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古代小说中故事场景的文化含义_以_客店场景_为例

论古代小说中故事场景的文化含义_以_客店场景_为例

论古代小说中故事场景的文化含义_以_客店场景_为例
论古代小说中故事场景的文化含义_以_客店场景_为例

2009年第3期明清小说研究NO,3,2009总第93期The Journa l ofM i ng-Q i ng F icti on St udies Genera,l N O,93论古代小说中故事场景的文化含义

)))以/客店场景0为例

#李萌昀#

摘要:小说场景不只是故事发生的场所,而且有其特定的文化含义。本文考察了从唐至明中国小说中的客店场景,将客店故事分为六种类型,总结了客店场景的发展源流和文化含义。叙事传统对场景之文化含义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场景之文化含义的变化之中,可以找到历史和小说的变迁所留下的痕迹。场景的历史就是小说的历史。

关键词:场景客店故事类型文化含义小说史

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事件都有其发生的特定/场所0。把这些事件进行创造性变形,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于文本当中,就成为/故事0。在事件被改造成故事的同时,场所也由客观的、具体的事件发生地点转变成带有主观色彩并隐含文化含义的故事展开/场景0。从唐代开始,以客店为发生场景的故事在中国小说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本文试图以长时段的眼光,考察从唐至明中国小说中的客店场景,探索其故事类型与发展源流,总结其文化含义,对场景研究在古代小说研究中的价值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这一时期的客店故事可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客店神秘故事、客店落魄故事、客店斗智故事、客店情爱故事、客店公案故事以及客店美德故事。

一、客店神秘故事

客店神秘故事的主要内容是遭遇仙道鬼神。此类故事主要集中于唐代文言小说当中。客店是唐代遭遇鬼神类型小说发生的重要场景之一。虽然并不是每个遭遇鬼神的故事都发生在客店当中,但是几乎所有以客店为发生场景的故事都会包含遭遇鬼神的情节。唐代的客店神秘故事可以分为三种:求仙故事、预言故事和婚恋故事。这里先谈谈求仙故事和预言故事。

求仙故事是极有唐人特色的一个主题。在唐代小说中,逆旅与修仙有着神秘的关联,一方面,凡人与修仙有成者之相遇多在逆旅当中,如5纪闻#郗鉴6、5异闻集#韦仙翁6等。另一方面,虔诚的求仙者甚至专门在逆旅中等待引导者的到来。5宣室志#僧契虚6中,契虚向乔君请教求仙的路径,乔君告诉他说:/师可备食于商山逆旅中,遇捀子,即犒于商山而馈焉。或有问师所诣者,但言愿游稚川,当有捀子导师而去矣。01逆旅似乎是通向仙界的门径之一。

客店中的预言故事与中国叙事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叙事传统中,客店经常与预示未来和行动指示联系在一起。如5史记#齐太公世家6中,师尚父在逆旅贤人的提醒下,领悟到/时难得而易失0的道理,提前行动,避免了夷人的入侵。5宋书6和5南史6均记载了关于宋武帝的逆旅神秘事件。5宋书6卷二十七写宋武帝醉后于逆旅中变成/五采如蛟龙0的异物,表现出其不同于常人的身份。5南史6卷一写宋武帝在逆旅中遭遇的一个沙门为其未来作出预言,留一黄药治疗武帝手创,/既而忽亡0。加入了神秘主义因素以后,客店与预言的关系大大加强。

唐代小说中,凡人在客店里经常有预知未来的机会,大部分是通过仙道鬼神,有时也直接通过梦境。预言主要针对三个问题:仕宦、婚姻、吉凶。预言多伴随着行动的指示。按指示行动,凡人可以轻松获得美好前途或逢凶化吉。5广异记#阎庚6讲张仁亶与阎庚在陈留逆旅偶遇地曹,向其探问二人的未来。二人依言行事,果然一一应验。又如5传奇#张无颇6。张无颇在客店中遭遇善5易6者袁大娘,在其指引

下,持玉龙膏治好了南海广利王之女的心疾,成为番禺巨富,终与王女结合。仙道鬼神的预言往往是不可反抗的,凡人不管怎样挣扎和努力都不能改变已被预言的未来。如5续玄怪录#定婚店6,韦固得知自己未来的妻子是/店北卖菜家妪女0后,非常愤怒,派人杀之。然而十四年后却发现,娶来的妻子恰是那个女孩,眉间/刀痕尚在0o。

唐代以后,客店神秘故事在文言小说中仍时有出现,但在宋、元、明的白话小说中,却非常少见。为数不多的几篇,也多是对唐人小说的改编。这或许与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文体差异有关。宋、元、明的文言小说沿着唐小说的传统发展,或多或少保留着唐小说的题材特征。白话小说虽然在题材上对唐小说亦有承袭,但是其起自市井的独特传统决定了它的世俗趣味和写实取向。

二、客店落魄故事

落魄与发迹是客店故事的另一重要主题。在正史中,客店(逆旅)带有简陋、潦倒、窘迫的隐含意义。对逆旅之苦有着切身体验的是下层官吏与求取功名的书生,/直装衣物,敝朽暴露0(5续汉书#百官志6注)、/假衣丐食0(5旧唐书#刘总传6)的细节反映了落魄逆旅之人物质上的窘迫,而/愤懑忧沮狼狈0(5宋史#选举志6)则概括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不完善的政治运作方式和追求功名利禄的欲望使每一朝代的士人分享着同样的落魄逆旅的经验。科举制度建立以后,这种情况更加普遍,落第的贫家子弟多有狼狈逆旅无力返乡者。这成为唐、宋、元、明客店落魄故事的主要题材。

唐代小说写逆旅失意之情较为出色的是5卢氏杂说#织锦人6。/卢氏子不中第0是整个故事的起因。作者对其落第后的心情未着一字,然而/徒步0、/风寒甚寒0两个细节,却透露出主人公投宿逆旅时的贫穷和苦闷。在逆旅邂逅的织锦人实际上是卢氏子内心的外化。织锦人所吟之诗,借助了/文章0的两重意义,暗里抒发了书生落第的愤懑。而/如今花样,与前不同0和/不重于世,且东归去0的言语更形象地表达了世易时移的悲凉和才华不展的消沉?。在多数情况下,唐人客店故事中落魄与发迹两个主题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落魄只是发迹的一个

铺垫。落魄与发迹主题的联合显然是唐人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然而也似乎暗示了,对唐人来说,在科举和赴选以外,还有很多生活的出路。

到了宋元时代,以市井好汉为主人公的客店故事依然将落魄与发迹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客店在表现主人公落魄生活的同时,也为其提供着发迹变泰的机遇。如5史弘肇传6写柴夫人带房奁来到郑州孝义店王婆家安歇,要寻旺气所钟之贵人。郭威来王婆家卖狗肉,被柴夫人瞧见,认定他是/发迹变泰的贵人0,便托王婆做媒,嫁与郭威。郭威从此转运,终成一代天子。整个故事的转折即在二人于王婆家的相遇。在宋元时代以不得意的书生为主人公之客店故事中,客店的主要功能是渲染旅邸狼狈。5赵旭遇仁宗传6为了渲染赵旭落第后流落东京客店的苦闷心情,安排他在客店中连作五首诗词,大大超出了小说叙事所能消化的限度。如果考虑到话本现场表演的性质,这样的处理自然不是问题,但也只有将这个情节安排在客店的萧条气氛中,方才合情合理。

在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客店落魄与发迹的故事十分少见。值得一提的是5拍案惊奇6卷一5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6。和前代相比,这篇小说有三点耐人寻味。第一,前代落魄与发迹故事的主人公多是不得意的好汉和书生,而在这个故事中却是/百做百不着0的倒运商人。第二,前代故事中落魄与发迹的地点是普通的客店,而在这个故事中却是波斯胡人开的邸店。第三,前代故事中发迹的结果是获得政治上的地位,而这个故事的结尾,主人公却成了/闽中一个富商0,/子孙繁衍,家道殷富不绝0。这些差别说明,明代的商业繁荣不但为客店故事增添了新的题材,而且改变着中国小说的文化品格和创作趣味。

三、客店斗智故事

清代以前,客店斗智故事数量不多,严格说来只有宋元话本5宋四公大闹禁魂张6。之所以把它单列一类,是因为它对后来历史演义、侠义公案小说和新派武侠小说的巨大影响。5宋四公大闹禁魂张6是传世宋元话本中仅见的侠义小说,其中有宋四公和赵正客店斗智的一段。故事起因是宋四公在谟县酒店偶遇徒弟赵正。二人谈天时,赵正说起

想去东京闲走,宋四公认为不妥,赵正不听。宋四公便定下一个局: /我觅得禁魂张员外的一包儿细软,我将归客店里去,安在头边,枕着头,你觅得我的时,你便去上东京。0?

这个故事确立了侠客客店斗智故事的典型模式。首先,以一个赌局开始,分攻守双方。双方通常并非势不两立的对手,比赛的目的在于意气和兴趣,输赢反是其次。然后,从守方的角度进行限知叙事,读者和守方一样,只能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不知所以,不久便发现攻方得手,留下悬念。最后,攻方出面解释得手的具体方法,为守方和读者解除悬念。

另外一些故事包含客店斗智的因素,以5古今小说6卷四十5沈小霞重会出师表6为例。此篇小说写差人张千、李万押送沈小霞到京师受审,小妾闻氏陪同。路上沈小霞设计逃走,差人遍寻不到,没奈何回到客店,告知闻氏。/闻氏到走在外面,拦住出路,双足顿地,放声大哭,叫起屈来0?。闻氏极有说服力的哭诉迅速获得了老店主的同情。由于客店是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许多店中客人也被吸引过来。闻氏非常聪明地利用了客店独特的社会效应,博取了公众的同情,在众人的帮助下,将二人押送衙门,达到了保护丈夫的目的。

四、客店情爱故事

情爱主题是客店故事中的一大宗,其源头可上溯至先秦时宋玉5高唐赋6和5神女赋6。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相会的故事确立了一个基本结构:凡间男子在旅途中与带有神秘色彩的女子相遇,女子自荐枕席,二人短暂相聚之后离别。此结构为六朝小说中的/孤馆遇艳(鬼)0故事和唐代小说中的人神(鬼)遇合故事所继承。这些故事可以被命名为旅途遇合故事,其展开多以道路、馆驿、宅院、航船为基本场景,而非逆旅店肆,但却是客店情爱故事的前身。

在旅途遇合故事的源流中,唐代小说5潇湘录#郑绍6是一篇有着转折意味的作品。首先,旅途遇合故事中,女子献身的对象要么是宦游的官员,要么是赴举的书生,而郑绍只是/多游南北,惟利是求0的商人。第二,旅途遇合故事中,女子的身份多是神仙鬼怪,而皇尚书女虽

然亦难脱此嫌疑,但是作者自始至终没有揭示她的身份和来历,篇末只写/红花翠竹,流水青山,杳无人迹0,使读者只感觉到无限的惆怅和感伤,毫无此类故事多有的恐怖感。第三,旅途遇合故事写双方相遇有三种情况,或者男子投宿相遇女子,或者女子来男子宿处自荐枕席,或者男子被神秘力量引导离开宿处来到女子面前。郑绍则是因为/悦华山之秀峭0,方才/自店南行0,而被女子召唤,相对于前代来说更加写实化。第四,旅途遇合故事中,双方的分别多带有神秘色彩,如男子看破女子的真身,到了命中注定相聚的时限,被旁人以法术干预等等。而郑绍与女郎的分别却完全是由于他的个人兴趣和爱情生活的冲突:/我本商人也,泛江湖,涉道途,盖是常也。虽深承恋恋,然若久不出行,亦吾心之所不乐者。0?这种矛盾所造成的无可奈何触及了爱情中的一种终极困境,极易唤起读者的共鸣。

宋、元、明的客店情爱故事主要发生于客店中的异乡男子和当地女子之间,主要特色为:首先,客店中的异乡男子主要是商人和不得意的书生,地位相对低下;第二,当地女子都是人间女子,不再具有神秘色彩;第三,故事的基本趣味是世俗的和写实的,融入大量现实生活细节;最重要的一点是,客店不但是故事展开的场景,而且是故事之基本矛盾发生的原因。5张生彩鸾灯传6写越州人张舜美因乡试来杭,淹留邸舍。上元节,舜美上街游玩,邂逅刘素香,两情相悦。张舜美对素香说: /仆乃途路之人,荷承垂盼,以凡遇仙。0à表现出对前代旅途遇合故事精神上的承继。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客店情爱故事无论是种类之丰富,还是故事之曲折,都远远超过前代。这一时期以商人为主角的故事较多。5古今小说6第十八卷5杨八老越国奇逢6写商人杨八老至漳浦收买番禺货物,下在檗妈妈家。檗妈妈看见杨八老本钱既丰厚,人又志诚老实,想招他为婿:/如今我女儿年纪又小,正好相配。官人做个-两头大.:你归家去,有娘子在家;在漳州来时,有我女儿。两边来往,都不寂寞;做生意,也是方便顺溜的。0á这番话可以看成是明代商人阶层旅行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情爱故事中的非道德化倾

向。在明代的客店情爱故事中,不只有真挚的爱情和婚姻,而且有不少勾引和拐带的情节。5拍案惊奇6卷十二5陶家翁大雨留宾蒋震卿片言得妇6中的蒋震卿阴差阳错地偶遇和人私奔的陶幼芳,马上上前截住,出言恫吓。陶幼芳本来钟情于表亲之子王郎,但被他一吓,居然/低首无言0,随他而去。后来陶家翁得知,反而大喜。作者亦把这个故事当成表明/前缘分定,天使其然0的风流韵事而津津乐道。5石点头6第五回5莽书生强图鸳侣6可以看做是对这种倾向的反拨。莫谁何用强迫的手段逼迫紫英相从以后,虽然登了黄甲,选了知县,但是与丈人斯员外相见之时,斯员外/并非喜自天来,只见怒从心起0。莫谁何从此终生生活在愧悔之中,不得善终。这或许可以作为客店情爱故事的自悔与自赎。

/灵狐三束草0的故事对考察客店情爱故事的源流有着重要意义。此故事见于5二刻拍案惊奇6卷二十九5赠芝麻识破假形撷草药巧谐真偶6和5型世言6第三十八回5妖狐巧合良缘蒋郎终偕伉俪6。这两篇小说应是对当时广泛流传的同一故事之分别创作。这个故事既包含异乡男子与当地女子的恋爱故事,又包含人妖遇合的情节,两者互相交织,互为因果,反映了明代客店情爱故事对前代旅途遇合故事的创造性继承。

五、客店公案故事

在先秦文献中,客店即意味着社会不安定因素。客店一直是各种案件的多发地点。客店的住客是客店案件的主要受害者,犯罪分子要么是聚集客店的贼人,要么干脆就是店主人自身。

唐代客店故事中,以案件为题材的很少。但是5河东记#板桥三娘子6和5潇湘录#欧阳敏6一类的作品,可以看成是对现实的曲折反映。板桥三娘子尽没客人财货,陕州鬼以安泊客人为名杀人性命,且自言/犹人间之贼盗0,我们或许可以把这两件事看成是对当时黑店谋财害命的隐喻。宋元话本5陈巡检梅岭失妻记6与这两个故事类似,申阳公为了绑架陈巡检的妻子,采取的也是幻化客店的手段。

明代的客店公案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诈骗案,主要是所谓的

/扎火囤0。5二刻拍案惊奇6卷十四5赵县君乔送黄柑吴宣教干偿白镪6开篇说:/其间又有奸诈之徒,就在这些贪爱上面,想出个奇巧题目来。做自家妻子不着,装成圈套,引诱良家子弟,许他一个小富贵,谓之-扎火囤.。0这些奸徒/靠着老婆吃饭的。其妻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到得上了手的,约会其夫,只做撞着,要杀要剐,直等出财买命,餍足方休0?。这些故事中的案件往往以客店为发生地点,以外来客人为诈骗对象。5赵县君乔送黄柑吴宣教干偿白镪6的入话和正文所写的都是这样的故事。前者写一个浙西的后生官人,到临安赴铨试,在黄家客店被骗,其实妇人、男子、店主、小童都是一伙人也。后者写宣教郎吴约赴吏部磨勘,作寓在清河坊客店,因迷上住在客店对门的一个妇人,被骗尽钱财,郁郁而终。5拍案惊奇6卷十六5张溜儿熟布迷魂局陆蕙娘立决到头缘6与5欢喜冤家6第二十回5杨玉京假恤孤怜寡6则从不同方面颠覆了这种模式。前者写在一起诈骗案中,做诱饵的妇人陆蕙娘厌倦了行骗生涯,将秘密透露给已入彀中的沈灿若,二人一起逃走。后者写外来的一个诈骗团伙借应举为名,入住一个开家庭客店的大户人家,骗色骗财,从容逸去。

以上这些诈骗故事的特点有二。第一,普通公案故事的兴趣重点在复杂的侦破过程,而这些故事的兴趣重点在诈骗手法之巧妙。叙述者虽然没有公开表示对诈骗犯的欣赏,但是显然对受骗者亦没有什么同情。所有这类故事都是以对受骗者的嘲笑和对世人的警醒为结尾的,透露出市民阶层观念中道德倾向与非道德倾向的纠缠。第二,这些诈骗都是借助勾引的手段完成的。公案故事和情爱故事的合流反映了明代小说创作对市民阶层阅读趣味的迎合。

六、客店美德故事

客店是人与陌生人相遇的地方,从对陌生人的态度上面,往往能看出一个人本性的善良或卑劣。在从唐至明的中国小说史上,客店美德故事虽然是最为单纯的一个主题,但却丝毫没有削弱人们对它的爱好。

以美德为主题的唐代客店故事数量不多,基本内容都是关于书生在逆旅中的道德展现。这些故事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对逆旅

落魄者或病人的同情和帮助,二是对陌生人是否表示出应有的礼貌。前者如5尚书谭录#李勉6、5摭言#熊执易6,后者如5明皇杂录#萧颖士6。5李勉6故事中除了救助病人之外,还包含另外一个因素,即拾金不昧。这两个问题同样成为明代客店美德故事的焦点。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与唐人小说相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首先是范巨卿故事的新变。5古今小说6卷十六5范巨卿鸡黍死生交6本事见5搜神记6卷十一。5搜神记6中的范式是太学生,而5范巨卿鸡黍死生交6却写他/世本商贾,幼亡父母,有妻小。近弃商贾,来洛阳应举0,回家后又/为妻子口腹之累,溺身商贾中0 l v。5搜神记6并未交待二人相识的过程,介绍完范式的姓名籍贯之后,便直说/与汝南张劭为友0。而5范巨卿鸡黍死生交6却将二人之相识相交安排在客店场景之中。正是羁旅卧病,使范式有机会看到张劭的美好品德,才能与之结下生死之交,才能为了不爽前约而不惜自刎。范式的商人身份和客店场景的巧妙设计使这个古老的故事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拾金不昧与商人形象的联系。5警世通言6卷五5吕大郎还金完骨肉6中的吕大郎是个布匹商人,由于在客店里拾金不昧而与失散的儿子重逢。5拍案惊奇6卷二十一5袁尚宝相术动名卿郑舍人阴功叨世爵6之入话中林善甫所帮助的是一个贩珠的商人。由上两点可以看出,在商业繁荣的明代,客店美德已经被注入了新的含义:客店中对病人的救助和拾金不昧是商人阶层所推崇的道德标准。

结论

小说的场景不只是故事发生的场所,而且有其特定的文化含义,这种含义可以从对某个特定场景的长时段研究中透露出来。本文总结的六种客店故事类型代表的正是客店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客店是遭遇仙道鬼神、获得预言和启示之地,是落魄与伤感、却又隐藏发迹变泰的机遇之地,是展现侠客的智慧、武艺和勇气之地,是令人情欲萌动之地,是混乱与凶险之地,是检验一个人品德之高尚与否之地。

场景的文化含义首先来源于历史和现实因素,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叙事传统对场景意义的塑造。在叙事传统当中,某些故事可能频繁地

发生于某个特定的场景中,当这种复现达到一定频率并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后,特定的场景与特定的故事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在叙事传统的影响下,后出的作品会下意识地遵循这种对应关系。而当读者习惯了这种对应关系的时候,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也会产生出一种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同样会对新的创作产生影响。最终,当这个场景脱离了故事而能直接引起某种情绪的时候,场景的文化含义便形成了。此时,作者便可以有意识地调动场景的文化含义,为不同的故事设置最合适的场景,使主题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体中,场景的文化含义之呈现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唐人小说中,占主流地位的是遭遇仙道鬼神的主题;宋元话本中,落魄与发迹的主题比较突出;情爱主题则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主流。从总体来看,客店上笼罩的神秘色彩逐渐褪去,越来越多的现实细节和世俗文化被容纳进来。这些现象表明历史和小说的变迁始终对场景的文化含义产生着影响。反过来,我们从场景之文化含义的变化之中,也能找到历史和小说的变迁所留下的痕迹。或许可以说,场景的历史就是小说的历史。

注:

1???[宋]李昉编5太平广记6,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85、2005、1126、2735页。

o[唐]李复言5续玄怪录6,中华书局2006年,第187-188页。

?à程毅中5宋元小说家话本集6,齐鲁书社2000年,第154、568页。

?á l v[明]冯梦龙5喻世明言6,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2~673、276、256~258页。

?[明]凌濛初5二刻拍案惊奇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页。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责任编辑:徐永斌

【企业文化建设小故事】共鸣的力量

【企业文化建设小故事】共鸣的力量 2014-11-12嘉业惠众 一次海难中生还的5个人漂流到了一个小岛上,他们为了生存,必须建造一栋房屋,以抵御野兽与即将到来的寒冬,幸好,这个小岛曾经有人居住过,留有很多残存的建筑物,有大量的石料可以使用。但是,这些石料都非常巨大且沉重,每块都需要4个人各台一角,才能移动,想把这些石料搬运到适合盖房子的地方实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漂流到小岛上的一共有5个人,大家都相互推诿,不愿意去抬石料,即使是去抬石料,也不愿意出力气,眼看寒冬将至,盖房子的工作却没有一点进展。 这时候,又有一个人遭遇海难漂流到这个小岛,当知道大家在为严冬将至却依然没有盖起房子而苦恼时,这个人先是在小岛上转了一圈,而后把大家召集起来,对大家说:“我已经调查并估算过了,我们盖房子大约需要480块石料,每块石料要4个人抬,那么就是要1920人次,我们是6个人,每人抬320次,每天每人抬32次石料,一天就可以抬48块,十天全部抬完。用不了一个月,我们的房子就能盖起来,那时候刚好是这里的冬天,我们在屋子里温暖的过冬,也不用担心野兽的袭击,来年春天就会有船经过,我们就都能得救。"

听到这里,大家都非常兴奋。这个人接着说:“大家的劳动付出是一样的,不计先后,每天完成这个工作量就可以休息,但是,有一点必须强调,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因为,搬石料时,四个人中如果有一个人偷懒,石料就很可能落地,砸伤其他人的脚,这样一来虽然自己没有受伤,但是却打破了这个劳动分工的平衡,如果受伤的人超过两个,我们将无法再完成房子的建造,只能眼睁睁的冻死,或是被野兽吃掉,所以,为了自己,大家也要全力以赴",大家都由衷地点头表示赞同。”好,既然是我的提议,那么我就第一个去搬石头",说罢,这个人甩掉上衣走向巨石。因为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大家也就不在推诿,也都抢着去搬运,同时都很卖力气,生怕同伴受伤,因为谁都不希望这个计划失败。 果然,十天时间石料就全部如期搬运完了,这个人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了后面建造中的团队分工合作问题。不到一个月,一栋温暖、结实的房子便建了起来,他们顺利挨过冬季,第二年有航船经过,他们都顺利获救。 上面的小故事充分体现出了团队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一件艰难的工作。但是,当初他们之间的协作并不成功,甚至使任务根本无法推进,直到后来的那个人唤起了团队成员的共识,才使工作顺利完成。他首先找出大家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雨兰家纺2010-01-30 在成熟的企业里流淌着一条河,这条河就是企业文化,每个员工就是水滴,每个团队就汇流成小溪,每个部门就汇聚成了小河,整个企业组织便形成了拥有一致目标和方向的河流,新走进企业的人,便会被这条浩浩荡荡的河水同化,而成为河流的一分子,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下面我就谈谈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当然是大厦面前抛砖,不对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企业文化重在用心领会 庄子曰“乘物以游心”,在企业里面能不能乘业以游心,这就需要企业文化,在我看来,文,就是记录,化,就是不断发展,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不断发展的记录,那么你们想企业留下什么的记录你们就要向那个方向努力,当然这记录包括企业过去的现在的,和规划今后的记录,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财富,这种记录有文字的也有非文字的,就像一个人有外在的美也有那种气质的美,纯是人们感觉的韵味。 1、企业的社会责任 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许你们不太理解,谈企业文化怎么谈起社会责任来了,但我觉得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是鱼水关系,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任何企业不管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都是为了社会的人们,都是在对社会作出贡献,当然在履行社会责任,所以我觉得企业文化首先应该具有社会责任,不管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职工,都要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像松下的自来水哲学、强生的减少病人痛苦的信念、杜邦公司安全炸药理论、迪斯尼公司给游客以欢乐的理念、日本九州电力公司要与社会携手共进,创造出丰富多彩美好的社会的理想都是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为社会的人们忠心服务的目标。 松下幸之助认为:一般都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诚然,利润不可少,但它不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事业经营谋求提高人类共同生活,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我想像松下、迪斯尼等这样的国际公司全球化操作、本地化运作贡献社会的思维来给企业文化定位是比较好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并获得合法的利润才是正确的,如把利润放在第一位,就可能出现非法人头传销诈取利益等此类恶性事件,这样的企业是不能生存的,也是为人们所痛恨的。 我觉得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诚信经营的自律意识和机制,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竞争秩序的责任;建起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绿色环保体系,努力节约社会资源的责任;承担职工所有的后顾之忧和顾客的所有需求,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而努力的责任;在可能的情况下挖渠放水救济社会弱势群体等各个方面。 2、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 企业文化的真谛是什么呢?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我认为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来体现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靠制度来保障同时我觉得氛围也很重要,相同的事相同的

浅谈电视纪录片的故事化倾向-毕业论文

摘要:近年来,故事化的制作手法被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所采用,如新闻、法治、科教节目等,纪录片也同样如此。从1993年《生活空间》明确提出“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以来,纪录片故事化已经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并且承担起愈渐重要的功能。本文将从纪录片故事化的发展历程、原因和如今存在的问题弊端等几方面对这一倾向进行相关阐述,并且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来谈谈它所应该坚持的正确走向。 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发展

目录 一、纪录片故事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3) 二、纪录片故事化的原因 (4) (一)符合受众的收视习惯 (4) (二)迎合受众的接受心理 (4) (三)回归传统的叙事方式 (4) 三、纪录片故事化现存的问题弊端 (5) (一)真实性降低 (5) (二)思想意义的缺失 (5) (三)人文关怀不再 (6) 四、纪录片故事化的正确走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6)

纪录片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故事,几乎所有的纪录片都是故事有关,讲一个好故事也是创作者的重要策略,甚至成为衡量纪录片编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没有故事的纪录片一定程度上是苍白无力的,不足以吸引和打动观众,所以时下纪录片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故事化的倾向,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当然故事化走向很大程度上是适应纪录片发展历程的,但如果过于追求故事性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可能会背离纪录片的本来面目,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纪录片故事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纪录片讲故事现在已经是非常通用的表现手法了,一方面能够通过叙事化的情节打破刻板固定的记录模式,深刻地挖掘事件表达人性,另一方面迎合了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习惯,缩短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制造一种亲近感,最终吸引观众。那么所谓纪录片故事化,就是在制作时突出故事性,借鉴故事片的手段,讲究选取包含丰富情节因素的事件,采用戏剧化的讲述方式,使得纪录片呈现得更加跌宕起伏,从而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它用“讲故事”的手法来表现真实的事件,寓教于乐,让一度厚重沉稳的纪录片焕发了新的面貌。1 Discovery国际电视网总裁曾经明确说过:“纪录片要娱乐,Discovery要让观众看到故事。”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纪录片栏目频道,Discovery的纪录片总是能受到观众们的追捧和喜爱,与片子里呈现的故事性不无关系,这也成为当今国际上纪录片制作的一股潮流。社会、人文类型的纪录片采用故事化的艺术手法不足为奇,对于前者而言,故事本身就是社会生活里的真实存在,创作者将人们生活中的故事和社会事件用艺术性的手法真实再现,能够唤起人们的亲近感和熟悉感,能够使故事更精致生动、更打动人心、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能够记录一个社会发展和变迁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和时代风潮;对于后者来说,人文类型纪录片因为有人物的参与,自然就与故事脱不了干系,所以叙事化更是非常普遍和常用的表现手法,借助这些故事观众得以穿过历史的尘埃了解历史知识、历史文献,或是感悟名人大家的奇闻异事和魅力风采,或是沉浸于一种博大宽广的人文情怀。而另外一种同样占很大比例的纪录片——自然类,现在也不仅仅是纯粹对自然景观、动植物进行枯燥无味的介绍讲解了,通过加入创新式的拟人化故事,自然界的一切都生灵都活泼起来、生动起来,具备了人的品性和特征,它们的存在与生活也为人所知,更为重要的是,这么一种故事化描述使自然科学知识变得形象、通俗、易懂,满足了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和探索发现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由此可见,纪录片讲故事已经成了一种共识,成了其吸引广大电视观众的重要法宝。事实上现在收视率较高的、得到业界认可获奖的纪录片,细细来看都是故事性较强的,充分发挥了纪录片的故事化手法,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故事化已经成为纪录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当然,纪录片的故事化倾向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纪录片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加上它承担的社会责任明显,所以早期的纪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都是以介绍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为旨归,充当宣传、教化的工具,其风格宏伟壮观,离普通百姓的生活经历较远。到了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片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对纪录片的欣赏也夹杂了个人化的要求,希望能反映他们自己的面貌。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在表现手法上开始走向“新纪实主义”,主张真实描述人们生话的原生态,用小角度、情感化描述来展现生存状态。在镜头与声音的运用上,则强调运用长镜头和同期声,打破长期以来“画而+音乐+解说”的格里尔逊纪录片表现模式,《生话空间》更将这种新纪实主义 1陈一雷,纪录片故事化演变状况探析,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年第11期

企业文化大家谈

企业文化大家谈 一、企业愿景、经营理念和文化理念标语 1. 企业愿景 打造全市融资服务最专业的一道“防火墙” 2. 经营理念 以人为本,信誉至上,适应变化,和谐发展 3、企业文化理念 “诚信规范、审慎精细、专业高效、开放创新” 或 “诚信、创新、团结、共赢”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提议 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一席之地,才能实现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1、我们做为担保公司,第一就是要讲信用,因为信用是我们立业的基石,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每一位员工安身立命的归宿,是浦东担保与政府、银行、客户、伙伴乃至社会之间共同的价值纽带。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现代经济社会,信用关系是最核心的社会关系,维系着个人、企业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信用是对过往履约行为的正面记录,未来总是把丰厚的报酬馈赠具有良好信用的个人。 2、众所周知,工会在公司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能推动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又能建立一个有效合理的沟通渠道。然而开展文体活动有利于企业中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的创建,把我们公司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让我们能更加深刻、正确地认识到只有实现了公司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实现个人目标。 人都是有感情的,工会的作用就是鼓舞人心、稳定人心、温暖人心。开展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可以丰富我们职工的业务文化生活,也能杜绝职工低俗的生活习惯,如赌博、嗜酒等行为。同时,通过文体活动,也可让职工和领导有一个加深彼此了解的平台,消磨隔阂,是一座增进领导和职工间默契与团队协作精神的桥梁。 因此我建议可以尝试着开展如下活动: ①亲子活动 平日工作忙的关系,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和精力会大幅减少。公司若可以不定期策划简单的亲子活动,如:公园野餐、参观名人故居/博物馆、看话剧/舞台剧等。这样不仅能增进员工和家人孩子的感情,对孩子有教育意义。更可以让家属了解我们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给他们支持鼓励我们工作的信心。 ②体育活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定期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使身体状态提升,亦能在平日

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企业文化故事是最生动的企业文化培训资料,通过讲述这些企业文化故事,员工可以对企业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企业也可以汇编一些有关自己的文化故事,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体会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故事之一:海尔砸冰箱 当海尔还是一家小冰箱厂时,张瑞敏因为质量问题,砸了一批质量不合格的冰箱。当时,整个家电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砸冰箱而不是返厂维修,显得那么不近乎人情,似乎也没有道理。然而,冰箱确实砸了。不但砸了,而且砸出了满城风雨,砸得沸沸扬扬,砸上了媒体,砸进了每个海尔人的心里,也砸出了消费者对海尔的信赖。 企业文化故事之二:海尔吃“休克鱼” 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的近 10 年间,海尔先后兼并了 18 个企业,并且都扭亏为盈。 在这些兼并中,海尔兼并的对象都不是什么优质资产,但海尔看中的不是兼并对象现有的资产,而是潜在的市场、潜在的活力、潜在的效益,如同在资本市场上买期权而不是买股票。海尔 18 件兼并案中有 14 个被兼并企业的亏损总额达到 5.5 亿元,而最终盘活的资产为 14.2 亿元,成功地实现了低成本扩张的目标。 人们习惯上将企业间的兼并比做“鱼吃鱼”,或者是大鱼吃小鱼,或者是小鱼吃大鱼。 而海尔吃的是什么鱼呢?海尔人认为:他们吃的不是小鱼,也不是慢鱼,更不是鲨鱼,而是“休克鱼”。什么叫“休克鱼”?海尔的解释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硬件很好;而鱼处于休克状态,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 从国际上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先是“大鱼吃小鱼”,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再是“快鱼吃慢鱼”,兼并重组的趋势是资本向技术靠拢,新技术企业兼并传统产业;然后是“鲨鱼吃鲨鱼”,这时的“吃”,已经没有一方击败另一方的意义,而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强强联合”。 而吃“休克鱼”的理论,为海尔选择兼并对象提供了现实依据。国情决定了中国企业搞兼并重组不可能照搬国外模式。由于体制的原因,小鱼不觉其小,慢鱼不觉其慢,各有所倚,自得其乐,缺乏兼并重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活鱼不会让你吃,吃死鱼你会闹肚子,因此只有吃休克鱼。 企业文化故事之三:松下水库理论 企业经营总有好有坏的时候,就像天气一样,有干旱也有洪涝的时候。水库的作用是在下雨的时候可以蓄水,在干旱的时候可以放水灌溉。如果你没有水库的话,你就没有办法来调节天气给你带来的影响。所以,他认为,企业也像水库一样,市场好的时候,你要懂得积蓄,市场不好的时候,你可以把积蓄的力量放出来,这样企业才可能应对危机。经营企业,一定要建造水库。 企业文化故事之四:埃尔德集团小鞋匠故事 瑞士的埃尔德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收银机销售公司。但在公司成立的最初几年,因业务代表的消极心态,曾让公司面临全盘溃败的窘境。在这关键时刻,是一个小鞋匠稚嫩的“演讲”,激活了所有销售代表颓废的心境。从此,濒临倒闭的公司走上了强盛之路。 那年,公司陷入了空前的财务危机之中。总裁查菲尔先生亲自来到业务代表中间探访。他深知业务代表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而保护这些资产的最好办法,就是要激发他们的活力。 查菲尔对这些神情沮丧的业务代表们说:“我们的竞争对手,正在散布一些小道消息,说我们公司出现了无法克服的财务危机;还盛传谣言,说我们将削减业务代表。这些都不是事实。我今天来,就是召集各位,请大家如实地为自己辩护,诚实地说出自己的困惑。” 有位销售代表说:“我的销售成绩下降,是因为我负责的那个区域正遭逢干旱,大家的生意都受到影响,没有人愿意购买收银机。还有,今年是总统大选年,每个人都在关心选举结果,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总统身上,没有人有兴趣购买收银机。”

文化是什么有关文化的定义及其特性

文化是什么?——关于文化的定义及其特性 文化是什么?这的确是个很难一下子讲清的问题。俄国革命大师列宁在一篇文章里也承认,文化是一个谁也说不清的概念。当下中国对此有两种回答,一种认为,文化就是文化部管的那摊子事。在这些人眼中,文化实际就是文艺,因此文化通常与娱乐被归在一起。另一种回答则是泛文化,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构成文化。譬如,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甚至我们的大小便都与文化有关,--排泄文化。据说自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试图给文化定义以来,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300余种,可谓蔚为大观。 如果对这300多种定义作一粗略梳理,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定义方法:第一种是广义获狭义的定义法,第二种是功能性或主体性的定义法。 第一种定义方法 A.广义定义:将文化定义为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之总称,或定义为人类生存方式。 这里要解释一下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大多数人文社科界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的物质性、外在性的表现。一当人类开始使用石器,文化就产生了,但文明的出现要晚得多,一种文化只有在发展出了文字、金属冶炼与宫殿城墙时,才可谓产生文明。历史学家汤因比、斯

宾格勒都属于广义文化论者,他们都认为文化(文明)是一种生命体,有发生、发展、衰亡的不同阶段。 B.狭义定义:仅指精神性、观念性的东西。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庭顿反对文化的广义定义,他认为:"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因此,我们是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2002版前言第三页) 第二种定义法 A.功能性定义:笔者在漫话人文系列之四中,将文化定义为一种规则,这就是功能性定义。爱德华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也属于功能性定义。他提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的其他能力和形成的习惯。"(《原始文化》1871英文版第一卷P.1) 英国社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属于社会学中的功能学派,他对文化的定义也是功能性的。沿着这一思路,美国学者克鲁克洪 (C.Kluckholn)则提出了更精细的文化定义。 B.主体性定义:所谓主体性指的是文化的"属人性"。文化的主体性由于隐藏在文化的功能性之中,因此往往容易为人忽视。进入20世纪后,文化的主体性日益引起学界的重视。德国学者格奥尔格西美尔首先看到了客体文化与主体文化的区别。他批评,自工业革命以来,

(完整版)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1)

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今年公司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展现我们江苏省安的企业文化。为响应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特撰稿说说自己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倡导,并经过筛选提炼而形成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括企业使命、愿景、企业精神以及核心价值观等等。简而言之,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我认为,一个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各方面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2、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总是在不断发展中培育着积极的企业文化,这是因为积极的企业文化通过把企业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不但能够为员工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更能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地延长企业的生命力。可以说,积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创建一扭企业和建立百年基业的内生动力。 二、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来公司一年的时间,来粗谈下我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1、团队合作 一个工程从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只有大家劲往一处使,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现在,团队合作就是竞争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应更加强调团队精神,建立群体共识,以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任何一个项目想凭借一己之力取得卓越的成果,是非常困难的。 关于团队合作,我个人觉得我们公司做的不错。各个项目部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彼此相处很融洽,使彼此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从而能更好的工作,为公司做出贡献。项目上,大家彼此分工,不会出现闲置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很重要,做事更有成就感,也更有紧迫感。工作上遵

纪录片故事化手法探析

探索与争鸣NEWS RESEARCH 效沟通,因而迅速赢得国际国内舆论的一致好评。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也是一个突发性事件的频发期。实践证明,凡是“媒介形象”树立成功的政府,不仅能从容化解危机,其对繁荣稳定也一定具有推动作用。 ▲ 本文为2009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立项项目“危机传播与政府‘媒介形象’建构(项目号2009SQRS173)”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 2009-201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风险社会’视域中安徽‘媒介形象’ 建构策略研究(项目号AHSK09-10D37)”的 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 居延安:《公共关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版,第353页 ② 丁柏铨:《论政府的媒介形象》,《西南民族大学 学报》2009年第2期 ③ 杨丹丹:《希望不要给事件随便贴“标签” 省委常 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接受本报专访》,《新安晚报》 2009年8月9日 ④ 转引自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⑤ 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南方日报出版 社2004年版,第139页 ⑥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版,第156页 ⑦ 平川:《危机管理:政府·企业·个人立于不败之 地的关键》,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作者李娟: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 术学院讲师,硕士,安徽省高职高专专 业带头人) 纪录片故事化手法探析 □ 陈留留 【摘 要】当前,纪录片故事化已成为一股潮流、一种趋势,成为纪录片创作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但是,纪录片故事化在给纪录片带来生机、给观众带来愉悦的同时,也引起人们的一 些隐忧。因此,尽快理清纪录片故事化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寻找恰当的故事化手段,促进纪录片 创作的健康发展,就成为当前纪录片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仅就纪录片故事化创作的手法 和技巧以及纪录片故事化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真实再现 一、暗潮涌动:纪录片的故事化趋势 2005年,央视播出故事化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第一周的平均收视率在北京地区就达到了6.2%,超过了当时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京华烟云》。2009年,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个调查:“当下的纪录片吸引你的是什么?”有高达55.3%的人选择了“故事性”,即以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再现历史。一时间,纪录片的故事化无论在学界、业界还是在观众中都空前一致地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传统观念认为,纪录片只能是对现实的真实纪录,与故事性无关。我国早期的纪录片创作,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失“讲故事”的观念,于是,千篇一律的慢节奏、没有多少信息量的长镜头、自然主义的消极刻板的原生态记录……这 些都导致了我国的纪录片越拍越乏味, 越来越不受观众欢迎,纪录片成了让人 视觉疲劳的代名词。直到20世纪90年代 初,我国纪录片创作才开始兴起一股 “讲故事”之风,并逐渐蔓延开来。不 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的专题节目,大 家几乎都在讲故事。一向以“枯燥”著 称的纪录片活起来、动起来,中国纪录 片的创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二、讲一个好故事:纪录片故事化 的技巧和手法 纪录片如何才能故事化,其中关键 的因素便是讲一个好故事。而真正要讲 好一个故事,则离不开以下几个环节的 恰当把握和有效配合。 1.选择富有价值的故事题材 一个好故事,首先要有一个富有 价值的选题。选题是故事的基础,是故 事核心内容的集中概括,是创作者世 界观、价值观得以实现的平台。选题有 价值,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一半。因为 一个富有价值和感染力的选题,其本身 就已具备了故事的雏形。看一个选题是 否富有价值,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 是否具有时代特色和社会意义,是否能 够引起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兴趣,是否是 那些已经存在但还弄不清楚、还有待求 证的问题。一个富有价值的选题还应包 括以下三个要素,即必不可少的矛盾冲 突、提升观众兴趣的兴奋点、引起观众 深层次思考的故事意义。其中,矛盾冲 突和兴奋点即是故事的重要特征和优 势,而籍由命运变迁的故事,创作者的 思想和观众的感悟方能得到有效的承载 与传递。以央视2010年制作的大型历史 47 2011年第02期

企业文化示范点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2012年创建企业文化示范点汇报材料 2012年,XXXX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引领,以“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为宗旨,始终着眼于提高IT支撑水平、着力于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着力于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推进符合XXXX 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模式,规范员工行为,塑造品牌形象,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一、主要做法 我们结合XXXX实际,把企业文化纲要汇到日常各项工作中去,在XXXX帐务、业务支撑、IT支撑及经营分析各个环节渗透文化理念,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一)健全机构,加强企业文化创建工作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我们按照中心文件要求,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XXXX主任亲自挂帅,XXXX同志主抓,XXX同志主要负责具体执行,加强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二是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计划。为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我们在中心企业文化工作要点的基础上,制定了《XXXX2012年企业文化工作计划》,开展了“企业文化推进月”、“廉政宣传月”和“安全生产一百天”等三个主题活动,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全年有条不紊进行。 (二)形式多样,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以“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为核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发挥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充分发挥中心办公系统“企业文化”板块宣传阵地作用。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强化思想政治修养,形成了积

极向上的思想主流;及时刊登工作动态,指导各项工作落实。二是积极组织员工开展岗位练兵,不断提高职工基本素质和服务技能水平。将岗位练兵活动与业务工作、岗位职责结合起来,抓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训练,熟练掌握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全体干部职工业务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达到了增强体魄、增进友谊的目的,陶冶了职工情操,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员工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从而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战斗力。 (三)注重实效,坚持以宣贯“纲要”为手段促文化建设。 我们将企业文化宣贯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按照“领导推动、部门主动、员工联动”的要求,强力推进“以宣促建”。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XXXX根据要求下发《企业文化纲要》,达到人手一份。开展了企业文化知识竞赛,使企业文化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借助“企业文化板块”、文化展板、企业文化QQ群等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企业文化知识,确保“员工知晓合格率”百分百。同时,在办公楼醒目位臵制作企业文化宣传牌,营造了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三是丰富活动,促进认知。集中开展了企业文化大家谈、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各类球赛等活动16次。 (四)加快转化,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管理和生产全过程。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为此,我们将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入维护生产各项工作之中,不断提升维护支撑水平。做好

企业文化小故事

企业文化小故事 关于征集企业文化小故事的通知 各中心收费站新闻宣传工作负责人: 根据交通集团和建设公司的相关征稿要求,现向广大员工征集企业文化小故事,具体要求如下: 一、截稿日期:2014年2月29日 二、投稿要求:各中心站不得少于3篇,字数要求在1000 ~ 2000字内 三、投稿方式:由中心站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的人员统一收集稿件,并认真筛选出质量较好、符合要求的原创稿件后,发至《广珠风采》投稿邮箱 四、稿件具体要求: 围绕着公司近三年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发生在员工或集体身上的一些创先争优的感人故事,要源于实际,贴近生活,朴实感人,通过这些故事凸显出公司企业精神和拼搏进取的员工风貌。写作形式采用叙事的方式,。 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给员工或集体带来的影响或变化; 员工在参与企业文化活动的的感悟和收获; 员工或集体的创先争优小故事、先进人物等; 其他贴近员工生活和工作的小故事; 五、其他要求: 请各中心站高度重视此次征集活动,认真挖掘发生在员工身上的感人故事,安排文笔较好的通讯员或其他员工撰写稿件,并按投稿相关要求做好稿件的征集工作。 《广珠风采》编委会第三篇:企业文化小故事 一个优秀的公司,其管理政策总能够严格地延续,其原因何在?科学家们为探求其原因,精心设计并进行了如下试验?? 试验准备: 准备一个大笼子,在笼子顶部安装喷淋装置,在笼子的一端悬挂一只香蕉,再安放一架梯子通向香蕉,然后在笼子的另一端放进四只猩猩。 试验阶段一 猩猩甲第一个发现香蕉,它开始向香蕉走去,当它的手触摸到梯子时,试验操作人员立刻把笼子顶端的喷淋装置打开,笼子内顿时下起了“倾盆大雨”,猩猩甲立即收回双手遮住脑袋,其余三只也匆忙用双手遮雨,等没有猩猩触摸梯子时,喷淋装置关闭。 “雨过天晴”,猩猩甲又开始准备爬梯子去够香蕉,当它的手再次触摸到

我对公司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精品文档 我对公司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在一个成熟的企业里流淌着一条河,这条河就是企业文化,每个员工就是水滴,每个团队就汇流成小溪,每个部门就汇聚成了小河,整个企业组织便形成了拥有一致目标和方向的河流,新进企业的人,便会被这条浩浩荡荡的河水同化,而成为河流的一分子,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下面我来谈谈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当然是大厦面前抛砖,不对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企业文化的真谛是什么呢?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我认为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来体现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呢?靠制度来保障的同时我觉得氛围也很重要,相同的事,相同的观点,氛围不同,文化就不同,效果也不同,,企业文化它就在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身上,通过每一位员工的点点滴滴的细节表现出来的全体员工共有的素养。 制度支持很重要,当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不能相互支撑的时候,企业文化只能变成无力的口号,在这个企业里如何保证相互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确实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企业文化的口号可以印成标语上墙,制作成册子发到大家的手里,但能不能让大家领会在心里并有作用就很难说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地把文中字眼定义搞清了,大家对它的解释明确了,而且把它固化了,变成制度可以执行了,我个人认为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建立清晰、稳定、相对公平的薪酬福利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物质基础,而合理、规范的制度化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行为保障,是以人为本,内涵是以尊重公司员工为前提,努力服务顾客。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理念引导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向各级员工中不断强化人本管理理念的同时,用合理、规范的制度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清晰、深入贯彻到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之中,柔性的理念需要刚性的制度做保障,这样才能明确告诉员工应该怎么做,制度本身的作用是制约,它可以让员工达到企业对员工要求的一个基本底线,经过常抓不懈,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惯性。 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一定要突出重点和亮点,这样才有的放矢,能旗帜鲜明地落实到两三个点上,而且要重在点上落到实处和细节,并时时付出行动,说到做到,激发员工的意志和引起员工的共鸣并付诸行动中,就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科学,它在一个企业一旦形成定势,这个企业就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对内可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顽强的战斗力,使得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施,对外可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要想行动落实到实处,教育监督必须要跟上,一个好的企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谓的‘铁打的营盘’就是企业文化,兵呢就要不断受到磨炼才能成才,因为人都有惰性和懒散的特点,要想把书面的理想、愿景和使命,变成日常的务实、沟通和信仰,就必须要加强教育和监督,具体来说就是要认清企业文化的含义并改变固有的观点和习惯,严格执行企业的制度和企业文化等,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对人的持续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努力积累的过程,从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稳定六大方面持续对员工进行从理念到动作的反复导入、修正、培训,通过共同价值的不断引导来塑造员工,潜移默化地使员工接受本企业的文化,逐渐发展成具有下列精神的企业,就是:咬定发展、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科技领先、事争一流的争先精神;严细管理、开拓市场的求实精神;率先垂范、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以人为本、心系企业的主人翁精神

纪录片故事化的多种手段

纪录片故事化的多种手段 记实性是纪录片的基本特性,然而今天的纪实性却成了许多故事片追求的风格;故事性是故事片的基本特性之一,而今天的故事性却成了纪录片必不可少的特性。“故事”对于故事片来说是虚构的,但“故事”对于纪录片来说却是真实的,它来源于被纪录的真实故事本身和编导的创作。现在的观众已经不会满足于对“故事”或者“真实”单一的索取了,他们内心呼唤两者的兼得。 新时期的纪录片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正逐渐走向故事化。故事是“文艺作品中用来表现主题的情节”,它具备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对于纪录片来说,故事化只是手段,纪实才是目的。《话说长江》、《望长城》、《毛泽东》使纪录片的内容由无情节的“事”变为被采访者“说的故事”,再由“说的故事”变为“看到的故事”。许多人物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女特警雷敏》、《舟舟的世界》、《四姐》、《英与白》,人文纪录片《沙与海》、《龙脊》,以及事件纪录片《潜伏行动》、《村民的选择》等都充溢着表现人物命运和事件历程的故事。我们相信缺少了故事性的纪录片一定空洞无味,难称佳作。 故事化的纪录片具备许多影视剧的元素,使观众爱看,这种取长补短的做法一直在不断的发展着,我们不妨从创作的角度入手,一起探讨将纪录片故事化的多种手段。 选故事 即在纪录片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把“有故事”的人物事物放在首位。大千世界,无可不拍。我们面对今天丰富多彩的社会,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表现。纪录片的制作周期之长是其他影视作品无可匹敌的,一旦我们对拍摄的题材、对象做出了选择,就只能义无返顾地前进。《龙脊》、《女特警雷敏》、《平衡》等都有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的前期摄制,这些都是成功的作品,也可以说创作者为他们付出的时间和代价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但同样有许多编导跟了几个月乃至更长时间的作品出不来“东西”,常听到许多人说“跟错人了,不出活”说白了就是自己选择的人物事物没有故事。制作一部纪录片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宝贵的时间,如果在开始阶段就出现选材失误,怎么能对得起这些钱和时间呢? 其实,拍纪录片跟文学创作一样,选材是成功的一半,“有故事”的人或事会使一部作品事半功倍。冷冶夫老师在创作女特警系列纪录片时就遵循了选材至上的原则。女特警题材前无所有,当冷冶夫得知武警四川总队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时,便萌发了创作的意念,但是并不急于下手,而是先在观察与了解中摸清这支队伍的情况。女子特警队有40多人,每个人都是巾帼英雄,可重点纪录的人物却只能有一个,冷老师在部队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有个叫雷敏的女兵不但训练刻苦,而且“活泼好动,潇洒大方、不躇镜头”,于是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的雷敏便成了主要纪录的对象。在拍摄中雷敏没有因为摄象机的存在而受任何束缚,相反却情感丰富、畅所欲言。由于雷敏是连队里的“活跃分子”,因此所有发生的故事都和她有关,这使前期拍摄的素材内容丰富、充满故事,后期自然得心应手,出精品也就容易得多了。 拍故事 即在纪录片前期的拍摄中去寻找和挖掘故事。这里有一个“抓故事”的前提,就是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自然发展。具备了这一原则的纪录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因为纪录片编导是作为创作者的身份出现的,而不是被摄事物的参与者。即使是《望长城》那样具有强烈“我在场”意识的纪录片,编导也决不会去无中生有地指使被摄群体去“演”故事。有时候摄象机的客观存在会使被摄事物产生某种变化(如有些人会变得非常礼貌,不说实话等等),这种情况是非主观的,但也要尽量避免,否则会影响那些即将出现的故事。

企业文化大家谈之如何做好综合部服务支撑工作

企业文化大家谈之如何做好综合部服务支撑工作 ————综合部交流学习心得在以前的工作中,做为综合部员工,我只明白自己后台支撑、后勤保障的作用,整天被一些事务性的工作缠身,每天都觉得很忙碌,工作中存在被动现象,到市公司综合部“交流”学习后,才明白综合部综合部是公司的窗口、形象和面孔,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重要位置,是办文、办公、办事、办会的主要平台。可做为县分公司综合部的员工,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效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查督办、后勤保障四个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政令畅通,高效运转,根据“交流”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分公司综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树“笔杆子”形象,提升自己办文能力。 一是勤学习。要坚持学理论,学业务,不断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写材料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多实践。要写好材料,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多想多思,多写多练,勇挑重担,多写“大块头”的材料,多记读书笔记,多写心得体会,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三是善观察。综合部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秘书人员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去观察、分析问题,既要善于观察分析宏观形势,从中把握大的发展走向,又要善于观察分析微观现象,尽可能掌握多方面的情况;

既要善于观察分析领导的言行,从中搜寻决策的前沿信息,又要善于听民声、察民情,在“结合”上做好文章,使自己所写的材料有高度和深度。四是重研究。材料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写好材料既需要有较高的文字表达水平,也需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更需要吃透情况、熟悉业务。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要注意研究业务,研究数字,研究问题,特别是对全年重点工作要跟踪调查,掌握进度,这样写出来的材料才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大而空。 二要树“活电脑”形象,提升综合协调能力。 一是知识要广。要广学博采,对古今中外、历史地理、边缘科学、前沿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努力成为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和方方面面的“百事通”。二是信息要灵。综合部人员要成为信息灵通人士,对国际、国内以及本地本部门发生的重要事件要及时了解,始终掌握最新信息,特别是对领导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要快速反馈,及时提供。三是情况要熟。办公室人员要做“有心人”,注意搜集整理各层面的情况,成为领导的“资料库”。对公司内部的情况要了如指掌,尤其是对当年重点工作、业务发展情况、基层先进典型等要掌握具体,能够熟记在胸,做到心中有数。四是反应要快。坚持高效率,快节奏。对领导交办的事项要区分轻重缓急,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今日事今日结,不推诿扯皮,不拖拉散漫。

八个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八个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企业文化故事是最生动的企业文化培训资料,通过讲述这些企业文化故事,员工可以对企业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企业也可以汇编一些有关自己的文化故事,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体会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故事之一:海尔砸冰箱 当海尔还是一家小冰箱厂时,张瑞敏因为质量问题,砸了一批质量不合格的冰箱。当时,整个家电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砸冰箱而不是返厂维修,显得那么不近乎人情,似乎也没有道理。然而,冰箱确实砸了。不但砸了,而且砸出了满城风雨,砸得沸沸扬扬,砸上了媒体,砸进了每个海尔人的心里,也砸出了消费者对海尔的信赖。 企业文化故事之二:海尔吃“休克鱼” 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的近 10 年间,海尔先后兼并了 18 个企业,并且都扭亏为盈。 在这些兼并中,海尔兼并的对象都不是什么优质资产,但海尔看中的不是兼并对象现有的资产,而是潜在的市场、潜在的活力、潜在的效益,如同在资本市场上买期权而不是买股票。海尔 18 件兼并案中有 14 个被兼并企业的亏损总额达到 5.5 亿元,而最终盘活的资产为 14.2 亿元,成功地实现了低成本扩张的目标。 人们习惯上将企业间的兼并比做“鱼吃鱼”,或者是大鱼吃小鱼,或者是小鱼吃大鱼。 而海尔吃的是什么鱼呢?海尔人认为:他们吃的不是小鱼,也不是慢鱼,更不是鲨鱼,而是“休克鱼”。什么叫“休克鱼”?海尔的解释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硬件很好;而鱼处于休克状态,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 从国际上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先是“大鱼吃小鱼”,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再是“快鱼吃慢鱼”,兼并重组的趋势是资本向技术靠拢,新技术企业兼并传统产业;然后是“鲨鱼吃鲨鱼”,这时的“吃”,已经没有一方击败另一方的意义,而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强强联合”。 而吃“休克鱼”的理论,为海尔选择兼并对象提供了现实依据。国情决定了中国企业搞兼并重组不可能照搬国外模式。由于体制的原因,小鱼不觉其小,慢

网络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网络文化的含义 1、百度百科词条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网络文化是一种只在互联网上流通,而较少为非网民所知的独有文化。由于网络于全世界流通,各地的自身文化在被“提上”网络予人认识之外,也同时在网上被同化、融合、产生,甚至衍生成现实世界的文化,有些网上文化又会因着本身已经存在的同类演变出来,故此变化和传送的速度很快。 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 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2、学术论文 (1)关于网络文化的定义存在很多版本,总的来说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强调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突出由技术变革所导致的文化范式变迁。 代表性的观点有:匡文波先生1999年在《论网络文化》一书中的定义:“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薪新文化。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

范晓红在《网络信息文化:花开谁家》一文中的定义:“以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为物质基础,并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的融合为手段,进行多元化的信息搜集、加工、传递和利用,构成了网络文化的核心,而这正是它的独特所在。因其信息量的空前丰富的特点,故又称网络信息文化或信息文化。” 藏学英2001年在《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一文中的定义:“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它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文化,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形态,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 另一种则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出发,强调由网络内容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文化范式转型。如: 国外学者Michael Joyce认为:“网络文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思维,涉及一种不断进化的意识与认识,但不是一种技术决论。” 杨鹏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媒介文化,是人们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所进行的特殊方式的传播活动及其产物。”“对于网络的研究,宜从狭义方面入手,着眼点放在人们在网络空间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范围限定在网络文化中有关语言文字、道德伦理观念、网络文学艺术、网络社会行为等方面”。 苏振芳认为:“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是一种以电子为介质的高科技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是一种具有交互性的文化”,“是一种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文化”。 冯鹏志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上生存为核心内容的新文化形式,它不仅造成了人们对以往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文化价值规范的反思和检讨,而且也极大地扩充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文化生活的深度和范围,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