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义与义在_赵氏孤儿_中的隐性冲突_王云

正义与义在_赵氏孤儿_中的隐性冲突_王云

正义与义在_赵氏孤儿_中的隐性冲突_王云
正义与义在_赵氏孤儿_中的隐性冲突_王云

正义与义在《赵氏孤儿》中的隐性冲突

■王云

内容摘要:以中国古代的“义”和西方现代的“正义”这两种似而不同的观念来审视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不难发现,它们在这部元杂剧中是形成了强烈冲突的。不过,这种冲突不是内置的、固有的,而是我们将《赵氏孤儿》置于正义与义所建构的语境中而形成的。如此冲突集中地体现于程婴之子的生命权问题。面对“存孤弃子老程婴”,我们似乎应该用“义薄云天”四个字来由衷地称赞他。然而,如果以现代正义观念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情节极其可疑。中国要真正地成为一个正义的社会,恐怕要从理智地看待《赵氏孤儿》中那最令我们感动的那一幕开始。

关键词:赵氏孤儿正义义生命权

中图分类号:J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943X(2016)01-0065-10

DOI:10.13737/https://www.doczj.com/doc/f714889336.html,ki.ta.2016.01.008

Title:The Implicit Conflict between Justice and“Yi”in The Orphan of Zhao

Author:Wang Yun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oncept of“Yi”and the western concept of justice come into violent contradiction in Ji Junxiang’s The Orphan of Zhao.However,the contradiction is not inherent, but is caused by the context constructed by justice and“Yi”.The conflict focuses on the right of life for Cheng Ying’s son.We may see Cheng Ying as the old man who sacrificed his own son to save the orphan and eulogize him as showing the supreme virtue of“Yi”.But from the modern theory of justice, the plot is extremely dubious.And because of this,the modern Chinese audience may view the most touching scene of The Orphan of Zhao rationally.

Key Words:The Orphan of Zhao;justice;“Yi”;right of life

简要地说,西方现代所谓的正义,也就是受到善和一视同仁(平等)双重规范的“得所当得”,而中国古代所谓的义,也就是受到仁(近乎善)和礼(差等)双重规范的“宜”。以中西这两种似而不同的观念来审视纪君祥的《赵氏孤儿》①,不难发现,它们在这部元杂剧中是形成了强烈冲突的。不过,这种冲突不是内置的、固有的,而是我们将《赵氏孤儿》置于正义与义所建构的语境中而形成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笔者称其为隐性冲突。

在《赵氏孤儿》中,最令我们感动的是程婴牺牲了自己“未经满月”的儿子来保全赵氏孤儿。难道程婴一点都不心疼自己的儿子?当然不是。只是“义”字当头,不能不牺牲自己的儿子。面对“存

孤弃子老程婴”,我们似乎应该用“义薄云天”四个字来由衷地称赞他。然而,如果以现代正义观念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情节极其可疑。赵氏孤儿的生命是生命,难道程婴之子的生命就不是生命吗?既然一视同仁,那么赵氏孤儿的生命和程婴之子的生命应该是同样宝贵的。既然同样宝贵,那么为何要厚此而薄彼?也许有人说赵氏孤儿是孤儿,是赵家仅有的一点血脉,难道程婴的儿子不也是程家仅有的一点血脉吗?也许有人说要留着赵氏孤儿为赵家报仇雪恨,难道只有“血亲复仇”才算是报仇雪恨吗?你赵家要报仇雪恨,碍着程婴的儿子什么事。在笔者看来,这些理由都是一些精致的借口,都是不能成立的。退一万步来说,即使这些理由都能成立,都与高尚的目标相联系,我们也应该明白,再高尚的目标之实现也不能在一个无辜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以牺牲他的生命为代价。

如果我说,程婴献出自己的儿子,差不多就像献出自己的一份财产,你也许会跟我急。千万别跟我急,有台词为证。在《赵氏孤儿》第四折中,程婴利用他所制作的画卷为赵氏孤儿痛说家史。说到“程婴”时,赵氏孤儿问:“这壁厢爹爹,你敢就是他么?”程婴说:“天下有多少同名同姓的人,他另是一个程婴。”……赵氏孤儿问:“他那个程婴肯舍他那孩儿么?”程婴说:“他的性命也要舍哩,量他那孩儿,打甚么不紧?”“打甚么不紧”意即“有什么要紧”。

在程婴看来,人的命价是有等级差的。因为是主人与门客的关系,因此赵氏孤儿的命价自然比程婴贵重,为了赵氏孤儿的存活,程婴自然应该献出自己的生命。因为是父亲与儿子的关系,因此程婴的命价自然比他儿子贵重,连程婴都应该作出牺牲,难道他儿子就不应该被牺牲?这是程婴的逻辑,这也就是“义”的逻辑。按照现代正义观念,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有着天赋人权,其中最重要的人权便是生命权,这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不可剥夺的权利”。既然生命权神圣不可侵犯,也就意味着任何人在没有正当而又充分理由的情况下都不可以剥夺它,这其中也包括被剥夺生命权者的父母。②然而,在《赵氏孤儿》中,程婴为了挽救赵氏孤儿免遭杀害,却煞费苦心地将自己的儿子送入虎口。程婴的理由是正当而又充分的吗?程婴的行为是正义的吗?

程婴的儿子如果在知情的情况下甘愿作出这样的牺牲,我们自然无话可说。但实际情况是,程婴的儿子不是牺牲,而是被牺牲。程婴有什么权力为他儿子的生命作主?王国维先生在评论《窦娥冤》和《赵氏孤儿》时说过一句话,那便是“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的意志”。必须指出的是,程婴之子代赵氏孤儿而死,这并非出自他自身的意志。

程婴有什么权力为他儿子的生命作主?这样的事情在古代中国人看来是顺理成章的,这样的疑问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不是疑问。既然“义”受到“礼”的规范,那么,它一定要为维护等级制度出力。既然“义”意在维护等级制度,那么,人的生命一定是不等价的。赵盾是丞相,赵朔既是驸马又是都尉,作为他们的孙子或儿子,赵氏孤儿的生命自然贵重,因为有门第附加值,有身份附加值。程婴不过是一个门客或者郎中,其儿子的命价自然贱多了。既然“义”意在维护等级制度,那么,人的生命权一定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屠岸贾要灭赵盾一门(实质上是晋灵公要灭赵盾一门),赵盾一门三百余口也只能尽赴黄泉。同样,程婴要牺牲其儿子,其儿子也只能被牺牲。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既然“义”意在维护等级制度,那么,人一定是没有独立而自由的人格的,一定是依附于社会体制或家族体制的,一定是另外一些人的附庸。于是臣子一定是君王的附庸,臣子的家眷和家仆一定是臣子的附庸,儿子一定是父亲的附庸。晋灵公要灭赵盾,赵盾也

只能赴死,因为他只不过是晋灵公的附庸;赵盾赴死,赵盾一家三百多口人也只能陪着,因为他们只不过是赵盾的附庸;程婴要让其儿子去送死,程婴之子也只能去送死,因为他只不过是程婴的附庸。

程婴有什么权力为他儿子的生命作主?现代正义观念给出的答案是,程婴没有权力为他儿子

的生命作主。这里不避词费,摘录两段卢梭的言论。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强调——即使每个人可以转让他自己,但他不能转让他的孩子。孩子们生来也是人,并且是自由的;他们的自由属于他们,除他们本人以外,谁也无权处置。在他们达到有理智的年龄以前,他们的父亲为了他们的生存和增进他们的幸福,是可以代表他们订一些条约的,但绝对不可以不可挽回地和无条件地把他们奉送给别人。因为这样一种奉送是同大自然的意愿相违背的,而且超出了做父亲的权利。[1](P.11-12)

而卢梭的《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则说:“即使一个人可以像转让他的财产那样转让他的自由,但就孩子们来说,其间的差别就太大了,……而自由是孩子们作为人而得自上天的礼物,所以他们的父母无权剥夺。可见,奴隶制的建立是有伤天性的;只有改变了人的天性,才能使奴隶制长久存在。法学家们口口声声说什么奴隶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奴隶,其实,他们的真正的意思是说人生下来就不是人。”[2](P.108-109)深受卢梭思想影响的皮埃尔·勒鲁也说过,“父亲所以无权杀害他的孩子,因为人类的特征也体现在小孩的脸上”。[3](P.23)作为一个人,程婴之子有着与生俱来的或者“得自上天”的生命权和自由权,容不得包括程婴在内的任何人任意处置甚至剥夺。程婴“无权处置”或“无权剥夺”他儿子的生命权和自由权。这是现代意义上的“正义”的逻辑。可惜程婴只是一个门客,门客与奴仆庶几相同,门客只不过是特殊类型的奴仆或者高级的奴仆。③奴仆的儿子还是奴仆,“生下来就不是人”;况且程婴之子只不过是程婴的附庸,是程婴的一宗财产,程婴自然有权“处置”或“剥夺”他儿子的生命权和自由权。这是“义”的逻辑。由于我们引入了西方现代正义观念,这两种逻辑开始形成了隐性然而却也是强烈的冲突。

在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中国古代社会,为了实现某些所谓高尚的目标去戕害自己后代的生命,这样的事例毕竟不会多。不多并不意味着绝无,最现成的例子大概莫过于汉代的一个真实故事(不过结尾显然出自虚构)了。元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中有汉郭巨“为母埋儿”:“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取,民不得夺。有诗为颂,诗曰: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④在这“二十四孝”中,鲁迅先生似乎最反感老莱子“戏彩娱亲”和郭巨“为母

埋儿”。关于后者他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调侃道——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可以抵抗被埋的理由多得很。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虽然未必实现,但我从此

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

—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

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4](P.25-26)

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郭巨固然不应该“为儿埋母”,郭巨就应该“为母埋儿”了吗?根据“义”的逻辑,答案是肯定的。曾子不是说过:“义者,宜此(指孝)者也”吗?⑤说到底,还是那句话,郭巨之子只不过是郭巨的附庸,是郭巨的一宗财产,为了这近乎至高无上的孝道⑥,郭巨自然有权“处置”或“剥夺”其儿子的生命权。

郭巨有权如是“处置”其儿子的生命权,比他早生了约八百年的邵公(亦作“召公”)同样有权如是“处置”其儿子的生命权。然而不同的是,郭巨之子最终为“天”所搭救,邵公之子就没有那样幸运了。粗通古籍的人大多知晓《国语》中的《邵公谏厉王弭谤》,大多知晓其中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语,但未必知晓邵公为了周厉王之子(即后来的周宣王)免受杀害还贡献了他自己儿子的生命。周厉王暴虐无道,又不听他人的劝谏,因而以后国人起义,周厉王只好逃亡至彘。周厉王出逃之后,周厉王之子躲藏在大臣邵公的家中。《国语》卷一中的《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如是记载:“彘之乱,宣王在邵公之宫。国人围之。邵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是以及此难。今杀王子,王其以我为怼而怒乎!夫事君者险而不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乃以其子代宣王。宣王长而立之。”邵公之子生命的价值自然不如周厉王之子生命的价值,甚至都不如邵公名声的价值,况且邵公对其儿子又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于是邵公之子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比邵公献儿救王子恶劣一百倍的事在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其例。据《管子·小称》,管仲病笃,齐桓公前往探视,问仲父是否有政治遗嘱,管仲对曰:“臣愿君之远易牙、竖刁、堂巫、公子开方。夫易牙以调和事公,公曰惟烝婴儿之未尝,于是烝其首子而献之公,人情非不爱其子也,于子之不爱,将何有于公?”《韩非子》和《史记》等亦记载了齐桓公就管仲之接班人问及易牙一事。据《韩非子·十过》,管仲对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管仲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为了满足齐桓公基于奇癖怪好的口腹享受,易牙不仅把儿子给杀了,而且还把儿子给蒸了。委实天良丧尽!郭巨埋儿和邵公献儿固然不能与易牙杀儿同日而语,

—若套用很多年前曾经时髦过然而他们在对待自己儿子生命权上的态度却如出一辙。这种态度——

—那便是害你没商量,因为你不过就是我的“东西”,“只有工具所有的相对价值”。[5](P.45-46)的句式——

邵公献儿救王子和易牙蒸儿适国君分别发生于公元前842年和公元前645年或更早时候,那时还没有儒家,还没有儒家伦理学说,还没有“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或者“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之类的说法。⑦不过,反过来看,儒家伦理学说后来成为显学,也一定是有着广泛的社会实践基础和社会思想基础的,儒家伦理学说不过是对这种社会实践和社会思想的理性化总结而已。问题的关键是儒家伦理学说后来又被抬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于是它反过来有力地规范了社会实践和社会思想,致使为贵者、尊者、老者、长者贡献自己生命的行为层出不穷,致使为贵者、尊者、老者、长者贡献自己后代生命的行为不绝其缕。在社会生活中有郭巨埋儿奉老母,邵公献儿救王子,易牙蒸儿适国君,在艺术作品中自然就会有程婴弃子救孤儿。

程婴弃子救孤二十年后,赵氏孤儿终于有了复仇的机会,他唱道:“他、他、他把俺一姓戮,我、我、我,也还他九族屠。”晋灵公和屠岸贾“将赵盾满门良贱,都一朝无罪遭殃”固然是不正义的,然而赵氏孤儿奉晋悼公之命“将他(屠岸贾)阖门良贱,龆齓不留”又何尝是正义的。难道屠岸贾一门皆为有罪之身?难道屠岸贾一门就没有无辜之人?难道屠岸贾家中的那些孩童们也都罪在不赦吗?在复仇之前,赵氏孤儿唱道,“我只问他(屠岸贾):人心安在?天理何如?”我们也应该以同样的问题问一下赵氏孤儿:“人心安在?天理何如?”可怕就可怕在赵氏孤儿有着与屠岸贾相同的株连思维。在赵氏孤儿看来,光杀一个屠岸贾,还远远不能解气,只有“把奸贼全家尽灭亡”,只有毁了所有依附于屠岸贾的人,方解心头大恨。至于那些人有罪还是无辜,则无须深究。只要屠岸贾一人有罪,那就有了杀他们的充分理由。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说,他从“仁义道德”这几个字的字缝里看出“吃人”这两个字来。在《狂人日记》的末尾处,鲁迅先生还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鲁迅先生是何等敏锐、犀利和深刻!《赵氏孤儿》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拯救赵氏孤儿。赵氏孤儿最应该被拯救的还不是他的物质生命,而是他的精神生命。如果他的精神生命不得救,保不准他要成为另一个屠岸贾。实际上,他已经成了屠岸贾。在《赵氏孤儿》的结尾,他不就是一个滥杀无辜的刽子手吗?

2003年国庆节期间,国家话剧院以四台话剧在上海举办“上海话剧周”,其中有田沁鑫导演的《赵氏孤儿》。在演出活动结束后国家话剧院召开的座谈会上,剧作家赵耀民如是批评田沁鑫版的《赵氏孤儿》:“……整台戏在观众面前张扬的还是在所谓‘忠’的名义下的暴行、在大不义的前提下的‘义’的灭绝人性。杀气腾腾的舞台上,只有‘孤儿’的生命成了‘绝对正义’,而其他的生命价值都成了零。要知道,以往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就一直在灌输这样一种信念:在所谓‘正义’的旗号下可以无视个人生命存在的价值。我们有什么理由要为此喝彩?”[6](P.174)这番话着实点中《赵氏孤儿》的要害。

读《赵氏孤儿》,让笔者联想到最近读到的一则笑话。某县的县委书记到该县的一个基层单位去作报告。报告会结束后,大家都到厕所小解,厕所里一时拥挤不堪,人满为患。县委书记也要进厕所小解,这个单位的领导就陪着他。走进厕所一看,人这么多,一时还轮不上县委书记。于是这个单位的领导立马高喊:“请领导先尿”。[7]

读《赵氏孤儿》,还让笔者联想起二十年前发生在新疆克拉玛依市的一场广为人知的大火。1994年12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义务教育与扫盲评估验收团”一行25人到克拉玛依市检查工作。12月8日16时,克拉玛依市教委组织当地15所中小学的15个规范班的学生以及教师和家长等769人在友谊馆为检查团作文艺汇报演出。就在演第二个节目《春暖童心》时,后台起火了,火势迅速蔓延。会场里的孩子们开始站起来准备撤离现场。正在这时,有一个女领导拿着话筒说,大家都坐下,“让领导先走”。于是听话的孩子及其家长们又重新坐了下来。等到领导们(除克拉玛依市副市长赵兰秀外)都安全撤离了,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无法全身而退了……尽管这场大火只烧了20分钟,但却夺去了323人的生命,其中包括284个未满18岁的孩子。另有132人被烧成伤残。

为何要“请领导先尿”、“让领导先走”呢?理由非常简单,因为领导们是贵者、尊者。对于孩子

们来说,他们还是老者、长者。要说健康的意义,当然领导们更大;要说生命的价值,当然领导们更高。因此,一旦有危及健康和生命的情景发生,首先应该保证的是领导们的健康和生命。“祖国的花朵”又算得了什么。这其中的逻辑与《赵氏孤儿》中所蕴含的逻辑毫无二致。“程婴弃子救孤”、“请领导先尿”、“让领导先走”,事情有异,本质却完全相同。由此看来,中国要真正地成为一个正义的社会,恐怕要从理智地看待《赵氏孤儿》中那最令我们感动的那一幕开始。

如前所述,西方现代所谓的正义,也就是受到善和一视同仁(平等)双重规范的“得所当得”;中国古代所谓的义,也就是受到仁(近乎善)和礼(差等)双重规范的“宜”。正义和义的这种差异必然会导致我们对中国古代戏曲某些情节的不同看法,这种不同看法有时甚至会形成强烈冲突:被中国人视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受过现代正义观念熏染的西方人和某些当代中国人看来却有可能是悖逆情理的。

2013年3月,英国利兹大学举办了题为《寰球舞台上演中国:人、社会与文化》(“Performing China on the Global Stage:People,Society and Culture”)的国际研讨会,笔者躬逢其盛。这个研讨会有两个议题,其中之一是“中国形象:‘赵氏孤儿’的跨文化研究”(“Chinese Image:An intercultural Study of The Orphan of Zhao”)。由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the 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在2012-2013冬季演出季首次演出了英语版话剧《赵氏孤儿》,因而这出戏的导演,也即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艺术总监格雷戈里·多兰(Gregory Doran)也应邀在研讨会上发言,他在发言中两次强调说,对于程婴牺牲自己的儿子以拯救赵氏孤儿这件事,他很不理解。这番话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西方观众对程婴弃子救孤这一情节的看法和态度。多兰还在研讨会上介绍说,他导演的《赵氏孤儿》的结尾是,已经死去的程婴之子问程婴,父亲,你为什么要放弃我?该剧编剧詹姆斯·芬顿(James Fenton)与多兰的心意是相通的。正因为芬顿不理解程婴弃子救孤这一行为,所以他才设计—

了如是结局——

鬼魂:……

程婴:……

鬼魂:他们恨你。你恨你的儿子。

程婴:没有父亲会恨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儿子。为什么我要恨我的儿子?

鬼魂:这是十八年来我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

【程婴思考了一会儿。】

程婴:你认识我儿子?你看起来太年轻,不可能认识他。

鬼魂:我是你的儿子。你背叛了我。你让我被杀。你爱赵氏孤儿。你把他藏起来,爱护他,像亲生儿子一样把他养大,让他享受宫廷的保护。想到这些,总会让我流泪。

【鬼魂哇的一声哭了。】

为什么你要恨我?为什么你爱赵氏孤儿?

程婴:这是树。这是石阶。也许坟墓还在前面。现在我已经老了,可能开始忘事了。但我不记得曾经恨过我的儿子。如果恨过我的儿子,我应该会记得。我应该会问自己,我是什么怪物,竟然恨自

己的儿子?

鬼魂:你爱赵氏孤儿。你给了他一切。许多个夜晚,我回到家里,看着他玩耍。我看着他在你的关爱

—当然了,他是一个漂亮的孩中慢慢长大。你给他玩具。给他画故事书。每个人都喜欢他——

子。可是你难道不明白,这对我来说是多大的伤害?为了赵氏孤儿,你忘了我。你忘了山间霜

林里的一抔白骨。

程婴:这是树。重新从树开始找。这是石阶。可是我老了,我需要你的帮助。给我指出坟墓的位置。

你必须帮我死在你的墓前。

鬼魂:你没有资格找到我的坟墓。

—我没有资格得到任何东西。这是非分之想。我知道很久以前亏待了你,事实上,我已程婴:是的——

经记不得为了什么。我感到一定有个理由。我感到当时别无选择。但是我再也不能告诉你为

什么。我老了,请你帮我。

鬼魂:你就站在我的坟墓上。石头上三条短短的刮痕,是人们掘墓时留下的。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程婴:可怜的孩子,我的宝贝,把你冰凉的手放到我怀里,教我该怎么握刀。我不是没有勇气,但我怀疑我的力气。帮我。

鬼魂:霜刃映着月光。把刀放在这儿,这根肋骨下面。如果你真的爱我,从你心头流出的鲜血,我能尝到你的爱。

程婴:握着我的手。帮我对准。

鬼魂:去吧。

【鬼魂尝了尝程婴心头的鲜血。】

你爱我,你一直都爱我。从现在起,你永远都属于我了。

【完。】[8]

老故事,新结局,一个令人无法释怀的新结局,一个令人无法不深思遐想的新结局。

程婴恨过他的儿子吗?确实没有。“没有父亲会恨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儿子。为什么我要恨我的儿子?”这是大白话,也是真话。那么,程婴爱他的儿子吗?程婴无疑是爱他儿子的⑧,这一点最终也获得了已沦为鬼魂的他的儿子的认同:“你爱我,你一直都爱我。”令程婴无奈的是,他还有人要爱,那便是他的主人:赵朔、公主和赵氏孤儿。赵朔和公主不在了,他就要加倍地爱赵氏孤儿。因为爱这些大大小小的主人,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礼法所规定的。多少年来它几乎已经成了先秦门客们的集体无意识。

爱主人与爱儿子可以兼顾吗?在正常情况下确实可以,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它也许不可以。于是,程婴必须作出选择。在爱主人与爱儿子之间,程婴选择了爱主人。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他的选择,而是文化的选择,是礼法替他作出的选择,是儒家伦理替他作出的选择。从这点来看,程婴还真是恩格斯所谓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⑨在他的身上凝聚着恩格斯所谓的“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在他的身上凝聚着马克思所谓的“用艺术方式加工过的……社会形式”。

爱主人与爱儿子这两种行为之间的选择也就是义薄云天的门客与慈父这两种身份之间的选择。程婴选择了爱主人,也就是说他选择了义薄云天的门客而非慈父。选择了义薄云天的门客也就意味着他放弃了做一个父亲应该承担的义务,连一个普通父亲都做不了,遑论慈父;反过来说,假如他选择慈父,他仍不失为一个门客,甚至不失为一个出色的门客。做一个出色的门客并非都要以

自己儿子生命为代价的。在《赵氏孤儿》第一折中,程婴已经抱着暗藏赵氏孤儿的药箱闯过了韩厥将军把守的公主府门,用戏本中的话来说,那“便是脱却天罗地网灾”。在极无把握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带着赵氏孤儿闯关,按理说,程婴已经是一个出色的门客了。问题的关键是,程婴要确保赵氏孤儿万无一失,于是他在不经意间成了一个义薄云天的门客。

在纪君祥为程婴设置的道德困境中,做慈父可以兼顾做出色的门客,做义薄云天的门客却连一个普通父亲都做不了,显然,后者比前者更不易。然而程婴偏偏挑选了后者。当然,纪君祥为程婴设置道德困境,也为他设置摆脱如是道德困境的行为。他这样做的初衷无非为了彰显程婴的义薄云天,进而彰显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千古光芒。然而,如是设置在不经意间暴露了儒家核心价值观的致命伤。如前所引,鲁迅先生从“仁义道德”这几个字的字缝里看出“吃人”这两个字来。实际上,“仁义道德”不仅吃了程婴的儿子,而且还吃了程婴本人。

一个人固然可以没有先进的道德意识(在元代要拥有今人认同的先进道德意识恐怕也是强古人所难),然而,一个父亲却很难没有做父亲的道德直觉。程婴何尝不知道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儿子,“伤害”了自己的儿子,他只是一开始不愿意承认罢了。在不愿意承认的背后,是先秦门客们集体无意识的强大力量,这种集体无意识强大到足以把一个门客的意识逼入其精神世界更深的底层。无意识逼迫意识进入它预定的层面是通过选择性失忆这一心理机制来实现的。⑩“现在我已经老了,可能开始忘事了。但我不记得曾经恨过我的儿子。如果恨过我的儿子,我应该会记得。我应该会问自己,我是什么怪物,竟然恨自己的儿子?”程婴45岁的时候,程婴送自己儿子走上断头路的时候就记事了吗?程婴想死在他儿子墓前这一举动表明,他已经“恢复”了记忆,但他依然选择了不承认,这实在是习惯使然。在其子鬼魂的反复纠缠下,他开始忏悔:“我没有资格得到任何东西。这是非分之想。我知道很久以前亏待了你……”但接着他又说:“事实上,我已经记不得为了什么。我感到一定有个理由。我感到当时别无选择。但是我再也不能告诉你为什么。”耐人寻味,于此为甚。明明当时有选择,却“感到当时别无选择”,这是集体无意识的力量;明明“感到一定有个理由”,却“记不得为了什么”,却“再也不能告诉你为什么”,这同样是集体无意识的力量。程婴就是这样被“仁义道德”吃掉的!

根据笔者的阅读或观赏经验,在所有与纪君祥《赵氏孤儿》有关的艺术作品的结局中,詹姆斯·芬顿版《赵氏孤儿》的结局最为出色,它以具有细节美感的生动对白喊出了正义的声音。这声音音量很小,却有着穿透人心的魅力。如果没有经过包括权利观念在内的现代正义观念的熏染,任何人都不可能呈现出如此奇妙的结局。

《庄子·田子方》记有温伯雪子的一句话:“……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不仅引了这句话,而且还说:“这是确的,大凡明乎礼义,就一定要陋于知人心的……”[9](P.93)程婴就是这样一个深明礼义却不善解人心的君子。在他献出其儿子生命的时候,他不愿甚至不屑设身处地地替他儿子想一想。詹姆斯·芬顿版《赵氏孤儿》结局的表层结构就是程婴之子的鬼魂逼着程婴进入其儿子的内心世界,然而我们却在不期然中了解了当代西方人对程婴弃子救孤的真实想法。

然而,就在《寰球舞台上演中国:人、社会与文化》国际研讨会的主会场上,中国大陆的一个地方

戏导演针对多兰的发言两次诘问道:程婴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挽救赵氏孤儿的生命,你难道不感动吗?在这位导演的一再追问下,多兰表情尴尬。这位导演把话说错了,程婴主要不是牺牲了他自己的利益而是牺牲了他儿子的利益,程婴主要不是牺牲了他自己的权利而是牺牲了他儿子的权利。我们还是要问:程婴有牺牲他儿子利益的权力吗?程婴有牺牲他儿子权利的权力吗?某一个人自己的利益和某一个人的儿子的利益,某一个人自己的权利和某一个人的儿子的权利,这样的差异恐怕是不少中国人永远也搞不清楚的。

如果程婴自己愿意,程婴尽可以牺牲他自己的利益、他自己的权利,但是,他没有权力牺牲他儿子的利益、他儿子的权利,尤其他儿子的基本权利,更尤其他儿子最重要的基本权利即生命权。尽管程婴之子还在襁褓之中,但他已经是一个享有人权的人了。不得到他的同意,谁都无权牺牲他的

—实质上也就是侵犯他儿子的生命权。对于

—说得严重一点——

人权。程婴牺牲了他儿子的生命——

《赵氏孤儿》中那些好人们的不正义行为,我们固然应该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我们固然应该有“同情之理解”。然而,对其进行深刻反思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以西方现代的正义和中国古代的义来审视《赵氏孤儿》,我们所能看到的远远不止上述这些。譬如有人说,程婴如果不献出自己的儿子,如果不牺牲自己儿子的生命,那么,当时晋国所有的婴孩就要遭殃,都要被屠岸贾杀掉。因此,程婴牺牲自己儿子的生命是合理的,是有价值的,是值得我们肯定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呢?限于篇幅,笔者只能将这些还没有机会开展的讨论付诸另文。

(本文系上海市高原学科“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理论”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究其实质,义的观念和正义观念无非都是关乎权利和义务的观念,说得周全一些,也就是确立合理分配权利

和义务(或由权利而及义务,或由义务而及权利)标准的观念。儒家义的观念自先秦发源以来,基本上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我们比较任何两个中西观念体系,最多也只能拿出它们最完善的状态来进行比较。无奈义的观念最完善的阶段也就在先秦、西汉和宋代,我们也只能拿中国古代义的观念与西方现代正义观念进行比较。一如中国古代义的观念,西方古典正义观念同样受到了差等观念的规范,只要知道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奴隶制度的坚定维护者,你便能了然这一点。从17世纪末至法国大革命,尤其在18世纪下半叶,西方正义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此期间,分别起源于欧洲和美洲的两种思想资源都在大力宣传平等观念。一种是欧洲政治哲学著作,它偏重于对社会变革要求的呼应。在这些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洛克的《政府论》下篇(1690)、卢梭的《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1753)和《社会契约论》(1762);另一种是美洲政治宣言,它既有呼应社会变革要求的一面,又有发扬基督教人文主义传统的一面。在这些宣言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美国弗吉尼亚《权利宣言》(1776)和美国《独立宣言》(1776)。这两种思想资源都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作为法国大革命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的问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经过法国大革命,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于是“一视同仁”才真正地成为了正义的一个要素,这标志着西方现代正义观念的成熟。自此而往,中国古代义的观念和西方现代正义观念成了两个有着天渊之别的观念。

②美国《独立宣言》第二段中的“unalienable rights”在不同的译本中分别被译为“不可让与的权利”和“不可剥夺

的权利”。借助“unalienable”这个词强烈的决绝意味,《独立宣言》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正当而又充分的理由,人包括生命权在内的重要的基本权利是绝对不可剥夺的。

③李珺平说:“对等,好像是主、客平等,实际不是,因为养与被养的事实,即依附关系,是无法改变的。”“门客文

化,在本质上,体现的是门与客之间的一种以‘知己’为呈现形式的不等量的价值交换关系。门,即为主;客,即为奴(又可分为奴隶、奴才……)。”(李珺平《春秋战国门客文化与秦汉致用文艺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4页)

④郭居敬编录《二十四孝》,载赵遵礼注,陈少梅绘《二十四孝图文解读》,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这故事最初出自汉刘向《孝子传》,后又为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所记载。

⑤此语出自《礼记·祭义》。

⑥东晋元帝《孝经传》:“天经地义,圣人不加;原始要终,莫踰孝道。”

⑦此二语分别出自《礼记·丧服四制》和《荀子·大略》。

⑧程婴:“自从我的孩子死后,死亡对我来说只是解脱。”(詹姆斯·芬顿《赵氏孤儿》第十七场)

⑨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

典型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3页)

⑩布鲁姆:“据弗洛伊德之见,逃避隐含着压抑,是无意识的却是有目的遗忘。”(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旨哉斯言!用来解说詹姆斯·芬顿版《赵氏孤儿》的结局也很贴切。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M].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

[2]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7.

[3]皮埃尔·勒鲁.论平等[M].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88.

[4]鲁迅.二十四孝图[A].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5]康德.道德形上学探本[M].唐钺译.商务印书馆,2012.

[6]赵耀民.国家话剧的文化态度[A].赵耀民戏剧杂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7]村支书背镇干部服务领导有妙处[N].晶报,2013-10-15.

[8]詹姆斯·芬顿.赵氏孤儿[J].陈恬译.戏剧与影视评论,2014(总001).

[9]鲁迅.而已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作者单位:上海戏剧学院科研处)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一个开放的社会首先应是理性有序的社会;一个文明的社会首先应是婚姻道德严谨的社会。婚姻道德是人类最早产生的道德情感,其稳定了家庭、稳定了社会,爱情与责任的统一正是婚姻道德的要求与表达。 在文明社会,为了更好地实现这种婚姻道德,法律给予了婚姻更多强有力的保障。婚姻既是一种伦理关系,又是一种法律制度,不管从婚姻的起源还是从其属性来看,婚姻都应当是既合乎法律也合乎道德的。 然而,当法律给婚姻注入自由因素,并使其逐渐从家族、社会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个人的私事时,社会中便出现了许多不合乎立法原旨的不道德婚姻,发生在浙江萧山的某些入赘婚即是其中之一。舍弃了责任、情感、平等与幸福,婚姻成了手段、人成了工具、法律成了借口,即法律给予了婚姻一个隐藏其不道德内在的合法躯壳。 “一切法律在根本上都不可能与伦理道德无涉;理论上如此,实践上同样如此。历史证明,法律有效性的大小程度取决于它所获道德支持的广泛程度。 ”法律从婚姻家庭道德出发,给婚姻规定了许多保障原则,法律赋予婚姻自由,却似乎又破坏了婚姻自主权;法律让婚姻重视人轻视财产,人却似乎重视财产轻视人;法律意图保障婚姻幸福,“幸福”却似乎成了手段,原来法律并不审查“幸福”。由此,在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缺失下,法律原初的目的被利用也就理所当然了。 法律的内在道德意欲让人类的婚姻既是合法又是道德的,这样才符合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然而“法律并不可能强迫一个人做到他的才智所能允许的最好程度。要寻找可行的裁断标准,法律必须转向它的‘表亲’,即义务的道德。 ”“法律之于道德当然要有所贡献,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法律不仅应当成为

道德的守护神,而且应当是培育新道德的契机。假如法律不能恰当地形式化,则不仅法律之为法律不复存在,而且道德之本性也将被违犯,最终,将既损害道德,也损害它本身。 ”而在本文所论述的这类婚姻中,法律正是本着更好地维护社会道德伦理出发来保障婚姻,然而最后被愚弄的不仅是道德,也是法律本身。“法律既不能远离伦理习俗,也不能落后太多。 因为法律不会自动地得到实施。必须由单个人来启动、维持、指导法律装置的运转;必须用比法律规范的抽象内容更全面的事物,来激励这些人采取行动,并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向”。 因而,在法律与道德结合得最紧密、冲突也最多的婚姻领域,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和标尺,让法律与道德携手合作,在各自的职责权限范围内各司其职、互动融合、优势互补。笔者认为,重视法律目的亦即平衡法律与道德,即不仅应注重法律的运行实效,也应重视法律理想的作用。 “过去强调了法和伦理的分离,但是现在两者的关联性的主张成为我们关心的对象。法和伦理这样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再次在新的聚光灯下的亮相,要求我们加以新的反思”。 穷根溯源,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之所以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乃是因为任何制度的存在,都必须从人的内心情感中寻找根据;而任何制度要得以维持,也必须从人的情感中得到解释。即法律与道德都是起源于对人性的满足或遏制,由人发明又运用于人。 缺失了情感、责任、尊严与幸福,婚姻又回归到了原始社会最初的“自然规律”。而为满足人的社会性出现的法律与道德也最终被这种人性的两面性及不确

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关系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 摘要: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对正义之分以及其相互关系也是法学界历来所探究的热点问题。程序定义与实体正义具有必然因果联系,就是说,没有程序正义就没有实体正义,程序正义是维护并验证实体正义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不管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何者为先,法律建立的目标是为了达到整个社会的正义,那么为了达到社会正义有时应牺牲个体正义。 关键词:正义程序;实体正义;平衡 刑事诉讼是严重社会冲突的制度化解决方式,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一样,正义同样是刑事诉讼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反过来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忍受一种不正义,唯一的正当理由是需要用它来避免另一种更大的不正义。①可见,正义理念是指导刑事诉讼制度建设的完美的观念形态。正义可以笼统地区分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但这种区分只具有的意义②,多数人对实体和程序的理解往往带有一种经验的意味。实体正义主要关注于如何最后地分配和保护社会的实体性价值的问题。这些价值包括权力、财富、地位、秩序、和平以及一个社会所珍视的其他任何一种善。程序正义主要关注于为实现实体正义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是否有利于实体正义的实现,以及这些方法和程序本身是否符合一定的正义标准。 一、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概念 (一)实体正义的含义 实体正义从广义上来看分为社会正义,与抽象正义相对应的具体正义上的实体正义以及与程序正义相对应的实体法上的实体正义。而实体正义从狭义上来讲一般指的是第三种概念。实体正义由于具有与程序正义的相对应性,他的概念也是与“程序正义”伴随产生的。程序正义的概念的产生是在对程序工具主义的批判基础之上,由于最初程序工具主义认为程序不具有独立性,他是附随于结果,只要结果具备善的属性也就认为程序具备正义性。故批判者认为程序正义是独立于实体正义之外的一种独立的正义,它不具有附随性和工具性。 (二)程序正义的含义 通行理论将程序正义解释为“标志着法律程序本身内在优秀品质的价值“。程序正义具有法的程序性规范的正义的属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形成于法的形成和实施过程的正义:二是程序法中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应符合的正义标准。一般来说,法的形成和实施过程是按照程序法的规定来进行规制的,据此可以将程序正义界定为:依法产生并且设有权利和义务,在运行中体现其内在的品质,并且目标是指向并达到结果符合实体法正义目的的过程、步骤。程序正义是通过法律程序的本身而不是其所要产生的结果得到实现的价值目标。但英美学者有关程序正义的理论以及英美人长期以来形成的程序正义观念似乎把程序正义强调得过于绝对化了,因为程序正义被视为一种可以完全决定裁判结果的绝对因素:只要遵循了公平、合理的程序,法院的裁判结果就被视为是正当的,不论这种裁判是否建立在正确、可靠的案件事实基础上。 二、对中国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分析 ①参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第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②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赵氏孤儿(带答案)

《赵氏孤儿》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故事背景,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培养鉴赏评价能力,鉴赏本文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来突现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人物形象中体现的忍辱负重、舍身就义的大义精神。 重点难点 1. 难翻译的句子 2. 刻画人物的手法 3. 对“义”的认识 文本解读 一. 关于《赵世家》 《赵世家》以赵氏的兴起,展示了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专政和三家分晋的史实及战国时赵氏由盛而衰、最终被秦国灭亡的历史变化。全文洋洋万言,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精彩片断时有所见。其叙事之生动,人物之逼真,章法之多变,剪裁之精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世家》记述了赵氏家族在与晋国公卿的权利角逐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特别突出赵盾、赵武、赵简子、赵襄子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强调权谋与势力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性。同时作者崇尚贤人政治,提倡举贤任能,抒发一种得贤者昌、失贤者亡的无限兴亡之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件大事,其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赞扬赵武灵王的大胆改革,其二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 二. 《赵氏孤儿》故事梗概 战国时期晋国权臣屠岸贾与赵盾不和,屠岸贾遂设奸计杀死赵盾全家三百余口。赵盾之子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朋友程婴商议:一个杀身成仁,一个抚养赵朔的遗腹子,他们设法得到别人家的一个婴儿,骗过了搜寻孤儿的屠岸贾的军队,公孙杵臼被杀死,程婴和赵氏孤儿隐藏在深山。十五年后晋景公才因病立赵氏孤儿,诛灭了屠岸贾的家族,到赵氏孤儿赵武成年后,程婴完成任务,自杀身亡。 三、自读探究 1. 筛选整合信息,给每一段文字拟写小标题。 叔带托梦,昭示厄运屠岸作难,灭赵九族公孙献身,程婴救孤 景公占卜,谋立赵孤赵孤成人,程婴成仁 2. 公孙、程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并举出文中细节加以说明。 提示:忍辱负重,舍身报恩勇敢无畏,义字当先 3. 本单元的话题是“义薄云天”,读了《赵氏孤儿》的故事,谈谈你对“义”字的理解。 提示: 作者通过赵氏孤儿的故事,歌颂了正义,鞭挞了邪恶,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集中体现了对士林阶层中能在生死关头有所选择的英雄的敬重。 4. 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来突现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是《史记》惯用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的几处冲突。 提示:①与屠岸贾正义和邪恶的冲突 ②公孙成仁和程婴立孤的冲突 ③程婴成仁的内心冲突 四. 文言知识积累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道德与法律冲突案例4篇

道德与法律冲突案例4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A4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陈远寅,政治学院 摘要:道德与法律是调整社会行为的两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同时又都存在着局限,它们之间既有着相互依存的一面,又有着相互冲突的一面。本文重点探讨道德与法律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法律与道德冲突的现状,从“合法不合理”和“合理不合法”这两个现象探讨了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并着重分析了产生冲突的原因,试图寻求一套对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解决这两个方面冲突的途径,让二者在冲突的解决中推动法治不断地进步。 关键词:法律;道德;冲突;原因;

协调 Conflict between Law and Morality Chen Yuanyin,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bstract:Law and morality are two important social norms to adjust social behavior, each of which has a unique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limitations, they have a mutually dependent, and have conflicts with each other.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and law,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urrent legal and moral conflicts. From the “legally unjustified” and “reasonable unlawful” the two explored the conflicts of law and morality, and has focused on the causes of conflict, and attempts to find a set of under construction the socialist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way to solve these two aspects of the conflict , and let the two

京剧经典语录

1. 2.青衣: 梅派: 贵妃醉酒-- 海岛冰轮初转腾 霸王别姬--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 凤还巢 -- 母亲不必心太偏 凤还巢 -- 本应当随母亲镐京避难穆桂英挂帅-猛听得旌鼓响画角声震天女散花 -云外的须弥山色空四显生死恨 -- 夫妻们分别十载 麻姑献寿-- 瑶池领了圣母训西施 -- 水殿风来秋气紧 大唐贵妃-- 挽翠袖进前来金盆扶定大唐贵妃-- 杨玉环在殿前深深拜定程派: 荒山泪 -- 谯楼上二更鼓声声送听春闺梦 -- 可怜负弩充前阵 春闺梦 -- 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六月雪 -- 未开言思往事心中惆怅锁麟囊 -- 春秋亭外风雨暴 锁麟囊 -- 一霎时把前情俱已昧尽贺后骂殿-- 有贺后在金殿一声高骂张派: 状元媒 -- 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见女起解 -- 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怜香伴 -- 我已将巧计安排定 西厢记 -- 先只说迎张郎娘把诺言来践春秋配 -- 受逼迫去捡柴泪如雨下春秋配-- 蒙君子赤诚心再三问话望江亭 -- 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搅乱望江亭 -- 独守空帷暗长叹 荀派: 红娘 -- 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红娘 -- 看小姐做出来许多破绽红娘 -- 看小姐红晕上粉面 尚派: 双阳公主-- 风萧萧惯长征千里战马失子惊疯-- 遭陷害逃出门飘零路上乾坤福寿镜- 遭陷害逃出门飘零路上另各派均演的

白蛇传 -- 小青妹且慢举龙泉宝剑女起解 -- 崇老伯他说是冤枉能辨大登殿 -- 讲什么节孝两双全 二进宫 -- 自那日与徐杨决裂以后 2。老生: 杨派: 击鼓骂曹 -- 谗臣当道谋汉朝文昭关 -- 一轮明月照窗前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碰碑 -- 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杨家将 -- 金乌坠玉兔升黄昏时候珠帘寨 -- 昔日有个三大贤野猪林 -- 大雪飘扑人面 三家店 -- 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法场换子-- 恨薛刚小奴才不如禽兽马派: 三娘教子-- 小东人下学归言必有错赵氏孤儿-- 老程婴提笔泪难忍 苏武牧羊-- 登层台望家乡躬身下拜淮河营 -- 此时间不可闹笑话甘露寺 --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借东风 -- 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四进士 -- 上写田伦顿首拜空城计 --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胭脂宝褶-- 老王爷登大宝一统天下法门寺 -- 郿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清官册 -- 接过了夫人酒一樽谭派: 战太平 -- 叹英雄失势入罗网定军山 --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言派: 卧龙吊孝-- 见灵堂不由人珠泪满面让徐州 -- 未开言不由人珠泪滚滚另各派均演的: 上天台 -- 姚皇兄休得要告职归隐上天台 -- 金钟响玉兔催王登九重洪羊洞 -- 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洪洋洞 -- 叹杨家投宋主心血用尽洪羊洞 -- 自那日朝罢归身染重病四郎探母珠帘寨等 武家坡法场换子击鼓骂曹清官册 3.花脸: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 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 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 行为关系体系。正义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正义,通常又可称公平、公正、正直、合理等。仅从字面上看,正义一词泛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以至事业、关系、制度等。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经 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一.从法的词源看法与正义的联系 据我国历史上东汉时期许慎著《说文解字》记载,“法”的古体字是“灋”。“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法” 以 水作偏旁,比喻“平之如水”,代表公平,是衡量人们行为是否符合“公平” 这个准绳。法字中的“廌”,传说是一种头长独角,秉性公正的奇兽,故而 “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这反应了上古时代相信法是正直、正义的准则。因此,“法”就词义而言,是“公平”地判断行为的是非、制裁违法行为的依据。“律”据《说文解字》解释:“律,均布也。”意指是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行 为规范,以使行为协调一致。法和律皆因有公平、正义、统一的行为准则这个 含义,所以法本身就包含有正义的意思。 二.法的本质与正义 在探讨法的本质中,西方一些学者持正义论的观点,对法的本质的解释往往与 抽象的正义一词相联系,特别在自然法学说中,更强调法代表道德、正义。罗 马法学家凯尔苏斯对法的定义是:“善和公正的艺术”。自18世纪末、19世 纪初开始,这些思想家在讲法的正义性时,往往仅强调抽象的自由。如康德对 法所下的定义:“根据自由的一般法则,一个人的任意可以和其他人的任意相 共存的条件的总合”其大意为:法是为个人有可能享受最大限度自由所提供的 条件。在进入20世纪后,西方法学中的正义观又有所改变,正义内容以不限于 自由和平等,而且更包含社会福利,正义要求个人自由、权利应服从社会利益。 我们认为单纯将法的本质归结于抽象的正义观念是一种唯心史观,正义总是在 一定社会中各阶级、阶层或集团关于社会制度及由此确立的各方面关系是否公正、合理的观念和行为要求,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其主要内容最终决定于 物质生活条件。 我国法学理论界通常从以下三个层次来分析阶级对立社会的法 的本质。 1. 阶级对立社会的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这里所讲的统治阶级意志是指代表统治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根本利益的意志,并不是统治者个别人的意志或任性,或各个人意志的机械的总和。 2. 统治阶级意志的最终决定因素——物质生活条件 法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内容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物质 生活条件指生产方式,尤其指同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即社会的经济基础。因而法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个上层建筑。 3.经济以外的因素对法的影响

对程序正义的认识

对程序正义的认识 一、程序正义的概念 程序正义视为“看得见的正义”,所谓的“看得见的正义”,实质上就是 指裁判过程(相对于裁判结果而言)的公平,法律程序(相对于实体结论而言)的正义。 正义分为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程序正义是途径,实质正义是目的。但因 为实质正义的实现并无保障,故而必须通过程序正义来避免更大的不正义。这 就是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辩证关系。 程序正义所面临的问题:其一,形式产生效用的过程必定是人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坚持适当的规范或正确地解释它们就会造成不正义;其次,形式设计过程本身不能做到公正对待每一个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 人与人的经济、社会地位状况实际上是不同的。最后,繁琐的程序造成不正义。 二、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 1、法官中立原则。法官中立原则是指,法官应当在那些其利益处于冲突 状态的参与者各方之间保持一种超然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和地位,而不得对任何 一方存有偏见和歧视。这一要求的意义在于确保各方参与者受到法官平等的对待。中立是对法官最基本的要求。(1)法官不得与案件结果或者各方当事人 有任何利益上或其他方面的关系;(2)法官不应存有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 的预断或偏见。 2、当事人平等原则。当事人平等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立法中,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平等。事人在诉讼中要经过同样法律程序,适用同样的 法定手续。二是在审判过程中,法院平等地对待当事人。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应

给予双方当事人平等的机会、便利和手段,对各方的意见和证据予以平等的关注,并在制作裁判时将各方的观点均考虑在内。 3、程序参与原则。又可称为“获得法庭审判机会”的原则,其核心思想是,那些其权益可能会受到审判结局直接影响的主体应有充分的机会并富有意义地 参与法庭裁判的制作过程,从而对法庭裁判结果的形成发挥有效的影响和作用。程序参与原则有两项基本要求:(1)当事人对诉讼程序的参与必须是自主的、自愿的,而非受强制的、被迫的行为;(2)当事人必须具有影响诉讼过程和裁判结果的充分的参与机会,这是程序参与原则的核心内容。 4、程序公开原则。程序公开原则又称审判公开,它是指审判的每一个阶段和步骤都应当以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程序公开原则是程序正 义的基本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1)法院在开庭前公告有关情况,以便公众旁听;(2)除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应当允许公众和媒体跟踪审判的全过程,甚至允许公开合议庭成员的不同意见;(3)不论案件审理是否公开,判决必须公开宣告。 5、及时终结原则。程序正义的这一要求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司法活动应当及时地形成裁判结果,二是审判应通过产生一项最终的裁判而告结束。及 时性原则要求司法活动保持“在过于急速和过于迟缓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一种中 间状态”,避免因过于急速或者过于迟缓而使各方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另一方面,司法如果永远没有终结之时,或者对同一案件的审判可以随时或无限期地 被重新进行,那么当事人的责任问题就将永无确定之日,当事人也会因其利益 和地位的反复变化和不确定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此外,还有判决附理由原则(判决书必须写明做出事实认定和法律结论的 理由)以及形式正义原则(判决具有直观上的合理性)等。 三、程序正义的价值

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

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 怎样看张艺谋不举报吸大麻艺人? 有媒体报道称,张艺谋发现身边有个别艺人吸大麻却没举报,遭到部分舆论的质疑。质疑无非是法律上的和道德上的,有的认为不举报吸大麻的行为违法;有的认为这虽然不违法,但也应该在道德上受到谴责。 认为不举报吸大麻的行为违法,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十五条的规定“公民对本决定所规定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检举、揭发的义务”。其实,很多法律规定的“义务”并非是强制性的,即使不履行这种非强制性的义务也不属于违法。 “义务”是不是需要强制性执行,是由刑法规定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逃税罪”,你没依法纳税就犯了逃税罪,这就违法了,如果逃税数额大是要坐牢的。《宪法》还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而《刑法》并未对不尽劳动义务的行为规定罪名,如果你是个富二代不想劳动,警察也不会来抓你坐牢。虽然《决定》规定公民对吸食毒品的行为有举报义务,但《刑法》并未规定对不举报吸食毒品行为的刑罚,这就是一种非强制性的义务,所以,张艺谋不举吸大麻的行为并不违法。 也许有读者会问,吸毒是犯罪,张艺谋身边的人吸毒,他难道不是犯下了“窝藏、包庇罪”吗?不错,《刑法》规定了“窝藏、包庇罪”,但这个罪是这样定义的:“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如果张艺谋不知道吸大麻是犯罪,那当然与“窝藏、包庇罪”不沾边;如果张艺谋知道吸大麻是犯罪,他也并没有把吸大麻的艺人窝藏起来逃避警察的追捕,更没有向追捕的警察作假证,也不构成“窝藏、包庇罪”。 所以说,张艺谋不举报吸大麻的艺人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试想,如果张艺谋不举报吸大麻的艺人构成犯罪,那贪官的老婆孩子是不是都应该坐牢?贪官全家买豪宅豪车,投资移民国外,支出远远高于合法收入,难道他们的老婆孩子不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 从法理上讲,任何人都没有“自证有罪”的义务。国外警察逮捕犯罪嫌疑人时第一句话就是“你可以保持缄默”,是不是犯罪要让事实证据说话,由陪审团裁决,而不是靠犯罪嫌疑人的供词决定,这就避免了像内蒙“呼格案”那样的刑讯逼供、屈打成招的冤案。既然是犯罪的人都没有义务证明自己有罪,那犯罪的人的亲属或身边的人是不是有道德义务揭发他的罪行呢? 美国有一对巴尔杰兄弟,哥哥叫詹姆斯,弟弟叫威廉姆。詹姆斯犯下杀人、贩毒、抢劫银行、组织黑社会等31项罪名,1994年12月23日逃到波士顿后一直未被警方抓获,是被联邦调查局列为仅次于本·拉登的十大通缉犯之一,臭名昭著。而詹姆斯的弟弟威廉姆先后任马萨诸塞州参议院主席和马萨诸塞州大学校长,口碑不错。 1995年,时任州参议院主席的威廉姆根据别人的安排与潜逃的哥哥通了一个电话,在警方调查时,他拒绝提供哥哥的任何信息。警察问他:“你与哥哥通电话时为什么不劝他自首?”威廉姆答道:“让哥哥自首不符合他的最佳利益。”检察官坚持要威廉姆提供他哥哥的隐匿地点,并说:“难道你对哥哥的忠诚要大于对马塞诸萨州人民的忠诚吗?”威廉姆这样回答:“我爱我哥哥,对我哥哥有一种诚实的忠诚,我没义务帮助任何人去抓他。”

赵氏孤儿台词

1出征了2又要出征了3又要打仗了 4知道这回带兵的是谁吗5还能不是屠岸大人 6错换赵朔赵将军了我给他夫人把脉的时候亲耳听见的 8漂亮真漂亮你给庄姬夫人把过脉吹 12不吹没看见怀着孕呢宫里郎中算不准日子把我找去了不该坐马车回头再伤了胎 17一直说病好了请你咱喝一杯去 19不成老婆要生了我得守着生了请你喝谢了 22相国赵盾赵朔将军庄姬夫人 26姐姐怎么来了国君家的女人就要生下赵家的孩子了生下来我就是他舅舅自己是相国儿子又要出征了回来就是英雄你能不羡慕连我都羡慕啊要早知道是这样的话真该让姐姐嫁给你那我今天羡慕的就是你 37你说该出征就出征吧还非要把自己快要临产的老婆带出来坐着马车招摇过市的 40一个快要生产的女人去送上战场的丈夫谁能不感动 43这女人还是国君的姐姐那不就是告诉大家天下是赵家的 46姐夫寡人送你来了赵朔我看出来了姐姐在意你胜过在意寡人 49大将出征你就没有一句正经话要嘱咐吗 51大家都说了领兵打仗的应该是屠岸大人呐虽说是国君的姐姐庄姬夫人跟大人也是很般配的呀 54你哄我我的功劳他们早忘了 56打胜了喝酒为你庆功 57我备酒 58相国备酒 59屠岸大人在 60赵朔打胜了你送什么呀 61恭喜赵将军要做父亲了夫人你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 64谁想到他第一次出征就打了胜仗回来了 65这不正是你希望的 66怎么还不来 67回主上的话赵朔将军的马车一进城就被迎接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一时到不了 70打胜了打胜了 71相国大人相国大人 72相国的意思 73是请主上也赶紧过去呢

74不去告诉赵盾寡人等多晚都等寡人还有礼物要送给他呢 77主上到了 78我去迎迎 79好 80有刺客快保护大人 81列队 82拿着 83恭贺赵将军旗开得胜 84这就是你送给我儿子打胜仗的礼物 85幸亏只打中我的马眼睛 86这一定是个误会 87寡人作证屠岸大人不是有意的 88还不快给相国大人赔罪 89屠岸贾给相国赔罪 90打打赵盾的马算得了什么带坏了国君才是大事儿 92打的是你的马 93换了赵盾他可做不到大人你做到的 94我自罚 95画在皮肉上辟邪用的圆圈里面就有朱砂和牛血吧 97这虫子只喜欢这个味道 98没有更好的法子 99还有什么法子比嫁祸于人更好的呢 100我该怎么谢你 101赵家三百多条性命你说你该怎么谢我 103四十多了你怎么倒是生了个儿子呢 105不明白吧早能生早生了偏这时候来这就是命 109有什么偏方给说一个 110什么偏方啊生儿子也是命女人生孩子都说怕给你生不出儿自我说别怕咕瞪一落地准是儿子我没说错吧再生还是儿子药齐了叫我呢你吃着 118三件事儿啊119说120头一件我要喝鱼汤 121容易第二件 123怎么你给儿子取的这些名字没一个我喜欢的 124你都不喜欢你说都配不上咱儿子再想 127还有一样啊别街坊四邻的喜蛋送个没完让人笑话

法与正义的相互关系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法律也随之不断完善,人们对法律价值的认识更为深入。正义作为法律价值子系统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法理学界的关注,对正义与法有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法的本质、价值和法与正义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正义法的本质法的价值正义对法的作用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关系体系。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其主要内容最终决定于物质生活条件。 一、正义与法的本质 我们认为单纯将法的本质归结于抽象的正义观念是一种唯心史观,正义总是在一定社会中各阶级、阶层或集团关于社会制度及由此确立的各方面关系是否公正、合理的观念和行为要求,又可称公平、公正、正直、合理等。仅从字面上看,正义一词泛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以至事业、关系、制度等。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而我国法学理论界通常从以下三个层次来分析阶级对立社会的法的本质。 1.阶级对立社会的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这里所讲的统治阶级意志是指代表统治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根本利益的意志,并不是统治者个别人的意志或任性,或各个人意志的机械的总和。 2.统治阶级意志的最终决定因素——物质生活条件 法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内容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指生产方式,尤其指同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即社会的经济基础。因而法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个上层建筑。 3.经济以外的因素对法的影响 经济以外的各种因素,其范围是很广泛的,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民族、宗教、习惯等。 二、法的价值与正义 古今中外思想家、法学家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法所促进的价值,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正义和利益两大类价值。由于社会合作,存在着一种利益的一致,它使所有人有可能过一种比他

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抉择

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抉择 作者:樊斯坦向仁才发布时间:2009-11-09 10:21:39 湖北法院网讯(作者樊斯坦向仁才编辑李国清)法对正义的实现分为两部分,实质 正义与程序正义。实质正义是一个相对的范畴,在一部分人看来公正的分配,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却可能是不公正的。因此,必须通过程序正义的实现,来使每个人都获得公正的感觉,得到法与正义的滋润。在程序正义方面,法律的作用表现为一方面为纠纷和冲突的解决提供规则程序,另一方面也通过程序来确保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公正性。 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首先,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追求纠纷的公正解决。其次,实质正义的实现依赖于程序正义的保障。公正的程序事实上是公正司法的经验的积累,程序正义理念和标准的形式,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司法过程中对公正判决形成过程和要素的自觉总结的结果,它体现了在人类社会司法实践中,公正程序与审判结果以及不公正程序与审判结果长期博弈、试错的最终产物。 程序正义相对于实质正义又具有独立性。第一,程序正义有自己独立的评判标准。程序正义与否,不是以实质结果的公正来加以衡量,而是有一套完整、独立、外在的评判标准,如程序的独立性、民主性、平等性、公开性、科学性等。第二,程序正义的实现不依赖于实质正义。程序正义有自己独立的评判价值标准,这也就决定了程序正义的实现并不依赖于实质正义。第三,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可能发生价值冲突。基于目的价值与形式价值、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两种价值各自的内在属性,在两者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应当坚持程序优先的价值选择方案,即在无法兼顾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前提下,程序正义的实现具有优先性,有限的资源配置应当首先致力于实现程序正义。 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实质正义追求结果上的公正与公平,不论过程程序如何;而程序正义是一种过程的正义,其正义是由程序建立或保证的。当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发生冲突时,应该以程序正义为先。一般情况下正义的程序比不正义的程序能够产生更加正义的结果,因为如果放弃程序正义而追求实质正义的话,没有了程序对人权的保障,可能就会使无辜的人受到不应有的处罚,而使真正的罪犯逍遥法外。但也不能过度强调程序正义,而使实质正义得不到伸张。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解决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解决 胡兵 摘要: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与法律存在着不和谐之处。法律的出现总会与道德发生冲突,只要不同利益个体或群体的存在,法律无论如何都不能消除整个社会的道德冲突。相反的是,它在调整的过程中被这个冲突着的旋涡卷入其中,与道德发生着碰撞。 关键词:道德法律冲突道德法律化多元化 耶林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中的好望角,那些法律航海者只要能够征服其中的危险,就再也无遭受灭顶之灾的风险了。①”因为在那个时代好望角是欧洲通往亚洲的必要航道,又是世界上著名的风暴区。这就是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理学中的一个必须研究而又难度很大的问题。美国著名的社会法学家庞德也曾说:“有三个问题在近一世纪的法学著作中是突出的,便是法律的本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法律历史的解释。”②正因为如此,法律与道德的问题一直是中西方法学所关注的问题,并且至今争论不休。笔者认为,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期,有必要重新审视法律与道德的矛盾与冲突,深入探寻两者之间冲突的解决方法。 一、道德与法律的含义 ①转引自【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 ②【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道德的容归根到底来自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来自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关系。这表明道德的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定义为: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和原则的总和。③它是人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为特点调整人们心意愿和行为,因此,它是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心信念来保证实行的。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由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还研究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认为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但这种意志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由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④因此,我们可以将法律定义为: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以权力和义务为容,以确定、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体系。 二、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纵的联系 ③张文显:《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第38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第82页。

回顾2010经典电影台词100句

回顾2010经典电影台词100句 2010年电影依然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很给力的台词,让我们一起回味一下,勾起这些作品曾经带给我们的欢笑、沉思、悲痛、兴奋等诸多情绪,让我们铭记曾经走过一年的感动。酣畅淋漓型:有一种台词类型最容易让人感到给力,那就是某种高涨情绪的爆发性展现。这一类台词要么是比较简短的一句点破窗户纸的话,要么是一长段极具煽动性的个人表白。这种酣畅淋漓的台词,最重要的还得看饰演角色的腕儿们的发挥,如果他们能够带着浓重的情绪用强烈的语气脱口而出,那就宛如一声惊雷般直抵观众内心。这种控诉,就是观众借角色之口,喊出来的,就是要让观众有一种 “一吐为快”的畅快感。告诉我,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惊喜! ——《让子弹飞》(影评)你肯定当我是个笨蛋吧?那里的杂草都已经长到一米多高,爆炸起码发生一年多了。——《冬天的骨头》Okay,you cunts. Let's see what you can do now.(好了,婊子们。让姑奶奶瞧瞧你们的能耐。)——《海扁王》大叔,请问这里是日本吗?日本?你走错道了,这里是钓鱼岛,中国的!举起手来!——《举起手来2》我懂得逗她笑,你懂吗?——《月满轩尼诗》为生活,我可以忍。侮辱中国武术就不行!——《叶问2》除了金牙,我会嚼碎你的每一颗牙齿。——《大叔》我们开战的

原因永远是最重要的,他妈的很重要!——《绿色地带》这点伤算不了什么,根本伤不了我,但是我知道你会在地狱等我的。——《弯刀》今天是一次警告,今天让你们看清楚,看着你们帝国主义的文化,肤浅的物质主义。在麦当劳快餐一般的资本主义教堂里走向灭亡。一群笨蛋,你们刚吃了个巨无霸汉堡,就完全忘记了还有很多......彻头彻尾的笨蛋,你们可以去Chicken Cottage,都是清真食品,只要6.99元...... ——《四头狮子》老天爷,你个王八蛋!——《唐山大地震》人类送来了消息,说他们想拿什么就拿什么,没人能阻止他们。而我们也有消息给他们。出发吧,像风一样飞翔,告诉其他的部落一起来,告诉他们魅影骑士在召唤他们,现在就出发吧,我的兄弟姐妹们,我们要教训那些人类,告诉他们不能为所欲为,因为,因为这是我们的土地!——《阿凡达》(影评)唔打唔会输,打就一定要赢。——《打 擂台》人生感悟型:商业大片也许会更注重感官体验,而中小成本的文艺片就想对来说更注重导演的个人诉求。其实很多观众都更希望影片在提供视听享受之余,能够更提出一些对人生的思考。那些但凡得到大量影迷拥戴的导演,也大都是善于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到电影作品之中的思考者。从下面这些台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导演对人生的一些感悟,至于这些感悟是否被你自己的生活经验证实了,就是电影之外的见仁见智了。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据此,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 生成形态并列。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但是,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一论断不仅深刻地概括了道德的本质特征,而且指明了道德与法律的根本区别。从性质上看,道德体现的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它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也包括与这些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的。而法律表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他律,具体而言,它是由国家机关根据占社会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阶级意志而采用规范形式制定的,同时又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即法庭、警察、监狱等来保证施行的。所谓法制即是上述法律规范体系及有关的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一系列环节的制度。以上说明,在社会规范系统中,法律与道德是两个并列存在的对立面的统一。就其生成形态来说,法律主要是一种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道德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它们在基本内涵、表现形式、调控方法等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调控范围交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对立面的排斥,而且存在着对立面的过撞与转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法律与道德的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道德可以要求

论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法理学思考

引言 中国曾有“一篇《人民日报》社论比什么法律都顶用”的时代,也曾有使无数人死于非命的“公安六条”时期。但是,中国已经走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依法治国已成纲领。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基本建成之时,独立审判、尊重程序正义尤为急迫。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关系问题备受热议的深层次原因。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孰先孰后,孰重孰轻,关系究竟怎样,须在分析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关系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笔者以下就有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 1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概述 1.1正义的内涵 “正义”一词源自于拉丁语justitia,由拉丁语中的“jus”演化而来。在英文中,justice一词具有正义、正当、公平、公正的意思。在我国《辞海》中,关于正义的解释是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与非、善与恶作出的肯定判断,一般与公平、公道、正直、正当等相联。正义是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崇高价值,是对公正、合理的观念、行为、思想和制度的一种价值取向。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下,不同的社会阶级具有不同的正义观。一般而言,衡量正义的客观标准是这种正义的观念、行为、思想和制度是否促进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满足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最大利益的需要。正义要求分配社会利益和承担社会义务不是任意的,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从法律的内容上划分,可以把正义分为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实体正义是程序正义得以实现的目标指向,而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内容有效实现的手段。 1.2实体正义的涵义 实体正义被喻为“看不见的正义”,是指“关于制定什么样的原则和规则来公平、公正地分配社会资源的问题。” 笔者认为实体正义是在法律创制的过程中在规定的内容里来体现公平、公正,是一种终极状态下必须得到实现的规范。通常指法律实体权利义务分配上的正义,包含着法律对社会生活权益与责任的分享。它强调结果的正当性、合理性及道德性。实体正义具有显著的特点,第一,实体正义具有强调结果正当性,合理性,符合道德性的性质。其要求社会资源分配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利益。第二,实体正义具有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实体正义只能在法律范围内追求正义,一般不能脱离既定的法律或超越现有的法律追求现实生活中的正义。在司法实践当中,实体正义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案件事

浅谈法律与情感的冲突问题

浅谈法律与情感的冲突问题 中国一直在致力于完善法律体系,以达到期许的目的,希望以法治取代专制。国无法不立,民无法不治。但是中国五千多年以来的泱泱大国文化历史传统底蕴,促使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习惯以道德规范来加以约束,以自己的主观内心情感分辨对错是非,总之会有一套自己衡量的准则。法律与情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会相互制约。庞德说:“将法律和道德彻底分开的做法,以及将法律和道德完全等同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法律与情感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我将通过以下两个案例来阐述下我个人的观点。 案例一:母亲住房风波案 某日,一电台法制节目接到了一位七旬老人打来的求助电话,向节目编辑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老人的老伴已于不久前去世,膝下有一女,女儿生活也不富裕,且住房较紧张。于是,老人考虑到女儿的情况,也想自己能有一个安乐的晚年。遂拿出自己毕生的积蓄,再加上女儿现有的钱买了一套商品房,并和女儿住在了一起。凭着母女关系,老人也没有多想,于是在房产证上写上了女儿的名字。谁想,不久,女儿将自己的七旬老母赶出了家门,并称此房是自己购买。 首先从法律角度看,这套商品房的户主是女儿,房产证上的名字是女儿的姓名,那么毫无疑问,女儿才是这套房子的所有权人,并受法律的保护。再从情感的角度说,女儿生活不富裕住房紧张,母亲好心资助自己,却过河拆桥,钻了法律的空子,其自私自利的行为深受大众所不齿,为社会道德所不容。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可以拿起情感道德武器,去寻求社会支持,采取向法律求助的措施。尽管社会上类似案件层出不穷,成功的案例却并不常见,因为负责审判的法官的裁决,法官与陪审员依据事实,根据法律规定,更倾向于维护法律,当然,会酌情考虑情感因素,会照顾年迈的母亲,可能会在判决书里加入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的条文以保障母亲的权益,诸如此类。我们可能会愤怒,可能会不满,但是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情感和法律之间有了冲突,并且法院的判决维护了法律上的利益,尽管判决也许不一定合乎道德,也违背了中国的礼仪之邦的精神内涵,必须服从法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