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5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

——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l国际贸易政策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进行

货物和服务交换时所采取的政策总和。

l对外贸易政策则是从单个国家的角度,来研

究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所实行的政策。

l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根据本国的政治及经

济状况制定的管理对外贸易活动的条例、法

律、法规等原则和制度的总和。

1

2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l 自由贸易政策:政府对对外贸易活动不进行任何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不干预政策”

l 保护贸易政策:为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政府采取贸易干预措施,包括奖出和限入两个方面——“奖出限入”干预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l16-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时期,西欧各国普遍实行重商主义下的强制性的保护贸易政策

l18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以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并存为特征

l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超保护贸易政策为特征

l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贸易自由化倾向

l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掀起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l发展趋势:管理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商品、劳务、资金、技术、信息流通自由化浪潮

3

4

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

早期重商主义: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把商品和货币对立起来,认为商品不是财富,只有金银才是财富,主张禁止金银出口,尽量输出商品,增加金银进口,要求外贸中绝对多卖少买,甚至只出不进,主张每一贸易都是顺差,以金银多少来衡量国家财富。也称重金主义。

英国在爱德华四世统治期间,即1461—1483年间,就将输出金银定为大罪,与叛国罪相提并论。而欧洲大陆的西班牙、葡萄牙、法兰西等国,亦有类似法规或政策。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经这样来形象地予以描述:“各国彼此对立着,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忌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5

6

晚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把商品和财富联系起来。其代表人物托马斯.孟有句名言“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总体上主张贸易顺差,但不必每一贸易都是顺差。贸易顺差是取得金银的手段,货币只有投入流通才会增值。贸易差额论才真正是重商主义。

注:托马斯.孟(Thomes Mun,1571-1641),主要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重商主义的政策:

?对金银进行管理,禁止出口。西班牙法律规定,运金银出口者处死刑。

?对殖民地的贸易进行独占垄断。英国航运法规定,一切自殖民地输出,及向殖民地输入的货物,必须用英国船

舶。

?征收关税制度,进口征高税,出口免税或退税。

?奖出限入,原料进口鼓励,原料出口禁止。英国禁止活羊、羊毛、毛纱出口,出口者,处断臂至死刑。

?对航运进行管理。英国航海法规定,除欧洲货物输入英国时允许用原产国船舶外,一律用英国船只。

?扶植手工业。

?招聘外国技工,禁止优秀技工离开本国,鼓励人口增殖,压低工资。

由于实行重商主义政策,英国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资本,使英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7

8

自由贸易政策

一、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l 最早提出贸易自由化主张的是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绝对优势理论

l 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l 20世纪初期,赫-俄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l 以上理论从不同角度出发,指出自由贸易可以使一国发挥其优势,从事专业化生产,获得贸易利益。

9

二、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

1、关税方面

2、非关税方面

3、贸易管理机构方面

4、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方面

三、自由贸易政策的效果

1、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2、对个别国家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10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核心思想

l 如果贸易保护的长期利益可以弥补短期的损失,则进行保护是有利可图的。

l 该观点的最早持有者:汉密尔顿、李斯特

保护贸易政策

11

l 汉密尔顿Alexander Humiltan ,1757 ~1804,美国开国元勋,第一届政府的首任财政部长,政治家、金融家,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始祖。

l独立以前,美国长期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美国实际上是英国的原材料供应市场和工业品销售市场。

l独立后,美国经济上的根本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北方工业资产阶级主张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工业,以彻底摆脱西欧殖民主义的经济束缚;南方种植园主则坚持独立以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出口本国农林初级产品,进口本国所需工业品。

l不同的选择关系到是实行保护贸易政策、扶持本国工业发展,还是沿袭自由贸易政策,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单一性。

l汉密尔顿站在工业资产阶级一边,主张实行保护关税制度,扶持本国工业发展。其保护关税思想主要集中在1791年向国会提交的报告《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12

l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围绕制造业展开分析。

一、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1.制造业能够为其他部门提供先进的、效率更高的生产工

具和技术设备,从而提高国家总体的机械化水平,并由

此带动专业分工和协作的深化,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

率;

2.制造业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和生活日用

品,因而促进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和壮大;

3.制造业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因而将吸引外国移民迁

入,缓解人口稀缺的矛盾,进而能够加速美国中西部的

开发;

4.制造业的相当一部分投入品来自于农业,这就保证了农

产品的销路和价格稳定,从而刺激了农业的发展;

5.制造业能够提供开创各种事业的机会,因而使个人才能

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13

l二、保护和发展制造业对维护美国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l一个独立的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业发展,就等于失去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结果是:不仅不能使国家强大,而且还可能因此丧失已经获得的独立地位。

l美国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因而难以同西欧国家抗衡。在这种条件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将断送美国工业,进而威胁,美国经济上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l因此,必须采用关税措施将美国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保护起来,使之生存、发展和壮大。

14

l三、保护和发展制造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国家干预,实行关税保护制度

l具体措施包括

1.严格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以高关税来限制外国工业品输入,

保护国内新兴工业部门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

2.限制国内重要原材料的出口,同时采用免税的办法鼓励本国

本国急需的原材料进口

3.限制国内先进生产设备的输出

4.政府采用发放信用贷款的办法来扶持私营工业的发展

5.政府以津贴和奖励金等形式鼓励各类工业生产经营者

6.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7.吸收外国资金,满足国内工业发展需要

8.鼓励外国移民迁入,增加国内劳动力供给

15

16

l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Friedrich List,1789-

1846):德国政治经济学家

l 主要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1841

l德国全境分裂为38个小邦,各邦拥有政府、军队、法庭、货币、外交。各邦之间关卡重重,实行不同的地方税率,商品流通严重阻塞。经济水平落后于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与进入工业革命阶段的法国、美国、荷兰也有很大差距。

l由于没有统一的保护国内工业成长的关税制度和贸易政策,英国等国的廉价商品涌入德国国内,贸易商品结构是出口原料和食品,进口半制和制成品。l对于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出现了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对立。

17

18

保护贸易政策

l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l 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德国政治经济学家,曾流亡美国,在美国看到美国工业的发展并受到汉密尔顿的影响,从当时德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强烈呼吁实行保护贸易。在1841年出版《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提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被推崇为保护贸易的鼻

19

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幼稚产业(infant-industry )保护理论

1.保护阶段论——处于不同阶段的国家应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在李斯特看来,英国当时处于农工商阶段,而德国处于农工业阶段。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自由

贸易政策农工商

时期

农工业时期农业时期畜牧时期原始未开化时期

20

2、批判古典理论

F 忽略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区别

古典:强调世界主义;李:强调国家主义F 忽略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

古典:只适用生产力发达的英国,不适合落后的德美F 忽略了国家的作用:

国家应充分发挥经济干预的职能

F 忽略生产力的作用:

生产力比财富更重要

第六章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上)

第六章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上) 本章的学习重点: 1、贸易差额论的理论与政策。 2、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的异同点。 3、穆勒的相互需求论与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的异同点。

第一节贸易差额论 一、历史背景 贸易差额论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出现的国际贸易理论。 这一时期的商业资本不断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为了扩大产品销路,商业资本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对外贸易。于是便出现了反映这种商业资本向外扩张要求的理论,即重商主义,主张通过国家干预实行外贸扩张。

二、理论思想 (一)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贸易差额论是以重商主义的财富观为基础的。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金银代表财富,一国是否富裕,主要取决于该国所拥有的金银数量。国家一切经济政策和经济活动的目的都应是为了获取金银。 (二)保持外贸顺差是增加金银的主要途径认为增加一国的金银拥有量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开采金银矿藏;二是通过对外贸易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内。 贸易差额论认为增加金银的主要途径是对外贸易。 内贸不能增加一国的金银总量。 只有通过对外贸易并保持顺差,才会使外国的金银流入国内。.

(三)贸易差额论的两个阶段 1、早期的贸易差额论 早期的贸易差额论者非常片面地解释和实施“外贸顺差”政策,极力主张通过国家严厉的行政手段来增加金银财富。严格控制外国工业品和奢侈品的流入,金银一旦流入国内就绝对不允许再流出,违者处以重罚。 早期贸易差额论的主要特点,是要求对外贸易中的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任何交易都不允许出现逆差,以此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2、晚期的贸易差额论 认为外贸保持总体顺差就可以。 他们与早期贸易差额论者的一个明显区别是不反对把金银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在对外贸易中只要始终坚持多卖少买的方针,金银就会以外贸顺差的形式流入国内,就能达到保持本国货币收入不断增长的目的。.

第七章 对外贸易政策.doc

第七章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定义、目的与构成 (一)贸易政策的定义: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政策主体: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指各国政府。 2.政策客体:贸易政策规范、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和从事贸易活动的企 业、机构和个人。 3.政策目标 4.政策内容:贸易政策涵盖的方面和内容 5.政策手段:实施政策内容时所采用的对外贸易管理措施。 (二)目的 1.市场目标:保护本国的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2.产业目标: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3资金目标:外贸活动应有助于为本国经济建设积累资本或资金; 4.整体目标:维护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和利益。 5.其他目的 (三)贸易政策的构成 1.总贸易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 比如中国1949-1978年之间实施的是国家管制的内向型的保护贸易政策;1978中国提出改革开放,其贸易政策:开放型的适度的保护贸易政策;比如20世纪60年代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后有提出科技立国等 2.商品和服务贸易政策:根据总贸易政策、国内经济结构与市场供求状况针对不同商品和服务分别制定政策。 3.国别、地区贸易政策。对外贸易国别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如过去西方国家制定的限制或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与军事有关的科技产品就是这种国别政策的体现。我国过去首先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我们已经成功入世,我国的对外贸易国别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国外对中国的武器出口的限制等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就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政策交替发展与变化的历史,这两种政策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自由贸易程度与保护贸易程度也有所不同,纯粹的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是不存在的。 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和控制经营领域与范围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给予优待和补贴。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的制定与执行 对外贸易政策和执行要考虑本国的经济力量的强弱;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学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概述与术语 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自由贸易政策:是保护贸易政策的对称,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涉,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保护贸易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限入奖出” 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借助垄断实行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从而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是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 管理贸易:是指政府对私人的国家贸易活动实行高度的管制或者是由政府政策控制、引导或管理的贸易。不在竞争条件下、不按边际成本定价的贸易 进口替代战略:一过采取高关税、进口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等措施,严格限制某些重要的工业品进口,扶植和保护本国有关工业部门发展的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出口贸易上,通过出口的增长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综合题 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一。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途径:优化国内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要素效能;鼓励资本输入,提高生产力;鼓励国外先进的技术知识、管理经验、经营方法和生产技术的引进,提高管理水平;获取规模经济效益②实现经济增长。通过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一方面,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高国家的经济福利;另一方面,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③达到均衡。通过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④稳定经济,增强适应能力。在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强。为了使一国经济既能与外部经济实现互补,又能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就必须依靠对外贸易政策进行调整。二。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一个社会国民经济的运作方式,经过实践检验,市场经济体制逐渐为世界各国认同,但在各国的发展程度不同。良好的外贸政策能促进一个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又能加强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三。改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贸易政策在调整、改善、巩固国与国之间经济与政治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国贸易政策的选择必须考虑国际环境,即世界贸易体制的发展与影响,联合国的各种决议的实施以及其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 2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①政治和经济安全②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③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④与他国经济和投资方面的合作⑤国内物价和就业状况⑥与他国的政治关系⑦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⑧领导人信奉的经济和贸易理论⑨政治和社会因素,如选民的支持程度⑩利益集团和社会阶层的集体行动和游说等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一、关税的基本概念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赋。 财政关税:为了取得财政收入而征收的。 保护关税: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而征收。 1、关税的类型 .从价税:按进口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税赋。 从量税:对进口货物每个单位量征收定量的税赋。 复合税: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方法的混合使用。 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 “禁止性关税”: 关税征收比率高到使商品无法进口的程度时的关税。 2、关税的特征 (1)透明性; (2)非歧视性; (3)稳定性; (4)市场功能性; (5)防止寻租; (6)保证国家利益 3、关税减让 (1)“产品对产品”方式 (2)线性程序 所有工业国的非农业产品都从削减50%的起点开价。 (3)综合方式

二、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 自由贸易条件下福利变化分析: 贸易前:消费者剩余为e PP E ;生产者剩余为e OP E ; 贸易后:消费者剩余为w PP E ',消费者剩余增长e w P P E E '(即1+2+3);生产者剩余为w OP E ''。 消费者剩余增加的部分中,其中:面积1部分是从生产者剩余转移过来的;面积2部分是消费者从过去国内高价消费转向进口低价消费而来;面积3部分是在进口低价条件下新消费者进入消费而产生的新福利。 面积2部分+面积3部分是自由贸易的净福利。 1、 小国进口关税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小国:该国在市场中只是既定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价格的决定者,即它对于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价格事实上没有多大影响。 12Q Q 为不存在关税时的进口量; 34Q Q 为存在关税时的进口量。 2、小国进口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分析 关税的各种经济效应为: (1)保护效应:其数量为图中的13Q Q 。是在关税保护下国内生产的增长,也叫进口替代效益或生产效应,即以国内生产替代的那部分进口商品。 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生产产品的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大则效应大,反之则小。 (2)消费效应:在图中其数量为24Q Q ,由于价格上升造成需求下降,人们消费水平收缩,从而消失的部分消费。 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的大小,需求弹性大则效应大,反之则小。 (3)贸易效应:保护、消费效应之和, 即替代进口的部分加上消费减少造成的进口的下降。 e P w P 1e Q 2 e P w P 1 e 2 t P 3 4Q P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单元测试及答案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B.保护贸易 C.国家干预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相结合 2、超保护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是()。 A.奖出限入 B.提高关税 C.鼓励出口 D.保护进口 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重要前提之一是()。 A.完全竞争 B.生产函数相同 C.规模经济 D.要素完全流动 4、二战期间和战后初期,西欧、日本等国实施的是( )。 A.自由贸易 B.管理贸易政策 C.战略性贸易政策 D.超保护贸易政策 5、李斯特认为,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A.获取交换价值B.发展生产力 C.增加社会财富D.提高福利水平 6、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一种( )。 A.一般保护贸易理论B.超保护贸易理论 C.战略性贸易理论D.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7、当一国将所增的出口收入用于国内消费和进口时,对外贸易乘数的大小就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 B.边际储蓄倾向 C.边际进口倾向 D.边际投资倾向 8、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A.汉弥尔顿 B. 肯普 C. 李嘉图 D. 维农 9、李斯特认为,在五个经济发展阶段中,只有()阶段国家应实行政策,其余阶段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A.原始未开化时期B.畜牧时期 C.农业时期 D.农工业时期 E.农工商业时期 10、外贸政策一般包括外贸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政策。 A.国别 B.外交C.市场 D.经营 二、多项选择题 1、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所谓的两大基本模式指的是()。 A.比较优势论B.要素禀赋论 C.自由贸易理论D.保护贸易理论 2、20世纪70年代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 )。 A.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B.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 C.转向更系统化的贸易管理制度 D.受到保护的程度不断提高 E.组成货币集团,瓜分世界市场 3、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包括( )。 A.对外贸易总政策 B.国别对外贸易政策 C.进出口商品政策 D.对外贸易行业政策 4、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表现为()。

智慧树知到《国际贸易》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国际贸易》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按照交易内容,对外贸易可以划分为() A:商品贸易 B:初级产品贸易 C:服务贸易 D:过境贸易 E:制成品贸易 答案:商品贸易,服务贸易 2、按照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GATs将服务贸易定义为()种供应模式。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四 3、总贸易体系是以()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A:海岸线 B:关境 C:航空线 D:国境 答案:国境 4、贸易条件是指()

A: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之间的比率。 B: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进口数量与出口数量之间的比率。 C:是指出口与进口时的检验条件。 D:是指出口与进口时的结关条件。 答案: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之间的比率。 5、如果一个国家某一年的出口额为2000亿美元,进口额为2500亿美元,GDP总量为1万亿美元,则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A:20% B:25% C:45% D:5% 答案:45% 第二章 1、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包括() A: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分工的深化 C: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扩大 D:商人的出现 E:国家的出现 答案: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扩大,商人的出现,国家的出现 2、奴隶社会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不包括() A:大宗商品 B:奴隶

C:食品 D:奢侈品 答案:大宗商品 3、20世纪6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主要的出口品 A:初级产品 B:粮食 C:石油 D:工业制成品 答案:工业制成品 4、对外贸易虽然可以降低利润率,但有助于利用外资,是利用外资的基础。A:对 B:错 答案:错 5、对外贸易可以扩大国外市场,可以使实物形态得到补偿。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三章 1、18世纪60、70年代—19世纪60、70年代是国际分工的()。 A:萌芽期 B:形成期 C:发展期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一、单选题 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D ) A 、李嘉图B、赫克歇尔C、里昂惕夫D、亚当.斯密 2、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 A ) A、国际贸易 B、对外贸易 C、多国贸易 D、双边贸易 3、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 B ) A、欧元表示 B、美元表示 C、本国货币表示 D、日元表示 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 A ) A、FOB计价 B 、CIF计价C、CFR计价D、EXW计价 5、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 B ) A、3.3万亿美元 B、1.6万亿美元 C、1.7万亿美元 D、1.5万亿美元 6、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 A )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D、对外贸易值 7、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 C ) A、无形商品贸易 B、过境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国境贸易 8、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 A ) A、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C、交纳税费D、订立合同 9、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香港而言称为( C ) A、间接进口 B、间接出口 C、转口贸易 D、易货贸易 10、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 D )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顺差 C、对外贸易逆差 D、对外贸易顺差 11、200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2万亿美元,GDP为10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 D ) A、2% B、4% C、10% D 、20% 二、多选题

国际贸易与实务 第三章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配套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二版) 》 主编:赵登峰江虹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8月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南北贸易 2、外部 3、产业内 4、历史或偶然 5、产品生命周期 6、收入水平 7、林德 8、贸易模式 9、对外贸易乘数 10、通过补贴获得市场份额 11、自由贸易政策 12、《综合贸易法》 13、进口替代政策 14、出口替代政策 15、规模经济 16、最优关税 17、知识产权保护 18、大低 19、先发优势 20、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 21、《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2、劳动密集型 23、战略性贸易理论 24、竞争效率 25、政府干预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问答题 1、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有什么区别?产业内贸易是怎么发生的? 答: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之间的区别有: (一)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之上,而产业内贸易则是以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为基础。 (二)产业间贸易的流向可以根据贸易前同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差来确定;如果在规模经济条件下进行差异产品的生产与产业内贸易,贸易前相对价格就不能准确预测贸易模式。 (三)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产业间贸易会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和降低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而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可以使所有要素都获得收入。 (四)在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条件下,要素的国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贸易的一种替代品;而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条件下,要素流动带来了作为产业内贸易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的兴起。从这点来说,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 产业内贸易的成因有: (一)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产品的差异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特殊偏好,并且成为产业内贸易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并不一定要有规 模效益,只要产品存在着多样性,就足以引起产业内贸易。 (二)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并对产业内贸易模式具有较强解释力。同类产品因产品差别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相互出口,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扩大市 场。这样,就使研制新产品的费用和设备投资分摊在更多的产品上,可以节约研发 费用,进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三)两国需求的重叠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重叠需求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决定了重叠需求范围较大,贸易关系较密切,对发达国家之间的 产业内贸易有一定的解释力。 (四)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出口那些技术先进的新产品,同时进口那些技术 比较成熟的工业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发生产业内贸易。(五)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答: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马歇尔主要从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外部规模经济产生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认识国际贸易政策的性质类型与演变,了解不同类型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分析与研究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教学重点】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政策休谟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说幼稚工业保护论外贸乘数理论贸易自由化新贸易保护主义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构成 1.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2.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和演变 1.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2.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三、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考虑因素 2.对外贸易政策的一般执行方式 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的实践 一、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有明显不同: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以 政府干预为主的重商主义的限入奖出政策到18世纪末开始的贸易自由化运动,再到当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以后的保护贸易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开始趋于复杂化,表现为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融合的混合体,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自由贸易是主要倾向;70年代中期开始起,新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政策呈现新的特点。 (一)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政策 虽然自由贸易政策从本质上讲对各国都有利,但在现实中,绝对的自由贸

易从来就没 有真正实行过,只是在历史上某些阶段,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曾对国际贸易持一种相对开明的态度。 从工业革命以后的历史看,发达国家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开始于英国。以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为标志,英国进入了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时期。在英国看来,自由贸易政策更有利于本国出口自己的工业品,比较廉价地进口当时纺织工业所需要的棉花,以及可以降低工资水平的谷物。因此,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发挥自己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而放弃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的生产。当时的自由贸易政策给英国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利益,根据英国学者的统计发现,与对外贸易有关部门的生产增长率高于英国经济的增长率,更高于与贸易无关部门的经济增长率。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对外贸易是英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正是由于对外贸易对英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英国一直主张自由贸易。然而,随着英国经济逐步被美国、德国和法国超过,其自由贸易政策的使用范围也发生了变化。 (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发达国家早期的贸易保护政策、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政策和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源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现实中,多数企业面临着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市场竞争变成了一场少数几家企业之间的“博弈”,谁能占领市场,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因此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不仅要着力于本国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和保护本国工业的成长与发展,还在于通过政府的干预措施,改变企业的战略行为,发展本国产品的出口,使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 为了说明这一道理,经济学家经常用波音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作为例子。假定在飞机生产行业只有这两家公司,即该行业是寡头垄断,且这两家公司生产技术和能力相近,都有能力生产一种可坐500名乘客的大客机,而生产这种客机又具有规模经济。为了简化起见,假定两家企业只能做出是或否的决策:生产或不生产这种飞机。在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两家公司都生产,两家公司都会亏本。如果两家公司都不生产,虽然谁也不亏本,但谁也没有利润。只有一家生产而另一家不生产的情况下,生产的一家才会有足够的生产量而获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国际贸易》第七章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国际贸易》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体化成员国之间彼此采取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限制,但对非成员国仍维持各自的贸易政策,这样的地区经济一体化是()。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同盟 2.一体化成员之间实现了区域内货物的完全自由移动,并对非成品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这样的地区经济一体化是()。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同盟 3.一体化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区域内货物和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这样的地区经济一体化是()。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同盟 4.目前世界上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东盟 5.()创立以来,亚太地区经济合作蓬勃发展。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东盟 6.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没有实现成员国统一关境。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完全一体化 7.欧共体成员国于1992年2月7日签署了()。 A.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B.马斯特里赫条约 C.欧洲协 定 D.单一欧洲法令 8.能够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优惠的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9.亚太经合组织属于()。 A.优惠的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10.关税同盟是()的一种形式。 A.经济特区 B.经济一体化 C.优惠贸易安排 D.共同市场 二、多项选择题

国际贸易-第3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3.1 国际贸易政策 3.2 关税措施 3.3 非关税措施 3.4 鼓励出口措施 2016-11-111

3.1 国际贸易政策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概念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类型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 四、重商主义 五、自由贸易政策 六、保护贸易政策 2016-11-112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概念 ?国际贸易政策(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 理的原则、方针及措施的总称,受该国经济、政治、社会、对外总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是该国整个经济政策、对外政策的一 部分。 2016-11-113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 –即国家取消对进出口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 国进出口商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和服务 自由进出口,在国外市场上公平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 –即国家采取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以保护本国 商品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的竞 争,并对本国出口商给予优惠和津贴,以鼓励 商品和服务出口。 2016-11-114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15~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贸易政策; ?第二阶段是18~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美德的保护贸易政策; ?第三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盛行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2016-11-115

?第四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贸易自由化政策; ?第五阶段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开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普遍实施的管理贸易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等国开始实行战略贸易政策。 2016-11-116

第五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五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一、关税概述 关税:政府对进口商所开征的一类税收。 征收关税的目的:一般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这类关税称为保护关税;也有是为 了增加财政收入, 这类关税称为财政关税 (一般是对本国并不生产的商品征收的 关税) 。 关税的类型: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等。 关税的影响:影响国内对进口商品的消费 影响与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商品的生产 影响进口商品的国外厂商的生产 关税的特征:透明性、非歧视性、稳定性、防止寻 租 二、关税的衡量 1、关税的平均水平 一国对不同商品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在讨论某一行业或某一国的关税水平时需要计算 关税的平均水平。计算方法有两种:加权平均和非加权平均关税率。 非加权平均关税率: 不考虑进口商品的相对比重,对所有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进行简单 算术平均。 加权平均关税率: 以每一种进口商品占总进口商品的比重为权数,对所有进口商品的关 税率进行加权平均。 注:(1)非加权平均关税率可能会高估或低估该国的进口关税平均水平 (2) 加权平均关税率有偏低的倾向 2、有效保护率(又称实际保护率) 关税的有效保护率是一个衡量国家关税税则为本国产业提供保护程度的指 标。 名义保护率是名义关税率 ,即对最终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它是一国税则表上列明的税 率。名义税率并不总是等于实际的进口保护率。 实际保护率是有效关税税率 ,是指一国的整体保护措施使某一行业每单位产出增加值提 高的百分率, 即对附加值征收的关税税率。 任何一个行业中的企业, 既受到该行业最终产品 进口征收关税的影响, 也受到对其原材料或中间投入征收关税的影响; 因此, 分析对某种行 业的实际保护程度不仅要看该行业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还要了解这一行业的投入结构 及其对中间投入产品的保护程度。 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公式: T e =( t l — Wt 2)/ ( 1— W ) T e 表示有效保护率 t 2表示中间投入品的名义关税率 T e = (V '-V)/V V '表示有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保护下的单位产品增加值, V 表示自由贸易下的单位产品增加值 (1) 最终产品名义税率不变时,对进口原料征税越低,该名义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大; (2) 如果用进口原料作加工出口,对原料征税,将降低产品竞争力(政策上因此需要出口 退税); (3) 发达国家一般对进口原材料征收较低的关税,因而对最终产品的实际保护率要更高。 三、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 小国的含义: 从经济学来讲, 小国是对世界市场中的价格没有任何影响作用, 国家在单一产品的单一市场空间上只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订者。 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 一般均衡分析: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作一个整体加以研究。 1、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1、 2、 3、 4、 5、 t 1 表示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 w 表示最终产品中所使用的进口中间投入的比重 也即这种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圣才出品】

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一、名词解释 1.倾销与反倾销 答:倾销是指是一国出口厂商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倾销一般分为持续性倾销、掠夺性倾销和零星的倾销三种。 反倾销是指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工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进口国进行销售的、并对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外国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和措施。 2.补贴与反补贴 答: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施。反补贴是指一国反倾销调查机关实施与执行反补贴法规的行为与过程。 补贴的范围包括:①政府通过财政进行的直接的资金转移;②应纳税的减免;③政府提供商品或服务,或购买商品;④政府通过基金机构、私人机构履行上述政府行为;⑤对出口产品的任何收入或价格支持。 3.有效保护率

答:有效保护率是指征收关税后使受保护行业每单位最终产品附加价值增加的百分比。用于分析一整套关税结构对某一产业最终产品生产者的保护作用。设最终产品A 在不征收关税时的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为V ,征收关税以后的附加价值增加到V',那么附加价值的增加率,即有效保护率g 的计算公式为: V'V g V -=4.技术性贸易壁垒(TBT) 答: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措施有:①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②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③严格的包装、标签规则;④绿色贸易壁垒。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关税?其作用是什么? 答:(1)关税的含义 关税是指进出口货物通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计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关税与其他国内税赋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关税作为现代贸易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一国国民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 (2)关税的作用

第五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一、关税概述 1、关税:政府对进口商所开征的一类税收。 2、征收关税的目的:一般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这类关税称为保护关税;也有是为 了增加财政收入,这类关税称为财政关税(一般是对本国并不生产的商品征收的关税)。 3、关税的类型: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等。 4、关税的影响:影响国内对进口商品的消费 影响与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商品的生产 影响进口商品的国外厂商的生产 5、关税的特征:透明性、非歧视性、稳定性、防止寻租 二、关税的衡量 1、关税的平均水平 一国对不同商品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在讨论某一行业或某一国的关税水平时需要计算关税的平均水平。计算方法有两种:加权平均和非加权平均关税率。 非加权平均关税率:不考虑进口商品的相对比重,对所有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加权平均关税率:以每一种进口商品占总进口商品的比重为权数,对所有进口商品的关税率进行加权平均。 注:(1)非加权平均关税率可能会高估或低估该国的进口关税平均水平 (2)加权平均关税率有偏低的倾向 2、有效保护率(又称实际保护率) 关税的有效保护率是一个衡量国家关税税则为本国产业提供保护程度的指标。 名义保护率是名义关税率,即对最终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它是一国税则表上列明的税率。名义税率并不总是等于实际的进口保护率。 实际保护率是有效关税税率,是指一国的整体保护措施使某一行业每单位产出增加值提高的百分率,即对附加值征收的关税税率。任何一个行业中的企业,既受到该行业最终产品进口征收关税的影响,也受到对其原材料或中间投入征收关税的影响;因此,分析对某种行业的实际保护程度不仅要看该行业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还要了解这一行业的投入结构及其对中间投入产品的保护程度。 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公式: T e=(t1-wt2)/(1-w) T e表示有效保护率t1表示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 t2表示中间投入品的名义关税率w表示最终产品中所使用的进口中间投入的比重T e=(V’-V)/V V’表示有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保护下的单位产品增加值,V表示自由贸易下的单位产品增加值(1)最终产品名义税率不变时,对进口原料征税越低,该名义税率的保护作用越大;(2)如果用进口原料作加工出口,对原料征税,将降低产品竞争力(政策上因此需要出口退税); (3)发达国家一般对进口原材料征收较低的关税,因而对最终产品的实际保护率要更高。 三、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 小国的含义:从经济学来讲,小国是对世界市场中的价格没有任何影响作用,也即这种

第五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绝对成本论 战略性贸易政策 GATT WTO 二、简答题 1.简述二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2.简述H-O理论的主要内容。 3.GATT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的四条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论述题 1.何谓自由贸易政策?其理论依据有哪些? 2.试述GATT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四、思考题 1.WTO面临哪些挑战?其前景如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绝对成本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批判了重商主义,创立了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方面,他提出了绝对成本论,亦称绝对利益论或绝对优势论。斯密认为,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因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利。 战略性贸易政策——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夺取他国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 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 Trade, GATT),简称关贸总协定或总协定,是在美国的策动下由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正式生效的关于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 WTO——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简称世贸组织。它是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纪贸易组织协定》于1995年1月1日建立,取代原关贸总协定,并按照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达成的最后文件所形成的一整套协定和协议的条款作为国际法律规则,对各成员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监督、管理和履行的正式国际经济组织。 二、简答题 1.战前,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一直较高,1938年初级产品比重达到59.2%,工业制成品占40.8%。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为满足制造业和人们的生活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和食品等造成的。战后,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其趋势是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从1953年起,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造成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不可再生的原材料的节约,并发明了以廉价原材料合成的复合材料,从而减少了资源缺乏的国家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2)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带来了制成品贸易的增加。(3)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各国消费中食品、低附加价值品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耐用消费品等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 2.要素禀赋理论(也称H-O理论)认为,一国应出口那些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换句话说,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资本充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贸易经济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说明本课程的性质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明确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对后续课程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贸易经济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是贸易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的一般理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发展状况及基础类操作知识,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贸易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实操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政策分析现实问题,并掌握对外贸易业务流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工作能力。 目标1: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政策,对国际贸易现实情况做出理性判断和分析; 目标2:掌握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法律知识、国际贸易惯例和贸易规则,并具备进出口业务的初步操作知识。 本课程是对外贸易向导课程,后续可继续选修相关的国际商法、国际结算、报关实务等课程。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措施,对于国

际贸易的相关理论进行一般梳理,选讲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精讲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细讲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第二部分国际贸易实务,粗讲进出口交易一般程序,重点精讲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交易条件、对外贸易合同条款等具体交易内容。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主要从现实问题和具体案例入手,运用课程相关理论和法律惯例进行分析,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方式教学为主,教学采用案例教学,结合课堂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过程应注意理论部分和实践环节的衔接。要求学生课下关注国际形势和国际贸易动态,对于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结合课程内容准备课上讨论。国际贸易实务部分,学生没有前期的积累,有大量的内容需要记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对所讲的知识充分的复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本课程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能够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程序并掌握具体工作的流程,有助于学生毕业后更快的适应实际工作。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国际贸易]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国际贸易]第七章习题及答案《国际贸易》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体化成员国之间彼此采取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限制,但对非成员国仍维持各自的贸易政策,这样的地区经济一体化是()。 A .自由贸易区 B .关税同盟 C .共同市场 D .经济同盟 2.一体化成员之间实现了区域内货物的完全自由移动,并对非成品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这样的地区经济一体化是()。 A .自由贸易区 B .关税同盟 C .共同市场 D .经济同盟 3.一体化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区域内货物和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这样的地区经济一体化是()。 A .自由贸易区 B .关税同盟 C .共同市场 D .经济同盟 4.目前世界上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东盟 5.()创立以来,亚太地区经济合作蓬勃发展。 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东盟 6.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没有实现成员国统一关境。 A. 自由贸易区 B. 关税同盟 C. 共同市场 D. 经济完全一体化 7. 欧共体成员国于1992年2月7日签署了()。 A. 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B. 马斯特里赫条约 C. 欧洲协定 D. 单一欧洲法令 8. 能够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 优惠的贸易安排 B. 自由贸易区 C. 关税同盟 D. 共同市场 9. 亚太经合组织属于()。 A. 优惠的贸易安排 B. 自由贸易区 C. 关税同盟 D. 共同市场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132887816.doc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关税的基本概念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 赋。 财政关税:为了取得财政收入而征收的。保护关税: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而征收。 1、关税的类型.从价税:按进口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 税赋。从量税:对进口货物每个单位量征收定量的税赋。复合税: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方法的混合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 “禁止性关税” :关税征收比率高到使商品无法进口的程度时 的关税。 2、关税的特征 (1)透明性; (2)非歧视性; (3)稳定性; (4)市场功能性; (5)防止寻租; (6)保证国家利益 3、关税减让 (1)“产品对产品”方式 (2)线性程序 所有工业国的非农业产品都从削减50%的起点开价。 (3)综合方式

、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 自由贸易条件下福利变化分析: 贸易前 :消费者剩余为 PP e E ;生产 者剩余为 OP e E ; 贸易后 :消费者剩余为 PP w E ,消费 者剩余增长 P e P w EE (即 1+2+3);生产者 剩余为 OP w E 。 消费者剩余增加的部分中, 其中: 面积 1 部分是从生产者剩余转移过来的;面积 2 部分是消费者从过去国内高价消费转向进 口低价消费而来; 面积 3 部分是在进口低价 条件下新消费者进入消费而产生的新福利。 面积 2 部分+面积 3 部分是自由贸易的净福利。 1、 小国进口关税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小 国:该国在市场中只是既定价格的被动 接受者, 而非价格的决定者, 即它对于国际贸 易市场中的价格事实上没有多大影响。 Q 1Q 2 为不存在关税时的进口量; Q 3Q 4 为存在关税时的进口量。 2、小国进口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 分析 关税的各种经济效应为: 1)保护效应:其数量为图中的 Q 1Q 3 。是在关税保 护下国内生产的增长,也叫进口替代 效益或生产效应,即以国内生产替代的那部分进口商品。 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生产产品的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大则效应大,反之则小。 (2)消费效应:在图中其数量为 Q 2Q 4 ,由于价格上升造成需求下降,人们消费水平收缩, 从而消失的部分消费。 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的大小,需求弹性大则效应大,反之则小。 ( 3)贸易效应: 保护、 消费效应之和, 即替代进口的部分加上消费减少造成的进口的下 Q Q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