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髋臼上方置钉骨盆外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_屈路强

髋臼上方置钉骨盆外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_屈路强

髋臼上方置钉骨盆外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_屈路强
髋臼上方置钉骨盆外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_屈路强

不稳定骨盆骨折外固定带置于大转子水平效果更佳

不稳定骨盆骨折外固定带置于大转子水平效果更佳 对于不稳定骨盆骨折而言,骨盆外固定带固定一种较长常用的急救处理方式,这种固定方 式有利于患者搬运过程中的出血控制。骨盆外固定带使用时通常放置于两侧髂前上棘水平,但这种固定方式不利于临床医生实施腹部查体,患者的舒适度也较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近,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骨科医生 Mark L. Prasarn, MD 等提出 在股骨大转子水平放置骨盆外固定带装置,他们通过尸体模型考察这种固定方式的力学性能,并在最新一期的 J Orthop Trauma 发表了其研究论文。 首先通过手术方式创建具新鲜完整尸体的不稳定骨盆损伤模型 (OTA 61-C1 型),在未实施 手术创伤的一侧连接电磁感应装置,采用一种 Fastrak 三维电磁运动分析设备确定骨折部 位的角运动活动。 采用 T-POD (一种骨盆外固定带装置,Bio Cybernetics International, La Verne, CA) 实施 骨盆外固定,依据制造商提供的建议,T-POD 装置放置在大转子或髂前上棘水平,通过测试装置记录模型尸体在转床、滚动及床头抬高时,骨折部位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的最大 位移情况。 表 1. 尸体标本资料

图 1. 该研究中对尸体模型不同搬运过程的操作照片。A, 转床操作过程。B. 身体滚动,放置靠枕操作过程。C. 床头抬高 45°的操作过程。

图 2. T-POD 装置的应用方法照片。A. 将 T-POD 装置环绕放置在股骨大转子水平。B. 将T-POD 装置环绕放置在髂前上棘水平。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无论 T-POD 装置放置在大转子水平,还是髂前上棘水平,骨折部位的位移活动量均无显著差别;在所有搬运活动过程中,模型尸体骨盆骨折部位在任何平面上的位移活动量均较小。在转床过程中,两种捆绑方式在三个平面的位移活动均在显著差异;而在床头抬高过程中,冠状位的位移活动存在显著差异,滚动活动中轴位的位移活动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数据结果见图 3、4、5。 根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为了提高骨盆外固定带对不稳定骨盆骨折部位固定的稳定性,应考虑将其放置在双侧大转子水平,这有利于控制出血,实施腹部损伤情况相关操作以及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处理

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一、临床表现 1.患者有严重外伤史,尤其是骨盆受挤压的外伤史。 2.疼痛广泛,活动下肢或坐位时加重。局部肿胀,在会阴部、耻骨联合处可见皮下瘀斑,压痛明显。从两侧髂嵴部位向内挤压或向外分离骨盆环,骨折处均因受到牵扯或挤压而产生疼痛(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3.患侧肢体缩短,从脐至内踝长度患侧缩短。但从髂前上棘至内踝长度患侧常不缩短股骨头中心脱位的例外。在骶髂关节有脱位时,患侧髂后上棘较健侧明显凸起,与棘突间距离也较健侧缩短。表示髂后上棘向后、向上、向中线移位。 二、诊断 患者有严重外伤史,尤其是骨盆受挤压的外伤史。X线检查可确诊。 三、常见并发症 1.肤膜后血肿: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盆壁肌肉多,邻近又有许多动脉丛和静脉丛,血液供应丰富,盆腔与后肤膜的间隙又系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巨大空隙可容纳出血,因此骨折后可引起广泛出血。巨大肤膜后血肿可蔓延到肾区、膈下或肠系膜。病人常有休克,并可有腹痛、腹胀、肠鸣减弱及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的症状。为了与腹腔内出血鉴别,可进行腹腔诊断性穿刺,但穿刺不宜过深,以免进入腹膜后血肿内,误认为是腹腔内出血。故必需严密细致观察,反复检查。 2.神经损伤:多在骶骨骨折时发生,组成腰骶神经干的骶1及骶2最易受损伤,可出现臀肌、腘绳肌和小腿腓肠肌群的肌力减弱,小腿后方及足外侧部分感觉丧失。骶神经损伤严重时可出现跟腱反射消失,但很少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予后与神经损伤程度有关,轻度损伤予后好,一般一年内可望恢复。 3.直肠损伤:除非骨盆骨折伴有阴部开放性损伤时,直肠损伤并不是常见的合并症,直肠破裂如发生在腹膜反折以上,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如发生在反折以下,则可发生直肠周围感染,常为厌氧菌感染。 4、尿道或膀胱损伤:对骨盆骨折的病人应经常考虑下尿路损伤的可能性,尿道损伤远较膀胱损伤为多见。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道口溢血现象。双侧耻骨支骨折及耻骨联合分离时,尿道膜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四、治疗 应根据全身情况,首先对休克及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进行处理。

骨盆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指征

骨盆骨折的分型和手术指征 1988年Tile根据骨折稳定性提出分类: (一):A型:稳定骨折(移位轻微) A1型: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如骨盆边缘撕脱骨折、髂前上棘骨折、髂前下棘骨折、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 A2型:移位较小的稳定骨折(或无移位的单侧、双侧耻坐骨支骨折),如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骶骨纵形骨折、单纯髂骨翼骨折(Duverney)。 A3型:未波及骨盆环的骶骨和尾骨横断骨折。 (此类无需手术,卧床休息) (二):B型:旋转不稳定、垂直稳定骨折(累及前后环) B1型:分离型骨折,仅髂骨外旋不稳。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open books(外旋暴力)。联合分离小于2.5CM:是联合韧带损伤,而骶棘韧带与骶髂韧带无损伤;联合分离大于2.5CM:都有损伤,需手术治疗。 B2型:侧方挤压损伤,半侧骨盆内旋不稳(内旋暴力)。表现为:前环:单侧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重叠;后环:骶骨压缩骨折,其又分B2.1(同侧骨折),B2.2对侧骨折。如果耻骨支移位不是巨大,一般不手术,可行外固定架。 B3型:双侧B型骨折。 (三):C型: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骨折(稳直剪力),同时累及前后环,其特点:整个骨盆底的破裂(骶髂复合体的破裂)。 前方损伤:耻骨联合分离,单侧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后方损伤:髂骨骨折,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或单纯脱位),骶骨骨折,此为C型和B 型主要区别。 C1型:单侧损伤失稳。 C2型:双侧损伤失稳。一侧为C型,对侧为B型损伤。 C3型:双侧C型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临床上骨盆环破裂合并髋臼骨折也称为C3型损伤。 Tile内固定指征: 1. 垂直不稳定为绝对指征 2. 合并髋臼骨折 3. 外固定后残存移位 4. 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如单纯骶髂后韧带损伤 5. 闭合复位失败 6. 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 补充1.Matta认为骨盆后环结构损伤移位超过1CM或耻骨移位合并骨盆后侧失稳,患肢短缩1.5CM 可考虑手术治疗 2.Olson认为骨盆骨折后下肢出现内旋或外旋障碍≥30度,可考虑手术治疗。

骨盆骨折的分类及内固定治疗

骨盆骨折的分类及内固定治疗 近年来,随着体外骨折模型的建立、大宗临床资料的总结以及各种相关技术的引入,骨盆损伤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骨折分类系统的适用性互补 骨折分类的目的在于指导临床治疗、评价伤情特征、了解损伤机理、判断病程转归及推测预后结局等。然而,目前各种分型方法都难以同时满足上述要求。相比之下,Tile[1]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及其移位方向所提出的分类标准(表1)得到了学术界(AO/ASIF, OTA, SICOT)较广泛的认可,具有明显的优点:(1)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稳定型骨折(A1-A3):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对分离性旋转不稳定型骨折(B1)可使用外固定支架或前方钢板固定;对压缩性旋转不稳定型骨折(B2、B3),应视伤情而定,其中骨折相对稳定者只需卧床休息,而骨折失稳者应同时对前后环施行手术固定;对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型骨折(C1-C3),其前环损伤可使用外固定支架或前路钢板固定,后环骨折通常有三种处理方法——骶骨骨折,可采用骶骨棒或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可选择骨盆后环前路钢板固定或后路骶髂螺钉固定、髂骨翼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和(或)拉力螺钉固定。(2)与损伤严重度(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有一定的相关性。(3)强调骨折的移位方向和稳定性。(4)可间接反映软组织的损伤情况。(5)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远期疗效。 据文献报道[1,2],骨盆骨折常继发于直接暴力,其侧方压缩性损伤(lateral compression,LC)(图1)占41%-72%,前后挤压性损伤(anterior-posterior compression, APC)(图2)占15%-25%,垂直剪力型损伤(vertical shear, VS)(图3)占6%,复合应力性损伤(complex mechanism of injury, CMI )占14%。Young-Burgess[3,4]在总结Pennal和Tile[1]分型的基础上,以损伤机制为重点,提出了新的修订方法(表2),作者认为,该分类方法可作为判断骨盆损伤严重程度的预警性标准,其临床意义为:(1)注重暴力的传递途径及骨折发生的先后顺序,旨在减少对后环损伤的遗漏;(2)注意骨折局部及其伴发损伤的存在,并预见性地采取相应的复苏手段;(3)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结合骨折的具体表现选择恰当的救治方法。Dalal等[5]对343例多发伤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休克程度、脏器损伤、复苏需求及功能预后等主要与损伤机制有关。在Wright等[6]统计的98例患者中,Tile C型损伤的ISS平均为36分,而Tile A、B两型的总和仅为29分;同时,Tile C型骨折的输血量及死亡率是其它各型损伤的3倍。Whitbeck等[2]报告的42例患者中,由APC导致的骨盆前、后环联合损伤,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7%和39%,明显高于VS 组(37%和0%),这显然与Wright[6]及Tile等人[1]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因此,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临床上,就描述伤情而言,此两种分类系统各有所长。然而,每种分型方法都是对骨折特征的人为界定,应用时可本着适用性互补的原则,分别归类、综合评估,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损伤病理。 二、内固定模式的生物力学评价 骨盆后环是承载或负重的必经之路,有关各种内固定模式的生物力学研究亦多集中于此。临床上,最大限度地恢复后环结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是外科治疗的主要目标。目前,能被多数学者认同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1)利用骶骨棒从一侧髂后上棘经骶骨后面贯穿至对侧固定;(2)使用两块两孔加压钢板、一块四孔方形钢板或骶髂关节解剖钢板将骶髂关节经前路固定;(3)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将髂骨经骶髂关节固定于S1,2椎体。 Shaw等[7]用几种不同的内、外固定方法来稳定骶髂关节,结果发现其固定强度主要取决于骶髂关节的解剖形态和骨折的复位质量,采用同种固定方式处理不同个体的同类损伤时,其稳定程度各异,骶髂关节面粗糙不平和复位准确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主要因素。Simpson等[8]认为,后环的稳定程度除取决于骶髂关节的自身形状及其复位质量外,还与内固定器械的合理选择有关,用骶髂关节前路钢板或后路三枚松质骨螺钉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骑缝钉的力学强度。 551

20例骨盆骨折病人行外固定支架术的术后护理

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休克二心力衰竭二心律失常三大并发症的发生,定时描记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了解心肌损伤的动态变化三②溶栓治疗后为保证再通的冠状动脉不再发生血流堵塞,遵医嘱给予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期间继续严密观察有无出血现象发生,注意皮肤有无淤点二淤斑,有无牙龈出血,注意大小便颜色,注意病人意识二瞳孔的变化,警惕颅内出血三发现出血现象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三③饮食护理三在最初2d~3d 以流质为主,以后随着症状的减轻而逐渐增加其他易消化的半流质,注意饮食要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宜少量多餐三④排便护理三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避免用力,病人在两天左右未解大便时可给予缓泻剂治疗便秘或者外用开塞露三排便过程中加强心律二心率监测三⑤要多巡视关心病人,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并予以解决三3 讨论 溶栓治疗是急性ST 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溶栓越早,效果越好三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溶栓治 疗成功的基本保证三溶栓过程中对病人血压二心率以及神志的观察极其重要三在5例死亡病人中,有2例年龄74岁女性病人 因溶栓后出现脑出血并发症而死亡,结果发现对于高龄女性病人,特别是低体重病人要加强神志观察,谨慎溶栓,必要时需减 少溶栓药物的剂量,降低病人死亡[ 3] 三护理人员对病情观察及时,护理措施到位,护理操作准确,病人配合良好,从而使病情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因此护理工作的积极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三参考文献: [1] 王梅英,王力,王丽辉,等.派通欣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护[J ].临床合理用药,2012,1(1):47 48. [2] 张雪英.1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抢救护理研究[J ].临床护理学,2011,18(11):984 985. [3] Patrick T.2013ACCF /AHA g uideline for the mana g ement of ST elevation m y ocardial infarction [J ].JACC ,2013,29(2):78140.作者简介 徐敏,主管护师,本科,单位:550002, 贵州省人民医院三(收稿日期:2013 10 25) (本文编辑王钊林) 20例骨盆骨折病人行外固定支架术的术后护理 姚俊旭 摘要:[目的]总结骨盆骨折病人行外固定支架术的术后护理三[方法]对20例骨盆骨折病人行外固定支架术,同时加强术后病情观 察二针眼护理二外固定架的护理二饮食指导二功能锻炼二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三[结果]20例病人均取得满意效果,无一例发生钉道感染及其他并发三[结论]加强骨盆骨折病人行外固定支架术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三关键词:骨盆骨折;外固定支架术;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 .issn.16744748.2014.10.014 文章编号:1674 4748(2014)10 089102 骨盆骨折在临床上是常见的损伤,行骨盆外固定架可迅速完成骨盆骨折的固定,是一种简单二微创二安全有效的固定技术,可起到较好的早期固定作用,使骨折的骨盆迅速得到相对稳 定[1] 三外固定支架由于其简单二安全二可靠,在骨盆骨折治疗中 应用较多三2008年8月 2013年5月我院采用外固定支架治 疗骨盆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三现将护理总结如下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 2013年5月我病区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的病人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41.5岁;交通事故伤16例,重物砸伤3例,其他1例三1.2 结果 20例病人均取得满意效果, 无一例发生钉道感染及其他并发症三2 护理 2.1 体位护理 病人术毕返回病房后取平卧位, 双下肢提高30? ,外展中立位,患肢皮牵引制动,防止外旋内收,小腿处垫一软枕,有利于患肢肿胀消退三尽量减少大幅度搬动病人三2.2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记录三床边多功能监护仪监护,30min 监测1次血压二脉搏二血氧饱和度三观察切口渗血二渗液情况三保持各管道通畅,正确 记录引流量三如病人出现烦躁,出冷汗,脉搏加快,尿量减少等血容量不足症状,及时报告医生,预防低血容量休克的发生三 2.3 饮食护理 术后当天禁食, 第2天开始饮食以半流质饮食为主,清淡富营养,少食多餐,避免胀气及消化不良的食物,注意 观察肛门排气二排便情况,并予腹部顺时针按摩,每次10min ,每天2次,促进肠蠕动三 2.4 外固定架的护理 术后2d 严密观察外固定支架针孔渗血情况,如渗血较多,可用纱布加压包扎止血三每天用75%的乙醇消毒针眼2次~3次,及时清除针眼周围的血痂,观察针眼周围的皮肤情况,并更换无菌敷料,如出现红肿二疼痛二有分泌 物,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三嘱病人及家属勿用手摇动外固定架,经常检查外固定架针孔是否松动,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三以免外固定架松动导致骨折移位影响骨折愈合[ 2] 三2.5 心理护理 病人突遭意外受伤后,由于疼痛及对预后的担心,均忧心日后生活能否自理,因此产生恐惧二焦虑的心理,这种负性情绪对骨折的愈合及病人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三护士要多与病人沟通,了解其心理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解释二安慰工作,向病人介绍成功病例,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三告诉病人康复的时间,使病人心中有数,鼓励病人增强信心,逐渐增加病 人的自理能力[ 3] 三四 198四全科护理2014年4月第12卷第10期(总第319期)

骨盆骨折的分型

骨盆骨折得分型(四) 骨盆骨折得Tile分类与AO分类 Tile分类方法与AO分类方法相似,主要依据就是骨盆稳定性与致伤暴力得作用方向两个相互关联得因素、骨盆骨折分为三型,A、B与C型,按严重性顺序逐渐增加。每型再分为A1、A2、A3三个亚型,而每个亚型又都被扩展了。这种分类方法现已被多数医生所接受。这种分类分法可以当作一个指南来应用。对每一个具体患者得处理,还需要仔细得个性化评估,而不就是依赖死板得分类。 许多类型得骨折、脱位并不符合已有得精确得分类,譬如一些机动车所致得创伤导致骨盆环变得极不规则、因这些暴力都就是高能量暴力,所以骨盆通常就是不稳定得。但仔细分析,所有得病例应该符合已有得分类标准。 (一)A型(稳定型) A型骨盆稳定骨折有两种类型。第一,不影响骨盆环得骨折,譬如骨盆边缘得撕脱骨折,髂骨骨折,骶骨、尾骨得横向骨折。第二,累及骨盆环但骨折轻微而且软组织较完整、这些A型骨折可进一步如下分类: 1、A1型:撕脱骨折:最常见于髂前上棘。?A1-1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A1-2型:髂前下棘撕脱骨折 A1-3型:耻骨结节(棘)撕脱骨折?A1-4型:髂结节撕脱骨折?A1-5型:坐骨结节撕脱骨折 A1型损伤大都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方法来处理。如果骨折移位明显,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使撕脱得骨折复位固定。? 2.A2型:稳定得髂骨翼骨折或移位较小得骨盆环骨折。 A2-1型:孤立得髂骨翼骨折?A2—2型:稳定得无移位或仅少许移位得骨盆环骨折?A2—3型:孤立前环骨折。这型种损伤也被称为骑跨骨折或蝶状骨折,因为它累及全部4个耻骨支而没有后部损伤。? 3。A3型:骶/尾骨得横向骨折 A3-1型:尾骨骨折或骶尾关节脱位,此型损伤较常见,一般不会有神经损伤,但在某些患者 会长期疼痛。?A3-2型:无移位得骶骨横向骨折,通常由摔伤所致,特别就是老年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而不需要手术治疗。?A3-3型:有移位得骶骨得横向骨折,,此型损伤可发生于单纯得摔伤。? (二)B型(部分稳定型)?这类骨折都就是旋转不稳定,但垂直方向与后方却就是稳定得。这类骨折可以有前方得移位,如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支骨折移位,但就是没有垂直方向或后方得移位,或者有移位但通常小于1cm。若后方得移位大于1cm,就说明存在垂直方向得不稳定,即C型损伤。垂直方向稳定得B型损可以由外部得旋转暴力(前后向得挤压)导致,也可由内部得旋转暴力(侧方挤压)所导致。暴力可以就是单侧得,也可以就是双侧得、B型损伤得特征就是后部张力带完整(就是由于骶髂韧带得存在与坚固得骶骨或髂骨影响) 以及骨盆底完整。

骨盆骨折的分型

Tile分类方法与AO分类方法相似,主要依据是骨盆稳定性和致伤暴力的作用方向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骨盆骨折分为三型,A、B和C型,按严重性顺序逐渐增加。每型再分为A1、A2、A3三个亚型,而每个亚型又都被扩展了。这种分类方法现已被多数医生所接受。这种分类分法可以当作一个指南来应用。对每一个具体患者的处理,还需要仔细的个性化评估,而不是依赖死板的分类。 许多类型的骨折、脱位并不符合已有的精确的分类,譬如一些机动车所致的创伤导致骨盆环变得极不规则。因这些暴力都是高能量暴力,所以骨盆通常是不稳定的。但仔细分析,所有的病例应该符合已有的分类标准。 (一)A型(稳定型) A型骨盆稳定骨折有两种类型。第一,不影响骨盆环的骨折,譬如骨盆边缘的撕脱骨折,髂骨骨折,骶骨、尾骨的横向骨折。第二,累及骨盆环但骨折轻微而且软组织较完整。这些A型骨折可进一步如下分类: 型:撕脱骨折:最常见于髂前上棘。 A1-1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A1-2型:髂前下棘撕脱骨折 A1-3型:耻骨结节(棘)撕脱骨折 A1-4型:髂结节撕脱骨折 A1-5型:坐骨结节撕脱骨折 A1型损伤大都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方法来处理。如果骨折移位明显,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使撕脱的骨折复位固定。 型:稳定的髂骨翼骨折或移位较小的骨盆环骨折。 A2-1型:孤立的髂骨翼骨折 A2-2型:稳定的无移位或仅少许移位的骨盆环骨折 A2-3型:孤立前环骨折。这型种损伤也被称为骑跨骨折或蝶状骨折,因为它累及全部4个耻骨支而没有后部损伤。 型:骶/尾骨的横向骨折 A3-1型:尾骨骨折或骶尾关节脱位,此型损伤较常见,一般不会有神经损伤,但在某些患者会长期疼痛。 A3-2型:无移位的骶骨横向骨折,通常由摔伤所致,特别是老年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而

骨盆骨折非手术治疗(一)

骨盆骨折非手术治疗(一) 【摘要】骨盆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即保守治疗,是治疗骨盆骨折的主要方法,尤其是在传统治疗观念中,非手术疗法有广泛的适应证,普遍认为该疗法多能取得预期的疗效,达到治疗的既定目标,且操作简单,易于基层医疗机构和院前抢救时应用,相应的费用也较少。 【关键词】骨盆骨折保守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较多,各有特点,本节所述为文献中涉及的、常用的一些方法。 (一)卧床 适合于稳定性骨盆骨折(如骨盆裂纹骨折等),这既是一种保守治疗方法,又是骨盆骨折治疗的基础,既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卧床可减少骨盆的活动、减轻骨盆负重,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关节的稳定。待病情允许后,下床活动,有时需采用功能位,如耻骨支骨折,卧床时可于膝下置以软垫,保持髋关节于屈曲位,以减少肌肉牵拉所致疼痛。根据骨盆骨折的紊乱情况、损伤区是否为负重区,卧床时间需6~12周。如为单纯的髂骨翼骨折,只需6周左右即可离床负重活动,而髋臼骨折则需12周左右才能负重活动。我们经治的移位不明显的耻骨支骨折,经卧床治疗均获得骨性愈合。 (二)骨盆束带或骶髂束带 适用于耻骨联合轻度分离、髂骨翼骨折和分离型骨折,可采用悬吊方式。 (三)石膏外固定 主要有髋人字石膏、石膏裤(双侧髋人字石膏),可用于骨牵引或手法复位后维持骨盆的稳定性。因该方法舒适性很差,效果也不理想,现已少用。 (四)骨牵引 是简单的稳定的骨盆骨折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股骨大粗隆牵引等,是骨盆骨折治疗中常用的、基本的、安全的方法。维持稳定、持续牵引,可使骨折处逐渐复位。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时,应选用克氏针及张力牵引弓,因为骨盆骨折行骨牵引时需大重量、长时间,若采用矩形弓,则骨圆针易弯曲,影响牵引效果。股骨大粗隆牵引时,应采用宽螺纹螺钉,必要时可同时打入2根螺钉,以防止退出。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7~1/8。 初始牵引时,牵引重量要充足,持续牵引3d左右,负重床边摄片,观察骨折复位情况,然后据X线平片所示,酌情调整或维持重量,并经常拍片复查,及时调整牵引的重量、牵引方向,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骨折复位。持续牵引,一般需8~12周,估计骨折已开始愈合或骶髂关节复位、粘连、纤维组织形成、疼痛消失后,拍片复查结果理想后,再撤除骨牵引。过早减少牵引重量或撤除,则有可能出现骨折再移位。还应根据骨盆骨折的移位情况,做出相应的牵引方案,如为侧方挤压、内旋型损伤,在行股骨髁上持续牵引的同时,可采用股骨大粗隆合力牵引;若为“翻书样”损伤,同时有半骨盆后移,则可采用90°-90°-90°牵引法,同时置髋关节、膝关节于90°,垂直向上牵引,利用臀肌力量使外旋后移的骨折复位。当然骨牵引亦可作为手术的术前准备,牵引时间根据需要长短不一。骨牵引法的特点是,避免了内固定手术并发症风险,能及时调整复位的力量和方向,缺点是患者卧床时间长,多数情况下无法实现解剖复位等。

骨盆骨折的非手术治疗(一)

骨盆骨折的非手术治疗(一) 【摘要】骨盆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即保守治疗,是治疗骨盆骨折的主要方法,尤其是在传统治疗观念中,非手术疗法有广泛的适应证,普遍认为该疗法多能取得预期的疗效,达到治疗的既定目标,且操作简单,易于基层医疗机构和院前抢救时应用,相应的费用也较少。 【关键词】骨盆骨折非手术治疗牵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18-55岁,平均3 2.4岁,损伤原因为车祸15例,高处坠落5例,建筑物倒塌4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1例,合并腰椎骨折4例,合并四肢骨折5例。入院后首先积极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行髋关节制动、侧方沙袋挤压以及骨盆带捆扎,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1例因骶髂关节移位严重而行骨牵引。现将临床非手术治疗的几种方法报告如下。 1.2非手术治疗的指征 1.2.1院前抢救及复苏期,在现场急救时或有严重合并伤,创伤性休克等危重情况时,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骨盆束带、骨盆夹板等。 1.2.2按Tile分型,TileA型是稳定型,仅有轻度移位,骨盆稳定,适于非手术治疗。 1.2.3部分TileB型损伤,如耻骨联合分离小于2.5cm的B1型损伤;耻骨支移位不显著的B2型损伤。 1.2.4作为严重骨盆骨折的术前治疗方法,如在TileC型损伤,拟行手术治疗前的准备性治疗,可减轻伤者的疼痛,减少出血,稳定骨盆环,进行初步复位。 1.2.5作为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措施,如内固定后,可行短期的骨牵引或骨盆束带,以利于内固定的稳定和骨折愈合。 1.2.6陈旧性骨盆骨折的治疗措施之一,如陈旧性TileC;型损伤,需先行骨牵引后,再进一步手术治疗。 1.2.7设备或技术条件所限,暂无法实施手术治疗者,可临时采用非手术疗法。 2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2.1卧床 适合于稳定性骨盆骨折(如骨盆裂纹骨折等),这既是一种保守治疗方法,又是骨盆骨折治疗的基础,既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卧床可减少骨盆的活动、减轻骨盆负重,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关节的稳定。待病情允许后,下床活动,有时需采用功能位,如耻骨支骨折,卧床时可于膝下置以软垫,保持髋关节于屈曲位,以减少肌肉牵拉所致疼痛。根据骨盆骨折的紊乱情况、损伤区是否为负重区,卧床时间需6-12周。如为单纯的髂骨翼骨折,只需6周左右即可离床负重活动,而髋臼骨折则需12周左右才能负重活动。我们经治的移位不明显的耻骨支骨折,经卧床治疗均获得骨性愈合。 2.2骨盆束带或骶髂束带 适用于耻骨联合轻度分离、髂骨翼骨折和分离型骨折,可采用悬吊方式。 2.3石膏外固定 主要有髋人字石膏、石膏裤(双侧髋人字石膏),可用于骨牵引或手法复位后维持骨盆的稳定性。因该方法舒适性很差,效果也不理想,现已少用。 2.4骨牵引 是简单的稳定的骨盆骨折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股骨大粗隆牵引等,是骨盆骨折治疗中常用的、基本的、安全的方法。维持稳定、持续牵引,可使骨折处逐渐复位。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时,应选用克氏针及张力牵引弓,因为骨盆骨折行骨牵引时需大重量、长时间,若采用矩形弓,则骨圆针易弯曲,影响牵引效果。股骨大粗隆牵引时,应采用宽螺纹螺钉,必要时可同时打入2根螺钉,以防止退出。牵引重量一般

骨盆骨折的分型

骨盆骨折的分型(四)骨盆骨折的Tile分类与AO分类 Tile分类方法与AO分类方法相似,主要依据是骨盆稳定性和致伤暴力的作用方向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骨盆骨折分为三型,A、B和C型,按严重性顺序逐渐增加。每型再分为A1、A2、A3三个亚型,而每个亚型又都被扩展了。这种分类方法现已被多数医生所接受。这种分类分法可以当作一个指南来应用。对每一个具体患者的处理,还需要仔细的个性化评估,而不是依赖死板的分类。 许多类型的骨折、脱位并不符合已有的精确的分类,譬如一些机动车所致的创伤导致骨盆环变得极不规则。因这些暴力都是高能量暴力,所以骨盆通常是不稳定的。但仔细分析,所有的病例应该符合已有的分类标准。 (一)A型(稳定型) A型骨盆稳定骨折有两种类型。第一,不影响骨盆环的骨折,譬如骨盆边缘的撕脱骨折,髂骨骨折,骶骨、尾骨的横向骨折。第二,累及骨盆环但骨折轻微而且软组织较完整。这些A型骨折可进一步如下分类: 1.A1型:撕脱骨折:最常见于髂前上棘。 A1-1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A1-2型:髂前下棘撕脱骨折 A1-3型:耻骨结节(棘)撕脱骨折 A1-4型:髂结节撕脱骨折 A1-5型:坐骨结节撕脱骨折 A1型损伤大都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方法来处理。如果骨折移位明显,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使撕脱的骨折复位固定。 2.A2型:稳定的髂骨翼骨折或移位较小的骨盆环骨折。 A2-1型:孤立的髂骨翼骨折 A2-2型:稳定的无移位或仅少许移位的骨盆环骨折 A2-3型:孤立前环骨折。这型种损伤也被称为骑跨骨折或蝶状骨折,因为它累及全部4个耻骨支而没有后部损伤。 3.A3型:骶/尾骨的横向骨折 A3-1型:尾骨骨折或骶尾关节脱位,此型损伤较常见,一般不会有神经损伤,但在某些患者会长期疼痛。 A3-2型:无移位的骶骨横向骨折,通常由摔伤所致,特别是老年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而不需要手术治疗。 A3-3型:有移位的骶骨的横向骨折,,此型损伤可发生于单纯的摔伤。

骨盆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1.3.3 抗休克治疗的护理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故抢救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首要环节即为抗休克治疗。 患者如有明显外出血,应立即进行压迫止血。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失血性休克征象,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1.3.3.1 迅速建立充足、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液体入路的通畅。必要时进行浅静脉切开补液或者深静脉插管补液。补充液体应遵循“晶胶体并重、先快后慢”的原则,补充患者有效血容量,必要时及时进行输血治疗。 1.3.3.2 连续动态监测合并休克患者生命体征,患者在抗休克过程中出现皮肤回暖、意识清、血压及中心静脉压上升、心率减慢、尿量增加等临床表现则表明抗休克治疗有效,此时应注意保持液体输入的速度及液量,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或者老年患者应避免输入液体过多。 抗休克治疗措施实施后,血压不升或上升后很快又下降,说明患者有活动性出血,此时应在积极抗休克治疗基础上及时进行手术探查。 1.3.4 急诊检查的护理骨盆骨折患者往往为复合损伤,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可能加重严重复合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更应注意,为减少搬动患者的次数,应尽量在床边完成各项相关辅助检查,如该项检查必须对患者进行搬动,应由医护人员进行陪同检查,及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意外则立即就地抢救。 为保护患者,避免加重损伤,应尽量避免徒手搬动患者,可使用担架或床单整体过床,不可随意改变患者体位。

2结果所有患者在入院30 min内均初步完成检查与评估,急诊骨盆外固定手术均在6 h内完成,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在骨盆骨折固定后及时转科治疗。1例患者因严重失血性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抢救成功。 3 讨论总之,抢救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应争分夺秒完成各项初步检查,关键要及时积极地进行抗休克治疗。

骨盆骨折诊疗指南

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虽不如四肢骨折多见,仅占全身骨折的1.5%左右,但损伤出血多,创伤反应大且后果严重,其中开放性骨盆骨折死亡率为30%~50%,闭合性为10%~30%,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临床表现】 1.多为高能量创伤所致,如高处坠落伤或车祸伤。 2.伤后骨盆处疼痛,不能翻身、站立。 3.常伴有失血性、创伤性休克。 【诊断】 1.有明确的外伤史,且多为高能量暴力损伤所致,常合并全身多发损伤。 2.局部肿胀、淤血、疼痛,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阳性。常合并血尿或会阴流血,可见会阴、腹股沟等处皮下瘀斑,可有下肢感觉障碍与运动障碍。 3.X线平片可显示骨盆骨折及其移位情况。应力X线检查有助于判断骨折稳定程度,CT检查及三维重建可明确骨盆骨折类型并避免遗漏。伴神经损伤症状时,可行腰骶部MRl检查,以排除脊髓神经根损伤、压迫。 【治疗原则】首先是治疗危及生命的内脏损伤及出血性休克等并发症,其次才是处理骨折。 1.并发症治疗 (1)出血性休克:一般应输血、快速补液,若快速输血900ml以

上仍不能维持血压,或血压进行性下降者可先结扎髂内动脉,再找出血原因,然后再作进一步处理。同时采用其他抗休克措施,如休克卧位、穿抗休克裤、保温、吸氧、镇静等,也可经血管造影后,行动脉栓塞等。 (2)膀胱破裂及尿道损伤:膀胱破裂应手术修补,尿道断裂可行尿道会师术,然后定期扩张尿道。 (3)神经损伤可先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探查。 (4)直肠肛管损伤:彻底清创、修补、引流,行暂时性结肠造瘘,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 (5)女性合并生殖道、尿道损伤,应及时修补。 2.骨折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骨盆环未完全断裂,如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无明显移位者;或单处骨盆骨折如髂骨翼、一侧耻骨支、坐骨支、骶骨、尾骨骨折或撕脱骨折者。无并发症,可卧床4周左右后下地行走。 2)骨盆环完全断裂者,且有明显移位或骶髂关节脱位,可作骨盆兜悬吊牵引。 (2)手术治疗 1)耻骨联合分离、骨折移位明显者可复位后手术内固定,骨折牵引复位疗效不理想亦可考虑手术治疗。 2)髋臼骨折无移位及除臼顶骨折以外的1度脱位可牵引复位3周,以后更换为石膏三角裤。 3)2度以上脱位的前、后柱骨折,先尽早牵引,一周后再选择相

骨盆骨折分类及治疗指南

骨盆骨折分类及治疗指南 摘要 骨盆骨折在多发创伤中较为常见,仍然给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医师造成一个艰难的治疗困境。由于涉及高能损伤机制,通常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需要各科专家联合诊治。获得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有赖于早期诊断并优先治疗最直接危及生命的损伤。与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相对,CT能够用来促进这些方案的实施,即使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的患者亦适用。本文阐述了CT在骨盆骨折中的作用并提供骨折分类之概述。 1. 介绍 骨盆骨折在多发创伤中较为常见,仍然给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医师造成一个艰难的治疗困境。由于涉及高能损伤机制,患者通常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需要多学科综合小组共同诊疗。许多患者需要采用ABC 方式立即进行复苏和标准ATLS路径。多数关于骨盆骨折的文章主要强调骨折分类,仅附带提及并发症。实际上,优先次序应该是:

1. 识别危及生命的损伤; 2. 识别急性损伤; 3. 骨折分类可协助指导外科治疗,同时也可引起对未被发现的相关损伤的怀疑。 该综述对辨别最密切相关的损伤早期影像学检查有效应用提供指导,并为诊疗计划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尤其是骨盆骨折的急性并发症将于随后提到的骨折具体类型一并讨论。一条诊疗法则建议尽早结合应用CT并因此对ATLS的通用意见提出挑战。 2. 损伤机制和复苏 骨盆骨折通常由高能创伤引起,尽管偶尔可能由轻微损伤机制引起。在这些病例中,临床医师应该对可能潜在的骨病理改变有所警觉。然而,对于大多数患者,高能机制导致高比率的多发伤。因此ATLS建议集中于ABC(气道,呼吸,循环)复苏方法[1]。发现其它潜在危及生命的损伤而不是单纯集中于骨盆损伤是至关重要的。

骨盆骨折的分型审批稿

骨盆骨折的分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骨盆骨折的分型(四)骨盆骨折的Tile分类与AO分类 Tile分类方法与AO分类方法相似,主要依据是骨盆稳定性和致伤暴力的作用方向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骨盆骨折分为三型,A、B和C型,按严重性顺序逐渐增加。每型再分为 A1、A2、A3三个亚型,而每个亚型又都被扩展了。这种分类方法现已被多数医生所接受。这种分类分法可以当作一个指南来应用。对每一个具体患者的处理,还需要仔细的个性化评估,而不是依赖死板的分类。 许多类型的骨折、脱位并不符合已有的精确的分类,譬如一些机动车所致的创伤导致骨盆环变得极不规则。因这些暴力都是高能量暴力,所以骨盆通常是不稳定的。但仔细分析,所有的病例应该符合已有的分类标准。 (一)A型(稳定型) A型骨盆稳定骨折有两种类型。第一,不影响骨盆环的骨折,譬如骨盆边缘的撕脱骨折,髂骨骨折,骶骨、尾骨的横向骨折。第二,累及骨盆环但骨折轻微而且软组织较完整。这些A型骨折可进一步如下分类: 型:撕脱骨折:最常见于髂前上棘。 A1-1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A1-2型:髂前下棘撕脱骨折 A1-3型:耻骨结节(棘)撕脱骨折 A1-4型:髂结节撕脱骨折 A1-5型:坐骨结节撕脱骨折 A1型损伤大都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方法来处理。如果骨折移位明显,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使撕脱的骨折复位固定。

型:稳定的髂骨翼骨折或移位较小的骨盆环骨折。 A2-1型:孤立的髂骨翼骨折 A2-2型:稳定的无移位或仅少许移位的骨盆环骨折 A2-3型:孤立前环骨折。这型种损伤也被称为骑跨骨折或蝶状骨折,因为它累及全部4个耻骨支而没有后部损伤。 型:骶/尾骨的横向骨折 A3-1型:尾骨骨折或骶尾关节脱位,此型损伤较常见,一般不会有神经损伤,但在某些患者会长期疼痛。 A3-2型:无移位的骶骨横向骨折,通常由摔伤所致,特别是老年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而不需要手术治疗。 A3-3型:有移位的骶骨的横向骨折,,此型损伤可发生于单纯的摔伤。 (二)B型(部分稳定型) 这类骨折都是旋转不稳定,但垂直方向和后方却是稳定的。这类骨折可以有前方的移位,如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支骨折移位,但是没有垂直方向或后方的移位,或者有移位但通常小于1cm。若后方的移位大于1cm,就说明存在垂直方向的不稳定,即C型损伤。垂直方向稳定的B型损可以由外部的旋转暴力(前后向的挤压)导致,也可由内部的旋转暴力(侧方挤压)所导致。暴力可以是单侧的,也可以是双侧的。B型损伤的特征是后部张力带完整(是由于骶髂韧带的存在和坚固的骶骨或髂骨影响)以及骨盆底完整。 型:翻书样损伤(外部的旋转不稳定) ①B1型:单侧损伤。 ②B3-1型:双侧损伤。

骨盆骨折分型

骨盆骨折分型介绍 更新时间:2015-12-30 | 权威编辑:快速问医生(医生组) 核心提示: 骨盆骨折分型?在临床上骨折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类型,主要是根据骨折的部位以及病情程度来进行分型。根据我们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人对于骨盆骨折分型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所以不知道自身的骨折属于哪种类型, 骨盆骨折分型?在临床上骨折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类型,主要是根据骨折的部位以及病情程度来进行分型。根据我们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人对于骨盆骨折分型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所以不知道自身的骨折属于哪种类型,这样的话几不知道如何进行治疗。今天我们主要讲解的是关于骨盆骨折分型。 骨盆骨折分型: 一、分类 1.按骨盆环的无缺程度分:①骨盆环坚持无缺;②单处骨折;③两处或两处以上骨折。 2.根据骨盆安稳程度(Tile 1988年)分为三型: A型为安稳型,移位纤细,一般不触及骨盆环; B型为旋转不安稳型; C型为垂直不安稳型。当骶髂复合体和骨盆底遭受损坏后才可能发生半侧骨盆在垂直面上向后向头侧方向的移位。 A型——安稳型,移位纤细 A1:骨盆环未被累及; A2:骨盆环有轻度损坏及移位,如一侧耻骨支骨折。 B型——有旋转不安稳,但纵向安稳 B1:打开册页式; B2:一侧侧方压榨,如耻骨体骨折;

B3:对侧侧方压榨,呈桶柄式。 C型——旋转及纵向均不安稳 C1:一侧骶髂关节脱位及耻骨联合分别; C2:双侧骶髂关节脱位及耻骨联合分别; C3:伴髋臼骨折。 二、分型; 按骨盆环无缺性受损程度,可分为以下4型。 I型:即无损于骨盆环无缺性的骨折,包括髂前上棘或髂前下棘、坐骨结节、髂骨翼骨折,第5骶骨骨折或尾骨脱位,一侧耻骨单支骨折。 Ⅱ型:即骨盆环一处开裂的骨折,包括一侧耻骨双支骨折、耻骨联合分别、一侧骶髂关节附近骨折脱位。 Ⅲ型:即骨盆环两处以上开裂的骨折,包括耻骨联合附近两处骨折脱位(耻骨双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别),吞并髂骨或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以及骨盆环多处骨折。 Ⅳ型:髋臼骨折,包括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其间Ⅲ型骨折骨盆环失去安稳性,为不安稳骨折,而Ⅰ、Ⅱ、Ⅳ型的骨盆环仍安稳,故为安稳性骨折。 在了解完以上所讲解的骨盆骨折分型之后,希望各位能够对今天文章的介绍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及认识。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您不幸骨盆出现骨折的话必须要分辨出自身的病情属于哪种类型,这样的话就可以对症的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