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诺贝尔获奖者

诺贝尔获奖者

诺贝尔获奖者
诺贝尔获奖者

1980年化学奖

W.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1932—) 美国人,第一次制备出混合脱氧核糖核酸P.伯特(Paul Berg,1926-) 美国人,建立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桑格(Frederick Sanger,1918—) 英国人,建立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

弗雷德里克·桑格

Fred Sanger photographed at the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

出生1918年08月13日(93岁)英格兰,格洛斯特郡

国籍英国

研究领域生物化学

母校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

获奖

诺贝尔化学奖 (1958年

)

诺贝尔化学奖(1980年)

弗雷德里克·桑格,OM,CH,CBE,FRS(Frederick Sanger,1918年8月13日-)是一位英国生物化学家,曾经在1958年及198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第四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以及唯一获得两次化学奖的人。

蛋白质与DNA序列研究

桑格在1955年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完整地定序出来,同时证明蛋白质具有明确构造。他利用自己新发现的桑格试剂[1],也就是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将胰岛素降解成小片段,并与专门水解蛋白质的胰蛋白酶混合在一起。再将一部分混合物的样本置放于滤纸的一面,并利用一种色层分析方法来做进一步的实验,首先他将一种溶剂从单一方向通过滤纸,同时又让电流以相反向通过。

由于不同的蛋白质片段有不同的溶解度与电荷,因此在电泳后,这些片段最后会各自停留在不同的位置,产生特定的图案。桑格将此图案称为“指纹”;不同的蛋白质拥有不同的图案,成为可供辨识且可重现的特征。之后桑格又将小片段从新组合成氨基酸长链,进而推导出完整的胰岛素结构。因此得出结论,认为胰岛素具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这项研究使他单独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75年时,桑格发展出一种称为链终止法(chain termination method)的技术来测定DNA序列,这种方法也称做“双去氧终止法”(Dideoxy termination method)或是“桑格法”[2]。两年之后,他利用此技术成功定序出Φ-X174噬菌体(Phage Φ-X174)的基因组序列。这也是首次完整的基因组定序工作。他所发明的技术比起当时其他方法使用了较不具毒性的材料。主要是先进行PCR,利用DNA引子和DNA聚合酶使DNA链得以展开复制,再利用双去氧核苷酸(dideoxynucleotides)来终止DNA链的合成。实验会使不同序列的DNA带有不同长度,使其得以经由电泳来做分析。

这项研究后来成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研究得以展开的关键之一,并使桑格于1980年再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与桑格合作研究的沃特·吉尔伯特,以及另一团队的保罗·伯格(Paul Berg)也一同获奖。第二座诺贝尔奖使他成为继玛莉·居礼、莱纳斯·鲍林,以及约翰·巴丁之后的第四位两度获奖者。到了1979年,桑格又与吉尔伯特和伯格一同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Louisa Gross Horwitz Prize)。

近年影响

桑格于1982年退休,英国的维康信托基金会(Wellcome Trust)和医学研究理事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于1993年成立了桑格中心(Sanger Centre)[3],这座研究机构现在称为桑格研究院(Sanger Institute),地点位于英国剑桥,是世界上

进行基因组研究的主要机构之一。2007年,维康信托提供英国生物化学学会(British Biochemical Society)一项补助,使其为桑格从1989年以后的实验研究纪录进行建档及保存。

吉尔伯特

Walter Gilbert

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美国生物化学家,1932年3月21日生于美国波士顿。他195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57年获剑桥大学数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到哈佛大学讲授物理学,1964年任生物物理学副教授,1968年任生物化学教授,1972年任美国癌症学会分子生物学教授。由于他研究出测定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等链状分子中核苷酸顺序的方法,因此,他与P·伯格、F·桑格共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保罗伯格

姓名:伯格(Paul Berg)

简历

伯格(Paul Berg),美国生物化学家,1926年6月30日生于美国布鲁克林。伯格194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学院,1952年获西部保留地大学生物化学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在哥本哈根进修,后于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任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教授。他在研究分离基因的过程中,设计了多种方法,以在选定位点分裂DNA分子并使该分子的片段连接到病毒DNA或质体上,然后使DNA或质体进入细胞或动物细胞。外来DNA被结合到宿主细胞中去,并使宿主合成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合成的蛋白质。最早的重组技术实例之一便是育成含有编码哺乳动物激素的基因菌株。他因研究出DNA(脱氧核糖核酸)重组体技术而与桑格、吉尔伯特共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故事

保罗伯格(Paul Berg, 1926-)1926 年 6 月 30 日出生于纽约。早年他的父母由俄国移民来到美国, 父亲是服装制造商。在他上高中时, 因阅读《阿罗史密斯》和《微生物猎人》引发了他对微生物学和生物学的兴趣。他参加学校的科学俱乐部, 在实验室管理员沃尔夫夫人的指导下, 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 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培养了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使他产生了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强烈愿望。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下, 他不断地学习, 朝着预定的目标努力。1943 年, 他考取宾夕法尼亚大学, 因为战争爆发, 他参加了美国海军。战争结束后, 他又回到该大学继续攻读学业。1948 年获生物化学硕士学位, 1952 年获凯斯西部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在丹麦的哥本哈根细胞生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一年。 1954~1959 年, 在华盛顿大学, 他先跟随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从事癌症的研究, 后做微生物学的助理教授, 以后升任副教授。1959 年在斯坦福大学任副教授。1969~1973 年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 1970 年被聘为该大学威尔森级教授。1985 年任该大学贝克曼分子生物学和医学中心主任, 期间任癌症研究中心的分子生物学系资深教授。 2000 年至今任贝克曼分子生物学和医学中心名誉主任和资深教授。在伯格的早期研究中, 他先后师从于两位导师: 丹麦的赫尔曼·卡尔卡(Herman Kalckar)和美国的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 他们都是非常有创造力的学者, 对伯格以后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这两所实验室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在卡尔卡实验室, 伯格与他人合作发现了在形成三磷酸核苷酸过程中起作用的一种新酶——核苷二磷酸激酶, 它能把核酸的前体物转化成活化的三磷酸形式; 在科恩伯格实验室, 他发现了一种未知的化合物: 酰基腺嘌呤核苷酸。它是由脂肪酸、ATP 和辅酶 A 形成脂酰辅酶 A 的一种中间产物。他还发现, 这一反应也是氨基酸被激活为酰基腺嘌呤核苷酸的重要方式。这时, 他开始逐渐地将注意力由经典的生物化学转到分子生物学方面, 并专心于探索基因和蛋白质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 1959 年, 伯格进入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 期间, 有一年时间在Salk学院与R. 德尔布吕克采用SV40 病毒和多形瘤侵染哺乳动物的实验研究。SV40 病毒

是一种DNA肿瘤病毒, 它可使猴患肿瘤。 DNA肿瘤病毒吸附于寄主细胞膜, 进入细胞后核酸脱去外壳, 病毒DNA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寄主基因组中, 且随寄主DNA一起复制, 使哺乳动物细胞发生癌变; 另外它也能在寄主细胞中独立存在。按照伯格的设想, 它原打算用致瘤的猿猴病毒SV40 将外源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中, 但当时没有被分离出来的哺乳动

物基因, 所以要想将外源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的设想看来是不可能的。但他认为, 不久的将来会有许多哺乳动物的基因被分离出来, 所以他首要的任务是要设计出一种在体外

能将两种不同的DNA分子连接在一起的方法。要想在体外对DNA进行操作, 必须要有操作的“工保罗·伯格 (Paul Berg 1926 年—) 1488 遗传 HEREDITAS (Beijing) 2006 28 卷具”。“工具” 的发现对重组DNA技术的实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970 年, Smith和Wilcox在流感嗜血杆菌(Haemopilus influenzae)中分离并纯化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 Ⅱ, 使DNA分子的切割成为可能。 1972 年, Boyer实验室又发现了EcoRⅠ的核酸内切酶, 它能识别特异的DNA序列, 并对其进行切割。1967 年, 世界上有 5 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发现了DNA连接酶, 这种酶能够参与DNA裂口的修复。1970 年, 美国的Khorana实验室发现了一种具有更高连接活性的T4 DNA连接酶。 20 世纪 70 年代, 伯格有了一张基因图, 它清楚地表明寄主细胞 DNA 中 SV40 插入的位置、顺序和每个 SV40 基因的行为。他利用SV40 的 DNA 和λ噬菌体的 DNA, 因为λ噬菌体具有在大肠杆菌中独立复制的特性, 他想将两种 DNA 拼接成一个新的 DNA 分子。他和他的同事使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 DNA, 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 然后用连接酶将其重新组合, λ噬菌体就会有 SV40 的

一个或几个基因。采用这种方法伯格将不同的 DNA 分子在体外连接了起来。接着他试图用这种重组的 DNA 分子感染大肠杆菌, 研究只可能来自 SV40 基因在该大肠杆菌中产生的新蛋白质。1971 年夏天, 伯格的一个学生参加了有关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的学术会议, 她在会上提到伯格上述设想, 会议主持人普赖克听到这个想法大吃一惊。普赖克随即打电话给伯格, 提醒伯格要慎重考虑。伯格接受了普赖克的建议, 决定终止导入大肠杆菌的实验, 由此引发了重组 DNA 分子的大讨论。如果当初伯格没有听从普赖克的建议, 继续实验, 他也会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他们拼接的重组 DNA 分子不能在大肠杆菌中复制, 这是由于SV40 DNA 恰好插入在λ噬菌体 DNA 起复制功能的片段上。1973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 S. N. 科恩和 H. W. 博耶等人开始寻找一种经酶切后仍不丧失本身复制能力的质粒。经过努力, 他们终于找到了这种理想的质粒载体—pSC101, 这个质粒既有控制它本身复制的区域,

又有一个抗四环素的区域。科恩领导的小组将质粒 pSC101 和质粒 R6-3 在体外用限制性内切酶 EcoRⅠ切割, 连接成新的重组质粒, 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中, 得到了表达。这是基因工程发展史上第一个实现重组体转化成功的例子。基因工程从此诞生。基因工程是在体外对 DNA 分子进行切割和重组, 并使它们在适当的细胞中增殖的遗传操作。这种操作可把特定的基因组合到载体上, 并使之在受体细胞中增殖和表达。因此它不受亲缘关系限制, 很容易打破不同的物种之间的限制, 可以根据人们的目的和意愿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

特性, 甚至创造新的生命。伯格是基因工程的开拓者和创始人, 他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帮助和促进建立了重组 DNA 技术的准则。他在基因工程建立初期就认识到把癌基因植入大肠杆菌的危险性。大肠杆菌普遍存在于污水或人体中, 如果重组的大肠杆菌逃离实验室, 就可能导致癌症发病率的上升。伯格想到其他的实验室也会制造出这种危险的重组有机体。从 1973 年开始, 伯格召集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 出于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开展了一场关于这一技术的实验室安全性和潜在危害的讨论。于是许多社会人士、政府官员、甚至科学家发出呼吁, 要求制定法则, 限制基因工程的发展。 1975 年, 在美国国家卫生院的支持下, 在加州阿西洛马召开了国际学术会议, 研讨这一问题。当时, 科学家的主导意见是: 最好研究制定出一套办法, 既不阻碍科学本身的发展, 又能限制它对人类的危害。会后, 美国国家卫生院起草了有关实验室的防护准则——“通用重组 DNA 分子研究准则”。 1976

年, 该准则公布。此后, 这场争论扩大到社会上, 引起公众的注意。但由于与这一问题有关的科学研究进展迅速, 经过科学人员连续两年对研究人员粪便的检测, 均未发现实验所用的大肠杆菌和质粒。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室内的危害并非人们原来估计的那么严重, 准则规定逐渐放宽。 1977 年, 美国生物化学家博耶(H. W. Boyer)等用重组 DNA技术完成了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他们把一个编码人体脑激素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并使之表达, 成功地使细菌合成出了人脑激素。这是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的生长激素的第一个成功的例子, 也是真核生物的人造基因首次在原核生物中的表达, 这一成果的取得大大增强了人们对基因工程的兴趣和信心。从此基因工程迅速地发展起来。伯格在 1980 年因对重组 DNA 技术的根本性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另外, 他还赢得了多项荣誉, 如1959 年获美国化学学会的伊莱·利利奖; 1980 年获拉斯克医学研究奖; 1983 年获国家科学奖等等。伯格还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 他还是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癌症学会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委员和顾问委员、人类基因组计划国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他一直都在研究重组 DNA, 还为揭开艾滋病之谜做出了努力。

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

克卢格(A.Aaron Klug,1926~)

英国化学家,1926年8月11日生于立陶宛。他3岁随父母迁居南非。他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原拟攻读医学,后以科学学士毕业。然后人开普敦大学攻读晶体学博士学位,在获得硕士学位后,接受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研究员职位,1953年在该院获博土学位。后在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任研究员,从事烟草花叶病病毒及其他病毒结构研究,1958年成为该院病毒结构研究室主任。1962年受F·克里克(该年获诺贝尔医学奖)之邀回剑桥,成为该校医学研究理事会的成员。1982年因研究病毒及其他由核酸与蛋白质组合而成的粒子的立体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克卢格在生物学上的发现与他自己发展的晶体学电子显微镜技术有关,用它可拍摄一系列不同角度的电子显微照片,组合后成为粒子的立体影像。克卢格1988年被封为爵士。

克卢格把X射线晶体学和电子显微镜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分析技术,并用这种技术揭示了病毒和细胞内重要遗传物质的详细结构。他所发明的这种技术称为像重组,是把一种结晶物质的电子显微照片置于激光下曝光,当激光照在底片的图象上时,它便发生衍射或散射,再用这无数小点形成的图样制出比电子显微照片上的图象更详细的图象来。他利用晶体的各个

“面”的若干个这样的二维图象,形成一个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立体图象。此技术可用来研究那些由于太大而不能用X射线晶体学来研究的结构。克卢格用此技术已经确定,杆状烟叶花叶病毒是由100多个圆片以核糖核酸为中心堆叠而成的。他还指出,这些“球形”病毒的图象,同能引起小儿麻痹症和疣的病毒一样,它们的结构都有20个面。克卢格及其剑桥大学的同事们还研究了转移核糖核酸的螺旋结构及其在动物细胞中的作用。近年来他正在帮助别人研究核小体微粒的细微结构。他由于在测定生物物质的结构方面的贡献而获得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

梅里菲尔德

梅里菲尔德(Bruce Merrifidd),美国生物化学家和教育家。他在20世纪50和60年代发展的革新方法,是基于构想多肽合成的关键在于将第一个氨基酸固定在不溶性固体上,其他氨基酸随后便可一个接一个地连于固定端,顺序完成后所形成的链即可轻易地与固体分离。这一过程可利用机器操作,经证明效率很高。在激素和酶等物质的研究上,以及在胰岛素等药物和干扰素等物质的工业生产上有重大意义。梅里菲尔德因发展出这种依预定顺序合成氨酸链或多肽的简单而巧妙的方法,而获得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Robert Bruce Merrifield 1921~2006),美国生物化学家和教育

家。

1921年7月15日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思堡。1943年梅里菲尔德毕业于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1949年获该校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同年他到纽约市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现洛克菲勒大学)工作至今。梅里菲尔德自1953年起,多年从事蛋白质化学的研究,主要研究多肽(见肽)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合成的生物活性多肽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1959年5月开始研究多肽固相合成法,1962年成功地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一个二肽。同年他又合成一

个四肽。1963年又合成了含有9个氨基酸残基的缓舒激肽,只花了8天时间。梅里菲尔德的多肽固相合成法比经典的合成方法省时间,简便,效率又高。随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到了70年代,已成为许多多肽合成实验室使用的一种基本方法。1965年梅里菲尔德制成了第一台自动化合成仪。1969年他用这台仪器高速地合成由1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核糖核酸酶A。核糖核酸酶A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酶。他的工作对整个有机合成化学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因发明多肽固相合成法,对发展新药物和遗传工程的重大贡献。

他在20世纪50和60年代发展的革新方法,是基于构想多肽合成的关键在于将第一个氨基酸固定在不溶性固体上,其他氨基酸随后便可一个接一个地连于固定端,顺序完成后所形成的链即可轻易地与固体分离。这一过程可利用机器操作,经证明效率很高。在激素和酶等物质的研究上,以及在胰岛素等药物和干扰素等物质的工业生产上有重大意义。梅里菲尔德因发展出这种依预定顺序合成氨酸链或多肽的简单而巧妙的方法,而获得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

梅里菲尔德于2006年5月14日逝世。

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

时间: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届诺贝尔奖诺贝尔化学奖

发现: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方法

人名:美国科学家豪赫伯特·豪普特曼、卡尔勒

照片:

赫伯特·豪普特曼杰尔姆·卡尔

Herbert A. Hauptman (Jerome Karle)

简介:

赫伯特·豪普特曼

1917年2月14出生美国纽约州纽约市,1937年纽约城市大学获数学学士,1939年哥伦比亚大学获数学硕士,1954年获得马里兰大学x射线晶体学博士

杰尔姆·卡尔

1918年出生美国纽约,1937年纽约城市大学获学士学位,1938年哈佛硕士学位,1944年获密歇根大学博士

故事:

1985年诺贝尔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时间: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届诺贝尔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在胆固醇新陈代谢方面的贡献

人名:美国科学家约瑟夫·戈尔茨坦和迈克尔布朗

图片:

迈克尔布朗约瑟夫·戈尔茨坦

简介:

麦可·斯图亚特·布朗(英语:Michael Stuart Brown,1941年4月13日-),出生于布鲁克林,是一名美国遗传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1985年,他与约瑟夫·里欧纳德·戈尔茨坦同因对胆固醇的研究而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约瑟夫?戈尔茨坦1940 年 4 月18 日生于美国南卡罗来那州,1960 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72 年,戈尔茨坦和布朗开始着手研制该病的根本原因。

故事:

他们先是发现,体外培养的人纤维细胞通过培养基血清的脂蛋白(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LDL)来吸取环境中的胆固醇。1973 年他们取得重大突破,证实了细胞表面有一种“受体”分子存在,该“受体”能与LDL 结合并使之进入细胞。他们还发现,每个细胞通常有25 万个此类“受体”分子,而FHC 患者的细胞LDL 受体数仅达正常标准的40—50%。

由于FHC 患者LDL“受体”数目减少,血细胞对血中胆固醇的吸收能力大大削弱,使得胆固醇在血液中停留时间增加,从而导致血管硬化和心脏病的发生。消胆胺治疗FHC 的秘密也被揭开。原来,消胆胺通过增加肝脏内LDL “受体”的数目,使肝脏将胆固醇转

变为胆汁酸而将其排入肠道。同时,也弄清了消胆胺疗效有限的原因:LDL“受体”数目的增加,产生了需求更多胆固醇的信息反馈,因而作为胆固醇制造工厂的肝脏就产生胆固醇,随之又停止了“受体”的生成作用。

1986年诺贝尔奖诺贝尔化学奖

时间: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届诺贝尔奖诺贝尔化学奖

发现: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

人名: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德国科学家波拉尼

图片:

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德国科学家波拉尼

简介:

赫施巴赫,D.R.Dudley Robert Herschbach (1932~)美国物理化学家。1932年6月18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曾就读于斯坦福大学,1958年获哈佛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1959~1961)、副教授(1961~1963),哈佛大学化学教授(1963~1976)。1976年迄今,任哈佛大学科学教授。他是美国科学与艺术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化学会会员。

李远哲,台湾省新竹县客家人,生于1936年11月19日。1955年保送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化工系,次年转入化学系。学士论文由郑华生(Hua-sheng Cheng)教授指导,研究用纸电泳分离锶与钡。1959年“国立”台湾大学学士毕业。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Dudley R. Herschbach)及约翰·波兰伊(John C. Polanyi)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目前为“中央研究院”、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德国哥廷根科学院等之院士。

波拉尼(1929年1月23日-),出生于柏林的犹太裔加拿大物理化学家,1986年因对化学动力学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是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拉尼之子,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的侄子。

1986年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时间: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届诺贝尔奖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发现了说明细胞发育和分裂过程如何进行的表皮生长因子发现神经生长因子

人名:美国科学家史丹利·科恩意大利科学家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

图片:

史丹利·科恩列维-蒙塔尔奇尼

简介:

斯坦利·科恩(英语:Stanley Cohen,1922年11月17日-)是一位美国生物化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1986)。他是范德堡大学医学院的一位杰出科学家。1943年恩于布鲁克林学院(Brooklyn College),双主修化学和动物学。1945年从奥伯林学院(Oberlin College)获得动物学硕士学位。1948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得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1953年在华盛顿大学与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分离了神经生长因子(NGF)。随后发现表皮生长因子。1959年到范德堡大学医学院继续研究生长因子在癌症发病中的作用及设计开发抗癌药物。

科恩还于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列维-蒙塔尔奇尼出生于意大利都灵一个瑟法底犹太人家庭。1936年毕业于一都灵医学院。后因贝尼托·墨索里尼的高压政治及随后出台的法律限制犹太人从事学术和职业生涯,她的学术生涯被打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在一个家庭实验室进行试验,利用鸡胚研究神经纤维的生长。1943年,随她的家人逃到南部的佛罗伦萨。1945年返回都灵。1946年列维-蒙塔尔奇尼接受邀请到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做研究。1952年她分离出了神经生长因

子. 1958年升为正教授。除了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她从1961年至1969年还在罗马主持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1969年1978年主持细胞生物学研究室。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还是意大利参议院的资深成员。

1.

时间:198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

人名:利根川进

照片:

简介:1939年9月6日生于日本名古屋,毕业于京都大学,因“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而获198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故事:暂无

2.

时间: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

发现: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膜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人名:罗伯特·哈博

照片:暂无

简介:生于1937,是一位德国生物化学家。他因为揭示了膜结合蛋白形成的全部过程,及原子排列的分子结构而获得了198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故事:哈博于1937年2月20日生于德国慕尼黑(Munich)。1960年,他于现在名为慕尼黑科技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获得化学学位(相当于研究生学位),并于1963年获得该校的博士学位。1960年哈博与克里丝堤娜?依丝格(Christa Essig)结婚,并育有四个子女。

1968年,哈博成为慕尼黑科技大学的一名讲师。1971年,他在慕尼黑附近的马丁斯里德市(Martinsried)的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chemistry)担任主任。同时,他还在大学里继续他的工作,并于1976年被评为教授。

在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里,哈博带领一个研究团队研究高分子。他们运用X 射线晶体学(X-ray crystallography)的技术,即一束X光通过一个结晶的固体。晶体里的原子的排列使光线衍射(diffracts)(发散)成为一个特殊的几何图案(每一个晶体都会产生一个不同的图案)。这个图案然后被用以分析决定这个物质的结构。

1982年,米歇尔请哈博来帮助他做一个关于一个光合作用方面的项目给予帮助。米歇尔已经结晶了来自细菌外膜(membrane)(表皮)的蛋白质复合物。由一个缠结的叶绿素分子和4个蛋白质亚基组成的蛋白在光合作用中非常重要。哈博指定戴森霍弗在X射线晶体学的结晶提供帮助。1985年,哈博的团队第一次揭开了蛋白质膜的完整的三维分析,并揭示了这种蛋白质构成的全部细节

3.

时间: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

发现: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膜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人名:哈特穆特·米歇尔

照片:

简介:1948年生于德国。先后在图宾根大学、慕尼黑大学就学。在维尔茨堡大学取得博

士学位。1987年起在马克斯·普朗克研究工作。因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复合体的立体结构,198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故事:暂无

4.

时间: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

发现: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膜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人名:约翰·戴森霍弗

照片:

简介:生于1943,是德国生物生理学家,他和他的同事罗伯特约翰?戴森霍弗胡伯(Robert

Huber)以及哈特穆特?米歇尔(Hartmut Michel)测定了光合作用中心的化学反应,因而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故事:1943年9月30日,戴森霍弗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祖撒马泰姆(Zusamaltheim)。

1956年他因求学离家。1963年毕业于霍尔拜因高中(Holbein Gymnasium),然后参加了一种名为“Abitur”的考试,德国学生必须通过这一考试才能进入大学。戴森霍弗不仅通过了考试,还获得了一份奖学金。

戴森霍弗在军队服役一年半以后在慕尼黑技术大学(Munich Technical University)开始了物理学的学习。他先是对固态物理很感兴趣,后来又对生物物理产生了兴趣。1971年,他前往麦克斯?普朗克学院(Max Planck Institute)在胡伯(Huber)的指导下学习。三年后,他获得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然后留在胡伯的实验室进行X射线晶体学的研究。他还帮助研发了协助绘制结晶体的电脑软件。

1979年,米歇尔加入胡伯的实验室。他当时已经研究了光合作用,试图找到一种可以用来分析对光合作用至关重要的分子。在重点研究一种名为光合反应中心(photosynthetic reaction center),的特殊分子上,米歇尔发现了一种使其结晶的方法。一旦结晶,这种分子就会呈现出晶体网块状,可以使用X射线晶体照相术对一个个原子进行分析。米歇尔已经发明了结晶技术,但请求胡伯为他找一位合作人一起分析得到的晶体。胡伯把戴森霍弗介绍给米歇尔,于是他们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合作。戴森霍弗使用X射线晶体照相技术确认了该分子中10000多个原子的位置。他还是第一个对膜蛋白质(光合反应中心由膜蛋白质构成)进行了三维分析的科学家。

1988年3月,戴森霍弗成为达拉斯市(Dallas)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霍华德约翰?戴森霍弗休斯医学院(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生物化学教授和研究员。

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照片

迈克尔·毕晓普哈罗德·瓦慕斯

简介

毕晓普(M.Bishop) 美国微生物学家, 因与H.E 瓦尔默斯一起阐明癌症起源的机理,发现癌基因而共获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复制逆转录病毒

毕晓普与Levintow一起工作时,逆转录酶已被发现,这使毕晓普考虑复制逆转录病毒。在这方面的早期成果,包括描述逆转录酶将RNA拷贝进DNA中;受感染细胞中病毒RNA 的鉴定;以及在正常细胞及感染细胞中病毒DNA的识别及描述。毕晓普等将他们对逆转录病毒转导的证据进行整理,将结果归纳为Src位于病毒基因组靠近3'端的一个单一基因以外的逆转录病毒基因;它可帮助弄清何种基因损伤使正常细胞基因转变成癌基因;探讨原癌基因对人类癌症起源的作用;通过数种实验策略增加原癌基因的种类;对正常生物体(有机体)内的原癌基因的生理功能进行研究,以及发现由Src编码的蛋白激酶。

研究阐明癌症起源的机理

1970年毕晓普同H.E瓦尔默斯合作,着手验证这样一个假说--正常体细胞里也有一些静止的病毒癌基因,一旦被激活,它们可以致癌。用已知可以在鸡中致癌的劳斯肉瘤病毒作为实验材料,他们发现,在健康细胞中也存在一个基因,其结构同病毒中的致癌基因相似.1976年他们发表了他们的发现,声称病毒是由正常细胞得到这个致癌基因.病毒感染细胞并开始复制时,它把这个基因整合到自身的遗传材料中去.以后的研究还表明,这样的基因可通过几种方

式致癌.甚至没有病毒的参与,这种基因也可被某些化学致癌物转化,成为造成细胞不受限制

地增生的形式.因为毕晓普和瓦慕斯发现的机制似乎为一切癌瘤的发生所共有,所以他们的

工作对于癌瘤研究贡献极大.至1989年科学家已在动物中鉴定出40个以上的具有致癌潜能的基因. 从而他们也否定了以前的看法癌基因必然源自病毒。毕晓普因与H.E 瓦尔默斯一起,说明了位于细胞核内的原癌基因正常情况下是不活跃的,不会导致癌症;当受到物理、化学、病毒等因素的刺激后被激活,成为致癌基因,即原癌基因被激活后转化为致癌基因的复制过程,并发现动物的致癌基因不是来自病毒,而是来自动物体内正常细胞内所存在的一种基因──原癌基因,即逆转录病毒癌基因的起源,因而了荣获198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任何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成功的机会是赋予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1989年化学奖

切赫阿尔特曼

简介

切赫(Thomas Robert Cech),美国生物化学家,1947年12月8日生于美国芝加哥。在柏克莱加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发展了阿尔德曼的研究成果和学说。提出用分子层次上的化学理论来解释RNA分子的自我催化机理。因此,他为建立生命科学在分子层次上的理论基础作出了贡献。为此,他和阿尔特曼共同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时年42岁。

故事

切赫1947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1970年毕业于格林内尔(Greenell)大学后,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1975年获得博士学位。1983年后,任博尔德的科罗拉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授。

长久以来,生物化学家们一直认为:只有由二十余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由于其氨基序列在抱有成见上的多样性,能够筑起特定的三度空间结构,从而可能具有催化流行性,即成为酶蛋白。它们可提供催化反应场所,即酶的活化中心,而可选择性地只允许特定的基质进入;构成酶活化中心骨架的各种氨基酸,其支链官能撕则可适度地稳定基质转化成产物。因此生化反应才得以在栈分子催化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其速度可比无酶分子催化的情况下加快105-1012倍。生物体内輬是借助这些上百成千各的栈分子依序协力催化,而使得各种生化反应得以在室温的环境下完成。

在70年代时,生物化学家们已提纯了数百种酶分子,更掌握了数千种的酶活性,而这些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分子都无一例外地的是蛋白质。所以当奥特曼提出RNA分子居然也可以有生物催化功能,而且可进行催化反应的部位,即活化中心,和被催化而进行反应的部位,即基质,居然可同处于一个RNA分子中,即同一分子的不同部位分别失学催化者与基质的角色,这当然会在生物化学界中引起巨大震撼。

在70年代后期,奥特曼在研究RNA的催化功能时,首选发现原生动物Tetrahymena

中所存在的一种较大的t-RNA,当经“修改”为较短的功能性St-RNA的过程中并没有蛋白质型态的酶参与裁剪过程,而是由自我准确地切断它中间的一413苷,再由其头尾两段又接合成终极t-RNA。他并且判明能发挥催化功能的正是这段含413个核苷的“插入序列”(IVS),所以Tetrahymena的t-RNA的成熟是自我催化,从而首次提出了“RNA可独立具有催化流行性”。这一发现开创了核酸化学中的一个新领域。

切赫于1981年后也全力投入了RNA分子的催化功能研究,在不满十年里便成就斐然。他将奥特曼的研究成果和演说推而广之,并能提出分子层次上的化学理论来解释RNA分子的自我催化机理。因此,他为建立生命科学的、在分子层次上的理论基础做出了令人鼓舞的贡献。

诺贝尔生物学奖历届得主

诺贝尔生物学奖的历届得主 历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名单 时间获奖人及国籍获奖原因 1901年 E . A . V . 贝林(德国人)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1902年 R.罗斯(英国人)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年 N.R.芬森(丹麦人)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 I.P.巴甫洛夫(俄国人)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905年 R.柯赫(德国人)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年 C.戈尔季(意大利人) 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1907年 C.L.A.拉韦朗(法国人)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 P.埃利希(德国人)、 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 E.T.科歇尔(瑞士人)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年 A.科塞尔(德国人)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 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1912年 A.卡雷尔(法国人)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 C.R.里谢(法国人)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年 R.巴拉尼(奥地利人)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9年 J.博尔德特(比利时人)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1920年 S.A.S.克劳(丹麦人)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2年 A.V.希尔(英国人)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 迈尔霍夫(德国人)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年 F.G.班廷(加拿大) 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发现胰岛素 1924年 W.爱因托文(荷兰人)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6年 J.A.G.菲比格(丹麦人)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1927年 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年 C.J.H.尼科尔(法国人)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年 C.艾克曼(荷兰人)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

莫言诺贝尔奖演讲全文

莫言诺贝尔奖演讲全文 莫言: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 们: 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 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 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 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 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 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 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 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

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 我,只是抚 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 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 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 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 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 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深我 终生难 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 老人,在集市上 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 平静的对我说:“儿 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 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 我们家难得的 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 一个乞讨的 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 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 有意无意的多 她摇 晃着身体跌倒在地, 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 吹着口哨扬 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 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 的心是怎么长的?” 我气急败坏的说: “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 饺子,一人一小碗, 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 要就要,不要就滚! ”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2016)(DOC)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2016)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荷兰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 赫尔曼·费歇尔 德国 “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1903年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瑞典 “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4年 威廉·拉姆齐爵士 英国 “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 阿道夫·冯·拜尔 德国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 亨利·莫瓦桑 法国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 爱德华·比希纳 德国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 英国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德国 “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1910年 奥托·瓦拉赫 德国 “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 玛丽·居里 波兰 “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1912年 维克多·格林尼亚 法国 “发明了格氏试剂” 保罗·萨巴捷 法国 “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 1913年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 瑞士 “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 1914年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美国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德国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弗里茨·哈伯 德国 “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瓦尔特·能斯特 德国 “对热化学的研究” 1921年 弗雷德里克·索迪 英国 “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1922年 弗朗西斯·阿斯顿 英国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 弗里茨·普雷格尔 奥地利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国 “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6年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瑞典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近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 1901年12月10日第1届诺贝尔奖颁发 奖项获奖者国家及地区获奖原因备注 和平奖弗雷德里克·帕西 (Frédéric Passy 1822-1912) 法国 创立国际和平联盟 和各国议会联盟 和平奖琼·亨利·杜南 (Jean Henry Dunant 1828-1910) 瑞士创立国际红十字会 化学奖范托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t Hoff 1852-1911) 荷兰 化学动力学和渗透 压定律 生理学或医学奖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 1854-1917) 德国 血清疗法防治白 喉、破伤风 文学奖苏利·普吕多姆 (Sully Prudhomme 1839-1907) 法国《孤独与深思》 物理学奖伦琴(Wilhelm Conrad R?ntgen 1845-1923) 德国发现X射线 1902年12月10日第2届诺贝尔奖颁发 和平奖埃利·迪科门 (Elie Ducommun 1833-1906) 瑞士 宣传和平、反对战 争 和平奖夏尔莱·阿尔贝 特·戈巴特 (Charles Albert Gobat 1843-1914) 瑞士创建国际和平局 化学奖费雪(Hermann Emil Fischer 1852-1919) 德国 合成嘌呤及其衍生 物多肽 生理学或医学奖罗斯(Sir Ronald 美国发现疟原虫通过疟

Ross 1857-1932) 蚊传入人体的途径 文学奖塞道尔·蒙森 (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 1817-1903) 德国《罗马风云》 物理学奖塞曼(Pieter Zeeman 1865-1943) 荷兰 发现磁力对光的塞 曼效应 物理学奖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 1853-1928) 荷兰创立电子理论 1903年12月10日第3届诺贝尔奖颁发 和平奖威廉·兰德尔·克 里默(William Randal Cremer 1828-1908) 英国 仲裁国际争端,推 动国际和平运动, 领导国际工人协会 化学奖阿伦纽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1859-1927) 瑞典 电解质溶液电离解 理论 生理学或医学奖芬森(Niels Ryberg Finsen 1860-1904) 丹麦 光辐射疗法治疗皮 肤病 文学奖比昂松 (Bj?rnstjerne Martinus Bj?rnson 1832-1910) 挪威《挑战的手套》 物理学奖玛丽·居里(Marie Curie 1867-1934) 法国(原籍波兰)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物理学奖皮埃尔·居里 (Pierre Curie 1859-1906) 法国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物理学奖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 1852-1908) 法国 发现天然放射性现 象

免疫学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主要成果(DOC)

免疫学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主要成果 其他回答共2条 免疫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免疫学研究在医学领域具有特殊地位,20世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它的褒奖达18次之多:首届诺贝尔奖就授予免疫学成就;70年代之后,免疫学每10年都有3次获奖。 免疫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并排斥异体物质的生理功能;免疫学则是一门研究免疫反应规律性的科学;而B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是产生体液免疫反应的关键物质,T细胞则是执行细胞吞噬功能的主体细胞。 笔者认为,免疫学在20世纪取得的最大成就,莫过于查清B细胞和T细胞免疫的隐秘。 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类免疫实践的创始者、英国医生琴纳发现牛痘疫苗以来,免疫接种实践日渐丰富;自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法国学者巴斯德发现病原菌以后,传染性免疫现象的研究获得了长足进展。到20世纪初,从理论上解释免疫机理的要求日感迫切,这时朴素的免疫学理论应时而生。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颁发给俄国人梅奇尼柯夫提出的第一个细胞免疫理论——细胞吞噬学说,以及德国人艾利希提出的第一个体液免疫理论“侧链说”(即“受体说”),这是医学家探索现代免疫理论的开端。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曾2次颁发给探索各种免疫反应奥秘的免疫生物学研究领域。 法国人里歇1907年将致敏动物的血液注入正常动物体内,发现其对过敏原呈现过敏状态,从而发现了一种与免疫现象相反的现象——过敏反应,为该项研究奠定了基础,荣获了1913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比利时人博尔德特1895年发现动物血清中,存在一种能促进病原菌溶解的物质即补体。1900年,他又发现,在补体存在的条件下,红细胞才会被溶血素溶解。将这两个发现结合起来,他又创立了补体结合试验。博尔德特因为发现补体而获取了1919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变态反应又称超敏反应,是指抗原刺激引起的免疫应答,以及由此导致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可以是外源性抗原,或者是自身抗原。接触变应原的人群约有20%发生变态反应,一般多有家族史,是一种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 变态反应有4个类型:I型即速发型变态反应,通称过敏反应,如支气管哮喘、青霉素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过敏性胃肠炎和荨麻疹等;Ⅱ型即溶细胞反应,

有关细胞生物学的历届诺贝尔奖

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为细胞化学做出了贡献 科塞尔发现核素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物。他小心地水解核酸,得到了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鸟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还有些具有糖类性质的物质和磷酸。确定了核酸这个生物大分子的组成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物质在大分子中的比例,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斯托伊德尔( H. Steudel )找到了前一个问题的答 案。通过分析,他发现单糖、每种嘌呤或嘧啶碱基、磷酸的比例为 1 : 1 :1。科塞尔及 其同事发现,如果小心地水解核酸,糖基团与含氮的基团是连在一起的。科塞尔还对核酸与蛋白质的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他发现有些物种的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比较紧密,有些则比较松散。 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了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1951年,美国一位23岁的生物学博士沃森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他也受到薛定谔《生命是什么》的影响。克里克同他一见如故,开始了对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 分子结构的合作研究。他们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凭借物理学优势,又不受传统生物学观念束缚,常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DNA分子结构的鲍林、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结果不足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4月25日的《自然》杂志上以1000多字和一幅插图的短文公布了他们的发现。在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以谦逊的笔调,暗示了这个结构模型在遗传上的重要性:“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我们所推测 的特殊配对立即暗示了遗传物质的复制机理。”在随后发表的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详细地说明了DNA双螺旋模型对遗传学研究的重大意义:(1)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这个“半保留复制”的设想后来被马修?麦赛尔逊( Matthew Meselson )和富兰克林?斯塔勒(Franklin W. Stahl )用同位素追踪实验证实。(2)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是如何携带遗传信息的。(3 )它能够说明基因是如何突变的。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

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1901-2018)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8) 年份得主国家得奖原因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 林 德国 “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 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 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 器” 1902年罗纳德·罗斯英国“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 1904年伊万·巴甫洛夫俄罗斯“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 1905年罗伯特·科赫德国“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 “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 1907年夏尔·路易·阿方斯·拉 韦朗 法国“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1908年伊拉·伊里奇·梅契尼 科夫 俄罗斯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保罗·埃尔利希德国 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 赫尔 瑞士 “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 究” 1910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 1911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瑞典“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2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 1913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914年罗伯特·巴拉尼奥地利“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1919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920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德国 “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 系” 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 廷 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约翰·麦克劳德加拿大 1924年威廉·埃因托芬荷兰“发明心电图装置”1926年约翰尼斯·菲比格丹麦“发现鼠癌”

历届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名单

历届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名单(1901—2013) 1901年,E . A . V . 贝林(德国人)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1902年,R.罗斯(英国人)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年,.芬森(丹麦人)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巴甫洛夫(俄国人)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1905年,R.柯赫(德国人)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年,C.戈尔季(意大利人)、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1907年拉韦朗(法国人)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1908年P.埃利希(德国人)、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科歇尔(瑞士人)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年A.科塞尔(德国人)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1912年A.卡雷尔(法国人)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里谢(法国人)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年R.巴拉尼(奥地利人)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5年—— 1918年未颁奖 1919年 J . 博尔德特(比利时人)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

1920年克劳(丹麦人)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1年未颁奖 1922年.希尔(英国人)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迈尔霍夫(德国人)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1923年.班廷(加拿大),麦克劳德(加拿大人)发现胰岛素 1924年W.爱因托文(荷兰人)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5年未颁奖 1926年菲比格(丹麦人)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 1927年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年尼科尔(法国人)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年C.艾克曼(荷兰人)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霍普金斯(英国人)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1930年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发现血型 1931年.瓦尔堡(德国人)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年.谢林顿、.艾德里安(英国人)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1933年.摩尔根(美国人)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1934年.迈诺特、.墨菲、.惠普尔(美国人)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1935年H.施佩曼(德国人)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1936年.戴尔(英国人)、O.勒韦(美籍德国人)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6)汇总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6) 时间得主国家得奖原因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国“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 1902年罗纳德·罗斯英国“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 1904年伊万·巴甫洛夫俄罗斯“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 1905年罗伯特·科赫德国“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 “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 1907年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 朗 法国“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1908年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 夫 俄罗斯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保罗·埃尔利希德国 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赫 尔 瑞士 “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 究” 1910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 1911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瑞典“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2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1913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914年罗伯特·巴拉尼奥地利“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1919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920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德国 “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 系” 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 廷 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约翰·麦克劳德加拿大 1924年威廉·埃因托芬荷兰“发明心电图装置”1926年约翰尼斯·菲比格丹麦“发现鼠癌” 1927年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 格 奥地利 “发现在治疗麻痹性痴呆过程中疟疾接种疗法的 治疗价值”

历届(1901-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获奖作品及获奖理由

历届(1901-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获奖作品及获奖理由(完整)时间获奖人获奖作品体裁获奖理由 1901 [法]普吕多姆 (1839-1907) 孤独与沉思诗 散文“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 [德]蒙森(1817-1903)罗马风云散文“今世最伟大的纂世巨匠,此点於其巨著《罗 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 [挪威]比昂松 (1832-1910)挑战的手套剧本 小说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 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 [法]弗-米斯特拉尔 (1830-1914) 金岛诗 散文“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1904 [西]埃切加赖 (1832-1916)伟大的牵线人剧本“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 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 [波兰]显克维奇 (1846-1916) 第三个女人小说“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1906 [意]卡尔杜齐 (1835-1907) 青春诗诗 散文“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 [英]吉卜林 (1835-1907)老虎!老虎!小说“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 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8 [德]鲁-奥伊肯 (1846-1926)精神生活漫笔散文“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 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 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 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 [瑞典]拉格洛夫(女 1858-1940)骑鹅旅行记小说“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 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910 [德]保尔-海泽 (1830-1914)特雷庇姑娘小说“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 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 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 艺术臻境” 1911 [比利时]梅特林克 (1862-1949)花的智慧散文 剧本 “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 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 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 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八)】1983年物理学奖

1983年12月10日第八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昌德拉塞卡因对恒星结构方面的杰出贡献、美国科学家福勒因与元素有关的核电应方面的重要实验和理论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是一位印度裔美国籍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在1983年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而与另一位美国体物理学家威廉·艾尔弗雷德·福勒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也是另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拉曼的亲戚。钱德拉塞卡从1937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任职,直到1995年去世为止。他在1953年成为美国的公民。钱德拉塞卡兴趣广泛,年轻时曾学习过德语,并读遍自莎士比亚到托马斯·哈代时代的各种文学作品。 人物简介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Chandrasekhar,1910年10月19日 —1995年8月15日),在恒星内部结构理论、恒星和行星大气的辐射转移理论、星系动力学、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宇宙磁流体力学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1983年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另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拉曼的亲戚。 他一生中写了约四百篇论文和诸多书籍。他兴趣广泛,年青时曾学习德语,读遍自莎士比亚到托马斯·哈代的文学作品。 1937年起钱德拉塞卡在芝加哥大学工作,1953年取得美国国籍。晚年他曾研读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并写了《Newton'sPrincipiafortheCommonReader》。此书出版后不久他便逝世了。 他算过白矮星的最高质量,即钱德拉塞卡极限。所谓“钱德拉塞卡极限”是指一颗白矮星能拥有的最大质量,任何超过这一质量的恒星将以中子星或黑洞的形式结束它们的命运。 人物生平 钱德拉塞卡于1910年出生在英属印度旁遮普地区拉合尔(现在的巴基斯坦),在家中排名第3,父亲为印度会计暨审计部门的高阶官员。 钱德拉塞卡的父亲也是一位技术娴熟的卡纳蒂克音乐(Carnaticmusic)演奏者与一些音乐学著作的作者。他的母亲则是一位知识份子,并曾将亨利克·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翻译成泰米尔语。 钱德拉塞卡起初在家中学习,后来则进入清奈的高中就读(1922年至1925年间)。他在1925年至1930年进入了清奈的院长学院(PresidencyCollege),并获得学士学位。钱德拉塞卡在1930年7月获得印度政府的奖学金,于是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他后来进入剑桥三一学院就读,并成为劳夫·哈沃德·福勒(RalphHowardFowler)的学生。在保罗·狄拉克的建议下,钱德拉塞卡花费一年的时间在哥本哈根进行研究,并且认识了尼尔斯·玻尔。 钱德拉塞卡在1933年夏天获得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并且在当年十月成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1933年-1937年),他在这段时期认识了天文学家亚瑟·爱丁顿与爱德华·亚瑟·米尔恩(EdwardArthurMilne)。 钱德拉塞卡在1936年与LalithaDoraiswamy结婚。 学术生涯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1930年毕业于印度马德拉斯大学,1933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学位。 1930~193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理论物理。

历年与生物有关的诺贝尔奖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贝林(Emil von Behring)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德国科学家费雪(Emil Fischer)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罗斯(Ronald Ross)因发现疟原虫通过疟蚊传入人体的途径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3年,丹麦科学家芬森(Niels Ryberg Finsen)因光辐射疗法治疗皮肤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4年,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Ivan Pavlov)因消化生理学研究的巨大贡献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5年,德国科学家科赫(Robert Koch)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6年,意大利科学家戈尔吉(Camillo Golgi)和西班牙科学家拉蒙·卡哈尔(Santiago Ramóny Cajal)因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阿方·拉瓦拉(Alphonse Laveran)因发现疟原虫在致病中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8年,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Hya Mechaikov)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9年,瑞士科学家柯赫尔(Theodor Kocher)因对甲状腺生理、病理及外科手术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0年,俄国科学家科塞尔(Albrecht Kossel)因研究细胞化学蛋白质及核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1年,瑞典科学家古尔斯特兰(Allvar gullstrand)因研究眼的屈光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2年,法国医生卡雷尔(Alexis Carrel)因血管缝合和器官移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3年,法国科学家里歇特(Charles Richet)因对过敏性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4年,奥地利科学家巴拉尼(Robert barany)因前庭器官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5年,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Richard Willstatter)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年,1917年,1918年,(无)1919年,比利时科学家博尔德(Jules Bordet)因发现免疫力,建立新的免疫学诊断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0年,丹麦科学家克罗格(August Krogh)因发现毛细血管的调节机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1年,(无) 1922年,英国科学家希尔(Archibald 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Otto Meyerhof)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23年,加拿大科学家班廷(Frederick 、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John Macleod)因发现胰岛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4年,荷兰科学家埃因托芬(Willem Einthoven)因发现心电图机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5年,(无) 1926年,丹麦医生菲比格(Johannes Fibiger)因对癌症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7年,德国科学家维兰德(Heinrich Wieland)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地利医生尧雷格(Julius Wagner-Jauregg)因研究精神病学、治疗麻痹性痴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8年,德国科学家温道斯(Adolf Windaus)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尼科尔因对斑疹伤寒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9年,英国科学家哈登(Arthur Harden)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Hans Yon Euler-Chelpin)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荷兰科学家艾克曼(Christiaan Eijkman)因发现防治脚气病的维生素B1、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Sir Frederick Hopkins)因发现促进生命生长的维生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0年,德国科学家费歇尔(Hans Fischer)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兰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因研究人体血型分类、并发现四种主要血型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1年,德国科学家瓦尔堡(Otto Warburg)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及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2年,英国科学家艾德里安(Edgar Adrian)因发现神经元的功能、英国科学家谢

历届(1901-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9)年份得主国家得奖原因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 林 德国 “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 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 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 器” 1902年罗纳德·罗斯[ 英国“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 1904年伊万·巴甫洛夫俄罗斯“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 1905年} 罗伯特·科赫 德国“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 “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 * 1907年夏尔·路易·阿方斯·拉 韦朗 法国“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1908年伊拉·伊里奇·梅契尼 科夫 俄罗斯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保罗·埃尔利希德国 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 赫尔 瑞士 “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 究” 1910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 1911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 瑞典 “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2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 1913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914年@ 罗伯特·巴拉尼 奥地利“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1919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920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 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德国 “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 系” 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 廷 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

历届(1901-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9) 年份得主国家得奖原因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 林 德国 “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 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 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 器” 1902年罗纳德·罗斯英国“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 1904年伊万·巴甫洛夫俄罗斯“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 1905年罗伯特·科赫德国“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 “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 1907年夏尔·路易·阿方斯·拉 韦朗 法国“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1908年伊拉·伊里奇·梅契尼 科夫 俄罗斯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保罗·埃尔利希德国 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 赫尔 瑞士 “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 究” 1910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 1911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瑞典“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2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 1913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914年罗伯特·巴拉尼奥地利“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1919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920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德国 “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 系” 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 廷 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约翰·麦克劳德加拿大 1924年威廉·埃因托芬荷兰“发明心电图装置”1926年约翰尼斯·菲比格丹麦“发现鼠癌”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1901-2009) 自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起,至2006年为止,全世界有476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有162人。在这476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四位曾两次获奖。 其中,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化学家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居礼)(即居礼夫人)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与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物理学家John Bardeen(约翰?巴丁)获得1956年与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三对夫妻共同得奖。 法国物理学家Pierre Curie(皮耶?居礼)和Marie Sklodowska Curie (玛丽?居礼)夫妇获得1903年物理奖。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包含有5对父子。共同得到1915年物理奖的是William Henry Bragg & William Lawrence Bragg(布拉格父子);分别得到1906年物理奖和1937年物理奖的是Joseph John Thomoson & George Paget Thomson(汤姆逊父子);分别得到1922年物理奖和1975年物理奖的是Niels Bohr & Aage Niles Bohr(波尔父子);分别得到1924年物理奖和1981年物理奖的是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 & Kai Manne Borje Siegbahn(赛格巴恩父子)。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10位女性科学家。其中得到物理奖的是1903年得奖的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居礼)与1963年得奖的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6-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7-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0-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2-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3-1934-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5-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6-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69—2014)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69—2014) 年份获得者(国家)得奖原因获奖时 所在机构 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领域 Field 1969朗纳·弗里施 Ragnar Frisch[2] (挪威) 他们建立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 济过程,前者是现代经济学的 奠基人之一,后者是全综合性 宏观经济模型的首创者。 挪威奥斯陆大学计量经济学 简·丁伯根 Jan Tinbergen[3] (荷兰) 荷兰经济学院(The Netherlands School of Economics) 计量经济学 1970保罗·萨缪尔森 Paul A. Samuelson[4] (美国) 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 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 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 部领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一般均衡理论, 局部均衡理论 1971西蒙·库兹涅茨 Simon Kuznets[5] (美国) 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 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 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美国哈佛大学 经济增长, 经济史 1972约翰·希克斯 John R. Hicks [6] (英国) 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 和福利经济理论 万灵学院 (牛津大学) 一般均衡理论, 福利经济理论肯尼斯·约瑟 夫·阿罗 Kenneth J. Arrow[7] (美国) 美国哈佛大学 1973华西里·列昂惕 夫 Wassily Leontief[8] (美国) 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 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 运用 美国哈佛大学投入产出分析 1974纲纳·缪达尔 Gunnar Myrdal[9] (瑞典) 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 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 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 数据暂无 宏观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弗里德里希·奥 古斯特·冯·哈耶 克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10] (英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