、人事任免等多项功能中,行政决策是最重要、最具主导性的一项功能。[3](P2)可以说,行政决策是一切行政活动的前置性和基础性步骤,所有的行政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行政决策。同时,行政管理的各项职能都是围绕决策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各项职能本身也都面临相应的需要决断的问题,有自己的决策。必须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充分发挥这些职能的作用。因此,重大行政决策贯穿于重大行政管理的各方面和重大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2.重大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能促进整个重大行政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的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如果能够体现民主化、科学化的要求,就能够使整个重大行政管理顺利开展。如果能够吸引一般群众和相关领域专家参政议政,就能对人民的政治参与提出更高的要求,普遍提高大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为重大行政管理其他环节的民主化、科学化提出相应要求和提供经验教训。

3.重大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发展。由于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是针对本国家、地区具有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需的重大政务事项作出,因此,一个国家的重大行政决策,不仅关系到政府行政职能的正常发挥、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程度,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发展。

二、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必要性及其入径

(一)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必要性

1.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是构建现代法治政府的需要。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大发展时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冲突、利益分化组合,政府的部分违法行政行为、滥用职权行为导致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下降。政府公信力受损,导致社会信任度不断降低在一系列热点事件面前,老百姓成了“老不信”。[4]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尤为重要。而法治政府必然要求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目的并不是要剥夺、削弱政府的决策权,而是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一方面确保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权,同时对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行为依法进行监督,防止违法决策和滥用决策权,确保政府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民主的要求,防止违法决策的出台。使群众对政府重大决策行为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提高,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也促进法治政府目标的实现。

2.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是实现重大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对于保证重大行政决策的正确性而言,重大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起作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是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得以实现的保障。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可以使科学决策的方式和过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更有拘束力。同时,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可以将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公开程序,公众民主参与,举行听证会等加以固化,使群众可以参与、影响决策,从而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并对违法决策者追究其法律责任。反之,如果没有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保障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如位于武汉汉阳长江河道内的“外滩花园”,工程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本是一个手续齐全的项目,但因其修建于防洪堤内,直接违反了《水法》、《防洪法》以及《河道管理条例》,被责令全部拆除。

3.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知识经济,同时又是法制经济。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的行政决策而言,更需要相关领域专家运用其专长,为自己的决策提供可供参考的备选方案。市场经济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基础,WTO的宗旨在于消除各国经济贸易的壁垒,建立起一个更为公正、更具活力的多边贸易体系。其规则和原则主要是对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约束,要求行政程序的公开化、办事透明化。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完全合乎WTO透明度原则的内在要求,可以有效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从而增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4.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需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

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以及社会的和谐两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与日俱增,这种影响要获得良性发展就必须要有政府的组织与管理。为了保证政府权力对自然的的良性影响实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必须通过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对政府决策权力进行调控,保证政府决策权力的合法行使。以法学视角观察,和谐的私法秩序与和谐的公法秩序构成人与社会和谐的基本特征,而私法秩序的和谐本质在于公权力对私法自治原则的尊重,以及对私权利之间利益的合理配置。这正是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领域。对于和谐的公法秩序而言,其基本特征在于权力法定,关键在于通过对政府权力进行规制来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目标。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价值之一在于民主价值,通过体现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实现立法目标,实现执法权与立法权、司法权之间的和谐。

(二)对主要发达国家的考察与借鉴

要实现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对域外主要发达国家的重大行政决策体制的考察与借鉴可以作为重要的入径。

域外主要发达国家,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日本、意大利,现行的重大行政决策体制虽然差异较大,但均已经历了由非程序决策到程序决策、由非法治化决策到法治化决策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特点包括:一是行政决策主体明确、权责清晰。横向分权实行的严格的三权分立.纵向则通过法律对中央与地方权力的进行了明确的划分。[5](P62)二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决策。大量社会自己能够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团体、自治性组织去管理,政府只对市场失灵的领域进行介入。三是重视程序的作用。有人甚至认为“行政法就是行政程序法”,在重大行政决策中也是如此。四是咨询参与的机制完善。重大的政府决策必须经过咨询机构的共同参与和认证才能作出。五是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比较完备。主要包括违宪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部分。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重大行政决策体系、实现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域外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加以借鉴:一是充分发挥行政权力“三分权”的分工与制约作用。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明确分工、合理配置对重大行政决策权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前提。二是要转换政府职能。应当摒弃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政府”的理念,树立服务政府的思想,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思路。对于可以通过市场自己解决的事务交给市场解决,把经济管理职能的重心放在为市场创造良好竞争环境和提供有效救济等方面。三是要发挥专家咨询程序的作用。要让政府充分利用外脑的作用,从自己“出主意”变为从别人方案中“选主意”,这无疑体现了国家重大行政决策的显著进步。

三、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建构及

其“政治体制”保障

(一)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法治化建构

1.明定重大行政决策主体的权限与范围。在重大行政决策主体模式上,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权力三分模式。在横向上,一方面应该对行政主体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进行更为明晰的区分,使三种权力的分工和制约机制更为有效运行。另一方对于政府与社会合作方面进一步将更多权力转移给相关社会组织去行使。在纵向上,我国的重大行政决策模式是“中央—地方决策模式”,中央享有最高决策权,地方则对中央决策加以贯彻执行,同时对本地区的重大行政事务进行决策。目前并无相关法律法规对中央与地方决策权进行明确的划分,不利于权责相统一原则的贯彻。需要立法对行政决策主体之间的重大行政决策权进行科学的界分。享有重大行政决策权的决策主体,必须在决策权限范围内遵循比例原则行使决策权,否则,越权无效。

2.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具备启动决策、拟定决策草案、评估与优化、审议与公布、修订与终结等几个环节。[6](P76)行政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由以下五个步骤组成: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收集信息,拟定方案;分析评估,抉择方案;实施方案,反馈调整;全面追踪,评估提高。将这五个步骤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赋予其强制性,对于保障决策者科学民主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了保障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公正、民主、效率等价值目标的实现,可以设置一些配套制度。我们认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制度构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起草征求意见稿。决策起草部门可以自己亲自起草,也可以委托相关专家或者科研机构起草。起草应该依据现有政策和法律进行,必要时应该提供多个方案进行比较,要进行风险评估,召开

第6期秦祖伟:论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建构

专家咨询会,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稿。

第二,群众参与。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决策起草过程中,决策起草部门应该通过各种现代大众传媒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听取群众意见。并且应该公开对群众意见的采纳情况和理由。通过群众参与程序,一方面体现对民意的尊重和决策民主化,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群众对决策的理解和支持配合,“提高公民对政府决策公正性的信任程度”[7]。

第三,审查合法性。这是为避免违法决策而对决策进行是否合法论证的行政程序。2008年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决策起草部门应该向本级政府法制办提交草案进行审查,审查事项包括:决策事项是否属于政府法定权限;内容是否合法;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合法性论证。如果认为决策事项不属于政府权限,内容或者程序违法,可以建议不向政府提交审议。

第四,决策实施后评估。要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的评价制度。目的是查明相关行政部门做出的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其预期目标是否达到,效果如何。目前评估由政府自己进行,公众参与度低,“由于自我评估与组织的特性相违背,所以必须依靠外部的、多重的、独立的、持续的研究来加强之。”[8](P296)可以委托相关独立的专业机构进行评估。通过评估、跟踪调查、抽样检查等多种方式,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之,使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增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律监督机制。要加强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律监督制度是指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依法对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造成的后果和影响的从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决定是否向有权机关提出改变或撤销该重大行政决策的申请、要求赔偿的制度。我国以前对重大行政决策的监督主要由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进行。但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要求监督主体的范围要不断扩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确认权力制约和监督主体包括各级权力机关、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行政监察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外,还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机关。权力制约和监督主体的范围扩大有利于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性,对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律监督尤其如此。因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实施涉及群众范围和利益往往更为广泛,将新闻舆论和广大群众参加监督,更便于维护其大众利益。

4.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要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行政决策的法律责任不仅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也是一种对政府决策行为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保证”。[9](P465)重大行政决策责任主要有道义责任、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道义责任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过失及其不良后果在道义上应承担的责任,比如受到良心和舆论的谴责。政治责任是政治官员在不履行和没有履行好制定和推进符合民意的公共政策的责任时所应承担的谴责和制裁。此处所言的重大行政决策责任主要是从法律责任角度而言,是指对未履行法定决策义务的行政机关及其相关工作人员依法追究其责任的一种事后监督制度。现行法律制度中,对各级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的权责划分不清,导致责任难定。特别是没有违宪审查制度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对责任追究和权利救济行使造成很大困难。为此,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违宪审查制度,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违宪审查制度,对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重大决策行为明确违宪责任。同时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对因违法的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对相对人造成的损害规定民事赔偿责任。对行政决策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违反相关规定,或者在决策起草、执行和监督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追究其违宪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二)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政治体制”保障

“法治政府建设还欠缺一些支撑性的、基础性的条件,这些条件可能是未来建设法治政府必须真正面对和解决的。如更彻底的市场经济、更成熟的公民社会、更明确的党政分开。”[1]重大行政决策要实现法治化,同样需要上述基础条件,特别是相应的政治体制保障尤为重要。

要为重大行政决策实现法治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体制保障,必须对现有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

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以不改变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前提的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其目的在于对部分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全面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内容包括: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内容。要保障重大行政决策实现法治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涉及党政职能分开,人大与政府职能分开问题。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领导”只是政治领导,其决策是政治决策,而不是具体行政意义上的重大行政决策,后者由政府行使。同时人大作为权力机关可依党的政治决策对社会重大事务作出立法决策,从而使党的意志变成国家意志。人民政府作为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享有行政决策权,有权根据人大的决策,在执行公共事务中做出具体决策,包括一般行政决策和重大行政决策。正确处理好中国共产党政治决策与政府行政决策的关系以及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与政府行政决策的关系,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关系,是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政治体制保障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行政法学界深入研讨十八大报告提出法治政府建设重心将实现历史性转移[EB/OL].载法律图书馆网站http://www.law-lib.com/fzdt/newshtml/26/ 20121207092329.htm,2012-12-15.

[2]杨寅,狄馨萍.我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实践分析[J].法学杂志,2011,(1).

[3]顾颖.我国行政决策法治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民众对政府专家不信任度加深权威声音常被打问号[EB/OL].载搜狐网站http://roll.sohu.com/ 20110908/n318763222.shtml,2012-12-16.[5]刘烨华,沈睿泽.从欧美国家行政决策制度的特点看我国行政决策制度的改革[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6).

[6]禹竹蕊.再论行政决策程序法治化[J].广西社会科学,2012,(10).

[7]E.Gellhorn,Public Particpation in Administrtive Proceed-ings,in81Yale L.J.p.361(1972).

[8]朱志宏.公共政策[M].台湾三民书局,1999.[9]卫泳震.略论我国行政决策的法律监控[J].法治与社会,2007,(1).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for Major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by Law

QIN Zu-wei

(1.School of Law,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211189,China;2.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Wanzhou404100,China)Abstract:A major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government’s crucial administrative affairs with fundamental,overall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whose influence finds expression in its connection with major administration.The making of major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by law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overnment ruled by law,the realization of making major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in a democratic and scientific way,and the promo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social harmony.The relevant experi-ence from abroad is helpful to China.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for making major administrative decisions by law esquires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decision-making authorities,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cedures and the legal supervision,a workable re-sponsibility system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political system.

Key words:major administrative decision;rule by law;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王东昕)

第6期秦祖伟:论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建构

论行政决策的法制化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必要性 (3) 二、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必然性 (5) 三、行政决策的拟定需求 (7) (一) 科学化水平 (7) (二)民主化水平 (8) (三)理性化水平 (8) 四、行政决策法制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 (10) (一)决策规范 (10) (二)信息公开 (10) (三)公民参与 (10) 五、行政决策法制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2) (一)行政决策者观念陈旧,决策存在主观性、随意性 (12) (二)行政决策体制不完善,信息系统、智囊系统乏力 (12) (三)行政决策行政问责制不完善,对决策的绩效评估不够 (12) 六、行政决策法制的实施 (14) (一)培养行政决策者法治思维方式,加强决策民主 (15) (二)立法完善行政决策体系,实现科学决策 (15) 1、完善程序立法,规范政府的决策行为 (16) 2、科学的行政决策体系制度化 (16) (三)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评价法 (16)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摘要 在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方针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行政决策的法制化所体现出的是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特征。法律对于政府的功能在于将行政决策的程序进行原则性与基本性的规定与监督,目的在于提高决策部门的程序意识,改变决策者与管理者的传统性思维,增强既定的法定程序的权威性。我国行政决策过程中,所面对的是在转型期的过程中出现的利益与矛盾冲突,这就要求行政决策必须保持较高的、透明化的参与机制。本文就在法制范畴内的行政机关的政策制定、政策选择的信息等相关因素的研究,为行政决策法制化的民主性与正当性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行政决策法制化利益冲突矛盾冲突政府智能决策选择

成都市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专家咨询论证办法

成都市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专家咨询论证办法 第一条为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把科学论证作为必经环节的决策程序,提高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质量,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专家咨询论证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咨询专家,是指市政府聘请的参与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咨询论证工作,对有关事项提出论证意见的专家。 第四条重要的政府规章草案、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社会管理事务、大型项目和关系社会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在提交市政府全体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前,原则上应经专家咨询论证。 第五条市政府设立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咨询委员会)。市咨询委员会是市政府直接领导的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为政府决策服务的非常设决策咨询论证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市政府决策的需要,组织咨询专家围绕本市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长期性、综合性问题进行战略研究、对策研讨,提供科学的咨询论证意见。

市咨询委员会设主任1人,由市政府秘书长担任,副主任3-5人,由市政府聘任;市咨询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府研究室,具体负责市咨询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市政府建立总数为300人左右的咨询专家库。 对一些特殊论证事项,市咨询委员会可以决定邀请咨询专家库以外的专家参加咨询论证。 第七条凡属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由承办单位按本办法规定,先交由市咨询委员会组织咨询专家论证。 第八条市咨询委员会对承办单位提请要求咨询论证的事项应按规定的类别和程序组织相应的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可采用会议或书面的咨询论证方式。 第九条咨询论证工作由市咨询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或市咨询委员会指定的咨询专家主持,市咨询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记录。 第十条专家咨询论证意见,由办公室提交市政府作为决策参考。 第十一条咨询专家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后,市政府根据需要及专家工作实绩进行更换或连续聘任。 第十二条咨询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一般应满10年,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并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

试论行政决策冲突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式研究

试论行政决策冲突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式研究 [摘要] :在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就是行政决策。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上形成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真正实现这一基本任务,需要深入探讨和切实解决行政决策过程的法制化、行政决策行为的规范化、行政决策责任的定型化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行政决策、决策机制、决策过程、决策行为、决策责任2004年3月,国务院颁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明确提出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基本上形成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这个《纲要》作为指导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为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确定了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纲要》提出,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决策机制包括:科学地、合理地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个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依法公开决策事项、决策依据和决策结果,落实公众知情权;对于全国或者地区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特别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广泛听取意见;政府机关应当定期跟踪与反馈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并且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行政决策;明确行政监督的主体、内容、对象、程序和方式,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责任的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力和决策责任相统一。这些任务和措施从结构、过程、后果等方面勾画出了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总体框架。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抓好贯彻执行。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行政决策过程的法制化问题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符合现代行政决策的规律性要求。公众、专家和政府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行政决策,只能在健全的行政决策过程中实现。现代国家(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行政决策过程的探索,获得了诸如理性决策、渐进决策、综合决策等一系列成果。尽管各种实践模式和理论观点相互冲突,没有哪一种能够得到公认,但这些成果可以为我们设计完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技术支持。然而,国家决策的成功经验和现代决策的科学理论,到目前为止,大多具有方法论层面的意义。从我国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视角看,我们必须在制度层面上解决问题。这是由我国现实的民主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所决定的。 公众、专家和政府在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和行为方式并不相同。公众和专家,一般来说,主要是通过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的形式,参与决策方案的形成过程。而各级政府和政府各个部门掌握着行政决策权力,由它们作出最后的选择。虽然人们普遍认识到公众和专家的参与极为重要,实践也证明公众和专家的参与确实有助于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但是,行政决策作为国家权力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不以公众和专家的参与为必要条件。尤其当行政管理发生危机的时候,“事件的紧迫性及其发展速度会改变决策过程,并常常使决策过程的重要性降低。”[1-1]在这种情况下,行政决策就变成了只是行政管理者“作出决

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中央电大西藏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专业、年级行政管理2012春季 教学点拉萨教学点 姓名殷移量 学号1280401400181 指导教师唐雨虹 职称讲师 二○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目录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2) (一)行政决策的概念 (2) (二)公众参与的概念 (2) 二、研究意义 (2) 三、我国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中存在的问题 (3) (一)法律规范不完善 (3) (二)行政机关存在的问题 (4) 四、我国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路径完善 (5) (一)完善公众行政参与的法律规范体系 (5) (二)加强政府支持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8)

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内容摘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社会化方面的改革呼声从未停止,社会民众对于公民的权利意识渐趋觉醒、政治的参与愿望越发强烈。因此,中国政府采取因势利导的态度,主动听取民意、顺应民意、善待民意,呈现出逐步放松对公民社会管控的态势。可以预见,当民众围绕社会治理而联合起来参与国家及社会事务的管理之后,必然会对现有的国家政治生活、尤其是权力决策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实质性冲击。不可否认,尽管在国家法制层面上,公众参与行政立法还存在诸多不尽完善之处,但却在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制度创新的探索实践下,已经取得了一些有益的制度成果。因此,无论在制度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都明显彰示了中国政府对于推进公众参与的坚强决心。 [关键词]: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行政决策的概念 我国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的行政决策概念是从西方的管理学著作中引进的。政府的管理活动可以分为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部分。卢瑟·古利克首次提出行政决策是政府管理的主要功能,巴纳德在他的组织理论中提出了组织决策思想,把行政决策提到重要位置并且加以研究。西蒙在《行政行为》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行政决策的概念,并认为“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在行政管理学中,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运用科学的决策理论与方法,为一定的行政行为确定行政目标,制定、优选并实施行政方案的过程。” 作为政府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行政决策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则,遵循相关的法定程序和职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事物。”行政决策所产生的影响涉及到特定大多数人的利益。 (二)公众参与的概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考夫曼首次提出了“参与式民主”的概念,即:Participatory Democracy。随后该词语多次运用到基层民主管理方面。七十年代,卡罗尔·佩特曼对参与式民主在国家管理中的具体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也标志着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正式形成。该理论主张公民在解决公共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参与作用,共同讨论,共同协商来决定。八十年代,美国学者约瑟芬·贝斯特第一次提出了协商民主的概念。后来该理论逐渐成为政府进行民主治理的一种模式,主张通过协商、对话形成共识来达成涉及公共利益的行政决策。 九十年代,在英国兴起了“第三条道路”的理论,主张政府应当更加开放并且合理分权,直接将一些权力授予人民,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地方或社区的事务管理。 直到八九十年年代,公众参与的概念才传入我国,我国学者也对其进行了研究。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本文所讨论的公众参与是,政府行政机关鼓励决策所涉及的个人或组织和普通民众在决策中,就相关决策充分表达自身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的制度和机制。公众参与形式多种多样,内涵也十分丰富。通过各种途径,普通民众也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政府行政决策,进而提升行政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二、研究意义 近代以来的政府公共权力往往呈急速扩张的趋势,行政决策通常成为整个社会运行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回顾国内,政府公共权力异常强大,而相比之下的公民政治权力则十分弱小,甚至出现了以政府“公权”损害民众“私权”的不良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其实,国家政治的良性运转正是基于对于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良好的边界确定与有效的运作

如何看待与评价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如何看待与评价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杨海燕 西蒙是一位杰出的行政学家,他开辟了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时代,他的研究方法和对行政决策的研究对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甚至被视为?决策?的同义词。西蒙对西方行政学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他基于对行政学所谓?正统?研究方法的批判而提出了行为主义行政学理论,特别是他提出的组织决策理论,奠定了决策在行政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受其影响,在管理学领域形成了一个新的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发展到今天,能够成为理解人类行为的钥匙与实施管理行为的利器,西蒙功不可没。 一、使决策概念成为行政学研究中重要的新概念工具 西蒙从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上进一步论述价值与事实的关系,认为价值与事实的区别就是目的与手段的区别只是一种粗浅的、单纯的状态,在实际情况中,手段与目的的说不能完全辨别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某一特定的手段用以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实际上会产生许多特定目标之外的后果,这种后果可以视为这种行为的价值指标,而人们在决策选择哪一种行动便取决于这种价值指标的高低,它(价值指标)没有数字可言,却有程度之别。价值与事实的区分本是关于整个学术研究的,但在西蒙的行政学方法理论中却又特殊的意义,西蒙也认同20世纪30年代后期行政学家们的严格区分政治与政府的主张,认为从决策和执行的观点来区分政治和行政并不妥当,西蒙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等同到政策问题和行政问题的区分,提出了区分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原则,认为政治与行政问题区分学说的目的不在于立法机关

与行政机关职权的区分,而在与区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性质,从而确定行政学和行政行为的研究对象,寻求新的概念和概念工具,以?决策?为基本概念提出一组在行政行为研究上的概念工具,使以?决定?为基本单位,以?决定前提?为最小单位的?决策?成为目前行政行为研究中最流行的概念工具。 二、决策活动是行政行为的主体,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西蒙认为,传统行政学的讨论都只注意执行,而不注意决策,而实际上决策程序不仅仅限于行政组织目标的决定,决策是遍及整个行政组织的。在行政活动中,决策重于执行,是因为当组织决定一项政策,执行这项政策的人员又要作出许多决定,所以执行政策只是更细密的政策决定。所谓好的或正确的行为在本质上就是指有效率的行政行为,而决定效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行政组织中每一个人决策的理性程度。例如,近来一直被大众关注的城管执法问题,城管执法实际上就是落实城市管理的一些规章制度,但因为城管本身决策能力的偏差,而出现错误的甚至暴力的管理行为,实际上也是执行决策中的理性与价值因素偏差,所以形成奇葩绽放的中国城管影像。 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他认为,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行政活动就是集合多数人的力量完成某种工作的活动,要用多数人的力量去完成工作,就必须有一种运用组织力量的方法,及行政程序,这种行政程序实际上就是决策程序,就是细化组织中每一个人应该做哪一部分决策的理论概念。

行政决策考试题目及答案

行政决策考试题目及答案(A卷、B卷) 一、填空题(注:题目关键字词填空内容) 1、领导决策民主化的特征是(决策观念)(决策研究) 2、行政决策科学化的特征(决策思想科学化)(决策程序科学化) 3、古代行政决策的对象和内容(政治)(军事) 4、古代奴隶制、封建制的各国体制(君主制) 5、行政决策集团包括(年龄)(素质)(知识)(气质) 6、行政决策按所处客观条件和后果的确定程度不同(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 型决策) 7、优先决策方案步骤(筛选法)(归避法)(决策树法) 8、行政决策者个人素质结构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 9、行政决策执行过程(计划制定)(协调控制) 10、行政决策控制实施经历(确定控制标准)(实施控制) 11、行政决策方案类型、3钟(积极方案)(应变方案)(临时方案) 12、决策者、国家行政体系中层次划分(高层决策者)(中层决策者)(基层决策者) 13、行政决策反馈条件类型(对问题和机会的反馈)(对目标的反馈)(对方案的反馈) 14、行政决策法律责任类型(违宪责任)(刑事责任) 15、现代行政决策创造思维表现形式(想象)(灵感) 16、可行性决策方案、研究、分析(经济上的可行性)(行政上的可行性) 17、决策问题结构分为(结构优良问题)(结构适中问题)(结构不良问题) 18、行政决策国际环境包括国际(社会环境条件)(自然环境) 19、依据法定程序、授予而拥有行政决策者要素(主体) 20、现代行政决策评估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 21、决策议程将决策问题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域) 22、决策议程分为(系统议程)(政府议程) 23、行政决策抉择的任务,对各种备选方案(权衡)(比较) 24、决策议程模型分为(外在提出模型)(动员模型)(内在提出模型) 25、运筹博弈(人一机)(人一人) 26、行政决策拟定阶段、任务、针对决策问题依据(决策目标)设计实现目标 27、西蒙认为模式(协作)(决策) 28、行政决策评估5个(生产力标准)(效率标准) 29、系统工程在决策中的基本程序(系统分析)(系统决策) 30、决策问题、性质、领域(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 31、行政决策社会环境包括(物质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精神文明环境) 32、现代行政决策、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择优原则) 二、名词解释 1、行政决策方案:就是一个或一组解决决策问题,实现决策目标的行动准则,它规定了实 现决策目标的步骤、途径、方法。 2、行政决策: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面临要解决问题。从实际出发制定与选择行 动方案作出决定活动。 3、行政决策执行:指国家行政机关将决策中枢系统所输出的决策指令付诸实施,从而实现 行政决策目标的一种行为,也就是把决策由设想变为现实的过程。

关于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思考【可编辑版】

关于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思考 关于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思考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行政机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关键,是基础。面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一轮机构改革势在必行。要建立“现代公共型政府”,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就是,加快推进决定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环节——决策的法治化进程,以此的带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开展。 一、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现实背景——行政三分制在十六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这是我国致力于建设政治文明的一段论述。这34个字的深刻内涵在于,我国将按照二战后各国对“大政府”进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普适性管理模式,重新审视我们政府的职能定位,以此来指导和推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这场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行政三分制”。有消息说,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会上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已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各职能部委将再次合并。“行政三分制”的主要内容,是将行政管理职能分为决策、执行、监督三部分,在相对分离的基础上,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其目标是建立“现代公共型政府”,在这一管理体系下,政府职能将从全能型转为有限型,从权威行政转向服务行政,从人治行政转向依法行政,从“部门性”转向“公共性”。加强决策机构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单独提出,已充分体现

党和国家对决策这一决定事业兴衰成败关键环节的高度重视。在对决策正确性的各种促进方式的不断探索中,继民主化、科学化之后,又提出法治化,依照法定程度、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决策,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 二、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基本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在领导方法、内容和标准上,都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尤其是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国际法和国内法相互交融的背景下,领导干部尽快地提高法律素质就成为当务之急。这是因为: 一是领导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过去几十年在封闭条件下进行领导工作。而现在县、市以上领导干部经常要在国内、国际范围内进行活动,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加强同国际间的联系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国外资金,处理各种涉外关系,都离不开法律和国际惯例。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具备一定法律素质,不懂得国际交往规则,在对外交往中就难以赢得主动,获得成功。二是领导内容发生了变化。全党工作重心已从过去的搞阶级斗争、搞政治运动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还是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没有法治的市场经济是不能健康发展的,没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干部,也是难以驾驭市场经济的。三是领导对象发生了变化。现在领导干部的对象呈多元化,各种经济实体都具有独立法律地位,不象过去那样单靠行政命令就可以随意调动和指挥,只有法律才能真正规范和引导其行为。在公民中,那种对权力的服从,已更多地转变为对法律的遵守,法律在人际关系协调中作用越来越大。领导干部如果缺乏法律素质,在这方面落

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办法

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办法 为完善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中的作用,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93号)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专家咨询论证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二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负责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三条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是指按照本办法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拟决策事项的合法性、科学性、可行性、风险性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的专业性咨询论证活动。 第四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前,应当组织专家咨询论证。未经专家咨询论证的决策草案,不得提交审议,不得决定实施。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保障专家依法、独立、客观地开展论证工作。

第二章行政决策咨询论证范围 第五条本办法所涉及的重大行政决策,是依法纳入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的决策事项,包括如下事项: (一)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政府规章和重要的规范性文件; (二)制定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措施; (三)制定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防灾减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教育卫生、住房建设、交通管理、国有企业改制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 (四)制定区域合作、涉外事务、民族宗教事务等区域特别事务重大行政决策; (五)制定或者调整各类总体规划、重要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六)编制财政预决算草案、大额资金使用安排; (七)研究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国有资产处置方面的重大事项; (八)制定或者调整重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 (九)与公共安全直接相关的重大行政措施的制定与调整及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的决策; (十)行政区划变更方案;

关于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的暂行办法

关于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的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徐汇区关于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的暂行办法》(徐府发〔〕号),健全决策机制,规范决策行为,现就进一步规范本局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明确如下暂行办法。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决策。重大行政决策必须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履行法定程序,保证决策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必须按照行政机关单位的权责清单进行,不得超越本局职责权限范围。 (二)坚持科学决策。深入调查研究,严格风险评估,确保决策结果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需求。在确有需要的情况下,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三)坚持民主决策。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凡属职责范围内的重大行政决策,必须集体讨论决定。 1 / 9

(四)坚持责任追究。对重大行政决策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明确“谁决策、谁负责”、过错与责任相适应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 (一)政策贯彻落实方面。主要包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内法规;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市市场监管工作党委、各市局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会议、重要指示精神的意见和措施;贯彻落实区人大及其党委会作出的有关决议、决定;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等需要结合本局实际,确定贯彻落实意见措施的决策。 (二)年度财政预决算方面。主要包括:审定年度财政预算案、决算案、预算执行及调整;研究审定经费监管中的重大事项,包括:预算金额在万元(含万元)以上,年度财政预算中没有明确具体金额、具体采购内容、具体采购方式的项目。 (三)重大项目安排和执行方面。主要包括:年度重点工作

论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和途径

略论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和途径 行政决策是一种权力,是行政权力运用的过程、结果和表现形式。无论是一般决策,还是重大事项的决策,都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职权的具体体现。 行政决策科学化是相对于传统的经验决策而言的,它是以科学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科学的技术方法为手段、科学的决策程序为依托、科学的决策评估为保障、规范化的法律制度为纽带而进行的决策活动,其目的在于降低决策的风险和成本。 行政决策民主化,是指行政决策时要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意见,“集中民智”,反复论证。在作出决策的过程中要具备论证、协商、审议及集体讨论决定等环节。 决策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也是实现科学化的途径和制度、精神保证。也可以说,决策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基础,离开了决策的民主化就不可能有决策的科学化。决策科学化是民主化的目的和归宿。决策科学化是决策民主化所要追求或达到的目标,通过决策的民主化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决策科学化的意义在于降低决策的风险和成本,而决策的民主化则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最可靠和最有效的体制保证,使决策的科学化程度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 首先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先决条件和实践前提。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经验过程中概括出来的理论精华,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认识,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个总的概念,提出“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思想,并把它们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而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既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实质要求,同时也是实践层面上的政策原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延伸。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不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而且具有划时代的历史寓意。因此说,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能否落在实处,决定着科学发展观能否落在实处。 其次,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障。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形成党科学民主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科学民主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表现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上。作为执政党,国家和人民的大事也就是党内的大事,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直接决定着国家大政方针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三、推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推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资本、信息、技术、商品、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全球化大流动,各种国际性政治因素、社会因素都将对一个国家、地区政府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影响决策因素变量不断增多客观上必然要求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推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适应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的需要 近年来,以信息网络技术为特征的高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化大生产进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管理内容不断更新,各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传统的稳定结构正在被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打破。与此同时,由于信息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新情况、新问题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要求政府决策必须做到及时准确才能保证不出现失误。再加之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趋于复杂,决策不当导致重大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而要求不断提高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三)推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适应经济活动市场化的需要 经济活动的市场化需要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财物、产供销按上级计划统一安排,行政决策的自主空间狭小、相对简单容易。随着我国社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全文)

遴选考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明确决策责任,根据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下称决策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以下简称决策事项)包括: (一)制定有关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二)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规划; (三)制定开发利用、保护重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四)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 (五)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对本条第一款规定事项的决策程序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决策,政府立法决策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不适用本条例。 决策机关可以根据本条第一款的规定,结合职责权限和本地实际,确定决策事项目录、标准,经同级党委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第四条重大行政决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 第五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科学决策原则,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技术和方法,尊重客观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

第六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民主决策原则,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决策。 第七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依法决策原则,严格遵守法定权限,依法履行法定程序,保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 第八条重大行政决策依法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范围或者应当在出台前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的监督。审计机关按照规定对重大行政决策进行监督。 第九条重大行政决策情况应当作为考核评价决策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决策草案的形成

《行政管理学》-行政决策民主化及其保障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2019.9) 《行政管理学》 主讲教师:沈亚平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15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传统时期的行政学与行为科学时期的行政学互补性分析 2.县域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及其实现路径分析 3.政府职能转变视域下“放管服”改革问题研究 4.新时期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分析——以ⅹⅹ省(或县)为例 5.本单位领导方式及其效能分析 6.行政决策科学化及其保障——以ⅹⅹ行政决策为例 7.行政决策民主化及其保障——以ⅹⅹ行政决策为例 8.行政决策法治化及其保障——以ⅹⅹ行政决策为例 9.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10.基层行政领导考核指标体系问题研究 11.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12.新时期机关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实现路径 13.如何在行政执法中体现公平正义 14.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及其对完善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意义 15.行政领导授权及其对调动部属工作积极性的实证分析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1.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2.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3.论文字数为3500字左右; 4.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5.论文相关要素要完整无缺,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正文、脚注、参考文献等。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行政决策民主化及其保障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从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完善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行政决策是政府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履行各项政府职能的基础,而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则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着眼点。有关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进程已经研究了多年,虽然行政决策制度建设和政策法规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进展,但是与西方国家的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相比,我国仍处于理论框架建构的低速运行,雏形发展阶段。我国行政决策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国情作为立足点,那么,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决策体系是实行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根本保障。 行政决策时行政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政策制定和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如何高效地市县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如何保证政策达到效果最佳和获得良好的执行效果,是各级公共行政组织和行政决策者必然面临的难题,也是行政决策发展的必由之路。 1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基本内涵 决策民主化就是指行政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与社会公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参与决策,使人民群众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信息渠道充分表达对各种行政决策选择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达到决策体制符合民愿、决策目标符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保证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提高行政决策质量,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 规定。 第二条本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依照法定职权,对关 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行政机关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决策规则。 第四条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包括: (一)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政府规章和重要的规范性文件; (二)制定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措施; (三)制定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防灾减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教育卫生、住房建设、交通管理、国有企业改制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 (四)制定或者调整各类总体规划、重要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五)编制财政预决算草案、大额资金使用安排; (六)研究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国有资产处置方面的重大事项; (七)制定或者调整重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 (八)制定或者调整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九)行政区划变更方案; (十)为民办实事的重大事项; (十一)其他需由政府决策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政府部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由部门根据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结合本部门职能确定,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第六条政府部门重大行政决策涉及公众权益、社会关注程度高或者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应当事先请示本级人民政府。 第七条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应当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媒体等方式依法公开。 第八条重大行政决策一般应当经过以下程序: (一)决策调研; (二)咨询论证;

论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完善

论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完善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12-05-23 19:54:24 一、现代行政决策机制的发展趋势 行政决策机制是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有关行政决策活动的运行过程和工作方式所 形成的相关规则和制度体系。行政决策机制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诸方面条件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变化的。在小生产方式和封建专制制度时期, 生产规模狭小, 社会变化节奏缓慢, 政府行政活动的政治性职能突出, 行政决策机制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 体现 着高度集权、独断专行的家长制特色。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他们在政治上建立了三权分立、政党竞争、议会民主制度以及政治与行政相分离的现代公务员制度, 行政管理活动体现出社会管理性职能。行政决策机制由此摆脱了小生产时代的特点, 迈入了现代化的门坎。20 世纪是人类社会获得空前大发展的时期。特别是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以信息、高电子等产业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加速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 原有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与此相应, 各国政府职能进行了重大调整。一是职能规模不断扩大。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开出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大力干预经济、社会发展, 刺激有效需求, 缓和经济危机的“药方”以来, 西方各国政府职能迅速膨胀, 尽管70 年代末期以后,新古典经济学家重新强调市场和货币的作用, 反对政府强制干预, 主张地方分权、权力下放等, 但政府职能的总体规模并未明显收缩。 二、中国行政决策机制的现状分析 1. 行政决策运作不完全符合宪政要求 按照中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 所有重 大决策都要由它做出或得到它的批准, 而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则是它的执行机关。但考察中国现阶段的行政决策与执行的实际运行过程, 人们便不难发现, 国务院及各级地方人民 政府并非如宪法中所规定的那样仅是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的执行机关, 他们同样依法 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独立决策职权和在执行过程中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 由于各级人大自身建设以及行政工作的专业性、灵活性等因素, 致使各级人大在行政决策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远没有达到制度安排所应达到的程度; 许多行政决策往往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先斩后奏”,人大在很大程度上只起“给予认可”的程序性作用。 2. 行政决策系统运作规则不健全 众所周知, 现代化的决策系统应是一个由信息、参谋、决断和监督等子系统组成的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的有机系统。但在中国现行的决策结构系统中, 党政决策的权力、职责及范围的划分不甚明晰、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与此同时, 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既是决策的制定者, 又是决策的执行者, 同一个公务员群体, 同样的运作方式, 承担着两个环节的使命, 从事着两个环节的操作, 看似具有连续性, 实则不利于形成各自优势, 更未形成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相互制约机制, 从而影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此外, 各级政策研究咨询机构职能发挥普遍不够充分, 体制外的或社团性的研究组织发育缓慢, 与政府部门缺乏制度性的联系, 其研究成 果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3. 行政决策制度缺乏整体配套性 应当说, 经过多年的努力, 特别是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少行 之有效的有关行政决策的法规制度, 诸如民主集中制、行政首长负责制、社会听证会制度、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论证制度等等, 但这些制度缺乏内在的相互衔接性, 整体配套性不强, 加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 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库

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库 管理工作细则 第一条为规范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依据《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指的专家是指入选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库的专家。 第三条广州市政府研究室为专家管理部门,其所属广州市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具体承担专家库建设和管理职能,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专家选聘(含换届和增补)、解聘、培训和考核等,负责专家的日常联络和服务; (二)跟踪论证过程,参与评估论证效果,组织开展专家工作评价等。 第四条专家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学术造诣高,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实践经验丰富,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三)社会公信力高和工作责任心强,作风正派,能够据实、负责、公正地提出论证意见和建议; (四)积极性高,热心决策论证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可以保证完成相关工作。 第五条专家按以下程序公开征集产生: (一)公布征集信息:由专家管理部门函请省内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区政府推荐,同时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市政府研究室官网公布征集信息。 (二)接受报名:申请人填写申请表,经所在单位或聘用单位加具意见,与其他申报资料一并送交专家管理部门。 (三)资格审核:专家管理部门审核申报资料,提出拟聘专家名单。 (四)公示:专家管理部门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市政府研究室官网公示拟聘专家名单。 (五)批准:专家管理部门将拟聘专家名单报市政府批准。 (六)签订协议:专家管理部门与专家签订聘用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七)聘任:专家管理部门以市政府名义聘任,并函告各有关单位、专家本人及其所在单位。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征求公众意见制度(征求意见稿)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征求公众意见制度(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增强行政决策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8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办发〔2016〕80号)、《南充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南府发〔2017〕34号)、《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征求意见是作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 第三条下列事项属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一)贯彻上级机关和同级党委、人大重要指示、决定以及办理同级政协重要建议需要决策的事项; (二)制定政府规章和重要的规范性文件;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的编制、变更或调整; (四)各类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专项规划、城乡规划的编制、变更或调整; (五)产业发展规划及重大战略、重大建设项目等事项的确定和调整; (六)财政预决算的编制和调整,重大财政资金的安排,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注资融资,政府债务举借,重大政府投资项目、重大国有资产处置; (七)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八)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调节、公用事业等重大民生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调整; (九)制定和修改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预案; (十)国企改革改制方案等事项的确定和调整; (十一)重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的确定和调整; (十二)给予企业和个人大额度奖励和补助; (十三)其他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第四条重大行政决策征求意见应当采取公示、走访、调查、座谈、听证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公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等各方面特别是利害关系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