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专题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6专题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6专题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6专题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2015-2016学年度???学校3月月考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2015年吉林省】用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经过两步反应不能实现的转化是( ) A.C→H2CO3 B.Cu→Cu(OH)2 C.H2O2→H2 D.NaOH→BaSO4

2.【2015年山东省枣庄市】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3.【2015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Y、Z B.Z、Y、X C.Y、X、Z D.X、Z、Y

4.【2015年辽宁省丹东市】在氯化亚铁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铁,一定没有镁、锌

B.得到的滤液一定是无色的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锌,一定没有镁

D.滤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和镁离子

5.【2015年江苏省盐城市】X、Y、Z三种金属中,只有X在自然界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Y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Y>Z>X B.X>Y>Z C.Z>Y>X D.Y>X>Z

6.)

A.A B.B C.C D.D

7.【2015年湖南省长沙市】“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口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生最弱的是()

A.铁 B.铜 C.金 D.银

8.【2015年广西省桂林市】a、b、c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镁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下列关于a、b、c的推断合理的是(HX、H2Y、H3Z分别表示三种酸)( )

A.a、b、c三种酸溶液中的H原子数目:c>a>b

B.a、b、c与金属镁反应的速率:b>a>c

C.a、b、c的相对分子质量:b

D.a、b、c可能分别为H2Y、HX、H3Z

9.【2015年湖北省十堰市】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根据实验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M>Cu>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来源:学科网]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10.【2015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下列不能作为判断金属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 B.与盐酸反应的快慢程度

C.金属导电性强弱 D.三种金属发现和利用的年代的先后顺序

11.【2015年河南省】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该方法中不包括()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2.【2015年河北省】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可能是铝

B.Ag的金属活动性比M强

C.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前

13.【2015年海南省】小明为了比较X、Y、Z、W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稀盐酸、Z的硝酸盐溶液和W的硝酸盐溶液,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能反应,“—”表示不能反应,“空白”表示未做该实验)。请你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Y>Z>X>W B.X>Y>W>Z C.X>W>Y>Z D.W>X>Y>Z

14.【2015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滤渣是Ag、Cu、Zn B.滤液中含有Zn2+、Mg2+、NO3-

C.滤渣是Ag、Cu、Mg 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 15.【2015年贵州省遵义市】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NH3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丙、丁属于氧化物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16.【2015年广西省玉林、防城港市】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

C.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7.【2015年广西省河池市】向一定量的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Zn,可能有Ag B.滤渣中一定有Cu、Ag,可能有Zn

C.滤液中只有Zn(NO3)2 D.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Cu(NO3)2 18.【2015年北京市】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015年福建省莆田市】在铁制品上连接比铁活泼的金属是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之一。19.

下列金属可行的是()

A.银 B.铅 C.铜 D.锌

20.【2015年甘肃省兰州市】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甲有气泡产生;再取一小块乙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乙的表面没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丙>甲21.【2015年甘肃省兰州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

22.【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已知:2Al+Fe2O32Fe+Al2O3;2Na+2H2O——2NaOH+H2↑。

23.【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为了探究a、b、c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b>a>c B.a>b>c C.c>b>a D.c>a>b

二、选择填充题(题型注释)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24.【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铝铁铜银是常见的金属。(1)铝比铁活泼,但铝在空气中比铁稳定,原因是。

A.铝的密度比铁小

B.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C.在空气中铝的表面能够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用Fe、Ag和溶液可以一次性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写出用稀盐酸和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现代循环经济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NH4)2CO3分解]。

(1)实验室中,操作Ⅰ、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等。(2)滤液Ⅰ中主要的阳离子是等。

(3)加适量氨水的目的是。

(4)根据题中信息,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5)滤液Ⅱ中可回收的产品是(写化学式)。

(6)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四、简答题(题型注释)

五、探究题(题型注释)

26.【2015年贵州省遵义市】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金属性质的实验:

研究一:金属与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测得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请根据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变化,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等因素影响.

研究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相关变化.

(1)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勺”变“铜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图2描述相关变化曲线,一定不正确的是.

六、信息分析题(题型注释)

七、推断题(题型注释)

27.【2015年新疆自治区、兵团】某工厂欲从含有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I的名称是,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之外还有。

(2)加入过量A物质的化学式是。

(3)加入适量B物质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八、计算题(题型注释)

九、综合题

十、新添加的题型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A、C→CO2→H2CO3,都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转化,正确,B、Cu→CuO→CuSO4→Cu(OH)2,错误,C、H2O2→H2O→H2,都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转化,正确,D、NaOH→Na2SO4→BaSO4,都是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转化,正确,故选B

考点:物质的转化,基本反应类型

2.B

【解析】

试题分析: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由于锌比铁活泼,故锌与酸的反应速率更快;但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更多。故选B。

考点:化学反应与图像

3.A

【解析】

试题分析: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说明X的活动性最强,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而Z没有变,说明Y的活动性大于银,而银的活动性大于Z。故选A.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4.D

【解析】

试题分析:在氯化亚铁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因为锌的活动性大于铁,所以会置换铁,但是锌的活动性小于镁,所以不会置换出镁,反应中可能锌会剩余,也可能恰好反应,所以滤渣中不一定含有锌,但滤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和镁离子。故选D.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5.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只有X在自然界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X的活动性最弱;Y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有Z析出,说明Y位于Z的前面。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Z>X。故选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6.C

【解析】

试题分析:除杂质的要求是: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A中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正确;B中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C中氧化钙和碳酸钙均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D中氢氧化钾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钾,正确。故选C。

考点:除杂质

7.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知金的活动性最弱。故选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8.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可分别写出金属镁与HX、H2Y、H3Z三种酸反应的方程式:Mg+2HX=MgX2+H2↑,Mg+H2Y=MgY+H2↑,3Mg+2H3Z=Mg3Z2+3H2↑,结合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故可判断a为H2Y,b为HX,c为H3Z,A、因为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故a、b、c三种酸溶液中的H原子数目应相等,错误,B、无法判断金属镁与酸反应的速率,错误,C、同样无法判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错误,D、a、b、c可能分别为H2Y、HX、H3Z,正确,故选D

考点:金属与酸反应

9.C

【解析】

试题分析: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说明M将铜元素置换出来了,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得到了蓝色的溶液,说明铜参与了置换银的反应,说明M反应完了,因此金属活动性顺序:M>Cu>Ag;滤液中一定含有M的阳离子和Cu2+[1;因为铜参与置换反应,没有根据证明铜是否完全反应,所以铜的存在是一种可能。,不是一定,所以C错误,因此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溶液,所以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10.C

【解析】

试题分析:A.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可以根据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B.与盐酸反应的快慢程度能金属活动性强弱;C.金属导电性强弱不能因为导电性属于金属的物理性质;D.三种金属发现和利用的年代的先后顺序能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答案选择C

考点: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1.B

【解析】

试题分析: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发生的反应有: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分解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化合反应;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复分解反应;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的是镁和氯气,属分解反应。故选B。

考点:物质间的反应,化学反应类型

12.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反应看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不会是铝元素,A错误,M能够置换出银,说明银的活动性小于M,但是M元素和氢元素的活动性无法比较。M从单质变为化合物,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选C.

考点:化合价、金属的活动性

13.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表格信息,X、W能与酸反应,说明X、W位于氢的前面;Y能与Z的盐溶液反应,说明Y位于Z的前面;X能与W的盐溶液反应说明X位于W的前面。故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W>Y>Z。故选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解析】

试题分析:A、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说明所加的锌是过量的,则锌能将银和铜完全置换出来,还有剩余,所以滤渣是Ag、Cu、Zn,正确;B、锌能将银和铜完全置换出来,而锌不能与硝酸镁反应,则滤液中含有Zn2+、Mg2+、NO3-,正确;C、锌不能与硝酸镁反应,则滤渣中不含有镁离子,错误;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Mg<Zn,错误。故选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5.A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甲的微观示意图,化学式为NH3,正确,B、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而该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故不是置换反应,错误,C、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丙、丁属于氧化物,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正确,故选A

考点:微观示意图,置换反应、氧化物

16.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A、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不会溶解氯化钠固体,故溶液质量不变,正确,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由于横坐标表示的参加反应的HCl质量,故刚开始随着HCl质量加入,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错误,C、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是否加催化剂,只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不会改变生成气体的质量,正确,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由于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故剩余固体质量减少,正确,故选B

考点:图像题的解答

17.D

【解析】

试题分析:A、滤渣中要是一定含有锌,说明锌过量,则锌能将银和铜全部置换出来,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错误;B、若所加的锌粉量少,只将硝酸银中的银完全置换出来,则滤渣中就不含有铜;若所加的锌粉刚好将银和铜置换出来,则滤渣中就不含有锌,错误;C、若加入的锌粉不足,只能将硝酸银中的银完全置换出来,则滤液中还含有硝酸铜,错误;D、锌粉先与硝酸银发生反应,若锌粉量少,刚好将硝酸银中的银置换出来,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铜;若锌粉过量,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锌,正确。故选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8.D

【解析】

试题分析: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而不能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因为氮气也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错误,B、鉴别H2和CH4,由于两者燃烧都生成水,故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都会出现小水珠,故无法鉴别,错误,C、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两者都会发生反应,且都没有明显现象,故无法鉴别,错误,D、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可利用的原理: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故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正确,故选D

考点: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

试题分析:在铁制品上连接比铁活泼的金属是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之一。四种金属中只有锌的活动性大于铁。故选D.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20.B

【解析】

试题分析: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甲有气泡产生,说明只有甲的活动性大于氢元素;再取一小块乙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乙的表面没有丙析出,说明丙的活动性大于乙,故选B.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21.D

【解析】

试题分析:A中不能点燃,因为二氧化碳能够灭火;B中加入盐酸不能和铜反应;C座和加入氢氧化钠后二者都会反应。故选D.

考点:物质的除杂

22.A

【解析】

试题分析:B中加入铝后可以完成置换反应;C中可以利用2Na+2H2O——2NaOH+H2↑来完成;D中可以利用锌和盐酸反应获得氯化锌。故选A.

考点:置换反应

23.B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实验看a能够和酸反应说明a的活动性大于氢,而b的活动性小于氢,b能够置换出银,而c不能置换,说明b的活动性大于c.故选B.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24.C;CuSO4;Fe2O3+6HCl═2FeCl3+3H2O.

【解析】

试题分析:(1)铝比铁活泼,但铝在空气中比铁稳定,原因是在空气中铝的表面能够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2)用Fe、Ag和可溶性的铜盐溶液反应,可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用稀盐酸和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考点:金属材料

25.(1)漏斗(2)H+、Fe2+(3)中和过量的H2SO4(4)控制溶液的温度在40℃以下(5)

(NH4)2SO4(6)4FeCO3+O2高温2Fe2O3+4CO2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室中,操作Ⅰ、操作Ⅱ中都是得到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因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滤液Ⅰ中主要的阳离子是过量的酸中的氢离子和反应产生的亚铁离子,加适量氨水的目的是中和过量的H2SO4,根据题中信息,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控制溶液的温度在40℃以下因为(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NH4)

2CO3分解,而反应中溶液酸碱度也必须控制,因为碱性过强有可能生成氢氧化亚铁,酸性过强就不可能得到碳酸盐;滤液Ⅱ中可回收的产品是(NH4)2SO4;煅烧Fe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FeCO3+O2高温2Fe2O3+4CO2

考点:实验操作、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6.研究一:(1)放热、Mg+2HCl=MgCl2+H2↑(2)温度或浓度;研究二:(1)CuSO4+Fe=FeSO4+Cu (2)B

【解析】

试题分析:研究一:(1)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2)由于刚开始反应,盐酸的浓度更大,所以反应速率越来越快,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浓度因素影响;或由于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反应速率越来越快,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因素影响

研究二:(1)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勺”变“铜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Fe>Cu>Ag,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本着“弱者先出局”的原则,故先后发生以下2个反应:2AgNO3+Fe==Fe(NO3)2+2Ag,Cu(NO3)2+Fe==Fe(NO3)2+Cu,A、由于刚开始铁是先置换出银,然后再置换出铜,正确,B、随着铁的加入,Cu(NO3)2溶液应该全部被消耗,故Cu(NO3)2的质量分数最终应变为0,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铁与银,铜的质量关系可知,发生的2个反应,都会使溶液的质量减少,正确,D、a-b段表示发生第一个反应,溶液中含有Fe2+、Ag+、Cu2+3种离子,c-d段表示发生了第二个反应,溶液中含有Fe2+、Cu2+2种离子,e表示反应结束,溶液中只有Fe2+,正确考点:化学反应中的热现象,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

27.(1)过滤;玻璃棒、漏斗(2)Fe;(3)Fe+H2SO4===FeSO4+H2↑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经过操作I后,固液分离,故(1)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之外还有玻璃棒、漏斗;(2)加入过量A物质最终要转化为硫酸亚铁,故A的化学式是Fe;(3)加入适量B物质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考点:金属、盐的性质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第一课时) 授课人:梁文海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位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节,是在上课题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教材将此内容单列一章,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主题。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教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认识均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常见金属的化学反应及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本课题的重点; 2)难点:将常见金属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本课题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金属的物理性质有所了解,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在之前已经学过镁、铁与氧气的反应,以镁、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和剧烈程度引出本课题,顺理成章,学生也比较容易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知识框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含义。会读、会写并熟记常见金属的化学方程式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镁、锌、铁、铜的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金属的活动性的探究, 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探究物质奥秘的乐趣。 四、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 对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教学,本人采取了复习回忆一些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并展示相应的图片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从中得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一些规律性知识。让学生们懂得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通过对某些金属的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处理一些与

九年级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1.下列反应不属于 ...置换反应的是() A. Zn+H2SO4=ZnSO4+H2↑ B. CO+CuO=加热Cu+CO 2 C. C+2CuO=高温2Cu+CO ↑ D. Fe+CuSO4=FeSO4+Cu 2 2.要证明Cu、Zn、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3.如图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④ B. ①②③⑤均属于金属材料 C.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铝的活动性比铜强:把打磨过的铜丝伸入硫酸铝溶液中,观 察现象 D. 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盐酸反应来制取的是() A. 氯化锌 B. 氯化镁 C. 氯化亚铁 D. 氯化铜 5.逻辑推理是化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则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 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 是置换反应 D.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6.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 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将Fe丝、Cu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B. 将Fe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C. 将Fe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7.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3Ag+X(NO3)3,下 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会增重 B. X可能是铁 C. X的活动性比Ag强 D. X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8.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只将少量品红加入到热水中 B. 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只将Fe、Cu、Ag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 C. 探究MnO2是否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快 慢 D. 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含量不同,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等体积两种气 体中 9.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AgNO3=X(NO3)2+2Ag.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弱 B. 金属X可能是铝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该反应前后X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0.选择合理试剂验证Cu、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选择试剂中不合理的是 () A. Fe、Ag、CuSO4溶液 B. Cu、Fe(NO3)2溶液、AgNO3溶液 C. Cu、Fe、稀盐酸、AgNO3溶液 D. Cu、Ag、Fe(NO3)2溶液 11.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做出合理解释的是() ①金属铜与氯化银不反应,说明铜比银活动性弱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硫酸铜、石灰水配置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 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合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12.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 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变化,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 X>Y>Z B. Z>Y>X C. X>Z>Y D. Y>Z>X 13.将X、Y、Z三种常见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 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最终滤渣中只有X 和Z.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X、Y、Z B. Z、Y、X C. Y、X、Z D. X、Z、Y 14.铁、铜、银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三种金属。某同学对Fe、Cu、Ag三种金属的 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下列所选无法达到目的的一组试剂是() A. Fe、Ag、CuSO4溶液 B. FeSO4溶液、Cu、AgNO3溶液 C. Fe、Cu、稀盐酸、AgNO3溶液 D. Cu、Ag、FeSO4溶液 1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1.下列对物质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 B .纯铁是黑色的 C.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D.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2.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的是 ( ) A.铁片B.铜片C.铝片D.石灰片 3.下列对铁的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铁容易传热导电B.纯铁是银白色的金属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4.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 A.铝不易被氧化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D.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作用 5.某金属单质R,不能跟稀硫酸发生反应,但能与硝酸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则R可能( ) A.Fe B.Mg C.Ag D.Cu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所属反应类型: (1)铝与稀盐酸反应,属于反应。 (2)铁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反应。 (3)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制得氧化铝和铁 ,属于反应。 7.锌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较(填“活泼”或“不活泼”)能与、、等几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写出锌与以上几类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某不纯锌块6.5克,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放出氢气0.18克,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A.Mg B.Al C.Fe D.Cu 9.金属(Ti)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子等方面的必须原料。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Cl4+2 Mg Ti+2 MgCl2。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无法确定10. 木炭、氧化铜、铁粉都是黑色粉末,鉴别它们最理想的试剂是下列物质中的() A.硫酸铜溶液 B.水 C.稀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11.不法分子贩卖的假银圆大多是锌的某些合金。鉴别真假银圆时,可以将其浸入() A.澄清石灰水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糖水 12.硫酸亚铁可以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要补充铁元素1.40 g。则他每天服用的药物中含有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 A.3.80 g B.6.95 g C.10.00 g D.3.18g 13.近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家的努力,制造出了国产芯片“龙芯一号”和“龙芯二号”。芯片的核心部件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为原材料制造的。用化学方法制得高纯度硅的反应原理是:SiCl4+2H2 高温 Si+4HCl,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 14.下列四个化学反应中,符合此漫画情景的是() A.Fe+CuSO4=FeSO4+Cu B.CuO+CO Cu+CO2 C.H2+CuO Cu+H2O D.Fe+H2SO4=FeSO4+H2↑ 15.如果人体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贫血”。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很细的还原铁粉。这种铁粉在人体胃液(主要成份为稀盐酸)中转化为亚铁盐的化学方程式是; 16.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图 甲乙丙丁 气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知识准备 对你熟悉的金属铁、铜、铝,你知道它们的哪些化学性质?你能否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三、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写出镁、铝、铁、铜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化学的角度解释“真金不怕火炼” [交流学习] 1.小组内检查化学方程式正误。 2.比较上述各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的现象,按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将其排列。 [精讲点拨] 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铝在常温下就可以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使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其化学性质较活泼而非不活泼。 2.思考与讨论 (1)上述实验过程中,为什么金属颗粒大小要基本相同?酸的量及酸的质量分数要相等?

(2)上述四种金属中能跟酸反应的有几种?反应剧烈程度如何?不跟酸反应的有几种?由此排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精讲点拨] 我们还可以根据金属与酸是否能发生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但在比较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条件,要保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 3、(1)比较能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共同特点,总结什么叫置换反应。 (2)试写出一个前面曾经学习过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1)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2)通过上述反应你认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何排列? (3)通过以上学习探究,你获得了哪些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四、达标测试 1、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很稳定B.很活泼C.易氧化D.易还原 2、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试题及答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基础达标 1.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 ④液体的质量减轻。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011·广东中考)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S+O 2点燃 SO 2 B.2H 2O 通电 2H 2 ↑+O 2 ↑ C.C+2CuO 高温 CO 2 ↑+2Cu D.Al(OH) 3+3HCl ==== AlCl 3 +3H 2 O 3.下列有关铁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4Fe+3O 2点燃 2Fe 2 O 3 B.Fe+H 2SO 4 ==== FeSO 4 +H 2 ↑ C.2Fe+6HCl ==== 2FeCl 3+3H 2 ↑ D.2Fe+3CuSO 4 ==== 3Cu+Fe 2 (SO 4 ) 3 4.(2011·北京中考)能与无色硝酸银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蓝色的金属是( ) A.铝 B.铁 C.铜 D.银 5.(2011·鸡西中考)把金属X放入Cu(NO 3) 2 溶液中,X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若 放入Mg(NO 3) 2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X、Cu、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 序正确的是( ) A.Mg、X、Cu B.X、Mg、Cu C.Mg、Cu、X D.Cu、X、Mg 6.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 ) A.Zn能与AgNO 3 溶液反应,置换出Ag B.Zn能与稀硫酸反应,Ag则不能 C.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 D.Zn的熔点为420 ℃,Ag的熔点为962 ℃ 7.(2011·长沙中考)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B.铜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C.钢是纯净物 D.银能把铁从氯化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 8.把铁粉放入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没有的是( ) A.锌 B.铁 C.铜 D.银 9.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CuSO 4 溶液)时,不用铁桶盛装,原因是_____________

(完整)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

1、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Zn (B)Mg (C)Fe (D)Cu 2、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判断,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 相互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镁与稀硫酸 B.银与稀盐酸 C.锌与硫酸铜溶液D.铝与硝酸银溶液 3.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4、下列物质可以由相应的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得的是 A、Fe 2(SO 4 ) 3 B、CuCl 2 C、AgNO 3 D、Al 2 (SO 4 ) 3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u + 2AgCl == 2Ag + CuCl 2 B、Zn + 2AgNO3 == 2Ag +Zn(NO 3) 2 C、2Na + CuSO4== Cu + Na 2SO 4 D、2Fe +3CuCl 2==2FeCl 3 + 3Cu 6、用铁桶盛装硫酸铜溶液时,铁桶很快出现漏洞是因为用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 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 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 2===Z+YCl 2 X+ZCl 2 ===Z+XCl 2 Y+2HCl===YCl 2+H 2 ↑ X+HCl 不反应则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Z>Y>X B. X>Y>Z C. Y>X>Z D. Y>Z>X 8、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 B.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X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D.X、Y都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9、向CuCl 2 、ZnCl 2 、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粉,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A、ZnCl 2 、HCl B、FeCl 2 、CuCl 2 C、CuCl 2 、HCl D、ZnCl 2 、FeCl 2 10. 金(Au)、银(Ag)、铜(Cu)曾长期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我国有着悠久的金属货币历史和丰富的货币文化。下列关于金、银、铜三种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金、银、铜都属于不活泼金属 B. 单质铜可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C. 黄铜(为铜、锌合金)貌似黄金,有人以此冒充黄金行骗,其真伪可用稀盐酸鉴别 D. 三种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顺序为:金>银>铜 11.下列各组实验,不能 ..说明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铁丝插入硫酸镁溶液中 B. 镁片插入硫酸铁溶液 C.镁粉和铁片插入稀硫酸中,前者速度快 D.镁片和铁粉插入稀硫酸中,前者速度快 12.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

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训练

九年级化学专题训练一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跟酸或某些金属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1、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②、铁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 ③、铝片放入稀硫酸中 ④、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⑤、铜片放入盐酸溶液中 ⑥、锌片放入氯化银中 ⑦、铜片放入硝酸汞溶液中 ⑧、铝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2、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 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 、③⑤ D 、②④ 3、下列盐可由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取的是() A、AgCI B 、Fe2(SO4)3 C、Mg(NOh D 、Al 2(SO4)3 4、指出下列个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A、Cu+HSQ=CuSOHz f B、Zn+2HNQ=Zn(NQ)2+3Cu C、2Fe+3CuSO=Fe2(SO4)3+3Cu D Cu+ZnCl2=CuCb+Zn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 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 A、Zn能与AgNO溶液反应,置换出Ag B、Zn能与稀硫酸反应,Ag则不能 C、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 D Zn的熔点为420 C, Ag的熔点为962C 2、某同学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 ①将Zn、Fe、Cu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疏酸中;②将Zn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Cu 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③将Zn片插人硫酸亚铁溶液中,将Fe片插入硫酸铜溶液 中。其中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A、①③ B 、③ C 、①②③ D 、②③ 3、欲判断三种金属X、Y、Z的活动性顺序,没有必要验证的结论是() A、Y能置换含X的化合物溶液中的X B、X能置换酸中的氢 C、Y能置换酸中的氢 D、Z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4、某同学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①取样,分别 加入到CuSQ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②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Q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 度明显比Z快。贝U 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 A、X>Z>Y B 、Z>Y>X C 、X>Y>2 D 、Z>X>Y 5、从考古文物出土情况看,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会牛成铜锈。铁器几乎保存不了,因为铁器很容易锈迹瓣斑或烂掉,这说明金、铜、铁的活动性顺序 6、将适量的铁粉投入到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实验现象不存在的是() A、铁粉的质量逐渐减少 B 、有无色气体产生 C、有氯化铁生成 D 、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7、将镀锌铁5.6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开始反应速率快,后来反应速率慢

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的】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课题分析】 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一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一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的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建议】 1.对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教学,可以再次做镁条、铝箔、铁丝、铜丝等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要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认真的对比和分析,从中得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一些规律性知识 2.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讨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与探究中,结论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控制相似的实验条件,以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对比和分析,是该探究活动获得可靠结论的重要保证。 3.置换反应的概念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得出的,即通过对镁、锌、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类别的角度归纳得出的。这样的方法比较直观,学生容易接受。置换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练习来感受的。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联系实际的习题,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通过实验,并在置换反应概念和其他一些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分析得到的。探究分三步进行:(1)从金属与盐酸或硫酸反应是否有氢气生成,可以把金属分为两类,能生成氢气的金属其活动性比较强,不能生成氢气的金属其活动性比较弱。(2)从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比较出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能置换出来的,则这种金属比另一种金属活泼。(3)经过了很多类似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这是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由于学生还没有盐的概念,因此教材中只能说“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具体例子来进行教学。 5.可以通过对一些实例和习题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感受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有关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等的判断依据。这部分的教学也可以结合本课题的复习和小结进行。 探究一: 铁合金的抗锈蚀性能 问题:建筑物的防盗门及防盗网为什么常用不锈钢制造呢?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化学)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设计思想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从教学目标来看,将原来的只关注知识技能目标,转变为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俱为一体。从课程内容来看,将化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方法的内容,以及体现化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影响的内容作为主要课程内容。从教学方法来看,倡导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习化学,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教师要将化学知识融合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 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特点。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最后,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置换反应。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利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利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时让学生真正理解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原理,通过实验过程探究和设计探究,培养他们科学实

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知识改变命运金属的化学性质能力提高 一、选择题 1、“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能充分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 ) A.硬度较小 B.密度较大 C.化学性质稳定D.导电性好 2、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这现象说明该水中含有() A.钾元素 B.钠元素 C.钙元素 D.铁元素 3、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的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C.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D.铝的密度较小 4、下列物质.能用金属与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 CuCl2 C.ZnSO4 D. FeCl3 5、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H2SO4 = MnSO4 + H2↑ + MnSO4 = MgSO4 + Mn + MnSO4 = FeSO4 + Mn + CuSO4 = MnSO4 + Cu 6、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能使铁片质量增重的物质是: A. H2SO4 B. FeSO4 C. HCl D. CuSO4 7、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 A.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B.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D.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9、将6g某些金属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得到氢气,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 A、镁、铝 B、铜、锌 C、锌、铁 D、钠、镁 10、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金属的化学性质2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会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知道金属与盐反应的特点,会判断金属与盐的反应 二、学习重点:金属与盐的反应 三、自主学习过程 复习回顾 1、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2)铜在空气中加热 (3)铁与稀盐酸反应 (4)铝与稀盐酸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K (H) Au 说明:①金属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填“能”“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学习任务一: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 将锌片、铁丝、铜丝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钠溶液中,观察试验现象,并填写下表

根据现象可知:哪些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 ① ② ③ ④ ⑤ 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是:① ② 相应练习: 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1) Mg+HCl (2)Ag+HCl (3)Zn+Cu(NO 3)2 (4)Hg+MgSO 4 (5)Fe+HCl (6)K+MgSO 4 (7)Fe+HNO 3 (8)Mg+FeSO 4 (9)Cu+AgCl 学习任务二: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 金属 CuSO 4溶液 AgNO 3溶液 NaCl 溶液 锌 铁 铜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练习、 1、据2003年7月13日《金陵晚报》题为“废气定影液中掏出银子”的文章报道,有人利用摄影店废气的定影液,每月可回收价值约20万元的银。其中一种回收方法的原理是:Fe+2AgNO3 =2Ag+Fe(NO3)2这个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元宝行骗的事情时有发生。下列方法中,不能检验真假元宝的是() A、放入盐酸中 B、监测其密度 C、加热 D、放入硫酸锌溶液中 3、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A、Ag Cu Zn B、Cu Zn Fe C、Ag Zn Fe D、Ag Cu Fe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验证铁、镁、铜的活动性顺序,应选取下列适宜的试剂组是() A、铁、镁、氯化铜溶液 B、铁、铜、硫酸镁溶液 C、铁、氯化镁溶液、硫酸铜溶液 D、铜、硫酸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5、向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氧化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3.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通过“置换”推断常 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4.发展学生敢于置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注:“置换反应”概念的更深刻理解,于第二课时进行)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 2. 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 换)。 教学难点: 1. 活动性顺序强弱的探究及排序。 2.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 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教会思路:猜想与探究――→观察与检验――→分析与归纳――→解释与结论 教学准备: 镁、铝、锌、铁、铜等金属,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等以及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试管、镊子等。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程引入导读:提出思考问题。读引言思考:铝为何具抗腐蚀性,其它金属如 何?化学性质有什么共性和差异性?规律怎 样? 明确课程目的, 引导关注重点。

规律建构1 导思:1.同学们在猜金 属的游戏中,发现了它 们化学性质的共性和差 异性吗?2.通过发现, 我们能粗略确定这些金 属的活动性吗? 为了寻找差异性和规 律性,我们是否还可以 根据以前的学习、生活 经验来寻找规律呢? 讨论金属的共性与差异性Mg、Al、Zn、Fe都 能与氧气反应,但剧烈程度不同,初步归纳 活动性:Mg>Al、Zn、Fe 讨论与发现:学生从教材及生活中经验:“真金 不怕火炼”,铜制品(如铜锁)裸露保持光泽, 铁制品裸露易生锈等事例归纳规律并互动评价。 活动性:Mg、Al>Fe、Cu>Au 或:Mg>Al、Zn、Fe>Cu>Au 发现:仅凭上述探究,还很难更广泛找出金属的 活动性规律。 这一过程,学生 仅能从最基本的认 知层次初步归纳少 量金属的活动性顺 序,存在的问题, 继续为后续的探究 留下悬念 问题链接引导联想:上述探究初 步找出了一些金属的化 学性质和活动性规律, 但要更广泛探究金属活 动性顺序规律,须另辟 蹊径进行探究。 多媒体引导:(在第七 单元探究酸雨的模拟实 验时已经留下伏笔) 讨论:1、这一现象能否反映出镁、锌的活动性 顺序? 2、能否类似用这一方法探究镁、锌、铁、铜等 金属的活动性? 将不同的探究方法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 验搭建联结的桥 梁,同时发展运用 已有知识探究新知 识的能力,发展学 生在事物间建立联 系,进行组合、移 植等创新思维策 略。 规律建构2 引导学生对新的探究进 行猜想、设计、结果预 测 讨论:探究目的;哪些金属可与酸反应?剧烈程 度;原因如何? 猜想并预测:镁、锌、铁、铜在酸(盐酸、稀硫 酸)中的可能化学行为? 进一步学习科学探 究的基本方法,发 展学生严谨的科学 态度和作风,为规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金属可以跟盐酸反应的是() ①Zn ②Fe ③Ag ④Cu ⑤Al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2.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铁丝表面有红色金属铜生成 B.溶液颜色有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C.溶液质量增加 D.铁丝中铁的质量逐渐减少 3.除去铜粉中少量铁粉,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磁铁吸引 B.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过滤 C.加适量CuSO4溶液 D.在空气中灼热 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CO2+Ca(OH)2====CaCO3↓+H2O C.CaCO3+HCl====CaCl+CO2↑+H2O D.Mg+O2点燃 MgO 5.铝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之一。关于铝的“自我保护”能力极强的原因,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兴 趣,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①铝的化学性质本来不活泼,难被腐蚀;②市场上的铝材料通常是铝合金,合金是不发生化学反应的;③铝性质活泼,表面能产生一层结构致密的氧化膜。你所认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6.有A、B、C、D四种金属,分别把它们加入到稀盐酸中,A、B、D反应后有气体放出,C无明显现象,再把A,D加入B盐溶液中,D表面有B析出,而A没有,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D>C B.B>D>A>C C.D>A>B>C D.D>B>A>C 7.将过量的铁粉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剩余的铁和生成的铜,在滤液里 含有的物质是( ) A.FeSO4 B.CuSO4 C.Fe2(SO4)3 D.H2SO4 8.下列金属中,常温下最易和氧气反应的是( ) A.铝B.铂C.铁D.铜 9.用铁和铝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氢气,则需要用去铁和铝的质量比是()A.28:27 B.28:9 C.56:27 D.112:81 10.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Cu>Ag。则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是()A.Fe和CuSO4溶液B.Ag和FeSO4溶液C.Cu(NO3)2和Ag溶液D.Cu和FeSO4溶液11.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Cu和Fe B.Ag C.Cu D.无法确定 12.将下列各组药品进行实验,能判断出铁比铜活泼的一组() A.Fe、Cu、稀H2SO4 B.Fe、Cu、ZnSO4溶液 C.Fe、Cu、AgNO3溶液 D.Fe,Cu、FeSO4溶液 13.我国古代的“药金”外观和黄金相似,经常被误认为金子其冶炼方法为(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的物质加热至800℃左右,即得到金光闪闪的“药金”。试推断“药金”组成()

2019年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 1.【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用2Mg+TiCl42MgCl2+Ti来冶炼金属钛,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由方程式:2Mg+TiCl42MgCl2+Ti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 2.【2019年浙江省嘉兴市】科学兴趣小组对金属R的活动性探究时发现: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正二价的盐: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R+MgCl2RCl2+Mg B.R+2AgCl RCl2+2Ag C.R+2HCl RCl2+H2↑D.Al+RSO4AlSO4+R 【答案】C 【解析】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在金属活动顺序中R在氢的前面;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说明R在Zn的后面。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金属活动顺序中,R在镁的后面,R不能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故A错误;B、因为氯化银不溶于水形不成溶液,所以R不能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故B错误;C、在金属活动顺序中,R在氢的前面,在化合物中显+2价,R+2HCl RCl2+H2↑能够反应,故C正确;D、铝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显+3价,与R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RSO4Al2(SO4)3+3R,故D错误。故选C。 3.【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将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而乙表面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甲丙乙 【答案】C 【解析】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甲的活动性最强,乙、丙的活动性较弱,即金属活动性甲>乙、丙;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丙>铜;而乙表面没有变化,说明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即铜>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丙>乙。故选C。4.【2019年海南省】我国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此为现代湿法治金的先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该反应可推测出铜能与稀硫酸反应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通州市金沙中学季杰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氧化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3.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通过“置换”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 顺序。(注:“置换反应”概念的更深刻理解,于第二课时进行)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敢于置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2.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建构的重要意义和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 学习重点 1.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有意义的建构。 2. 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 学习难点:对实验事实进行筛选、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方法的建构。 学习策略: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合作与自主相结合进行科学探究实施知识的建构。 基本流程:猜想与探究――→观察与检验――→分析与归纳――→解释与结论 具体实施: 1.以活动形成探究的链节,以问题的解决建构知识的阶梯,多层次获取结论与规律。 活动性:活动性:活动性:金属活动性 Mg、Al>Zn、Cu>Au Mg>Zn>Fe>Cu Al>Cu>Ag 规律的形成结论1 结论2 结论3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以实验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讨论评价,使学生才智展示与评价激励和谐发展,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养成严谨思维品质并推动探究进程。 教学准备 1.仪器:仪器: 试管、坩埚钳、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药品:镁、铝、锌、铁、铜等金属、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稀盐酸或稀硫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A 1︰2 B 3︰2 C 3︰1 D 6︰1 2.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共存的是() A.Fe3+、NO3-、Cl-、Na+B.Ba2+、Mg2+、HCO3-、AlO2- C.NO3-、Na+、K+、CO32-D.NO3-、K+、AlO2-、OH-3、根据阿伏加德罗理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的A2气体和3体积的B2气体合成2体积的C气体,则C气体的化学式为:() A、AB3 B、AB C、A3 B D、A2 B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熔融状态下或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 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得电子的物质被还原,是还原剂。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融化,在燃烧,最后所得产物只有Na2 O2 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一样特殊保护 C. 铝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是因为铝不活泼 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涂保护层

6.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的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的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 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 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D. 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7.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 将钠放在足量的硫稀酸中 C. 将钠放入足量的硫酸铝钾溶液中 D.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Na + 2H2O= Na++ OH- + H2↑ B. 钠与硫酸氢钾溶液的反应:2Na +2H+ = 2Na+ + H2↑ C. 铁与稀盐酸的反应:2Fe+6H+=2 Fe 3+ + 3H2↑ D 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2Al+2 OH-= 2AlO2-+ H2↑ 9.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 1 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A. 1:2:3 B. 6:3:2 C. 3:1:1 D 1:1:1 10.下列关于钠在空气中的说法或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Na在空气中最终会变成白色粉末 B. N a2 CO3·10H2O在空气中风化是化学变化,NaOH固体的潮解是物理变化 C. Na 在自然界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D.Na在空气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N a2 CO3 11.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