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培养的意义及操作程序

血培养的意义及操作程序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 则标本量为2 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和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血培养标准操作规

血培养标准操作规(SOP) 一、采血指征: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备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①发热(≥38 ℃)或低温(≤36 ℃),以间歇驰张型多见,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可见双峰热;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10.0×109/ 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④粒细胞减少(<1.0 ×109/ L);⑤血小板减少;⑥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菌血症,伤寒病人第4~10天可出现玫瑰疹,斑疹伤寒第4~6天可出现暗红色斑丘血疹;⑦昏迷;⑧多器官衰竭;⑨血压降低;⑩呼吸加快(呼吸率>20/分或CO2分压<32mmHg);以及肝脾肿大;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升高等。 对新生儿可疑菌血症,还应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低,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卒中,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二、标本采集时机: 只要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可能,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都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则应选择含有抗菌药物吸附物的培养瓶,并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细菌通常在寒战和发烧前1小时入血,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 三、采血的标准流程 1、标本采集部位 要求:从两侧上肢静脉采血,“双瓶双侧”采血培养。必要时从下肢静脉采血做第三套血培养。 说明:不建议采集动脉血,其诊断价值不高,且增加了抽血污染的机会。尽量避免从静脉留置导管采血培养,因其常伴有高污染率[10,11,12]。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参见3.4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1.1.3 血培养的次数: 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做到“双瓶双侧”。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在采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集血培养 只有在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在不同时间点采血才有必要。 婴幼儿患者,需要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

血培养操作指南

山东省立医院血培养操作指南 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统称血流感染),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 临床上应该进行急症处理,应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血培养是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接种到培养瓶中,用以发现、识别引起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病原微生物,是诊断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血培养结果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1.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须100%送检率): 1.1.1发热(≥38 ℃)或低温(≤36 ℃)伴下列一项: A 寒战; B 肺炎; C 留置导管超过5天; D 白细胞>万/mm3;; E 感染性心内膜炎; F 收缩压低于90mmHg; G 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感染; H PCT或CRP升高; 1.1.2发热≥ ℃ 注意事项: 1、怀疑脑膜炎患者应同时进行血培养; 2、对新生儿可疑菌血症,还应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3、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低,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卒中,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1.1.2 血培养的标本采集时机: 只要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可能,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都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则应选择含有抗菌药物吸附物的培养瓶,并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细菌通常在寒战和发烧前1小时入血,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 1.1.3 血培养的次数: 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做到“双瓶双侧”。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在采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集血培养 只有在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在不同时间点采血才有必要。 说明: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组合。所谓“双瓶双侧”,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套培养瓶。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个血培养。 血培养的采血量: 要求:成年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20~30ml,每瓶5ml~10ml。 婴幼儿患者推荐的采血量应少于患儿总血容量的1%,每瓶不少于2ml。血培养采血量要根据患儿的血容量和年龄确定: A 新生儿:只需做一侧需氧培养,即单瓶需氧瓶抽取~;

血培养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血培养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3-03-26T11:36:55.4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靳莎莎卫军 [导读] 不管临床症状经历的严重程度,但患者血液中的病原菌浓度水平相当低。 靳莎莎卫军(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河南郑州 450052) 【关键词】血培养血流感染诊断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351-02 血流感染的发生发展可以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其正确诊断不仅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误用和滥用,同时可以大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医疗花费。而血培养这项实验室试验正是来确定导致患者感染的微生物是否已经侵入患者的血液,是血流感染的检测“宝典”。正确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在提高血流感染诊断水平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标本采集 1.1 采血时间一般情况下,采集血培养标本阳性率较高的时间是:患者出现寒颤,体温升高之前;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液做培养(心内膜炎例外);不能暂时停用抗菌药物且无明显寒颤阶段,应在第二次用药前采血。 1.2 采血次数 1.2.1 多次采取血培养标本菌血症患者多数为间歇型,不管临床症状经历的严重程度,但患者血液中的病原菌浓度水平相当低。多次采血科提高阳性检出率,减少漏检(尤其是暂时性菌血症),据此要求临床多次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培养,但24小时内一般不超过3次。 1.2.2 每次采集间隔时间每份血培养间隔时间应不超过5分钟,因为网状内皮系统对于一过性菌血症和间歇性菌血症在15-30分钟内可清除(CLSI规定每份血培养应同时获得,或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1.3 接种血液数量 1.3.1 血液标本采集量通常每毫升血量中含菌量很小,血培养的阳性率与血标本容量有关,据报道每增加1ml血标本可使血培养阳性率上升3%,所以采血量要足够。 通常采血量与培养基(肉汤)之比以1:5-1:10为宜,成人一次采血10-20ml,平均注入两个培养瓶(需氧、厌氧瓶)中,婴幼儿采血量为全血量的1%(1-2ml),儿童采集3-5ml。当发生菌血症时,通常成人血液中含有的菌量小于1CFU/ml,而在儿童让生菌血症时,血液中含有的菌量常超过100 CFU/ml,所以婴幼儿、儿童采血量少于5ml不会影响培养的阳性率。 1.4 使用含添加剂培养瓶和无添加剂的血培养瓶相比,含有添加剂的血培养瓶的阳性率更高,但同时污染菌的生长也会更迅速。 1.5 采集血培养标本的最佳方案 1.5.1 理想的血培养采集要求发病24小时采集2-3次对诊断菌血症或心内膜炎已足够,样品量至少要有10ml,并分装于2个瓶中(需氧+厌氧)。除非无法做静脉穿刺取血,否则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内取血,因为导管易被正常菌群污染。尽可能在静脉穿刺点一下取血,以避免血液被输液稀释。当采血量不能满足推荐的采血量时,应首先接种需氧瓶,因为真菌、铜铝假单胞菌、窄食单胞菌只长在需氧瓶内。厌氧血培养的阳性率不高,可以做2个需氧培养瓶,这样血液量的增加可能会更有价值。 是否将厌氧菌的血培养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实验室应该回顾自己的数据以决定。手工血培养瓶/系统不宜用于培养厌氧菌。酵母菌感染率逐渐增高,应该引起重视。 1.5.2 婴幼儿的血培养采集一般婴幼儿只采取一瓶需氧瓶进行培养,不必像成年患者一样采取2至3套血培养瓶。在一定条件下即使是0.1ml的血液也被注于儿童专用的血培养瓶中。一般不需做厌氧培养,除非临床考虑确实有厌氧菌血症的危险。 2 采集操作流程 2.1 血培养的采集规范用速干酒精消毒液洗手。皮肤消毒程序(三步法):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碘酊或碘伏的棉签消毒皮肤(1%-2%碘酊作用30s或10%碘伏60s),穿刺点向外直径3cm以上;70%酒精脱碘,待酒精干燥后采血。 2.2 培养瓶消毒程序打开塑料瓶盖;70%酒精(不能用碘酒)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作用60s;注入血液之前用无菌纱布或棉签擦干表面参与酒精;必须两个部位同时采血。 2.3 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程序可戴乳胶手段固定静脉(不可接触穿刺点);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勿换针头);或严格按厂商推荐的方法采血;血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立即送检,切勿冷藏[1]。 2.4 注意事项从静脉取血;不要与血气和血沉标本一起采血;不推荐静脉血直接入瓶,以免血量控制不好,或对患者不利;不宜在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采血(除非怀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应在申请单注明);若自导管设施取血,必须同时静脉取血,以求对比和解释。 血培养标本在接种前的注意事项:根据各类血液培养基德用途不同,正确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一般推荐每份标本至少使用需氧和厌氧两瓶培养基,以防漏检;培养瓶如刚从冰箱中取出,必须使其温度平衡到室温后接种;如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检测时,不能用碘酒消毒瓶盖,只需70%酒精消毒瓶盖;所用培养瓶必须仔细检查有无变色或混浊,变色和混浊表示培养瓶有污染的可能,应立即与临床细菌是联系更换后在做处理;应注意培养瓶的有效期,不用过期培养瓶。 3 标本的运送 血培养瓶在采血接种后必须马上送检;血培养瓶在采血接种后室温中不得超过数小时;血培养瓶不得在采血接种后放入冰箱或冷冻。若血液标本采集后不能立即送到细菌室,需在室温中保存,或置35-37℃孵箱中,切勿冷藏,因为有些苛氧菌如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淋球菌等遇冷很容易死亡[2]。 4 意义 规范的血培养能提升病原菌的阳性检出率,准确、快速、有效地检测出隐藏的致病原,帮助医生正确判断感染性疾病类型,制定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从而降低血流感染的死亡率[3]。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操作流程 核对:核对医嘱及化验单,打印采血条形码、明确标本项目、 注意事项。 准备: 1、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常规消毒物品一套、止血带、血培养瓶、 采血针、手套、注射器。 评估 : 1 、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 2、忠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合理安排采血部位。 4、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 需求等。 告知: 1、血培养标本采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采血后注意事项 要点说明 1、按检查项目及医嘱准备相应的血培养瓶 和采血量。 2、检查培养瓶有效期、有无破损、胶塞有无 松脱、瓶签模糊,瓶内培养液肉眼观察有 无絮状物、变质 使用过抗生素的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 之前采集血培养标本 使用密封培养瓶采血: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1、成人血培养采血 8-10ml 儿童 1-5ml ,婴儿 0.5ml 1、将血培养瓶口的保护帽剔去,用酒精消毒瓶盖,干燥 1min 。 2、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点,在穿刺点上方约6cm 处系止血2、如用注射器采血,应将血液先注入厌氧 带,用 75%酒精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 瓶后注入需氧瓶,如用采血针采血,则涂擦,消毒区域达 3cm,静置 1min 待干。 应先注入需氧瓶,再注人厌氧瓶。 3、戴手套后用采血针头按静脉穿刺法穿刺血管,见回血后用 胶布固定针翼,接培养瓶,观察培养瓶内液体刻度,到达3、采血量不足时,先注入需氧瓶足够血量, 所需血量时反折针头,拔出培养瓶,轻轻颠倒混匀,换另 再注入剩余血液到厌氧瓶。 一瓶采血。瓶口贴封口,贴条形码,标注采血部位和采血 4、注意培养瓶用 75%酒精或 70%异丙醇消 时间。 4、换对侧肢体按同样方法采集另一组培养瓶。毒,但不能用碘酒消毒。 整理用物: 1、再次查对采血项目和患者身份,询问并观察患者 反应 ,交代注意事项。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立即送检,入不 2、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医疔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能立即送检,应室温放置,不得冷藏。 3、扫描采集好的血标本并签收签名,及时送检。

卫星血培养对诊断血流感染的意义

卫星血培养对诊断血流感染的意义 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由血流感染导致的住院时间延长和各种相关治疗也极大增加了医疗费用和成本,造成卫生经济负担。据统计,美国每年有约75万人患血流感染,由败血症等相关的并发症所导致的医药费用达167亿美元。对败血症的治疗以往多集中在早期血液动力学复苏,开发新型联合治疗方法,以及使用更有效的抗生素等方面。研究表明早期诊断以及尽早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是提高败血症生存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 1一、血培养检测速度的挑战 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血培养检测为阳性时可以确诊血流感染,同时阳性的血标本可以进一步分离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从而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及时而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对降低血流感染患者病死率以及减少医疗费用至关重要。避免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也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 自20世纪80年代起,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开始使用自动仪器替代传统手工方法进行血培养检测,极大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同时自动血培养仪通过持续地荧光监测等技术显著缩短了检出时间,据统计,血培养中90%的阳性标本可在12 h内被检测,36h内可检测出99%的阳性标本。然而分离和鉴定药敏通常还需24~48 h。如何加快临床报告仍是微生物检测血流感染的巨大挑战之一。 2二、血培养送检流程的优化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从采集到血培养标本到进入微生物实验室仪器的过程中通常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程度的延迟。而送检过程的中断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自动化仪器的持续监测所带来的高效。为此,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规定血培养标本应在采集后的2 h以内送至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孵育。英国微生物检测操作规范规定为4 h。我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建议血培养在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特殊情况下,延迟上机间隔不应超过12 h。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发生延迟仍然比较普遍,一项调查表明在美国血培养样本平均运输时间约为10.4 h,远远超过了最长的建议时间。在我国,延迟2 h 以上的延迟送检比率可达56.6%。发生延迟的原因包括采集标本地点(通常为床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 .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 则标本量为2 mL ,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 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 .采血准确、送检及时。【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与静脉采血法 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和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第六节交叉配血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则标本量为2 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第七节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和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血培养标准操作程序

SOP_15-8 血培养标准操作程序 一、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 见本手册《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原则》。 二、标本验收 1.申请单验收:要求血培养申请单除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外还应包括标本收集时间、收集方式、 是否已使用抗生素等,验收时应检查申请单是否填写完整。 2.标本验收: (l)检查标本标识是否与申请单相符; (2) 检查标本容器有无溢漏、渗出; (3)检查送检时间是否超过规定的标本保存时间。 3.不合格标本处理: (1)对申请单信息不全者应设法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 (2)对标识不符、送检容器不合格,送检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标本应注明原因,退回,要求重新留取标本,并做记录。 三、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 1.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质量对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高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售培养基良 莠不齐,选购时要慎之又慎注意质量,以知名大厂家生产者为宜。国内报告应用不 同培养基的两组血培养结果,1组阳性率为9.7%,另1组为16.1%,可见培养基影 响之大。抗凝剂现多用聚茴香脑磺酸钠(sodiumpolyanetholsulfonate,SPS)浓度为 0.025%~0.05%。因兼有抗凝、抗补体、抗吞噬及拮抗某些抗生素的作用,故较 其他抗凝剂为优。 2.培养条件:尽管病原菌仍以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为主,但亦有少部分为真菌、厌氧菌或L型菌 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可占病原菌的10%以上。所以必要时应选取相 应培养基在不同环境下培养。 3.盲传:肉眼和仪器都不能确保在瓶外观察到所有的阳性菌生长,因此在培养终结时应盲目 传代1次,以防漏检。 四、结果观察和报告 1.结果观察和评价: 血培养的结果应及时快速通知临床医师。采取以下措施:即每日开始工作时,首先检查血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复习课程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

学习—————好资料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 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备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①发热(≥38 ℃)或低温(≤36 ℃),以间歇驰张型多见,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可见双峰热;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10.0×109/ 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④粒细胞减少(<1.0 ×109/ L);⑤血小板减少;⑥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菌血症,伤寒病人第4~10天可出现玫瑰疹,斑疹伤寒第4~6天可出现暗红色斑丘血疹;⑦昏迷;⑧多器官衰竭;⑨血压降低;⑩呼吸加快(呼吸率>20/分或CO2分压<32mmHg);以及肝脾肿大;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升高等。 对新生儿可疑菌血症,还应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低,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卒中,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1.1.2 血培养的标本采集时机: 只要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可能,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都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则应选择含有抗菌药物吸附物的培养瓶,并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细菌通常在寒战和发烧前1小时入血,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 1.1.3 血培养的次数: 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做到“双瓶双侧”。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在采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集血培养 只有在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在不同时间点采血才有必要。 婴幼儿患者,需要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 说明: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组合。所谓“双瓶双侧”,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套培养瓶。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个血培养[2] 研究表明[3],只做1套血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仅为65%,两套血培养为80%,三套血培养为96%。单瓶或单套血培养不仅检出率不高,而且难以区分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很难做出临床解释,应该坚决予以废除。 在抗菌药物治疗开始后的2至5天内,血液中的细菌不会立即清除。一般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患者可通过临床表现来判断疗效,无需复查血培养或者连续监测血培养。但有两个例外:一是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对于其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是否被清除,连续血培养可被用于评 精品资料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与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则标本量为2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与解释表示理解与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与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与护理表示理解与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与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血培养操作指南

血培养操作指南 采血指征 入院的危重患者,不能除外细菌感染的可能时,在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证: 1、发热(≥38?C)或低温(≤36?C)。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00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杆状核粒细胞)。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粒细胞小于1,000?109/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9、血压降低。 10、呼吸加快。 当患者具备以上一种或几种体征时应采血培养。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烧外,很少培养出细菌, 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菌血症的患儿(特别是2岁或以下的幼儿)一般出现于门诊,常伴有明显发热(≥38.5?C)和白细胞增多(总数≥20,000x109/L)。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不低热,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信号。 最佳采血时机 1、对间歇性寒战,采集血培养标本应该在估计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采血。 2、采集血液标本应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对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可在患者下次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同时为减少抗菌药物的影响我们会采用带有抗生素吸附功能的血培养瓶。 血培养标本的数量及采血量 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一个需氧瓶加一个厌氧瓶)应视为单份血培养。其中厌氧瓶的使用除有利于血中厌氧菌的生长,同时对于兼性厌氧菌如肠杆菌科细菌阳性报警时间早于需氧瓶。由于多数菌血症的患者细菌为间断性入血,研究已经证实,2~3份血培养可足以检测所有的菌血症和真菌菌血症。建议在全身不同部位,采集2~3份标本,以保证血培养检测的阳性率。多次、多部位采血有利于我们判断致病菌和污染菌。

血培养

血培养的意义 菌血症高危人群 国内血培养的现状 阳性检出率<10%(国外约为15%) 原因何在? 1.血流中含菌量低 2.血液中含抗菌物质 3.抗生素的应用 4.血培养的临床实践欠规范(时机、套数、量) 5.只做需氧培养,不做厌氧培养 完整的血培养过程 1.医生开出医嘱 2.护理人员收集送检样本 3.实验室检测、分离并鉴定导致血流感染的微生物 4.三级报告: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采血指征 发热(≥38℃)或低温(≤36℃) 寒战 白细胞计数增多(>×109/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或减少(<×109/L) 皮肤黏膜出血 昏迷 多器官衰竭 血压降低 CRP升高 PCT升高 G试验升高 突发的急性呼吸、体温和生命体征改变 采血时间 宜在寒战或高热高峰前采集 尽可能在使用(或下一次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采血部位 采血套数 成人:同时采集2套(4瓶,需氧和厌氧各2瓶) 儿童及新生儿:1瓶儿童瓶,只需做需氧培养,特殊情况才做厌氧培养,宜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医嘱:血培养及鉴定,每个瓶子开1条医嘱,如需要采集2套,则共计4瓶,需要开4个医嘱 标本应隔多久采集

血培养瓶 蓝色:需氧瓶 橙色:厌氧瓶 黄色:儿童瓶 采血量 成人:每瓶8~10ml(如采集2套,需2个穿刺点,每个穿刺点需抽16~20ml静脉血) 儿童:每瓶1~5ml 新生儿: 采血量充足时,应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 采血量不足时,应先注入需氧瓶,后注入厌氧瓶 采血的先后顺序 关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导管可拔除的,应采集外周静脉血2套做血培养,同时送检导管尖端5cm做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 导管不可拔除的,应采集外周静脉血2套做血培养,同时采集导管血1套做血培养,同时送检 临床护士应严格按要求执行医嘱,把握采血量和采血程序,着重关注消毒环节,最大限度降低血培养的污染率。 血培养瓶应孵育多久 结果追踪与探讨 常见漏检原因 血培养采集及运送程序(3个消毒) 粘贴医嘱条形码,1瓶1条码,采集前核对病人信息 手消毒:推荐戴无菌乳胶手套 培养瓶橡胶塞消毒:去除塑料瓶帽后,75%酒精消毒,自然干燥60s 穿刺点消毒:推荐三步法 o75%酒精消毒穿刺点,待干30s以上 o含碘消毒剂消毒穿刺点,60s,待干 o75%酒精脱碘60s,待干 使用注射器穿刺取血后,直接注入血培养瓶,轻轻颠倒混匀 脱手套,洗手 在LIS系统中录入采集时间 切勿冷藏,尽快送达检验科(24小时值班,随时接收) 血培养是菌血症、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不明原因发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全身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最佳标本。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 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备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①发热(≥38 ℃)或低温(≤36 ℃),以间歇驰张型多见,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可见双峰热; 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10.0×109/ 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④粒细胞减少(<1.0 ×109/ L);⑤血小板减少;⑥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菌血症,伤寒病人第4~10天可出现玫瑰疹,斑疹伤寒第4~6天可出现暗红色斑丘血疹;⑦昏迷;⑧多器官衰竭;⑨血压降低;⑩呼吸加快(呼吸率>20/分或CO2分压<32mmHg);以及肝脾肿大;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升高等。 对新生儿可疑菌血症,还应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低,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卒中,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1.1.2 血培养的标本采集时机: 只要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可能,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都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则应选择含有抗菌药物吸附物的培养瓶,并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细菌通常在寒战和发烧前1小时入血,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 1.1.3 血培养的次数: 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做到“双瓶双侧”。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在采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集血培养 只有在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在不同时间点采血才 有必要。 婴幼儿患者,需要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 说明: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组合。所谓“双瓶双侧”,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套培养瓶。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个血培养[2] 研究表明[3],只做1套血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仅为65%,两套血培养为80%,三套血培养为96%。单瓶或单套血培养不仅检出率不高,而且难以区分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很难做出临床解释,应该坚决予以废除。 在抗菌药物治疗开始后的2至5天内,血液中的细菌不会立即清除。一般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患者可通过临床表现来判断疗效,无需复查血培养或者连续监测血培养。但有两个例外:一是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对于其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是否被清除,连续血培养可被用于评估和指导治疗;二是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对其阳性血培养的48至96小时追踪可以很好地预测复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5]。

血培养(临床篇)

针对特定的患者,临床医生应掌握采血指征、采血时机和采血套次。同时,应严格执行指南要求,以诊断或鉴别诊断CRBSI。 血培养的意义 菌血症高危人群 国内血培养的现状 阳性检出率<10%(国外约为15%) 原因何在 1.血流中含菌量低 2.血液中含抗菌物质 3.抗生素的应用 4.血培养的临床实践欠规范(时机、套数、量) 5.只做需氧培养,不做厌氧培养 完整的血培养过程 1.医生开出医嘱 2.护理人员收集送检样本

3.实验室检测、分离并鉴定导致血流感染的微生物 4.三级报告: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采血指征 发热(≥38℃)或低温(≤36℃) 寒战 皮肤黏膜出血 昏迷 多器官衰竭 血压降低 CRP升高 PCT升高 G试验升高 突发的急性呼吸、体温和生命体征改变 采血时间 宜在寒战或高热高峰前采集 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采血部位

采血套数 成人:同时采集2套(4瓶,需氧和厌氧各2瓶) 儿童及新生儿:1瓶儿童瓶,只需做需氧培养,特殊情况才做厌氧培养,宜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医嘱:血培养及鉴定,每个瓶子开1条医嘱,如需要采集2套,则共计4瓶,需要开4个医嘱

标本应隔多久采集 血培养瓶 蓝色:需氧瓶 橙色:厌氧瓶 黄色:儿童瓶 采血量 成人:每瓶8~10ml(如采集2套,需2个穿刺点,每个穿刺点需抽16~20ml静脉血) 儿童:每瓶1~5ml 新生儿: 采血量充足时,应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 采血量不足时,应先注入需氧瓶,后注入厌氧瓶

采血的先后顺序 关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导管可拔除的,应采集外周静脉血2套做血培养,同时送检导管尖端5cm做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 导管不可拔除的,应采集外周静脉血2套做血培养,同时采集导管血1套做血培养,同时送检

血培养临床操作规范(2017版)

血培养,是一种将新鲜离体的血液标本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并对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法。我国卫生部在2017年9月发布了新版《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采血指征:可疑感染患者出现以下任一指征时,可考虑采集血培养。 1. 体温>38℃或<36℃. 2. 寒战. 3. 外固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计数>10.0×10/L,特别有“核左移”时)或减少(计数< 4.0×10°/L). 4. 呼吸频率>20次/min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2mmHg. 5. 心率>90次/min 6. 皮肤黏膜出血. 7. 昏迷. 8. 多器官功能障碍. 9. 血压降低. 10. 炎症反应参数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1,3-3-D葡聚糖(G试验)升高等 二、采血时间 寒战或发热初起时采集。抗菌药物应用之前采集最佳。 三、采集套数 成人每次应采集2套-3套,每套从不同穿刺点进行采集,2d-5d内无需重复采集。如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应重复采集多套。儿童通常仅采集需氧瓶。有以下高危因素时应考虑厌氧瓶培养:其母产褥期患腹膜炎,或慢性口腔炎或鼻窦炎、蜂窝组织炎、有腹腔感染的症状和体症、咬伤、接受类固醇治疗的粒细胞缺乏患儿。考虑肺炎链球菌菌血症时,宜同时做脑脊液培养。 四、采血量 成人每瓶采血量8mL-10mL,或按照说明书采集,婴幼儿及儿童采血量不应超过患者总血量的1%,具体采血量参考说明书。若采血量充足,注射器采集的血液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碟形针采集的血液反之。若采血量不足,优先注入需氧瓶。 五、采集方法 1. 采集静脉血:仅在评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采集导管血。血培养宜单独采血,与其他检测项目同时采血,应先接种血培养瓶,以避免污染。 2. 采集前做好手卫生,静脉穿刺点选定后,去除血培养瓶的塑料瓶帽,切勿打开金属封口环和胶塞,使用75%乙醇或70%异丙醇消毒,自然干燥60s。注意采血前检查血培养瓶是否完好无损、是否过期。 3. 在穿刺前或穿刺期间,为防止静脉滑动,应戴无菌乳胶手套固定静脉。 4. 穿穿刺点皮肤消毒: a) 三步法: ① 75%乙醇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干30s以上。 ② 1%-2%碘酊作用30s或1%碘伏作用60s,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 ③75%乙醇擦拭碘酊或碘伏消毒过的区域进行脱碘对碘过敏的患者,在第一步基础上再用用75%乙醇消毒60s,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b)一步法:0.5%葡萄糖酸洗必泰作用30s(不适用于2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或70%异丙醇消毒后自然干燥(适用于2个月月以内的新生儿)。 注:其他消毒剂需要进行消毒能力和适用性验证后オ可使用。 5. 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如行第二次穿刺,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不应将抗凝血注入血培养瓶。 6. 血液接种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7. 完成工作后洗手。 8. 污染率评估:实验室应定期对血培养污染率进行评估,污染率应控制在3%以下。血培养污染率=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的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六、血培养瓶运送 血培养瓶应在2h之内送至实验室孵育或上机;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血培养瓶置于室温下,切勿冷藏或冷冻。应采用密封的塑料袋和硬质防漏的容器运送标本。若运送到参考实验室,应使用符合生物安全规定的包装。 血培养临床操作规范(2017版)

血培养检测规范化操作

血培养检测规范化操作 血培养检测采血指征: 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征: 1.发热(≥38℃)或低温(≤36℃)。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10×10 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 9/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时应采血培养。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烧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菌血症的患儿(特别是2岁以下的幼儿)一般多见于门诊,常伴有明显发热(≥38.5℃)和白细胞增多(≥20×109/L)。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不低热,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血培养检测皮肤消毒程序: 血培养为防止皮肤寄生菌污染,可使用消毒剂(碘酊或碘伏)对皮肤进行严格仔细的消毒处理,最大限度地减低皮肤污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别是心脏瓣膜修复术的感染,可能由皮肤寄生的微生物引起(例如:表皮葡萄球菌或棒杆菌属)。因此,在采集过程中血培养的污染一定要减小至最低程度。用做培养的血液均不应该在静脉或动脉的导管中抽取,除非静脉穿刺无法得到血液或用来评价与导管感染相关性指标。如果抽取了导管血,也应同时在其他部位穿刺获取非导管内静脉血液进行血培养。 皮肤消毒严格按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用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秒钟以上。 2.然后用一根碘酊或碘伏棉签消毒皮肤(1%-2%碘酊30秒或10%碘伏消毒60秒),从穿刺点向外以1.5cm~2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 3.最后用70%酒精脱碘。 严格执行三步消毒后,可行静脉穿刺采血。注意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用70%酒精消毒,消毒60秒钟,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 血培养检测培养瓶消毒程序: 1.用70%酒精或碘溶液(不要使用碘)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子。 2.酒精作用待60秒。 3.在血液注入血培养瓶之前,用无菌纱布清除橡皮塞子表面剩余的酒精,然后注入血液。

山东省临床检验实验室血培养操作指南(试行)

山东省临床检验实验室血培养操作指南(试行)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日 目录 1.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1.1 总体要求 1.1.1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 1.1.2 血培养的采集时机 1.1.3 血培养的次数 1.1.4 血培养的采血量 1.1.5 血液标本在需氧瓶和厌氧瓶中的分配 1.2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1.2.1 皮肤消毒与防止血培养污染 1.2.2 标本采集部位

1.2.3 减少血培养污染的注意事项 1.3 血培养标本的运送 1.4 血培养标本的拒收标准 1.5 培养瓶的选择 1.6 血培养的培养周期 2. 几种特殊要求的血培养 2.1 分枝杆菌血培养 2.2 婴幼儿血培养 2.3 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CRBSI) 2.3.1 短期外周导管 2.3.2 中心静脉导管及静脉留置口(VAP) 2.4 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2.4.1血培养的采集时机 2.4.2需要的血培养数量 2.4.3需要的培养瓶

2.4.4血培养所需孵育时间 3. 血培养结果的报告方式 3.1 阳性血培养的分级报告制度 3.1.1 初步报告 3.1.2 二级报告 3.1.3 最终(书面)报告 3.2 其他报告和记录 4. 血培养的污染问题及其鉴别 5. 血培养的质量控制 5.1 血培养分析前质量控制 5.1.1 病人评估 5.1.2 血培养标准操作规程(SOP)的制定和培训 5.1.3样本采集 5.1.4 样本运送 5.1.5 样本接收和处理

5.2 血培养分析中质量控制 5.3 血培养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5.3.1 报告 5.3.2 记录管理 5.3.3 咨询 参考文献 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统称血流感染),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 临床上应该进行急症处理,应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资料显示,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发病率近10年来持续增加,2007年美国共报告菌血症发生66万例[1],在各种感染中居首位,且死亡率高(20%~50%)。血培养是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接种到培养瓶中,用以发现、识别引起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病原微生物,是诊断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血培养结果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1.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1.1 总体要求 1.1.1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