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论文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论文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论文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论文

疯子与孤独者的悲哀

《狂人日记》就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以其内容上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可以说就是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而《孤独者》就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魏连殳这个社会“异类”最终被“消灭”的悲剧命运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性、封建礼制的残酷。下面笔者将浅析两篇文章在主题、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相似点。

一、主题

《狂人日记》与《孤独者》主要都以揭露与批判残酷的封建制度与传统礼教为主题。《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五四新文化特征,表面上写“狂人”的被迫害妄想症,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就是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脉络。《孤独者》或许正切合那句话:“错的不就是我们,就是社会。”魏连殳与“我”都就是具有先进思想、要求改革与进步的“新青年”,却都遭到封建传统势力的迫害。同时鲁迅通过叙事者“我”与主人公魏连殳的几次对峙,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对历史与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更深层面上展开的就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希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的思考与驳难。”①

二、思想内容

在思想上,《狂人日记》与《孤独者》都表达了鲁迅的叛逆与不妥协精神,同时也有鲁迅自身的迷茫。《狂人日记》以第一人称展开,通过“我”——一个“疯子”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赵贵翁与她的狗,街边的小孩与女人,狼子村的佃户,甚至就是自己的哥哥,似乎人人都包藏祸心。然而瞧似疯狂的想法掩盖的就是真实的黑暗,且这种“黑暗”像潮水一样渐渐涨高,从肉体上的“吃人”,到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到来自麻木的亲朋的压迫,最后就是自身也被毒害,丧失意志而成了“吃人者”。这种悲剧性的结局与恶性循环反映了鲁迅对社会发展拘于困境的忧虑与愤怒。而《孤独者》的主题与《狂人日记》相似,同样批判封建制度与传统礼教。《孤独者》中魏连殳的短暂的一生就是鲁迅塑造的一个更深刻沉痛的悲剧。文章以旁观者的角度写魏连殳作为一个“异类”被人排挤,不但因舆论压力失去了原本薪水不错的职业,最后嗜书如命的她竟然不得不卖书维持生计,反映出封建社会传统势力对一个异端残酷的驱逐,一步一步地剥夺她的一切。《孤独者》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魏连殳摇身一变成了杜师长的顾问。她以毒攻毒的方式来报仇: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去压迫当初欺侮她的人。于就是昔日的敌人纷纷向她磕头打拱,于就是有了“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她胜利了,但就是她其实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已经真的失败,她成为自己曾经嗤之以鼻的封建势力支持者,成了封建制度压迫下的牺牲品。这种清醒的认识更突出其悲剧色彩。

二、人物形象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就是一个被迫害妄想症精神病患者。她活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既恐惧着被身边的人“吃”,又同样害怕自己也成为“吃人者”。“狂人”的形象就是象征性的,她代表了具有新思想的渴望进步的青年,代表了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的批判、追求与深思。如狂人面对遵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与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反映她对新时代的期待与信心;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就是一

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接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思想先进开放,显然就是一个人们避如蛇蝎的“异类”,与当时整个社会的多数就是绝不相容的。文章又以“孤独”为中心,描写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第一类即就是麻木的大众,她们就是可悲的,根本不知“孤独”为何物;第二类就是自以为“孤独”的所谓的“不幸的青年”,她们自认为世事不公,怀才不遇,终日颓唐无所事事;第三类就是以魏连殳为代表的真正的孤独者。她们深沉的孤独无法被理解,至始至终只能默默承受。归结起来这三种人的“病因”都就是封建礼教的迫害,从而深化了主题。

《狂人日记》与《孤独者》都就是鲁迅先生的优秀作品。虽然它们诞生至今已过去数十年,但依旧高踞文坛巅峰,为无数后人所敬仰、学习。

摘自钱理群《“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读<在酒楼上>、<孤独者>与<伤逝>》

文学院数字出版1班

周晓语

日本文学作品鉴赏 论文

日本文学作品鉴赏感悟 摘要:日本文学,指的是以日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横跨的时间大约有两千年。早期的文学作品受到中国文学一些的影响,但在后来日本也渐渐形成自有的文学风格和特色。19世纪日本重启港口与西方国家贸易及展开外交关系之后,西方文学也开始影响日本的作家,直到今天仍然得见其影响力。在日本,也有因为考虑到近来非日本籍的日裔作家,而采用“日语文学”称呼的情形。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其影响力在亚太地区尤为明显,而其中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层出不穷,而本文主要对老师课上所讲解的一些代表作品做一些简介,并表达感悟。 关键词:《古事记》、《源氏物语》、《伊豆的舞女》、《罗生门》、《万叶集》、《平家物语》、《失乐园》、《快跑,梅洛斯》、《白夜行》、东野圭吾、村上春树、渡边淳一、日本史。 第一次接触日本文学是在刚要上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刚毕业,正值暑假,还在读书的时候听周围人聊过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并且在暑期看了电影《嫌疑犯X的献身》,知道了这部电影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所以,这两部作品就是我接触的最早的两部日本文学作品,而这两位作家就是最早接触的日本优秀作家。在这之后,我与日本文学的缘分,就算正式开始了。 也正是从那时起,我才真正开始了解日本的历史与文化,尽管中日之间有过无法抹消的深仇大恨,但我还是忍不住想更深刻地对日本进行了解。为此,我还去看了与日本历史有关的一些电视剧和电影,了解了

一些在动漫、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历史名人,例如:德川家康、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伊达政宗、明智光秀、圣德太子、新选组众人等,另外还特地去了解了一些历史事件,如:倒幕运动、本能寺之变、黑船事件、明治维新等,尤其对日本的战国时代有特别的兴趣。而本学期第一堂课讲的第一个内容——《古事记》,便是包括日本古代神话、传说、歌谣、历史故事等内容的日本第一部文学作品。不得不感叹中日虽同为亚洲国家,而文化差异却是十分之大,与中国文化中的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不同,中国的创造神话是劳动创造、神的意志等多种形式的结合,而日本的创生神话主要是两性结合孕育的方式,如日本列岛就是由伊邪纳岐和伊邪那美两性的结合产生。从对这两个日本神的故事展开,可以了解到日本文化的性文化意识崇拜的产生。而本作的各个方面都对后来的日本文学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老师在课上拿了《红楼梦》作为对比小说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政治和淫乱生活上层贵族之间的互相倾轧和权力斗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而源氏的爱情婚姻,则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贵族社会里,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斗争的手段,妇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这点和《红楼梦》中,以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十分类似,也难怪此书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261319 英文课程名: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总学时:37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先修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将系统地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与文本特点,并结合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赏析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四章 第一章:中国经典诗词欣赏 10课时 第一节:诗词的产生及体式特征 2课时 1、诗的产生及各类体式 2、词的兴起、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先秦诗的顶峰——《诗经》、《楚辞》 2课时 1、《诗经》——《关雎》、《蒹葭》赏析 2、《楚辞》——《离骚》、《湘夫人》赏析 第三节:繁花似锦唐代诗——李白、杜甫、李商隐 2课时 1、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赏析 2、杜甫——《春望》、《登高》赏析 3、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第四节:宋词三大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课时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 第五节:中国现代新诗三大家——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 2课时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五千年的文化发展与传承使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文学作品的发展与影响日益加深,而现代的文学作品就如浩瀚文学天空的一颗巨星,烨烨生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主要由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组成,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闪光点,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看来,如果把文学作品看成一个人,那么小说就是他的灵魂,诗歌是他的眼睛,散文就是他的发肤,戏剧就是他的衣服。 小说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在原有的明清小说的基础上,加上国外长短篇小说的影响,以及现代的社会环境的熏染,现代小说已经具备了它完整的体型,走向成熟。为什么说小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因为它最直观的反应了当时人的思想,社会的思想,表达了人类的某种或一些愿望,是人的思想的一种载体。 我读的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不多,就简单的说说我对巴金《寒夜》的感悟。该故事篇幅短小,内涵却十分丰富,主要介绍了这个家庭悲剧的种种矛盾,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一种讽刺,并以婆母和曾树生为代表的两种女性形象,反应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本书那直指人心的艺术魅力值得深思。 通过参考,我将从时代背景、文化观念及女性意识三方面对该小说进行简单的介绍。 社会历史时代的思考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社会现实批判。巴金创作《寒夜》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寒夜》寄寓着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及对新生活的热情向往。巴金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来表现小人物的悲剧,重要的是揭示了旧制度灭亡的必然,表现了对新生活的渴望之情。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寒夜”就是国统区阴郁现实的象征。 《寒夜》是巴金于1944 年创作的,是一部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小说,叙述了主人公汪文宣一家的悲剧。小说中,丈夫汪文宣性格软弱,收入微薄,妻子曾树生漂亮、开放,而婆婆却守旧顽固。由于生存压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日益激化,婆媳之间冲突不断升级,丈夫左右为难,精神极度痛苦,最后妻子离家出走,丈夫由于严重肺病,在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痛苦死去。婆婆领着孩子离开了家。小说的结尾,妻子曾树生回到家里,但是,人去屋空。她一个人在寒冷的月夜下徘徊,作品写道:夜,的确太冷了。 可以说这既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巴金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在巴金看来,正是国统区黑暗、腐败的现实造成了小说中家破人亡的悲剧。后来,巴金为了解释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一再强调成书的时代背景,明确表示作品的目的是揭露抗战前夕大后方政治黑暗和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那时社会上最活跃的是官僚资产阶级,是那种利用职权囤积居奇,做黄白黑生意的人,他们官商结合,权利结合,像蛀虫一样把中国在战争中所剩下的一点元气全部耗光。”还说,“我们没有发国难财,却倒了胜利霉。”在作品中,汪文宣的痛苦、失业以及家庭的破碎,都和这样的社会现实具有密切关系。 文化观念冲突的表现 美国思想家杰姆逊说:理解文学必须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实际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也可以在文化上找到原因。在这个家庭中,婆媳之间的冲突,是最重要的冲突。婆婆完全是旧式的,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传统封建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而曾树生却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新青年。婆婆总是用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媳妇,媳妇由无法

中国文学欣赏论文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文学欣赏》课程论文 题目:《且说说李白》 课程《中国文学欣赏》 班级市政1002 学号1013300201 学生姓名杨海峰 任课教师潘水根 二○一二年四月

且说说李白 实话说来,李白,苏东坡,李清照等人,总是频繁在各类作文中出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被引用了不下千次,而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又似乎最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一面,绿肥红瘦的李清照要是泉下有知,也必定被这般光景感动得涕泗横流,满心的喜悦连双溪舴艋舟都载不动了吧。这般来掘古人的墓实在过于残忍,然而他们留给我们的一大批精神财富却又永远享受不完,不求甚解,也得观其大略,抽出时间来细品些许,也倒图个自在,拨弄点趣味。 此三人中,最欣赏便是苏东坡,真性情,满腹才气,余秋雨先生《山居笔记》中所述东坡突围一章我几乎可以背的下来,浩荡人生,起起伏伏,殷勤昨夜三更雨,不过浮生一日凉,惊起回头的苦楚,枫栖沙洲的落寞,最后倒不如徜徉在西子湖畔,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作为苏东坡的前辈,李白可比东坡洒脱的多,他多数的唠叨也就是酒饮千杯不醉的乐趣,至于仕途,能顺则顺,不能顺就置身其外。一首洋洋洒洒的《蜀道难》只为换取个官做似乎太过于浪费,得个“谪仙人”的称号也算名满天下。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这种被人说烂了的桥段才是我们的太白仙人追求的生活,你们这些权贵达人,在我看来也就是些市井之徒,我为你杨玉环写了那么多违心的赞美的诗词,却都不及高力士这宦官几句挑拨,罢了罢了,你们也只配与我脱靴磨墨的份,什么仗剑去国,什么去国怀乡,不及我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长安城小,壶中日长,不如就做个侠士,管他什么政治! 苏东坡写多了,自然也有些审美疲劳了。看看李白,倒也显得休闲自在,那么,且说说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中国古典小说鉴赏(沈鸣鸣版)2019尔雅答案

…………………………………………………^_^………………………………………………… 1.1 1 【单选题】“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谁的观点?( ) 答案:王国维?A、梁启超 ?B、胡适 ?C、鲁迅 ?D、王国维 2 ?【单选题】“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 请问是谁的观点? 答案:鲁迅?A、梁启超 ?B、胡适 ?C、鲁迅 ?D、王国维 3 【多选题】《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中包括( )。ABD ?A、阴阳家 ?B、名家 ?C、兵家 ?D、纵横家 4 【判断题】1904年林传甲编中国文学史,对古典小说完全排斥。 ( ) 答案:√5 【判断题】胡适认为所谓《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乌有先生亡是公”,即假托的名字。 ( ) 答案:×

1.2 1 【单选题】以下哪一部不属于唐代传奇?( ) 答案:《错斩崔宁》 ?A、《长恨歌传》 ?B、《错斩崔宁》 ?C、《虬髯客传》 ?D、《聂隐娘传》 2 【单选题】以下小说中题材类型不同的一部是( ) 答案:《世说新语》 ?A、干宝《搜神记》 ?B、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C、《世说新语》 ?D、《聊斋志异》 3 【多选题】以下属于爱情主题的唐传奇有( )。答案:《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 ?A、《枕中记》 ?B、《莺莺传》 ?C、《李娃传》 ?D、《霍小玉传》 4 【判断题】凌濛初编撰了“三言”、冯梦龙编撰了“二拍”等小说集,开创了全新的文人拟话本小说。 ( ) 答案:错误 1.3 1 【单选题】“中国文学史上何尝没有代表时代的文学?但我们不应向那‘古文传统史’里去寻,应该向那旁行斜出的‘不肖’文学里去学。因为不肖古人,所以能代表当世。”请问这是谁的观点?( ) 答案:胡适 ?A、梁启超 ?B、胡适 ?C、鲁迅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百部】全套完整版)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百部】pdf 书 目 (全套完整版) 1. 山海经(晋)郭璞注(西汉)刘歆编 509 KB 2. 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 6.04 MB 3. 红楼梦(清)曹雪芹 高鄂 9.58 MB 4. 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清)蔡元放 8.22 MB 5. 宋词三百首(清)朱祖谋 1.75 MB 6. 苏轼全集(宋)苏轼 14.30 MB 7. 容斋随笔(宋)洪迈 17.00 MB 8. 隋唐演义(清)褚人获 7.80 MB 9.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 6.35 MB 10. 先秦时期官训(现代)唐河 王文祥 33.58 MB 11. 闲情偶寄(清)李渔 5.99 MB 12. 韩愈全集(唐)韩愈 3.28 MB 13. 水浒传(明)施耐庵 8.65 MB 14. 中山狼(明)康海 1.25 MB 15.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5.43 MB 16. 西游记(明)吴承恩 8.76 MB 17. 英烈传(明)郭勋 3.66 MB 18. 十八家诗抄(清)曾国藩 8.69 MB 19. 诗品(梁)钟嵘 1.52 MB 20. 智囊全集(明)冯梦龙 11.60 MB 21.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等 2.29 MB 22. 杜甫全集(唐)杜甫 3.82 MB 23. 古文观址(清)吴楚材 吴调侯 2.02 MB 24. 周易(商)姬昌 1.71 MB 25. 史记(西汉)司马迁 993 KB 26. 左氏春秋(先秦)左丘明 3.28 MB 27. 白居易全集(唐)白居易 7.74 MB 28. 史通(唐)刘知几 1.62 MB 29. 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 1.02 MB 30. 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 14.3 MB 31. 汉赋(西汉)司马相如 张衡 等 715 KB 32. 李白全集(唐)李白 2.96 MB 33.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研人 4.43 MB

文学作品欣赏论文

将爱情进行到底 ————纪《怀念萧珊》,反思大学生的恋爱观一直以为,爱情只是进行时和将来时,当爱情遭遇过去时的时候,每一个当局者都无法成为路人甲或者路人乙,我们想要纪念的,不仅仅是心中的那份温情。 其实我们还是没有长大的孩子,还不知道怎么去爱,甚至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理解不了亲人的爱是如何潜伏在我们的身边,因为我们一直畏缩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忘记的身外的一切。 或许,当爱情和亲情交织在一起的时候,那种难舍难分的感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它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是,现在的我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懂得么? 大学的爱情是否太过廉价?理解不了这种如同快餐式的恋爱方式,甚至一些人已经习惯了? 起码我不是在故作深沉,甚至我们很多人都不是在故作深沉,只是我们门多人没有去深思过。仅仅是理想中的爱情,没有自己的事业做基础,用什么来和另一半同偕共老? 没人理解老一辈的爱恋,因为环境改变了太多人的意识。 我不曾想过爱情是轰轰烈烈,只求平淡温情,或许,我只是在细嗅蔷薇。我想象着当我老去的时候,是不是还会初恋般的笑容?我只是喜欢在初夏傍晚的凉风中,走过校园并不喧闹的小路,偶尔看到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甜蜜的情侣,也只是理解的笑笑而已。 沉溺的如同在旧爱新欢的香炉中,怯懦的如同是藕断丝连的不舍中。我想,博爱的大学生们,是不是应该相守着一个人,直到终生?在确定自已的另一半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收收心,好好经营呢?是不是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而是不是因为没有珍惜而泪水打眼湿? 我想,等到我们的心智都已成熟的某一天,在转过街角的咖啡店,遇到曾经的爱,彼此安心的笑了,为曾经幼稚的小想法,为曾经立下的地老天荒,为曾经想象的牵手终生。 人生,怎能如初见? 可曾想象过,现在的我们,十年后会是怎样?二十年后会怎样? 不可否认,现在的大学拜金女不少,庸俗男也甚多,也许在一起,女人只是为了高档的化妆品,或者精致的时装,男人想要一个漂亮的花瓶,只是为了在朋友的圈子里有个面子。我们理解,甚至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想法,却没有多少人想过一辈子。或许,这样子真的有些想的太远的,走一步算一步,今朝有酒今朝醉。呵呵,是啊,大学生就是这个样子,堕落的已经没有理想,吃在嘴里,看着碗里,想着锅里,把自己的爱情观当作随意抛弃的烟头,抽过了,就没有价值了。 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惊心动魄与小心翼翼,更不记得那段历史,而很多真正的爱情确实在那时候考验过来的,可是90后,甚至00后会不屑的告诉你,你OUT了。 是啊,我们理解不了那些非主流式的想法,他们也理解不了老一辈的爱情价值观,巨大额鸿沟将社会分割成两个阵营:一方面是保守的守护和小心经营温馨的爱情,另一方面是冒险的冲突和尝试不同新鲜的异性。孰是孰非,显而易见,我们都懂。 当我们把所有的思念雨压抑沉淀于笔下的时候,不是婉转悠扬的情书,是对自己沉重的审判。我们都辜负了谁? 我曾经幻想着,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是不是一起在通红的炉火旁一起翻阅老旧的相册集,翻过背过她的宽厚的后背,翻过可以依靠的厚实的肩膀?一起翻过在初晨的阳光中吃温馨的早餐,一起牵着女儿的手,走过路边的梧桐树,走过泛黄的路牌? 相见,相识,相恋,相爱。 现在的我们不太会经历那时的同甘共苦,不太会懂得那时的相濡以沫。可是现在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懂的珍惜,而不应该存在欺骗呢?现在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告诉自己,我们不是小孩子了,一辈子的事情,迟早要来的,为什么不早一点长大,不应该有的廉价的爱情观,为什么要保留呢?就好像是手心里的爱情线,为什么要断呢? 我们,是不是应该将爱情进行到底?

经典文学作品介绍

经典文学作品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文学作品。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经典和精品是有区别的,精品只是指作品的质量,而并不需要有经典所据有的其它特性。所在行业的精品,或者说是一个时期里的精品。具有代表性质和意义。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文化中极具强烈感染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各种文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对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这时期的文学,已成为自觉、独立而又面向整个社会的艺术。它以改变文学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代替文言),对文学的形式、表现手法、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变革,产生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还引进和创造了散文诗、报告文学、电影文学等新体裁,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化。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民族命运的关注,现代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成了新的文学主潮的思想基础。民族危机、知识分子的道路、农民的苦难、抗争与解放、武装斗争,是作品常见的题材。作家与读者有了更广泛而亲切的交流,而且也更广泛地吸取了世界文学新潮的营养。正是通过外来影响的民族化和文学传统的现代化,才创造出了新的民族文学,并成为现代世界文学的自觉成员。这时期的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批世界性的作家。鲁迅创作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药》等富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小说及大量杂文,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里程碑。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以他的作品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古今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书目

古今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书目 阅读经典,这是增广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深厚学生人文底蕴的一大途径。本书目共收录了古今中外经典名著60部(仅限文学类),其中中国30部,外国30部,推荐学生阅读之。如若无法全读,则可退而选读带有“*”符号的30部。 开卷有益,读经典名著更是受益终生的事情。同学们,让我们都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吧! 一、中国部分 (一)古代(“五四”以前)10部 1.《窦娥冤》,元·关汉卿著。关汉卿是中国戏曲的奠基人,《窦娥冤》是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 2.《西厢记》*,元·王实甫著,千古传诵的我国古典戏剧之现实主义杰作。 3.《牡丹亭》,明·汤显祖著,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最著名的浪漫主义杰作。 4.《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 5.《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合著,有“英雄传奇”之称,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 6.《西游记》*,明·吴承恩著,被誉为我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代表作品。 7.《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以写花妖狐魅、畸人异行著称的优秀短篇小说集,被誉为“中国文学瑰宝,世界文学明珠”。 8.《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是吴敬梓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长篇讽刺小说的杰出代表。 9.《红楼梦》*,清·曹雪芹著,被称为把中国古典小说推上登峰造极境界的不朽文学名著。 10.《唐诗三百首》 (二)现代(“五四”以后,建国以前)10部 1.《狂人日记》,鲁迅著,我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2.《阿Q正传》*,鲁迅著。鲁迅的代表作,鲁迅小说创作的高峰。 3.《女神》,郭沫若著,是中国新诗的开山之作,中国新诗的第一座丰碑。

当代文学作品欣赏期末论文

班级:15机电技术教育姓名:喻青青学号:1551110013 《碧潭》赏析 中学时代,因为一首《乡愁》,余光中先生为我们所熟悉,心目中对他的定义一直是一位台湾的爱国诗人,再加上工科的学生,本来对文学常识知之甚少,从各种渠道搜集到他的资料后发现,原来对于作者,我们一直存在理解的偏差。他是一位爱国诗人,却不仅仅是一位爱国诗人。许多人评论,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因此,从分析惯常的语言风格的技巧来评判这首诗显然是不明智的,好的诗,犹如一杯好的茶,需要慢慢品,细细品。 初读,便觉得这是一首情诗,写的悠扬婉转,透露着淡淡的忧伤,似乎是“我”倾心于一位美丽优雅的姑娘,却只是默默地喜欢着,在脑海中想象着同她约会时的美好场景。“那就划去太湖,划去洞庭,听唐朝的猿啼......”意境朦胧,朦胧的文字里潜藏着的是掩饰不住的淡淡的愁和深深的爱和思念,这思念,绵绵不断,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 再读,诗歌里面的每一个意象似乎都在向我倾吐着作者的情感:“桂桨”,用桂木做的棹啊用兰木做的桨,即是借用屈子离骚中的名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划破月光下澄澈的水波啊,划动在清明的河流中一直到了傍晚,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心中的美人啊,她却在天边遥远的另一方,对爱人的思恋和不能相见的怅惘可见一斑,光是这样就完了?没有!回过头去看那个数量词“十六”,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三柄六柄九柄,偏偏用十六?思忖了许久,不得其解,吃饭时看到了手中的筷子,恍然大悟,十六就是八双啊,看着别的情侣成双成对撑着小船卿卿我我,而我却独自一人眼巴巴地看着,这样虐狗的场景之下,象征着平安幸福的青色琉璃被敲碎了,心碎了一地,对她的思恋之情便更加浓烈也更加能够被理解了。作为一个有文化内涵的诗人,他没有直接说被虐了,而是采用了文学创作中“以此物代替彼物”的方法,含蓄而具有表现力,更能激发读者的同情心。“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被虐后的无奈之情。同样是面对着容易使人产生无限情思的水,宋代李之仪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为心爱的女子写下流传千古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夜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词人李清照怀揣着对丈夫的思恋之情,茶不思饭不想,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抒发了万千愁绪,而作者则效仿古人借助这些能够生动而又准确地传情达意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爱意。多么希望她能够听见自己的心声啊,如果不可以,那就让透明澄澈的碧潭照见他,让他与自己忧伤的侧影做个伴,如果还是不可以,就让载着他的忧愁的舴艋舟轻一点儿,再轻一点儿,这样的痛苦他已承受不来! 不得不提一下“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中的“玻璃”和“舴艋”两个词,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有点怀疑,是不是读的太快看错了或是漏掉了点什么,百度确认了一遍才接受了这个事实,正如古代名家的错别字可以被叫做通假字,诗人的故意为之也被称作是一种艺术手法,名词活用做形容词,乍看之下有些牵强附会的生硬,或是诗人有故意引起读者注意力而胡乱使用文字的嫌疑,细细品来,却别有一番新鲜的意味。西方论文中有“陌生化”原则,中国古典文学中亦有所谓“拗硬生新”的原

中国近代经典文学

中国近代经典文学 中国近代经典文学 1.《沉沦》 作者:郁达夫 内容推荐:郁达夫的小说虽然饱含抒情,但在那些浓烈的抒情氛围中你还能触碰出主人翁的灵魂与脉搏。阴郁而压抑,在绝望中甚至有了一种彻底毁灭的冲动。这些想为而不能为的“知识分子”成了作者笔下无奈的“零余者”的形象,在彷徨与迷茫中堕落。 2.《伤逝》 作者:鲁迅 内容推荐:一提到鲁迅,很多人估计都会想到中学时期语文阅读题那种标准答案“批判了人吃人的社会…在黑暗中需找光明”,对周先生俨然有了一种“苦大仇深”的刻板印象。其实现实中周先生也没见得活得那么阴郁。这本《伤逝》是他写的一部爱情小说,用现代的“年轻人的语言”说,就是刻画了一部属于“五四时期一代年轻人的小时代”。 小说既浪漫又现实。那些勇于冲破重重旧制的青年人,秉持着想追求自我幸福的乌托邦式的梦想,却在现实的各种碾压中,无处屏息,最终爱情也失去原本觊觎的颜色,回到旧有的无奈中。 3.《子夜》 作者:矛盾

内容推荐:“本书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校指导委员会指派用书……” 好吧,说实话。我也是中学时期要参加个什么语文竞赛才“被迫”非常粗糙地浏览完这部小说的。依稀现在还记得,但是对这本书的标准性答题范句是“阐释了民族资本主义在落后中国无法实现的根源,以及批判了买办阶级”(好吧…看似是一本“又红又专”的书) 先撇开这些旧有的偏见,再去读这本书,其实你可以看到作者是在试图展现那个时期中国社会的现象(或许又与现在的中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咯)。期间刻画主人翁吴荪甫的悲剧命运也还算入木三分,故事的精彩更在于人物对抗意识之间的搏斗。 4.《家》 作者:巴金 内容推荐:总觉得巴金笔下的这个上世纪的“家”依然存活着我们这个世纪中,至少潮汕地区或出于传统保留的程度更深,所以读完这本小说自身也颇有感受。《家》整体的风格也蛮热血青春的,爱恨鲜明,大喜大悲。 5.《边城》 作者:沈从文 内容推荐:在这篇小说的读书笔记上我写这样的一句话:“有机会一定要去湘西安静地住上几天。”实话说,我并没被翠翠的那段纯净的爱恋有多大的触动,反倒对作者笔下那带有诗画般的湘西乡村心向往之。 以乡村文学中的质朴批评都市,对民族品德的消逝产生了忧

文学作品赏析文章写作指导

文学作品赏析文章写作指导 授课时间:2007-3-13 授课班次:250班 授课教师:资兴市一中 朱亚平 教学目的:了解考试动态,走出写赏析文章的误区,掌握鉴赏方法,提高赏析文章的得分率。 重点、难点:理解赏析文章的方法和要领,掌握写赏析文章的基本思路。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评论学生的作品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写作方法和思路,加以老师的点拨,以期提高在今后的练习和高考中的得分率。 教学过程: 1、 导入 (一)、解读《湖南省200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湖南),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2道,占36分;其它题型10道,占114分。 试卷内容、题量、赋分如下: ★一大题:语言知识及运用,共5小题,15分。 二大题: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共4小题,12分。  ★三大题: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1分。其中单项选择题3道,9分;翻译题1道(3句),9分;简答题1道,3分。  ★四大题: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共2小题,11分。其中鉴赏题1道,5分;默写题1道,6分。 五大题: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共4小题,17分。  ★六大题:文章赏析,共1小题,14分。 七大题:写作,共1小题,60分(其中含卷面书写分,3分) (二)07年全国考纲关于“鉴赏评价”的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解读《湖南省200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湖南师大附中 焦 忠民 第六大题文章赏析,赋分由16分调整为14分 2005年文章赏析面世,赋分为15分,受到好评。2006年将赋分增加为16分,当时补充说明出台后,各界就有反对意见,确实不够理性。2007年将分值缩减为14分,刚好平衡权重。2008年肯定会吸取福建、湖北、上海等地,尤其是新课标高考试验区的命题经验,进一步改进阅读命题形式。至于选文和题型,略谈两点: 先说选文。2004年为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选段(叙事抒情类散

文学作品赏析

《兰亭集序》思想内容的赏析论文 09教育1班孙微 09231219 摘要:《兰亭集序》表现了王羲之对老庄思想、儒家思想有选择的吸收。他否定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之说,又崇尚道家虚静无为的审美理想;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追求和谐生活,曾积极用世;他同时又受到当时普遍存在的感伤情绪的影响,文章的后半部分表现得尤为明显。 关键词:老庄思想;儒家思想;感伤情绪 一、绪论 《兰亭集序》以其“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艺术价值和传奇的真迹下落之谜吸引了很多人,同时,以其巨大的文学魅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晋书·王羲之传》云:“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可见,这篇序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王羲之的思想及对人生、生活的基本态度。本文就着重探究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申之“志”。 《兰亭集序》和一般的序一样,包括叙事和议论两部分。首先前一部分写兰亭环境之美,文人宴游修禊之乐。后一部分则是论叙人生情趣各异,求乐却是相同的,抒发作者对死生的感慨,同时说明感慨的原因及作序的目的。这部分集中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是最值得研究的部分。 这一部分反映了王羲之反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相对主义的观点,同时反映出对庄子部分思想的推崇以及浓厚的儒家思想成分。由于王羲之处于东晋那样一个思想极复杂的年代,他的思想中不仅有道家儒家思想,还杂有佛义及当时士大夫阶层所普遍具有的感伤悲观情绪,同时,王羲之作为东晋的清谈名士,必然深受玄学影响。这样种种思想交汇融合,使王羲之的思想非常复杂,因此在《兰亭集序》中也就表现出了深刻复杂的思想。 二、思想内容论述 (一)《兰亭集序》和老庄思想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就是明确地反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 文学欣赏是文学作品在读者方面引起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达到的是一种精神升华的境界。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篇1浅析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欣赏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文化大国,早在几千年前文字出现不久的时期,就有了各种类型的文献记载,包括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这些都成为了中国现今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学作品作为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艺术的具体体现形式,是作者通过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刻画、环境及背景的描述、事情的叙述等来表述作者的内心思想或社会现实的一类文化作品,同时也是作者思维和想法的具体形式的载体。然而不同的文学作品给予读者的感受又不尽相同,在我国文学作品的流变中逐渐形成“雅”、“俗”两大类别,这两类文学作品都具有其独特之处。因此,文章从我国文学作品的雅俗概念着手,从文学作品的叙事特点、文体特征以及其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中国文学作品;雅俗欣赏;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沉

淀,中国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类型多样,有诗集、词赋、小说、戏剧等不同文体。文学作品是作者表达自身情感或反映社会现状的一种载体,根据时代的不同可划分成古典文学作品与现代文学作品两种类型,而无论是哪一类别的文学作品,其写作的手法、表达的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雅俗性。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与作者的情感,对其雅俗性进行赏析和探讨十分必要。基于上述几点考虑,文章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雅俗的定义与关系做出说明,并结合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特点、文体特征及语言风格等几大行文特点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欣赏进行了阐述,详细情况如下文介绍。 1.文学作品中的雅俗概要 1.1 雅俗的概念 雅俗是一对反义词,在中国文学作品之中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两个概念,是在人们对文学作品进行广泛的、长期的研读之后,在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类与作品的赏析和评鉴相关的专业术语。“雅”,即为优雅、美好的意思,用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通常用来指代程度很高,相当于“极致”、“典范”等释义[1]。与“雅”相对应的即为“俗”,其在文学作品的赏析中通常用来代指该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易懂的特质。然而随着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研究程度逐渐深入,在文学领域中对这些作品的雅俗的评价也逐渐演化为更为委婉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1.2 雅俗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文对“雅”、“俗”二字的释义以及在文学作品赏析中所代

文学类最经典的20部书籍

1.《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迭反复的章法是《诗经》中诗体的主要特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逃之夭夭","杨柳依依"等四字句,今天仍被广泛使用。《诗经》中的《风》是从民间采集的民歌,是其中的精品,它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读者要欣赏《诗经》之美,首先应注意文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其次还要克服一些今日已不再使用的冷僻字的困难。 2.《楚辞》 《楚辞》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定的,共17篇,其中7篇为屈原所作。《楚辞》代表了中国文人文学最早的辉煌成就,对于中国美学及中国文人的思想有持续的巨大的影响。《楚辞》以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离骚》为代表。《离骚》是中国文学第一篇具有强烈政治倾向的抒情长诗,且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阅读《楚辞》要注意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屈原的生平,诗中用典较多,生僻字较多,还须结合注解。 3.《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历来为人传诵的佳作精品,唐代诗歌不仅达到中国旧体诗歌而且也是当时世界文学的顶峰。《唐诗三百首》所选的内容从风花雪月的儿女情长到兴国安邦的豪情壮志,展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文学天地和思想境界。读诗歌不可不读唐诗,读唐诗不可不熟读唐诗三百首。 诵读时读者应当把握盛唐诗歌中表现的开拓进取,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 4.《宋词选》 《宋词选》,与前人相比,宋词扩大了词的境界和思想题材,突破了格律的束缚,宋词把词这种区别于诗的韵文体裁的表现力推到了极至。豪放派的苏、辛、婉约派的李、姜等词人的词作成了后世的典范。 与诗一样,词应多读,多体味词的境界。 5.《元曲选》 元代散曲与杂剧是中国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真切地反映了市民的生活与审美情趣,拥有活泼的生机。元杂剧开创了中国戏剧的新局面,使中国戏剧与希腊古典悲剧、文艺复兴戏剧站到了同一高度。许多剧本脍炙人口,至今仍长演不衰,比如《窦娥冤》、《西厢记》等。 阅读时的难点是当时的口语,需要结合一下注解。 6.《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自清初编定印刷以来,流传城乡,雅俗共赏,影响甚厂。 选编《古文观止》的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个学习文言散文的入门读物,熟读了其中的文章,就熟悉了文言的词汇、语法现象和文章的布局结构,把握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体轮廓,为进一步阅读文言文打下了基础。其中所选的先秦教文略为古奥,稍难读些。最后一卷选明文,一般读者可能会忽略,其实亦有不少好文章。 这些书一定要读,中国文学首选书推荐 7.《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七分真实,三分虚构。罗贯中在书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比如中国人智慧的象征诸葛亮,奸雄的代表曹操,忠义的化身关羽等等。本书还描绘了三国乱世的广阔战场及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 书中的许多军事思想和处事谋略迄今仍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这些书一定要读,中国文学首选书推荐 8.《水浒传》

文学欣赏硕士论文范文2篇.doc

文学欣赏硕士论文范文2篇 文学欣赏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其在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道德及提高修养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首要构成因素,而好的文学作品,在文学语言上应该特别重视语音的作用。 文学欣赏论文硕士范文篇1 论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语音表现 一、前言 语音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一直是文学家创造文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美学情感符号,它必须关注语音方面的表现,比如节奏韵律,语气轻重,是否上口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文学语言、文学结构、文学形象、文学意象等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中都可以看到渗透其中的语音表现。 二、文学语言中的语音表现 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首要构成因素,而好的文学作品,在文学语言上应该特别重视语音的作用。 韦勒克认为,“每一件文学作品首先是一个声音的系列,从这个声音的系列再生出意义”。 这说明文学作品中语音表现具有首要性的特点。 文学语言的语音表现可以体现在音律、节奏、韵律、声调等方面。

朱光潜先生在《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中写到:“我欢喜读英文诗,我鉴别英文诗的好坏有一个很奇怪的标准。 一首诗到了我的手,我不求甚解,先把它朗诵一遍,看它读起来是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节奏。 如果音节很坚实饱满,我断定它后面一定有点有价值的东西;如果音节空洞零乱,我断定作者胸中原来也就很空洞零乱。 我应用这个标准,失败的时候还不多。 ” 这里他用声音节奏为标准来判断诗的好坏,强调了文学作品语音表现的重要性。 在文学语言中,声音与意义有一种不可分离的特征。 语言符号的意义与声音的结合并不是完全没有理据的,而是有一定相似性的。 比如:汉语里的上声调,因为是曲折调,能够表达一种回旋美。罗昕如在《语音表现的文学价值》一文中举例:上声是先降后升的曲折调,蕴函着一种回曲沉郁的情调,适合抒写压抑、沉重之情。 如李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上声韵带来回肠荡气之效果。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服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贯穿全诗的上声韵,渲染和突出了压抑感。 三、文学结构中的语音表现

5本必读的中国文学经典作品

5本必读的中国文学经典作品 内容简介 把张爱玲那种精妙绝伦,回味无穷的语言表露无疑,就像一窗精巧细致的窗棂格纹,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里便透着美, 但到底美在哪里却又一时道不明。洗尽铅华、略带感伤的笔调,正 好用来缓缓叙述这一段漫长的不了情。曼桢与世均注定的情深缘浅,世均与翠芝两个不相爱的人结了婚。叔惠去了后方,翠芝对叔惠情 深几许,却是“汉之广矣,谁可泳之?”曼桢怀着自杀般的心情嫁了 祝鸿才……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慢慢淡去; 那些曾经撕心裂肺的痛,已然远去;而那些曾经摧肝裂胆的恨,也变 得轻如飞絮…… 章节试读 “我把草筐和手巾丢了,吃了饭,你得和我拿去,要不爹要骂我哩!” 原生答应了。原生从此就成了人民解放军的战士,背着这支枪打仗,后来也许换成“三八”,现在也许换成“美国自动步”了。 小五是原生的媳妇。这是原生的爹那年在船上,夜里推牌九,一副天罡赢来的,比原生大好几岁,现在二十了。 那时候当兵,还没有拖尾巴这个丢人的名词,原生去当兵,谁也不觉得怎样,就是那登上自家的渡船,同伙伴们开走的时候,原生 也不过望着那抱着小弟弟站在堤岸柳树下面的秀梅和一群男女孩子们,嘻嘻笑了一阵,就算完事。 这不像是离别,又不像是欢送。从这开始,这个十五岁的青年人,就在平原上夜晚行军,黎明作战;在阜平大黑山下砂石滩上艰苦练兵,在盂平听那滹沱河清冷的急促的号叫;在五台雪夜的山林放哨;在黄 昏的塞外,迎着晚风歌唱了。

他那个卡枪的伙伴秀梅,也真的在村里当了干部。村里参军的青年很多,她差不多忘记了那个小小的原生。战争,时间过得多快, 每个人要想的、要做的,又是多么丰富啊! 本书是著名作家艾芜的处女集,也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本书将上世纪二十年代那滇缅边境下层民众的苦难与斗争,以及风情风 光幽秘多彩的展现,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新领域所带 给读者的惊喜和瞩目,也是对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贡献。 本书系的选编,除由繁体字改为现代简体字横排外,内容基本保留原貌,有的地方,另加编注说明,以便读者阅读参考。 《南行记》是作者写小说第一次编成的集子,里面只有八篇小说。后来又陆续写了些类于《南行记》的小说,有的收在别的小说集内,有的就一直放到现在,没有收过集子,大约将近二十篇光景。这都 是解放以前写的《南行记》,现在合在一道出版,仍然名为《南行记》,只是篇幅增多了。 《南行记》里面的小说,可以说是在祖国的南方和亚洲的南部,漂泊时候,把亲身经历以及所见所闻的一些人和事,用小说的体裁,描写出来,而且采取第—人称的形式。有些是用第三人称形式写的,因为不合“记”的体例,就仍然留在别的小说集内。 内容简介 作品细致地描写了这位忧郁型青年,由于是弱国子民在强邻日本所受的屈辱,以及他在精神上和生理上的种种难以排遣的苦闷。这 些苦闷情绪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和渗透:追求异性的爱情而不得,因此对轻侮他的日本人感到十分愤慨,同时热切地希望着祖国富强 起来,这三项内容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格局。小说的基本情节是这样 安排的:路遇——自戕——窥浴——野合——宿妓。情节每进展一步,性爱描写每深入一层,对主人公的刺激与打击就随之强化又强化,最终导致他溺海而死的悲剧性结局。 内容简介

选修课论文(文学作品欣赏)

文学作品鉴赏 题目:论苏童小说中的哲学思维_作者:张展博 班级:水工09 学号:2012040637 2011年12 月13 日

论苏童小说中的哲学思维 内容摘要: 苏童的小说在语言、叙事结构和思想层面上都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先锋意识。这些意识集中地体现了苏童个人的哲学思维。人们在苦难压迫下求取生存却始终挽救不了精神危机,苏童在其中寄寓了关于生存哲学的深刻思想。小说中的人物在与现实的适应中的艰难深刻地揭露了进化论的悖论。苏童在小说中极力渲染环境对人的心灵的深刻影响及“性”与罪恶的关系,展现了心理哲学的思维特色。 关键词:生存哲学进化论悖论精神家园心理哲学泛性论 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但是直到80年代中期激进的实验才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 这期间,出现了众多的先锋派作家,像马原、莫言等。苏童的小说也是先锋派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洋溢在苏童小说中的哲学思维尤为显得独特而颇具魅力。 生存哲学与迷茫人生 人一生都在面对生存问题,每个人都渴望生存并获得健康、自由、幸福的人生。人们不断在生活中挣扎,在物质与精神的世界游走。人真的可以获得自己希冀的人生吗?苏童在小说中给予了否定:挣扎的结局是迷茫的结局。 在《妻妾成群》中,颂莲是一个接受了新思想的女大学生,与“五·四”时期大多“新青年”相反,颂莲这个“新女性”却走进了一个旧家庭,她几乎是自觉成为旧式婚姻的牺牲品,她的干练坚决成为她走向绝望之路的原动力。在这个充满封建意识的家中,颂莲不得不做好适应的心理准备,她有清纯的气质和活泼的性格,却在这个家中不得不积累争风吃醋的经验。为适应环境、求取生存而成为了牺牲品。 在小说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这样的意识:人们拥有了新思想、新的生活方式,却往往在适应现实环境的过程中被现实的洪流所泯灭。相反的,成为了无路可走的人。 另一类生存是逃亡的主题,是由受难的乡村逃亡理想的幸福之地——城市。 在苏童的相关小说中,逃亡首先表现在对固有生活环境的摆脱。在《1934年的逃亡》中,苏童在陈宝年之后,让139个新老竹匠带在祖传的大头竹刀疯狂地逃离故乡涌入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