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年秋期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应考指南(开本)

2008年秋期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应考指南(开本)

2008年秋期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应考指南(开本)
2008年秋期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应考指南(开本)

2008年秋期《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应考指南(开本)

辅导教师刘新文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考核对象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本科)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时作业,将所学课程内容按章的顺序进行四次综合练习,希望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同时检测学习状况的目的。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以考核高级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为主。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会计学(本科)专业高级财务管理教学大纲、文字教材(《高级财务管理》第二版,张延波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和中央电大考核说明。

四、考试要求

《高级财务管理》是广播电视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是在专科《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层次和管理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高级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并使之财务理论知识与管理能力能够在专科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上,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据此,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既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能力,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同学们在复习时应注重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把握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知识、方法及案例分析能力的内容按“重点掌握、一般掌握、一般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重点掌握的部分:是指本课程的重要概念、原理、理论、方法等内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要准确记忆、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同时能准确地应用。

一般掌握的部分:是指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准确记忆,并能对相近或相关的理论进行比较、把握。

一般了解的部分:是指本课程常识性的知识以及与其它课程相关的一些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有基本的了解。

五、命题原则

1、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程度及基本技能的分析运用。

2、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文字主教材范围之内。但在所学知识范围内,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考察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试题不属超纲。

3、命题注重对课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在突出该课程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试题力求覆盖面广一些,并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同学们应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重点掌握占60%左右,一般掌握占30%左右,一般了解占10%左右。

4、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六、试题类型及其结构

试题类型大致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和选择题;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

1、判断题: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中记忆和理解容易出错的问题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在考试中,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判断正误,并对错误的进行改正;二是单纯地进行正误判断而不须改正。此类型题,回答正确得分,错误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2、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及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基本概念、原理、理论、方法等基本知识,对备选答案作出正确选择。内容包括基本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方法、计算公式的运用等。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前者是在列出的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后者是在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3、计算分析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分析及综合应用能力。做计算题时,要求学生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并按要求给出必要的分析、说明。如需保留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即可。

4、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综合运用、分析能力。学生回答此类型题时,要求按试题的具体要求,首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原理,然后清楚、完整、全面地阐述理论要点,再将理论要点与实际内容相联系,作出准确、恰当的分析,并给出最后的结论。

七、考核形式

1、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形式为半开卷笔试。

2、半开卷考核形式的说明:此门课半开卷考核形式为“一页开卷”形式,即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携带一张由学校统一加盖公章的预备专用纸,这张纸上可以书写相关的学习与复习内容,书写多少内容、书写什么内容,学校不加限制,考试时仅供学生自己参考。

八、答题时限

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考试携带计算器

九、特别说明

1、本课程的第十章《企业集团管理层收购计划》在本次考试中不作考核要求。

2、本课程期末考试只允许携带一张由学校统一加盖公章的预备专用纸及计算器等计算工具,此外,不允许携带与考试有关的其它任何资料。

第二部分复习资料的准备及应考技巧

一、复习资料的准备

1、中央电大下发的期末复习指导。

2、即将上挂的本课程复习应考指南。

3、上课用的教材。

本课程是中央电大必修课程,因此资料以期末复习指导和本应考指南为主,作业可以不用复印。

二、复习的基本要求

1、全面、认真阅读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体系,系统、深刻领会所学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把握重点内容、重点概念、重点原理及方法。在复习过程中要结合录像讲座、直播课堂、IP课件及导学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准确地把握本课程的内容。

2、要注意把握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指标的含义,对一些性质相同或接近、表述相似的概念和原理、指标,要注意比较,弄清这些概念和原理、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3、充分、有效地利用相关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高级财务管理本身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及管理水平,让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服务和指导实践。

三、应试技巧

1、判断题。最高的要求是做到掌握教材的内容,能够靠掌握的知识完成;其次就是要把我们复习资料上面的习题熟记,多看几遍复习题。最后,大家实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要填上,不能留空白。

2、选择题。最高的要求是做到掌握教材的内容,能够靠掌握的知识完成;其次就是要把我们复习资料上面的习题熟记,多看几遍复习题。在做选择题的时候排除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大家可以好好的运用。

3、简答题。最高的要求是做到掌握教材的内容,能够依靠掌握的知识完成;其次就是要把我们复习资料上面的习题熟记,多看几遍复习题。对复习资料上面出现过的简答题一定要熟知。

4、业务题。涉及运用公式的一定要把公式写出;涉及经济事项的一定要有计量单位;业务题一定要做全面,要求分析评价的一定要分析评价;至少了解类似的例题在哪儿出现过,属于那一部理论范畴;对教材的案例要引起注意。

注意:

(1)答题时,请先易后难,先把简单的、有把握的、能在资料或者记忆里找到题目做好后再做比较困难的。

(2)考试的时候一定只能用一种颜色的笔书写否则算违纪处理。切记。

(3)不论是判断、选择、简答还是业务处理题,一定不要留下空白!

第三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总论

一、考核要求

(一)重点掌握

1.企业集团及其再认识(主要认识企业集团的本质,见教材2-4页)

2.企业集团成功的基础保障(见教材8页)

3.企业集团总部管理的定位(见教材9页)

4.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特征(掌握答题要点,见教材10-14页)

(二)一般掌握

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见教材2页)

(三)一般了解

本书的基本思路及内容安排(见教材16页)

第二章企业集团治理机制

一、考核要求

(一)重点掌握

1.公司治理的宗旨(治理结构的定义、宗旨,见教材21页)

2.公司治理的关键点(见教材22页)

3.股权控制结构(见教材26-28页)

4.企业集团管理体制(掌握要点,见教材29-34页)

5.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权责(掌握各自的定义及权责,见教材39-40页)(二)一般掌握

1.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见教材36-38页)

(三)一般了解

1.公司治理的基本模式(见教材24页)

第三章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

一、考核要求

(一)重点掌握

1.财务管理体制的涵义及构成(见教材46页)

2.财务管理体制特征(见教材47页)

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设计原则(掌握要点,见教材48-50页)

4.财务决策管理权责的界定(掌握各自的性质、权限,见教材52-55页)

5.财务组织的基本职能(见教材50-51页)

6.财务信息报告规范(见教材59页)

(二)一般掌握

1.财务控制目标定位(见教材58页)

2.管理体制差异及财务信息报告规范比较(见教材62页)

3.财务监事委派制的功能与缺陷(见教材64页)

4.财务主管委派制的功能与缺陷(见教材65页)

5.财务监理委派制的功能与缺陷(见教材67页)

(三)一般了解

1.财务决策机制(官僚制和民主制,见教材56页)

2.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度的产生(见教材63页)

第四章企业集团财务战略

一、考核要求

(一)重点掌握

1.财务战略的涵义与特征(掌握要点,见教材72页)

2.财务战略规划的影响因素(掌握要点,见教材76页)

3.初创期财务战略(掌握各个时期的特点、战略选择及战略重点,见教材76页)4.发展期财务战略(掌握各个时期的特点、战略选择及战略重点,见教材85页)5.成熟期财务战略(掌握各个时期的特点、战略选择及战略重点,见教材88页)6.调整期财务战略(掌握各个时期的特点、战略选择及战略重点,见教材92页)(二)一般掌握

1.财务战略的类型(见教材73页)

2.财务战略目标定位(见教材78页)

(三)一般了解

财务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了解要点,见教材76页)

第五章企业集团预算控制

一、考核要求

(一)重点掌握

1.预算控制的含义及功能特征(掌握要点,见教材104-106页)

2.预算组织设计原则(掌握要点,见教材109页)

3.预算组织体系构成及其权责(掌握要点,见教材112页)

4.目标利润的确定与分解(重点关注教材的案例,见教材124-130页)

5.预算目标分解应考虑的事项(见教材131页)

6.资本分配预算(重点关注教材的案例,见教材139-142页)

7.企业集团预算实施监控系统(见教材143-144页)

(二)一般掌握

1.预算控制循环(见教材106页)

2.预算目标规划的原则(见教材117页)

3.预算构成内容(见教材132页)

4.资本预算的涵义及意义(见教材137页)

5.资本预算的功能及权限(见教材138页)

(三)一般了解

1.预算目标导向(见教材121页)

2.预算编制组织程序(见教材133页)

第六章企业集团投资决策

一、考核要求

(一)重点掌握:

1.投资政策涵义与构成内容(见教材165页)

2.投资领域与投资方式(见教材165-168页)

3.投资质量标准与财务标准(掌握各个指标的性质及具体运用,见教材169-177页)4.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及其创新运作(掌握教材案例,见教材181-185页)

5.无形资产功能与营造战略(见教材189-193页)

6.无形资产创新营运策略(见教材193-196页)

(二)一般掌握

1.固定资产存量重组策略(见教材186页)

2.品牌战略的误区及其防范(见教材198页)

(三)一般了解

固定资产管理思路与决策制度内容(见教材178页)

第七章企业集团并购决策与控制

一、考核要求

(一)重点掌握

1.并购的涵义及关键问题(见教材207页)

2.目标公司价值评估(重点掌握各种模式、公式以及教材案例,见教材212-222页)3.企业集团并购资金融通(重点掌握各种方式,见教材223-224页)

4.企业集团并购一体化整合计划(重点掌握原则、方略,见教材225-226页)(二)一般掌握

1.企业集团并购目标及其规划(见教材208-210页)

2.目标公司搜寻与抉择标准(见教材211页)

3.并购陷阱及其防范(见教材227-228页)

第八章公司分立与分拆上市

一、考核要求

(一)重点掌握

1.公司分立的涵义及类型(见教材233页)

2.公司分立的效应分析(见教材224页)

3.分拆上市的涵义(见教材239页)

4.分拆上市与公司分立的比较(见教材240页)

(二)一般掌握

1.中国企业集团实施公司分立应注意的问题(掌握目前公司分立的实际案例,见教材238页)2.分拆上市的功能效应分析(见教材240页)

(三)一般了解

公司分立的法律比较(见教材236页)

第九章企业集团融资决策与控制

一、考核要求

(一)重点掌握

1.融资的涵义(见教材246页)

2.融资政策(掌握定义及包含的内容,见教材247页)

3.资本结构的涵义及其规划的基本思路(见教材251-252页)

4.资本成本控制(见教材252页)

5.融资风险控制(公式的具体应用,见教材253页)

6.企业集团融资监控与融资帮助(见教材254-255页)

7.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与资金融通(掌握定义、业务范畴、功能以及管理体制,见教材258-261页)(二)一般掌握

1.融资管理目标与总部决策内容(见教材246页)

2.融资效果评价(见教材256页)

3.还款计划安排(见教材257页)

(三)一般了解

企业集团现金流量集中统一控制(见教材263页)

第十章企业集团管理层收购计划

一、考核要求

本章内容不作考试要求。

第十一章企业集团税收筹划与股利政策

一、考核要求

(一)重点掌握

1.纳税成本与纳税风险(见教材305页)

2.税收筹划的基本理念(见教材306页)

3.股利政策的决策权限(见教材309页)

4.股利政策方案决策(重点掌握教材案例,见教材310-318页)

(二)一般掌握

1.纳税现金流量预算(见教材307页)

2.股利政策目标(见教材308页)

第十二章企业集团经营者薪酬计划

一、考核要求

(一)重点掌握

1.薪酬计划的涵义及内容(见教材326页)

2.经营者知识产权资本化(见教材328页)

3.经营者角色定位与知识资本权益特征(见教材329页)

4.竞争机制与薪酬设计原则(见教材330页)

5.经营者薪酬结构(见教材334页)

6.经营者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掌握公式及其应用,见教材336-338页)

7.经营者对剩余贡献的分享比例(见教材341页)

8.经营者薪酬支付方式确定的原则(见教材346页)

9.经营者薪酬支付方式类型(见教材347页)

10.经营者薪酬支付策略(见教材350页)

(二)一般掌握

1.股东与经营者激励不兼容矛盾及其根源(见教材326页)

2.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报酬影响权重(见教材338-339页)

(三)一般了解

1.经营者薪酬计划设计与实施的行为主体(见教材332页)

2.贡献报酬的经营者群分割比例(见教材343页)

第十三章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

一、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

1.财务安全营运监测(掌握各个指标的性质及其应用,见教材359-362页)

2.财务风险变异性监测(掌握各个指标的性质及其应用,见教材363-364页)

3.财务危机经济承荷能力监测(掌握各个指标的性质及其应用,见教材359页)

4.财务危机预警的涵义(见教材366页)

5.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特征(见教材366页)

6.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见教材367-370页)

第四部分典型例题讲解

一、判断题(每题 1 分,共15 分)

1.企业集团是由多个法人构成的企业联合体,其本身并不是法人,亦不具备法人资格及相应的民事权力。(√)2.在融资帮助的表现形式中,最系统的融资帮助是债务重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 10 分)

1.企业集团在组织结构的设置上必须遵循“三权”分立制衡原则,其中的“三权”指的是( D )。

A.财权、物权、人事权

B.股东大会权限、董事会权限、监事会权限

C.所有权、经营权、控制权

D.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2.从危机预警指标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出发,下列指标中适用于财务危机预警的是( C )。

A.产权比率

B.财务杠杆系数

C.经营性资产收益率

D.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三、多项选择题(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题 3 分,共 15 分)

1.母公司在确定对子公司的控股比例时,应结合( ABE )因素加以把握。

A.市场(治理)效率 B.子公司的重要程度

C.子公司的发展前景 D.财务管理体制类型

E.股本规模与股权集中程度

2.依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中国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ACDE)。

A.负债类业务 B.股票投资业务

C.资产类业务 D.中介服务业务

E.外汇业务

四、计算题(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共 30 分,一般为两个题目)

甲企业集团下属的甲生产经营型子公司,2005年6月末购入某种设备,价值1200万元。政府会计直线折旧期为5年,残值率10%;税法直线折旧率为12%,无残值;集团内部首期折旧率为60%(可与购置当年享受),每年内部折旧率为30%(按设备净值计算)。2005年甲子公司实现会计利润860万元,所得税率30%。要求:

(1)计算甲子公司2005年的实际应税所得额与内部应税所得额。

(2)计算会计应纳所得税、税法应纳所得税、内部应纳所得税。

(3)说明母公司与子公司甲之间应如何进行相关的资金结转。

解:

(1)2005年甲子公司会计折旧额=

126

125%1011200-)-(??=108(万元)

2005年甲子公司税法折旧额=1200×12%×12612-=72(万元) 2005年甲子公司内部首期折旧额=1200×60%=720(万元) 2005年甲子公司内部每年折旧额=(1200-720)×30%=144(万元) 2005年甲子公司内部折旧额合计=720+144=864(万元) 2005年甲子公司实际应税所得额=860+108-72=896(万元) 2005年甲子公司内部应税所得额=860+108-864=104(万元) (2)2005年甲子公司会计应纳所得税=860×30%=258(万元) 2005年甲子公司税法(实际)应纳所得税=896×30%=268.8(万元) 2005年甲子公司内部应纳所得税=104×30%=31.2(万元)

(3)内部与实际(税法)应纳所得税差额=31.2-268.8=-237.6(万元),由母公司划拨237.6万元资金给甲子公司。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一般为一个题目,共三问)

在精伦电子公司成立之初,5名发起股东在股权结构设置上就作了较为合理的设置。其结果是,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

东所持的股权合计只有49.4%,不超过半数,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有五名股东中的三名以上股东同意才能形成公司的重要决策,从根本上降低了少数股东或经营管理的“内部人控制”风险。公开发行上市后,发起人股东持股比例进一步摊薄,持股比例最大的为22.7%,有3名股东以14.25%的持股比例并列为第二大股东;所有大股东均是自然人;公司董事会10名董事只有5名属股东董事,外部董事占据了半数席位,对公司决策的影响较大,董事会决策的相互制衡的特点更加突出。

问题:

1.谈谈你对精伦电子治理结构的总体评价。 2.为什么必须健全决策的制衡机制? 3.分析说明股权结构分散的利与弊。 答案要点提示:

(1)体现了监督与制衡机制。

(2)决策制衡能保证代表大多数股东的意志。

(3)股权分散有利于决策的制衡,保证代表意志的范围更广,但不利于高效率的作出正确决策。 (以上是答案要点提示,期末考试答卷时必须要适当展开,否则将视为回答不完整而扣分)

第五部分 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一、判断题:

1、企业集团是由多个法人构成的企业联合体,其本身并不是法人,从而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以及相应的民事权。 ( × )

2、经营者的薪金水平,主要取决于经营者风险管理的成败。 (× )

3、由于经营者及其知识产权完全融入了企业价值及其增值的创造过程,所以知识资本是与财务资本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一种资本要素。 (√ )

4、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与高效率的核心控制力依存互动,构成了企业集团生命力的保障与成功的基础。(√ )

5、对于企业集团来说,核心竞争力要比核心控制力更重要。 ( × )

6、财务资本更主要的是为知识资本价值功能的发挥提供媒体和物质基础。(√ )

7、无论是站在企业集团整体的角度,还是成员企业的立场,都必须以实现市场价值与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的基本目标。 ( √ )

8、遵循激励与约束的互动原则,要求企业必须以塑造约束机制为立足点,不断强化激励机制的功能。(× ) 9、经营者各项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值较之市场或行业最好水平的比较劣势越大,股东财务资本要求的剩余贡献分享比例就会越高。 ( √ )

10、从风险的承担角度来看,财务资本面临的风险要比知识资本大得多。(× )

11、判断企业财务是否处于安全运营状态,分析研究的着眼点是考察企业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彼此间在时间、数量及其结构上的协调对称程度。 (√ )

12、同样的产权比率,如果其中长期债务所占比重较大,企业实际的财务风险将会相对减少。(√)

13、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宗旨在于谋求更大的、持续性的市场竞争优势。(√)

14、公司治理面临的一个首要基础问题是产权制度的安排。(√)

15、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者、董事会、经营者构成了企业治理结构的三个基本层面。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所有者。(×)

16、对母公司而言,充分发挥资本杠杆效应与确保对子公司的有效控制是一对矛盾。(√)

17、母公司要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的控制,就必须采取绝对控股的方式。(×)

18、就本质而言,集权与分权的差别主要在“权”的集中或分散上。(×)

19、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而对企业集团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监测预报的财务分析系统。(√)

20、总部对集团财务资源实施一体化整合配置是财务集权制的特征。(×)

21、薪酬计划的立足点是:经营者为企业取得了税后利润,它既能满足持续再生产的需要,又能为扩大再生产的提供保障。(×)

22、财务决策管理权限历来是企业集团各方面所关注的首要问题。(√)

23、股东与经营者之间激励不兼容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代理成本、道德风险、效率损失等,是委托代理制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

24、母公司制定集团股利政策的宗旨是为了协调处理好集团内部以及与外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25、在实际操作中,财务公司适用于集权体制,而财务中心适用于分权体制。(×)

26、企业应否发放较多的现金股利,完全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的现金融通能力。(×)

27、财务主管委派制同时赋予财务总监代表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财务监督与财务决策的双重职能。(×)

28、对企业来讲,满足股利支付优先于经营活动和纳税的现金需要。(×)

29、一般而言,低股利支付率较之高股利支付率对企业更为有利。(×)

30、就企业集团整体而言,多元化战略与一元化战略并非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31、一般而言,初创期的企业集团应以股权资本型筹资战略为主导。(√)

32、融资决策制度安排指的是总部与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权力的划分。(×)

33、我国现有财务公司属于大型企业集团的附属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权力。(×)

34、处于发展期的企业集团,由于资本需求远大于资本供给,所以首选的筹资方式是负债筹资。(×)

35、是否完成企业集团的融资目标是对融资完成效果评价的依据。(×)

36、融资帮助是指管理总部利用集团的资源一体化整合优势与融通调剂便利而对管理总部或成员企业的融资活动提供支持的财务安排。(√)

37税收筹划作用于收益实现的基础与实现的过程。(√)

38、标准式公司分立是指母公司将其在某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母公司股东在母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

39、解散式公司分立是指将子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它的股东,但原母公司还继续存在。(×)

40、预算控制就是将企业集团的决策管理目标及其资源配置规划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

(√)

41、实施预算控制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配置的高效率,为风险抗御机能的提高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42、任何企业集团,无论采取何种管理体制或管理政策,子公司资本预算的决策权都将掌握于控股母公司手中。(√)

43、作为集团最高决策机构的母公司居于整个预算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

44、预算管理组织是指负责企业集团预算编制、审定、监督、协调、控制与信息反馈、业绩考核的组织机构。

(√)

45、预算工作组是对集团及各层次、各环节预算组织的日常活动所实施的全面、系统的监督与控制活动。(×)

46、按照集团不同发展阶段及其战略侧重点的不同,在预算目标规划的切入点上,也有着差异的模式。(√)

47、就基本目的而言,产业型企业集团所实施的资本运作同资本型企业集团一样,主要都是基于资本保值与增值目的。(×)

48、标准式的公司分立将导致被分立出去的公司的股权和控制权转移到了原母公司及其股东之外的第三者手中。

(×)

49、对于资本型企业集团,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利得是母公司关注的核心点。(√)

50、就基本目的而言,产业型企业集团所实施的资本运作同资本型企业集团一样,主要都是基于资本保值与增值目的。(×)

51、企业集团实施公司分立必须争取债权人和股东的支持。(√)

52、严格的质量标准,对于企业集团市场竞争优势的确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集团必须无限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53、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关注产品的质量功能。因此,产品的质量功能应该越高越好。(×)

54、为适应市场竞争,企业集团必须选择一个完全随机变动的投资方式。(×)

55、卖方融资是指作为主并方的企业集团暂不向目标公司支付全额价款,而是作为对目标公司所有者的负债,承诺在未来一定期限内分期、分批支付并购价款的方式。(√)

56、从财务上来讲,只要账面收入大于账面成本即可确认账面收益,是实际的现金流入量与企业集团及其所有者的真实财富。(×)

57是否继续拥有对被分立或分拆出去的公司的控制权,是公司分立与分拆上市的一个重要区别。(√)

58、较之传统的筹资概念,融资的着眼点在于为企业集团提供与创造出更多的可以运用的“活性”资金,而不仅仅是资金来源外延规模的增大。(√)

59、整个购并活动成功的基本标志是对目标公司实现了接管,取得了控制权。(×)

60、项目法人负责制是在项目责任人负责制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来的,其目的在于明确投资风险与管理责任的主体。(√)

61、主并公司实现了对目标公司的接管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制定购并的一体化整合计划。(×)

62、税法折旧政策的目标在于统一对全社会财务报告的口径,体现对外会计报告信息的通用性原则。(×)

63、集团总部在选择并利用会计折旧政策及税法折旧政策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怎样更有利于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纳税现金流出最小化。(√)

64、企业集团的内部折旧政策不受会计和税法折旧政策的约束,是企业集团基于强化内部管理与控制功能而自行确定的。(√)

65、股权现金流量体现了普通股投资者对公司营业现金流量的要求权。(√)

66、就财务角度而言,主并公司最为关心的是对目标公司直接支付的购并价格的多少。(×)

67、反向经营策略同专利战略一样属于无形资产的营造战略。(×)

68、杠杆收购是指企业集团(主并方)通过借款方式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取得控制权后,再以目标公司未来创造的现金流量偿付借款的收购方式。(√)

69、站在战略与策略不同的角度,并购目标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远性的战略目标;一种是支持性的策略目标。

(√)

70、维持性资本支出是指当年所发生的为使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能力至少保持当前水平所必需的各种资资本性支出。

(√)

71、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并购目标公司的动机是获得更大的资本利得。(×)

72、企业集团的发展空间是否需要向其他新的领域拓展,是并购目标规划过程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之一。(√)

73、企业集团拥有的主导产业或业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是购并目标规划过程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之一。(√)

74、并购标准中最重要的是财务标准,即目标公司规模与价格水平。(×)

75、作为并购投资活动的指引性方针,并购标准一旦制定,必须严格遵循,绝不能改变。(×)

76、无论是就效用性还是质量性、风险性等方面而言,收益贴现模式是整个贴现式价值评估模式中最为合理的一种。(×)

二、单项选择题:

1、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是( C)。 C.多级法人结构的联合体

2、从谋求市场竞争优势角度而言,( C)指标最具基础性的决定意义。C.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

3、在财务管理的主体特征上,企业集团呈现为( D )。D.一元中心下的多层级复合结构特征

4、企业集团总部财务管理的着眼点是( C )。 C.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

5、股票期权的购买最适合用经营者的(B)来支付。B.知识资本报酬

6、( A )指标值如果过低,预示着企业可能处于过度经营状态。A.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

7、下列指标中不属于财务风险变异性监测体系的指标是( C )。C、实性资产负债率

8、知识资本报酬水平的高低,取决于( C )的大小。C.剩余贡献

9、企业集团在组织结构的设置上必须遵循“三权”分立制衡原则,其中的“三权”指的是( B )。

B.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10、在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中,用于预报企业集团市场竞争优劣态势的指标是( D )。

D、核心(主导)业务资产销售率

11、在企业治理结构的基本层面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C.董事会

12、竞争机制之所以能够促使经营者不断提高管理效率,首先是源于( B)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

B.控制权利益

13、在下列权利中,母公司董事会一般不具有的是( B )。B.对母公司监事会报告的审核批准权

14、企业集团在管理上采取分权制可能出现的最突出的弊端是( D )。D.子公司等成员企业的管理目标换位

15、下列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财务机构是( B )。 B.财务公司

16、就投资者的经验来讲,( C)股利支付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企业承认自身处于财务困境的标志。 C.股票合并

17、实施财务控制的宗旨是( B )。B.更好地发挥激励机制的功能效应

18、用盈余公积金派发股利,若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元,盈余公积金600万元,那么,用盈余公积金派发股利最高金额应为( A )万元。A.100

19、企业集团融资政策最为核心的内容( C )。 C.融资决策制度安排

20、作为股权资本所有者,股东享有的最基本权利是( D )。D.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

21、将每年股利的发放额固定在某一水平上,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变的股利政策是( D )。D.定额股利政策

22、中国企业实施并购面临的最主要的陷阱是(C )C.信息错误

23、在有关目标公司现金价值评估的折现率选择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D)。D.配比原则

24、将企业集团的决策管理目标及其资源配置规划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称为( B )。 B.预算管理

25、下列不属于无形资产营造战略的是( A )。A.基因置换战略

26、已知销售利润率8%,资产周转率400%,则资产收益率为( C )。C.32%

27、投资质量标准以及产品生产管理的着眼点是( D )。D.确立质量优势,适应市场对产品质量、功能的要求

28、在预算执行审批权限划分上,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A )。 A.预算项目的重要性

三、多项选择题:

1、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必须同时具备的基本特征是(BDE )。

A.重要性 B.高度的敏感性 C.同一性 D.先兆性 E.危机诱源性

2、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主体的特征是( ACD )。

A.财务管理主体的多元性 B.只能有一个财务管理主体,即母公司

C.有一个发挥中心作用的核心主体 D.体现为一种一元中心下的多层级复合结构

E.只要是财务管理主体就要发挥核心作用

3、企业集团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否建立( AE )。

A.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B.严格的质量管理体制 C.强有力的集权管理线

D.灵活高效的分权管理线 E.高效率的核心控制力

4、下列指标值要求应该大于1是( ABD )。

A.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B.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 C.实性资产负债率

D.实性流动比率 E.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

5、下列指标中,反映了企业营运效率高低的有(CDE )。

A.实性流动比率 B.产权比率 C.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

D.经营性资产销售率 E.核心业务资产营业现金流入率

6、下列能够直接体现知识资本权益特征的支付方式有( BC )。

A.现金支付方式 B.股票支付方式 C.股票期权支付方式

D.实物支付方式 E.债权支付方式

7、按照投资者行使权力的情况,可将公司治理结构分为( CD )等基本模式。

A.绝对管理模式 B.相对管理模式 C.外部人模式 D.内部人模式E.家族或政府模式

8、作为股权资本所有者,股东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有( AD )。

A.剩余索取权 B.决策控制权

C.日常经营权 D.剩余控制权 E.日常使用权

9、资本分配预算包括的基本内容有( ABCD )。

A.确定资本投资方式 B.划分资本预算单位

C.确定资本分配标准 D.选择资本分配形式 E.选定资本预算对象

10、下列比例是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的持股比例(假设在任何成员企业里,拥有25%的股权即可成为第一大股东),则其中与集团公司可以母子关系相称的是(CDE )。

A.A0% B.B10% C.C30% D.D51% E.E100%

11、预算控制循环的系统化过程包括( ABCDE )。

A.目标拟定与预算编制B.责任落实与推动实施C.业绩报告与偏差诊治

D.责任辨析与业绩评价E.奖罚兑现与总结改进

12、财务管理体制是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BCD )。

A.财务行为规范 B.财务决策制度

C.财务组织制度 D.财务控制制度 E.财务评价制度

13、企业集团发展期的财务战略实施,主要应从(ABCDE )方面考虑。

A.合理测定集团发展速度 B.主动谋取市场机会,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积极融资

C.充分规划投资项目 D.积极推进商业信用管理,为全面落实财务战略服务

E.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扩大集团规模

14、56.企业集团融资帮助的主要形式有(ABCD)。

A.上市包装 B.相互抵押担保融资C.债务转移 D.债务重组E.产品融通调剂

15、依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中国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ABDE)。

A.负债类业务 B.资产类业务 C.股票投资业务 D.中介服务类业务E.外汇业务

16、作为股权资本所有者,股东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有(AD )。

A.剩余索取权 B.决策控制权C.日常经营权 D.剩余控制权 E.日常使用权

17、为了贯彻MBO计划的宗旨, MBO计划在有关股权结构的设置上必须妥善解决的基本问题( ABD )。

A.MBO股的地位与行权规则B.国有股的处置或安排C.认购价格与认购方式

D.消除对中层骨干人员的激励不兼容矛盾 E.融资来源

18、相对于企业其他各项支出,纳税成本具有的显著特征是( BE)。

A.广泛性 B.完全的现金支付性C.可预测性 D.全面的风险性E.与收益变现程度的非对称性

19、税收筹划是指企业集团基于法制规范,通过对融、投资以及收益实现进度、结构等的合理安排,达到( CD )

目的的活动。

A.减少纳税 B.增加纳税C.税后利润最大化 D.税负相对最小化E.增加收入

20、企业集团整体股利政策的制定与决策过程,通常需要经由的权力层面包括( ABE )。

A、企业集团财务部

B、母公司董事会

C、集团财务中心

D、母公司监事会

E、母公司股东大会

21、下列股利支付方式中,属于类股利支付方式的有( ABE )。

A.股票回购 B.股票合并C.现金股利 D.股票股利E.增资配股

22、经营者薪酬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E。

A.薪酬构成 B.计量依据C.支付标准 D.审查程序E.支付方式

23、在经营者的下列薪酬中,( ABCD )与管理绩效或公司效益不直接挂钩。

A.生活保障薪金 B.职位级差酬劳C.管理分工辛苦酬劳 D.主管业务重要性附加酬劳E.知识资本报酬

24、经营者薪酬支付策略包括( ABDE )。

A.即期现金支付策略 B.即期股票支付策略C.实物支付策略 D.递延支付策略E.期权支付策略

25、在经营者薪酬支付方式的确定上应遵循( ABCD )。

A.权益匹配原则 B.目标导向原则C.后劲推动原则 D.约束与激励互动原则

E.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原则

26、下列指标中,反映企业财务安全运营状态的指标有(AE )。

A.营业现金流量比率B.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C.经营性资产收益率D.产权比率E.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

27、下列指标,属于财务风险变异性监测指标的有( BCD )。

A.资产负债率 B.产权比率C.债务期限结构比率 D.财务杠杆系数E.实性流动比率

28、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必须同时具备的基本特征是(BDE)。

A.重要性 B.高度的敏感性C.状态性 D.先兆性E.危机诱源性

四、简答题

1、企业集团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企业集团的本质从其宗旨出发是实现资源聚集整合优势和管理协同优势,其基本特征也是由此出发的,有如下四点:

(1)企业集团的最大优势体现为资源聚集整合性和管理协同性;

(2)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其它成员企业彼此之间必须遵循集团的统一“规范”,实现协调有序性运行;

(3)企业集团整体与局部之间形成一种利益的依存互动机制;

(4)作为管理总部的母公司必须能够充分发挥其主导功能,任何企业若想取得成员资格,必须承认集团的章程及制度,服

从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企业集团成功的基础保障是什么?

企业集团成功的基础保障,也就是决定企业集团的成败最关键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核心竞争力与核心控制,其中核心竞争力的

关键在于卓越的战略规划与合理的产业板块构造,核心控制力最为本质的是组织结构的运转效率与制度体系的控制力度。

企业集团生命力(成功)的基础保障可以形象表示为:

企业集团生命力≈核心竞争力(战略与板块)+核心控制力(文化、组织与制度)

在以上的两方面,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集团存亡发展的命运,核心控制力则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根基,二者依存互动,构成企业集团生命力的保障与成功的基础。

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征包含哪些方面,具体内容是什么?

较之单一法人制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殊性缘于治理结构的多级法人制。基于企业集团治理结构背景,以总部(母

公司)为主导的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主体、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环境等方面体现着如下基本特征:(1)在财务管理主体上

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相对应,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的主体上,呈现为一元中心下的多层级复合结构特征。

在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主体的理解上应把握四个关键词:多、层级、一元中心、复合,同时注意母子公司制与总分公司制

的差异。

(2)在财务管理目标上

无论是站在集团整体角度抑或个别成员企业立场,都必须以实现市场价值与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的基本目标,但呈

现为成员企业个体财务目标对集团整体财务目标在战略上的统合性。

总部在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上,必须从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出发,依据一体化战略,对母公司与子公司、母公司与其他成

员企业、子公司以及其他成员企业相互间的利益冲突与财务目标进行统一协调与统一规划,最终在确保集团整体财务目标最大

化的前提下,实现成员企业个体财务目标的最大化,从而在整体与个体财务目标间形成一种依存互动机制,避免管理目标逆向

选择倾向。

(3)在财务管理对象上

一般意义上,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基本对象限定为企业集团资金或价值运动,体现为成员企业独立资金运动个体对集团整

体资金运动的一体化高度统合,并产生协同效应。但与单一法人企业有着一定的差别,最大的不同在于:

第一、单一法人企业的资金运动在这一单一的理财主体范围内自成系统,而企业集团的资金运动则涉及到多个理财主体及

其不同的主体层面,因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复合式系统结构体系;

第二、企业集团有着优势的财务资源支持,能够进入更加广泛的财务活动领域,并利用多种多样的融资、投资以及利润分

配的形式或手段,并且有了更大的创新空间。

第三、企业集团在总部的统一运筹和成员企业的协同配合下,企业集团的资金运动在整体上的可调剂弹性会大大增加。

第四、由于企业集团的资金运动是多个理财主体各自资金运动系统的一体化复合,因而在财务关系上,较之单一法人企业

所面临的问题、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层级结构、需要采取的财务对策与财务手段或形式也就复杂得多。

(4)在财务管理方式上

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方式上,体现为经营管理的全面预算化。

就预算的运作机理与基本宗旨而言,单一法人制企业与企业集团并无本质的差异。只是由于治理结构、财务主体及其责权利关系的复杂性,特别是更为突出的目标逆向选择倾向,使得集团预算体系在内容与结构上显得更加复杂、控制难度更大。不仅如此,面对多层级财务主体、权责利关系、资金运动系统、目标逆向选择等复杂的治理结构,要实现一体化管理战略与管理政策下的资源配置的规模效应、管理协同效应、信息共享效应,进而谋求更大的、复合型的市场竞争优势等集团组建的宗旨,自然对实施预算控制的要求也就更为强烈和更加迫切。

在以预算为财务管理基本方式的企业集团里,运作过程中通常需要遵循如下的基本程序:

首先由集团总部以“投资中心”的身份,依据整体发展战略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提出拟决策方案的总体预算框架;然后借助由上至下、自下而上的预算组织程序,从市场竞争强制以及各项经济资源有效支持能力角度,对拟决策方案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分解、论证与上下反馈、沟通、协调。

(5)在财务管理环境上

判断一个企业集团是否拥有财务资源的环境优势或优势的财务环境,主要地不在于当前既有的、静态的、账面(财务报表)

意义的财务资源规模的大小,而需从融资、投资、财务服务与监督能力等方面加以衡量:

第一、是否拥有广泛而通畅的融资渠道、可资利用的多种多样的融资手段,在需要资金时以较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融入相应数量的资金。

第二、是否拥有广泛而通畅的投资通道、可资利用的多种多样的投资手段,并取得理想的收益回报或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在集团内部能否塑造一种高效率的财务预算机制,规范各层阶成员企业经营理财行为,实现财务协同效应,确立财务的服务意识,积极能动地为经营管理提供高质量的资金供应、创新性的价值咨询论证和有用的决策信息支持。

4、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指一组联结并规范公司财务资本所有者、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亚层次经营者、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彼此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包括产权制度、决策督导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组织结构、董事/监事问责制度等基本内容。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财务资本所有者包括股东及股东大会;董事会包括股东大会的常设权力机构;经营者包括委托代理契约的受托方及知识资本所有者;亚层次经营者包括业务经理、财务经理、总务经理等;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顾客、供应商、政府或社会。

5、企业集团集权与分权的认识与抉择。

(1)“权”的涵义及层次

就法人联合体的企业集团来说,“权”主要是决策管理权,包括生产权、经营权(供应与销售)、财务权(融、投资与分配)及人事权等。从总体角度,上述权力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五个基本层次:

????第一层次:集团战略发展结构与公司政策(包括经营领域、经营方式、质量标准、财务标准等)及其制度保障体系的制定、解释与调整权,其中包括集团管理体制的选择与调整变更权;

????第二层次:对集团战略发展结构与控制结构产生直接或潜在重大影响事宜的决策管理权以及非常例外事项的处置权;

????第三层次:对集团发展战略结构与公司政策不构成重大影响或仅产生一般影响事宜的决策管理权;

????第四层次:就集团角度来看,属于一般的、日常性的生产、经营、财务与人事权等;

?第五层次:子公司等成员企业对于自身内部职能部门、责任单位以及下属更低层阶企业的管理决策权。

(2)集权与分权的认识与抉择

无论是集权抑或分权都是相对的。集权制并不意味着母公司或管理总部统揽集团及各成员企业一切大小事务,而是将那些对企业集团产生重大影响事宜的决策权集中于管理总部;同样也不能将分权制片面地理解为子公司或成员企业拥有了所有的决策管理权,而只是说总部在保持重大决策权的前提下,将其他事宜的决策权更多地授予子公司等成员企业。

总结国内外成功企业集团的做法,无论实行的是集权制抑或分权制,一、二层次的全部(甚至第三层次的部分)权力都是独揽于母公司或管理总部的,并且这些权力具有凌驾于任何子公司等成员企业之上的权威,以便在必要时加以行使。因此,对于企业集团集权或分权的讨论,只是囿于第三、四、五等权力层次,而非针对权力结构的所有层面。如果子公司等成员企业在第三、四、五等层次上拥有了大部甚至全部的自主权,此时的集团管理体制便体现为一种分权特征;反之则属于集权型。

集权制与分权制各有利弊,无绝对的优劣高下之分。就国内外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的总体结构来看,大都趋向集权与分权相互糅和的模式。

集权制与分权制的抉择应根据企业集团不同的类型、发展阶段以及战略目标等。

6、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含义及其构成。

所谓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指管理总部(母公司)为界定企业集团各方面财务管理的权责利关系,规范子公司等成员企业理财行为所确立的基本制度,简称财务体制,包括财务组织制度、财务决策制度、财务控制制度三个主要方面。

(1)财务组织制度

财务组织制度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一是财务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二是各层级财务组织机构的职责定位;三是财务管理组织机构人员的设定。

(2)财务决策制度

财务决策管理权限历来是企业集团各方面所关注的首要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着各自的切身利益,是整个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因此,如何划分并界定各方面、各利益主体以及各层级财务管理组织的财务决策管理权限,成为财务决策制度研究的基本点。

(3)财务控制制度

财务控制制度是总部基于集团发展战略与管理目标,规范、监控与督导各方面、各利益主体、各层级财务管理组织的理财

行为,实现财务资源配置的秩序性与高效率性而建立的财务控制的制度体系,包括股权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筹资管理制度、现金流量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财务信息报告制度、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委派制度等。

7、简述财务公司与财务中心的区别。

财务公司与财务中心的区别在于:

(1)财务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在母公司控股的情况下,财务公司相当于一个子公司。

(2)在法律没有特别限制的前提下,财务公司除了具有财务中心的基本职能外,还具有对外融、投资的职能。

(3)在集权财务体制下,财务公司在行政与业务上接受母公司财务部的领导,但二者不是一种隶属关系,而财务中心隶属于母公司财务部。

8、简述资本市场对财务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资本市场为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前提,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资本市场为财务战略的制定,尤其是筹资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前提。

第二,资本市场为财务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

第三,资本市场在某程度上是在向公司提供市场信号,市场价格往往是引导资源向高效率产出部门或企业流动的依据。这种信号作用表明,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离不开对市场信号这一环境因素的分析,只有将资本市场作为战略制定的环境因素来考虑,才能使公司的财务战略符合现实。

9、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目标定位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作为一种支持性战略,财务战略目标定位的立足点是企业集团的战略发展结构规划。

所谓战略发展结构是指管理总部或母公司为谋求竞争优势并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目标所确立的企业集团资源配置与未来发展必须遵循的总体思路、基本方向与运行轨迹。

(2)在战略发展结构的取向上,存在着多元化与专业化两种类型,二者在集团架构下要协调统一。

无论是多元化抑或一元化,只不过是企业集团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投资战略与经营策略,是企业集团基于各自所属行业、技术与管理能力、规模实力、发展阶段及其目标等一系列因素选定的结果。就集团整体而言,二者并非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10、简述初创期的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与财务特征。

初创期的企业集团面临的经营风险与财务特征主要有:

(1)企业集团产品产量规模不大,缺乏规模优势,成本较高,风险承荷力差;

(2)没有规模优势,市场的认知不够,市场份额的确定缺乏依据与理性;

(3)在需要大规模扩张时,融资环境相对不利;

(4)核心能力尚未形成,核心产品无法为集团提供大量的现金流;

(5)管理水平还没有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管理的无序要求强化集权;

(6)战略管理处于较低层次,投资项目选择显得无序,甚至可能出现管理失误或投资失败。

11、预算控制的含义及功能特征。

所谓预算控制或称预算管理,就是将企业集团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规划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

预算控制的功能特征有战略导向、风险自抗、权利制衡、人性化控制四个方面。

12、简述预算组织设计的原则。

(1)必须遵循集团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

(2)必须体现一体化战略管理思想;

(3)必须体现“三权”分立制衡的内控理念;

(4)必须贯彻权责利明晰与相互对称的组织原则;

(5)必须充分体现预算特有的财务属性;

(6)必须确立顺势调整的权变观念。

13、简述投资政策及其内容。

投资政策是总部基于集团战略发展结构目标规划,而对集团整体及各成员企业的投资及其管理行为所确立的基本规范与判断取向标准,是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投资领域、投资方式、投资质量标准、投资财务标准等基本内容。

14、简述投资质量标准的涵义及内容。

投资质量标准是指企业集团对其系列化的主导产品规定的必须达到或具备的适应市场竞争的基本功能与素质。其内容主要有:

(1)按照质量标准政策,要求集团总部及其成员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凡是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产品决不能购入、生产和流入市场。

(2)对于期望成为成员企业或正在合作的企业,如果其生产经营的产品不符合集团规定的质量标准,必须坚决拒绝或中止合作。

(3)对于既有的成员企业,如果不能贯彻企业集团的质量标准,必须采取对策,或改造或重组或切割或出售等。

(4)要使质量标准得以落实,就必须在企业集团内部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制度与质量监督体系,实行质量否决。

15、企业集团无形资产的营造战略有哪些内容?

企业集团无形资产的营造战略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专利战略

在企业集团培育、创造、创新的过程中,要切实有效地维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使企业集团与竞争对手保持并扩大竞争优势。

(2)质量信誉战略

企业集团产品质量和信誉的保障是企业集团其他层面与环节的前提,所以,强化质量信誉是企业集团无形资产营造的基础和永恒的主题。

(3)品牌战略

名牌、形象是企业集团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和富有价值的战略财富。由品牌到名牌,是特定企业集团科学技术、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形象信誉、运筹策略以及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精华的凝结与升华,是高品位、高质量、高信誉度、高知名度、高市场覆盖率以及高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

名牌的本质在于以目标市场消费者群体的有效需求为导向,以人才、技术、信息、成本、资源领先优势为依托,以最恰当的功能质量和价格定位、独特的经营方式、高速度与效率、良好的服务保障、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为纽带而赢得的一种社会的普遍认可与信赖。

离开了消费者,没有了市场,名牌也就无从谈及。

16、企业集团品牌战略的误区有哪些?

实施品牌战略一个最大的误区是品牌的过度延伸,可能导致其市场占有份额、成本控制、利润增加等等的不利,使企业集团陷入品牌延伸的误区。主要内容有:

(1)损害原品牌的高品质形象(2)品牌个性淡化(3)心理冲突(4)跷跷板效应

17、企业集团在并购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企业集团在并购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六个方面:

(1)并购目标的规划;(2)目标公司的搜寻与抉择;(3)目标公司价值评估;(4)并购的资金融通;

(5)并购一体化整合;(6)并购陷阱的防范。

18、比较并购战略目标与策略目标。

并购的战略目标是实施整个并购过程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思路与方向指引,具有长远性、战略性的特点;而并购策略目标是缘于消除各种随机的、对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考虑,是战略目标实现过程的阶段性步骤或技术性安排,具有短期性、阶段性的特点。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1)战略目标抑或策略目标,都是管理总部在购并目标制订过程必须统筹考虑的两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并购战略目标是制定策略目标的基本依据,策略目标必须服从于战略目标的需要;

(3)要站在战略与战术或策略不同的角度,对并购目标的进行分类。

19、比较资本型与产业型企业集团并购战略目标。

对于资本型企业集团,拟并购其它企业(目标公司)的动机,常常是基于目标公司的价格便宜,收购后经过必要的包装,再整个地分拆出售,以期获得更大的资本利得。

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而言,并购目标公司的着眼点,或者是基于战略发展结构调整上的需要──借此而跨入新的具有发展前途、能给集团带来长期利益的朝阳行业,而更多的则是为了收购后与企业集团原有资源进行“整合”──谋求更大的资源聚合优势,以进一步强化核心能力,拓展市场竞争空间,推动战略发展结构目标的顺利实现。

20、企业集团并购中目标公司搜寻与抉择标准的基本内容。

企业集团在并购中目标公司搜寻与抉择的标准有两方面内容:

一是战略符合性标准,并购保障不单单指财务的、数量的指标,更包括诸多的非财务的、数量的指标,要求目标公司在生产、销售、技术等方面必须与主并的企业集团存在着广泛的协同互补性。

二是财务标准,包括目标公司的规模标准及其并购价格上限,前者取决于主并企业的管理与控制能力,后者与企业集团的财务资源的承荷或支持能力密切相关。在财务标准方面,企业集团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以持续经营的观点、恰当的方法,对目标公司的价值最初合理的估测。

21、在运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式对目标公司进行评估时,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在运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式对目标公司进行评估时,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有:

(1)明确的预测期内现金流量预测;(2)贴现率的选择;(3)明确的预测期的确定;(4)明确的预测期后现金流量的预测

22、企业集团并购的陷阱有哪些?

企业集团并购的陷阱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错误陷阱(2)经营不善陷阱(3)法律风险

23、怎样理解融资与传统的筹资的区别?

传统意义上的筹资主要是指通过增量的方式筹措股权资本与债务资金,在结果上表现为表内资金来源总量的增加。

较之传统的筹资概念,融资有着更为广泛的内涵范畴,它除了包含着传统的筹资特征,更主要地体现为可运用的“活性”资金的增加。这种“活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1)表内可资运用的资金来源总量增加;

(2)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表外融资来源;

(3)即便资金来源总量不变,但通过资产形式的转换,可实现更多的购买力或支付能力;

(4)在财务资源有限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机会成本项目的开发,创造出新的资金来源。

24、财务公司决策制度安排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财务公司决策制度安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为:

(1)必须有助于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结构、投资政策的贯彻与实施;

(2)必须符合与集团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管理决策权力的科层结构体系;

(3)必须有助于调动财务公司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责任感;

(4)必须有助于集团整体的融资效率的不断提高。

25、简述纳税成本的基本特征。

较之企业的其他各项支出,纳税成本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与收益变现程度的非对称性;二是完全的现金性。

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只要取得了账面收入与账面利润,就必须按照适用税率计算交纳增值税与所得税,而不论这些账面收入或利润是否已经变现以及最终能否变现。这往往使得纳税相对于账面收益的变现形成一定的“预付”性质。

而且在法制健全的国家,企业不可能期望有其他任何的替代方式,而必须以完全的现金(包括抵押变现)方式依法履行纳税责任。

26、选择剩余股利政策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其明显缺陷有哪些?

选择剩余股利政策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取得或保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

(2)在社会融资难度较大情况下满足集团业务增长对资金的需要;

(3)在债务比率较高、利息负担及财务风险较大(不宜再增加债务融资)情况下满足投资规模扩大对增加资金的需要,并同时减少社会融资的交易成本。

采取剩余股利政策的缺陷有:

(1)容易与股东,特别是那些非重要影响的大众股东对当前报酬的偏好产生矛盾,可能因此而难以在股东大会上获得绝对多数的赞同票;

(2)可能会因股利发放的波动而给投资者留下企业集团经营状况不稳定的感觉;

(3)会因股利发放率过低而影响股价涨扬,导致市场价值被错误低估,为他人廉价收购创造可乘之机。

27、简述营业现金流量比率的涵义及功能。

营业现金流量比率是指营业现金流入量与营业现金流出量的比值,公式为:

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营业现金流出量

营业现金流入量

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企业集团整体现金流量的构成主体,营业现金流入对相关流出的保障程度,是整个现金流量结构稳健的前提基础。

当该比率大于1时,表明企业有良好的现金支付保障能力;如果该比率小于1,则意味着企业收益质量低下,可能处于现金流入匮乏,甚至处于过度经营的危险状态。 28、简述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的特征:

?? (1)必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即危机因素一旦萌生,能够在指标值上迅速反映出来;

(2)一旦指标值趋于恶化,往往意味着危机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亦即应当属于危机初步产生时的先兆性指标,而非业已陷入严重危机状态时的结果性指标。

(3)就财务层面上看,诱发财务危机最为直接的原因,或是由于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是由于对竞争应对不当及功能乏力,由此而导致了企业集团竞争的劣势地位,未来现金流入能力低下;或是企业集团一味地追求销售数额的增长,却忽略了对销售质量----现金流入的有效支持程度及其稳定可靠性与时间分布结构等的关注,由此导致企业集团陷入了过度经营状态与现金支付能力匮乏的困境。这就要求企业集团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应当依托这一基点加以把握。 29、简述产权比率的涵义及功能。

产权比率揭示了企业(债务人)负债与股权资本的对应关系(即负债/股权资本)以及可能的风险态度与信用品质的优劣。 通过该指标有助于对债权人权益的风险变异程度进行监测。

一般而言,企业股权资本越是雄厚,即产权比率越低,其对待风险的态度也就越加谨慎,债权人的权益一般越有保障,遭受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从而企业的信用品质就越高。相反,那些股权资本薄弱,产权比率过高的企业,往往会采取一种“对债权人不负责任的轻率的态度或赌博的心理”,亦即其对待风险的审慎态度以及相应的信用品质,较之主权资本雄厚、所占比率较高的企业集团显然要差得多。 30、简述财务中心的涵义及运作机制。

财务中心是在集团财务部下设置的、专司母公司(及其分公司)、子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现金收付、头寸调剂及往来业务款结算的财务职能机构。如果兼有内部信贷职能的话,财务中心也可以叫做内部银行。财务中心隶属于母公司财务部,本身不具备法人地位。

财务中心有着独特的运作机制:

(1)财务中心通过引入银行的结算、信贷、调控职能,对集团内部各单位的现金/资金实施中介服务、营运监控、效果考核与信息反馈;

(2)财务中心集商业银行金融管理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于一身,通过“结算管理”和“信贷管理”,规范与调控内部各单位的资金行为,推动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

(3)财务中心在集团内部发挥着资金信贷中心、资金监控中心、资金结算中心和资金信息中心的多项职能。 31、简述财务总监委派制及其类型。

所谓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指母公司为维护集团整体利益,强化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控制与监督,由母公司直接对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并纳入母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实行统一管理与考核奖罚的财务控制方式。

依据财务总监的职责范畴,通常可有三种类型:财务监事委派制、财务主管委派制和财务监理委派制。

(1)财务监事委派制是指母公司以控股者身份,对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专门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实施财务监督的一种控制方式。

(2)财务主管委派制是指母公司以集团最高管理当局的身份,通过行政任命的方式对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进入子公司经营者班子,主管子公司财务管理事务的一种控制方式。

(3)财务监理委派制就是同时赋予财务总监代表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财务监督与财务决策的双重职能的一种委派方式。 32、简述防御型财务战略的类型。

作为一个整体概念,防御型财务战略可细分为维持型财务战略、调整型财务战略、放弃型财务战略和清算型财务战略四种类型:

(1)维持型财务战略。该战略强调维持公司在某一特定领域现有的投资水平,不继续扩张,也不大幅度削减。 (2)调整型财务战略。该战略主要应用于财务状况不佳、运营效率低下时的企业集团,调整型财务战略通过削减资本支

出、实行决策集中化以控制成本、减少其它费用支出、强调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变卖部分资产、加强库存控制、催收账款等等方式来调整公司状况,扭转不利局面。

就大型企业集团而言,调整型财务战略主要以资产剥离、回购股份和出售子公司为其主要表现形式。

作为一种战略安排,调整型财务战略还伴随着财务上的其它表现,如债务偿还、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的减少、经营范围的收缩、财务集权控制的加强等。

(3)放弃型财务战略。该战略是当维持与调整型战略均告失效后,企业集团就应当主动地实施放弃型财务战略,即变卖公司一个主要经营部门,它可能是一个经营单位、一条主要生产线或者一个主要事业部,使企业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并力求先死而后生。

(4)清算型财务战略。该战略是通过拍卖资产或停止全部经营业务来结束集团的存在。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战略,在清算过程中,应当注意协调好投资者与债权人的财务关系。

33、简述调整期财务战略的定位。

调整期的财务战略应包括:

(1)高负债率筹资战略

调整期是企业集团新活力的孕育期,理性投资者及债权人完全有能力通过对企业集团未来前景的评价,来判断其资产清算价值是否超过其债务面值,市场环境为企业集团采用高负债政策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同时,调整期的企业集团并不是没有财务实力,而是未来经营充满再生机会及各种危险,以其现有产业作后盾,高负债战略对集团自身而言是可行的。因此进入调整期,企业集团还可以维持较高的负债率而不必调整其激进型的资本结构。

(2)一体化集权式投资战略

在调整期,如果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上采用分权策略,会由于财务资源的分散而导致财力难以集中控制与调配,所以,本着战略调整的需要,在财务上要强化集权,从而起到集聚财务资源,进行重点投资,以保证企业集团的再生与发展。

(3)高支付率的股利政策

出于经营结构调整的需要,更加之未来股权结构变动与调整的可能,因此,调整期企业集团必须考虑对现有股东提供必要的回报,可以采取高支付率的分配战略。但高回报具有一定的限度,它以不损害企业集团未来发展所需投资为最高限,即采用类似于剩余股利政策同样效果的分配战略。

35、在税法折旧政策的选择上,必须遵循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企业集团在税法折旧政策的选择上,必须遵循的基本前提有:

一是必须合法,即固定资产在不同产业领域的成员企业间的转移必须是实质性的,而不能是虚假的或技术性的策略;

二是必须考虑固定资产运用方向改变的可行性;

三是必须考虑固定资产使用方向,即经营领域或经营结构的改变对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结构的符合性以及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或机会成本。

36、比较分拆上市与公司分立的主要区别。

分拆上市与公司分立比较存在着三方面明显的区别:

(1)在公司分立中,子公司的股份是被当作一种股票福利,按比例分至母公司的股东手中;而分拆上市中,在二级市场上发行子公司的股权所得归母公司所有。

(2)在公司分立中,母公司通常对被分立出的子公司不再有控制权;而在分拆上市中母公司依然会保持对被分拆出去的子公司的控制权。

(3)公司分立没有使子公司获得新的资金;而分拆上市使公司可以获得新的资金流入。

37、简述融资决策制度安排的基本方面。

融资决策制度安排是融资政策最为核心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两个基本方面:

(1)总部与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权力的划分

基于财务体制应当而且也必须不断走向高度集权化的逻辑,在处理总部与成员企业融资权限的关系上,应依据统一规划、重点决策、授权控制等基本原则进行。

(2)融资执行主体与融资使用主体的规定

前者指的是谁需要资金,即用资单位;后者则是指融资过程由谁来具体实施。当管理总部对批准的融资方案准备实施时,必须考虑具体交由谁来执行,是集权于管理总部还是授权给直接用资单位,或者统一经由集团的财务公司。而一旦融资的使用主体及融资目的确定下来,便应考虑由谁进行具体实施,即确定融资的执行主体。

38、简述MBO计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2)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并维护收购者的合法权益;

(3)消除法律隐患;

(4)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5)股权结构静态划分与动态调整相结合;

(6)顺势权变。

39、企业集团规避融资风险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管理总部或母公司必须确立一个良好的资本结构,在负债总额、期限结构、资本成本等方面必须依托有效的现金支付能力,或者必须通过预算的方式安排好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协调匹配关系

2、子公司及其他重要成员企业也应当保持一个良好的资本结构状态,并统一也应通过预算的方式安排好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协调匹配关系3当母公司、子公司或及其他重要成员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时,管理总部或财务公司必须发挥资金融通调剂的功能,以保障集团整体财务的安全性,必要时,总部或财务公司还应当利用对外融资的功能,弥补集团内部现金的短缺。

40、常用的经营者薪酬支付策略有几种?

1即期支付策略就是在当期将薪酬支付给经营者的一种策略,包括即期现金支付和即期股票支付2递延支付策略是在未来几年中根据经营者的业绩表现决定前期的薪酬是否发放,发放多少、时间进度怎样的一种支付方式,包括递延现金支付、递延股票支付3期权支付策略对于及经营者而言,期权支付方式是一种最具激励与约束相应、最能将其个人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的方式。

41、什么是融资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

融资政策是总部给予集团战略发展结构的总体规划,并确保投资政策及其目标的贯彻与实现,而确定的集团融资活动的基本范围与判断标准,使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融资规划、融资质量标准与融资决策制度安排等。

内容:1融资规划2融资质量标准3融资决策制度安排

42、简述目标公司并购价格的支付方式。

企业集团完成对目标公司并购价格的支付,可以是现金方式,也可以是杠杆收购方式、股票对价方式或卖方融资方式。

现金支付方式:用现金支付购并价款,是一种最简捷、最迅速的方式,且最为那些现金拮据的目标公司所欢迎。

杠杆收购方式:企业集团通过借款的方式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再以目标公司未来创造的现金流量偿付借款的收购方式。

股票对价方式:即企业集团通过增发新股换取目标公司的股权,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企业集团现金的大量流出,从而购并后能够保持良好的现金支付能力,减少财务风险。

卖方融资方式:卖方融资是指作为购并方的企业集团暂不向目标公司支付全额价款,而是作为对目标公司所有者的负债,承诺在未来一定市场内分期、分批支付购并价款的方式。

43、务战略的涵义及特征

财务战略是为适应公司总体的竞争战略而筹建必要的资本、并在组织内有小题管理与运行这些资本的方略,是公司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征:1支持性2互逆性3动态性4全员性

44、财务战略的内容

扩张型财务战略的实质是企业集团并购财务战略,他至少涵盖了一下重大决策事项:1扩张的方式,既是自我积累是发展,还是对外合并或是收购;2扩张的范围与领域,使横向的还是纵向的抑或是综合性的;3、扩张的速度,既是适度还是炒历程的或者低速的,他受制于发行新股筹资的能力、现有资产的收益能力和股权资本的报酬率以及现有鼓励政策等因素;4扩张的资本来源及结构安排,即是采取激进式的负债融资方式,还是稳健型股权资本融资方式等。

五、计算及分析题:

1.假定某企业集团持有其子公司60%的股份,该子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其资产收益率(也称投资报酬率,定义为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为20%,负债的利率为8%,所得税率为40%。假定该子公司的负债与权益的比例有两种情况:一是保守型30:70,二是激进型70:30。

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资本结构与负债规模,请分步计算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资本报酬率,并分析二者的权益情况。1.解:列表计算如下:

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6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管理会计习题一、复习思考题 1.试说明决策的意义和种类。 2.什么是成本基础定价法?常用的成本定价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生产决策?它与成本决策有何区别? 4.什么是差量分析法应用差量分析法的关键是什么 5.应用线性规划法主要解决什么性质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哪些特点6.怎样编制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方法简称滚动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7.一个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应符合哪些条件?(b卷考可看可不看)

a.责任中心能通过一定的方式事先知道将要发生的成本 b.能对发生的成本进行确切的计量 c.能对所发生的成本进行调节控制 8、怎样编制零基预算? a.确定费用项目 b.排列费用项目开支的先后顺序;项目根据开支分为可避免和不可避免的,按开支必要性的大小确定各项费用预算的优先顺序 c.分配资源,落实预算 9、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是什么? 全面预算体系是由一系列预算按其经济内容及相互关系有序排列组成的有机体,主要包括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部分 10、产品成本与责任成本的主要区别? 1.归集和分配的对象不同:a.责任成本:责任中心成本 b.产品成本:产品成本 2.分配的原则不同:a.责任成本:看是否为中心成本 b.产品成本:以受益对象分配 3.核算的基础条件不同:a.责任成本:以责任单位为基础

b.产品成本:财会以会计科目分类归集,以产品为基础 4.核算的主要目的不同:a.责任成本:考核业绩 b.产品成本:正确计算期间损益 11、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有何不同?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X”。不需改错) 1.为了扭亏为盈,凡是亏损的产品都应当停产。 ( F ) 2.生产决策中,应用边际贡献分析法就是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所提供的单位边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 ( F ) 3.当期初存货量为零,而期末存货量不为零时,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T) 4.用图解法安排两种产品的生产组合决策的最优解一定是在可行解区域的角点上。( F) 5.经营决策一定不涉及新的固定资产投资。 (F ) 6. 从广义来说,除外部审计以外的所有会计分支,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均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T ) 7、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均同销售量保持同方向的增减。( F)

国际结算复习重点说课讲解

国际结算复习 第一章国际结算概述 两个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不论是个人间的、单位间的、企业间的或政府间的,因为商品买卖、服务供应、资金调拨、国际借贷而需要通过银行办理的两国间外汇收付业务。 一、国际结算概述 1、国际结算的发展趋势: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作用日益边缘化,混合结算方式日益增多;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日益紧密结合;国际结算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程度日益加深;跨境人民币结算日趋普遍。 2、国籍结算的研究内容:国际结算中使用的货币必须是自由兑换货币;票据在结算中起着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作用;以一定的条件实现国际货币收付的方式称为国际结算方式;单据的传递和使用是实现国际结算的必备条件之一;跨国支付系统是国际间资金得以安全有效结算的基础设施。 3、国际结算使用的国际规则:《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托收统一规则》;《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二、国际结算业务的分类:现金/货币结算;票据结算;凭单结算;电讯结算。 三、国际结算方式的具体内容 1、内容:买卖合同约定;银行;资金融通;结算方式。 2、类别:汇款;托收;信用证。 3、付款时间:Payment in Advance;Payment at Time of Shipment;Payment after Shipment。 四、国际金融业务中的银行机构 1.银行处理国际业务机构设置的主要类型:Representative Office (代表处);Agency Office (代理处);Overseas Sister Bank/Branch(海外分、支行);Correspondent Banks (代理银行);Subsidiary Banks(附属银行);Affiliated Banks (联营银行);Consortium Bank (银团银行)。 2.代理关系的建立:代理关系是指两家不同国籍的银行,相互委托,互为办理国际银行业务所发生的往来关系。 (1):建立代理关系的三个步骤:考察了解对方银行的资信;签订代理协议并互换控制文件;双方银行确认控制文件。 3.账户行关系:代理行关系并不一定是账户行关系,账户行却一定是代理行。两家银行,只要其中一方在另一方开设账户,那么,不管另一方是否也对等地在第一方开设账户,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既是代理行的关系,又是账户行的关系 (1):原理:两家分处不同国家的商业银行,因发生货币收付业务的需要,或者一方在对方设账,或者相互设账,就建立了账户行关系。 4.SWIFT:环球银行电信协会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金融通信网络之一。通过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把原本互不往来的金融机构全部串联起来,进行信息交换。该系统主要提供通信服务,专为其成员金融机构传送同汇兑有关的各种信息。成员行接收到这种信息后,将其转送到相应的资金调拨系统或清算系统内,再由后者进行各种必要的资金转账处理。 第二章票据 一、票据概述 1.票据:指由出票人签发的,具有一定格式,约定债务人按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经过背书可转让的 书面支付凭证。 2.票据的特性:(1)设权性:票据一经设立并交付出去,票据的权利和义务便随之而确立。 (2)无因性:票据一旦做成,票据上权利即与其原因关系相分离,成为独立的票据债权债务关系,不再受先前的原因关系存在与否的影响。

《管理会计》期末考试试题

《管理会计》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项目中处于管理会计核心地位的是() A. 预测决策会计 B. 规划控制会计 C. 责任会计 D. 标准成本会计 2、在下列项目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存在区别的是() A. 核算程序 B. 核算要求 C. 最终奋斗目标 D.核算依据 3、管理会计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依据是() A. 成本性态 B. 成本性态分析 C. 成本的经济用途 D. 成本的可控性 4、下列项目中属于变动生产成本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 B.变动管理费用 C. 变动销售费用 D. 变动财务费用 5、在变动成本法下,构成产品成本的是() A.变动生产成本 B.生产成本 C. 变动成本总额 D.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 6、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比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A. 不变 B. 上升 C.下将 D. 不确定 7、下列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A. 联合成本 B. 可延缓成本 C. 估算成本 D. 可分成本 8、与年金终值系数互为倒数的是() A. 年金现值系数 B. 资本回收系数 C. 偿债基金系数 D. 复利现值系数 9、计算净现值,可以用净现值除以() A.各年投资额之和 B.各年投资现值之和 C. 各年现金流量之和 D. 各年投资平均余额 10 属于全面预算的财务方面预算有() A.销售预算 B. 成本预算 C.现金预算 D.采购预算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全面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 A.专门决策预算 B. 业务预算 C. 综合预算 D. 财务预算 E. 销售预算 2、进行成本控制的最终直接结果就是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可以使企业的() 利润增加 B.抗风险能力增加 C.资金占用减少 D.竞争能力增强 E. 销售量增加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Management Accounting Module syllabus Unit Name: Management Accounting Unit Code: ACCT 103 Credits: 3 1. Unit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tends to train the students for fundamental skill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accompanies with the applications in management decision making, devising planning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You will be expected to develop the expertise in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control to assist management in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organization's strategy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urse, you will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terminology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You will be exposed to the contemporary enterprises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actice to enhance the problems-solving ability. On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module, learners will be able to: ●Explain the key theories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such as 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tc. ●Apply the basic theories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enterprises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and product pricing in particular. ●Be familiar with the modeling the organization's cost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puts and outputs of the resources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it provides. ●Use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reasoning about past and future outcomes for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efforts in management.

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习题 一、复习思考题 1.试说明决策的意义和种类。 2.什么是成本基础定价法?常用的成本定价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生产决策?它与成本决策有何区别? 4.什么是差量分析法?应用差量分析法的关键是什么? 5.应用线性规划法主要解决什么性质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哪些特点? 6.怎样编制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方法简称滚动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7.一个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应符合哪些条件?(b卷考可看可不看) a.责任中心能通过一定的方式事先知道将要发生的成本 b.能对发生的成本进行确切的计量 c.能对所发生的成本进行调节控制 8、怎样编制零基预算? a.确定费用项目 b.排列费用项目开支的先后顺序;项目根据开支分为可避免和不可避免的,按开支必要性的大小确定各项费用预算的优先顺序 c.分配资源,落实预算 9、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是什么? 全面预算体系是由一系列预算按其经济内容及相互关系有序排列组成的有机体,主要包括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部分 10、产品成本与责任成本的主要区别? 1.归集和分配的对象不同:a.责任成本:责任中心成本 b.产品成本:产品成本 2.分配的原则不同:a.责任成本:看是否为中心成本 b.产品成本:以受益对象分配 3.核算的基础条件不同:a.责任成本:以责任单位为基础 b.产品成本:财会以会计科目分类归集,以产品为基础 4.核算的主要目的不同:a.责任成本:考核业绩 b.产品成本:正确计算期间损益 11、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有何不同?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 “X”。不需改错) 1.为了扭亏为盈,凡是亏损的产品都应当停产。 ( F ) 2.生产决策中,应用边际贡献分析法就是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所提供的单位边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 ( F )

国际结算重点教学提纲

国际结算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票据 2.汇票 3.付对价持票人 4.正当持票人 5.承兑人 6.背书人 7.承兑 8.背书 9.记名式背书 10.空白背书 11.限制背书 12.贴现 13.提示 14.追索权 15.跟单汇票 16.光票 17.本票 18.支票 五.计算题 1.一商人手持一张金额为US$3,600的汇票,提前120天向A银行贴现,当时市场贴现率为10%p.a.(按360天计算),该商人应得票款净值是多少? 2.假设目前的三个月贴现率为10% p.a.,请用两种方法计算其等值的利 率是多少 (按360天计算)? 3. 2月20日,Smith开立了一张金额为US$100,000.00,以Brown为付款人,出票后90天付款的汇票,因为他出售了价值为US $100,000.00的货 物给Brown。3月2日,Smith又从Jack那里买进价值相等的货物,所以,他就把这张汇票交给了Jack。Jack持该票于同年3月6日向Brown提示,Brown次日见票承兑。3月10日,Jack持该票向A银行贴现,当时的贴现利率为10%p.a. (按360天计算),请计算到期日、贴现天数及实得票款净值。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票据:票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票据是指商业上的权利凭证。狭义的票据则是指以支付金钱为目的的特种证券,是由出票人签名于票据上,无条件地约定由自己或由他人支付一定金额的、可以流通转让的证券。

2.汇票:汇票是由出票人向另一人签发的,要求即期、定期或在可以确定的将来的时间,向某人或其指定人或来人无条件地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命令。 3.付对价持票人:是指持票者本人或前手持票人因付出对价而取得票据。 4.正当持票人:是指在汇票流通的合理时间内,在付给对价的情况下,成为一张表面合格、完整,无任何所有权缺陷的汇票的持票人。 5.承兑人:指在票据的正面签署承诺到期支付票款的付款人。 6.背书人:指在票据的背面签署,意即将票据上的权利转让给后手的持票人。 7.承兑:指付款人在票据的正面签署,承诺到期履行支付票款之者的票据行为。 8.背书:是指转让意志的表示。由背书人在汇票背面签署。意即将票据上的权利转让给后手的票据行为。 9.记名式背书:即将票据背书给某一特定人或特定人的指示人的背书。10.空白背书:是指背书人只在票据背后签名,而不注明付给某一特定人或特定人的指示人的背书。 11.限制背书:是指禁止票据继续转让或仅表明票据授权的背书。12.贴现:指银行或贴现公司买进未到期票据,从票面金额中扣取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业务。 13.提示:持票人将票据提交付款人要求承兑或付款的行为。 14.追索权:是指票据遭到拒付,持票人对前手(出票人、承兑人、背书人以及其它债务人)有请求偿还票据金额(原额,利息)及费用(作成退票证书,拒绝证书和其它必要的费用)的权力。 15.跟单汇票:凡汇票后附随货运单据的称为跟单汇票。 16.光票:凡汇票不附带装运单据的,称为光票。 17.本票:本票是一人开给另一人的无条件书面承诺,保证见票在特定的,或肯定的某一日期,将一定金额的货币,付给某一特定人,或其指示人,或来人。 18.支票:支票是银行存款户,对银行签发的,授权银行对某人或其指示人,或来人,即期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书面支付命令。 五.计算题 1.US¥3,480= 3,600×(1-120/360×10%) 2.方法1:利率=贴现率/(1-贴现率×时间) = 10% / (1-10% * 0.25)= 10.26% p.a. 方法2:贴现息 = 100 * 10% * 90/360 = 2.5 净值 = 100-2.5 = 97.5

管理会计期末考试重点复习题库

. 1.管理会计的定义和职能 (1)定义: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a.属性:属于管理学中会计学科的边缘学科,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b.范围:既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目标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甚至国家行政机关等非管理集团服务。即其研究范围并不局限于企业,有扩大研究范围的倾向。 c.内容:既要研究传统管理会计所要研究的问题,也要研究管理会计的新领域、新方法,并且应把成本管理纳入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 d.目的: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 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 管理。 (2)职能 ①计划:是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规划,以预测、决策为基础,以数字、文字、图表等形式将管理会计目标落实下来,以协调各单位的工作,控制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考核各单位的工作业绩。 ②评价:对未来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确保所选用信息能够反映经济活动的未来趋势,揭示经济活动的内在比例关系,提供预测、决策的备选方案及相关的信息,并准确判断历史信息和未来事项的影响程度,以便选择最优方案。 ③控制:是对企业经济活动按计划要求进行的监督和调整。 a.企业应监督计划的执行过程,确保经济活动按照计划的要求进行,从而为完成目标奠定基础b.企业应对采取的行动及计划本身的质量进行反馈,以确定计划阶段对未来期间影响经济变动各因素的估计是否充分、准确,从而调整计划或工作方式,确保目标的实现。 ④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管理会计在确定各责任单位应负责任、赋予相应权利的同时,必须对其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企业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 ⑤报告:向有关管理层汇报管理工作的进行情况和结果,是信息反馈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使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控制。对象不局限于企业内部和管理层,也包括向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适当的管理会计报告。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职能不同 a.管理会计是规划未来的会计,其职能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对现在的控制、考核和评价,属于经营者管理型会计 b.财务会计是反映过去的会计,其职能侧重于核算和监督,属于报账型会计 ②服务对象不同 a.管理会计主要向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所需的管理信息,是对内报告会计 b.财务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潜在投资人、债权人、税务机关、证券监督机关等)提供信息,是对外报告会计。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20190426234145)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03013 课程名称:管理会计 课程类型:职业必修课 总学时: 74 讲课学时:44 实验(训)学时:30 学分:6 学分 先修课程:《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运用一系列的会计方法,收集、分类、汇总、分析和 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对业绩进行评 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为此,本课程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决策主体为对象,从 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出发,论述了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 和方法。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 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 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先修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生在初步掌握相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要熟悉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 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管理会计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在经济管理尤其是微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已被人们充分认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管理会计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概念相对立而存在的是()。 A. 现代会计 B. 企业会计 C. 管理会计 D. 管理会计学 2.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A. 预测决策会计 B. 规划控制会计 C. 对外报告会计 D. 责任会计 3.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管理会计原始雏形的标志之一,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是()。 A. 责任会计 B. 预测决策会计 C. 科学管理理论 D. 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4.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A. 19世纪90年代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5.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 A. 19世纪末 B. 20世纪上半叶 C.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 20世纪70年代 6.西方最早的管理会计师职业团体成立于()。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7.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 A. “管理的会计” B. “管理会计” C. “传统管理会计” D. “现代管理会计” 8.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A. 管理会计萌芽阶段 B. 管理会计过渡阶段 C. 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D. 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9.在西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部门属于()。 A. 服务部门 B. 生产部门 C. 领导部门 D. 非会计部门 10.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 A. 管理会计假设 B. 管理会计原则 C. 管理会计术语 D. 管理会计概念 11.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 A. 多层主体假设 B. 理性行为假设 C. 合理预期假设 D. 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12.下列项目中,属于“为满足管理会计面向未来决策的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灵活地确定其工作的时间范围或进行会计分期,不必严格地受财务会计上的会计年度、季度或月份的约束;在时态上可以跨越过去和现在,一直延伸到未来”的假设是()。

国际结算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票据 2.汇票 3.付对价持票人 4.正当持票人 5.承兑人 6.背书人 7.承兑 8.背书 9.记名式背书 10.空白背书 11.限制背书 12.贴现 13.提示 14.追索权 15.跟单汇票 16.光票 17.本票 18.支票 五.计算题 1.一商人手持一张金额为US$3,600的汇票,提前120天向A银行贴现,当时市场贴现率为10%p.a.(按360天计算),该商人应得票款净值是多少? 2.假设目前的三个月贴现率为10% p.a.,请用两种方法计算其等值的利率是多少 (按360天计算)? 3. 2月20日,Smith开立了一张金额为US$100,000.00,以Brown为付款人,出票后90天付款的汇票,因为他出售了价值为US $100,000.00的货物给Brown。3月2日,Smith又从Jack那里买进价值相等的货物,所以,他就把这张汇票交给了Jack。Jack持该票于同年3月6日向Brown提示,Brown次日见票承兑。3月10日,Jack持该票向A银行贴现,当时的贴现利率为10%p.a. (按360天计算),请计算到期日、贴现天数及实得票款净值。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票据:票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票据是指商业上的权利凭证。狭义的票据则是指以支付金钱为目的的特种证券,是由出票人签名于票据上,无条件地约定由自己或由他人支付一定金额的、可以流通转让的证券。

2.汇票:汇票是由出票人向另一人签发的,要求即期、定期或在可以确定的将来的时间,向某人或其指定人或来人无条件地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命令。 3.付对价持票人:是指持票者本人或前手持票人因付出对价而取得票据。4.正当持票人:是指在汇票流通的合理时间内,在付给对价的情况下,成为一张表面合格、完整,无任何所有权缺陷的汇票的持票人。 5.承兑人:指在票据的正面签署承诺到期支付票款的付款人。 6.背书人:指在票据的背面签署,意即将票据上的权利转让给后手的持票人。 7.承兑:指付款人在票据的正面签署,承诺到期履行支付票款之者的票据行为。 8.背书:是指转让意志的表示。由背书人在汇票背面签署。意即将票据上的权利转让给后手的票据行为。 9.记名式背书:即将票据背书给某一特定人或特定人的指示人的背书。10.空白背书:是指背书人只在票据背后签名,而不注明付给某一特定人或特定人的指示人的背书。 11.限制背书:是指禁止票据继续转让或仅表明票据授权的背书。 12.贴现:指银行或贴现公司买进未到期票据,从票面金额中扣取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业务。 13.提示:持票人将票据提交付款人要求承兑或付款的行为。 14.追索权:是指票据遭到拒付,持票人对前手(出票人、承兑人、背书人以及其它债务人)有请求偿还票据金额(原额,利息)及费用(作成退 票证书,拒绝证书和其它必要的费用)的权力。 15.跟单汇票:凡汇票后附随货运单据的称为跟单汇票。 16.光票:凡汇票不附带装运单据的,称为光票。 17.本票:本票是一人开给另一人的无条件书面承诺,保证见票在特定的,或肯定的某一日期,将一定金额的货币,付给某一特定人,或其指示 人,或来人。 18.支票:支票是银行存款户,对银行签发的,授权银行对某人或其指示人,或来人,即期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书面支付命令。 五.计算题 1.US¥3,480= 3,600×(1-120/360×10%) 2.方法1:利率=贴现率/(1-贴现率×时间) = 10% / (1-10% * 0.25)= 10.26% p.a. 方法2:贴现息 = 100 * 10% * 90/360 = 2.5 净值 = 100-2.5 = 97.5 利率= 2.5 / 97.5 ×360 / 90 = 10.26 % p.a.

管理会计期末考试重点复习题库

1.管理会计的定义和职能 (1)定义: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a.属性:属于管理学中会计学科的边缘学科,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b.范围:既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目标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甚至国家行政机关等非管理集团服务。即其研究 范围并不局限于企业,有扩大研究范围的倾向。 c.内容:既要研究传统管理会计所要研究的问题,也要研究管理会计的新领域、新方法,并且应把成本管理纳入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 d.目的: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 管理。 (2)职能 ①计划:是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规划,以预测、决策为基础,以数字、文字、图表等 形式将管理会计目标落实下来,以协调各单位的工作,控制各单位的经济活动, 考核各单位的工作业绩。 ②评价:对未来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去 粗取精,去伪存真,以确保所选用信息能够反映经济活动的未来趋势,揭示经 济活动的内在比例关系,提供预测、决策的备选方案及相关的信息,并准确判 断历史信息和未来事项的影响程度,以便选择最优方案。 ③控制:是对企业经济活动按计划要求进行的监督和调整。 a.企业应监督计划的执行过程,确保经济活动按照计划的要求进行,从而为完成目标奠定基础 b.企业应对采取的行动及计划本身的质量进行反馈,以确定计划阶段对未来期间影响经济变动各因素的估计是否充分、准确,从而调整计划或工作方式, 确保目标的实现。 ④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管理会计在确定各责任单位应负责任、赋予相应权利的同时, 必须对其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企业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 ⑤报告:向有关管理层汇报管理工作的进行情况和结果,是信息反馈的重要内容,其目 的是使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控制。对象不局限于企业内部和管理层,也包括向企 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适当的管理会计报告。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职能不同 a.管理会计是规划未来的会计,其职能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对现在的控制、考核和评价,属于经营者管理型会计 b.财务会计是反映过去的会计,其职能侧重于核算和监督,属于报账型会计 ②服务对象不同 a.管理会计主要向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所需的管理信息,是对内报告会计 b.财务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潜在投资人、债权人、税务机关、证券监督机关等)提供信息,是对外报告会计。 ③约束条件不同 a.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其处理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理论类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高级管理会计 一、课程概况 所属专业:会计学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 开课学期:6学分:2 学时:34核心课程:否 学时分布 教学团队 拟使用教材: 卡普兰,阿特金森著;吕长江译《高级管理会计(第3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7.5 国内(外)现有优秀教材: [1]郭晓梅,《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刘运国,《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冯巧根,《高级管理会计》,南京大学出版社。 [5]赵贺春,冯文红,《高级管理会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学习参考资料 1. 《会计研究》;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 二、课程描述(300字以内) 《高级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面向会计学、财务管理等高年级学生开设课程。它是现代会计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它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特有基本职能,成为企业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现在、科学地规划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用工具,也是财会、经济、管理等方面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主要内容和方法,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相关信息。 四、教学要求 授课教师将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将根据本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作;授课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

国际结算复习重点

?票据权利义务: 票据权利——依票据而行使的、以取得票据金额为直接目的的权利。 特点:证券性、单一性、双重性 种类:主票据权利、副票据权利、辅助票据权利 票据义务——票据债务人依票据所载文义支付票据金额及其他金额的义务。特点:单向性、法定连带性、双重性 种类:主票据义务、副票据义务、辅助票据义务 汇票p23 本票支票三者比较p30 ?汇票与支票的区别 1.支票是支付工具,只有即期付款,没有承兑,也没有到期日的记载。2.支票的主债务人是出票人,远期汇票承兑后的主债务人是承兑人。 3.支票只能开出一张,汇票可以开出一套。 4.支票的付款人一定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汇票的付款人没有这种规定。5.支票可以保证付款。汇票没有保付的做法。 6.支票可以止付,汇票承兑后即不可撤销。 7.支票有划线的做法,而汇票没有这种做法。 ?汇付(电汇(T/T)、信汇(M/T)、票汇(D/D)、赊销(O/A))P37 顺汇特点是资金流向和结算工具的流向一致。 逆汇特点是资金流向和结算支付工具的流向不相同。 预付货款有利于出口商,不利于进口商 货到付款有利于进口商而不利于出口商 ?托收(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P54

托收各当事人的责任: 1.委托方责任: (1)填写委托申请书,指示明确; (2)对意外情况及时指示; (3)承担收不到货款的损失。 2.托收行责任: (1)审查委托申请书,核对单据; (2)缮制托收委托书; (3)按常规处理业务,并承担过失责任。 3.代收行责任: (1)审查委托书,核对单据; (2)代收行有保管好单据的责任; (3)及时反馈托收情况; (4)谨慎处理货物。 4.付款人的责任:履行付款义务 光票托收(Clean collection) 光票托收是指出口商仅开具汇票而不附商业单据(主要指货运单据)的托收。 光票托收的汇票,在期限上也应有即期和远期两种。但在实际业务中,由于一般金额都不太大,即期付款的汇票较多。 跟单托收(Documentary Collection ) 跟单托收是指附有商业单据的托收。卖方开具托收汇票,连同商业单据(主要指货物装运单据)一起委托给托收行。 跟单托收也包括不使用汇票的情况。 实质要件:代表货权的运输单据。 托收的特点: 1、比汇款结算方式安全

管理会计期末复习指导计算题

四 计算分析题 1. 某企业2008年上半年各月的甲产品制造费用与相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 项 目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销售量(件) 4200 5500 5000 6000 6600 5300 制造费用(元) 100000 130000 1250000 150000 148000 128000 要求:用高低点法对制造进行分析,以便与公司对各类成本进行控制。 解:高点(6600,148000); 低点(4200,1000000) b=(148000 - 100000) / (6600 - 4200)=48000 / 2400=20元/件 将 b=20元 / 件代入高点或低点, a=148000-6600×20=16000元 或a=100000 - 4200×20=16000元(换行)成本模型为y=16000+20x 从案例解析所得,制造费用中固定部分为16000元,变动部分为20X. 2. 某公司2009年2 、3季度各月的维修费等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对维修进行成本性态并建立成本模型。 (2)假如10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1100小时,预计10月的维修费是多少。 解:(1)高点(1000,2800);低点(600,2000) b=(2800 - 2000) / (1000 - 600)=800 / 400=2元/小时 将b=20元/件代入高点或低点,a=2800-1000x2=800元或 a=1000 - 600x2=800元 成本模型为y=800+2x 从案例解析所得,维修费用中固定部分为800元,变动部分为2x (2)y=800+2x=800+1100=3000元 3. 某家电公司是一家生产小型冰箱的企业,该公司近5个月的产量及成本水平如 下: 要求:如果8月份预计产销量为220件,采用高低点法预测8月份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保留整数)。 解:高点(180,175000);低点(100,120000) b=(175000 - 120000) / (180 - 100)=55000 / 80=687.5元/台 将b=687.5元/台代入高点或低点。 a=175000 - 180x687.5=51250元或a=120000 - 100x687.5=51250元 成本模型为y=51250+687.5x 从案例解析所得,制造费用中固定部分为51250元,变动部分为687.5X. 8月份的总成本=202500÷220=202500元 单位成本=202500÷220=920元/台 4. 公司本年产销电扇,单价35元,期初无存货,本年生产40000台,销售32000 台,单位变动生产成本2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00元,推销管理费用总额 120000元,均为固定性的。 要求: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本期销售成本,贡献边际,营业利润。 期末存货=40000 - 32000=8000台 解:期末存货成本=8000×20=160000元 本期销售成本=32000×20=640000元 贡献边际=32000×(35 - 20)=480000元 营业利润=480000 – 200000 - 120000=160000元 5.某企业研制新型号的饮水机,年产量40000台,单位变动生产成本80元,全年共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00元,固定性销量及管理费用600000元,本年共出售饮水机24000台每台售价120元。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该企业本年度的营业利润。 解:完全成本法:销售毛利=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24000×120 -(80+200000÷40000)×24000=840000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期间费用=840000-600000=240000元 变动成本法: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24000×120-24000×80=960000元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 - 固定成本=960000-(200000+600000)=160000元 6.某玩具生产企业本月消耗各项费用如下:直接材料5000元,直接人工300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000元,变动销售管理费用为900元,固定销售管理费用为500元。期初无存货,本月产量为10000件,销量为9000件,单位销价为1.5元。(与去年考题类似)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月末存货成本:(3)本月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变动成本法: 单位产品成本=(5000+3000+2000)÷10000=1元/件 月末存货成本=1×1000=1000元 本月销货成本=1×9000+900=9900元 营业利润=9000 ×1.5-9900-2000-500=1100元 完全成本法: 单位产品成本=(5000+3000+2000+2000)÷10000=1.2元/件 月末存货成本=(1.2×1000=1200元 本月销货成本=1.2×9000=10800元 营业利润=900×1.5-10800-900-500=1300元 7.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款式服装,有关产销量 ,存货,成本及售价资料如下: 该企业每件服装售价为2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10元,每月固定制造费用为5000元,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2500元,假定1月初存货的单位生产成本,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为10元,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为本2元。 要求:按变动成本法编制各期的收益表。 收益表(单位:元)

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朱建红版计算复习题 1.某企业对上半年产品产量与某项混合成本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发现产量与该项混合成本相关程度较高,且∑x=48,∑y=830,∑xy=6960,∑x2=448,n=6。 要求:(1)写出成本性态分析模型; (2)预测产量为18台时的总成本。 答: b=(n∑xy -∑x *∑y )/(n*∑x2-∑x *∑x)=(6*6960-48*830)/(6*448-48*48)=5 a=(∑y –b*∑x)=(830-5*48)/6=98.33 成本性态分析模型为y=98.33+5*x 18台时的总成本=98.33+5*18=183.33 2.某企业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固定制造费用24000元/年,销售和管理费用为5000元/年,且全部为固定的。连续两年的生产量为6000件、4000件,销售量为4000件、6000件。求两种成本法下各年的利润。 答: 完全成本法下: 10*4000-(4+24000/6000)*4000-5000=3000 10*6000-(4+24000/6000)*2000-(4+24000/4000)*4000-5000=-1000 变动成本法下:10*4000-4*4000-24000-5000=-5000 10*6000-4*6000-24000-5000=7000 3.D公司2005-2007年三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利润。 (2)分析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并用公式验证差异。 答: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12+8+20=40元/件 完全成本法下: 100*1000-(40+10000/1200)*1000-10000=3000=41666.67元 100*1000-(40+10000/1200)*200-(40+10000/1000)*800-10000=40333.33元 100*1000-(40+10000/1000)*200-(40+10000/800)*800-10000=38000元 三年合计数为:41666.67+40333.33+38000=120000 变动成本法下: 因每年的销售量相同,所以三年中每年的利润均为: 100*1000-40*1000-10000-10000=40000元 三年合计数为:40000*3=120000元 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是两种成本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完全成本法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随

国际结算重点内容

国际结算各章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国际结算概述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名词是:国际结算顺汇逆汇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问题是: 1` 国际结算如何分类? 2` 为什么国际贸易结算比非贸易国际结算重要? 3` 国际结算有什么特点? 4` 国际结算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要求学生一般掌握的问题是: 1` 国际结算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国际结算中的票据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名词是:票据票据行为汇票背书提示承兑拒付追索权本票划线支票贴现包买票据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问题是: 1` 汇票有哪些当事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 我国〈票据法〉规定汇票必须记载的事项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3` 说明未经承兑和已经承兑的汇票基本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4` 说明汇票背书的种类及涵义 5`汇票到期日有哪几种计算方法? 6`结算与清算的含义是什么? 7`银行转帐的原则是什么? 8`票据是如何清算轧差的? 9` 持票人如何行使追索权? 要求学生一般掌握的问题是: 1` 说明汇票的种类及含义 2 本票与汇票有何异同点? 3` 什么是拒付或退票行为?拒付通知和拒绝证书的作用是什么? 4` 什么是保证行为?该票据行为的特点及作用如何? 第三章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一)汇款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名词是:国际汇兑顺汇逆汇票汇中心汇票拨头寸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问题是: 1` 国际汇款业务与国内汇款业务的异同 2` 汇款业务的主要当事人是谁? 3` 汇款头寸偿付的方法有几种? 4` 采用中心汇票汇款的好处是什么? 要求学生一般掌握的问题是: 1` 在国际贸易中采用汇款方式结算有什么优缺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