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欺负行为干预研究

小学生欺负行为干预研究

小学生欺负行为干预研究
小学生欺负行为干预研究

幼儿教育研究如何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如何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作者:郑艳琼 [摘要]:在幼儿园里,幼儿告状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使许多教师为此发愁。其实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形成社会意识初期阶段的一种表现,也是幼儿在成人帮助下学习和分辨是非的过程,教师要了解幼儿告状的动机,正确认识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科学地引导与教育幼儿,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解决矛盾,从而提高交往的技能与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育告状行为 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受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这种行为的突出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1]在幼儿园里, 幼儿告状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使许多教师为此发愁,有的教师担心孩子思想品德会出问题,认为小小的孩子就如此打小报告,久而久之,会形成不良习气;有的则认为孩子无聊,对鸡毛蒜皮的小事小题大做。上述对幼儿告状现象的认识都是不正确的,其实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形成社会意识初期阶段的一种再现,也是幼儿在成人帮助下学习和分辨是非的过程。教师要了解幼儿告状的动机,正确认识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科学地引导与教育幼儿,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解决矛盾,从而提高交往的技能与水平。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一: 快要吃午饭了,小朋友们有序地进入卫生间洗手准备就餐。当大部分孩子坐到位子上时,老师开始分饭菜,这时兜兜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老师,菲儿在卫生间玩水。”当时,我很随便地说了声:“喔,我知道了。”继续忙着给孩子们分饭菜。我分完后才想起菲儿在卫生间玩水这件事。当我走进卫生间一看,只见兜兜和菲儿一起玩水,玩得很开心。 分析:兜兜向老师告状,说明他了解洗手时不可以玩水的规则,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告状是想向老师再次确认规则,他希望老师能对“被告”的行为做出解释,结果发现老师“毫无反应”之后,他也加入“不守规则”的行列。 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类似的告状行为是孩子用来试探成人处事的反应的。我想,当时我若马上处理此事,兜兜就不会跟着玩水了。从此以后,当我再次碰到类似情况时,我总是按照幼儿常规要求尽快做出处理,避免来告状的幼儿学样。 案例二: 韩瑞是班里最爱告状的孩子。平时总是向老师告状:“XX小朋友打人。”“XX把美工区的纸带回家了。”……常常能听到韩瑞告状的声音。一次,韩瑞奶奶来接时,韩瑞正向老师告状:“XX小朋友把玩具藏起来不给别人玩。”奶奶见了就劝说韩瑞少管闲事,并告诉韩瑞:“你要是老向老师告小朋友的状,小朋友就不和你玩了。” 分析:奶奶担心韩瑞告状会引起别的小朋友的敌视,从而制止韩瑞告状。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孩子失去那刚刚萌芽的道德责任感,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变成一个自私的人。这种带有检举心理的告状,应视为一种可喜的现象。这正反映了幼儿在把别的孩子的行为与老师、家长平时教导的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原因与对策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原 因与对策 课堂上的小故事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关心。故事中的角色是班里的孩子们,但不是特定的某一个孩子。孩子通过聆听故事,用第三人称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行为,“另一个我”提醒“我”改掉问题行为。除此以外,针对班里经常发生的行为,我和孩子们事先做了一些约定,与大家分享。 行为一: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们,习惯把课堂当成活动,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约定一:口号约定 师:“6-7-8”。生:“闭嘴巴”。 师:“1-2-3”。生:“坐端正”。 优点:有点节奏,有点押韵,口号不用多,好用就好。 行为二:分组讨论进行得热火朝天,孩子们在电脑上的练习还没完成,老师却不得不打断孩子们的行动。

约定二:节奏约定 无论你在做什么,当听到“哒哒,哒哒哒……”拍手的节奏时,请停下手里所有的事情,跟着老师一起做。 优点:前两下慢,后三下快,既是一种节奏,也是一种游戏,这个约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从自身正在进行的活动转移到全体同学要一起进行的活动中;节奏拍手是一种动静的调节,甚至得到惊喜,全体同学都拍在同一个节奏点时,团体的力量体现了。 行为三: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高,越来越多的孩子害怕回答问题,怕回答错,怕同学嘲笑。 约定三:奖励约定 以星星为奖励,回答问题,错了也有—颗星,对了星更多。 优点:允许孩子犯错,鼓励孩子提“白开水”问题,提问的过程就是孩子思考的过程。只要孩子愿意思考,老师就应肯定。肯定的是结果,也是过程。 行为四:个别孩子的问题行为,不适合占用课堂时间处理

约定四:提醒约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的时间是大家的,个别孩子的问题行为不能占用大家的时间。提醒约定分为四个层次:(1)原地起立。第一次问题行为时,孩子起立后,只要自己认识到错误,自己随时坐下;(2)站到教室前方。多次同样错误时采用孩子站到指定位置,即使认识到错误,也必须站够3分钟以上才可 __回座位;(3)写反思日记。对影响比较大的问题行为,需要孩子写反思日记,“为什么会发生问题行为”,不限字数;(4)写检查。严重的一种惩罚,限定字数,字数是所在年级数的一百倍,比如五年级需要写够五百字,所写检查会占用课堂时间读给全班同学听,由同学们判断是否诚恳。 优点:提醒约定的重点在于提醒,在认可学生都是好孩子的前提下,通过团体监督,让孩子自我修正,并对进步及时奖励。 约定是老师和孩子共同建立的,是老师和同学的共同约定,约定是一种承诺,也是孩子行为的准则。孩子在约定的互相监督中自我管理,进而守纪律,守法则。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民小学)

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 丁 迈 陈 曦 【内容摘要】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带给现实生活巨大的影响。网民线上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网民的各种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利他行为也逐渐进入学者的视野。本文在文献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对唤起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如何促进网络利他行为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利他行为;网络利他行为;行为唤起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利他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利他行为指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①与亲社会行为同义。狭义的利他行为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不带任何私利地帮助他人。 社会心理学对现实利他行为的研究历经几十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犹如尼葛洛庞帝所言:“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一句话,人类的生存方式都变成了数字化。”互联网为人类拓展了生存的第二空间,这一新的信息交流平台作用日益重要,致使网民的在线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日渐扩大,因此各种网络行为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网络利他行为也不例外。 伴随论坛、维基、P2P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出现的利他行为不胜枚举。网络社会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点,部分学者借鉴了社会心理学中对利他行为的研究,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动机进行探讨;或从网络利他行为的实际内容出发,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分类;还有学者研究社会资本、网络社区特征、浏览行为和便捷因素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综观目前国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系统实证研究较少,更多的是现象描述和经验归纳。而我们更为关注的是:互联网这种新媒介对利他行为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网络利他行为有什么特点?哪些因素影响了网络利他行为?网络利他行为与现实利他是否存在区别?如何借助网络媒介的特点促进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 二、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 11网络利他行为的界定 本文采用王小璐、风笑天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定义:在网络环境中所实施的将使他人获益且自身会有物质损失,又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行为。其中,“物质损失”是指助人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所花费的网络开销、时间精力,以及虚拟的网络货币等;“没有明显自私动机”主要是指不期望有来自外部的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但不排除自身因做了好事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自我价值实现等内在奖励。② 我们以网络中最为活跃的网民———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校园拦截访问、网络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进行了一些考察,具体研究方法描述参见相关文献③,本文是在这些实证研究结果基础上的延伸思考。 21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 (1)表现形式的单一性 网络利他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电子化信息为传递物质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分享行为。在大学生已有的利他行为中,回答网友提问占到80%左右;其次是上传各种资源、自己开帖提供有用信息等。网络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这与网络媒介的性质吻合,网络媒介作为人们获取和沟通信息的平台,决定了在其中参与交换或复制的物质具有单一性,即信息,分享与传递信息成为网络利他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2)利他者的主动性 互联网的虚拟与匿名性,很多时候消解了利他者和求助者的身份信息,消解了现实利他的复杂情境因素,使利他行为产生的环境相对简单化,因而行为动机更为单纯,自发性、主动性更强。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以内心满足感为主导,如在助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等。 (3)网络利他行为的延时性 社会心理学对现实利他行为的研究,最常见的是实验研究,即研究者创造实验情境,设计求助场景,从而研究人们借此表现出的利他行为,这些现实情境中因为某种由头而引发的利他行为,往往具有在场和即时的特点。网络利他行为则不同,网络媒介具有跨越时空的互动特性,往往可以助人者不在场,而且在求助者发出求助信息一段时间后,延时完成助人行为。 丁 迈 陈 曦: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新闻学与传播学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年第3期(总第158期)35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编号 2013381108 毕业论文 (2017届本科) 论文题目: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学院:教育学院 专业:学前教育 班级: 2013级学前一班 作者姓名:陈倩倩 指导教师:何国宏职称:讲师 完成日期:2017年 5 月16 日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2017年月日

目录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 3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三、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分析 (2) (一)幼儿自身原因 (3) (二)教师评价标准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 (3) (三)家长不正确教育观念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 (3) (四)电视、网络游戏、动漫等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 (4) 四、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4) (一)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4) 1 .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对待告状行为 (4) 2 .了解动机和目的,区别对待告状行为 (4) (二)家长对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6) 五、总结与反思 (7) 致谢 (8)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陈倩倩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幼儿告状是指3-6岁的幼儿将自己或同伴受到的欺负向教师或家长转述的过程。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告状行为是由幼儿发起的几种师幼互动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幼儿频繁的告状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正确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有助于幼儿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幼儿同伴间互相帮助的优秀品质。本文根据笔者在幼儿园的实习经历和教育教学的实践分析了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教师对待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告状行为指导策略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笔者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发现幼儿的告状行为非常频繁,几乎每天都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幼儿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找老师告状,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正常秩序。因此,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以及教师对待告状行为时该使用怎样的策略来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举措有助于幼师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两种方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很多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剖析对比,或针对“幼儿告状行为”这一关键词进行了文献查阅;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幼儿告状行为作了实际的案例记录,并将这些案例作为行为研究的实践依据。 二、幼儿“告状”行为的含义及类型 (一)幼儿“告状”的含义 告状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又不能自行解决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这是从人际关系和心理学角度上来说的。 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认为自己受到同伴欺负或发现某种行为和幼儿园集体规则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师幼互动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和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课堂问题进行了分类。奎伊(H.C.Quay)等人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人格型问题行为带有神经质特征,常常表现为退缩行为。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忧心忡忡,不信任教师,害怕教师提问和批评;有的学生不信任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和兴趣;有的学生在教室里焦虑不安,心神不定,常常手足无措,答非所问。行为型问题行为主要具有对抗性、攻击性或破坏性等特征。例如,有的学生缺少耐心,容易冲动,不能安静;有的学生多嘴多舌,交头接耳。情绪型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学生过度焦虑、紧张和情绪多变而导致社会障碍的问题行为。例如,有的学生漫不经心,冷淡漠视,态度忸怩;有的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同学,不敢自作决定,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我国也有学者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三种类型。行为不足主要是指人们期望的行为很少发生和从不发生,如沉默寡言等;行为过度主要是某一类行为发生太多,如经常侵犯他人;行为不适是指人们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境下发生,但在适宜的情境下却不发生,如上课时放声大笑等。 (二)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不单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行为,而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综合起来,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因素 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与教师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教师的教育失策会导致学生产生问题行为。教师的教育失策主要表现为错误的观念指导、管理失范和教学水平低下。 (1)教师错误的观念(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会导致错误的行为,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行为。有的教师把追求升学率作为教学的指导方向,把分数作为唯一的目标,这样教师会重智轻德,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灌输,造成学生丧

行为识别国内外现状

1.原始视频的特征提取 (1)光流场 光流场是空间运动物体在观测成像面上像素运动的瞬时速度。它利用图像序列中的像素强度数据的时域变化和相关性来研究图像的灰度在时间上的变化与场景巾物体结构及其运动的关系。光流法通常假设相邻帧的图像差异非常小,从而获取对真实运动场的近似估计【31。它不用预知任何先验知识,即能提供有关运动速度及图像中运动区域的简洁描述,适用于摄像机运动的情形。但光流法易受噪声及光照变化的影响,且计算较为复杂,很难用于实时的视频监控系统。 (2)点轨迹 目标的运动轨迹也可以作为特征,从而大致推断出目标运动所属的行为类别。但图像平面上的轨迹对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变换比较敏感,因此在大多情形下,此特征显得不够可靠。常用的替代特征表达有轨迹速度、时空曲率等【4,51。运动轨迹的获取比较依赖于精确的跟踪算法。从原始视频中提取点轨迹特征同样容易受到噪声、遮挡及混乱背景等的影响。(3)人体形状表达 在摄像机固定的情形下,假设背景已知,通过背景剪除法可以很容易得到运动人体形状。基于全局、边界及骨架等的描绘子都可以用来表达人体形状。全局方法16,71如剪影、矩等是在整体形状区域内计算描绘子,而边界方法仅考虑形状轮廓【8l,骨架i方法则是用一组lD 骨架曲线代表一个复杂的人体形状,比如中轴变换[91等。 (4)滤波器响应 空时滤波器响应是一个广义上的分类。Zhang等【lo】存时间轴上计算高斯导数,将滤波器响应较高的区域作为运动区域。LaptevI¨1利用一组空时高斯导数滤波器将Harris角点检测扩展应用于三维的视频数据从而检测出空时兴趣点。这类方法大都基于简单的卷积操作,运算快速而简便。当视频分辨率较低的情形下,提取光流或剪影特征较为困难,利用滤波器响应特性可以从视频数据中提取有效的底层特征。 2.低层特征的描述与识别 我们将低层特征的描述与识别方法分为三类①:非参数方法、空时体方法和参数时序法,分别对现有方法进行归类,并作一个简短的综述。 2.1非参数方法 (1)模板匹配法 这类方法需要对每种行为的特征建立相应的模板,将获取的特征数据与模板相匹配,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识别。Polana和Nelson[4刀将整个序列分解为多个周期行为,利用二维网格特征识别各种行为。Bobick和Davis[391将图像序列转换为运动能量图像(膨酣)和运动历史图像(朋m)模板,MEI反映运动覆盖的范围及强度,而MHI反映运动在时间上的变化情况。Weinland等【拍】提出运动历史体积(MHV)模板,从多个视角重建目标并将其投影到圆柱坐标系,提取Fourier变换特征以描述行为。Wang和Suter[451也将整个行为过程融合为基于轮廓的平均运动形状(MMS)和基于运动前景的平均运动能量(彳^扭)两个模板。模板匹配法计算复杂度低、实现简单,但它本身无法描述动态系统,也不能完全反映数据在空问上的分布属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不同行为之间执行速率的不同、噪声、光照等因素都会影响模板匹配的准确性。 (2)目标建模法 行为可以通过建立人体动态表观模型进行描述。常见的人体模型有棍图模型【109]、2D模型例及3D模型51。3D人体建模是最常用的人体结构表征方法,通过跟踪人体模型中主要

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综述 (3)

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 姓名:桑英惠 学号:1311110521 学院:师范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 班级:B1105 日期: 2013 年 11月 12日

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综述 摘要:儿童利他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从国内外近年来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影响儿童利他行为因素以及关于如何培养儿童利他行为进行了综述,并在文章最后部分探讨了儿童利他行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引起引起人们对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的重视。 关键词:儿童;利他行为;培养 利他行为是人与人交往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它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揭示儿童利他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是品德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儿童利他行为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幼儿逐渐克服自私自利的行为,发展和谐、友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有利于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利他行为是维持人际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形成儿童良好品德的重要条件。 一、近年来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 利他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近年来,中外心理学家对儿童利他行为作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有研究表明,儿童最早有可能表现出类似成人利他行为的举动大约是在1周岁。Tiedemann早在1787年就已观察到1周岁的婴儿会与别人“分享”他感兴趣的活动或玩具(Murchison&Langer,1927)。[1]但被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仍然是:儿童是在2到3岁时才表现出利他行为。早在上世纪80年代Eisenberg就发现儿童在小学期间享乐主义倾向逐渐消失,7—8岁儿童已经逐渐能以他人和社会准则来处理面临的问题利他主义行为的数量呈上升趋势。[2]Stabu.E(1979)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助人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5至8岁期间的助人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而9至12岁期间的助人行为呈下降趋势。[3]霍夫曼(L·R·Hoffman)等人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多地表现出利他行为,但对于需要较大体力的利他行为,女性不如男性。[4]国内有关以幼儿园幼儿为被试的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就存在以利他行为的互助行为(满晶,马欣川,1994)。 [5]但也有研究认为.幼儿园中班儿童基本上不表现利他行为,大班开始才出现利

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

孙寺镇中心小学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 行为规范》的实施细则 《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全体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有力抓手,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此,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依据德育工作要求,特制定《孙寺镇中心小学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意见》。 一、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贯彻《守则》、《规范》,让学生熟知《守则》、《规范》内容,深刻理解《守则》、《规范》内涵。使学生初步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初步养成努力学习、艰苦朴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文明守纪、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培养自理、自强、团结协作、辨别美丑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直、坚强、热情向上的心理品质,最终达到“知”与“行”的完整统一。 二、工作措施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守则》、《规范》的贯彻落实。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守则》、《规范》。要加强对贯彻落实《守则》、《规范》的检查、指导、评价,及时总结经验。 (二)努力营造贯彻落实《守则》、《规范》的教育氛围。学校要通过板报、广播、专栏、红领巾广播站加强对《守则》、《规范》的宣传,学校要在厨窗或明显位置张贴《守则》、《规范》内容,营

造出落实《守则》、《规范》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情操。 (三)通过开展多种教育活动贯彻落实《守则》、《规范》。如:开展落实《守则规范》的知识竞赛、文艺节目、演讲、讨论会、故事会、班、队活动、风采展示、行为训练、情感体验、劳动及社会实践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守则规范》。 (四)学校要将将落实《守则》、《规范》纳入到德育整体化工作当中,将小学德育内容细化为“爱国”、“守纪”、“学习”、“诚信”、“礼貌”、“自理”、“环保”、“劳动”、“健美”、“校外行为”十个方面,并将这十方面确定为“十星”,通过争当“十星”文明少年,深入开展“我进步了”主题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各校要积极探索落实《守则》、《规范》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构建落实《守则》、《规范》的“体验教育”模式。体验包括情感体验、情境体验、实践体验、心理体验、文字体验。在实施体验教育模式时,要注意有效地组织实践活动,有效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情境,促发学生的切身体验。 (六)落实《守则》、《规范》要做到与各种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要与争当“十星”文明少年活动紧密结合,要与《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工作紧密结合,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三、各学段教育内容与要求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分析及管理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分析及管理 摘要:现代社会,班级的组成越来越复杂,课堂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就是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一大难点,管理好问题行为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工作。在进行课堂管理之前,了解何为课堂问题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所谓问题行为就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课堂教学不一致,违反课堂纪律,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影响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影响课堂活动的顺利展开。因此,正确分析课堂问题行为并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其进行调控管理,对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呢?本文将对本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主要包括: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和矫正的方法,策略,分别从学生、教师、环境三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 引言:目前,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因为各种问题行为不仅给班队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对学生的自身发展产生影响,不利于班级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只有小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行为习惯,才能使各项活动顺利进行。针对问题行为,教师应认真分析原因,挖掘一切可以纠正学生行为的策略,使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各方面获得最佳发展。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发展还不成熟,由此会引发很多不仅是课堂上所发生的行为,所以这些都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一、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界定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课堂教学要求不一致,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及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 若从问题的轻度程度来分,可分为(一)轻微问题行为,这些行为包括违反课堂纪律,例如学生没有得到老师的允许就离开座位或者发言,在上课时间做无关的事情:传纸条、丢垃圾、吃零食以及在个人或小组活动中不停讲话等。(二)中等程度问题行为,这类行为包括打断某个教学活动或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行为。例如一名学生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活动过度,不做作业的次数增多,违反课堂秩序等。(三)严重性问题,这类行为包括已经变得很普遍的小问题。例如学生不顾教师的提醒相互交谈而且声音不断高涨,侮辱攻击他人,说谎等。对这些问题行为,我们有必要进行分析它的原因,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寻找策略。 二、小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管理策略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由课堂内外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综合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学生—促发课堂问题行为的主体;教师—诱发课堂问题行为的引子;环境—引发课堂问题行为的根源。找出原因有助于我们寻找策略,当然,也要从学生、教师、环境三个方面来寻找。下面我将对各个问题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并找出管理策略。 注意力不集中 (一)原因 1、寻求关注的需要。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情境下,学校仍然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校级校规和班级各种规章制度的服从。有的学生进入学校后,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而有的学生就缺少师和同学的关注。对于学生而言,获得老师的关注,无论是从眼神、语言或动作的方式进行表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温江区鱼凫阳光幼儿园干田甜摘要: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而被家长们娇生惯养的幼儿们则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当别人来反对他时会很不高兴,当两个幼儿发生冲突时,势弱的那一个幼儿就要寻求帮助,而被幼儿选为寻求帮助的那个人就是教师。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告状是一种发生次数很频繁的现象,它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类个体,他们的告状行为一定有许多和成人不同的地方。 关键字:幼儿;告状;频繁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产生 1、概述 我们应该知道,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认识水平低,生活经验缺乏,各种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处理过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性等还很差,依赖性较强。而且他们都是家里的宝贝,很娇惯他们,使他们不懂的为他人着想,因而,他们对周围所发生的事不能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问题。而成人特别是幼儿教师是他们心中的权威,幼儿一旦出现问题或遭到挫折,他们的告状行为便会频繁出现。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幼儿园中每天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令老师们应接不暇,又忙又累。 2、幼儿告状行为的发展 幼儿的告状的高峰期是在幼儿园中班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告状行为消退甚至消失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那是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老师来解决。不过在幼儿告状的高峰期四年的时间,他们都是矛盾都会找老师来解决,这要求老师处理

探析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及成因

探析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及成因 摘要: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最令教师困扰的可能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行为。本文从低年段小学生在课堂中外显的具体问题行为出发,尝试从学生心理、生理及环境等角度重新审视剖析这些问题行为,并提出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成因 正文: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上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正常教学活动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在课堂上问题行为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冲突,课堂纪律无法维持,教学活动无法顺利进行,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还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确保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一、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分类 要恰当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必须首先了解问题行为的类型及其表现。由于人们对课堂问题的认识不尽相同,因而对问题行为的分类也就不相同。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分

类。 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外向性问题行为是直接干扰课堂正常教学活动的外显行为,这些行为容易被察觉,具体表现主要有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和交头接耳、大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做滑稽表演、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迟到、早退、随意离开课堂、走动等抗拒行为等。 内向性问题行为是不容易被察觉,对课堂教学行为不构成直接威胁的行为,表现为漫不经心、胡思乱想、发呆、做白日梦等退缩性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等厌恶行为,神经过敏、烦躁不安、频繁活动、乱涂乱画等不负责行为。 二、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 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主要是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并且问题行为主要是以轻度行为为主。 首先,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调查发现,不仅仅是差生、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生也有问题行为,只是他们在数量多少、发生频率和轻重程度等方面不同而已。目前国内外关于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较多,调查结果均显示学生问题行为在课堂中是经常发生的,涉及的学生比较广泛,具有一定普遍性。例如早期西方有些学者对

基于图像处理的人群行为识别方法综述_高玄

总第322期 2016年第8期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Computer &Digital Engineering Vol.44No.8 1557   基于图像处理的人群行为识别方法综述* 高 玄1 刘勇奎2 汪大峰1 (1.北方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银川 750021)(2.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连 116600) 摘 要 基于图像处理的人体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中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大部分研究者主要针对个人行为识别展开研究。对人群的行为识别研究相对较少而人群行为识别在智能监控、虚拟现实、公共安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恐怖活动、可疑事件、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实时监控等。人体行为识别对包含人的图像序列进行检测、跟踪、目标分类、异常检测以及对人的行为理解与识别。论文通过从一般的单人行为识别出发,介绍了人群识别方面近年来研究发展状况以及当前该研究方向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图像处理;行为识别;智能监控;人群 中图分类号 TP393 DOI:10.3969/j.issn.1672-9722.2016.08.034 Surveyon GroupBehavior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GAO Xuan1 LIU Yongkui 2 WANG Dafeng1 (1.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orther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Yinchuan 750021)(2.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116600) Abstract Recognition of human action using image-based processing is an active research area in computer vision.Atpresent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mainly study the recognition of individual behavior.For recognition of group activities re-search is relatively less while the recognition of group behavior in intelligent monitoring,virtual reality,public security,etc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uch as ACTS of terrorism,suspicious event,mass violence in real-time monitoring.Hu-man behavior recognition consists of detection,tracking and object classification of image sequence,and image understandingand recognition of human behavior.By introducing the recognition of individual behavior,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group behavior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research problems to be solved.And possible directions offuture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image processing,behavior identification,intelligent monitoring,the crowd Class Number TP393 1 引言 当前,基于图像处理的人体行为识别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人体行为识别是对包含人的图像序列进行检测[1]、跟踪、目标分类[2]、异常检测[3]以及对人的行为理解与识别,而图像处理技术是通过提取运动物体的颜色和形状等特征信息,用于背景检测和跟踪[4]。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的监控系统只局限于简单的图像处理,而无法进行人体异常识别,对于人群行为的识别以及在人群发生异常行为时能够实时报警的研究相对较少[5]。由于在公共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人群行为识别 *收稿日期:2016年2月1日,修回日期:2016年3月19日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基金项目“图形图像处理中形状表示的压缩方法研究”(编号:20110204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虚拟现实中三维图形的应用基础研究”(编号:20082175);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编号:L201454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DC201502030201;DC201502030404)资助。 作者简介:高玄,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像处理。刘勇奎,男,教授,研究方向: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汪大峰,男,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像处理。

利他主义行为研究的概述

利他主义行为研究的概述 高宪芹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利他主义行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利他行为理论包括:生物学理论、社会 交换理论、 动机论。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利他者的自身因素、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受助者特征、社会文化特征。利他主义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人的本质,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利他主义行为;利他主义理论;利他主义行为发展【中图分类号】 B8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0)01-0043-02 【作者简介】高宪芹(1984-),女,山东泗水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在读研究生。 西方关于利他主义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今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笔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利他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借用拉丁文alter 来表示同利己倾向对立的乐善好施,最早在伦理学上提出利他主义(altruism )一词。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绝大多数的心理学家是从行为上对利他主义加以定义的,认为利他主义是一种不指望未来酬劳而且是出于自由意志的行动,即是出于自愿和自择的助人行为。Batson 和Powell (2003)认为利他主义是一个动机性的概念。还有一种兼容并蓄的观点, 认为利他主义是指个人的某种旨在增进他人利益的稳定的动机和一贯的行为。而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是利他主义的外在表现[1]。 利他行为是高水平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心理学家按照亲社会行为动机的不同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了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任何酬赏和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行为。助人行为是指在行动上有益于他人,在动机上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在此基础上巴特森再次根据动机的不同把利他行为进一步细分为:自我利他主义和纯利他主义。他认为:利他行为者在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心理,一种是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一种是专注于他人的同情心理。为了减轻自身的内心焦虑而采取的利他行为,是自我服务性的,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减轻自己的痛苦,体现自身 的力量和价值,这种被称为自我利他主义。因他人的困境而产生移情,为减轻他人的痛苦而做出的利他行为,这种被称为纯利他主义。[2] 根据利他主义发生情景的不同,利他行为可以分为一般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和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前者是指没有生命危险也没有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下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普通事情,情境中有明确的线索或信息表明有人需要帮助,助人者也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因此也没有高度的紧张感。该利他行为非常普遍, 如在公交车上让座、帮邻居照看小孩、周末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后者又被称为特殊情境中的利他行为,这类利他行为是有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危险的,行为者做出利他行为时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紧急情境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少见情形,令人猝不及防,因此人们对此缺乏经验和心理准备,需要利他者采用特殊手段来援助他人。 Wilson [3](P60-62) 把利他主义分为两种:无条件的利他主义 和有条件利他主义。无条件利他主义行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最近亲属,在疏远的社会关系中比较少,利他者不求任何回报,不受社会奖励和惩罚的影响,表现为无私、忘我的行为。而后者的实质则是自私的 “利他者”,其典型反映就是互惠互利,社会中的远亲和不相干的个体之间交往,通过社会契约达到互利互惠,这种利他主义行为完全是有目的的。 Sober [4]也将利他主义分为两种:进化的利他主义和本土的利他主义。前者具有遗传特性,是个体在紧急情况下将被助者看成是“我们”一部分时的下意识行为,而后者的发展过程则比较复杂,它是由个体内在得益于别人的动机 2010年1月总第149期第1期 黑河学刊Heihe Journal Jan.2010 Serial No.149No.1 43··

《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

《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基础文明素质,为了更好地促进新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实施,努力建立优良校风和优良学风,把学新守则、新规范,争做社会文明好少年的教育活动推向新的阶段。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是培养人才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必须提高实效性,以引导、帮助青少年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现代文明公德和社会规范的四有新人。 二、具体要求: 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施《守则》和《规范》的重要性,认真组织教师及学生认真学习领会,全面理解《守则》和《规范》的内容,从本校实际出发,健全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做到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坚持主体性、激励性、活动性原则,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增强守法、守规、守纪的意识。在不断的、积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训练,以此为开端,把学规范活动的实质精神为学生所接受,并长久性的、自觉性的坚持下去,使学生牢记与掌握规范内容与实质,

促进学生的内化,实现知行统一。 认真总结以往贯彻《守则》和《规范》的经验和问题。坚持过去好的做法,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切实增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作用,特别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等多种途径,宣传《守则》和《规范》,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助学校抓好对学生的教育。 三、基本方法: 1、动之以情。开展对新规范的内容的学习与宣讲,讲重新制订新规范的意义,讲新规范的新之处,通过低年级开展故事会的形式学习,了解,理解的新规范的精神实质,同时把学习与行动相结合,取得思想、心理上的认同感,产生发自内心的驱动力。 2、晓之以理。结合学生在校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来组织学生重新学习,以新颖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牢记规范内容,掌握精神实质。重点要讲清规范的具体含义及为什么要守规范的道理。把学规范与“宁艾小学一日常规”结合起来,把规范条款对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并自觉遵守。 3、导之以行。认真做好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工作,抓住薄弱环节,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做到持之以恒,有的放矢。在深入学习与宣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学规范落实于具体的行动之中。各中队利用板报、广播、手抄报等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班队会、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特别要坚持开展“争做五小公民,树校园

最新-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案例分析 精品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这个孩子名叫马康,是一个调皮但是很聪明的男孩子,今年10岁,读四年级。 二、问题行为概述: 这个孩子在校经常打骂同学,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而且学生成绩较差,几乎很少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是宁愿做事不愿读书的这种。 三、个案生活背景: 自入学以来,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上课影响其他同学,简直是一个“小恶霸”,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规范。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他的爸爸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而且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管教和辅导孩子。而孩子的妈妈却又比较溺爱孩子。我还了解到孩子特别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等,这又为他提供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 四、个案现状分析: 从以上现象表明,马康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五、辅导策略及过程: (一)父母的配合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经过和马康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马康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马康的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马康爸爸打儿子的事了。马康特别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孩子又喜欢爱的书报、片子。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并做到每天都辅导孩子的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