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讲解:魏雪组员:付晓玥王菲菲李丽霞

案情介绍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是一家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通过设于全球48座城市之办事处组成的一个紧密连接的网络积极地参与全球的资本市场业务,管理网络是由设在纽约的世界总部和设在伦敦、东京和香港的地区总部来统筹和管理。

雷曼兄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发源地是阿拉巴马州广袤的农田以及蒙哥马利市。雷曼三兄弟亨利、伊曼纽、麦尔,来自德国的巴伐利亚,在蒙哥马利落脚。他们看准了蒙哥马利作为“棉花之都”的巨大潜力,于是专注于从事棉花生意,由此可见他们眼光独特。

1850年,三兄弟创立“雷曼兄弟”,专营贸易与干货买卖。雷曼兄弟这家金融巨擘1868年开始挂牌经营,决定将公司从蒙哥马利搬到曼哈顿下城,不仅成立了纽约棉花交易所,而且进军股票与债券买卖。雷曼兄弟出售债券帮助阿拉巴马州筹资。也出资协助成立咖啡交易所与石油交易所。雷曼兄弟和华尔街的家族合作,创建商业国家银行、制造商信托银行等。20世纪初,雷曼兄弟和高盛合作,共同为史都贝克、通用雪茄公司、席尔斯连锁百货公司等企业筹措创业资金。雷曼兄弟家族事业横跨四个世代:始于1850年阿拉巴马州棉花田,一直延续到1969年重要掌门人巴比雷曼过世为止,将近有120年辉煌的历史。这段时间雷曼兄弟不仅从市场筹资,而且协助伍尔沃斯、梅西百货等零售巨头筹资;扶植美国航空、环球航空、泛美航空等航空公司;代替康宝农场、宝石茶等企业筹资。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正式申请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所规定的程序破

产,即所谓破产保护。以资产衡量, 这是美国金融业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雷曼兄弟公司,作为曾经在美国金融界中叱咤风云的巨人,在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也无奈破产,让人们为之扼腕叹息!

背景知识

一、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导向企业财务行为的内外部客观条件和因素的集合。环境构成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条件。企业财务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的资金的取得、运用和收益的分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资金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成本的高低、利润的多少、资本需求量的大小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的兼并、破产与重整与环境的变化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财务管理要获得成功,必须深刻认识和认真研究自己所面临的各种环境。

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企业管理者的水平、企业的各种内在条件与能力等。

二、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当今理论界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有很多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利润最大化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但利润最大化目标存在以下缺点:

1、没有明确利润最大化中利润的概念,这就给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了进行利

润操纵的空间。

2、不符合货币时间价值的理财原则,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不符合现代企业“时间就是价值”的理财理念。

3、不符合风险——报酬均衡的理财原则。它没有考虑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4、没有考虑利润取得与投入资本额的关系。该利润是绝对指标,不能真正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优劣,也不利于本企业在同行业中竞争优势的确立。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创造最多的财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然而,该目标仍存在如下不足:

1、适用范围存在限制。该目标只适用于上市公司,不适用于非上市公司,因此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2、不符合可控性原则。股票价格的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政策的调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股民的心理等,这些因素对企业管理当局而言是不可能完全加以控制的。

3、不符合理财主体假设。理财主体假设认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应限制在每一个经营上和财务上具有独立性的单位组织内,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将股东这一理财主体与企业这一理财主体相混同,不符合理财主体假设。

4、不符合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既是股东筹资和投资的场所,也是债权人进行投资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是经理人市场形成的重要条件,股东财富最大化片面强调站在股东立场的资本市场的重要,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全面发展。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采用最优的财务结构,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该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全面地考虑到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但该目标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1、企业价值计量方面存在问题。首先,把不同理财主体的自由现金流混合折现不具有可比性。其次,把不同时点的现金流共同折现不具有说服力。

2、不易为管理当局理解和掌握。企业价值最大化实际上是几个具体财务管

理目标的综合体,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债权人财富最大化和其他各种利益财富最大化,这些具体目标的衡量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使财务管理人员无所适从。 3、没有考虑股权资本成本。在现代社会,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一样,不是免费取得的,如果不能获得最低的投资报酬,股东们就会转移资本投向。

(四)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目标:其的基本思想就是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在企业价值增值中满足以股东为首的各利益群体的利益。但此观点也有明显的缺点:

1、企业在特定的经营时期,几乎不可能使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只能做到其协调化。

2、所设计的计量指标中销售收入、产品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的经营指标,已超出了财务管理自身的范畴。

三、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次贷问题及所引发的支付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因此,其背后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美国房市的调整。美联储在IT 泡沫破灭之后大幅度降息,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和追逐高回报,促使了金融创新,出现很多金融工具,增加了全球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程度。2000年以后,实际利率降低,全球流动性过剩,借贷很容易获得。这些都促使了美国和全球出现的房市的繁荣。而房地产市场的上涨,导致美国消费者财富增加,增加了消费力,使得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进一步促进了美国房价的上涨。

但从2004 年中开始,美国连续加息17次,2006年起房地产价格止升回落,

全球失衡到达了无法维系的程度是本轮房价下跌及经济步入下行周期的深层次原因。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这亦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贷款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一旦这些按揭贷款被清收,最终造成信贷损失。

案例分析

一、财务管理环境(理财环境)

(一)外部环境(雷曼兄弟破产的外部原因)

1、政治

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末,雷曼兄弟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为了救亡图存,雷曼兄弟待价而沽,并将最后的希望寄于政府救市。韩国开发银行和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的收购要约曾令雷曼兄弟看到一丝曙光。巴克莱银行、开发银行等潜在买家都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像救助贝尔斯登(贝尔斯登公司——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原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在2008年的美国次级按揭风暴中严重亏损,濒临破产而被收购)那样对雷曼兄弟伸出援手。然而,2008年9月12日,保尔森(前任美国财政部长)公开表示,美国政府不会浪费纳税人的税款拯救雷曼兄弟。这一表态把命悬一线的雷曼兄弟推入绝境,两家银行最终因为美国政府拒绝为收购提供担保(美国政府在权衡之后,选择了救助同样深陷泥淖的美林证券,并力保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家硕果仅存的投资银行),并忌惮因雷曼兄弟的巨额不良资产引火烧身,最终放弃了收购计划。一切希望化为泡影后,雷曼兄弟只得宣布破产。

2、经济:美国房地产市场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个风险不断积累、爆发与深化的过程。2000年下半年,“网络泡沫”破裂使美国经济结束了长达1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随后突如其来的“”事件,严重挫伤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为了防止经济衰退,美国急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从2001年初开始美

联储连续13次调低利率,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自195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并将该利率维持了一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房贷利率不断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下降到2003年的%,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从2001年底的%下降到2003年的%。

在低利率和流动性过剩的市场环境下,美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房产价格一路攀升,据美国联邦房屋企业监督局统计,在1997至2006年间,美国房产价格上涨了85%。房地产市场己成为继互联网之后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市场繁荣和房价持续上涨的带动下,居民购房意愿上升,住房金融机构大力扩张住房贷款,并将目光投向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推动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膨胀。2001年美国次级债的规模占抵押贷款市场总规模的比率仅为%,2006年则上升为20%。在2006年新发放的抵押贷款中,次级贷款占21%。

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逆转,到2006年6月,经过17次调升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快速提高到%。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2005年夏季,美国房地产价格上升势头突然中止,经过2006年的调整期后,2007年房地产价格掉头向下,开始了大幅下跌。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走势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设计理念是基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扬和市场利率保持较低水平的前提假设之上,一旦市场利率上升和房价下跌,其本身蕴含的高风险顷刻爆发。一方面,高利率大大加重了还贷者的负担,另一方面,房价已开始下跌,借款者难以用房产作抵押“借新还旧”或出售房地产来规避可能的违约。于是,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点燃了次贷危机的导火索,而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次级抵押债券及CDO(债务抵押债券)随后出现大幅缩水,次级抵押贷款风险迅速向持有这些债券的投资者扩散,引发一系列机构投资者受损事件,拉开了美国金融动荡的序幕。

(二)内部机制

1、雷曼兄弟内部控制制度失效

(1)公司文化中的个人权威

雷曼兄弟历史悠久,数度濒临破产而起死回生,因此,公司文化中的个人英雄崇拜色彩浓厚。雷曼CEO福尔德作为数次带领公司走出困境,并数年取得卓越业绩的英雄,在公司董事会中的权力无形中被急剧放大,使其成为马克思韦伯所定义的魅力型领导,使其他人愿意讨好或效劳,而无人敢挑战;挑战者的下场则是被迫离开公司。

雷曼的内部薪酬结构也从侧面反映了以上这一点,即便在动荡的2007年,CEO福尔德的年薪也达到了3 400万美元,在此前5年,福尔德赚取了亿美元的薪酬;另外,公司董事会的外部董事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熟悉雷曼这样复杂的金融帝国,全年寥寥可数的董事会会议无法对CEO福尔德进行有效的例行监督。究其原因,在于雷曼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针对一般人而言的牵制,但对于CEO福尔德而言,其传奇经历、过往的卓越业绩、充满魅力的领导风格,使其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

(2)制度的路径依赖

制度的路径依赖是指企业一旦进入某一制度(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制度产生依赖,这一制度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当企业环境已经发生改变,这种自我强化会拒绝制度本身被改变。

福尔德1993年出任雷曼CEO以来,带领雷曼成为华尔街顶级投行,从2003年到2007年,其利润达到160亿美元,在各个业务领域屡获殊荣,这种过往业绩加强了公司员工、董事会对福尔德的信心。一方面,使其成为公司权威,培养出了个人主义英雄文化;另一方面,福尔德带来的业绩使其成为既得利益者。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环境发生了改变,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已不能制衡福尔德,无论是公司股东还是其他利益相关者,却都不愿意去改变,因为改变就有可能伤害既有利益。因此,这种对过往业绩的路径依赖,也导致了雷曼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就其控制环境的改变作出及时反应,从而变得没有效率。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当市场环境发生改变,公司CEO或者其他高管由

于过往的卓越业绩,成为公司的意见领袖,原本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因为路径依赖而无法进行演进,导致了内部控制机制的无效率。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必须根据公司控制环境的改变,动态考虑内部控制制度的变迁,这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中的日常治理而言尤其重要。

2、雷曼兄弟与次贷市场的关系

雷曼兄弟高估了房贷市场带来的收益,涉足了高风险衍生工具,在认购大量次级证券产品上面损失最为严重。公司只专注于快速拓展业务,置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于不顾。正是由于公司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未能进行充足的风险管理,当交易完成后,最终的投资者和最初的借款人彼此毫不了解,对彼此的信用状况更是一无所知。这虽然使整个金融业沉浸在高收益的狂喜中,却忽视了企业实际的承受能力,忽视了贷款对象的信用状况。因此,当贷款人开始违约时,其资金状况不断恶化。

雷曼的管理层将次贷危机看做是战胜其它竞争者的一次绝佳的机会。因此,雷曼的管理层采取的是一种“逆周期的增长策略”。雷曼的管理层坚信,次贷危机不会蔓延到整个经济领域,甚至不会蔓延到雷曼作为主要投资领域的商业不动产市场。从历史上看,在过去的历次衰退和金融危机中,当雷曼的竞争伙伴们纷纷紧缩业务的时候,雷曼成功的采取了更具风险的措施获得了扩张。

2007年上半年,尽管雷曼的管理层决定削减雷曼在住宅抵押贷款业务中的规模,但是相对于雷曼的竞争者来讲,削减规模还是过小。雷曼兄弟,包括其他的市场的参与者和政府的监管者,都低估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的严重性。次贷危机严重损害了雷曼证券化资产、出售住宅抵押贷款的能力,并迫使公司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保持着大量的住宅抵押贷款相关的风险。2007年前两个季度,雷曼持续增长它的杠杆贷款、商业不动产和主要的投资业务。这些交易持续的增加雷曼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导致一些资产在以后陷入危机的时候,无法快速出售。

二、财务管理环境下雷曼兄弟的经营战略谬误

(一)业务结构不合理

1、结构过于单一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固定收益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飞速发展,雷曼兄弟也大力向这一领域渗透,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赢得了华尔街“债券之王”的美誉。然而,风险与收益就像一对孪生兄弟,雷曼兄弟虽然在债券市场赚得了相当可观的收益,但业务过于集中于固定收益部分也使其承受的风险不断增大。

虽然雷曼兄弟也在积极开拓其他业务领域(如兼并收购、股票交易等),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业务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获得改观。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美林的业务结构更为合理,花旗、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虽然也有投资银行业务,但它们都属于通用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强于雷曼兄弟。这就是为什么同样面临困境,美林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将它所持有的公司股权脱手换得急需的现金,实现自我救赎;而业务模式相对单一的雷曼兄弟却只能坐以待毙。

雷曼兄弟过于依赖结构金融、私募基金和杠杆借贷等新型业务,而它们在次贷危机中都受到了重创。更为致命的是,雷曼兄弟虽涉足多个领域,却几乎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到数一数二,这使其在金融风暴中缺少“定海神针”。

2、在陌生业务上孤军深入

2000年后,美国房地产市场骤然升温,与之相关的信贷业务蓬勃发展,雷曼兄弟涉足此类业务,本无可厚非。但房地产信贷市场巨大的收益却令雷曼兄弟在战略上犯了急于求成的病症(美林、贝尔斯登、摩根士丹利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即使在房地产市场由盛转衰的2007年,雷曼兄弟的商业地产债券业务仍然增长了13%。然而,过于倚重房地产信贷市场却使雷曼兄弟面临的系统风险不断增大。虽然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市场流动性泛滥,投资者被乐观情绪所蒙蔽,雷曼兄弟收益颇丰;但一旦市场形势恶化或崩溃,后果将不堪设想。

事实上,雷曼兄弟的跟头正是栽在与房地产相关的证券业务上。雷曼兄弟旗下那些难于估值的证券化产品约相当于其净资产的倍。在美国的投资银行中,只有美林的这一比例高于雷曼兄弟,但其规模比雷曼兄弟大得多。更何况,美林

还有数十亿美元能够迅速变现的资产,并且不会影响到其主营业务,所以它所承受的风险比雷曼兄弟低得多。

3、产品风险不断积聚

随着近年美国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华尔街很多回报颇丰的业务纷纷实现了商品化,其中包括替客户交易和认购债券。在这一趋势下,美国投资银行纷纷开发回报率更高的产品,按揭贷款类有价证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债券在为美国投资银行赚取真金白银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它们的业务结构,主要体现在对客户的依赖较低,而对于自营交易的依赖大大增强。在美国五大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中,交易业务所占比重超过60%,其中大部分源自自营交易,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该比例仅为40%。

2004年后,随着全球廉价短期资金的增多,美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为此,雷曼兄弟进一步加强了杠杆收购和住房抵押证券业务。同美国银行或摩根大通不同,雷曼及其他独立投资银行没有稳定的零售存款基础用来购买有价证券。它们依赖需要不断进行再融资的短期借款,这就使得雷曼兄弟等投资银行的杠杆率(总资产/自有资本)逐步增大,市场风险也进一步增大。在市场行情较好时,收益与杠杆率成正比;一旦市场行情恶化,公司的损失也将成倍增加。2008年第二季度,雷曼的资产负债表中有形资产净值仅为亿美元,而资产总额却高达亿美元。从1998 年~2007 年,雷曼兄弟的固定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66%下降到31%。与此同时,风险也在与日俱增。

(二)管理失当:风险管控能力不足

1、风险意识不足

20世纪70年代后,雷曼兄弟在业务上的风生水起助长了公司的盲目乐观和自满情绪。 1993年后,雷曼兄弟的业务更是在现任CEO福尔德的带领下突飞猛进,逐渐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置之脑后。即便是2008年年初,花旗、美林和摩根士丹利都警告说,房地产泡沫比预期严重得多,并很可能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时,雷曼兄弟仍坚持认为形势并非如想像中那样坏。2007年10月,雷曼还与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合作,按原计划投入222亿美元杠杆收购了某一公寓住宅开发

商。对危机的漠视和风险控制意识的不足最终把雷曼兄弟推向覆灭的边缘。

2、“富翁效应”推波助澜

物质激励在雷曼兄弟的人力资源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优厚待遇令优秀人才纷至沓来。为了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雷曼兄弟鼓励员工持股,相当比例的员工报酬以公司股票和期权的方式支付,且锁定期比其他投资银行更长。2006年,雷曼兄弟的员工持股比例达到30%。员工持股在雷曼兄弟造就了一批富翁,持股市值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员工就有200多人,由此产生的“富翁效应”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富翁效应”在极大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同时,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在缺乏完善制约机制的情况下,金钱诱惑就有可能成为“诱致犯罪”的源头。例如巨大的财富激励为雷曼施行冒险政策推波助澜,因为只有不断冒险才有可能不断推高股价,职业经理人们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美国房地产泡沫高峰期,雷曼兄弟还会继续向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很显然,这是典型的物质诱惑引致的疯狂。

3、错失自救良机

实际上,本次金融风暴早有端倪,2008年3月,贝尔斯登倒闭之时,雷曼兄弟就应该引以为戒。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并未引起雷曼兄弟管理层足够的重视,公司错过了化解风险的绝佳时机。究其原因,雷曼管理层盲目乐观,认为“雷曼不是贝尔斯登”,在最后的并购谈判中对韩国开发银行的要价过高,最终导致形势无可挽回。

三、财务管理目标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雷曼兄弟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雷曼兄弟公司正式成立于1850年,在成立初期,公司主要从事利润比较丰厚的棉花等商品的贸易,公司性质为家族企业,且规模相对较小,其财务管理目标自然是利润最大化。在雷曼兄弟公司从经营干洗、兼营小件寄存的小店逐渐转型为金融投资公司的同时,公司的性质也从一个地道的家族企业逐渐成长为在美

国乃至世界都名声显赫的上市公司。由于公司性质的变化,其财务管理目标也随之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其原因包括:(1)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资本市场体系,因此,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能够获得更好的企业外部环境支持;(2)与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考虑了不确定性、时间价值和股东资金的成本,无疑更为科学和合理;(3)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可以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股价来确定,比较容易量化,操作上显得更为便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雷曼兄弟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二)雷曼兄弟破产的内在原因: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当雷曼兄弟公司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其财务管理目标之后,公司迅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成闻名于世界的华尔街金融巨头,但同时,由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利益主体单一(仅强调了股东的利益)、适用范围狭窄(仅适用于上市公司)、目标导向错位(仅关注现实的股价)等原因,雷曼兄弟最终也无法在此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

股东财富最大化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其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因此企业的发展理所当然应该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而在股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股东财富最大化就表现为股票价格最高化,即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股东财富达到最大。

为了使本公司的股票在一个比较高的价位上运行,雷曼兄弟公司自2000年始连续七年将公司税后利润的92%用于购买自己的股票,此举虽然对抬高公司的股价有所帮助,但同时也减少了公司的现金持有量,降低了其应对风险的能力。过多关注公司股价短期的涨和跌,也必将使公司在实务经营上的精力投入不足,经营重心发生偏移,使股价失去高位运行的经济基础。因此,因股东财富最大化过多关注股价而使公司偏离了经营重心是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推进剂。

股东财富最大化仅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雷曼兄弟破产的内在原因。雷曼兄弟自1984年上市以来,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了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同时,在公司中形成了股东阶层(所有者)与职业经理阶层(经营者)。股东委托职业经理人代为经营企业,其财务管理目标是为达到股东财富最大化,并通过会计报表获取相关信息,了解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理财目标的实现程度。上市之后的雷曼兄弟公司,实现了14年连续盈利的显著经营业绩和10年间高达1103%的股东回报率。然而,现代企业是多种契约关系的集合体,不仅包括股东,还包括债权人、经理层、职工、顾客、政府等利益主体。股东财富最大化片面强调了股东利益的至上性,而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导致雷曼兄弟公司内部各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频繁爆发,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其员工持股比例高达37%,但主人翁意识淡薄。另外,雷曼兄弟公司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导致公司过多关注股东利益,而忽视了一些公司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加剧了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也是雷曼兄弟破产的原因之一。

四、雷曼兄弟破产的内部原因

(1)进入不熟悉的业务,且发展太快,业务过于集中

作为一家顶级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注重于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证券发行承销,兼并收购顾问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固定收益产品、金融衍生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飞速发展,雷曼兄弟也大力拓展了这些领域的业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为华尔街上的“债券之王”。

在2000年后房地产和信贷这些非传统的业务蓬勃发展之后,雷曼兄弟和其它华尔街上的银行一样,开始涉足此类业务。这本无可厚非,但雷曼的扩张速度太快(美林、贝尔斯登、摩根士丹利等也存在相同的问题)。近年来,雷曼兄弟一直是住宅抵押债券和商业地产债券的顶级承销商和账簿管理人。即使是在房地产市场下滑的2007年,雷曼兄弟的商业地产债券业务仍然增长了约13%。这样一来,雷曼兄弟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非常大。在市场情况好的年份,整个市场都在

向上,市场流动性泛滥,投资者被乐观情绪所蒙蔽,巨大的系统性风险给雷曼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可是当市场崩溃的时候,如此大的系统风险必然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雷曼兄弟“债券之王”的称号同时也暗示了它的业务过于集中于固定收益部分。近几年,虽然雷曼也在其它业务领域(兼并收购、股票交易)方面有了进步,但缺乏其它竞争对手所具有的业务多元化的特点。对比一下,同样处于困境的美林证券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将它所投资的股权脱手而换得急需的现金,但雷曼就没有这样的应急手段。这一点上,雷曼和此前被收购的贝尔斯登颇为类似。

(2)自身资本太少,杠杆率太高

以雷曼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与综合性银行(如花旗、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等)不同,它们的自有资本太少,资本充足率太低。为了筹集资金来扩大业务,它们只好依赖债券市场和银行间拆借市场:在债券市场发债来满足中长期资金的需求,在银行间拆借市场通过抵押回购等方法来满足短期资金的需求(隔夜、7天、一个月等)。然后将这些资金用于业务和投资,赚取收益,扣除要偿付的融资代价后,就是公司运营的回报。就是说,公司用很少的自有资本和大量借贷的方法来维持运营的资金需求,这就是杠杆效应的基本原理。借贷越多,自有资本越少,杠杆率(总资产/自有资本)就越大。杠杆效应的特点就是,在盈利的时候,收益是随杠杆率放大的;但当亏损的时候,损失也是按杠杆率放大的。近年来由于业务的扩大发展,华尔街上的各投行已将杠杆率提高到了危险的程度。

(3)所持有的不良资产太多,遭受巨大损失

雷曼兄弟所持有的很大一部分房产抵押债券都属于第三级资产(Level 3 Assets)。雷曼作为华尔街上房产抵押债券的主要承销商和账簿管理人,将很大一部分难以出售的债券都留在了自己的资产表上。这样的债券评级很高(多数是AAA评级,甚至被认为好于美国国债),所以利率很低,不受投资者的青睐,卖不出去,雷曼(包括其它投行)将它们自己持有,认为风险会很低。但问题是,这些债券并没有一个流通的市场去确定它们的合理价值。这同股票及其它易于流通的证券不同,没有办法按市场来判断损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持有者所能做的

就是参考市场上最新交易的类似产品,或者是用自己的特有的模型来计算损益。因此,对于类似的产品,不同金融机构的估值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另外,由于这些产品的复杂程度较高,大家往往依赖第三方(比如标准普尔等)提供的评级和模型去估值,而不做认真细致的分析。最后,业务部门的交易员和高层有将此类产品高估的动机。因为如果产品估价越高,售出的产品越多,那么本部门的表现就越好,年底的时候分得的奖金就越多。因此,很多人往往只顾及眼前利益,而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甚至认为很可能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小结与启示

由以上分析可见,雷曼兄弟在金融风暴中轰然倒下是外部和内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02年~2007年,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大,美国房地产市场形成泡沫。在这个过程中,雷曼兄弟进入房地产市场过快、过度,发行房产抵押等债券失去控制,而其面对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又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不良资产在短期内大幅贬值,使其陷入危机。

随着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对雷曼兄弟产生的恐慌情绪加深,导致短期内客户将业务和资金大量转移,导致其股价暴跌,进一步加剧了雷曼兄弟的资金流失。同时,债权人调低雷曼的信用等级,导致其融资成本大幅上升,业务模式崩溃。以上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叠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从本质上讲,制造业和金融行业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需要产品创新、品牌塑造、不断在专业化与多元化、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等。雷曼兄弟的教训,不仅为中国金融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了绝佳的反面教材,对于面临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等众多因素,正在迈向国际化的中国制造业,也有特别的警示意义。

一、关于财务管理目标

1.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性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从事财务管理活动的根本指导,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了企业建立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组织、遵循什么样的财务管理原则,运用什么样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建立什么样的财务指标体系。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决策的基本准则,每一项财务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因此,无论从理论意义还是从实践需要的角度看,制定并选择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2.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原则

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需遵循如下原则:①价值导向和风险控制原则。财务管理目标首先必须激发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但同时也必须时刻提醒经营者要控制经营风险。②兼顾更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偏袒少数人利益的原则。企业是一个多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载体,财务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过程,而不是激发矛盾的过程。③兼顾适宜性和普遍性原则。既要考虑财务管理目标的可操作性,又要考虑财务管理目标的适用范围。④绝对稳定和相对变化原则。财务管理目标既要保持绝对的稳定,以便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又要考虑对目标的及时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3.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启示

综上所述,我认为雷曼兄弟公司奉行的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其他的财务管理目标,如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甚至包括非主流财务管理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都在存在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

因此,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可以同时选择两个以上的目标,以便克服各目标的不足,在确定具体选择哪几个组合财务管理目标时可遵循以下原则:①组合后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提高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②组合后的财务管理目标之间必须要有主次之分,以便克服各财务管理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其他

1、正确看待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大大增强了资产的流通性,为资本市

场的繁荣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无限制的金融创新却很危险,因为其依赖复杂的数学模型,包含的很多概率在现实中不可模拟。因此看待和使用金融创新应保持谨慎的态度。

2、保持合理的业务结构。面对激烈的竞争,业务多元化成为投行保持利润的选择。但是,合理的业务结构才是投行安全性与盈利性的平衡砝码。风险不同、优势不同的业务对投行既是差异化的需要,也是安全性的需要。业务结构不平稳带来的潜在隐患可能因外界环境而突然爆发。

3、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投资银行拉高杠杆率制造放大效应,在经济下行时损失成倍扩大。没有存款来源的资本优势,加之大量不良资产,投行的资金体系存在极大的风险。金融机构内部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将杠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之内,注重资本结构和资产质量。

4、防范道德风险。投资银行家为了获得高额收益加剧了系统风险。因此,投资银行需要设置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在注重业绩数量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业务质量;另外,金融机构内部应在制度层面上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形成良好的行业形象和职业精神。

5、完善评级和监管体系。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不力的政府监管放纵了投行的业务,仅仅靠行业的自律显然是不够的。相关部门应该结合投行业务的特殊性予以监管,坚持客观公正的评价,保证其健康稳健的发展,对投资者负责,也保证了整个金融体系良好运行。

有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怎样才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企业所处的财务管理环境?

问题二:怎样的财务管理目标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问题三:金融监管机构如何避免因金融机构的短期激励而威胁到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导致此次雷曼兄弟破产的原因众多,薪酬制度是其中之一,过于强调

短期收益的薪酬激励使金融机构高管层大量从事高杠杆倍数的投资,因此应当使薪酬制度与股东利益、公司和金融系统的稳定相协调。

上述问题能否成功解决将直接影响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以及以后大型金融机构破产,然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却是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任义涛.2011.雷曼兄弟破产的前因后果——基于金融危机背景的分析.硕士论文.

【2】刘胜强,卢凯,程惠峰.2009.雷曼兄弟破产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启示.财务与会计.12:18-19.

【3】薛旭娜.2009.浅析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及启示.中国商界.1:50.

【4】陈策.2009.雷曼兄弟破产的反思.财会月刊.10:69-70.

【5】张继德.2009.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过程、原因和启示.金融与投资.6(12):48-53.

商业银行内控案例分析

3.5 A市农村商业银行内控方面的案例分析 中国银行业操作风险最突出的特点就体现在银行业案件上,案件的发生除了一些外部因 素,更重要的是银行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近年来金融机构发生的案件涵盖了银行日常经营 的各个领域,如存款、贷款、现金管理及金库、票据、银行卡、外部侵害等[45],这些案件的 发生,不仅带来巨大损失,而且容易引发外界对银行业的信任危机,影响金融秩序的稳定。因此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防范各类金融风险也就成了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下面就从A市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四个案例进行分析。这四个案例主要发生在柜台业务、信贷业务、资金业务这几个业务环节,而且均与员工的业务操作息息相关。这几个业务正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 内部控制的重点业务范围,这些风险也正是全面风险控 制理论要素中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监控活动、监督与纠正等环节出现漏洞所造成,因此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5.1柜员卷款潜逃案例 2007年4月,原A市农村合作信用联社某信用社主任接到其辖下某分社柜员李某报告,说一同上班的梁某突然不见了,由梁某保管的钱箱也不见了。信用社主任马上和相关人 员赶到现场,经查看录像,发现梁某趁李某上厕所之际,拿着其保管的钱箱开着无牌摩托车 逃走了。经清点账务,发现梁某带走的现金有人民币30多万元。事后经多方追踪,梁某在 藏匿近1年之后终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款项由其本人及家属筹款归还。 3.5.1.1案例分析 从该案的作案手段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银行员工出现思想道德风险问题。据调查了解,梁某产生偷盗库款的最重要原因是参于赌博,因赌博输了,无力偿还欠款,故产生了直接盗取银行资金的念头。 2、网点内部控制环境出现漏洞,给梁某可乘之机。因当时梁某所处的分社虽有三名员 工,但其中一名员工管理农贷,经常不在网点,实际上网点内只有两名员工,因此当其中一 人上厕所时,网点内就只有梁某一人,缺少了第三者的监督,给梁某以拿钱离开的机会。 3、监督环节出现漏洞,信用社对员工的管理不到位。因梁某染上赌博已有一段时间, 但一同上班的同事及其领导并未查觉其这一异常行为,导致未能及时给予教育,造成其最终 走上犯罪道路。 4、对网点的现金库存管理出现漏洞。据调查了解,该网点平时的现金库存量并不大, 但梁某在作案前一天向上级申领了20万现金,这一异常情况并未引起上级管理部门的重 视,以致给梁某提供了作案的机会。 3.5.1.2案例的教训和启示

风险管理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目录 1.雷曼兄弟简介 (1) 2.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1) 3.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分析 (3) 3.1 自身原因 (3) 3.2 外部原因 (6) 4.应对措施及建议 (8)

1.雷曼兄弟简介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具有158年的历史。其雄厚的财务实力,以及“全球最具实力股票债券承销交易商”的名号可以追述到一个世纪前。 雷曼公司的业务能力一直受到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广泛认可。它不仅担任这些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同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由此,它在很多业务领域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股票、固定收益、交易和研究、投资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以及风险投资。这一切都有助于雷曼兄弟稳固其在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商业周刊》评选雷曼兄弟公司为2000年最佳投资银行,《国际融资评论》授予其2002年度最佳投资银行称号,其整体调研实力也高居《机构投资者》排名榜榜首。 这样一家信誉名声都响彻业界的全球性多元化投资银行,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15日,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加剧的形势下,丢盔弃甲。根据美国破产法,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向美国联邦破产法庭递交破产保护申请。以资产衡量,这是美国金融业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 2.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表1罗列了自2007年夏天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市场上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雷曼兄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破产的。 表1 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3.1自身原因 1. 进入不熟悉的业务,且发展太快,业务过于集中。 作为一家顶级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注重于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证券发行承销,兼并收购顾问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固定收益产品、金融衍生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飞速发展,雷曼兄弟也大力拓展了这些领域的业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为华尔街上的“债券之王”。 在2000年后房地产和信贷这些非传统的业务蓬勃发展之后,雷曼兄弟和其它华尔街上的银行一样,开始涉足此类业务。这本无可厚非,但雷曼的扩张速度太快(美林、贝尔斯登、摩根士丹利等也存在相同的问题)。雷曼兄弟破产前的几年一直是住宅抵押债券和商业地产债券的顶级承销商和账簿管理人。即使是在房地产市场下滑的2007年,雷曼兄弟的商业地产债券业务仍然增长了约13%。这样一来,雷曼兄弟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非常大。在市场情况好的年份,整个市场都在向上,市场流动性泛滥,投资者被乐观情绪所蒙蔽,巨大的系统性风险给雷曼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可是当市场崩溃的时候,如此大的系统风险必然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2. 财务结构不合理,自身资本太少,杠杆率太高且过度依赖短期融资。 以雷曼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与花旗、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等综合性银行不同,它们的自有资本太少,资本充足率太低。为了筹集资金来扩大业务,它们只好依赖债券市场和银行间拆借市场,在债券市场发债来满足中长期资金的需求,在银

雷曼兄弟破产中的风险启示

雷曼兄弟破产中的风险启示 摘要:2008年是华尔街的多事之秋,金融海啸的席卷对整个金融圈进行洗牌,有的幸存,有的丧命。雷曼的破产无疑对业界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所有人在震撼的同时,所有人在震撼的同时也有必要冷静下来分析其有往昔的辉煌逐步走向灭亡的原因,得到自己的一点启示。本文将从雷曼破产的外部及自身原因分析,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阐述几点所得。 关键词:雷曼风险预防意识抗风险能力风险管理决策 一、案情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按照美国公司破产法案的相关规定提交了破产申请,成为了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金融公司。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是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2007年,雷曼在世界500强排名第132位,2007年年报显示净利润高达42亿美元,总资产近7 000亿美元。从2008年9月9日,雷曼公司股票一周内股价暴跌77%,公司市值从112亿美元大幅缩水至25亿美元。第一个季度中,雷曼卖掉了1/5的杠杆贷款,同时又用公司的资产作抵押,大量借贷现金为客户交易其他固定收益产品。第二个季度变卖了1 470亿美元的资产,并连续多次进行大规模裁员来压缩开支。然而雷曼的自救并没有把自己带出困境。华尔街的“信心危机”,金融投机者操纵市场,一些有收购意向的公司则因为政府拒绝担保没有出手。雷曼最终还是没能逃离破产的厄运。 二、破产原因 1.外部原因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此次次贷危机,造成整个证券市场流动性危机形成了。更糟糕的是由于这些这一轮由次级贷款问题演变成的信贷危机中,众多金融机构因资本金被侵蚀和面临清盘的窘境,这其中包括金融市场中雄极一时的巨无霸们。贝尔斯登、“两房”、雷曼兄弟、美林、AIG 皆面临财务危机或被政府接管、或被收购或破产收场,而他们曾是美国前五大投行中的三家,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和大型政府资助机构。在支付危机爆发后,各家机构股价均较52 周最高值下降98%或以上。六家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超过4.8万亿美元。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的在次贷危机中分别减值32 亿、138 亿及522 亿美元,总计近700 亿美元,而全球金融市场减记更高达5,573 亿美元。因减值造成资本金不足,所以全球各主要银行和券商寻求新的投资者来注入新的资本,试图度过难关。 2.雷曼兄弟自身的原因 (1)进入不熟悉的业务,且发展太快,业务过于集中。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固定收益产品、金融衍生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飞速发展,雷曼兄弟也大力拓展了这些领域的业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为华尔街上的“债券之王”。雷曼兄弟“债券之王”的称号固然是对它的褒奖,但同时也暗示了它的业务过于集中于固定收益部分。近几年,虽然雷曼也在其它业务领域方面有了进步,但缺乏其它竞争对手所具有的业务多元化。 (2)自身资本太少,杠杆率太高 雷曼的自有资本太少,资本充足率太低。为了筹集资金来扩大业务,它们只好依赖债券市场和银行间拆借市场,然后将这些资金用于业务和投资,赚取收益。就是说,公司用很少的自有资本和大量借贷方法来维持运营的资金需求,这就是杠杆效应的基本原理。借贷越多,自有资本越少,杆率就越大。杠杆效应的特点就是,在赚钱的时候,收益是随杠杆率放大的;但当亏损的时候,损失也是按杠杆率放大的。所以说杠杆效应是一柄双刃剑。 三、从中得到的风险启示 1.提高风险预防意识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明企业越大,企业家越要有危机意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巨额银行存款不翼而飞的内控教训和启示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巨额银行存款不翼而飞的内控教训 和启示 一.案例介绍:中国银行河松街支行10亿元存款失踪案 2005年1月4日,东北高速公司在河松街支行对账时,河松街支行出具的该公司截至2004年12月31日电脑打印的银行对账单结果显示,公司两个账户应有的存款余额近3亿元只剩下7万多元,其余存款去向不明。 此外,东北高速子公司———黑龙江东高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存于该行的530万元资金也去向不明。与此同时,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也神秘“失踪”。东北高速随即向警方报案。 警方后来调查发现,此案10亿元资金涉及东北高速在哈尔滨河松街支行的两个账户中共计存款余额2.9337亿元;东北高速子公司———黑龙江东高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存于该行的530万元资金;黑龙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所存的3亿余元资金;黑龙江社保局1.8亿元资金;同时,东高投资存在大庆市农业银行的履约保证金2427.98万元亦被悉数卷走。 事后查明,该行行长高山以跳票飞单的形式,利用高息获得巨额存款,在休眠期串通世纪绿洲系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李东

哲通过地下钱庄将超过10亿元的资金汇往国外,并顺利出境。 二.案件分析 这次中行巨额资金被高山卷走主要利用了银行内部有一种 叫“飞单”或“跳票”的融资手段。即用高息揽存的方法,把企业的大额资金套进指定银行,然后通过各种手段把固定期限的存款划转到另一家企业的账 户上使用,到期限结算时再把本金连同利息“回笼 ”,从而完成一次交易。一般贷方只需将钱以“活期”形式存入指定银行,然后自己拿着高息承诺的存款凭据。贷方惟一的“代价”是要签一份书面文件,并加盖法人印鉴和本单位支票专用印鉴,承诺一年的“休眠期”之内不得支取这笔款项。 按照知情人士说法,持有大量资金的企业高管人员将资金存入河松街支行,私下必然有利益交易。客户将存款户开到该支行后,将被许以好处。即一些银行吸引大量资金后会将一部分资金体外循环,派生高利给当事人回扣。 包括东北高速在内的多家企业,将账户开在河松街支行后,运用支票的形式将资金转移到河松街支行的账上,然后通过背书转让或者其他转账方式转至其他账户用作它途;同时,河松街支行向企业出具虚假的存款凭证和对账单,维持资金

雷曼兄弟案例

雷曼兄弟案例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公司正式申请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所规定的程序破产,即所谓破产保护。雷曼兄弟公司,作为曾经在美国金融界中叱咤风云的巨人,在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也无奈破产,这不仅与过度的金融创新和乏力的金融监管等外部环境有关,也与雷曼公司本身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雷曼兄弟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雷曼兄弟公司正式成立于1850年,在成立初期,公司主要从事利润比较丰厚的棉花等商品的贸易,公司性质为家族企业,且规模相对较小,其财务管理目标自然是利润最大化。在雷曼兄弟公司从经营干洗、兼营小件寄存的小店逐渐转型为金融投资公司的同时,公司的性质也从一个地道的家族企业逐渐成长为在美国乃至世界都名声显赫的上市公司。由于公司性质的变化,其财务管理目标也随之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其原因至少有:(1)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资本市场体系,因此,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能够获得更好的企业外部环境支持;(2)与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考虑了不确定性、时间价值和股东资金的成本,无疑更为科学和合理;(3)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可以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股价来确定,比较容易量化,操作上显得更为便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雷曼兄弟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二、雷曼兄弟破产的内在原因: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当雷曼兄弟公司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其财务管理目标之后,公司迅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成闻名于世界的华尔街金融巨头,但同时,由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利益主体单一(仅强调了股东的利益)、适用范围狭窄(仅适用于上市公司)、目标导向错位(仅关注现实的股价)等原因,雷曼兄弟最终也无法在此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于雷曼兄弟公司来

财务管理目标案例-雷曼兄弟

补充案例: 雷曼兄弟破产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启示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公司正式申请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所规定的程序破产,即所谓破产保护。雷曼兄弟公司,作为曾经在美国金融界中叱咤风云的巨人,在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也无奈破产,这不仅与过度的金融创新和乏力的金融监管等外部环境有关,也与雷曼公司本身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以下从公司内部财务的角度深入剖析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原因。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雷曼兄弟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雷曼兄弟公司正式成立于1850年,在成立初期,公司主要从事利润比较丰厚的棉花等商品的贸易,公司性质为家族企业,且规模相对较小,其财务管理目标自然是利润最大化。在雷曼兄弟公司从经营干洗、兼营小件寄存的小店逐渐转型为金融投资公司的同时,公司的性质也从一个地道的家族企业逐渐成长为在美国乃至世界都名声显赫的上市公司。由于公司性质的变化,其财务管理目标也随之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其原因至少有:(1)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资本市场体系,因此,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能够获得更好的企业外部环境支持;(2)与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考虑了不确定性、时间价值和股东资金的成本,无疑更为科学和合理;(3)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可以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股价来确定,比较容易量化,操作上显得更为便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雷曼兄弟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二、雷曼兄弟破产的内在原因: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当雷曼兄弟公司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其财务管理目标之后,公司迅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成闻名于世界的华尔街金融巨头,但同时,由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利益主体单一(仅强调了股东的利益)、适用范围狭窄(仅适用于上市公司)、目标导向错位(仅关注现实的股价)等原因,雷曼兄弟最终也无法

商业银行内控案例分析

3.5 A 市农村商业银行内控方面的案例分析 中国银行业操作风险最突出的特点就体现在银行业案件上,案件的发生除了一些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银行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近年来金融机构发生的案件涵盖了银行日常经营的各个领域,如存款、贷款、现金管理及金库、票据、银行卡、外部侵害等[45],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仅带来巨大损失,而且容易引发外界对银行业的信任危机,影响金融秩序的稳定。因此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防范各类金融风险也就成了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下面就从A 市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四个案例进行分析。这四个案例主要发生在柜台业务、信贷业务、资金业务这几个业务环节,而且均与员工的业务操作息息相关。这几个业务正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内部控制的重点业务范围,这些风险也正是全面风险控制理论要素中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监控活动、监督与纠正等环节出现漏洞所造成,因此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5.1 柜员卷款潜逃案例 2007 年4 月,原A 市农村合作信用联社某信用社主任接到其辖下某分社柜员李某报告,说一同上班的梁某突然不见了,由梁某保管的钱箱也不见了。信用社主任马上和相关人员赶到现场,经查看录像,发现梁某趁李某上厕所之际,拿着其保管的钱箱开着无牌摩托车逃走了。经清点账务,发现梁某带走的现金有人民币30 多万元。事后经多方追踪,梁某在藏匿近1 年之后终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款项由其本人及家属筹款归还。 3.5.1.1 案例分析 从该案的作案手段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银行员工出现思想道德风险问题。据调查了解,梁某产生偷盗库款的最重要原因是参于赌博,因赌博输了,无力偿还欠款,故产生了直接盗取银行资金的念头。 2、网点内部控制环境出现漏洞,给梁某可乘之机。因当时梁某所处的分社虽有三名员工,但其中一名员工管理农贷,经常不在网点,实际上网点内只有两名员工,因此当其中一人上厕所时,网点内就只有梁某一人,缺少了第三者的监督,给梁某以拿钱离开的机会。 3、监督环节出现漏洞,信用社对员工的管理不到位。因梁某染上赌博已有一段时间,但一同上班的同事及其领导并未查觉其这一异常行为,导致未能及时给予教育,造成其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4、对网点的现金库存管理出现漏洞。据调查了解,该网点平时的现金库存量并不大,但梁某在作案前一天向上级申领了20 万现金,这一异常情况并未引起上级管理部门的重视,以致给梁某提供了作案的机会。 3.5.1.2 案例的教训和启示 该案例的发生,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事后原A 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通过多种措施

企业内控控制与制度设计案例分析参考答案(部分)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项目一内部控制与制度设计基础 [案例分析1] 参考答案: 巴林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设置上存在下列缺陷使得欺诈行为有可能发生,而且欺诈金额又是如此之大。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存在缺陷。 该案例中,交易员一方面控制着交易行为而另一方面又控制着对交易的记录,这违背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中“执行与记录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分离”的基本要求。 2、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报告控制及内部控制缺陷的改进控制均存在问题。 该案例中,当巴林银行的内部审计师意识到交易员一方面控制着交易行为而另一方面又控制着对交易的记录后,管理层仍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说明了巴林银行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报告控制及内部控制缺陷的改进控制均存在问题。 [案例分析2] 参考答案: 1.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上存在内部环境控制缺陷,从而无法防止欺诈行为的发生。 该案例中,一方面公司的总裁、财务总监和主计长等关键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低下,串通舞弊,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失灵”,另一方面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上存在关键管理人员工作岗位轮换控制缺陷,从而无法防止类似欺诈行为的发生。 2.结合该公司的具体情况,欲阻止这种欺诈行为的发生,应设计如下内部控制制度:(1)公司应根据不同层级人员的职责权限,结合不同层级人员对实现公司内控目标的影响程度和不同要求,分别制定适合不同层级人员的职业操守准则或者行为守则,并明确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高级管理人员应恪守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职业操守。 (2)建立轮岗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关键工作岗位轮换,通过轮换及时发现存在的错弊情况,或抑制不法分子的不良动机。 (3)建立反舞弊机制。公司应当明确反舞弊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及其主要内容;建立并完善投诉、举报管理制度;发生舞弊事件后,在补救措施中应有评估和改进内部控制的书面报告,对舞弊者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将结果向内部及必要的外部第三方通报。 项目二货币资金控制与制度设计 [案例分析1] 参考答案: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讲解:魏雪组员:付晓玥王菲菲李丽霞 案情介绍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是一家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通过设于全球48座城市之办事处组成的一个紧密连接的网络积极地参与全球的资本市场业务,管理网络是由设在纽约的世界总部和设在伦敦、东京和香港的地区总部来统筹和管理。 雷曼兄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发源地是阿拉巴马州广袤的农田以及蒙哥马利市。雷曼三兄弟亨利、伊曼纽、麦尔,来自德国的巴伐利亚,在蒙哥马利落脚。他们看准了蒙哥马利作为“棉花之都”的巨大潜力,于是专注于从事棉花生意,由此可见他们眼光独特。 1850年,三兄弟创立“雷曼兄弟”,专营贸易与干货买卖。雷曼兄弟这家金融巨擘1868年开始挂牌经营,决定将公司从蒙哥马利搬到曼哈顿下城,不仅成立了纽约棉花交易所,而且进军股票与债券买卖。雷曼兄弟出售债券帮助阿拉巴马州筹资。也出资协助成立咖啡交易所与石油交易所。雷曼兄弟和华尔街的家族合作,创建商业国家银行、制造商信托银行等。20世纪初,雷曼兄弟和高盛合作,共同为史都贝克、通用雪茄公司、席尔斯连锁百货公司等企业筹措创业资金。雷曼兄弟家族事业横跨四个世代:始于1850年阿拉巴马州棉花田,一直延续到1969年重要掌门人巴比雷曼过世为止,将近有120年辉煌的历史。这段时间雷曼兄弟不仅从市场筹资,而且协助伍尔沃斯、梅西百货等零售巨头筹资;扶植美国航空、环球航空、泛美航空等航空公司;代替康宝农场、宝石茶等企业筹资。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正式申请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所规定的程序破产,即所谓破产保护。以资产衡量, 这是美国金融业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雷曼兄弟公司,作为曾经在美国金融界中叱咤风云的巨人,在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

关于雷曼兄弟破产案件的案例分析,仅供参考!!!

《注会经济法》课程考查论文 关于雷曼兄弟破产案件的案例分析 摘要 雷曼兄弟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服务公司,同时也是美国国库券市场的主要理商。它参与的业务包括投资银行,股票,固定收益销售,研究和交易,投资管理,私人股本和私人银行业务。 雷曼兄弟作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战绩,在业界享有盛誉。其中CEO Richard Fuld 在1993即成为雷曼的最高领袖,它多次带领雷曼避免破产的命运,一次次走向辉煌。 这一次雷曼兄弟走向破产对整个金融界都是不小的冲击。所有人在震撼的同时,也有必要冷静下来分析其由往昔的辉煌逐步走向毁灭的原因,同时得到了我国在发展资本市场时的一点启示。 关键字: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启示 雷曼兄弟公司由德国移民亨利、埃马努埃尔和迈尔于1850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哥马利城创建,目前已拥有158年历史,其主要业务投资银行、私人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雷曼兄弟公司总部现设在美国纽约,在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设有地区总部。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雷曼兄弟公司是大力推广新型融资方式的先行者之一,曾帮助大量急需资金的公司成功融资。20世纪60、70年代,雷曼兄弟公司开始拓展其在全球的业务。 2000年,雷曼兄弟公司股票价格首次达到每股100美元。 2002年,雷曼兄弟公司开设财富和资产管理分支业务。至2005年,该分支业务管理下的资产总值达1750亿美元。 2007年,雷曼兄弟公司净收入、净利润和每股收益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 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雷曼公司因持有大量抵押贷款证券,资产大幅缩水,公司股价在次贷危机后的一年之内大幅下跌近95%。该公司财报显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集 目录 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 案例二:雷曼兄弟破产 案例三: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 案例四:“中航油”事件 案例五: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 案例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 案例七:越南金融危机 案例八:深发展15亿元贷款无法收回 案例九:AIG 危机 案例十:中国金属旗下钢铁公司破产 案例十一:俄罗斯金融危机 案例十二:冰岛的“国家破产”

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 一、案情 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 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巴林银行在1994年底税前利润仍为亿美元,而仅仅不到3个月后,它就因衍生工具上巨额损失而破产。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破产的6个月前,其CEO还公开宣称公司运行良好,风险极低,在申请破产的前1个月前,还被新加坡证券委员会授予“最具透明度的企业”。 3.原因复杂,不易监管。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产生既有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全球化等宏观因素,也有管理层疏于监督、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不充分等微观因素,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即使是非常严格的监管制度,也不能完全避免风险。像法兴银行这个创建于拿破仑时代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不可谓不严,但凯维埃尔还是获得了非法使用巨额资金的权限,违规操作近一年才被发现。这警示我们,再严密的规章制度,再安全的电脑软件,都可能存在漏洞。对银行系统的风险控制,绝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市场繁荣之际,应警惕因盈利而放松正常监管。

从内部控制浅谈巴林银行的倒闭事件

从内部控制浅谈巴林银行的倒闭事件

从内部控制浅谈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摘要:1995年巴林银行的倒闭向世人敲响了金融业内部控制的警钟。反思巴林银行倒闭的成因,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成为了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对巴林银行倒闭案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运行是企业发现、纠正错误行为, 防止财务造假的重要措施。建议企业要从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和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风险控制和内部审计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内部控制建设。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控制,控制环境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发展 内部控制概念最早由外部审计界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以账为基础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环境,环境压力迫使审计界必须探寻新的审计理论和寻找新的审计方法。这样为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提高审计效率控制审计风险,开始提出内部控制概念,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评审来确定审计师可能承担的审计风险和需要执行的审计业务量。 内部控制自提出后一般认为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其核心思想是一项经济业务通过分工由不同的人共同完成,从而形成相互制约和牵制,并通过账目核对确保经济业务得到正确记录,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这个时期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两个部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其中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内部管理控制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确保企业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实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 第三,内部结构控制。20世纪80年代外部审计界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将内部控制界定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以及控制程序三个部分。这一阶段,内部控制不仅包含了与企业经营效率和经营目标实现有关的内容,而且还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与资产安全完整。这从内部控制结构的定义看出,即“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与程序。”这更突出了控制环境

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分析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我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本报告亦可由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和/或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于香港提供本报告的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要点: 华尔街上赫赫有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经历了158年的风雨之后,在美国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时申请破产保护。这一事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将是长远而深刻的。 我们在分析其风险的成因和申请破产保护的原因时,发现造成这一悲剧性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整个市场基本层面的变化和不稳定而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也有雷曼公司自身的问题带来的特殊性风险。在大的方面,是从2007年夏天开始的次贷危机,和在雷曼破产前后市场所发生的信心信用恐慌等;在公司自身方面,雷曼近年来发展过快过热,自身的资本充足率不足而导致杠杆率太高,所持的问题资产太多,以及公司的管理层没有能够抓住机会很好地应对危机等。雷曼的问题,当然也与美国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失误有关,这包括其监管理念、力度、和具体监管要求等。 中金公司研究部 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分析 2008年10月6日 策略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我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本报告亦可由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有限公司和/或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于香港提供。本报告的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2 目录 1. 雷曼兄弟简史 (3) 2. 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5) 3. 雷曼兄弟破产分析 (8) 4. 美国证券风险监管的要求和不足 (18) 5. 注释 (20)

雷曼兄弟财务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雷曼兄弟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雷曼兄弟的破产过程 2008年3月18日雷曼兄弟宣布,受信贷市场萎缩影响,其第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大幅下降57%,股价下挫近20%。 4月1日为了平息市场对资金短缺的疑虑,雷曼兄弟发行40亿美元的可转换特别股;受此消息激励,雷曼兄弟股价大涨18%至每股44.34美元;投资人表现出对雷曼兄弟的信心,认为其能躲过贝尔斯登遭并购的命运。 4月16日雷曼兄弟CEO Richard Fuld 表示,信用市场萎缩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4月30日为降低高风险高收益放款部位,雷曼兄弟出售11亿美元的放款担保凭证。 6月4日受市场担心雷曼兄弟需要进一步融资的影响,其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跳升到272基点。 6月9日信用评级机构将雷曼兄弟的信用等级下调,其他机构也表示了对其信用前景的担忧。 6月10日雷曼兄弟宣布,预期公司第二季度净损失28亿美元,并透露最新融资60亿美元的计划。 6月13日因亏损,雷曼兄弟CEO Richard Fuld解雇财务总监Erin Callan和总裁Joseph Gregory 。 6月19日全球主要银行,券商信贷相关损失已达3960亿美元,其中雷曼兄弟的损失为139亿美元,大幅上升。 8月1日报导称,雷曼兄弟试图出售价值达300亿美元的商业按揭资产和其他难以估值的证券。 8月16日雷曼兄弟考虑出售价值高达400亿美元的商业不动产资产。 8月18日市场预期雷曼兄弟第三季度净损失将达18亿美元,主要券商的研究报告纷纷调低雷曼兄弟的评级。 8月25日韩国产业银行重新开始入股雷曼兄弟的谈判,但雷曼兄弟要价太高,同时,雷曼兄弟CEO Richard Fuld 信誉受损,恐遭内部逼退。 8月26日美国私募基金KKR 表示有兴趣收购雷曼兄弟的资产管理业务。 9月10日雷曼兄弟与韩国产业银行持续多日的入股谈判最终破裂,因市场对雷曼兄弟的生存产生担忧,雷曼兄弟的股票暴跌45%。 9月11日雷曼兄弟宣布第三季度的亏损将达39亿美元,并宣布公司的重组计划;雷曼兄弟将采取进一步措施大幅减持住房抵押贷款和商业地产,与Blackrock 合作降低住宅抵押贷款风险敞口,优化项目组合;雷曼兄弟股价暴跌46%,至每股4.22美元;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警告要将雷曼兄弟的信用评级大幅下调。 9月12日雷曼兄弟寻求将整个公司出售,市场产生恐慌情绪,业务伙伴停止和雷曼兄弟的交易和业务,客户纷纷将与雷曼兄弟的业务转移至其他银行和券商;美洲银行的英国巴克莱银行与雷曼兄弟谈判收购计划;美联储介入,召集华尔街主要银行商讨雷曼兄弟和保险巨头AIG的问题;雷曼兄弟股价继续跌至每股3.65美元;其信用违约互换点跳升至超过700基点。 9月14日美联储明确表示不会给雷曼兄弟以救助和资金保障,巴克莱银行退出谈判,美洲银行转而与同样陷于困境的美林达成收购协议;同时,高盛,摩根士丹利,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也表示没有兴趣收购雷曼兄弟,雷曼兄弟命悬一线。 9月15日无奈之下,雷曼兄弟依照美国《银行破产法》第十一章,想纽约南部的联邦破产法庭提出破产保护。 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分析:

工行内控案例分析

某银行部控制审计典型案例研究 一、成立时间:1984年,2006年上市。 二、部控制概况 该行引入COSO部控制五要素理念,实施《商业银行部控制指引》、《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控制指引》和《企业部控制基本规》,制定部控制建设规划和部控制制度,由董事会、各级管理层、监事会和全体员工实施,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 分别由业务部门-----第一道部控制防线 风险管理部门-------第二道部控制防线 部监督部门-------第三道部控制防线 2004年7月起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006年改革部组织架构 部审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并垂直下设十个部审计分部,负责涵盖部控制的独立审计; 控合规部门,在总行和各级分行设立的对高级管理层和管理层负责的负责牵头部控制建设、操作风险管理和合规风险管理。 三、部控制审计概况 1、上市当年,上交所《上市公司部控制指引》发布实施,该行部审计部门开始尝试部控制专项审计。 2、2007年起具体组织实施年度部控制评价,经过三年的探索、借鉴、创新,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部控制审计体系。 3、部控制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项目纳入年度审计计划,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董事会审议批准后实施。 三年来,该行部审计部门采取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测试相结合、审计检查和审计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共实施了140多项审计活动,基本覆盖了该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部控制全过程。 四、部控制年度审计 1、公司层面 2、流程层面

3、信息技术控制层面 4、并表管理审计-------母银行及附属公司的部控制 公司层面控制的审计容 主要关注公司治理、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管理层面的控制领域,围绕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部监督等五大控制要素展开,分为17个领域和82个子领域(如表所示)。每个领域下再细分为若干个关键风险点和控制点。 公司层面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从内部控制角度浅析齐鲁银行贷骗案一、齐鲁银行概况 齐鲁银行是一家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市民百姓,做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的城市商业银行。为山东省成立的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首家与为己任” 外资银行战略合作的城商行,也是山东第一家跨省经营的城商行。 1996 年6 月,在济南市 16 家城市信用社和 1 家城信社联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济南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6月6日,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2009年6月6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更名为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齐鲁银。其中,外资股东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持股比例为 20%。 在完成“去城商行”特色的关键一步后,齐鲁银行力图依托山东向全国延伸扩张,推进转型、扩张、上市“三大战略”。自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考核机制、用人机制等重大改革,目前已在天津、青岛、聊城设立3家分行,济南市辖内69家网点,在岗员工2000余人。总资产83.68亿,营业利润11.26亿,在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上较之2010年都有大幅度下降,这与“12)06”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的发生,不无关系。 二、齐鲁银行贷骗案简介 2010年12月6日,山东经济学院在齐鲁银行账户中的3000万元被转走,查证过程中,齐鲁银行发现其持有的“存款证实书”系伪造,遂报案。 经查实,主犯刘济源是活跃在济南金融界的资金掮客,为商业银行引来存款大户,同时,他也是通过存单质押获得贷款的资金使用大户。司法文件显示,刘济源以支付高额利息、好处费等方式,引诱企业到其指定的银行办理定期存款,而后采用虚假质押的手段,以骗贷的方法从银行诈骗巨额资金。起诉书称,从2002年

案例分析:雷曼兄弟破产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启示

案例分析:雷曼兄弟破产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启示雷曼兄弟破产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启示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公司正式申请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所规定的程序破产,即所谓破产保护。雷曼兄弟公司,作为曾经在美国金融界中叱咤风云的巨人,在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也无奈破产,这不仅与过度的金融创新和乏力的金融监管等外部环境有关,也与雷曼公司本身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本文将从公司内部财务的角度深入剖析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原因。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雷曼兄弟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雷曼兄弟公司正式成立于1850年,在成立初期,公司主要从事利润比较丰厚的棉花等商品的贸易,公司性质为家族企业,且规模相对较小,其财务管理目标自然是利润最大化。在雷曼兄弟公司从经营干洗、兼营小件寄存的小店逐渐转型为金融投资公司的同时,公司的性质也从一个地道的家族企业逐渐成长为在美国乃至世界都名声显赫的上市公司。由于公司性质的变化,其财务管理目标也随之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其原因至少有:(1)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资本市场体系,因此,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能够获得更好的企业外部环境支持;(2)与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考虑了不确定性、时间价值和股东资金的成本,无疑更为科学和合理;(3)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可以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股价来确定,比较容易量化,操作上显得更为便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雷曼兄弟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二、雷曼兄弟破产的内在原因:股东财富最大化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从内部控制角度浅析齐鲁银行贷骗案 一、齐鲁银行概况 齐鲁银行是一家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市民百姓,做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为己任”的城市商业银行。为山东省成立的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首家与外资银行战略合作的城商行,也是山东第一家跨省经营的城商行。 1996 年 6 月,在济南市 16 家城市信用社和 1 家城信社联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济南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6月6日,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2009年6月6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更名为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齐鲁银。其中,外资股东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持股比例为 20%。 在完成“去城商行”特色的关键一步后,齐鲁银行力图依托山东向全国延伸扩张,推进转型、扩张、上市“三大战略”。自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考核机制、用人机制等重大改革,目前已在天津、青岛、聊城设立3家分行,济南市辖内69家网点,在岗员工2000余人。总资产83.68亿,营业利润11.26亿,在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上较之2010年都有大幅度下降,这与“12﹒06”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的发生,不无关系。 二、齐鲁银行贷骗案简介 2010年12月6日,山东经济学院在齐鲁银行账户中的3000万元被转走,查证过程中,齐鲁银行发现其持有的“存款证实书”系伪造,遂报案。 经查实,主犯刘济源是活跃在济南金融界的资金掮客,为商业银行引来存款大户,同时,他也是通过存单质押获得贷款的资金使用大户。司法文件显示,刘济源以支付高额利息、好处费等方式,引诱企业到其指定的银行办理定期存款,而后采用虚假质押的手段,以骗贷的方法从银行诈骗巨额资金。起诉书称,从2002年起,刘济源产生骗取银行信贷资金想法。随着资金出现巨大亏空,刘济源涉嫌诈骗手段逐步升级,从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最后转为直接诈骗企业。2010年10月,刘济源以帮助办理授信、贷款为由,骗山东经济学院在齐鲁银行存款。刘济源将伪造的学院印章交给员工,在齐鲁银行开立了学院账户。几天后,山东经济学院向这个账户里存入了3000万,这笔钱被刘济源指使人转走。山东经济学院发现账户里没有存款之后,找到了齐鲁银行了解情况。刘济源再次试图卖出手里的股票补上这3000万的窟窿,但未果。最后,齐鲁银行选择了报案。 根据起诉书涉案金额统计,齐鲁银行案涉案金额超101亿元,其中涉嫌诈骗银行100亿元,涉嫌诈骗企业1.3亿元,案发后追回赃款79亿余元,实际损失恐超21亿。

风险管理雷曼兄弟案例分析

风险管理雷曼兄弟案例分析 目录 1. 雷曼兄弟简 介 ..................................................................... (1) 2. 雷曼兄弟破产过 程 ..................................................................... 1 3. 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分 析 (3) 3.1 自身原 因 ..................................................................... .. (3) 3.2 外部原 因 ..................................................................... .. (6) 4. 应对措施及建 议 ..................................................................... .. (7) 雷曼兄弟案例分析雷曼兄弟简介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具有158年的历史。其雄厚的财务实力,以及“全球最具实力股票债券

承销交易商”的名号可以追述到一个世纪前。 雷曼公司的业务能力一直受到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广泛认可。它不仅担任这些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同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由 此,它在很多业务领域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股票、固定收益、交易和研究、 投资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以及风险投资。这一切都有助于雷曼兄 弟稳固其在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商业周刊》评选雷曼兄弟公司为2000年 最佳 投资银行,《国际融资评论》授予其2002年度最佳投资银行称号,其整体调 研实 力也高居《机构投资者》排名榜榜首。 这样一家信誉名声都响彻业界的全球性多元化投资银行,于北京时间2008年9 月15日,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加剧的形势下,丢盔弃甲。根据美国破产法,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向美国联邦破产法庭递交破产保护申请。 以资产衡量,这是美国金融业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 2. 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表1罗列了自 2007年夏天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市场上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雷曼兄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破产的。 表1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