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精魂动天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2

【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精魂动天单元测评(A)语文版必修2

第一单元测评(A)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中.肯/中.意穿着./歪打正着.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B.创.伤/重创.桂冠./弹冠.相庆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供.稿/供.应涤纶./羽扇纶.巾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解.数/解.读寒舍./退避三舍.曲.径通幽/曲.尽其妙

解析:A项,zhòng,zhuó/zháo,yìng;B项,chuāng,guān,hào;C项,gōng,lún/guān,bó;D

项,xia/jiě,sha,qū/qǔ。

答案:B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近年,葡萄酒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今年这些酒庄或者关门或者大打特价牌,这标志着酒庄销售已经进入理性期,接下来更需要从业人员。

(2)为了保存这些书籍,使之流传后世,明代著名藏书家范钦建造了一座藏书楼,起名“天一阁”,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

(3)《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民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

A.苦心孤诣惨淡经营筚路蓝缕

B.惨淡经营筚路蓝缕苦心孤诣

C.惨淡经营苦心孤诣筚路蓝缕

D.筚路蓝缕苦心孤诣惨淡经营

解析:“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地经营筹划。“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苦。根据三个句子的语境分析可得出答案。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4G时代的到来,使多数运营商将通过提高套餐门槛、超出后限速计费等资费策略对流量业务进行整合经营。

B.“外因在天气,内因在污染!”部分专家认为,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的。

C.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浏览、评价和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 000亿分钟。

D.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政府应该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坚决进行查处,并且让不法分子付出惨痛的代价。

解析:A项,成分残缺,去掉“使”。B项,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D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概念交叉。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心之间不是隔绝不通的。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块基石,也成为中国文化千年来的一个精神祈向。

①孔子说“兴于诗”,就是以诗歌来开发人性、人心的根本。

②尽心尽情的精神,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③“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④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

⑤“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A.①③④⑤②

B.⑤③①④②

C.⑤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⑤

解析:⑤句中的“思无邪”和③句中的“‘无邪’就是诚”衔接紧密,由此可以确定答案。

答案:B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课内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19分)

这些掌故,我们还是依照周作人的说法,更为真实些。他说:在张勋复辟之前,鲁迅继续在抄碑,别的什么事都不管,他在这事件以后,渐渐发生了一个转变。这事,鲁迅自己说过,是由金心异的一

场议论起来的。金心异即是林琴南送给钱玄同的别名。钱玄同和鲁迅同是章太炎的学生。鲁迅住

在北京绍兴会馆,如鲁迅自己所叙记的,“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

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地跳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抄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你抄了这些有什么用?’我说:‘没有什么用。’‘那么你抄它是什

么意思呢?’我说:‘没有什么意思。’‘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

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

寞了,但是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

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住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5.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在张勋复辟之前,鲁迅继续在抄碑,别的什么事都不管”说明鲁迅怀着满腔热情从日本回国后,目睹了晚清政府的腐朽、辛亥革命的失败、袁世凯的复辟、军阀的混乱,又加上不幸婚姻的束缚,

因此陷入了彷徨的境地。

B.“大嚷起来”比喻作者是先于民众的觉醒者。

C.“毁坏这铁屋”比喻摧毁这黑暗的旧世界。

D.这一段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的话,介绍了《狂人日记》的时代背景。

E.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主要得益于钱玄同的鼓励和启发,说明当时鲁迅的思想

境界远逊于钱玄同。

解析:B项,“大嚷起来”比喻为唤醒广大民众而发出的“呐喊”。D项,展示了鲁迅写作《狂人日记》的心理状态。E项,钱玄同的来访,使鲁迅又燃起了用文学作品打倒吃人礼教的火焰,他要替先

驱者助威,推动思想革命。

答案:AC

6.“这些掌故”“这事件”作为指示代词,指代什么内容?(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特殊词语的理解。理解代词指代内容的关键在于揣摩其上下文的文意。

参考答案:这两个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是相同的,都是指后面提到的鲁迅和金心异之间有次谈话这

件事。

7.鲁迅和金心异的谈话是比较隐讳的,结合语境,回答“铁屋子”“熟睡的人们”“较为清醒的几

个人”各是什么意思。(6分)

解析:结合语境可以看出,鲁迅和金心异谈话的内容正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国民的精神状态,由此推断,结合喻体的特点,本体自然就很清楚了。

参考答案:“铁屋子”比喻当时黑暗的社会。“熟睡的人们”是指当时麻木不仁的国民。“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是指当时清醒的、追求进步革命的人。

8.本段最后一句话实际说明了什么意思?(4分)

解析:从“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一句可以分析得知。

参考答案:鲁迅决定抛弃自己的看法,接受金心异的建议,写文章“呐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19分)

任继愈——当之无愧的一代学术宗师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使命,任继愈先生卓越的

学术贡献和不倦的治学精神是对这两句话最好的诠释。

任继愈先生1916年4月15日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93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9年考取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1942—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任继愈先生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编辑、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任继愈是当之无愧的大师,这种赞美不仅因为他的传奇经历和学术地位,更在于他一生谦恭平和,堪称学人典范。任继愈的一生,仿佛一部厚重的书籍;任继愈的学术思想,也犹如一座博大精深的图书馆。任继愈先生的专著有《老子今译》《韩非》《汉唐佛教思想论集》《老子新译》《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老子全译》《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念旧企新》《天人之际》《墨子与墨家》《竹影集》《任继愈禅学论集》《皓首学术随笔·任继愈卷》《老子绎读》。主编了至今仍影响甚广的鸿篇巨著《中国哲学史》《宗教辞典》《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国佛教史》《中国道教史》等,还主编了《道藏提要》《宗教大辞典》《佛教大辞典》《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华大典》《中华大藏经(续编)》。主编的《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上编)获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国家图书奖荣誉奖;他还致力于推动民俗学等学科的发展,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创办了《世界宗教研究》《科学与无神论》等杂志,在提倡学术研究、宣传科学世界观、健全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一生勤奋治学,勇于创新,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任继愈在学术界的地位,我国台湾著名语言学家周法高这样概括:“他主编了一部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现在成为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的重镇,大有取冯友兰、汤用彤的地位而代之的趋势。”他提倡沉潜笃实的学风,主张在学术上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几分把握说几分话,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他在佛教研究方面的成就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凤毛麟角”;他撰写与主编的多种著作多次再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者,其中《中国哲学史》四卷本长期作为大学教材,获国家教育部特等奖。

他提出的“儒教是宗教”的论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总体认识和定位,对认识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重大基础性理论贡献,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思想界都公认中国无宗教,任继愈决定在“中国无宗教”这一他看来的谬论上有所突破。如果从当时世界思想界的形式来看,突破这一观点决不逊于从万马千军中杀出重围,因为不仅是外国的思想界认为中国没有宗教,就连中国的思想界,“中国无宗教”的观点也占据着“主流”。

目前,在学界,公认任继愈对中国哲学的最大贡献则是:他认为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并深刻而又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各阶层。他力图把中国佛教思想纳入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并认为,道教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决不下于佛教。

任继愈一生为人低调,刻意远离公众视线。没有醒目的桂冠,没有耀眼的光环,却因其“学”而著其“名”,不负“著名学者”之谓。任先生是寂寞和孤独的,与当今的“准大师”于丹、“大师”余秋雨自不可同日而语,即便与同一天辞世的另一位国学大师季羡林相比,也是冰火两重天。

任继愈始终记着熊十力先生的勉励:“做学问就要立志做第一流的学者,要像上战场一样,义无反顾,富贵利禄不能动其心,艰难挫折不能乱其气。”大半个世纪以来,任继愈正是如此身体力行。

9.下列各项对本文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任继愈先生一生为人低调,作者认为他与于丹、余秋雨不可同日而语,包含着对先生的赞颂和对于丹与余秋雨的轻视。

B.文章第二段对任继愈先生自然状况的介绍,尤其是对他所担任的职务的介绍略显多余,因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任继愈先生的学术贡献和治学精神。

C.任继愈先生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撰写与主编的多种著作多次再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者,正因如此,他成为被人仰慕的一代大师。

D.本文语言平实,学术气息较为浓厚。读者在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任继愈先生的一片赞美与崇敬之情。

E.他提出“儒教是宗教”的论断,突破了国内外思想界对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认识局限,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解析:A项,“包含着对先生的赞颂和对于丹与余秋雨的轻视”错。B项,“尤其是对他所担任的职务的介绍略显多余”错,这是为了表达中心的需要。C项,“他成为被人仰慕的一代大师”不仅因为他的学术成就和对培养人才的贡献,“更在于他一生谦恭平和,堪称学人典范”。

答案:DE

10.文章开头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使命,任继愈先生卓越的学术贡献和不倦的治学精神是对这两句话最好的诠释。”任继愈先生卓越的学术贡献和不倦的治学精神在本文哪些地方体现出来?(4分)

参考答案:治学精神:①勤奋治学,勇于创新,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②提倡沉潜笃实的学风。

学术贡献:①他撰写与主编的多种著作多次再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者;②他提出“儒教是宗教”的论断,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③整理传统文化资料,编纂、撰写了许多至今仍影响甚广的鸿篇巨著;④创办了《世界宗教研究》《科学与无神论》等杂志。

11.文章第三段作者列举了任继愈先生很多著作,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①照应标题,阐述一代宗师当之无愧的原因。

②用事实证明了任继愈先生为我国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和享有盛誉的原因。

③使读者了解任继愈先生不仅在哲学,而且在史学、佛学等领域中成就巨大。

④为下文任继愈牢记老师熊十力先生的勉励提供事实依据。

12.文章的结尾处写道:“做学问就要立志做第一流的学者,要像上战场一样,义无反顾,富贵利禄不能动其心,艰难挫折不能乱其气。”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你有何启示?(6分)

参考答案:含义:①做学问就要立志高远,有勇往直前的气概。②甘于清贫,不为利禄功名所动。③有百折不回、不畏挫折的信心。④正是有这种矢志不移的信心、不为利禄功名所动的努力与坚持,任继愈先生成为当之无愧的一代学术宗师。

启示:①我们要有远大的目标。

②要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的精神,有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

③要有战胜挫折和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④严格要求自己,有坐住冷板凳的毅力,学业才能进步。

三、语言文字运用(10分,每小题5分)

13.阅读下面文字,请用三个简明、结构整齐的短语来概括国家公祭鼎的历史意义,每个短语不得超过6个字。

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少先队员代表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勒石刻碑、铸鼎纪事的传统。设置国家公祭鼎纪念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首次国家公祭活动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符合传统礼制。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设置国家公祭鼎并永久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凝固社会记忆,都起到积极作用。

解析:这段话陈述的中心是“国家公祭鼎”,是从“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符合传统礼制”“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凝固社会记忆,都起到积极作用”三个方面去写的。

答案示例:体现国家意志,符合传统礼制,凝固社会记忆。

支一招

概括和筛选信息题的答题步骤

1.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

2.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

3.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敲定。

14.仿照下面画横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语意相关。

一个人要有梦想,梦想是让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梦想给了我们划破天穹的翅膀,让我们在广袤的长空中尽情翱翔; , ; , 。梦想,当然也让我们的心情更加灿烂。

解析:首先,仔细揣摩要仿写的句子的句式结构,同时注意其内容要求。其次,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答案示例:梦想给了我们驰骋草原的骏马,让我们在宽广的牧场上执鞭狂奔;梦想给了我们点亮黑暗的明灯,让我们在漆黑的世界里洞察万物。

四、写作(60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同样的风儿,同样的花儿,有人说:风含情,水含笑;有人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样的半杯水,有人说:太好了,我还有半杯水;有人却说:太糟了,我只有半杯水。这些不正是心态所致吗? 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审读材料时,必须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关键句:“这些不正是心态所致吗?”写作时要扣住“心态”来写。材料用面对同一件事物人们的心态不同这个例子,点明良好心态对人的重要影响。通过材料,我们不难把本次作文立意为“人要有良好(积极)的心态”。为了使作文不单调、空洞,我们还可以从“什么是良好积极的心态”“良好心态对人有什么样的积极影响”“怎样才能拥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人生不如意时如何做到从容淡泊”等几个角度来构思文章。

无论作为议论文还是议论性散文,都需要“过硬”的例子,而这些例子可从我们学过的文章中信手拈来。如《归去来兮辞》中的陶渊明,如果没有淡泊名利的心境,怎么可能“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如果没有安贫乐道的心态,怎么会“审容膝之易安”?又怎么能体味到别人享受不到的“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的“绿色”田园生活?再如陷于“乌台诗案”险些丧命的苏轼,如果没有豁达的胸怀,怎能写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旷世奇语?又怎能创造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放的意境?其实很多例子可以用在不同的立意中,只要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注意转变一下叙述的方式和角度,就能把不同的例子“扭”到不同的立意上去。

例文: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一句经典的广告词,它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健康、乐观向上和不屈不挠的心态,我们就能在人生道路上,少一些失败与烦恼,多一些成功与喜悦。

心态是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态度。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不无道理。我们面临问题的时候,为什么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会失败呢?这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心态。

心态对运动员尤为重要。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除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外,临战心态也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曾经在赛场上的惊天大逆转即可证明。在0∶2落后的的情况下,女排姑娘们调整心态,在已输两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战胜了对手。在冬奥会的赛场上,中国花样滑冰选手张丹、张昊在严重失误、脚踝受伤的情况下,仍不言放弃,继续比赛,最终取得了银牌的好成绩。他们的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奥运精神征服了观众,征服了国人。如果他们就此放弃比赛,那只能是承认自己不行,我们也不可能看到全场观众起立为之鼓掌的情景了。

运动员尚且如此,我们也应该学会以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心态面对人生。我们不能轻易向困难、挫折低头,我们只能去战胜它。如果我们畏惧它而放弃,这样的消极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司马迁身受宫刑,忍辱著书,终于完成鸿著《史记》;陆游、辛弃疾屡遭贬谪、排挤,仍至死不忘报国,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孙中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屡败屡战”,终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张海迪身残志坚,仍发愤学习,多部著作出版,她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历史已经证明,心态对一个人的人生多么重要。相反,有些人由于人生观的错误,遇事不能明辨是非,遇挫之后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最后只能为历史所唾弃,成为困难、挫折的囚奴……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前途无量,风华正茂,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只有始终不渝地保持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心态,才能克服困难,在人生舞台上挥笔舒展,尽情展现自我。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tu í p ǐ的篱l í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p àn 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x ìng ,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y ú y īn 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 《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zh ōu 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r ǎn ;漫màn 江碧透,百舸gě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li áo ku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zh ēng r ?ng 岁月稠ch ?u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 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a飞舟?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j ì li áo 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ì ch 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练习 【模拟试题】 一. 界碑 周京东 ①新兵被分到边防一线连队,起初个个都是很高兴的,因为从内陆一下子来到了边疆,一下子来到国境线上,首次看见外国,感觉是那样的新鲜,边境线上矗立着的那一个个哨所就像是一处处景点,全副武装巡逻的战士就像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那一块块界碑就像一面面永恒的风景。 ②新兵叶子到连队后,第一件事就是站在界碑旁“咔嚓咔嚓”让班长给照了一摞子照片,然后他将自己和界碑一起炫耀给了城里所有知道他的人,就连街道居委会主任吴大妈也没忘了寄去一张。日子久了,在叶子的眼里一切都变了,神圣的界碑不再是风景,只是块刻着国名的石头罢了。日子再久了,叶子就琢磨,3年的时间太长了,还不如早点跑回家算了,城市那么大,干点什么不行。就这样,今天踏着昨天的脚印,明天再踏着今天的脚印,在巡逻道上走了今天再走明天,成天连人影都见不到,肯定能把人弄傻了。 ③到了冰融雪化,漫山墨绿的夏天,叶子开始计划跑的事,他在脑子里形成了好几种方案,沿着连队下山的那条唯一的一条小路走,当然还不如不跑,因为累死也跑不过连队那辆吉普车。最后他选择了避开小路,走树林,翻过连队前面的山梁,斜插山下,然后再迂回到沟外30里远的小镇上的方案,这样大约需要半天的时间,叶子算计好后,在一个晴朗的早上,悄悄离开了连队。当连队发现后,那辆吉普车便真的加足了马力沿路追去。 ④叶子想跑却迷了路,走了半天只是翻过几座山,走过了几道梁,直到肚子饿得咕噜噜叫,他仍没有走出林海。叶子想返回部队,却不知道连队在什么方向,叶子心眼多,他不敢再走了。因为万一走进对面国家的树林,可就更毁了,想到这里,他浑身打了一个冷颤,他冷静分析了情况后,决定爬到山顶上去找巡逻道,这样他就有救了。就当他精疲力尽地爬到山顶上时,夕阳的余晖正好照亮了一块界碑,叶子一下子扑过去,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瘫在界碑旁。他依偎在界碑旁就像丢失的孩子一下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也就在此时此刻叶子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祖国。天慢慢黑了下来,叶子不能走也不敢走了,他只有等到天亮,等到巡逻的战友走来。天上很多的星星,皎洁的月光洒在树林里,树林发出黛绿的光。各种小虫在草丛里发出各种不同的叫声,叶子又突然感到边境竟然这样的美好。就连远处不时传来的野兽的叫声,叶子都没有害怕,因为他紧紧地依偎着界碑,他知道只要还在自己的国土上,就什么都不用怕。这一夜叶子想了很多很多。就在黎明到来的时候,他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每个人的大脑里都竖有一块界碑,界碑将对和错分开,人要做错事是很容易的,只需从界碑前迈脚走到界碑后。 ⑤叶子被巡逻兵带回连队后,上级给了他行政记过处分,他心服口服。3年后,叶子退伍时,档案里装了一张三等功表和两张优秀士兵卡片。 选自《春风》1997年第11期1. 界碑的形象在叶子的心目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变化: 原因:

优化教学方式,使高中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优化教学方式,使高中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应是一种享受,在教师的艺术化教学中感悟语言的精妙和文学的神圣。语文教师应通过优化教学方式,让高中语文课堂妙趣横生,充满无限魅力。 标签:语文;优化;趣味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极其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要立足于高中生的实际,切莫以简单的情境糊弄学生,否则的话,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例如,在《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就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因为高中生不是面对几幅荷花图片就可以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真正的情境应该在语言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中去构建。针对这篇文章而言,教师可以配乐吟诵一首抒情化的小诗,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彰显了教师的文学素养,又可以将这种素养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当学生深受感染后,再让学生去配乐朗读这篇文章,他们会将自己的那份情怀与作者朱自清的情感相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中,师生才能完教与学的任务。 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立足于学生实际,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使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一种敬畏和崇拜感,也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诗意朗读,调剂语文学习的味道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把钥匙,没有朗读,就无法开启语文学习的精神之旅。高中生在把握朗读节奏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他们懂得在朗读中渗透自己的情感,并且可以通过朗读增强自己的语感和语言表现力。教师在这方面要关注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可以采取教师范读或者是学生自读两种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相信未来》这首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通过深情的范读,使学生初步感受这首诗歌中体现出的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给学生的内心带来一种进步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而在学生自主朗读的时候,对于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和朗读技巧,教师要做出相应的指导,如“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句诗的朗读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注意“依然”一词要读出自信、慷慨之感,“失望”千万别重读,“美丽”要读出温馨的感觉,而“相信未来”不用重读,要缓慢地读出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趣味性,教师可以采取小组间朗读比赛的形式,让小组间互评。 诗意的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道调味品,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及体系

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及体系 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及体系 教学质量检查与考核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便于教学质量检查工作的开展,特制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准及体系。 一、评估对象 全体任课(辅导)教师 二、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结构 (一)课堂教学(二)教案(三)作业批改(作文、课堂练习、辅导记录、培优生、学困生跟踪记录)(四)学生成绩 三、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一)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评估,可以研究检查教育的目标、学科或模块教学目标以及章节教学的具体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从而探索课堂教学的合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使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果更科学、合理,在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中,最后综合评估标准按定性的描述分为四个等级:优秀(100---90分)良好(80-89分)及格(79-65分)不及格(60分以下) (一)课堂教学评估指标: 1、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1)、教学法的基本理念2)、教学情境的创设3)、教学内容的处理4)、教师素质 2、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1)、学习的自主性2)、学习的探究性3)、学习的合作性 3、教学效果 (二)教案评估指标:

1、教学目标 2、重难点把握是否准确 3、教学过程 4、教学进度 5、教案书写 6、教学反思 (三)作业批改。批改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教师严格批改制度,批改作业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作业批改采取“重点突出,有所侧重,师生互动,全批全改,每批必改,每改必批”形式。尤其对于潜能力的作业情况,教师要因人而意,因材施教。 作业批改评估指标: 1、作文 2、课堂练习 3、指令性作业 4、培优生辅导记录 5、学困生跟踪记录 (四)学生成绩 各学年教学质量标准:及格率:1-2学年达到100%,3-4学年达到98%,5-6学年达到96%。优秀率:1、2年级达到60%以上,3、4年级达到50%以上,5、6年级达到30%以上。平均分:1、2学年达到90分以上:3、4学年达到85分以上;5、6学年达到80分以上。 根据县教育局制定的《安图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办法》,制定本校的教学成绩评估体系。 按照过去的方法计算出班级的各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填入成绩横向对比表。 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 1、以上一次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样本,以下一次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本体,对各班级的教学质量进行比较评价。 2、按照各年级、各学科的评价标准,先计算出各学科的得分,再计算出各年级的得分。 3、各学科分数的计算方法: (1)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A、本体的平均分差-样本的平均分差=0,得分=权重分 B、本体的平均分差-样本的平均分差>0,得分=权重分+加分

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必修一)汇总

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分析(必修一) 我省我市从今年秋季开始,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高一语文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对于这套新教材,不少教师还较陌生。如何使用好这套教材,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又能切实保证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课题。本人学习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照人教版语文教材,对苏教版教材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从宏观整体和微观具体认识、分析、使用好这套教材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贯穿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 三大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五方面目标: 积累·整合----知识、能力的积累与融会贯通,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感受·鉴赏------建立在知识基础上整合而形成的语文基本能力。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思考·领悟----感受鉴赏基础上的深层次提升、吸收和内化(人文与知识)。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应用·拓展------实现在实际生活中的语文应用目的。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学习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发现·创新----更高层次上的目标(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专题训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妹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妹,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

浅谈如何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6-08-04T10:25:51.480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6期作者:王雅琴[导读] 优化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作者特作以下探讨,以期为高中语文课堂优化做出自身贡献。 王雅琴(四川省天全中学四川雅安 625500)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作者特作以下探讨,以期为高中语文课堂优化做出自身贡献。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科性质课改内涵革新理念举措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6-040-02 伴随着新课改稳步推进。各级学校改革力度逐步加大,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内在需要,而且还贴进语文学科特点。新课改变革传统教育模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然而改革涉及的方面众多,我们每个教师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勇于革新,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改革获得实实在在效果。 一、高中语文教师应精准把握学科性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交际是对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涵盖听说读写等方面。交际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运用的。形式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等,交际在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涉及古今。伴随着现代科技技术飞速发展,语文交际作用不应被削弱,反而还需要加强。语言文字的学习、情感培养和情操的陶冶都是语文重要目标。因此,语文是承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这是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所在。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很难做到这两者和谐统一。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夯实学生学习基础还要关注学生情感熏陶。换言之就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促使他们通过运用语文这个工具来接受实现文化熏陶。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价值观引导,不仅要增强他们语文能力更要教会他们如何为人处世。在言谈举止方面收到感染和熏陶。 二、高中语文教师应精准把握新课改内涵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这也是新课改秉承的教育理念之一。作者认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学科需要贴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关注不同层次学生读学生客观需求,满足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他们主动探究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上都应立足于这个原则,为此,将探究性学习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行房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在探究学习模式中往往涉及两大因素,那就是过程和结果、氛围和形式。一般而言,结果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知识、养成技能和情感丰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氛围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多种具体问题。形式是学生采取哪种方式进行语文学习。此外,作者认为:天哪就行学习可以发生在特定氛围中,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亲身实践、语言表达等活动,继而获取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过程。这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 三、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1 教师教学行为应积极转变。作者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角色向教学活动引导者和组织者进行积极转变。积极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将教学活动视为学生积极构建的过程,积极转变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方式,秉承以活动促进步的新颖教育观。此时,我们语文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评判者和课堂活动引导者和人构建者,在一种轻松和谐学习氛围中,学生心理负担极大放松,他们会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姿态投入语文学习中,继而增强自身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 2 勇于质疑。常言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发问是增强学生探究的有效途径。一般而言,学习过程就是从无疑到有疑的过程,只有在疑问趋势下,学生才会积极探究,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发问意识,引导他们踊跃发言,促使他们在探究中获取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应因势利导,切忌将标准答案告知学生,以便舍本逐木。 3 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我们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时,应引导学生从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打破思维定势,敢于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继而有效发现问题。当问题发现以后,我们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梳理问题,构建适宜思维拓展的氛围,继而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当然,这种氛围构建应具有开放性,以便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 4 新课改下的探究性学习,我们语文教师应善于抓住疑难问题,以便促使学生探究疑问,突破疑问和总结经验和教训。 5高中语文教师应将学生创新纳入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行为优劣和教师评价息息相关。在语文教学中,作者格外关注教学评价的重大引导作用。想方设法增加创新在教学评价中的地位和比重。只有这样,学生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四、构建高效课堂举措 解放思想和增强教师主动性,继而促使他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为此,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将课堂学习权教学交给学生,以便增强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在上课前作者时常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在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趁机导入新课;在上课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借助与工具室解决词汇障碍,通过一些生词的学习和训练,强化学生记忆,此外,将问题教给学生继而启发他们思维,此外还要关注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2 将课堂学习权教给学生增强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作者时常让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我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对于那些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专门化辅导,师生一块备课。一块查阅工具书,一块回答问题,为了优化课堂教学,作者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以便充分激发学生学生积极情绪参与学习过程,此时,学生不仅积极主动而且提升了多种能力。 言而总之:以上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教学体会,由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和认识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同仁不吝指教。 参考文献: 1张希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3期 2王艳明;;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10期 3山东省容成市第六中学杜桂凤;反思高中语文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5年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现代文词语解释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现代文词语解释 1.独立:独自站立。立:站。 2.寒秋:即深秋,深秋已有寒意。 3.湘江: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南的海洋山,长817千米,流经长沙,向北流入洞庭 湖。 4.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5.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 6.万山:指湘江西岸的岳麓上和附近许多山峰。万:表示多。 7.红遍:指岳麓山区枫林茂密,秋来经霜,山山变红。 8.漫江:满江。 9.碧透:江水碧绿,清澈见底。透:极,与“遍”互文,都是副词。 10.舸: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11.争流:争着行驶。 12.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13.长空:广阔的天空。 14.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15.浅底:水清澈见底,显得钱,不是真的浅。 16.万类:万物。 17.霜天:秋天。 18.竞:争着。 19.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20.寥廓:之宇宙的广阔。 21.苍茫:旷远迷茫。 22.主:主宰。 23.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这里指盛衰。 24.携来:携:同,来:助词。 25.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 26.峥嵘:原是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 27.稠:多。 28.恰:当,正当。 29.意气:意志和气概。 30.挥斥:奔放。 31.遒:强劲有力。 32.指点:评论。 33.江山:指国家。 34.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35.文字:即变革。 36.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 37.万户侯:汉代封建统治者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 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 38.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39.击水:指游泳。 40.遏:阻止。 41.飞舟:飞快前进的船只。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设计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 欢迎分享!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设计 一、自我介绍: 我姓*,是本班的语文老师,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语文。 二、介绍高中语文 (设计的目的:让学生知道语文是什么,弄清学了十几年的语文是什么,有利于学生在总体上感知语文,从而有了方向。并且明确新课标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1、我们既然要一起走过这一年,或许要更多的时间,那么就有必要弄清 什么是"语文"。那什么是"语文"? 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发表一下高见 国语国文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 明确: 50年代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就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听、说、读;写) 2、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呢?

高考只考三门:语文、数学、英语。高考中很重要。语文不好,其他学科也很难学得好。学习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因为语文而高考失利的例子太多了。 书本虽重要,但切不可囿于书本,要走出去。"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中,语文是无所不在的。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语文(说话,交谈,看书,读报,逛街,娱乐,写作,思考等等) 3、怎样学好高中语文呢? 缘:中国有句俗话"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而我更喜欢把教师职业比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这就是老师今天讲的第一方面:惜缘。[接下来和学生聊了自己一些以前上课的故事] 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同学们应该主动去体验和发掘语文的乐趣。 1.字趣。语言中的每个字或者是每个标点的变化都会幻化无穷的乐趣。 外国记者讽刺说:对牛弹琴。周恩来回敬道:"对,牛弹琴!" 2.句趣。欣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因为此诗此句而出名。"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耐人寻味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可修改).doc

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训练 (一)、分层级赋分选择题突破要领 明确各分项的设误形式 ▲有分值项各项特点 1 分值项:(有小错误)①信息有偏差②信息有遗漏③以次充主 2分值项:(无错)(①信息表述比较概括②信息量比较少③难度较小) 3 分值项:(无错)(①信息表述比较精确②信息量比较多③难度较大) ▲ 0 分项常见的陷阱 主要在人物(主要是传主)、事件上设陷阱。 ★人物:张冠李戴(对象) 行为有偏差(行为) 曲解观点或建议(语言) ★事件:张冠李戴(对象) 篡改时间或时态(时间) 以偏概全(范围) 绝对化(程度) 曲解原因、篡改结果、因果倒置(因果) 总结: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选择题解题指导 步骤:读原文——找原句——比原意不管是0分项、1分项,还是2分项,或3分项,我们都要根据选项内容找到文本对应句子,细心比较,来确定选项内容原文意思是否相符。策略:用排除法,先排除0分题选项,再排除 1分题选项,最后验证正确选项是否正确。排除0分选项时,要特别留意人物(言行、观点等)、事物(时间、因果等) 二、真题训练 1、达尔文的拖延 斯蒂芬·杰·古尔德 ①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儿》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赛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②通过历时5五年乘坐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应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③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④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

试论如何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试论如何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13-05-28T11:31:54.280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3月总第112期供稿作者:密春燕 [导读] 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学不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密春燕河北省清河中学054800 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写景的文章时,就可由文章内容灵活地进行扩展:可以用画面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关注旅游广告语;可以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和父母游览了哪些旅游胜地;还可以以亲近自然的形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进行一次对话,把想对大自然说的话无拘无束地说出来,把收集到的一些有景点特色的广告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就和家庭、社会、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面对初中语文教材的这一改编,我们教师应主动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课堂促进者”,让语文课成为“大语文”的舞台,洋溢着文学的气息。以语文《在山的那边》是告诉学生:要有目标、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最后一定可以看见“大海”。这一课对于我们山里的孩子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从小生活在山里的他们,也特别向往着走出山沟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对于鼓舞他们认真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则告诉了孩子们:不要看着远处的目标感到畏惧,我们要着眼于眼前,克服现在的困难,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最后成功永远属于我们,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熏陶。相信只要肯去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就能很好地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去感染学生。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材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是那样壮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彰显的正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屈意志;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闪耀的正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惊人智慧……如何将这些材料中的人文素养加以深化,除了阅读理解之外,借助其他艺术手段也可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增添色彩。毕竟,文学作品的艺术享受如果只凭口舌传达,未免太过抽象,但如果借助音乐(录音)、网络图片、多媒体教学等直观艺术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功能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如《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表现对封建社会的憎恨与小提琴名曲《化蝶》又是多么相近。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本来就是相通的。语文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充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加深学生对教材中人文素养的理解和吸收。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古诗词的背诵、默写、属对、涵咏和顿悟,这些方法符合汉语文学习规律,是行之有效,我们应大力继承。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老师们很重视在课堂上让学生诵读、吟咏、背诵、默写,强化积累,增强文言语感,让学生得到传统经典的熏陶,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语文课堂训练,活化语文教学。语文课堂训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语文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不能为传授而传授,应结合练习进行。语文训练方式多种多样,如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训练等。几乎每一节语文课教师们都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了适量的训练任务,让课堂活跃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设计的活动大都是“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 丰富语文课外活动,也是新课标多次强调的。在构成语文素养的诸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核心因素。说到底,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通过他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来,而且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语文能力,能读会写,善于吸收和表达,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语文能力的形成也是如此。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学不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在构成语文素养的诸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核心因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通过他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来体现,而且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语文能力,能读会写,善于吸收和表达,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质量评估

教学质量评估分析报告 结束了为期将近三个月的教育实习,收获很多。我实习的学校是平利县中学,班级是高一(16)班,在实习期间,学校进行了两次月考,因为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教学实习科目是语文,所以下面我就高一(16)班第二次月考(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考试情况做一次详细的教学质量评估分析。 一、考试班级基本情况介绍 平利县中学高一一共有十六个班级,两个火箭班,八个重点班,六个普通班。高一(16)班是高一年级的最后一个班级,属于普通班。全班一共有57名学生。男生28名,女生29名。他们是按照中考成绩分的班,因为是普通班,所以班级的整体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的自制能力也较差,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相较于前面重点班而言,也不是很好,但和后面六个普通班比较,平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积极发言,也有不少喜欢学习和学习好的同学,并且他们也带动了班里的其他学生。在第一次月考结束后,他们在六个普通班中总体成绩排名第三,语文成绩排名第二。总体而言,高一(16)班学生对于学习还是很重视的,虽然他们基础差一点,但每个人都有着不断努力坚持不懈的奋斗之心。 二、试题情况分析 现在的语文考试题型都依照高考语文题型模式进行考查,满分是150分,分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属于阅读题,共70分,一共有三个大题。题型包括:第一大题是现代文阅读(1-3题),其中有三个选择题,每个是3分,分值一共是9分。第二大题是古诗文阅读,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言文阅读(4-7题),有三个选择题和三个句子翻译题,选择题一个是3分,翻译题前两个是3分,最后一个是4分;第二部分是现代诗歌阅读(8-9题),分别有一个5分和6分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名句默写(10题),一般有三个小题,有六个空,每一空是2分,一共是6分,第二大题的分值一共是36分。第三大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11题),有四个小题,一般是一个选择题和三个问答题,选择题是5分,中间两个问答题都是6分,最后一个问答题是发挥思维的题,是8分,第三大题的分值一共是25分。第二卷属于表达题,共80分,一共有两个大题。第一大题是语言运用和表达(12-16题),共20分。有五个小题,三个选择题、一个消息语言概括和写对联题,选择题包括成语选择、病句判断和选择句子是否恰当的题。选择题一个3分,后面两个题分别是5分和6分。第二大题是写作,共60分。 这次的语文考试试卷题量适中,学生基本都能在考试结束前十五分钟完成试题,有充足的时间查漏补缺。难易程度属于中下程度,不是很难,所考的知识点

(完整)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全解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全解 第一单元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单元概览】 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选编的7首中国诗歌,2首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九首诗的主题可以用一个“情”字来贯穿:《沁园人?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错误》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阅读时,把握这些贯穿全诗的情感线索,每一首诗的内容和形式就不难理解了。在学习中,我们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并通过对诗中意象的分析,去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诗歌,也都是意象运用的成功典范。对它们思想感情的理解,离不开对诗中意象的分析。意象,就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象是客观事物在人心灵中的投影,是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诗歌的情感表态一般都要借助意象。我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意象如“明月”、“杨柳”、“秋风”、“斜阳”等,其内涵早已超越客观事物本身,而在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中积淀了强烈的主观感情。读者在作品中一看到这些词语,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掀起心中情感的波澜。 【方法指要】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现代诗歌基本体例及表现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在阅读鉴赏中,能感受诗歌的形象,品味它们的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要做到这些比较深层次的阅读要求,就需要我们对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对作品进行真正的阅读鉴赏。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现代诗歌鉴赏的原材料,一般有两大来源:一是现代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将风力视为最洁净的发电技术之一,但是就风力发电而言,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出电能;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可是,通常电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无法存储。虽然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缩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像别的发电方式那样,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目前,德国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早在1978年,德国下萨克森州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两个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的储气站是两个废弃的盐矿矿井。这两个储气站的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最大承受力为70巴,足够供功率290兆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除此以外,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也有一个类似的电站,据说美国将要对其进行改造,并将建造一系列新型空气发电站。 目前,能源专家对空气发电前景看好,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外,也是一种洁净能源的获取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为保证能提供充足的电能,一般在设计风力发电站时需考虑各种因素,如,建造一个50兆瓦的电站,并不是说由50台1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简单并联,这只是指在最佳风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但如果风速降低,其功率可能只能达到25兆瓦,因此,建造时需要安装100台风力发电机,这样,即使在风速较低时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风速高时,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是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如果该技术能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7.下列各项对“空气发电”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气发电就是把空气压缩,进行存储,到需要时再使用的一种发电技术。 B.空气在排放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C.空气发电技术虽然已在某些国家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但现在仍然少有人问津。 D.空气发电是最洁净的发电技术之一,没有任何污染。 8.下列不属于设计风力发电站时考虑因素的一项是() A.建造一个50兆瓦的电站,在最佳风源的情况下,需要50台1兆瓦的并联的风力发电机。 B.建造一个50兆瓦的电站,需要安装100台1兆瓦的风力发电机。 C.建造地下储气站,是为了防止风速过高时出现电力过剩的现象。 D.建造风力发电站要考虑风速的高低,以保证提供充足的电能。 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一样,都是利用空气发电。 B.空气发电前景虽然看好,但它目前只能作为应急电站。 C.一旦矿物能源耗尽,空气发电就会成为人们的首选。 D.空气发电技术已经被人们掌握,但由于其发电成本高,现在难以普及。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核电站或热力电站采用将水压缩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来调节发电量。 B.在德国和美国已经并网发电的空气电站,从经济角度看非常合算。 C.如果空气发电与风力发电组合使用,从经济角度看与热力发电不相上下。 D.空气发电技术的普及使用,对环境保护将会起很好的作用。 (一)科技说明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①科技说明文阅读理解近年来题型比较稳定,一般为四道选择题,但不排除类似北京05春招题的主观题形式。 ②选材去年为自然科学类的材料,今年有可能选社科论文。 详解:

浅谈如何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如何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改革的重点。当前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忽略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与新课标的理念相违背。新课标理念审视下的阅读教学宜采用问题式、体悟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为了彰显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目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另一个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和人格的健康发展。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译码、加工和处理。从这点来看阅读教学不仅能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可感的形象及作者的感情。这样的教学本应一举两得,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恰恰相反――学生对阅读课并不感兴趣,以至认为学习语文是痛苦的。结果学生没能获得应有的语文阅读能力,更不要说什么人文性的熏陶了。反思

新课改以来的阅读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继而可以探寻一些优化阅读教学的新的策略。 一、阅读教学重在培养高中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常常对自己感兴趣的事自觉投入,主动克服困难,阅读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培养高中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需要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就是培养高中生阅读能力最好的舞台。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方法,语文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教学,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给高中生耳目一新的课堂学习感受,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高中生积极地投入,自觉地学习。不仅要教给高中生阅读知识,更要培养高中生的阅读能力。高中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阅读教学效果,这是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所证明的。我们要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对高中生进行课前激趣,要精心设计教学导入,利用新颖的教学环节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教阅读内容的情境,通过恰当的方式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应地情境。让学生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阅读教材产生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理念中强调教师要“授之以欲”,也就是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