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二轮复习教案——化学实验

高三二轮复习教案——化学实验

高三二轮复习教案——化学实验
高三二轮复习教案——化学实验

专题一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考试说明】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要点精讲】

要点一、常用仪器的分类和使用

1、在容器与反应器中

(1)能直接加热的垫石棉网加热的不能加热的

(2)计量仪器(3)干燥仪器

、过滤、分离、注入液体的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

①温度计、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烧杯、⑤蒸馏烧瓶、⑥量筒、⑦玻璃棒、⑧蒸发皿在仪器上具体标明使用温度的是(不考虑温度计)(填编

号,下同);标有“0”刻度的有;对允许加热的仪器,加

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有);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

(2)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 / L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 mL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应该进行

的操作是;②右图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则c (NaOH)=;

(3)拟在烧杯中于加热条件下配置某溶液50mL,应选择的烧杯是(用字母回答)

A、400mL

B、250mL

C、100mL

D、50 ml

(4)需要用到温度计的实验是(填写编号)

①用乙醇制取乙烯②石油分馏③浓硫酸稀释④测定硝酸钾的溶解度(5)玻璃棒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实验中其作用可能不完全相同,请回答:

①搅拌②引流③蘸取溶液

A.在“用无水碳酸钠配制100mL0.12mol/L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填写编号)

B.在“用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水等试剂除去粗盐中的Mg2+、Ca2+、SO42-等杂质离子以获得纯净的食盐”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可能是:

【典例2】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滴定前滴定后

A B C D

【典例3】如图所示,A 、B 、C 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使用分液漏斗的装置图。

(1)请从①~⑩选出必须使用分液漏斗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

宜的装置图A ~C 下面的括号中: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

②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

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用氯化钠和浓硫酸加热制取氯化氢

⑤浓硫酸跟亚硫酸钠制二氧化硫

⑥用浓硝酸跟铜反应制二氧化氮 ⑦用饱和亚硝酸钠溶液跟饱和氯化铵溶液共热制氮气

⑧用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 ⑨分离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

⑩从溴水中用苯提取溴单质

(2)上述装置中,真正起到分液作用的是____________(填A 或B 或C )。

思考与交流:温度计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及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要点二、仪器的洗涤

1、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

??放,三慢竖块状:镊子,一横,二横,二送,三直立粉末:药匙或纸槽,一 (2)液体???方滴加滴加:滴管直立,正上

入心,紧挨瓶口,缓慢倒倾倒:塞倒放,签向手 ( )( )( )

2、药品称量

(1)称质量:——托盘天平

(2)量体积——量筒、滴定管

3、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

(A)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白磷着火点低(40℃),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中。

(C)液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瓶里,并

(D)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瓶中,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E)氢氧化钠固体易,应盛放在;

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塞紧。

【典例4】下列保存物质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保存在的玻璃瓶中 B.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玻璃瓶中C.保存液溴时向其中加入少量酒精 D.金属锂应存放在煤油中防止被氧化

E.把汽油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F. 把水玻璃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要点四、实验安全操作

(1)防爆炸:点燃可燃气体要

(2)防暴沸:稀释浓硫酸,加热液体混合物要加

(3)防中毒:要注意尾气的处理(灼烧式、吸收式、收集式)

(4)防倒吸:

(5)防堵塞: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标号)。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E.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考题在线】

1、(09年广东)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

B.误食硫酸铜溶液,可服用鸡蛋清解毒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碳酸钠稀溶液冲洗

D.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盐酸冲洗

2、(09年江苏)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

C.用量筒取5.00mL 1.00mol·L-1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

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 mol·L-1盐酸

D.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教后记】

专题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考试说明】

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2、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方法。

3、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要点精讲】

要点一、试纸的使用

2、使用方法:

(1)检验溶液: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沾有试液的点于试纸中部,观察颜色变化。

(2)检验气体:用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靠近气体,观察颜色变化。注意:使用PH试纸不能。

【典例1】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要点二、气密性的检查

1、原理:。

2、常用方法:。

要点三、溶液的配制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如:配制10%NaCl溶液)

计算:

称量:

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如:配制2mol/l NaCl溶液)

计算:称量(量取):

溶解(稀释):洗涤(转移):

定容:振荡摇匀:

【典例2】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

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 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要点四、中和滴定

1、滴定时,在锥形瓶下垫一白纸。左手,右手,眼睛的变化,余光观察滴液速度。

2、确定滴定终点方法是:。

要点五、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1、步骤:①称量②加热③称量④⑤计算

2、注意事项:①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只能称准到 g。

②完成本实验,至少要称量次。

【典例3】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50 mL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 mL 酸性KMn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待用

B.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时,将灼热的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然后称量

C.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量筒

D.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

【典例4】在定量实验中,采用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填代号)。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以环形铁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B.配制100mL2 mol/L的NaCl溶液,以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液面稍超出容量瓶刻度线,反复摇匀后,凹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平齐

C.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加热并搅拌时,有少量固体溅出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

【考题在线】

1.(2009重庆)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置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C.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D.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2.(08年广东)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在容量瓶中加入一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B.在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D.称取19.0 g SnCl2,用100 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 mol·L-1 SnCl2溶液3.(2009广东)某试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方法是。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

管A的水中,目的是。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

开活塞K并通入N2;②点燃酒精灯,

进行反应;

③反应结束后,;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x2x= .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

【教后记】

专题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考试说明】了解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要点精讲】

要点一、对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基本要求:

混合物的分离,既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各自独立开来。要做到原理正确,操作简便,少用试剂,量不减少,纯度合格,保护环境。

要点二、混合物分离、提纯常用的方法

1、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通过某种实验操作,未经过化学变化而使混合物中的组分相

2、化学方法:通过某种化学实验操作,使混合物中的有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实现物质的分离或提纯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

①加热法,如:

②氧化还原法,如:。

③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如:。

④气化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如:。

【典例2】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

【典例3】下列实验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的SO2:饱和Na2CO3溶液

B.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反应后分液

C.提纯蛋白质:加入Pb(NO3)2溶液发生盐析

D.除去NO2中的NO:通入足量的O2

【典例4】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③;

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A.甲苯、酒精B.四氯化碳、苯C.汽油、乙酸

D.汽油、甘油

(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有烧杯、

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

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

机溶剂,还须经过蒸馏,指出右面实验装置图中的错误之处:

①;②;③。

(5)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

的原因是,最后晶态碘在里聚集。

【考题在线】

1、(09年天津)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 .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 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 42-

D .在含FeCl 2杂质的FeCl 3溶液中通足量Cl 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 2,即可得

到较纯净的FeCl 3溶液

2、(09年海南)除去NaHCO 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 2CO 3可采取的方法是:

A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 .加入澄清石灰水

D .加入稀盐酸

【教后记】

专题四 物质制备

【考试说明】1、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能绘制和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要点精讲】 要点一、气体制备的装置

思考与交流: 1、右边这套装置在实验室用于制取什么气体?

2、要制得纯净的该气体,请说明B 、C 、D 、E

各装置应盛装的试剂及其作用是什么?

3、通过上述实例想一想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气体

一般有几个环节?

(一)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气体固体、固体?→?+?1

(1)反应容器

(2)注意事项:

2、固体+液体→气体(不加热)

1)反应容器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启普发生器及改进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 1 浓盐酸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22

其中左边试管盛 ,右边试管盛 。

(三)气体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

、排空气法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2、排水法

3、贮气瓶

(四)尾气处理装置:根据多余气体的性质选择

图29

图27 图28

在水中溶解性很大的气体(防倒吸的其它装置)

图30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典例2】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B.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C.锌和稀硫酸制氢气D.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

要点二、常见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及整套装置的选择

分别讨论O

2、H

2

、CO

2

、Cl

2

、NH

3

、SO

2

、NO

2

、NO、C

2

H

4

、C

2

H

2

【典例3】利用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制备并收集少量相应的气体,能采用下图装置的是

①浓氨水和固体NaOH制NH3②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

③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O2④稀硝酸和铜片制NO

⑤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Cl2⑥电石和水制C2H2

⑦锌粒和稀硫酸制H2⑧乙醇和浓硫酸制C2H4

A.②③

B.①⑥⑦

C.②⑤⑧

D.①④⑥

要点三、其它物质制备

1、用铝屑制备Al(OH)3的几种方案

(1)方案一:铝屑和稀硫酸反应生成Al3+的盐溶液,再用NaOH溶液(或)氨水使Al(OH)3沉淀析出。

发生反应为:

(2)方案二:铝屑先跟浓NaOH溶液反应,再用稀硫酸中和过量的碱液,促使AlO2-与酸反应得到Al(OH)3。

发生反应为:

(3)方案三:用铝屑分别与稀硫酸和浓NaOH溶液反应,将得到的铝盐溶液和偏铝酸盐溶液混合过滤,再将得到的沉淀洗涤,可得Al(OH)3。

发生反应为:

思考与交流:

(1)三个方案的优缺点及分别制备1mol Al(OH)3所需酸和碱的量各为多少?

(2)铝屑使用前,进行下列操作: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再放入足量的铝屑,然后取出,用水洗净。加一定量NaOH目的是什么?

2、铜盐(硫酸铜、硝酸铜)的制备

以铜、浓硝酸、硝酸银、水、空气等为原料,可用多种方法制取硝酸铜,并比较几种途径

的优劣。

3、乙酸乙酯的制取

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装置如右图:

有关物质及装置的作用:

(1)浓硫酸:作____________剂、_____________剂吸水使平衡右移,利于酯化反应进行;

(2)酒精灯:直接加热(不是水浴加热)使生成的乙酸乙酯_______后导出再______。

(3)弯导管:___________、______回流作用(不可伸入溶液中,防止__________)

(4)小试管:接收产物乙酸乙酯的装置,内盛饱和______________溶液,目的是吸收未反应的 ______________;溶解未反应的 ______________;降低 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上面收集到_______色有______味密度_______水的液体(分层);被加热的反应液逐渐变为棕色(发生副反应);振荡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有气泡生成,静置后上层减少(乙酸、乙醇进入水层)。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乙醇脱水生成______或_________;乙醇被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氧化成C,C进一步被浓硫酸氧化成CO2

4、酚醛树脂的制备:

反应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条件:沸水浴(不需温度计控温)

实验现象:试管中剧烈反应,产生白色或粉红色固体

试管洗涤:酒精浸泡后用水洗

【典例4】设计学生试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根据启普发生器原

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右图)。若关闭K,不能

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出)。下列气体的制取

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考题在线】

1.(06高考上海)下图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

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C.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电石和水制取乙炔

2.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放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B.吸收NH3C.制取氨气D.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3.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教后记】

专题五 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考试说明】

1、了解Cl -、SO 42-、CO 32-、Na + 、K +、Al 3+、Fe 3+、NH 4+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2、能对常见的物质组成进行检验和分析。

【要点精讲】

要点一、常见离子的检验

常见阳离子:H +、Na +、K +、NH 4+、Fe 3+、Fe 2+;

常见阴离子:OH -、Cl -、CO 32-、SO 4

2-

要求:准确表述出上述各种离子的检验方案。知道上述检验中可能存在的干扰。

【典例1】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加入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有Cl -存在

B .加入Ba(NO 3)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有SO 42-存在

C .先通入Cl 2,溶液变成黄棕色,再滴入淀粉试液后,溶液又变蓝,则原溶液中有I -存在

D .加入盐酸,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有CO 32-存在

【典例2】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离子 B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 4离子

C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离子

D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 3+离子

要点二、常见有机物的检验(官能团的检验)

常用的试剂及所检验的物质有:①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溴水:烯烃、炔烃、酚、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均可使溴水褪色(加成或氧化反应)。

③银氨溶液:凡含有—CHO 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

A .除去Cl 2中的 HCl 杂质 D .实验室制取NH 3

B .分离乙醇 和乙酸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均可发生银镜反应。

④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常温下,多羟基的物质如甘油、乙二醇、葡萄糖都能溶解新制的Cu(OH)2得绛蓝色溶液,羧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得蓝色溶液。含—CHO的

物质与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 Cu2O沉淀生成。

⑤FeCl3溶液:与苯酚反应形成紫色溶液。

思考与交流:1、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方法?

2、淀粉是否水解及水解是否完全的检验方法?

【典例3】仅用一种试剂鉴别如下物质:苯、CCl4、NaCl溶液、Na2SO3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选用

....的是()

A.溴水B.FeCl3溶液C.酸性KMnO4D.AgNO3溶液

322222

粉KI溶液变蓝的有__________________,能使品红褪色的有__________________,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不褪色的有_____________在空气中可燃烧的有________________。要点四、物质的鉴别:

鉴别方法:

1、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1)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然后再利用他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2)若均无外部明显特征,可考虑能否用加热或焰色反应区别开来。

(3)若以上述两种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法。

2.只用一种试剂。常用试剂:蒸馏水、酸或碱、FeCl3溶液、NaHCO3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溴水等···

3.试剂任选:

方法提示:物质检验通常取少量进行。固体物质若无法直接鉴别或推断,一般取少量配成溶液再进行有关操作。是否可以连续实验,还是另取试样···

【典例5】下列各组物质,可否用一种试剂区别,若能,请写出试剂名称

A.四种无色溶液:NaCl、Ba(OH)2、KOH、KNO3

B.四种黑色粉末:FeO、Fe、CuO、C

C.四种液体:苯、己烯、四氯化碳、乙醇

D.四种白色粉末:(NH4)2SO4、NH4Cl、Na2SO4、NaCl

【考题在线】

1、(09年上海)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

①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

②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Ca(OH)2和NaHCO3溶液

③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炔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专题六化学实验设计、评价

【考试说明】

1、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或处理,并得出合理结论。

2、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能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要点精讲】

始实验(按程序)→

4、化学实验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典例1】实验设计与评价中的仪器问题

(I)查找资料发现,N2的制取有下列不同方案:

a方案:加热条件下NH3还原CuO制得纯净的N2和活性铜粉

b方案:加热NaNO2和NH4Cl的浓溶液制得

c方案:将空气缓慢地通过灼热的铜粉制得较纯的N2

现实验室有供选择的如下几种仪器来制取N2

A B C D E

(1)若按a 方案制N 2时需要的氨气用生石灰和浓氨水作原料制取,则宜采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填A 、B 、C ……)作NH 3的发生器,该发生装置中发生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制取并收集纯净的N 2(允许含有少量水蒸气),还须使用到的上述仪器中的(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顺序列出)___________(填A 、B 、C ……)。

(2)若按c 方案制N 2,用E 装置将空气缓慢通入________________(填A 、B 、C )反应器,反应器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制N 2的三个方案中,a c 、方案结合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方法与b 方案相比,其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典例2】定性与定量实验:右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

分,其中A 仪器的名称为 , B 的正确读数为 。

(2)实验室很难配制准确浓度的NaOH 溶液,需要

用基准物质来标定,邻苯二甲酸氢钾( ,相对分子质量为204.0)

是常用的基准

物质。某学生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测定未知NaOH

溶液的浓度。在本实验中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

的pH 约为9.1。

①该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在两边托盘上放

等质量的纸片,取少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左盘,只用游码(单位:g )调整平衡时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所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 g 。

②将称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加入1~2滴 指示剂,当观察到 现象时,可停止滴定,记录数据。

溶液的体积如右表:则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为: (用数据表示,不需计算) ④以下操作会造成NaOH 溶液浓度偏高的

是 (填序号)

A .未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碱式滴定管

B .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读数面

C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 .滴定前未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洗锥形瓶

【考题在线】

1、(09年天津)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 .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 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SO 42-

D .在含FeCl 2杂质的FeCl 3溶液中通足量Cl 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 2,即可得

到较纯净的FeCl 3溶液

2、(09年海南)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 的2种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选用方案I 时,X 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

是 ;

(2)选用方案Ⅱ从某金属粉末(含有Au 、Ag 和Cu )中分离Au ,加入的试剂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提纯某Fe 2O 3样品(主要杂质有SiO 2、A12O 3),参照方案I 和Ⅱ,请设计一种以框图形式表示的实验方案(注明物质和操作):

十八讲 化学实验复习(学案设计)

第十八讲 化学实验 车 琳 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 高考考点 1. 了解化学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主要用途,在实验设计中能正确选择仪器;了解仪器的主要规格、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能正确识别和绘制常用仪器及装置图。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中学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有:药品的取用、加热、溶解、过滤、蒸发、分液和萃取、蒸馏、渗析、升华、滴定等。 3. 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4. 教材中的定量实验包括: (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酸碱中和滴定。 (3)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4)中和热的测定。 通过以上几个定量实验初步掌握测定原理、方法、实验误差分析及实验数据处理的技能。 本讲序列 【阅读议点】 (一)常用化学仪器: 1. 容器??? ??气瓶 不能加热:试剂瓶,集瓶,锥形瓶,蒸馏烧瓶可间接加热:烧杯,烧 埚,蒸发皿,燃烧匙可直接加热:试管,坩 2. 计量仪器?????? ?温度计 管精量器:容量瓶,滴定 粗量器:量筒称量:托盘天平 3. 分离仪器?? ?干燥管 普通漏斗,分液漏斗 4. 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5. 夹持仪器:铁架台(铁夹、铁圈、滴定管夹)、试管夹、坩埚钳、泥三角、三角架。

6. 其它:水槽、玻璃棒、研钵、石棉网、镊子、药匙、冷凝管、牛角管、玻璃导管、干燥管、U 型管、启普发生器、止水夹。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注:以下是每个操作的要点或注意事项,具体内容详见教材。 1. 药品的取用: (1)固体?? ?放,三慢竖块状:镊子,一横,二横,二送,三直立粉末:药匙或纸槽,一 (2)液体?? ?方滴加 滴加:滴管直立,正上入心,紧挨瓶口,缓慢倒倾倒:塞倒放,签向手 2. 称量: (1)称质量:——托盘天平 调平、左物右码、称量纸或玻璃器皿、归零。 精确度:0.1g (2)量体积——量筒、滴定管、移液管 读数时放平稳,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相切。 精确度???? ? 等 规格:滴定管:等,一般规格: 量筒:量程的mL mL mL mL mL mL mL 50,25,01.0100,50,10,5501 3. 溶解: ??? ??气体:防倒吸酸入水,快搅拌的稀释液体:注意浓需玻璃棒固体:先研碎,仪器还:42SO H 4. 加热: (1)给液体加热的容器:烧瓶、烧杯、蒸发皿、试管(不超过容积的1 / 3)。 (2)给固体加热的容器:试管、坩埚 5. 试纸的使用: 分类?????? ?-2 2pH pH )()(SO Cl KI 品红试纸:检验等氧化性物质试纸:检验淀粉试纸:测定溶液的性酸或气体的碱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 蓝红 使用方法: 检验溶液: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沾有试液的玻璃棒点于试纸中部,观察颜色变化。 检验气体:用蒸馏水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靠近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6. 气密性的检查: 原理:利用一端封闭,一端液封,再用一定的方法使气压增大,在另一端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液面差等现象。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案 .doc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案 第7讲 概率与统计问题的题型与方法(三) 七、强化训练和参考答案 1.随机变量ξ的的分布列如下,则m =(D ) A . 31 B .21 C .61 D .4 1 2.设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B (6,2 1 ),则P (ξ=3)= (A ) A .165 B .16 3 C .85 D .83 3.从签盒中有编号为1、2、3、4、5、6的六支签中,任意取3支,设ξ为这3支签的号码之中最大的一个,则ξ的的数学期望为(B ) A .5 B .5.25 C .5.8 D .4.6 4.某射手射击时击中目标的概率为0.7,设4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次数为随机变量ξ,则P (ξ≥1)等于(D) A .0.9163 B .0.0081 C .0.0756 D .0.9919 5.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某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C ) A .与第几次抽样有关,第一次抽的可能性最大 B .与第几次抽样有关,第一次抽的可能性最小 C .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次抽到的可能性相等 D .与第几次抽样无关,与抽取几个样本有关 6.一个年级有12个班,每个班有50名学生,随机编为1~50号,为了了解他们在课外的兴趣爱好要求每班是40号学生留下来进行问卷调查,这里运用的抽样方法是(D ) A .分层抽样 B .抽签法 C .随机数表法 D .系统抽样法 7.当一个样本的容量不大时,我们估计总体的标准差σ的常用量是(C )

A .s B .s 2 C .s * D .s *2 8.从总体中抽一个样本,2、3、4、8、7、6,则样本平均数为x =(B ) A .4 B .5 C .6 D .6.5 9.从总体中抽一个样本,3、7、4、6、5,则样本方差s *2为(B ) A .2 B .2.5 C .5 D .3 10.下面哪有个数不为总体特征数的是(B ) A .总体平均数 B .总体方差 C .总体标准差 D .总体样本 11.为了抽查某城市汽车尾气排放执行标准情况,在该城市的主干道上采取抽取车牌末位数字为5 的汽车检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C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随机数表法 C .系统抽样法 D .分层抽样法 12.已知n 个数据为x 1,x 2,…,x n ,那么])()()[(1 1 22221x x x x x x n n -++-+--Λ是指(D ) A .s B .s * C .s 2 D .s *2 13.总体方差σ2的的估计量为(B ) A .x B .s 2 C .s D .s * 14.已知容量为40的样本方差s 2=3.9,那么s *=(B ) A .4 B .2 C . 2 D .1 15.设15000件产品中有1000件废品,从中抽取150件进行检查,查得废品的数学期望为(B ) A .20 B .10 C .5 D .15 16.某一计算机网络,有几个终端,每个终端在一天中使用的概率p ,则这个网络中一天平均使用的终端个数为(B ) A .np (1-p ) B .np C .n D .p (1- p )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 .甲乙两个班期末考试数学平均成绩相同,这表明这两个班数学学习情况一样 B .期末考试数学成绩的方差甲班比乙班的小,这表明甲班的数学学习情况比乙班好 C .期末考试数学平均成绩甲、乙两班相同,方差甲班比乙班大,则数学学习情况甲班比乙班好 D .期末考试数学平均成绩甲、乙两班相同,方差甲班比乙班小,则数学学习情况甲班比乙班好 18.某射击运动员射击所得环数ξ的分布列如图所示,则P (ξ=8)= (D )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17: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17: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把握化学键的类型,明白得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概念 2.把握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判定方法 3.了解键参数,共价键的要紧类型δ键和π键 4.把握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5.等电子原理 一、化学键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叫做化学键,依照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可将化学键分为和。旧的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生成是化学反应的本质,也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全然。 摸索:1.离子键、共价键分不存在于哪些种类的物质中? 2.写出以下微粒的电子式:Al Mg2+O2-OH- NH4+CaCl2CO2 二、共价键的类型 非极性共价键: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任何一个原 子,各原子都,简称 极性共价键: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较 的一方,简称 δ键:δ键的特点: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点称为。常见的δ键有〝s-sδ 键〞、、。 π键:π键呈对称,常见的有〝π键〞 摸索:如何判定δ键和π键?δ键和π键的稳固性如何? 三、键参数 键参数包括、、;其中、是衡量共价稳固性的参数,通常键长越,键能越大,讲明共价键越稳固;共价键具有性,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分子的立体结构还与有一定的关系。 四、等电子原理

、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点,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 【例1】关于化学键的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键只能存在于化合物中 解析: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某些单质中答案: A 【例2】以下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键的是 A.H2O B.NH4Cl C.NaOH D.Na2O2 解析:水分子中只有H-O键,是极性键,无离子键,排除A项;NH4Cl中NH4+和Cl-间是离子键,NH4+内N和H原子以极性键结合,B项正确;NaOH中Na+和OH-以离子键结合,OH-内H和O之间以极性键结合,C项正确;Na2O2中Na+和O22-以离子键结合,O22-内有非极性键,排除D项。 答案:B C。 【例3】以下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C.二氟化氙D.三氟化硼 解析:分子中的原子是否满足8电子结构,决定于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答案:A 【例4】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选项是〔〕 A.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 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那么至少含有一个δ键 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解析:共价键包括δ键和π键,δ键不管是S-Sδ键、S-Pδ键依旧P-Pδ键差不多上轴对称的,π键不够稳固,必须与δ键共存 答案:A 【例5】以下分子中,键能最小的是 A.F2B.Br2C.Cl2D.N2 解析:N2中含有一个三键,键能较大;F2、Br2、Cl2中只有一个单键,键能小,F2分子中电子〝密度〞大,F原子间斥力大,键能最小 答案:A 【例6】能够用键能讲明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固 B.常温常压下,溴呈液体,碘为固体 C.稀有气体一样专门难发生化学反应 D.硝酸易挥发,硫酸难挥发 解析:键能的大小阻碍键的稳固性,阻碍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稳固性) 【例7】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A.SO3B.BF3C.CH4D.NO2 解析:等电子体要求原子总数相同、价原子总数相同,C、D原子总数不同,A价原子总数不同,选B 答案:B

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

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 1.)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品红溶液NaOH溶液品红溶液 A B C D E ⑴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 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SO2 NaOH溶液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 。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 2.((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 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用文字说明)。(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选填序号)。 a.Na2O2b.Na2S c.FeCl2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选填序号)。 a.蒸馏b.蒸发c.灼烧d.过滤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 3..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它的制备原理和路线如下: 2Na2CO3 + 3H2O2→2 Na2CO3·3H2O2 + Q (Q>0)

高三化学实验基础题精编(一)

高三化学实验基础题精编(一) 1.(2019天津)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混合浓硫酸和乙醇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收集2 NO气体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2.(2019全国卷III)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实验 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 3.(2019 全国卷II)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 足量的乙烯后静置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 层 B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 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 生 C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 加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 不变 4.(2019全国卷I)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 .实验中装置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 .装置c 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5.(2019江苏)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经水湿润的pH 试纸测量溶液的pH B .将4.0 g NaOH 固体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 ?1NaOH 溶液 C .用装置甲蒸干AlCl 3溶液制无水AlCl 3固体 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 2 6.(2019海南)实验室通过称量42MgSO xH O 样品受热脱水前后的质最来测定x 值,下 列情况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的是 A. 实验前试样未经干燥 B. 试样中含有少景碳酸氢铵 C. 试样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D.加热过程中有试样进溅出来 7.(2018天津)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实验学案

《有机化学实验复习》 李仕才 学习内容: 1.有机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2.常见有机物的制备; 3.重要的有机化学实验; 4.有机物的鉴定。 一.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常用方法:、、、。Ⅰ.洗气法: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某些杂质气体,洗涤剂必须只能吸收杂质气体。 练习1.实验室制取的乙炔中常混有H2S,乙烯中常混有SO2等,为了提纯乙炔和乙烯,通常可将其通入盛有的洗气瓶以除去H2S,SO2。 练习2.要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或乙炔,可将其通入盛有的洗气瓶。Ⅱ.(洗涤)分液法:用于除去某些液体中的杂质(分液前要加入某种试剂使之分层)。 练习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用洗涤后再分液。 练习4.苯中少量的甲苯或二甲苯等均可用洗涤后再分液来除去。 练习5.苯中少量的苯酚、溴苯中溶有的少量溴均可用洗涤后再分液来除去。 Ⅲ.蒸馏法:用于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提纯或分离,蒸馏前,有时需加入某种试剂使混合物中的一成分转化成难挥发的物质。(沸点相差30℃以上) 练习6.乙醇中的水,乙醇中的乙酸都可以在其中加入足量的,再将

其蒸馏来除去。 练习7.苯中少量的苯酚加入足量的溶液中和后再蒸馏出苯。Ⅳ. 重结晶:利用杂质和被提纯物在某溶剂中溶解度的分离方法。 操作步骤:、、。 原则:溶剂的选择 ①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容易除去 ②被提纯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或“小”)。 如:苯甲酸和溶解度很小的杂质,选择做溶剂来分离。 练习8.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 乙酸乙醋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 B 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 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D 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水 二.常见有机物的制备 冷凝 实验原理条件 注意事项 回流 制乙烯 制乙炔 制溴苯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 生物实验与探究(第二课时) (检测与验证类) 二、重、难点技能归类、整理 1、比色法(如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的鉴定) 比色法是利用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相互作用,能产生颜色反应的原理,可以根据颜色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 2、研磨、过滤技术(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NA 的粗提取) 研磨过程中加入SiO 2提为了研磨充分。色素的提取时加CaCO 3是为了避免色素被破坏,其原因是叶绿体基质呈弱碱性,细胞液呈弱酸性,加入CaCO 3是为了让弱碱性的CaCO 3中和细胞液的弱酸性,使色素分子在叶绿体破裂后仍处于弱碱性环境中,使色素的结构和性质维持稳定。 3、纸层析法(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具体方法:①制样液;②制备滤纸条;③点样液;④层析,观察实验结果。 4、同位素示踪技术: 用示踪元素标记化合物,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或变化进行追踪的科学研究方法叫同位素标记法。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18O 2和14CO 2追踪光合作用中氧原子和碳原子的转移途径等。 5、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①淀粉一一碘液 ②还原性糖一一斐林试剂、班氏糖定性试剂 ③CO 2——Ca(OH)2溶液或酸碱指示剂 ④乳酸——PH 试纸 ⑤O 2——余烬复燃 ⑥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双缩脲试剂 三、实验案例 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还原糖 砖红色 脂肪 红色 橘黄色 苏丹Ⅲ染液 苏丹Ⅳ染液 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

蛋白质紫色方法步骤: ②脂肪的鉴定

③蛋白质的鉴定 2.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 实验原理: 鸟类血液中红细胞有细胞核,细胞核内DNA 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利用DNA 在0.14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低,而蛋白质此时的溶解度高的特点,可使DNA 与蛋白质分离,形成沉淀析出,通过过滤,得到初提取的滤出物DNA 。再利用DNA 不溶于酒精,但细胞中的其他物质可溶于酒精的特点,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 实验方法步骤: 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目的: 提取细胞核物质:利用细胞吸水破裂,细胞核内物质释放出来,后用纱布过滤取其滤溶解核内DNA :在滤液中加2mol/L 的NaCl 溶液并搅拌,使染色质中DNA 与蛋白质分离, 析出DNA :向烧杯中加蒸馏水并搅拌,由于DNA 溶解度下降而析出白色丝状黏稠DNA 黏稠物再溶解:在烧杯中用2mol/L 的NaCl 溶液溶解DNA 。 滤取DNA 黏稠物:用多层纱布过过滤含DNA 的NaCl 溶液:用两层纱布过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常数 考纲要求: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解析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高考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高考的必考容,其主要命题的容有: ①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及其计算; 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③应用平衡移动的原理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⑤转化率、平衡常数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与化工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目是最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是新教材增加的容,高考的热点。 学情分析: 从解题得分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不能灵活的利用平衡移动的规律解决有关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复杂点的问题往往感到触手无策;对平衡常数的理解仅停留在概念定义层面,不能充分发挥它解决平衡问题的功能。 复习目标: 1.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并熟练的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提高解题技能。 2.帮助学生将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等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网络化。 教学过程: 1.展示考纲要求: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解析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讲解: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是新教材增加的容,是高考的热点。2013、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Ⅱ卷均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这一知识点。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高三化学实验 一、研究《考试说明》 1、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4项要求) ⑴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⑵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2、考试范围与要求 化学实验基础 (1)实验要求 ①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②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③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④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⑤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⑥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⑦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ⅰ.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ⅱ.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ⅲ.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ⅳ.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⑧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总结:1-6考查基础实验;7-8考查综合实验。 (2)实验内容(22) 化学1(9): 1、萃取与分液 2、离子的检验(Cl- Ag+ SO42- CO32- NH4+ Fe3+ )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钠的性质 5、氢氧化铝的两性 6、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8、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9、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性质 化学2(7): 10、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1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1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4、乙醇的主要性质 15、乙酸乙酯的制取和乙酸乙酯(或油脂)的水解 16、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考纲展示】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计算。(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要点扫描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H2SO4等,因为液态HCl、H2SO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 3、CaCO 3、BaCO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如SO 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HSO3,不是由SO 2、NH3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 2、NH3均为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化学反应不涉及原子核,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核聚变、核裂变都不属于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二、胶体及其性质的知识点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案

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北半球的夏季(7月)向北移,北半球的冬季(1月)向南移。 二、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和气旋、反气旋系统。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天气是晴朗的,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低压中心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高压中心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如寒潮、伏旱天气。锋面存在于低 压槽内,主要是因为低压槽附近有冷暖气流交汇,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在中高纬度地区的近地面,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之为锋面气旋。锋面一般沿槽线向两侧延伸,一侧为冷锋,另一侧为暖锋。不管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西侧都是冷锋、东侧都是暖锋。 四、气候(气温、降水、气压、风)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 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带。在调节全球热量、水汽的的不平衡时又使气 候复杂化。 下垫面

①.海陆差异的影响: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温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b.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 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且年内分配不均;海洋性气候降水多且年内分配均匀。 c.洋流的影响 ②.地形的影响 海拔高度的影响 阴阳坡的影响:阴坡蒸发少,湿润;阳坡蒸发多,干旱。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人类活动: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另外:人类植树造林、修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原创)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原创) 1.掌握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元素等概念。 2.掌握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的概念 3.掌握氧化物、酸、碱、盐概念及相互关系。 4.了解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 一、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1.原子是。 思考:为什么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否理解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2.分子是。 思考:是否可理解为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3.离子是。 4.元素是。 元素存在形式。 思考: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吗? 5.比较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6.同位素是。 7.同素异形体是。 8.比较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区别 二、物质的分类 1.将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是依据所含物质种类是不是一种来区分的。 2.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是依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是不是一种来区分的。要重点理解单质和化合物两个概念。

3.将化合物分为有机物与无机物,是依据组成元素中是否含碳元素来区分的。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CO、CO2、H2CO3及碳酸盐除外),将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无机物。 4.将无机物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四类,其依据是物质组成和性质上的不同。 氧化物是指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__________元素的化合物(注意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是依据氧化物跟酸或碱反应的情况来区分的。 思考: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酸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是依据酸分子电离生成的H+个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二是依据酸的组成元素中是否含氧元素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碱一般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有关酸、碱、盐的组成及判断见下表: 另外,盐按形成特点可分为四类: 强酸强碱盐:如特点是。 强酸弱碱盐:如特点是。 弱酸强碱盐:如特点是。 弱酸弱碱盐:如特点是。 思考: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 【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C.酸酐都是酸性氧化物 D.酸性氧化物都不能跟酸反应 解析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水、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氧化物就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所以A不正确。酸性氧化物也称为酸酐,但多数有机酸的酸酐却不是酸性氧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基础实验练习题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基础实验练习题 1.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用于发生、干燥、收集和吸收有毒气体,下列各组物质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A.MnO2和浓盐酸 B.Na2SO3〔s〕和浓H2SO4 C.Cu片和稀HNO3 D.浓氨水和生石灰 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装置甲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乙可用于收集NH3等密度比较小的气体,不可以收集CO2等密度较大的气体C.装置丙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等易溶于水的气体D.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 3.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过滤法除去Fe 〔OH〕3胶体中的FeCl3 B.只需在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市售食盐配制的溶液,就可鉴别真假碘盐 C.用广泛试纸测得氯水的pH值为2.1 D.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中应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蒸馏操作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下 C.NaOH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稀硫酸中,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5.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①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将试纸用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 ②实验中,点燃CO前应首先检验CO的纯度 ③实验结束后,可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 ⑤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时,将晶体加热至白色,然后冷却、称重即可计算 ⑥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加入浓硫酸 A.①②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6. 下列对实验现象或结论的预测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至过量,又变澄清 B.向NaOH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再加入少量Ba〔OH〕2溶液,CO32-浓度增大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D.向银氨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开始有沉淀出现,后来沉淀又溶解 7.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通用版)201X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 微专题强化突破19 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学案 新

19 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1.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四”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必须在放入药品之前进行,其基本思路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1)微热法:如图a。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容器,导管口产生气泡,停止加热或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如图b、c。连接好仪器,b中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水,使b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静置,若液面位置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c中,从乙管加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若液面位置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 (3)滴液法:如图d。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滴入少量水后很快停止流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抽气(吹气)法:如图e、f。e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活塞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f中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且停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液面保持稳定,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液差法的拓展) 2.气密性检查的答题规范 (1)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2)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3)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液差。 (4)答题时易忽略的几句关键性的文字叙述: ①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 ②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③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 简述检验下表中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实验装置操作方法 (1) (2) (3) (4) (5) (6) (7)

高三文言文翻译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文言文翻译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备课组09.04 统备个备【教学目标】 1. 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 强踩点得分意识 2.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 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 难词难句。 【教学设想】 ?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 第二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 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 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 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 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 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 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 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一、课堂导入 ?1.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2.知识重温——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1) 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 循的两个原则?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 ____ _____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字字落实包括:实词翻译要准确,虚词翻译明白,句式翻译要恰 当,语气翻译要妥帖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①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 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②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及解析: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七】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点突破】 1.理顺网络、抓住重点 二轮复习本专题,要突出重点物质,以典型物质为信息源联系非金属元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联系无机化工生产和实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通过“线”将重点知识串联起来,主要抓住四条线:(1)典型物质线。碱金属抓住钠、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盐等;铝元素及其化合物主要抓住铝、铝盐、偏铝酸盐、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铁及其化合物重点抓住铁、铁的氧化物(以氧化铁为主,了解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等。镁及其化合物主要掌握镁的性质。铜及其化合物中,氧化铜、氧化亚铜、氢氧化铜等出现频率高;(2)物质之间转化线。同一条转化线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训练发散思维,同时,联系化学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离子方程形式书写等。例如,铁、铁盐、亚铁盐之间转化,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转化都是高考命题热点;(3)制备线。工业上常以金属冶炼为线联系晶体性质、环境保护以及化学计算等。电解法冶炼钠、镁、铝,还原法冶炼铁和铜,工业冶炼铜原理可以与硫酸工业联系起来,而冶铁原理是教材介绍了重要化工生产范例。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铝、硫酸铝、氧化铝、氧化铁、氯化铁、硫酸亚铁等典型物质制备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4)实验线。研究近十年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不难发现高考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载体命题实验题成为高考重点,其中近三年发展新题型值得关注:①猜想式命题,连续三年广东化学都以铁及其化合物为载体探究其价态;②定量分析命题,如宁夏等高考以金属纯度测定为线,评价实验方案与实结果的关系,开放性、探究性是新高考实验命题新趋势。 2.突破瓶颈,攻克难点 (1)反应条件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要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其中重点掌握以下条件:①铝热反应条件:只有比铝活泼性差的金属氧化物才能被铝还原,如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钡等活泼金属与铝不能发生置换反应;②镁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硅反应,其中产物硫、硅继续与镁反应生成硫化镁、硅化镁;③铁的价态与氧化剂、反应条件有关,铁在电化学中发生氧化反应、与硫,碘,H+,不活泼的金属阳离子反应都只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最终产物是氧化铁,而铁丝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④氢氧化铝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氨水,碳酸等。⑤铜与硫反应只生成硫化亚铁,而与浓硫酸、硝酸、氯气、氧气等反应生成+2价铜的化合物。 (2)反应图像图象中难点是铝盐和偏铝酸盐的图像。例如,铝三角之间的转换及其图象在Al3+、Al(OH)、AlO2-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中,都有特定的数量关系,现概括如下: 3 ⑴在适量的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n(NaOH)∶n(Al3+)=3∶1〕→渐少→消失〔n(NaOH)∶n (Al3+)=4∶1〕,见下图⑴。 ⑵在适量的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n(H+)∶n(AlO2-)=1∶1〕→渐少→消失〔n(H+)∶n(AlO2-)=4∶1〕,见下图⑵。 ⑶在适量的偏铝酸盐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n(CO2)∶n (AlO2-)=1∶2〕→沉淀不消失。见下图⑶。 ⑷在适量强碱性溶液中逐滴加入铝盐溶液至过量: 现象:局部产生白色沉淀→振荡消失→白色沉淀→渐多→最多〔n(OH)-∶n(Al3+)=〔3∶1〕→不消失。见下图⑷。 ⑸在适量强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 现象:局部产生白色沉淀→振荡消失→白色沉淀→渐多→最多。见下图⑸。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

实验专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Na 2O2 与CO2的反应时,就提出SO2与Na2O2反应的问题。 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 (1)甲同学认为Na2O2和SO2的反应与Na2O2和CO2的反应 类同,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导 管口,预期现象与结果相反,如果甲同学的观点是正确 的,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毕后,综合大家的观点,认为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成分有多种可能: 可能Ⅰ:全部为Na2SO3;可能Ⅱ:为Na2SO3和Na2O2的混合物;可能Ⅲ:________ 可能Ⅳ:为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可能Ⅴ:为Na2O2和Na2SO4的混合物; 可能Ⅵ:为Na2O2、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 (3)乙同学认为,无论哪种观点正确,甲同学设计的装置都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可能Ⅳ持怀疑的态度。现有下列实验用品:几支试管、带胶塞的导管(单孔)、滴管、 药匙、品红溶液、蒸馏水、Ba(NO3)2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请你帮 实验步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骤编号 ①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到室温后,用药匙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 管中。 ②向①的试管中加入_____ ,塞紧带导管的胶塞,并将导管 通入________。 ③ ④ 2、Fe2O3和Cu2O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红色粉 末的成分,该粉末可能是Fe2O3或Cu2O或两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氧化铁。你认为这种说法 合理吗?________。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 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探究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复习学案29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蒸发 皿 加热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 29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基础知识回顾】 一、常用仪器的使用 1.试管: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若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先擦干。加热时先使 试管 受热,然后重点加热其某个部位。加热固体时,使管口略向 倾斜,固 体 于试管底部;加热液体时,要使管口向上,使试管与桌面成 ℃角,能对着自己或别人。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2在 上,且外部擦干;溶解固体时要轻轻搅拌,玻璃棒不碰器壁; 3.量筒:粗略量取液体体积。10 mL 的精确度一般为 mL 。不可用作反应器,不可加热,也不能用于溶液的稀释;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 滴加。无“0”刻度。若要量取5.0 mL 液体,俯视时量取的液体体积数偏 。 4.托盘天平:精确度为 克。称量前先调零点(调节左右两边 的 ,使指针指在 的中央)。不能称热的 药品。称量物不可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时, 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等的同样的纸;有吸湿性或腐蚀性 的药品须放在 内称量。天平应保持清洁;左物右码;先加质 量 的砝码,再加质量 的砝码。 5.蒸发皿: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或结晶的瓷质仪器,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蒸发时要用 不断搅拌,以免液体局部过热,近干时应停止加热靠余热烘干。使用时一般放在铁架台的 上。取用 用 。 6.坩埚:用于给固体物质加强热,加热时不必垫石棉网。有瓷坩埚和铁坩埚等。 灼烧时放在 上,灼热的坩埚用 夹取,避免骤冷;做定量 实验时应将坩埚放在 中冷却。熔融氢氧化钠等强碱时要用 坩埚。 7.漏斗:(1)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转移液体; 易溶性气体的防倒吸。过滤时应“一贴二 三 ”。 (2)长颈漏斗:用于装配反应器,便于注入反应液体。长颈 漏斗在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应使长管末端插入反应器的液 体里,借助“液封”防止气体通过漏斗逸出。 (3)分液漏斗: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 的不同液体;也可用作反应器的随时加液 高考是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的一场综合考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