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塞尔心灵哲学梳理

塞尔心灵哲学梳理

塞尔心灵哲学梳理
塞尔心灵哲学梳理

吴杨义:对塞尔心灵哲学的一份简单梳理

在这里,我试图结合塞尔心灵哲学三本最重要的著作对其心灵哲学做一种浅层次上的梳理:1984年出的《心、脑与科学》、1991年的《心灵的再发现》以及1998年出的《心灵、语言和社会》。第一本和第三本所采用的译本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的那套黑皮书,《心灵的再发现》参考的是人大出的那套黄皮书。

大致来说,塞尔的心灵理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针对行行色色的唯物主义及二元论的彻底清算(值得一提的是,唯物主义在塞尔那里属于一种广义的二元论——概念二元论),提出其“生物学的自然主义”思想。第二部分主要指塞尔的意识理论,在这里塞尔阐释了意识的结构和特征、意向性以及社会实在等问题。而且,第二部分可以看做是第一部分内容的延伸,在塞尔看来,研究心灵的主要方式就是研究意识,因为在第一部分中塞尔给了意识现象以主观上的本体论地位。事实上这种大致结构在这三本书中都有所体现。《心、脑与科学》本是塞尔在BBC里斯学术讲座的讲稿,从中可以看出其心灵理论的大致构架,可算是塞尔心灵哲学理论的导论性作品;《心灵的再发现》较偏重于对二元论及唯物主义的清算,其中对其他各种心灵哲学理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诊断,我想这应该是该书给人深刻印象的主要原因。《心灵、语言和社会》则是一部总结性的作品,在这里,塞尔的叙事风格显得更加成熟、视角更加广阔、阐释也更为深入一些。该书出版的第二年,塞尔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作了题为《哲学的未来》的报告,对哲学的一般性质和任务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自己的阐述。我想,作为一名哲学家,这应该是其思想日臻完善、达到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侧重于对塞尔思想前一部分内容的总结。

塞尔立场前后融贯、论证深入浅出,文风亦简明清晰、笔调真挚诚恳,读他的书,很是给人以启发。塞尔的哲学在创新之中又体现了某种颇为古典的风格,在哲学世界当今这种似乎颇为庞杂混乱的境地,给人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和似曾相识的信心与安宁。

1.一次心灵哲学的革命:

在塞尔看来,心灵的诸多特征固然是引发心灵哲学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但从学术理论自身的发展历程来看,使得心灵问题如此难以协调的根本原因还是理论自身的局限性。“我认为,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坚持用过了时的17世纪的词汇,来讨论这个20世纪的难题”(P7《心、脑与科

学》)。基于唯物主义和二元论在协调人类心灵世界与物理世界上的无能,塞尔认为,“无论是二元论还是唯物主义,两者都建立在一系列错误的假定之上。主要的错误假定就是认为,如果意识真的是主观的、质的现象,那么它就不可能是物理世界的组成部分。的确,如果按照自17世纪以来这些术语被定义的方式,那么,这种假设的界定就是对的。”(P51《心灵、语言和社会》)。“我打算表明这套词汇是过时的,这些假定是错误的”(P7《心灵的再发现》),“既然我使用这些超过三百年哲学传统的术语行不通,最好可以一起抛弃这一词汇表”(P49,同上)。

如同科学理论发展的一般模式一样,当不同理论之间出现极大的不可协调性之时,意味着理论进步的契机来临。“哲学中某些最有意义的问题是那些产生于两个默认点之间的直接冲突、甚或是逻辑不一致的问题。”(P12《心灵、语言和社会》)面对这种危机,“要提醒我们自己注意的事实,提醒我们自己注意我们实际上所知道的东西,这向来都是一个好的想法。”(P52,同上)“我相信,这种方法是促成哲学进步的方法之一”(P54,同上)。

按照这种思路,对于粒子组成的物质世界和心灵之间的相容性难题,我们所能遵循的方法就是:“提醒我们自己注意关于世界如何运作我们所知道的东西”(P55,同上)。“只是你接受了带有心理的和物理的、心灵和物质、精神和肉体这些相互排斥的范畴的词汇表时,传统的问题才会产生”(P53,同上)。“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得抛弃这些定义。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生物学知识去知道这些定义是不符合事实的”(P52,同上),“我们应该停止说那些明显是错误的东西,认真地接受这一格言,可能使心灵的研究发生革命”(P207,《心灵的再发现》),“因此,最好是完全拒绝唯物主义和二元论这些词汇,并重新开始”(P55,《心灵、语言和社会》)。

基于这种“承认事实”的立场,塞尔提出了一种称之为“生物学的自然主义”的心灵理论:“自然主义”是由于心灵是自然的一部分,而“生物学的”是由于对精神现象的存在的解释方式是生物学的——与之相对的有例如计算机式的、行为的、社会的或语言的解释方式等(P54,同上)。具体来说,这种生物学的自然主义可以表述为:“全部心理现象,不论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视觉的或听觉的,不论是痛觉的、触痒觉或思想,乃至我们全部心理活动,都是由在脑中进行的过程产生的”(P10,(心、脑与科学)。“痛觉和其他心里现象正是脑(也许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其它部分)的特征”(P12,同上)。与此同

时,塞尔提出了一种新的因果观:“物体的表面特征既是由微观元素的活动导致的,同时又体现在由微观元素构成的系统中。” “微观层次上的元素活动能从因果上解释那些宏观的特征”(P13,同上)。“正是在这种‘由……导致’和‘体现在……之中’的意义上,心理现象既是由在神经元或模块水平上脑中进行的过程导致的,同时又是在又神经元组成的这个系统中体现出来的。正像我们对任何物质系统需要做出微观与宏观的区分一样,我们也需要对脑作出微观和宏观的区分”(P14,同上)。“总之,在我看来,心与身是相互作用的,但它们不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因为心理现象就是脑的特征”,“朴素的心理主义与朴素的物理主义彼此是完全一致的”。塞尔将“朴素的物理主义”表述为:“世界上所有存在物都是具有性质和关系的物理微粒”;将“朴素的心理主义”表述为:“心理现象是真实的存在”(P18-19,同上)。

这样一种观点并未在传统的意义上解决身心问题,而是另辟蹊径,将责任归咎于以往哲学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起点。任何填平心脑之间的鸿沟的努力注定要落空,因为根本这条鸿沟根本就不存在(P34,《心灵、语言和社会》)。如此一来,哲学与科学的目标不再是调和物理世界和心灵之间的矛盾,而是在认可其相容性的前提下,在科学中、特别是生物学中去寻求对这种相容性的理解。“说明某物如何使可能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揭示它如何实际第存在”,“正像对待生命与意识之迷一样,解开意向性之谜的方法就是要尽可能地去描述那些怎样由生物的过程引起,同时有体现在生物系统中的现象”(P16,同上)。需要说明的是,“理解”这种态度和方式并不能消除自然本身的神秘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人类智慧而言,整个世界及其中的任何事件都是不可思议的。(P17,同上)。

2. 为心理现象的实在性辩护

塞尔的策略面临着一个难题,即:朴素的心理主义认为心理现象是真实的存在,但是传统的“实在”的定义却一直将具有主观性的心理现象排除在外。“我们怎样将心理状态的主观性纳入到一种关于现实世界的客观性概念中去?”

(P17,同上)。

作为这一想法的扩展,塞尔认为,“实在的定义应该排除主观性,这是个错误。如果‘科学’一词是指我们关于世界的客观性和系统的真理之集合,那么,主观性的存在就像其他事实一样,也是一种客观科学的事实”,“如果主观性的

事实与某个‘科学’的定义相悖,那么,我们不得不放弃的是这个定义而不是那个事实”。(P17,同上)。

在1998年出版的《心灵、语言和社会》当中,塞尔为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辩护。人们认为,“主观性阻碍我们对意识作出科学的说明”,“但是,一般来说,这种论证是建立在一种坏的三段论基础之上的”:

1. 科学按照定义是客观的(与主观的相对立)。

2. 意识按照定义是主观的(与客观的相对立)。

3. 因此,不可能有关于意识的科学。

塞尔认为,这个推论犯了一个错误,“利用主观的和客观的这些词语的歧义所产生的错误”(P44,同上)。塞尔区分了认识论意义上的主客观和本体论上的主客观。“如果一个陈述的真基本上依赖于观察者的态度和情感,那么该陈述在认识上就是主观的”,反之,在认识上则是客观的。而“本体论意义则涉及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实体存在方式的地位”。“山峰和冰川具有客观的存在方式,因为它们的存在方式并不依赖于是否被主题经验到。但是疼痛、痒觉、欲望以及思想、情感则具有主观的存在方式,因为它们只是由于某个人类主题或动物主体的体验才存在。”区分出在认识论与本体论两种意义上的主客观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有关意识具有一种主观的存在方式的事实,并不妨碍我们具有客观的意识科学。科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认识上的确实应该是客观的,这个意义就是:科学家试图发现独立于任何人的情感、态度或先入之见的真理。然而,这种认识上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本体论的主观性”(P45-46,同上)。

3. 对二元论及唯物主义传统的彻底清算

在《心灵的再发现》的导论中,塞尔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目的:“我要批判并克服心灵哲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唯物论’和‘二元论’传统”,“最终埋葬把心灵视为计算机程序的理论”(P1)。

站在塞尔的立场,唯物论和二元论致命的错误在于,认为意识及心灵不是一种客观实在。塞尔认为,“我们传统的实在是‘物的’观念,至少有三处错误”,第一处错误在于,“心”和“物”这一对术语的对立是虚假的;其二,按照如今物理学理论,电子不是“物的”;其三,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为了让我们的经验陈述为真,我们在世界上的位置必须是什么”,而不是“世界上存在着什么种类的东西”(P24,同上),后一个选择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这是一个深层次

的问题。问“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东西”,这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唯物主义认为有一种,二元论认为有两种,“但从计数开始就是完全错误的”,“研究心灵像其他领域一样,知识论的全部要点是要理解先期存在的本体论”(P22,同上),而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唯物论和二元论犯了同样的错误:实体要么是“物的”,要么是“心的”。系于唯物论和二元论的这一相通性,塞尔将传统二元论和唯物论归并到所谓的“概念二元论”之中,“在我看来最好把唯物论当作某种形式的二元论,即始于接受笛卡尔范畴的二元论”,“唯物论在某种意义上是二元论的最美的花朵”(P25,同上)。

唯物论传统又何以深得人心?塞尔做出了自己的诊断。“现在是什么使得这个传统如此严重地违反直觉?”,“首先,我们害怕陷入笛卡尔二元论”,后者与现代科学的进程相悖;“其次,我们从笛卡尔传统继承了一组词汇,伴随着这组词汇的是一套范畴,我们被历史地限定在其中来思考这些问题”;“第三,在当代哲学、科学和理性生活中,都有持续的客观化趋势。我们有这样的观念,即如果某物是真的,它必须对所有胜任的观察者都是可观察的”;第四,我们有“醉心高深的毛病”,“陈述低级的、明显的关于心灵的真理似乎不够——我们需要更深刻的东西”(P14-18,同上),“我们经常沉湎于使用醉心的技术来构造一种试图理解脑的模式,”例如,“……谢灵顿认为,脑的运转与一个电报系统是一样的”,“弗洛伊德经常把脑比作液压和电磁系统,而莱布尼茨则把脑比作一台碾磨机”,“而今,很显然,关于脑的这个比喻就是数字计算机”(P35,《心、脑与科学》)。

可以看出,塞尔与唯物论之间所争论的焦点是这么一个问题:意识和心灵现象究竟是不是一种客观实在?唯物论的回答很显然是否定的。塞尔认为,唯物论之所以给出否定的回答,是因为唯物论混淆了本体论、认识论和因果关系之间的区别,“为此,我要明确区分本体论、认识论和因果关系”(P19,《心灵的再发现》)。

主张心智状态具有不可还原的主观本体论是塞尔的一贯立场,但是,这样一种明显的事实为何被我们忽视?塞尔的诊断是:“心智的主观主义本体论看起来难以接受。它在形而上学上难以接受,是因为世界上竟然有不可还原的主观的、私人的实体;在方法论上难以接受,是因为每个人认识自己内部的心智现象而别人从外部知道,二者是不对称的。这一危机导致逃离主观性,逃离的方向是用知识论和因果作用来重写本体论,从而取消主观性”(P20-21,同上)。

从心的主观本体论走向客观认识论,使得我们对心灵的研究做了一个无奈且于事无补的假定:“我们只能通过行为来知道他人的心智现象的存在”(P21,同上)。但是,“行为或因果关系对于心智现象的存在不是本质的”(P22,同上),“‘行为’只有是内在的心智实在的表达或显现时,才会具有意义,因为我们能看到心智的因果基础,从而看到作为心智表现的行为”(P21,同上),“从本体论上讲,行为、功能性作用和因果关系与意识的心智现象的存在无关。从知识论上讲,我们是部分地从他人的行为来知道他们的心智状态的。从因果上讲,意识充当输入刺激和输出行为因果关系的中介;从进化论的观点看,有意识的心灵的功能是控制行为。但从本体论上讲,心智现象完全能够独立于行为输出而存在并具有所有的本质属性”(P61,同上),总而言之,“心灵的本体论与行为无关”(P68,同上)。

假如这一点成立,那么种种唯物主义的心灵理论必然是失败的,它们要么故意忽视心灵现象的真实存在,要么不得不承认心智现象却无法在物理世界中为心智找到归宿。因此,“我们应该始终提醒自己我们确实知道的东西。例如,我们确定地知道在我们的颅骨中有大脑,有时候它是有意识的,而大脑过程产生所有形式的意识”(P207,同上),认可心智现象具有主观意义上的本体论地位。

4. 对一种新的还原论模式的期待

然而,一旦认可心灵的本体论地位,我们就必然具有滑向二元论的嫌疑,这正是使唯物主义之合法性得到强化的原因之一。在很多人看来,“意识的不可还原性是心身问题仍然如此难以对付的主要原因。二元论者把意识的不可还原性当作二元论为真的不可辩驳的证明。唯物论者坚持意识必然可以还原为物质实在,认为否认意识的不可还原性的代价会是抛弃我们整个科学世界观”(P98,同上)。但塞尔认为,即便我们赋予心灵以本体论的地位,却并不一定要选择二元论的路线,塞尔力图表明,传统意义上的“还原”概念并不包含消除主观性的主张,由此,在唯物论与二元论的分歧上,意识的不可还原性不足以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判据,塞尔倡导并期待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还原论模式,在这一新的模式之内,心智现象具有可还原性。

首先,塞尔给出了“因果突现的系统特征”这一概念:设想系统S由元素a,b,c……组成,S具有某些系统特征,如石头由分子组成,石头的系统特征如固态和重量。有些系统特征能够由a,b,c……的组成方式得到,如重量;但有些则不能由元素的组合方式得到,而必须用到元素之间的因果作用来说明,如石头

的固态特征。这种系统特征即“因果突现的系统特征”。塞尔将这种因果突现的概念称为“突现1”,以与所谓的“突现2”相区别:“一个特征F是突现2,当且仅当F是突现1,并且F具有不能由a,b,c……的因果作用来说明的因果能力”。

塞尔坦言,其“观点显然认为意识是突现1,不是突现2”,“如果意识是突现2,那么意识能够产生无法用神经元的因果行为来说明的东西。这里朴素的想法是意识从大脑中的神经元的行为脱离出来,但一旦它脱离出来,那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事实上,我不能想象任何东西是突现2,可能我们无法找到突现2的特征,因为这种特征的存在似乎会违反最弱的因果传递性原则”(P95,同上)。(这也许是宗教或神学上的一个话题,事实上,任何一种试图赢得说服力的理论都应该避免过大的开放性,具体还有待展开。)

在“突现1”的意义上,对于心智现象的不可还原性,塞尔认为,我们一旦赋予心灵以本体论地位,“一旦意识的存在被认可,那么它的不可还原性就没有什么古怪的、奇异的或是神秘的了。因为它的存在,它的不可还原性是我们定义活动的普通后果。它的不可还原性没有任何不适当的科学后果”(P104,同上),“意识的不可还原性只是我们定义活动的语用学的平常后果”,而“不反映实在结构上的区别”。例如,“当我们把‘红’还原为光线反射时,并没有消除红的主观性;我们只是不再称主观的部分为‘红’。我们通过‘还原’没有消除任何主观的现象;我们只是不再用老名称来称呼它们而已。无论我们是从唯物论还是从二元论的观点来看不可还原性,我们仍然认为宇宙的物理实在包括不可还原的主观物理成分”(P103,同上)。或者说,这种意义上的“还原”并没有要求消除主观性,而心智现象本身具有主观意义上本体论地位。这种意义上的“还原”主张对心灵自然毫无进展。然而,“没人能先验地否认一场大的思想革命会给予我们一种新的——现在不可想象的——‘还原’概念,根据这种‘还原’概念,意识是可还原的”(P104,同上)。

那么又为何,“还原”这一概念一直以来被认为含有消除主观性的主张呢?塞尔首先澄清了“还原”的不同层次的意义:本体论还原、属性本体论还原、理论还原、逻辑还原以及因果还原。其中最重要的是本体论还原:“某种对象只不过是其他种类的对象,如椅子不过是分子的集合”(P96,同上)。塞尔认为,“突现1”可以做一种因果还原:“两种具有因果能力的东西之间的还原,被还原实体的存在及因果能力能够完全由还原现象的因果能力来说明”。“我坚持的

心脑关系是一种因果还原形式,我已定义概念:心智特征是由神经生物学过程产生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因果还原论是否导致或无法导致——本体论还原”(P97,同上)。

塞尔认为,“总体而言,科学史上成功的因果还原倾向于导致本体论还原。因为当我们有成功的因果还原时,我们只要重新定义被还原的现象的表达式,该现象就可以等同于它们的原因”(P97,同上),“总的原则是:一旦一个性质被发现是是突现1,我们自动地得到了因果还原,通过重新定义又导致了本体论还原。具有科学基础的本体论还原的一般趋势,是朝向更大普遍性和客观性以及用背后的因果机制来重新定义”(P98,同上)。正是在这种定义的变更中,我们倾向于认为还原性消除了主观性,事实并非如此。在对意识进行还原的各种尝试中,直到发现对“意识”无法进行重新定义,我们才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主观性”的概念与“第一人称本体论”密切相关,这一点在形而上学的层次上有待展开。)

5. 对外部实在论的捍卫

塞尔高明之处在于以退为进,从源头处寻找问题的根子,寻找新的出路,颇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很明显,塞尔对待哲学发展的态度具有一种乐观主义的气质,这种气质和启蒙运动的精神是一致的。

在《心灵、语言和社会中》,塞尔开篇便阐述了其形而上学的立场。尽管当今的哲学主流有着强烈的相对主义、反实在论的倾向,塞尔却主动为启蒙运动的精神辩护:“我接受启蒙运动的见解。我认为,世界完全独立于我们的心灵而存在,在我们的进化着的天赋所确定的范围之内,我们能够达到对于世界之本性的理解”(P4,同上)。捍卫一种所谓的“外部实在论”和“真理符合论”(P13-14,同上)。我们不要忘了,塞尔心灵哲学一个生死攸关的想法就是:心灵现象具有实在性,具有主观的本体论地位。

“在二十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理智方面和其他方面的许多事件使有关事物本性以及我们理解我们这种本性的能力的传统的乐观主义受到了挑战和削弱”(P2,同上),例如物理学中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数学中集合悖论的出现以及维特根斯坦对语言之不可翻译性的阐述等。塞尔站在“外部实在论”和“真理符合论”(P13-14,同上)的立场上对这些问题一一给出了颇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说明,并对这种反实在论的冲动作出了颇具精神分析风格的诊断:“我必须承

认,各种各样的反实在论之所以有着持续不断的吸引力,是因为存在着更加深刻得多的理由,而这一点在二十世纪已变得明显起来:它使一种基本的权力冲动得到满足”(P18,同上),“我相信这些挑战是由某种深得多、但更少理智的东西促成的”,“否定实在论的深层动因不是这个或那个论据,而是一种权力意志,一种控制的欲望,一种深刻而持久的怨恨”(P34,同上),“许多人觉得厌恶的是,我们,以及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意识和我们的创造力竟会去从属于、符合于一个无言的、愚蠢的、惰性的物质世界。为什么我们要去符合这个世界?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实在世界’设想为我们所创造的东西,因而是某种可以适用于我们的东西呢?”(P34,同上),“我想,这就是20世纪末在反实在论背后的真正的心里驱动力”(P20,同上)。

尽管如此,塞尔认为这些分析并不构成对反实在论的驳斥,“关于反实在论一般意义上是由权力意志、特殊意义上是由对科学的憎恨所促成的论述可以算是一种诊断,而不是一种驳斥。如果打算作为一种驳斥,那么就会犯原发性谬误,即:假定对一种观点的因果性起源的解释足以证明这一观点是错误的”(P35,同上)。塞尔对反实在论的反驳集中在对视角主义、唯心主义及怀疑论的反驳上。

“到底是什么推动了当代的反实在论呢?这很不容易确定,但是,如果我们一定要找出一条能够贯穿各种各样的论点的线索,那也许就是有时被人们称作是视角主义的东西了。视角主义认为我们关于实在的知识决不是无媒介的,它总是被一种观点……所传递……,因此,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实在的世界。”(P19,同上)接下来,塞尔列举了四种典型的反实在论观点,并一一给出了驳斥,进行驳斥的要点在于:视角主义实际上都预设了一种外部的实在论,唯有在共有一个实在世界的前提下,视角主义才成为可能(见P21-28,同上)。

还有一种著名的反实在论观点即唯心主义,如贝克莱、黑格尔及康德的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原则认为,实在归根到底不是什么不依赖于我们的直觉或其他表象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而毋宁说实在是由我们的直觉和其他表象所构成的”(P16,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杰出哲学家觉得不同形式的唯心主义具有吸引力?”在塞尔看来,“唯心主义的吸引力在于:实在与现象之间的鸿沟,也就是使得怀疑论成为可能的那条鸿沟被取消了”。“事实上,从历史上来看,唯心主义是由于人们无力回答由笛卡尔所提出的那种怀疑论的问题才发展起来的”(P17,同上)。“哲学中的怀疑论论点总具有相同的形式:对于某种领域你可能有尽可能充分的证据,但你仍然可能是根本错误的”。塞尔从一个具

体的例子出发对怀疑论进行了驳斥:从常识的观点看,当我们看到一棵树时,我们相信有一棵实在的树独立于心灵。怀疑论给出的解释是,“你并没有感知一个独立存在的物质对象,而是感知到你自己的知觉,你自己的意识经验”(P29,同上)。怀疑论的证据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为科学论据,其二来自假象的论据。不过在塞尔看来,所谓的科学论据根本不能算一个有效的论据,它只是原发性谬误推理的一个变种,即假定对视觉的因果起源给出说明足以论证视觉的虚假性。假象论据的一般形式是:如果朴素的感知实在论成真,并且真的存在我直接感知世界上的物体和状态这一事实,那么我应当在经验的性质上能够区分幻觉与实际的感知。正是在这一要求上,塞尔认为假象论据是错误的,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感知的真实性与这种区分能力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一旦我们抛弃那种认为我们感知的一切就是我们自己的知觉的观念,我们就没有任何否定外部实在论的认识基础了”(P32-33,同上)。

塞尔对外部实在论的辩护一直是以反驳各种反实在论的方式进行的,“但是外部实在论本身是否能够得到辩护呢?我相信,要求对世界上的事物以一种不依赖于我们的表象的方式进行而独立存在的观点进行辩护,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任何进行辩护的企图都要以它试图为之辩护的东西为预设前提”(P33,同上),在塞尔看来,我们尚未与欧足够的理由怀疑这一预设的合法性。“外部实在论不是一种理论……毋宁说,它是一种框架”(P33,同上),“在这一框架中才可能产生理论”(P34,同上)。

6.总结

塞尔的这种理路容易让人想起托马斯.库恩对科学革命所进行的描述。自笛卡尔以来的二元论传统即“常规科学”范式;心身问题引发的困境即塞尔的“科学危机”;解决“哲学危机”的方法就在于转换“范式”,对塞尔来说,就是抛弃以往的心灵哲学概念,从头开始。

在塞尔的心灵哲学当中有一个生死攸关的“赌注”:对一切试图解决身心问题的哲学理论的绝望、对以往心灵哲学研究模式的绝望,赋予心灵现象以本体论地位,并且这种本体论地位是主观意义上的。这是塞尔心灵哲学最富创造性和颠覆性的观点之一。塞尔认为,假如这一点是对的,心灵哲学的研究重心就应该转向对意识的研究,如同物理学对物质世界的研究一般。

这样一来,塞尔又回到了形而上学的高度,对各种反实在论进行驳斥,捍卫一种外部实在论和真理符合论。这表明,心灵哲学的研究始终离不开对各种理论背后的本体论研究。塞尔心灵哲学的合法性还有待历史的检验,一些本体论问题还有待澄清,但我个人相信,塞尔的选择是明智的。

《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2014届《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哲学概论:(一) 【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⑴哲学源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⑵哲学指导生活。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需要进行专门学习才能获得,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①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 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 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 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 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 【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⑴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⑵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⑴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⑵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 (三)

笛卡尔的心灵哲学及其价值(一)

笛卡尔的心灵哲学及其价值(一) 摘要:心灵哲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成为他们批判的对象,因此,笛卡尔对心灵哲学所作的贡献是大多数哲学家所忽略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当代“本体论变革”中的部分思想对笛卡尔心灵哲学的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心身关系取消主义解释主义同一论功能主义 最近三、四十年,心灵哲学作为哲学的一大分支,倍受哲学家的关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并且,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这一变革,共同的目的是批判、颠覆常识的心身观和潜藏在大多数哲学体系中的二元论幽灵。而作为二元论的代表者——笛卡尔,就不可避免的成为矛头所指。当然,笛卡尔的二元论的思想给哲学界带来的灾难不可视而不见。但是,当代心灵哲学所讨论的许多问题并未超出笛卡尔所思考的范围,而且一些重要思想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在笛卡尔的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和衍生起来的,甚至一些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超越笛卡尔的思想。 一、笛卡尔关于心灵哲学的基本思想 笛卡尔的关于心灵哲学的思想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自我意识。笛卡尔的方法是以“怀疑”开路的。他的形而上学的沉思的“第一沉思”就是普遍的怀疑。我在怀疑,这也是在说,我在思想。既然肯定我在思想,那么就必须也肯定我的存在。在他看来,“我思”必然依附一个主体,那就是我。因此,我是存在的。既然我是存在的,那就必然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就具有广延的属性,属性又依附一定的实体,因而就推出了“物质实体”。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和本性就是思想。“思”就是以属性而存在的,和上面一样又推出了“心灵实体”。 心身关系。上面已经说了,笛卡尔的“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是从属性“广延”和“思”中推出来的。他认为,“广延”和“思”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看都不可能还原为对方,因此,它们具有不可还原性,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具有绝对的区别,进而,他就提出了心身二元论的思想。人和机器。笛卡尔是“人和机器说”的坚决反对者。他认为人不是机器,动物才是机器,因为人和动物的身体是物质的不同形态,所以它们也服从物质的普遍规律。他同意将动物和人的肉体看作机器。但是,一旦超出了肉体和物质的范围,进入意识和精神的层面,就不能将动物和人同等对待。 二、笛卡尔的心灵哲学的价值所在 不管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给哲学界带来了何种灾难,我们都不能被关于二元论的批判遮蔽了双眼,而对笛卡尔一概否定,对他的贡献置之不理。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怎样诋毁甚至诅咒他,我们仍应正视他对心灵哲学所作的贡献。 笛卡尔为心灵哲学设定了共同的问题和对象。他认为,人是由物质和灵魂两种实体构成的,灵魂的特征是能思而无广延,身体则有广延而不能思。同时他又用身心交感论解释心身相互作用何以可能的问题。他的理论及其矛盾构成了近现代心身问题讨论的焦点。与此相关的,心与身有没有同一性,有没有“属”与“种”的关系,它们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是如何可能的,对此应如何解释,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心灵哲学的核心问题,尽管讨论的方式和论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当代,心灵哲学这一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的变革”,一些哲学家以解构心灵,祛除隐藏在人们心中的二元论幽灵为目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极大地丰富了心灵哲学的思想。但是,他们讨论的部分问题并未超出笛卡尔所思考的范围,而且一些思想是在笛卡尔的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和衍生起来的,甚至有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超越笛卡尔。下面,将结合当代本体论变革中的部分思想进行分析,以显示笛卡尔心灵哲学的价值。

西方哲学中的29个基本问题

西方哲学中的29个基本问题 01.世界的本原问题 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探讨,在哲学中是一个本体论问题。这是哲学的永恒课题。因为,自从人有自我意识那一天开始,就有一种倾向,即希望找到一个东西一劳永逸地解释自己所面对的世界。于是,本体论就成了哲学的主要问题。 在远古时期,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往往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自然物质。比如,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将水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复归于水。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当然,这种观点早已经被科学证明是错误的,但这种思考却一直在西方社会延续,并构成了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自从苏格拉底提出那句“认识你自己”的重要命题以后,西方对本原问题的探讨开始由外在世界转向心灵,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概念思辨传统。比如,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是世界的本原。数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已经是心灵的抽象了。到柏拉图提出“理念”之后,西方关于本体问题的探讨达到了最高峰。正如怀特海所说:“整个西方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主义的注脚。” 到了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概念思辨遇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转而兴起了反“形而上学”、反“本质主义”的浪潮,其实质就是要取消哲学中的“本体”概念。 0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存在、思想和语言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上一个哲学问题的变种。在西方的哲学家看来,惟有本体才是真实的“存在”,而其他则是“幻相”和“非存在”。正因为此,西方的“本体论”也被称之为“存在论”。对人而言,惟有思维才能把握真实的“存在”,而感觉,面对的只是杂乱无章的幻相,因而是“非存在”。存在是永恒的,思维对存在的把握是真理,而感觉对非存在的把握则是意见。真理会带我们进入征途,而意见则会将我们带入歧途。 比如,一个苹果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眼睛看到的红色,鼻子闻到的香味,嘴巴尝到的甜味,都是不真实的。而惟有“苹果”的概念,才是存在,是真实的。因为“苹果”的概念是不会随时空的改变而改变的,而现实中的“这个苹果”,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感觉。也许,我们在某一天会看到一个青色的苹果,会吃到一个酸酸的苹果…… 就这样,在西方哲学的传统中,感性和理性之间,真理和意见之间,存在和非存在之间,就有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重精神、轻物质,重灵魂、轻肉欲的传统也正是由此肇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门尼德说:“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能被思维的与能存在的,其实是一回事情。” 03.“逻各斯”的三位一体问题 存在只能显示在思维里,惟有思维才能把握存在。但把二者联接在一起的则是语言。语言是什么样的语言?是概念化的语言。于是,思维、存在、概念在西方哲学中就成了三位一体的东西。因为所谓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抽象,而抽象则意味着把“相同”的东西和“不相同”的东西绝对地割裂开,把“相同”的归为一类,把“不相同”的归为一类,然后再在二者之间划定界限。比如,“苹果”之所以能和“梨”区别开来,是因为称之为“苹果”的那些东西肯定具有共同的东西,而这些共同的东西肯定是“梨”所没有的。因此,概念必然意味要界定内涵和外延,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正因为此,西方的语言是很清晰的,讨论一个问题必须要先弄清楚概念,表达意思必须要清楚,而且表达式多为“XX是XX”。 这就是“逻各斯”的原本含义。逻各斯是赫拉克利特首先使用的一个概念。这个词原本的含义是“话语”(语言),而赫拉克利特则用它来表示“说出来的道理”(存在)。但就逻各斯是人认识的道理而言,它又被理解为“理性”和“思维”。 04.|经验和超验的关系问题

试论儒家的心灵哲学(一)

试论儒家的心灵哲学(一) 心的学说是儒学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也是儒家主体思想的标志之一。在儒学中,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讨论到心的问题,就如同讨论到性的问题一样。心、性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的。需要指出的是,在儒学中,有一派思想家,比较重视心的认识功能,比如荀子,就是一个代表。后来有些儒学家如王充、王夫之等人,也很重视心的认知功能。他们所说的心,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之为“认知心”。但是,他们都没有建立起独立的认知学说,更没有把自然界的物理世界作为认识对象,而是更多地关注人生与社会方面的问题。因此,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不准备详细讨论。在儒家关于心的学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道德心”的阐述,这方面,内容极其丰富,这是我们讨论的重点。但是,他们并没有严格区分“认识心”与“道德心”,只是就其实质而言,他们所说的心,归根到底是指“道德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学说就是一种心灵哲学,因为它不是把目光投向世界,解决世界的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而是指向人自身,解决人的心灵问题。当然,在解决的心灵问题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到人与世界、心与物或心与道的关系问题,但这主要不是认知与被认知的关系问题,而是一种心通“感应”关系。它同自然哲学、认识论哲学有所不同,它的着眼点在于人的心灵的存在及其价值和意义,包括心灵的自我实现以及超越一类的问题。下面就儒家关于心的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进行一些分析。(一)心的整体性儒家哲学认为,心是主宰身体的,也是主宰一切的,因为它无所不包、无所不通。心是主体范畴,是人的主体性的根本所在。人之所以为类,就在于心。但它不是与自然界(或世界)相对立的“孤立主体”或“相对主体”,就是说,它不是与客观世界完全对立的主观世界,而是与自然界完全统一的。这种统一具有绝对性,故可称之为“绝对主体”或“统一主体”。儒家喜欢讲“感应”或“感通”,实际上就是讲心灵与外界事物(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但不是“感知”与“被感知”的关系,即不是以心为认识主体,以外界事物为认识对象,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物接触,对外物有所认识。“感应”实际上是相感而互通的意思,外界事物的性质或意义,潜在地存在于心灵之中,只是未能显发出来,通过“感应”便能显发或显现出来。这就是儒家哲学所说的“寂”与“感”、“隐”与“显”的关系问题。《周易·系辞传》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看起来是讲自然界万物的相互关系,实际上是讲心灵与万物的关系,因为二者本来是相通的。“寂”是静的意思,“感”是动的意思,但这不是物理学上所说的动静,而是指心灵的存在状态及其作用。《易传》又有“三才之道”、“参赞化育”等说法,便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关系。为什么讲“感而遂通”、“参赞化育”呢?因为心灵中潜在地具有天地万物之道,通过心的作用便能实现出来。在这里,心灵的主体作用是明显的。理学家便在“寂然不动”之后,加了一句“万象森然已具”,说明心的本体存在。这同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是一样的意思,只是孟子没有提出“心本体”这一范畴,而理学家则建立了宇宙论本体论的架构,以此说明心与天地万物的“寂感”关系。理学中的两位代表人物,朱熹和王阳明,都明确提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这一思想。如果说,在朱熹思想中还夹带着认识论的成分(“格物致知”、“即物穷理”之说),那么,王阳明则完全是从心灵存在及其本体论上说的。此外,如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正蒙·大心篇》,《张载集》),也是讲心物关系的。“大其心”就是使心不要受形体限制,不要有内外之别,即不要以心为内,以物为外,只停留在“闻见”一类知识上,而是要打通内外,去体会天下之物,这样,就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同上),而不是与我相对而存在。程颢则提出“只心便是天”(《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的命题,认为心是其大无外的,心与万物根本没有什么限隔,所以,只能在“当”与“不当”处认取,“更不可外求”(同上)。他的弟弟程颐也提出“不当以体会为非心”(同上)的说法,重视以“体会”为心,而不以知识心、认知心为然。“体会”之心与“感应”之心是同类的,都强调打破主客、内外的界限,主张在心灵的体验中实现与天地万物的统一,因为心灵本身就有无限性。“此心即与天地无异,不可小了它,不可将心滞在知识上,故反以心为小。”(同上)这同其兄程颢所说的“只心便是天”没有什么区别。

动画概论知识点梳理

一、动画的定义:按时间的顺序播放有规律的不同画面所产生的视觉 假象。 二、动画的特点:①是一门绘画艺术②是一门电脑技术③随意性和灵 活性④夸张(包括动作、语言、表情、场景、角色夸张和多重夸张)⑤动画风格的多样性⑥娱乐性⑦商业性。 三、动画的应用范围: 游戏、广告(包括网络广告在内)、影视(电影,电视)、房地产、医学研究(动态捕捉)。 四、美国人爱德华〃穆布里奇在动作方面最有成就,其作品是《运动 中的动物》,《运动中的人体》。 五、法国电影史将1877年8月30日定为动画的生日,那是法国光学 家兼画家艾米尔〃雷诺发明“光学实用镜”的日子。雷诺可以说是动画的鼻祖。 六,负面拍摄动画的技法上,法国的艾米尔〃柯尔《幻影集》(采用定格技术拍摄),美国布莱克顿《滑稽脸的幽默像》皆被称为是第一部手绘动画柯尔也是第一个利用“遮罩摄影”结合动画和真人动作的先驱,因而被奉为“当代动画片之父”。 七,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公开放映的电影《火车进站》是第一部影。 1914年温瑟〃麦凯的《恐龙葛蒂》结合了真人表演与动画角色。 是第一部注重动作的“拟真”与“夸张”的动画片,可是说自此开创了美式动画的时代。 1929年,迪士尼第一部有声动画片《蒸汽船威利号》;1937年迪

士尼推出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使美国动画步入商业动画的道路。迪士尼被称为“商业动画之父”。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迪士尼的繁盛时期。二战后创造了世界动画风潮的包括前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和东欧的木偶动画。东欧的木偶动画以捷克为代表,捷克木偶动画的代表人物是杰利〃川卡。 八、1958年东映推出《白蛇传》这是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日 本的动画与漫画的发展密不可分。其中影响做大的是手冢治虫。 其作品包括《铁臂阿童木》(这是他的第一部电视动画片)《森林大帝》《怪医黑杰克》等。20世纪80年代是宫崎骏,高火田勋(吉卜力工作室)的时代。宫崎骏的作品《风之谷》《天空之城》《千与千寻》(2001柏林影展金熊奖)等。大友克洋的作品《阿基拉》《老人Z》《回忆》《蒸汽男孩》;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 九、万氏三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20世纪60年代的《大 闹天空》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开创了中国动画的新局面。1999年的《宝莲灯》是中国动画走向商业运作的第一步。2005年北影推出《小兵张嘎》这是一部极富民族特色和情感的影院动画片,并获中国电影最高奖项“华表奖”,看成是动画中的“红色经典”。

《哲学问题》读书笔记

《哲学问题》读书报告 书目:《哲学问题》 简介: 1、作者:伯特兰·罗素 2、译者:何兆武 3、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4、出版年月:2007年4月 一、整体感受 这学期开始时,由于一个讲座,我对哲学产生了不小的兴趣,于是就一直想读读哲学方面的书,做一点初步的了解,可又不知道从何读起。这次的读书报告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从郁老师推荐的书单中,我一眼就看到了仰慕已久的罗素先生的名字,于是当即决定就读他的著作《哲学问题》。等网上买来的书真正到了手中我才发现它是一本很薄的书,当时我想,虽然书薄,但我可以反复阅读,加深理解,充分领会哲学的思考方式。 读书的过程不可谓不艰辛。真正开始读了才发现,这本薄薄的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读,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与我们有着较大的区别,一时间难以理解,甚至会不知所云,我便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细读,划出重点词句,在一旁的空白处时时写下疑惑和心得,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向哲学之门迈进。可以说这本书真是我读的最辛苦最认真的一本书了,时至今日终于磕磕绊绊地读完了一遍,虽然有很多摸不着头脑的地方,但更多地是全新的体会和宝贵的收获。 本书对于哲学来说,算是一种通俗性的导论,适合初学者阅读,用罗素自己的话来说是一本“廉价本的惊险小说”,但虽然如此,罗素还是在书中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并引入了各种崭新的观念。书中并没有探讨所有的哲学问题,而是仅限于那些他认为自己可以肯定而且能有所建设的那些问题。为了进行论证,罗素构建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我来说,《哲学问题》更像是一本教材而非普通的课外读物。 二、细节体会 1、关于哲学的价值和思考方式(P3、130) 在第一章“现象与实在”中,罗素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而有趣的问题,在我面前的桌子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例如桌子的颜色,罗素提到,看上去它是清一色的棕色,然而反光的部分却不一样,看上去会比其余部分明亮,甚至某些部分会变为白色;如果移动桌子,反光的部分便会不同,颜色的分布又会有所改变;假设有多个人同时在看这张桌子,那么可以肯定不会有两个人能够看到相同的颜色分布;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这种区别更加明显,因为他们必须养成按物体表现出来的样子来观看世界的习惯。罗素对以上发现做了一个讨论:“显然并没有一种颜色是突出地表现为桌子的颜色,或桌子上任何一个特殊部分的颜色,——从不同的观点看上去,它便现出不同的颜色,而且也没有理由认为其中的某几种颜色比起别样颜色来就更加实在是桌子的颜色”,“颜色便不是某种本来为桌子所固有的东西,而是某种依赖于桌子、观察者以及光线投射到桌子的方式而定的东西。”(P3) “桌子是什么颜色”这个问题,之前在我看来是不值得讨论的,因为只要能够看得见而又没有色觉问题,人人都清楚这一问题的答案,即使在更细的颜色分类方面可能会产生分歧(如到底是赤褐色还是栗梅色),但也实在无关紧要。然而哲学家们却不肯轻易忽视这个问

“人性善”的发明——孟子的心灵哲学

“人性善”的发明——孟子的心灵哲学王阳明后学中有一个罗近溪,叹羡孟子发现了人性中的“善” 。他这样说,自然有他的含义,不过,性善论的发明和发现,确实是孟子的伟大之处,此人性就是人的最本己的存在。对于人,孟子曾作过这样的探讨,口能食,目能视,耳能听,身体对外物能有所感觉,这是人所共同的。进一步说,口能食,且能辨别味道的好坏,于是人们都期望于美食,目能视,且能辨别色之美丑,于是人们也期望于美色;耳能听,且能辨别声音的美恶,于是人们也期望于悦音;身能够感受,且能辨别舒适与否,于是人们也期望于身体的安逸。这也是人们所共通的。孟子承认这些是人性中的本来就有的,“形色”也是天性嘛。不过这些并非人类最本己的存在,耳目之欲,最终诱发人们对外物的欲求,当耳目逐物为物所“引”时,人的本己存在已经丧失了。所以孟子把耳目口体之欲称为“小体” ,就是人之一身中小的部分。那么,“大体”何在?“大体”则在于心灵。故此,我们把孟子的哲学称为心灵哲学。 关于心灵,孟子强调其两个层面,一为情感的,即“四端”之心;一为知性的,即“思” 之心。正是通过这两个层面,孟子发现了人的最本己存在即人性之善。 所谓“四端”,是指儒家所信奉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准则内在于心灵的四种表现,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其中,“恻隐之心” ,即仁之端,又称为“不忍人之心” ,是最核心的部分。我们知道,“仁”是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哲学的重要内容,在孔子那里,“仁” 的最原初的含义是父母亲情之爱,孟子则把这种亲情之爱进一步普泛化。如他在提到“恻隐之心” 时所举的例子,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在井边玩耍而将要掉入井里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去救他,此念之萌动就是恻隐之心的发动,并非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孟子此例中所说的是小孩子,我想这一点并非偶然的,其实,“恻隐之心”就是人们的生命情感,我们对于生命的情感最能够集中体现在小孩子身上。还有一个例子,即孟子因齐宣王不忍闻被杀之牛之哀鸣而指示其“仁” 心,说的也是生命情感的问题。这正是孟子继对“仁” 的亲情之爱的特性规定(如孔子)与自然情感的特性规定(如子思)后,所发明的“仁”的生命情感的特性,这一点特别为后来的宋明理学所强调。当然,孟子是在接受亲情之爱的基 础上进一步发挥“仁”的生命情感的特性的,这充分说明了“仁”对于人的普泛意义,所谓“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这种情感是完全内在于人的心灵的,故此,“仁,人心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孟子说人性是善的,所以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孟子?告子》)“情”就是指“情感” (有人以此处“情”是“情实”之情,即“真实情况” ,也不错。其实,“情”所内涵的“真实”的意义,恰恰在语言学的意义上说明了“情”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意义与地位),“善”是事实如此。 “善”虽为事实,但它作为普遍性原则在此并未得到保证。还是齐宣王看杀牛的例子,他不忍闻其哀鸣、见其颤栗,故令人放过此牛,而用一头羊来代替。其实,杀牛杀羊何异?孟子有一个解释,齐宣王看到了牛但没有看到羊。因牛之凄惨而生恻隐之心,正说明此“本心”、此“善”的事实上的普遍性。未见羊而以为杀羊无妨,正是此心的放失,就是说没有能够自觉地推广、扩充此心、此善,这也是一般人的事实情况,孟子谓之“放心” 。如孔子,有仁又有知,如子思,有诚又有明,如《大学》,有“止于至善”又有“知止” 、有“明德” 又有“明明德” ,孟子也强调知性的自觉,并有其独特的概念即“思” 。此“思”也是普遍地内在于人的,“心之官则思” (《孟子?告子》),是说其内在性;“此天之所与我者” (同上),是说其普遍性。此思完全是反观内省式的,是本心的自思、自觉,所以说“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同上)。由自思、自觉乃至自得,完全是道德主体自身的事情,故在此意义上,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当然,这一点并非每个道德实践主体都能够完全自觉、自明的, 故前代圣人所先知先觉的就成为可以宝贵的经验。当然先圣先贤们所知所觉也不在我们的所知所觉之外,只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地修养实践。如上所述由情感所涵容的善、由知性所包容的思,都是我们能知能觉的内在依据,此外尚有进一步的修养工夫,比较具有典型特征的就是“养浩然之气” 、“存夜气”。此修养论看似神秘,其实所谓养气,无非使道德行为完全成为本己的东西。由情感而至知性的自觉,由此有意识的自觉又完全贯彻于人的意志、感性的层面,如此,道德之自觉完全如水之行、火之燃,是人性自然而然的流露、衍生。“浩然之气”不仅仅是可以贯穿于道德主体自身的东西,同时也充塞于天地万物之间,这就涉及到孟子的天人之学。 1

哲学概论复习大纲

哲学概论 第一章什么是哲学 1、尝试回答的途径 1)从词源上看:哲学(philosophy) 源于希腊文中philia和sophia这两个词合成,指爱智慧 “爱”:Eros指“情爱”:代表一种本能的感情冲动及浪漫的情怀,它是人类与生俱有的。 Philia指“友爱” Agepi指“博爱”:宗教里无私的爱 我们首先要确定一点:爱智慧并不等于拥有智慧,哲学家也不等于那些已经拥有了智慧的人。爱智慧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 (以苏格拉底为例) 也就是说,哲学称为爱智慧,所强调的是“过程”,是不定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wonder)。 2)从外延上看:哲学既不是神学宗教,也不是科学,它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东西。(罗素的观点) 第三章哲学起源 1、哲学的起源: 1)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好奇心,起源于一种惊异感。 2)对于人类整体而言,哲学的起源: 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 所谓轴心时代,是指在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世界上的三个地方:印度、中国和希腊产生了哲学。这三个地方像三个点一样,构成了三种文化的中心与核心。而这一时期则被称之为“轴心时代。” 3)中国哲学类似的思考:金岳霖在论《道》中提出3个概念 西方:“逻各斯”(logos) 古印度:“梵”(梵我同一) 中国:道 2、西方哲学起源及其概念: 1)西方哲学起源:希腊哲学(从神话时代到哲学时代,即从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古希腊人开始思考问题时以自然作为认识对象(与人的认识心理与其宇宙观有关)2)第一个哲学概念: (1)亚里士多德:所谓“本原”(arche)就是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它那里去,万物生灭变化,惟独它不变的东西。 (2)在希腊语中,arche的两个重要含义:一个是开端,一个是主宰。因此,也译为始

1 心智哲学与心身关系

1 心智哲学与心身关系 心智哲学是研究意识的本质、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问。心身关系是心智哲学中的根本问题之一,对于心身关系问题的研究构成了心智哲学理论的基础性部分。 1.1笛卡尔的心身难题 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把西方哲学中古老的心身关系问题尖锐地提到了哲学家们的面前,从而开启了近代以来的心智哲学,构成了当代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其心身问题分为心身区别问题和心身统一问题,从其对这两问题的论证过程来看,它决定了近代心智哲学基本的理论取向。 1.1.1心身区别问题 笛卡尔认为心身区别问题是要解决必然和自由的关系问题,并且把对其区别的论证看作是形而上学的主要内容。他进而认为,除了自伽利略以来的机械唯物论把世界看作是由必然性支配的决定论体系外,还应该有自由存在,人的灵魂、心灵或意识所属于的自由的领域。因而世界被分为两个平行的方面,一方面是由机械规律支配的物质自然界或物体;另一方面是自由的精神领域即心灵。笛卡尔的二元论最显著地体现在人身上:人是心灵和肉体的复合体,是有理性和意识的动物,它的全部本质是心灵;而人的肉体则像其他动物一样,不过是一种复杂的、无意识的机器,它服从于机械运动的规律。他试图将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必然和人类心灵独立性的自由结合在二元论中。 笛卡尔对心身的区别给出了三种证明。 第一,从普遍怀疑来证明。为了给科学寻找坚实的基础,他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东西,决不把未发现其真实基础的东西作为真的加以接受。 通过普遍的怀疑,笛卡尔发现唯一不可怀疑的真理就是“我思故我在”。 在这个普遍怀疑的过程中、他证明了心身有如下三点区别:(1)肉体,一切有形事物和外部世界的存在都是可以怀疑的,而心灵或灵魂的存在是不可怀疑的,因为我不能怀疑作为一个思想者的我自己的存在。(2)形体可分,思想与我一体不可分离,我的全部本性或本质就在于思想。(3)心灵或灵魂比身体更容易认识。对灵魂的认识是对自我意识的一种直接知识,而对于外物实体的知识是一种间接知识。 第二,从本体论来证明。笛卡尔断言,心灵和形体在本体论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各实体的本质、属性和样式各异。心灵的本质是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一、教学课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 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授新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哲学的哲学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二)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教师讲解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那么在哲学研究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等很多的问题上,有没有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呢?如果有应该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么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 (二)讲授新课 教师:好了,我想请几位同学回答一下刚才老师提问的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很好,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问题。那好既然知道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他包括哪些内容呢? 教师:范缜大家知道吧,他是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在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后,他扔坚持反对佛教,并着《神灭论》。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形体和精神的关系的问题。那好,我想问大家一下,这里的形是什么呢? 学生:形是指物质存在的东西。 教师:很好,我们把它归纳成是物质。(物质,副板书)那么,上面的神指

邹诗鹏老师《哲学导论》复习知识点(仅供参考)1111111

邹诗鹏老师《哲学导论》课程复习知识点(仅供参考) 2015-6-16 康宇 推荐参考书目: 王德峰《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C.Solomon)《大问题》(The Big Questions) 知识点: 1.关于“哲学是什么”的大类问题。类似的问题比如:如何理解“哲学是关于 存在之存在”(亚里士多德),或“哲学源于惊异”(柏拉图),或“哲学是思”(海德格尔),或“哲学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黑格尔),或“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等。 需要把握两点:(1)哲学是不可定义的。哲学为什么不可定义呢? 1)哲学的民族性(1)哲学是不可定义的。 哲学为什么不可定义呢?1)哲学的民族性哲学首先是民族性的而不是普适性的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体表现。哲学具有鲜明的主体价值和主题尺度的特征,不同的认识主体,有不同的民族和各自不同的民族背景,生存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形成各具民族性的哲学。可以说,哲学的产生都是与其民族性的内涵有着直接联系的,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决定着其哲学的导向。哲学使一个民族能够持续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并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发展。与此同时,哲学又具有普适性,每一个民族都有哲学,都是在一定的物质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是研究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问,为人类的发展指引方向,而其彼此之间必定有共同的因素,指导整个哲学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哲学的普适性。哲学的普适性是与哲学的民族性相对立的,是一个功能性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由哲学的民族性决定的 民族是个什么概念?一个有着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素质的比较稳定的人群共同体。不同的民族,他们的哲学思想都是有差别的。从宏观上说,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尽管我们经常把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中国的老子进行比较,柏拉图的“理念”和老子的“道”具有相似之处;把黑格尔和朱熹相比较,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与朱熹的“理”很接近;把贝克莱和王阳明进行比较,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与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如

论当代心灵哲学的心身关系变革

论当代心灵哲学的心身关系变革 心灵和身体的关系,是自笛卡尔起现代哲学的主线之一。心身关系的变革,决定认知科学范式的变化。随着具身认知的深入,激进的延展心灵论题认为,人类的心理过程可以超越身体的局限,延展到环境之中。因此,如何理解认知过程和身体的关系,是理解延展认知能否实现的关键。 标签:二元论心身关系延展心灵 一 笛卡尔作为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了对后世具有重大影响的心身关系,就是我们普遍的称为心身二元论的心灵观。他要为知识寻求一个可靠不能怀疑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居于身体的心灵。 在笛卡尔看来,身体具有广延性,而不具有思维的特性。心灵具有思维特性而不具有广延性。思维和广延性是相互排斥。心灵的经验性质完全不同于物质对象的性质。心灵和物质性的身体因此完全不同的实体,心灵的性质不能被物质世界所有,而物质性的实体具有的性质也不能被心灵所有。笛卡尔的心灵和身体的二元观念,无法解释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如何相互影响的,心灵实体如何控制身体实体的。 二 随着生物学家对人类大脑及工作机制的深入了解,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受到了挑战。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更倾向于原子论者的观点,即心灵的事件就是大脑的物质活动的结果。心身关系问题也由我们精的心灵如何同肉体的大脑发生交感作用,转变为我们的心理经验如何能通过大脑的活动最好地得到解释。因此,心-身关系问题便转向了心-脑问题上来。 伴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以及与心灵问题相关的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和哲学等学科的急速发展,对心灵本体的探讨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丰富的材料,同时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以自然科学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科学主义的心灵哲学兴起,在内外各种资源和动力因素所形成的合力的推动下,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表现之一就是出现了所谓的“本体论变革”。 “本体论变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构心灵”,驱除心灵的神秘性,因此心理过程和状态的研究重新回到哲学的视野。在科学家那里,心灵活动和状态最终还原为神经元的活动,心灵和大脑成为了统一体。基于此而产生了新的心灵哲学范式,即同一性理论。 同一性理论是当代心灵哲学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基本主张表现为以下三个

戴维森的解释主义及其心灵哲学意蕴_高新民

?西方哲学? 戴维森的解释主义及其心灵哲学意蕴 高新民 殷 筱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重视对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研究是欧洲大陆哲学的一个特点。其实,在英美尽管没有出现像德法那样的“席卷各个角落”的解释学“风暴”,但也有对之重视的表现,并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解释理论或解释主义(inter p retivis m )。倡导这一理论的都是一些如雷贯耳的大家,如戴维森(D.Davids on )、丹尼特(D.Dennett )等。当然,英美流行的解释主义在解释的对象、旨趣和哲学的性质特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拿戴维森的投射性解释主义来说,首先,尽管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解释、理解如何可能这类问题,但它关心的解释对象不是书籍、绘画之类的文本,而是人的话语和别的躯体行为。其次,解释主义要揭示的解释何以可能的条件主要是非语言的条件,尤其是心理条件。第三,解释主义是带有整体论性质的哲学理论,正如戴维森把他所要把握的任何对象看成是具有整体论性质的东西一样,他所建立的哲学、所提出的任何一种理论也都具有整体论的性质。他从不把他的某一论著或某一学说看作是某一哲学分支内的成果。他对解释的哲学研究也是如此,我们不能绝对地把它划入本体论或认识论或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范畴。在他的解释理论中,他似乎只是在研究理解或解释这样一个非常专门的问题,但是他在由此切入进去以后,试图回答的则是极为广泛、而且非常重大的哲学问题,例如意义问题、行动哲学的问题、心灵哲学的问题,当然还有解释学、认识论、本体论的问题。因此英美哲学家正在探讨的解释理论是具有复杂哲学意义的理论。就此而言,我们既可以说它是一种解释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又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本体论理论、认识论理论,更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语言哲学、语义学、行动哲学或心灵哲学。 作为一种心灵哲学理论,解释主义另辟蹊径,为解决传统的心身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耐人寻味的思路。它不直接思考心灵是什么、与物理过程是什么关系,而把回答理解和解释人的言语行为如何可能这一问题作为它的出发点,经过对解释条件、根据的丝丝入扣的探讨,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心灵哲学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人本无心灵,本无意向状态,它们是我们的解释性投射的产物;质言之,精神或心灵不是像自古以来人们天经地义地认识的那样,是实在地进化而来的,而是人为了解释的需要而设定的。 一、“彻底的解释”与心灵的解构 在观察人际交流时,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人们能相互理解对方的言语和行为,每个人既是说者、被解释者,又是听者、解释者。不仅如此,人们还能对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人及其言语作出解释,例如理解外国人及其言语行为。这样的解释就是戴维森所谓的彻底的或从零开始的解释(radical or fr om scratch inter p retati on )。因为在解释之前,解释者对说者的语言和心理状态一无所知。要理解这种话语,哪怕是其中一个句子,解释者必须学到理解所需的一切条件或知识,尤其是 ? 67?

哲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及复习题汇总

哲学概论考试重点及复习题汇总 名词解释(概念题) 一、决定论 基于唯物论的一种观点,认为物理运动是由一定的因果关系所决定而非自由的选择,即我们的所有行动都是原子的运动所决定的。(主要代表者是霍布斯,源于此时物理学的大发展的一种观点。) 二、二元论 关于心物关系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心灵是一种实体,物体则是另一种实体。依照心物二元论的说法,心灵的基本特征是意识或思想,物体的特征是空间的拓延性,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解释心灵与物体的互动与影响。(作为双实体论。认为心与物是两种不同的实体或存有物。) 三、形而上学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被认为是研究事物本质与基本原理的学问。它是对现有哲学最根本问题的探讨(在早期甚至被称为对超物理的、超自然的、神秘的、不可思议的事情的探讨的学问。)。 四、效益原理(效益论) 指的是赞成或不赞成某种行为(无论何种行为),取决于它是否增加或减少利益当事人的幸福,即是否能促进或反对那种幸福。属于一种道德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规则效益论和行为效益论。它是对处理道德难题的古老尝试之一,表现在经济学上,则主张自由主义

以获得最大效益。(主要由边沁形成和发展)。 五、社会契约 它是一个社会所有成员通过订立自愿且全体一致协议的协议共同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政治社群,并且成员要服从他们集体选出的政府所制定的法律。这个契约由所有成员共同制定和遵守,并对所有成员有着一致的约束力。 六、绝对命令 意为你只根据你制定的,而你同时也愿意它成为一项普遍法则的那项法则来行事。它是康德发明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一种要求我们无条件地去做某件事的命令——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想要什么或是我们的目标和目的为何。 七、理论中立 当我们说科学资料或观察是理论中立时,就是说对那些现象的描述没有预设哪一种科学理论是对的。如果科学观察或是对资料的描述确实牵连或预设了理论。则认为是理论负载。 八、异化 根据马克思的话,是指一个人和自己的本性、自己的劳动产品,以及工作的伙伴发生冲突或对立的状态。他指出,资本主义破坏了人类创造性与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使得人类在工作时不快乐,在休闲时不满意,无法发挥其潜能。 简答题 一、怎样理解学习哲学可以化智慧为方法?

哲学的基本问题 练习题

河北蒙中高二政治必修3 NO:使用时间:2015年11月日主备人:翟永莉审核人: 2.1哲学的基本问题巩固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年3月10日,中国科学院称,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一枚6亿年前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贵州始杯海绵”,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最古老的可靠海绵化石。该发现将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从寒武纪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这一科学发现佐证了() ①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②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物质决定于意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2014年12月7日,金星的亮度达到近40年以来最亮,璨若宝石赛明珠,在全黑的地方可以映照出房舍、树木、动物和人的影子。对于这次天文现象的时间,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3.关于人的位置感和导航问题困扰了哲学家和科学家许多年。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奖者对此作出了解答,他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特化细胞如何协作并执行更高的认知功能及其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这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③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④世界上尚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爆发于非洲的埃博拉疫情以其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震惊了世界,世界卫生组织也集中力量加快对此疫情的研究,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10月,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对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上述材料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思维能够直接创造存在 ③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5.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载人交会对接的成功需要对航天问题的认识做到“零失误”。能做到“零失误”说明() A.存在决定思维B.存在是思维的反映C.物质决定意识D.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 ③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所认识的问题④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7.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存在决定思维B.思维反作用于存在C.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D.思维决定存在的变化8.康德认为:认识完全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的存在。康德的观点认为()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9.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

心智哲学(郦全民06.9.19)

课程名称: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 一、课程目的、任务: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现当代心智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学说,了解心智哲学与其他哲学分支、当代心智哲学与认知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系统讲授心智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和主要学说的基本观点,并对几种主要学说的主张、论证方式和优缺点进行较全面、深入的剖析。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课程采用原版英文教材,以讲授为主,穿插课堂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独自对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K. T. Masli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 参考书目: 1、高新民等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约翰·海尔著:《当代心灵哲学导论》(高新民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平时成绩占40%,采用课堂提问、小作业等形式进行;期末开卷考试,考试成绩占60%。 六、讲授大纲:(两级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心身问题 第二节解决心身问题的不同进路 第三节心智的刻画 第二章二元论 第一节实体二元论 第二节对笛卡尔二元论的改造 第三节非笛卡尔主义的二元论 第三章心脑同一论 第一节历史背景和预先说明 第二节两种基本类型 第三节同一论的威力和局限 第四节对同一论的几种异议 第四章分析的行为主义 第一节分析的行为主义与方法论的行为主义的比较 第二节亨普尔的“硬”行为主义 第三节赖尔的“软”行为主义 第四节分析的行为主义的威力和局限 第五章功能主义 第一节功能主义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功能主义:本体论的和心理的 第三节心智的计算假说 第四节功能主义的威力和局限 第五节中文屋子思想实验 第六章非还原的一元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