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分析系统技术规范-数据质量管理分册-V2.0.1-20110304-v1

综合分析系统技术规范-数据质量管理分册-V2.0.1-20110304-v1

V2.0.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2010-06

目录

1范围 (1)

2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缩略语 (3)

3.1术语 (3)

3.2缩略语 (4)

4总体说明 (5)

4.1概述 (5)

4.2系统建设目标 (5)

4.3数据质量体系及管理 (6)

5系统架构 (8)

5.1采集层 (8)

5.2数据层 (8)

5.3功能层 (9)

5.4应用层 (9)

6系统功能 (10)

6.1数据质量监控 (10)

6.1.1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数据质量管理要求 (10)

6.1.1.1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检测点 (10)

6.1.1.1.1.文件接口 (10)

6.1.1.1.2.数据库接口 (11)

6.1.1.1.3.采集过程 (13)

6.1.2综合分析系统数据层数据质量管理要求 (13)

6.1.2.1综合分析系统数据层检测点 (13)

6.1.2.1.1.数据处理过程监控 (13)

6.1.2.1.2.关键指标检查 (13)

6.1.2.1.2.1关键指标检查分类及方法 (14)

6.1.2.1.2.2关键指标检查技术要求 (15)

6.1.3综合分析系统应用层数据质量管理要求 (16)

6.1.3.1综合分析系统应用层检测点 (16)

6.1.3.1.1.基础组件监控 (16)

6.1.4综合分析系统元数据管理模块数据质量管理要求 (16)

6.2监控报告与告警 (16)

6.2.1监控报告的内容结构 (16)

6.2.2监控报告的生成 (16)

6.2.3告警管理 (16)

6.2.3.1告警的分类和分级 (16)

6.2.3.2告警的实效性要求 (17)

6.3规则配置 (17)

6.4数据质量问题处理 (18)

6.4.1问题生成 (18)

6.4.2问题分析 (19)

6.4.3问题处理 (19)

6.4.4问题总结 (19)

6.5数据质量知识库 (20)

6.5.1数据质量知识的产生 (21)

6.6数据质量评估 (21)

6.6.1数据质量评估规则管理 (21)

6.6.2数据质量评估报表 (21)

6.6.3数据质量评估场景——数据源接口质量评估 (23)

6.7数据质量对外服务 (24)

6.7.1数据质量信息查询功能 (24)

7系统技术要求 (25)

7.1数据采集技术要求 (34)

7.2数据存储要求 (34)

7.3功能组件与对外交互要求 (34)

7.4监控检查技术要求 (35)

8编制历史 (36)

附图5-1 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体系架构图 (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综合分析系统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的建设内容,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中国移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司综合分析系统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的建设。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

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4总体说明

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是综合分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从数据质量概述、本期建设目标和数据质量体系及管理三个方面对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进行概要描述。

4.1概述

综合分析系统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数据源接口质量、处理过程质量、数据应用质量和业务指标质量等,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是综合分析系统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撑平台。本规范用于指导综合分析系统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建设。本规范首先描述了综合分析系统数据质量管理的系统架构,然后描述了数据质量管理的范围和需求,最后规定了数据质量管理系统中的基础功能和处理流程。本规范重点强调了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的数据质量监控、数据质量评估、数据质量对外服务接口等功能要求。

4.2系统建设目标

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的建设目标是:

1)在综合分析系统数据处理主要阶段设置数据质量检测点,支持对综合分析数据质量

的全程监控,建立有效的数据质量监控机制,提供全面及时的数据质量报告,预防

和控制错误范围的扩大;

2)建立数据质量知识库,积累数据质量问题及其处理过程的相关知识,为相同或相近

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

3)初步建立数据质量评估的应用,通过评估发现数据质量潜在的问题和规律;

4)开发数据质量对外服务功能,提高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对综合分析系统的技术支撑

力度。

4.3数据质量体系及管理

为了更好的描述和实现数据质量管理,在本规范中制定了以下数据质量体系,作为数据质量实现范围及内容的指导。该质量体系包括:及时性、完整性、一致性、有效性、准确性。

其含义解释如下:

及时性:数据获取是否及时,主要指数据提取、传送、处理、装载、展现的及时性。在数据处理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到及时性,但最关键的两个环节是采集和汇总。采集及时性考察数据是否能及时获取到检查点的检查数据;汇总及时性考察数据是否及时由原始数据产生了汇总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致性。

完整性:是指数据是否完整,描述的数据要素、要素属性及要素关系存在或不存在,主要包括实体缺失、属性缺失、记录缺失等。

一致性:主要包括各数据表之间的数据是否一致,描述的数据结构、要素属性和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是否一致等。一致性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指原始数据(入库即有)与汇总数据(派生产生)之间的不一致;其二是指分析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同一指标但数据值不一致。系统内数据的一致性通过汇总环节验证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一致性通过数据共享调用方式实现。数据共享模式参考《中国移动综合分析系统技术规范-总册》中的共享模式章节。在本阶段首先实现系统内的数据一致性。

有效性:描述数据取值是否在界定的值域范围内,主要包括格式、类型、值域和业务规则的有效性。有效性的规则可以在元数据管理模块中进行设置。

准确性:主要是指指标算法、数据处理过程的准确性。这个准确性主要是通过元数据管理中定义的指标的算法、数据处理顺序和人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

为了梳理数据处理环节与数据质量之间的关系,达到故障快速定位、数据质量管理方便,首先需要明确整个综合分析系统中数据处理的过程,主要分为:数据采集、采集层至ODM-DB、ODM-DB至数据仓库、数据仓库至基础组件层、基础组件层至应用层、应用层至展现层六个部分;并且建立以及时、完整、一致、有效、准确为特性的数据质量体系。经过分析确定了数据质量特性与数据处理环节之间的主要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综合分析系统数据处理环节与数据质量管理实现对应关系表

5系统架构

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的体系架构如附图 5-1所示:

附图5-1 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体系架构图

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功能按层次划分为采集层、数据层、功能层和应用层。下面简要描述一下各个层次需要实现的功能:

5.1采集层

本层主要实现的是数据质量监测数据的采集功能。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的采集数据覆盖了综合分析系统数据处理全过程,它是数据质量功能和应用的基础。采集的数据范围有:接口信息、加载过程状态、仓库处理过程状态、应用分析处理过程状态、业务指标数据等。

5.2数据层

数据层中存储的数据质量信息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数据质量监控信息库:存储从各个数据质量检测点上采集的有关系统数据状况及过

程运行状况的信息,以及数据质量检查过程、监控报告和告警处理的信息;

●数据质量问题信息库:存储数据质量所有的问题、问题解决方案及问题处理流程信

息。数据质量问题包括监控发现的问题、数据质量评估后发现的问题和业务及运维

人员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EOMS或者数据质量管理模块的问题录入界面进行问题

工单的流转或者问题的录入;

●数据质量知识库:存储对数据质量问题及处理进行总结后形成的知识,包括接口问

题及处理知识、加载问题及处理知识、仓库处理过程问题及处理知识、指标异常及

处理知识等。

5.3功能层

功能层包含了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的基础功能,它为数据质量管理的前端应用提供了基本的功能支撑,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功能:

●数据质量监控:数据质量监控的功能主要包括监控检查、监控报告、规则配置;

●数据质量评估:数据质量评估是对数据质量日常管理中阶段性累积的各种信息进行

汇总、梳理、统计和分析,并输出评估报告的过程。数据质量评估包括一些经验证

有效的评估方法,如:数据质量问题状况评估、指标关联性分析和数据源接口质量

评估等,同时还包括与评估配套的管理流程;

●数据质量问题处理:包括问题生成、问题分析、问题处理和问题总结;

●数据质量知识库:数据质量知识库作为综合分析系统知识库的一部分,包括知识产

生和知识库应用;

●数据质量对外服务:对外服务是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与综合分析系统其它模块进行

信息交互的功能模块。

5.4应用层

在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功能层的支持下,应用层为数据质量管理的实际问题提供应用解决手段,主要包括数据质量各个环节的监控,如:接口质量监控,抽取、清洗、转换、加载过程质量监控,仓库处理过程质量监控和指标质量监控等;利用知识库对检查规则进行优化;数据质量信息查询和数据源接口质量评估等应用。

6系统功能

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质量监控、数据质量问题处理、数据质量知识库、数据质量评估和数据质量对外服务等。

6.1数据质量监控

6.1.1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数据质量管理要求

6.1.1.1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检测点

采集层监控主要针对采集模块和采集模块到ODM-DB的采集流程和结果状态进行监控。监控业务数据源是否按要求及时准备数据、提供的数据是否符合约定和采集过程的监控。6.1.1.1.1.文件接口

对于以文件接口方式的数据源,数据质量监控首先要对文件进行监控检查。文件接口监控主要包括文件监控和文件采集程序的监控,具体如下:

●文件监控主要包括:

文件传送及时率:在接口规范中规定的文件传送时间窗口内传送的文件个数百分比。

对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的要求:在接口规范中规定的文件传送时间窗口内,传送文

件应该到达数和已经到达数量,同时要求能够提供已经到达和未到达的文件接口的

名称及未到达的原因等信息。

文件内容有效率:接口文件和接口描述文件是否相符的百分比。例如:字段顺序是否一致,数据取值是否在界定的值域范围内,主要包括格式、类型、值域

和业务规则的有效性。

对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的要求:在接口规范中规定的文件传送时间窗口内,传送文

件应该到达数、已经到达数、有效文件数和无效文件数,同时提供无效文件的名称、

无效的原因是什么等信息。

文件传送完整率:接口文件和校验文件是否相符的百分比。例如:个数是否相符、属性字段是否缺失和记录是否缺失等。

对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的要求:在接口规范中规定的文件传送时间窗口内,传送文

件应该到达数和完整到达数量(一般在接口规范中应当规定接口文件的完整性约束

条件),同时能够提供不完整文件的名称、不完整的原因等相关质量信息。

●文件采集程序的监控:

采集程序是否正常启动:即检查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的采集程序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启动,进程是否正常。

对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的要求:提供文件采集程序的进程信息,包括进程开始时间,

是否正常等。

与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的接口格式及内容:综合分析系统的采集层通过文件或数据库的方式将监控的信息提供给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具体内容请参考下面的

格式,各省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监控信息记录名称、记录生成时间(YYYYMMDD HH:MM:SS)、接口名称、采集开始时

间(YYYYMMDD HH:MM:SS)、采集结束时间(YYYYMMDD HH:MM:SS)、接口有效标志(0

无效,1 有效)、接口及时标志(0 不及时,1 及时)、接口完整标志(0 不完整,

1 完整)等。

此外,综合分析系统的采集层还需要将采集过程的任务日志(包括错误日志)提供给数据质量管理系统,以便数据质量管理系统进一步分析数据质量的具体问题。具体的日志格式和内容根据各省采用的采集工具来确定。

6.1.1.1.2.数据库接口

对数据库接口数据源主要监控的内容如下:

●数据库接口及时率:在接口规范中规定的传送时间窗口内数据库表接口及时准备数

据的接口数量占总数据库接口个数的百分比。

对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的要求:在接口规范中规定的传送时间窗口内,传送数据库

接口数据的应该到达数和已经到达数,同时要求能够提供已经到达和未到达的接口

的名称及未到达的原因等信息。

●数据库接口内容有效率:数据库接口和描述文件是否相符的百分比,主要验证是否

符合业务和数据逻辑等。例如:字段顺序是否一致,数据取值是否在界定的值域范

围内,主要包括格式、类型、值域和业务规则的有效性。

对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的要求:在接口规范中规定的传送时间窗口内,传送数据库

接口应该到达数、已经到达数、有效到达数和无效到达数。同时提供无效接口的名

称、无效的原因等信息。

●数据库接口正确率:在接口规范中规定的传送时间窗口内,采集层正确采集和入库

的数据库接口的百分比,主要是指能否正常采集和入库。例如:个数是否相符。

对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的要求:在接口规范中规定的传送时间窗口内,传送数据库

接口应该到达数、正确采集和入库的接口数。同时提供未正常采集和入库的接口的

名称及相应的原因。

●数据库接口完整率:数据库接口和数据库接口完整性校验文件是否相符的百分比。

例如:个数是否相符、属性字段是否缺失和记录是否缺失等。

对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的要求:在接口规范中规定的接口传送时间窗口内,传送数

据库接口应该到达数和完整到达数量,同时能够提供不完整接口的名称、不完整的

原因等相关质量信息。

●数据库接口采集程序的监控:

转换工具是否正常启动:即检查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的转换工具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启动,进程是否正常。

对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的要求:提供转换工具的运行报告。

●与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的接口格式及内容: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通过文件的方式将

数据库接口的监控信息提供给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具体内容请参考下面的格式,各

省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文件内容包括文件头和文件体两部分。

文件头:监控信息文件名称、生成时间(YYYYMMDD HH:MM:SS)、文件记录总数

文件体:接口名称、采集开始时间(YYYYMMDD HH:MM:SS)、采集结束时间(YYYYMMDD HH:MM:SS)、接口有效标志(0 无效,1 有效)、接口及时标志(0

不及时,1 及时)、接口完整标志(0 不完整,1 完整)等。

此外,综合分析系统采集层还需要将采集过程的任务日志(包括错误日志)提供给数据质量管理系统,以便数据质量管理系统进一步分析数据质量的具体问题。

6.1.1.1.3.采集过程

采集过程监控主要监控采集任务执行的实时情况,包括是否按时调度,是否成功,是否发布状态消息。

采集过程监控内容:

●采集任务调度成功率

●采集任务调度及时率

●采集报告发送成功率,采集报告是指整体采集任务的执行情况的汇总报告,包括各

个采集任务是否成功等相应信息,供分析人员分析此次数据质量的整体情况。

可以用直观图形描述采集进程状况和采集报告。

6.1.2综合分析系统数据层数据质量管理要求

6.1.2.1综合分析系统数据层检测点

6.1.2.1.1.数据处理过程监控

数据处理过程监控主要监控数据处理任务执行的情况,包括是否按时调度,是否成功等状态消息。

数据处理过程监控内容:

●数据处理任务调度正确率:即数据处理任务成功调用的百分比。

对任务调度模块的要求:能够提供数据处理任务正确调用的个数和任务总数。同时

提供未成功任务的错误日志。

●数据处理任务调度及时率:即数据处理任务按时调用的百分比。

对任务调度模块的要求:能够提供数据处理任务按时调用的个数和任务总数。

●数据处理一致率:即数据处理各环节的数据一致性。

对任务调度模块的要求:能够提供数据处理各个环节的重要指标数据信息,如在数

据层接口处某指标的数值以及后续各流程该指标的值是否一致。

6.1.2.1.2.关键指标检查

关键指标检查,有利于在数据流的最末端发现数据质量问题。综合分析系统关键指标种类很多(如话务量类指标和网络质量指标等),需要根据指标检查规则,在指标数据生成后

自动对指标进行检查。

指标数据检查可以采用简单的或复杂的统计与计算方法,简单的方法如数值检查、波动率检查等,复杂的方法如方差/标准差计算、正态分布计算和线性回归计算等。在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一定的样本量(如n 个周期的指标值、指标波动率等),样本量的取值采用Epps-Pully 检验样本量(8≤n )(国际ISO5479标准),同时也为中国国家标准。

6.1.2.1.2.1 关键指标检查分类及方法

关键指标检查分为指标基础检查和指标加权波动检查两类。

● 指标基础检查

指标基础检查包括指标数值检查、波动检查、关联检查和平衡检查等,具体描述如下:

数值检查

定义:主要是通过检查单个指标的数值来发现指标的异常和突变等情况。

检查原理:通过对指标数值与阈值上下限的比较来进行检查,波动阈值的上下限可以使用经验值或采用n 个周期内指标的最大最小值作为阈值的上下限。阈值上下限是一个数值区间,需要注意周末和节假日对指标的影响等。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变化趋势平稳的业务关键指标。

波动检查

定义:波动检查包括同比波动检查和环比波动检查等。环比波动检查指当前周期与上一周期的波动率检查,如本年7月与8月的指标波动检查;同比波动检查指不同大周期、相同小周期的波动率检查,如今年7月与去年7月、本月15日与上月15日的指标波动检查。

检查原理:先计算指标的同比或环比波动率,然后与预定的波动率上下限(阈值)进行比较,阈值可以是经验值或取前n 个周期的波动率的上下限值。指标波动检查的阈值是一个数值区间,需要注意周末和节假日对指标的影响等。 波动率计算公式:%100)(?-=r

r c f ,其中c 代表指标的当前值,r 代表参考值,可以取上一周期指标值或前n 个周期的指标平均值等,f 是波动率。

适用范围:如业务发展类指标、用户数类指标等。

关联检查

定义: 通过对两个存在关联关系的指标(如同增、同减正关联关系),按某几个维度展开后的增减幅度来发现数据的波动、变化情况。该检查的两个指标分别命名为左指

标和右指标,即第一个选择的为左指标,后选的为右指标。

检查原理:通过对左右指标不同维度切面的增减趋势是否一致,变化幅度比例是否在一定阈值范围之内进行检查。

适用范围:需要进行维度细分检查的指标,如检查某项业务在省内各地市发展的一致性,相关用户数和业务量是否同增同减等。

平衡检查

定义:通过对若干个指标值的简单四则运算(加、减、乘、除),来检验各个指标间潜在的平衡或其他比较关系。在这个简单四则运算中,可以代入常量运算,支持括号。

检查原理:指标A=fx(指标B,指标C,指标D,….),fx代表函数,表示多个指标间存在函数关系。

适用范围:需要进行相关性检查的指标,如日指标汇总与月指标的平衡检查、单一指标在数据处理各环节的平衡检查等。

●加权波动检查

定义:通过对单个指标的基础检查结果和影响因素的加权计算分析,综合检查指标的波动和变化情况。

检查原理:根据单个指标的基础检查结果和影响因素,按预定的加权算法计算得出指标加权波动值,然后把加权波动值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得出检查结果。

可以采用的指标基础检查结果包括:指标数值检查结果、同比波动检查结果和环比波动检查结果等。指标的影响因素包括:周期性影响、节假日影响、业务变更影响和市场竞争影响等。

适用范围:需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检查的指标或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干扰的指标。6.1.2.1.2.2关键指标检查技术要求

关键指标检查首先需要业务人员整理出来需要检查的指标、指标的算法、取数的路径等相关信息,具体的输入格式参照下表。

大数据处理流程的主要环节

大数据处理流程的主要环节 大数据处理流程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展示/数据可视化、数据应用等环节,其中数据质量贯穿于整个大数据流程,每一个数据处理环节都会对大数据质量产生影响作用。通常,一个好的大数据产品要有大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处理、精确的数据分析与预测、优秀的可视化图表以及简练易懂的结果解释,本节将基于以上环节分别分析不同阶段对大数据质量的影响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一、数据收集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数据源会影响大数据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收集、一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对于Web数据,多采用网络爬虫方式进行收集,这需要对爬虫软件进行时间设置以保障收集到的数据时效性质量。比如可以利用八爪鱼爬虫软件的增值API设置,灵活控制采集任务的启动和停止。 二、数据预处理 大数据采集过程中通常有一个或多个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包括同构或异构的数据库、文件系统、服务接口等,易受到噪声数据、数据值缺失、数据冲突等影响,因此需首先对收集到的

大数据集合进行预处理,以保证大数据分析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与价值性。 大数据的预处理环节主要包括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归约与数据转换等内容,可以大大提高大数据的总体质量,是大数据过程质量的体现。数据清理技术包括对数据的不一致检测、噪声数据的识别、数据过滤与修正等方面,有利于提高大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可用性等方面的质量; 数据集成则是将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集成,从而形成集中、统一的数据库、数据立方体等,这一过程有利于提高大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安全性和可用性等方面质量; 数据归约是在不损害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降低数据集规模,使之简化,包括维归约、数据归约、数据抽样等技术,这一过程有利于提高大数据的价值密度,即提高大数据存储的价值性。 数据转换处理包括基于规则或元数据的转换、基于模型与学习的转换等技术,可通过转换实现数据统一,这一过程有利于提高大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总之,数据预处理环节有利于提高大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真实性、可用性、完整性、安全性和价值性等方面质量,而大数据预处理中的相关技术是影响大数据过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规范

省级中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规范 为规范本公司系统集成的管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保证工程的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工程组织结构 省级中心工程的系统集成工作采用项目负责制,即由部门负责人指定、报公司批准确定一名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接受任命后,必须与用户项目组协调,确定用户现场项目负责人,制订出可行的工作进度表。根据工程的情况,划分用户项目负责人的任务,由项目经理提名,部门负责人批准配备工程参与人员组成一任务小组,任务小组可以由一名或多名人员组成。项目经理也可以作为工程参与人员。 1.1、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 1)与用户和公司进行工程总协调。 2)计划工程进度,划分用户项目负责人的任务。 3)负责工程参与人员的配备并安排的实施过程,负责工程的进度、包括住宿等。 4)对用户所提出要求的响应。 5)制作和管理工程文档。 6)协调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预测的问题。 7)向部门和公司领导汇报工作进度。 8)负责监督和考核工程参与人员的工作。

9)保证项目按合同期限和技术要求完成,承担完成工程目标的责任。 1.2、任务小组负责人的主要职责: 1)依照本规定,完成项目经理安排的任务。 2)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反馈用户的要求与意见。 3)负责任务准备期和实施期与用户的协调工作。 4)安排本任务小组成员的分配实施工作。 5)制作更新与任务相关的工程文档。 6)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预测、妨碍进度的因素。 7)承担完成所接受任务的责任。 二、工程工作流程 在立项阶段,根据公司签订的合同,明确项目背景和技术方案,由部门负责人任命项目经理,下达《项目计划书》。 在计划阶段,由项目经理制订出的工程项目计划,划分工程任务,人员配备要求,确认用户项目负责人,并报部门负责人批准。 在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设备采购、确定中心机房设备平面位置、中心机房拓扑图等方案准备。 在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运输设备、设备到货验收、主机安装调试、数据库安装调试、网络设备安装调试以及其他设备安装调试。

综合数据网技术规范书

******************工程 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技术规范 ■1 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技术规范使 用部分 ■2 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技术规范通 用部分 ■3 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技术规范专 用部分 2014年08月

1 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技术规范范本使用 说明 1. 本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范本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 通用部分原则上不需要项目单位填写,不能随意更改。如对其条款已填写内容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技术条款/技术参数变更表》并加盖该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技术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在专用部分的附录B中提出,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招标文件范本的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由项目单位根据工程情况编写,其中带××的文字和技术参数及“项目单位提供”的部分由各项目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需要必须全面认真填写;空白部分的参数根据需要选择填写;表格中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由项目单位和设计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更改,不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为固化技术参数,固化技术参数原则上不需要改动,如确实需要对专用部分固化技术参数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技术条款/技术参数变更表》并加盖该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经标书审查同意后,专用部分可以在原表中更改。技术规范范本专用部分技术参数表中项目单位与投标人均不需要填写的部分栏目,项目单位应以“—”表示。 4. 招标文件范本的页面、标题、条款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或删除;不填写的表格亦不允许删除;当同一种表格需要分别列表时,在总表号后加分表号(如表4-3-1、表4-3-2)。

技术规范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绵阳分公司 ICT项目支撑合作伙伴 技术规范书 2015年1月

目录 一、总则 (1) 二、项目概述 (2) 2.1项目名称:中国移动四川公司ICT项目售前技术支持服务 (2) 2.2项目背景 (2) 三、供应商资质要求 (2) 3.1否决项资格条件(任何一项不满足买方将否决其投标) (2) 3.2其他一般性要求(满足以下条件买方可优先考虑) (3) 四、服务内容 (3) 五、服务期限 (4) 六、技术标准和要求 (4) 6.1服务内容的标准和要求 (4) 6.2服务团队及其成员的要求 (5) 6.3服务经验要求 (6) 6.4服务质量考核 (6) 6.5服务承诺 (7) 七、保密要求 (7) 八、其他 (8) 九、声明 (8)

一、总则 1.1 此技术规范书为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绵阳分公司ICT项目售前技术支持服务项目的主要技术功能和服务要求,卖方应针对本次项目的标的,结合自己的特点提供详细完整的服务方案及项目报价。 1.2 技术规范书应视为保证买方ICT项目售前技术支持服务所需的最低要求。 1.3 卖方在建议书中,对本规范书中所提各项要求能否实现与满足,应逐项予以说明和答复。卖方亦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建议书中提出建议,并附详细资料和说明。 对本规范书各条目的应答为“满足”、“不满足”、“部分满足”,不得使用“明白”、“理解”等词语,在答复中,要求明确满足的程度,并作出具体、详细的说明,凡采用“详见”、“参见”方式说明的,应指明参见文档中的具体的章节或页码。 1.4 卖方应提供服务解决方案,并在建议书中说明给买方提供的技术文件、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的范围和程度。 1.5 规范书有关内容的澄清 a) 卖方对于规范书的疑问可以通过书面材料与买方联系。在规定的建议书提交最后期限以前,买方将以书面材料给予答复。有关买方答复材料的复印件也将递交所有得到技术规范书的卖方。 b) 在技术谈判的各个阶段,买方将以书面形式要求卖方对有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技术澄清,卖方应以书面资料给予正式应答;所有各阶段的技术澄清文件都将作为合同附件。

监控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书

实用文档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技术要求 XXXX公司 O—四年十月

文案大全

招标项目技术要求 说明:对于招标文件中标有“ * ”下画线的条款,投标人必须满足;对这些条款的偏 离可能会导致废标。 1适用范围及工程概况 1.1适用范围 本项目要求书适用于 10kV & 0.4 kV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项目 所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满 足实现高、中、低压设备智能化监控的集成。 1.2 工程概况 本项目变电所为10kV 变电站和0.4 kV 变电所,工程内容为 10kV 变电站增加一台高压配电设 备,0.4kV 变 电所增加相应的一套低压配电设备。 投标单位需将0.4 kV 变电所按照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要求进行系统集成,具体要求如下: 1.2.1按要求提供系统后台硬 件及软件,软件必须有免于买方第三方侵权起诉的完整知识产权。 1.2.2设计并实施系统综合布线,该布线内容除网络布线外尚需包含低压柜等智能设备的通讯网络系 统的二次接线设计、端子排布置设计和供货及现场接线等。 1.2.3*提供智能仪表 YYEL2000系列硬件和配套的通讯接口软件,并接入监控系统,要求监控系统完 整采集中标设备可提供的有关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 1.2.4提供系统所需的操作台、椅、控制柜等。 2供货范围及工程要求 *投标方必须是施耐德公司电力配电监控系统的系统集成商,并且须具有相关的授权书资质; 近三年内具有两个以上的电力监控系统的系统集成业绩。 2.1 *低压开关柜上的多功能智能型电力参数测量仪必须为 液晶显示屏、 10 模块、通讯接口等。 2.2设备的生产制造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卖方责任范围 负责提供所供系统(设备)与其它系统(设备)的接口要求,配合相关的接口设计。 提供所供系统(设备)的技术文件、拓扑图、技术资料及与其它(系统)设备的接口设计。 YYEL2000系列,每台仪表应配置大屏幕 2.3 设备的包装及运输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4 设备的交货地点:XXXXX 工地。 2.5 设备的交货日期:合同签订生效后 1个月内。 2.6 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现场条件具备后进场。 3.1 负责监控系统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 3.2 3.3 3.4 负责对买方技术人员的培训。

质量管理如何利用好大数据

质量管理如何利用好大数据 如果抛开拗口的定义,这样一个段子更能说明大数据的作用:“尊敬的用户您好,您于XX时购买了一张XX影院的《XXXX》电影票。我们于刚才售出您邻座的票,是一个女生。她的电话号码是:138xxxxxxxx,根据她的购票记录来看,她近半年都是单身,她观看的电影类型和您的匹配度为85%。她表示愿意和您交个朋友,请您及时联系她。” 这就是大数据,是对每个个体数据的收集与整合,它可以应用于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当然也包括质量安全。上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出炉,就特意提出要建立大数据标准体系,加强和改进质量监管,就是希望借助大数据这一新技术,做好质量安全工作。 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进行质量服务和监管,首要的就是需要在质量基础方面的建立自己的大数据,甚至包括大数据的基础——标准。建立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有关大数据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和管理标准等。加快建立政府信息采集、存储、公开、共享、使用、质量保障和安全管理的技术标准。引导建立企业间信息共享交换的标准规范,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国务院办公厅的“意见”里,完善标准规范,正是政府加强运用大数据的保障措施之一,这何尝也不是大数据发挥自身作用的基础保障。 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对于如火如荼的大数据来说,建立属于自身的标准体系,就是建立大数据运用的“规矩”。一方面,标准体系规范的完善,利于大数据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大数

据标准体系,也是夯实运用大数据做好质量服务于监管的基础,便于提高质量服务和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 有了标准体系,不仅有了大数据的规范基础,也有了质量基础的“大数据”根基。在此基础上,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其他国家质量基础同样可以借助大数据这一先进手段,为更好加强对市场主体的质量服务和监管提供帮助。 对于大数据来说,有两点比较关键,一是数据,即数据的获取与生成;二是对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对于消费市场来说,目前无论是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还是智能手机里的众多APP(应用程序)软件,都是很好的数据收集工具。对于质量服务和监管来说,同样可以借助硬件和软件两种方式获取包括质量基础在内的“大数据”。 对质量大数据尤其是质量基础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则是运用大数据服务加强对市场主体质量服务和监管的直接体现。正如国务院办公厅在“意见”中提到的,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积极掌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共性、个性化需求,在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方面主动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正是借助大数据创新质量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一种表现,也能为改进质量监管提供帮助。 当前,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全社会信息量爆炸式增长,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大数据对政府质量服务和监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从建立质量基础大数据入手,相信一定可以更加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为质量服务和监管服务。

一卡通系统技术规范书

一卡通系统技术规范书(初稿)

技术规范 1 总则 1.1本规范书仅适用于阳煤平定化工配套的一卡通系统,它包括该系统的应用设计、功能要求、设备性能、第三方集成、布线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详细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满足本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优质产品及相应服务,必须满足有关安全、环保、消防等法规、标准的要求。 1.3投标方如对本规范书有偏差(无论多少或微小)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差异表”中,尤其是与价格相关的任何差异,均应逐一描述,若没有提出招标方则可认为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在技术协议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应不产生任何价格因素 1.4如招标方有除本规范书以外的其它要求,将以书面形式提出,经买卖双方讨论后载于本规范书。 1.5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若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严格标准执行。 1.6只有招标方有权修改本技术规范书。合同谈判将以本技术规范书为蓝本,并列入招标方认可的技术偏差。修改后经买、卖双方共同最终确定的技术协议将作为订货合同的一个技术附件,并与订货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双方共同签署的会议纪要、补充文件等也与合同文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7合同签定前后,投标方应按照招标方的时间、内容、深度要求提供其所需的设计资料,并按招标方施工和设计进度要求随时修正,投标方应免费提供上述资料。技术资料包括且不限于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运行和维护等,并同时提供详细的供货清单。 1.8投标方对一卡通系统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招标方的认可。 1.9在合同签定后,招标方有权因规范、标准、规程发生变化而提出一些补充要求,具体内容双方共同商定。 1.10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投标方应保证买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所有提供的软件应是正版授权产品,并提供原厂家授权证明书。1.11投标方应具有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施工、调试资质证书和经验,投标方工作范围应包括系统设计、供货、安装、布线和调试等;投标方应具有至少安防二级资质从事过建筑智能化安防

大数据环境下数据质量管理、评估与检测关键问题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数据质量管理、评估与检测关键问题研究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中充斥着海量的、多结构的、多维度的数据资源,大数据价值已被社会全面认可,如何挖掘数据价值已成为各研究领域和各行业应用领域最为关心的问题。数据究竟是垃圾还是宝藏,最重要的问题是所要分析挖掘的数据是否是高质量的,一个低质量的数据来源会使得不仅无法体现数据价值,而且可能会与实际情况背道而驰,反而起到了副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针对数据质量管理与检测问题提出了多种方法论和框架,但在实际应用当中缺乏具体执行手段,使得数据质量管理实行起来困难重重。 针对数据质量管理、评估和检测的关键问题,本文做了以下工作:(1)针对数据质量管理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主流数据管理方法和框架进行了深入对比和分析,梳理出数据质量管理的通用方法流程和指标体系。提出了六项重要数据质量指标的度量方法,并提出了计算公式,为数据质量管理和评估提供了有效指导。同时,针对数据质量管理的执行情况提出了数据质量成熟度模型,为数据质量的整体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2)针对数据预处理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数据离散化预处理算法。在大数据环境中,数据产生和更新频率不断加快,更多的数据是以连续方式进入信息系统,需要进行离散化处理才能够被信息系统所处理,离散化处理效率和效果对于后续数据质量检测和评估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数据离散化处理算法(ICACC,Improved class-attribute contingency coefficient Method),能够有效提升大数据应用当中连续数据转换成离散数据进行处理时的效率和准确性,算法经过实验验证相比于传统处理算法准确率提升10%。

xx有限公司系统项目技术规范书(1)

XX有限公司 系统项目技术规范书 XX有限公司

2005 年9 月26 FI

掖新资*:|推荐 目录 1概述 (3) 2总体要求 (4) 3技术要求 (5) 4项目实施 (6) 5安全保密 (7) 6知识产权 (8)

概述 1.1本文件是XX有限公司(项目业主,以下简称甲方)系统 项目技术规范书,供应用开发商(以下简称乙方)编写技术应答书。 1.2乙方应在应答书中对本文件内容按顺序逐条应答。对所有条款按“满足” 或 “条件满足”或“不满足”应答,然后给出详细的功能实现说明或指明在建议书中的位置。 1.3乙方应根据本文件中的相关说明和要求,提出总的技术建议和解决方案,并对 所提供中方该项H的特色部分给出附加说明。乙方若对本文件中的部分要求不能满足或者有不同于本文件相关要求的其它建议,也应在应答书中详细说明。 1.4乙方应按照要求提供项LI技术实施文件,为一正三副(四份)纸质、一份电子 版的中文《技术方案建议书》、《实施方案建议书》和《技术规范应答 书》。 1.5屮方保留对本文件的解释和修改权。

2.1乙方应在对系统业务需求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建设方案提出建议。 2.2乙方应对系统进行周密的论证,对建议书中在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 行性方面釆用的方案作出详细的描述。 2.3乙方应针对本项U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明确列出项口组主要成员及履历,在本 项目组中的职位等资料。 2.4乙方在项LI开发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遵循并在技术上实现xx有限公司系统《需求说明书》提出的相关功能和具体规定,乙方应在应答书中对《需求说明书》按顺序逐条应答。对所有条款按“满足”或“条件满足”或“不满足”应答,然后给出详细的功能实现说明或指明在建议书中的位置。。 2.5乙方要对屮方的系统方案的构架进行详细描述,并明确提出软、硬件配置方 案,包括具体指标。 2.6乙方根据甲方具体需求,提出详细解决方案。 2.7乙方所提供的系统应具备在不影响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升级能力。 2.8乙方应向屮方提供完整的系统软、硬件产品,并负责完成整个系统(含软、硬 件)的安装调试,保证整个系统的正确运行。若因乙方失误,造成系统运行错误或系统达不到原定性能指标,乙方应免费进行补充,直至满足要求。 2.9乙方负责屮方系统的终验后1年免费售后服务。

中国移动2019年网络综合机柜产品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

glv 中国移动2019年网络综合机柜集中采购 技术规范书

目录 1.概述 (1) 2.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1) 3.质量保证体系 (24) 4.检验 (25) 5.投标样品要求 (25)

1.概述 1.1 本文件为中国移动适用于普通型大尺寸和小尺寸网络综合机柜集中采购的技术规范书。 1.2 本文件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相关的中国国家标准及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1.3 投标方应对本文件所提出的各项条款进行逐条答复、说明和解释,并写出具体技术数据和指标。首先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做出“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等应答。对于规范书中要求列举的条款,必须在点对点应答书中进行列举,不得简单答复“满足”等,否则视该条款的应答为“不满足”。如果回答“部分满足”,需要详细说明哪些部分满足,哪些部分不满足,并说明原因。 请投标方特别注意:在答复中,凡采用“详见”、“参见”等方式说明的条款,应指明参见文档的具体章节或页码,同时必须在点对点应答书中注有适当的总结性文字,简洁、明了地回答相应的条款。 1.4 本文件中指标暂空处应由投标方填入具体值。如有异于本文件要求的地方应论述其理由。 1.5 本文件中未提出而厂商认为有必要说明的部分,以及更加合理的技术性能,厂商应在应标书中提供详细的资料和说明。 1.6 设备使用经验 为本项目提供网络机柜设备类型应该是经过工程实际使用并通过竣工验收、同时必须是为两个以上电信运营商提供一年以上满意服务的设备类型。 1.7 投标方应如实、严格填写网络综合机柜使用电源开关采购情况调查表(具体详见第五章附件4),招标方保留核实的权力。投标方应提供网络综合机柜使用电源开关采购情况调查表中材料采购发票且每张发票应提供由税务部门验证真伪的截图文件。发票证明文件以附件形式提供,附件名称为《原材料采购发票》。 1.8 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 2.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2.1 总体技术要求

基于大数据的遥感数据质量管理探索

基于大数据的遥感数据质量管理探索 发表时间:2018-07-23T12:20:00.7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孙立军李小强仲健民[导读] 摘要:大数据几乎对每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遥感数据作为大数据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在发生深刻变革。 32023部队辽宁大连 116023 摘要:大数据几乎对每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遥感数据作为大数据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在发生深刻变革。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和遥感数据质量管控现势情况,对大数据在遥感数据质量管控方面进行初步探索,浅要分析大数据下的遥感数据质量管理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遥感数据;质量管理;探索 1 引言 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传感器和社会网络产生海量数据,数据积累的量变引发质变,越来越多的企业、行业和国家以数据为资源进行知识和智力开发,挖掘了数据内在的价值,逐步形成了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指的其实就是“海量数据+复杂数据类型”及非结构化数据,其核心在于数据的挖掘和应用产生的多方位价值。具有数据体量(V olumes)巨大、数据类别(Variety)繁多、价值(Value)密度低、处理速度(Velocity)快的特点(简称4V)。 大数据几乎对每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从表象看,大数据就是一个容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多的数据集,大概能达到PB的级别,其并不是一种新的技术,也不是一种新的产品,而是我们这个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现象。从内涵看,大数据的价值还在于大数据内部的关联、挖掘数据与数据的复杂关系以及数据(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与业务和决策间的关联等。从资源应用角度看,大数据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以及应对这种状态的处理技术工具,还是未来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 2遥感数据质量管理瓶颈 2.1 遥感大数据质量验收 遥感技术正在逐渐建立大数据体系结构,面对海量遥感数据,如何实现数据的质量与数量同步发展是当前一大难题。传统遥感数据质量验收数据量较少,所有项目可以实现一、二级验收100%,部分项目可以实现三级验收100%,数据量在人工验收能力承受范围之内。面对日益增加的遥感数据,验收任务陡增,传统的人工验收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任务形势。以立体测图为例,现在每年千幅级的任务数量,包含空三、采集、入库等工序,如果每一幅图、每一道工序都通过传统人工验收,需要1个人验收4年,一个验收组(4人)验收1年,才能够基本实现100%验收。传统验收模式效率低,并且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极高,正面临巨大挑战。 2.2 遥感大数据的存储管理 数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过程数据,极大地占用了存储空间。以正射影像为例,每一道数据处理工序都需要留存,以备在后期验收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修改,这就使得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原始数据量5倍之多的存储空间来完成任务。大数据对数据传输和数据管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海量数据中,如何更快捷的检索、定位、传输数据,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而目前的测绘软硬件都不能够完全满足大数据管理要求。 3 基于大数据的质量检验模式的探索 3.1 健全大数据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加强遥感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为及时生产高标准、高质量的遥感产品,从设计、生产建立起一套严密协调的高效能的管理系统。实施全面质量控制,对顶层设计、作业力量、业务机制、业务创新、奖惩措施等各个影响质量建设的因素,进行全面规范、完善和提高。明确规定各部门和每个岗位在测绘生产中的职责,使各项工作正规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定质量计划,加强质量过程跟踪机制建设,从数据源、数据资料、数据流转、阶段成果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管控,抓好每一道工序的成果质量。 3.2 完善大数据下遥感数据管理系统 由于数据量大,造成数据在传输、管理上显得有些“笨重”,如何高效快捷的实现数据管理和传输,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突破。一是依托集群系统,研究制定协同作业方案,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和可视化,为数据接边和阶段性成果监视构建交流平台。同时,建立合理有效的数据管控级别,对作业员、指导工程师、验收员、网络管理员分别设置不同级别的访问和使用权限,既节省时间,同时对协同作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二是减少数据流通次数,建立健全合理畅通的数据流通渠道,并且应避免数据的重复存储和版本信息的混乱。 3.3 研发大数据下智能质量分析系统 研发并配备大数据下遥感数据管理系统相应的软件系统,进一步提高质量检查的智能化水平。一方面,针对每一项任务,制定质量评定标准和相应的匹配模板,将所有的数据(成品和半成品)按照模板进行统一规范,利用智能匹配技术和结构分析技术,在少量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数据的统一质量评定。对作业人员每天提交的数据,可以充分利用夜间空闲时间,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和相关质量评定系统,统计数据质量情况、生成相应报告并反馈作业人员,以此实现数据质量跟踪检查。另一方面,依靠自身解决生产过程当中的小问题。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依托科技创新,鼓励作业人员开发小程序、小软件,提高自查能力和效率。同时应考虑集中单位技术力量,研发系统高效的质量检查评价系统。 3.4 根据任务性质和需求把握主次 每一项任务都有其特定需求,如立体采集重点把握数据定位、影像判读、要素取舍、表示方法等,入库数据重点把握属性性质、拓扑关系等,地形图、军事交通图与军事地理图等不同类型的图表示的重点和方法也不同……这就需要根据任务需求、产品性质,明确验收重点,在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的基础上合理把握,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4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标志人类将进入数字化信息社会,构建世界信息架构。测绘数据作为基础性数据,既可以是大数据的框架数据,也可以依托大数据对自身进行不断的丰富完善。遥感数据成果质量的管理验收工作,必将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孔德智,杨晓明,张莹莹.大数据浅析[J].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3,31(11):85-89. [2]胡雄伟,张宝林,李抵飞.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综述(上)[J].标准科学,2013,9:29-34.

系统集成方案建议书

系统集成方案建议书 随着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单位要求建立起一个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由于各个单位都有着自己的行业特点,因此所需的计算机系统千变万化。从工厂的生产管理系统到证券市场的证券管理系统,从政府的办公系统到医疗单位的管理系统,不同的系统之间区别很大。对不同单位不同应用的计算机系统都要作出一个详细的系统设计方案,这就是计算机系统集成方案。一般来说,计算机系统集成分成以下三个部分来进行。 一、系统方案设计要求 1.设计目标 对于一个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建设,首先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以书面的形式列出系统需求,供该单位的有关人员讨论,然后才能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内容和目标。 2.设计目标 这是系统需要达到的性能,如系统的管理内容和规模,系统的正常运转要求,应达到的速度和处理的数据量等。 3.设计原则 这是我们设计时要考虑的总体原则,它必需满足设计目标中的要求,遵循系统整体性、先进性和可扩充性原则,建立经济合理、资源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案。下面我们分别逐个进行讨论: (1)先进性原则 采用当今国内、国际上最先进和成熟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使新建立的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今后技术发展变化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从目前国内发展来看,系统总体设计的先进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的系统结构应当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 ·采用的计算机技术应当是先进的,如双机热备份技术、双机互为备份技术、共享阵列盘技术、容错技术、RAID技术等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 ·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如网络交换技术、网管技术,通过智能化的网络设备及网管软件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实时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及时排除网络故障,及时调整和平衡网上信息流量; ·先进的现代管理技术,以保证系统的科学性。

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①铁生沟35KV变电站②观音堂副四号变电所(6KV) 一、总体说明: 1、变电站综合保护装置选用许继、南自、南瑞等国内知名品牌。该保护具备煤矿安全规程及电力运行规程要求的所有保护功能,能够实时采集三相电参数,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四遥”功能及有足够的冗余,满足微机联网及检测数据传输调用。主机两台,主备运行方式,必须能够实现双机热备并自动切换。 2、本标段所采购范围开关柜综合保护装置、后台系统、变压器保护屏、线路保护屏等。 3、铁生沟35KV变电站35KV部分集中组屏,6KV部分分散安装,观音堂副四号变电所分散安装。 二、技术要求 系统应采用成熟先进的全分布、开放式结构设计,按间隔划分、单元化设计、分布式处理。 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和可扩充性,综合自动化系统从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主控层、通讯层和间隔层。 ㈠主控层功能要求: 主控层主要完成各间隔单元的信号采集、处理、控制、显示及打印,实现参数的鉴定修改、防误操作系统等。经CAN或以太网总线通讯联接各间隔单元的监控保护设备、多功能智能表、交流电源屏、直流电源及其它智能设备,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完成各类适时性数据的处理及操作。操作员工作站完成主站的监视、控制等。要求采用双网络结构。综合自动化系统要求具有性能安全可靠、运行稳定、功能完备、报表组态、曲线查询方便、SOE查询全面且分类、便于扩建、界面友好、使用与维护简单方便的特点。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 2、控制操作、对断路器实现分闸/合闸控制,并具有检同期防误操作的闭锁功能 3、与微机保护的通讯接口 4、与微机“五防”的通讯接口 5、与微机直流电源的通讯接口 6、与卫星时钟同步 7、事件顺序处理: 8、报警处理 9、故障录波功能 10、变电站操作系统 11、实时画面显示 12、制表打印 13、维护功能 14、变电所专家系统

调度数据网络设备技术规范书_XX项目(ver.001)

技术规范书编号:XXX-STN-JSGF-D2-005(Ver 001)中广核X X X (XX MW)并网光伏 电站项目工程 调度数据网及二次防护设备 技术规范书 发包单位: 设计单位: 20 年月

目录 1 总则 (1) 1.1 一般规定 (1) 1.2 投标方工作范围 (2) 1.3 招标人工作范围 (3) 2 适用标准 (5) 3 工程概况 (7) 3.1 工程概况 (7) 3.2 环境条件 (7) 3.3 工作条件 (7) 4 配置方案及主设备技术要求 (9) 4.1 调度数据网及二次防护配置方案 (9) 4.2 路由器技术要求 (10) 4.3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13) 4.4 纵向加密装置技术要求 (16) 4.5 电能量远方终端 (21) 5 验收试验 (24) 5.1 概述 (24) 5.2 现场验收试验(SAT) (25) 6 质量保证及管理 (26) 7 技术服务 (27) 8 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及专用工具 (28) 9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 (28) 9.1 文件资料的数量 (28) 9.2 文件资料的内容 (29) 9.3 图纸规格 (30)

9.4 资料和图纸提交进度 (30) 9.5 资料的形式 (30) 10 设计联络会及培训 (30) 10.1 设计联络会 (30) 10.2 培训 (31) 11 货物供需部分 (31) 12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34) 13 技术差异表 (34)

1 总则 1.1 一般规定 1.1.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使用范围仅限于中广核XXXX(XX MWp)并网光伏电站项目XX kV 升压站/开关站工程的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电能量远方终端)、二次安防设备的招标。列举了有关技术参数作为推荐值,它提出了本体装置,柜内装置的功能设计、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试验、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的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1.5本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1.6投标厂商应至少在项目所在调度管理区域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过10套以上类似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设备,并在有相当规模或相同电压等级或更恶劣的运行条件下持续运行1年以上的成功经验,并提供业绩清单,用户证明,

系统集成项目实施规范标准

南京同庆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宁煜致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集成工程实施规范 TQW22-2012-A/0 编制:倪春华日期:2012.1.12 审核:闵益明日期:2012.1.20 批准:汤慧萍日期:2012.1.21 受控状态:受控 2012-1-25发布 2012-1-25实施南京同庆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宁煜致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总则 第1条为规范本公司系统集成的经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保证工程的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2条鉴于本公司的实际工作分工,本规范所指的系统集成并不包括工程的前期方案设计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 第3条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组织结构、工程工作流程、工程经管与考核、工程准备经管、工程实施经管、工程验收经管、工程维护经管、出差经管、培训体系共九大部分。 第一章工程组织结构 第1条工程的系统集成工作采用工程负责制,即由部门负责人指定、报公司批准确定一名工程经理。 第2条工程经理接受任命后,必须与用户工程组协调,确定用户现场负责人,制订出可行的工作进度表。根据工程的情况,划分子系统,并针对不同的子任务,由工程经理提名,部门负责人批准配备工程参与人员组成一任务小组,任务小组可以由一名或多名人员组成。工程经理也可以作为工程参与人员。 第3条针对不同的子任务,由工程经理指定一个工程参与人员为任务小组负责人。 第4条工程经理的主要职责: 1)与用户和原厂商进行工程总协调。 2)协助本公司商务部写成国内产品的采购。 3)计划工程进度,划分工程的子任务。 4)负责工程参与人员的配备并安排的实施过程,负责工程的成本、包括住宿、长途交通费、市内交通费等。 5)根据实际需要向部门领导请示宴请客户及其规范。 6)对用户所提出要求的响应。 7)制作和经管工程文档。 8)协调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预测的问题。

广电网络三网合一通信网络综合网管系统技术规范书

广电网络三网合一通信网络 综合网管系统 功能规范书 1网络监控子系统 网络监控子系统是面向网络的跨专业、跨厂家的统一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平台,它实时监控网络运行状况。包括:配置管理、拓扑管理、告警管理、性能管理等功能模块。是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它能通过对性能指标和告警的综合分析及时预警潜在的网络故障,确保故障在发生前得到处理,最终减少网络故障。提高用户满意度。 1.1拓扑管理 1.1.1拓扑自动发现 系统能自动发现相关设备、设备配置信息以及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如:设备基本信息、板卡、物理端口、逻辑端口、物理连接等,并存储。 针对IP网,系统提供强大的三层和二层拓扑自动发现算法,可以准确的自动发现路由器、交换机和主机的拓扑结构和物理连接关系,包括设备的连接端口、连接速率、连接端口IP等信息。 针对ATM网,系统利用SNMP协议、ICMP 协议和ARP协议三种协议相结合的网络拓扑搜索算法,发现A TM网络的链路层网络拓扑和提取ATM虚拟网的配置信息。 1.1.2视图呈现 系统能呈现全网(多专业)网络视图,也能按照某种规则分组呈现各种网络视图。提供快速在各类网络视图之间切换的功能。 1.1. 2.1网络组织图 用户可以直观的从网络组织图上查看广电通信网内各专业网设备的分布和连接情况,能够帮助用户充分了解网络的整体情况,网间关系。 视图上提供的操作有:视图缩放功能;节点位置拖动;动态显示选中节点;查询节点相关告警等功能。 网络组织图可根据用户的选择灵活显示,系统也可以显示完整的通信网络组织图。显示案例如下图所示:

图1-1 通信网全网组织图 1.1. 2.2ATM网络视图 ATM网络视图是把所有A TM设备组成一个域,能够显示ATM设备,以及A TM设备 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物理连接关系用线表示,用线的粗细表示物理连线的速率。 IP网络视图是把所有IP设备组成一个域,能够显示IP设备,以及IP设备之间的逻辑

系统集成验收规范

河海大学信息中心 网络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1.网络系统工程包括系统集成、网络设备和综合布线三大部分。综合布线工程是网络线路的分布安装工程,系统集成是根据用户需求,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将综合布线系统和网络交换设备连接并使各部分能协调工作,成为一个完整的,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的工程。为了加强网络系统集成项目的验收管理,规范、有效的组织验收工作,高质量完成验收任务,保证验收后达到网络设计的目标,网络系统正常、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河海大学校园网络系统工程项目和接入校园网的网络系统项目的验收。 3.单位名称 本规范中涉及的有关单位的含义规定如下: 使用单位;指网络系统工程项目的直接使用单位。 负责单位;指代表河海大学签订网络系统工程项目的单位。 施工单位:网络系统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包括承包商。 4.网络系统工程项目的验收由项目负责单位和使用单位会同项目施工单位、审计单位等共同进行。 5.网络设备通常包含于系统集成或综合布线工程项目中,作为这些项目的一部分进行验收。系统集成和综合布线项目可以分别验收。验收的基本单位是合同。 6.验收以国家有关规范、网络系统工程项目合同、技术要求书、施工设计报告、经审核的合同变更补充协议为依据。 7.设备验收

对不同的设备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设备验收。主要检验①到货的品名与数量与订货清单一致性;②设备的外观完好性;③设备通电自检正常。设备验收方法和验收要求见附件9。 最后双方共同完成包括《产品到货验收记录》附件9、《产品到货清单》附件10、和《产品到货验收报告》附件8。 8.综合布线项目工程验收 8.1.验收按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YD/~3和《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YD/~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GBT/T 50311-2000进行。 8.2.施工单位在完成项目后,提交工程文档资料一式三 份(附电子文档1份)交责任单位。 (1)布线结构图纸(附件1) (2)机房配线架接线表(附件2) (3)布线测试报告(附件3) (4)项目验收过程记录表(仅填基本信息内容)附件4 (5)产品质保书 (6)项目验收申请报告 8.3.项目负责单位,在收齐上述材料后,逐项进行审核, 并以下述过程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1)外观验收(附件4) (2)连接测试验收(附件4) 9.网络系统集成工程项目验收 9.1.网络系统集成工程项目整个施工、调试过程结束后, 网络系统继续试运行一个月,然后使用单位向项目负责单位提交系统运行测试报告。

集团通用型办公OA系统技术规范书

集团通用型办公OA系统 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白山分公司 2013年9月

一、概述 1、总则 为了保证OA信息平台的稳定、安全、先进实用,本规范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开发商应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开发。提高功能、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先进性。 (2)完整性:本规范规定系统中任何与原始票务数据相关的录入、修改、删除的操作及其结果都在本地保留相应操作记录。 本规范对与OA信息平台相关的开发、功能及概念作了最基本的要求。开发商在软件系统的开发、销售、维护和升级方面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2、产品要求 为了市场竞争的规范性和公平性,根据《软件开发规范》(GB8567-88、GBT12505-90、GBT12504-90)的规定,对软件开发商及其软件产品做出以下规定: 1、开发商必须是独立法人,有软件开发的经营许可,有相对稳定的技术开发人员,具备对该软件产品的后续服务、升级能力。需提供《企业营业执照》、《软件企业认定书》、《专职人员及管理人员名单》、《专职人员学历证书及复印件》。 2、软件商开发的软件产品必须拥有合法版权,并经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认可,拥有相应的《著作权证明书》和《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3、软件必须符合行业规范的要求,并拥有完整的软件所需的文档,包括《软件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测试分析报告》、《用户手册》、《操作手册》。 4、开发商要确保提交的文件真实、清晰,不得以任何形式隐瞒、替代、篡改。

二、总体功能要求 1.发文管理 发文管理实现各职能部门内和各部门间发文的办理及监控管理,实现公文发文流程的全程计算机自动化控制,达到公文发文自动化目的。发文处理包括内部文件和对外公文的起草、核稿、会签、审核、签发、校对、登记、打印、下发、归档、查询、统计等步骤的自动化流程处理。每一步均设置发文处理流程台帐,自动搜索待拟稿的文档,以醒目的方式显示提醒。具有发文的查询和统计功能,可查询、统计到某一时期的发文数量,发文类别等指标,形成报表输出显示。并可以利用文档数据中心进行管理。 处理流程基于工作流引擎平台进行定制和设计实现。支持灵活的流程和表单定义、文件的并发多任务处理。对文件流动的状态可以查询、统计和打印输出(有权限控制)。 2.收文管理 收文处理包括外来文件(正式或非正式)的登记、拟办、批办、批示、传阅、分发并可完成归档、排序、查询、统计等步骤的自动化流程处理。可根据需要将扫描好的文档附加到系统或在系统中录入、扫描文件,可以引入任何格式的文档或新建Word、Excel、语音等类型的文档,并与微软Office软件结合并提供在线修改、电子批注、上传、下载、打印等功能。对要求办理的文件进行全自动跟踪、监督及闭环控制,提供对收文的催办、督办、提醒、反馈,每一步均设置收文处理流程台帐,自动搜索拟办的文档,以醒目的方式显示提醒。利用收文处理的发文查询和统计功能,可查询、统计到某一时期的发文数量,发文类别等指标,形成报表输出显示。并可以利用文档数据中心进行管理。 同发文一样,处理流程基于工作流引擎平台进行定制和设计实现。支持灵活的流程和表单定义、文件的并发多任务处理。对文件流动的状态可以查询、统计和打印输出(有权限控制)。 3.综合办公事务 综合办公事务系统提供对繁杂的办公事务进行综合处理的功能。如:对一些非流程的、可控的点对点日常办公事务进行处理。该系统要求可以引入电子文档,引入的电子文档具有修改痕迹保存、全文批注等功能。 4.个人办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