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 六年下 科学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习题与答案

苏教 六年下 科学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习题与答案

苏教 六年下 科学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习题与答案
苏教 六年下 科学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习题与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习题

一、各种各样的能量

1、能量:()叫做能量,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就有()在起作用。

2、能量:

(1)(),(),却能感觉到它;

(2)空气流动也是自然界中的();

(3)能量中的()不是能够的意思;

(4)一切运动都需要(),地球绕太阳转也需要能量。

3、能量的形式(),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

4、生活中常见能量的作用:把(①光能、②热能、③电能、④声能、⑤食物中的化学能)填入相应的位置

():可以使植物生长。

():可以将水烧开,能使热气球飞上天。

():可以使电灯发光

():可以使纸片振动

():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运动。

5、如果没有(),人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6、人类可以运用各种(),也可以控制各种()的大小。

7、(判断)骑自行车时用力蹬踏使自行车加速的能量是机械能。()

8、(判断)开关关了后,灯就不亮了,所以能量不能被存贮。()

9、连线

光能光合作用

机械能汽车飞驰

化学能马匹拉车

10、能量的描述性定义:()叫做能量。

11、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或)。

二、能量的转换

1、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

2、具体情境下,能量的转换

①、打开电视,电能转换成了()和()

②、搓一搓手,化学能转换成了()和()

③、我们吃的食物是把()转化为我们运动所需要的()。

④、电风扇是把()转换成()。

⑤、风力发电机是把()转换成()。

⑥、电池是把()转换成()的装置。

⑦、锯木头会发热是因为()转换成()。

⑧、阳光下的植物是把()转换成()。

⑨、电脑工作是把()转换成(、、)

3、(判断)能量转化是无法人工控制的。()

4、(判断)煤中贮的能量是热能和光能。()

三、能源

1、能源分为()和()。

2、不可再生能源是()。如:()、()、()等矿物燃料。

3、可再生能源是()。如:()、()、()。

4、家中和工业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等矿物燃料。

5、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总能量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这些能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随着人们对()需求的日益增加,这些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消耗速度极快,并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6、常见的太阳能装置有:()、()。

7、制作太阳能灶是在利用()。

四、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1、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然而地球存储的()是有限的,面对日益枯竭的()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2、()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利用扩展到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灶。

3、()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库,()就是在海水的涨落过程中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形成的巨大的能量。人们因此称海洋潮汐为(“”)。

4、()也叫原子能。利用核能发电的电厂叫核电站。

5、生物能是由()转化而来的,沼气是由()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

6、()来自地球内部,地热发电是开发地热能的有效途径。

7、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如:()、()、()、()。

8、(判断)核能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9、(判断)地球存储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0、(判断)造成能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

11、(判断)只有现代人才会利用能量的转化。()

12、(判断)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事例如:利用海水晒盐、太阳能热水器热水。()

13、(判断)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所以它的光对我们不是能量。()

《神奇的能量》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太阳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产生能量的()。(多项选择)

A、光

B、热

C、声音

D、电

2、下列不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是()。

A、冰的融化

B、汗水的蒸发

C、油的沸腾

D、水蒸气的凝结

3、不可再生的能源是()。(多项选择)

A、煤炭

B、天然气

C、石油

D、风能E水能F太阳能

4、在以下例子中由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是()。

A、电灯

B、干电池

C、太阳能

D、油灯

5、我国主要的能量来源是()。A、太阳B、煤碳C、水D、火山

6、当演奏电风琴时,电能被转换成()。A、潜能和热能B、声能C、光能和声能D、热能

7、电钻机和警报器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

A、产生光能

B、产生声能 C 、产生光能、声能和热能D、产生电能

8、在一个落地式大摆钟中,钟的潜能转化成()。

A、化学能

B、电能

C、动能和声能

D、热能

二、连线题(下面现象是什么能量在作用)

植物生长声能

水烧开化学能

电灯发亮电能

我们身体运动光能

纸片振动热能

三、判断

1、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所以它的光对我们不是能量。( )

2、一块湿水帕由于晾在无风的室内,所以它没有受到外来的能源作用。( )

3、能量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 )

4、云彩的飘动是风能的作用。( )

5、能量的转换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

6、只有现代人才会利用能量的转换。( )

7、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有限的,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能源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

8、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太阳能利用扩展到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灶。

9、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库,潮汐能就是在海水的涨落过程中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形成的巨大的能量。人们因此称海洋潮汐为“蓝色煤海”。( )

10、核能也叫原子能。利用核能发电的电厂叫核电站。( )

11、生物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沼气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 )

12、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地热发电是开发地热能的有效途径。( )

13、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生物能、地热能,水能不属于新能源。( )

14、核能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

15、地球存储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16、造成能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 )

17、只有现代人才会利用能量的转化。( )

18、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事例如:利用海水晒盐、太阳能热水器热水。( )

19、我国主要的能量来源是水。( )

四、情景解答题

1、列举你从早晨起床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经历了那些能量转换过程:

(1)打开台灯,台灯把电能转换成()。

(2)用热水洗脸,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转换成()。

(3)吃饭后骑车去上学,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转换成()。

2、在你熟悉和了解的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那些浪费能源的地方?(至少写出三个)

答:

3、请你说出你们家在生活当中节约能源的一些方法。(至少写出三个)

答: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答案

一、各种各样的能量

1、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能量:

(1)(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觉到它;

(2)空气流动也是自然界中的(能量);

(3)能量中的(能)不是能够的意思;

(4)一切运动都需要(能量),地球绕太阳转也需要能量。

3、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

4、生活中常见能量的作用:把(①光能、②热能、③电能、④声能、⑤食物中的化学能)填入相应的位置

(①光能):可以使植物生长。

(②热能):可以将水烧开,能使热气球飞上天。

(③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

(④声能):可以使纸片振动

(⑤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运动。

5、如果没有(能量),人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6、人类可以运用各种(能量),也可以控制各种(能量)的大小。

7、(判断)骑自行车时用力蹬踏使自行车加速的能量是机械能。(×)

8、(判断)开关关了后,灯就不亮了,所以能量不能被存贮。(×)

9、连线

光能------------光合作用

机械能------------汽车飞驰

化学能------------马匹拉车

10、能量的描述性定义:(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11、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

二、能量的转换

1、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2、具体情境下,能量的转换

①、打开电视,电能转换成了(声能)和(光能)

②、搓一搓手,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和(机械能)

③、我们吃的食物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我们运动所需要的(动能)。

④、电风扇是把(电能)转换成(风能)。

⑤、风力发电机是把(风能)转换成(电能)。

⑥、电池是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⑦、锯木头会发热是因为(机械能)转换成(热能)。

⑧、阳光下的植物是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⑨、电脑工作是把(电能)转换成(光能、声能、机械能)

3、(判断)能量转化是无法人工控制的。(×)

4、(判断)煤中贮的能量是热能和光能。(×)

三、能源

1、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不可再生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3、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的)。如:(太阳能)、(风能)、(水能)。

4、家中和工业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5、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总能量中,(矿物燃料)所占的比重相当大,这些能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这些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消耗速度极快,并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6、常见的太阳能装置有:(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

7、制作太阳能灶是在利用(可再生性能源)。

四、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1、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有限的,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能源)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2、(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太阳能利用扩展到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灶。

3、(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库,(潮汐能)就是在海水的涨落过程中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形成的巨大的能量。人们因此称海洋潮汐为(“蓝色煤海”)。

4、(核能)也叫原子能。利用核能发电的电厂叫核电站。

5、生物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沼气是由(生物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

6、(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地热发电是开发地热能的有效途径。

7、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生物能)、(地热能),水能不属于新能源。

8、(判断)核能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9、(判断)地球存储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0、(判断)造成能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

11、(判断)只有现代人才会利用能量的转化。(×)

12、(判断)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事例如:利用海水晒盐、太阳能热水器热水。(√)

13、(判断)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所以它的光对我们不是能量。(×)

《神奇的能量》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太阳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产生能量的(A B )。(多项选择)

A、光

B、热

C、声音

D、电

2、下列不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是(B D )。

A、冰的融化

B、汗水的蒸发

C、油的沸腾

D、水蒸气的凝结

3、不可再生的能源是(A B C )。(多项选择)

A、煤炭

B、天然气

C、石油

D、风能E水能F太阳能

4、在以下例子中由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是(A )。

A、电灯

B、干电池

C、太阳能

D、油灯

5、我国主要的能量来源是(B )。A、太阳B、煤碳C、水D、火山

6、当演奏电风琴时,电能被转换成(C )。A、潜能和热能B、声能C、光能和声能D、热能

7、电钻机和警报器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B )。

A、产生光能

B、产生声能 C 、产生光能、声能和热能D、产生电能

8、在一个落地式大摆钟中,钟的潜能转化成( C )。

A、化学能

B、电能

C、动能和声能

D、热能

二、连线题(下面现象是什么能量在作用)

植物生长―――――光能

水烧开―――――热能

电灯发亮―――――电能

我们身体运动―――――化学能

纸片振动―――――声能

三、判断

1、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所以它的光对我们不是能量。( 错)

2、一块湿水帕由于晾在无风的室内,所以它没有受到外来的能源作用。( 错)

3、能量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 对)

4、云彩的飘动是风能的作用。( 对)

5、能量的转换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对)

6、只有现代人才会利用能量的转换。( 错)

7、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有限的,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能源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对)

8、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太阳能利用扩展到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计算器。( 对) 9、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库,潮汐能就是在海水的涨落过程中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形成的巨大的能量。人们因此称海洋潮汐为“蓝色煤海”。( 对)

10、核能也叫原子能。利用核能发电的电厂叫核电站。( 对)

11、生物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沼气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 对)

12、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地热发电是开发地热能的有效途径。( 对)

13、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生物能、地热能,水能不属于新能源。( 对)

14、核能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对)

15、地球存储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错)

16、造成能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 对)

17、只有现代人才会利用能量的转化。( 错)

18、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事例如:利用海水晒盐、太阳能热水器热水。( 对)

19、我国主要的能量来源是水。( 错)

20、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所以它的光对我们不是能量。( 错)

四、情景解答题

1、列举你从早晨起床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经历了那些能量转换过程:

(1)打开台灯,台灯把电能转换成(光能)

(2)用热水洗脸,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转换成(热能)

(3)吃饭后骑车去上学,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

2、在你熟悉和了解的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那些浪费能源的地方?(至少写出三个)

答:空调温度设置不当、日益增多的机动车、“长明灯”大白天拉着窗帘开着大功率的日光灯;下班后不关灯,不关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办公设备总是处于待机状态、家用电器总处于待机状态等

3、请你说出你们家在生活当中节约能源的一些方法。(至少写出三个)

答:自然通风的换气方式、外墙做保温层、家庭不用白炽灯泡、步行上班、出行骑自行车。

五年级下科学练习册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练习册答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 第一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答案整理:庞勇、黄瀚、苏秀芳、姚煜 一填空题 1. 泡沫块、游泳圈、塑料玩具; 石头、砖头、鸡蛋(本题无标准答案,合理即可) 2. 物体不沉入水底 二判断题 1. x 2. V 3. x 第二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判断题 1. V 2. (本题出题不严密,若添加“同种材料做的实心物体” 这个条件,应为正确,若是空心或者不同材料的物体,应为错误) 3. x 二选择题 1. B 2. A 第三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选择题 1. C 2. B 3. C

第四节造一艘小船简答题:

1. 因为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 所以更容易浮起来 ; 2. 增加轮船浸入水 第五节 浮力 2. 乙 第六节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吗 2. x 3. x 4. V 2. C 第七节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2. x 3. V 4. x 5. V 第八节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2. x 2. C 单元练习 3. 物体排开的水量(浸入水中的体积) 4. 相反;相等 中的体积 1. 浮力 判断题 1. V 选择题 1. B 判断题 1. V 判断题 1. V 选择题 1. A 一填空题 1. 浮力 2. 重量 ;体积 ;浓度(或密度)

二判断题 1. x 2. x 三选择题 1. B 2. B 3. A 4. B 四简单题 1. 往水里放入盐; 2.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增大其排开的水量; 3. …… (此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是否合理的答案,主要是从:1改变物体 的形状,增大排水量;2加入物质增大溶液的密度两个方面来思考)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 一、填空题 我们的身体可以产生热但是衣服不能产生—,不过衣服可以防止我们身体产生的 世散失。 二、简答题 自然界有哪些产生热的方式请至少写出三种。答:1、摩擦起热2、太阳辐射热3、矿物燃烧 Page 23 2给冷水加热 探究接力棒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导入新课。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么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识。⑴、提出问题: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经过了哪些地方?生充分发表意见。出示消化系统挂图,让学生对这图形说一说事物的旅行,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经过哪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和评价。⑵、谁能说说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和评价。 三、深入研究。 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那么回忆一下刚才吃馒头的体会,你们知道是如何被消化的吗?①、学生分小组交流。②、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关于食物如何被消化我们可以用实验来研究一下。你们可以根据桌子上的实验仪器,根据实验报告上的提示做实验。③、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单:提示: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过一会,分别往两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不加入唾液的淀粉液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完后,提问:实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全班交流。④、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口中有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它分泌

的唾液里有一种促进事物消化的酶,能把它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咀嚼一会,就会觉得有点甜。⑤、下面的消化又是怎样的呢?看课本图画。并全班交流。 四、反思生活,健康生活。 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后,你有什么感想?(分组讨论)教师小结:是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系统,原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五、作业拓展。 了解了我们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之后,老师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希望同学们课后进一步研究探索。 1、食物被消化后的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我们身体个部分吸收的呢? 2、病人在重病期间无法进行饮食时,为了维持生命,他们怎么获得需要的营养的呢?六、板书设计:事物到哪里去了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七、教学反思:第2课我们的呼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能力目标: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情感目标: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教学策略:分组讨论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体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各有功能,食物按顺序进入消化器官,知道消化器官在人体内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在原有经验的基础图画上,不断补充自己的想法,最后画出比较完整正确的消化过程图。通过三次强而有力的查找资料的指导,能很好的掌握方法。能正确体验胃的蠕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快乐的与同伴合作交流,善于观察信息,完善自我认知。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消耗大量能量,知道我们用什么办法补充能量吗?(食物) 知道食物进入我们人体后要经过哪些地方吗? 学生答,教师重要的记板书(改为已经事先准备好的贴纸: 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口腔腺。胰) 老师:还有补充吗? 他们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学生原有的认知,经过讨论以后的决定,或者还有意见的那有什么办法呢?引入下面) 二、消化系统的认识 老师发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那谁有好办法帮助我们确切知道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路线?

学生:查资料 老师:课堂上,觉得资料比较方便,所以,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资料。(小组长分发资料) 投影2 教师指导,先别忙动手,先明确目标,再快速查阅,抓住重点,圈出关键词。 学生查找。老师:看哪个孩子查的最快最好 2分钟后学生举手示意。 老师:事物进入人体后经过哪些地方,你圈的关键词是? 学生答,教师指导查阅资料的过程。 老师:食物经过依次的顺序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贴出几个关键词: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消化器官。 这些消化器官是孤立的吗?不是,用粉笔加以连接。连起来形成的通道叫做消化道。 老师:同学们发现没有,有几个消化器官中有一些帮助消化的结构,你能找到这些结构并把他们圈出来吗? 老师:板书口腔腺,肝(胆),胰。叫消化腺(教师将贴的字调整顺序) 板书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 消化道和消化腺共同组成消化系统。食物被消化吸收并转化为人体内部的能量就是在整个消化系统中进行的。 三、消化气管位置的认识 老师: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整个消化系统,那你知道?这些器官人体的位置?他们又是怎么连接的吗??楼老师这里有一些器官的模型,请你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器官在我们人体内的位置和形态?

五年级下科学答案

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 一、什么叫机械 1、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复杂机械通常又叫做(机器)。 4、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5、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石斧)、(石锯)、(石镰)、(弓箭)等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独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含有(简单机械)的原理。 6、举例说明什么叫机械 答: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他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机器。 二怎样移动重物 1、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 2、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3、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4、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工作的。 6、“如果能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这句话是(阿基米德)说的(重点)(支点)(力点) 7、杠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答:①生活中的费力杠杆有:筷子、镊子、理发剪、赛艇的桨、订书机、钓鱼竿等。②生活中的省力杠杆有:钳子、小推车、羊角锤、开瓶器、指甲刀等。③生活中的等臂杠杆有:天平,它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8、杠杆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它主要分为哪几类 答:使用杠杆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有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杠杆按省力情况可分为:省力杠杆,如钳子、铡刀、压水井杆、撬棍、指甲刀、钉锤等;费力杠杆,如筷子、镊子、钓鱼竿、缝纫机脚踏板、理发剪等;等臂杠杆,如天平。 三、斜坡的启示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1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 等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 3、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等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4, 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 5.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 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6. 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 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8.(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9.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10.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11、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 (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 15、 16、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片 17、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清楚地看到 敌人阵地的情况. 18、潜望镜中的镜子表面是(平)的. 19、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2)块平面镜. 20、想看自己脑后的头发.需要(2)面镜子. 21、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类使用.例如商场里有(监控器).医院里有(电子胃镜)、(CT扫描仪)等.地震现场有(生命探测仪).道路路口有 (电子监控中心).太空中有(哈勃望远镜). 22、电子胃镜主要由(内镜)、(视频处理器)、(电视监控器)三部分组成. 23、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4、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和适宜的(温度). 25、辣椒播种前5天.应用温度为(52—55摄氏度)的温水浸泡种子.置于室温下(8—12)小时. 26、人们浸泡种子的目的是为了(催芽). 27、在浸泡种子期间.要经常翻动种子.以利(透气).在水分不足时应(淘洗)种子.当 有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8、构造齐全的花由(雄蕊)、(雌蕊)、(花瓣)、(萼片)组成.这样的花叫(完 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29、花开放以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传粉.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花萼)和(花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卷一 一、我来填:(每格2分,共30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12 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2 个小时。 3、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北京时间。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__向上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_水的浮力________。 5、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__膨胀____,受冷时体积___缩小____,我们把 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热胀冷缩______。 6、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___体积_____、__重量____、___材料___等因素有关。 7、热总是从__较热_______的一端向__较冷_______的一端传递。 二、我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 )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5、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6、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7、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 )9、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10、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 )12、相同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13、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14、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 )15、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三、我来选择:(每题1分,共18分) 1、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 B )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2、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B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3、“傅科摆”可以证明…………………………( A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4、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C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B)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重要知识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1.食物到哪里去了 一、填空 1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等器官。(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2.食物的消化,一靠(牙齿)咀嚼和(胃)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3.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在口腔内酒被初步消化的营养物质是(淀粉)。 二、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试管两支、烧杯、温水、碘酒、滴管、淀粉液。实验步骤: 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没加唾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色,加了唾液淀粉液没有变色。 实验结论:唾液能消化淀粉。 三、问答题1.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1)不挑食。(2)吃饭定时定量。(3)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5)饭前便后要洗手。(6)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2. 为什么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答: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2.我们的呼吸 一、填空 1.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3.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4. 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问答1.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1)不吸烟。(2)要注意环境卫生。(3)寒冷的冬天要带口罩。(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心脏和血管 一、填空 1.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2. 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3.心脏的内部有4个腔:分别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填图时和试卷的左右相反) 4、血管是(管状构造),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5.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二、问答 1.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1)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3)不吸烟、不喝酒。 4.脑与神经 一、填空 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5.凸透镜 一、填空 1、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2.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3、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利用的是凸透镜(放大)的作用。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照相机的镜头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作用。 4、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近)距离(纸屏远)时,蜡烛的像(到立的放大的像;) 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远),距离(纸屏近)时,蜡烛的像是(到立的缩小的像;) 6.照相机和眼睛 一、填空 1、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片 2、眼睛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四部分。 3.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7.保护眼睛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身体内部的秘密 1 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材简析 食物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本课是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本课以生活中学生感受真切的吃馒头的实例切入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想、假设、推理、实验等认识身体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让学生及动手又动脑,开始对身体内部结构的认识活动,了解消化器官,进一步收集资料了解消化的意义和过程。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在学习中学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2.引导学生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试验,学习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学会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乐于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4.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进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人体消化系统各个器官、消化过程的认识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关于人体消化系统各个方面的资料,实验工具:烧杯、温水、试管、滴管、淀粉糊、碘酒、关于食物消化、卫生保健等方面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了解家人的饮食情况和饮食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堂检测 说一说为什么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路线。课后反思

2 我们的呼吸 教材简析 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课本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了解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意义,同时通过猜想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呼吸器官的组成和功能,进而讨论保护呼吸器官的内容。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在学习中学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2.引导学生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试验,学习二氧化碳简单性质的观察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学会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4.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二氧化碳的检测实验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人体呼吸系统各个器官、呼吸过程的认识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关于人体呼吸系统各个方面的资料,实验工具:集气瓶、火柴、生石灰水、水槽、吸管。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了解关于呼吸器官的资料、气球。 课时安排

五年级下册科学基训答案

填一填 1.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呼吸、排汗、大小便。 2.蓝 3.唾液腺,淀粉,麦芽糖。 4.消化,小肠 5.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生活中的科学: 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2.我们的呼吸 填一填 1.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氧气、二氧化碳。 3.不吸烟、注意环境卫生、冬天戴口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心脏和血管 填一填 1. 左,倒置的梨,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2. 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3.收缩,舒张,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心脏。 4.60——100 5.略 小法官 1错 2.错 3.错 4.对 生活中的科学 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不吸烟、不饮酒。 4.脑与神经 我的收获: 1. 脑、脊髓、神经。 2. 感觉、听觉、运动、视觉。 3.神经。 4.科学 单元活动一 一、我的收获 1. 填一填。 (1)分解、呼吸、排汗、大小便 (2)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3)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静脉血管、动脉血管、毛细血管 (4)养料、氧气、二氧化碳、呼吸、排泄 (5)氧气、二氧化碳 2. 选一选。

(1)B(2)C(3)A(4)C(5)A(6)C(7)C(8)C 3. 小法官。 (1)对(2)错(3)对(4)对(5)错(6)对 二、生活中的科学 1. 答:不好,这样做影响消化。 2. 答:不好,这样影响呼吸。 3. 答:因为大脑过度疲劳。应该适当休息,科学用脑。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5.凸透镜 我的收获: 1. 填一填。 (1)镜片、镜框、镜柄(2)边缘薄、中间厚(3)放大、聚光、成像(4)放大 2. 小法官。 (1)对(2)对(3)错(4)对 6.照相机和眼睛 我的收获 (1)眼球、瞳孔、晶状体、视神经、视网膜 (2)光圈、镜头 (3)瞳孔、晶状体、视网膜 七保护眼睛 我的收获:1沙眼,近视眼,白内障2.保护眼睛的方法:做眼睛保健操。不在抖动的车上看书也,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不躺着看书,有强光要戴防护罩。3:肌肉,变大,近处。4,近视眼,老花眼,沙眼。5,晶状体 生活中的科学: 1做眼睛保健操。不在抖动的车上看书也,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不躺着看书,有强光要戴防护罩。 2,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长期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 八,潜望镜的秘密 我的收获:1反射,光的传播方向2.两面,倾斜的 9.神奇的眼睛 我的收获:1显微镜2左眼3显微镜,电子胃镜,B超机4,生命探测仪 单元活动 一1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2凸透镜,底片实物 3 牵引晶状体的肌肉 二,1 √ 2 × 3 √ 4 × 5 × 6 × 四,1生命探测仪,CT扫描仪,电子胃镜,B超机,显微镜 2,照相机距离爸爸近一些,照的像就大一些。 3因为玻璃杯是圆柱形的,中间凸起,起到了凸透镜的放大作用,所以字变大了。 4、显微镜可以放大看见极小的微生物。照相机的凸透镜可以使物体成像。 五年级 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10、种子发芽了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1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能力目标: 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情感目标: 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科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 教学策略:师生共同分析资料,通过交流合作掌握本课。 教学准备:消化系统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么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 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识。 ⑴、提出问题: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经过了哪些地方? 生充分发表意见。 出示消化系统挂图,让学生对这图形说一说事物的旅行,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 后经过哪里?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和评价。 ⑵、谁能说说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和评价。 三、深入研究。 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那么回忆一下刚才吃馒头的体会,你们知 道是如何被消化的吗? ①、学生分小组交流。 ②、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关于食物如何被消化我们可以用实验来 研究一下。你们可以根据桌子上的实验仪器,根据实验报告上的提示做实验。 ③、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单: 提示: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 班交流。

④、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口中有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它分泌的唾液里有一种促进事物消 化的酶,能把它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咀嚼一会,就会觉得有点甜。 ⑤、下面的消化又是怎样的呢?看课本图画。并全班交流。 四、反思生活,健康生活。 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后,你有什么感想?(分组讨论) 教师小结:是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系统,原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五、作业拓展。 了解了我们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之后,老师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希望同学 们课后进一步研究探索。 1、食物被消化后的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我们身体个部分吸收的呢? 2、病人在重病期间无法进行饮食时,为了维持生命,他们怎么获得需要的营养的呢? 六、板书设计: 事物到哪里去了 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 七、教学反思: 第2课我们的呼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能力目标: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 简单的观察实验。 情感目标: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 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教学策略: 分组讨论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意义。并通过查阅资料、测量肺活量等实践 活动,讨论了解呼吸系统传染病、呼吸系统保健等与呼吸有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呼吸系统挂图,水槽、石灰水、集气瓶、橡皮塞、玻璃管、火柴、气球、软尺、肺活量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呼吸,那么我们是怎样呼吸的呢?(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 这节课就研究我们的呼吸。 板书课题:我们的呼吸 二、创设情景。 和同学们共同玩一个憋气的游戏或进行一个憋气的比赛,让学生亲自体验呼吸的重要性,深刻体会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提出问题:“人为什么离不开呼吸”?“人体吸进和呼 出的气体相同吗?” (学生进行猜测、讨论和交流) 三、探究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1、先让学生猜测。 2、看教课书上的提示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3、实验设计完毕,组织学生交流设计方案,让学生相互评价,弥补设计中的不足,更 好的为实验探究作准备。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沉和浮单元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活动记录 2、填表略 我的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它们的沉浮状况不会改变。课堂练习 判断题:(1)×(2)×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记录 填表 判断题:(1)√(2)×(3)√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略 我的发现: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4、造一艘小船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B(2)A

5、浮力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也可填:排开的水量) 课堂练习 选择题:(1)A(2)B(3)B(4)A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我的发现: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 2、选择题:(1)BA(2)A(3)B(4)A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略 我的发现: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补充说明此题不严谨,没有说明是否同一个马铃薯,也没有说明马铃薯的沉浮状态,故不能排除浮力相同的可能。)(2)×(3)×(4)×(5)×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补充说明此题不严谨,没有说明钩码的沉浮状态)(2)√(3)√(4)√(此题来自书本20面原话,但严格来说,比重计不是比较液体轻重,而是比较液体密度,书本表达不严谨。) 2、选择题:(1)C(2)B(3)A(4)B 单元练习 1、判断题:(1)×(2)√(3)×(4)√(5)√(6)√(7)×(8)× 2、选择题:(1)A(2)B(3)C(4)A 3、填:(1)浮(2)浮(3)沉 (2)马铃薯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多浮力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少浮力越小。 (3)方法一加一定数量的盐,方法二加一定数量的糖,方法三加一定数量的味精,方法四加一定数量的尿素。 热单元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1.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2.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 位于地表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4. 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6.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信息。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7. 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岩层断裂)。 8.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9.模拟火山成因实验,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 10.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球内部的运动)、(自然力量)、(人的力量)等。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流水声是由(水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任何声音都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5.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6.正常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 7.当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超过一定的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8.(次声波)是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的一种低频率波。 9.环境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娱乐活动)。 10.(噪声)、(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11.蝙蝠能利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 12.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64969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三个班,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初步由具体转变为抽象,教学中将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实践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册教科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评价活动显示出整体性、连续性。本册教科书每单元设置一个“单元评价页”,以“单元探究主题”为评价依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开展评价活动,保证了内容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评价指标设计细致明确,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趋势,评价方式可操作性强。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二)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的秘密,如消化、呼吸、心脑循环等。 2、了解我们是怎么样看到物体的知识及爱眼护眼的常识。 3、了解秋生物生长与繁殖。

2018年科学五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2018年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五年级下册 沉和浮单元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活动记录 1、填表 2、填表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记录 填表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略 我的发现: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课堂练习 2.选择题:(1)C(2)A 3.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船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可装载的东西越多 4、造一艘小船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选择题:(1)B(2)A 5、浮力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我的发现: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排开的水量)有关 课堂练习 选择题:(1)A(2)B(3)B(4)A(5)C C B 作图题: 资料阅读:满载,排水量最大时,受到水的浮力最大。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活动记录略 1、我的发现: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我的发现: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作图题

课堂练习选择题:(1)原题目BC都可以,建议把题目选项改成【A没有受到浮力 B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等于重力 C受到水的浮力,但浮力小于重力】,然后选C (2)A(3)B(4)B(5)B B C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略 我的发现: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B(2)B(3)A(4)B(5)A B B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C(2)B(3)A(4)B 单元练习 1.选择题 (1)A(2)A(3)C(4)C(5)A(6)A (7)C(8)A(9)A(10)A(11)C(12)C (13)①B②A③C 2.(1)B(2)C(3)A(4)B(5)小于等于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 山东莒南秦茂盛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1. 食物到哪里去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2.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3.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观察实验 我的体验: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等 我的交流: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我的发现: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复杂。我的交流: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肝、胰等 我的发现: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肝、胰等 我的猜想: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 我的方案:取两支试管,倒入等量的稀淀粉液,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然后向两只试管中滴入同量的碘酒,观察现象。 我的记录:

试管1 淀粉液、 碘酒、试 管不加唾液变蓝色 试管2 加唾液没有变化 我的发现:唾液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填一填 1.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呼吸、排汗、大小便。 2.蓝 3.唾液腺,淀粉,麦芽糖。 4.消化,小肠 5.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生活中的科学: 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2.我们的呼吸 我想研究的问题 2.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 3.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哪些? 4.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观察实验 我的体验:屏住呼吸。 我的交流:不舒服。 我的发现: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我的猜想: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 我的方案:1.收集呼出的气体,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充满空气的杯子里。2.用打气筒通过橡皮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充气,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 我的记录: 火柴继续燃烧 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备课本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身体内部的秘密 第1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能力目标: 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情感目标: 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科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 教学策略:师生共同分析资料,通过交流合作掌握本课。 教学准备:消化系统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么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识。 ⑴、提出问题: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经过了哪些地方? 生充分发表意见。 出示消化系统挂图,让学生对这图形说一说事物的旅行,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经过哪里?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和评价。 ⑵、谁能说说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和评价。 三、深入研究。 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那么回忆一下刚才吃馒头的体会,你们知道是如何被消化的吗? ①、学生分小组交流。 ②、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关于食物如何被消化我们可以用实验来研究一下。你们可以根据桌子上的实验仪器,根据实验报告上的提示做实验。 ③、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单: 提示: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

其均匀混合。过一会,分别往两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不加入唾液的淀粉液 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完后,提问:实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全班交流。 ④、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口中有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它分泌的唾液里有一种促进事物消化的酶,能把它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咀嚼一会,就会觉得有点甜。 ⑤、下面的消化又是怎样的呢?看课本图画。并全班交流。 四、反思生活,健康生活。 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后,你有什么感想?(分组讨论) 教师小结:是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系统,原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五、作业拓展。 了解了我们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之后,老师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希望同学们课后进一步研究探索。 1、食物被消化后的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我们身体个部分吸收的呢? 2、病人在重病期间无法进行饮食时,为了维持生命,他们怎么获得需要的营养的呢? 六、板书设计: 事物到哪里去了 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 七、教学反思: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5个班,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初步由具体转变为抽象,教学中将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实践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通过一学期的接触,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待科学学习不系统,不知如何学习这门知识,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册教科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评价活动显示出整体性、连续性。本册教科书每单元设置一个“单元评价页”,以“单元探究主题”为评价依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开展评价活动,保证了内容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趋势,评价方式可操作性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教科书的评价是以“单元评价”的形式设置的,并不意味着课时教学中就可以忽略或者省略评价活动。教科书之所以设计成“单元评价”,学生已奠定了“课时评价”的基础,本着“由扶到放”的原则,设计成“单元评价”后,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自己的科学学习进行反思。但是,“单元评价”的落实,要靠每一个探究活动的积累。因此,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应更加强调过程性的评价,这是做好评价的保证。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二)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的秘密,如消化、呼吸、心脑循环等。 2、了解我们是怎么样看到物体的知识及爱眼护眼的常识。 3、了解秋生物生长与繁殖。 4、知道春夏星空的知识。 5.认识简单机械的及作用。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