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热资源勘探方法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地热资源勘探方法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地热资源勘探方法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地热资源勘探方法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收稿日期] 2004-02-20;[修订日期] 2004-09-20

[作者简介] 丁 雷(1960-),男,安徽宿州人,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工.地热资源勘探方法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丁雷1,2,宋绍军1,关键1,2,谢玉霞3

(1.吉林省勘查地球物理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12;

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1;

3.吉林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26)

[摘 要]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已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作者通过对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诸方法在地热勘探中的应用简述,阐明了各方法在其适用条件下的优越性,梳理了地热资源勘探的思路,为在以后地热资源开发中优选目标和技术方法选择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地热;资源;勘探;测量

[中图分类号]

P6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27(2004)04-0113-05地热是赋存于地球内部一种巨大、宝贵的矿产资源,它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高效双佳的新型能源而举世瞩目。目前已在发电、采暖和空调、高效农业和水产养殖、工业过程、生活和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近三十年来,随着地热基础理论、地热勘探技术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与深化,并经过地热科技工作者的不懈探索和实践,我国在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上,已取得了长足进展,并且在某些领域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1 地热资源勘探的基本现状

丰富的地热资源储量为我国加快地热勘探提供了基础。在“九五”期间,利用遥感技术、地热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钻探工程以及诸多试验分析等手段,初步查明了我国地热资源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1011

T 标准煤,其中仅新生代盆地可采地热面积就有6.02×105km 2,相当于1.8716×1011T 标准煤,另外发现裂隙型地热资源中高温水热系统187个,估算发电潜力6.744×106kw [1]。

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技术、理论的逐步完善,对地热资源的认识亦不断深化。地热储藏类型—地热田已发现有构造、地层超覆和火山岩体等多种成因,热储层类型除了较为常见的新生界第三系砂砾岩和火山岩可作为有效热储层外,还有奥陶系灰岩和基岩风化壳亦可作为有效热储层。

我国幅员辽阔、地热资源比较丰富,按其地理位置可划为若干个区带。在西南部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后形成的、如今仍在隆升的青藏高原上,有藏滇地热带、川滇地热带;在东部郯庐等大型错综复杂的断裂带上,有郯庐断裂地热带和祁吕弧形地热带。在东南沿海大面积与地下岩浆活动有关的花岗岩侵入体分布区内,有东南沿海地热带和台湾地热带[2]。此外还有众多深源沉积盆地和封闭构造等热源区,如三北地区若干沉积盆地热异常地区。另尚有近期火山活动区带等。

按温度分布,高温(>150℃)地热源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四川和台湾等地。中温

第23卷2004年 第4期12月 吉 林 地 质JILIN G EOLOG Y

V ol.23,N o.4Dec., 2004 

(150℃~90℃)地热和低温(90℃~20℃)地热资源分布更广,遍及三北、华东、华南及西南等地区。

2 各种勘探方法的应用

目前在地热勘查中投入的方法种类繁多,按其专业可分为地热地质、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钻探工程以及化验分析等。由于篇幅有限,下面侧重介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诸方法在地热勘探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及其方法的有效组合。

2.1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2.1.1 电法勘探在地热勘查中电法勘探是一种比较简捷的方法。应用电法勘探的目的在于探测与地下热水有成因关系的断裂构造位置,圈定地下热水分布范围,确定覆盖层厚度、热源的位置以及隐伏基岩岩性。

(1)大地电磁(MD)频谱探测法,是利用宇宙自然场引起的大地电磁频谱效应,进行大地电磁频谱被动式探测,最大探测深度达7km 。目前使用该方法可对测点处地下地质情况的探测,寻找地下淡水层的位置,为钻井预测地热层深度和厚度提供信息[3]。

(2)可控源场频大地电流测深(CSAM T )法,是利用接地水平电偶源或水平线圈形成的谐变电磁场为信号的电磁测深方法。CSAM T 是使用人工发射的声频电流场(频率范围为0.125~4096Hz),在测点上通过改变频率同时观测互相垂直的电场(Ex )和磁场(Hy )分量,计算出视电阻率,继而绘制出视电阻率断面图并进行综合解释。

该方法由于信噪比高、重复性好,加上横向分辨率高、不受高、低阻层屏蔽,易于解释且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油气、煤田、金属矿、地热及工程地质勘探等方面。最大勘探深度在2000m 左右,适用于一维或已知构造主轴的二维地区[4]。

(3)其它电磁法还有大偏移距时间域电磁法(LOTEM )和小偏移距时间域电磁法(T EM )。

(4)时间域IP 法是以研究地下地质体的电阻率差异为基础的电法勘探方法。为揭露地下地质体的电阻率变化情况需建立人工电场,进而进行观测和研究地下电场。并利用电阻率不均匀体存在所反映的变化规律,来达到探测地下构造、岩体的目的[5]。

激电中梯是采用对地下供入一固定同期的直流脉冲信号($V 1),待断电一定的时间(T d )后连续观测衰减中具一定取样宽度(T s )的二次场($V 2)进行积分,可同时取得$V 1、充电率(衰减室)等多个参数。通过观测电化学过程产生的激发极化场的衰减特征,研究地层、构造破碎带的含水性。

激电测深是通过改变供电极距的方式,来达到勘探目的层深度的要求,由浅入深了解地下介质垂向电阻率的变化,通过对地电断面资料定性、定量解释,获得地质综合解释成果。该种方法的缺点是有效勘探深度相对较浅(最大为1500m ±),易受工频游离场的干扰,地表高阻容易产生屏蔽。

2.1.2 磁法勘探磁法勘探是通过测量不同磁化强度的各种岩(矿)石在地磁场中所引起的磁异常,并通过研究这些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与地质体间关系[5],从而作出地质综114

吉 林 地 质 2004年 

合解释。

在沉积岩地区,磁异常一般是岩浆岩侵入体存在的反映,而岩浆岩的存在又是地热形成的控制因素,是热能之源。一般较大的构造断裂多伴有岩浆活动,在用磁法寻找到岩体的同时,也就发现了构造断裂。

磁法勘探方法可分为航空磁测($T )、地面高精度磁测($T )和($Z )测量。

2.1.3 重力勘探该勘探方法是通过测量不同岩(矿)石密度差异所引起的重力异常,来达到寻找深大构造断裂、基岩坳陷中的凸起构造等地下热水存在的有利部位的目的。一般中新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古宙地层与岩体多存在一定的密度差异,具备重力勘探地热的地球物理前提。

2.1.4 地震勘探地震方法是通过研究人工激发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来解决地质问题的。采用人工爆破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入射到地下弹性介质层中遇到地层的界面时,便产生波的反射和折射返回到地面,被不同位置的检波器接收下来,通过仪器将地震波记录存储,经数据处理来完成勘探地下地质体的任务。

据有关材料介绍,应用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进行深层地热资源勘探是可行的,它是通过改善激发方式、野外观测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参数设置及资料分析解释等方面的方法技术来达到勘查目的,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同时还避免了人工地震方法的设备庞大、工作周期性、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拉大的缺点。

人工地震勘探作为一种超深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弥补了时间域电法勘探在高阻屏蔽和深度上的限制。

2.1.5 地热测井

(1)浅层测温。地热异常区即地壳深部存在的热流地温梯度高于地壳平均值的地区。一般测得地壳平均热流值为1.5热流单位,地壳平均地温梯度为3.0℃/100m [7]。

测温勘探不仅能圈出浅部的地热异常,还能把隐伏的地下热水探查出来,它可以指导地热勘探,并对地热异常作出评价。

测温勘探是依据了存在于地球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热的传导作用而不断地向地表扩散的原理,通过测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温度,圈出地热异常区,大致推断出地下热水的分布范围,或反映出在一定深度上的地热异常中心位置,指导勘探深部的隐伏热储。

测温测量方法可分为浅层温度测量、地温梯度(15~100m)和热流测量(>100m)。浅层地温测量通常可直接利用水文地球化学的取样点1~5m 的深度内进行,此已成为地热勘查中最直观、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与地球物理、水文地球化学(如氢氧稳定同位素)等方法配合使用,效果更为理想。

(2)地热测井包括电阻率、自电、天然放射性等方法。从手段上还分为随钻测井、高精度数字测井等。目前已跨出纯地球物理勘探行列并与其它专业相互交融。

2.2 放射性、地球化学方法

2.2.1 氡气测量氡气测量是一种便利有效的放射性探测技术,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地层、岩体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其中又以铀(235U )的同位素所占比例最115 第4期 丁 雷等:地热资源勘探方法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大,铀经一系列衰变过程中产生许多子体,其中氡(222Rn )是唯一呈气态的子体,它可以沿着构造带、裂隙和地下水的垂向运移在地表富集,从而形成氡异常[8]。另放射性元素还随着水中SiO 2含量增高而增加,且地温的升高也加快了氡向地表迁移的速度。

2.2.2 土壤汞量测量土壤汞量测量表明,在国内许多高、低温热田上均有汞量异常显示。北京地热田Hg 量测量对埋深288m 、369m 和1057.7m 的地下热水都有很好的地面异常反映。在西藏羊八井热田中除Hg 量外,As 、Sb 、Bi 及碱金属元素测量也取得明显效果。

2.2.3 A 法径迹、Po 218测量A 法径迹、Po 218

测量也是很有前景的方法。来源于地壳深部的这些元素沿着断裂或裂隙通道运移,它们的异常位置可以反映隐伏深大断裂的存在部位及地下热水运移通道在地面上的延伸[9]。

2.2.3 水文地球化学[10]应用氢氧稳定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在地热田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指示地下热水的成因及补给源,而且还可以提供有关地下热水的循环途径和圈定热场、范围等信息。

3 地热勘探中的方法组合

在地热资源勘查过程中,只有针对不同地热环境、不同勘查阶段,采用不同的勘探方法和不同方法的有效组合,才能达到合理投入、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1 地热勘查的程序

广泛收集拟勘查区内的地质、物化探、遥感等资料,开展前期综合研究工作。加强对区域地质特征的认识,深入开展航磁、区域重力和遥感资料的综合解译工作,注重对已有井孔观测资料、大地热流调查结果的认识,为选定地热勘查靶区提供充分的依据。

勘查区确定后,进一步搜集区内大比例尺的地质、物化探资料,特别注意区内物性资料、测井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为投入方法选择奠定基础。

3.2 不同地热环境勘探方法组合

高温地热区带和干热岩地区,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航磁、航电、区域重力或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并同时适量投入重力、磁法等大比例尺精测剖面,开展面积性的浅层测温法、测氡法和磁法工作,适时投入钻探工程。

中低温盆地型地区,主要指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高地的盆地型(传导型)地热田。加强研究储热盆地的构造特征、发展演化历史及其与储热性的关系,充分解译遥感、航磁、重力资料,可为评价优选储热靶区提供依据。该地热类型适合投入重磁精测剖面、电法及人工地震工作。

4 地热勘探的展望

我国具有赋存地热资源的良好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地热资源的开发应用虽已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但潜力依然很大,亟待做好以下工作:

(1)若干高温地热区带(如西藏、云南腾冲等地)勘探尚待深化。

(2)有希望的干热岩(如东南沿海大面积的花岗岩体)有待择地勘查。116 吉 林 地 质 2004年 

(3)地温差率特别明显的热异常地区(如三北地区若干沉积盆地)有待施钻。

(4)地热地质等基础理论和相关科学研究亦有待进一步深化。

(5)在地热综合利用、梯级利用和充分发挥热效能方面亦应经验积累和研究。

(6)为避免地下热水过量开采而导致水位与地面下降乃至诱发地震,要因地制宜地控采或回灌。

(7)重视资源勘查经验积累,要吸取国外在此方面的先进勘探方法和技术(如遥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探、大地热流调查以及对已有井孔进行观测与资料再应用等)。

(8)注重对高矿化度地热水的管网防腐、设备除垢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王遂政.我国深层地热资源勘探的基本现状

及对策[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2,(3).

[2] 耿莉萍.中国地热资源的地理分布与勘探

[J].地质与勘探,1998,(1).

[3] 郑杰青.浅析大地电磁频谱方法探测昆明地

热的效果[J ].云南地质,1999,(18).

[4] 刘 宏.CSA M T 勘探方法在寻找地热中的应

用[J].物探装备,2002,(2).

[5] 贾智鹏.综合物探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J].

山西科技,2004,(3).[6] 孙堂生.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2,(6).[7] 左海风.浅层测温在夏县南山底地热研究中的应用[J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8,(2).[8] 孙二虎.测氡法-磁法在祁县王村地热勘测中的应用[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3).[9] 赵聚林.敦煌五墩地热异常物探信息分析[J].甘肃地质学报,1999,(2).[10] 王连成.浅层测温在地热勘查开发中的应用[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8,(1).

An application of exploration techniques to geothermal

resources ,and its prospect

DING Lei 1,2,SONG Shao -jun 1,GUA N Jian 1,2,XIE Yu -x ia

3(1.I nstitute of Ge o p hysical E xp loration o f Jilin P rov ince ,Chang chun 130012,China ;

2.Colleg e of Ear th S cience ,J ilin Univ er sity ,Changc hun 130061,China ;

3.L ibr ary of J ilin Univ ersity ,Chang chun 130026,China )

[Abstract ] As a new energ y resource ,geotherm al r esource has been w idely developed and utilized .T hrough the applicatio n of geophysical ,geochemical and iso to pe geolog y in geother mal ex plo ration,their superiorities in suitable conditio ns are clarified,indicating a new tr ain o f tho ug ht fo r g eo thermal exploration,w hich plays an im po rtant ro le for ratio -nally ex plor ation in g eo thermal resource and ado pting r ational techniques and m ethods .

[Key words ] geotherm al;resource;ex ploratio n;surv ey 117 第4期 丁 雷等:地热资源勘探方法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关于地热资源勘查及评价方法的讨论

关于地热资源勘查及评价方法的讨论 科学勘查和评价地热资源是合理规划和开发地热资源的基础,没有开展勘查和评价工作就投入开采的地热田,必然会产生开采盲目和管理混乱的问题。我国较大规模的开展地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地热勘查工作基本经历了普查、详查、勘探、开发和商业开发五个阶段,走了一条较科学的发展道路(如天津、北京的部分地区)。为全国地热资源的勘查评价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近十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迅速形成高潮。许多地区只开展了地热普查工作之后,便进入了商业开发阶段,有的地区甚至没有进行任何正规的地热勘查工作,就直接进入商业开发阶段,经过一段开发后,出现许多开发和管理上的问题,这时会回过头再进行普查或详查工作,核实地热资源量,制定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这种地热勘查,虽起步过晚,但可以充分利用商业开发资料,降低地热勘查投资。以上两种地热勘查阶段的模式,各有利弊,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国内地热资源勘查和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笔者就自己实际工作的感受,浅谈地热资源的勘查、计算和评价,与同行讨论,希望有利地热资源勘查和评价方法的统一和提高。 1 地热资源的勘查方法 1.1 区域地质资料的搜集和分析 地热资源的埋藏分布大多与区域构造断裂,基底埋藏分布,深部地层岩性等密切相关,广泛搜集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及已有石油,煤炭的勘查资料,是开展地热勘查的必备工作,进而确定地热勘查区所处地质构造部位,基底埋藏特征、地层岩性特征、地热水储存和运移特征等,为地热勘查提供基础地质条件。 1.2 航卫片解译 航卫片的解译可以判断地热勘查区地质构造基本轮廊及隐伏构造;可以显示泉群和地热溢出带位置,地面水热蚀变带的分布,热红外解译可判断地表异常分布等。在勘查面积较大,已有地质资料较少地区,该方法可提供较多的地热地质信息。 1.3 地热地质调查 应在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和航卫片解译资料基础上进行,实地验证航卫片解译的重点问题,寻找地质露头,观察地热田的地层及岩性特征,地质构造、岩浆活动与新构造运动情况,分析地热勘查区地热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 调查勘查区地表热异常分布特征及与构造的关系。 调查勘查区温泉出露及分布特征、泉水温度及流量变化特征及开发利用历史,调查勘查区内已有地热井水温、水量、开采层段及地层岩性特征,地热水开发利用及动态变化特征。 对不同精度和工作目的的地热地质调查,其工作内容可以有所侧重。 1.4 地球化学调查 对土壤中砷、汞、锑的探测,可以帮助判定深部隐伏断裂的展布情况。地热井岩芯中水热蚀变矿物鉴定分析可以推断地热活动特征及其演化历史。 对地热水中氟、二氧化硅、硼等组份的测定,可以帮助确定地热异常分布范围。 测定代表性地热水,常温带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中稳定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推断地热流体的成因与年龄。 1.5 地球物理勘查 采用地温测量可以圈定地热异常区,分析热储空间分布特征。 在较大的地热勘查区可以采用重力法确定勘查区基底起伏及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利用磁法确定火山岩体的分布及蚀变带位置。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及氡气测量等方法可以判定断裂构造展布特征及地层富水情况。

《新能源技术与应用》第1章

第1章绪论 1.1 能源的概念与分类 1.1.1 能源的概念 能源(Energy source)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了工业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发展。 无论我们打开电视欣赏节目,还是打开灯光照明;无论是乘坐火车、飞机旅行,还是驾车、乘公交上下班;无论用空调、冰箱制冷,还是用燃气、煤炭燃烧制热;从大型工业设备运行,到小型手机充电;花草果蔬沐浴阳光,人造卫星升入太空;一句话,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能源。 能源的定义有许多种。《大英百科全书》讲:“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定义:“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 能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1.2 能源的分类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能源。 1. 按属性分类 (1)可再生能源:可重复产生的一次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它们不会因为长期使用而减少,可以循环再生。如:太阳能、地热、水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 (2)非可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补充,称为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2. 按开发程度分类 (1)常规能源:是长期以来人类广泛生产和利用的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2)新能源:近年来才被人们重视,还没有大量使用,需要采用新技术开发,具有发展前途的能源称为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海洋能、风能等。

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研究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目的与意义 (1) §1.1研究的目的 (1) §1.2研究意义 (1) 第2章国外汽车新能源技术研究现状 (2) §2.1国外的相关研究 (2) §2.1.1政府高度重视汽车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2) §2.1.2政府推动电动汽车研发和推广 (2) §2.2国的相关研究 (3) §2.2.1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 (3) §2.2.2国新能源汽车取得重大发展 (3) 第3章汽车新能源的类型 (5) §3.1纯电动汽车 (5) §3.1.1纯电动汽车的类型 (5) §3.1.2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6) §3.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6) §3.2.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类型 (6) §3.2.2不同类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比较 (8) §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9) §3.3.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 (9) §3.3.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10) §3.4气体燃料汽车 (11) §3.4.1天然气汽车 (11) §3.4.2液化石油气汽车 (11) §3.5生物燃料汽车 (12) §3.5.1甲醇燃料汽车 (12) §3.5.2乙醇燃料汽车 (12)

§3.5.3二甲醚燃料汽车 (12) §3.6氢燃料汽车 (12) §3.7太阳能汽车 (13) 第4章汽车新能源的主要比较与发展 (14) §4.1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特点分析与展望 (14) §4.1.1纯电动汽车 (14) §4.1.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4) §4.1.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5) §4.1.4 气体燃料汽车 (15) §4.1.5生物燃料汽车 (16) §4.1.6氢燃料汽车 (16) §4.1.7太阳能汽车 (16) §4.2能量转换效率的比较 (17) §4.3减少耗油量的比较 (17) §4.4减少碳排放的比较 (18) §4.5各种能源方案优缺点中和分析 (18) §4.6电动汽车的应用缺陷和瓶颈 (19) 第5章电动汽车应用的解决方式 (20) §5.1整车充电模式 (20) §5.1.1常规充电 (20) §5.1.2快速充电 (20) §5.2更换电池模式 (21) §5.2.1电池租赁 (21) §5.2.2电池的快速更换 (21) §5.2.3电池的维护 (21) 第6章未来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23) §6.1整车充电中的慢速充电方式可以充分利用 (23) §6.2换电池模式属于能源新物流模式 (23) §6.3无线快速充电将成为最理想充电方式 (23) §6.4快速充电大量发展将带来电网谐波污染 (23) 结论 (24)

地热资源勘查实施方案

一、绪言 (一)基本情况 1.探矿权申请人基本情况 2.勘查单位基本情况 (二)勘查目的和任务 1.本次地热勘查目的 2.本次地热勘查任务 (三)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 二、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三、勘查区地质情况 (一)区域地质及构造背景 (二)勘查区地质构造特征 1.勘查区结构 (1). 断裂 (2). 褶皱 2.勘查区地层 (1)蓟县系(Jx) (2)青白口系(Qn) (3)寒武系() (4)第三系(R) (5)第四系(Q) (三)高精度重力工作成果 1.重力勘探方法技术 (1)工作原理和部署 (2)野外工作方法 2.重力资料计算处理 (1)固体潮校正 (2)零点位移改正系数 (3)正常场校正 (4)布格校正由下式计算 (5)布格重力异常由下式计算 3.重力资料解释 资料解释遵循的原则: (1)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 (2)定性解释和半定量解释相结合原则。 (3)单一物探方法与多种物探方法向结合原则 (4)认识再认识,不断提高的原则 资料处理及解释方法: (1)压制和消除原始资料中的干扰因素,消除浅层不均匀体对重力异常的影响。 (2)线形信息及位场图像解译技术

(3)LCT剖面反演解释 4.地质综合推断解释 (1)重力局部异常特征 (2)断层解译 (3)地层认识 1)2剖面重力地层推测 2)1剖面重力地层推测 (四)地热井成井可能性及环境影响分析 1.勘查区地热地质条件 (1)导热、导水通道 (2)地温场特征 (3)热储盖层 (4)热储层 2.地热井的成井地质条件分析 (1)井位选择 (2)地层及井深预测 (3)出水温度预测 (4)出水量预测 3.成井参数初步设计 (1)地热井成井参数设计 (2)地热井井深结构设计 4.风险预测及环境影响 (1)地热井成井风险 1)地质风险 2)施工风险 (2)风险对策 1)正确选定井位 2)合理选择钻井设备 3)优化选择钻井设备 (3)环境影响 5.本次勘查工作意义 四、勘查工作部署 (一)总体工作部署 1.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2.技术路线 (1)收集现有资料 (2)开展补充物探工作 (3)根据已有资料及物探成果进行地质设计 (4)地热井钻探设计 (5)钻井工程野外施工

新能源技术及其应用

新能源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持了19和20世纪近200年来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持续增长的大量消耗,不仅使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的压力,同时更感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可再生能源丰富、清洁,可永续利用。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能 一、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为 3.75×1026W)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太阳能的转换和利用方式有: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 1)太阳能热利用和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是太阳辐射能量通过各种集热部件转变成热能后被直接利用,它可分低温(100-30

0℃):工业用热、制冷、空调、烹调等;高温(300℃以上):热发电、材料高温处理等。 2)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太阳电池类型很多,如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硫化电池、化电池等。当前发展主要障碍是光电池成本高。 3)光化学转换技术。光化学是研究光和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化学反应的一个化学分支。光化学电池是利用光照射半导体和电解液界面,发生化学反应,在电解液内形成电流,并使水电离直接产生氢的电池。 二、风能: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为2.74X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濒临太平洋西岸,季风强盛。全国风力资源的总储量为每年16亿kw,在世界各国排列第三,可开发利用的约为2/10,即约3亿千瓦.可以有效利用的风速范围为3-20米/秒. 近期可开发的约为1.6亿kw,内蒙古、青海、黑龙江、甘肃等省风能储量居我国前列。风力发是技术关键是大型风力机的叶片设计、制造和安全性技术,二是优化运行控制方案与控制系统。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 本文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某矿南三采区进行探测,探测区内解释断层71条,其中可靠断层61条,较可靠断层10条,31个无煤带。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节约了生产成本的投入。 [关键词] 三维地震采区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exploration method on the south third mining area of a certain coal mine. 71 faults were showed in this exploration area, in which there are 61 reliable faults, 10 relatively reliable faults and 31 areas without any coal. those information provides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safty of the coal mine and saves the cost. [key words] 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mining area 0.引言 随着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提高,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三维地震勘探在煤炭系统的应用与推广,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采区进行小构造勘探成为现实,给煤矿建设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勘查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与技术新体系,其中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五大关键技术之一。[1]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修订稿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地热田地质勘查研究程度、勘查类型与勘探工程控制、勘查工作技术及质量要求、地热储量分类、分级、计算和评价,地热流体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地热资源勘查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等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地热资源的地质勘查,作为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设计书编制、各项勘查工作布置、勘查报告编写和审批的主要依据。 2 引用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 GB J4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 J8 放射性防护规定 DZ 4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 TJ 35 渔业水质标准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总则 本规范所指地热资源是在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地质勘查的目的在于查明地热田的地质条件、热储特征、地热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并对其开采技术经济条件做出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地热资源按温度分为高温、中温、低温三类(见表1);按地热田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三级(见表2)。 表1 地热资源温度分级 表2 地热田规模分级 地热田勘查工作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按规定的勘查阶段循序渐进,对地热地质条件简单或现有资料较多的小型地热田的勘查,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或合并上述勘查阶段。

在勘查程序上必须严格遵循在充分搜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先进行航卫片解译、地面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项工作,然后再上钻探的原则。没有上述工作的综合研究成果,不得盲目布置钻探工作。 勘查工作内容和投入的工作量应根据勘查阶段、勘探类型和工作区地热地质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应选择经济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和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达到工作阶段的要求。 由详查阶段转入勘探阶段,一般应与使用部门对口,应具有使用单位的委托书或与使用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书或省、市、自治区厅(局)级以上(含厅局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任务书。 各阶段的勘查工作,必须按本规范要求编写勘查设计书,经主管部门审定后严格组织实施。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目的、任务、地理概况、研究程度、区域地质、地热地质条件、工作布置及工作量、地热流体的动态观测、储量计算与评价方法、人员组成、设备、工作计划、钻探施工设计、经济预算、预期成果和提交报告时间等。 3. 4. 6 各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后,应编写阶段报告,按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查,供建设使用的勘探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国家或省(区、市)矿产储量审批机构审批。未提交上一阶段报告和未经技术经济论证的认可,不得转入下一阶段工作。 4 地热田地质勘查研究程度要求 地质勘查研究内容 地热田地质 a.研究地热田的地层、构造、岩浆(火出)活动及地热显示等特点,以阐明控制地热田的地质条件,确定热储、益层、导水和控热构造。 b.对于受断裂按制的地热田,要着重研究断裂的形态、规模、产状、组合配套关系等特点,阐明断裂系统与地热的关系。 c.对于层控的地热田,应详细划分地层,确定地层时代,区分储层和盖层。着重研究热储结构、热储的岩性、厚度及其分布范围,以及热储的孔隙、裂隙或岩溶发育情况等影响地热流体储存、运移、富集的地质因素。 d.对地热田的外围有关地区应进行必要的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作。探索地热田的形成,地热流体的补给来源和循环途径。 4. 地温场 查明地热田内的地温及地温梯度的空间变化,圈定地热异常范围、计算热流密度,推算热储温度,并对地热异常的成因、热储结构特征、控热构造及可能存在的热源做出合理的分析推断。 热储 查明热储分布面积、岩性与厚度变化、埋深及边界条件,查明热储结构、各热储间的关系及热储内的渗透性能、地热流体的温度、压力、产量及其变化规律,测定热储的孔隙率、渗透系数、传导系数、给水度(弹性释水系数)和压缩系数等,为储量计算提供依据。 地热流体 一般应测定地热流体的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有用组分以及有害成分等。分析地热流体与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常温地下水的关系,查明地热流体的来源及其补给、储集、运移、排泄条件;对高温地热田还应查明地热流体的相态、地热并排放的汽水比例、蒸汽干度、不凝气体成分,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不同勘查阶段研究程度要求 普查阶段 a.主要是寻找地热异常区或对已发现的地热异常区开展地热地质普查。 b.初步查明地热田及其外围的地层、构造、岩浆(火山)活动情况,研究它们与地热显示、地热异常的关系,推断地热田的热储、盖层、导水和控热构造。 c.初步查明地热田的地表热显示特征,测定地热流体的天然排放量及其化学成分,估算地热田的热储温度和地热田的天然热流量,初步圈定地热异常的范围,提出热储概念模型。 d.探求D+E级储量,估价地热田开发利用前景。提交普查报告,为是否须进行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详查阶段 a.在初步查明地热田的地球化学场、地球物理场及热储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对地热田是否具有开发价值以及近期内能否被开发利用,进行详查工作。 b.基本查明地热田及其外围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情况,初步查明地热田内的断裂及其产状、各地层的孔隙、节理裂隙、岩溶及水热蚀变发育情况,划分热储、盖层、导水与控热构造。 c.基本查明地热田内地温及地温梯度和空间变化,进一步圈定地热异常的范围,计算热储温度,分析推断地热异常的成因。 d.基本查明热储的岩性、厚度、埋深及其边界条件,各热储内地热流体的温度、压力、产量及其变化关系,热储的孔隙率及渗透性能,圈定地热流体富集地段。 e.基本查明热储中地热流体的相态、地热井排放的汽水比例、地热流体的化学成分、有用组分和有害成分以及地热流体的补给、运移、排泄条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进展趋势 人类生存和进展的三要素 物质、能量与信息。 因此,能源的进展史直接阻碍人类的进展史。 我们人类生存与进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 物质、能量和信息。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进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

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进展的要紧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进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进展的里程碑能够这么讲,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进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如此四个里程碑式的进展时期: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内部的能量。 以后对能源的要求 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进展所需要的储量,同时可不能造成阻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后对能源的需求以后的人类社会依旧要依靠于能源,依靠于能源的可持续进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专门清晰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进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 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峻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查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以后如能实现核能的完全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特不紧密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峻阻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以后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物探新方法、新技术

第一章 地震模拟技术 地震模拟技术是指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代替地下真实介质,用物理实验和数学计算模拟地震记录的形成过程,以得到理论地震记录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物理模拟 :物理模拟是用一些已知参数的介质做成一定几何形态的模型来模拟地下地质结构,采用超声波模拟地震波,专用换能器模拟震源和检波器,将野外地震勘探过程在实验室内重现,得到理论地震记录的方法和技术。 物理模拟的优点是与实际情况接近,真实性和可比性高;缺点是模型制作和改变参数均困难、成本较高。 合成地震记录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假设条件是: (1) 地下介质是水平层状的,无岩性横向变化,各层间密度变化不大,均可视为常数; (2) 地震子波以平面波形式垂直向下入射到界面,各层反射波的波形与子波波形相同,只是振幅和极性不同; (3) 所有波的转换、吸收、绕射等能量损失均不考虑。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步骤是: (1) 获得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曲线?)(t R 波阻抗曲线),(ρv z 根据假设(1),可用速度曲线代替波阻抗曲线。 通常用声速测井资料即可,但某些地区无声速测井资料,也可利用电测井资料获得声速资料(法斯特公式) 6/13)(102)(ρh h v ?= (1-1) (2) 地震子波的选择 选用不同的子波来制作合成记录,与井旁的地震道比较,选择最接近的一个。 (3) 不考虑多次波及透射损失情况 地震子波与地层反射系数的褶积为合成记录 )()(*)(t s t t b =ξ (1-2) (4) 不考虑多次波,但考虑透射损失情况 )()(*)(t s t t b =ξ (1-3) 式中 )(t ξ——t 时刻并考虑以上各界面透射损失的等效反射系数。 例如第n 个界面的等效反射系数为 )1()1)(1(212221ξξξξξ---=-- n n n n (5) 考虑多次波及透射损失情况 )()(*)(t s t t b =ξ (1-4) 式中 )(t ξ——t 时刻并考虑多次波与以上各界面透射损失的等效反射系数。 图1—3为合成地震记录的示意图。利用合成地震记录,对地震剖面上的地质层位

最新地震勘探基础知识

1. 有关地震勘探的一些基本概念 1.1 地震勘探是勘探石油的有效方法 勘探石油的方法和技术,按其勘探手段划分,可分为地质法、物探法和钻探法三种基本类型。 地球物理勘探法(物探法)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即利用地壳中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岩石的弹性、密度、磁性和电性)上的差异来研究地球,了解地下岩层的起伏情况和组成情况,从而达到寻找储油构造以勘探石油的一种勘探方法。 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物探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 ?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的密度差异) ?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磁性差异) ?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电性差异) 在石油勘探中,最经济的方法是物探法。首先用物探法对工区的含油气远景作出评价,为钻探提供探井井位。然后钻探法通过实际钻进,以对物探法进行验证。如果构造含油,又可根据物探资料和探边井计算出含油面积和地质储量。 在我国,陆上是广大的地表松散沉积(如松辽平原、华北平原等)和沙漠覆盖区(如塔什拉玛干大沙漠),海上是被辽阔的海水所覆盖的“一片汪洋”,已看不到岩层的地面露头的出露。而钻井法成本高、效率低。如何解决这些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储量问题呢?在这时就充分显示了物探法应用的威力。 在各种物探方法中,地震勘探具有精度高的突出优点,而其它物探方法都不可能象地震勘探那样详细而准确地了解地下由浅至深一整套地层的构造特点。因此,地震勘探已成为石油勘探中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1.2 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地震波的方法引起地壳的振动,并用仪器把来自地下各个地层分界面的反射波引起地面上各点的振动情况记录下来。利用记录下来的数据,对其进行过处理分析,从而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的特点。 地震勘探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特点的原理并不难理解。利用声波反射现象可测定障碍物离开声源的距离,是我们都知道的物理原则。 其计算公式为: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摘要:地热资源勘查有很多常规方法,比如说高密度电法、联合剖面法等等,它们在某些地方受布极的限制束手无策,亦受到功率的限制在勘探深度上也不是很理想,这就在一些地热赋存较深的地方就无法使用常规方法探测到,本文通过列举应用CSAMT法在广东某度假村探测深部地热资源勘查的例子,实现了寻找深部地热资源的目的,进而更广泛的将CSAMT应用于地热资源勘查中。 关键词:CSAMT,电阻率,深部地热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geothermal resource exploration, for example, high-density power law, the joint profile method, in some places by the cloth restrictions helpless, are also subject to power constraints in the exploration depth is not very satisfactory, whichwhere some of the ground heat occurrence deeper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o detect this article by List application CSAMT method in Guangdong a resort probe deep geotherm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of example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ooking for deep geothermal resources, and thus more widely the willthe CSAMT used in the explor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Key Words: CSAMT, resistivity, deep geothermal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地热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于是寻找地热资源已经成为公益性的项目,于是在部分城市或休闲度假区开展地热资源勘查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城市地热资源勘查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良性发展,还有利于节约能源,构建良好的生存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CSAMT方法简介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简称CSAMT法)是以有限长接地电偶极子为场源,在距偶极中心一定距离处同时观测电、磁场分量的一种电磁测深方法。本次采用赤道偶极装置进行标量测量,同时观测与场源平行的电场水平分量Ex和与场源正交的磁场水平分量Hy;然后利用电场振幅Ex和磁场振幅Hy计算卡尼亚电阻率ρs;观测电场相位Ep和磁场相位Hp,用以计算阻抗相位差φ。用卡尼亚电阻率和阻抗相位差联合反演计算反演电阻率,最后利用反演电阻率成图并进行地质解释。 CSAMT标量测量方式是用电偶极源供电,观测点位于电偶源中垂线两侧 各30度角组成的扇形区域内。当接收点距发射偶极源足够远时(R>3δ,δ为趋肤深度),测点处电磁场近似于平面波,由于电磁波在地下传播时,其能量随传播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当电磁波振幅减小到地表振幅的1/e时,其传播的距离称为趋肤深度(δ),即电磁法理论勘探深度。实际工作中,探测深度(d)和趋肤深度存在一定差距,这是因为探测深度是指某种测深方法的体积平均探测深

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 展趋势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对能源的认识 (3) 1.1能源的定义 (3) 1.2能源的源头 (3) 1.3能源的种类 (4) 第二章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5) 2.1 多元化 (5) 2.2 清洁化 (5) 2.3 高效化 (5) 2.4 全球化 (6) 2.5 市场化 (6) 第三章启示与建议 (7)

摘要 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发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主要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这么说,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发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内部的能量。 未来对能源的要求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储量,并且不会造成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未来对能源的需求未来的人类社会依然要依赖于能源,依赖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很清楚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发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重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寻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未来如能实现核能的彻底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未来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关键字: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地热田地质勘查研究程度、勘查类型与勘探工程控制、勘查工作技术及质量要求、地热储量分类、分级、计算和评价,地热流体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地热资源勘查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等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地热资源的地质勘查,作为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设计书编制、各项勘查工作布置、勘查报告编写和审批的主要依据。 2 引用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 GB J4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 J8 放射性防护规定 DZ 4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 TJ 35 渔业水质标准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总则 本规范所指地热资源是在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地质勘查的目的在于查明地热田的地质条件、热储特征、地热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并对其开采技术经济条件做出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地热资源按温度分为高温、中温、低温三类(见表1);按地热田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三级(见表2)。 表1 地热资源温度分级 表2 地热田规模分级

地热资源助查工作分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勘探阶段之后,为地热田开发地质工作。 地热田勘查工作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按规定的勘查阶段循序渐进,对地热地质条件简单或现有资料较多的小型地热田的勘查,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或合并上述勘查阶段。 在勘查程序上必须严格遵循在充分搜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先进行航卫片解译、地面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项工作,然后再上钻探的原则。没有上述工作的综合研究成果,不得盲目布置钻探工作。 勘查工作内容和投入的工作量应根据勘查阶段、勘探类型和工作区地热地质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应选择经济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和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达到工作阶段的要求。 由详查阶段转入勘探阶段,一般应与使用部门对口,应具有使用单位的委托书或与使用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书或省、市、自治区厅(局)级以上(含厅局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任务书。 各阶段的勘查工作,必须按本规范要求编写勘查设计书,经主管部门审定后严格组织实施。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目的、任务、地理概况、研究程度、区域地质、地热地质条件、工作布置及工作量、地热流体的动态观测、储量计算与评价方法、人员组成、设备、工作计划、钻探施工设计、经济预算、预期成果和提交报告时间等。 3. 4. 6 各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后,应编写阶段报告,按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查,供建设使用的勘探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国家或省(区、市)矿产储量审批机构审批。未提交上一阶段报告和未经技术经济论证的认可,不得转入下一阶段工作。 4 地热田地质勘查研究程度要求 地质勘查研究内容 地热田地质 a.研究地热田的地层、构造、岩浆(火出)活动及地热显示等特点,以阐明控制地热田的地质条件,确定热储、益层、导水和控热构造。 b.对于受断裂按制的地热田,要着重研究断裂的形态、规模、产状、组合配套关系等特点,阐明断裂系统与地热的关系。 c.对于层控的地热田,应详细划分地层,确定地层时代,区分储层和盖层。着重研究热储结构、热储的岩性、厚度及其分布范围,以及热储的孔隙、裂隙或岩溶发育情况等影响地热流体储存、运移、富集的地质因素。 d.对地热田的外围有关地区应进行必要的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作。探索地热田的形成,地热流体的补给来源和循环途径。 4. 地温场 查明地热田内的地温及地温梯度的空间变化,圈定地热异常范围、计算热流密度,推算热储温度,并对地热异常的成因、热储结构特征、控热构造及可能存在的热源做出合理的分析推断。 热储 查明热储分布面积、岩性与厚度变化、埋深及边界条件,查明热储结构、各热储间的关系及热储内的渗透性能、地热流体的温度、压力、产量及其变化规律,测定热储的孔隙率、渗透系数、传导系数、给水度(弹性释水系数)和压缩系数等,为储量计算提供依据。 地热流体 一般应测定地热流体的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有用组分以及有害成分等。分析地热流体与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常温地下水的关系,查明地热流体的来源及其补给、储集、运移、排泄条件;对高温地热田还应查明地热流体的相态、地热并排放的汽水比例、蒸汽干度、不凝气体成分,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不同勘查阶段研究程度要求 普查阶段 a.主要是寻找地热异常区或对已发现的地热异常区开展地热地质普查。 b.初步查明地热田及其外围的地层、构造、岩浆(火山)活动情况,研究它们与地热显示、地热异常的关系,推断地热田的热储、盖层、导水和控热构造。 c.初步查明地热田的地表热显示特征,测定地热流体的天然排放量及其化学成分,估算地热田的热储温度和地热田的天然热流量,初步圈定地热异常的范围,提出热储概念模型。 d.探求D+E级储量,估价地热田开发利用前景。提交普查报告,为是否须进行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详查阶段 a.在初步查明地热田的地球化学场、地球物理场及热储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对地热田是否具有开发价值以及近期内能否被开发利用,进行详查工作。

现代地震勘探技术作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震属性综述 报告名称: 地震属性综述 学生姓名:王丹 学号:2010120052 所在院(系):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地震属性分类及其地质意义 地震勘探是在地表激发人工震源,由震源所引起的震动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地下传播,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上反射传回地表,然后由地表的仪器(检波器)记录反射回来的地震波,从而得到地震记录(也叫地震资料);之后对地震资料进行相关的处理与解释便可以间接地反映和得到地下相关信息。由于地下介质是地震波传播的载体,所以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如岩性、孔隙度、密度以及流体性质等都会对传播中的地震波产生影响,如地震波的能量、波形、振幅、频率、相位等将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而这种影响和变化又将在地震记录中保留相应的信息。所以,通过对地震记录(地震资料)的“深加工”或者特殊处理,将会从地震资料中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以为地质服务。在早期的油气资源勘探中,地震勘探的目标主要是寻找地下有利的大尺度的构造圈闭,所以只需利用有限的地震资料信息便可达到目的。但是,随着油气勘探与开发难度的加大,人们迫切地需要更多地了解地下地层的岩性、流体性质等信息。这就促使人们运用新的技术和思想去从地震资料中发掘出更多的有用信息。从而,也就推动了地震属性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地震属性技术延伸了人类的视觉,从而有助于人们发现更多的隐藏于地震资料中的信息,也有助于人们从多角度去获取和分析地下地质信息,从而实现对地下地质的充分与准确认识。 1地震属性的发展与分类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也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获取不易的地震资料,现今的地震解释人员需要从地震数据中提取越来越多的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综合解释地下构造、地层和岩性特征以及流体性质,最终定义精确的油藏模型,用于钻井决策、估计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由于生成地震属性是获取所需信急的一条重要捷径,因此,长期以来地震属性技术一直是地震特殊处理和解释的主要研究内容。 地震属性是叠前或者叠后地震数据,经数学变换而导出的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统计学特征。长期以来以来地震数据的使用仅仅局限于对地震波同相轴的拾取,以实现面对油气储集体的几何形态、构造特征的描述。但是地震数据中隐藏着更加丰富的有关岩性、物性及流体成分等相关信

地震勘探新方法作业题

地震勘探新方法作业题 01综述 1、写出5种与常规地面采集(地面激发、地面接收,主频20-40Hz)不同的地震勘探新方法新技术。 VSP:地面激发、井中接收(零偏、非零偏、Walkway、三维) 井间地震:井中激发、井中接收 时移地震/四维地震:多次采集 随钻VSP:钻头激发 多波多分量:纵波、横波激发 (山地地震高分辨率采集高密度采集) 2、写出地震勘探中5种解释新方法。 属性分析、地质统计学、反演:叠后反演、叠前反演(EI)、 AVO、裂缝预测、信息融合技术、神经网络 3、写出5种地震勘探基础理论新方法。 反演理论、小波变换、神经网络、模糊聚类、图形图像学、 地震波模拟(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各向异性 02 VSP 1、什么是VSP VSP:垂直地震剖面,是一种井中地震观测技术。也即在地面激发、井中放置检波器接收地震信号的一种地震观测技术。 2、VSP的采集方式 (VSP的采集方式是指激发点、接收点的排列特点和空间分布特征) 地面多次激发,井中三分量接收,激发-检波器提升-再激发-再提升。 3、VSP分为哪几种采集方式(三种) 按激发点、接收点的分布特征可以将VSP的采集方式分为 ①常规VSP采集;②长排列资料采集;③三维VSP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 4、零偏移距VSP有哪些应用 求取各种速度、识别地面地震剖面上的多次波、标定地质层位、计算井旁的Q衰减因子等。 5、偏移距(非零偏)VSP有哪些应用 查明井旁的地层构造细节、其作为二维观测可以作出一小段局部地震剖面,具有很高的垂向和横向分辨率描述井旁一定距离内的构造和岩性变化。 附:VSP应用: 提取准确的速度及时深关系(零偏) 标定地震地质层位(零偏)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要求规范2010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 2010-04-27 | 作者:| 来源: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1 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规规定了地热田地质勘查研究程度、勘查类型与勘探工程控制、勘查工作技术及质量要求、地热储量分类、分级、计算和评价,地热流体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地热资源勘查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等基本要求。 本规适用于地热资源的地质勘查,作为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设计书编制、各项勘查工作布置、勘查报告编写和审批的主要依据。 2 引用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 GB J4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GB J8 放射性防护规定 DZ 4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 TJ 35 渔业水质标准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总则 3.1 本规所指地热资源是在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地壳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地质勘查的目的在于查明地热田的地质条件、热储特征、地热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并对其开采技术经济条件做出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3.2 地热资源按温度分为高温、中温、低温三类(见表1);按地热田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三级(见表2)。 表1 地热资源温度分级 温度分级温度t界限,℃ 主要用途高温地热资源t≥150发电、烘干 中温地热资源90≤t<150工业利用、烘干、发电 低温地热资源 热水60≤t<90采暖、工艺流程 温热水40≤t<60医疗、洗浴、温室 温水25≤t<40 农业灌溉、养殖、土壤加 温 注:表中温度是指主要热储代表性温度。 表2 地热田规模分级

规模分级 高温地热田中、低温地热田 电能 MW 能利用储量 计算年限 年 热能 MW 能利用储量 计算年限 年 大型>5030>50100 中型10~503010~50100 小型<1030<10100 3.3 地热资源助查工作分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勘探阶段之后,为地热田开发地质工作。 3.4 地热田勘查工作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3.4.1 按规定的勘查阶段循序渐进,对地热地质条件简单或现有资料较多的小型地热田的勘查,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或合并上述勘查阶段。 3.4.2 在勘查程序上必须严格遵循在充分搜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先进行航卫片解译、地面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项工作,然后再上钻探的原则。没有上述工作的综合研究成果,不得盲目布置钻探工作。 3.4.3 勘查工作容和投入的工作量应根据勘查阶段、勘探类型和工作区地热地质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应选择经济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和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达到工作阶段的要求。 3.4.4 由详查阶段转入勘探阶段,一般应与使用部门对口,应具有使用单位的委托书或与使用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书或省、市、自治区厅(局)级以上(含厅局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任务书。 3.4.5 各阶段的勘查工作,必须按本规要求编写勘查设计书,经主管部门审定后严格组织实施。设计书的主要容应包括:目的、任务、地理概况、研究程度、区域地质、地热地质条件、工作布置及工作量、地热流体的动态观测、储量计算与评价方法、人员组成、设备、工作计划、钻探施工设计、经济预算、预期成果和提交报告时间等。 3. 4. 6 各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后,应编写阶段报告,按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查,供建设使用的勘探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国家或省(区、市)矿产储量审批机构审批。未提交上一阶段报告和未经技术经济论证的认可,不得转入下一阶段工作。 4 地热田地质勘查研究程度要求 4.1 地质勘查研究容 4.1.1 地热田地质 a.研究地热田的地层、构造、岩浆(火出)活动及地热显示等特点,以阐明控制地热田的地质条件,确定热储、益层、导水和控热构造。 b.对于受断裂按制的地热田,要着重研究断裂的形态、规模、产状、组合配套关系等特点,阐明断裂系统与地热的关系。 c.对于层控的地热田,应详细划分地层,确定地层时代,区分储层和盖层。着重研究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