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教背景下的英格玛_伯格曼及其现代派电影

宗教背景下的英格玛_伯格曼及其现代派电影

宗教背景下的英格玛_伯格曼及其现代派电影
宗教背景下的英格玛_伯格曼及其现代派电影

20xx关于农村宗教信仰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20xx关于农村宗教信仰调查报 告

编号:FS-DY-20287 20xx关于农村宗教信仰调查报告 今年暑假我对农村的宗教信仰情况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个人能力的不足,我所调查的范围只限于我家周围的村庄。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还有东正教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教和地区性的民间信仰等等。在我周围的村庄有一半以上的人家有人信教。教徒中80%以上是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她们绝大部分信仰的是基督教,少部分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几乎没有,所以我重点调查了在农村关于基督教的信仰情况。 一、农村基督教的信仰状况 可以说基督教是基督教徒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变相的聚会活动。很少有人将宗教信仰当成纯正的信仰,甚至可以这样说:他们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也不甚了解,比如他们会说基督教中的圣母玛丽娅就是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这些信

教的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或者根本没有受过教育。宗教生活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教徒每天早中晚饭前要祷告1次。如果家里发生了什么喜事或不好的事,祷告次数还会增加。另外,他们每周还有至少3次定期的集会和交流。这些聚会点的活动时间一般为周日一天,其它时间晚上分别安排学圣经、唱诗歌,作祷告活动。家庭聚会点的信徒以女性信徒偏多,约占参与总人数的70%。年龄结构以中、老年居多,也有部分青年人。其中50%的信徒信教时间均在十几年以上,几乎是在聚会点形成的前期。这些聚会点信徒所拥有的《圣经》书籍来源一般为自行购买,所购渠道不明。上述聚会点的讲道者一般属自封传道人。从所反馈的信息来看,讲道中无反政府言论,无传播异端邪教。参加聚会点的信徒在社会遵纪守法方面都较好,甚至个别信徒在地方上还有较好的威信。 二、产生信仰的原因 绝大多数人入教的动机是为了求平安,因此,大多数人认为信教后自己及家人身体有好转,或做生意顺利,这都分人就最为虔诚。此外,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跟不上群众对

影视艺术概论重点

影视艺术概论 第一章 1 电影诞生于 1895 2 电影是一种光影的艺术。光影理论是电影的基本原理之一。电影得益于光影原理视觉残像原理的发现, 3 格里菲斯两大奠基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两大重要贡献 1蒙太奇成为电影艺术手段 2电影特有的时空艺术 4 苏联蒙太奇学派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5 世界电影史上的两大传统 1卢米埃尔写实主义 2梅里爱技术主义(特技摄影,戏剧) 6 英国勃列顿学派是蒙太奇的真正创始人 7 电影的成熟期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彩色故事《浮华世界》 8 类型电影最大特点:1重复性 2 可预见性 特征 1公式化情节 2 定性化人物 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9 西部片美国电影最古老的样式最为典型的美国电影,反应美国人的民族特征和精神倾向 10 法国新浪潮表现超现实的梦幻和潜意识以及无逻辑和无理性的意识活动 代表人物特吕弗 11 现代派电影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野草莓》 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被西方电影界称为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彩色电影 费里尼《八部半》 第二章 1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2第一部伦理电影《孤儿就祖记》 3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三四十年代的电影 4抗战电影《马路天使》袁牧之 5战后电影《小城之春》费穆 617年电影与国家政治相连 7文革时期样本戏 8新时期电影 1976~1984 9第五代导演 1985年之后自觉的试验影片,发展到意向美学上的新层次 10主旋律电影指能充分体现主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 11港台电影主要分为 1文艺片 2 动作片3 喜剧片 代表徐克王家卫许鞍华吴宇森 12台湾本土电影台湾新电影代表人物杨德昌侯孝贤 第三章电视电视艺术电视剧 第四章影视艺术的特性 1 电影电视的基本构成元素画面和声音 2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不仅表现在各种不同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同时还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的综合,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的综合 3 影视艺术是典型的交叉艺术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空间艺术时间艺术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再现艺术体现性艺术 a 影视艺术从绘画和雕塑尊重借鉴了造型艺术的特点和规律

《野草莓》视听分析2

《野草莓》影片视听分析 班级学号:1151405 姓名:韩晓慧 指导教师:张爽

《野草莓》影片视听分析: 瑞典l957年出品 编剧:英格玛·伯格曼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摄影:贡纳尔·费希尔 主要演员: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饰伊萨克) 伯格曼的影片是充满思辨和哲理性的,剧作中埋伏着不少象时往往喜欢作学究式的考证,喋喋不休地论证草莓象征什么,而车轮又是什么隐喻。这样反而使他们无征和隐喻。大概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有人把他的作品归结为“新理性主义”。于是,许多人在欣赏伯格曼的作品法欣赏到伯格曼影片中那些真正妙不可言的东西。而正是这些东西才使伯格曼成为一个艺术家。 伯格曼具有非凡的艺术感受力。在他看来,“没有什么艺术比音乐更像电影,这二者都直接影响我们的感情,而不是通过理智。”他的创作总是从某种朦朦胧胧的情绪入手,那情绪便像音乐主题一般控制着电影“旋律”——情节的节奏、气氛,段落间的呼应等等,并以这种情绪摄住观众的心灵。 影片一开始,伯格曼便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令人“惊骇万状”的梦境:阳光和阴影形成强烈的反差,令人不安;空荡荡的大街上阒无一人,唯有伊萨克的脚步声在墙壁间回响;大钟的指针不见了,伊萨克对表时发现自己的老金表上的指针也不见了,表声却是他本人脆弱的、很不规则的心跳。好不容易看见一个人,却是个一碰即碎的木偶;更可怕的是,他从一具摔碎的棺材里看见了一具死尸,那死人竟是他自己。 这个梦明显地奏响了伯格曼众多作品中反复出现过的情绪主题——“恐惧”和“孤独”。在这里“恐惧”仅是“孤独”主旋律的先导,因为“恐惧”会使人希望与同类亲近,因而也就会使人发现“孤独”。果然,一贯冷漠待人的伊萨克允许儿媳玛利安搭乘他的汽车,而在接下来的幻境里“孤独”的主题加强了:在儿时居住过的大房子前,他又见到了已逝的美好时光,但当老年的伊萨克同当年的情人莎拉以及所有的亲人处在同一个画面里的时候,他们之间却无法交流。在他与亲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堵半透明的墙,伊萨克可以看见亲人们,而那些人却看不见他,他被孤零零地抛弃在阴冷的暗影里。 接下来,伯格曼通过梦境将“孤独”的情绪推向高潮:在第三个梦境中老伊萨克终于能同情人莎拉对话,然而对话的内容却是绝情。莎拉哭泣着离开他,同表哥一起走进屋去。后来的梦中伊萨克甚至看见了他的妻子,然而看到的却是妻子对他的背叛。当他又一次在梦中

宗教工作问答

宗教工作 一、11号文件的核心是什么? 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的、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二、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是什么? ①破坏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侵犯公民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权,干预行政、司法、婚姻、教育等社会事务,影响党和政府政令畅通,影响基层组织建设。 ②危害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极易把群众引向宗教至上的歧途,往往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危害民族团结影响经济发展。 ③危害祖国统一。民族分裂分子大肆宣传“圣战”,煽动宗教狂热和民族仇恨,建立反动组织,制造暴乱、骚乱、包咯恐怖事件,妄图破坏祖国统一。 三、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神权政治论”,鼓吹“在整个世界建立伊斯兰政权是真主给我们指引的唯一理想”,“除真主之外,不服从任何政府、任何人”,目的就是推翻世俗政权,建立伊斯兰教法统治的哈里发国家。 ②“宗教至上论”,主要以《古兰经》和《圣训》作为制定、衡量和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排斥一切世俗观念,排斥现行国家政治制度、法治制度、经济制度及现代文明成果等。 ③“异教徒论”,煽动吧信仰“安啦”以外的一切人员当做“异教徒”和“叛教者”,对“异教徒”采取戏弄、嘲讽、

孤立、恐吓,以至用极端、用各种暴力恐怖手段加害于广大人民群众。 四、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和生产等诸方面。风俗习惯是民族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共产党员为什么不能信教?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自动思想武装起来的,有中国工人阶段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违背了党的性质,破坏力党的纯洁性,消弱了党的战斗力,降低了党在群众的威信,也不利于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六、对于利用宗教破坏法律实施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对于利用宗教破坏法律实施的,要依法处理。这些行为主要包括:以宗教教义妨碍国家教育制度、干预行政、司法、计划生育政策和遗产分配的;违反《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重婚的,给未领结婚证者以念“尼卡”等宗教仪式结婚的,未依法办理离婚手续而以宗教方式离婚的等。 七、如何引导信仰群众积极适应现代文明生产生活方式?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与特定时代相联系的文化信仰。其表现形式和复杂内涵呈现出多元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它的影响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人说信仰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是支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对自身灵魂的肯定。而宗教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在相互地交流中涉及了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备受关注。 二、调查目的 鉴于宗教信仰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笔者决定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这一个具有这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进行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及其态度,加深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的整体认识和思考;并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可程度,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探索针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策略,并提出积极建议。三、调查对象 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全体在校学生。 四、调查方法 1、上网查阅相关报道,文献; 2、了解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在校学生的相关情况; 3、随机采访在校学生,了解其想法,并如实记录分析。 五、调查时间 2012年11月25日——2012年12月05日 六、调查内容及分析(具体题目及选项统计数据—百分比见附录)(一)调查概况: 1、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方式,采取男女各100人随机派发的方式,发出200份调查问卷, 实际收回187份; 2、由于地域原因限制,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为汉族,少数民族较少; 3、由于高校环境限制,参加本次调查的绝大多数为共青团员,当然也涵盖了少数的党员 和群众; 4、本次调查从2009级至2012级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涉及,不过主要集中在本科生部。(二)关于调查内容的分析: 1、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宗教的思考: 从调查问卷的第5)—7)题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当代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宗教有过一些思考,但极少会有人认真地去思考关于宗教的意义,性质,与我们的联系等深层次的问题;在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都能够客观的去认识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却仍然有极少的同学有失偏颇,将宗教信仰与荒诞的迷信相混淆,认为宗教就是迷信的代言人;被调查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互通有无,没有矛盾的,它们是

美国人的宗教性与世俗性

2009年春季《美国宗教与文化》课程文章 题目:美国人的宗教性与世俗性 内容提要: 美国著名神学家尼布尔说过,美国“是世界上最世俗的国家,也是宗教性最强的国家”。宗教性与世俗性仿佛是两个相当对立的特性。可正是这两种格格不入的特性渗入了美国人的血液中。 关键词:宗教性、世俗性 正文: 美国著名神学家尼布尔说过,美国“是世界上最世俗的国家,也是宗教性最强的国家”。宗教性与世俗性仿佛是两个相当对立的特性。可正是这两种格格不入的特性渗入了美国人的血液中。 一.美国人是虔诚的教徒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1986年曾对1500多个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96%的人声称相信上帝,66%的人认为上帝可以看见人间的一切并主宰着他们的命运,他们只能按上帝的意愿行事,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完全交给上帝,以消除失望、无聊、恐惧和孤独。在1990-1993年间的一项调查中,82%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信仰宗教的人”。①美国《经济学家》杂志指出:“美国人均拥有的宗教活动场所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多,而新的宗教场所还在不断地建造。”②美国人花在宗教上的金钱远比花在体育方面的多,1992年,美国人奉献给宗教事业的资金总额为567亿美元,14倍于花费在棒球、橄榄球和篮球这三大联赛上的40亿美元。宗教深深植根于美国社会之中,并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美国的钞票上,赫然印着“我们信仰上帝”。美国的国歌里,有“上帝保佑美国”的歌词。美国总统就职,要手按《圣经》进行宣誓。国会参众两院的每一届会议都是以国会牧师主持的祈祷开始。美国的军队里有牧师、神甫等各种不同宗教的随军神职人员,身穿军官制服,在军中提供宗教服务。美国的大学校园里,活动着大量的学生宗教团体。美国的医院、监狱、机场及其他许多公共与民间机构中也都有专职或兼职的宗教职业人员提供宗教服务。美国85%以上私立中小学校的学生就读于教会学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许多著名的美国大学最初都是由教会创办的。1976年,美国国会第95界议员共489人,信仰各种宗教的就有484人。这种状况影响美国人衡量一个人特别是精英人物的道德和价值的标准。例如,1987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美国人不希望有一个无神论总统。今天,美国有1200多家宗教广播电台播放宗教节目,每12家电视台中就有一家是宗教电视台,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美国的宗教节目增加了75%,美国的宗教报刊杂志有5000多种,《新约圣经》在美国的印数超过了1亿册,宗教音乐的音像制品销售量远远超过了爵士乐、古典音乐及其他各种流行音乐。一半以上的美国成年人参加过宗教组织的慈善服务活动或做过志愿者,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矾、费城等大城市中提供社区服务的主要力量是宗教团体。大多数美国人的婚礼是在教堂举行的、而他们的丧礼要由牧师、神甫主持。可以说,美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可以说是宗教色彩最浓的发达国家。 二.美国人在外人眼中的世俗性 这幅关于美国人宗教虔诚的美好图画似乎开始发生了变化。 ①美国《读者文摘》1986年 ②美国《经济学家》1990年

技术理性与感性情感的碰撞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f12906087.html, 技术理性与感性情感的碰撞 作者:吴若菡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5期 【摘要】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在电影《野草莓》中运用大量镜头特写、视听语言以及现实与梦境交织的意识流表现手法,思考了技术理性与感性情感的碰撞表达。在影片中,技术理性毁掉了伊萨克一生的幸福,他漠视与家人、朋友间情感的表达,陷入冷漠与孤独之中。影片在逐层的抽丝剥茧中传达生命冷酷的外衣终究包裹着温暖外壳的真谛,揭示人类幸福的根源最终会被引向信仰的主题。 【关键词】《野草莓》;技术理性;信仰;英格玛·伯格曼 中图分类号:J905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091-02 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在电影《野草莓》中用冷酷客观的影像表达技巧,灵巧的人物摄影技术,以时间线为叙述轴,以暗写光、以重射轻、带有苦味地追忆了主人公伊萨克的一生,并借此引出生命的精神信仰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带有超现实主义的意识流电影并不是以单线叙述的方式展开,而是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在现实与梦境的交织下缓缓拉开故事的帷幕,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镜头场面,在伯格曼的执导下展现出与爱、与信仰的微妙联系。[1] 一、家族相似的孤独感 在《伯格曼论电影》一书中,导演伯格曼介绍了他拍摄《野草莓》的最初动力,“我尝试对离弃我的双亲表白我强烈的渴望,在当时父母是超越空间、具有神话意味的,多年后他们才被转化为普通的人类。”[2] 现实中的伯格曼和影片中的伊萨克的形象在电影中被巧妙融为一体,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电影中,伊萨克对“爱”本是极度渴望的。然而,他的母亲并没有给予少年伊萨克相应的“爱”,母亲的冷漠疏离最终使伊萨克形成了孤僻、冷漠、自我的绝对理性人格。母爱的缺失并没有使伊萨克放弃对爱的追求,他曾在表妹莎拉身上试图找回缺失的“爱”,但莎拉在伊萨克脆弱的心灵上留下致命一击,她决绝地抛弃了伊萨克,转身投向斯德弗里德的怀抱。从那时开始,伊萨克才对“爱”彻底绝望,他开始用冰冷的理性支配人际关系。 伊萨克从母亲那里承袭了冷漠的精神人格,他根本不懂如何感性地与人相处。伊萨克的儿子埃瓦尔德从小也在他的“冷暴力”下成长,长大后的他毫无意外地成为了第二个不懂爱的“伊萨克”。这种孤独、冷僻、自我的缺失型人格似乎成为了伊萨克家族一脉相传的家族精神。 影片中,伊萨克在儿媳玛丽安的陪同下去探望在鄉间别墅单独生活的母亲。伊萨克的母 亲生育了10个孩子,她还有20个孙子、15个曾孙,但讽刺的是,鲜少有人前来探望她,整个别墅都是昏暗冰冷的。伊萨克母亲第一次的出场是理性、冷漠的,时隔多年母子再次相见的感

宗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宗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世界电影文化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广有了进一步的更新和发展。宗教电影作为世界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宗教文化与电影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本文重点探究宗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以此了解宗教与西方电影之间的具体联系。 关键词:宗教,西方电影,影响研究 一、宗教与西方电影的联系 宗教电影作为特殊的世界电影构成,强调了宗教文化与电影文化的融合。通常情况下,宗教电影分为两个类别:其一在于直接演绎传统的宗教故事,演绎宗教文化经典《圣经》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和情感流通;其二在于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阐述神职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宗教活动。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都作为西方电影文化中的特殊组成部分,有着不容小觑的社会价值。通常情况下,宗教与西方电影的联系体现在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两个方面:直接联系主要是针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而间接联系则针对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沟通。 二、宗教文化对西方电影的正面作用 说到宗教电影,《十日谈》、《神父》、《耶稣受难记》都是颇为经典的宗教电影,在电影叙事过程中,宗教文化对电影的整体发展路径起到了一定的牵引作用。以《十日谈》为例,《十日谈》的基本背景是在佛罗伦萨闹瘟疫期间,十个年轻而富有教养的年轻人为了躲避死亡、相约到别墅里躲避瘟疫,他们选择了每人每天讲述一个宗教故事的方式来度过每天难熬的时光。无论是故事题材还是故事背景,无一例外都是对当时宗教文化的多角度的大力抨击,其中不乏对社会现实的嘲笑和戏弄。宗教文化在《十日谈》中起到了至为关键的线索引导作用,使得西方电影的故事框架和情感路线能够以宗教文化为始、以宗教文化为终牵连一线。此时,西方电影的结构设定不至于因为小故事数量过于繁多而出现杂乱不堪的现象。而在《神父》这部电影

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 (1)佛教 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起源于公元前5—6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释迦牟尼。 对于出家的僧尼和其信教徒,佛教有严格的饮食戒律,出嫁僧尼终年素食,不吃荤腥,不饮酒。他们认为荤、腥、酒之类食物会乱性,不利修定,所以被佛教所禁止。派别不同,戒律也不同。对于一般的信徒的饮食,规定不一,有终年素食,也有每年固定月份素食的,还有每月中固定数日素食的,没有统一的戒律。 佛教的节日和法会很多,主要有佛诞节、成道节、涅槃、盂兰盆会等。寺庙里设有“住持”,在我国还称之为“方丈”。常见佛教徒在见面时,以两手当胸,十指相合来行礼,这就是佛教的通常礼节“合十”或“合掌”。他们在行礼时专注一心,决无散漫之意,以示对对方的敬意。在向佛、菩萨或上座行礼时,应该双膝着地,前额叩地,两手掌向上翻触地,就是常说的“五体投地”。这是一种对佛或菩萨虔诚的表示。一般非信教徒参拜佛或菩萨时行“合十”礼即可。 (2)道教 道教是我国东汉晚期形成的宗教派别。道教的教派很多,元代以后演变为两大教派:“正一派”和“全真道”。道教的戒律很多,少者五戒,繁者一千多戒。全真教对戒律比较重视,

主张“炼丹修仙”,道士须出家,不结婚,不食荤腥。其五戒与佛教相同,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信奉正一道的道士一般有家室,俗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道教的修斋有许多种,如有的设供斋、节食斋、心斋等,修斋的日期也不同。各道观还订立了自己的清规和禁忌。 道教以神仙诞辰及祝厘、接驾、祭星和展墓为节日,如玉皇圣诞、老君圣诞、蟠桃会、吕祖诞辰等。节日期间举行隆重的斋祭活动,供斋祭神。经常有道乐伴奏、唱颂舞蹈、法器罗列、供奉花果、叩拜祈祷等,在大的宫观所在地,往往伴随着庙会集市。 (3)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创立于公元622年,创始人为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是:世界上只有一个神,他的名字叫安拉,即真主。信仰者必须服从安拉的意志,称为“穆斯林”(阿拉伯语“服从者”之意)。穆斯林有很多义务,如做礼拜、去麦加朝觐、斋戒等。 伊斯兰教教义体现在《古兰经》中,它不仅是宗教经典,同时也是穆斯林的基本道德规范。根据《古兰经》,穆斯林禁止食用猪肉、自死之物及血液以及未诵安拉之名而宰的牛、羊、驼、鸡、鸭、飞禽等,还有勒死的、捶死的、角抵死的、野兽吃剩下的动物都是禁食之物。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不洁

中国法律的宗教性

中国古代法律的宗教性探析 摘要:在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备受关注的同时,中国法律是否也具有宗教性成了学界广泛讨论的话题。为此,本文通过宗教的定义和中国古代宗教所表现出的神明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特点,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在法权渊源、法律内容和司法程序方面具有的宗教性,旨在说明中国古代法律有宗教性,法律和宗教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神明崇拜自然崇拜宗教性 众所周知,对于诸如法从何而来,其本身具有哪些属性这类的问题是法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西方近代一些法学家,如霍贝尔、马克思·韦伯、以及伯尔曼等人认为,当探讨法律的起源以及属性时,我们不能忽视宗教对法律的巨大影响。他们一致认为法律与宗教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西方,基督教作为西方人信仰的支柱,对于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演化以及实在法的制订、在社会中的实际运行,具有极大的影响。然而,中国古代宗教与法律是否有关系?中国古代的法律是否具有宗教性?学者谈到这个问题时,通常持否定意见。伯尔曼认为,“法律与宗教之间的对立在东方文化中间表现得最为明显。在那里,宗教基本上是神秘的、个人的,而官方的法律组织(也许部分是由于其宗教的这一特点)倾向于过分的形式主义和刻板。”①在其他外国学者的论述中也谈到“在中国,人们关于法律起源的观念与上述其他国家截然不同。有史以来,没有一个中国人认为任何一部成文法源于神的旨意,即使是最完备的成文法也不例外。”②即使是中国自己的一些学者,如近代瞿同祖先生,以及当代张中秋先生也将中国古代的法律定义为伦理化法律,认为宗教性为西方法律的特征。③李步云同样认为“历史上,

宗教对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影响,我国古代的法律很早就摆脱了法规和教规合为一体的阶段。”④那么,能否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的法律是世俗性质的伦理化法律,它不具有宗教的特性呢? 在作出结论前,我先对中国古代法与宗教的关系做一分析。 一、宗教的定义 与“法”一样,人们对于宗教的定义也不完全相同。“宗教”,(Religion)这个词在西方的语源,一是拉丁语religere,意思是敬仰神灵时的“集中”、“重视”和“小心翼翼”。另一是拉丁语的religare,意思是“联结”、“组合”和“固定”,包含着人与神、神与灵魂之间的联结之意。因此,可以推测,在西方拉丁语时代,宗教就是人对神的敬仰和祟拜以及神人之间存在着的某种沟通,它在当时泛指人对超自然神灵的崇拜,而并非只指基督教等一神教。《美国英语遗产词典》认为,宗教是“人们对超人力量的崇拜和信仰的表现”。《布莱克法律词典》认为,宗教涉及人与神的关系,其中“包括尊敬、崇拜、服从和屈从超自然力量的命令和箴言”。⑤据《牛津法律大词典》的解释“宗教的宗旨在于对超自然力的信仰,并由此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根据宗教理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要受到超自然力的掌握和控制。宗教包括信仰、教义,以及抚慰、礼拜、宗教仪式等活动”。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⑥我国古籍亦有类似说法:《礼记·祭义》说:“合鬼与神、教之至也”,意即对鬼神的信仰与崇拜,是教化人民的圣理,而《辞源》(旧版)言:“宗教以神道设教,而设立戒约,使人崇拜信仰者也”。也就是说,任何宗教都是以对超人间力量,即神灵的实在性信仰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对神灵的信仰是宗教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 二、中国古代宗教的特点

呼喊与细语

《呼喊与细语》影评 由英格玛.伯格曼导演的电影《呼喊与细语》体现了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普遍的上层社会的冷漠人性,更透露出作者对失去真善美灵魂只剩下冰冷与木讷肉体的人类的深切惋惜与悲哀,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美好真情的呼唤。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安格尼斯,卡琳,玛利亚和女仆安娜四个女人之间的故事。时而一片血红和昏暗的背景和人们眼中流露出的深深的不安与恐惧是这部电影带给观众最突出的感受。一个贵族大豪宅是故事唯一的发生地点,没有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也没有谈笑风生和姐妹情深;有的只是封闭与晦暗的房间和相互之间隔着厚厚隔膜的眼睛。 故事以大姐安格尼斯的病重与死亡为线索,三个姐妹各有各的心理阴影与问题而无法坦诚相待。安格尼斯在生死边缘徘徊时,一次次地从睡梦中痛苦地惊醒而呼喊安娜的名字。她那一次次撕心裂肺的呼喊声震撼着观众的心灵,每当这时,忠诚的仆人安娜都会赶到主人身边而给予最悉心的关怀与爱抚,整理安格尼斯凌乱的头发,抚摸她的脸颊,轻拍她的后背像一个慈爱的母亲一样哄着惶恐不安的孩子入睡。影片中有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安娜帮被痛苦折磨而惊醒的安格尼斯整理仪容换好衣服后,坐在她身边帮她念书,念着念着安格尼斯就安然地睡着了。大姐身体饱受病痛的煎熬,却又因姐妹之间的感情隔膜而无法向亲人倾诉交流,唯一让她信任让她缓解精神压力的人只有这个善良的女仆,可最终她还是不能逃脱死神的掌控而病逝。 大姐安格尼斯的死亡给卡琳和玛利亚带来了极度的惶恐导致她

们为掩饰内心的不安而表面上相互谅解恳切倾诉。可这种短暂的表面上的和谐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温暖,只是人们因不愿面对真实自我和逃避残酷现实而营造的假象。一切在安格尼斯的弥留之际支离破碎。 只有安娜发现原来安格尼斯还在气若游丝地在死亡边缘徘徊,安格尼斯想在临终前与两姐妹重修旧好抛弃前嫌,却被卡琳残忍地拒绝;玛利亚想尝试着贴近姐姐给予她最后的关怀却被安格尼斯抱住她而吓地失声尖叫夺门而逃。多么可笑的画面!竟然会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即将死亡的同胞姐妹感到如此害怕以至于安格尼斯连死亡前最后的小小的心愿没有满足。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变得如此冷漠?影片中取代卡琳恐惧的双眼和冰冷扭曲的定格面容的是渐渐凝聚的红色背景,人物内心不肯示人的集悲哀,恐惧,忏悔,冷漠,绝望于一体的复杂情绪都隐藏在这一片血红之中。而女仆安娜却宛如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家庭中的圣母光芒万丈,对主人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只有她会永远守护着安格尼斯,会给她念赞美诗,会一次次地抚摸她凌乱的发丝和疲惫不堪的面容,会在姐妹残忍抛弃临终前的她时袒露衣衫将她拥入自己的怀中给予她在这个冰冷绝望的人间最后的一丝温暖。 当这一家人要从这个豪宅搬走时,卡琳和玛利亚想给安娜一些钱作为报答却被丈夫否决。他们让安娜挑一件物品,安娜说什么也不要,一句轻描淡写的“她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再一次将冷漠的人性刻画的淋漓尽致,没有任何的感激与感动,更没有任何的自我反省,甚至没有片刻的感伤与叹气,只是一句充满不屑与轻视的评语。导演再一

好莱坞电影对宗教思想的传播

好莱坞电影对于宗教思想的传播 宗教文化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播,无论是从传播力度还是接受的人群都在逐渐邹走向一个没落的时期。因为,对于现代社会来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快和压力的不断增长。任何形式的宗教已经很少能让人视作是一种信仰来供奉。更多的是以一种排解压力的方式和心灵寄托之所而存在。因此,对于宗教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媒介也在随之变化。如今的宗教不必再争取人们心中那个神明一般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是要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我们的思想中去把它的理念种植到人们的脑海里。电影这个媒介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手段逐渐被“传教士”们所重视。 相对于电影来说,电视艺术性略显浅薄。电影可以真正称之为影像艺术的至高表现。电视的内容常枯燥乏味、令人淡忘。电影内容却让人印象深刻、意犹未尽。网络虽然自由,但也龙蛇混杂过于分散,无法形成一股完整的传播力量。 好莱坞从创始至今,都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情愫。首先,好莱坞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基督教里面崇拜天神的意思。而且好莱坞的元老之一华纳公司的箴言为:教育、娱乐、启发。这也是基督教文化最基本的理念。 古老的宗教信念基本上都依附在神话故事中。而如今最大的神话则皆出自于好莱坞,不同的是这些故事不再是口耳相传,而是具象化的展示在人们的视野中。而且,美国作为一个只有500年左右历史的国家,不像中国有着上千年的文化传承。因此,执着的信念与崇高的信仰是它能够强大如此的唯一解答。对于宗教的传承美国也许没有罗马,梵蒂冈那样森严的等级制度。但却更显平易近人,深入人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造梦基地,好莱坞电影也不负所托,尽心竭力完成其宣教士的使命。所到之处,无不掀起热潮。即使在最抗拒美国文化的中东地区,好莱坞电影仍然顺利的登陆。我们看到电影其本质之一就是强大的行动能力,这也是宣教士必具备的特质。传播领域的广大对于宗教文化的发展极其重要,比如一部以宗教为题材背景的电影全球有10亿人观看,只有万分之一收到感化,也比一

佛教与其它宗教的不同之处

佛教和其他的宗教的七个大不同之处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第一个不相同点:佛教否认上帝造世界及最初的开始。 所有一切的宗教,除佛教外,其他任何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相信有一个万能的上帝,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帝;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上帝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可以做。 可是佛教却不承认有这么一个创造世界万能全能的上帝,因为佛教在基本理论上,根本不承认有一个创造世界的最初开始。佛教的理论:“开始”这个观念,是因人类“有限”的心理,不能涵括万千的因果关系,为其本身的假定罢了。 让我举一个例子来帮助说明。譬如讲今天这个演讲吧,大家都说,是八点钟开始,九点钟终了。所以我们说这个演讲绝不是一个最初的开始。因为显而易见地,在演讲开始之前,还有其他许多“因果相续”关系的存在。八点钟以前,各位或在家中,或在其他地方,纷纷到这里来。这些都是在演讲会以前所发生的事。对这些事而论,八点钟的演讲是终了而不是开始。演讲会之后,各位又纷纷散去,坐车的坐车,走步的走步,这些都是在演讲会以后所发生的事。对这些事而论,九点钟的散会是开始而不是终了。因此“开始”这个概念,只有在对某一特指事物而言时,方有其意义,否则就没有意义。最初的开始,或绝对的开始,是根本无意义的。 一般宗教的“宇宙原始”论,即是犯了这个错误。将漫漫无究无尽的宇宙“因果大相续流”硬生生地凭着自己的有限性的意思将它截断,硬说有个开始。因为有这么一个最初开始的假想,所以接着就弄出一个创造世界的万能上帝来。问题是:上帝如果是万能而又慈悲,他老人家为什么不把他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这些苦痛的众生,当皮球一样,一脚踢上极乐天堂,岂不痛快!可是事实上,他没有这样做。 实则上帝也是思想上的假定。上帝这个概念,是由于古代人民震慑于宇宙间许多不能解释的现象,如雷电、地震、海啸、瘟疫等而来。人类创造出来这个“神的”观念,不仅对宇宙现象的奇妙,有了解释,同时也满足了人类实际的需要,使他们

现代派电影

现代派电影 19世纪末,在欧洲国家相继出现了一个有共同原则的文艺派别,主张文艺创作要摆脱理性的?束缚?,表现直觉的、本能的?自我?。比如雕塑、绘画,以紊乱的色彩和错乱的点线配臵,达到违反真实的抽象化;小说、戏剧,以不要人物、情节的奇特的语言、文法,反映非理性的潜意识活动。这个流派统称现代派。把这个创作原则运用到影片创作中,就是所谓现代派电影。现代派电影持续的时间较长,从开始的无声片,到本世纪70年代,长达半个世纪。其间出现过几次高潮。 1.先锋派电影运动 这个运动以法国、德国为中心,2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有声电影诞生后趋于低落,前后持续了10年之久,是现代派电影的第一次高潮。 先锋派的主要理论观点是:在影片内容上,主张逃避现实或超现实的抽象化、绝对化,表现?纯粹的现象?或潜意识?内心的幻想?;在表现手法上,搬用超现实主义、形式主义等现代派文艺手法,玩弄?为表现而表现?的觉形式?;在结构形式上,提倡?非情节化??非戏剧化?,通过联想的自由?,纯粹的节奏?,表现?被支解,?的物象或?纯粹的情绪?;在影片的作用上,否定电影的功利目的,鼓吹电影为少数?知识界精华人上?玩赏。 总而言之,先锋派电影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表现纯粹的现象,一是表现潜在的意念。前者是只要形式而不要实质,后者则是只要意识而不要现实。巴拉兹曾尖锐地指出?:在先锋派影片里,现实生活的真实、意义和规律,竟是连一丝一毫也都找不到了。一系列东掇西拾、互相毫无联系的视觉形象画面并不反映任何现实。..因为现实的原来面貌在这里被支解成纯粹的现象,并被降低为单纯的视觉印象,表现赤裸裸的事实的影片,最后必然成为最不真实和最抽象的‘绝对’影片。(?《电影美学》) 先锋派电影的理论著作很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德吕克1919年写的《上镜头性》,杜拉克1927年写的《完整电影》,爱浦斯坦1927年写的《从埃特纳山上看电影》等。在他们的理论著作中,许多电影术语创造出来了,诸如:绝对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抽象电影、纯电影等等。 先锋派影片创作和其理论相比相形见绌,真正好的作品无几。 比如德国华尔特〃罗特曼的影片《柏林》,被列为先锋派的抽象电影一类。影片中不表现真实可见的景象,画面中所出现的电车和乐队,牛奶车和女人腿,来往行人和飞转的车轮等,都是闪烁不定的,模糊不清的,镜头画面失去了明确的现实形态,仿佛转向了人的内心幻象。这部作品试图把抽象性与记录性结合起来,表现所谓?大城市交响乐?,它不是在纪录该片创作者对外部世界的印象,而是传达外部世界在人意识中的幻映。

精选的比较经典的名人名言大全

精选的比较经典的名人名言大全 导读:1、伟大作家博尔赫斯在图书馆工作,当他已是大名鼎鼎的时候,依然如故,安然地做着馆员。一天,同事在百科全书里读到“博尔赫斯”条目时,非常惊奇,捧着书兴冲冲地对他说:“百科全书里有个人,不仅跟你同名同姓,而且出生年月也完全一致。”“是吗?”他轻声应了句,仍在忙着整理书籍。 2、必须保持一个新的出发点。如果你总是一次一次出发,就能不断地战胜所有的困惑。感觉是不会衰竭的,总会有不断拍摄的欲望。随着不断成熟,瞬间的捕捉变得越来越容易,体验越来越敏感,阅历越来越迷人。——马克·塞里格 3、摄影不但让我赚钱生活,还让我遇见各种不同的人,认识我原先不知道的动物、树木、花草,发掘海洋和大地变幻的风貌。还有——我觉得最重要的——它使我能以友情来接触这些生命,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的确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滨谷浩 4、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 5、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不已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意义了。——穆勒 6、我希望自己是个手艺人,我希望我做的东西,对别人有用。——英格玛·伯格曼 7、摄影是一条很艰难的路,人很多,机会却很少。我最好的建议就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快乐而摄影,说到底,摄影只是一

种消磨时间的绝佳方式。生活中到处都是照片,问题在于,你能否注意到,你需要时刻关注四周,注意那些充满人性以及喜悦的画面。——艾略特·厄韦特 8、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我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达尔文 9、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10、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11、如果你决定要出发,那么旅行中最困难的部分已经结束。那么,出发吧!——托尼和莫琳·惠勒 12、数码图像与胶片区别是后者有水。数码戴着避孕套。数码缺乏显影液那种不可控的、神秘的生殖过程。一切都设计好了,来自某位大公司设计师的聪明脑袋。本雅明说灵光消失,就是水的消失。数码照片太硬,太清楚,缺乏气象万千的细节或绝对的曝光错误。摄影真成小玩意了。——荒木经惟 13、每一幅照片都可以是一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维姆·文德斯 14、素描训练不是让你学会画像一个东西,而是通过这种训练,让你从一个粗糙的人变为一个精致的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懂得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明察秋毫的人。——徐冰《愚昧作为一种养料》 15、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

宗教信仰的作用

浅谈如今的宗教信仰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宗教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也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宗教作为一种超验的存在,宗教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而对由人构成的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下面我们主要论述宗教信仰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无论处于哪个时代,宗教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们热衷于探讨的永恒而又古老的话题。宗教表达了人类最深层愿望和恐惧,对信仰者的生活和心灵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信众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道德标准,决定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一:对宗教的定义 “定义”,就字源来说,有“界说”或“界定”之意,是给某种事物规定范围、划定界限,使与其他事物分离,以便知道与其他事物的不同点。就意义而言,是把一事一物所含的意义,用简单扼要,但是却完整的表达方式加以说明,使人其有正确的观念,而不致与其他事物混为一谈。 自古至今,不同的流派不同的学者对宗教的定义都是不

同的。比如:费尔巴哈说,宗教是人类的心智之梦。康德说,宗教是关于作为立法者的上帝的道德律;是对我们的职责的认可,而这职责应被看作是神圣的戒律。柏拉图说,宗教是一种对待诸神的正确行为。马克思则认为:"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 反映。"在了解了诸多关于宗教概念的定义之后,本文认为宗教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进的一种意识形态,是在一种特殊信念的指导下,遵守着一定的生活规范,并在一定的制度下举行表达自身特殊信念的礼仪,来获得信靠感,且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群体的幸福生活和信仰环境,以磨练或塑造圆满高尚的人格为内在目的,从而使人对生命真谛及其价值有真切的认识和努力的追求。因为,他们相信现世生命结束之后,有一种超越的生命出现,这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因此,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有一定的组织和严密纪律的特殊的 信仰团体。宗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相信神的存在这是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的根本特征。宗教是个体灵魂与超验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 一切宗教都有自己独特的关于自然以及世界的解释, 这些解释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每一个体系中 都存在一个全知全能的神。宗教信仰,相比于政治信 仰,有一个人格化的神,宗教信仰的来源,就是人类

宗教的圣洁性及中西宗教的主要区别

宗教的圣洁性及中西宗教的主要区别 一.宗教的圣洁性 《使徒信经》说:“我信圣而公的教会。” “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因为经上记着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利十一:45,彼前一:15-16)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教会的圣洁有分客观性和主观性。上帝把教会从世界分别出来,“要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弗五:26-27)这是客观性的圣洁,是上帝做的。主观性的圣洁是有关道德,我们要做的,就是彼得说的:“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 教会固然是一个传讲上帝话语和彼此相爱关怀的地方,但这些都必须在一个圣洁的“平台”上运作,而不是在其他世俗、商业、政治、文化、宗教的“平台”上运作。教会建立的时候,上帝严厉地击打欺哄圣灵的亚拿尼亚和撒非拉(徒五:1 – 11),以杀一儆百的手法警告教会,上帝是圣洁的,教会也应当圣洁,绝不容许罪恶滋生,或包庇罪行。 二. 中西宗教的主要区别 1、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 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则表现出了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在价值上是以神为本的。 中国——非宗教的人生 中国哲学各流派尽管不同程度地承认天命观,但基本上不系统讨论彼岸世界的问题,不系统论证一个人格化的神的存在问题,更没有树立一个主宰世界的人格化的神,也没有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明显对立观念。 中西宗教文化的分道扬镳始于人类由原始信仰走向文明宗教的进程中。中国文化发展到西周,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神本观念的明显衰落和人本思潮的广泛兴起。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知识分子出于对现实政治的忧虑,对超越现世人生的彼岸——来生或者是鬼神世界并不关注,而是倾向于入世和人道的价值取向。与西方哲学沦为神学婢女的状况不同,中国的宗教信仰一直让位于儒家思想。 西方——对超越的向往 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是,西方文化经历了一个从原始宗教到现代启示宗教的发展过程。西方文化从起源上讲有两个源头: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为西方文化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宗教情怀与艺术魅力探究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宗教情怀与艺术魅力探究 【摘要】: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IngmarBergman)始终用他那精彩的、梦幻般的镜像语言,对一系列独特的关涉生命终极意义的主题——上帝的沉默、人类的堕落、爱情灾难、欲爱人性等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阐释。本文着重选取伯格曼各个时期的12部代表性电影作品,进行个案分析、符号解读,从而梳理伯格曼作品中与人类的终极命题紧密相关的宗教脉络,并探究与宗教哲思交织在一起的独特的艺术魅力。绪论部分在阐明国内外伯格曼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自身立论的基点,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目标,并扼要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特色与创新点。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结合伯格曼的成长历程,深入阐发了希腊和希伯来两种异质文明在伯格曼及其作品中的冲突和融合。从而将伯格曼的宗教情怀和艺术魅力放在两希文明的背景中进行观照。第二章,以伯格曼极富寓意的《第七封印》(TheSeventhSeal)为纲,总领伯格曼电影的宗教视野——不断地否定质疑,不倦地热切追寻:否定传统宗教超验性观念的束缚,追寻现世的属人的神圣使命与信仰。表明在超验宗教的废墟上,成年的人类应当承担责任、续写希望,为新的信仰奠基。第三章,通过三组影片,从三个方面阐明——人神的契约已经终止、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被阻隔、人自身的统合被打碎——在“上帝死了”的现代性语境中,成年的人类所必须经历的风雨沧桑和炼狱般的苦痛。第四章,在经历光影的炼狱之后,通过《沉默》

(TheSilence)、《呼喊与细语》》(CriesandWhispers)、《芬妮与亚历山大》》(FannyandAlexander)三部经典影片的分析,表明伯格曼所酝酿的新的哲思与信仰:具有些许神性色彩的“身体”与“欲爱”作为终极关切的对象,在介入与传统宗教相对立的“特殊的、直接的生活”中,隐喻了“生命的真正根基与力量源泉”,代表了信仰实存的新形态。以上二、三、四各章通过伯格曼具体作品的解读,阐发了这些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探讨了伯格曼对信仰的本质态度,理清了潜伏于其影片中的宗教脉络。结语部分,总结全文主旨,并进一步指出,伯格曼是在“消解二元对立、融合异质文化”的热望中,抒写宗教情怀、展现艺术魅力的。【关键词】:宗教脉络艺术魅力质疑追寻身体欲爱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905 【目录】:论文摘要6-8Abstract8-12绪论12-21第一章两希文明孕育的影像诗人21-55第一节伯格曼的酒神与日神22-31一、酒神——主体沉醉的世界23-25二、酒神——悲观而热烈的生命存在25-28三、日神:温暖绚丽的梦幻天堂28-31第二节伯格曼的”罪与罚”31-43一、无处不在的罪恶感33-38二、父亲的路德教——令人窒息的宗教38-4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