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总线与总线互连结构

第七章:总线与总线互连结构

小学语文常见的几种段的结构

小学语文常见的几种段的结构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段的结构形式: 1、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先总叙再分述,或者先分述再总叙,或者先总,后分,再总。 例一《翠鸟》中的第一段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这一段一共写了四句话。第一句是总的叙述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第二、三、四句是围绕总叙的意思,分述了翠鸟“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的颜色“非常艳鲜”。 例二《松鼠》中的一段 “松鼠的肉可以吃,尾巴上的毛可以制毛笔,皮可以做衣服。松鼠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这一段话是先分说,后总说。先分别说明松鼠的用途:“肉可以吃”、“毛可以制笔”、“皮可以做衣”,然后总说,“松鼠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例三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有石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互相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这一段话是“总——分——总”式的结构。共写了6句话,第一句总说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2—5句分别说栏板上雕刻的三种不同形态的龙如何精美。最后一句总说这些龙“像活的一样”。 上述三种都叫总分结构。第一种形式先总后分,第二种是先分后总,第三种是先总后分再总。不管运用哪一种构段方法,都要围绕段的中心意思来写,目的是把内容写具体。 读一读,练一练: (1)认真读下面各例段,完成练习。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家。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柳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①这一段话句与句之间是______关系。 ②可分为______层。第一层是讲______,第二层是讲______ 西双版纳是花果的海洋。这里的花,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这儿的果子也非常多,香蕉、菠萝蜜、荔枝,果实累累,挂满树枝。 ①这段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关系。 ②一共写了三句话。第______句是总叙,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______,可分为______层。 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季节。天高云淡,秋风瑟瑟。大地穿上了黄色的毛衣;鲜艳的枫树叶随着秋风悠悠地飘落着,好像一只只彩色斑谰

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

第二章作业 2-1 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有什么特点 V、Mg、Zn 各属何种结构答:常见晶体结构有 3 种:⑴体心立方:-Fe、Cr、V ⑵面心立方:-Fe、Al、Cu、Ni ⑶密排六方:Mg、Zn -Fe、-Fe、Al、Cu、Ni、Cr、 2---7 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答:因为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由很多个单晶体所组成,它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平衡,因而表现各向同性。第三章作业3-2 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所得铸件晶粒的大小;⑴金属模浇注与砂模浇注;⑵高温浇注与低温浇注;⑶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⑷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⑸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答:晶粒大小:⑴金属模浇注的晶粒小⑵低温浇注的晶粒小⑶铸成薄壁件的晶粒小⑷采用振动的晶粒小⑸厚大铸件表面部分的晶粒小第四章作业 4-4 在常温下为什么细晶粒金属强度高,且塑性、韧性也好试用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予以解释。答:晶粒细小而均匀,不仅常温下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较好,即强韧性好。原因是:(1)强度高:Hall-Petch 公式。晶界越多,越难滑移。(2)塑性好:晶粒越多,变形均匀而分散,减少应力集中。(3)韧性好:晶粒越细,晶界越曲折,裂纹越不易传播。 4-6 生产中加工长的精密细杠(或轴)时,常在半精加工后,将将丝杠吊挂起来并用木锤沿全长轻击几遍在吊挂 7~15 天,然后再精加工。试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及其原因答:这叫时效处理一般是在工件热处理之后进行原因用木锤轻击是为了尽快消除工件内部应力减少成品形变应力吊起来,是细长工件的一种存放形式吊个7 天,让工件释放应力的时间,轴越粗放的时间越长。 4-8 钨在1000℃变形加工,锡在室温下变形加工,请说明它们是热加工还是冷加工(钨熔点是3410℃,锡熔点是232℃)答:W、Sn 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分别为: TR(W) =(~×(3410+273)-273 =(1200~1568)(℃)>1000℃ TR(Sn) =(~×(232+273)-273 =(-71~-20)(℃) <25℃ 所以 W 在1000℃时为冷加工,Sn 在室温下为热加工 4-9 用下列三种方法制造齿轮,哪一种比较理想为什么(1)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2)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3)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答:齿轮的材料、加工与加工工艺有一定的原则,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而定,总的原则是满足使用要求;加工便当;性价比最佳。对齿轮而言,要看是干什么用的齿轮,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使用频率不高,强度也没什么要求的,方法 1、2 都可以,用方法 3 反倒是画蛇添足了。对于精密传动齿轮和高速运转齿轮及对强度和可靠性要求高的齿轮,方法 3 就是合理的。经过锻造的齿坯,金属内部晶粒更加细化,内应力均匀,材料的杂质更少,相对材料的强度也有所提高,经过锻造的毛坯加工的齿轮精度稳定,强度更好。 4-10 用一冷拔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入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保温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原因答:由于冷拔钢丝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挤压作用产生了加工硬化使钢丝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那么再吊重物时才有足够的强度,当将钢丝绳和工件放置在1000℃炉内进行加热和保温后,等于对钢丝绳进行了回复和再结晶处理,所以使钢丝绳的性能大大下降,所以再吊重物时发生断裂。 4-11 在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越弯越硬,而稍隔一段时间再行弯折,铅板又像最初一样柔软这是什么原因答:铅板在室温下的加工属于热加工,加工硬化的同时伴随回复和再结晶过程。越弯越硬是由于位错大量增加而引起的加工硬化造成,而过一段时间又会变软是因为室温对于铅已经是再结晶温度以上,所以伴随着回复和再结晶过程,等轴的没有变形晶粒取代了变形晶粒,硬度和塑性又恢复到了未变形之前。第五章作业 5-3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异同答:一次渗碳体:由液相中直接析出来的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从 A 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从 F 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经共晶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莱氏体中的渗碳体称为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经共析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珠光体中的渗

数据结构常见笔试题

1.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2.栈通常采用的两种存储结构是(线性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 3.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B) A.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B.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 C.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长度成正比 4.用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优点是(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 5.在单链表中,增加头结点的目的是(方便运算的实现) 6.循环链表的主要优点是(从表中任一结点出发都能访问到整个链表) 7.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D) A.必须是连续的 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一定是不连续的 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8.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分别是(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9.具有3个结点的二叉树有(5种形态) 10.设一棵二叉树中有3个叶子结点,有8个度为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总的 结点数为(13)(n 0 = n 2 +1) 11.已知二叉树后序遍历序列是dabec,中序遍历序列是debac,它的前序遍历序列是(cedba) 12.若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访问顺序是abdgcefh,中序遍历访问顺序是dgbaechf,则其后序遍历的结点访问顺序是(gdbehfca) 13.数据库保护分为: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性控制和数据的恢复。

1.在计算机中,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2.算法一般都可以用哪几种控制结构组合而成(顺序、选择、循环) 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4.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5.算法分析的目的是(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B.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语句)的条数 C.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7.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以及(数据的存储结构) 8.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C) A.存储结构 B.物理结构 C.逻辑结构 D.物理和存储结构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B) A.数据的存储结构与数据处理的效率密切相关 B.数据的存储结构与数据处理的效率无关 C.数据的存储结构在计算机中所占的空间不一定是连续的 D.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 10.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1.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反映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数据结构) 12.根据数据结构中各数据元素之间前后件关系的复杂程度,一般将数据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13.下列数据结构具有记忆功能的是(C) A.队列 B.循环队列 C.栈 D.顺序表 14.递归算法一般需要利用(栈)实现。 15.由两个栈共享一个存储空间的好处是(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机率)

几种常用的结构方法 1

几种常用的结构方法1、一线串珠法在作文的谋篇布局阶段,如能找到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那么众多的材料就能很快串连成章。这叫“一线串珠法”。线索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一是以时空为线索。就是按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和空间转移次序,或以时间、空间交错转换作为线索。二是以问题为线索。指按事物的不同内容或问题的不同性质为顺序来安排线索。三是以因果为线索。按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安排线索,按作者对人物事件的情感走向或认识发展为线索来组织叙述写人。如何选择这条线索呢?一要能联系文章各部分,即线索能完满地表达主旨,忠实地传达作者意图,把组织材料和表达主题统一起来。二要选用使用起来顺手,不牵强的线索,能把不易联结的材料勾联起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三要选择能贯一拯乱的线索,贯一为拯乱之药,线索贯一是指有始有终。2、镜头组合法审题立意以后,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头组合法”。运用镜头组合法构思文章时,主要有两种组合法:一是横向排列组合,横向组合一般以空间的变化为主,例如以“屋子”为题,可以写家乡的老屋,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农村里的低矮木屋等等;二是纵向排列组合。一般以时间的变化为主。仍然以“屋子”为题,可以选择如下镜头来写:远古时期的洞穴,奴隶社会的木屋,封建社会的宫廷,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大会堂等等。这是一种易于操作而又行之有效的快速作文构思法,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形式简洁,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联想、想象能力,又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镜头组合法在结构形式上一般有两种方式,或者用“一”“二”“三”将文章分为三到五个部分,或者给各部分加上一个简明醒目的小标题,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3、悬念解疑法所谓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悬念使兴趣不断的向前延伸和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读者始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地读下去的艺术效果。在作品中设置悬念,一是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吸引读者,牢牢抓住读者的心。悬念解疑法的基本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悬念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一个悬念的提出、破译、完成,往往是一个独立事件的完满收结,是对主题的一次较为完整的表现。此类悬念,不但是一种叙事方法,也是一种构思方法。因此,这类悬念从 设置到完成,要有一定长度。就一篇作文来说,悬念不宜设置过多,一般有一两个就行了。第二种: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叙事本身追求一种悬念迭出、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第三种:我们不妨把它称作是悬而未决的悬念,它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使文章意味无穷。这种手法在时下的一些小小说中最常用。 中考作文指导巧妙布局,结构出新教学设想本次写作训练重点仍然是“我的成长系列”。从上次训练的情况来看,80%的学生基本上知道怎样选择材料了。主要的问题是:1.结构一般化没有新意;2.条理不是很分明,线索不清晰;3.叙事和议论杂糅在一起;4.主题不突出,一半的学生不懂得如何来提升主题。针对这种现象,本次作文着重加强结构和条理方面的训练。课堂教学程序一. 作文讲评每班选取在结构和条理方面写得比较满意的和问题较多的作文各一篇师生共评。二. 方法指津中考作文的布局,按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三类;按材料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传统式和创新式两大类。近年来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作文不断增加,给了学生“天高凭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写作自由。如能掌握一些创新式格局,对写好考场习作是大有裨益的。常用的创新格局比较多,我们选用以下几种来学习---- 1. 日记缀连式日记是学生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练笔形式。它用之于考场作文的布局,具有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等优点。日记有利于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日记体写作

段落结构方式

段落的结构和逻辑顺序专题复习 (2018年1月) 一、掌握常见的几种段的结构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段的结构形式: (一)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先总叙再分述,或者先分述再总叙,或者先总,后分,再总。 例1《翠鸟》中的第一段: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这一段一共写了四句话。第一句是总的叙述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第二、三、四句是围绕总叙的意思,分述了翠鸟“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的颜色“非常艳鲜”。 例2《松鼠》中的一段 松鼠的肉可以吃,尾巴上的毛可以制毛笔,皮可以做衣服。松鼠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这一段话是先分说,后总说。先分别说明松鼠的用途:“肉可以吃”、“毛可以制笔”、“皮可以做衣”,然后总说,“松鼠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例三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有石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

图案:有的刻着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互相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这一段话是“总——分——总”式的结构。共写了6句话,第一句总说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2—5句分别说栏板上雕刻的三种不同形态的龙如何精美。最后一句总说这些龙“像活的一样”。 上述三种都叫总分结构。第一种形式先总后分,第二种是先分后总,第三种是先总后分再总。不管运用哪一种构段方法,都要围绕段的中心意思来写,目的是把内容写具体。 读一读,练一练: (1)认真读下面各例段,完成练习。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家。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柳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①这一段话句与句之间是______关系。 ②可分为______层。第一层是讲______,第二层是讲______ 西双版纳是花果的海洋。这里的花,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这儿的果子也非常多,香蕉、菠萝蜜、荔枝,果实累累,挂满树枝。 ①这段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关系。 ②一共写了三句话。第______句是总叙,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______,可分为______层。

几种常见晶体结构分析.

几种常见晶体结构分析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邮编 075131 栾春武:中学高级教师,张家口市中级职称评委会委员。河北省化学学会会员。市骨干教师、市优秀班主任、模范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县十佳班主任。 联系电话::: 一、氯化钠、氯化铯晶体——离子晶体 由于离子键无饱和性与方向性,所以离子晶体中无单个分子存在。阴阳离子在晶体中按一定的规则排列,使整个晶体不显电性且能量最低。离子的配位数分析如下: 离子数目的计算:在每一个结构单元(晶胞) 中,处于不同位置的微粒在该单元中所占的份额也有 所不同,一般的规律是:顶点上的微粒属于该单元中 所占的份额为18 ,棱上的微粒属于该单元中所占的份额为14,面上的微粒属于该单元中所占的份额为12 ,中心位置上(嚷里边)的微粒才完全属于该单元,即所占的份额为1。 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 +周围有6个C l -,每个Cl -周围有6个Na +,与一个Na +距离最近且相等的 Cl -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每个N a +周围与其最近且距离相等的Na + 有12个。见图1。 晶胞中平均Cl -个数:8×18 + 6×12 = 4;晶胞中平均Na +个数:1 + 12×14 = 4 因此NaCl 的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NaCl (4个Na +和4个Cl -)。 2.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 +周围有8个Cl -,每个Cl -周围有8个Cs +,与 一个Cs +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s +有6个。晶胞中平均Cs +个数:1;晶胞中平 均Cl -个数:8×18 = 1。 因此CsCl 的一个晶胞中含有1个CsCl (1个Cs +和1个Cl -)。 二、金刚石、二氧化硅——原子晶体 1.金刚石是一种正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每个C 原子以共价键与4 个C 原子紧邻,因而整个晶体中无单个分子存在。由共价键构成的最小 环结构中有6个碳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每个C 原子被12个六元环 共用,每C —C 键共6个环,因此六元环中的平均C 原子数为6× 112 = 12 ,平均C —C 键数为6×16 = 1。 C 原子数: C —C 键键数 = 1:2; C 原子数: 六元环数 = 1:2。 2.二氧化硅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C 被Si 代替,C 与C 之间插氧,即为SiO 2晶体,则SiO 2晶体中最小环为12环(6个Si ,6个O ), 最小环的平均Si 原子个数:6×112 = 12;平均O 原子个数:6×16 = 1。 即Si : O = 1 : 2,用SiO 2表示。 在SiO 2晶体中每个Si 原子周围有4个氧原子,同时每个氧原子结合2个硅原子。一个Si 原子可形 图 1 图 2 NaCl 晶体 图3 CsCl 晶体 图4 金刚石晶体

Python常见数据结构整理

Python常见数据结构整理 2014年10月15日tenking阅读23 次 Python中常见的数据结构可以统称为容器(container)。序列(如列表和元组)、映射(如字典)以及集合(set)是三类主要的容器。 一、序列(列表、元组和字符串) 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编号。Python中有6种内建的序列。其中列表和元组是最常见的类型。其他包括字符串、Unicode字符串、buffer对象和xrange对象。下面重点介绍下列表、元组和字符串。 1、列表 列表是可变的,这是它区别于字符串和元组的最重要的特点,一句话概括即:列表可以修改,而字符串和元组不能。 (1)、创建 通过下面的方式即可创建一个列表: 1 2 3 4list1=['hello','world'] print list1 list2=[1,2,3] print list2 输出: […hello?, …world?] [1, 2, 3] 可以看到,这中创建方式非常类似于javascript中的数组。(2)、list函数

通过list函数(其实list是一种类型而不是函数)对字符串创建列表非常有效: 1 2list3=list("hello") print list3 输出: […h?, …e?, …l?, …l?, …o?] 2、元组 元组与列表一样,也是一种序列,唯一不同的是元组不能被修改(字符串其实也有这种特点)。(1)、创建 1 2 3 4 5 6t1=1,2,3 t2="jeffreyzhao","cnblogs" t3=(1,2,3,4) t4=() t5=(1,) print t1,t2,t3,t4,t5 输出: (1, 2, 3) (…jeffreyzhao?, …cnblogs?) (1, 2, 3, 4) () (1,)从上面我们可以分析得出: a、逗号分隔一些值,元组自动创建完成; b、元组大部分时候是通过圆括号括起来的; c、空元组可以用没有包含内容的圆括号来表示; d、只含一个值的元组,必须加个逗号(,);(2)、tuple函数

数据结构中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之比较

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之比较 2010-06-20 14:04 数据结构课程 摘要: 排序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算法的种类,介绍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的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的算法和分析它们各自的复杂度,然后以表格的形式,清晰直观的表现出它们的复杂度的不同。在研究学习了之前几种排序算法的基础上,讨论发现一种新的排序算法,并通过了进一步的探索,找到了新的排序算法较之前几种算法的优势与不足。 关键词:排序算法复杂度创新算法 一、引言 排序算法,是计算机编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在日常的数据处理中,面对纷繁的数据,我们也许有成百上千种要求,因此只有当数据经过恰当的排序后,才能更符合用户的要求。因此,在过去的数十载里,程序员们为我们留下了几种经典的排序算法,他们都是智慧的结晶。本文将带领读者探索这些有趣的排序算法,其中包括介绍排序算法的某些基本概念以及几种常见算法,分析这些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同时在最后将介绍我们独创的一种排序方法,以供读者参考评判。 二、几种常见算法的介绍及复杂度分析 1.基本概念 1.1稳定排序(stable sort)和非稳定排序 稳定排序是所有相等的数经过某种排序方法后,仍能保持它们在排序之前的相对次序,。反之,就是非稳定的排序。 比如:一组数排序前是a1,a2,a3,a4,a5,其中a2=a4,经过某种排序后为 a1,a2,a4,a3,a5, 则我们说这种排序是稳定的,因为a2排序前在a4的前面,排序后它还是在a4的前面。假如变成a1,a4,a2,a3,a5就不是稳定的了。 1.2内排序( internal sorting )和外排序( external sorting) 在排序过程中,所有需要排序的数都在内存,并在内存中调整它们的存储顺序,称为内排序;在排序过程中,只有部分数被调入内存,并借助内存调整数在外存中的存放顺序排序方法称为外排序。

数据结构各种常用排序算法综合

#include"stdio.h" #define LT(a,b) ((a)<(b)) #define LQ(a,b) ((a)>(b)) #define maxsize 20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struct{ keytype key; }RedType; typedef struct{ RedType r[maxsize+1]; int length; }Sqlist; //直接插入排序 void insertsort(Sqlist &L){ int i,j; for(i=2;i<=L.length;++i) if(LT(L.r[i].key,L.r[i-1].key)){ L.r[0]=L.r[i]; L.r[i]=L.r[i-1]; for(j=i-2;LT(L.r[0].key,L.r[j].key);--j) L.r[j+1]=L.r[j]; L.r[j+1]=L.r[0]; }//if }//insertsort //折半插入排序 void BInsertSort(Sqlist &L) { int i,j,low,high,m; for(i=2;i<=L.length;++i) { L.r[0]=L.r[i]; low=1; high=i-1; while(low<=high){ m=(low+high)/2; if(LT(L.r[0].key,L.r[m].key)) high=m-1; else low=m+1; }//while for(j=i-1;j>=high+1;--j) L.r[j+1]=L.r[j]; L.r[high+1]=L.r[0]; }//for

常见的三种雅思阅读文章结构类型

常见的三种雅思阅读文章结构类型 雅思阅读文章题材五花八门,内容生硬又专业,要看懂都不容易,如何能在短短的2-3分钟内梳理出文章的架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呢?事实上,正是因为雅思文章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其文章结构和形式相对比较固定,于是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迅速掌握文章的结构了。在此,小编将给考生们介绍常见的三种雅思阅读文章结构类型。 一、介绍说明类的文章(青岛雅思) 这一类文章通常是对某个事物或现象进行的客观描述或介绍,一般考生可以通过其标题来进行判断。具体的结构如下: 1. Introduce an object or a fact 2. Detailed descriptions 3. Significance 无论什么文章,首段通常都是引出主题,用客观描述性的语言来介绍,或者从背景部分切入,之后便是对该事物的具体展开描述了:事情的发展顺序,某个东西的具体特征介绍等等;最后结尾部分通常对该事物所带来了意义进行说明。如剑桥5T1P1 Johnson’s Dictionary 在前三段交代完约翰逊字典出现的背景后,中间部分侧重交代字典的准备过程和具体的特征介绍,最后的部分描述了该字典给那个时代的社会,国家以及Johnson本人带来的重大意义。 二、问题解决类的文章 关于问题解决类的文章,在雅思阅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具体的结构相对更加固定,其结构如下: 1. Introduce a phenomenon or a problem 2. Causes 3. Effects 4. Measures or future(青岛雅思培训) 这一类的文章倾向的是介绍一些消极负面的环境自然类问题,警惕世人引起大家的关注,因此它的几个构成要素也跟明确。同样先引出主题,之后对该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影响分析(通常是负面的影响),鉴于严重的消极影响该采取的相应措施被提出,但如果有的问题暂时没有对策,还有待解决,作者就寄希望于未来。 考生如果对这种结构悉数于心,当碰到剑桥5T4P1的list of headings就能迅速又准确得解答出来。该文章一共10段,分成section A B C 对应的考题是list of headings 即找出三个小标题分别给A B C三个部分。按考试标准时间只有4-5分钟,但考生却要读完整篇文章10

字符串处理中常用的几种数据结构及其性能分析

第19卷 第12期2003年12月 甘肃科技 G ansu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Vol.19 No.12 Dec. 2003 字符串处理中常用的几种数据结构及其性能分析 郑丽英1,李永昶2 (1.兰州交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2.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许多计算机应用涉及字符串处理。为了提高处理效率,设计一个好的数据结构十分重要。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字符串数据结构及其性能,重点分析了数据结构T rie及其三种形式的结构特性。关键词:T rie;数据结构;索引 中图分类号:TP311 1 前言 许多计算机应用都涉及到对一个非常大的字符串集合的有效管理。例如,从档案管理、文献目录查找、地理信息索引到Web上大量的文本信息处理等等,都涉及到对一个非常大的字符串集合的管理。显然,如何有效管理大的字符串集合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存储和组织它们即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据结构。在实际中为一个应用选择一个好的数据结构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存储需求、查找速度、是否在内存、是否要求有序存储等等。已有许多用于字符串管理的数据结构,下面将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常用的字符串数据结构 2.1 BST树 BST树((Binary Search T ree,即二叉搜索树)是最简单且最直观的一种。在一棵BST树中,每一个结点存储一个字符串和两个分别指向左右孩子结点的指针。在BST树中查找一个给定的字符串的过程是:首先和根结点的字符串比较,若相等则查找成功。若不相等则按比较结果决定沿左分支或右分支继续比较。BST树的结构性能主要取决于树的形态,与输入字符串集的排列有关。假设字符串集合的分布是稳定的、且常用词的集合是已知的且常用词分布在根结点的附近,则BST结构是相当快的,如果字符串集合的分布不稳定,特别地如果是有序的,BST的性能最差(为O(n)),BST退化为一棵单枝树。因此,BST特别不适合有序排列的输入字符串集合。 2.2 BST树的变种 实际应用中,有许多BST的变种。如AV L-树和红-黑树及splay树等,它们与BST树的不同在于插入字符串的过程中重组树的结构,保持树的近似平衡,从而保证不会出现单枝树。但是,AV L-树和红-黑树结构的不足在于每一个结点中要保存附加的信息位(AV L-树中2位,红-黑树中1位)。另一方面,由于重组树的结构使一些经常存取的关键词聚集在树的根附近。并且,在不经常作插入运算的情况下,保持树的平衡的代价相对较低。因此保持树的平衡所带来的好处相对于BST树来说可以抵消由于插入运算引起的附加时间。S play树是另一种BST树的变种。其特点是:每一次搜索,都要将操作的结点通过一系列的结点旋转即splaying 运算将结点移到根结点的附近。这样使得一些经常存取的关键词总在根的附近,以便在后续查找中可以快速找到。但是,这种结构也有明显的不足。相对于BST树,一棵S play树需要较多的存储空间(每一个结点中要存储一个指向双亲的指针),其次, S playing运算本身比较复杂。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结构。 2.3 Hash表 字符串处理中常用的另外一种数据结构是哈希表(Hash table)。哈希表是一种直接计算记录存放地址的方法,它在关键码(字符串)与存储位置之间直接建立映像。当采用链式哈希表结构、位方式的哈希函数、不要求字符串集合有序存储时,哈希表结构及其查找技术性能最佳。由于哈希表中的字符串通常是随机地分布在表中,不是有序的,在某些要求字符串有序存储(如索引维护及前缀查找)的应用中,不适合采用哈希表。 2.4 T rie树 T rie树是一种有效的字符串处理数据结构,广泛地用于自然语言处理、模式匹配、IP路由表以及文本压缩等。 T rie是一种树型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字符串,可以实现字符串的快速查找。有三种类型的trie:标准trie,压缩trie,后缀trie; ?标准trie

几道常用数据结构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编程题 (一) 对于二维整数数组A[m][n],对下列三种情况,分别编写相应的函数。 1.求数组所有边缘元素的数值和。 int sum1(int A[M][N],int m ,int n) { 2.求从A[0][0]开始的互不相邻的所有元素的和 注:一个元素的八个方向上的第一个元素均为相邻元素。 int sum2 (int A[M][N] , int m , int n) { 3. 假定m=n,并为偶数,请分别计算正、反两条对角线上的元素值之和。 int sum3(int A[M][N] , int n) { 答 (1)本小题是计算数组A的最外围的4条边的所有元素之和。可以先累加各个靠边的元素的值,再减去位于4个角上重复相加的元素的值。 int sum1(int A[M][N],int m ,int n){ int s=0,i,j; for(i=0;i

几种常见晶体结构的应用与拓展

几种常见晶体结构的应用与拓展 中学课本中列举了NaCl、CsCl、金刚石、石墨、干冰、二氧化硅等典型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结构都是立体的,如何从平面图想像出三维实物的结构形态,这是解决有关问题的关键。 首先可以利用直观结构模型,逐步建立起准确、清晰的立体形象,提高空间想像力。 其次还需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在晶体结构中切割一个基本结构单元,弄清该单元中点、边、面为多少个基本结构单元所共有。构成晶体的结构粒子是按着一定的排列方式所形成的固态群体。在晶体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位叫晶胞。 根据晶体的晶胞,求粒子数的方法: ①处于顶点上的粒子:同时为8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有1/8属于晶胞。 ②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4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有1/4属于晶胞。 ③处于面上的粒子;同时为2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有1/2属于晶胞。 ④处于体心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 中学阶段所需掌握的几种晶体结构类型及有关问题: 图3 干冰晶体 图1 NaCl晶体图2 CsCl晶体 图4 金刚石晶体图5 SiO2晶体 图6 石墨晶体

一、离子晶体 NaCl型(如图1) 1.在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 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着 个Na+ ,阴、阳离子数目之比是 。 2.在晶体结构中,每个晶胞由 个小立方体构成,每个小立方体的8个顶点分别由 个 Na+、 个Cl-相邻占据,每个小立方体含Na+: 个、含Cl- : 个。故每个晶胞有NaCl微粒 个。 3.在晶体中,经过立方体的中心Na+的平面有三个,每个平面的四个顶点上的Na+ 都同 晶体中与中心Na+最接近且距离相等。所以,在晶体中,每个Na+ 周围与它最接近的距离 相等的Na+的个数共有 个。同理,每个Cl-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Cl- 的个数也有 个。 CsCl型(如图2) 1.在晶体中,每个Cl-吸引 个Cs+,每个Cs+吸引 个Cl-,Cs+与Cl- 的个数比为 。 2.每个基本结构单元中(小立方体)含Cl-: 个,含Cs+ 个。 3.在晶体中,每个Cs+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Cs+ 的个数共有 个。同理, 每 个Cl-周围与它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 共有 个。 [拓展练习] 1.在高温超导领域中,有一种化合物叫钙钛矿,其晶体结构中有代表性的最小单位结构如图所示试回答: (1)在该晶体中每个钛离子周围与它最近且相等距离的钛离子有 多少个? (2)在该晶体中氧、钙、钛的粒子个数化是多少? 2.某物质的晶体中含A 、B 、C 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前后两面心上的B 原子未能画出),晶体中A 、B 、C 的中原子个数之比依次为 A.1:3:1 B.2:3:1 C.2:2:1 D.1:3:3 3.2001年曾报道,硼镁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 记录。该化合晶体结构中的晶胞如右图所示。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六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 Mg 14 B 6 B Mg 2B C MgB 2 D Mg 3B 2 4.如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已知晶体中2个最近的Cs + 离子核间距为a cm ,氯化铯的式量为M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铯晶体的 密度为 A. 8M a 3N A g/cm 3 B. M 8a 3N A g/cm 3 C. M a 3N A g/cm 3 D. Ma 3 N A g/cm 3

数据结构中常用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中常用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一、概念 数据是指由有限的符号(比如,"0"和"1",具有其自己的结构、操作、和相应的语义)组成的元素的集合。结构是元素之间的关系的集合。 数据结构是在整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上广泛被使用的术语。数据结构是信息的一种组织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它通常与一组算法的集合相对应,通过这组算法集合可以对数据结构中的数据进行某种操作。它用来反映一个数据的内部构成,即一个数据由那些成分数据构成,以什么方式构成,呈什么结构。 数据结构有逻辑上的数据结构和物理上的数据结构之分。逻辑上的数据结构反映成分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即逻辑结构,而物理上的数据结构反映成分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安排即存储结构。数据结构是数据存在的形式。 数据结构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以及对数据的各种操作。因此,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对数据的操作(或算法)。通常,算法的设计取决于数据的逻辑结构,算法的实现取决于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因而研究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显得十分重要。 二、结构分析 (一)逻辑结构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对数据之间关系的描述,有时就把逻辑结构简称为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形式地定义为(K,R)(或(D,S)),其中,K是数据元素的有限集,R是K上的关系的有限集。 逻辑结构元素决定输入、存储、发送、处理和信息传递的基本操作功能,常将逻辑结构元素称为逻辑模块。逻辑结构元素可以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终端模块、通信程序模块等。逻辑结构元素还可以是相关的几个逻辑模块联合起来的更复杂的实体。分析逻辑结构元素的相互作用,应考虑整个系统的操作,研究处理与信息流有关的进程(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概念,表示程序的一次执行),并决定系统的逻辑资源。 逻辑结构有四种基本类型: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状结构和网络结构。表和树是最常用的两种高效数据结构,许多高效的算法能够用这两种数据结构来设计实现。 一、基本分类 数据的逻辑结构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分两种,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有且只有一个开始结点和一个终端结点,并且所有结点都最多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线性表就是一个典型的线性结构它有四个基本特征:1.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第一个元素"; 2.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最后的元素"; 3.除最后元素之外,其它数据元素均有唯一的"后继"; 4.除第一元素之外,其它数据元素均有唯一的"前驱"。 相对应于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的逻辑特征是一个结点元素可能对应多个直接前驱和多个直接后继。常见的非线性结构有:树(二叉树等),图(网等)。 二、常用结构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格物”“致知”就是指现代学术的基础,即实地的探察,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实验。然后先儒家对“格物”“致知”意义的曲解和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没;再阐述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谈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要“好读书”,二是主张读书要会意。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当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不求甚解”的重要性。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 1. 纵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纵向形式展开。 ①以时间为序 ②以作者情感发展脉络为序 ③以逐层深入的论证为序 2. 横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横向形式展开。 ①以空间为序 ②以材料性质的分类划分层次 3 .合式,即纵横式,指文章层次以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形式展开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梳理文章说明顺序就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如何理清说明顺序? 一、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或由前到后,或由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由中间到四周,或按东西南北方位顺序。例如,《故宫博物院》就是沿着参观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 二、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说明文语段中往往借助一定的词句表明层次和顺序,连接内容,组织材料。各种顺序在语言上都有一定的标志。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加顺利地分析说明顺序。要学会通过文章全篇的首尾部分、每一段的首尾部分、文中的设问句、过渡句以及领起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来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事实上,以时间顺序为说明顺序的文章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的文章多用表方位的词语,以逻辑顺序为说明顺序的文章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所以,把握这些语言“标志”,有助于顺利地理清说明顺序。在梳理文章内容、了解说明顺序的过程中,应尽量利用原文的字、词、句,因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较为简练、准确。例如,《苏州园林》开头两段总说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此后就分别从各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解说。 三、分清主次,综合归纳。有时一篇文章不仅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方式糅合起来,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至于《说“屏”》这样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的顺序,显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了。《说“屏”》中,作者从屏风的作用、分类、屏风的设置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相关知识,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倘若一定要说出是什么说明顺序,看来这篇也就是逻辑顺序无疑了 1.按时间顺序作说明。即按事物变化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作说明。 2.按空间顺序作说明。即按照具体事物的空间位置或由前到后,或自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从远到近等进行说明。 3.按逻辑顺序作说明。即对事物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特点到用途,或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概括到具体等进行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