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 第四节能量之源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四节能量之源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四节能量之源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四节能量之源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1光合作用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教学目标: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

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的转换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过程

教学方法:

复习结合讨论法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光合作用的概念:

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合成为 的 ,同时放出 的过程。 反应式: 注意: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这是不能约去的,因为这反应了参与反应和生成的物质;

要注意反应所需要的条件;

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一)

A B

C

D

(二)、相关成分:

色素:

(1)、分布:

类囊体的薄膜上

(2)

作用:、、光能

酶:

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分布在;

与暗反应有关的酶分布在。

DNA:

说明:叶绿体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一)、光反应:

概念:是指必需有光参与的反应。

场所:类囊体的薄膜上

过程:

能量转换过程:。

根据参与的色素在能量转换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色素分为:

聚光(天线)色素:大部分的叶绿素a,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作用:吸收、传递光能;

中心色素:小部分的叶绿素a

作用:吸收和转换光能

图解:

(电能)

H+

2H2O

4H+ O2+ 4e

ADP+Pi

A TP

NADP+ + H+ + e NADPH

(二)、暗反应:

概念:

不需要光参与的反应。

过程:

CO2的固定:

CO2+C5 2C3 C3的还原: ATP (活跃化学能)

NADPH

(稳定化学能) 糖类等有机物

图解:

酶 酶

CO2 + C5

ADP + Pi

NADP+ NADP++2e- +H+ NADPH

该反应式中,电子的根本来源是( )

叶绿素a B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C .吸收和传递光能的色素分子

D .参与光反应的水分子

2.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色素是( )

A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B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b

C .胡萝卜素

D .叶黄素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光能 电能 稳定的化学能 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光能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光能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辅酶Ⅱ形成还原型辅酶Ⅱ过程的正确反应式是 ( )

A .NADP+e-+H+ NADPH

B .NADP+e-+H+ NADPH

C .NADP++2e-+H+ NADPH

D .NADP+2e-+H+ NADPH

下图是光能转换成电能的示意图,依图回答:

H2O (1)叶绿体的 进行的;

(2)、图中B 是 ;

(3)、图中A 是 ,C 和D 是 ;

(4)、E 是 ,当它得到 和 ,就形成了F

。这样,一部分电能就转变成了 ,储存在

F 中。与此同时,叶绿体利用光能转换成的另一部分电能,可以使 ,从而使电能转换成了 ,储存在 中。

(5)、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过程中,变成强的氧化剂,

是的还原剂;

(6)、在光的照射下,叶绿体中能形成电子流的原因是由于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

连续不断地和的缘故。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2019-11-16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①、叶绿素a ——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②、叶绿素 b ——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①、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②、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⑴、提取方法:丙酮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酮混合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应式:光能 CO2 + H2O ——→ (CH2O)+ O2 叶绿体光能 6CO2 + 12H2O ——→C6H12O6 + 6H2O + 6O2 叶绿体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 .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 .Ingen – 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 .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

最新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试题精选(附答案)汇总

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1. (Ⅰ)(4分)甲图表示光照强度对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甲图中L点植物制造有机物(以葡萄糖为例)的速率为 mg/h。若将C02浓度适当提高,则L点向移动。 (II)(12分)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下图甲所示。下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如图甲所示,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若D 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E点时的光照强度。 (2)如图乙所示,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碳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碳反应产物三碳糖转变成蔗糖的场所是叶绿体(内、外)。(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 (>、=、<)b。 (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暗处理1 h,暗处理后重量减少3mg,随后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则该植物叶片光照1小时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1. (16分)(Ⅰ)30mg/h 右上 (II)(1)逐渐减小<(2) ATP和NADPH(只写一个不得分)外 (3)<(4) 9mg/h

2.右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在▲点时光合作 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低、相等、较高)。 (2)从生长状况、部位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相同的若干圆叶片,均分成若干份。 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等条件(如右图)。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部分氧气存在于叶肉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导致圆叶片上浮。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右图。 ①实验的目的是▲。 ②从图解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RUBP含量▲,c点以后曲线上行,原因是 ▲。 (3)另取相同的圆叶片若干,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有适宜光照强度的密闭装置内,一小时后,测得乙组圆叶片干重为B,丙组圆叶片干重为C。则叶片净光合速率为▲,实际光合速率为▲(用A、B、C表示)。 2.(1)D 光强和温度较高 (2) ①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②低 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失水,从而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3)C-A C-B 3.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2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0(黑暗)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 4 12 18 26 32 32 黑瓶溶氧量mg/L 4 4 4 4 4 4 (1的原因是;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在24 h内呼吸消耗的O2量为 mg/L。 (2)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光照强度至少为 (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目标: 1.掌握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2.会描述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 3.理解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探究水分进出细胞是顺相对浓度梯度的; 2.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 教学难点: 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教学方法:导引自学诱思探究反思提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问题探讨 请同学们看书P60的问题探讨回答问题: 一、渗透作用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渗透作用具备的两个条件

(1)具有③半透膜。 (2)膜两侧①②具有浓度差。 1、漏斗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或将烧杯中的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出现上述变化? 发生渗透现象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想一想: 1、动物细胞的哪个结构相当于“问题探讨”中所说的半透膜? 2、动物细胞发生吸水与失水需要什么条件? (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2)条件及现象 任务三: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况是怎样的? 回忆植物细胞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 (2)原生质层????? 组成: 膜和 膜以及两层膜 之间的细胞质 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 (3)原理和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实验原理 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够渗透失水和吸水。 2.实验步骤及现象 3.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光合作用是植物体最基本的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来源。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奠定基础,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与光合作用有着密切联系, 所以光合作用知识在全书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点,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本节教学设计意图沿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高度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角度去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掌握本节重点;同时希望通过对教材中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的经典实验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体会经典实验所蕴含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对于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对光合作用大体 内容基本了解 ?对光合作用发现史有待于系统研究?对光合作用详细的过程有待深入探究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2)描述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2、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实验设计,学会控制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生能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同时 能认识到 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和探索中前进的。通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的分析,能树立科学的辨证观点。 四、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1.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 教学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学生了解了在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于沿着科学家的发现思路作了一次思维的探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同时为讲述光合作用的原理做好知识铺垫。因此,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是教学的重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相关习题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关于ATP 1 2??→←??酶酶ADP +Pi +能量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上述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B .所有生物体内ADP 转变成ATP 所需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C .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D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2.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 ( ) A B .酶具有高效性 C .酶具有专一性 D .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3.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 .甲→乙和乙←丙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 .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4.ATP 中的化学能储存于 ( ) A .腺苷内 B .磷酸基内 C .腺苷和磷酸基连接的键内 D .普通磷酸键和高能磷酸键内 5.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叶片呈绿色是由于Ⅰ上含有大量色素 B .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Ⅰ上完成的 C .Ⅱ中CO 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 D .Ⅰ、Ⅱ上酶的种类、功能不相同 6.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7.右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 基质中发生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⑧ 10.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原核生物也有可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11.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光合作用 1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ATP的组成元素和核酸的一致 C.温度或pH改变可以导致酶结构的改变 D.ATP转化为ADP时要消耗水 13.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 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 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14.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教学难点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2 五、教学过程 〖章引入〗学生阅读P58。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2.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 3.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注意。 〖板书〗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一般不能透过细胞膜。 2.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问题探讨”中的半透膜。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红细胞内部的浓度时,红细胞一般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的差值。一般情况下,差值较大时吸水或失水较多 〖板书〗㈠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吸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膨胀甚至涨破) 失水:细胞外液的浓度<细胞内液的浓度(皱缩) ㈡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2、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3、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能力方面: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等问题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 【教学方法】学案式教学 + 过程式教学 +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1课时 【知识框架】 【教学过程】 上课前分好学习小组、指定好小组长。 Ⅰ导入 时间:4min 教学设计:导言 + 情景剧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讲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我小时候就知道咱们桓台县是全国闻名的吨粮县,最近我又听说咱们桓台县要推广种植大棚蔬菜,这不,我刚到咱桓台二中,就碰到了菜农老王和老李,老王兴高采烈,但老李却愁眉哭脸,这是为何呢?让老王、老李来给大家说说,有请老王和老李。 非常感谢老王和老李的精彩表演,谢谢! 就让我们开始《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探究吧!(板书) 啥是光合作用呢?不仅老李想知道,早在30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来揭开光合作用神秘的面纱吧!(板书:(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请拿出学案,看学案的第一部分内容——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请按要求完成该内容的学习,5分钟后,找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Ⅱ主要内容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时间:10min 教学设计:自学 + 小组合作学习 + 教师适当讲授 设计意图:体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艰辛和巧妙的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法:自学 + 小组合作学习 教法:学案导学 + 讲授 教法:学案导学 讲授: (边讲授边板书,分别找小组同学起来回答,并及时评价):通过问题1,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通过问题2、3,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二氧化碳,并且有氧气生成,通过问题4,我们知道了氧气来自于水中的氧。通过问题5 ,我们知道了在有光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复习.doc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复习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 一、要点梳理 (一)叶绿体中的色素 1.分布:叶绿体基粒的囊状结构。 2.功能:吸收光能,传递光能,转化光能(只有较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3.特性: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丙酮和石油醚等。 4.分类及层析后位置 (1)实验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丙酮作为提取液,可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2)实验的关键之处:研磨要迅速、充分,叶绿素不稳定,易被破坏,充分研磨是为了提取较多的色素;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防止滤液挥发;滤液细线不仅要细、直,而且要含有较多的色素,因此要在滤液干后,重复画2~3次;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到层析液,否则会使滤液中的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3)色素提取液颜色淡的原因分析: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未加CaC03,叶绿素分子被破坏;剪取叶片太少或加入丙酮太多,色素提取液浓度过低。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根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将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对于这两个阶段,可以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区别 能量: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在暗反应阶段中将其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帮助C3形成糖类,ATP中的化学能则转化为储存在糖类中的化学能。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化肥),中耕松土。无土栽培时,要注意通气及时更新培养液和适当加水稀释。 当光照强度、CO2浓度突然发生改变时,短时间内会直接影响C3、C5、[H]、ATP及(CH2O)生成量,进而影响叶肉细胞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具体可参照下表: C3植物和C4植物是按照固定CO2的途径为依据来划分的。C3植物只有C3途径,而C4植物有C3和C4两条途径。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内无叶绿体,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有无基粒的叶绿体且细胞比较大。此外,C4植物有典型的花环型结构,即围绕着维管束鞘细胞的是一部分叶肉细胞,而C3植物无此特点。可列表如下: 所谓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是指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强度。如果植物长期处于光补偿点以下,植物将不能正常生长。右图:a点为光补偿点,b点则为光饱和点。 (2)相关移动问题 ①上图代表是阴生植物,如果改为阳生植物,a、b两点则如何移动? 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高于阴生植物,故a、b 点均应向右移。 ②当温度或CO2浓度改变时,植物的光补偿点在坐标轴上

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试题精选(附答案)

光合作用试题精选 1. (I )(4分)甲图表示光照强度对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I<76 的 26.4 L ./ --------------------- 8.R J?∕ J / 光騒强度F千勒克司 -17.6f P 甲图 甲图中L点植物制造有机物(以葡萄糖为例)的速率为 ________ Ph。若将CC2浓度适当提高,则L点向移动。 (II )( 12分)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Q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 CQ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下图甲所示。下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Q量, 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Q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 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如图甲所示,从 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 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若D 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 ___________ (>、=、v)E点时的光照强度。 (2)如图乙所示,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碳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_ ,碳反应产物三碳糖转变成蔗糖的场所是叶绿体____________ (内、夕卜)。 (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 D点时,图乙中a ____________ (>、=、V)b。 (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暗处理 1 h ,暗处理后重量减少 3mg,随后立即再光照1 h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则该植物叶片光照 1小时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1. (16 分)(I) 30mg∕h右上 (II ) ( 1)逐渐减小V (2) ATP和NADP(只写一个不得分) 外 (3)V (4) 9mg∕h

人教版必修一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教案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教师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引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蔬菜大棚采用红色或蓝色的塑料薄膜而不用绿色的塑料薄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观察思考,通过分析实验结果,由学生自己得出色素的种类和颜色,通过色素对光能吸收的小实验过渡到色素对光能的吸收和叶绿体结构的学习,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是《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学习叶绿体的结构和色素的种类,掌握提取、分离色素的实验技巧,学习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是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的第二部分内容,由旧教材的“光合作用”变为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重点强调“原理”和“应用”,体现了STS的教育理念。本节是学生在学习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及在学习本节第一部分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的基础上,分别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原理及应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学习,其中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属于生命系统中的能量转化供应和利用的问题,把过去植物新陈代谢的问题提升到生命系统的水平来研究。本节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其中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课程理念。而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是以后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节是必修一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议安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第二课时学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其中还要完成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⑴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⑵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⑷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解决方法] ⑴通过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分离出的不同色带,色带的颜色、分布顺序和宽窄,思考其原因及作用。 ⑵让学生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每一个物质变化和相应的能量转化的过程。 ⑶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⑴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⑵探究影响光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解决方法] ⑴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区别和联系。 ⑵通过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解、实验法。教具准备:课件、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 六、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2、让学生讨论认识叶绿体的结构,这种结构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光合作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光合作用答案版)

五 1、酶 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高效性: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 ,最适温度(pH 值)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pH 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活(过高、过酸、过碱)。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2、ATP 结构简式:A-P ~P ~P ,中文名称:三磷酸腺苷 A 表示腺苷,P 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ATP 与ADP 相互转化:A —P~P~P ?→←酶A —P~P+Pi+能量 (Pi 表示磷酸) 远离A 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1molATP 水解释放30.54KJ 能量) 元素组成:ATP 由C 、H 、O 、N 、P 五种元素组成 功能: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 ADP 中文名称叫二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 ATP 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 ATP 和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 方程从左到右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意义:能量通过ATP 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 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3、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18世纪中期,人们认为只有土壤中水分构建植物,未考虑空气作用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植物生长可以更新空气,未发现光的作用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多次实验验证,只有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更新空气,但未知释放该气体的成分。 1785年,明确放出气体为O2,吸收的是CO2 1845年,德国梅耶发现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864年,萨克斯证实光合作用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 1939年,美国鲁宾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4、 叶绿素a 叶绿素 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体中色素 叶绿素b (类囊体薄膜) 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 蓝紫光 叶黄素 色素:包括叶绿素3/4 和 类胡萝卜素 1/4 色素分布图: 色素提取实验: ( 无水乙醇 )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 使研磨更充分;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 转 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方程式: CO2+H 2180 ??→?光能 (CH 2O )+18O 2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6、 条件:一定需要 光 光反应阶段 场所: 类囊体薄膜 产物:[H]、O 2和 ATP 过程:(1)水的光 解,水在光下分解成[H]和O 2; 2H 2O —→4[H] + O 2 (2)形成ATP :ADP+Pi+光能?→?酶ATP 叶绿体 光 合作用 的过程

新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新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某研究小组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探究光照强度对生姜(阴生植物)和葡萄(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下图是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相关变化曲线,图中甲、乙代表不同植物。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中A、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可知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生姜和葡萄 B.图中a点和b点吸收CO2的速率相等,说明甲、乙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光照强度为2千勒克斯时,甲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D.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限制生姜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2.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B.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C.糖原、淀粉、脂肪都能作为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磷脂 3.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染色体数加倍和DNA分子数加倍 B.染色体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形成 C.着丝点的分裂和核膜核仁形成 D.赤道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4.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①流感患者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 ②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 ③体操运动员完成单杠动作离不开肌肉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④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增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美国科考团在南极湖泊深水无光区发现了生活在此的不明细菌,并获得了该细菌的

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菌无高尔基体,无法形成细胞壁 B.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所以繁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C.该细菌细胞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有氧呼吸 D.该细菌环状DNA中也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其遗传特征主要由DNA决定 6.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A.增加室内CO2浓度B.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增加光照强度D.延长光照时间 7.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FeCl3研究酶的高效性 C.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8.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 A.H2O、CO2、ADP B.H2O、CO2、ATP C.CO2、[H]、ATP D.[H]、H2O、ADP 9.下列各种物质与功能不相符合的是() A.叶绿素---光合作用 B.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C.胰岛素—调节功能 D.唾液淀粉酶—催化H2O2分解 10.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暗反应的物质变化为CO2→甲→(CH2O)或乙 C.突然停止光照,甲的含量减少,乙的含量增多 D.光合作用的能量变化是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11.下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探究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同时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 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 ①、叶绿素a ——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②、叶绿素b ——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 ①、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②、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⑴、提取方法:丙酮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 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酮混合 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 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 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应式: 光能 CO2 + H2O ——→ (CH2O)+ O2 叶绿体 光能 6CO2 + 12H2O ——→C6H12O6 + 6H2O + 6O2 叶绿体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 .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 .Ingen – 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 .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

(精)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教案

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材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属于细胞的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整节内容除了介 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理解任何一个生命系 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 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学会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特点不太明显,主要强调积极 思考,主动自觉。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教学难点:主动运输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六、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展示现象→提出问题→解释原理→总结概念。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1

八、教学过程 教学流 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复习回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镶嵌流动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我们了解了: 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 1、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组成膜的蛋白质和脂质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分布是不均匀的。 3、细胞膜对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功能特点) 但是,我们还没有了解到,物质究竟是怎么进入细胞膜的?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 跨膜运输?这些将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快速回忆前边的内容, 并联系到即将学习的内容 上来 新 旧 知 识 联 系 [问题探讨]呈现教材P70页人工合成的脂双层图 大家先看屏幕上的这幅图,这个图表示的是几种不同物质,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 膜的情况。大家仔细观察,他们的通过情况有何不同?什么样的物质可以通过?什么样 的物质不能通过?我们待会儿请同学来回答。 ***同学,通过这个动画,你看到什么物质可以通过? 那哪些物质不能通过呢? 很好。大家再看我们之前学过的天然的细胞膜结构图,跟人工合成的脂双层图的结 构对比,这里多了什么物质? 没错,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但却可以通过细胞膜,在小肠上 皮细胞上被大量吸收,为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吗?] 非常好!这个同学观察能力很好,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这节课很 重要的内容。希望这位同学能在这堂课学完后知道答案是什么。 观察,思考讨论后回答 (略) 学生回答:蛋白质 根据细胞膜的结构,推测细 胞膜上的蛋白质能够转运 葡萄糖。 学生可能会问:“钠离子、 给学生造 成认知冲 突,为下 面讲述协 助扩散打 基础。 鼓励学生 自己提出 问题。 2

潍坊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潍坊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催化甲→ATP过程所需酶与酶1空间结构不同 B.乙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单位之一 C.丙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合成 D.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需经过图示整个过程 2.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 3.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将过氧化氢酶加入H2O2溶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活性,自变量有温度.时间 B.从图中可以得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为25℃ C.20—80分钟,40℃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小最显著 D.温度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理相同 4.下图表示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下列对此图描述错.误.的是

A.AB之间光合作用强度上升是因为光照强度增强所致 B.DE之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是因为光照强度减弱所致 C.BC和DE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不同 D.AB和CD光合作用强度上升原因相同 5.下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6.将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A.提高淀粉酶活性 B.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 C.防止玉米粒发芽 D.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 7.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C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 作用知识点 光合作用指含有叶绿体绿色植物、动物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以下是第五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定义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 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1]??)的生化过程。同时也有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化学能的能量转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作用机制 作用原理 植物与动物不同,它们没有消化系统,因此它们必须依靠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对营养的摄取,植物就是所谓的自养生物的一种。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在光照强度太

强的时候植物的气孔会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它们利用太阳光能来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 这个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内部的叶绿体。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由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淀粉等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 CO2+H2O→(CH2O)+O2(反应条件:光能和叶绿体) 12H2O + 6CO2+ 阳光→ C6H12O6(葡萄糖)+ 6O2+ 6H2O(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 (化学反应式12H2O + 6CO2→ C6H12O6(葡萄糖) + 6O2+ 6H2O 箭头上标的条件是:酶和光照,下面是叶绿体) H2O→2H++ 2e-?+ 1/2O2(水的光解) NADP+?+ 2e-?+ H+?→ NADPH(递氢) ADP+Pi+能量→ATP?(递能) 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2C3化合物+4NADPH→C5糖(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 C3(一部分)→C5化合物(C3再生C5) C3(一部分)→储能物质(如葡萄糖、蔗糖、淀粉,有的还生成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示范教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从容说课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也真实地显示出生命系统的自主性和高度有序性。初中阶段,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索性实验,初步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高中生物学课本将为学生提供光合作用的研究史料,期望学生不仅能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而且能受到科学家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熏陶,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因此,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讨论这一部分史料。光合作用内容的学习始于绿叶中色素吸收和转化光能,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做好《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探究性实验,并借助投影机、三棱镜和新鲜菠菜叶片滤液和新鲜胡萝卜滤液等材料做好绿叶中色素吸收光谱的演示实验,通过叶绿体结构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相统一。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是本小节的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重点掌握这两个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及发生的部位和条件,并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高度去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尝试让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去调查和收集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并组织好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与合作学习:利用各种媒体调查和收集资料,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2)训练表达能力:尝试将你所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 (3)活动与探究:通过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家们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熏陶,并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从而乐于学习生物科学。 ●教学重点 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 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