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心理操作和量表大纲分析

北大心理操作和量表大纲分析

北大心理操作和量表大纲分析
北大心理操作和量表大纲分析

北大心理测量和量表操作大纲

大概的介绍。

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有数量的。

――桑代克

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是可以测量的。

――麦克尔

心理用间接测量。测量行为,来推测心理。

心理测量的结果不绝对。

I. 心理测量的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与实践

1905 法国――科学心理测量.

孔子――心理测量的思想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刘劭《人物志》,“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翻译后,名为《人类能力之研究》

韩非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到现在,用于测注意力

民间,周岁试儿到现在,婴幼儿的动作测量

古代的问答法到现在,临床谈话法,问卷法

庄子:九征到现在,情景法

博弈(棋)、九连环、七巧板――古代测智力水平的器具

八阵图。

二.心理测量早期探索及尝试

英国高尔顿最早想通过测量人的证明他的“遗传论”。

美国卞特尔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与测量之上,才会有自然科学的准确度。

德国冯特心理测量的思想。

三.科学心理测量的诞生与发展

1905 法国比纳(Binet)

1895创办第一本心理学杂志《心理学年报》

心理测量的原理:把结果与他人比较,以求概括。

1905:比纳-西蒙量表(的标志)-标志着科学心理测量的诞生。

30题,从易到难。

1908、1911两次修订,制订了“智龄”之后,有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修订,1916)[现在的所谓“比纳量表]引入了斯腾(德国)的心理商数概念,变化为:

智龄

IQ=_____ *100使不同年龄层次间儿童的智力水平比较成为可能。也叫比率智商

实龄

后来量表的特点

I. 操作性量表(比纳的量表是语言性量表)

II. 团体测验(比纳的量表是个别的测验)

III. 教育测验(学习测验,eg桑代克,斯坦福成就测验)

IV. 人格的测验

V. 特殊能力测验(eg音乐,绘画能力etc)

四.心理测验在中国的发展

1916 樊炳清介绍比纳的量表

1920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大),廖世承、陈鹤琴开设心理测量课。之后,制定量表,开创杂志…

抗日战争开始一度中断。

1979后,心理测量在中国走进辉煌。智力测验方面,陆志韦,吴天敏;人格测验方面,肖孝嵘;艾伟,学业成就方面。-中国国内著名心理测量方面的学者。

第二章心理测量的性质

测量最基本的特征:对事物进行区分

一.测量的基本问题。

1.定义:利用一定的法则[现在,心理学中的法则还不完善,所以结果不精确]。

用数字对事物[心理学中,是对事物的特征及属性]加以区分(描述)。

“数字”的特性:

I. 区分性

II. 等级性/序列性

III. 等距性

IV. 可加性

2.要素

绝对的零点(没有此特性)-理想的参照点,加减乘除都可以

I. 参照点{

人为参照点只能加减,不能乘除。

确定的意义

II. 单位应有{

相等的价值

心理测量中的单位,不具有上面的特点,所以单位不够理想

eg“年龄”不具有相等的价值

∵4岁-5岁的1年比44-45的1年发展快得多。

3.种类

I. 名称测量/类别特征:仅区分功能,符号意义使用数学统计方法――次数、百分比、X2 、列联相关

II. 等级(代表符号-大于号,小于号)特~_ 分等性

使~ 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秩次相关

III. 等距测量特~ 分等且等距

使~加减,均数,标准差,t检验F检验

IV. 比率测量(最好的一种测量水平)特~具有绝对零点

使~几何均数、等比量数,加减乘除

4.直接与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准确

间接测量:需中介,可能失真

二.测量的特征

1. 定义: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定出数量化的价值。

2. 可行性

3. 性质

I. 间接性(测外显行为,推测大脑中的活动)

II. 相对性

III. 客观性(测量要做到标准化)

4. 心理测量的水平

智力、价格测验等:等级测量

∵无绝对零点无等距的单位但,可转化为标准分数,则可使用等距测量的方法。

三.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1. 定义心理测验是对行为样组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eg题目代表全域,则题目是↑,数据结果也域,则数据也是↑)测量的编制实施,评分,解释都有一致性

四.心理测验的种类功能

I. 按功能分1.能力测验智力、潜力(eg职业能力)特殊能力

2.学习成就测验各科目的学习能力、技能掌握情况

3.人格测验态度、性格、情绪、气质

II. 按人数分1.个别测验

2.团体测验比较特点

III. 按材料分1.器具测验一类(不绝对)

2.文字测验(纸笔测验)另一类

IV. 按目的分1.诊断测验(具体)

2.筛选测验(大致)[使用对象的不同]

功能

I. 人才选拔

II. 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诊断

III. 对一个人能力等的评价

五.怎样正确对待心理测验

编制量表示合理使心理测验有偏差的原因

实施测验有问题

1.测验保密(内容保密、结果保密)

2.心理测验的资格(接受过培训、有考核)

3.测验常模的使用范围

4.不能“测定终身”。(过几个月可再测几次)

5.对测验本身的认识。(参照其他各方面情况,得出适当的结果)

6.测验结果不能作为歧视人的依据,操作规范。

第三章智力测验

1. 概述

1.定义:

智力――对问题的理解与推理的一般能力。

――具有正相关的特殊能力的总和。

――产抽象思维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总和。

↗(国内较认同)

2.智力测验:

在一定条件下,使用特定的标准化测验量表,对被试施加测验,从被试的一定反应中测量共智力高低。

3.智龄与智商

I. 智龄

比率智商=实龄*100

推孟10岁前10-18

具体年龄点有

贝雷、韦克斯勒:13岁前13-25

II. 离差智商

=X

同龄人-x

4.智商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时间间隔越短,相关越大;

第一次做,年龄小时做,与产后结果的相关越小(5岁后做较好)

可变性。

5.智商的分布和分类

分类:推孟的分类

IQ 140以上120-140 110-120 90-110 80-90 70-80 50-70 25-50 25以下

类别天才上智聪颖中材迟钝近愚低能无能白痴

韦克斯勒的分类

IQ 类别理论(百分比)实际样组

130以上极优秀2.2 2.3

120-129 优秀6.7 7.4

110-119 中上16.1 16.5

90-109 中等50 49.4 }82%

80-89 中下16.1 16.2

70-79 边缘6.7 6.0

70以下智力缺陷2.2 2.2

55-69轻度,可学习

40-55中度,可训练

25-39重度,需护理,训练后可处理

25以下极重度,全护理。

6.智力的性别差异

总体上,没有。

发展上,女性先快后慢;男性先慢后快。

女性在语言,记忆上强。男性在数理、空间上强。女性分布集中,男性分布广。

7.遗传,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同卵双生子同一环境.88(智力相关)

同卵双生子不同环境.75

异生双生子相同环境同性别.60

{

不同性别.50

同胞兄弟姐妹相同环境.50

不同环境.35

无血缘关系,但自幼在同一环境下长大.20

无血缘关系,但自幼在不同环境下长大.00

另:亲生父母与子女的智力相关.50

养父母与子女的智力相关.30

&2.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超越智商》

智力非一个单一结构,是一个综合的有整体的结构

1.因素说,(英)斯皮尔曼

一般因素(G因素)

特殊因素(S因素)

2.多因素说,(美)桑代克-凯利。

反对二因素说(尤其是G因素)。

认为――智力是各种特殊能力的综合

3.群因素(美)瑟斯顿

智力可以分为各种组群,每一组群都有一共同的G因素。分为七种组群(语文理解,语词流畅,数字运算,空间关系,机械记忆、知觉速度、一般推理)

由于七个组群仍有较高相关,所以修改后的该理论加入了“次组因素”的说法。后来该理论被称为“群因―一般因素,理论”。

4.卡特尔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流体~随神经系统成熟该能力自然发展开。是先天的。发展早衰退也早。

Eg.机械记忆,图形分辨(反应)知觉速度。

晶体~: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

发展晚,后来会加快。Eg.语词.常识.词汇

5.智力的三维结构(吉尔福特美)

三维度内容操作成果

视听图形认知单元

符号记忆(短时长时)类别

语义发散性思维关系

行为会聚性思维系统

评价转换

蕴涵

4 *

5 * 6=120

细分有5 * 6 * 6=180(已找出105种因素)

6.三重结构论斯腾伯格

(认为:传统的智商是静态的。)

情境理论

三重:{经验理论

成分理论――核心内容

最基本的信息加工单元。元成分对其他成分进行计划、评价、加工等。另,操作成分执行元成分的指令,同时,有反馈;知识获得成分,选择问解解决的策略。

元成分:

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前两种理论,从外部世界、经验角度来看。

情境理论指出智力是主体对环境的适应、选择、改造。

经验理论指导测验编制中应运用大多数人都有(或无)的经验。或新异或熟悉。

7.智力的PASS模型

(DSA 戴斯):要产全新的理论取代传统的。同时性

三个方面(三级认知功能)计划-注意-加工

↓继时性

这一状态决定是两步的基础。

生理基础:三级机能联合区。(鲁利亚)

DAS编制的智力测验:DN认知评价系统。分四个分量表:

I. 第一分量表(计划性功能系统)

视觉搜索,计划连接,数字匹配。

II. 第二分量表(注意-唤醒系统)

III. 同时性加工

图形记忆、矩阵问题,同时性言语加工。表现的注意,找数字,听觉选择注意。IV. 继时性加工

句子重复、句子问题、字词测验

&3.智力测验

一.福-比纳量表(S-B量表)

1.19.6推孟第一次修订首次用“智商概念”(第一版)

1937推孟第一次修订采用复本的形式。(L版、M版)

1960推孟第三次修订删除过时的题目,对题目重新排版,两个版本合二为一,题量增加。(第三版)

1972在第三版上,对常模进行修改

1986第四次修订版(桑代克Hagen)对S-B量表大规模修改(第四版)

↑现在使用的版本。

2.理论框架与构成

引八卡特尔的“流体”“晶体”理论,及桑代克与Hagan的认知理论:∴理论框架是认知能力测验。

构成:3层次,15分测验

一般推理/理解能力

晶体智力流体智力/分析能力短时记忆

获取、运用语文、I珠子记忆

数字的知识来解决抽象/视觉能力II语句记忆

问题与学校教育有关I对图形或形态的分析III数字记忆

II仿造/仿画IV物品记忆

III矩阵

IV折纸和剪纸

语文推理数量推理

I词汇I算术

(小年龄,7岁上)II数列关系

II理解III等式

III谬误

IV语文关系共15个分测验

3.S-B测验的特点

I. 内容上含概了更广的知识能力与信息加工的能力。

II. 采取分量表的形式(而前之版为年龄量表),框架有很大变化。对能力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

III. 保留了传统的适应性测验

IV. 除了给总智商外,还有四个方面的分数及更多分支详细。

使用范围:2岁半~成人适于找出弱智或超常儿的人。

4.测验的实施与评分

先测词汇分测验,以其成绩及年龄决定起测点。停测点因卷而易。采取一边操作一边评分。评分多是“0/1计分”。每个分测验的分数相加(即: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量表分把分测检量表分相加),查常模,得四个量表分。再把四个分相加得总智商。

二.麦卡锡幼儿智能量表(2岁半~8岁半)

(1972编)

1. 特点:

I. 测验材料起点低,近似玩具。

II. 不受民族、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

III. 年龄范围侧重于学龄期儿童。弱智儿童可用到14岁。

2. 构成

五个分量表。十八个分测验

总智商

语言知觉操作数量记忆运动

I.图画记忆I.积木I.数的问题(把其他四部分(眼、手

II.语词知识II.拼图II.数字记忆与记忆有关的的动作)

III.语词记忆III.连续敲击III.计数和数的区分测验组合在一起)

IV.词语流畅性IV.左右方向

V.反义类推V.图形临摹

VI.画人

VII.概括归类

3. 评分

原始分数。查表,每分量表的分数相加,得合成粗分。

智商把前三部分的合成粗分相加得智商。还可评判“一侧性”(或叫“单侧化”)单侧化的完成也意味着智力的发展。

三.瑞文测验(Rowen)

渐进矩阵A B C D E 60题标准型

A B C D36题彩色型-用于幼儿及弱智儿童

I

高级型

II

标准型+彩色型→联合型5岁~75岁

A套:简单类比、直接辨别

B套:简单推理

8岁以前只做A.Ab.B三套即可。

C套:单维推理(数量、位移、组合)

D套:二维推理

E套:套合、互换

特点:无文化差别的问题,可用于大规模筛选。

四.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1. 发展:纽约贝勒维精神病院中,雏形,因为韦克斯勒认为:比纳量表的常模不适于成人。

智商术法不适于成人。

智商并不能完全反映智力。

韦克斯勒提出离差智商

儿童量表:WISC,WISC-R(修订版)

WISC-Ⅲ

成人量表:WAIS,WAIS-R

学龄前及学龄初儿童量表(4.5岁-6.5岁)WPPSI,WPPSI-R

2. WISC-R简介

全量表

语言量表操作量表

语言量表

分测验:

I. 常识(生活常识-检查对日常事物的认知能力一般知识)II. 类同

III. 算术

IV. 词汇

V. 理解

VI. 数字广度[备用替代](智力有问题,顺背不超过5个,倒背不到3个)操作量表

I. 填图

II. 图片排列

III. 积木

IV. 拼图

V. 译码

VI. 迷津←(备用/替代)

原始分查表,相加得分量表分,再相加,得全量表分。

1991年修订版

总智商

言语理解知觉组织注意集中加工速度

(常识,类同、(填图,图克服分心(译码、符号搜索)

词汇、理解)画排列,积(算术,

木,拼配)背数)

另配:

成绩测验:用于学力能力、策略上有困难的学生(智商不低)

五.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2 1/2岁~12 1/2岁)

Kan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K-ABC)

以Das的PASS模型为依据

设想效果:从认知心理学与神经心理学角度测量智力,不仅测量已有知识水平,而且测量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所得分数便于教育安排上的采用。

另,也有非语言量表

总量表

继时性加工同时性加工成就量表智力(-设想为解决

I.动作模仿I.图形辨认I.词汇表达新问题的能力

II.数字背诵II.人物辨认II.人地辨认流体智力(先天)

III.系列记忆III.完形测验III.数字运用智力量表分=

IV.图形组合IV.物体猜迷继时性加工的组分

V.图形类推V.阅读发音+同时性加工的得分

VI.位置记忆VI.阅读理解(+非语言量表)

VII.照片系列晶体智力(后天)

§4对智力测验的反思的评价

1. 存在价值

2. 智力测验的优点

有标准化的过程――最大的优点

比通过学业成就来评价智力要科学得多。――

I. 评价人的各种能力

II. 评价范围广

III. 快速、有效

3. 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

局限性表现在

I. 智商只提供量的数据,而无质的分析

II. 只测当时的智力,而不能考虑到以后的发展速度和趋势

III. 标准答案有利于聚合思维、抽象思维和推理,而无利于发散思维

IV. 与文化教育有关,只能部分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受理论局限)适应性行为也是智力的一部分。

V. 作智力测验受很多因素影响(Eg:情绪、动机、疲劳etc)

4. 智力测验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I.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重要的不在于对与错,而在于怎么推理得到了结果。方法:综合了观察、测量、访谈etc,组合成了――临床法。

II. 生态文化理论:

强调重视现时的环境、情景中人的智力活动。从各种社会环境中对智力进行评价。

第四章学业成就测验

(学绩测验、教育测验)*特征与智力测验相比的异用

旨在对学生在某一科目、某一知识中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价。

心理测验中的学业成就测验是标准化了的。

§1概述

一.发展

1.1894,Rice的拼字测验揭开了标准化测验的序幕

桑代克――教育测验之父

(学生)Stune的算术测验――最早的标准化的学科测验

桑代克的书法测验――第一个用科学方法编制的教育测量工具。

2. 性质:

学生对某一科目的学习效果,无预测功能。

3. 标准化测验与白编测验的不同之处。

I. 教师自编的测验因教师的进展,班级的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易反映所在学校现行的具体的教育目标;标准化中含有的教育目标更普遍。得到很多教育家的共识。

II. 标准化测验重于理解、思维过程;自编的测验重于具体知识。

二.成就测验的类型。

1.(综合)成套测验

斯坦福成就测验(幼级)

学术能力成就测验

基础教育及基本技能最低限度测验

2.单科测验

3.品质量表

4. 教师自编测验eg:作文(优缺点)

要求:

I. 量多,范围广,覆盖面大

II. 学生的回答形式越易越好

III. 要有客观标准的评分方法

IV. 测验形式多样化

V. 尽量用要推理思考的题目,避免机械记忆

第五章人格测验(个性)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ve (EPQ)

艾森克个性问卷。

1752年产生N分量表(神经质)

1959年E分量表(外倾性)

1964年L分量表(说谎)

1975年P分量表(精神质)

L量表值超过一定值之后,表明这份测量无效。

克雷普林,荣格。“联想法”

武德沃斯

人格测验的四种形式

一.自陈测验--基本假设:人对自己最了解。忽略了:了解的正确性,报告的真实性非自我描述,而是测验,一般是纸笔测验

采用是非题或选择题

1.内容消毒人格测验(早期采用)

根据某一种人格理论,来确定要测量的一个特质。

缺点:特质与试题的联系,过于明显,容易使结果失真。

2.因素分析人格测验

因素间相关较小。一个因素测一种特质

eg:Y~G人格测验

3.经验效标人格测验

2021年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考试模拟题

2021年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考试模 拟题 一、选择题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由前苏联_________创立的。 A.巴甫洛夫 B.维果斯基 C.达维多夫 D.谢切诺夫 2.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 A.行为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D.认知不协调理论 3.先将总体各单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上序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间隔,最后根据取样间隔作等距取样,这种取样法称为_________.

A.系统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多段随机取样法 D.整群随机取样法 4.下面四种方法中属于真实验设计的是_________. A.时间序列设计 B.被试内设计 C.对照组比较设计 D.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5.研究中,为控制因主试、被试了解实验目的引起的无关变量,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 A.平衡测查任务的顺序 B.使用单一主试 C.加快测查的速度 D.双盲法 6.大脑两半球主管语言运动的脑区是_________.

A.威尔尼克区 B.角回 C.布洛尔区 D.视觉区 7.去个体化概念的准确含义是_________. A.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丧失 B.个性丧失 C.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下降 D.个性转移 8.社会助长作用主要来源于________. A.赢得积极评价的动机 B.体力增强 C.超越别人的欲望 D.责任心提高 9.某测验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数为65分,标准差为5分,问分数在60与70分之间的人数占全体总人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A.15.8% B.34.1% C.50.0% D.68.3% 10.在采取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实验设计中,对样本容量(大小)的确定与________无关。 A.总体的同质性 B.研究成本 C.预定的研究精度 D.测试设备的误差 11. 智力结构三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A.弗拉维尔 B.斯腾伯格 C.韦克斯勒 D.吉尔福特

北大心理学自考心得分享

北大心理学自考心得分享 2011-03-16 11:59 北大心理学自考心得分享 1、学习方法与应考技巧 2、课程架构简析 一、学习方法与应考技巧 北大心理学自考,有人觉得很难,也有不少人半途放弃的;但也不少一次考六门、七门、八门全过关的,一次过四门、五门还是比较常见的。那么北京大学的心理学自考,到底难不难呢? 我的基础也不算好,没上完初中,专本科同时报考,三年里考完专科,本科还有五门。因为要挣钱养肠子,一边做事情一边学习,没听过几次课,专科段是全自学的,第一次报考心理统计,我问一个北大讲实验心理的老师,她听我一说情况还自学心理统计,轻轻的摇头,意思是不可能靠自己学习考得过。看心理统计是很痛苦,不过我一次考过,八十八分不算太高,也是目前考得最高分了。通过这件事,我就认定,你想考过和想不想考好,并不在课有多难,关键还是在自己。老师讲不讲,只要你真想考过你就会去找你自己的方法。我也有重考的,不过我觉得是自己没学好的事,不关课程难不难和有没有听老师课的关系。所以,你要听了老师的课,别人考过,你考不过,至少自身的关系还是大一些。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总之是比较麻烦的。 做为公共的知识点,你想到了什么? 至少可以发现,公共的东西你学一次可以重复使用,第一次理解好学透,以后遇到了复习下就可以了,如果这一点你认为说得不对,那你真不适合参加这学习。 当你发现并接受这一点的时候,你已经在自考的路上给自己减少了很大的压力,也减少了不少的负担。这些你也不一定非要认同,因为规律和方法的发现确实不能完全的为简便快速的学习和应考打下通往必然成功的基础。 对课程的设置架构和相互关系有一些基础的了解,我们再来看一下学习的过程。 学习这回事我也不觉得件好玩的事情,所以,必要的努力还是需要的。 如果你去听辅导班的课程,我觉得对于应考来说,虽然不能说像婴儿吃奶那么容易,至少和你搬张课桌的难度不会大多少,前提是你真的认真的听了,事后学习了,考前复习了。

北大16秋劳动法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为()。(教材第一章第五节) A. 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B.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C. 工会与企业行政 D. 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 2. 劳务派遣最主要的法律特征是()。(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A. 非全日制工作形式 B. 用人单位不对劳动者承担任何责任 C. 劳动雇佣和劳动使用相分离 D. 劳务派遣工工作的临时性 3.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标准,应该()。(教材第五章第四节) A. 参考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B. 不需要考虑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C. 相当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D. 不得低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4.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劳动者()情况下,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教材第五章第六节) A.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D. 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5. 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教材第六章第二节) A. 确保工会履行自身职能 B. 维护职工权益 C. 规范合同订立程序 D. 确保合同有效实施 6.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原则,实行同工同酬。(教材第七章第一节) A. 按劳分配 B. 与经济发展适应 C. 宏观调控 D. 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7. 按照计时工资的形式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必须考虑的因素不包括()。(教材第七章第

A. 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B. 劳动繁重程度 C. 工作时间的长短 D. 劳动成果的多少 8.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支付给职工工资报酬的标准是()。(教材第八章第二节) A. 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100% B. 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150% C. 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200% D. 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 9. 我国《劳动法》第59条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教材第九章第三节) A. 第二级 B. 第三级 C. 第四级 D. 第五级 10. 我国劳动法律规定的最低就业年龄是()周岁。(教材第九章第三节) A. 18 B. 17 C. 16 D. 15 11. 我国《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教材第十章第一节) A. 可以 B. 应当 C. 必须 D. 能够 12. 《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包括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均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为基数缴纳。(教材第十章第三节) A. 60% B. 70% C. 80% D. 100% 13. 我国《社会保险法》第46条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教材第十章第五节) A. 6个月

东财20秋《劳动法》单元作业二【标准答案】

东财《劳动法》在线作业二-002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9 道试题,共 36 分) 1.根据我国《劳动法》第35条的规定,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及于 A.企业工会的全体会员 B.签订集体合同的职工代表 C.参与合同讨论的企业职工 D.企业全体职工 答案:D 2.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双方就同一仲裁裁决分别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 A.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B.由劳动合同履行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C.共同的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D.先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D 3.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了争议,当事人不可以采取下列何种方式解决 A.当事人协商解决 B.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 C.由当事人申请劳动行政部门协调处理 D.由劳动行政部门主动协调解决 答案:B 4.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以下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A.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B.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C.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或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纠纷 D.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答案:C 5.李某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履行了3年后双方经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下列有关该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李某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时企业应依法给予李某经济补偿金 B.由企业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时应给与刘某经济赔偿金 C.由李某提出解除合同时,解除时企业无需承担任何费用 D.由企业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时应给与李某违约金 答案:B 6.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即在劳动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劳动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A.劳动关系 B.劳动行为 C.劳动报酬

心理学在职研究生模拟试题

1.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A.语义编码 B.声音编码 C.视觉编码 D.形象编码 参考答案:A 2.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阈限 D.绝对阈限 参考答案:A 3.个体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智力属于()。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成分智力 D.情境智力 参考答案:B 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称为()。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注意 参考答案:A 5.“悲伤由哭泣引起,愤怒由打斗而致”的看法来自()。 A.康南的丘脑学说 B.詹姆士一兰格理论 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 D.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 参考答案:B 6.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法,直至选择有效的一种,这称为()。 A.逆向搜索策略 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C.算法策略 D.爬山法 参考答案:C 7.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点称为:()。 A.性格 B.气质 C.态度 D.情感 参考答案:B 8.对问题和资料进行的探索和思考属于创造性思维的:()。 A.准备期 B.酝酿期 C.豁朗期 D.验证期 参考答案:B 9. 在人脑中同现的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形象是()。 A.表象 B.想象 C.知觉形象 D.梦 参考答案:A 10. 类勒认为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个单位信息。 A. 7 B. 7±2 C. 6±1 D. 6±3 参考答案:B 11.“最近发展区”概念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的。 A.鲁利亚 B.维果斯基 C.达维多夫 D.列昂节夫 参考答案:B 12.负强化是指()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C.撤消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D.撤消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参考答案:D 13.斯金纳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条件是()。 A.模仿 B.认知结构 C.线索 D.强化 参考答案:D

北京大学张智勇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

提供者:s9076 《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张智勇 2000年9月 第1章心理学的性质 01. 心理学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对“心理”有不同的界定。在哲学心理学时代,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1879年德国Wundt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02.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03. 心理现象的产生有两种根源:生理机制和社会文化。生物学和文化,是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和界限。 04. 范式,是科学界广泛用来了解经验领域的一种宽泛系统的理论假设。心理学缺乏统一的范式,但有学派思想或观点。心理学的观点和范式一样,包括理论假设、一致的比喻、认可的观察方法。 05. 20世纪初,第一个心理学派,结构主义起源于德国,兴起于美国。起代表人物是 E. B. Titchener(1867-1927)。W. James(1842-1910)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心理学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受德国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功能主义则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有关。 06. J. B. Watson代表了行为主义的发展。行为主义集中关注环境事件(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B. F. Skinner指出,所有行为都可以理解为习得反应,行为因其后果而得到选择。行为主义将人比为具有心灵黑箱子的机器,必须用实验室实验获得资料。 07. 心理动力学观点源于S. Freud,其主要目标是解释意义,其中很多是无意识的内容。主要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冰山结构体现了人格构成,将心理比作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战斗。 08. 认知观点关注人们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方式。信息加工指从环境中得到输入,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输出。认知观点将心理比作配有软件的电脑。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09. 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第三势力”,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应是了解人性潜能,追求自我实现。 第2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1. 从分析处理的角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两大类,实验研究试图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描述研究基本停留在描述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获取数据的方式来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包括观察法、个案研究、调查、实验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不可偏颇。 02. 良好的心理学研究一般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理论框架(理论和假设)、标准化过程(混淆变量、控制组、单盲和双盲研究)、普遍性(取样代表性)、客观可观察(信度和效度)。 03. 理论,是组织和解释观察的系统方式,它包括一系列有关各种现象之间关系的命题。假设,是一种尝试的信念或有根据的推测,目的在于预测或解释两个或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指随情境和个体而变化的现象。变量分连续变量和类别变量两种。 04. 实验研究要经历一系列步骤:提出假设、使变量操作化、指定标准的程序、选择被试、检验结果的统计显著性、得出结论。操作化,指将抽象的概念变成由某种行动或操作所界定的具体变量。 05. 实验研究中,研究者改变情境的某些方面,检验这种操作对被试反应方式的影响,以评定因果关系。实验者操作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实验者为检测操作效果而观察测量的被试反应即为因变量。 06. 混淆变量,能够产生效应、并且其效应和自变量的效应相混淆的变量。 07. 控制组,不接受实验的操作,代而经历一个中性的条件。研究者常常进行“盲研究”,即被试不知道

北大秋《劳动法》在线作业

北大16秋《劳动法》在线作业

————————————————————————————————作者:————————————————————————————————日期: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为()。(教材第一章第五节) A. 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B.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C. 工会与企业行政 D. 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 2. 劳务派遣最主要的法律特征是()。(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A. 非全日制工作形式 B. 用人单位不对劳动者承担任何责任 C. 劳动雇佣和劳动使用相分离 D. 劳务派遣工工作的临时性 3.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标准,应该()。(教材第五章第四节) A. 参考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B. 不需要考虑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C. 相当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D. 不得低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4.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劳动者()情况下,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教材第五章第六节) A.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D. 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5. 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教材第六章第二节) A. 确保工会履行自身职能 B. 维护职工权益 C. 规范合同订立程序 D. 确保合同有效实施 6.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原则,实行同工同酬。(教材第七章第一节) A. 按劳分配 B. 与经济发展适应 C. 宏观调控 D. 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7. 按照计时工资的形式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必须考虑的因素不包括()。(教材第七章第

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 2 3 4 5 6 7 矛盾。 9、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10: 11、有生命的标志是物质具有 12 13、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作用的是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 1、()提出了关于心理发展原理的社会文化历史学说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 2、()提出了同化、顺应、平衡的理论。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 3、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把人的一生分为()个阶段。 A 5 B 6 C 7 D 8 4.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是( ):A.反应B.反映C.感应性D.信号性反应 5.处于知觉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动物为( )。 A.无脊椎动物B.低等脊椎动物C.高等脊椎动物D.灵长类动物 6.最蹩脚的建筑师比蜜蜂高明的是在他造房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劳动具有( ): A.概括性B.分工性C.目的性D.社会性 7.人类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主要标志是( )。 A.概括性B.目的性C.主观能动性D.社会制约性 三、名词解释 1、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的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 力它是有生命的标志。 2、 3、信号性反应: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当一个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 我们就说它具有了生命。 4、 3、最近发展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即将达到的水平,维果斯基把这两张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4、内化:内化的最初含义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维果斯基给内化的概念赋予新的含义,指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内化的过程不仅通过教学来实现,而且也能通过日常的生活、游戏、劳动来实现。 5、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6、顺应: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 7、平衡:是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 8、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或种系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四、简答题 1、简述维果斯基的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答: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影响,第一、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实的发展水平,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2)从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的发展,首先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其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3)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如果不考虑学习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看来是不利的,因此在开始教学时,必须将教学建立于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技能的基础上,即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的前面。 2、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有那些? 答:(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人格的发展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过程,他认为心理发展的具体年龄阶段为: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第三阶段,前生殖器期(3-6岁);第四阶段,潜伏期(6-11、12岁)第五阶段,生殖器期(11、12岁以后)。 3、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 答: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在儿童教育方面华生主张: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第二,反对体罚儿童;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第四,对幼儿养护的要求;第五,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4、简述人类心理发展的条件。 答:(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心理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只是外因。在个体不断的积极活动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个体已有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5、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答:(一)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⑴成熟⑵练习和习得经验⑶社会经验⑷平衡 (二)心理发展的动力: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⑴同化⑵顺应⑶平衡

考研历年真题:北京大学2004年心理学系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

考研历年真题:北京大学2004年心理学系普通 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选择题(40*2=80) ____ 1. 1、莱斯博士相信,除非我们了解了与情绪有关的意识经验在生 存和适应中的作用,否则我们不太可能真正了解什么是情绪。这种 观点最有可能与下述哪位学者的观点一致: a. edward titchener b. ivan pavlov c. carl rogers d. william james 2、下面哪一个关于夫妇身份与幸福关系的描述是最不准确的? a. 养育孩子的夫妇比没有养育孩子的夫妇要幸福 b. 没有养育孩子的夫妇比养育孩子的夫妇要幸福 c. 养育孩子的夫妇比没有养育孩子的夫妇并不会更幸福,也不 会更不幸福 d. 夫妇养育的孩子越多,就越幸福 3、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被认为是发现的最主要方法。 a. 意识 b. 无意识

c. 非理性思维 d. 适应不良 4、一般来说,男性会比女性在下述哪一种活动中完成得更好? a. 浏览地图 b. 迷津学习 c. 位置记忆 d. 对表象的心理旋转 5、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我们必须清楚和毫无歧义地定义所有实验变量,以便其他研究者客观地评价研究结果。心理学的这一特征说明: a. 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b. 我们的经验世界是高度主观的 c. 心理学是以事实和系统观察为基础的 d. 人的行为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6、一个研究者通过测量心率而作为人焦虑的指标之一。在这个研究中,心率: a. 是一个混淆变量 b. 与焦虑成负相关 c. 一个自变量 d. 是焦虑的一个操作性定义 7. 假设你的一个朋友想了解人们第一次约会时一方向另一方透

北大心理学

第一章:导言 本章的重点提示与解读: 一、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系统的研究个体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二、信度与效度 研究效度指一项研究的有效性,即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基于事实或证据的,是可 以被证明的。 信度指研究的可靠性,即研究的前后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它包含两方面,一是不同的研究者之间的一致性;二是一个研究者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进行重复研究时的前后一致性。 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四、主试效应 在心理学研究中,当主试对被试有某种期望时,就会于无形之中对被试的行为产生微妙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主试效应(Experimenter effect) 五、被试效应(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 1927~1932年间,位于美国芝加哥的西部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工作条件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者发现,工人的生产力随着照明强度的增加而提高。然而,当照明强度逐渐降低时,工人的生产力仍在提高。研究者很快意识到,工人生产力的提高,并不是因为照明强度的变化,而是因为工人知道自己正在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自己正在被研究。后来,人们把被试的行为改变不是因为实验处理,而是因为被试意识到自己正在被研究这种现象,称作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实际上是一种被试效应,反映了被试对自身的某种期待对实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六、安慰剂效应 在心理学的研究情景中,当行为反映受到个人对作什么和如何感受的预期的影响,而不受特定的介入或产生某种反应程序的影响时,安慰剂效应就发生了。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 本章的重点提示与解读: 一、感觉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有关的名词:绝对阈值与相对阈值、韦伯定律、感觉适应、感觉后像等。 (1)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绝对阈限:能够可靠地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作此感受的绝对阈限。 差别阈限:50%的机率被觉察到的最小的刺激物理量的差别或变化,叫作差别阈限,它的量值又叫最小可觉差。 (3)差别阈限与刺激量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适合中等强度的刺激。 (4)感觉适应: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作感觉的适应。 嗅觉:入芝兰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 视觉:暗适应: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明适应: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5)感觉后向: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叫感觉后像。其又包括正后像和负后像,分别表示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和相反的情形。 二、知觉的概念,知觉过程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过程的涵义。 (1)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知觉。知觉是以感觉作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2)自下而上的过程:这表示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 (3)自上而下的过程: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一般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知觉的过程和结果。 三、错觉、似动及其表现形式。 (1)错觉知识经验与引起知觉的刺激特征之间不一致的现象。

心理学双证在职硕士研究生的三大标准有

心理学双证在职硕士研究生的三大标准有? 心理健康是大家既重视又时常被忽略的一个问题。忽略是因为人们至今仍很避讳谈到这个问题,认为心理有问题即是精神病,犹如谈虎色变。那么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根据心理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心理健康标准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非病态原则”标准 以上的说法最有代表性,他以病态人为研究对象,认为心理变态的原因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冲突造成的。从病态观点出发,引申出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病理学标准,即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病态。按照这个标准,绝大多数人都是心理健康的人,它是非常宽松的标准。 2、“众数原则”标准 假定社会成员中绝大多数人的心理行为是正常的,偏离这一正常范围的心理和行为可视为异常,这一原则集中体现于常态分配标准。如今用以鉴别心理健康的量表的编制是遵循常态分配原则的,所以说众数原则是当今被广泛应用的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 3、“精英原则”标准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为主要代表的研究者认为,人生来就有天性,且天性本善,也就是说人类本性中固有完善、善良、自我实现等积极的方面。如果环境适宜,人就能顺其天性发展出良好的人格或心理品质;反之,便会使个体产生不健

全的心理品质。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环境本身就是异常的、压抑人性的,那么在此条件下的多数人都将不能顺其本性发展,结果出现多数人心理不健全的情况。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其内在本性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人,拥有这种心理的人才健康。由于能自我实现的人仅是少数且位于正态分布的极端,所以将其称之为“尖端样本统计学”原则。 在职研究生的教育重视是因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面临许多心理压力与危机,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北大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 全校公共必修课: 31 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 课程名(英文) 周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English(1) 5 3.5 English(2) 5 3.5 English(3) 5 3.5 English(4) 5 3.5 Introduction to capitalist Economics 2 2 Philosophy 3 2 二上 04030140 邓小平理论 Theory of Deng Xiao ping ' s 2 2 三下 04031110 中国革命史 History of Revolution in China 2 2 一上 04130001 体育一 Physical Education (1) 2 1 一上 04130002 体育二 Physical Education (2) 2 1 一下 04130003 体育三 Physical Education (3) 2 1 二上 04130004 体育四 Physical Education (4) 2 1 二下 6073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 Military Theory and Military Training 2 2 一上 •; 院系必修课: 69 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 课程名(英文) 周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00130221 高等数学 ( C )( 上) Advanced Mathematics(C)(A) 5 5 一上 00130222 高等数学 ( C )( 下) Advanced Mathematics(C)(B) 5 5 一下 00130340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3 3 一下 00230020 概率统计 ( B ) Probability andStatistics 3 3 二上 00431231 物理学(C ) (一) Physics(C)(1) 4 4 一下 00431232 物理学(C ) (二) Physics(C)(2) 4 4 二上 00431261 普通物理实验( B ) Laboratory Physics 4 2 二上 01130310 普通生物学 General Biology 4 4 一上 01130320 普通生物学实验 ( B ) Laboratory General Biology(B) 2 1 一上 01130370 生理学( B ) Physiology(B) 3 3 一下 01130380 生理学实验( B ) Laboratory physiology(B) 2 1 一下 01630011 普通心理学(上) General psychology(A) 3 3 一上 01630012 普通心理学(下) General psychology(B) 3 3 一下 01630020 CNS 解剖 Fu nctio nal An atomy of Cen tral Nervous System 2 2 一下 01630031 实验心理学(上)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 2 2 二上 01603331 实验心理学实验(上)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 2 1 二上 01630032 实验心理学(下) Experimental psychology(B) 2 2 二下 01603332 实验心理学实验(下)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B) 2 1 二下 01630050 心理统计( 1) 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1) 2 2 二上 心理统计( 2) 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2) 3 3 三下 01603010 心理测量 Psychometrics 3 3 三上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 3 Abnormal psychology 3 3 三下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3 301630120 认知心理学 03835031 大学英语(一) 03835032 大学英语(二) 03835033 大学英语(三) 03835034 大学英语(四) 04030040 资本主义经济概论 04030120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上 01630060 发展心理学 01630090 变态心理学 01630100 生理心理学 二下 三上

超级详细的北大心理学专硕各科备考经验

超级详细的北大专硕各科备考经验--四战北大 毕业两年多,我只工作过不到一年,而且放弃了本专业,选择了心理学领域。第四次考研,听起来并不吉利,对自己来说也是最后一次尝试,结果很惊喜:北大初试前几名,最终顺利被录取。回顾考研历程,我体验过很多次失败,然后又重新振作,这一路上要感谢的人太多,父母、朋友、勤思老师,还有不少陌生人,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我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记得一次吃饭时,我偶然听到一句话:如果一条路是你认为值得自己一辈子去走的,那走几年弯路又何妨?我们都希望人生之路可以平坦顺畅,但假使不能,也不要轻言放弃,走到一定阶段,很多选择都殊途同归,我们可以暂时停下来把自己的生活捋清楚准备得更好再整装启程,也可以有梦想有目标就just do it,重要的是你对生活永葆热诚,那不管做什么,都会成为令自己和他人尊重的快乐的人。 ·准备资料 从大二开始我便经常旁听心理学本科的各种课程,包括几乎所有基础学科和其他颇具吸引力的选修课。关于择校,我一开始就瞄着北大去的,没有花费什么时间搜集信息和比较。选择北大有三个原因:一是北大心理学专业很棒,师资强,学风好,重科研,而我作为跨考生就是想有一个深入和专业的学习,也对科研比较感兴趣;二是北大是个综合性大学,除了本专业我还有很多机会来丰富和提升自己;三是北大在北京,交通方便,未来就业机会也多。简单总结就是专业—学校—地理这三个角度,重要性依次减低。 确定好专业和院校,搜集资料就很明确了。前期资料的准备就相当于读一本书的绪论,了解大致信息,然后将目标具体化,此时可以把各种信息汇总整理并记下来,制定一个完整的复习计划,进入下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初试复习 1.专业课 对初试来说,专业课无疑是最具决定性的。通常专业课的复习分三个阶段或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都是看书打基础,时间也比较长,至少三个月。第二阶段看讲义补充知识,建立大致框架并自己整理笔记做总结。做笔记非常花时间,如果没时间可以适当舍弃一部分,只做重要的或内容纷杂的科目。第三阶段练习真题模拟题,继续补充笔记,背记知识点。第四阶段看笔记和背记知识点。 北大的考察科目共有十门:普心、实验、统计、测量、发展、社会、管理、变态、咨询。我是属于看的书比较多的人,但其实看多少书不用强求,我本身也是由于战线较长的缘故,下面是我的书单和每门课的详细复习方法(PS:不是一年内看的,是四年内): ①普心:《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以修订版为主,补充了第四版),《心理学与生活》,《认知心理学》 普心这两本每年都会完整看一遍,今年读《心理学与生活》时特意做了笔记,把里面提到的每个实验都按框架整理出来了。认知是把概念性的知识简单翻了翻; ②实验:《实验心理学》朱滢,《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心理学研究方法》约翰肖内西,《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实验两本都是只看前面几章,但会看的比较细,每年都会看1到2遍。方法认真看过一遍,有些重要章节会经常翻出来看。40项研究认真看过一遍,看的时候每个实验都有自己注解,后期会挑出有代表性的几个实验带入框架写一下。

北大心理统计知识点总结统计

第八章访查分析 一方差分析初步 思考以下实验设计的统计方法 程序: 方差分析 (ANOVA). ●ANOVA能够处理数据的类型:在上例中有两个自变量 (称为因素): 学习的时间和 性别. 两个都是组间 (独立样本) 变量. ANOVA 亦可用于分析包含组内 (重复测量) 因素的研究设计,同时包含组间和组内因素的混合设计(e.g. 假设上例中我们对复习时间超过半年的学员纵向研究。性别是组内变量,学习的时间是组间变量). 什么是因素?什么是水平? ●在方差分析中,因素就是自变量. 包含一个自变量的研究称为单因素设计(single- factor design). 具有多于一个自变量研究称为因素设计(factorial design). 请举一个单因素设计的例子 请前一个例子上再将这个改为多因素设计 ●构成因素的个别处理条件称为因素的水平. 性别这个因素的水平? ●上述研究称为因素设计, 两个组间因素,培训的经历这个因素有 3 个水平,专业这个 因素有2个水平 (称为 3 X 2 组间设计). ANOVA的逻辑 ●与假设检验的逻辑是同样的, 只是具体内容有变化 step 1: 陈述 H0 (和H1 ??) ,确定标准: α = ? step 2: ANOVA 检验总是单尾 step 3: 指出检验的df (有两个 df) step 4: 查表找出临界 F统计量 step 5: 对于样本,计算 F统计量 step 6: 比较 F统计量和临界 F统计量 step 7: 对于H0 作出结论

单因素, 独立测量研究设计的例子 ●检验三个不同的学习方法的效应。将学生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组 ●方法 A:让学生只读课本, 不去上课. ●方法 B:上课,记笔记,不读课本. ●方法 C:不读课本,不去上课, 只看别人的笔记 ●Step 1: 陈述假设和设定标准 (选择 a) H0: μ1 = μ2 = μ3 H1: 其中一个组与另一个(或更多)的组均值不同。备择假设可能的形式很多: μ1不等于μ2 = μ3 μ 1 = μ3 不等于μ2 μ 1 = μ2 不等于μ3 μ 1 不等于μ2 不等于μ3 因此,只需给出虚无假设就够了 ●step 2: ANOVA 检验总是单尾. 因为不存在负的方差. F分布表也只有单侧的Alpha. (F分布图) ●step 3: 找出检验的 df. 注意要考虑几个 df ●step 4: 从表找出临界 F统计量 与 t分布表类似, F分布表也是描述一族 F分布. 需要用到两个df,用一个找出正确的行另一个找出正确的列.上面一行对应于α= 0.05, 下面一行对应于α= 0.01. ●step 5: 计算样本的F统计量观测值 概念的水平的讨论: ANOVA 非常类似两个独立样本的 t检验 tobs = 得到的样本均值间差异 期望的机会差异 对于 ANOVA检验统计量 (称为 F比率) 类似 F = 样本均值间方差 (差异) 期望的机会(误差)方差(差异) 为什么用方差? ● ●因为有多于两个组. ●如何计算一个分数来描述差异间分布? 差异不能够分割, 但是方差能够分割。这就 是ANOVA -方差分析名字的由来. ●首先考虑方差的来源. ●什么造成样本的不同(处理间变异) ? ●处理/组效应 - 处理造成的差异 ●个体差异效应 - 个体差异变异 ●随机误差 ●每一个样本内部的变异 (处理内变异) ●个体差异效应 ●随机误差

北大实验心理学之实验方法毙考题

2017北大实验心理学之实验方法 第一章实验方法 第一节各种变量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 1、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 2、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

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3、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l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l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三、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心理学双证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心理学双证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也促使心理学受到高度关注。在大形势驱使下,开展心理学招生的院校也多了起来,那么,心理学双证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有哪些呢? 心理学双证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 据了解,在全国各地进行心理学专业招生的院校有很多,其中最后可以让在职人员获得双证的心理学专业招生院校,主要有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 四川大学在职研究生:四川大学开设了应用心理学高级研修班,两年学费共计15000元,完成学习任务,且符合报考条件者,可参加每年一月举办的该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经初试、复试合格后取得正式学籍,修满规定学分,完成硕士论文写作并通过答辩后,可获得毕业证书与硕士学位证书(双证)。 南京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南京师大在上海招生多个应用心理学专业方向,有儿童心理学、行为决策学、经济消费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11个相关课程,学员利用节假日或周末参加课程学习,然后参加国家联考,待学员获得了正式研究生录取资格方可进入到研究生阶段学习。最后满足毕业要求后,获得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

华中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也是在上海招生,涉及多个专业方向,如人力资源管理、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职业指导等,学员先行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对于顺利通过一月考试是非常有帮助的。只要被顺利录取,完成规定学分及要求后,可以获得与全日制在校生同样的学历学位证书。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心理学双证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有了一定的了解,想要报考的人员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报考。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北大心理学考研题(2000--2002、04、05)

北大考研题(2000--2002、04、05) 2005普心题 一、选择2*30 二、名词解释 习得无助,亚瑟-詹森假设,隐蔽观察者,基本情绪,枢纽特质,气质 三、简答 Lyn Abramson归因风格 如何测量无意识的动机 四、问答 1、结合心理学的性质,说明为什么心理学容易受人误解和遭受非难 2、简述智力理论,并做出评价 3、以你最熟悉的2种人格量表为例,说明其理论背景、工具特点、适用范围,并作简单评价 4、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你对提高记忆成绩有什么建议? 5、结合相关的研究,对杨振宁提出的“易经阻碍中国科学的发展”进行评价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05研究方法 一、选择2*7 1.数据类型,职位和薪水变化 二、填空 点估计的要求:------、---------和一致性 20道是非题(每题1分),单凭猜测,90%可能在------分和-----分之间。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三、计算 1、两组人,各6个,比较哪组离散程度大。 2、精神病学家认为,25%的人至少有一次想到自杀。有人调查400人,有64人报告想过。以.05水平做判断。 四、有人研究反馈对评价的影响.让一个经理对人给出正的负的反馈,大概是这些人对其评价.正的负的人数大约一半.M/SD 正的:男8.85/3.25,女9.33/2.89.负的:男8.0/3.11,女6.85/2.10.有个结论的叙述:正的(M=9.08)与负的(M=7.46)效应F(1,46)=19.44,P<.0001,这一效应受交互作用限制,F(1,46)<.05,...... 问题:1,各组人数是多少.2,列方差分析表.3,下划线的句子含义.卷上没线,大约是叙述后面的,特别是受限制那句.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五、名词解释 自变量混淆,阶梯法,运动竞争技术,错觉性结合,速度-准确率权衡 六、简答 1、举例说明交互作用的含义 2、举例说明记忆的双重分离现象 3、以实验说明面部表情和情绪关系 4、如何测量负近因效应 七、排除测验,SOA长短,注意条件.朱滢实心532页图12-4,解释实验结果。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