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10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复习资料(1:一-三章二节)

2013年10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复习资料(1:一-三章二节)

2013年10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复习资料(1:一-三章二节)
2013年10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复习资料(1:一-三章二节)

2013年10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复习资料(1)

(依据2013版自考教材修订)

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

一、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概念

是指人群周围的境况及其中直接、简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包括自然因素的各种物质、现象和过程及在人类历史中的社会、经济成分。环境既包含自然因素,也包含社会和经济因素。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将环境的范畴确定在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利用行为范围之内,如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使用了“人类环境”概念。

一是用概括的方法对环境的内涵进行描述。其优点在于包容性,但某些场合对个别物质或要素是否属于法律上的环境范畴,需立法机关另行解释;

二是采用列举方法对环境外延进行描述。由于类别话和列举式描述没有对环境做定性解释,因此需要单项法律重新规定或由立法、司法机关,对未在立法中列举的物质或要素,根据实际作出解释;

三是采用概括加列举的方法在立法上对环境的内涵和外延都作出规定。如中国1989年《环境保护法》第二条。概括加列举的方法在适用时更灵活。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足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其含义有三:①环境范畴被限定在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影响的自然因素范围,不包括社会、经济等其他因素;②这种自然因素既包括各种天然的环境要素与自然资源,也包括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③历

形成了“非人类中心的环境准则”。2011年 6月,中国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首次提出与环境性质相似的“国土空间”概念,即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力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

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为: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1987年《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的概括性解释为:是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如土地、森林、草原和荒漠、物种、陆地水资源、河流、湖泊和水库、沼泽和海涂、海洋矿产资源、大气、以及区域性自然环境与资源等。

中国宪法第9条中所说的自然资源,指的是与环境融为一体、突然存在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环境要素。

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不仅包括生物群落,而且还包括环境条件,它们在一定范围内共同组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

与环境概念不同的是,生态系统是以整个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环境等客观存在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类为中心,地球上包括人类的所有生物与环境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中国宪法第26条中所说的“生态环境”其本意就是生态系统,既包括环境,也包括了自然资源。

环境、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在性质上属于自然存在、

据和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其目的和性质也不同。这种不同也决定了单项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不同价值取向。

①当人类以静态眼光看待围绕人类存在的全部自然界整体时,就出现了环境的概念;当人类以是否对人类有用的角度看待自然界整体时,就出现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当人类从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看待自然界整体时,就出现了生态系统的概念。

②我们通常会使用环境保护的概念来概括对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三者的保护,然而从这三者的概念上的异同可以看出,对这三者进行保护的目的也存在着差别:环境保护的目的是维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人类繁衍和健康奠定生存基础;自然资源保护的目的是维持人类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人类福利的持续增长奠定物质基础;生态保护的目的则是将人类还原到自然的原始存在之中,从生物圈平等的境界强调人类及其发展的所有外部条件都应当符合生态系统平衡的自然规律,也就是说只有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符合生态系统平衡的上来,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③从一般意义讲,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外延较大,目的是实质性地协调人类环境利用行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自然资源保护的外延较小,目的主要在于维持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同时间接实现自然保护的目的。

二、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包括①自然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也叫第一环境问题或原生环境问题。②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或次生环境问题。

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控制对象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第二环境问题。

①环境污染问题,是指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将大量污染物质以及未能完全利用的能量排入环境,使环境质量发生明显不利变化的现象。

②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进行大规模建设活动或进行其他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如核试验、生物实验等),而给环境带来显著不利变化的现象。

①地域环境问题时期(18世纪后至20世纪60年代)。主要表现在各国工业区、开发区的局部污染损害和生态破坏。在环境对策上,各国采用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法律对策上主要采取对污染受害者进行事后救济的损害赔偿措施。

②国际环境问题时期(20世纪60-80年代)。

二战后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追求的目标,在资源开发、原材料输入输出、工业生产以及贸易往来等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越来越多,污染物排放总量越来越大冰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伴随着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以及国际水道的流动,环境问题从地域化向国际化方向转变。

针对环境问题不断扩大,联合国在1972年召开了以环境问题国际化为议题的人类环境会议。

③全球环境问题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一方面将发展目标瞄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业,另一方面以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方式将传统生产型企业以及废弃物输出到发展中国家并从中获利;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既面临引进资金和技术的困难,又面临因引进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带来国内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双重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环境问题的演变出现两种现象:一是过去几个世纪发达国家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依然存在,尚未消除;二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大以及生态破坏。

其结果,尽管各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局部环境问题得以缓解,但由于污染物的长期积累和生态系统的逐渐破坏,导致环境问题正向全球化方向演变,突出表现在: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

特征在于环境问题的累积性、渐进性。

从自然科学层面考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式人地关系恶化;从人类社会制度层面考察,当决定使用环境资源的决策人物忽视或低估环境破坏给社会造成的代价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其成因可归结为:

①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正确估计和分配环境资源,从而导致商品和劳务价格不能完全反映他们的环境成本。主要表现在:

第一,环境的成本外部化。即产品消耗的环境成本由他人承担而他人并未通过市场得到补偿。由于很难区分和履行对环境(如大气)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权,所以不存在环境(质量)的市场,产品的价格就不能体现污染物的有害影响,结果导致大量污染。

第二,对生态系统估值不当。在环境总体经济价值中,环境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最容易量化,它等于由资源提供的实际产品和劳务价值。一种资源的某些用途能够出售,而其他用途却不能。因此导致资源存在的不能出售的那部分用途被忽视,从而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

第三,产权界定不清。对资源的开放式管理会促使它们可为任何人开发利用,而资源的环境效应并不能被使用者所认识,结果导致资源破坏。在一国范围内因环境资产缺少产权而造成的环境退化,可能破坏相邻国的生态系统;一国在做出资源使用决策时,更容易忽视它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②政策失误。政策失误是指政府在经济决策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经济活动可能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使得经济活动实施后产生环境污染或自然破坏记过的现象。

在许多场合,政府看似合理的行动,有时也在鼓励低效能和资源浪费,而这些低效能反过来又会引起环境的破坏。此外,地方对本地产品的保护措施、国际贸易中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也会导致政策干预失灵,并加剧已有的市场失灵和环境政策干预失灵。

③科学不确定性。科学不确定性是指依靠现有科学技术不能就某一行为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得出明确和合理的结论的现象。这将会导致决策风险的提高,并影响到成本效益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造成决策者为求当前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环境利益,造成许多不可恢复的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损害,造成上一代人决策、下一代人承担不良后果的局面。

④国际贸易的影响。能够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国际贸易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环境有影响的商品交易,包活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有害废弃物交易活动,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

第二,能够引起环境问题的国际贸易,包括热带木材、水产品贸易等;

第三,应国际投资带来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标准宽松而将污染企业或落后生产技术和设备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妨害人类正常生活并导致人类心理和感观上对环境与自然舒适性认识的降低;二是导致人类生命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自然环境破坏;三是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环境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以及历史和文化遗产价值的逸失;四是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

真正以环境问题为对象的理论研究是在20世纪中期后才出现的。在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了反环境污染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科学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法也逐渐统一,各学科环境保护思想也被统一:

以经济手段推进市场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并以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来判断环境政策效果;以行政手段推行环境管理政策,控制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以法律手段规范人们行为确立公民环境权益和企业环境责任,保重环境保护的经济、行政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以科学进步为基础,提高自然资源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

20世纪80年代后,整合型环境保护理念基本形成,出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并在1992

第二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外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

最早可以溯及中世纪以前的欧洲。

(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叶)欧洲最早的环境法律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在1360年颁布的禁止在伦敦使用露天燃煤炉具的条例。曾经有一名男子由于燃烧煤烟被绞死。公元14世纪,法国查理六世禁止在巴黎“散发臭味和令人厌恶的烟气”。

18世纪中叶开始,铁路、道路建设以及对煤和水力等能源的开发,牧场以及森林在欧洲遭到极大破坏。19世纪以后城市化进程使生活环境卫生成为当时环境保护立法的主要控制对象。

1810年,法国《民法典》中的相邻关系条款被适用于消除工厂和车间散发的不卫生和危险的臭气妨害案件。此外英格兰、卢森堡、意大利也各自制定了防止工业空气污染的法律。

“妨害”和“相邻关系”概念还被运用到欧洲各国处理越界污染的案件中。

除了污染控制立法外,各国有关环保立法的目的主要是保护如森林、渔业等自然资源。

1930年罗马尼亚通过了世界上首部保护自然遗迹的法律。

美国1785年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土地勘探开发的法律,准许开发西部土地并予以出售。19世纪初叶美国宪法确立了联邦资源管理制度和卫生安全保护措施框架。19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环保立法开始分化为自然资源和污染防治两大部分。

日本1874年建立了自然公园制度。1898年制定了《森林法》。1888年因纺织厂煤烟污染发生了市民防止煤烟运动,大阪府制定了《煤烟管理令》。1919年制定了《狩猎法》。1920年《都市计划法》、1932年《国立公园法》。

(20世纪初叶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仅靠传统私法事后救济已经无济于事,各国人民要求政府采取积极对策,为此,以控制环境污染为中心的环保立法开始在发达国家制定。

在欧洲主要采取行政控制方法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管理,之后采取事先预防措施,开始提倡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环境政策以及监督环境状况,另一方面开始谋求在体制上和国际上立法保护一个安全和卫生的环境的权利。

20世纪20年代田纳西州水资源开发中,对防治洪水和土壤保护问题的探讨掀起美国第二次环境保护浪潮。厉行节俭政策促使美国联邦将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运用到立法中,并于1936年制定《公共汽车尾气控制法》后来这种方法还广泛利用到联邦水资源利用项目中。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任何联邦活动及其方案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在日本,二战后曾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因公害造成人体健康损害和财产损失大幅上升。1959年制定《水质综合保护法》和《工场排水法》,1962年制定《煤烟控制法》;举世闻名的“四大公害”事件促使其1967年制定《公害对策基本法》。

(20世纪初70年代后)

①发达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全方位展开。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目的上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

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注重完善控制区域污染的环境立法,同时将自然保护立法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立法中独立出来;修改传统刑事、民事立法以适应环保需要;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从注重对污染的末端控制转变到对资源利用的全过程管理;完善处理国际环境问题的国际立法;注重国内环保立法与国际环境立法的协调,强调越界污染损害的国家责任以及探索国际环境保护合作;

从20世纪 90年代后,以国际环境法为统帅,重点放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立法上,在全球环境保护理念下修改国内环境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还制定了有关促进循环经济和废物再利用的法

②发展中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拉丁美洲国家,殖民时期结束后的第一步是采用以资源保护为本位的立法取代了以资源利用为本位。许多国家修改了土地、水以及矿业法,并采用法典编纂方式,总原则是资源保护第一、资源利用第二。在东亚,受日本环保立法影响较大,各国和各地区以日本公害立法为模式。

二、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前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时期。《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夏代规定“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已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略,以成鱼鳖之长。”体现了维持自然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思想。

秦代《田律》中规定的生物资源保护措施,体现了先秦时期萌芽状态的生态学“以时禁发”思想。

西汉《淮南子》中的《主术训》总结了先秦关于生产与保护、开发与抚育的基本思想。

《唐律》有“杂律”一章;此后各朝代多沿唐律。主要为了保障统治者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只是作为财产的一种形式予以保护。“持续利用”和“节约使用”是早期环保立法的基本理念。

②新中国成立后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此时局部发生的工业污染仅仅被看做是职业病防护的卫生问题。

1954年中国宪法确立了自然资源的国家所有制。此时重视对农业命脉的自然环境要素的保护,并在水土保持、森林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等方面制定了若干纲要和条例。

1958年的“大跃进”,盲目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在“大炼钢铁”“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发动了狂热的“群众运动”,我国自然资源遭到了一次大规模的冲击,造成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在防治工业污染方面国务院各行政部门通过部门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形式,在工业设计卫生、工厂安全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以及放射性卫生防护方面作出了规定。但60年代的“文革”导致许多过去依靠行政手段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被否定。

1972年6月5日中国出席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大会散发了文件《只有一个地球》。因此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也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转折点,拉开了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

1973年中国召开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提到了国家管理的议事日程。会后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计委制定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首次确立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32字方针,并就全面规划,工业合理布局、老城市环境改造、综合利用、除害兴利、与对土壤、植物、江河、海域、森林、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以及环境监测、环境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环境保护投资和设备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这实际上是中央政府对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宣示,这个规定当时起了国家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作用。据此,国务院于1974年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1973年到1978年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国家环保政策和规划纲要,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环境污染防治的制度或措施,如“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还制定了一些防治沿海海域污染、放射性防护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还制定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为首的污染排放、生活饮用水和食品工业等方面标准,使国家环境管理有了定量指标。

1978年修改的《宪法》第11条为中国制定专门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奠定了宪法基础。

1979年9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了环境保护法草案。并以“试行”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开始建立。

发展时期(自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到1989年环境保护法修改颁布前)。

1982年修改后的宪法地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9、10、22条也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作了规定,这为全方位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提供了

从1982年至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法律以及森林、草原、渔业、土地、水资源、野生动物保护等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在一些重要的民事、行政和诉讼等基本法律中也规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内容。

国务院及其环境资源主管部门还以上述法律为依据分别制定了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各地也相应制定了地方性法规与规章。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加国际环境合作,加入或签署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协定或双边协定,如《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及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议》等。

同时,中国还依法制定和颁布实施了大气、水质、噪声等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等国家或地方标准。

至此,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实施一直处于“纸上谈兵”状态,总体上呈“局部有所改善、总体还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状态。

改革完善时期(自1989年修改颁布环境保护法到1999年修改颁布海洋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1993年设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后为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水土保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新法律并修改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1997年修改刑法专门在第六章第六节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全国人大常委会还组织实施了多次环保执法大检查活动。

国务院也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农药管理、城市市容和环卫管理、城市绿化、海洋污染防治以及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保护等领域制定了行政法规。此外中国还加入了《京都议定书》《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等重要国际环境条约。

但这个时期政府高层在经济决策时对环保考虑不够,流于一般号召。环保指标没有全面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区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

强化时期(自2000年修改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法》至今)。

2000年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确立了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和超标排污违法制度。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认得全面发展。”200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计划”改为“规划”,并首次将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与能源有关的指标确立为约束性指标。2012年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自觉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总的说来,这个时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取得丰硕成果,法律制度和法律责任规定不断严格。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防沙治沙、放射性污染防治、海域管理使用、可再生能源、清洁生产促进、畜牧法、城乡规划、突发事件应对、循环经济促进、海岛保护法等法律;修改了渔业、水法、野生动物保护节约能源、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等法律;批准了防止倾倒废弃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96年议定书),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也分别规定了与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侵害救济的有关内容;刑法修正案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国务院还或制定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行政法规。

2010年6月国务院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

总之,十一五规划确立的节能减排指标基本完成,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环境恶化的总

第三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法学的新兴学科,它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渗透的特点,也是法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边缘学科。它既是一门研究法律规范的学问,又是一门法学方法论的学问。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定义和特征

是指以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侵害为目的,调整人类环境与资源利用关系(也称环境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内容:

①调整对象是人类在从事环境利用行为中形成的环境利用关系。环境利用行为是指人类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有意识地获取环境要素或者从环境要素中谋取利益的活动。

②目的是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与资源,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破坏。

③范畴既包含直接确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与资源行为准则的法律规范,也包括其他部门法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

此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索要控制的是可事前预见的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

①社会性,也称公益性。这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其他法律的主要特征。其有两个因素决定:一是环境要素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要么属于公共所有,要么不属于任何人所有。二是破坏与维护环境的受害或获益群体具有广泛性。当然环境的社会性或公益性特征并不否认其阶级性和民族性。

②政策性。这根源于国家和政府对环境公共产品和环境公共利益的自觉保护。体现三方面:

第一,政策的法律化与法律的政策化。政策的法律化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往往是政策先行的结果,当环境政策长期实行变成稳定的制度时经过立法程序就上升为法律。法律的政策化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内容有明星的政策性色彩,其实施通常要通过政府制定政策加以落实。

第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需要根据环境质量的变化频繁修改。因为环境质量的变化远比社会基本关系变化快得多。

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执行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影响。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稳定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执法较严格;相反,面对复杂经济情势时就比较宽松。

③科学技术性。体现在三方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

第一,制定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等自然规律。各国进行专门环境立法的重要原因就是控制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问题,即以法律手段将人类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数量控制在环境容量以内,以保护生态平衡。

第二,内容以环境科学、生态科学为基础。无论是大气、水、海洋还是其他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均以自然科学为基础。

第三,实施必须依靠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等科技手段。环境质量标准是判断环境质量好坏的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判断排污者是否行政违法的标准;环境监测被称为环境保护的耳目。

④综合性。即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采用的保护手段具有多样性。体现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第一,是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既利益私法性的民事手段,也采用公法性的行政与刑罚手段。

第二,是程序法与实体法的融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要是关于主体的权利义务的实体性规范,但由于环境问题特殊性,对其纠纷的处理也需要特殊处理程序。

第三,是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融合。由于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和流动性,可能由局部问题发展成为区域性问题甚至全球问题,因而在主要依靠国内法解决的同时,也需要国际合作。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立法者拟实现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理想和目标,是确立环境与资源保护

各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直接目的基本一致,即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但在最终目的上产生分歧,产生了目的一元论和目的二元论。

“一元论”认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最终目的是唯一的,即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或“环境优先论”;“二元论”认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最终目的不仅在于保护人体健康,而且还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各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最终目的逐渐演变为“可持续发展”。

中国也在199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确立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立法目的,并作为后续制定或修订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最终目的。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目前在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不是独立法律部门,其中的环境污染防治立法被归到行政法部门,而自然资源立法被归到经济法部门。

本教材认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理应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独立组成部分。其原因是:

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其特殊的产生背景。它是在传统法律部门无法对环境实施有效保护的背景下产生的。传统法律部门的手段和方法在救济环境与资源侵害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是:第一,传统法律部门基本上属于事后救济,这与公众要求对环境污染实施预防和避免损害得预期有较大差距;第二,传统法律部门对环境问题的救济属于个案救济,这与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大规模、连续性、潜伏性损害对公共环境利益的影响不符;第三,传统法律部门对环境问题的救济属于分散救济,这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不符。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作为对环境问题进行事前预防、事中控制、整体解决的法律部门就应运而生了。

②中国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的调整对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其特殊的调整对象,它将人类生存环境作为保护对象、将人们在利用环境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作为其调整的特定社会关系。这种因环境利用产生的社会关系在主体地位、权利义务内容和客体指向等方面具有交叉、牵连和复合型的特征,很难简单用传统法律部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来概括和表述。

如果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律规章分别划入民法、经济法或行政法中,不仅会出现这些法律部门无法对环境问题予以专门、全方位关注,还会因其调整的社会关系分散不一而导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目的不能实现,还会出现许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规章难以纳入某一法律部门的现象。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由于其使用综合性的法律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所以与其他法律部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联系:

第一,在专门环境污染防治法出现之前,环境污染问题主要依靠民事侵权救济机制解决,即使在当前民事救济机制对污染受害人救济、环境损害的赔偿依然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第二,民法中民事权利的规定如人身权、财产权是环境污染受害人寻求就觉得权利依据。在环境权作为独立民事权利获得法律承认之前依然如此。

第三,民法的物权、相邻权制度对自然环境要素的保护、公众环境权益的维护也起到一定作用。

区别:

第一,公私法属性不同。民法对环境的保护属于私法保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则更多运用公法手段保护环境。

第二,民法对环境的保护属于事后救济,相对比较被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对环境保护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且更侧重于事前预防,趋向于主动。

第三,民法对环境受害者的救济是个案救济,侧重于对个人利益或私益的维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二者都是公私交融的法律部门,在政府主导性、政策性、综合性等方面具有相同特质。自然资源既是环境要素也是经济要素,环境问题本身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以及经济法的宏观制度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运用。但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保护的立法逐渐形成庞大体系,在立法目的(保护环境与人体健康)、价值追求(可持续发展)、内容体系(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上与经济法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从经济法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法律部门。

宪法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定的依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不得与宪法相违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就是政府干预手段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体现且法制化的结果。因而在许多国家被视为行政法的组成部分。即使在中国,最核心部分的“污染防治法”也作为了行政法的组成部分,但二者还是有较大差异:

第一,立法目的不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立法宗旨,行政法则以规范行政行为、控制行政权滥用为目的。

第二,运用手段不同。行政手段只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使用的一种而不是全部,还运用经济、科技、法律等多种手段保护环境反之,环境保护只是政府干预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政府干预的全部。

第三,专业性不同。环境问题既是国内社会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其国际立法和国内立法已成为庞大专业领域,甚至与外交、军事、国家安全、国际政治密切相关,远超行政法领域。

用刑罚手段保护环境是现代各国共同做法环境刑法正在成为刑法体系的组成部分。但这只是一种手段,环境问题主要还应当通过教育、技术、经济、行政、民事手段等加以解决。

其结合点是国际环境法。在环境问题区域化、国际化后,国际社会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约、条约和议定书既是国内法渊源也是国际法的重要渊源。因此国际环境法一方面是国际法研究对象,但又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对象,但主要还是属于国际法范畴。

第二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概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包括渊源体系和立法体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渊源体系是指由环境与资源和保护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在中国,包括国内法渊源和国际法渊源。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内法渊源包括:宪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环境与资源保护专门法律、其他法律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条款、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与规章、有关司法解释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国际法渊源主要指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环境公约、条约、协定、和议定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立法体系是指有立法权的机关按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制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规范性文件组成的有机整体,包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与规章。但不包括司法解释和国际环境公约、条约、协定、和议定书等。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内容

第26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第9条: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10条: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第22条第2款: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主要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综合性法律和单行

规定。单行法律是指根据环境与资源要素的不同或者污染物的不同而分门别类地制定法律。

①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89年12月)。

②污染防治法。目的在于预防、控制向环境进行的污染物排放,以减轻排污行为对环境的危害,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放射性防治法等,还包括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等。

③自然资源法律即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对不同的自然资源部门分门别类制定的法律。中国包括水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节约能源法、海域使用管理法、可再生能源法等。

④自然保护法律即国家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制定的专门法律。与自然资源法律的区别在于,自然保护法律通常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唯一价值,而自然资源法律则具有多元价值目标,除对自然资源保护外,也强调对其的开发利用。

中国目前已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海岛保护、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

①民事法律中:中国2007年物权法第46-49条对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规定,第122-123条对自然资源用益物权的规定,地90条对环境相邻关系的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中国2009年侵权责任法65-68条的规定。中国2012年8月修正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对包括环境公益诉讼在内的公益诉讼进行了原则性规定。

②行政法律中:受政府主导影响,一方面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需要行使行政职权,另一方面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行使行政职权中侵犯或影响相对人合法权益时,相对人也可依据相关行政法规寻求救济。由此中国有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条款也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组成部分。

③刑事法律中:各国用刑罚手段保护环境与资源逐渐成为共同做法。中国刑法第六章第六节设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④其他:如公司法、证券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条款也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是指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根据立法法,其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依据立法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一是为执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是宪法第89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分型的行政法规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

是指由享有环境与资源保护监督管理职权的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法律或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范性文件。

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等已经单独或联合发布了大量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规章,如环境影响评价公共参与暂行办法、环境信息公开八法(试行)、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境信访办法等。

在保持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各地方制定了大量的有关环境污染防治、资源与生态保护的地方法规与规章。

司法解释是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分别就法律的具体适用做出的解释。如最高法《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检《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国际捕鲸管制公约、东南亚及太平洋植物保护协定、南极条约、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防止因倾弃废物及其他物质而引起海洋污染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基础值得巴塞尔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

第三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的概念

指受法律调整的环境利用行为主体之间发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环境利用关系。

①是具有多重牵连性质的法律关系。现实中,不论所有权关系如何,都存在着不同利用行为的多个主体同时从某些环境要素及其功能与效益上获益的现象。它们既存在民事关系,也存在行政关系,需要同时采用公法和私法手段和方法予以调整。

②以人类平等利用环境的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

国家通过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确立平等地利用环境的权利或者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益,是现代法律保护人类本能利用环境行为并限制过去受到法律保护的开发利用环境与资源行为的表现。,它表明国家意识到保护本能利用行为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要求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应以不危害本能利用为限。这也是天赋人权在20世纪中后期的一种新的复兴。

③是结合并体现自然生态规律的人类意志。与一般社会关系不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建立在环境利用行为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调整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唯一目的,通过调整环境利用关系来防止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损害,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是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终极目的。为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必须体现自然生态规律。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

①公众一般包括公民(自然人)和由公民组成的团体。从生态学意义看,公民(自然人)是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从宪法意义上看,公民(自然人)权利是人权的核心内容,因此公民(自然人)必然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主体,且总是受保护的主体,一般国家会通过立法赋予公民(自然人)优美环境享受权、决策参与权和民事及行政诉讼参与权。

基于公民(自然人)的弱势地位和政府公权力介入开发利用环境行为的不足,各国出现了由公民(自然人)结社组成的环境保护组织。

环境保护组织一般指由公民依法自发成立的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社会团体。许多国家,环境公益诉讼主要由环境保护组织提起,其本质是保存自然环境的原生状态和保护公民对环境的本能利用。

②中国公众的环境权益与环境保护义务

A环境权益理论沿革与发展。环境权益理论源于西方法学界知道的环境权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依据宪法基本人权保障规定引申重来的一种新的权利形态。目前各国和国际组织对环境权一般表述为“人类享有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生存的权利”。但还存在争议。

美国学者的“公共信托论”和日本学者的“环境支配权论”对环境权理论贡献最大。

1968年萨克斯教授出版的《保卫环境-公民行动战略》一书中首次根据公共信托原理提出了“环境权理论”。认为公共信托理论有三个原则可适用于环境保护领域:第一,对公众而言他们对大气和水享受利益非常重要,不应将其作为私的所有权的对象;第二,自然给人类提供大量恩惠,所有公众都可以自由利用,与利用者是企业还是个人无关;第三,建立政府的目的是增进一般公益,不能为了私利而将原本可一般利用的公共物进行限制或改变其分配方式。

1970年3月,在日本召开的公害国际研讨会上共同发表的《东京决议》,首次提出“请求将全人类健

享受权利作为基本人权之一种,并将该原则在法的体系中予以确立”的环境权主张;之后日本大阪律师会成立的环境权研究会认为,环境权是“支配环境和享受良好环境的权利”。对于过分污染环境,影响居民舒适的生活或者造成妨害的,可以给予这项权利请求排除妨害及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公众负有在一定忍受限度范围内忍受公害的义务。因此可将环境权理解为私权的一部分,即以环境为直接支配对象的支配权。

由于环境具有与传统无权和人格权所不同的性质,日本法院判决认为“环境是一定社会的自然状态,在对环境的认识和评价上居民普遍存在着差异,不可能共同享受排他的支配权,在立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不能将环境权理解为私权的对象”,“环境问题应该通过民主主义机构决定。”环境权只能作为单个居民的“环境自主权”对待。目前日本各种环境权利表述被法理学界称为“新的权利”,包括日照权、厌烟权、知悉权、舒适权、平等生存权等。

中国规定“环境权益”首见于2002年《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1条: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国务院2009和2012年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均将“环境权利”作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中国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体系之中(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包括7项:即工作权利、基本生活水准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健康权利、受教育权利、文化权利、环境权利)。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规定,政府将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以保障公众环境权利的实现。

自学教材认为,公众环境权益既是公民基本权利中与享受优美环境相关的、非独占性的权利和利益的集合,也是公民对其正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享有的不受他人干涉和侵害的权利和利益。任何改变环境状况的行为都可能侵害公众环境权益。

当环境权益适用于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或者据以参与环境决策的场合,公众环境权益就会与公权力发生关系而与人权或宪法性权利相吻合,从而衍生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及救济请求权。

当环境权益适用于物权法的相邻关系或侵权的场合时,公众环境权益就会与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行为人发生关系而具有私权性质。但公众在私权意义上适用环境权益时,不必等到妨害或侵害实际发生才可以行使,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补偿可得利益损失等具有预防效果的民事责任形式也是法律救济方法。

因此,环境权在公民要求国家保护环境或者据以参与环境监督和管理意义上使用时,因其与公权力发生关系属于人权或宪法性权利,主要具有公权益性质;当环境权用于私主体之间法律关系时,因其具有自权益性质而成为实质上的私权。

B公众环境权益内容

第一,优美、舒适环境享受权。既包括对清洁环境要素的生理享受,也包括对优美景观、原生自然状况的精神和心理享受。其中有一部分权利与国家对自然资源所有权相重合,另一部分是作为自然热特有的权利。因此当表现为不特定多数自然人特有权利受到不当决策行为或开发利用行为侵害时,公众可通过环境公益诉讼请求加害人消除危险、排除妨害和恢复原状。

第二,开发利用环境决策与行为知悉权,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的政府开发与环境决策行为、企事业单位开发利用环境行为等,公众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例如依照《循环经济促进法》,公民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除行政机关依法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外公众有权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环境信息。

第三,开发利用环境决策建言权,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的政府开发与环境决策行为、企事业

予以尊重并慎重考虑。当行政机关审批某项环境与资源行政许可直接关系公众重大利益的,利害关系人有被告知、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环境与资源行政许可决定,公众有权查阅。如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公众就规划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被政府审批或批复机关认真考虑、并获得相关说明的权利。

第四,监督开发利用环境行为及其检举和控告权。如《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公众有权监督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公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检举和控告一般指公众以举报、揭发等方式向有环境与资源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报告环境与资源违法行为。如《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公民有权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

第五,环境权益侵害救济请求权。当公民认为自身环境权益受到或可能受到不当或不法政府决策或企事业单位开发利用环境行为的影响或侵害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或者民事诉讼请求救济,可以请求法定机关、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20世纪70年代源于美国,并非独立的诉讼领域,而只是一种与原告资格认定相关的诉讼方式和手段,既可以在行政诉讼中采用,也可以适用于民事诉讼程序。

2012年中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中国实践看,能够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机关”主要包括检察机关和行使环境与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权的行政机关,“有关组织”主要指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既包括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也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上述机关和组织要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还需有“法律规定”为依据。目前中国仅有《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第二款有规定: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

C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

首先是关心和保护环境的一般义务,即关心环境与合理实施本能环境利用行为的义务。此外还包括日常生产生活中减少自身行为对环境负荷的义务,如倡导节约精神,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费以及减少购买和使用污染环境的产品等。

其次是忍受一定限度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特别义务。这是衡平各类环境利用关系的法律选择。只要排污或者开发行为不超过排放(控制)标准或者行政许可的限度和范围,行为的影响未对公民构成可测定(计量)、可预判和可证实的妨害或潜在风险的威胁,公民就有义务在行政许可的限度内对排污或开发为予以容忍。当干扰和妨害超过了常人忍受限度时就属于权利滥用行为,受害人可以依法提出消除危险和排除妨害的请求。

忍受义务来自法律规定,即只要法律不禁止某个干扰行为的存在,公民就应当予以忍受。如一定限度内的相邻噪声干扰或符合标准要求的排污行为。

一般情况下忍受的判断标准是排放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它以行为是否构成实质性影响为准。

与忍受相关的问题是政府在规划和审批环境利用行为时负有使该行为尽可能不对相邻人产生妨害或带来危害风险的注意义务。

按照受益者负担原则,开发利用环境行为人一旦依法向政府支付环境费,用于组织环境治理和恢复工作。公民在容忍的同时有权对环境费的收支和使用状况进行监督。

公民有权利根据科技发展敦促政府适时修订环境标准。政府有义务适时修订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废止原来的标准。

①一般权利与义务

的权利,然后按照自然资源规划或环境保护规划实施开发利用环境的行为。同时还必须接受国家对其利用行为开展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

a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与义务。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恢复更新应当符合自然规律,同时应受环境与资源法律的限制。例如,开发利用者有义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承担对自然资源的养护责任、适当考虑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负有遵守法律规定的其他干预性、给付性、计划性以及禁止性和命令性等义务规范。

b利用环境容量排污的权利与义务。利用环境容量排污的权利又称排污权,它是行政机关依法赋予排污者依照法律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像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权利,而非宪法上的基本权利。利用环境容量排污者有义务遵守行政机关已发许可的排污范围、排污方法、排污途径以及按照排污标准所限定的种类、浓度和数量等排放污染物,并依法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排污申报登记、缴纳排污费、接受现场检查等法定义务,以及负有法律规定的其他干预性、给付性、计划性以及禁止性和命令性等义务规范。

当造成环境污染侵害时,即使主观上无过失或排污行为符合行政法规和排放标准,也有义务依法向受害者承担相应的消除危险、排除妨害或赔偿(补偿)损失的责任。

②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

a法律意义上的企业环境责任,是指企业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上的强制性规定所应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

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则是指实施开发利用环境行为的企业作为一类社会群体对社会以及其他公众承担的除强制性法律规范外的环境保护义务。

其特征是:第一,责任主体为实施开发利用环境行为(排污或开发资源)的企业,他们同时也属于社会公众范畴,是社会群体的一类;第二,这种责任并非来源与法律强制性规范,而是源于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企业用以维系和调整与本能利用环境的公民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道义责任。

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可分为两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对环境立法有关强制性规范的遵守,这是最基本义务的;第二层次是企业自主地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包括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中的指导性、任意性规范的履行,或者企业主动地适用被各种社会组织推荐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规则,或者自主树立环境保护理念并付诸实施

从国外实践看,企业主动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目的有四:一是宣示环境友好性和社会公益性,以提升国际影响而有利于贸易;二是迎合消费者高涨的“绿色消费”意识,提高社会的认同感而促进产品销售;三是节约能源和资源,削减成本;四是事前回避环境风险,预防应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巨额赔偿。

企业要通过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得到更大利益,需具备2个前提条件:首先必须是环境立法给企业确立了一系列明确、具体而且公平的法律运行机制和指导开发利用环境的行为模式;其次是政府及主管部门严格和平等地执法,避免出现企业可通过违法获利却由国家和社会公众来承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后果的现象。

b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的表现。

第一,通过环境质量体系认证或获得绿色标签认定。

第二,推行清洁生产。其方式是一方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避免粗放式生产模式,从而用更少资源生产更多产品;另一方面是改进排污设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数量,减少或避免企业在运营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主动对外宣示企业环境保护守则。许多企业为占领更多市场,积极宣扬自身环境保护理念或主动按照政府或环保团体的引导制定环境保护准则。有的企业还按照政府指导性要求或者社区与环保团体请求,自愿与周边居民签署防治污染协议或污染物减排计划。

环境行政机关。其宗旨和职能是专门针对环境问题采取各种对策。如美国1970年成立的联邦环保署;1971年日本的环境厅(现为环境省)。目前西方国家环境行政机构的基本格局是一种以环境部或环境行

政机关的专门环境行政为中心,以关联行政机关的个别环境行政为辅佐的协同模式。

②中国各级政府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职能

a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既是对国家财产的保护,也是对公众环境权益的保护。为切实贯彻宪法规定的国家职能,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授权中央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行使对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监管职能,并根据各届中央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不断调整。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中央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设立本地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国通过法律和政策宣示为基本国策的有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节约资源。

1983年12月,第二次全国环境会议上国务院根据当时的国情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其背景是:首先,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保证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其次,制止环境进一步恶化,不断改进环境质量,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再次,创设一个适宜、健全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最后,远近结合、统筹兼顾是中国实现持续发展的重大利益。

C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政府的重要目标。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2004年3月国务院在向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政府工作新理念。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把建设资源节约

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d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发展大计。为此,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③中国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机构

中央政府实行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与其他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管理的体制。依照《环境保护法》第

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

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

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除少数法律直接授权政府管理的环境保护事务外,行使环境保护行政职权的专门机关分两类:一是

国务院环保部门(环境保护部),对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另一类是国务院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有

关的主管部门,在他们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实施分工负责的监督管理。

依照《环境保护法》,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依照宪法和立法法,地方政府及其环境行政机构除享有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所赋予的职权外,还享有地方立法赋予的执行地方环境保护事务的职权。

a专门对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国务院环保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1974年国务院成立20多部、委组成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所属办公室负责;1982年成

国家环境保护局;同年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98年升格为国务院直属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同时撤销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2008年进一步升格为环境保护部。

从国务院环保部门职权看,统一监督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全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部署与协调;二是对本部门、本系统以及国务院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各自在职权范围内行使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行为进行统一指导。目前国务院环保部门职权范围所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执行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中国承担的有关全球环境保护义务等事项。

b其他对环境保护实施分工负责监督管理机关。

第一类是环境污染防治分工负责机关。包括国家海洋局、港务监督机关(归口交通部)、渔政渔港监督机关(归口农业部)、军队环保部门(全军环境保护局)以及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

第二类是自然环境保护分工负责机关。包括土地管理(归口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归口国土资源)、林业行政(归口国家林业局)、农业行政、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另外政府设置的宏观调控、专业经济管理机构的职权中也有许多涉及环境保护工作。如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公安部门可对与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有关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④政府实施环境与资源保护管理的手段

a行使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管理权。

第一,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决策权。即由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授权的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就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与资源制定策略、编制规划以及发布命令并组织实施的行政权力。

第二,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及相关细微的许可权(审批权)。即由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授权的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赋予申请人实施开发利用环境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权力。这类权利既包括对使用(占有)环境容量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特许与专营,也包括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有关行为的登记(备案)、认可和核准,还包括对开发利用环境的行为实行监督管理的行政权力。

第三,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监督管理权。即由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授权的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或行政执法机构,通过现场检查与实地调查、实行环境监测等方式对开发利用环境的行为实行监督管理的行政权力。

环境监测是指政府监测机构或依法接受委托的社会检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按照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运用物理、化学、生物或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进行测定,并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分析环境影响趋势的活动。包括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与应急监测等三大类。

第四,规章制定权、行政强制权与行政处罚权。

规章制定权是由法律授权的环保部门和其他行使环境与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权的机关,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制定执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范性文件的权力。

行政强制权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权力。措施种类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等。强制执行的具体方式包括加处罚款或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等。

代履行: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害、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且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将要造成环境污染或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此外对既存的环保违法现象可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拆除)措施。

行政处罚权是指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对行为人给予行政制裁的权力。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吊销许可证或其他具有许可证性质的证书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种类行政处罚。

当事人对此不服而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停止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逾期不申请行政

b代表国家对环境与资源损害行使民事索赔权。这一权利可以从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1条第二款规定“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依照本法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得以体现。此外最高法院2010年6月《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中有关“依法受理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代表国家提起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也予以了认同。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的客体

指权利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

即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主体从事的、由立法所确认的对环境有影响的行为,包括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为。构成要件:第一,环境利用的主体是人(自然人和法律拟制的人);第二,行为在主观上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第三,行为的结果是获取环境要素或从环境要素中谋取利益。

环境利用行为分为:

①本能利用行为。指行为人在自然状态下为了生存繁殖、适应环境变化所进行的利用和改变环境的活动。

②开发利用行为。指行为人为牟取环境容量与自然资源的经济利益为目的,向环境排放废

弃物质与能量或者开发自然资源等利用和改变环境的活动。又分为两大类:

a环境容量利用行为。环境容量指某一环境单元(空间)所能容纳的污染物质最大量。环境容量利用行为是指经行政机关许可的特定主体(企业)为牟取经济利益而利用环境容量想环境排放污染物或抛弃废弃物的行为。

各国环境立法均规定禁止未经许可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同时还创设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制度。

b自然资源利用行为。是指经行政机关许可的特定主体(企业)为牟取经济利益而从环境要素中获取利益的行为。

观现实的物质财富,是指权利人可以主张的、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环境要素极其自然性状。

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的自然物,还应对其从民法所有权角度进行分析。还有

一些作为环境要素的自然物,如空气、风力,光照,只能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而不能成为具有财产内容的法律关系。另外某些人工制造物或人为划定的区域,只有通过义务人的积极行为才能使权利人利益得到满足,也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

②客观现实的非物质财富与环境功能。应当注意环境功能,即人类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所利

用的环境容量以及自然物为人类和生态平衡系统所提供的环境效益。自然物对环境和生态平衡所提供的这些效能只能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它主要表现为一定的环境效应、生态功能等。

具有环境效能的非物质财富极可能通过人类的主观感受,也可能通过人类的被动接受。但

传统法并不将清新的空气视为法律关系客体,因为不能为人类自由控制和支配。但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空气也可以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自然物存在着的非人类利用价值(自然的内在价值),也应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三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第一节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概述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概述

指能够反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本质、体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

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应当具有法律规范特性;

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不能等同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属于较抽象的法律规范,而目的属于具体和直接的法律规范;

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有原则,与其他部门法共有的原则不能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应当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范之中,并具有指导与纲领作用;

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应该内容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战略性、宣示性口号不宜直接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原则。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制度概述

在中国,制度一词常与政策结合使用。但二者性质不同。政策是执政者在一定时期内确立的行为目标或希望达到的结果,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但可对制度的执行和变革产生影响。而制度是由法律确立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准则,具有法的拘束力,同时在执行中可能要求执政者采取有利于制度实施的政策。

在理论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有基本制度和特别制度之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是指按照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目的和基本原则确立的、具体表现并普遍适用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各个领域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别制度,是指在各单项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为实现立法目的二确立的具有领域性、针对性和特殊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确定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制度的依据:

第一,具体体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因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及表演则一般只具有发的模糊性、概括性或指引性,且大多数不具有法的拘束力,必须通过明确的法律规范来具体确定和体现。

第二,具体反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共通性和本质性的法律措施。本教材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内在联系、规制方法及其本质出发,将具体确立于各单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中的具有共通性法律规范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制度。

第三,依据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法的“立、改、废”逐步完善。因此,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制度是在充分研究了中国国情基础上结合现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将那些经济、适用、可行的方法和措施确立为基本制度的。

按照上述原理,本书将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制度分为环境标准制度、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制度、环境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治理、恢复与补救制度等五类。

三、综合性环境保护法与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关系

综合性环境保护法也称环境基本法,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一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内处于最高位阶,对立法、行政和司法以及法律适用具有指导地位的法律。也被称为“环境宪法”。其产生具有两方面背景:

第一,与经济利益相抗衡的环境利益不能及时在国家政治,尤其是宪法上得到充分反映。

第二,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关系到社会、生活、文化和经济各领域,需要综合平衡和统一协调社会各方利益。

从法律条文考察,综合性环境保护法篇幅较短,目的主要与确立国家综合性环境保护方针策略、调整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明确政府的环境责任、设立专门的环境问题对策委员会以及确立有关环境纠纷处理的法律适用问题;

从法律规范内容上考察,综合性环境保护法对政府环境责任规定较多,义务性、鼓励性和授权性规范运用较多,很少对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职责作直接规定。

中国法学界,一般将《环境保护法》视为环境基本法;但在《立法法》确立的立法体制与框架内,并非国家基本法,所以实践中将其称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领域的牵头法。其内容共分为六章:

①总则。包括立法目的、“环境”的定义、法的适用范围、环境保护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关系、协调发展原则、发展环保科教事业、单位和个人检举控告破坏环境的权利、环保行政监督管理职权职责与部门划分、奖励规范等一般性规定。

②环境监督管理。主要确立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与效力、环境监测与环境状况公报制度、环境保护规划制度、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场检查制度、跨行政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处理原则等。

③保护和改善环境。主要确立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原则,内容包括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以及保护自然区域的职责;此外还分别就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行为中的生态保护、农业环境保护、土地保护、海洋环境保护、城市环境保护和改善以及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做了原则性规定。

④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包括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单位的义务、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类型、工业技术改造的环保要求、“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排污收费和超标排污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禁止引进不符合中国环保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措施、污染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措施、经营有毒有害物品者的守法义务以及防止污染转嫁措施。

⑤法律责任。包括违反该法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责任、环境污染损害的无过失责任制度、环境损害诉讼的特殊诉讼时效以及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准用性规定。

⑥附则。包括国际环境条约在中国的适用和该法生效时间。

中国1989年通过的《环境保护法》的重要作用:

首先,率先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纳入法制轨道,明确了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

其次,为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次,确立了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与其他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管理的环境保护行政体制,促进了环境保护行政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最后,促进了全民法律意识和环境意识的提高,推动了其他部门法在修订时纳入与保护环境与资源相关的条款。

则部分,而环境与资源保护单项法律一般不对基本原则做明文宣示,而是通过具体规定隐晦地表示出基本原则的指导性及从属性。

②与基本制度的关系:

第一,《环境保护法》初步确立和完善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制度体系。如环境标准制度、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即是。

第二,《环境保护法》所确立得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制度,为单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确立特别制度奠定了基础。

第三,有些环境与资源保护特别制度还可以通过修订《环境保护法》而上升为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制度。

第二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一、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

①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以下简称协调发展原则),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考虑到

人和后代人对适当环境质量要求的水平上,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其内涵包括:

第一,协调发展是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在发展过程中的统一协调。只有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人类社会才能在保证生存环境的基础上继续进步繁荣。

第二,协调发展的实质是重视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利益。

第三,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992年里约会议通过的《里约宣言》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包括两方面,即发展与限制。但发展是首要的,这种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即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加以适当限制,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环境、资源、能源的承载力,并为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②协调发展原则的形成。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理论有三:

一是经济发展优先论。主张先污染后治理。认为只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才会有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环境的需求。此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就会自然出现,人们也才会自觉保护环境。

二是环境保护优先论。认为经济的指数式发展会给环境资源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并在某个时间达到极限。因而必须停止增长,把保护环境置于优先地位。

三是协调发展论。这是对上述二者的折中。认为只有恰当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让二者平衡、协调地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和繁荣。

③协调发展原则的法律规定。

法定化: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具体化:国务院在2006年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即经济建设受环境保护制约,强调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适应性;并进一步要求“各地区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④协调发展原则的意义。

第一,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着重从事物之间横向联系角度提出了处理发展与环境之箭矛盾的对策,“可持续发展”则是从纵向、长远角度提出了处理发展与环境之箭矛盾的对策,二者本质上完全一致。我们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时,既要重视横向的利益平衡,又要重视纵向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直以来,中国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根源之一是“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其不良后果是有限资源与能源的枯竭,环境与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协调发展原则强调环境资源承载力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强调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积极意义。

第三,有利于实行社会长久繁荣与发展,是实现社会长久发展的基础。协调发展原则要求在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实质上是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宜的生存环境。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立法目的,并将规划和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通过实施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决策。

②通过“三同时”制度保障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三同时制度通过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与主

环境法期末考试整理

2、环境的定义 ?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个中心事物而言的,即围绕某个中心事 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便构成某一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科学上的环境:也叫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 物生存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等,是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称“生境”。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 物生存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等,是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称“生境”。 ?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 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3、环境的功能 ?生命支持功能(提供物质资源) ?废物消纳功能 ?生态审美功能 4、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比较 ?定义: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

量都称为自然资源。 ?比较: ?自然资源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属于环境要素中可被人类利用的自然 物质和能量。 ?二者的相近:如果把自然资源作为环境因子,自然资源则纳入环境的外延; 也可以把环境作为自然资源系统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把环境纳入资源的范畴。 ?二者的区别:自然资源的认识侧重点是其经济效用、经济价值,而环境则 侧重于系统平衡的生态性概念作为人类共同保护的客体,其根本目标是维护人类环境系统的平衡、保持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关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自然资源大多可以商品性物化,可以界定产权。而环境则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很难通过界定产权来保护。 ?二者的融合:环境资源化(即赋予环境以价值);资源生态化(作为整体 系统的资源生态功能) 5、环境问题的定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者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失调,对 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身体健康以至生命安全及其它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6、环境法的科学基础-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它探索环境演化的规律,研究环 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研究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统一,研究人类生存发展在不同范围内对环境的整体性影响,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

环保法期末考试试卷

共5页,第1页 试卷代号:SZ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学院专接本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试卷 命题教师:李军 试卷使用班级:10.11法律 答题时间:120分钟 考核方式:闭卷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是( ) ①《我们共同的未来》 ②《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③《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④《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2.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的行为 ( ) ①实行审批制度 ②予以禁止 ③征收一定的费用 ④进行监视 3.下列不属于第一类环境问题的是 ( ) ①地震 ②雷电起火 ③火山爆发 ④乱开矿山引起山崩 4.我国环境资源法的适地范围根本不包括( ) ①我国的领陆、领水、领空、底土 ②我国的领陆、领水、领空、底土的延伸意义上的领域 ③外层空间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以外的海域 5.环境法以自然资源法或自然保护立法为主是我国下列哪个时期的环境法的特征( ) ①建国初期 ②创业时期 ③经济转型时期 ④现阶段 6.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尚未明确规定的基本制度有( ) 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②排污收费制度 ③许可证制度 ④限期治理制度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 系部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

简答题 1、植物的根、茎、叶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根的作用:植物的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茎的作用: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叶的作用: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光合作用的过程: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植物都能自己制造“食物”,这些养料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并释放出氧气,制造 养料。二氧化碳+水—阳光—→氧气+养料 2、凤仙花的花朵通过解剖可以分成哪几个组成部分? 答:可以分成4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花萼、花瓣、雄蕊、雌蕊4个部分 3、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哪些条件? 答: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温度和空气等 4、简单介绍凤仙花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 答:凤仙花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根、茎、叶、花、种子、果实。 5、我们在本单元采用了哪些方式来完成观察日记的? 答:写观察日记时,我们以文字、图画、照片、实物标本、拓印等方式。 6、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包括哪些? 答: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分为:种子,发芽,出苗,开花,结果,果子成熟变成种子。 7、怎样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 答:1. 在透明玻璃杯的内侧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2. 把种子放在杯壁和纸中间。3. 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 实验操作 1、实验题目: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植物油、试管、水,有根的一株植物 实验过程:一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二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三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做好标记。 四观察发现试管中的水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试管中的水面下降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 2、实验题目:怎样证明水在植物体内是如何被运输的。 实验材料:一段新鲜的芹菜、烧杯、红色的水 实验过程1. 取一段新鲜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 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 观察芹菜的变化。 4. 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芹菜上午茎慢慢变红了,横切面上有明显的红点。 实验结论:茎能运输水分。

环境资源法复习重点

环境资源法 题型:名词5个、简答5个、案例1个、论述2个 一、环境法四分法 1.基本法 2.环境要素法 3.自然资源法 4.防治污染法 二、环境的概念 环境资源法律中的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个方面。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三、环境问题 (一)概念: 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简称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运动变化而给人类造成的一切有害影响和危害(课件: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使环境条件或因素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 (二)发展(三阶段): 1.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即从人类诞生至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 基本特征:人对自然的依赖、盲从、迷信和崇拜。这个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局部性、短期性和个别性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急剧发展、局部恶化的阶段,又称近代环境问题阶段,即从工业革命开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基本特征: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人对环境的占有、征服、统治和掠夺。 3.环境问题全面发展和局部被抑制的阶段,又称现代环境问题阶段,即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基本特征是: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和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继续存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这个的环境问题又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 (1)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着名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为代表,以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 (2)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着名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为代表,以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 (三)主要表现: 1.全球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 4.淡水资源危机 5.资源、能源短缺 6.森林锐减 7.土地荒漠化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 9.垃圾成灾 10.有毒化学品污染 四、环境资源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环境资源法(简称环境法)是指关于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及其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法律表现形式的总和 (二)特征: 1.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保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也保护人类共享的自然环境,更强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和秩序 2.综合性 环境问题的综合性、环境保护对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资源法是—个高度综合化的法律部门;相关法律部门的交叉和相关学科的渗透,则为这种综合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 1古诗三首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南宋文学家。其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吴船录》《吴郡志》等。 诗主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以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乡村农人耘田绩麻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闹的劳动场面,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译文】 白天在田间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庄男男女女都在忙着干各自的事情。 小孩子还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但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种瓜。【注解】 ①昼(zhòu):白天 ②耘(yún)田:在田间锄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⑤解:理解,懂得。

⑥供(gòng):从事。 ⑦傍:靠近。 ⑧阴:树荫。 【鉴赏】 ①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诗的前两句用昼和夜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②诗的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一个“学”字让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扬之情。 荷香芬芳,伴你成长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诗主题: 《稚子弄冰》从小孩幼稚贪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做戏”的场景,表现了儿童调皮、可爱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译文】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期末复习重点

人类环境分类: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指所有能够对人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和,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因素。 人工环境: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对自然物质加工和改造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和机构等。 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界的变化或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环境结构和状态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由此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有害影响。【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如地震、洪涝、干旱等;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又可以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指因为人为的因素,使某些物质或能量进入环境之中,引起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发生改变,导致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并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条件的现象。 生态环境污染,又称“环境破坏”,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过度地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引起某种或某几种环境要素发生数量减少、形态改变、质量降低,导致这些环境要素固有的环境功能弱化或丧失,从而使环境产生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发展的影响的一种现象。 两者之间的联系:既有区别也有共同点。从差异的角度来看,环境污染主要发生在生产和生活的排放环节,而环境破坏则主要产生于人类对环境要素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更多地表现为对环境要素性质上的改变,而环境破坏则主要表现为对环境要素形态的改变。共性:两者最终都表现为对环境要素固有结构或功能的损害,使环境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现实中不可能对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进行截然的划分。】 环境问题的产生:农业文明时期(农耕火种)——产业革命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日趋严重)——20世纪80年代之后(环境问题开始逐渐表现为全球性的影响) 产生根源: 哲学根源:柏拉图、伽利略、培根和笛卡儿。其中,笛卡儿的“主客二分”对于确立人的主体性和科技的发展的确发挥了进步的历史意义,但他忽视了大自然的整体性和价值尊严,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界盲目的、肆无忌惮的征服和改造。 宗教根源:基督教:只要为了人的利益,征服和掠夺自然是天经地义的。 伦理学根源:自然界只有工具价值,没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价值仅是满足人类永无止尽的欲望。 技术根源:技术发展的不足&对技术的滥用 经济根源:1.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和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负外部性即人们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不利的影响)/2.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3.经济的贫困化(缺乏资金和技术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无法解决因过度开采资源所导致的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的贫困化) 环境保护:指综合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以及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理解【1.具有法的一般属性——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保障实施的/ 2.调整的是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3.是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要点整理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要 点整理 https://www.doczj.com/doc/fe1581923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2014年新环保法对环境的定义: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当今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当今人类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主要是由于高发展和高消费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对策:发达国家可以率先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以降低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污染、破坏和浪费;可以带头开发更洁净、非资源密集型的技术,为社会提供更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社会服务,在财力和科学技术诸方面支持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大多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除了贫穷之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自然资源和转嫁污染,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 环境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 对策:发展中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扩大生产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要使用清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维持生物多样性、控制人口,努力保护和改善环境。 3.环境保护的概念:所谓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使环境符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环境保护法的概念: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总称。) 5.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1)概念: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 (2)《环境保护法》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试试题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文件是( B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 C.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D.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体现的生态规律是( D ) A.“物物相关”律 B.“时空有益”律 C.“协调稳定”律 D.“负载定额”律 ⑴“物物相关”律。“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 ⑵“相生相克”律。美国白蛾、鼠—蛇;物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动植物检疫等法律。 ⑶“能流物复”律。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关于防止环境污染,尤其是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定。 ⑷“负载定额”律。以产(生物产量)定供(畜类或其他物种数量)的规定;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包括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的规定和关于限制冲击周期,如禁止春天砍树、除草、夏时捕鱼捉鳖的规定。 3.在我国现行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 ) 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B.《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C.《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4.由我国首创的防止新污染产生的法律制度是( A ) A.“三同时”制度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美国 C.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D.排污收费制度

5.依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排污者可以申请减缴或免缴排污费的情形是 ( C ) A.被评为“环境友好型”企业的 B.经 营亏损、资不抵债的 C.遇有不可抗力和其他突发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 D.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 的 因为国内没有完善的治理技术、国家又急需的产品,或者企业原来工艺设备落后,经过积极治理,仍难达到标准的,经过批准,可以减收、免收或缓收排污费。 6.从狭义上讲,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税是指( A ) A.矿产资源税 B.土地使用税 C.林特产品税 D.水产品税 7.依照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物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 B ) A.浓度控制制度 B.总量控制制度 C.源头控制制度 D.末端控制制度 8.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环境与资源单行法规中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 D ) A.具结悔过、消除危险、赔偿损失 B.返还财物、恢复原状、支付违约金 C.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恢复名誉 D.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 9.向已制定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 B )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D.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10.在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中,率先规定“达标排放、超标违法”制度的是( C ) A.《海洋环境保护法》 B.《水污染防治法》 C.《大气污染防治法》 D.《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1.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确立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原则是( A ) A.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 B.船东和保险人共同承担风 险 C.保险人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 D.保险人和承运人共同承担风 险 第六十六条国家完善并实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按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的原则,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 实施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2.2008年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 D ) A.对地方水行政部门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B.对地方环保部门及其负责人考 核评价的内容 C.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D.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 评价的内容 第五条国家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1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得超过标准值( B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班级:姓名: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蚯蚓生活需要阴暗、潮湿的环境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5、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6、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7、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8、池塘里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非生物为生物提供生存的环境. 9、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0、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如果生物群落里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1、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2 种消费者,生产者是水稻 12、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保护环境 13、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4、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草→鸟—→蛇→鹰 问答题 1生态瓶中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 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 2. 生态瓶中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 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产生不良影响。 3 为了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至少举出两例说明。(6分) 答:1热爱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2爱惜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 3优化生产方法,防止环境污染。 4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生活在热带,亚热带.那里水分充足,气候炎热,所以它的叶子比较宽大. 松树生活在温带和亚寒带,寒带, 它的叶子呈针状,可防止叶子被冻伤,减少水分的散失.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缺水的地方,它的"叶''比较厚,有利于水分的储存. 其实,仙人掌上的刺才是它真正的叶,别的是它的茎.这是环境和基因型共同作用的结果. 5举例说明植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向日葵的向光性, 水葫芦生活在水中, 叶在水面. 6企鹅、天鹅、青蛙、大雁、狼,这些动物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企鹅:冰天雪地的寒冷南极。 天鹅:繁殖于北方湖泊的苇地,结群南迁越冬。 青蛙:绝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生活在雨林潮湿环境的树上的,卵产于水中。 大雁: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 狼:狼的适应性很强。可栖息范围包括苔原、草原、森林、荒漠、农田等多种环境。狼喜欢在人类干扰少、食物丰富、有一定隐蔽条件下生存。 7怎样才能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得好? 首先环境要有充足空气,光照,温度,无菌,然后要有充足的食物! 8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兔子减少? 1.过度放牧使土地荒漠 2.捕食兔子 3.占用草原建房使草原减少 9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的减少? 1破坏自然导致生态环境变差2过量捕杀3捕杀兔子 10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草减少? 1过度放牧草被吃光 2.破坏自然环境3开荒 11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1禁止滥捕滥杀动物滥砍滥伐树木 2减少工业污染减少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如二氧化硫等 3做到不使用不宜分解的一次性物品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4 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能源 5杜绝浪费多种植植物 实验操作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和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 部门::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A.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2.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A.排污收费制度 B.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3.根据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保护方案 D.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4.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危险责任原则 5.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针对的是:()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自然界中的灾害性事故 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害 6.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制度。

A.征收水资源费 B.取水许可证 C.节约用水 D.合理开发利用7.排污费的()部分可适当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设等业务支出。 A.20% B.80% C.50% D.40% 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连续处罚。 A.季度 B.月 C.日 D.年 9.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环境监察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检查 D.安全验收评价 10.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自给自足 B.节约低碳 C.奢华 D.铺 11.《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规定,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和有关部门报告。 A.地方政府 B.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公安机关 1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要点整理.doc

1.2014年新环保法对环境的定义: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当今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当今人类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主要是由于高发展和高消费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对策:发达国家可以率先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以降低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污染、破坏和浪费;可以带头开发更洁净、非资源密集型的技术,为社会提供更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社会服务,在财力和科学技术诸方面支持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大多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除了贫穷之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自然资源和转嫁污染,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 对策:发展中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扩大生产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要使用清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维持生物多样性、控制人口,努力保护和改善环境。 3.环境保护的概念:所谓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使环境符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环境保护法的概念: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总称。) 5.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1)概念: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2)《环境保护法》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人教版初一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单元复习一、基础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实景,动静结合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虚景。主旨句,千古名句。互文见义。诗人以沧海暗喻自己,最能 表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及雄心壮志或伟大抱负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子规啼”用典。写景兼写时令。“五溪”表明路途遥远)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拟人化。表明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同情、担忧、慰藉)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表明诗人客旅在外)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以小见大,江上之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景中含理,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旧去新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尾联。用典,“鸿雁传书”)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深秋晚景图。融情于景,寓情于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涯羁旅图。抒情,主旨句,游子的羁旅之情)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嗡w ēn ɡ 朗l ǎn ɡ润r ùn 酝y ùn 酿ni àn ɡ 卖m ài 弄n òn ɡ 喉h óu 咙l ón ɡ 应y īn ɡ和h é 嘹li áo 亮li àn ɡ 烘h ōn ɡ托tu ō 静j ìn ɡ默m ò 风f ēn ɡ筝zh ēn ɡ 抖d ǒu 擞s ǒu 健ji àn 壮zhu àn ɡ 呼h ū朋p én ɡ引y ǐn 伴b àn 花hu ā枝zh ī招zh āo 展zh ǎn 窠k ē巢ch áo 宛w ǎn 转zhu ǎn 镶xi ān ɡ 单d ān 单d ān

环境法考试重点

1.什么是水污染?如何认识我国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性? 答:污染防治法中的水环境污染简称水污染,是指陆地水污染,即由于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将物质或能量排入陆地水体,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类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水污染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渔业的危害;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污染除了上述危害外,还会影响航运、旅游业的发展,妨碍人们的娱乐、休养、体育活动等对良好环境的享受。 2. 我国水环境保护和防治水污染监督管理体制如何? 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交通主管部门的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农业、渔业等部门以及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3. 试述我国水环境保护标准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1)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2)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 4. 我国防治水污染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相结合原则(2)防治水污染应当按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原则(3)利用资源与维护生态功能相结合原则 5.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强调的主要制度有哪些? 答: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制度;水环境质量检测和水污染排放监测制度;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6.什么是环境噪声污染?其危害性和特点有哪些?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特点:噪声污染是一种感觉性公害;噪声污染是一种能量型污染;噪声污染是一种局部性和多发性公害;噪声污染是一种暂时性的危害;噪声污染是一种其危害性不易评估的公海。危害性:影响人体健康;危害人类财产 7.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制如何? 8.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有哪些主要法律规定? 9.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有哪些主要法律规定? 10.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有哪些主要法律规定? 11.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有哪些主要法律规定?

环境法试题及答案

环境法试题及答案 1.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依据就是( ) A.环境功能的不同 B、环境范围的大小 C、环境要素的不同 D、环境要素形成的原因 答案:D 2.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 A.原生环境问题 B.次生环境问题 C.第一环境问题 D.继发环境问题 答案:B 3.首次提出“人类环境”这一概念的就是( ) A、1945年联合国大会 B、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C、1982年内罗毕峰会 D、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 答案:B 4.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 ) A.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B.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C.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 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答案:B 5.我国宪法中将环境分为( ) A、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 B、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C、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D、水环境与大气环境 答案:C 6.下列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表述有误的就是( ) A.环境就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B、人类能够主动地适应与改造环境 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逐步摆脱环境对人类的限制 D、人类就是环境的产物 答案:B 7.在日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一般称为( ) A.公害法 B、污染控制法 C、环境保护法 D、自然保护法 答案:A 8.在环境保护的综合调整机制中,属于市场调整机制的主体有( )

B、营利性企业 C、非政府组织 D、非营利性组织 答案:B 9.首先提出了“预期的环境政策”的法律文件就是( )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21世纪议程》 C、《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 D、《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答案:D 10.标志着我国的污染防治工作已经从末端治理为主进入到以源头预防、综合治理的阶段的事件就是( ) A、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大会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实施 C、1989年《环境保护法》实施 D、2002年《清洁生产促进法》制定 答案:D 1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 A、环境法具有科技性 B、环境法就是社会法 C、环境法就是私法 D、环境法就是综合部门法 答案:C 12.ISO环境标准属于( ) A.国家标准 B、企业标准 C、国际标准 D、行业标准 答案:C 13.下列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 A、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与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环境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作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标准 C、凡就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必须严格于国家标准 答案:B 14.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实行多少小时报告制( ) A、半小时 B、一小时 C、二小时 D、三小时 答案:B 15.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在建设项目的哪一阶段报批( )

1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填空。(背诵并默写) 1.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会更加快乐的成长。 2.我们可以从外貌、、、等方面来介绍自己。 3.“知人者智、。”只有认识自己,,我们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 4.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魏徵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5.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当别人中肯的指出我们的不足时,我们要“有则改之, 。”同时也要学会反思,发扬自己的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6.以人为镜,取长补短,我们会不断进步;而拥有自信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不断前行,成为生活的强者。 7. 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人生幸福的基础。,能够让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向上,快乐成长,创造精彩人生。 8.身体健康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合理比例、与年龄相适应的运动能力等,可以通过系统的查体、体育课上的体质监测等方法综合衡量。 9.要想拥有健康身体,要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0.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正常学习和生活最重要的保证。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习惯。 11. 是健康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快乐地生活和学习,让我们内心充满阳光。 12.拥有健康的心理,就如同心中充满阳光,温暖和舒适。我们要努力塑造心理健康的自我,一起迎接快乐而美好的生活。 1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用优点,也有缺点。只有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才会不断进步。 1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还要利用自己的所长为大家服务。 15.志愿者是具有一定专业性、技能性、爱心性服务活动的人。 16.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不但要正视自己的不足,还要付诸实际行动,及时弥补。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就会

环境法期末考试重点

1、简述环境法的调整对象 环境保护法,在广义上又称为环境法,是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体健康,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要素,防止环境破坏的法律规,一是关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改善环境的法律规。另外还包括防止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规。环境保护法除具有法律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公益性、世界共同性、地区特殊性等特征。 2、简述噪声污染的特点 噪声既是一种公害,它就具有公害的特性,同时它作为声音的一种,也具有声学特性。 (1)噪声的公害特性由于噪声属于感觉公害,所以它与其它有害有毒物质引起的公害不同。首先,它没有污染物,即噪声在空中传播时并未给周围环境留下什么毒害性的物质;其次,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积累、不持久,传播的距离也有限;噪声声源分散,而且一旦声源停止发声,噪声也就消失。因此,噪声不能集中处理,需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控制。 (2)噪声的声学特性简单地说,噪声就是声音,它具有一切声学的特性和规律。但是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和它的强弱有关,噪声愈强,影响愈大。衡量噪声强弱的物理量是噪声级。 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涵 (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 (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第1课时

Unit 1Friendship Period One Warming Up & Reading Ⅰ.用适当的介、副词填空 1.Add ________ your score and see how many points you get. 2.You will ignore the bell and go somewhere quiet to calm your friend ________. 3.You will tell your friend that you are concerned ________ him/her and you will meet after class and talk then. 4.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________,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 5.Or are you afraid that your friend would laugh ________ you,or would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 6.I do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________ facts ________ a diary as most people do. 7.I’ve grown so crazy ________ everything to do ________ nature. 8.________ example,one evening when it was so warm,I stayed awake ________ purpose ________ half past eleven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ook ________ the moon by myself. Ⅱ.佳句翻译与仿写 1.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来晚了他才生气的。 I wonder i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came here late ________ he got angry. 2.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there was a time when a deep blue sky,the song of the birds,moonlight and flowers 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曾经有段时间我弟弟很厌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y younger brother was tired of study. 3.Another time five months ago,I happened to be upstairs at dusk when the window was open.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当事故发生时,我碰巧在那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the accident happened. 4.I didn’t go downstairs until the window had to be shut. 翻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