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目的论视角下大学校训的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大学校训的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大学校训的翻译

【摘要】本文从目的论视角下,在三原则指导下,探讨了校训英译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

【关键词】目的论大学校训翻译方法

一、引言

中国大学校训大多引经据典,可以从经典著作找到渊源。构成校训的文字形象地表达出了大学的特色文化,校训也指导着在校师生的为学为人。随着中国高校与国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校训的翻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中国大学校训的翻译存在着种种的失误现象,致使译文应有的信息功能丧失。有的个案性太强;有的忽略了校训外宣的目的;有的缺少理论支撑。因此,校训准确的翻译是实现外宣的根本前提。

二、大学校训的简介

《辞海》中将校训定义为“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校训也就成为一所大学最具符号价值的语言力量,是这所大学对外宣传最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校训由来已久,从秦汉儒学到唐宋书院,再到现代社会。只不过以前形式工整、寓意深远的文句并没有以固定文本的形式标示学校的

培养目标。校训,并不是一个个孤立,割裂的汉字。文字刻在门楣、石头上,但训词早已由表及里融入师生的精神血液。

我国的校训大都引经据典,来源于儒家经典,名人题词和名言摘录。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古代典籍《易经》;中山大学的这一十字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源自《礼记.中庸》;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至于至善”源自《大学》;浙江大学校训“求是”源自《汉书》。上述几部古书都是我传统的经典著作,这些校训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学校训中具有学术性、稳定性、继承性和特殊性的特征,所以在翻译校训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翻译。

三、翻译目的论

1.翻译目的论的起源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新的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以赖斯、威密尔、曼塔利和诺德作为主要代表。翻译目的论自诞生到成为一个成熟的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这个过程与赖斯、威密尔、曼塔利几位学者的贡献密不可分。

2.翻译的目的。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 是希腊词,意思是“目的、动机、功能”。翻译的目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目前为止,威密尔指出了目的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

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交际目的。

(1)译文预期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中,翻译意味着要在目标背景中为目标接受者制作一种文本。相比较之下,源语言文本则处于从属地位。换句话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同样需要以某个接受者群体为对象,译文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因此,为有效实现翻译目的,译者应根据译文不同语篇的预期功能,灵活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决定处于特定语境中的哪些信息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再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或直译,或意译,甚至删减、改写。

总而言之,翻译的目的功能不同,翻译的方法各异,不论何种方法,实现翻译目的才是翻译最根本原则。

(2)目的论三原则下大学校训的翻译。目的论将翻译作为一种基于原文文本的行为过程,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或实际需要对原文文本进行必要的调整甚至改写。根据诺德的论述,目的论共有三个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目的三原则具有层级关系,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服从于目的原则,忠实性原

则服从于连贯性原则。

四、大学校训翻译的方法

1.减译法。目的论认为预期的目的决定了翻译方法和策略。其实,校训的翻译就是一个跨文化的交流。在翻译校训的过程中,译文要对目的语读者有可读性。因此,在校训的翻译过程中,应该删去一些不太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对译入语读者造成阅读障碍。以下是具体分析。

例1:上海交通大学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当把这个校训翻译为英语时,译入语读者并不知道“水”和校训的关系。而且,饮水思源只是一个隐喻,意思是说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因此,我们应该删除第一部分,主要关注第二部分。因此把它译为“For country,for school,for yourself”是非常恰当的。

例2:苏州大学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众所周知,苏州大学时一个有百年建校历史的学校。校训中“天时地利人和”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模式。然而,对目的语读者来说他们不能够理解。“天时”和“古今”,在英语语境中没有实际意义。当译为英语时,应该忽略此部分。将其译为“Unto a full grown man”(成完人)。这样一来,既满足英语校训的语言特点,又传达了核心意思。

2.转换法。一般来说,汉语里常用动词表达,而英语中

常用名词和形容词表达。换句话说,汉语中多动态表达,英语中多静态表达。所以,为了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转换法在校训翻译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转换法是一个翻译过程,在不改变文本意思的前提下,文本中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转换。

例1 :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在源语言文本中,汉语校训采用了动词短语形式表达了对追求知识和奉献社会的指导。当将此校训译为英语的时候,应该运用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方法。在转换法的指导下,将此校训译为“dedication to public interests,acquisition of all-around capability,and aspiration for progress with each day ”。

例2 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在此校训中,“厚德明法”是前提条件,“格物致公”是鼓励学生追求的最终目标。这个校训很好地突出了政法类学校的特色培养目标。运用转换法把此校训译为“keeping integrity and law in mind and studying for the people”. 3.直译法。直译法不仅保留源语言的内容,也保留源语言的形式。直译法多用在文化方面的翻译,特殊的词或者短语保留,是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例1:北京大学校训“爱国民主进步科学”

北大校训直译为“ patriotism,advancement,

democracy and science”.一方面,保留了原校训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符合译入语读者语言习惯,有助于理解。

例2: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将此校训译为“study extensively,inquire accurately,reflect carefully,discriminate clearly,practice earnestly”.此翻译既保留原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又不失音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4.意译法。校训的翻译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当把校训介绍给外国人时,避免文化障碍。意译可以在校训翻译中使用,区别文化差异,进而增进共同理解。更重要的是,校训不同于文学作品,不能采取加注的翻译方法。

例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智周万物,道济天下”

曾经有一版本的直译,将此校训翻译为“intelligence covers everything and norms serve mankind”.对于中国读者,它是一个成功的翻译。但对于外国读者,他们并不能理解其含义。此校训旨在激励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服务社会。显然,应该采用意译而不是直译。所以,将此校训译为“acquirement of knowledge to serve the mankind”是合适的。

例2 :山东大学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气”是中国哲学,道教和中医的常用概念。如果采

取直译的方法,因为在西方文化中没有对应物,翻译就没

有意义。一方面,山东大学校训展示了为学为人的要求。

另一方面,该校训渲染了对精神世界和知识的无上追求。

根据以上分析,此校训应译为“ noble in spirit,boundless in knowledge”

五、结语

大学校训不仅是一个学校独特的标志,同时指导着在

校师生的道德修养。当我们把中国校训展现出去的时候,

精准的翻译在译入语环境中占据重要角色。鉴于以上分

析,目的论指导下校训的翻译是合适的。它减少了译入语

读者理解障碍。而校训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翻译使得能

够加强文化交流。尽管这篇论文还存在局限性,但论文的

发现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去做进一步翻译研究。

参考文献:

[1]任晓军,肖凌.大学校训的翻译:原则与对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6).

[2]周永模.大学校训主要特点及翻译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8,21(2).

[3]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 (6):25-2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