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史总教案

中国史总教案

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传说时代

3200-1200BC 克里特、迈锡尼文明2070BC 夏

1600BC 商

1200BC-500BC “英雄时代”1046BC 西周

770BC 春秋

750-500BC 古风时代梭伦改革

475BC 战国

500-338BC 古典时代

克里斯提尼改革

伯利克里改革

509BC 罗马共和国建立

338-30BC 希腊化时代

220BC 秦

202BC 西汉

25 东汉

27 罗马帝国建立

220 官渡之战

魏、蜀、吴

266 西晋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欧洲中世纪开始

581 隋6世纪《民法大全》618 唐

800 查理曼帝国建立

843 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逐渐形成法兰西、

德意志和意大利封建国家

907 五代十国

960 宋

1271 元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开始萌芽

1368

1500

16世纪

1640 1644

1776

1789

1840

1851

1856

1861 1860

19C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68

60S “自强”

1870

1875 70-90年代“求富”

1894-1895

1898

20c 初 1900

14-16c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宗教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启蒙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德意志统一、 1871年宪法 俄国农奴制改革

法国1875年宪法

日本明治维新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6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末

第二次工业革命

明朝建立

清朝建立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维新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1905 1905 同盟会成立

1911 辛亥革命

1912 中华民国成立、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清帝退位,清朝覆灭

1913 二次革命 1914

1915 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1916 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

“府院之争”、张勋复辟 讨逆宣言、护法运动 1917 1917 1918

1919 巴黎和会 1919 五四运动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 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

1926 北伐

1927 国民大革命失败

1928 东北易帜 1929 经济危机 1930 围剿开始 1931 九一八事变

1932 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

1934 红军开始长征

1935 红军到达陕北、华北事变 1936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西安事变 1937 卢沟桥事变 1937-1938 抗战防御阶段:四大会战 1937.12 南京大屠杀 1939 德国突袭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8.10-1945.8 抗战相持阶段

1940 百团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 日俄战争

新文化运动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

起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国共对峙的十年

1941 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1945 德日投降 1945 抗战大反攻阶段

重庆谈判、新政协

1946 丘吉尔富尔顿发表演说 1946 内战爆发 1947 杜鲁门发表演说,提出

“遏制共产主义”冷战开始

1949 NATO 成立 1949 北平和平解放

德国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国民政府覆灭

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0.1新中国成立

1950-1953 朝鲜战争

1953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954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5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1961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不结盟运动兴起

1962 古巴导弹危机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 1967 欧共体成立

1971

1972 尼克松访华

田中角荣访华

1979 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80s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80s 初 “一国两制”构想

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

域自法》颁布

1989 波兰发生剧变

1990 两德统一 1990 海基会与海协会成立 1991 苏联解体

1992 九二共识 1993 欧盟成立

1997 香港回归 1999 科索沃战争 1999 澳门回归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开篇概览:

中国史

古代史

政治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经济史: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

思想史:主流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学

科技艺术史:

近代史

政治史:列强侵华史

中国革命史

经济史: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思想解放: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现当代史

政治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经济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文化史

世界史

古代史

古代希腊:城邦政治;希腊文化(人文主义起源)

古罗马:罗马法

近现代史

资本主义世界

政治史: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史:工业革命、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文化史:人文主义

社会主义

理论:马恩理论

实践:国际工人运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全球史

近代: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影响

现代

战后政治格局:从两极对抗到多极化

战后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

政治史: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夏商 清

明 西周

汉 唐 宋

中央

地方

王位世袭制、中央设相、卿士

地方封侯、伯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

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度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

分封制

郡县制

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

中后期大设藩镇

知州、通判 转运使 收精兵

中书省、宣政院

行省制度

废丞相设内阁 废行省、设三司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六部、南书房、军机处

同明朝体制

知识结构

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朝代

夏商内容

中央: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建立。

地方:侯、伯的等的设立

影响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朝

西周制度

名称

分封制宗法制

目的保证周王室的强大,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内容

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义务: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纳贡和朝觐述职。

权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

的独立性。

再分封:诸侯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内,再进行

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世禄世卿”。

用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系政治

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可以命令、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

从大宗。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而是政治

上的最高领袖。

影响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

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

团结。

瓦解西周末年,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特点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分封制体现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关系,宗法制在本质上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

形成(秦朝)

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

完善(隋唐)

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

加强(宋元)

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

顶峰(清朝)

西周的分封制西

废除

丞相

和中

书省

创立

内阁

对比分封制与宗法制:

名称分封制宗法制

主要目的保证周王室的强大,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保证王

权的稳定

核心内容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屏周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权力与义务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

性,但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

从作战、纳贡和朝觐述职。

庶子可获得土地、庶民、奴隶等,是下级贵

族臣服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天子的统治

隶属关系。

双方关系周天子是诸侯们共同的主子,诸侯是周王的

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

嫡长子与分封后的众子有双重关系:

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历史作用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

加强,周朝势力范围扩大。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共性(联系)二者互为表里

都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

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宗法制对王位继承、权力财产分配制、宗族制、特权制)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前提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与公元前年建立秦朝。

形成皇帝制度

首创皇帝制度,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内容: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与皇帝相关的专用称谓强调皇帝的与众不同(制、诏、朕、玺)特征:皇帝掌握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由皇帝任命,

皇权独尊,其地位不可僭越。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下设诸卿;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的奏章,下达皇帝的诏令,兼理监察事务;

太尉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但秦始皇时未任命太尉。

特征:以丞相为中心;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地方机构

郡县制

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的命令,对下监督所属各县

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影响

确保了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增强了秦朝的国力,使秦朝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所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并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加强和完善。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类别朝代具体内容

中央集权汉朝背景: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有时会与朝廷对抗。措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宋朝背景: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及五代十国时期严重的军人割据

措施:把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知州),同时设负责监督;

地方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控制。

元朝行省制

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立行中书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受制与中央

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宣政院是中央设置的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兼管西藏地方事务,岁哦不是地方管理制度,而是中央管理制度。

君主专制隋唐

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

宋朝

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驶宰相职权。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宣政院

选官制度汉朝察举制

目的:索罗、管理人才途经:举孝、廉

选官制度魏晋南

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

科举制

形成:隋炀帝时

完善:唐宋元

影响:是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

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制度特征从汉至元,通过分权、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出现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先后掌握政权,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发展

唐朝

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三省长官

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

隋唐时期

六部: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

的管理体制。为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职权和运行机制

中书省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决策机构: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户部:主管户籍、土地、赋税等皇帝——政事堂——尚书省——————礼部:主管礼仪、科举等

执行机构:执行政令兵部:主管军政

门下省刑部:主管刑狱

审议机构:审核政令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皇帝诏令中书省(草拟、颁发) 门下省(审核) 尚书省(执行) 六部(分管)

特点与意义

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三省分掌议政、决政、行政三权,实际将秦汉以来的丞相之权一分为三,分隶三省,总于皇帝,从而大大加强了皇权。六部各自分掌行政、财政、军政、司法、工程等权力,各负其责,中央机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三省六部制使秦汉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中央得以加强,这对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朝代制度变革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原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

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集中;

契机:胡惟庸案

过程:1380年,裁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内阁制出现

过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内阁制出现;

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票拟权,首辅权压群臣。

地位: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机构。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背景

清初沿用明朝的内阁、六部,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

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帝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立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走后集权于皇帝

设立:雍正帝为用兵西北,在宫内设军机处。

特点: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品级不高,跪听笔录。

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消极:使皇帝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任意性,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阻碍社会进步。

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进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朝统治者却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基本矛盾:中央内部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发展趋势:中央:不断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直至最后废除相权;

地方: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秦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

朝代阶段特征政治制度的演变情况

秦奠定基础中央:创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地方: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西汉巩固中央: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地方:汉初实行郡国制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使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隋唐完善中央:隋朝继承魏晋三省体制,将其作为中央政府的最高统治机构;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地方:唐朝后期因地方节度使权力增大而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北宋加强中央: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地方:由中央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增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绝大部分归中央。

元新发展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顶峰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内阁制出现。

清设立军机处

总体趋势

中央政治

制度

一直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在不断削弱以至消失;

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唐朝、北宋、明朝都很明显;

决策权有外朝向内廷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法定国家机关的职权,如明朝的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地方政治

制度

一直存在着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

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如北宋在地方设立知州、通判和转运使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原因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割据势力能独立存在

重要原因中央集权措施不得力,使得割据势力恶性膨胀

实质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表现汉初七国之乱,至汉武帝时王国问题得以解决

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发展为军人割据,至北宋初年宋太祖强化中

央集权,藩镇问题得以解决

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

影响积极影响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有利于稳定政局,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影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的绝对依赖和服从,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我国古代三代地方政治制度对比

概况: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不同点盛行的时代

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

盛行于西周

就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朝,为现代省

制奠定基础

和中央政府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郡、县则是中央政府下属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

的关系

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和影响 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分封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

过一定积极作用,但长

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 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同点

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结果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制的比较

内阁制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首相(或总理)内阁政府首脑。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没有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并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因此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西方内阁制作为权力民主的象征,是一种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治形式。

选修内容: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秦始皇

时代

战国后期—秦朝:封建社会初期 主要贡献

第一次统一中国;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巩固统一措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严格思想控制、修筑长城

局限性

暴政:导致秦王朝迅速灭亡

唐太宗

时代 隋末—唐初:封建社会盛期

主要贡献

贞观之治: 选贤任能;

强调“存百姓”思想,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从民本思想出发,制定《唐律》,慎用刑法; 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

和睦民族:

在东突厥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天可汗” 在西突厥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与吐蕃和亲,以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中原文化影响吐蕃; 开明交往:

设置鸿胪寺作为接待外来使者的官方机构;

鼓励海外贸易,使长安成为世界性的大都会;

对外来宗教,采取“示存异方之教”的政策局限性晚年骄奢——但“下罪己诏”

康熙帝

时代清初:封建社会后期

主要贡献

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定三藩之乱,清除地方割据势力;

反击郑氏割据力量,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平定叛乱,先后在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中击败葛尔丹势力;

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广揽汉族文士;尊重喇嘛教,封达赖、

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

维护国家主权

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并于1689年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

定了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

是中国领土。

开启康乾盛世

局限性文字狱、闭关锁国

中国古代重要的变法与改革:1、商鞅变法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经济:铁器、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加深,新兴地主阶层壮大。

军事: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思想: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变革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纷纷变法改革

管仲改革

发力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采取“相地而衰征”的

政策

鲁国594BC,实行“初税亩”“履亩而税”

李悝变法

实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魏国

推行“平籴法”,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稳定小农经济,以求富国强兵;

制定《法经》,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

吴起变法

限制贵族的权力,没收他们的土地;楚国

整顿吏治,革新政治,裁汰冗员。

变法的

措施和内容经济

主旨:以农求富——首先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强经济实力

“为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重农抑商,奖励耕战: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受到奖励,免

除徭役;限制工商业。

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严格执行。

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二十等爵制,奖励军功。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以此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统治。

普遍推行县制:废除分封制。全国分为31分县,有国君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宣扬一切儒家思想、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诗书。割据李悝的《法经》制定了秦律。

社会风尚习俗领域的改革: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历史作用进步作用

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时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

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

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历史作用局限性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人

民带来巨大的痛苦

变法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有利的社会

条件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

北魏参照汉族政权的方式,拓跋族由游牧生活转向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改革

的必要性

由于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致

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激化,致

使社会动荡不安。

个人因素

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使年幼的君

主孝文帝对汉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深感要巩固统治必须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

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措施建立新制度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

买卖。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健全了地方基层政权,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

有效控制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改变了原来

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迁都洛阳政治:平城故地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经济:地处偏僻,经济比较落后

军事:受到柔然时常骚扰很不安全

地理:难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区

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化、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历史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国家管理,巩固了统治,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王安石变法

背景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冗官、冗兵、冗费的增加,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主要内容富国之法

青苗法:政府低息贷款

募役法:以钱代役

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

方田均税法:按土地多少收税

市易法:政府赚取差价

抑制土地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

加政府收入

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

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重视对中下级官吏的提拔和任用。

历史作用使北宋的国力有所增强,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改观。

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的经济古

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古代经济的主

体——

农耕经济

农耕经济的重要

补充——

手工业和商业

农业的产生于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

小农经济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与影响

手工业

冶金、纺织、陶瓷等

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官私手工业

的增长

明清资本主

义萌芽产生

阶段特征货币演变对外贸易重农抑商

商业和城市

1、农业

生产工具的

改进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使用少,主要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

西汉:赵过又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犁壁;

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解犁耕的深浅;

汉朝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技术的

发展耕作技术:

春秋时期:垄作法已经使用;

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使用耕耙耱技术,南方的水田也使用耕耙技术;

耕作制度:

两汉:一年一熟;

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

水利设施的

完善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曹渠、白渠和龙首渠;

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出现翻车、唐朝时期创制了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农书农书: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小农经济的

形成条件:(1)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业的耕作方式从集体劳作发展到个体农耕;

(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3)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

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

生产目的:满足家庭需要和缴纳赋税;

生产技术: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贡献;

评价:

积极:农民拥有一定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其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在较长时期内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消极: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封闭、落后、脆弱、分散性

土地制度的

演变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井田制:

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内容: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有,不得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

破坏:根本原因——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那时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在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

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背景:井田制遭到破坏

确立: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弊端:土地兼并

原因: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危害: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社会动荡不安;

抑制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口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金属冶炼冶金业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发达;

春秋时期:开始冶铁;

南北朝:发明灌钢法,钢的产量和质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制瓷业中国最早发明瓷器;商朝

东汉生产青瓷;

南北朝烧出白瓷;

隋唐进入成熟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体系;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宋代出现五大名窑;

元代出现青花瓷;

明朝有五彩瓷,清代有琳琅瓷等;

纺织业我国有丝国之称,最早开始养蚕缫丝;

元代黄道婆改进了纺织技术;

明朝后期棉布成为主要的衣料,苏、杭成为丝织中心;

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官府垄断;春秋战国后,三种经营模式并存(官营手工业为主导、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为主体)

官营手工业政府经营、集中于大作坊生产;军用品和奢侈品;产品不用于流通;

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产品用于民间消费和流通。

资本主义

萌芽

产生

明朝中后期在纺织业发达的苏州等地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机

户”和“机工”之间形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历史地位

只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中,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长成为独

立的经济力量;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反映。

发展缓慢的

原因

封建自然经济的阻碍;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阻碍。

3、古代中国的商业

朝代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繁荣

早期发展原始社会出现物物交换;

商朝出现职业商人;

春秋战国私商崛起,商业走向繁荣;

城:以防守为基本功能;

市:货物交换的地方,即市场;

城市在北宋前,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

意义居从属地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在

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

易。

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对市场交易进行严

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但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商业发展比较艰难,商人经商收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

西汉开通丝绸之路;

隋唐开凿大运河;广州市最发达的外贸港口;唐政府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

务的钱柜和飞钱相继问世;

宋朝商业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世界上最

早的纸币——交子;打破了“市”的时间和空间限

制;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宋代:国出现了较大的市镇:如汉口镇、佛

山镇、朱仙镇、景德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

名镇。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限制被打破,

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

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日

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早市、

夜市,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综合性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

都等;新兴城市:扬州、成都——丝绸之路、

大运河的开凿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

元朝交通发达,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明清

城镇商业依然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徽商和晋商;

4、“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重农抑商”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推行:商鞅变法时首倡,为历朝沿用,明清时期强化;

表现:贬低商人地位、限制经营范围,征收重税;

影响:积极——一定是时期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工业文明潮流。

“海禁”政策推行原因: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西方殖民势力),危及明清王朝的统治;

表现:禁止民间贸易,允许官方贸易;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正常贸易;乾隆时仅开放广州一口,并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影响:虽在一定程度上组织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时期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拓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日益封闭落后。

中国古代思想史:

考纲: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韩

非子与法家思想;

2、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宋明理学: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4、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李贽的“异端”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百家争鸣出现原

经济:井田制瓦解——铁器的使用与牛耕的推广;

政治:分封制与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被重用——诸侯国为富国强兵,士代表不同阶层表达思想;

思想文化:私学兴起;

代表人

儒家

孔子:“仁”的思想、礼、教育思想、整理古籍;

孟子:“仁政”、性善;民贵君轻;

荀子:“王道”、“以德服人”;“人性恶”;“君舟民水”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道家

老子:道、“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法思想;

庄子:万物相对、精神自由;

法家韩非子:系统的法治思想——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群臣、君主的绝对权威;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汉代儒学

背景

经济:汉初“无为而治”思想,与民休息,经济实力得到逐渐恢复与增强;

政治:社会危机加剧——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加剧、边患加剧;董仲舒

的思想

主张

思想来源:儒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

思想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意义: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有利;

春秋战

国时期

百家

争鸣

孔子儒家

思想创立

孟子、荀子发展

了儒家学说西汉时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隋唐时期

宋代

明清时期

儒、道、佛逐渐融合(三教合归儒)

程朱理学

理学复兴—新学

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受到汉武帝的肯定并付诸实施;

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教育:教育为儒学垄断;兴办太学;初步设立地方教育系统;

地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理学程

魏晋南北朝:佛教兴盛、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理学: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二程: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将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朱熹:理之原在天理,天理即三纲五常;人性本与天理一致,但被欲望蒙蔽,需“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发展“格物致知”,物即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在明道德之善;

代表作:《四书章句集注》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陆王

心学

陆九渊: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是理;天地万物在心中;穷理只需反省内心;

王阳明:吸收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良知即善性,被私欲所侵蚀,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知行合一”,认知与行都产生于人心,要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背景明朝后期,社会内部矛盾尖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李贽

否定孔子的权威:是非标准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

向正统思想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是私欲;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黄宗羲

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用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工商皆本

影响: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炎武

经世致用:从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影响:崇实致用的学风与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认识论:主观的认识是有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他们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学、农学、医学、李时珍

2、书画与戏曲艺术:汉字与书法、中国画、京剧

3、文学成就:《诗经》、楚辞与汉赋、唐诗、宋词与元曲、明清小说

科技成就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时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造了造纸术,人称“蔡侯纸”;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