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中考宝典答案

历史中考宝典答案

历史中考宝典答案
历史中考宝典答案

历史中考宝典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

1、小明同学参加姜堰市电视台“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大奖赛”,她回答的题目是“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答案应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A.虎门销烟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 清政府被推翻后

D. 新中国成立后

3、魏源的《海国图志》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

C.维新变法D.民主、科学

4、《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诗中的“强盗”指:

A.俄国军队B.美国军队C.英法联军D.日本军队

5、“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6、右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

这一创作根植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在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首条铁路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的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这条铁路是

A.平汉铁路B.滇越铁路C.淞沪铁路 D.京张铁路

8、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新文化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9、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的组织是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光复会D.强学会

10、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B.孙中山C.陈独秀D.蒋介石

11、小华同学想要了解“新文化运动”,你会建议他选择那种刊物收集资料?

A.《新青年》B.《民报》 C .《东方杂志》 D.《中外纪闻》

12、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

A. 《中外纪闻》

B. 《国闻报》

C. 《民报》

D. 《申报》

13、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14、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西安事变D.百团大战

15、2012年8 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纪念日。与这一节日确定直接有关的是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

16、在20世纪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B.农村包围城市C.领导工人运动D.国共两党合作17、“瑞金→遵义→泸定桥→懋功→吴起镇→会宁”反映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行动路线图A.太平天国起义B.北伐战争C.红军长征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是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19、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战役时间指挥者消灭日军所属战场重大意义

1938年春李宗仁10000多人国民党正面战场打击日军嚣张气焰,

鼓舞中国抗战士气

A.台儿庄战役B.徐州会战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20、“……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文中“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A.东北B.南京C.上海D.北京

21、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下列哪次会议上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

22、右图是毛泽东与蒋介石唯一的正式合照,

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建立联合政府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23、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D.国民党政权覆灭

24、李明同学在学校网站开辟的“人民战争”专栏中

选用了图1、图2 两张图片。以下所拟小标题

最合适的是

A.抗日战争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25、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0分)

请回答:

(1)李宏同学用A、B、C三张照片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2分)

(2)分别写出A、B两位人物的重大贡献。(4分)

(3)图D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2分)

(4)小明同学想参观图E中的“中共一大会址”,请问他应前往哪一城市?(2分)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2分)

(5)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分)

2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口号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2分)“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2分)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2分)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1分)

28、拓展探究题: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而正确对待中日关系必须了解尊重历史事实,请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史实填写表格

时间反映的重大事件主要影响

1894—1895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2分)

1931年9月18日(2分) 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

(2分)卢沟桥事变(2分)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

(1分)

(2)为了铭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在2012年7月7 日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年的时候,请你以抗战为主题设计两项纪念活动。(2分)

(3)2012年,由于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购买,使其国有化,引发了中国全国规模的的抗议行动。请结合所学历史,谈谈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分)

29、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就(1分)

(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和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4分)

(4)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的严重后果。(1分)

(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1)中国人民的反抗。(2分)

(2)领导虎门销烟(2分);收复新疆。(2分)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2分)

(4)上海;(2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

(5)毛泽东。(2分

27、(1)洋务运动(2分)。自强求富(2分)

(2)辛亥革命(2分)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

(3)民主、科学(2分)新文化运动(2分)

(4)近代化的探索(1分)

28、(1)

时间反映的重大事件主要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2分)

九一八事变(2分)

1937年7月7日

(2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任意一点2分)

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1分)

(2)抗日战争图片展览、抗战歌曲歌咏比赛、抗战故事会、抗日活动旧址参观、抗日战争电影电视展播、抗战专题黑板报等。(1点1分共2分,只要是学校能够开展、且符合抗日战争主题的任何活动都可给分。)

(3)正确态度:要保持理性爱国;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2分)

29、(1)黄埔军校(2分);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1分)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分) (3)辽沈战役(2分);傅作义(2分)

(4)造成台湾与大陆的长期分离。祖国至今没有统一(1分)

(5)国共合作有利于中华民族,分裂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有理即可) (1分)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 卷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

沪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说明:1. 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10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科目代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 上;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第二卷密封线内。不得 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3. 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答案,凡 答案写在第一卷上不给分;非选择题(26---31)答案必须写在第二卷题 目指定的位置上。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古代君主中没有被称为皇帝的是 A. 商纣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2.释迦牟尼的塑像被尊奉在 A. 教堂里 B. 佛寺里 C. 道观里 D. 清真寺里 3.代表我国古代纺织业最高水平的是 A. 丝绸 B. 麻布 C. 棉布 D. 尼龙 4.下列几个行业中,受到我国古代统治者重视的是 A. 商业 B. 手工业 C. 农业 D. 制造业 5.下图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张骞 B. 班固 C. 鉴真 D. 玄奘 6.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 八国联军 B. 英法联军 C. 美英联军 D. 德法联军 7.1919年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响起的口号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现场答题思路及答题感受

第二部分:我的现场答题思路及答题感受 以下是我的广州公务员面试题目(面试成绩90.64,第一名,进入体检):一、由于电脑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新闻图片造假的现象,你怎么看?答: (只回忆要点,具体展开怎么说的都是临场发挥的很多想不起来了,但是答题的每一点的要点还是能想起来) 1、这是因为新技术的产生缺乏相应的道德和法律约束所产生的客观现象。 2、这也是由于某些新闻摄影者追逐利益不正当的心态驱使,对社会有负面的影响。 3、现在的中国缺乏诚信,这件事也反映了新闻摄影中诚信的缺失。 4、政府面对这种造假的情况,应当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应用新技术的道德标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道德的心理约束,克制自己利用新技术对新闻摄影造假。同时提倡社会诚信建设。然后可以针对性的制定地方法规给予法律规制 注:以这道题为例来说明一下解答社会现象问题时我的思路: 1、任何社会现象都具有两面性。无论是表面看起来多么正确的,都要千方百计找出存在的问题,如果当时实在找不出问题,也要表明该现象是新现象,后面必然会产生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无论表面看起来多么不对的现象,也要找出它好的一方面,实在找不出好的,就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客观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只能通过引导使之变好云云。

2、许多社会现象可以反映出一些哲学问题。比如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偶然性与必然性原理、量变与质变等等。如果能一眼看到这个现象所反映的哲学道理,一定要明确的提出来。如果看不透,就尽量避免硬套入一个哲学原理,而是要就现象论现象。 3、视题目给出现象的性质,提出相应对策。(对于这一点,其实不需要所有的社会现象分析问题都需要提出对策的。通常是那种具有一定社会负面效应的现象才会要提出对策) 因此,我觉得这类题目的回答步骤是: 1.承认现象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简要分析客观存在的原因。(如果是正面现象,原因可以少说,如果是负面现象,就多说) 2.该现象所反映的哲学道理。(没有就不必说了) 3.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当一分为二的看待。(正面现象先说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再说对社会的消极影响;负面现象反之) 4.提出自己的见解: 针对正面现象,如何扬长避短,最大发挥对社会的正面效应,尽量避免负面效应。 针对负面现象,提出对策,如何积极引导,或者如何消除。(不外乎制定法规、加强正面道德宣传等等) 5.如有必要,还要说明这种负面社会现象的存在不会影响自己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公务员应当如何如何克服消极影响,如何如何做为人民做表率。(多半情况下这一点不必说了,一定要确认所分析的社会现象能够联系到公务员道德再说这个,否则这样说出来给人很假的感

深圳市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深圳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与社会试卷 说明: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好。 2. 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26—30),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电视剧《命运》反映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成长和发展历程,让观众

更直观、更全面地了深圳经济特区。这里体现了大众传媒所起的作用是

(D) ①监督②传递和获取信息③娱乐④文化传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C) 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监督权③最高决定权④最高审判权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深圳“敢为天下先”的拓荒牛精神,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D) ①自强不息②爱好和平③开拓进取④勤劳勇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2010年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市遭遇严重干旱,给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这五省市都位于(A)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5.澳大利亚海陆疆域的突出特点是(D) A 岛国 B 海陆兼备的国家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16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下列人物与炎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盘古 B.蚩尤 C.黄帝D.禹 2.以下古代政治制度,与“烽火戏诸侯”这一典故相关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出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5.下列不犀亍《辛丑条约》内容的是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 许中国人居住③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

厂 A.①④ B.②③ C.③④D.①② 6.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探索历程。其中学习西方“器物”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8页) 7.图1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 发动对蒋兵谏。从图中获取的最有效历史信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爆发 c.七七事变爆发 D.五四运动爆发 图1 1936年12月13日出版的 《西北文化日报》 8.从“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关门打狗”、“东北全境解放”等关键词中,判断该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9.北京大学是中国学子心中的一座学术圣殿。它的前身是 A.太学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燕京大学 10.下列对抗美援朝战争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巻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这反映了 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 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 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8.197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圳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9.1979年、占中国人ロ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中考宝典语文答案

中考宝典语文答案 【篇一:语文中考宝典】 >四调: 元调: 考试说明: a、搏击慰藉jia 亭亭玉立鸦雀无声 2016年中考诗文复习 一、诗句默写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观 沧海》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两章》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辛弃疾《卜算子咏梅》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8、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 记》10、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南 11、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 仙》 1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二、句意理解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观沧海》骥:千里马枥:马槽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他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表 现了诗人老当益壮,奋斗不止的豪情壮志。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描写了山居 环境的静谧,新雨过后的清新。画面清新、宁静、 淡远。表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两章》 得兼:同时得到

作者认为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正义比一切事物更可贵!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诗人“自 许”的是:保家卫国。这一句诗人发出了壮志难酬,时光虚度的感慨。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长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勉励人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应 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辛弃疾《卜算子咏梅》 零落:凋谢表达了词人对梅花坚贞不渝、高洁品质的赞美。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这句诗用朴素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大海上升起 的画面,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情景。这首诗抒发了对远 方友人的深挚的思念之情。 8、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泉路:意指黄泉之路,这一诗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句意理解:在天下人担忧之前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 忧国忧民的情怀。 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付:交付兴亡:朝代的兴衰更替表达了一种英雄面对历史洪流的无奈。 1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三顾: 指三顾茅庐开:开创济:辅佐 两朝开济:指的是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支撑局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痛惜和献身精神的景仰。 1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出师: 出兵捷:打胜仗 【篇二:中考宝典 2】 t>(一)学科指导篇 语文篇 基本建议: 1、课文练习中规定要背诵的古文、古诗及课后古诗应准确默写。(七年级至九年级)

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人民宪章》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联盟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11题7分,第12题6分,第13题各7分,第14-15题各6分,第16题8分,共40分)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12、【试看资产阶级革命】(6分) 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此期间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关键性的领导人是谁?(2分)(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

说明文阅读指导教案

说明文阅读指导教案 赤岗中学蔡满容 教学目标: 1.能弄清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 2.理清说明顺序,掌握文章谋篇布局的思路; 3.分析文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中心词、关键句),理解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5.理解语言的表达特点,准确地对词语的修饰、限制作用进行评析。 教学重点:区分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 教学难点:各种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明文尤其是科技说明文已经成为了中考的必考内容,所以,掌握好说明文的有关常识及其做题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复习有关说明文的常识及其解题方法。 二、师生共同回顾说明文的有关常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问:学习说明文需要掌握那些知识? 学生答:1、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摹状貌、列图表。 4、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同学们还能记得这些,这很好,但是,要想做好阅读训练题只是掌握了以上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掌握一些解题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教师补充说明,学生作摘要性记录。) 1、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可以作为划分文章层次的依据。 2、明确说明对象。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② 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3、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说来,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怎样才能抓住说明的事物特征呢? 第一,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人民大会堂”,也指出其特征“雄伟”;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天气陛下》一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称天气为“陛下”,生动有趣地说明了天气的威风。 第二,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4、说明方法及作用: 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摹状貌、列图表、引用资料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特征联系起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的

2013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山西省2013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文科综合(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 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B)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2.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C) 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③科举制④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3.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 是(A)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仰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4.“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 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B)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5.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D)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6.右图反映的是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旗升起的地方”这一 这是(A)

2019中考历史与社会标准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9中考模拟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读世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①②所表示的地形分别是() 第1题图第3题图第8题图 A. 高原、山地 B. 平原、山地 C. 高原、平原 D. 丘陵、高原 2.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B. 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 C. 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 D.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3.据图可知,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地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A. 基督教 B. 佛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4.以下远古先民的用具中,能体现先民具有原始自然崇拜的是() A. 黑陶 B. 彩陶 C. 舞蹈纹彩陶盆 D. 骨针 5.人们经常用“发现了新大陆”来指遇到惊喜的事。发现新大陆的说法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6.莫斯科主要的工业部门有() ①汽车工业②化学工业③机床工业④电机工业⑤电子工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7.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A. 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8.如图郑板桥的这首诗反映了()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9.关于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义和团势力起源于山东地区 ②义和团与帝国主义联手,力量强大 ③达到削弱义和团势力的目的 ④利用义和团抵抗外国的侵略势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 基本原则……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这种“进步”包括() ①颁布《法典》②多次打败反法同盟③远征俄罗斯④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I 基础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悠远古老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回答1-3题。 1.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咸阳,东至鸭绿江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2.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下列人物在造纸术的改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司马迁 B.蔡伦 C.张衡 D.张仲景 3.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那里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民国时期 努力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来都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回答4-6题。 4.为巩固统一,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5.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6.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回答7-9题。 7.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A.邓世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9.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比较落后 B.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C.以重工业为主 D.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 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回答10-11题。 1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民族解放运动 B.反封建斗争 C.反法西斯战争 D.帝国主义战争 1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A.珍珠港事件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苏军攻克柏林 12.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及参考答案

深圳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与社会试卷 说明: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好。 2.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3.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26—29,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社区特色各异,下列图片反映乡村社区的是 2.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这样做 A、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实现依法治国 C、可以使法律更好地体现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D、可以使法律更好地体现政府的意志和利益

3.我国从2008年起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有力地保障了公民的 A、民主权利 B、财产权利 C、受教育权 D、生存权利 4.今年5月,深圳读书月迎来了第十个庆典。深圳“读书论坛”带动的论坛热席卷全国。读书月活动大大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深刻影响了深圳人的精神生活。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读书是学生的事,与其他人无关 B、书籍具有即时性强的优点 C、读书月彻底改变了深圳人的生活 D、书籍能传承文明,读书可以增长知识 5.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当家作主的是 A人民B人民代表C全国人大代表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2009年6月1日,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在由巴西里约 热内卢飞往法国巴黎的途中不幸坠海。(见图1)巴西和法 国立刻展开搜救行动,搜救人员应该前往的海域是’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根据图2(中国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第7——9题 7.图中各点最适宜建水电站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8.在该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指向标定向法 C、“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D、经纬网定向法 9.根据图中①所处的位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分布集中 B、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小麦的主要产区 C、位于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D、位于东部地区,能源、矿产丰富 10.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B、中国位于西半球,东临太平洋 C、中国位于东半球,在亚洲东部 D、中国位于东半球,在太平洋的西岸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 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 2.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②发展生产③整顿内政④注重军队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A.“仁”和“德治”B.“兼爱”和“非攻” C.“无为而治” D.实行“法治” 4.20XX年5月,在北京开幕的中国首届华佗文化节,集中展示了传统中医的优秀成果,旨在推动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①编著《伤寒杂病论》②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③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④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右图是一幅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形势图。图 中★所代表的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鲜卑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6.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河南省2018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2018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 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 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 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 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 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 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 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A卷)精品教育.doc

2019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 历史与社会(A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其中1—15小题每小题1分,16— 35小题每小题2分,共55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右图是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开发的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图中箭 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 A.正南向正北 B.西南向东北 C.东南向西北 D.正北向正南 2.2018年5月3日,位于夏威夷群岛的基拉韦厄火山(北纬19.43°,西经155.29°)猛烈喷发,引起全球关注。该火山位于 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半球④南半球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下列活动被烙上黄土高原印记的是 A.朋友来访,敬献哈达 B.饮马奶酒,吃葡萄干 C.安塞腰鼓,抒发豪情 D.小船悠悠,逛花卉节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读 “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回答第4—5题。 4.图中代表黄河源头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耸,气候寒冷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C.季风影响,降水集中 D.沼泽广布,人口稀少

6.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某位学者“罢黜百家”的 建议,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这位学者是 A.张骞 B.董仲舒 C.司马迁 D.张仲景 7.面临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反复思考“中国向 何处去”的问题。右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思维导图。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A.洋务运动 B.尊孔复古 C.实业救国 D.戊戌变法 8.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次会议是指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八七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遵义会议 9.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某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一个尖角,后来葡萄牙国王称它为“好望角”。这位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10.恩格斯在1883年总结某位历史人物一生时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文中的“他”是指 A.哥白尼 B.牛顿 C.傅立叶 D.马克思 16.文本整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整理正确的是 A.南非所处地理位置——属于南半球国家,有南回归线穿过,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B.湄公河平原高脚屋——适应当地白天高温,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C.班加罗尔经济特色——气候炎热,濒临恒河,港口优良,交通便利,以汽车工业文明 D.等高线地形图判断——等高线密集地区,地表起伏大;等高线稀疏地区,地势较平坦 读“某发展中国家2019—2055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第17—18题。 17.下列关于该国2019—2019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 B.15—6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50% C.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 D.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 18.未来30年,该国可能面临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大和老龄化两大社会

人教版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題,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1.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 搜集到下列信息(图1)。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图1 2秦始皇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马俑,突出反映了秦朝 A .皇权的至高无上 B .神权色彩较明显 C .按军功授予爵位 D .劳动人民的伟大 3.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A .农民起义 B .匈奴的威胁 C.王国问题 D .统治者的腐败 4.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A .平等竞争 B .注重实践 C .分科考试 D .以德取才 5.《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B .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 .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 D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6.有人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 A .打击倭寇 B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C .设立驻藏大臣 D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7.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意图的是 A .中英协定关税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8.“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待解决,特请先生● 政治:商鞅变法 ●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