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讲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讲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讲义(孙振翔)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本讲的整体思路:

一、西方三百多年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

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

一、西方三百多年的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在其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阶段、18世纪的空想共产主义阶段、19世纪前半期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

(一)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托马斯·康帕内拉(意):《太阳城》

托马斯·闵采尔(德):建设人间千载太平天国的理想社会。

主要内容:1、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圈地运动:羊吃人;2、指出私有制乃万恶之源,消灭私有制是保证劳动人民过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3、未来社会――乌托邦或太阳城里,没有私有制、财产实行公有、彻底消灭了阶级、劳动是每个人的光荣义务、人人都既是富人又是穷人、教育制度完善、人与人之间没有商品关系,互敬互爱、人人都有很高尚的精神生活。

特点:

1、缺乏理论论证,只是天才式的猜测;

2、用虚幻的文学形式表达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3、是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对社会主义的空想的描写。

(二)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摩莱里(法)代表作:《自然法典》;

马布利(法)代表作:《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论法制和法律原则》;

格拉古·巴贝夫(法)代表作:《平民宣言》、《在高等法院的终审辩护词》

主要内容:

1.从理论上论证了从私有制复归公有制的必然性。

2.提出了由于财产地位的不平等使社会分裂为利益对立的阶级的理论。

3.初步运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并论证社会革命。

4.以法律条文形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5.主张通过立法改革去实现理想社会。

6.主张实行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特点:

1、开始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进行有力的理论和逻辑的论证。

2.用细致的法律条文来阐述未来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3.“理性”成为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普遍使用的理论武器。

4、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倾向特别显著。

(三)19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内容:

1.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罪恶。

2.对未来的理想社会作了天才的设想。

3.预见到人类历史是一个有规律地向前发展的过程。

4.在实践中进行了艰苦探索。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天才设想:(1)未来社会的根本目的是要努力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需要。(2)未来社会在大工业的基础上实行协作化、有计划地组织整个社会生产。(3)未来社会实行人人劳动的原则,实行没有剥削收入的按劳分配。(4)未来社会要消灭城乡、工农、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三大差别。(5)未来国家的发展趋势是走向消亡。(6)未来社会的人们是反对利己主义的,妇女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实行和平外交政策,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特点:

1、有一定的哲学基础,预示到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2、其未来的理想社会是以大工业为基础,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基础。

3、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都远远超过了所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

1、对资本主义进行尖锐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的宝贵资料。

2、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3、空想社会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进步的思想体系,它代表早期无产者的愿望和利益,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

(五)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

1.他们坚持的是唯心史观,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2、他们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这一阶级的伟大力量。

3.他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而主张以和平示范和宣传来建立社会主义。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能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成为新社会创造者的社会力量”

——《列宁选集》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45页。

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

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日益暴露。

2、政治条件:工人运动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现实基础: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提出一系列课题迫切需要解决。

5、理论基石: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的第一个发现是唯物史观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变动的最终原因,不应当归结为人们的思想活动,而应当到社会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变革。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和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4)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唯物史观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在于:

(1)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证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造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运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学说,提出要从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找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冲突的途径,说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行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3)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学说,说明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必须从“自在阶级”上升到“自为阶级”,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第二个发现是剩余价值学说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先决条件。

(2)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使用能够创造出超过劳动力本身价值的价值,而这部分就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这就是剩余价值的来源。

(3)雇佣工人的劳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学说对于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

(1)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从而指明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2)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

(3)剩余价值学说为无产阶级求解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2、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从经济上对科学社会主义作进一步的论证,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

3、1848年——1871年,总结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写出《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法兰西内战》等著作,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修改、补充和发展。

4、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批判,形成了一系列著作,如《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1880年恩格斯根据《反杜林论》改编而成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对社会主义基本思想作了系统阐述,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形成。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3、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

4、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

5、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6、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1)关于共产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论断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将经历第一和更高两个发展阶段。后来列宁将前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后一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

(3)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特征

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生产将有计划的进行;不存在商品生产、货币和市场;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已经消灭了阶级,国家将逐步自行消亡。

(4)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特征

比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消除;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的精神境界不断;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描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1、立足于科学的立场,不把预见未来当作自己主要的使命。

2、把握社会基本矛盾,依据社会发展规律预见社会发展的走向。

3、在剖析资本主义就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4、只限于指出未来理想社会的方向、基本特征等,而不是作具体细节的描绘。

比如,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描述的在未来社会中人们的工作生活状况:

晚10点半睡觉;3点半起床,4点接待来客,读报纸,4点半第一次早餐,5点打猎,7点捕鱼,8点早餐(正式早餐),9点园艺小组活动,10点祈祷,10点半养鸡小组活动,11点半图书馆看书。下午1点午餐,2点半温室小组活动,4点植物培育,5点养鱼,6点露天晚前餐,6点半细毛羊养殖,8点交易所,9点晚餐,9点半文艺活动,10点半睡觉。

讨论: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一个是唯心史观;一个是唯物史观。

2、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同:一个是出于道德和情感上的愤慨,一个是揭露其本质和发展规律。

3、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不同:一个是把未来描绘得非常细致和完美无缺;一个只是描述大体轮廓和若干基本特征。

4、依靠的社会力量不同:一个幻想天才人物或救世主的出现;一个是依靠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

5、实现未来社会的道路不同:一个是主张以和平示范宣传教育为手段,一个是主张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为手段。

(三)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正确态度

1、对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2、辩证地分析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的问题。

3、着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

19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以来,形成了一个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工人运动,到20世纪初,经过列宁、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俄国十月革命以及苏维埃政权建立

1、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的理论

其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绝对规律。

其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了革命能够首先在帝国主义统治最薄弱环节爆发并取得胜利。

其三、帝国主义时代,社会主义革命形势日益成熟,如果有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和领导,就会引起社会主义革命。

2、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及其伟大意义

当时的俄国成为世界矛盾的交汇点,革命重心从西欧向俄国转移。

国内广大农民与地主、富农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内的民族矛盾;封建地主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俄国与被其奴役的民族之间的矛盾;俄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其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俄国的社会面貌,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建立了相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其二,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创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其三,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

这个阵营包括:苏联、中国、蒙古、老挝、越南、朝鲜、南斯拉夫、波兰、民主德国(东德)、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古巴等15个国家。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3;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以上,国民收入约占世界的1/3。

(二)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巩固苏维埃政权。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群众对俄国进行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大工业企业、银行、铁路、对外贸易、商船队等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2、从1918年到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1918年9月,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苏维埃共和国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

从1918年3月起,14个国家联合对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势力武装叛乱。

到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

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

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战时共产党主义政策主要内容:

简要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虽然在一定时期对于集中人力、物力,保证击败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但余粮征集制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动摇了工农联盟;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生产力造成了严重破坏。

3、1921 年到1928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1)实行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2)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

(3)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

(4)实行租让制。

(5)把商业原则引入国有企业。

简要评价: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积极作用: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比较

(三)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1、要客观地估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阶段性问题。

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资本主义愈不发达,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就愈长。在农村中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的目标。

2、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列宁指出,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生产,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大机器工业及其在农村中的推广,是社会主义唯一的经济基础”。

3、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商品货币。

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企图不通过商品交换实行直接的产品分配。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以存折、支票和短期领物证等来代替货币,实践证明,过早地消灭商品和货币是不现实的。因此,新经济政策的重要一环,就是用商品交易代替产品分配。

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

列宁经过初步的实践发现合作制是吸引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好途径。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处理好同农民的关系,是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农民小生产具有劳动者和私有者的两重性,对农民既不能驱逐,也不能镇压,唯一可能的途径就是经过长期的、缓慢的组织工作来改造和教育他们。

5、必须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写过一个著名的公式: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列宁选集》第3卷94页。

6、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主义。

社会主义必须有充分的民主,这是列宁的一贯思想。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发现,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个过程,只能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发展。

7、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列宁指出,对于执政党来说,最大最严重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他严厉批评俄共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腐化堕落等现象,强调集体领导的重要性。

以上是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这些新的理论观点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可惜后来的苏联党的领导没有全面贯彻、甚至有所背离,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失误。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依据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斯大林模式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经验和教训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苏联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模式的过程中,经过短短六年的列宁时期,接下来长达三十年的时间一直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人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也叫斯大林模式。

苏联的建立和发展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1928年—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目标。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

所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指的是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道路。包括所建立的社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运行机制,所实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的方针、政策,等等。

1、苏联模式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1)国际环境险恶。苏联当时是惟一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受国际帝国主义的包围,时刻面临战争的威胁。

(2)实践上缺乏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

(3)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的过重估计。始终以警惕的目光注视资本主义世界新动向。

(4)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式理解。

(5)斯大林个人的影响。斯大林模式决不是斯大林个人意志的产物,但打上了斯大林个人的深刻烙印。

2、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2)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3)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4)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产品经济)

(5)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6)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体制

3、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地位

(1)通过这种模式,苏联成功解决了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课题。

(2)通过这种模式,苏联实现了工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工业化奇迹。

(3)通过这种模式,苏联迅速地建立起了强大的国防体系,并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4)通过这种模式,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变,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苏联模式在实践中的缺陷

(1)僵化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违背了苏联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要求。

(2)大规模的、强制性的全盘集体化运动违背了苏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要求。

(3)高度集权的刚性化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窒息了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4)片面发展重工业,势必影响甚至部分牺牲农业、轻工业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5)限制、排斥商品经济导致经济的非核算性和效益低下,资源不能随机灵活配置。

(6)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容易造成个人专权,破坏民主和法制。

(7)思想文化上管得过多,结果导致思想文化的封闭。

(8)对外关系上盛行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导致苏联最终走上霸权主义道路。

5、对几个观点的辨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批判和否定苏联模式的结果,两者对立的;

(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苏联演变证明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3)对斯大林模式应该否定,甚至应该“否定得越彻底越好”。

(4)认为中国的改革就是彻底抛弃或清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评价苏联模式时应注意:

1、把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区分开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的基本制度是正确的,必须肯定。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制度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且在实践中多方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经济上实行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基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政治上坚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并采取苏维埃形式;思想文化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思想文化建设,无产阶级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用我们常用的话来说,也就是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这些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它们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2、具体体制也有正确的一面。在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这一层次时,我们应该全面地分析,即既看到存在弊病的一面,也看到有正确的一面。

3、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历史地分析。即把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项制度、方针、政策放到当时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中进行评价。切忌从现在的、已经变化了的条件出发来评价历史上的事情。

4、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试验。应该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个试验来对待。

毛泽东的评价:

“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不犯错误,何况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又那么长久,不发生错误是不可能的。……苏联发生的错误,像斯大林的错误,它的位置是什么呢?是部分性质的,暂时性质的。对斯大林要三七开。他们的主要的、大量的东西,是好的,有用的;部分的东西是错误的。”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赫鲁晓夫的评价:

1939 年3 月,他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20 分钟的发言中,居然把斯大林恭维了32 次。在1952年召开的苏共十九大上同样大肆吹捧斯大林。1954 年他还下令刊登斯大林逝世一周年的歌功颂德的社论。他经常肉麻地说斯大林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导师和领袖”,“伟大的常胜将军”,“自己生身的父母”。

但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却咒骂斯大林是“凶手”、“强盗”、“赌棍”、“俄国最大的独裁者”、“混蛋”、“白痴”等,把一切最丑恶、最肮脏的语言加在斯大林头上。同时诬蔑斯大林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前“丧失警惕”,战争爆发后“惊慌失措”,战争中“靠地球仪指挥”。

普京总统的评价:

2007 年6 月,在普京总统关注下通过的俄罗斯教科书中称“斯大林是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俄罗斯学者的态度:

2007 年,俄罗斯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舒宾教授写道:“俄罗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决定性的阶段是在3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

2007 年1 月,由俄罗斯列瓦达研究中心及美国学者共同对全国44 个地区最新调查资料显示: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斯大林是“英明的领袖”。

2007 年4 月俄共中央主席团《关于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90 周年》的决议指出:“共产党人领导的苏联社会认识到斯大林关于必须在十年之内跨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用了不少于一个世纪才走完的那条历史道路的思想极为重要。土西铁路、第聂伯列宁水电站、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联合企业成为体现在劳动中的忘我精神的象征。由于苏联人民的群众性的英雄主义和忘我牺牲精神,苏联才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大国”; “牢固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为苏联人民取得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决议特别强调“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在实现工业化和卫国战争胜利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推行了错误的路线方针。他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改变了苏联共产党的性质,取消了苏共法定的领导地位;政治体制方面引进了西方的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经济上要求私有化和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从而诱发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人道主义是核心。戈称:“社会主义是以人为万物尺度的真正的人道主义制度。”“人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这就模糊了阶级斗争,否认了无产阶级专政。

2、异化理论是他的哲学基础。戈多次讲,苏联存在着政治、财产、劳动、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异化,即人与政权、人与生产资料及自己的劳动成果、人与精神财富的疏远现象。这就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多元化是它的政治理论基础。戈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经济上的多元化,即各种所有制在平等条件下合理竞争,放弃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社会结构多元化,承认社会各个阶级、阶层、集团组织的不同的利益差别和矛盾,满足其要求;思想舆论的多元化,动摇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政治多元化,引进了西方的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等。

4、提倡主权国家联盟。即各个加盟共和国可以作为主权国家,以各种形式组成主权国家联盟。这就埋下了分裂解体的祸根。

5、实行服从全人类利益的对外政策。他认为全人类利益优先于阶级利益,全人类价值高于一切。主张国际关系非军事化、人道主义化、国家关系非意识形态化等。

在戈尔巴乔夫这一套理论指导下,造成了人们思想混乱,民族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

苏共内部产生严重分歧,各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和公开化,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走向危机,最终使苏联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至完全解体。

2、苏联的解体

1991年12月25日晚,全世界所有的人注视着莫斯科红场上发生的苏联历史上的最后一幕:从克里

姆林宫的旗杆上,饰有镰刀斧头和红色五角星的苏联国旗徐徐降下。苏联解体了。

1991年12月21日,11个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签定协定书,正式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从1922年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到1991年,共69年历史。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91年,苏共执政74年。

十月革命时苏联有24万布尔什维克,到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时有2200万党员,世道大变。

3.关于苏东剧变的原因分析

第一,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外部原因。

第二,苏联社会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而积累起来的问题和矛盾——历史原因。第三、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一条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

第四、苏共没有把党的组织建设好,丧失了党的先进性——重要原因。

4、苏东剧变的教训P146

首先、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找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其次,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必须对西方敌对国家“和平演变”保持高度警惕。

第四、要处理好本国的民族问题。

第五、共产党要搞好自身的建设,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5、苏东剧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首先,就直观现实而论,苏东剧变,冷战以西方的“胜利”告一段落,这并未带来资本主义的太平盛世,相反,整个世界仍处在动荡不安之中。

其次,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挫折。但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方向。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在低潮中又重新振起。

6、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曲折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国内外阶级斗争的长期存在。有斗争就会有起伏有波浪,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高潮与低潮、胜利与挫折、前进与后退都是难以避免的合乎规律的现象。

第二,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社会制度,它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从没有经验到取得经验、从不够完善到比较完善、从不大成熟到比较成熟的过程。

第三,因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原来基本上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有着更加特殊的困难和难以意料的风险,尤其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寻找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第四,如果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领导发生路线错误而不能切实纠正,或者发生严重的腐败而得不到有效的遏止,那就不仅会发生一般的曲折,而可能导致像苏东剧变那样的历史大倒退。

二、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教训

20年探索的基本情况:

1、时间: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

2、探索的内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民族、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等。

3、两个趋向:一个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另一个是错误的趋向,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

4、特点:探索的历程是迂回曲折的,是清醒与迷惘、正确与错误、成功与挫折相互交织在一起。这种交织不仅存在于毛泽东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在全党的集体探索过程中。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提出以苏为鉴,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3、党的八大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4、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1)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思想。

(2)关于“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

(3)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难性的思想。

(4)关于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思想。

(5)必须警惕和反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阴谋。

(6)“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思想。

(7)关于在农业生产中实行生产责任制的思想。

(8)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的思想。

(二)探索的重大贡献和历史局限

历史贡献:

1、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探索中所形成的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起着长远的指导作用。

3、这一探索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

毛泽东在建国后前30年的历史贡献

1、毛泽东领导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准备了相当的物质、技术和人才条件。

3、毛泽东以高超的外交斗争艺术在国际上树立了新中国的形象,赢得了广大的同情者和支持者,争取了一个和平的有利的外部环境。

4、毛泽东的许多重要思想和理论建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长远意义的思想理论基础。

历史局限:

1、这一探索总体上还没有摆脱苏联模式。

2、探索中所取得的一些正确的理论原则,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3、这一探索中存在着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发生。

(三)如何认识党在探索中出现的失误

1、这些失误是探索中的失误。是在情况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发生的。

2、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办了与愿相违的事。

3、失误并非一抹黑走到底,而是边犯错误边纠正。

4、依靠自身的力量认真地纠正错误,吸取教训。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如何看待毛泽东探索中出现失误的原因?

从总体上来讲,有两个方面:

1、时代的局限:任何杰出的历史人物的思想和实践不能不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

2、认识的局限:人的认识往往会发生反复,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时而正确,时而错误。根本上说,

就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问题不是完全清醒的。

从具体情况来看,所谓毛泽东晚年错误主要是:就是“五个过”

1、对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的过分夸大。

应该说,毛泽东的眼光是非常敏锐的,他看到了敌对势力的颠覆,看到了修正主义,看到了中国极少数右派分子对党的攻击。从实际上看,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但这种阶级斗争已经不再表现为一个阶级同另一个阶级的完整形态的阶级斗争。而是表现为人民同形形色色从各方面进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的敌对分子的斗争。

毛泽东的伟大,在于他用犀利的眼光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阶级斗争,但不幸的是把阶级斗争的范围和比重夸大了。

2、对修正主义与和平演变危险的过度警惕。

修正主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曾经出现的一种错误思潮。时隔半个世纪,毛泽东重新反对修正主义的问题。引发点是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20大全盘否定导致了“五个丑化”,中苏两国共产党对当时所处的时代特点与革命和平发展可能性的估计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赫鲁晓夫提出的“和平过渡战略”,认为在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和平共处的情况下,革命发展的前途只能是走和平过渡的道路。

1960年7月,苏联政府突然单方面撕毁协议,接下来是中苏之间的大论战。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毛泽东把和平演变的社会基础和实际状况估计得过于严重。甚至怀疑到第一代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明确提出中共中央可能出现修正主义的问题,这对于中共党内阶级斗争扩大化起了促进和催化的作用。

3、对共产党执政后党内阴暗面的过重估计。

建国后,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有些党员干部确实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所打倒,成为腐化堕落的环分子,也确实存在一些知识分子看不起工农大众,追求安逸享乐的生活方式,不深入实际进行工作,追求金钱名利。但毛泽东作了过重的估计。上升到党内有一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知识分子都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认为学术界、教育界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掌握实权,认为社会主义越深入,他们就越抵抗,就越暴露他们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面目。

4、追求一种过度纯粹和完美的社会主义模式。

在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最完美、最纯洁的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从当时的材料,毛泽东亲自写的三个文件:1958年12月《张鲁传》的批语,1966年的《五七指示》,1975年的理论问题指示。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大致是这样一种模式:是一个逐步消灭社会分工的社会;是一个逐步消灭了商品经济的社会;是一个逐步消灭了三大差别的社会;是与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彻底决裂的社会。

追求一种过度纯粹和完美的社会主义模式,导致经济建设上实行了一系列过“左”的方针政策;比如割资本主义尾巴、批定额管理、批自负盈亏、批奖金挂帅,商业上把自由市场看成“黑市”加以取消等。政治上采取政治大扫除的方式,去消灭各种不平等。

5、对“开除球籍”危机感的过度忧虑。

这可以说是大跃进发生的一个原因。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上谈到要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赶超资本主义强国时说道:“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又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

1958年1月28日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又说:我们的国家是又穷又白,穷者一无所有,白者一张白纸。“一谈起来,我们国家这么多人口,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四千年历史,但现在生产与我们的地位完全不相称,钢铁生产还不如一个比利时。它有700多万吨钢,我们只有520多万吨。总之,我们是个历史长久、优秀的民族,可是钢却那么低,粮食北方一百多斤,南方三百多斤,识字人口那么少。这些都不行。”

真理和谬误之间其实只相差一步。这就说明了毛泽东的错是在探索中的探索中的失误,是在情况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办了与愿相违的事。从根本上讲,就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问题不是完全清醒的。

即便是错误,也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绝不像某写人说的是一己私利,是权力斗争。“大跃进”、“文革”留给我们的教训:

1、搞经济建设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超越阶段。

2、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3、社会主义社会不能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而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一定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

归结到一点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依据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三、把握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重大意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历程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国情,是我们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本前提,也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更是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依据。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等方面的总和。

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最主要的是指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是指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尚处于不发达阶段,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主要根据有:

1、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非人才强国。

总人口数已超13亿,有庞大数量的剩余劳动力;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10%以上,达1.8亿人;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超过3000万,毛入学率达27%,计划在2020年时毛入学率达到40%;人口老龄化严重,截至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1.19亿,占总人口的8.9%。到2053年将有4.87亿。

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与世界平均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总体上仍处于世界后列。

2010年中国GDP总量的58786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但中国的人均GDP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105位左右”。2011年中国GDP总量达到471564亿元人民币,合7.3万亿美元,人均排世界第95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据此,2012年中国人均GDP为38354元,截止2012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55,这就意味着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6100美元。

(138 印度1389 ;139 越南1374)

2012年中国各省人均GDP最接近的国家对比名单如下:

中国各省人均GDP最接近的国家(按人均GDP排序)。

◆上海(人均GDP为73297元,约合10827美元)≈沙特

◆天津(人均GDP为70402元,约合10399美元)≈匈牙利

◆北京(人均GDP为70251元,约合10377美元)≈斯洛伐克

◆江苏(人均GDP为51999元,约合7681美元)≈白俄罗斯

◆浙江(人均GDP为49791元,约合7355美元)≈阿塞拜疆

◆内蒙古(人均GDP为47032元,约合6947美元)≈土耳其

◆广东(人均GDP为43596元,约合6440美元)≈哈萨克斯坦

◆山东(人均GDP为41 147元,约合6078 美元)≈南非

◆辽宁(人均GDP为40003元,约合5909美元)≈哥斯达黎加

◆福建(人均GDP为37404元,约合5525美元)≈古巴

◆安徽(人均GDP为20610元,约合 3 044美元)≈约旦

◆山西( 人均GDP为20 391元,约合3012美元)≈纳米比亚

◆西藏(人均GDP为16903元,约合2496美元)≈刚果(布)

◆甘肃(人均GDP为16 031元,约合2 368美元)≈伊拉克

◆云南(人均GDP为15 707元,约合2320美元)≈瓦努阿图

◆贵州(人均GDP为13 221元,约合1953美元)≈印度

◆澳门≈卡塔尔

◆香港≈新加坡

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

按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6.1932计算,2013年中国GDP约合91849.93亿美元,人均GDP约为6767美元。1994年中国人均GDP不足南非的1/7,时隔20年后,中国人均GDP历史性的超过了南非。

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

按照国家最新贫困标准计算,(即大致相当于每日1美元)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2010年有1.28亿人,占农村人口的13.4%,占全国人口1/10。中国贫苦人口的数量和覆盖面超过了除俄罗斯以外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人口数量,这有意味着,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偏低,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离富裕国家的标准仍然很远。

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环境压力大。

中国自然资源先天脆弱:国土面积65%是山地或丘陵,70%面积每年说季风影响,33%是干旱和荒漠地区,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

中国所有的资源都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土地面积排110位以后,人均耕地面积排126位以后,人均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人均森林面积排107位以后。目前中国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下。

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中国2010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为44.9%。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3.03%,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

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

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世于界平均水平。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已经整体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已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但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很多问题。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落后,碳排放量和能源的消耗量也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

第三产业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2010年三产占43.1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03个百分点,低于发达国家27.18个百分点。

结论:

1、“两个没有变”: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2、“三个没有变”:

“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胡锦涛“七一”讲话

3、三个“世所罕见”: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

这就是对我们国家现状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中国现实国情、作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初级阶段理论提示我们: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就是说要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某些错误观点出发。

2、产生“左”的或者右的错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认识不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种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合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既纠正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点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3、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既要讲性质和方向,也要讲程度和水平。

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人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

4、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

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离开社会主义,也不是倒退回去“补资本主义的课”,而是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发展中必然经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也会面临到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又要把握在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远快于世界平均增长,1978——2010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11.38%,而世界平均增长3.95%。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效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但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差距拉大趋势还根本扭转。

以2010年来看,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高达3.23:1,地区间差距也在扩大,行业收入差距也在扩大。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我国电信、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到3倍。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不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问题突出。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社会管理任务繁重,社会问题突出。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个立足于中国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意志、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我国的法律体系仍有待于健全和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突出的问题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等。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但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

中国30多年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目前还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变动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风险加大;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日渐增多。虽然我国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外贸实力不断增强,但发展方式落后,贸易量大而不强,整体利益比较少等。

此外,我们还应当看到,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中国工业化整体上进入中期阶段,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信息化已跨入中等水平的国家行列;城镇化进入加速时期,城镇化率逐步接近中国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国际化发展日益深刻,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这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三、把握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重大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纠正了那些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指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和政策。立足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基础之上,使中国社会主义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

所谓民族特色:它产生于中国的具体环境,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具有中国风格的表达方式。

所谓时代特色:立足于时代的新发展和新变化,解决回答时代提出的历史课题,具有世界眼光和世界视野。

所谓实践特色: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实践性贯穿于理论的各个方面,指向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从基本国情看,中国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从发展的条件看,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从发展理念看,发展不同于增长,决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

3、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利用好战略机遇期。

2002年5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21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

必须紧紧抓住的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段话写进了中共十六大报告。

2010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根据:P49

第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然没有变。

第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第三,世界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为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第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成熟。

第六、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辟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成功开启表现在:

1、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全面推进拨乱反正。

2、提出改革开放这一打开我国新时期的历史性决策。

3、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

4、创立了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的邓小平理论。

(三)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重大历史关头和世纪之交,为继承、捍卫和发展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并将这一事业成功推进21世纪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在这一段时间里,经历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1998年的洪水泛滥、自然灾害、台湾分裂势力猖獗、法轮功邪教组织、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中美撞机事件、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制裁、亚洲金融危机等。可以说是险象丛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重大压力。

这十三年,我党经受住了各种风险考验,坚持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不动摇,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妥善处理国际国内重大问题,使我们的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们党的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具体体现:

1.受命于危难之时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成功地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2.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

3.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了全面开放新局面。

4.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具体表现:

1、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个实现怎样的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2.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升华了党的执政治国理念。

3、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推进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4、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拓宽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5、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这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升华。

6、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升华了对时代主题的认识。

(五)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做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些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为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想,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过程中,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解决实践提出的新课题,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实践中了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教学重点: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有效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核心问题。

经济制度,是国家为了维护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而创立的各种有关经济运行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

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借以实现的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直贯穿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全过程,而经济体制不具有独立的社会制度属性,因而较为灵活。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

计划经济

目的:有计划按比例地投放社会劳动,以使社会生产环环相扣,Array周而复始,顺利运行,彻底消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定义:通过中央(政府)计划决定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价格的经

济运行模式。

作用范围:贯穿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

计划无所不能,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优点:利用计划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成

功研制了原子弹;在那个时代涌现了一批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

弊端:政企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

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等。

市场经济

定义: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经济运行模式。

作用范围。A.古典模式市场经济。社会生产全过程,崇尚自由竟争,反对国家干预。B.现代市场经济。针对社会生产全过程,主张进行国家干预,宏观调控弥补不足。

目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优点:效率、增长、公平、秩序

弊端:市场有缺陷有盲区。表现在:

1)自发性:忽视长期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

2)滞后性:自由竞争形成的价格具有滞后性

3)外部不经济:以逐利为目的的经济人往往靠牺牲生态平衡和环境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弥补方法:“看得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即政府宏观调控,国家干预经济,克服市场缺陷,促进经济顺利运行。

1. 为什么要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毛泽东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 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中国之穷,空前绝后

偏居台湾的蒋介石断言,仅解决大陆5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难以负担的大包袱。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

为什么要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客观原因:国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外部原因:苏联的成功经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主观原因:在两制极端对立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的教条和社会主义的教条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自然要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优越性就是效率高,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90年代末以来,中央相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反哺农业等重大举措,一旦决定,就能马上实行。

相比之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外国学者对此做了比较,指出:“中国的政治制度给了政府足够的控制力,而在巴西,中央政府可能没有这么大的权力来这样做。”“在所有对中国模式感兴趣的国家中,只有印度的规模可以与之竞争。但是像巴西一样,政府要想在几十年中坚持一项固定的经济计划,可能很难。”

江泽民:“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离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中国如果走向资本主义是个什么结局呢?不但发展不起来,富强不起来,而且连国家和民族的独立都保不住,势必变成帝国主义的附庸,没有什么独立主权。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早就讲清楚了。

有些人老是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搞市场经济好啊,可是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几个字,认为是多余的,总是感到有点不顺眼、不舒服。国外一些人提这种问题,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因为他们看惯了西方的市场经济,也希望中国完全按照他们哪个样子去搞。

我对西方国家一些来访的人说,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1994年12月9日—14日,在天津考察工作时讲话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内涵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并不具备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4)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概括地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运行模式。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构成要素。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与实现途径、行动指南一起,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充分体现了党的制度自信与成熟。

(一)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决不能搞私有化

1、不能用“经济人”假设来否定公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但在要不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些杂音、噪音。改革开放以来,有人贩卖新自由主义那一套理论,炮制种种“理由”,否定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张私有化。他们以西方“经济人”的假设为依据,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公有制违反了人的自私的本性,是人为地强制建立的,因而注定是没有效率的,是要失败的。只有私有制才符合人的本性,改革必须按照人的自私的本性,实行私有化。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一经济人假设,由于它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经济地位的不平等,从而掩盖了剥削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什么抽象的、永恒的、全人类共同的“人的本性”,存在的只是具体的、由现实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人性。

自私是一种观念形态、一种思想意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自私、利己主义不是天生的,不是人一生下来就自然而然具有的本性,不是任何社会的人都是自私的。

自私观念是在原始社会瓦解后,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它是私有制的产物,将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失。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既是社会主义原则的要求,也是出于国家战略的需要。(1)国有经济在经济命脉行业和领域占优势地位,可作为行业运行发展的稳定性因素、保证国家经济社会的基本安全;(2)国家通过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骨干企业,贯彻其产业政策(产业升级、科技进步等):(3)国有经济是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4)国有经济是国家贯彻收入分配政策的组织基础。

如果我们被自由主义教条的迷雾蒙住眼睛,把国有经济完全撤出竞争领域,那就叫“自废武功”;如果我们用搞运动的方式去搞私有化,“破罐破摔”,那很可能让腐败分子窃取全民财产。

从2008年的统计看,中央企业82%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产、冶金、机械行业。中央企业承担几乎全部石油天然气、乙烯生产,全部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的55%,电力设备的70%;在第三产业,中央企业承担民航运输周转量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的89%。根据统计数据,国有工业企业还有2万个,全部国有企业还有10万个左右,但统计口径是“三级及以上企业”也就是说,其很大一部分是大型企业集团下的分公司。

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国有企业,在事关国家安全与命脉的行业与领域,还保存了一席之地。但从总量上看,国有经济比重已接近极限,“退出”的领域已很有限了。

(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2012年4月11日)

3、苏东剧变的教训表明,搞私有化会使我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邪路。

俄罗斯国企转制的八条教训:

(三)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决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1、我国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进入社会主义时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们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有着发挥积极作用的广阔空间,应该充分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来促进这一转变过程。

2、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一个突出特点。

(一个国家,四个世界)

一般地讲,任何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都不可能是绝对平衡的。但是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还带有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尤其是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仍然是当前一大突出特征,这就决定了单一的公有制是不能适应的。

3、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多、劳动压力大等因素,也使得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难以包揽一切。

只有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才能适应多层次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开就业门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所决定。

从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经济体制的一个弊端就是私有制形式过于单一。我们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一直建立一个“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私有制结构,不仅消灭了私营经济残余,而且排斥和削弱劳动者个体经济,制约了各种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束缚了城乡劳动者的积极性,因而阻碍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关键是要贯彻“两个豪不动摇”的方针。

即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四)理解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从理论上说明三个问题:P66 《讲义》

1、坚持公有制不影响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

主张私有化的观点认为,选择走市场经济道路,就必须实行私有化。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它不具有制度属性;公有制与私有制反映的是不同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两者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市场经济运行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为市场经济运行微观基础的企业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这里的关键是各经济主体必须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至于这些经济主体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并不重要。二是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主要是市场机制调节。由市场机制来调节经济活动和进行资源配置,这与所有制也没有关系。

2、坚持公有制不影响成为发达国家

主张走私有化的观点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实行私有化,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也必须走私有化道路。

这种观点在实践中没有得到验证,在理论上也找不到任何依据。

从实践上来说,目前世界上实行私有制的国家和地区有近200个,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是极小一部分,落后国家是绝大部分。这说明并不是实行私有制就能成为发达国家,相反,原来公有制国家实行私有化以后并不一定就能够带来经济发,更不是私有化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把私有制与发达国家联系起来,把公有制与落后国家联系起来是找不到任何依据的。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是由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不能把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只看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发达与落后二者之间的差别是一个综合概念,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等各方面的整体反映。

很显然,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差距是综合的,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绝不是简单地选择私有制就能够走上发达国家的行列这么容易。

3、坚持公有制不影响高效率

主张实行私有制的观点认为公有制在根本上不如私有制有动力、有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出现了许多新特征,已经从传统公有制发展到了现代公有制。现代公有制和传统公有制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具有自身的经济利益,是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按照公司制的规范要求,国有企业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决策者不是国家,而是企业法人,企业将以自己的法人财产对经营决策的结果承担全部责任。因此企业的运行已经不受公有制或私有制不同产权关系的影响。

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公有制和私有制到底哪一种更具有更高的效率,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现实当中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所有制只是影响效率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比如还有经营管理不善的问题、外部环境的问题等。

第二,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不能替代,但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社会公共领域,公有制更具有自己的优势。。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政治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社会现象,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围绕国家政权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97

一是始终高举人民民的旗帜,以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