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催眠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催眠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2005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学校代码:10269
学号:YS02022031
w .HK ,w
催眠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治疗
中的应用探索
院系:
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硕士研究生:
徐光兴教授
张亚
2005年4月完成
2005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学校代码:10269
学号:YS02022031
馨馨臀髯瞬臀
催眠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治疗
中的应用探索
院系:
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硕士研究生:
学校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
张亚
2005年4月完成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Degree (2005)
University Code: 10269
Registered Code: YS02022031
East以ina }V'ormaCVniversity
An exploration of hypnotic therapy on university
students of group training and case counselling
department:
Major:
Research Focus:
Tutor:
Candidate:
Psychology,ECNU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nseling in School
Prof.Guangxing Xu
Ya Zhang
州/
May 2005,Shangha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独自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感谢。
作者签“:万。玉琳y}S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
将学位论文用于非燕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
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努洲
玲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kj。师签名:
日期:>o14 1 } v日期:
张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姓名 │职称 │单位 │备注│
├───┼───┼─────────┼──┤
│刘永芳│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主席│
├───┼───┼─────────┼──┤
│李国瑞│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
├───┼───┼─────────┼──┤
│陈国鹏│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
└───┴───┴─────────┴──┘
目录
摘要...............................................................................................................................................2
ABSTRACT...................................................................................................................................3
第一部分国外催

眠疗法研究综述...................................……,........................……,..................……5
一、催眠的历史发展与本质研究..........……,.........................................……,二。.................……5
二,催眠相关理论研究综述...........................................................................8
三、催眠生理基础研究..……,..........……‘..............................................……。13
四、催眠引导技术研究.....…,.…,…,...........................................................14
五、催眠暗示性研究..……,..……,..…,二,................................................……巧
六、催眠现象……,.........……,.…。.............................................................24
七、催眠深度............................................................................................36
八、催眠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心理学研究意义......................................................37
第二部分:催眠疗法在大学生团体辅导中的应用探索与效果研究................................41
一、自我接纳程度与心理健康........................................................................41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二。二,..................43
三、具体实施方案.…,..........……‘................................................................46
四、催眠暗示性测试.……。....................................·.·.·······················............50
五、催眠团体辅导效果研究.............................................................:............50
1.心理健康程度比较研究...........................................................……,二。......50
2.自我接纳程度变化研究二,................................................……,二,.....……52
3.团体辅导开放式问卷调查.........................……‘......……。....……,.·.·.······一54
4.总结与反思..........................................................................................55
第三部分:催眠疗法在个案咨询中的应用探索.……‘...............................................57
一、一例情感困扰的个案处理........................................................................57
二、一例贪食症治疗的个案...........................................................................66
1.第一次面接............................................................................................66
2.第二次咨询................................……,......……,......................................71
3.第三次咨询....……,.................................

...............................................80
4.第四次咨询....……,...............................................................................82
5.案例反思.......……。....……,...............……,............................……‘............84
三、一例神经衰弱的催眠个案........................................................................85
1.第一次面接,...........................................................................................85
2.第二次咨询二,二,二,…‘..........................……。.............................................90
3.第三次咨询............................................................................................94
4.第四次咨询.,.…,…,二,..........................................................................100
5.案例反思...........................................................................................105
四、小结.................................................................................................105
第四部分:总结与展望…,.…,……,..................................................................111
参考文献......................................……。...............................................……I巧
附录1:催眠辅导协议书....……二.....................……,......……、.····.........................117
附录2:哈佛团体感受性问卷二‘...……,…,.....................................................118
附录3:自我接纳问卷.................................................................................129
附录4:团体辅导调查问卷.....……,..............................................·.·.·.·。··……1犯
谢辞..............……,.................……,二。....……,…,......................................……133
摘要
催眠疗法近年来倍受研究者和临床治疗师的瞩目,不仅心理治疗临床工作者
使用催眠疗法处理一系列心理问题,主流心理学也逐渐将催眠纳入研究范畴。国
外对于催眠治疗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探索都非常丰富,但国内催眠研究几乎刚刚
起步。作为一项卓有成效的治疗技术和一门深入心灵的学问,本土化的催眠研究
和临床实践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国外催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催眠本质、催眠生理机制、催眠治疗
相关理论、催眠现象、催眠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现状述评,并总结了催眠引
导、催眠感受性等方面研究新进展。理论研究推动了催眠治疗技术本身的发展与
完善。
论文的第二部分探索了催眠疗法在大学生团体辅导中的应用,尝试使用团体
辅导的形式提高大学生自我接纳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本实验设计了

八次辅导课
程,并对辅导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催眠团体辅导能够显著提升高催眠
感受性小组的自我接纳程度,该小组学生在躯体、人际、忧郁、焦虑、敌对五个
方面心理健康程度有明显提高,开放式问卷调查表明该小组同学更加自信、接纳
自己、心情on, I决,心理弹性更好;低感受性小组自我接纳程度无显著性变化,但
在焦虑、恐惧两个因子分上有显著改善,开放式问卷调查表明该小组成员更加放
松自在。
个案部分详细报告了三个案例的咨询过程,包括每次治疗的具体对话内容。
并对咨询过程中使用的催眠引导和治疗技巧进行总结和反思。这三个案例的主要
问题分别是情感困扰、贪食、神经衰弱,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三个案例
经回访表明治疗效果明显,主诉问题得到缓解或解决。最后对催眠治疗个案咨询
的思路进行总结。
论文的最后部分探索了催眠疗法在大学生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中的应用经
验,对催眠治疗前期准备、咨询进度、催眠的适用范围与禁忌、场地要求、咨询
关系的建立、真实性等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后续研究思路,如发展团体治疗
小组、催眠暗示性研究、量表的常模制定、催眠引导与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等,
旨在更好的完善发展催眠疗法。
关键词:催眠疗法大学生团体辅导自我接纳案例咨询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and clinical therapists focus more
attention on hyponosis. But in China it’s not enough for researchers to
study hypnotic therapy. It’s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for us to pay more
attention on hypnot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overviewed the abroad development of hypnosis research
including the essence of hypnosis, biological mechanism, the related
hypnotic theories, hypnotic phenomen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Hypnotic suggestibility and hypnotic induction are also studied which
tightly affect clinical counselling.
The second part investigates the results of group training in
university students. Group training courses had been designed eight time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hich had been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hypnotic suggestibility. We compared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self-acceptance degree after the group hypnotic
training. The consquense shows the group of high hypnotic suggestibility
can be trained 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self-acceptance as well as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especially the factors of body symptom, relationship,
depression, anxious, hostile. The group of low hypnotic suggestibility
shows indistinctive improvement of self-acceptance extent. But this group
has apparent raise of two factors:anxitity and fear.
The third par

t-一一case study reports three cases including emotional
problem, neurasthenic, bulimia which use hypnotic therapy in university
students couselling.The cases had received goog therapeutic effects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afterwards. Three cases are reported in
details and rethinked carefully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hypnotic therapy
in counselling and treat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Based on above group and indivitual studies, the author points out
some conclusions about clinical hypnotherapy and research plan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Hypnotic therapy, group training,case study, university
students, self-acceptance
第一部分:国外催眠疗法研究综述
近年来,催眠研究越来越热门,不仅临床心理工作者开始广泛使用催眠技术
处理一系列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与治疗,催眠学也逐渐进入主流心理学的研
究范畴。(Kraft & Rudolfa,1982; Rhue,Lynn,& Kirsch,1993 )。关于催眠的书籍、论
文、研究近年来急剧增多。(Nash, Minton,&Baldridge, 1988),催眠治疗方法
( Rhue et al., 1993 )、催眠理论(Lynn&Rhue,1991 a)、催眠现象研究(Fromm&Nash,
1992)愈来愈成为临床心理学的热门话题。本文第一部分将对催眠的历史发展与
本质、相关催眠理论、催眠感受性、催眠深度、催眠现象以及临床治疗的发展现
状等主题进行研究综述。理论研究对于治疗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
一,催眠的历史发展与本质研究
早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古罗马的僧侣就会用自我催眠的办法来替人占
卜、治病。在中国也有摄魂术、奇术之说:古代的“祝由术”,宗教中的一些仪
式,如“跳大神”等都含有催眠的成分,只不过当时多是用来行骗,或是一种迷
信活动。
在欧美,现代催眠术的历史也比现代心理学科本身还要漫长。最早可以追溯
到1770年巴黎一位喜欢心理治疗的奥地利医生麦斯麦尔(Franz Anton Mesmer)
的“催眠”,他能够通过一套复杂的方法,应用“动物磁力”治疗病人,包括使
病人躺在手臂上。他用神秘的动物磁气说来解释催眠机理。
虽然,动物磁力学说受到法国心理协会的强烈抨击,也受到医学界和科学
界的质疑,实际上,麦斯默的通磁术的确治愈或缓解了许多疾病,如风湿症、疼
痛、皮肤疾病、痉挛性哮喘等。由于这些治疗效果确实存在,19世纪中期一批
临床医生对通磁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43年英国的一名外科医生James Braid
(布莱德)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外科手术麻醉中,并提出了对这种现象做出了科学
的解释,认为是治疗者的所引起的一种被动的、类睡眠状态,并借用希腊文
"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词改为“hypnosis"(催眠),使得催眠术有了
广泛的传播,这

个术语也沿用至夯
巴黎的一位神经学家Jean-Martin Charcot(沙可)认为催眠是一种生理心
理现象,深度的催眠状态(梦游状态)只有在歇斯底里症患者身上才可能出现。
沙可认为催眠按深浅程度不同分为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的出现需要一定的诱导
催眠方法,如凝视法,强迫睁眼法,按摩眼皮法等。
1845年到1851年,印度的一位外科医生James Esdail,在病人被催眠并
无痛觉的情况下进行了2000例手术,甚至包括截肢。但许多外科医生对此持怀
疑态度。仅仅通过一些催眠引导词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非常不可信,加上一些失
败的案例也强化了这样的怀疑。外科医生需要的是适用于任何人的技术,19世
纪中期化学麻醉剂乙醚和氯仿的发明足以使医生们对于催眠失去了兴趣。
1880年前后,Nancy-Salpetriere(南锡)引发了催眠术是神经生理现象还
是心理现象的争论。随着南锡学派的出现,法国的催眠术研究再次兴盛起来。南
锡派的代表人物是Liebeault (1823 - 1904)和他的学生Bernheirn( 1831一
1919)。他俩均擅长用催眠术给病人治病,但是他们对催眠术的解释却与Braid的
“视神经疲劳说”不同。Hippolyte Benheim(伯朗海姆)认为催眠完全是一种
心理现象,是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被催眠者对诱导语的自然反应。催眠是一种
强化的感受状态,伯恩海姆通过非物理诱导(言语诱导)帮助当事人进入催眠状
态,成功的证明了他的理论,并指出梦游状态不只局限于歇斯底里症患者,在相
当一部分正常人群中可能发生(他的案例中占15%-18%)。沙可的催眠个案需
要助手的协助,伯恩海姆则不需要,他提出的关于催眠的理论至今有着深刻的影
响。催眠状态的心理感受,想象作用以及非意志行为仍旧是目前催眠研究的主题。
南锡派的“暗示说”对催眠术作了心理学方面的解释,影响至今。
一些医生把催眠术应用于精神病患者,Freud (1856^1939)曾先后师从
Charcot和Bernhein学习催眠术,他利用催眠术帮助患者回忆遗忘的童年经历和
被压抑的动机冲突,人们称之为“催眠分析”。但Freud最终弃用了催眠术,原因
是Freud发现有很多人难以进入催眠状态。某些进入催眠状态的妇女,则常把催
眠师作为移情的对象,甚至期望与催眠师发生身体上的接触,这也是弗洛依德放
弃催眠术的原因之一。
英国心理学家Mcdougall (1871-1938)对催眠术做了纯生理学的解释,认为
催眠现象是由于被试脑部缺血造成的。巴甫洛夫认为:催眠同于睡眠,是一种条
件反射。当被试者置身于与睡眠相似的情境之中、或者受到类似刺激时,就会出
现与睡眠类似的反应。巴甫洛夫还认为:催眠过程中,被

试者的高级神经中枢呈
现一种选择性抑制状态,而不象睡眠那样呈现一种弥漫性抑制状态,这也是为什
么在催眠状态下,被试者能与现实进行交流,而在睡眠状态下,被试者却不能与
现实交流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辟了催眠术的新纪元。心理原因造成的失忆,麻痹病例的
增多,同时心理医生的缺乏促使催眠研究重新获得的科学界的认同。催眠治疗在
美国进入实验研究阶段。在Mcdougall的指导下,Young 1923年完成了首次催眠
实验,193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Hull(1884-1952)出版了《催眠术与暗
示》一书,书中列举了102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如被催眠的人是否会伤害自己
或他人;催眠术的退行作用及表现研究;催眠麻醉现象及其本质研究;个性品质
与易催眠性关系研究;催眠术对健忘症的治疗作用的研究;催眠术原理研究;后
催眠效应研究;催眠术适用领域等等成为催眠领域的研究主题。该书的出版,标
志着美国成了科学催眠术的研究中心。
公认的催眠治疗权威,天生的催眠大师Milton H. Erickson MD(米尔顿.
埃里克森)认为催眠是一种注意能力集中的状态,被催眠者可接受一个或多个观
念及指示。在催眠状态下,患者能打破自己结构化的信仰及思考模式,尝试自己
心理结构的另一种工作方式,Erickson对近代催眠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
用。
20世纪中期至今,外科医生、精神病学家、心理工作者对催眠的兴趣日益浓
厚。1957年,美国医学协会和美国心理协会正式承认临床催眠术是一种专业的
治疗方法,这归功于现代实验研究的发展和催眠术的广泛应用,如心理治疗对癌
症患者的疼痛控制等。同时,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催眠
对于治疗一些生理心理问题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于催眠的心理过程的研究还在继
续。
1950年到1960年,英国医师协会和美国医师协会宣布了对于催眠有效性的
支持声明。1958年,英国催眠诊所成立。1968年,英国外科及牙科催眠师协会
成立,将催眠应用于外科手术和牙科治疗中。1973年,英国成立了国家催眠理
事会。1977年,主要面向心理医生的“英国有经验和诊所催眠师协会”成立。
1978年,心理学和超心理学会成立,后改为催眠和超心理学会,是建在美国和
英国的一个民间非赢利组织。1980年,国立催眠与心理治疗学院及高级催眠治
疗师注册中心成立。1982年,高级催眠治疗协会及Atkinson-Ball催眠疗法学
院成立。1984年,伦敦临床催眠学院和不列颠临床催眠治疗师协会成立。1989
年,催眠与超心理学协会升级为心理压力调节协会及学院。1991年开始,商业
J胜的PS工服务公

司为患者提供压力调节方法和催眠技术。1995年,国家催眠治
疗协会在英国成立。1997年,查利博士建立了第一个有关催眠的网站,将催眠
疗法进一步推广。
早期研究认为,催眠没有一个准确的操作性定义,不是所有催眠指导语都能
引发催眠状态,几乎所有关于催眠的客观定义都受到理论研究的限制。Hilgard
(1973)认为至少可以定义催眠的范围,即无论理论观点是什么,至少有这样一
种共同的催眠现象让研究者关注。即使只在一部分被试身上发生,即使通过不同
的诱导语产生反应,这些催眠状态下的现象彼此存在明显的共通之处,如暂时性
麻醉、幻觉、失忆等。
Orne给出了催眠的操作性定义:催眠是通过一系列诱导程序达到的一定心理
状态,当事人经历知觉、思维、一记忆、行为等方面的改变。(after Orne 1977),
该定义关注于催眠研究的范围。
1.“一定心理状态”是指催眠被试的状态不同于清醒时期。
2.“一系列诱导程序”是指催眠的诱导过程,进入催眠状态的被试是指那些
通过催眠引导语导入并作出行为反应的被试。
3.“当事人在知觉、思维、记忆、行为方面有所改变”是指当事人在催眠状
态下的不同体验,也是催眠的特征,如幻觉、选择性遗忘等。
4.“当事人经历..…”尤其强调当事人意识过程的改变,而不只是行为的改变
5.催眠体验是当事人对催眠引导语的反应,包括两个要点:一是对催眠师特
定的引导语产生知觉、思维的改变,不仅是行为反应。二是这里所指的催眠包括
催眠师和当事人之间的社会心理关系,而并非自我催眠。
许多临床催眠师也提出了来自实践体验的催眠定义,如美国催眠大师米而顿.
艾瑞克森认为催眠是一种唤醒和运作潜意识资讯的过程,是一个温暖的人在另一
个人身上激发出来的维持生存意志的关系。近年来一些台湾催眠师认为催眠是激
发清醒的觉知,重构过去的经历,引发自在的生活。来自实践的催眠定义促进了
催眠技术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二,催眠研究相关理论综述
对催眠的本质理解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催眠理论,包括社会认知理论,分裂经
验理论,双重系统控制模型和意志一非意志模型等。按照各个理论关注的不同层
面,大致可以分为社会作用,认知系统,潜意识理论三种。
1.1社会作用理论
社会认知(社会心理)理论的研究者认为催眠不是一种变动的意识或认知状
态,也不存在心理子系统的分离,而是在定义为“催眠”的特殊社会情境下正常
的思维与行为过程( Barber 1969 1972; Sarbin & Coe 1972; Wagstaff 198 1986)。社
会心理理论有时被称为关系理

论(Contextualist approach),是指被试的行为受到
社会关系的影响,被催眠者按照他们的经验、信仰、期望以及对情境的内外需要
制定出自己内在的社会行事准则,并依次行事(Coe & Sarbin 1977;Coe 1978; Coe
&Sluis 1989)。
Nicholas Spanos是目前社会心理学派最权威的学者。Spanos(1986a)指出目PJ
的催眠研究围绕着广泛认可的维度即状态/特殊过程观点和非状态/社会心理观点
展开争论。Spanos认为特殊过程观点假设真正的催眠反应是自动的非意志行为,
于是状态/特殊过程阵营里的研究者用特殊过程如意识分离来解释正常的意志行
为如何在催眠过程中自动发生。相反,社会心理/非状态观点认为催眠现象与其
他社会行为类似,不需要通过意识分离或入神等特殊过程来解释。Spanos这样
描述:根据社会心理观点,催眠行为是目标导向的,好的催眠被试经常表现出好
像失控的状态,但行为的这些方面更多的被解释为意志行为而非自动的。被试在
催眠过程中表现出非意志行为是因为他们对催眠状态有所预期,并且按照被催眠
的模式去行事(Spanos1986a)o
Spanos根据两个因素来解释催眠行为:一是被试希望自己对催眠师来说是个
好的催眠被试。二是他们使用相应的认知策略来迎合催眠指导语,让他们自认为
是合格的催眠对象。认知策略使被试能够做出适当的反应,并把他们的反应解释
为非意志行为,以保持他们的“好被试”身份。可以说,催眠反应是自愿的、符
合社会情境的策略选择(Strategic enactment)。社会心理理论把催眠反应看作可
以习得的认知技能,而不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Spanos目前把他的学说称为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催眠反应中社会需求与认知策略的重要作用。
社会作用理论主要强调被催眠者与催眠师之间的关系,包括心理分析理论、
角色扮演理论和新行为主义理论。三种理论一致反对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心理
状态。
1:1.1心理分析理论(Psychological Analysis Theory) Freud认为被催眠者只有
把潜意识里对父母的情感转移到催眠者身上,回归到幼儿期盲目服从依赖的状态
才有可能进入催眠状态。
1.1.2角色扮演理论Sarbin认为催眠无非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角色扮演。
被试想要在扮演被催眠者这一角色方面获得成功,需要有角色期望(对自己催眠
状态下行为期望);角色知觉(对催眠者要求体验的动作的理解);与角色有关的
技能(如想象力);自我角色一致(自己在某些方面常常如何行动的思想是否与
扮演一个被催眠者的角色吻合);对角色要求的敏感性。
1.1.3新行为主义州eo-behaviorism) Barber认为先前条件对催眠行为具有决
定性的影响。这些

先前事件的变量包括:被试对催眠情景的态度;被试对催眠的
期望;被试的合作动机;催眠者暗示的声音和语言:催眠者询问的声音和语言
总之,社会作用理论强调催眠者和被催眠者之间的关系,否认催眠状态的重
要性与异常性,认为催眠者(如态度、动作、声音、期望)与被催眠者(如角色
期望、想象力)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社会作用理论对催眠临床实践的发展起到
了指导作用,促进了催眠技术的发展,但更多的总结现象,并没有触及催眠背后
的深层心理机制。
1.2认知模型理论
认知模型理论关注催眠状态下意志经验(the experience of volition)的显著变
化,这是理解催眠实质的关键。所谓意志经验的变化是指被催眠者按照催眠师的
暗示行动,他的主观体验是动作如同由一个非被催眠者意愿的外力作用一样,是
自发产生的。例如:若暗示语是“你的手臂僵直,象根铁棍。”,那么经典的暗示
效果是:你的手臂果真自动僵硬起来,而不是你有意使之僵硬。有关意志经验的
理论比较多,有社会认知理论、分裂经验理论、分裂控制理论以及近年来发展起
来的意志一非意志模型和双重系统模型。
1.2.1社会认知理论(Sociocognitive Theory) Woody和Sadler认为催眠状态下
被催眠者简单的寻找各种环境线索来证明自己的催眠行为是非意志的
(novolition ),即催眠暗示的效果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1.2.2分离经验理论(Dissociated Experience Theory) Hilgard ( 1991)和
Kihlstrom将催眠概念化为信息处理过程(information process),催眠感受性高的
人动作产生的意识根源可能未被觉察到,没有意识到有关其行为的自我中介性质
的重要信息。催眠行为实际被有意识的执行,但行为产生的意识根源被阻塞在被
催眠者的知觉以外。也就是说,一个由内因产生的经验被误认为由外因引起。
Hilgard (1977 )注意到催眠现象(尤其是催眠状态下麻醉和催眠状态下遗忘)
和歇斯底里症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分离理论能够解释催眠现象,很重要的一个证
据是歇斯底里症患者通常都是高感受性的,催眠对他们都能发挥作用(Frankel
1976). Hilgard将他的理论称为意识分离理论,强调潜意识过程和意识过程的相
关,并且他的理论是简历在新认知心理理论基础上,并非传统的学习分离理论。
Hilgard认为人的心理是由半独立的专业化认知结构和子系统构成,受中枢控
制系统的监督。中枢控制系统也可称为意识,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执行功能,为
完成短期或长期目标,分析计划并采取行动;二是监督功能,具有选择性注意功
能,在周围环境中寻求对目标有用的信息,对涉及个人安全的环境或身体信

号保
持警戒。执行系统能够激活各种专业化的控制心理过程的子系统,如记忆、信念、
习惯、技能以及适合不同情境的准则。子系统很大程度上能够控制自身的刺激反
应。在技巧或习惯熟练之后,子系统一次激活就能以自动化的方式运作,很少或
几乎没有意识过程的参与,即不能意识到执行系统的运作。
Hilgard认为催眠即不同的心理系统暂时性的分离过程。催眠引导过程不同,
或者执行与监督系统之间产生分离,分别运作,或者子系统独立于执行系统运作。
例如催眠状态下麻醉的产生是由于疼痛知觉系统与意识监控系统之间的分离;而
催眠状态下遗忘是由于记忆系统与执行系统之间的分离;催眠状态下幻觉则是由
于表象生成系统与现实判断系统之间的分离。
意识分离理论强调思维和行动控制的改变,而非意识经验的改变。Hilgard
(1979)认为意识经验的变化只有在极深度催眠的被试身上发生。在研究者和临
床工作者通常采用的催眠深度下,控制状态的改变可能发生,但主观经验的深度
改变并不常见。
1.2.3分裂控制理论(Dissociated Control Theory) Bowers (1992)认为催眠会
改变行为的基本控制,不仅改变自我觉知。在催眠状态下低级控制与高级控制之
间变得非常独立,行为的低级控制未被高级执行控制所支配,使得催眠师的暗示
可以直接激活催眠反应。
1.2.4双重系统控制模型(Norman和Shallice (1986)等人假设两个相互补充
的系统作为行为发生和控制的中介,低级系统称为“竞争程序”( contention
scheduling ),用于贯彻行为;高级控制系统为“监察注意系统”( supervisory
attentional system),通过对低级控制系统的调节来处理行为,具有监督功能。若
监察系统监督但不调节竞争程序,行为则倾向于被看作与意志有关的模棱两可的
行为。Woody和Sadler以双重系统模型为基础,用一个大的理论框架即意志一
非意志行为模型(Model of Volitional versus Nonvolitional Action)来整合这些理论。
认知模型理论由催眠无意识经验入手从认知系统和归因模式等方面进行解
释,尤其是两个分裂理论暗示了额口卜功能的重要作用,有赖于精神病理学方面的
研究支持。
1.3潜意识理论Unconsciousness Theory
许多临床催眠师提出了潜意识理论,认为催眠就是绕过意识的判断,而直接
跟潜意识沟通,从潜意识提取资料或向潜意识输入资料的一种途径。所有的催眠
都是通过催眠诱导指令来帮助受催眠者进行自我催目民。
1.4隐秘的观察者Hidden Observer
催眠领域一个意外的研究发现影响了Hilgard的意识分离理论的发展(Hilgard
1977)。一个高感受性被试在催眠状态下产生失聋

现象,一个学生提出被试是否
有一部分意识还能听见。Hilgard对这个想法进行了检测,他暗示被试有一部分
意识知晓发生的事情,并且如果有的化,当Hilgard把手放在被试手臂上时,即
能够与这部分意识对话。当Hilgard把手放在被试手臂上时,被试即能够区分声
音,报告人们所说的话,但把手从被试手臂上移开之后,即不能听见。这是个自
动说话的过程,类似于自动书写过程,用于研究潜意识。
Hilgard用“隐秘的观察者”来描述这样的子系统。该系统不为催眠被试的意
识所知,但可以通过特殊的方法如自动书写、自动言语来激活。根据意识分离理
论,Hilgard假设监控系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包含被催眠者意识
层面的信息,另一部分登一记非意识层面的信息。分离部分(隐秘的观察者)成为
一个独立的子系统能够控制书写和言语反应。通过该实验,Hilgard讨论了“隐
秘的观察者”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隐秘的观察者不是一种变动的人格状态,也
不是人格中稳定的一部分,而是对特定引导过程的反应,如催眠状态下失聋、失
忆、麻醉。他的功能局限在对意识之外的信息进行处理。一些研究者用潜意识心
理代替分离信启、系统,该系统的信息是潜意识信息(Kihlstrom 1984). Hilgard
将意识与隐秘的观察者(潜意识)之间的界限称为失忆屏障(Amnesia Barrier),
两者之间可以互相渗透,而Freud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压抑
不可消除。一
1.4.1催眠状态下麻醉的隐秘观察者效应催眠状态下失聋中的隐秘观察者实
验在后续研究中得到证实(Crawford, Macdonald & Hilgard 1979; Hilgard 1977).
Hilgard和他的研究小组进行的催眠状态下麻醉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隐秘观察者的
存在。Hilgard, Morgan&Macdonald (1975)通过冷痛觉刺激对20个高感受性被
试进行实验。使用自动按键法(类似于自动书写)检测隐秘观察者的疼痛报告。
在清醒状态下疼痛实验后,给予被试催眠引导,暗示他们通过另一只手按下按钮
(左边按钮表示10,最痛,右边表示1,最不痛),报告他们心理隐秘部分真正
的痛觉,同时进行口头言语报告,然后再进行麻醉暗示,这样可以比较口头报告
和按键报告的差异。
在20个被试中,8个人表现出隐秘观察者效应,即内在报告(按键反应)比
外显疼痛报告(口头报告)显著高。这里的外显报告是催眠状态下意识层面的报
告,即标准催眠麻醉状态下的报告。内在疼痛报告比清醒状态低,但比妙显口头
报告高。Knox, Morgan & Hilgard (1974)使用肌肉压迫疼痛实验和自动报告的方
法得到了相似的隐秘观察者效应。
Hilgard (1977)认为隐秘观察者疼痛报

告说明在催眠麻醉状态下疼痛被潜意
识知觉,失忆屏障使催眠状态下的意识不能感到疼痛。潜意识层面的疼痛只能通
过特殊方法进行报告,如隐秘观察者暗示。
1.4.2隐秘观察者效应的模拟实验从批评的角度来看,研究者质疑为什么隐
秘观察者报告只在实验情境下发生。被试可能洞悉了实验者期望,对此做出相应
的反应。实验者期望的问题可以通过Orne的真实情境设计避免(Hilgard et al
1978a)。首先被试进行清醒状态下冷痛觉实验,然后在催眠麻醉状态下进行曰头
痛觉报告,立即进行隐秘观察者暗示,要求被试报告在刚才实验中内在痛觉的最
高值。最后,在另一个房间里,其他实验者进行实验后询问,要求被试如实回答
第二阶段中外显疼痛和内在疼痛的最高值。
结果所示,真正被催眠者和模仿者混合分组,分为表现出隐秘观察者效应组
和未表现隐秘观察者效应组。得出以下结果:A.所有的伪装者成功的伪装了催眠
麻醉状态,不仅报告疼痛程度低,而且坚持到底。B.9个模仿者成功的模仿了隐
秘观察者效应(内在疼痛报告比外显疼痛报告高)。C.在实验后询问中,没有一
个真正的被催眠者改变他们原先的疼痛报告,确信自己先前的疼痛报告是真实
的。D.在实验后询问中,模仿者报告他们实际感受到的疼痛比先前报告的疼痛程
度高。E.在实验后询问中,对于那些报告出现“隐秘观察者”效应的被试,模仿
者不再报告他们的外显疼痛比内在疼痛高,但真正的被催眠者坚持如此。即在实
验后询问中,模仿者拒绝承认“隐秘观察者”效应是真实的。Hilgard et al (1978a)
认为这些数据说明“隐秘观察者”效应可以伪装,但6个真正的被催眠者确有这
样的体验。
1.4.3隐秘观察者效应的主观体验
以下是出现“隐秘观察者”效应的被试在实验后询问中的言语报告:
.隐蔽的那一部分并不处理疼痛感,也不做判断,只是静静的体味事态的发
生,这一部分没有被催眠,它知道一切发生的事情
.当我从催眠状态中醒来时,隐秘的观察者更象是真正的自我,只是更加客
观,当我处于催眠状态时,我参与想象,让自己假装,但那一部分观察者知道正
在发生的事情。
.隐秘的观察者是我外在的、洞悉一切的部分,当我不能听见时,我并未意
识到这一点
.我可以使我的思想从我的身体部分分开,隐蔽的部分控制着我的身体
.好像有两件事情同时发生,我有两种分离的记忆,隐蔽的那一部分更加聪
明(Hilgard 1977 pp207-8)
从这些事实描述可以看出隐秘的观察者是相对客观精确的,在被试的隐秘观
察者报告中这一部分是非情感的、事实

性的描述。实验后询问研究表明被试是否
经历隐秘观察者效应并不取决于先前关于该效应是否存在的信念。8个被试中3
个经历隐秘观察者效应的被试先前并不以为这是可能的,一些认为该效应存在的
被试却未经历隐秘观察者效应(Hilgard et al. 1978a).
1.4.4隐秘的观察者效应与意识分离学说从表面上来看,隐秘观察者效应支
持了Hilgard的意识分离学说。催眠麻醉或失聋似乎可以通过知觉监控过程和意
识过程之间功能性分离来解释。值得注意的是,Hi地and (1977 )并不认为这种意
识分离效应仅仅局限于催眠。在一些非催眠状态下,高感受性被试尤其容易进入
深度想象的注意集中状态。但Hilgard认为意识分离效应是深度催眠状态的特征,
催眠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个关于意识分离理论的质疑是为何实验情境下只有半
数的高感受性被试产生隐秘观察者效应。
另外,意识分离理论的一个缺点是区分分离过程和常态并无确定的标准。该
理论不够精细,因此不能对理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Farthing 1980)。该理论的
相关实验建立在不可靠的假设基础上,如一个可能的假设是高感受性的被试应具
有更好的注意分散能力,但该假设在实验研究中并非如此(Stava & Jaffa 1988).
无论是认知模型理论还是社会作用理论,抑或是潜意识理论都部分揭示了催
眠的背后的机制,而催眠治疗正是利用催眠状态下意识变动、被催眠者的配合或
是潜意识的自然呈现来解决心理困扰,虽然其中的机制并不了然,但治疗的效果
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公认。
三,催眠的生理机制研究
通过脑电波的研究发现催眠就是透过一系列有效的引导与暗示,引导被催眠
者放松,使其脑波频率来到a波或0波状态,即8一13HZo
通过PET研究,发现脑前扣带束皮质(中扣带束24a,区)的活动与催眠诱
导下对有害的热刺激的情感、感觉反应的下降有着协调共变的关系(Faymonville
等人)。十九个右利手志愿者被深度催眠并用H20-PET法进行研究。实验条件分
别为:在休息状态下、心理意象(mental imagery)状态和催眠状态下,用有害
的热刺激或无害的温刺激刺激志愿者的右手。通过使用心理生理学互动分析法
(psychophysiological interaction analysis),我们证实大脑可以在中扣带束皮质的
调节下对有害刺激作出反应,并且,这种调节作用只存在于催眠状态下。催眠,
相对于休息状态,减少了50%对痛觉的感知。而在心理意象和休息状态下的痛
觉感知并无大的差异。
对PET数据的分析显示出,相对于正常警觉状态(休息或心理意象),催眠状
态大大的提高了中扣带束皮质与包括双侧脑岛、前扣带束皮质膝部、前

运动辅助
区、右额叶皮质、丘脑、脑干和纹状体在内的一个大型神经网络之间的功能调节
作用。这些发现指出,中扣带束皮质对一个庞大的皮质和皮质下网状结构的调节
起关键的作用,在具体内容的催眠状态下,无痛反应的感觉、情感、认知和行为
等方面是以中扣带束的作用为基础的。
Macleod-Morgan (1982)发现高催眠感受性的被试在催眠状态下右脑功能
相对增强:但低感受性被试并非如此。Crawford (1989)研究了催眠对局部血流
量的影响。研究者移植了少量放射性Xenon-133在被试体内,通过特殊的监测系
统测量不同皮质区域Xenon-133,进而知晓血流量的变化。不同感受性的被试两
脑半球血流量的变化有所不同,这种变化十分复杂并且其功能意义尚未得到证
实。唯一能够证实的是高催眠感受性的被试认知弹性更高。
催眠的生理机制研究充分证明了催眠状态下心理变化的生理基础。
四,催眠引导技术研究
4.1催眠引导的定义
Weitzenhoffer (1951)认为催眠引导是催眠师与被催眠者之间简单或复杂、
语言或非语言的交流,旨在引导当事人意识改变的状态。在典型的催眠引导中,
当事人体验他的行为是非意志行为(non-voluntary)或自动发生(automatic ) o
催眠有不同的引导过程这也说明导入本身并无神奇之处( Edmonston 1986,
Weitzenhoffer 1957)。当事人的催眠反应能力与催眠师的导入技巧或特殊的导入
方法关系并不大。在实验研究中必须使用标准化的催眠引导程序,采用控制变量,
才能对不同的被试或不同实验环境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Form c (SHSS:C) (Weitzenhoffer& Hilgard' 1962)广泛
的应用于催眠研究中,测试时间大约10分钟。在开始之前,对被试进行四个方
面的说明:1.全神贯注的重要性2.被催眠的意愿,尽量少的抵抗3.催眠并非
超自然的现象4.确保排除被试对催眠的恐惧。
正式开始时被试睁开双眼,催眠师让他们的目光关注于某个目标(可以是墙
上或天花板上的一点)。引导被试放松全身各个部分,并且觉得身体越来越沉重,
越来越困倦,重复进行困倦和眼皮沉重的暗示,高感受性的被试在几分钟内会闭
上眼睛。如果过了几分钟,被试依然没有闭上眼睛,催眠师可以继续暗示他把眼
睛闭上,给出催眠加深的引导语,从1数到20,逐渐进入深度催眠状态。
4.2催眠引导的类型
催眠引导的类型非常多,按照美国催眠引导手册(Handbook of Hypnotic
Inductions, George Gafner& Sonja Benson)的分类标准,主要分为:传统的引导
方法(如眼睛凝视法、愉快回忆法)、隐秘的引导方法(如分离法,放慢速度法、
年龄回放法)、混乱的引导方法(如烛

光法、两个催眠师引导法)、直接引导方法
(如手臂僵直法、硬币滑落法)、针对孩子的催眠引导方法。
催眠技术种类还包括持续催眠法和催眠性休息、急速催眠法与断续催眠法、
药物催眠法、自我暗示法、信息通讯催眠法、电气催眠法、净化法等。
不同的催眠引导技术针对不同的被催眠者会发挥不同的效果。有些催眠师认
为一些人不能进入催眠状态只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催眠引导方法。本人在催眠
治疗的实践中发现催眠引导的关键是移开当事人的意识注意力,让当事人的心沉
静、放松,同时专注在自己此时此刻的感觉上。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无论是凝
视法、放松法、混乱法还是硬币法、情境引导法都只是帮助当事人清醒的觉知自
己,进而进入放松并且专注的催眠状态。
不同人的区别在于有些人比较容易放松,比较容易关注内界,有些人却需要
长时间单调、重复的引导最后进入恍惚状态,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能进入浅中
度催眠状态,在该状态下的治疗已经可以游刃有余的展开了。
五,催眠暗示性
每个人对催眠感受性不同,即对催眠引导的反应能力有所不同。催眠感受性
(暗示性)(hypnotic susceptibility/hypnotic responsiveness/hypnotizability)的个体
差异是催眠研究的主要课题。研究者研究了大量与催眠感受性有关的因素如:人
格、认知特质、童年经历、兴趣、态度,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可能是相对稳定的特
质,也可能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一种技能。
5.1标准化感受性测试
现代催眠研究一个显著的成果是定量评估催眠感受性的标准化测评技术的发
展,如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SHSS Forms A,B,C) (Adre Weitzenhoffer, Ernest
Hilgard 1959, 1962).斯坦福量表的信效度经过严格的测定,常模的建立使该量
表能够区分高、中、低感受性的被试。(Hilgard, 1965)
主要的催眠感受性测试项目包括三种类型:引导行动型,反应限制型(又称
“挑战性项目”)和认知错觉型(如幻觉、失忆)。
5.2.1引导行动型催眠师要求当事人想象一个场景,如果的确能够想象,身
临其境,他们会有相应的行动反应。如果被试按照指导语去做,则通过该测定项
目,如双手合并反应。
5.2.2反应阻止型(挑战型)催眠师首先建议当事人不移动部分或整个身体,
再暗示他们力图移动该部分身体。如果被试不能够移动则通过该项目,如手臂僵
直反应。挑战型测试比引导行动型难度大。57%的被试能够通过HGSHS的五个
挑战型项目测试。
5.2.3引导认知型认知引导包括知觉、思维、记忆等方面的改变,也是催眠
体验的特殊之处。催眠最重要的应用包括对认知改变的引导

,如催眠状态下麻醉。
理论研究中催眠的认知改变也非常重要(Orne, 1977)。这些项目涵盖的范围更
广,但与反应阻止项目相比,通过率更低。四种重要的认知引导项目包括:催眠
状态下麻醉、催眠后遗忘、年龄倒退和记忆再现
最常使用的测验量表是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Form: C (Wwitzenhoffer&
Hilgard 1962)。主要用于个体测验,有时候在小范围的团体中使用。与'HGSHS(哈
佛团体感受性量表)相比,SHSS(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包括更多的认知项目,如
年龄倒退、催眠梦、负性幻觉等,这是效度更高的测评方法。HGSHS含有的认
知项目较少,需要催眠师与被催眠者之间更多的交Aa尤其一些“年龄倒退”的
测试项目可能引发情绪反应。两个量表中得分0-4,感受性低,得分5-9,感
受性中等,得分10-12感受性高,该分数为常模比较分数。
其他感受性量表如斯坦福催眠感受性评估量表(SPSHS, Wwitzenhoffer&
Hilgard 1967)关注更为复杂的认知项目,能够区分感受性高和极高的被试,比
SHSS, Form A,C (Hilgard 1978/1979)内容更多并且复杂。斯坦福催眠临床量表
成人版(SHCS:Adult, Hilgard&J.Hilgard 1983;Morgan&J.Hilgard’甲8/1979a)
适用于运动受局限的临床病人,对催眠感受性进行快速评估。斯坦福催眠临床量
表儿童版(SHCS:Child, Morgan & J.Hilgard 1978/1979a)适用于6到16岁的儿童
(4到8岁的儿童另有量表)。卡来顿大学催眠引导反应量表(CURSS, Spanos,
Radtke, et al 1983a)是一个团体量表。
哈佛团体催眠感受性量表(Harvard Group Scale of Hypnotic Susceptibility:Form A)
1.头部下垂
2.眼皮闭上
3.手臂下垂(左手)
4.手臂不能移动
5.手指粘合
6.手臂僵直
7.两手合拢
8.交流限制
9.苍蝇幻觉
10.眼皮粘连
Il.催眠后暗示
12.催眠后遗忘
在催眠开始前一个清醒程度的指令
暗示眼皮沉重后的反应
暗示手臂沉重,想象有物体拉下手臂后的反应
暗示手臂非常沉重,不能举起后的反应
暗示手指紧扣后的反应,不能分开手指
暗示手臂如同一块钢板不能弯曲后的反应
暗示两手间象有一种力量吸引后的反应,两手合在一起
暗示不能说“不”后的反应,不能摇头说“不”
暗示苍蝇在一边盘旋后的反应,作出赶苍蝇的动作
暗示眼皮粘连在一起,不能睁开眼睛
暗示催眠醒来后会摸左脸,并且忘记他是被暗示这样做的
暗示不能回忆催眠时发生的任何事情,不能回忆眼睛闭起来之后三
条以上的指令,直到告诉被试“现在,你可以回忆起任何事情”
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Stanford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cale:Form C
1.手臂下垂(右手)想象手臂下挂一重物,手臂越来越沉重
2.两手分开想象有一股力量将两手分开
3.蚊子幻觉想象一只蚁

子飞来停在右手上,做出赶走蚊子的动作
4.味觉幻觉暗示甜或咸味,做出嘴唇蠕动或口头报告有味道
5.手臂僵直(右手)暗示手臂僵直,不能弯曲
6.催眠梦暗示睡觉并做一个有关催眠的梦,报告有类似梦的经历
(视觉想象和自发行动)
7.年龄倒退暗示被试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小,在二年级课堂的最后一
排,让他写下自己的名字,学迹与先前相比有明显改变。
8.手臂不能移动暗示左手非常沉重不能举起
9.对氨水的嗅觉丧失暗示不能闻出气味,对氨水无明显反应,不能闻出味道
10.幻听暗示听到内心深处的问题,对幻听的问题作出言语反应
11.负性视幻觉暗示看见实际不存在的两个盒子,报告桌上有两个盒子
12.催眠后遗忘暗示不能回忆催眠时发生的任何事情,不能回忆眼睛闭起
来之后三条以上的指令,直到告诉被试“现在,你可以回忆起任何事情”
5.2催眠感受性的影响因素
催眠感受性的评估分数在一段时间里能够保持相当稳定。在追踪研究中,使
用SHSS: A进行催眠感受性评估的50名斯坦福大学学生在10年,25年后再进
行感受性测量,发现前后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分别为+0.64,-I-0.71) (Morgan,
Johnson, & Hilgard 1974; Piccinoe, Hilgard & Zimbarbo 1989)。这些结果说明催眠
感受性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但也有研究认为催眠感受性是可以通过练习习得
的技能。在研究催眠感受性的影响因素时,先假设催眠感受性是稳定的。主要使
用三种方法:A,对大样本随机抽样的被试进行有关人格和认知方式的纸笔测试。
B,挑选一部分被试进行面谈,评估他们的态度、信念、兴趣和主要生活事件。C,
在实验条件下对高、中、低感受性的被试进行认知风格评估。
早在60年代初,随着斯坦福量表的出版,研究者就开始关注催眠感受性和主
要人格特质之间的相关,如内外向、稳定一神经质以及歇斯底里和内外控
(Bower,1976;Hilgard 1965)。这些研究的结果令人失望,通常并无显著相关,
偶然出现的中度相关实验却不可重复。另外,催眠感受性和社会责任感(如社会
接纳程度、服从感或轻信度)不存在相关。(Bower, 1976),传统的人格特质似
乎和催眠感受性无关,但目前的几项研究动摇了这种结论。
5.2.1感觉激活通道与想象活动J.Hilgard通过面谈研究的方法发现高感受
性的被试至少有一个感受催眠状态的激活通道(Passway)如良好的想象能力,
这个通道通常在儿时发展起来,在成人后的行为中体现,不同的通道包括以下的
活动参与:
A.阅读小说(能够感受小说的主人公,并对他们的经历作出情感性的反应)
B.艺术眼光

(能够以演员或旁观者的眼光看待事物)
C.宗教(对某种宗教有坚定的信仰)
D,音乐或自然之美能够带来鲜明的情绪唤醒
E.艺术创造(如画家、诗人或音乐家)
E童年时期有想象中的玩伴。
早先的结论在后续研究中又得到进一步证实((J.Hilgard 1974a)。高感受性的
被试比低感受性者更多的参与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想象活动。如下图所示,也有一
些低感受性的被试参与了大量的想象活动。Hilgard (1974a)认为有兰种因素阻
碍了乐于参与想象活动的被试不能进入催眠状态:A。对新经验的新奇体验B.
不愿接受与催眠师之间的关系C.注意力不能集中。
高低感受性的被试参与的活动范围
参与活动参与以下活动的被试百分比
高感受性(N=42)低感受性伽=15)
廊象深刻的感觉经历93 20
0内j内J 7.nUO凡j,J
,‘,.1,.二11心..且
79 76 74 36 45 33 2619
演戏
阅读小说
白日梦(儿童时期)
白日梦(成年时期)
精神神游他处
身体神游他处
创造性活动
宗教信仰
*From Hilgard J.R(1974a), imaginative involvement: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ly
hypnotizable and non-hypnotizab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22 138-56
5.2.2心理表象的鲜明度Tellegen and Atkinson (1974)发展了一种更为简
便的问卷法—入神量表。该量表用于研究想象活动的参与以及被试日常活动中
类催眠体验(As 1963; Shor 1960). Tellegen and Atkinson通过两个大样本的研
究发现入神量表的得分与催眠感受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重复测验中也得出
该结论。所有的人格量表与催眠感受性之间的相关都不显著,但入神量表与催眠
感受性之间存在恒定的中等程度的相关+0.3到+0.4 (For example, Farthing
Venturino&Brown 1983b, Spanos&Mc Peake 1975)。
Tellegen and Atkinson (1974)将入神(Absorption)定义为一种注意集中的认
知一动机特质。入神是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对现实和自我的知觉产生变
动,对关注的对象产生强化的感观知觉。
J.Hilgard强调想象活动参与的重要性,由此可以预见心理表象的清晰度和鲜
明度与催眠感受性相关。研究证实了上述推论(Sheehan 1979),在这些研究中
要求被试尽可能鲜明的想象一系列风景,如“想象一幅湖光山色、绿树成阴的风
景”,几分钟后,实验者要求被试自我评估该心理表象的鲜明度((1-7记分)。
入神量表的部分项目
“当我参加一场表演时,我能够真实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甚至成为角色本身而忘记了我
自己和观众的存在。”
“我有时候能够鲜明的回忆过去的经历,就好像重新经历一样”
“如果我愿意,我能够鲜明的想象一场电

影或故事。”
“有时候,我能忘记自己,完全沉浸在成为另一个人的经历中。”
“如果我愿意,我能想象自己的身体非常沉重,甚至不能移动。”
“我乐于打破原有的规则尝试一些新的事物。”
00oooo
一-一一一一闷月-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州州.一一--~心一目一一.一一一.卜
*From Tellegen A&Atkinson G (1974) openness to absorbing and self-altering
experiences(absorption), a trait related to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83,268-77
Sutcliffe, Perry and Sheehan (1970)发现催眠感受性和感觉模式(视听触等)
鲜明度之间存在正性相关。但大多数研究使用视觉表象,如(Marks 1973)视觉
表象鲜明度问卷(VVIQ)。几项研究发现催眠感受性和VVIQ鲜明度分数之间存
在中等程度的显著相关(P.Bowers 1978; Grawford 1982a)。也有研究发现没有
显著相关。由此可见,虽然心理表象的鲜明度和入神分数之间存在相关
(Grawford, 1982a)。但入神程度比心理表象鲜明度更加能够影响催眠感受性。
入神程度、心理表象鲜明度和催眠感受性之间只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研究
表明,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A.催眠感受性不仅由入神程度和心理表象鲜明度这两个特质决定,还有大量
的其他影响因素。
B.入神程度和表象鲜明度的测试可能并未完全精确的测量,存在误差,如表
象鲜明度测试采用1-7评分,不同被试使用标准不同。
C.催眠感受性和第二变量(如表象鲜明度)之间的关系可能依赖于第三变量
即中介变量(Bowers, 1976)。如高表象鲜明度的被试具备高感受性,但同时还
需要对催眠有正确的态度并且相信他们有被催眠的能力。
D.催眠感受性的影响因素对不同的催眠评估项目来说有所不同。Farthing et al
(1983b)发现一个包括表象鲜明度和入神程度的多维影响因素系统扩该系统能
够比较有效的预测HGSHS中认知性项目的得分,在行为性项目和挑战性项目上
的得分预测效果略差。若认知性项目比行动性项目和挑战性项目更能够代表催目民
的实质,则该研究意义重大(Orne, 1977)0
E.催眠感受性的影响因素对不同认知风格的不同被试来说有所不同
(Sheehan& McConkey 1982)。
5.2.3催眠感受性的其他影响因素经研究,催眠感受性和创造力存在相关
(Review in P.Bowers & K.Bowers 1979), Patricia Bowers (1978,1979)认为这种相关
与非意志经历或自动化经历有密切关系。
Helen Cawford (1982a)发现催眠感受性和白日梦的风格相关,亮感受性的
被试有更鲜明、投入和更有影响力的白日梦。
Wilson and Barber (1978)制定了创造性想象量表(CIS)研究催眠感受性和创
造力、想象力之间的关系,他们还在1983年定义了一种“白日梦型人格”(Fa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