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汇总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汇总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诸侯,以藩屏周”:封建指分封建立)。

②内容: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周武王以及周公两次大分封)

③权力:爵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④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⑤评价: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兼并战争的开始,周王室的地位削弱了。

2、宗法制:(父系血缘定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④评价:有利于凝聚宗族。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今天生活的影响:宗庙、宗祠、族谱、重男轻女等观念。(此为宗族观念,受宗法制影响而不同于宗法制)

3、皇帝制度:(皇帝制度始于秦始皇)

①由来:统一六国后,嬴政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

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朕、诏、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只有皇帝一家仍具有宗法制之特点)。具有人治、独断性、随意性的特点。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

4、郡县制:(春秋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

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③特点:垂直管理。

④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①分封制与宗法制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按地域划分;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郡县的官吏皇帝任免;③诸侯国具有独立性,易发生地方割据,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和国家统一。

5、行省制:

①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及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东,山西,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

②作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6、皇权相权之争:(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唐朝中央:三省六部制:①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后为方便中书省与门下省联络沟通,两者常联署在政事堂办公,在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②评价:三省的最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宋朝中央:①设中书门下,行使宰相职权(主要指行政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其行政权;②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③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兵权。(史称“二府三司”:二府为中书门下办公地点政事堂与枢密使办公地点枢密院,三司即为负责财政的官职,注意区别明朝地方之“三司”)

明朝中央:明成祖永乐帝设内阁,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清朝设军机处:最初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立军机处。②内容:雍正帝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择亲信的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机构简单,办事效率较高,政策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③军机大臣负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7、监察制度:

秦: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监察制度最早确立与发端。

汉:汉武帝时,全国划分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部,每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最早地方监察系统。中央由御史大夫主管监察机构。

唐元:御史台。宋:提点刑狱司。明:厂卫制度。

8、选官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之演变)

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朝创立科举制。

利:打破贵族政治、保证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弊:考试内容多为四书五经,特别是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选拔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请你自行整理中央集权发展演变的过程:以秦、汉、唐、宋、元、明几朝为线索)

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之路

1、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4个历史事件)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个历史事件):

1.鸦片战争及与《南京条约》: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时间:1840年至1842年。

结果:通过《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视角:中国

《南京条约》: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厦门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法国通过《黄埔条约》攫取在华权益。)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经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文化(新思想开始萌发)受到影响,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英法不满足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获得的权益,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与太平天国运动有交集)

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公使进京、十口通商、内地游历、舰船进江、赔偿白银)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认天条、开天津、割九龙、增赔款)3.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背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对外侵略野心膨胀,制定大陆政策。导火线:1894年,朝鲜发生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向清政府请求派兵,日本也乘机派兵,后由日本挑起战端。

过程:海战:丰岛海战(标志开战)→黄海海战(又称大东沟海战)→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陆战:平壤战役(国外)→辽东战役(国内)

结果: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内容:①割地:割辽东半岛,澍湖列岛,台湾半岛及其附属岛屿,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开埠: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开工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反映列强侵略方式从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

甲午战后,列强利用清政府国库空虚,争先恐后想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开厂设矿,修建铁路,掀起瓜分狂潮,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宰割同盟形成,妄图瓜分中国。中国民间出现排外性质的义和团运动,并为朝廷保守派所利用。

过程及结果: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了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①赔款白银4.5亿两,加利息共是9.8亿两,分39年付清(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②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③拆大沽炮台至山海关沿线的所有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京津等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列强在华驻兵之开始,日本关东军、华北驻屯军在华驻军之依据)④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该条约最大特点)。

5.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口号:扶清灭洋,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

1898年兴起于山东。1900年6月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的顽强阻击。在天津,义和团包围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义和团运到到达顶峰。局限性表现:扒铁路、毁电线。

1900年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了。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

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6.抗日战争: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7.7-1938.10战略防御阶段;1938.10-1945.8相持阶段;1945.8以后反攻阶段。

九一八事变:

1931年,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为了摆脱危机,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侵占东北。

1935年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开始反抗。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之后,日军向华东和东北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3个月灭亡中国。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南京进行了六周的杀戮,30多万人被杀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①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至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②1937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开始之标志)后,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③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由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组织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②太原会战:期间取得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③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④武汉会战:国共合作,保卫东方马德里。

共产党组织的敌后抗日战争:

采取全面抗战(即发动群众参与抗战)路线斗争,取得平型关大捷,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1937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称为陕甘宁边区。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在华北进行了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赴缅作战(国外战场):

①为了保卫滇缅公路这条重要的国际交通线(给重庆国民政府补给之重要公路,失守之后,美军开辟驼峰航线给重庆国民政府以物资补给);

②为了支援在缅盟友英军。

抗日战争胜利及其历史地位:特点: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②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侵华罪行包含:武力侵略、细菌战、毒气战、大屠杀、扶植代理人、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

专题三:近代中国求民主之路

1.太平天国运动:(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直接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太平军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1856年进入军事全盛时期,随即发生天京变乱(又称洪杨之乱)。1864年天京陷落,农民起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洪秀全思想特征: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与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核心内容)的《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①中心内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是每户留足口粮,其它归国库,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目的)②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③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了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

《资政新篇》:1859年,①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②内容: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政治上:以法治国,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发展工商业,鼓励中外自由通商,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③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并不是农民斗争经验的产物,未能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相应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意义: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它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提出了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②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2.辛亥革命

兴中会:1895年,檀香山,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口号,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机关刊物《民报》。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同盟会成立后在广州发动的起义,推动了革命的进程。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文学社和共进会策划在武昌起义,12日武汉三镇光复,历史上称为“辛亥革命”。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颁布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采用公历等。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颁布的,由参议院制定的。(目的:试图通过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野心)

内容:一切权力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国民有人身、言论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由权利),确立三权分立(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行政权、参议院:立法权,弹劾总统权、法院:司法权)的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对临时大总统负责)。

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意义: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君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1912年3月11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称帝是在3年之后: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建立中华帝国,并称帝,遭举国反对,1916年3月23日,宣布退位。)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意义:①推翻了清王朝(最大功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最深影响);③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④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局限: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3.五四运动:

背景:一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华,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高涨;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道路

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经过:第一阶段运动中心是北京,运动主力是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第二阶段运动中心是上海,运动主力军是工人阶级。②结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意义:是一次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大功绩在于促进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大区别在于:领导者(前为资产阶级,后为无产阶级)。

4.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

中共一大:

历史条件:工人阶级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共产主义小组纷纷成立;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等。时间: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后转到浙江嘉兴南湖上举行)。

内容:党的名称;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当的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共的诞生)。

②中共二大: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做了正确的分析,据此制定了当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并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其一个支部。时间:1922年在上海召开。

最高纲领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奋斗目标),最低纲领就是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中共三大:在国产国际的要求下,决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即共产党员拥有双重党籍)与国民党合作,时间:1923年在广州召开。

5.国民大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高潮: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①背景:工人运动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也让孙中山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

②内容: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了党内合作的方式

③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④失败:1927年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趋于破裂;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北伐战争:①目的: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②概况:1926年7月出师北伐,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取得巨大成功。收回汉口和九江的租界。

国民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6.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南昌起义:P70

八七会议:P71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与理论:①1927年秋,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败,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②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井冈山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一条符合中国的革命道路。

7.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①长征原因: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②长征过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③长征意义: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③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8.遵义会议

召开:1935.1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意义:①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标志。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经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①大会选举产生了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②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刘少奇等为副主席。③对国歌、国名、国旗、国徽进行充分讨论。④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相关规定。代行宪法职能。

2.

①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全会的指导思想)。讲话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保障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决定拨乱反正和审查解决党内冤假错案。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④会议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历史上三次历史性巨变: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进行改革开放。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①内涵:一国就是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最早针对台湾问题提出,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②实践:香港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回归。澳门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回归。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同时也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③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阅读课本P102“历史纵横”)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实行对等谈判和第三次国共合作。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是在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达成了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实现。

对于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涉(阻碍统一进程因素),中国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什么都可以谈;我们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4.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三大政治制度与基层民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时间: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大制度和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但两者有本质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1954年全国一届人大召开时制定。

①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人民民主国家。③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949年,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4年,成为统一战线组织,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57年,反右派斗争和文革时期政协委员多被打击迫害。

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阵,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建立: 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蒙古(1947年),新疆(1955年),广西(1958年),宁夏(1958年),西藏(1965年)少数民族自治区。1984年,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基层民主制度:P100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6

1954年第一部宪法产生;1980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了初步构想;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见课本P99)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P10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过程: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在联合申明中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①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②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③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

万隆会议:这是亚非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会议。1955年,在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召开。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亚非会议所展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P111)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中美关系解冻、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核心与关键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原有席位被国民党占据。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

原因:①第三世界的崛起和支持②美国孤立中国政策渐渐破产。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大2758号决议通过。

意义: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美关系正常化:国家利益与国家力量决定的。

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出于对抗苏联威胁的需③以及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港问题和解决中美之间长期争端的战略考虑。

过程:①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②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④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⑤1979年正式建交。

意义: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台湾问题(关键)、人权问题、经济问题。

中日邦交正常化: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过程:①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订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②1973年中日正式建交;③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①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与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②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③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建树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阅读P114的“历史纵横”)

②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1991年加入)。2001年中国第一次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成立)。2001年“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希腊的地理环境、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①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多山、多岛、少地、环海、地中海式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便于推行民主政治。推动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②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公民政治;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繁荣;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2.雅典民主政治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梭伦改革(初步确立)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解负令;国家机构改革(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公民大会)

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以地域取代血缘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每日轮值主席;陶片放逐法;十将军委员会;

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黄金时代):公元前5世纪

①除十将军外的所有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五百人会议,是通过抽签组成的,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③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④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⑤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3.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当时的历史来看,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民主政治极大地调动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使城邦充满活力。诸多不朽的作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蓝本。

4.罗马法的内容: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①《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②公民法:概念: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所有法律的总称。

适用范围: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特点及不足: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琐,不够灵活和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③万民法:背景:罗马共和国过渡到罗马帝国之后,原有的公民法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

范围: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地位:成为罗马维护国家政权的重要工具。

特点: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3世纪末至4世纪初,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5.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①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②针对国内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差别,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对后世的影响: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自然法精神),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对亚洲、美洲国家的法律也有影响。

专题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的制定

①时间:1689年颁布②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仍有行政权)③作用: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①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②内阁的组成: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递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③内阁的职能: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内阁的权力主要表现在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①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②议会具有立法权。

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内阁权力后来居上。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背景:针对邦联政府无中央集权。无权制定统一关税和保护本国经济,无力偿还债务,和保障国家安全。内容:①实行联邦制;②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门。

评价:①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②这部宪法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特点,三权分立原则,民主原则,从而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③这部宪法也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法国的共和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颁布

内容:①行政权归于总统(以任命内阁成员的方式)。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有权任命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

②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由普选产生;规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14 日为法国国庆日;规定“政府的共和国形式”和总统当选条件。

评价:①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②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

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871年

①宪法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

②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a皇帝是国家元首,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等权力;b宰相是内阁首脑,他主持政府工作,内阁大臣只是宰相的助手,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有绝对权力c 议会为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评价:①积极意义: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②局限性: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使帝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规定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实质上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宪法特点)。

5、确立代议制的途径: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代议制的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代议制主要作用: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对亚洲及其他地区产生广泛影响。

专题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1848年发表,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②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③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核心内容)。

2、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性质:无产阶级专政。

措施: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国家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对公职人员实行限薪措施,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a.是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学说。(经验)b.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生产力水平和无产阶级政治威信,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根本原因)c.同时,公社没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

3.俄国十月革命:导火线:一战俄国的参战激化了国内矛盾也使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形成了有利的国际环境。1917年秋天,俄国出现空前的经济危机。

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的演说,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争取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七月事件表明无产阶级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攻下冬宫。属于社会主义性质革命。经济上《土地法令》、外交上《和平法令》。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②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现实榜样,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③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为实践,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突破了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的理论。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主要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国方面:杜鲁门主义:(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经济)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也就是马歇尔计划。目的:是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军事)北约:为了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1949年春,美、英、法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同年夏,条约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

苏联方面:(政治)1947.9成立欧洲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经济)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华约:为了稳定东欧,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苏联和保加利亚等八国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正式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2.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冷战下国际形势:①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②朝鲜分裂: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1948年8月,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大韩民国。。1948年9月,朝鲜半岛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③侵朝战争(1950-1953),侵越战争(1961-1973)④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被美国发现,后经谈判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这一事件表明了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

影响:积极:冷战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避免世界大战爆发;消极:美苏在世界范围内激烈争夺,导致局部性冲突不断。

3.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

1950年,法国舒曼计划提出了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统称欧洲共同体。

1973-1986年,欧共体三次扩大,英国,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欧共体的扩大,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也随之变化。

1991年欧共体12国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朝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大大迈进了一步。

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

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的表现:原因:①日本政府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②日本经济的恢复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植。③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④1956年-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日本政府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⑤日本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

表现:1945-1955经济恢复时期,1956年-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背景: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其成立奠定了政治基础。②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③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新独立的国家主张团结起来,推动了不结盟运动兴起。。

倡导者: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和印度提出不结盟的主张。,

标志:1961年召开的第一个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影响: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在国际政治舞台发挥着巨大作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崛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4.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苏联解体: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发表,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25日,苏联完全解体。原因:外部原因:西方国家长期的和平演变政策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也是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长期存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也是历史原因。

影响: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5.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原因: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②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并极力构建以自已为主导的单极世界。③多个国家联盟力量中心的出现:欧盟的成立、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其影响:

①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④多极化最终形成将是漫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