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的自省—以1944至1947年国民党党政革新运动为视点

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的自省—以1944至1947年国民党党政革新运动为视点

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的自省—以1944至1947年国民党党政革新运动为视点
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的自省—以1944至1947年国民党党政革新运动为视点

派系、代际冲突与体制内的自省—以1944至1947年国民党党政革新运动为视点

作者:王奇生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892 更新时间:2005年09月12日4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政权已是颓象大露。在这一背景下,当时的中共党人、自由派知识分子以及国际方面(主要是美国)均对国民党的表现作过种种评判。由于这些评判大多偏于负面取向,长期以来一些对国民党怀具“理解之同情”者难免质疑这些评判的客观性。鉴此,有必要考察当时置身体制之内的国民党人面对政权崩溃前的危局,是如何自我认知和肆应的?这种自我认知当能更有助于反映当时国民党政权的历史面貌。

1944-47年间,在国民党人内部曾发动过一场“党政革新运动”[①]。虽然这场运动没有取得多少具体的和实质性的成果,但对今天的研究者而言,即使是一场流于清议的运动,亦具有重要的历史认知价值。这场运动持续时间不长,但其间派系之争、代际冲突与体制内的自省交相迭乘,正是这场运动为我们考察4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复杂纷繁的政治面目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视窗。

一派系之争与代际冲突

这场名为“党政革新”的运动,依其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44年初至1946年3月国民党6届2中全会为第一阶段;1946年3月至1947年8月为第二阶段。

在此之前的1941年,在陪都重庆一些国民党人曾发动过一场“健党运动”,可视作这场党政革新运动的前奏。当时国民党各地党部纷纷举行各种“健党座谈会”,报纸杂志也作了大量有关“健党运动”的宣传,一时间也有些蓬勃之象。只是这场运动未能持久[②]。到1944年前后,国民党政权无论在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均处于极度衰竭之中,政治上贪污腐败日益暴露,经济因通货膨胀而急剧恶化,国际舆论指责有增无已,党内人心呈现出多元涣散之态。在这一背景下,国民党党内一批少壮中委和中层干部起而寻求振兴自救之策和政治革新的途径。其时任蒋介石侍从室高级幕僚的唐纵在其日记(1944年3月21日)中写道:?现在有许多人不满意现状,而同情共产党,如孙夫人、孙哲生、冯玉祥、邵力子等。还有许多人不满意现状,而又顾虑统一局面创业艰难,与委座关系,如黄埔学生等,一方面不满意现状,一方面反对共产党。另外一派是保守现局,为政府中负责的人。还有一些人一方面保守现局,一方面又自己破坏现局,为自己掘坟墓!?[③]

倡导和发起党政革新运动者,正是一批既不满国民党现状,又反对共产党的国民党少壮中委和中层干部。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腐败无能感到沮丧和痛愤,要求从党政军各方面,展开一场彻底的全盘革新。

革新集团是一个跨派系的松散的联合。革新运动的最早倡导者主要是一批CC分子,其核心成员有萧铮、潘公展、余井塘、程天放、谷正鼎、赖琏(景瑚)、

齐世英、胡健中、萧吉珊、姚大海等人。他们最初只是一个小圈子的朋友式的聚会清谈,后扩大成为一场以革新党政为目标的政治运动。他们发起革新运动的最初矛头主要指向孔祥熙、翁文灏及其他政学系大员。孔、翁当时主掌财经大权,而政学系除翁文灏外,其他重要成员亦大多盘据要津。如张群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吴鼎昌任国民政府文官长,熊式辉任中央设计局秘书长,吴铁城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王世杰任外交部长(1945年8月接任)。这自然引起CC

分子的嫉恨。长期以来,CC虽把持垄断了国民党党务,但政府部门的很多高位肥缺未能涉足。由于国民党“以党治政”流于形式,实际的权力重心在政不在党。一些CC分子虽位至中委,亦自认为只是一个闲散的角色,并未真正尝到权力的滋味[④]。在CC分子看来,政学系分子多是一批夤缘幸进的官僚,正是他们长期占据政府高位而阻碍了自己的宦海前程。

另一方面,CC分子在国民党内一向以党性原则最强的“忠实党员”自居,而贬斥政学系成员是一帮毫无政治原则和政治风骨的政客。政学系成员大多是一些行政实务人才和技术专家,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淡薄;而CC系分子则以意识形态见长,被人称作“党老爷”、“党棍”。故CC系与政学系的冲突除了争夺政治资源外,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国民党内“红”与“专”的矛盾,即“意识形态派”与“务实派”的矛盾。在CC系眼中,政学系是党内官僚主义的代表和象征。

为了扩大革新运动的政治影响,CC分子向外寻求盟友,首先争取到与孙科和胡汉民派有渊源关系的梁寒操、马超俊和黄季陆等人的加盟,继而又与黄埔/三青团派的贺衷寒、康泽、萧赞育、郑介民等人达成联合战线[⑤]。后者本与CC 派积怨甚深,最初对CC分子主导的这场革新运动不无戒心。但双方在对政学系的态度上具有某些共识。因为政学系势力在战后的急速窜升也波及到了黄埔/三青团派的实际利益。另一方面,参与革新集团的各派系成员的年龄大多在三四十上下,均属国民党内的少壮派。这种年龄结构的同一性不仅意味着这批人在国民党内还有些血气方刚,而且也是缘于国民党内部权力分配的代际冲突。这批人大多是20年代中后期加入国民党的一代,自认为已为党工作一二十年,现在人近中年,而在党内的地位尚处中流。他们对党内“老同志”长期占居高位颇为愤愤不平。在他们眼中,党内“老同志”思想落伍,保守陈旧,只求守住既得权益,不思进取,对新政几乎不能接受。故他们认为党内“老同志”应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承担相当责任。正是这种代际冲突,使这批人能跨越派系的鸿沟而暂时组合到一起。

在运动的第一阶段,革新分子主要以国民党中全会和全代会为其政治论辩场所。1944年5月下旬,国民党召开5届12中全会。这次全会为革新分子提供了首度出击的机会。在此之前,国民党中委内部已有要求党内民主的呼声[⑥]。全会开幕前夕,革新分子已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同盟。他们均痛愤国民党无能,甚至对蒋介石的领导方式也表示不满[⑦]。5月21日,国民党12中全会检讨党务。革新分子纷纷提出批评,并向蒋介石面呈要求革新党政人事的意见书。但这次出

击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的成果。大会期间,蒋除了象惯常那样发表一通道德训诫性的说词外,无意接受革新分子的改革要求。蒋声称:“改革方案并不难,可是一定要顾虑到革命的环境、本党的人才和我们的民族性”。其时唐纵在听了蒋的这一番讲话后在其日记中写道:“这三个原则就把革命的本身受了大的约束,而不能有阔步前进的机会了”。在全会召开前,唐纵与陈布雷在侍从室私下议论时,即对蒋能否在此次全会上对于政治与重要人事有所改革以餍服人心表示怀疑[⑧]。以CC系为首的革新分子认为,孔祥熙思想保守,翁文灏能力薄弱,孔翁不去,政治革新无从谈起[⑨]。而此次全会在人事方面除由陈果夫取代朱家骅担任中央组织部长外,孔、翁之职并未被罢免。

5届12中全会后,革新分子继续大力作革新之宣传。其时党内党外要求革新隐然成为一股思潮。“党之无能”已成为国民党人内部的一种共识。蒋介石本人对党亦深感失望。据当时蒋之高级幕僚陈布雷、唐纵等人的观察,蒋虽有意改组党,但已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蒋“对各情报机关与治安机关寄以最后之期望”。据唐纵日记载,1944年10月6日,黄埔系十数人聚会,商讨时局对策,“都赞成要有一个核心组织,才能应付这个局面”。并当即决定推康泽、贺衷寒、郑介民、邓文仪、滕杰5人起草[⑩]。该5人均是前力行社的骨干分子,所商议要成立的“核心组织”很可能是一个与前力行社相似的法西斯组织。这个组织后来未见成立。其间内情不得而知,但与当时革新集团内部的派系纠葛不无关系。因为自三青团成立以来,已对CC系掌控的国民党党机器构成莫大困扰。若黄埔系再成立一个“核心组织”,势必使原已激化的党团矛盾更趋恶化。蒋介石可能基于这一考量,而使黄埔系酝酿中的新“核心组织”胎死腹中。

革新集团的跨派系联合,足以使人讶异于国民党派系斗争的纷歧复杂。在国民党各派系之间,因各方权益利害冲突的轻重大小以及时势的推移,其合纵连横的互动格局诡谲多变。各派之间往往既相冲突又相交融,既相互依存而又彼此制约。在国民党六全大会前后,为了反制CC系对党权的垄断,黄埔/三青团派与政学系、朱家骅系等曾结成联合战线。而革新集团的运作则进一步表明,在这条联合战线之外,同时还存在着另一条联合战线。在另一条战线中,黄埔/三青团派又与CC系联合起来,反制政学系和元老派对政府高位的把持。在这两条并存运作的联合战线中,黄埔/三青团派骑墙于两个阵营之间,大有左右逢源之态。国民党六全大会召开前夕,黄埔/三青团派的主将之一贺衷寒即表示:“CC与政学系二者比较,CC在思想上比较与我们接近,但其关门主义,吾人不能容忍;政学系可与联络,而非合作,吾人不能为政学系而打倒CC。吾人应有独自之立场”[11]。显示黄埔/三青团派在纵横捭阖的派系斗争中运用灵活现实的政治手腕,以求取其派系的最大利益。

贺衷寒所称“CC在思想上比较与我们接近”,也是黄埔/三青团派参与CC 所发起的党政革新运动的原因之一。因为黄埔/三青团派与CC系一样,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诉求,对国民党政权的颓疲之象亦深表忧虑,同时在反共问题上与CC系具有高度共识。从抗战末期开始,蒋介石倚赖政学系处理和主持国共

关系谈判。而在这方面,黄埔/三青团派与CC系均对主张采取政治途径解决中共问题的政学系颇持异议。1946年1月10日-31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在这次为中外所瞩目的跨党派会议上,政学系主导了国民党方面的和议立场,而CC系和黄埔/三青团派均未能与闻。当同年3月1日-17日国民党召开6届2中全会审议政协协议时,以CC系为首的革新分子乘机向政学系展开猛烈抨击,指责政学系不惜牺牲本党的立场以谋与共产党达成妥协,号召坚决拒绝政协决议,并要求将政学系要员罢免和开除党籍[12]。

6届2中全会不仅成为革新分子集中抨击政学系的清议论坛,也为革新分子提供了一次向元老当权派公开挑战的机会。在这次全会上,革新分子极力要求恢复党内民主制度。由于革新分子的核心成员在国民党六全大会上均已当选为中央委员,他们想进一步晋升到国民党中央常委中去,于是主张中常委不由总裁提名,而由全体中委选举产生。同时,他们还要求修改党章,对蒋介石行使领导权的方式施加限制,如主张一切党政大计应先经中央执行委员会讨论和决议,总裁的最后决定权只能在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中常会的会议席上行使,不能在会外以手令或面谕的方式变更中执会的决议。这种对蒋介石权威的直接挑战,虽其本意主要在限制政学系的权力来源,但已足使蒋介石对革新分子渐感不耐。蒋告诫他们:“本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权制,你们主张民主固无不可,但不要因民主而忘了集权”

[13]。而就在不到1年前的六全大会上,CC系曾纠合300名代表声称愿将中委选举权奉献给蒋。前后如此鲜明的反差举动亦使人怀疑革新分子要求党内民主的动机。蒋介石对此虽不大情愿,但最终勉强答应了他们选举中常委的要求,结果中委中的少壮革新派互推了贺衷寒、梁寒操、赖琏、萧铮、刘健群、邓文仪等人为中常委。这些新当选的中常委年龄一般在三四十岁上下,在党内前辈的眼中,他们显然能力资望不够。如王世杰即在其日记中写道:“有众多资望能力薄弱之委员,趋附党中所谓CC派者,均当选。党内党外均不免失望。实则党中惟彼一派有组织,此种结果自属当然”[14]。矛头所指正是这批新当选的少壮革新派中常委。

值得注意的是,与王世杰的派系观察视角不同,在革新分子的自我认知中,他们的行为不是派系之争,而是代际冲突。如赖琏日后回忆,当年革新派票选中常委的举动,在年轻中委群和年老中委群中曾激起截然不同的反响。赖琏回忆道:“我们尊重前辈中委的意见,但是我们也应该当仁不让的负起承先启后的责任。我们便用民主投票的方式,增加了中央常委的名额,互推了几个年纪在三四十上下的中委,参加中央常会和中央政治会议。这一个含有严重意义的非常举动,年轻的中委无不热烈支持,年老的中委就有不少人怀疑那是一种近乎推翻传统的行为,甚至有人说是中央委员内部的‘革命’。日理万机的蒋总裁,也因为我们‘下情上达’的技能太笨拙,而对我们十分不谅解”。[15]赖琏所称的年轻中委与年老中委之间的代际冲突显然也是当时国民党中委群体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其间派系与代际交相杂揉的冲突格局,更使革新运动增添了一付复杂难辨的面孔。

二体制内的自省

正是在6届2中全会前后,党政革新运动正式发展成为一场有组织的和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政治运动。1946年2月27日,革新派在陪都重庆中央党部举行了一次公开的党政革新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标志着党政革新运动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此之前,他们也曾举行过相关的座谈会,但参加者局限在革新派十余名成员的小圈子内,而此次却吸引了上百人参加。在这次座谈会上,革新集团通过了一个题为《我们的呼声》的宣言,在党内党外公开揭示其党政革新运动的目标。4月3日,革新集团又通过了一个《党政革新运动暂行纲领》,就其发动革新运动的宗旨态度、组织机构及参加人员、工作方式及方法,以及近期的运动目标等作了详细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革新集团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名称。由于革新集团自始即是一个跨派系的松散的联合,而且自身又以反对宗派主义相标榜,故当时有人提议成立一个正式的组织时,遭到多数集团成员的否决,主张仅以经常召开革新运动座谈会的形式出现,组织名称亦以“党政革新运动座谈会”呼之。但“座谈会”并非毫无组织机构,“座谈会”推举了13名召集人,并聘用1人为总干事,下设4个部门(总务、编辑、出版发行、通讯)和4个研究小组(党务、政治、经济、国际和特别问题)。“座谈会”对全体国民党党员和三青团团员公开,凡党团员有从事革新运动之志愿和兴趣者均可参加,参加人员不履行组织手续,但必须参加每次会议,无故连续3次不出席者,以自动脱离论。除在首都设立“党政革新运动座谈会”外,在地方也设立同样形式的“座谈会”。首都的“座谈会”一般在中央党部举行,地方上的“座谈会”一般在省市党部举行。首都与地方的“座谈会”之间互通信息,但没有组织上的统属关系。据称到1946年秋,地方一级如湖南、浙江、山西、四川、甘肃、贵州、福建、河南、广东、湖北、东北各省以及上海、重庆等地均举行过革新运动座谈会[16]。除了召开座谈会外,革新运动的另一个主要活动是出版宣传刊物和小册子。1947年7月,革新运动总部创刊《革新周刊》。另外湖南、广东等地的“座谈会”也发行了相关刊物[17]。

6届2中全会后,革新运动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革新运动由一个以少数国民党少壮中委为核心的小圈子的活动,扩大成为一场波及国民党全党的政治运动;运动的场域亦由国民党全代会和中全会上的清议论辩,扩大为辐射全国各地的座谈会之研讨和言论宣传。随着革新运动辐射面的推大和参加人员的大幅扩增,这个阶段革新运动的派系色彩有所淡化。一些普通国民党党员藉此机会表达和发泄了自己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其矛头所指不再局限于前一阶段的个别派系和个别人物,而是针对整个国民党党政体制的种种弊端,其运动方式也突破了前一阶段的派系攻讦和人身攻击,而提出了一些整体性的政策建议和组织分析。

在这个阶段,《革新周刊》是革新运动的一个富有影响力的重要言论阵地,亦可视作4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体制内革新自省思潮的代表。《革新周刊》创刊于1946年7月,终刊于1947月8月,梁寒操为发行人,杨幼炯任编辑。值得注意的是,该刊作为革新运动总部的理论阵地和宣传“喉舌”,其重要性甚至可视

的责任,就是我们国民党的本身,已经腐化堕落。……今天党的病症已相当深刻,非大刀阔斧,不能挽救。我认定革新即革命,假定我们国民党同志,今天不起来革命,将来就只有坐待人家来革我们的命”[20]。

《革新周刊》的作者们不仅都具有强烈的“亡党亡国,大乱将至”的危机忧患意识,而且一致指出国民党的危机主要在于自身的腐败无能。他们说,国民党执掌全国政权已20年,正式训政也已18年,时间并非不充裕,但当权者只顾到自身统治地位的保持,而完全忽视了革命问题的解决,以至“训政在党史上只是一片空白”[21]。叶逢春这样写道:

?国父规定训政时期为6年,或许短了一点。但从18年开始训政迄今,一延再延,约有17年之久,并不算短。然而按诸事实,成就殊少。民生主义简直无可道者。训政时期底工作根本没有做好多。……由民国18年到26年七七之前,日本尚未发动侵略战争。那时有些省是既无地方势力之割据,亦无共产党之叛乱的。有些省就是二者居其一,也瞬即平定。这是可以依照《建国大纲》底规定,实行民权主义的地方自治和民生主义的经济建设的。国父没有说要全国底定才可实行训政工作的话,反之倒主张全省底定即可实行的。然而我们并未实行甚么。又从26年到34年,日本虽发动了侵略战争,但有些省在很久才成为后方的,而有些省则始终是后方。其中并无共产党之叛乱;即有地方势力之割据,亦无大害。如果实行民权主义的地方自治和民生主义的经济建设,必得人民广泛的同情和助力,反可促成地方势力底转变或消灭,而打破其割据之局。然而我们并未实行甚么。……很明白的,训政工作之未实行,是党没有决心的缘故。真如孟子所说:‘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为甚么没有决心?党执政后腐化了,革命精神消失了。?[22]

《革新周刊》作者们的另一个共识,是国民党的腐败和失民心由来已久,并非抗战后期才开始呈现的,其端绪肇始于北伐完成以后。如程元斟即称,执政以后的国民党处处表现出落伍,无能,腐化和变质,从那时起,国民党就应该革新。只是20年来,国民党以外没有强劲的对手,故尚能苟延残喘到现在。但是抗战以后,一切情形都变了,人民也开始觉醒了,过去那种糊涂政治已再无延续之可能了[23]。

被《革新周刊》编者誉为“本党理论家”的贺岳僧在分析国民党腐败现象时也指出:“很率直地说,本党之失去健康,已经是很长久了。执政17年,它的病就害了17年,而且愈害愈深,深到了无可掩饰的一个程度,所以在最近大家才把它公开出来”。贺岳僧特别对比了北伐前后党民关系的变化,以说明国民党从执政开始即已丧失民心:“当民国十五六年时,全国人民曾经如醉如狂的热爱过国民党,他们把国民党当做理想与光荣的象征,他们把党所指挥的军队,当兄弟一般的看待。凡革命军所到之处,父老则箪食壶浆以相迎迓,青年男女则慷慨激昂参加到士兵的行列。……可是这种旺盛的热情,到了民国17年后,便渐渐的低落下去了,而且一直低落到曲线的顶点,始终没有上升”。贺岳僧痛切地说,其实中国的老百姓最好统治,他们最没有成见,他们的欲望也非常低,但国民党

在取得政权后,连老百姓最起码的生存欲望都未能满足,相反人民的痛苦如水益深,如火益烈,“举凡政府所办的各种新政,无论粮政、役政、保甲乃至最近的接收事宜,几无一而不是为贪官污吏造升官发财的机会,以致弄得四海困穷,民不聊生,饥寒遍野,饿殍载途,灾区十九省,待毙的人数在3千万以上。试问在这种情形下,人民怎能对政府不生怨怼,怎能对党会发生好感?”[24]在革新分子看来,导致国民党腐败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执政以后放弃了革命的立场,与一切旧势力妥协。这是国民党执政后最大的一个失策。从前所要打倒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群相涌入国民党,而从前需要扶助的农工民众则远离了国民党。李建指出:“北伐一役是国民党历史上的一个大关键。北伐的结果对于国民党可以两语尽之,即军事胜利,政治失败。在军事上国民党打倒了北洋军阀,统一全国;在政治上则腐败的力量开始侵入并逐渐腐蚀了国民党”[25]。

贺岳僧也分析说,国民党本是一个革命政党。所谓革命,应该推翻一种旧制度,另建一种新制度。而要推翻旧制度,必然要遭到那些依循旧制度生存的特权阶级的反对。他们之所以反对革命,并非对旧制度本身有什么特殊爱好,也不完全是由于对新制度的不理解,主要是因为旧制度足以保障他们的特殊权利,新制度则正是要取消他们的特殊权利之故。因此,对于这般人,是不可能说服他们的,也不可能与他们结成联合战线来致力革命。而国民党的失策,就在于与这般人达成妥协,将他们一起收编入党内,其最初目的是为了减少反动力量,扩大党的阵营。其结果却腐蚀了党的主义,阉割了党的革命性。党变成了特权阶级的保护者而不是它的反对者了[26]。

革新分子还指出,国民党声称代表全体民众的利益,是全民的政党。这个提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一个政党在社会的各阶层中,必然是有所偏向的,否则就不成其为政党。国民党虽然不仅仅是代表某一个狭隘阶层的党,但是它的主义,它的政纲政策,却明明是偏向着为中下层的大多数民众谋福利的。它的立场应该是以社会的中间阶层为骨干,以下层社会为联盟,而它的革命对象就是少数的塔尖上的特殊阶级。但国民党陷入了本末倒置的局面[27]。国民党“不是除暴安良,倒是除良安暴”[28]。其结果,国民党执政20年,在民族主义方面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在民生主义方面却失败得非常凄惨[29]。工人农民没有从政府那里得到一点利益。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的两大要政。从同盟会成立即列入宣言,其后每逢国民党发表一次主张,就要重提一次;孙中山逝世后,每召开一次国民党代表大会,也都要重提一次,但国民党的同志把总理遗教当做宗教的经典而不是把它作为行动的指南,仿佛它是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一遍即可消灾解厄。于是大家都在那里研习遗教,为遗教做阐扬、考据、解释的功夫,可是却很少有人将遗教所指示的方法成为事实。其结果,节制资本,平均地权的主张不仅未实行,反而变本加厉[30]。程元斟指出,国民党“地方党部以农民运动为口号,而实际勾结土豪劣绅,组织农民团体,真正的农民不但没有参加的机会,并且要负担他们挥霍的费用。试看每次一有农民团体的出现,站在农民团体旗帜之下的,实际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农民。不但不是农民,并且正是与农民利益相反

之地主阶层,也就是以鱼肉农民为专业的土豪劣绅”。“再如国民党之下的经济政策,似乎也曾关心到农民的生活,因而有中国农民银行,农本局,以及各种各式的合作社合作金库之类的组织。表面上是说为了改善农民生活,辅助农民经济的发展。但举办若干年以来的结果,其加深农民的灾害,比一切力量都强大。因为所有一切的措施,都找错了对象,都以土豪劣绅为农民的代表,而实际上都帮助了土豪劣绅,加强了土豪劣绅鱼肉农民的力量。”[31]

革新分子们慨叹,一个号称要实行民生主义的政权,实际上连资本主义都不如。这是国民党执政最对不起人民的地方,也是最失民心和最不邀人原谅的地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党的主义和政策,完全与执行政策的人的利益相冲突[32]。

另一个丛集革新分子批评的焦点,是国民党党机器自身的种种弊端。诸如组织散漫,纪律废弛,训练缺乏,宣传乏力,民运空虚,党风败坏等等,均腾跃于革新分子的笔端。他们为党德党誉的大量流失而愤激。贺岳僧写道:“民国17年以后,党与党员的关系便日益疏远,党在社会上的地位便日益低落,低落到使每一个党员不敢在群众之前暴露他的面目,低落到使社会上一般洁身自爱的人,听到党这个名词便生厌倦”[33]。当时不仅国民党党外的人对党厌倦,国民党党内的人亦“在党厌党”,而三青团方面更有“弃党造党”的主张。故《党政革新运动暂行纲领》首条即标举“反对在党厌党的消极思想,反对弃党造党的狂妄思想”[34]。其时几乎举国上下对国民党形成一股睥睨、鄙视乃至厌弃的社会风气。“一个同样学力的学者,假使他是国民党员,上级对他的看法,就好象差些;反之,如果他是没有国民党籍的,上级对他的看法,便特别不同”[35]。不仅党外如此,在国民党人内部也有一种崇外轻内的风气。如有人指出:“近年以来,似乎党的取材方面,倾向外方,党内似乎已无人材。无论那一部门,都以外面的人为吃香。只要是本党党员,就不被看重”。

革新分子认为,这种风气的形成,国民党党员首先应该自我反省。他们认为:“今天的党员太不把自己当人了!小焉者只要有一个位置,便坐以待‘币’;大焉者无非争权夺利,很少为国家民族想的。人必自尊,而后人尊之”。由于国民党党籍不仅不能带来什么好处,相反对自己的形象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明智一点的家庭都反对自己的子女和亲友加入国民党。政治大学一位自称有血气有正义感有责任心的学生以悲愤的语气述说了他作为一个国民党普通党员的屈辱感受:

?衮衮诸公,你们只看见人家公开的骂,而却听不到人家背地里的骂,更没有人敢当着你们的脸面骂,然而,低级的干部们却戴了一顶挨骂的帽子,看眼色,仰鼻息,不仅挨骂,而且挨打……,我真不好意思向朋友们谈党谈国家大事。怕吗?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不是被强迫而来的呀!有时远方的朋友写信来,问题使我难以置答。心里一阵辛酸,一阵迫害[原文如此――引者注],还有什么可夸?铁的事实摆在面前,而真正的党魂究竟寄托在什么人的身上呢?说起党内分子,我真不愿去分析。抗战以来,不知多少不配做革命反而是革命对象的人,都踏上党的桥升官发财了,而党内的党员吸收家自以为得计,以为‘天下英雄尽入吾毂’,

自以为全国都是党员,力量岂不是更大。其实在几年来那些真正为了党国而斗争的同志们,他们的成绩却给别人抵销了。?[36]

国民党形象的急剧流失,显然缘自党机器弊端的大暴露。其时,国民党内部盛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

党离党员,党员离党;党离民众,民众离党;

上层有党,下层无党;都市有党,乡村无党;

做官有党,做事无党;为私有党,为公无党;

空谈有党,实行无党;党外有党,党内有党;

党的头大,党的脚小;党的名存,党的实亡。[37]在党政革新运动中,这首顺口溜喧腾于革新分子之口,几被作为描述国民党弊端的经典语录一再被引证,被演绎。在国民党党机器的诸多病象中,组织涣散几乎是一个与生俱来的痼疾。吴之卓写道:“由于党成了全身麻痹,所以他所表现出来的象征,在纵的方面,是总裁和中常会脱节,中常会和中全会脱节,中全会和中央各部会脱节,中央各部会和各下级党部脱节,下级党部和党员脱节,党员和民众脱节,节节分离,安能行动?在横的方面,是党与团的互相磨擦,特别党部和普通党部各不相谋,党和政不相配合,总之是层层脱节,各各分离”。吴之卓最后说,象这样涣散的党,其不趋崩溃,那只有靠总理在天之灵了[38]。

由于党与党员脱离,党与民众脱离,国民党不仅在社会上没有基础,甚至在它的党员中也缺乏基础。大多数党员只是挂名党籍,与党组织不发生实际关系,只见有党部的活动,不见有党员的活动。故有人说国民党只是少数办党吃党饭的人的党,而不是全体党员的党[39]。

另一个令革新分子痛愤的,是国民党没有真正做到以党统政,政权旁落到官僚手里了。本来在训政时期,党应该高于政府,对政府实行监督指导,然而,党失去了统驭政府的权力和尊严。尤其是在地方一级,各省党部完全成了政府的尾巴,不是党部指导政府,而是政府左右党部,有时政府措施乖戾,损害人民权益,党部不但不能替人民说话,反而为政府去多方掩饰辩护。党部的宣传与政府的施政背道而驰。党部成了卖膏药的空架子,被社会轻视[40]。革新分子们认为,20年来,国民党负了一个以党训政的空名。表面上由党代表民众行使政权,政府所施行的政策都是出于党的决议,政府中负重要责任的长官,都是由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产生,即下级事务官也大部分是党员,就这几点言,似乎党对政府应当有完全的控制权力,但按之实际,则党所决定的政策,一到政府执行时,不是完全搁置,便是改头换面的变更了它的性质或意义。至于那些执行政策的官吏,则不过是藉党以作为进身政界的桥梁,一旦达到他的目的以后,便对党弃如敝屣,而党对之却无可奈何[41]。程元斟这样写道:“中国国民党的权力,只限于贴标语,喊口号,无力推行实际政治。……中国国民党是主张民主的,而政治上则偏重集权,废弃选举;中国国民党是主张地方自治的,而政治上则实施保甲制度,助长官僚政治的荼毒;中国国民党是主张民生主义的,而政治上则维持经济上的特权阶级,对人民则苛捐杂税,造成普遍的赤贫。凡此种种,都足以证明中国国民党

已和实际政治脱离了关系。一个脱离了实际的政党,其本身已丧失其存在的价值”

[42]。

革新分子们看到,由于党机器松弛涣散,软弱无力,十几年来,国民党很少靠党的组织力量去斗争。它几乎完全依赖政权和军权的力量去斗争,政权军权不及的地方,党的组织力量亦无法渗透和施展。这是一种本末倒置,也是国民党的一个绝大危机所在[43]。

在党政革新运动中,要求党内民主和反对派系主义的呼声至为强烈。被誉为国民党理论家的叶青在第二阶段的革新运动中十分活跃。他给《革新周刊》多次撰文,发表对国民党革新的看法。他归纳国民党党务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组织散漫;二是党员腐化;三是工作松懈;四是派别分岐。而这些缺点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党内缺乏民主[44]。其他革新分子对此亦有同感。如贺岳僧指出,国民党本来在1924年“一大”时规定以民主集权制为组织原则。但在1928年以后,民主集权制被个人领导制所代替;党内选举制被指派和委派制所代替。党内一切均是由上而下,代表党员意志的代表大会代表由中央指定;代表各省市党员意志的党部负责人亦由中央指派。指派和委派制度的恶果,就是党内资源的大量私化。权力集中于个人,而不是集中于组织。党始终由几个高高在上的人在那里操纵,其余的人不过是供他们奔走役使而已。党停止了新陈代谢的作用,下面的优秀人才没有方法从群众中产生。惟其优秀人才不能从群众中产生,于是遂使得获得权力的人不对群众负责,只对领导者负责。既不对群众负责,就自然与群众脱离关系,群众也失去了对他们的监督。另一方面,惟其予夺之权操之于个人之故,遂使得下面欲获得权力的人必须钻营奔走以获得有权有势者的信赖和宠眷,而有权有势者遂恃其权力资源网罗人马,自树一帜,派系于焉而生。派系首领为了提高他在党内的地位,力图扩充自己的组织,同时设法拆散和削弱别人的组织,于是派系倾轧乃势所难免。当派系成员个人权势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逐渐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如树大分枝一般另起炉灶,形成次生派系。于是党内派系林立,大派系中又有小派系,每一派系都排斥和反对其它派系,每一派系都不惜以破坏和牺牲党的利益来扩大自己的派系组织。在这一制度下,党员只知有派系而不知有党。党员也分化为两类:一类是以钻营奔走为能事的活跃分子;一类是流于颓唐灰丧的消极分子[45]。

党内缺乏民主与党内人事制度紧密相联。故国民党人事晋升机制的夙弊也成了革新分子们抨击的重点。革新分子们认为,与孙中山那一代相比,蒋介石这一代的国民党没有什么人才。以宣传人才为例,在孙中山时代,出过多少轰轰烈烈的辩士,惊天动地的笔杆!到了蒋介石这一代,屈指也数不出一两人。为什么蒋介石这一代没有人才出现?革新分子们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内前辈长期占据高位,阻塞仕途,新人缺乏进取和崭露头角的机会。少数党国要人无不兼职数十,其他多数党员干部则投置闲散,没有机会一展身手。革新分子将矛头直指党内的少数当权派。一位叫郭去病的作者愤激地写道:

?选拔优秀党员,煌煌条例,不为不好,但十年来选举出来的是哪一个?我只看见中央选来选去仍是那些人,各省调来调去依旧是这些人,似乎上自中央,下至地方,高中级干部天生就是这些人,我不信十年来下层里就选不出几个能干的人,为什么上不去?说一句很不客气的话,假使这些人一旦都死了,党再存在不存在?党的革命工作再作不再作?若是还要继续奋斗的话,这种压抑后进,忌才嫌能的作风实在太不聪明?[46]。

刘光炎认为,在科举时代,寒门后进尚不乏进身之阶,外国政党制度亦是一条登庸后进之路,而国民党执政后,青年后进和普通党员甚少进取机会[47]。革新分子一再指责说,国民党的人事晋升机制不是依据个人的功绩和能力,而是凭藉派系归属和地缘血缘学缘等关系来决定。做官必需后台,黜陟不凭成绩,埋头工作者十年不调,奔走活动者指日高升[48]。贺岳僧更直截了当地说:“现在的人事制度,可说是糟到极点!无公道是非到极点!机会凑巧,工于营谋的,可以连续递升;践履笃实,沉默寡言的,则白首为郎。这是最足以使人灰心丧志,最足以助长奔竞倾轧之风的”[49]。革新分子们声称,20年来,国民党从中央至各省市的领导人早已变成为一个特殊阶级。自古以来,凡是特殊阶级没有不腐化的。他们应该对国民党的腐败负责,他们应该告退以明责任[50]。

三革新与自省的限度

革新分子对国民党党政弊端的激烈批判,其出发点是想挽救国民党濒临崩溃的统治。在革新分子们看来,国民党政权已病如沉疴,非挹注猛药不为功。在1924年以前,国民党平均每6年要改组和另定名称一次。而1924年改组以后,国民党已有22年没有进行过革新,也就意味着它早已停止了新陈代谢机能。所以革新分子主张,国民党要起死回生,就必须大发阔斧地来一次彻底的革新和更张,并一致认为这是国民党成败兴亡的最后关头,不革新必覆亡。正因为此,革新分子们对国民党的种种积弊给予了毫不隐讳的揭露。这种体制内的自我反省,其力度和准确性在国民党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在《革新周刊》创刊一个多月后,储安平主编的《观察周刊》亦面世。后者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一份自由主义刊物,其言论代表了40年代后期国统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观点。将两刊作一对比,就会发现,虽然两刊的政治背景和作者的立场判然不同,但在揭露国民党统治的弊端方面,《革新周刊》很多言论之尖刻和直露,与同期的《观察周刊》几乎难分仲伯[51]。当然,作为国民党内部一场自发的革新运动,《革新周刊》所代表的是当时一小部分不甘坐视国民党灭亡的中下层国民党人的自省式的言说立场。正因为此,以《革新周刊》作者群为代表的第二期革新运动分子们认为,国民党的主义仍是中国最好的主义,其他各党各派的政纲皆未能超越三民主义的范围。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命运仍需要依靠国民党来主导。在他们看来,国民党曾以17年的苦斗推翻了帝制,又以17年的苦斗推翻了北洋军阀,再以17年的苦斗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只要重新唤起革命精神,就能获得新生。他们认为国民党的腐化与一党专政体制无关,因为苏联也是一党专政,但没有腐化。国民党的腐化,是因为没有力行其主义。他们也极

力要求民主,但他们所要求的民主是党内民主,而不是向党外开放的民主,向人民开放的民主。他们所愤慨的是象政学系那样的官僚政客占居高位。他们并不怀疑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和党治体制有什么缺馅。故他们批判的目标只局限于国民党统治的表现,而不涉及国民党统治的形式,而以《观察周刊》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看来,国民党的统治形式更值得质疑。当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建立宪政的时候,革新运动分子们却在叹息国民党训政理念的落空。1946年1月底,当各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初步达成以结束国民党训政和改组国民政府为核心的协议后,遭到国民党内的革新运动分子的强烈反对。正是他们成功地破坏了国共双方防止内战的努力。故在当时人们的认知中,革新运动分子是国民党内部的右派保守分子。今天看来,当年的革新运动分子实际上具有保守与革新的双重面相。他们要求在保守国民党一党专政体制的前提下发动一场体制内的革新运动。

1947年8月,《革新周刊》停刊。革新运动亦宣告结束。关于革新运动寿终正寝的原因,据易劳逸的分析,主要缘于两个方面:一是革新运动的成员对运动缺乏具体成果而丧失信心;二是革新集团内部的派系矛盾[52]。对运动缺乏具体成果,确是令革新运动成员沮丧的一个重要因素。革新运动在第一阶段局限于少数国民党少壮中委,他们个人虽不无斩获(通过选举当选为中常委),但运动推展到第二阶段后,除了革新座谈会的几场清议和《革新周刊》的一番鼓噪外,别无多少实际成果可言。1946年10月由国民党中央发动的旨在“淘汰信仰不笃,操守不坚及行为腐化之党员”的一场“党员总清查”运动,虽可视作革新运动影响所致,但这场运动最终流为形式,各地党部实际上清而不查,无论什么人,只要拿党证去登记,党部一概在党证上加盖“已参加党员总清查”的戳记,不仅没有淘汰一个信仰不笃,操守不坚和行为腐化的党员,相反为这些党员增加一层保障。故当时革新运动分子认为,“党员总清查”的结果与革新运动的原意大相迳庭[53]。

作为总裁的蒋介石对这场自发的党政革新运动显然未予以足够的支持和同情。尽管革新运动分子一再声称本党有优良的主义和英明的领袖,但他们反复抨击北伐以后国民党的种种失策和党政弊端,其最大的责任者正是身为总裁的蒋介石;他们所激烈攻击的孔祥熙、宋子文和一些政学系要员,亦是蒋所扶植、信任和依赖的左膀右臂,无疑也使蒋威信大损;他们强烈要求党内民主的呼声,更彰显和暗喻了蒋的独裁形象。诸如此类,均置蒋于十分尴尬难堪的境地。故蒋对革新派的所作所为“十分不谅解”。如蒋在6届2中全会结束后的翌日纪念周上,即指斥革新派的目的只在攫取中常委[54]。在随后的言论中,蒋还斥责革新派到处骂官僚,主张革新,其实本身亦是官僚云云,言下对革新派的动机和作为甚为愤慨[55]。据日后赖琏的回忆,蒋曾在庐山召集他们作了一通严厉的训斥。他们不得不宣告将革新运动立刻解散。赖琏等革新分子乃下定决心从此不再过问党事[56]。

革新分子们一再强调他们发动革新运动的动机,没有丝毫私见和个人得失之心,也反复表白他们是超越派系的组合,并揭橥反宗派主义的旗帜。然而从运动一开始,在人们的认知中,他们仍未能超脱派系倾轧的窠臼。倡导革新运动的成员中,虽然汇聚了CC系和三青团等多种党内派系力量,但他们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暂时的联盟,是因为政学系和政协决议对他们的政治利益所造成的威胁,比他们彼此间的争斗来得更为迫切[57]。另一方面,他们要求党内民主的动机中,亦隐含着代际冲突的因素。革新运动分子大多是国民党内的少壮派和中下层党员干部,他们要求党内无分先后,无分地位,打破论资排辈,主张以新进有能力的党员替换旧的官僚政客的主张,均使人怀疑其革新运动背后的动机。

革新集团本是一个横跨不同派系的同床异梦式的政治联姻。在革新运动期间,CC系与黄埔/三青团派之间长期蓄积的矛盾和冲突仍不绝如缕。1946年9月召开的三青团第2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组党风潮,将党团冲突推向鼎盛[58]。他们以反派系主义相号召,自己却陷于党同伐异的派系泥淖中而不已赧。另一方面,以CC系为首的革新分子们所激烈抨击的党机器的种种弊端,其首要责任者正是长期垄断国民党党务的CC系。谁为为之?孰令致之?CC系成员显然缺乏足够的自我批判的内省意识。

(原文刊发于《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最早注意这场运动并予以学术探讨的学者,当推美国学者易劳逸。他在其《毁灭的种子》一书中曾有专章探讨(中译本名《蒋介石与蒋经国》,王建朗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②]王一心:《革新和实践》,《革新周刊》第1卷第9期,1946年9月21日。

[③]公安部档案馆编注:《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年,第418页。

[④]赖景瑚:《办党、办报、办学》,《传记文学》,第23卷第1期,台北传记文学社,1973年7月。

[⑤]《萧铮回忆录:土地改革50年》,台北中国地政研究所40周年纪念丛书,1980年,第252-253页。

[⑥]唐纵1944年4月13日日记称:“孙(科)近在中训团讲演,公然指斥党内之不民主”;又4月25日日记称:“苟能在党内开放言论,党部自由选举,县议会选举,总裁对于事权放松,如此亦可平抑人心。布雷先生云,今日中央党部开会,各中委言论与孙科之言论异曲同工,殊为可虑!”见公安部档案馆编注:《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第424、426页。

[⑦]唐纵1944年5月19日日记:“徐恩曾、潘公展、叶秀峰,晚上邀约程天放、张道藩、余井塘、贺君山、康兆民、萧化之、张镇等会谈,大家都痛恨党无能,希望此次全会有些成就。兆

终生体育的概念及意义

终生体育的概念及意义 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增强人们的体质的有效手段,在人的一生中都必须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练的形式和内容,以增强体质,延缓生命衰老。因而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健康的有效方式。由于人的健康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体质的强与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不进行锻练,强的会变成弱,经常有规律地锻练,弱的可以变强,因而只有经常进行体育锻练,才能长久地拥有健康的身体。现代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既是一场智力的角逐,更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没有健康的身体,将很难坚持到最后的胜利。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终身体育”思想贯彻于实践当中。体育教学内容、模式的多样化。近几年来,随着体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体育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体育改革方兴未艾,体育理论和实践还不尽人意。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多提供些由教师能够自主选择的教学内容,让那些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走入课堂,比如音乐舞蹈、街舞、形体训练、飞镖、打陀螺等项目。同时转变那些传统项目学习的方式,使其从单调的运动变成带有趣味性较强的竞赛运动;多采用发现式教学、成功教学、情境式教学、能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而然会不断思取上进,正所谓“教学未见乐处,不必我学”。可见任何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有单一、机械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产生怠倦厌学情绪。相反,每堂课都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内容新颖有趣,就容易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因此,改革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投身体育、培养兴趣、戒除厌学行为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和能力,多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棋类、保健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的老师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校也可成立单项体育协会,由协会牵头,经常组织一些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练方法。同样的运动能力、同样的运动项目而不同的锻练方法,所导致的锻练效果也有不同。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重视教给学生体育锻练方法,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体育锻练方法用到课外,从而有效地开展体育锻练活动。教学中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尝试使用各种地锻炼方法,使之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不仅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还能体现力与美的有机结合,达到精神上愉悦与艺术上享受的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改革传统教材。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转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为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的的实际方法,让每节课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和特点,在改革中走出自己的路,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制定严格措施,保证持之以恒。青少年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锻练不易持久,须有一定的措施约束,才能使之持之以恒,养成规律性体育锻炼的习惯。

从党政体制角度看国民党政权的失败

从党政体制角度看国民党政权的失败 摘要:本文将从党政体制的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背后的原因,分为国民党的先天不足,独裁统治,派系斗争及党政体制的自私性四个方面进行说明,得出国民党在党国关系的处理,党自身的建设等问题上的不足是其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的结论,并从中总结教训,希望能给现行制度一些对照。 关键词:国民党党政体制失败合理性独裁派系自私性腐败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的刺激下,救亡和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时代主题。在二十世纪前五十年,中国从半殖民地形态获得新生,走向国家统一和民族崛起。在这个过程中,国民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承担着先驱者的角色主导着中国变革与发展的方向。然而,仅仅过了二十二年,国民党政权就被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所推翻,终结了其在大陆的统治,其中的经过与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关于国民党大陆政权在大陆的覆灭,有许多种解释,比如政治反动说、经济崩溃说、腐败说、失去农村说,蒋介石和毛泽东也有各自的解释,本文则选择从党政体制(以党政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党政具体制度和党政行为规范的总和)的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文中的观点也许并无太多创造性的见解,但都是笔者综合各种资料得出的自己的看法。以下将从国民党的先天不足,独裁统治,派系斗争及党政体制的自私性四个方面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做出阐述。 一、先天不足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该组为中国国民党,该党于1927 年经北伐战争完成形势上的全国政权统一。然而国民党政权看似统一中国,其权利范围只及华中,华东,而东北,西北,西南等地不时出现叛乱,地方割据实力一直存在,各地军阀与国民党中央政权间暗潮涌动,再加上地方派系,日本侵略等原因,事实上国民党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办法来有效地统治中国。由此可见国民党的合理化(指有单一的、世俗化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威代替各种传统的、宗教的、家族的或地域性的政权,实现中央政权的集中和统一——塞缪尔)程度极其低下,是一个没有实现真正统一的形统实分的政权体系。 另一方面,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地位同样不堪一击。政权的合法性是指政权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所应获得的民众政治支持,即政府行为唯有代表人民的一致才具有合法性。而国民党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几乎完全失败,既失去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同时作为该政权的社会基础的土豪劣绅又不能与其真正合作。执政党一般而言是建立在广大的党员或支持该政党的群众基础之上,因而获得执政的合法地位。然而国民党在吸引青年群体入党等扩大党的影响力上缺乏能力,又采取整军入党等粗暴的入党方式,实际和未入党没有差别,可以说国民党从未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意识形态统一的,或者纪律严明的政党,而是集中在蒋的个人权威之下的各派系的松散联盟。 国民党政权对中国的控制建立在其脆弱的政治基础上,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性政权,在其存在的二十多年中没能收集各方权威以建立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又没能实现全民政治动员以维持自己的合法统治,这样一个缺少合理性合法性的、违逆现代化趋势并且违背人民意向的虚弱政体,在于共产党的竞争中逐渐走向劣势,从而丧失建立一个国家的起码条件。 二、独裁统治 1927年正值国共两党矛盾空前尖锐,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开始了十年内战,也就在这十年中国民党建立起了一党专政的独裁政体。按照孙中山的想法,在这十年的训政阶段应该设立五院实行五权分立,地方自治,然而国民党作为执政党其性质已经变化。国共破裂之后,国民党的最大的纲领便是清党反共。国民党虽然还标榜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总理遗教”,但已名不副实。其党政体制蕴含着两条原则:一是政权组织上名义上

体育社团与体育体制改革

第9卷第3期2002年5月 体育学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9No.3 May.2002体育社团与体育体制改革 李晴慧1,郭郁文2 (1.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摘要:实现中国体育的社会化必须依靠体育社团。这是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自身发展规律,也是解决目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途径。当前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绝大多数体育社团并不具备完整意义上的社团性质。阻碍社团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关键就是权力与利益的分配问题。 关键词:体育社团;体制改革;体育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2)03-0138-03 Physical league and the system reform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LI Qing-hui1,GUO Yu-wen2 (1.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 2.Beijing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ization of physical reformation relies on the physical league,which is the demand necessar-ily to the system reformation in China,because it accords with the rule of contemporary athletic sports development itself as well as the way to resolve the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There are a great many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problems now days for our physical leagues,for most of them are not provided with the neces-sary characters that must have.There are various reasons that block the leagues’development and the key is the distribution of profit and power. Key words:physical league;system reformation;physical socialization 社会团体,简称社团,是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社团在社会领域中的迅猛发展,社团研究逐渐受到关注。但至今为止,理论界还未对社团形成一个明确的界定。我国1998年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把社团定义为“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体育社团就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具有民间性、非营利性和互益性。”[1] 回顾中国体育自建国以来走过的历程,在原有的“举国体制”下,中国体育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原有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体育管理体制如何从政府直接管理型向社会管理型过渡,始终是当代中国体育改革的主要问题。社会兴办体育已成为现代体育的一个明显特征,中国体育的社会化必须依靠社会团体。1我国体育管理社团化的原因 (1)从社会的大环境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团体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管理机构,这是我国体制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的政治体制出现了社会分化的趋向。改革的关键问题就是社会结构分化后如何进行重新整合, “其‘分化’是政府要简政放权;‘整合’是政府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2]可以说社团事实上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国家通过社会团体这种新的组织,以新的非行政的联结方式将政治组织与社会组织重新整合起来,在弥补原有单一行政手段不足的同时,建立起新的管理体系,强化对社会的管理。社会团体在社会领域中管理职能的逐步确立,是我国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社会领域中的改革,包括体育改革,都必将顺应这一趋势。 (2)从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来看,是体育运动扩大化的必然要求。体育运动的扩大化必然带来体育运动的国际化。 收稿日期:2001-11-03 作者简介:李晴慧(197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体育室活动计划

少年宫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小洲中心学校体育室2017.3.7 一、指导思想 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坚毅勇敢、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情况分析 我校虽然条件简陋,但学生都热爱体育运动。为了更好地开展体育兴趣活动,我校教师就个人特长和学生兴趣爱好积极筹备乡村少年宫兴趣小组活动内容和方案,让学生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三.活动项目 小组暂开设乒乓球,篮球等项目。 四.活动地点 活动地点安排在学校中学部操场 五.活动措施 为能更好地完成活动辅导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1、活动人员 体育活动兴趣小组人数为16人,由5-8年级学生组成。 2、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二中午12:00-1:00。 3、加强管理。 为能更好地完成课外活动的学习目标,必须做到认真备课,耐心辅导,全面关心爱护学生,管理组织教育好学生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守纪,讲究卫生,更要爱护来之不易的体育器材。 4、重视兴趣小组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我们在兴趣小组的课堂教学中,要从运动的产生、发展、最新动态的有关常识的介绍,同时结合本地区、本校进行教学。体育也是个人成才的需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注重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习兴趣持久不息。 体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应该说学生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运动。学生往往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地因运动过量或教师教法单调学习乏味而造成学习热情下降,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运动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注重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运动提高了身体素质时,便会增添一份喜悦之情,充满一股运动的热情。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就会更加热爱体育。 六、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 锻炼的习惯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终身体育思想主张在体育教学中应使学生自主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运动。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并从中掌握了体育运动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因此,体育教师要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就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 一、重视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如:前苏联强调向学生传授卫生、医疗方面的知识;日本要求体育老师教给学生重要的活动技能和技巧,并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能够有效运用它们;美国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人体知识,以便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德国强调学生学习有关身体的知识,通过身体活动掌握运动和游戏进行的方法。 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学生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也有赖于体育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充实、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因此,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科学性??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科学性,有利于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使学生增强了卫生保健和科学锻炼的知识;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体健康。

2.趣味性??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总是积极参与,而不感兴趣的则是消极对待。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锻炼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去尝试。

运动兴趣参考答案

第三章运动兴趣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对实际行动的推动力大小起作用时间的长短上 2. 有趣 3. 乐趣 4.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 5. 乐趣 6. 志趣 7.有趣—乐趣—志趣 8. 精神兴趣 二、单选题 1.C. 2. A. 3. B. 4. D. 5. C. 6. A. 7. C. 8. D. 9. A. 10. B. 三、多选题 1. A.B.C.D 2. A.C.D 3. A.C 4. A.D 5. C.D 6. A.B 7. A.B.C 8. A.B.D 9. A.B.D 四、匹配题 运动兴趣的分类: 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和范围有趣、乐趣和志趣 五、判断题 1.√ 2. √ 3. √ 4. × 5. √6. ×7. ×8. √9 ×10. × 六、简答题 1、何谓运动兴趣,运动兴趣与运动需要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人们一旦对体育运动有

了兴趣,就会主动对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事情和信息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这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与技能产生强烈的欲望,感到这些运动知识和技能需要了解,需要掌握,他才会兴趣盎然地进行该项体育运动或体育学习。 2、简述运动兴趣和运动爱好的关系。 答: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当作一回事,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是紧密联系的。一个人对某项体育运动的爱好必须建立在对这一运动的认识兴趣基础之上,但人们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兴趣,却未必一定会去从事相应的运动。 3、简述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联系和区别。 答:(1) 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需要的意志努力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在产生直接兴趣的体育活动中,不需要或较少需要意志努力。间接兴趣则不然,因为个体对体育活动本身不一定有强烈的兴趣,一般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获得好的结果。 (2)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将由较多地受直接兴趣影响转向更多地受间接兴趣的影响。 (3)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间接兴趣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体育运动的直接兴趣又转化为间接兴趣,而直接兴趣又有利于参与者继续从运动中得到乐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这种转化,对于促使个人积极而有效地参加体育运动非常必要。 4、简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1)强大的动力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助于人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在体育学习中,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激励其行为,使之成为体育学习的动力,加快运动知识和技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课题名称】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课题概述】 喜欢体育活动、乐于运动是大多数学生的天性。学校体育课本应该是学生喜欢参与的理想乐园,但是,学校体育专家和从事实际教学的广大体育教师都有一种困惑,就是学生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则不喜欢上体育课。而且年级越高,这种表现越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运动参与’的热情,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呢?我想通过体育活动与体育课探究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因素,进而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研究目标】 1、通过“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来转变厌学情绪,切实转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使学生对运动产生兴趣,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研究,寻求和探索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总结体育课教学经验,为相关课题研究与加强学科教学提供有效策略。【主要措施】 课题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结合“体育新课改”的模式,采取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一、提高认识,激发兴趣 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使其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其内心深刻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逐渐地产生一种拥有健康体魄的愿望。同时,教师循序渐进地、因势利导地利用多种方式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肯定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前提下,教师教得带劲,学生学得起劲,学生们掌握运动技巧、技能的欲望愈强,那么,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二、示范带动,培养兴趣 体育教学一般采取讲解示范的方法进行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优美规范的

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与培养

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与培养毛泽东曾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在很早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至理名言。可见,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而强健的体魄则来源于体育锻炼。总之,体育锻炼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我们往往由于忙于应对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其它一些事情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另外,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又使我们不得不长时间不能活动,所以,我们更需要体育锻炼来强健我们的身体。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关键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大学生身体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加以创新,培养成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一、终身体育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1.社会性。人是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的统一体。人之所以要开展终身体育活动,也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反映。社会的前进是对人的要求化为个体的需求,个人的需求也会逐渐转化为社会的需求。正是这种转换关系使体育活动必须具有社会社。

2.发展性。体育就是人们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一个过程。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虽然收获的大小因人而异,但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总能得到丰厚的回报,终身体育可以促进全面发展,在吸收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人的身体潜力、精神潜力不断被开发。 二、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从人出生到死亡之前都要参加体育运动,即将参加体育运动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当代体育的发展方向。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的基本国情,高校体育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努力开发大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的挑战。高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大学体育教育,使学生走入社会后能继续坚持体育锻炼,使人健康生活、工作并能长寿。学校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不仅看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提高多少,而且要看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后是否具备了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是否养成自我独立锻炼的习惯。因此,高校体育要把握体育的本质,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终身健康。我们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为此,切实抓好“终身体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校在“终身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1.终身体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点。高校体育教育的重点是以普及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爱好运动的“终身体育”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为基本目的,以促进学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书评

浅评《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自民国以来,派系冲突就成为中国政治进程中最主要的一种组织形式。特别是国民党的派系活动,影响着民国时期的政治发展。 我们大致可以将国民党内复杂的派系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以地域为基础的政治军事集团诸如冯玉祥的西北军、张学良的东北军、晋系阎锡山、桂系李宗仁,以及四川的刘湘、云南的龙云等等。他们多是地方实力派,他们与南京政府的分合多取决于自身实力是否受到南京政府侵犯;第二类派系则是指在长期追随孙中山革命过程中,特别是在国民党改组前后已拥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党内领袖同其追随者之间形成的政治派系。它大致可分为蒋介石派、胡汉民派、汪精卫派、西山会议派、太子派等等。这类派系的活动范围虽然不仅仅局限于国民党内,而且经常会超越这一范围,并同某些不满于中央的地方实力派联合,挑战中央的合法性。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获得国民党的正统性,以便控制部分或全部中央政权。 社科院金以林先生《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新近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是研究国民党高层人物派系斗争的一部力作。笔者翻阅数遍,收获良多。 本书主线明确,它围绕着党内高层蒋、汪、胡三派势力在党内斗争中的权力消长,特别是通过蒋介石的第二次下野与再起,探寻三人间分和的内在规律,借借以揭示各派联合统治确立的内在因素。为我们讲述了蒋介石是如何利用军权及其纵横捭阖的政治手腕确立起在国民党内的最高领袖地位的。作者以蒋介石为中心,利用详尽的史料为我们分析了蒋在1931年主要事件中的心理斗争、解决策略等等。 本书内容丰富,作者主要回顾了1931年之前的蒋汪胡的合作与分裂。孙中山去世后,通过廖仲恺案,汪蒋合作排胡出洋。随后发生的中山舰事件,蒋又排挤出汪,大权独握。随着北伐的进行,蒋与中共与一些地方实力派之间矛盾升级最终演化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宁汉对峙的局面。汉方元老打出“迎汪拒蒋”的旗号,同时由于宁方新桂系势力的逼迫,蒋介石被迫第一次下野。通过蒋汪合作,实现了蒋的再次上台。蒋介石想借党权打击军权,因此形成了蒋桂战争以及中原大战期间的蒋胡合作,随着战争胜利结束,蒋胡的权力之争随着“约法”问题而日渐

6浅谈青少年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

6 浅谈青少年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 彭成王春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体育运动兴趣不是天赋,是在后天接触、参与、实践、认识体育运动过程中获得的。而人们接触、参与、实践、认识体育运动,主要发生在少年期,成就于青年期,有的延续至壮年以后,所以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应在青少年阶段、学校体育中抓紧进行。这里仅从体育教师的角度,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一、明确锻炼身体的目的,启发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儿童在幼儿园接触游戏活动。到了小学和中学开设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活动,部分学生参加业余训练,开始接受有计划的有组织的身体锻炼。但不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不明确,仅停留在"玩""活动舒服""随堂上课"等表面认识上,忽视了身体锻炼的社会意义。这就需要加强锻炼身体的目的教育,启发自觉。毛泽东说:"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进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当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明确后,就会自觉树立目标,身体力行通过活动体验与锻炼身体效益的不断反馈,由于体育情感与练习的有力支持,坚持参加身体锻炼的行为越发自觉和积极。认识——情趣——行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占据中间环节的情感与兴趣,自然随之同步而高升。 二、在完成体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材新颖,教法多样,讲解示范,辅导练习,要遵循科学性、逻辑性、趣味性的原则。如果教材刻板,教法单调,呆板地重复练习,容易引起学生超限抑制,对体育教学感到枯燥乏味和厌倦。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正确合理地选编教学内容。在保证教材科学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同时也要注意教材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新旧教材的联系。参照绝大多数学生的可接受性,安排课的密度和运动量。要提高课的组织水平,每一部分活动都要做出合理的安排,有张有弛。要变换教学形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贯彻教学常规,要求学生注意听讲,认真观察,积极练习。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及时制止。 以上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技能,操练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学生看到自己坚持练习的实效,受到教师表扬、同学羡慕、社会肯定时,渗透在其中的体育运动兴趣更会由然而生。 三、了解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 普通学校开设的学科很多,青少年喜欢不喜欢体育课?对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运动,究竟喜欢哪些项目?运动技术差的学生是不是厌恶运动?摸清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便于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 (一)体育学科在青少年心目中的位置。我国青少年学生中,少部分人最喜欢体育,绝大多数人居中,最不喜欢的人很少。 国家曾对万民在校青少年作学科兴趣的调研,在"你最喜欢的一门课"和"你最喜欢的一门课"的标题下,青少年12门学科的兴趣比较结果是:最喜欢体育课的人次比例,属于各学科中间位置。最不喜欢体育课人次比例,在各学科中是最少。 (二)各项运动在青少年心目中的爱好情况,有人调查了青少年学生8000多人,让他们对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四个项目及其中各个分项运动兴趣选择。结果表明,对运动项目的爱好男女生都是球类,其次男生是武术、田径,相对来说选择体操的较少;女生是田径、体操,相对选武术的较少。 了解少数厌恶体育的状况。从参加运动的实际表现看,上体育课绝大多数学生是积极的,少数人持消极、应付的态度。 对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体育教师面对成长发育的青少年,必须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对少部分爱好体育运动的学生,告诫他们切切不可忽视文化科学知识和品德修养;对大部分基本喜欢体育或谈不上喜欢和厌恶的随堂上课者,体育教师应本着"抓两头带中间"的精神,带好这中间的大多数。学校体育运动开展的好坏,也与这部分人向上或向下流

浅谈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浅谈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摘要:学校体育课程是实施全民健身的重要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不可缺少的主要途径,为树立终身坚持锻炼奠定基础。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更新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才能使学校体育真正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所提出的目标。 关键词: 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依据终身体育的观点,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因此,学校体育将成为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阶段。 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锻炼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笔者认为终身体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锻炼者要有良好的体育兴趣、爱好,要有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要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毅力、恒心!体育锻炼贵在坚持,要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明确锻炼目的,提高锻炼自觉性,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务必做到锻炼身体科学化、知识化、经常化。 1.培养良好的体育兴趣、爱好 在学校体育期间,体育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地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价值的体现,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喜爱。自身的体育兴趣的培养,需要通过实际锻炼加以维持和巩固,没有实践活动,任何兴趣都难以产生。兴趣产生于对象对运动的持续接触,只有持续的接触,才能发现运动的魅力。在持之以恒的锻炼中,才能看到锻炼的作用与效果,从而形成稳固的体育兴趣。 2.培养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1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终身体育锻炼的好处。体育的宣传工作是培养大学生自觉地参加各种课内外体育活动,实现家庭、社会参与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站、多媒体等宣传阵地,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加深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2016年北京大学法理学课程大纲

法理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6级法律硕士 专题一法律是什么? 第1讲导论:法和法治 第2讲法律多元主义问题:自然法、实定法和习惯法 1)塔玛纳哈:《一般法理学》,第1-4章。(必读) 2)耶林:《为权利而斗争》(必读) 3)苏力:“秋菊的困惑与三杠爷的悲剧” 4)吉尔兹:“地方性知识” 5)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 6)强世功:《法律的现代性剧场》 7)强世功:“党章与宪法:多元一体法治共和国的建构” 第3讲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 1)霍姆斯:“法律的道路”(必读) 2)施米特:《法律思维的三种类型》(必读) 3)拉仑兹:《法学方法论》 4)苏力:“法律人思维” 专题二: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 第4讲大学与法律教育 1、何美欢:《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第一章(必读) 2、霍姆斯:“法学院的功用”,“大学的功用”,选自《霍姆斯读本》(必读) 3、布鲁姆:《美国精神的封闭》,译林版,卷三大学(必读) 4、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一卷,第三章 5、甘阳:《文明·国家·大学》,下编大学:页293-329. 6、强世功:“法学院的守护神” 7、强世功:“法律人的奥德赛” 8、强世功:“九龙城寨与香港大学”,《中国香港》。 第5讲:法律职业:理性与激情 1、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第二部分,第七-八章(必读) 2、霍姆斯:“男孩想要的东西”,“法律职业”、“以律师为业”(必读) 3、强世功:“法律共同体宣言” 第6讲法律职业:法律人-政治家

1、韦伯:“政治作为一种志业”(必读) 2、韦伯:《韦伯作品集·支配社会学》,第二章(必读) 3、克罗曼:《迷失的律师》第一章 4、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第一章 第一篇专题论文: 针对专题一和专题二的有关内容,选择一个题目写一篇小论文。 专题三:主权秩序与法治 第7讲主权与宪法: 1、霍布斯:《利维坦》,第13章(必读) 2、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一卷第5—8章(必读) 3、施米特:《宪法学说》,第一部分(1-11章)(必读) 4、陈端洪:“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中外法学2008.2、 5、强世功:“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开放时代》,2009年第一期 第8讲主权秩序的形成:国家、帝国与国际法 1、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选自《历史的地理枢纽》。(必读) 2、施米特:《陆地与海洋》(附录除外)(必读) 3、科耶夫:“法国国事纲要”,《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必读) 4、刘禾:“国际法的思想谱系”,刘禾编《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 5、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第七章。 第9讲天下秩序极其现代转型 1、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秩序与天下秩序》,序说、第1-2章(必读) 2、赵汀阳:《天下的正当性》,第一章(必读) 3、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第一章(必读) 4、强世功:《中国香港》,第4-9章(必读) 专题四:全球化与法治秩序:革命与宪法 第10讲帝国、革命与新法统的奠基 1、伯纳德·雅克, “人民主权与民族主义”, 吴景键译,原载Political Theory, Vol. 29, No. 4 (Aug., 2001), pp. 517-536 (必读) 2 戴季陶:“民国政治论”,《戴季陶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04-635页(必读) 3. 汪晖:“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旧邦新造:1911-1917》序言,必读) 4. 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二版,第20-98页(必读) 5. 珍·波本克、弗雷德里克·库伯:“主权与帝国:十九世纪的欧洲及其近邻”,《世界帝国二千年》,冯亦达译,台湾八旗文化/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版,第437-487

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

第十一单元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 [复习目标] 1.分析说明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全国,比较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与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异同,正确分析国民政府政权性质的变化,全面分析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 2.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概括归纳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内外政策及其特点,并揭示其政策的实质,进而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深入理解毛泽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4.结合世界历史背景,联系二、三十年代国内形势,理清日本侵华逐步深入的线索,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原因和影响,认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 5.对比“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的异同,分析说明中共是怎样从幼稚走向成熟的。 6.分析对比张学良东北易帜和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特点、实质和影响,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 7.掌握抗日民主运动的主要史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抗日活动。 [要点梳理] 本单元包括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历史。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日本大举侵华,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在政治上加强专制统治,围剿“红军”;同时,采取一系列整理财政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形成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在外交方面,发起改订新约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共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的发展道路。由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实现战略转移。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民族危机加重,抗日民主运动不断高涨,中国共产党制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抗日序幕。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从国民大革命失败到“九·一八”事变前,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

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1949年12月解放中国西南地区,蒋介石乘飞机仓皇逃往台湾,这标志着国民党及其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彻底失败。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的弊病,又是当时外部环境使然。总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从国民党及其政权自身来看,不论是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国民党的败退都有其必然性。 从政治方面,国民党蒋介石实行一党专制独裁,权力高度集中,自身腐败,丧失了统治的合法性;再加上其内部派系斗争严重,又忽视民众,因此并未实现对全国的控制,所以统治基础不牢固。国民党蒋介石奉行一党专制、领袖独裁的政治信条,排斥和打击异己势力,特别是蒋介石提出“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理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又悍然撕毁政协决议,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实际上正式实现了其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在政治上陷入孤立。而权力的高度集中,致使公众的参政渠道堵塞,公众的参政危机爆发,使政权丧失民众的信任,而自身又腐败,从而丧失了其合法性。再加上内部派系纷争激烈,中央政治派系斗争不断,地方军阀派系斗争也是此起彼伏,并且地方割据势力始终作为一支强大的异己力量存在,南京政府只是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使南京政权的统治受到严重削弱。国民党内部组织涣散,行政效率低下与该政权相始终,统治机器一直不能正常运转,国家控制力低下,从而使国民党成为一个弱势独裁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缺乏全民性的政治动员,忽视民众,不把工农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而在城市中,资产阶级也因为国民党的勒索打压而与其离心,因此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很不牢固,并且最终因为在民心向背的天平上失去民心而失去政权。 从经济方面看,国民党政权下,由于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势力的挤压,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微弱的,是不充分的。而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不惜动用国库中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作为军费支出,巨大的军费开支,导致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只得靠发行钞票弥补,这势必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在恶性通货膨胀、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和外国资本的挤压下,中国的民族资本山穷水尽,濒临破产;在农村,国民党顽固地维护封建土地制度,拒绝进行土地改革,导致财政经济全面崩溃。国统区的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使国民党众叛亲离。而财政经济上的危机又加剧了国民党军事政治的危机,从而导致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从军事方面而言,内战中军事上的失败,是国民党败退大陆的直接原因。发动内战的非正义性,是其军事失败的根本原因;战略战术上的失误是一重要原因,而军队腐败、内部斗争也成为其军事失败的重要因素。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违背民意挑起内战,人心失尽,失去人心是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战略战术上的失误是国民党在军事上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如速战速决、全面进攻,是其战略上的一大失误。蒋介石发动内战之初,由于过份自信和盲目轻敌,采用了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在半年之内“统一”全中国。因此,蒋介石制定了过于庞大的战略目标,采取全面进攻的战略方针,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以全力向各个解放区进攻。但在实际上,由于战线过长,致使兵力过于分散,虽占领了某些城市地区,却使其机动兵力越来越少,造成处处设防、处处薄弱,屡遭中国共产党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逐渐由主动进攻陷入全面被动。全面进攻进行了8个月,其速战速决的战略终不能实现,反遭全面失败。在军事动员与训练方面,国民党没有最大限度地进行战争动员,军事训练废弛,各兵种未能有力配合协同作战。国民党的腐败反映在军事上,造成军队纪律败坏,指挥混乱,士兵士气普遍低落,致使作战能力低下。在军民关系上,由于国民党军队无组织无纪律致使军民关系紧张,民众对国民党军队反感厌恶,军队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和帮助。军事上节节败退,是其败退大陆的直接原因。 其次,多种外部因素也不利于国民党的统治,这些又加速了国民党败退的脚步。

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意义

体育教学对终身体育的意义 体育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是一门人体科学,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是以研究人的生长、发育健康等为目的只有在遵循人体自身运动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身体锻炼对人体才有好处,所以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只有重视对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的传授才能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因此学校体育必须把体育理论教育提升到应有的位置,而不只是作为雨天的教材,可有可无,加强理论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从而指导终身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终身体育是贯彻人的一生的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部分. 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 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 也是终生体育的基础,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 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 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 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教学中, 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一.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终身体育是当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是在现代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其最终目的是培养终身健身者.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 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学校体育

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法 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和习惯 兴趣是对某一事物活动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而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爱好是从事某种活动的程度,而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是体育锻炼的需要与行为的直接联系,是不需外在监督和个人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活动倾向.所以这三者都是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因素. 2. 教材的选用应准确,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体育教材应包括基础技术教材和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的 教材。这两类教材都具有掌握技术提高身体体能的作用,前者促进后者发展和提高,后者又为前者奠定基础,两者相辅相成。教材应适合 年龄阶段,各年龄阶段,身心状态都不同,表现在从事体育锻炼的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