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平安煤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2015年平安煤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犍为县林源实业有限公司

平安煤矿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2015年5月20日

目录

一、总则 (4)

1.1编制目的 (4)

1.2编制依据 (4)

二、企业基本情况 (6)

2.1地形地貌特征: (8)

2.2地质特征: (8)

2.2.1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 (8)

2.3水文特征: (10)

2.3.1含(隔)水层特征 (10)

2.3.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10)

2.3.3红层风化裂隙潜水 (10)

2.3.4可溶盐岩类裂隙岩溶潜水及承压水 (11)

2.3.5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1)

2.4气象、气候特征: (12)

三、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14)

3.1危险目标的确定 (14)

3.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4)

四、保护目标 (15)

五、组织机构和职责 (15)

5.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16)

5.2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职责 (16)

5.2.1通讯联络队 (17)

5.2.2抢险抢修队 (17)

5.2.3侦检抢救队 (17)

5.2.4应急消防队 (18)

5.2.5治安队 (18)

5.2.6物资供应队: (18)

5.2.7应急环境监测组 (18)

六应急设施(备)与物资 (19)

七、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20)

内部采用矿区内部SOC8K型矿用电话和手机、固定电话进行联系,外部采用矿上固定电话和手机进行联系。 (23)

八、应急响应和措施 (23)

8.1 分级响应机制 (23)

8.1.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23)

8.1.2、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24)

8.1.3、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24)

8.1.4、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24)

8.2本单位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分级: (25)

8.3 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25)

8.4 大气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26)

8.5水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26)

8.7应急设施(备)的启用程序 (28)

九、应急监测 (28)

十、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 (29)

十一、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 (29)

十二、信息报告和发布 (30)

12.1信息报告 (30)

12.2信息发布 (31)

十三、应急培训和演练 (32)

13.1培训 (32)

13.2演练 (32)

十四、预案的评审、发布和更新 (32)

十五、预警及措施 (33)

15.1预警 (33)

15.2措施 (33)

十六、应急终止 (34)

16.1应急终止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34)

16.2应急终止的程序 (34)

16.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34)

十七、附则 (35)

17.1名词术语定义 (35)

17.2预案管理与更新 (35)

17.3地方沟通与协作 (36)

17.4奖励与责任追究 (36)

17.4.1奖励 (36)

17.4.2责任追究 (36)

17.5预案实施时间 (36)

犍为县平安煤矿突发事故环境事故应急救援责任表 (37)

平安煤矿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安全地处理我矿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健全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力争把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障我矿生态环境,保护公众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8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0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9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1号令)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14﹞5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2号令)

《犍为县环境保护局文件》犍环发﹝2014﹞21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如干问题的解释》《四川省关于贯彻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如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089号国家环保局、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公安部颁布);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制订本预案。

二、企业基本情况

犍为县平安煤矿地址:四川省犍为县岷东乡金鸡村一组;经济性质:私营企业

隶属关系:犍为县安监局

从业人数:268人

单位代码:207353401

邮政编码:614401

联系电话:0833 *******

主要产品:原煤-有烟煤

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属生产矿井)

2.1地形地貌特征:

矿区属四川盆地西南丘陵区,区内地形属剥蚀形成的圆丘、平顶山,最高点矿区西北部靠近金江煤矿一侧,海拔标高481.0m,最低点为矿区南西火地沟处,海拔标高365.0m,相对高差116.0m。矿区地形较缓,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不利于地下水的排泄。

2.2地质特征:

区域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依次有: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中统沙溪庙组(J2s)及第四系(Q4)。

2.2.1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

在区域范围内出露良好,分布广泛,依含煤、化石及岩性等特征,划分为五段,详细分述如下:

(1)、第一段(T3xj1)厚42.10~60.40m,平均47.51m

岩性单一、以浅灰色厚层状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间夹薄层状粉砂岩,具直线型斜层理。底部砂岩含钙质,常见菱铁矿结核组成的透镜体,富含炭化树干。为河流相河床~边滩沉积。

本段层位稳定,以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之底与小塘子组顶部粘土岩分界。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2)、第二段(T3xj2)厚134~172m,平均146m

为区域内的主要含煤地层。

下部以暗灰、深灰色砂质粘土岩,粘土岩为主,加灰色、浅灰色薄层状细砂岩、粉砂岩,局部相变为浅灰色细砂岩夹深灰色砂质粘土岩,偶夹中粒石英砂岩或透镜状钙质砂岩,含煤K3、K4、K5及煤线6~7层,为局部可采煤层。

中部为浅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夹深灰色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岩性稳定性差,部分为粉砂岩,砂质粘土岩互层,具微波状及斜波状层理。

上部岩性岩相较稳定,以深灰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夹浅灰色粉砂岩及少许细砂岩。普遍含植物化石碎片及炭屑发育微斜层理及微波状层理,局部可见小型斜层理及透镜状层理。含K8、K7、K6煤层。其中K8煤层稳定,可采。

(3)、第三段(T3xj3)厚85~135m,平均98.02m

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本层砂岩分布较稳定,岩相变化不大,期间夹少许砂质粘土岩的透镜体,与下伏地层普遍呈冲刷接触。

上部为不等厚的灰色细粒石英砂岩、深灰色砂质粘土岩互层。部分地段相变为灰色、深灰色细~粉砂岩与砂质粘土岩互层,砂岩具大型木契状、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粘土岩具水平层理,含少量植物及瓣鳃化石。

(4)、第四段(T3xj4)厚62~97 m 平均90.94m

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砂岩中偶夹菱铁矿结核、粘土岩团块及粉砂岩的透镜体,多阶冲刷较为发育。与下伏地层普遍呈冲刷接触。

上部为灰、深灰色水云母粘土岩、砂质粘土岩、粉砂岩互层,间夹灰色薄层状细砂岩。粘土岩中夹煤层(K9、K10)及煤线,粘土岩含大量植物化石或碎片,K9煤层厚0.25~0.51m,K10

煤层在寿保矿区东部分3层。

(5)、第五段(T3xj5)厚45~72m 平均68.17m

灰色中至厚层状岩屑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夹少量深灰色粘土岩。局部有K11煤层及煤线2.3水文特征:

2.3.1含(隔)水层特征

按地下水赋存条件、水理特征及水力联系,区内地下水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及红层风化裂隙水,其特征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水

分布于岷江低阶地及古河漫滩,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砂砾卵块漂石层之中,富水性中等~丰富,单井涌水量达800~2000m3/d,水质类型属HCO3-Ca,HCO3-Ca·Mg型,可溶性总固体小于0.5g/l。

2.3.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碎屑岩类裂隙潜水及承压水:分布于矿区及附近低山丘陵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地层裂隙之中,岩性为砂岩、粉砂岩、砂质粘土岩、粘土岩、薄煤层﹙线﹚。含、隔水层相间产出,形成含水岩组,富水性弱,泉水流量一般0.01~0.05l/s,单井涌水量达0.001~0.01 l/s。浅部属潜水类型,水质类型属HCO3-Ca,HCO3-Ca·Mg型,可溶性总固体小于0.1~0.5g/l;深部属承压水类型,水质类属HCO3-Na、Cl-Na型,可溶性总固体达0.2~5g/l以上。

2.3.3红层风化裂隙潜水

分布于矿区零星出露的中统沙溪庙组J2s,及矿区大部出露的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地层之中,岩性为砂岩、粉砂岩、砂质粘土岩、粘土岩。浅部50m范围内含风化裂隙水,富水性极弱,

泉水流量一般为0.01~0.05l/s,单井涌水量达1~10m3/d。属潜水类型,水质类型属HCO3-Ca·Mg,Cl-Na型,可溶性总固体0.05~0.5g/l;深部为不含水的隔水层。此类水多分布在埋深<50m的岩石风化带内,对矿床充水影响小。

2.3.4可溶盐岩类裂隙岩溶潜水及承压水

区内未出露,赋存于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下统嘉陵江组T1j地层的石灰岩、白云岩、膏盐岩等可溶盐岩之中,富水性中等~强。浅部属潜水类型,岩溶大泉流量可达1~50l/s,水质属HCO3-Ca,HCO3SO4-Ca型,可溶性总固体0.3~0.7g/l;深部裂隙岩溶的发育深度可达2500米以下,但发育程度较弱,属承压水类型,由于地下水深循环结果,水质类型属SO4-Ca、Cl-Na型,可溶性总固体达3.3~120g/l以上。

2.3.5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区内含水层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浅部风化带的泉、井能严格受降水控制,变化可达数十至数百倍。其次,受沟谷、库、塘等地表水补给。一般在短距离内完成循环,被沟谷割切呈泉排泄。部分地下水向深部循环,形成各含水层具承压性质,流向由南往北,由于各含水层产状平缓,深部裂隙不发育,地下水运动速度缓慢,渐变呈相对停滞状态,反映在水化学的水平及垂直分带上,由浅部补给区的重碳酸型低矿化淡水,向深部过渡为氯化钠型盐、卤水。

2.4

矿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降水丰沛,阴多晴少的特点,降雨多以暴雨为主,降雨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8.5%,年平均蒸发量617.1mm。年均相对湿度81%。最大风速16.7m/s。境内多年平均气温为17.6℃,年际变化在16.9℃~18.6℃。

年极端最高气温39℃,最热为7月、8月,月平均气温为26.3℃和26.4℃,基本无酷暑。年极端最低气温-2.6℃,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7.4℃,基本无严寒。其多年气象资料见表2-1。

表2-1 矿区气象资料多年平均值一览表(1971-2008)

矿区内常年降雨量在831.1mm~1601.3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127.5mm;通过统计,近34年以来年最大降雨量1601.3mm,年最小降雨量831.1mm;年均降雨量1101.8mm。由于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时间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七、八月,最少的是十二月和一月,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呈陡峻单峰型;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35.4mm,年最大蒸发量为1377.2mm,最小为880.7mm;月最大值为180.2mm,最小值为27.1mm,蒸发量的年内变化与降水量的年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1月至次年5月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因此常发生干旱;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73天,最多为213天,最少为152天,冬少夏多,构成冬干春旱、夏洪秋涝的特点。

矿区内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均属位于分水岭地带的短头冲沟,均属岷江水系,岷江位于矿

区南西部之外, 全年月平均流量2437.8m3/s, 最大流量5319.2m3/s, 最小流量430.6m3/s

。其

余冲沟河流因流量较小,且夏季、冬季变化较大,未作具体统计。

表2-2 矿区附近河流流量统计表

矿山位于川西平原西部,属于红层低山地貌。矿区地势北高南低,地貌上总体以由北缓倾斜或近似水平岩层的低矮小丘为主。其间形成树枝状沟谷。主要山峰都为孤立的山丘,分别出现在北部、东部各地,海拔一般为390~431m。矿区南侧边界处的火地沟口,海拔362.5m,相对高差25~56m。沟谷切割深度一般为20~50m。区内植被覆盖程度较好,为多年生灌木及

草本植物,覆盖面积达75%以上,因而水土流失量微弱。

三、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3.1危险目标的确定

(1)我单位为煤矿企业,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为煤矿许用三级炸药.

(2)水环境污染。

(3)。采矿活动引起生态环境影响。

(4) 生产工序对环境和影响。

A、材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粉尘、筛选及原煤储、装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井下爆破作业产生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和生活排气。

B、爆破噪声、凿岩噪声、机械噪声。

C、生活、采矿、掘进产生废矸、煤矸石。

D、瓦斯、煤尘可能产生的爆炸。

3.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炸药爆炸性强产生的,如在地表爆炸将产生有较大危害的有毒性空气窒息气体。

(2)水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COD总磷、氨氮污染水源流致下游河流造成水体污染。

(3) 生活、采矿、掘进产生废矸、煤矸石。

(4) 粉尘造成人体损伤、噪声可能导致职业病、瓦斯、煤尘爆炸对工人生命安全形成巨大威胁和导致矿井毁灭。

四、保护目标

平安煤矿地处农村山地,矿区内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及行政规划的特殊保护区和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需要保护的目标主要有:矿区内需保护大气、地表水、噪声,主要保护地表水和需对地下水保护以及工业场所山体保护。

根据矿山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随着采矿活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对矿山和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破坏,需要进行地质环境保护。

五、组织机构和职责

救援指挥机构网络图

5.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总指挥:杨朝林

副总指挥:夏宗全

成员:杨立武、吴永强、陈兴才、宋涛、杨孝舒、喻明生、李全双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改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

(3)审批并落实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4)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

(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6)及时向上级报告环境污染事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7)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8)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故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9)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5.2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职责

单位依据自身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故的类型建立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包括通讯联络队、抢险抢修队、侦检抢救队、医疗救护队、应急消防队、治安队、物资供应队和应急环境

监测组等专业救援队伍,并明确各专业救援队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以便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快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以尽快处置事故,使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

专业队配合救护大队和总指挥部,在掌握事故的种类、地点的情况下,器材应配备齐全,具有可靠防范措施的前提下,迅速赶往出事地点,在现场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进行救援工作。

5.2.1通讯联络队

组长:张磊

成员:余月明、冯叶蕙、陈广梅

职责:确保各专业队伍与应急救援指挥部之间的联系,并保证与上级各部门、社区和可能受到影响部门联系,并及时发布救援实时信息。

5.2.2抢险抢修队

队长:李邦平

成员:鲁成华、陈德元、宋清海

职责:组织人员对事故所造成的破坏进行抢修,尽快恢复各种设施(备)正常运转,为抢险救灾工作做好备。

5.2.3侦检抢救队

队长:沈成银

成员:杨树林、张明江、车钱伦

职责:对发生事故后及时对事发现场进行侦察、检查和进行应急抢救,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并配合专业救援队工作。

5.2.4应急消防队

队长:喻明生

队员:舒进全、景富云、杨世健

职责:配备消防器材,对事故进行应急消防,减轻事故危害,为抢险救援提供保障,并配合消防部门的工作。

5.2.5治安队

队长:杜品树

队员:郭正才、胡文友

职责:发生事故后负责矿区的治安,设戒及其临时保障交通管理工作,并配合公安机关工作。

5.2.6物资供应队:

队长:毕腾文

成员:周惠、杨朝群

职责:为抢险救援提供人、财、物的供应和保障及人员运转,并配合上级部门物资设备的运转。

5.2.7应急环境监测组

队长:吴永强

队员:李全双、杨尚红

职责:对事故现场的环境进行监测,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事故应急提供决策依据,配合专业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应急监测工作。

(8) 医疗救护由犍为县人民医院负责承担。

六应急设施(备)与物资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设施(备)包括医疗救护仪器药品、个人防护装备器材、消防设施、堵漏器材、废水收集池、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应急交通工具等。具体数量如下表:

矿上所有的应急设施(备)按要求配齐,放在应急专用材料库,并由专人看护,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新,看护人为应急救援组织的一员,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应急处理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启用,启用程序为:接到突发事件后,矿应急救援小组启动本预案,及时启用应急救援物资,保证设施(备)及时到位。

单位在整改期间,除对原200m2水池正常使用,按要求即将建立事故应急池一处。七、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从发现事件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应急启动时的通信保障。应急通知下达与接收以有线通信为主,利用办公电话,实现应急信息快速传输。在外应急人员的联络以移动电话等无线通信为主,确保应急通知快速下达。

通信保障。以无线通信为主。应急指令的下达与接收,现场应急信息的通报与反馈,主要利用移动通讯。

处置中的通信保障。采取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相结合的方式,以无线通信为主。指挥部(或应急办)可利用现场临时架设开通有线电话指挥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实现上情下达;应急小组在应急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移动电话,辅以运动通信,实现信息交流。

(1)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