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笔 墨 情 趣 张建斌

笔 墨 情 趣 张建斌

作者承诺,本文系本人所作,如有

抄袭等违规行为,文责自负。

让孩子感受水墨画的乐趣

——浅谈小学水墨画教学

[内容摘要]:

水墨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的笔墨情趣和优美和谐,妙趣横生,意境深远而独到,无时无刻不体会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作为今天的后人,我们应该继续发扬水墨画艺术魅力。我们应该把握儿童的心理特征,一改以往单一、被动的教学模式,采用自主探索、共同合作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创作的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水墨画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

[关键词]:

笔墨情趣宽松教学形式多样体验创作

[正文]: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源远流长,形成了融汇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水墨画亦称“中国画”,水墨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水墨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是水墨画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中国画笔墨练习教学中,它的笔墨情趣优美和谐、妙趣横生,意境深远而独到,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学生本应该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但是,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以往美术教师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讲授和示范的方法,依葫芦画瓢,学生的学习基础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学生最终成为画匠。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世界上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因此,我在教学中主张学生将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特别是在水墨画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一、笔墨情趣,激发好奇心。

我在教学生水墨画过程中,先在宣纸上演示以墨撞水、以水撞墨、泼墨、甩色、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技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当学生的这种好奇心不断的诱导学生亲自体验时,学生就开始练习,教师要巡视指导,不要求具体绘画内容,只是随意画,用毛笔沾水、沾墨,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交融,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使学生在无意之中学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对学生既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是一种国画技法训练。待学生对用笔、用墨有了初步的掌握之后,再画简单的水墨画。

我在课堂教学中如《水墨游戏——鸟》一课,播放一段鸟的录象,在分析鸟的结构特点以后再对用墨做了相应的要求,通过示范学生对鸟的画法了解了,再让学生进行分析自己如何来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通过练习,最后要求全班同学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幅画。这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同学间的协助精神得到培养,通过共同作画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绘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绘画兴趣也越来越高。

二、宽松教学,乐于创新。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是被迫的,被迫的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的愿望。”因此,通过欣赏优秀的水墨画作品,激起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的去欣赏水墨画,去了解水墨画,去表现水墨画。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我们要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学生充分开展创造认知活动,产生乐于创造要求;其次,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更积极主动;再次,在创造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活动的素材有利于产生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

我在教学中,如《水墨游戏—动物》中,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动物,他们可随意添画、运用自己所喜欢的表现手法共同完成作品。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学生就能够沉浸于创新的兴趣中进行创造。

水墨画亦“水”与“墨”的用法,黄宾虹先生说:“古人墨法,妙于用水。”所以墨,离不开水的运用。实际上是墨与水不同的调和与使用变化出来的,而对小学生来讲对墨浓淡干湿等的技巧的基本掌握,学生就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三、形式多样,提高热情

一览小学美术教材,我们会发现水墨画教学内容已占有一定的位置。而且,从内容的选择上都比较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绘画“花和树”、“静物”、“鸟”、“动物”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绘画起来非常有劲,这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得到培养,同时学生在进行绘画时经常考虑到如何用笔、用墨、用色。在此绘画基础

上,我们可以拓展学生的绘画范围,如“学校的花园”、“我的卧室”、“我的家”等。这对学生的绘画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四、体验创作,活动激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创作,从而获得美术创作的乐趣。这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是有为重要的。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的每个环节,并在每个环节中大显身手、一展才能。这样,我们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体现:还学生以课堂时间,还学生以活动主动权,还学

生以探索权利,还学生以创新可能等。在40分钟的课堂中,学生能说的说,学生能做的做,学生能想的想,学生能演的演。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是组织者和参与者。如:我在教学《花和树》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体验收集生活中的素材。节课时间,带领孩子们到校园的花园及操场边观察,让学生实地感受、欣赏树木花卉生机勃勃与多彩多姿的美。其次,体验创作时的乐趣。请学生先讲讲有关花或树有趣的故事,说说所认识的花和树及其大体形状、结构和质感,再交流实地欣赏花卉树木时的感受,讨论树木花卉给人们带来的益处,尝试用水墨画的方法画出人类的朋友---花和树。通过单独创作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一个学生投入到了创作绘画中。这时候,老师必须放手让他们自己实践去动手,把疑问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让他们独立完成,在困难时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或探讨来解决实际难题,老师在必要时给予示范,做到“授之已渔”不能一手操包办。

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在实际教学中我有自己的教学形式。

(一)、名人轶事,拓宽学生知识面。

中国画堪称中华民族艺术瑰宝,从古至今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也多。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领略水墨画艺术的优秀有着很大的作用。如:我国近代杰出的画家任伯年画家,从小就酷爱绘画并掌握了写实技巧。十来岁时,一次家中来了客人,坐了一会就走了。父亲回家后问来得人是谁,任伯年答不出姓名,就拿起笔、纸画出了来访者,父亲一看就知道是谁了。我国明清时期最富创作的杰出画家石涛,他在绘画艺术上有独特贡献,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山,“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石涛就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并用,尤其喜用湿笔,通过水墨画的渗透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水墨画的技巧。

通过对学生讲述艺术界中的名家轶事,让学生感受水墨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画画的影响,让他们

感受到学水墨画的乐趣。

(二)、游戏规则,在玩中训练技法。

在小学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国画的名字已被水墨游戏所替代。通过“游戏”一词,可见在水墨画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出符合儿童心理的教学模式。儿童生性好动,对周围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玩又是每个儿童的天性。所以,我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在玩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绘画技能。这样,学与玩巧妙的结合、进行利用,我们不就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吗。

如我在教学水墨游戏过程中,先把一张宣纸贴在黑板上,拿毛笔蘸墨对宣纸甩开,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串墨点,由大到小排成弧形,学生感到惊讶,不知道老师在干什么。然后用墨在每一个墨点上添画,添画未完,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看,那是一群小蝌蚪”在学生的讨论中,我继续添画,几道波纹,几棵水草等,一幅有趣的“蝌蚪戏水”的水墨画完成了。学生对这种画法、这样的效果表现的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了。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水墨游戏的特殊效果。这样,学生的主动性更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这也是我们小学生的美术教育的要求,要让每一个受教育的学生都能获得吃梅的甜头,而不能让学生只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三)、内容更新,突破教材所设的框框。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依照课本上的作品进行临摹,以临习为主,而学生自己主观意念受到限制。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学的很压抑,老师教的也没有兴趣。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想为什么就不能突破教材所设的框框,多想一想别的方法,冲破教材的约束,充分地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探索、去发现新的方法、新的现象呢?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如静物画,我让学生先看几种静物(器皿、鲜花、水果等)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进行绘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十分的新颖。能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多让学生想一想,多让学生试一试,而诸如此类的新方法、新发现,层出不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

(四)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的确我们的生活中蕴涵着无限的美,我们身为农村的孩子,我们更应该在农村这片自然资源丰富的环境中去发现自然美。我在教学中就让学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中的某一项事物,如我们的教室、操场、我家的新房子等,也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今天我生日,考了100分等等。作为教师,我们要独具慧眼,挖出这生活中内涵极广,今昔的对象。以文为原料,走出文本的狭隘的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细心“烘焙”便可以加工成一桌

丰盛多姿的“山珍海味”,使学生品尝的津津有味。

总之,小学生的水墨画要体现出自己的风格,“教学有法,贵在得法”。也许适应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在放手的基础上多放手一点,只要不是放任自流,让我们在信任的基础上多信任一点,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我们才能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因为学生的一次次成功创新体验都聚集着儿童智慧的结晶,我相信,给学生自由以表现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不断反思,超越自我的动力,学生一定会给我们一分又一分的惊喜。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

《中国画辑要》创作论, 周积寅

《传统笔墨的性质、意义与中国画现代笔墨理论框架的重建》毕建勋美术学报2005年第1期

文题:让孩子感受水墨画的乐趣论文类别:小学美术

作者姓名:张建彬

单位: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电话号码:13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