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大学美学考试题

中山大学美学考试题

中山大学美学考试题
中山大学美学考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2分)

1、现代美学主要包括那几个分支?

答: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设计学、审美发生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哲学、审美艺术学、审美形态学、审美教育学等八个分支。

2、被称为现代“美学之父”的是谁?哪国人?

答:现代“美学之父”是德国的鲍姆嘉通。

3、审美XX学的核心范畴是什么?

答:审美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审美体验;审美设计学的核心范畴是功能美;审美艺术学——审美意象;审美发生学-——审美起源;审美心理学——审美感兴;审美社会学——审美文化;审美教育学——审美发展;审美形态学——审美范畴。

4、审美感兴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哪些内容?

答:审美感兴过程分为:

①准备阶段:该阶段包括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两种心理活动

②兴发阶段:这是审美感兴的高潮。这个阶段包含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领悟、审美情感等多种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心理活动。

③延续阶段:审美回味

5、审美意象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审美意象着眼于意象生成过程中“意”与“象”的关系,主要分为三类:兴象,喻象,抽象。

6、由低至高说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答: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7、中国古代美学的“四大奇脉”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美学的“四大奇脉”是:元气论、意境说、意象说、审美心胸论。

8、关于审美的起源主要有哪几种观点?

答: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心理无意识起源说,情感交流需要说,符号说,劳动说。

9、构成审美文化调节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答:是批评主体、批评对象、批评媒介和批评受众。

10、原始形象符号的主要类型?

答:身体装饰、装潢、绘画、雕刻、建筑、舞蹈、音乐、诗歌和神话。

11、审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答:审美教育的本质:美育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它突出表现为一种感性教育、趣味教育和人格教育的三者结合。

12、健康人格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健康人格”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具有协调能力的、富有创造性和丰富情感内涵的自我有机体,也就是它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创造性和情感性。

13、审美社会学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答:文化生产社会学,文本社会学和观众社会学。

14、社会对审美文化影响主要有哪些渠道?

答:主要有价值定向、人际关系、教育和文化建制等四种渠道。

15、影响审美文化主体生产的变量有哪些?

答:文化环境、心理生理素质和个人选择。

二、简述题(每题6分)

1、艺术品的生产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有单次生产方式和复次生产方式两种。

单次生产方式的特点:①个体性②这些艺术只需经过一次加工过程便可以完成。因此,它们所需要的生产设施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生产周期也较短。③这些艺术的生产的最终成果都以实在物形态存在着,因此它们可以为观众反复观赏。譬如文学,建筑等。

复次生产方式的特点:①群体性②多次加工③产品的动态性,也就是说,这类艺术的生产最终是以在时间过程中的表演活动来完成的。譬如音乐,戏剧等。

2、简述审美文化的构成

答:审美文化主要由以审美观念体系为主的审美,政治、经济、道德,宗教、哲学、科技构成。其中起着主要作用的审美或者说审美观念体系包含着审美物化产品和审美生产方式两部分。审美物化产品是由审美产品(艺术品,非艺术品)和审美设施(生产设施,储存设施)两方面组成的。审美生产方式则由审美生产(艺术家们),审美调节(批评家等)和审美消费(观众)三方面组成。

3、审美感兴的基本特性包括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答:①无功利性:是由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两方面的特点决定的。审美感兴的无功利性表明审美活动对于人类生活有着特殊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②直觉性:所关注的是事物的感兴形式的存在,具有直觉性、整体性、情感体验性和模糊性。只有在审美直觉中,感性世界才能保持它的全部丰富性和多样性,才能充分显示它的诗意的光辉

③创造性:就是对感性世界的发现,发现就是创造。

④超越性:超越个体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和暂时性。

⑤愉悦性:审美感兴的综合效应或总体效应。

4、简述原始形象符号的主要特性

答:①巫术实用性:实用性不同于像生产工具所具有的那种直接的实用性,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服从于巫术目的的特殊实用性,因而称为巫术实用性。巫术实用性是原始形象符号区别与艺术品的基本标志之一。

②非个体性:原始形象符号活动是一种群体活动。

5、简述审美想象的基本特征与类型

答:第一个特征是自由性。审美知觉要受到当前知觉对象的时空的局限,审美想象则可以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脱离知觉对象的局限,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第二个特征是心象运动和情感勃兴互为动力,互为因果。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审美想象是情感想象。在想象过程中,心象的组合、变异、发展和孕育,都以情感为纽结。审美意象正是在情感和想象的渗透与契合中诞生的。

想象的主要类型一:联想。联想可分为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等。在审美活动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是相似联想和接近联想。想象的主要类型二:构想。构想把各种知觉心象和记忆心象重新化合,孕育成一个全新的心象,即审美意象,并激发起更深一层的情感反应。因此,构想是审美感兴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

6、简述感性教育两个方面

答:①感兴泄导:指在美育过程中引导受教育者在文明、健康的途径中释放感性,使它获得自由。

②感性升华:指通过美育活动将人的感性从无意识的深处提升到表层,更是指将人的感性从动物性的层面提升到人性的层面,从生物性的水平提升到社会学的水平,使感性真正成为人的感性。

7、简述审美文化他律性的两个方面

答:一方面,审美文化要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审美文化又影响其他文化。说得简单点,就是一方面社会影响审美文化,另方面审美文化又影响社会。

8、简述审美文化生产的社会条件

答:①生产设施:这是艺术生产的物质基础或物质条件。

②社会经济支持:艺术生产虽是一种精神生产,但也同物质生产一样,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支持,一方面用于艺术生产者的再生产,另一方面用于艺术生产所必需的材料和设施。这种社会经济支持有不同的形式。

③这是一种精神支持,是艺术维持再生产的一个条件。这种社会反应来源于艺术家以外的各种中间人,或是来源于各种消费者,即一般的艺术观众。

三、论述题(每题30分,三题中选择两题)

1、试以*****为例,分析审美感兴过程

答:审美感兴的主要过程为:①准备阶段:注意与期待。审美注意的出现,取决于主客体两方面的条件。客体方面的条件主要指客体的结构形态的新颖程度,客体的风格和意蕴等等。一般说来,过于熟悉或过于陌生的东西部容易使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主体方面的条件主要指主体的趣味、价值观念、审美理想等等。一般说来,总是和主体的趣味一致的东西容易引起注意。伴随着审美注意,主体对行将到来的审美感兴有一种预期和憧憬,并由此产生一种朦胧的兴奋情绪。

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构成了审美感兴的准备阶段。它们主要有三方面功能:第一,造成了“日常意识的垂直切断”,使主体从实用功利态度转为审美态度;第二,强化主体的审美驱动力,进一步激发主体投入审美活动的热情;第三,影响后续过程感知信息的选择。

②兴发阶段:这是审美感兴的高潮。这个阶段包含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领悟、审美情感等多种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心理活动。

③延续阶段:审美回味。

例子:

欣赏影片《men of honor》

①准备阶段:未看这部影片之前,老师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使我们对这部影片产生一种注意和期待的情绪,在逐渐进入影片时,翻腾的海浪给我们无穷的想象,激发我们的感官,激起我们欣赏影片热情。

②兴发阶段:

审美知觉:在我们逐步欣赏影片的过程中,经历了审美知觉的三方面——整体性、主动性和情感性。我们在看《men of honor》中,总是要有头有尾才行,突然的中断都不利于我们对整部影片的欣赏与理解。我们被影片的情节吸引,演员的一言一行都使我们努力而积极主动的去关注,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在欣赏过程中,主人公的命运紧紧的牵动我们的神经,他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次遭遇的不公正都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我们或是同情他被歧视,或是为他成为一名真正的潜水员而感到高兴,心情的起伏,随着影片情节的改变而改变。

审美通感:当我们看到卡尔在深深的海底,忍受奇寒,待了9个多小时,他冻得发紫的嘴唇让我们真切的感觉那种在深海的压迫感,那种寒冷的难受,同样,在最后卡尔走的12步时,我们也真真切切的感到压在他身上的千钧重的重量,压迫感,想将人压趴在地上的那种力量从卡尔的神情传到观赏者的心里,感同身受就是这种心境吧。

审美想象:在观看影片中,自己也会有一些想法,想着要是自己也遭遇这样的困难时能不能想卡尔那么坚强,那么不屈呢,接着就会在脑中构造出自己遭遇困难时的那种情状,想象自己在那样的情形下的一些本能反应,一些情形。

审美领悟:我将这部影片看了两遍之后,回想里面的片段,言语,从里面汲取一些有用的东西,渐渐得出自己对这部影片的一些看法,写成了影评。心中坚持了梦,就一直坚持下去,

无论是什么都不能阻挡。这便是对影片的领悟吧。

审美情感: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的确是一部值得看的影片,教会我们很多,比如梦想的坚持,是一部好影片。使神经得到一种放松,感官感到一种愉悦。这便是审美情感对艺术品的一些作用。

③延续阶段:这部影片虽然很久就看了,但我对里面的情节印象还是很深,细细回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给我的启示不止是现在,以后的以后都会有。

2、什么是意境?请举例说明它与意象的区别

答:①在“意象”(包括上述的“兴象”、“喻象”、“抽象”)中,我们可以区分出一种特别富有形而上意味的类型、那就是“意境”。“意境”又称“境界”,单言曰“境”。

②从审美感兴活动来看,所谓“意境”,实际上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这种带有性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

③它与意象的区别:①第一,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②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③意境是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优美意境的杰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的悲凉气氛就是意境。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意象与意境的鲜明区别。

3、试举例分析审美教育在今天的意义和作用

答:①审美教育引导人感性的解放与宣泄,同时升华感性。在工业化社会中,人性分裂已经遍及人类社会的诸多领域,各种精神疾病由此而生。美育的长期缺乏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要弥合人性分裂的深刻创伤,就要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感性教育,即美育。例如最近多起的伤害学生和幼儿园孩子的恶性案件,就是犯罪嫌疑人在生活中长期压抑人的感性,得不到适当的抒发,当理性的控制减弱时,感性获得宽松的表现空间,但感性不能正确地抒发和表现自己而陷入感性沉沦的误区,由此引发一系列暴力行为。而美育要做的,正是把人的感性从过分强调理性压制、忽视感性发展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将人的感性从麻木、迟钝的状态中解放出来,重新恢复它的敏感、生动和丰富,使受教育者健康成长。

②审美教育作为一种趣味教育,能够影响人的生活品质以及人对生活的评价。譬如一个人如果没有高级消遣,就会想着烟酒赌博等低级趣味。但是提倡美术、音乐等艺术作为消遣,就可以免去不正当的娱乐,提高生活质量。

③审美教育有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健康人格来说,仅仅有理性的发展是不够的,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必须同时得到发展,才能构成健康的人格。正是在此,美育切入了健康人格的塑造工作,美育不只是具有感性的品格,不只是促进人的感性和情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是沟通人的感性和理性的桥梁。

④审美教育是为了个体的审美发展,个体审美发展又是走向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之一。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当代一般的文化背景下,审美教育具有迫切性。在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审美教育就成为一项一场重要的人类发展基础工程。

4、举例说明艺术操作与意象生成的过程

答:①“意象”是艺术的本体。不管是艺术创造的目的,还是艺术欣赏的对象,都会归结到“意象”上来。对于艺术来说,意象统摄着一切:统摄着作为动机的心理意绪;统摄着作为

题材的经验世界等等。对一件艺术品来说,意象可以说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

②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象生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状态化和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艺术操作与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例如郑板桥画竹的三段论,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说明了艺术操作与意象生成的过程。所谓“眼中之竹”是指客观生活中的自然之竹。它通过艺术家的感受反映于大脑而产生印象,它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步。“胸中之竹”源于“眼中之竹”, 高于“眼中之竹”。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精神活动, 是把“眼中之竹”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通过提炼、概括、综合和再创造, 加之以艺术处理的过程, 在胸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竹的艺术形象。它融会了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 是艺术家对“眼中之竹”在头脑中形成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的过程,“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最后一个阶段, 它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胸中之竹”用娴熟高明的笔墨技巧表现出来, 从而最终完成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5、简述审美文化调节在审美文化中的作用

答:①批评作为审美文化系统中必不可缺的调节机制,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批评家通过批评媒介,对审美文化产品进行描述、解释和评价,以此影响或引导批评受众,实现它的调节功能。批评主体——批评家,批评对象——审美文化产品,批评媒介——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等,批评受众——艺术家、观众等。

②批判理论对当代美学的社会批判而言,不是“起源”的意义,而是“建构”的意义。对于当代中国美学而言,选择社会批判作为美学的价值选择,既体现了人文知识分子在社会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试图努力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他们在把握社会变化的过程中从情感到理智上的茫然与痛苦,社会批判的美学表述的正是这种道德的痛苦和情感的苦闷。

③审美批评不仅是一种策略或方法,而且是一种功用与途径,就其功用而言,保证了美学不会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划定了时间域限的“条件”里面,也不会满足于将“条件”自身普遍化为不可超越的前提;就其途径而言,则保证了美学对问题的关注。任何出色的美学理论都是来源于事实并回归于事实本身。这决定了审美批评不仅要概括审美事实,而且还要反过来帮助我们证明并说明审美事实的存在。这是审美批评的活力所在,也是审美批评沟通美学与现实的效用所在。说到底,审美批评强调以批评的方式来建构审美自身,也同时以批评的方式来展开审美与社会、历史的对话。

6、严肃艺术在当代生存策略

答:(1)首先指出严肃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区别:通俗艺术又称大众艺术,包括通俗小说、言情小说等,而严肃艺术又称美的艺术、雅艺术、纯艺术,泛指具有优秀传统和规范的、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艺术类型。通俗艺术如卡通片和流行音乐,一般只关注日常琐事。而严肃艺术涉及当代重大问题,如二泉音乐就反应出主人公对于命运的深刻思考

(2)生存策略:①做好大众的启蒙工作,普及艺术知识,激发大众的欣赏情趣。②既然花力气去培养听众和观众,就要避免用价格抵制观众,淘汰听众,例如音乐厅票价设定的问题。③适当调整严肃艺术的内容与形式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并运用适当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使之容易被接受。④社会应当创造适当的环境支持严肃艺术。⑤注意其精神性和经济有用性。

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悲剧:广义悲指作为审美范畴;狭义的悲是指戏剧体裁,在西方美学史上是以艺术中的悲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广义的悲以狭义的悲为研究对象。戏剧:是通过展示被否定对象的不合理性,即可笑性而使美好期待以实现的一种审美形态。崇高:指对象具有非凡的,伟大的独特审美特性,使人在审美关照时产生剧烈的,激动不已的感觉,体会到一种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优美:优美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相对平衡的状态。从美感上看,优美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感受;从形式上看,优美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荒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荒诞是社会、自然、人三者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是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丑:作为审美形态,是指某种由于不协调、不匀称和不规则而引起非快感,令人厌恶的东西,反映了美的缺失和不可能性。丑有别于畸形和丑陋、凶恶,不是美的简单否定,而是以反面形式保持和包裹了正面的审美理想观念美感:广义的美感指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审美心理结构,心理功能,心理活动和观念形式的总和。它具体表现为审美能力、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和审美感受等。狭义的美感,指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方式,它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应。美育:就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美感:广义的美感指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审美心理结构,心理功能,心理活动和观念形式的总和。它具体表现为审美能力、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和审美感受等。狭义的美感,指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方式,它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应。(美感心理要素:感觉和知觉、联想与想象、情绪和心境、理解)科学美:科学美是指自然界本身的美与和谐特征在理论上的表现,包括理论美与实验美,通常以理论美为主张。特征:抽象概念性、理论体系性、普遍实用性。科学美的性质:对称性、新奇性、简洁性、统一性技术美的核心是功能美,即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审美的有机统一。功能美的追求是对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两种片面性的否定,一种是只求功能,不问形式;一种是把产品的审美价值完全归结为外在的形式。这两种片面性都是对实用功能和审美的割裂。古希腊四大家对美的探讨: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黄金分割率) 苏格拉底:有用就美柏拉图:美的理式,是事物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黑格尔丹托的艺术终结:黑格尔和丹托曾提出了艺术终结论了的观点。黑格尔从绝对理念逻辑出发,认为艺术是绝对精神的三个阶段之一,哲学是绝对理念的发展顶端,艺术最终要否定自己进入哲学而且,现代市民社会不利于艺术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功利和理性的散文时代。丹托一西方艺术和后现代主义为背景,提出艺术终结论。丹托认为,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以及超越了艺术的界限,必须交给哲学来解决,换言之,艺术终结在哲学里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客观唯物主义相悖,当代社会虽然进入了理性的时代,但任然有诗的发展空间,并非真是散文的时代。同时,丹托片面地把艺术规定为是非的疆界,他认为的艺术不是人类主流价值观认为的纯艺术范畴,不符合主流的艺术观。黑格尔的悲剧理论:黑格尔以索福克勒的《安提戈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悲剧是两种对立的理想的冲突与调解。在《安提戈涅》中,对立表现为血缘亲情与国家法律的冲突,安提戈涅代表的亲属爱与克瑞翁代表的维护国家安全的王法,这两种立场都有各自的合理性,但是在特定环境下都不可调和,具有普遍意义。其进步性表现为:黑格尔认为悲剧还引起了愉快和振奋,是两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力量的冲突,而不是个人的偶然原因照成的,但是他的理论也存在局限性,他摸杀了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冲突,未能认识到新旧势力的冲突,即悲剧的冲突所在,同时他认为悲剧冲突那不是通过斗争,而是通过调和来解决的,体现了他哲学的妥协性。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模仿方式是借人物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悲剧引起人的怜悯和恐惧的情绪而使这些情绪得到净化。亚里斯多德以《俄狄浦斯王》为研究对象,认为悲剧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过失,即过失说借助情节来展示,在情节安排上,不是写极好的、极坏的或极恶的人,而是与我们相似的一般的人,而因为他们的过失和弱点,才能引起大家的同情和怜悯,这也会让我们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受到惩罚,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他之所以陷入厄运,是由于意外,而非蓄意为非作歹,这比希腊人的命运说前进了一步,但没有揭示悲剧的社会本质和社会根源,即发展中新旧势力的矛盾冲突的结果。美学学科的诞生:美学是有意识的对审美现象作整体性系统性思考所获得的系统理论,18世纪后,近代欧洲科学的各个学科逐渐形成,并全面发展,为美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美学”为文学艺术而生1735年.德。鲍姆嘉通《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第一次使用“感性学”。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出版《美学》第一卷,----“美学”这一术语流行开来。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的发端;先秦时期,发展和繁荣:汉——明清,巨大勃兴:魏晋南北朝、发展:隋唐、继续发展:宋元、转折;明清①美学变革的开拓者:梁启超“三界革命”(诗界、文界、小说界)→②树立现代美学的界碑:王国维“将美育引进中国”→③美学的普及:蔡元培(中国第一位提出美育问题的,“以美育仪宗教”出自他的演讲稿《以美育仪宗教说》、美育的集大成者)→④中国现代美学的构想:中国现代美学的双星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审美形态:沉郁、飘逸、空灵从中国的文化史来看,受儒、道、释三家影响,形成了华夏文化特有的审美形态。沉郁:概括儒家文化内涵,代表人为杜甫。飘逸:概括道家文化内涵,代表人为李白。空灵:概括释家文化内涵,代表人为王维。美是什么:①古希腊四大家的探讨: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黄金分割率)、苏格拉底—有用就美、柏拉图—美是理式、亚里士多德—美要依靠体积的安排(史上第一个对悲剧下定义的)。②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呈现。③马克思对美的探讨—美是对象化的人的本质力量。④新中国四大派的讨论:A蔡仪—美是客观的B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C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D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⑤我们的观点是—美在意象共同性和差异性:共同性:人类的生理结构和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大致相同,特别是感受美的感官和神经系统是相同的。人类社会具有相对普遍的心理结构。3形式美感的共同性。差异性:美感的时代性,指人的审美意识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环肥燕瘦。美感的民族性,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如铁手镯、西兰卡普。美感的个体性,因人而异。如时尚、运动、休闲风格的迥异追求。西方美学史部分:本质论美学(古希腊、古罗马研究核心“美的本质”)→神学美学(中世纪从属神学基督教“美的本质在上帝”)→认识论美学(文艺复兴-19世纪)→语言论美学(19世纪末-20世纪70、80年代)→文化论美学(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日常生活。日常就是过去一些美学家(如朱光潜)所主张的人生的艺术化,人生的审美化。日常就是指后现代主义艺术家把日常生后中的现成物命名为艺术品,从而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的现象。日常指当代高科技条件下社会生活的虚拟化。日常是对大审美经济时代的一种描绘,人们在生活中追求一种愉悦的体验。崇高和优美的区别:首先,优美的对象使人亲近,而崇高的对象让人有点疏远。优美的对象让人亲近是因为优美的对象立即让人觉得愉快。而面对崇高的对象,我们不觉有一种“抗拒”,“不免带着几分退让回避的态度”,但这种抗拒是霎时的,它马上使我们想起,外物的体积和力量不能压倒我们内心的自由,反而激起我们振作起来。其次,优美的对象使人感到愉快,这种感觉是单纯的,始终如一的;崇高的对象使人有痛感的愉快,这种感觉是复杂和变化的。观察崇高的对象,“第一步因物的伟大而有意无意地见出自己地渺小,第二步因物的伟大而有意无意地幻觉到自己的伟大。”比如我们在看巍峨的山或浩荡的海时,第一眼看我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住了,但很短的时间之后“我们的心灵仿佛完全为山海的印象占领住,于是仿佛自觉也有一种巍峨浩荡的气概了”。第三,优美的事物偏于静,在形式上显得和谐、精致、完满,崇高的事物偏于动,有突然性,不合常规,在形式上有些卤莽粗糙,不加雕琢,它不仅容纳美,还要驯服丑,把美和丑放在一个炉子里去锤炼。、马克思,李泽厚的美学观点: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劳动使人获得了社会的、普遍的、自由的本质,又将其物化在客观世界中;创造了美的事物,创造了审美的人及其美感。美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的本质力量在劳动中形成、发展、劳动对象化了人的本质力量、劳动为美创造了前提条件、美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李泽厚先生的美学观点: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不在于事物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事物的社会属性,即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认为蔡仪看到了美的客观性而忽视了美的社会性,朱光潜看到了美的社会性而忽略了美的客观性,所以二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故将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起来。所谓社会性,不仅指美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而且还指美包含着日益开展着的丰富具体的无限存在,这存在就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西方美学史:本质论美学、古希腊形成以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思考传统。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神学美学是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以基督教神学为主宰的美学。它把本质论美学与基督教神学“嫁接”起来,认为世界的美来源于万能的上帝的创造。神学美学是西方美学被神学主宰的产物。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认识论美学是欧洲17世纪发生“认识论转向”以来到19世纪的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认识论转向”是指17世纪欧洲哲学中出现的以人的理性觉醒取代神学统治的潮流,它不再相信人的知识是来源于上帝,而是来源于人凭借理性对世界的观察和分析。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以来盛行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主要特征: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取代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成为美学的中心问题;放弃对美的本质以及其他本质问题的追问,注重用语言学模式分析审美现象;放弃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认可具体问题的文本阐释。文化论美学是指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以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等美学与文化分析流派。它把文化视为人类的符号表意行为,强调运用跨学科手段去综合的、多方面的分析文化现象,消解文化的精英色彩而揭示其日常性,从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角度对审美问题作新的研究。丑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形式特征:不和谐。内容特征:A、丑的形象外观包孕了美的意趣与理想,借助形象本身外丑内美的强烈对比产生审美效果,成为激发物。以否定的态度表现丑,真实展现丑的事物被历史抛弃的必然性,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丑的本质,寄寓美的理想。以旁观欣赏的态度表现丑,但因艺术家高超的技巧和独创的形式使丑的题材具有可观赏的外观。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以下对盛唐气象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 ?A、 它呈现出博大恢弘的气象。 ?B、 它具有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 ?C、 它广泛体现在诗歌、绘画、雕塑等各种领域。?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高峰体验是由谁提出的?() 1.0分 ?A、 欧亨利 ?B、 马可波罗 ?C、

马克吐温 ?D、 马斯洛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1.0分 ?A、 吴道子 ?B、 张璪 ?C、 石涛 ?D、 郑板桥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提出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是()。 1.0分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朱光潜 ?D、 胡适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装模作样”的目的是中小资产阶级为了实现与上层精英的()。 1.0分 ?A、 地位认同 ?B、 财富认同 ?C、 文化认同 ?D、 属性认同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

1.0分 ?A、 宗白华 ?B、 黑格尔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郑板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分 ?A、 美育与德育无关 ?B、 美育是德育的手段 ?C、 德育是一种熏陶和感发 ?D、 德育和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 《京城玩家》中把谁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 1.0分 ?A、 刘义杰 ?B、 马未都 ?C、 王世襄 ?D、 张德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 以下关于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它是针对解放前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批判。 ?B、 它的中心问题是“美是什么”。 ?C、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D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C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B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D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D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 )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B )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 ) A.自然 B.社会 C.人生 D.艺术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自我并不是实体”是谁的观点?()(1.0分)1.0 分 A、笛卡尔 B、叔本华 C、歌德 D、康德 2杜夫海纳的灿烂的感性是指()。(1.0分)1.0 分 A、物理的实在 B、抽象的理念概念 C、情景交融 D、主客分离 3以下对美育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美育不应该孤立起来进行,应该和提高一个人整体的文化教养结合在一起进行。 B、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十分关注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心灵的深刻影响。 C、美育是通过维护每个人的精神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D、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1.0分)1.0 分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4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1.0分)1.0 分A、海德格尔B、费希纳C、萨特D、杜夫海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绘画把最好的东西描绘的最坏,而把最坏的东西描绘的最令人满意是因为()。(1.0分)1.0 分 A、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B、人无法把握自然美 C、自然美是独立的 D、艺术无法表现自然 6以下对于“自然的人化”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它的狭义指的是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 C、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属于()。(1.0分)1.0 分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 8认为休闲“天下之乐孰大于是”的是()。(1.0分)1.0 分 A、王国维 B、胡适 C、张潮 D、欧阳修 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 C、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10“美学”这一名称最早由谁提出?()(1.0分)1.0 分 A、黑格尔 B、康德 C、鲍姆嘉通 D、海德格尔 11《葬花词》集中反映了()的人生感。(1.0分)1.0 分 A、林黛玉 B、史湘云 C、贾宝玉 D、薛宝钗 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愉悦性是美感的一个重要特性。 B、高峰体验会引发一种感恩之情。 C、美感只能从耳目两个感官中获得。 D、马斯洛对高峰体验的描述有助于理解和把握美感的特点。 13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1.0分)1.0 分 A、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B、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C、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D、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14不属于美育主要功能的是()。(1.0分)1.0 分 A、培养审美心胸 B、提升审美能力 C、培养审美趣味 D、形成审美风尚 15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1.0分)1.0 分 A、吴道子 B、张璪 C、石涛 D、郑板桥 16下列对美学学科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网络知识测试题库1

计算机网络基础题库 1、下列有关计算机网络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利用Internet网可以使用远程的超级计算中心的计算机资源 B:计算机网络是在通信协议控制下实现的计算机互联 C: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D:以接入的计算机多少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2、如果某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______,则局域网中任何一个节点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工作。 A:总线型结构 B:树型结构 C:环型结构 D:星型结构 3、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受地理约束 B: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C:不能远程信息访问 D:不受地理约束、实现资源共享、远程信息访问 4、TCP/IP协议是Internet中计算机之间通信所必须共同遵循的一种______。 A:信息资源 B:通信规定 C:软件 D:硬件 5、以下关于代理服务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代理服务器处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既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 B.代理服务器可以使公司内部网络与ISP实现连接 C.代理服务器不需要和ISP连接 D.代理服务器可以起到防火墙的作用 6、下面______命令用于测试网络是否连通。 A:telnet B:nslookup C:ping D:ftp 7、下列选项中,属于计算机网络作用的是______。 A: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B:分布式处理 C: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

D:以上都是 8、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哪种网络设备实现的______。 A:服务器 B:网桥 C:路由器 D:交换机 9、在TCP/IP参考模型中,应用层是最高的一层,它包括了所有的高层协议。下列协议中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______。 A:HTTP B:FTP C:UDP D:SMTP 10、如果用户应用程序使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那么下面哪一部分程序必须承担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______。 A:数据链路层程序 B:互联网层程序 C:传输层程序 D:用户应用程序 11、TCP/IP参考模型将网络分成4层,它们是: Ⅰ.物理链路层Ⅱ.网络层Ⅲ.传输层Ⅳ.应用层 请问因特网中路由器主要实现哪一层功能______。 A:Ⅰ B:Ⅱ C:Ⅲ D:Ⅳ 12、下列关于IP地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一个IP地址只能标识网络中的唯一的一台计算机 B:IP地址一般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C:地址是一个非法的IP地址 D:同一个网络中不能有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相同 13、域名服务DNS的主要功能为______。 A:通过请求及回答获取主机和网络相关信息 B:查询主机的MAC地址 C:为主机自动命名 D:合理分配IP地址 14、网络故障诊断命令ping是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数据报的程序,如果ping网关正确而ping远程主机IP无应答,则表明用户当前所在网络______。

美学试题库试题集

美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审美现象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和。14 2、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美学史上曾流行过几种看法:第一中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 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第二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的,如柏拉图的美学;第三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的,如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的美学研究。26 3、根据美学的知识学构成,美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 等。3 4、根据美学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相应的分支学科有、、 等。4 5、根据瑞士精神病理学家荣格的说法,自然美的原型是。26 6、年,德国的根据他在大学的讲义出版了关于感性学的著 作,他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1346 7、人本身所表现出的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3 8、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美以为前提。45 9、构成形式美的基本要素是、、。2 10、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46 11、英国的画家和美学家在《》一书中说:波状线可以称之为“美的线条”。蛇行线可以称之为“富于吸引力的线条”。256 12、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有、、、 、。35 13、节奏可以分为节奏和节奏两个方面。4 14、被称为形式美最高级的组合规律。4 15、多样统一另一说法是。包括两中基本类型:及。 16、古罗马的第一次明确地论崇高和优美。16 17、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2 18、声音的功能和功能使它成为形式美的要素。35 19、英国的认为“惊惧是崇高最高度的效果”。46 20、根据康德的说法,与爱欲和女性美有关,与攻击性和男性美有关。 21、优美和崇高可以理解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一种是各方面的,一种是各方面的。6 22、崇高显得复杂深奥,其中充满了矛盾冲突,甚至包含了因素。 23、崇高给人的感受是一种由逆到顺的复合的感受,是一种由转为愉悦,由转为振奋的感受。2 24、优美和崇高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如果从人生实践角度上来说,优美意味着 的和谐统一,崇高意味着对立与冲突。 25、如果从认识论角度来说,优美表现为和谐统一,崇高表现为互不协调。 26、年,罗森克兰兹出版《丑的美学》一书,专门研究丑。35 27、是和崇高一起产生,作为崇高的对立面而存在的。 28、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的认为审美经验来源于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或“在的眼睛”。5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优美:即平时人们所讲的美,其实是美的表现形态之一,它是由于审美客体优美的对象,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优雅、秀丽的美; 2、崇高:美的表现形态之一。在这里它不是一般的形容词。它是由于审美客体(崇高的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冲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雄壮、激扬的美,是主体在面对巨大客体对象压倒之势的情景下显示的对客体的突破和超越的人格精神,是精神对形式的抗争与高扬; 3、悲剧:又称悲、悲剧性,美的表现形态之一。它是由悲剧性冲突所表现出来的美。通常以美好的毁灭、正义的失败、英雄的牺牲、生活的磨难等为其基本内容,不仅催人泪下,也具有警醒和感奋人心的巨大作用; 4、喜剧:又称喜、喜剧性,美的表现形态之一。通常是指以严肃的题旨为灵魂而以荒唐的艺术表现形式造成“悖谬”,从而引人发笑来鞭挞丑,征服丑,并显示实践主体自尊自豪、优越胜利的一种审美对象。是由喜剧性矛盾所表现出来的美。 西方美学的三个基础 1.对事物的本质追求。(柏拉图) 2.对心理知、情、意的划分。(欧几里得几何学方式,鲍姆加登) 3.各门艺术的同一性(艺技不分;艺术与技术关联;艺术脱离技术;18世纪时,区分开来。) 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 1.无对本质的追问,且认为本质不可清晰言说。(语言、事物、内心) 2.对知、情、意无划分,认为心理是整体,并进行整体功能把握。(性、心、意、志、情不同却互渗) 3.各门艺术从未统一论述过,因为各门艺术不平等。(诗文最高,书画次之,雕塑和建筑偏低,小说和戏曲最低。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综合现象:唐、宋园林、元明清的戏曲;但此类综合从“闲情逸趣”出发,并未打破诗文的教化高位,因此并未统一。) 美作为“学”的历史(西方) 一. 本质——现象 1.毕达哥拉斯学派:数 2.柏拉图:“什么是美”(《大希匹阿斯》,《会饮篇》) 从概念和定义的水平上给“美”确定一个恰当的内涵。 二.从客体到主体 鲍姆加登用德文Aesthetica使美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 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以美的方式去思维艺术。理性类比的艺术”。 从感性的角度,他给美下了定义:“美”就是“完善的感性”。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2.崇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 3.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A人的美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A.克罗齐B.弗洛伊德C.朱光潜D.布洛5.西方“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者是()。A.柏拉图B.立普斯C.布洛D.费希尔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A.哥白尼B.谷鲁斯C.泰勒D.弗洛伊德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A.鲍姆嘉通B.克罗齐C.布洛D.谷鲁斯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A.加汉姆B.丹尼尔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A.威廉·詹姆斯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A.荀子B.老子C.孔子D.庄子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劳动起源

说”。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美学原理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B2.A3.C4.D5.B6.D7.B8.D9.C10.A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性认识内容。2.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2、答:①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②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3、答:①形象性。②娱乐性。③自由性。④普遍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答:(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系。(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

网络考试试题与答案

网络试题 (答题时间:90分钟) 答题人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IPv6是下一代IP协议。IPv6的基本报头包含( C )个字节。A.16 B.32 C.40 D.60 2.IPV6基本报头中的哪个字段指明了一个特定的源站向一个特定目标站发送的分组序列,各个路由器要对该分组序列进行特殊的资源分配,以满足应用程序的特殊传输需求。( B ) A.负载长度B.数据流标记C.下一报头D.8h数限制 3.1965年科学家提出“超文本”概念,其“超文本”的核心是( A )。A.链接 B.网络 C.图像 D.声音 4.信息系统的容灾方案通常要考虑的要点有哪些?(ABCDE) A 灾难的类型 B 恢复时间 C 恢复程度 D 实用技术 E 成本 5.以下哪些是防火墙的基本功能?(ABCD) A.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 B.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 C.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

D.记录进出网络的信息和活动; E.对所有的网络行为进行监测。 7.信息安全有以下哪些常见的威胁?( ABC )。 A.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破坏数据完整性。 B.DDOS拒绝服务攻击。 C.恶意代码。 D.机房被破坏 8.以下只属于OSI7层模型的是( D )。 A.应用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表示层 9.下列不属于IDS的基本功能的是( E )。 A.监测并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查找非法用户和合法用户的越权操作。 B.核查系统配置和漏洞并提示管理员修补漏洞。 C.评估系统关键资源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D.识别已知的攻击行为,统计分析异常行为。 E.断开异常连接。

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绪论 一、审美现象为什么是审美意系中的现象:1.审美现象是审美主客体的有机结合 2.审美现象发生的前提是对象和人发生了某种特定关系,只有人和世界发生了审美关系才会出现审美现象 3.审美现象是艺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为基础 二、审美关系的特点:1.通过感官建立 2.审美关系是自由的 3.是人的整体性和现实性发生的关系 4.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情感关系 二、审美现象包含哪些要素,各要素的关系: 1.要素: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即审美对象)、审美主客体的关系 2.审美对象内涵:形式层、意蕴层、更深层次 3.关系:静观、对话、存在 3.各要素的特点:1.主体:感官的快乐、情感的融入、整体生命的承担 三、如何认识关系在先原则: 第一章 一、什么叫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芽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二、审美现象经历的三阶段:1.审美意识的萌芽2.美学思想的形成 3.美学

学科的诞生 三、美学在什么时候诞生: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之父)《美学》一书问世为标志 四、中国当代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四种意见:1.以美为对象 2.艺术 3.以审美心理、审美感受、审美关系为对象 4.审美关系 四、美学主要研究对象、代表人物: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的审美活动 五、美学学科为什么是人文学科:性质定位从,审美现象的特殊性、审美现象反思方式的特殊性出发(只能以人文学科即主体亲身在场的方式来考察和求证) 第二章 一、西方美学经历了几个阶段:本体论阶段、认识论阶段、语言学阶段 二、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状况(横、纵;学说;人物;主张): 1.横:(1)主观论美学;吕荧,高尔泰(感到就存在)(2)客观美学论;蔡仪;坚持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的(3)主客观统一论美学;朱光潜;单有主客观又不能成美,客观事物加上主观意识作用,美才产生(4)实践美学;李泽厚;实践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实践、实践是美学研究的根本基础、实践是自然的人化、美与美感都是在漫长历史实践中诞生的,是社会历史的成果、非主派(蒋孔阳、刘纲纪) 三、境界包含的三种意义:真实、率真、清新 四、什么叫审美理想:又称美的理想,是指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 五、什么叫审美趣味: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015-1)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C )首次提出来的,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A、康德B阿多诺C、鲍姆嘉通D黑格尔 2、柏拉图在其美学名著(A )中,明确提出“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命题。 A、《大希庇阿斯篇》 B、《理想国》 C、《判断力批判》D《走向科学的 美学》 3、人们在进行具体的审美活动时,往往不经理性分析就能把握住美的特质,这反映了美感的(A )。 A、直觉性 B、情感性 C、逻辑性 D、社会性 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A ) A、毕达哥拉斯B 、苏格拉底C、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 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D ) A、德谟克利特B 、休谟C、博克D 、康德 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 B )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 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 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 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7、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D )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 、维柯《新科学》 C、鲍姆加登《美学》 D 、黑格尔《美学》 8、美育之所以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因为它是(C) A、人生教育B思想教育C 、情感教育D智慧教育 9、我国第一次将美育正式规定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的人是(B) A、王国维 B、蔡元培 C 、鲁迅D毛泽东 10、美育的最终目的是(D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 D、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B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美感产生于(D A、游戏B 、摹仿C 、巫术D 、社会实践 13、“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C A、席勒B 、柏拉图C 、亚里土多德D 、尼采

美学自考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C) A.培养审美能力 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D) A.虚拟性 B.敏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B) A.审美快感 B.意象 C.形式 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A.) A.感性的 B.愉快的 C.不可抗拒的 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A) A.艺术批评 B.艺术接受 C.艺术品 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C) A.游戏说 B.模仿说 C.表现说 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C) A.《论美书简》 B.《判断力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 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的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B) A.立普斯 B.费希纳 C.布洛 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A)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美学》朱立元版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美学》朱立元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游戏说:首先是由康德提出的,后由席勒、斯宾塞等人发展加以完善的。 游戏说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一方面,艺术和 游戏具有虚构的力量,富有拓展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们所引起的快感是 消除了一切主观偏见和现实差异的,是忘我的。游戏是消除人性分裂的一种特 有的理想活动。 但是,艺术与游戏有相同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区别,把艺术仅仅归结为游戏 是片面的。 2、表现说:兴起于西方18、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 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代表人物有德拉克洛瓦、柏格森和克罗齐等;在中国, 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划入表现说,代表人物有陆机和刘勰等。 表现说批判模仿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表现说把艺 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美学史 上是一大进步。 但是,表现说完全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因 而仍然是片面的。 3、符号说:是由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首先提出。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 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不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而应表现一种人类的普遍 情感或情感概念,它能展现人的经验的、情感的、内心生活的动态过程,即人 的“生命形式”,能表现出人类的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内在本质。 符号说综合表现说和有意味形式说,把艺术的本质与人的符号本质联系起来, 理论上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但也因而把艺术本质非社会化、非历史化了,由于 将人的社会、历史本质降低为自然性、生物性的“生命运动”,所以仍不能正 确地解决艺术本质问题。 4、艺术想象力:较为明确地在人性论基本框架中谈“想象力”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 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生成艺术意象的能力,这种能力 可以产生想象、幻想、联想等活动。常常被认为是艺术家最重要的能力, 也是艺术创造过程中起着最大、最核心作用的能力。 艺术想象力是一种能生成意象的纯粹感性能力,是蕴涵时空从而超越时空 的,它有自己的想象逻辑。 5、艺术灵感:在西方,对于灵感有较多领会的是柏拉图和郞吉弩斯。 艺术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 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 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灵感客观存在,是艺术家在自身心理素质与后天深厚的生活体验和学养积累 基础上综合形成的一种心理体验状态和活动。它是艺术家创造力极为旺盛、 勃发时一种神思活跃、意象奔涌的心理状态。灵感是主体艺术状态对日常状 态的超越。它是一种非预期性、突发性的艺术思维境界。 6、气韵:首次出现在南朝画家谢赫的绘画六法之中。 它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 生命的活力,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而且这种生命的波动又具有一定的节奏和规

人力资源网上考试题库

[试题分类]: 人力资源管理Z_80511004 [题型]:单选 [大题名称]:单项选择题 [题目数量]:60 [分数]:2 1. 工作调换就是在相同或相近级别的职位间进行人员()来填补职位空缺。 A. 晋升 B. 补充 C. 培养 D. 调动 [答案]:D [一级属性]: [二级属性]: [难度]: [公开度]: 2. 组织的薪酬结构要实现内部公平目标,应该具备的特征不包括() A. 完成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越多的工作得到的报酬越多 B. 职位越高,报酬越多 C. 对实现组织整体目标贡献越大的工作得到的报酬越多 D. 所处环境越恶劣的工作得到的报酬越多 [答案]:B [一级属性]: [二级属性]: [难度]: [公开度]: 3. 下列开发手段中不属于管理开发的是____。 A. 运用法律 B. 行政命令 C. 经济刺激 D. 组织协调 [答案]:D [一级属性]: [二级属性]: [难度]: [公开度]: 4. 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在于() A. 使人的潜能凸现并得到有效运用 B. 促进人的发展 C. 人人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D. 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答案]:B

[二级属性]: [难度]: [公开度]: 5. ()是企业招募初级岗位的重要来源。 A. 学校 B. 竞争对手 C. 失业人员 D. 自由职业者 [答案]:A [一级属性]: [二级属性]: [难度]: [公开度]: 6. 人力资本的构成不包括() A. 知识 B. 技能 C. 体力 D. 金钱 [答案]:D [一级属性]: [二级属性]: [难度]: [公开度]: 7. 以下哪项不属于人力资源业务规划()。 A. 人员补充计划 B. 人员配置计划 C. 人员供给计划 D. 工资激励计划 [答案]:C [一级属性]: [二级属性]: [难度]: [公开度]: 8. 社会角色是指希望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 A. 薪资 B. 潜力 C. 发展 D. 形象 [答案]:D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 (2)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 (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3)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 (2)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滞、机械化。 (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 (4)这种说法不能囊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4)这是一种从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活。 (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就出现了矛盾。 (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 (2)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 (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产生的。 42.(1)区别: 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 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 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 ②美育中的情感活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 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彩。 (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 (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 (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即描述了这一过程。 (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 (3)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起创作的冲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