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地缘看中国》(周分封地缘与江汉平原及陇右地缘)札记(2)

《从地缘看中国》(周分封地缘与江汉平原及陇右地缘)札记(2)

《从地缘看中国》(周分封地缘与江汉平原及陇右地缘)札记(2)
《从地缘看中国》(周分封地缘与江汉平原及陇右地缘)札记(2)

《从地缘看中国》(周分封地缘与江汉平原及陇右地缘)札

记(2)

第八章牧野之战与箕子朝鲜8.1商人退回黄河北岸被灭国如果说周以前的夏、商两代的管理形式,更多的只是满足于做名义上的共主,而对地缘文化本身并不会刻意去改变的话(各族群仍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上保有文化上的独立性)。

周人显然认为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并不利于保持王朝的稳定。在寻找新的管理方式时,周人“祖先崇拜”的观念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尽管在东亚大陆,由于各地区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封闭性。各地区都或多或少存在祖先崇拜的概念。但周人对于祖先的态度,以及对于传承血嗣的态度却是无出其右的。这突出表现在周人“多妻”的态度,以及将宗亲“封建”至各地的做法。

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周人开始从上而下开始改变以往为东部族群所占据地区的文化属性。尽管最终所形成的华夏文明带有东西两大族群共同的文化烙印,但从黄土高原上走下来的“周人”却为这一共有文化打上了西部的标签。商朝在建立以后的“迁都”有5次,前期大部分都在黄河以南,洛阳——郑州一线。最后一次则迁回黄河以北,也就是现在发现甲古文的地方(安阳)。

关于商族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迁都”,史学界众说纷芸。有说是天灾,有说是人祸。不过从结果看,商人越过黄河,进入了中原核心区,但却更适应贡河以北的生活。但在最后一次将都城迁入安阳境内后(黄河北岸),商人的都城就此

方稳定下来。在此后200多年后,商人就是以此为政治中心,向四周邦国施实影响。

尽管位于目前河南境内的“安阳”也被划入中原的范畴。但事实上,黄河以南洛阳至开封一线才算得上是“中原核心区”。这一地区最大的地缘价值在于可以封锁渭河平原东出华北平原的主要出路。而商族的这一次迁都尽管回到了自己的祖地,稳定了政治局面,但也为以后的覆灭留下了隐患。200多年以,周人正是因为商人在这一地区的力量薄弱,才得以轻可易举的进入河洛地区,然后经“孟津”(津即为渡口,孟

津之名三千年未变)渡过黄河,然后与商族决战于牧野。如果商人能够继续以洛阳盆地为政治中心,周人决不会这么轻易得手。最起码“八百诸侯会孟津”的场面是不会出现的(这

些所谓“诸侯”很多都是来自黄河以南地区,甚至还有长江流

域的“巴人”参与)。

后世的帝国多吸取这个教训,将政治中心建于最危险

的敌人面前,以此方能集合全国之力以抗之。当然,前提是你要预判出敌人来自于哪个方向。而商人似乎还没有想到这么深远。附图:牧野之战8.2箕子朝鲜武王伐

纣在地缘上还是引起了一个重要后果的。那就是“箕子朝鲜”

的建立。

如果我们事先没有明确商人的发源地在华北平原(有

可能北至辽河平原),我们就无法解释“箕子”为什么会选择朝鲜半岛北部作为商族最后的避难所。事实上早在商族进入中原之前,就很可能已经熟知华北平原——辽河平原——朝鲜半岛这一路线了。只是在之前,中原对于商族的吸引力要远大于朝鲜半岛而已。(参见商族早期地图)

箕子朝鲜的这次建立影响是深远的,后来的“卫满朝鲜”,汉乐浪郡等都是因袭于他。箕子的这次出走可能是出于为商族保留一点血脉的缘故。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倒是大可不必,因为留在中原的商族能够获得了一定的封地,前提是他们必须接受周人的统治。史书记载,箕子后来也接受了周的删封。因此将华夏族对朝鲜半岛的开发上溯到3000年前是完全没

有问题的。附:箕子迁移路线图第九章周人的封建及主要封国地理位置9.1周分封格局及对商故地控制

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进入西周时代。先上张〈西周封国图〉从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的角度看,周的贡献有二:一是前面讲到的分封制。即将自己的血亲分封至各地,以从上至下将各边缘地区与核心地区整合为一个整体;二是

重子嗣、重生育。这实际上和第一条是一体的,或者说很大程度上是为第一条服务的。这当然主要是指的贵族,不过对

于普通的农民来说,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争夺的最终目的都是能够生产出农产品的土地

周人的这种做法对于东亚地缘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通过父系传播最终确立了华夏族在东亚的核心地位。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中国为什么一直很难有女性帝王的原因,仅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周文王如果有足够的配偶,是有可能完成他的百子大业的。而武则天即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生育事业中去,也最多能够完成周文王的五分之一。按照自然法则来看,周人将传宗接代的地位提升到如此之高的地位,注定决定了东亚的古典时期是以男性为主的世界。对于最先开始分封制的周王来说,尚无可能做的非常彻底。最为彻底的方式是将自己的直系子嗣分封至势力所达的每一个角落。之所以一开始很难做到,一方面是在古典时期前期,尚未形成有效的中央集权,也就是说王室的力量并不是十分强大。还必须依靠宗亲以外的势力;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有足够的,可供独挡一面的子嗣(当中央集权的制度成熟之后,这一点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磨合,事实上在中央集权信度确立后,帝王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了。异性封王并非不会出现,只是下场多数是悲惨的。既然一开始将自己的子嗣宗亲分封至所有地区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周王室最初是怎么做的。

从〈西周分封诸侯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人首先将

西部族群的传统覆盖区域分封给了自己的宗亲。这些区域包括三个地理单元,即渭河平原、河洛地区、汾河谷地。对于商人在黄河以北的故地(多属现在的河北中南部地区及河南北部),以及商人在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所拓展的领地,

周人仍给予了一定空间,只是将他们集中起来,给予封国的地位,并在其周边建立与周王同姓的封国以对其进行监督。这其中最为主要的商人旧部即为“宋”(中心位置在今河南商丘),为了表示周人的大度,周王破例给予宋国“公”的级别。要知道,这一般是给周王直系子嗣的待遇。这也使得“宋”有

机会在春秋时期去争夺霸主的地位,不过地理位置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9.2周对东夷地区分封控制——齐鲁燕周以前的历史可以说是东西两大族群的争斗史。即使是周人已经决定创造性的用自己的宗亲和族人,自上而下的改造那些边缘地区的血统和文化时,他们仍然要面对东部族群可能的反抗。——因此尽管自夏以来,中原地区的地缘中心位置已经确立了,而周人也将主要的宗亲用来巩固这一核心地区,但他们仍然需要在几个“原始东夷”的边缘部属上自己嫡系力量,以达到最终融合的目的。

早在炎黄部分我们就已经分析过了,原始东夷部有三

个地缘中心,即辽河流域、山东丘陵、环太湖平原。经过长期的博亦,这三个地缘中心的族群成分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变

化。如辽河流域的原始东夷部应当已经与来自蒙古高原的原始游牧民族发生整合,而环太湖平原的原始东夷文化本身就与东南丘陵地带的“百越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不管这三个地缘中心的族群、文化变化如何,对于从黄土高原走下来的周人来说,他们无疑都是属于需要重点融合的边缘地区。这并不是说其他的地区就不存在原始东夷的势力了,事实上在整个黄淮、江淮地区基本都为所谓“夷”族势力所覆盖。不过掌握黄河中上游水力资源的周人并没有将他们视为主要的威协。而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那样,这三个东部地缘中心是处于黄河影响区之外的地区。我们可以将上面所贴的〈西周分封诸候图〉以及〈原始华夏文明地缘结构图〉重叠起来看(在脑海中),就会发现,周人在这三个地区分封了三个重要的封国,而这三个封国都所对应的地区正好是原始东夷的三个地缘中心。这三个封国分别是燕、齐、吴。周人在原始东夷的三个发源地,或称根据地部属了三个同宗的封国。这三个封国应该说离中原核心区都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北边的燕国和南边的吴国。

无论是对于最初的黄帝族,还是后来的夏人、周人而言,山东丘陵所在的海岱地区(泰山以东直至海滨)都是最为直接的对手,也是东部族群的地缘中心所在。因此周人需要让他们当中实力最强的人去经营这一区域——是“姜尚”(姜姓吕氏)。另一个重要的信息则是在这个“姜”字上,

这个姓表示这位军事家是属于炎帝族(黄帝为姬姓)。之前在炎黄部分我们已经分析过了,炎黄二族在经过一场战争之后已经实现了融合。毕竟大家本质上是同属一族了。而姜尚为自认为黄帝族后裔的周人所重用,也正说明了这种融合是成功的。不过对于重视血缘关系的周人来说,在分封时血缘的远近关系还是会放在第一位的。姜尚的封国(也就是“齐”)被封在泰山以东,也可以被理解为让这位远亲去啃那块最硬的骨头。同样的事情周王在对待出身不那么高贵的秦人身上又用了一次。

做为周武王最为亲密的弟弟,周公的封国——“鲁”被封在了泰山的西面,一面可以与中原核心区相接,一面又可得泰山之势,可谓地缘条件得天独厚。由于和齐国都是以“泰山”为靠山,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名字经常会被放在一起表示一个地理单元。所谓齐鲁之地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了。而齐国在征服海岱地区之后,完整的继承了当地的地缘优势。这一优势一为“海”,二为“岱”。前者一方面提供的是沟通的便利,并可据此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则让齐国只需应对西面的地缘压力;后者则提供了战略屏障,并可据此向四周的华北平原渗透。这二点地缘优势使齐国最终能够成为诸候国中的最强者之一。——当然,比之华北平原的其他封国,有“靠山”的齐鲁两国都比较长寿。略知中国历史的

朋友都知道古时有“三公九卿”之说,“三公九卿”所表示的官职一直是在变化的,不过三公是行政级别最高的官员却是一直没有变化的。

“三公”的概念始于西周,最初指的是三个具体的人。其中有两个已经出场了,就是封于齐的姜太公,和封于鲁的周公。

另一个则在是后世名气稍小的“召公”,他的封地则在“燕”,也就是在现在的北京左近。这个燕字得名于燕山,据说是召公自己改的。

从地缘的角度看,周王之所以要把三个最重要的大臣分封在燕山与泰山两个边缘地区。是因为泰山是东夷族的中心所在,由一文一武两位最有实力的宗亲去消化。而燕山以南插入一颗钉子一、可以切断黄河以北的东夷族(也就是商族旧部)与辽河平原的联系,并与分封于黄河北岸的姬氏封国一道,控制商族的重新作大;二、可以抵御来自辽河平原军事压力。在理论上消除了来自北面和东面的地缘压力之后,周王可以放心的经营中原核心地区了。只是尽管对于周人来说,最大的压力是来源于东、北两面,但并不表示南面就不会有压力了。由于周人在灭商中曾经得到来自黄淮、江淮二地的“夷”族的支持,因此将宗亲分封于此并不十分妥当。因此我们在《西周分封诸候图》上会发现这两两个区域是一片空白。这并不表示周人对这些曾经的盟友

没有封赏,只是没有正式纳入封国体制之内罢了。

不能对黄淮、江淮平原进行直接控制,并不代表周人不会想其他办法。这个时候需要周人的视野再开扩一些,跳出黄河流域,将长江流域纳入经营范围了。黄河、长江中下游主要平原示意图9.3对东方齐鲁燕核心区外其他东夷部落控制——海河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上节分析到周王将三个最重要的大臣分封至山东丘陵两侧,以及燕山南麓,以消除来自北方以及东方的威协。这从战略上无疑是正确的。

不过正如周人所创立的“华夷五方格局”所论述的那样,对于已经确立了正统地位的周人来说,既然已经占据了天下的中心,那么势必要面对来自四面的边缘民族的挑战。

下一个需要重视的方位很自然的是来自南方了。就东西部族群争夺的重点来说,就是中间的平原地带。如果依河流的划分,我们可以将燕山以南直至长江的区域划分为三个亚平原地区。由北向南依次是海河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

海河平原——燕、卫南北夹击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黄河的不稳定性,这三个平原的区域一直是在变动中的。就周代而言,黄河仍然走的是北线入渤海(禹河故道),也就是后来海河的入海口。(由于这个时期海河并不存在,因此称之为“前海河平原”应该更为准确。)这一区域属于商人故

地,在周人取代商人成为天下共主后,很自然的将这一地区分封给了自己的宗亲,燕国只是被分封在最北部罢了。在黄河的北岸,商人的政治文化中心,周人还分封了大批的姬姓封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占据了朝歌故地的卫国。象卫国这么重要的位置,被封的又是武王的弟弟。——燕国更关注的是来自辽河平原的威协,而卫国则主要监视中原核心区的商人旧部。黄河以南直至淮河,我们可以笼统的称之为黄淮平原。不过在山东丘陵北侧有一条重要的河流还可以将之分为两个区域。这条河流就是济水,也叫大清河。它的位置就是现在的黄河。齐国最初的封地,北界就在济水。不过周王既然把姜太公封在东夷的中心之地,就是想依靠他的军事能力去收服周边的夷族。因此齐国理想的北界会是在黄河之南,事实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黄淮平原、江淮平原——周与吴形成西部、南部夹击对于东夷的拓展区来说,黄河与济水之间并不是最为主要的地区。他们主要集中在山东丘陵以南的黄淮地区,以及淮河——长江之间的江淮地区,当然是在靠近沿海的区域。大体上相当于现在的江苏安徽北部地区(长江以北)。他们中最主要的部族被称作徐夷和淮夷,前者的活动区域在今天的江苏徐州一带,也就是山东丘陵的南部,后者的位置则更南,直至长江。

在大禹治水,将黄河水引入北线后,这一地区无疑是获得的稳定发展的机会。不过无论是夏朝或商朝,都没有真

正征服这一地区。无论是通过战略威慑,还是武力入侵,最终所能达成的平衡都是这一区域的夷部名义上接受中原王

朝的统治罢了。对于立志于将自己的血脉遍洒势力所达之区域的周人来说,山东丘陵至长江之间的这些独立的方国,当然并不会让他们感到舒服。姜太公之所以被授予征战四方的权力,最为主要战略目标就是这些东南部的夷部。

相比于商人从中原核心区发起的远征,周人可以从中原核心区和山东丘陵两个方向同时施加地缘压力。这样做的胜算比之商人自然要大很多,不过这些战略目标要等齐国消化完山东丘陵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因此我们会看到在《西周分封诸候图》上,山东丘陵至长江一线的大边区域都是空白的。

不过仅仅是从北面和西北面施加压力,显然是不够的。正如周人在燕山的南部建立姬姓的燕国,最终对黄河以北的商人旧地形成南北包夹的态势一样。周人也希望在长江沿岸寻找一个合适的代言人,以完成同样的战略包围。它就是吴国,位于长江以南的环太湖平原,是我们所圈定的三个原始东夷基地之一,按理说并无可能成为周人的封地的。如果说燕国的封建得益于周人对商人的全面征服,那么在黄淮、江淮平原尚未征服的情况下,周人的势力似乎还难以到达长江以南地区。

不过大规模的渗透固然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但并不代

表不会就个体的小概率事件发生。

吴国——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除徽州地区以外的苏皖两省全境。

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关于吴国的先祖是否真的这么高风亮节,亦或吴国的这位开国之君是否真是周武王的远房表弟,一直都有人表示怀疑。不过对于周人来说,这门亲威算是认下来了。

只是周人对于血统的远近还是很在乎的,吴国最终所给予的爵位是“子”,也就是公候伯子男中的倒数第二等。(最低的男爵国据说只有二个)。尽管周人从理论上在长江以南封建了“吴国”这样一个同姓的诸候国。但这并不足以改变环太湖平原地区的地缘属性,对于中原的华夏族来说,吴国始终还是一个化外之国。而吴国对这种名义上的认亲行为也并不感冒,毕竟周人还未能将整个泛黄河流域纳入核心区。这种时候就想融合长江流域为时过早。这种地缘上的距离使得吴国最终决定不买周王室的帐,而自己称王。这就使得吴国

自认为在名义上获得了与周王室平起平坐的地位。

吴国的这种做法并非是孤例,它的冤家对头越国,以及江汉平原的楚国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是都是属于长江流域。尽管周人所确立的原则为“华夷五方格局”,即东、南、西、北、中的格局。但事实上仅仅划定四个方位是不够的,因此才会有“四面八方”之说。

对于周人来说,潜在的威胁不仅来自东南方,更是来自西南方。这一次出场的方国就是来自江汉平原的楚国。

第十章江汉平原与楚人的兴起关于楚国的原始位置,我们可以从这张《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平原示意图》看到。江汉平原就是楚人的根本所在关于楚人最初的族源(实际上也就是其上层贵族的族源),一般都认为是南迁的华夏族。有一个重要的证据是屈原在《离骚》中的那句“帝高阳之苗裔兮”,这里的“高阳”据传是黄帝的孙子。这种说法无疑也使得楚人获得了西部族群的出身。不过比之吴国来说,他们与周人的亲缘关系显然要更远。这种出身也可能是楚人自己附会上去的,为的是证明自己有比周人更为高贵的出身。无论楚人是否真的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周人显然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地理位置决定了在周人眼里,楚人是属于边缘的边缘。周人的目光还是主要集中东部。最终楚人所获得的爵位也是“子”。在楚人看来,这就是一种侮辱。特别是他有可能获得的战略纵深,比中原诸国

加起来还是大的多的时候。楚人最终亦决定自行称王。由于到这战国时期,楚国已经统一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将势力范围推到淮河流域。因此西方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并不能只贴上“周”的标签。而应当将之称为“周王国”与“楚王国”共同的历史。第十一章南阳盆地与“方城夏道” 11.1江汉平原的战略地缘与汉阳诸姬让我们将黄河——长江下游的那些主要平原放在一起审视一下,看看楚国所处的江汉平原是否具有一些独特的气质。之前我们分析了渭河平原相对华北平原的地缘优势,通俗的说就是我打出去容易,你打进来难。在之前的历史中,基本上只有山东丘陵地区由于也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一为高度,二为海洋),可以与之对抗,争夺中原地区。之所以要争夺中原地区,很大程度是为了争夺黄河边上那些松软的黄土地带。在青铜尚属于奢侈品的年代,能够用石制和木制工具开耕的黄土对农耕民族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在这一时期,长江流域并非没有自己的文化,只是最终取得文化主导权的黄土民族,暂时对那些难以开耕的粘土兴趣不大罢了。随着金属的广泛运用,长江流域的那些冲积平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历史机遇。他们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平原,以及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都是属于长江流域,而不同点则是前者位于长江以南,后者位于长江以北。环太湖平原的地理优势一目了然,长江就是它可以依仗

的天险。如果居于其上的族群不是那么有进取心的话,据险自保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而江汉平原的位置决定了长江并不能成为它的保护者。它需要有其他地理优势以保障自己的独立性。否则这些因技术的提升而变得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发的土地,只会象华北平原一样成为其他地缘力量博弈的牺牲品。仔细看那张《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平原示意图》,我们就会发现,在江汉平原的东北侧,有一系列的山脉为这块平原提供的保护。这无疑提升了江汉平原的地缘力量,如果能够控制这些山脉,那么江汉平原就可以具备象渭河平原那样易守难攻的地缘力量了。当江汉平原的地缘优势开始体现出来后,无论楚人是否决定称王,周人显然都已经意识到了江汉平原的威协。周人所作出的反应并没有什么新意,仍然是“封建”诸候,封建的对象当然是同姓的诸候。

如果周人想要监控楚人,将同姓的诸候封建在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一线靠近中原的一侧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这就象如果仅仅在泰山以西封建“鲁”,而不在泰山以东再封建“齐”,就无法打破山东丘陵的地缘优势一样。周人需要超过这些明显的地理特征,将前沿阵地推进到江汉平原的边缘。周人最初的做法无疑是成功的,由此在汉水边上诞生了一批姬姓的诸候国,史称“汉阳诸姬”。关于这些诸候国的具体位置,一直是有些争论的。我们就从地缘的

角度来分析一下他们的方位,以及能否对楚国进行有效的控制。我们知道,在楚国的根据地是在江汉平原,也就是在现在的湖北境内。江就是指长江,汉是指汉江。最早的时候“江”就是特指“长江”的,汉江是被称做汉水的。

就汉水而言,它对中国地缘的影响并不止于江汉平原,其作用甚至要高于秦岭。不过就目前我们所要分析的方向而言,汉水的下游与长江共同冲积而成的“江汉平原”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之前我们分析过,在江汉平原的东北侧有一系列的山脉为它提供屏障,由北向南分别为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前者现在在河南省境内,后两者则为河南湖北的分界线。不过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这三条山脉的西南侧,并非只有江汉平原一个重要的地理单元。事实上这一地区是由两个南北相邻的地理单元共同构成的。南侧当然就是江汉平原了(目前属于湖北),北侧则被命名为“南阳盆地”(目前基本属河南)。附: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地缘结构图11.2南阳盆地对江汉平原的压制我们先来说说南阳盆地。既然称为盆地,那么它的四周应该是被山包围的了。让我们来看看南阳盆地边缘都有哪些山(山脉)。

南阳盆地的西面是秦岭和大巴山脉的东部,北面、东面则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伏牛山脉以及桐柏山脉西头。在盆地的南面有一个体量不是很大,但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的山——

大洪山。这几个山(山脉)共同合围形成了南阳盆地。作为盆地,除却周围都是山以外,一般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盆地内部多为适合耕种的平原(东亚地区);二是有良好的封

闭性,但并不代表就没有合适的道路与外界发生联系。此外,南阳和襄阳其实可以算是一个地理单元的,也就是都属于南阳盆地。所不同的是南阳位于南阳盆地北部,而襄阳则在盆地的南部边缘。这种地理位置上的差别决定了二者不同的战略定位。前者更容易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而后者则成为的中原的政治力量向江汉平原,乃至整个长江流域扩张的战略要地。不过南阳也好,襄阳也罢,都是要到秦汉以后出现的地理名称了。但这并不表示西周时的政治家们就没有意识到它们的战略地位。南阳盆地与江汉平原的

地理分割点叫做“大洪山”。比起周围几座山脉来说,大洪山

的体量并不算大,被夹在大巴山脉与桐柏山脉的中间。在具体解读大洪山的战略地位之前,我们还是要先说说大巴山脉。地理学上的大巴山脉其实是绵延在四川、甘肃、陕西、湖北四省边境山地的总称,在地形图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它东西向的走向(基本与秦岭平行)。不过古人可没有那么广的视角,他们习惯于为自己眼前的那段山命名。于是大巴山脉东头被分别细分为武当山和荆山。在道教还没有出现之前,对于楚人来说,位于它东南部的“荆山”更有资格被称为圣山。

无论最初的楚人来自何方,荆山都是他们最初的根据地。也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荆楚”之称。

楚人也不例外,荆山可以被做为祖地,但要想为族

群取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荆山东南部的江汉平原是不错的选择。好在商周时期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凭借这些利器,楚人得以从江汉平原种出足够的粮食。从农业技术角度看,最终帮助楚人奠定大国地位的并不是青铜工具在农业上的运用,率先使用性价比更高的铁器才是楚人的技术优势所在。从此江汉平原的农业实力至少可以与黄河流域的那些平原

处于同样的级别了(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如果不能开耕,再大也没有用)。对于江汉平原的这种潜力,周人的应对方式就是尽量将楚人压制在江汉平原,为此他们需要占据南阳盆地,并将之作为控制江汉平原的屏障。在最初的时候,周人无疑是成功的。在清除了南阳盆地的那些小部落后,周人成功的在此封建了一批姬姓的诸候国(另外还有一些非周人系统,但同样来自黄土高坡的小国)。这并不代表楚人对南阳盆地没有欲望,只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刚刚取得共主地位和大片土地的周人,气势正盛。而楚人的战略纵深还未及向南方展开,并无实力与周人争夺南阳盆地。虽然南阳盆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但它东面通往中原的道路还是较多的。这主要是由于伏牛山脉与桐伯山脉在这里并没有严密的对接起来,双方之间仅仅依靠一些断续的丘陵相连。而这些丘陵之间就形成了多条道路,使南阳盆地与中原地区

的地缘关系日趋紧密。

这一点从现今的行政区划也可以看出,对于夹在中原

与江汉平原之间的南阳盆地来说,与任何一方划分在同一省份似乎都是可以接受的。最终的结果是,南阳盆地大部分成为了河南省的一部分。而江汉平原所处的湖北省最终仅保有了南阳盆地的南部边缘(襄阳—枣阳一线,也就是大洪山的北部)。这一点从南阳盆地的地缘文化上来看是合理的,而

地缘文化的形成又与地理结构特点是分不开的。附:河南——湖北地理关系图11.3方城夏道——中原与楚

国的沟通(伏牛山与桐柏山之间)关于连接伏牛山与桐

柏山之间这些断续的丘陵,我们可以用一个名词来概括一下,就是“方城夏道”。之所以被称为夏道,是因为据传在夏代之时,中原地区就已经探索出进入南阳盆地的道路了,这条道路就被称作“夏道”。其实所谓夏道并不止一条,凡在夏代开

发的,从中原核心区辐射至边缘地区的道路都会被称之为夏道。只不过在这里是特指进入南阳盆地的道路。关于夏道的具体位置,可以看出,比之那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

关栈道,在那个被我圈定为“方城夏道”区的区域中,有多个

明显的山口可以通行。将之称为山口也许是不合适的,因为有的丘陵之间相隔有几十公里。所谓夏道并不是单指一条道路。由于这些丘陵之间的断口过大,过多,并不利于防守。因此楚人在最终夺取南阳盆地之后,不得不在此修筑长城,

将那些土山连接起来用于防守。楚人据信就是最早修筑长城的。楚人所修筑的长城被称之为“方城”,由于后世,以江汉平原为突出部的长江中游地区,多将防线退至更容易防守的大洪山一线。因此在楚国之后,这条长城并没有被多加维护,至今已经难觅踪迹了。目前关于方城的具体位置有诸多探索,不过肯定是在我们在图上所圈定的“方城夏道”区域中。其源头很可能就是目前河南省的方城县。可以提供佐证的是自河南省焦作经洛阳、南阳、襄樊到湖北省枝城的“焦枝铁路”就是由中原通过方城县进入南阳盆地的。而拟修建的“郑渝铁路”(郑州到重庆),北线也曾经规划经过方城。在地理条件没有发生大变化的情况下,现代人和古人在陆地上的选择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第十二章大洪山、襄阳、随枣走廊现在我们把视线暂时离开“方城夏路”,移向南阳盆地的南部。在那里有一个在中国并不算知名,但两边却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山脉——大洪山。如果说中原进入南阳盆地的路线,由于是经过一片继续的丘陵而变得难以控制的话,那么由江汉平原进入南阳盆地的路线则要简单的多了。

在盆地的南部,荆山——大洪山——桐柏山共同构成了南阳盆的地南部边缘。而进出盆地的道路就是沿着这三条山脉包夹而成的两条通道而修筑的。之前我们曾经说过,山脉的两侧一般都有河流通过,而这些河流两侧往往能够提供

《守望的距离》读书笔记

《守望的距离》读书笔记 《守望的距离》,这是迄今为止周国平最完整的一个散文集。最初是不是经意问看到书的饿封面,喜庆了我的眼球,唯美的画面,我决定开始捧起此书。 读着读者,发现周国平的哲理文很耐读,有种说不清淡淡的冷眼观之感,但始终掩饰不住作者心中对生命挚爱之情。读过后与其说有一份感动,倒不如说是对生命灵性的深切感悟。“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宝石适当的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了解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而“距离”两字更耐人寻味,平时我们所说的距离不过只是身体上的距离,心灵上的距离,而作者想来是他在估量生命体相互召唤的空间与时间的宽度。细细咀嚼,蓦然发现在物资化的今天,这种我们曾经拥有的心境在不经意中逐渐地掩埋了。书中有许多作者对人生的戏考,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等。事实上,这种问题是每一个热爱人生但又难免遭遇挫折的人都会面临的。而在众多篇章中,最让我印象深刻最触动我的便是悲观?执著?超脱。 这三个词语中,也许平时用的最多说的最多的要属三个中的执著了。平时我们都说做任何事都要抱着一颗执著的心,可在这本散问中,周国平先生所讲诉的执著与我们向来用到说到的截然不同,是具有多面性的,作者巧妙地将三个一般不大联系在一起的三个词语连成一段影响人生的态度。作者也多次在此篇中强调了一点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 人的一生,思绪万千。真正让人想一辈子,有时想得惊心动魄,有时不去想仍然牵肠挂肚,这样的问题并不多。事实上,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人生无须悲观,在星辰的运转中,地球只是不起眼的星球,而我切只是其一大洲中某一个国家其一地方的一个不起眼的人,我这小人生岂非就等于零?一旦结束,便不留一丝踪影,我们这小小的烦恼又算得了什么呢? 说到作者所说的执著,更是独特。作者认为: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而执著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在人生中还有此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便是高于一切的豁达胸怀。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著人生,这样一种执著有悲观垫底。有悲观垫底的执著,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人生中值得思考问题很多,但很多问题通过哲学的方面来分析就会受益非浅,从《守望的距离中,能更引起我门深刻的思考。

读再忙的父亲都可以成为好父亲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再忙的父亲都可以成为好父亲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再忙的父亲都可以成为好父亲有感(一) 交大附小四四班李蕊安爸爸 感谢学校布置的这份给父亲的家庭作业。这篇文章的作者也许就是位孩子的妈妈,从母亲的良苦用心和女性视角阐述了好父亲的定义以及怎样可以做到好父亲。让常以忙为借口的我深受鞭策和启迪。 还记得最近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刘老师还表扬了我们这些参会的爸爸们,并在幻灯片中秀出美国心理学家一系列很震撼的观点:一个孩子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80%取决于父亲的教导!同样一句肯定的话,爸爸说出来的影响力是妈妈的50倍!最后刘老师给在座的爸爸们提出的建议是:每天专注地陪伴孩子15分钟。15分钟不长,但关键是要专注。 惭愧的是,自己工作后回家就想歇着,不管是看会儿书还是玩手机刷微信,感觉都比陪孩子要自在和舒服的多,有时候心血来潮做两天好爸爸,之后又全都交给了好妈妈,自己忙别的事儿去了。 人到中年,往往都会开始思考人生,我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人们会说You are what you eat (比如胖子是吃出来的)you are what you read(读书让人有品)等等都挺有道理,更进一步you are your time构成一个人的实质不就是他的时间么?填充时间不就是真实地填充生命么?我们每个人在内心中其实都是认同自己所花掉的时间,不管这时间是拿来干什么。工作狂就是日复一日把时间花在工作上造就的,冷静下来想一想,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了家人为了孩子么?可那不是她们需要的,恐怕还是为了自己更真实。再冷静想一想时间都去哪儿了?工作和生活不能平衡么?所谓的忙,不就是在宣布自己丧失了对时间的控制么? 再回到主题,如何能把时间花在做好父亲上面并持之以恒。本文的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首先从思想上得认识到父亲这一角色的特殊责任和巨大潜能,并将做好爸爸角色当作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这样即便是日理万机每天也应该理所当然地规划出一段时间专注地陪孩子,做双方都有兴趣参与的活动,比如运动,比如读书,比如棋牌游戏等等。 日积月累,不但对孩子有帮助,我想对于我们做父亲也是一种修行吧。 读再忙的父亲都可以成为好父亲有感(二) 交大附小四四班李静城爸爸 的确再忙的父亲都可以成为好父亲,细细地读完这篇小文章,觉得是在隐喻我,心里有了些许触动。上天给了我们这个在我眼里”完美”的礼物,我们得到了有时候却不珍惜。父亲好像永远在忙工作,忙喝酒,忙聊天,忙着似乎要改造全人类,其实我们在自己的家庭之外没那么重要。我们永远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做好一个好父亲,给孩子幸福的家庭的温暖。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20201209171357)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今年年初,我偶得一本《周国平散文集》,于是在茶余饭后、闲时睡前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读周国平。不必从第一页依次看起,随意翻到哪一页读来,就顿觉心平气静、脑清神宁。周国平就像一位你人生的导师,用他那富有文采和哲思的文笔给予你灵魂的抚慰,心灵的启迪。 哲学是周国平的专长,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卢梭、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这些历史上著名的先哲圣贤仿佛都是周的好友,相聚在他的家中,谈古道今,谈笑风生。他的散文大都关乎哲学,有的内容尽管讨论的不是哲学问题,但也饱含哲理,将哲学沉淀为文章的底色。其中讨论最多的是诸如知识与智慧、生命与死亡、人生与自我、苦难与幸福之类的哲学命题。在《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中,周说:“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在他看来,哲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若干范畴和教条,而是关乎人的根本、探讨人生的永恒问题、并散发着永恒魅力的诗。在他的笔下,些小琐事能折射出宏大的人生主题,触目皆是的野花小草能生发出宇宙的浩瀚无垠。他探索人生之谜、追问生命的价值,关怀当前人们的精神境遇和精神状况。在当今这个日趋实利、物欲横流的时代,他的这种济世品质和人文情怀显得弥足珍贵。

谈论死亡是大部分人都避讳的问题,而他对死亡的探讨情有独钟,因为思考死对于生命是有价值的。《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很少有人像他这样对死亡思考的如此透彻,如此全面,如此真诚。文中在质疑了接受死亡的种种理由之后,他得出结论:“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进而能让人“以超脱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一切遭际” ,“在必要的时候甘于退让和获得平静。”显然,作者并不是在这里悲观消极,而是为我们短暂的生命描摹出最后的底限,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的生命。 幸福是个人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于幸福的体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周国平对于幸福的理解可以说是深刻而又睿智的。在《幸福是灵魂的事》中,作者阐述道:“幸福不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状态” ,“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是灵魂的愉悦” 。外在的财富和遭遇仅是条件,如果不转化为内在的体验和心情,便不成其为幸福。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呢?以作者自己为例,“我对幸福的看法日趋朴实了。在我看来,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她)们也感到快乐,即可称幸福。”(《论幸福》)这种幸福的标准是多么平实而温暖,以上几个条件他应该都具备了,可以猜想他是一个幸福的人。然而,在这个科技发展迅猛,物质极大

周国平的散文《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

死亡与精神之旅周国平的散文《灵魂只能独行》,封面是一幅简洁至极的水墨画,颇有“由之而来,向之归去”的凛然风度,又有那种淡然之美,却在内包含了太多丰富。如他所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大抵如此。我们作为有灵魂存在的生物,独有一种伟大和悲壮尽在于内。灵魂的归宿是天堂,但周国平是这样解释的:“天堂是人的仰望。仰望并不是一个处所,而是在路上。”这样的句子背后是一颗颗强大无比的灵魂,一种强大的支撑的力量迫使我们不再绝望消极地面对死亡。我们化为无数尘埃在宇宙中孤独地遥望着,直到世界的末了,那就是我们的归宿,那是一种暖意。暖意的背后是一份更深的怀疑与思考,接着相信。于是死亡的路程感与归属感不必强求,死亡的安宁也成为一种信仰。信仰就是愿意相信。人的精神状态有两种,当它登高俯视尘世时,他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而从懵懂的绝望到现在的怀疑和相信的交织,这就是信仰之路。周国平这样评价死亡,竟让之成为一种信仰。于我而言,在享受周国平散文中的睿智和哲思中时,读到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那是真正的精神之旅,有考验,也有福利,让你不得不带着一种对精神的信仰而欣赏或批判。进行一次精神之旅,对于历史的解读和对于现实的关注让我进入一种错觉:“好像自己生活的时代总是存在很多问题,世风日下。”或许是对个人的精神之旅太过悲观,去读那些或激昂或带有各种情绪的杂文或散文,那种层层阻碍的感觉让自己直达不了精神的最深处。再读后,发现人类的精神旅程一直在向前,从未断绝,只是当自己被情绪或某种情结包裹后很难逃脱,很难客观地看到真相。这样便全释然了,精神的关注点开始转向独善其身。有时读到“守望者”一词便觉得非常适用于这样的人。“守望者”,恰是对能对事物怀有一份距离感的人的最高评价,他们能有精神之痛,会关注一举一动,会为世事沧桑、社会变革而唏嘘,但他们有对社会持完全批判态度的人们远远不及的一点:独善其身。他们懂得精神之旅的最高境界不是苛责旁人变得有多美好,而是自己能否升华怜悯转而直抵人生智慧之顶。除去情绪的枷锁,不再看到过分的不公这是蜕变的升华,还是退化的单纯?不得而知。不过对于心的境界,“丰富的单纯”向来是蜕变了,它摒弃了精神上的重重束缚,只要求律己,淡化了其他的渴望,我们本能的受一切心灵事物的指引而越发丰富起来。罗曼罗兰如斯言之:“这里无所谓精神的死亡和新生,因为它的光明从未消失,它只是熄隐了又在别处重新闪耀了而已。”于是周国平的“灵魂”散文中两个重大命题得以在另一学者笔下重现;精神的“死亡”永远在路上,看似孤独的精神只要把控自我“方向”便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使之泯灭。江苏省姜堰中学高一(16)班卞郡菁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孤独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孤独 我曾以为这就是孤独:一个孩子双手插在裤袋里,在一群喧嚣的人当中沉默地走过,眼里透着迷茫和淡淡的忧伤。但当我看到《孤独》的第一句话时,我就意识到我错了。 周国平说:“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原来孤独也是有伟大的来源的,它并不是狭隘地指性格孤僻。孤独的更高境界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绝。 孤独确实是很可怕的。当你一个人穿越茫茫人海看到别人三五成群谈笑风生却找不到一个陪你一同走下去的人时;当你呐喊出自己的心声却无人理解甚至被当作异类时;当你躺在伸手不见五指静得可怕屋子里,黑暗如潮水般向你涌来时。你会感到孤独这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一点点蚕食着你的心灵,让你心灵的那种空洞之感一点一点被放大,让你深陷于孤独之中无法自拔。 这时候,大多数人就无法忍受了——他们寻求方便的排遣方法,去会朋友,聊天,打牌,看电视,在沸腾的交往中辨认自我。于是他们成为了这世上千千万万的庸人。 但也有一些人,靠内心的力量战胜了孤独——或者说,让孤独成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在孤独中沉思人

生,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学会与自己交谈,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们也许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但他们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这些人的灵魂是伟大的。就像作者说:“优秀灵魂的自爱其实源于对人类精神的泛爱。”他们的孤独也源于此,然而这种孤独唤醒和激发了他们的精神创造力。 我不禁想起了歌德,他从三十八岁开始创作《浮士德》,直到临死前才完成,几十年的心灵上的孤独,让他的灵魂已经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我想孤独是有重量的——而且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但是只有学会忍受孤独,我们才有可能学会深刻,我们的生命才会拥有重量,而不是直到死还是轻飘飘的,找不到方向。 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但如果一定要忍受,请选择孤独吧。人生本来就是浮华一场,我们从无中来,又回到无中去。大约也只有孤独的沉重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孕育出伟大的心灵。(黄沛锦)

读周国平散文有感800

读周国平散文有感800 欢迎来到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 读周国平散文有感800(一)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周国平《安静》 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意义与精髓所在。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一路磕磕碰碰地走到现在,若没有自我反省在其中,哪里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没有人一出世就懂得了所有自己立人、做人处事的道理。自我省察是积累,点点滴滴地发展。 时常回头看看,回想自己走过的昨天,“三省吾身”;思考自己心中的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是自己所想要的,所满意的,苏格拉底说:“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寻求一种进步,从过去的“千篇一律”中爬出来,开启自己的下一个新“纪元”;总结曾经的经验,才能让自己逐渐摆脱昨天略带“晦气”的影子,焕发今天的蓬勃朝气……自我省察就是去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但这所说的善于自我省察的人又不同于那种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的人,需要边回忆、边思考,要有所想法,要有所侧重。后者只是单纯的终日沉浸在对昨日的苦恼中,颇有厌世、懈怠之意,而自我省察是积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发展自身需要的。

化用一句禅语说,“我们经历的是生活,可又不是生活。”这样的生活应该就不是形而上学所能圈定的了。生活,就是我们每天所经历的日子,但我们经历生活不是每天数着过去的天数,而是品味每天所经历的人和事,回味生活中所遭遇的情与难。同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道理一样,我们每天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一定也不是为了遭遇而遭遇的,定是有所目的,而有智者善于发现这些点滴背后蕴含的深意来塑造自身。 同时,如同小时候所的那种每个人都有一颗要寻找的魔法石的故事一样,要用心,要专心,还要坚持。省察也是一样的,要想善于运用生活中的“魔法”,就要先持之以恒,要有信念地去寻找发现它。不然,未经省察的人生就没有意义,或者说,你没有发现它的价值。 读周国平散文有感800(二) 最近阅读了周国平先生的守望者的距离一书让我感触颇深,这本书内容饱含哲学思想,人文思想和人生寓言,并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含睿智深刻,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今日读来,这些散文作品依然触动人的心弦,因为我们都是热爱生活之人,希望寻求人生的真谛,向往或大的精神境界。 国平说他的孤独“带着如此浓烈的爱意,爱着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和河流。”在本书中,他怀着对生活的

周国平的《安静》读后感

周国平的《安静》读后感 智者的沉默——《安静》 《安静》的诞生,于我几乎是一个惊喜。它是周国平继《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后的第三本散文集。对比昔日的“守望”和“朝圣”,安静似乎来得更为纯碎和彻底。我喜欢《安静》,缘于这个诗意化的词语,更是惊羡安静这样一种境界。周国平在 书中说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 外在的虚名浮行的诱惑。 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的精神宝库。”他对安静的理解不正 切合了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吗?——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同为当代智者的文化大师余秋雨也在其代表 作《文化苦旅》的自序中说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是以尚未悟得历史定位为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气也就消了大 半。”“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这 个不正也是国平先生说道来的安静吗?年龄长久的提炼和沉积, 让其内心更为充盈,使其生命摆脱浮躁而逐渐趋于安静。也正是 因为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绝望 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这是一种成熟人生的境界。 少年时代的周国平有幸进入多少人所梦寐以求的北大,在那 如此深沉丰盈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下成长。在中国最动乱的十年文 革时期,他又有幸在深山里安静思考,与圣贤先哲交流,和花草

虫鱼对晤,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经历下,他完成了对思想的构建,对灵魂的提炼。 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 又让他完成了一种内在的本身的超越性的突破。凭着他思考者的 身份,他可以随意逡巡于任何国度的思想界,穿梭古今,吞吐千年,与尼采,与苏格拉底、斯宾诺莎,与柏拉图、帕斯卡尔完成 心与心的对晤。他甚至纯碎可以以父亲的身份对自己逝去的女儿 哭歉:“在这个时代,平庸的哲学家太多了,而杰出的父亲太少了。”“你短促而美丽的生命是我最真实的宿命。而我在人世苟 活只是一个幻影。我抱着你小小的尸体,拒绝接受任何哲学的安慰……”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智者,顿时让我们感觉到他是多么 的真实和贴切啊!智者是人,不是神,哲学也并不是无所不能。 搞哲学研究的周国平能写出如此丰富深刻的散文,集哲学与 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性于一体。质朴平实又不失诗的光华, 畅达深邃渗透着哲学的智慧。正是这样一种风格,使他摆脱了纯 学术的艰涩而实现了对哲学本身的突破。时光如梭,岁月荏苒, 从童年到青年,从意气风发渐渐步入人生的暮年,一路走来,生 命如同一曲终将谢幕的长歌,在击节处倾听周国平六十载人生回首,一个向死而生的人站在上帝面前的心灵独白:岁月改变了曾 经的脸,性情在岁月中宁静致远。 夜深人静的时候,再回过头来,静静地翻开这样一本《安静》,再去品味书中对人生、灵魂以及人性的感悟。

高中生寒假读书笔记必读书目

高中生寒假读书笔记必读书目国家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学生要建立“阅读摘抄笔记”,随时摘抄所阅读书籍中的精彩语句、精彩语段,特别优秀语段要诵读赏析,提高语感能力。同时可以对文章的观点、材料,进行议论分析,并写出读后札记与读后感,进行个性化解读。寒假时间长,是学生阅读积累的大好时机,希望同学们抓住好时光,广泛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下面老师们的推荐书目, 1、余秋雨作品(或《文明的碎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2、余光中作品(余光中诗集、散文集等) 3、周国平作品(周国平散文集、岁月与性情、妞妞——一个父亲札记、安静、守望的距离、人与永恒、各自的朝圣路等) 4、史铁生作品(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5、鲁迅作品(小说、杂文等) 6、巴金《随想录》、冰心散文、朱自清散文、沈从文小说等

7、冯骥才散文、毕淑敏散文、贾平凹散文、铁凝作品、余杰散文集、梁衡作品集 8、季羡林散文、汪曾祺散文、梁衡散文 9、王小波、余杰、曹文轩的作品、林清玄散文、刘墉散文、张晓风散文 10、《正说鲁迅》(孔庆东) 11、于丹《论语心得》 12、易中天《品三国》 13、现当代小说:平凡的世界、家等 14、现当代诗歌:舒婷的诗、海子的诗、艾青的诗等 15、散文选本(时文选粹、智慧背囊、感受大家) 16、非常道 17、傅雷家书 18、苏东坡传(林语堂) 19、朱光潜《谈美书简》 20、语文学习方法指导书:《语文,丰富的表情》(上海教育出版社) 论语译注、老子译注、孟子译注、庄子译注等 21、古文观止 22、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等 23、国学诵读教材 24、中国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 时光里盛满父爱——读周国平散文集《宝贝,宝贝》王波毫无疑问,周国平的散文集《宝贝,宝贝》是其众多作品中又一部让人读之手难释卷,感动不已的作品,字里行间充盈着的父爱,不断完成着对读者父性抑或是母性的召唤。《宝贝,宝贝》真实地记录了周国平的女儿“啾啾”成长的经历,虽然都是些零碎的细节,读来却并不觉得支离破碎,丝毫没有“流水账”之感。书中那些精彩的描写时常会带给我新生命从诞生到逐渐成长的惊喜。孩子充满神性智慧的天真表达与童稚的声音,还有孩子面对一件事情的天真表现与迥异的思维……无不带给我对生命的感动和思考。我在读《宝贝,宝贝》时刚刚做了父亲。初为人父的紧张和喜悦让我在捧读《宝贝,宝贝》时更多了一份别样的感悟。书里所描述的一些细节,引发了我对自己孩子未来成长的无限遐想,是不是将来我也会像周国平无微不至地爱“啾啾”一样做一个“痴情的父亲”,儿子会不会也像“啾啾”一样有着成长的无限喜悦和些许烦恼,会不会也像“啾啾”一样健康、聪明、可爱,甚至如“啾啾”一般优秀。也许会吧,我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都是不能复制的。但是,我从《宝贝,宝贝》中获得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孩子的成长应该是自由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是需要积极的引导和悉心的照料。爱的方式不是一方高高在上对另一方的简单给予,更不是施舍,而是一种交融,一种心灵的对话与交流,一种精神的互动与契合。简言之,就是要让孩子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怀,因为成长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成长需要”阳光、空气和雨露”。《宝贝,宝贝》带给我的另一个启示是记录下孩子成长的那些精彩瞬间,无论对孩子而言还是对父母而言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而对所有的父母而言则提供了一个”这一个”的成长样态,他们或可从中获得启发。于是,我也有了记录孩子成长的冲动,尽管我做得并不好,但是我仍从无聊的工作中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做了一些点滴的记录。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成长中的好多事情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就会一点点地淡忘直至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了无痕迹,让我们在将来对其中的细节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孩子成长经历的记录每一次几乎都是抢救性的。妻子做得比我好,她准备了个本子,试图记录下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值得回忆与回味的瞬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和思想家,因为在他们身上往往同时交织着神性与人性,他们经常会说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叹为神来之笔的话语。啾啾说:“妈妈,你小时候不认识爸爸吧?爸爸也不认识你吧?有一天,你见到了爸爸,说:‘哈,你不是啾啾的爸爸吗?’爸爸也说:‘哈,你不是啾啾的妈妈吗?’你们就认识了。”一段充满童真的话语,却很好地表达了她对爸爸妈妈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精选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精选 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好像是我们这 些学生除了寒暑假之外,就不会有时间看书了似的。当然,假期 所读的书与平时读的完全不在同一档次,毕竟,谁有本事在读完 一本科幻小说或是漫画之后能写出合乎要求的读后感?于是乎,我的同学们只好拿起平时只放在书架上冲样子的名着读了起来。 我却幸运得多了。多亏我的未雨绸缪,厚厚的一本《周国平散文》,让我利用每天中午的时间一点一点蚕食,到放假时只剩下几十页了。我只需趁热打铁,将之读完即可。 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 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着 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着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 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着。前者描绘了一个文 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 文人的一面。 周国平的随笔散文,真正映了随和散这两个字。每篇文章都 透着淡然,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的文章更 多地关注自己而不是家国大事,好像就一直停留在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境界。 这看似不够伟大,用套话说就是缺少社会责任感。不过如果

以他所制定的修身圆满的标准来衡量,天下之大,那些正行治国 之事的伟人们又有几个是做到了修身、甚至尝试过修身呢?官吏腐 败问题是哪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可如果我们恪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循序渐进的话,哪里还会有贪官污 吏得势的道理?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位置。如果不细心叩问自 己的心灵,如何能发现社会早已为自己预留的位置?对于我们,人 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可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 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 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 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如果把攀登人生的高峰类比于登山,那么最佳的状态应该是:肉体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 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 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达到无疑是奢谈。 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 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 我希望自己能够秉持这圣经,不忘审视自己。学习的范畴, 不只是我们现在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明白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 导读:篇【1】: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欢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人。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逊《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所以我选择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间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一定会有喜欢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逊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

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应该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间、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因为他已经把对生命的理解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人,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最佩服周国平文章中的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仿佛都是周国平的好朋友似的,相聚在他的家中,说古道今,谈笑风生。周国平说:“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这话是否有自嘲的意味?好在他的文章在名人名言的堆砌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声音。下面就是他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精彩论述: 一个男人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人。其余的一切,诸如功名之类,都是奢侈品。(《性-爱五题》) 对待女人的最恰当态度是,承认我们不了解女人,永远保持第一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时光里盛满父爱——读周国平散文集《宝贝,宝贝》 王波 毫无疑问,周国平的散文集《宝贝,宝贝》是其众多作品中又一部让人读之手难释卷,感动不已的作品,字里行间充盈着的父爱,不断完成着对读者父性抑或是母性的召唤。 《宝贝,宝贝》真实地记录了周国平的女儿“啾啾”成长的经历,虽然都是些零碎的细节,读来却并不觉得支离破碎,丝毫没有“流水账”之感。书中那些精彩的描写时常会带给我新生命从诞生到逐渐成长的惊喜。孩子充满神性智慧的天真表达与童稚的声音,还有孩子面对一件事情的天真表现与迥异的思维……无不带给我对生命的感动和思考。 我在读《宝贝,宝贝》时刚刚做了父亲。初为人父的紧张和喜悦让我在捧读《宝贝,宝贝》时更多了一份别样的感悟。书里所描述的一些细节,引发了我对自己孩子未来成长的无限遐想,是不是将来我也会像周国平无微不至地爱“啾啾”一样做一个“痴情的父亲”,儿子会不会也像“啾啾”一样有着成长的无限喜悦和些许烦恼,会不会也像“啾啾”一样健康、聪明、可爱,甚至

如“啾啾”一般优秀。也许会吧,我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都是不能复制的。但是,我从《宝贝,宝贝》中获得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孩子的成长应该是自由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是需要积极的引导和悉心的照料。爱的方式不是一方高高在上对另一方的简单给予,更不是施舍,而是一种交融,一种心灵的对话与交流,一种精神的互动与契合。简言之,就是要让孩子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怀,因为成长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成长需要”阳光、空气和雨露”。 《宝贝,宝贝》带给我的另一个启示是记录下孩子成长的那些精彩瞬间,无论对孩子而言还是对父母而言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而对所有的父母而言则提供了一个“这一个”的成长样态,他们或可从中获得启发。于是,我也有了记录孩子成长的冲动,尽管我做得并不好,但是我仍从无聊的工作中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做了一些点滴的记录。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成长中的好多事情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就会一点点地淡忘直至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了无痕迹,让我们在将来对其中的细节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孩子成长经历的记录每一次几乎都是抢救性的。妻子做得比我好,她准备了个本子,试图记录下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值得回忆与回味的瞬间。

初一年级读后感:《周国平文选》读后感言_初中作文

初一年级读后感:《周国平文选》读后感言初一年级读后感:周国平文选读后感言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欢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人。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逊《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所以我选择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间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一定会有喜欢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逊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1 / 2

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应该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间、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因为他已经把对生命的理解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人,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2 / 2

周国平作品读后感

周国平作品读后感 周国平作品读后感(一)《安静》读后感 周国平的《安静》中有这么一段话:“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在一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去看世界背后的无垠广袤的世界,这也许是最适合我的性情的一种活法吧。” 喜欢这一段话,也喜欢文中所说的这种活法。远离人烟也许是一种消极的避世,却也难得寻求到一种全天候的安静。古时隐士选择了这种安静,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而现在的我觉得,丰富的安静是人生的一种至上的境界。安静了,便摆脱了外界名利的诱惑;丰富了,便拥有了一种内心精神世界宝藏的可能。 只是,那种境界仍远远无法达到。因为基本上每个人都免不了“喧闹一下”,都难以排斥喧闹。所以我想,安静其实应是一种态度,一种内在的追求,想追求安静、追求高效、追求一种内在心灵的充实。而我们又不得不在“安静”的外在染上“喧闹”的油漆,以求不受污染,不被视为标新立异。 安静,是喧闹的心灵寄托,喧闹在安静里。 周国平作品读后感(二)《妞妞》读后感 人生是一个过程,结果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因为有死亡的

背景,所以生命才应该得到认真的尊重。 但是,不是每一个生命的结束都是悲剧和罪过。死亡本身无所谓可怕和不可怕,折磨人的是眼见至亲至爱的凋零过程和等待,是那样的无可挽回,无可奈何。妞妞是“这一个”,她还没有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她失去了看见美丽人间的眼睛,她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留恋,归去也许是她的幸运。所以,死者不能回头理解的惨痛就成了生者的全部悲剧体验。 因为有爱,所以有家;因为有孩子,所以家才有实质的形式和内容。回了家,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妞妞。每一个妞妞来到世上,都是爱的奇迹,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理由。所以每一个人忙忙碌碌为了谁,才会有一个相同的答案。 可是世界上有无处不在的善良,也到处充满有意和无意的伤害,让觉醒的灵魂无处可藏,让脆弱的生命防不胜防。妞妞,妞妞的爸爸,还有妞妞的妈妈……上苍无法让所有的善良得到疼爱和珍惜,上苍无法让所有的伤害得到惩罚和谴责,也许只有善待自己和呵护自己,才能让生活不会无奈的了结,才能让快乐长长久久地延续。 让成功付出代价,让痛苦得到补偿,命运不会到处复制相同的悲剧。父精母血,几亿分之一的机会,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上,已经是多么的不容易。每天早上,可以和阳光撞个满怀;每个夜晚,可以和甜梦共话往事。每一个生命来到世上的第一个声音是啼哭,这也许是一种荒唐。我们没有理由埋怨人世的不公和不平,我们有更多的理由面对岁月,说声感谢和感恩。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6篇完美版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一): 厚厚的一本《周国平散文》,让我利用每一天中午的时刻一点一点蚕食,到放假时只剩下几十页了。我只需趁热打铁,将之读完即可。 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着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着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着。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 周国平的随笔散文,真正映了随和散这两个字。每篇文章都透着淡然,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的文章更多地关注自己而不是家国大事,好像就一向停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境界。这看似不够伟大,用套话说就是缺少社会职责感。但是如果以他所制定的修身圆满的标准来衡量,天下之大,那些正行治国之事的伟人们又有几个是做到了修身、甚至尝试过修身呢?官吏腐败问题是哪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可如果我们恪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循序渐进的话,哪里还会有贪官污吏得势的道理?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位置。如果不细心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能发现社会早已为自己预留的位置?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但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如果把攀登人生的高峰类比于登山,那么最佳的状态就应是:肉体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到达无疑是奢谈。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 我期望自己能够秉持这圣经,不忘审视自己。学习的范畴,不只是我们此刻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明白更多。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二):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好处。周国平《安静》 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好处与精髓所在。人从出生时的懵懂无知,

琦君的散文读后感800字

琦君的散文读后感800字 琦君文字通俗,真实。大家读了她的文章之后,有何感受呢?来看看本人精心为你整理琦君散文读后感800字,希望你有所收获。 琦君散文读后感800字篇一读琦君散文的第一印象就是通俗,我特讨厌华丽的词藻来修饰散文,不过这似乎避免不了的,她的散文散发的是引人入胜的味道。她主要以她母亲为主线,写出她真挚的情感, 琦君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纳妾娶小,使得“乡下女人”的母亲在情感心灵上备受冷落和打击。她从小就接受虔诚信佛的母亲的身教言传,到台湾曾有十年的在法院工作,目睹了人世社会罪恶的阴暗面。这正反两个方面对她创作活动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琦君为人为文始终一贯低调、低姿态,这在整个中国当代文坛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不过琦君的低调、低姿态并不是装出来遮人眼目的人格面具,而不折不扣地是她人格的底色,是她历练修身养性所达到的一种境界。与她同辈作家中那种伟岸不逊、慷慨激昂、舍我是谁的霸气,几乎是绝然是泾渭分明的,她与某些闺秀作家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同样程度的沾染或是张扬乖巧,或是媚世作态的做派,也是同样格哥不入的。琦君的平易谦卑不时自卑,而是一种伦理学和美学领域内的自信和明主作风。对琦君来说低调、低姿态是使一份免遭玷污进入红尘俗世、尔虞我诈

社会的解毒剂,同时它又是一张步入圣洁审美殿堂的入场券。低调低姿态在艺术上就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有拉近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推心置腹、披肝沥胆,也就有了可能。低调低姿态也就是虚怀若谷,为琦君赢得了进行艺术创造所必不可少的广阔精神空间。 夏志清先生说,琦君的《看戏》、《一对金手镯》等作品,列入世界名作之林,也是当之无愧的。我很赞同这个建议。琦君的这两篇作品,在题材上与鲁迅的名篇《社戏》、《故乡》如出一辙,但写法上个有千秋,而在艺术境界和思想情感的深度上,则完全是同一个水平线上。至写母爱、写童心、民胞节,琦君在一定意义上超过她孺慕的前辈,这是因为她的母爱没有丝毫显示出普泛的缺陷,笔触所及均到了实处,旧制度压在中国妇女头上的沉重枷锁,未曾扭曲母亲的人性;慈悲为怀的佛家气度,淡化和弱化了强加在妇女头上的苦难,不是苦难已不再存在,而是母亲那坚韧的性格、博大的母爱惟有在苦难和屈辱中才能放大光芒。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母亲的小脚》,,比较有同感。琦君的母亲是一个农家妇女,对她们来说有一双三寸金莲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母亲是家里的长女,要一边在农田里干活一边带着年幼的弟弟,所以脚缠得比较晚,她成婚的时候还怕新郎嫌她的脚不够秀气,没想到一结婚后,她父亲就劝母亲把裹脚布解开,免得走路很吃力。可是布解开后,因为脚趾骨

周国平文集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r/n 篇一:周国平散文>读后感/r/n 周国平是我很喜爱的作家。看他的书是高三时候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他的书陪伴我整个的高三生活,用思考与哲理给我浮躁的心情增添一股沉静的清泉。周国平的散文集《安静》,对比昔日的“>守望”和“朝圣”,似乎来得更为纯粹和彻底。我喜欢《安静》,不仅缘于这个诗意化的词语,更是惊羡“安静”这样一种境界。周国平在书中说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在的虚名浮行的诱惑。”正是这种对追求的执着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安静的无比珍贵。/r/n 依照通常的情况,安静这个命题到了哲学家手里,总会演绎成生存与死亡的挣扎。然而在周国平却能轻而易举地将安静的氛围融入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行文字,让我刚打开书页,就已经不能释手。在周国平的随性抒写下,安静成了一种天然的存在。年龄长久的提炼和沉积,让其内心更为充盈,使其生命摆脱浮躁而逐渐趋于安静。也正是因为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这是一种成熟人生的境界。/r/n 所以,我一般都会选择在深夜读周国平,点一盏台灯,泡一壶香茶,跟随他去寻找安静。/r/n 安静不是一瞬间的偶得,安静需要心灵的创造。在书的目录里,我发现了久违的亲切话题:>幸福、艺术、执着、平淡、智慧、死亡、存在„„书中处处遗留着哲学和散文的痕迹。这两者时而平行,相互对望相互倾慕;时而相交,绽放出无声的思维火花,令人心旷神怡。书中,他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的词语外壳上,没有一个“安”字,也没有一个“静”字,但它们都毫不例外地与安静的距离最短。周国平所期待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充满乐趣的安静。生活中只要有乐趣为伴,我便不会感到寂寞难耐,因为我会觉得,这安静,怎么品味都别有情趣。/r/n 篇二:周国平散文读后感/r/n 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好像是我们这些学生除了寒暑假之外,就不会有时间看书了似的。当然,假期所读的书与平时读的完全不在同一档次,毕竟,谁有本事在读完一本科幻小说或是漫画之后能写出合乎要求的读后感?于是乎,我的同学们只好拿起平时只放在书架上冲样子的名着读了起来。/r/n 我却幸运得多了。多亏我的未雨绸缪,厚厚的一本《周国平散文》,让我利用每天中午的时间一点一点蚕食,到放假时只剩下几十页了。我只需趁热打铁,将之读完即可。/r/n 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着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着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着。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r/n 周国平的随笔散文,真正映了“随”和“散”这两个字。每篇文章都透着淡然,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的文章更多地关注自己而不是家国大事,好像就一直停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境界。这看似不够伟大,用套话说就是“缺少社会责任感”。不过如果以他所制定的修身圆满的标准来衡量,天下之大,那些正行治国之事的“伟人们”又有几个是做到了修身、甚至尝试过修身呢?官吏腐败问题是哪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可如果我们恪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循序渐进的话,哪里还会有贪官污吏得势的道理?/r/n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位置。如果不细心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能发现社会早已为自己预留的位置?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可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