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数字故障指示器的城市配网自动化设计方案

基于数字故障指示器的城市配网自动化设计方案

基于数字故障指示器的城市配网自动化设计方案
基于数字故障指示器的城市配网自动化设计方案

某城市电力公司

新型的城市配网自动化改造方案

北京蓝派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3月

目 录

1前言 (4)

1.1传统的配网自动化模式 (4)

1.2新型的配网自动化模式 (5)

2设计依据 (6)

2.1符合下列标准化组织制订的标准 (6)

2.2符合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7)

2.3遵循的行业标准 (7)

3现场条件 (8)

4建设目标 (8)

4.1总体目标 (8)

4.2主站系统 (9)

4.3站端系统 (9)

4.4通信系统 (9)

5实施计划 (10)

5.1第一期目标:(至2010年8月) (10)

5.2第二期目标:(至2011年5月) (10)

5.3第三期目标:(至2012年5月) (10)

5.4第一期目标实施要点 (10)

6新方案介绍 (11)

6.1系统概述 (11)

6.2系统功能 (12)

6.3系统特点 (13)

6.4系统组成 (14)

6.5系统工作原理 (14)

6.6短路故障检测原理 (16)

6.7接地故障检测原理 (18)

6.7.1 架空线路和电缆分相线路 (18)

6.7.2电缆三相线路 (19)

6.8电流测量原理 (20)

6.9自取电原理 (20)

6.10电压测量原理 (20)

6.11温度测量原理 (21)

6.12开关位置检测原理 (21)

6.13开关遥控原理 (22)

7主要装置介绍 (22)

7.1主站LPK-1000 (22)

7.2数据采集器DCU (23)

7.3数字故障指示器FCI (28)

8本期通信方案 (32)

9现场设备统计表 (33)

10本期投资估算 (39)

本方案建设周期为一个月 (39)

11采用GPRS通讯的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控)系统现场安装照片及运行实况 (39)

1前言

1.1传统的配网自动化模式

传统的配网自动化模式,主要依据1999版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2000版FTU标准、2002年版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和2003年版国家电网公司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来实施。如今,这些标准早已显得有些过时,既不符合技术经济的发展形势,又不满足电力生产需要。传统的配网自动化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主站投资过大,没有数据,显得“头重”。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过早和过多购买主站设备都会导致投资失败。先上一个大主站以后

再慢慢增加现场监控点的思路实际上不对,不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和新生事物

发展规律。

2)现场设备投资过小,可监控的对象少,可采集到的有用的信息更少,显得“脚轻”。主要体现在可监控的点太少,大多数线路不能上自动化监测或监控,

充其量是拿几条线路来做自动化试点。按照标准的配网自动化模式来走,“三

遥”配电终端和开关自动化改造的费用偏高,停电实施困难,再加上标准的

配网自动化终端(RTU、FTU、DTU、TTU)本身能力有限,一次设备(PT、CT、

变压器、开关)改造麻烦,反过来会制约现场监控点的数量增长。

3)光纤通讯系统投资过大,设计的容量很大,接入的数据流量很小,数据接入点的位置移动困难,显得“身子笨”。自建物理网络,过分强调通讯速度、

遥控安全和故障处理的速度,忽视接入点的数量和方便性,导致通讯投资过

高。

4)头重、脚轻、身子笨,致使配网自动化系统“全身无力”。特别是现场“一遥”、“二遥”、“三遥”、“四遥”,甚至“五遥”的自动化监控点的数量偏少,

使得整个系统在空转,使用价值不高,投入产出比低。

备注:

a)一遥:是指带动作信号(短路、接地)远传的“二合一”数字故障指示器

(FCI:Fault Current Idicator),以及可采集开关位置的数据采集器(DCU:

Data Collect or Control Unit,或FTU:Feeder Terminal Unit,或DTU:

Distrubition Terminal Unit,或TTU:Transformer Terminal Unit)及

其系统。

b)二遥: 是指带动作信号(短路、接地)远传和测量(稳态负荷电流、短路

动作电流、暂态接地尖峰电流、暂态接地动作电流、稳态零序电流、暂态

零序电流、线路对地电场、电缆头温度等)的“三合一”数字故障指示器,

以及可采集开关位置的数据采集器及其系统。

c)三遥:是指带动作信号(短路、接地)远传、遥测、可遥控翻牌复归的“四

合一”数字故障指示器,以及可遥控开关和采集开关位置的数据采集器及

其系统。

d)四遥:在“三遥”系统基础上增加“遥调”功能,可遥调数字故障指示器

和数据采集器的参数,可遥调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和无功补偿柜的电容投切

状态。

e)五遥:在“四遥”系统基础上增加“遥视”功能,即可远程监视线路和设

备,常见的方法是录制视频和抓拍照片。

1.2新型的配网自动化模式

如何根据县级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必要的功能和性能,寻求一种适合当地电力生产需要的“性价比”较高、符合城市电网现况及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能够“统一规划、分层控制、分步实施”、不致因系统发展或技术进步而“推倒重来”

实用化的新型的配电自动化模式非常有意义,也是实施县级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正确思路。

新型的配网自动化模式,主要是指利用数字故障指示器(FCI)和数据采集器(DCU)等新技术来弥补标准FTU(或DTU)功能性能缺陷的一种新模式。

数字故障指示器的主要特点是:

1)具有故障指示器的先天特性,能检测短路、接地故障,能本地指示出来并可将动作信号远传,能提供更为先进、灵活和准确的故障检测方法和人工

调节手段。

2)具有本地无线分频、跳频组网和远程GPRS“四遥”双向交互通讯的双重维护功能。

3)具有FTU、DTU或微机测控保护装置的常规的遥测和遥控功能。数字故障指示器采用非常规技术手段来解决整机功耗、通讯能量、自取电源、故障检

测、故障录波、在线监测、大电流冲击、高低温、防护等级、雷击浪涌、

EMC、体积、重量等一系列问题。

4)最为重要的是,它具有成本低廉、施工简单、等电位安装、挂网安全、运行可靠、清洁环保和免维护等特点。

数据采集器的主要特点是:

1)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采用太阳能供电(架空)或开口CT供电(电缆)。

2)采集周边3~30只数字故障指示器的故障信息和正常运行数据,不用安装高压PT和一次CT,不用接交直流电源。

3)可同时遥控两台同杆架设电动开关,并采集开关位置等状态。用在开闭所时,可通过内部485总线组网,轻松实现多达32出线和开关的监控功能。

4)具有本地无线、手机短信和远程三重维护功能。

5)数据采集器采用非常规技术手段来解决整机功耗、体积重量、工作电源、通讯能量、高低温、防护等级、EMC等系列问题。离线安装,与高压无电气

连接,无线路停电、大电流冲击、系统过电压和雷击浪涌等问题。

6)最为重要的是,它具有成本低廉、施工简单、不挂网安装、运行可靠、清洁环保和少维护(备注:后备电池需要维护)等特点。

2设计依据

传统的普通故障指示器采用了模拟电路技术和小壳体封装设计,具有很大的技术局限性,实现功能过于简单,长期以来未能受到电力行业的重视。然而,采用经济实用的故障指示器来查找配电线路的短路、接地故障,早已成为供电部门的首选方案。由于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很大,传统的普通故障指示器已有二十年多年的发展历史,它的出现要比FTU、DTU要早十几年,其实际使用数量要比FTU、DTU高出几十万倍。

鉴于以上情况,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初颁布了一个普通故障指示器的技术规范,数字故障指示器的一些先进的故障检测和配网自动化功能、性能也将在标准修订时增加进去。本方案设计还遵循以下标准:

2.1符合下列标准化组织制订的标准

CCITT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协会标准;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TU-T 国际电信联盟标准;

IEEE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标准;

EIA 电子工业协会标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2.2符合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1)符合IEEE POSIX和OSF标准的操作系统

2)满足ANSI标准的SQL数据库查询访问

3)符合ANSI标准的C、C++语言和FORTRAN语言

4)符合IEEE 能量控制中心工作小组对开放的EMS的定义

5)符合OMG组织制订的CORBA2.3/2.5标准

6)符合IEC组织制定的IEC 61970 CIM/CIS和IEC 61968 UIB标准

2.3遵循的行业标准

1)DL5003-9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2)DL 5002-91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3)DL/T 635-1997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4)DL/T 789-2001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

5)DL/T814-2002 《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6)DL/T721-2000 《配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7)《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试行)》(2002年) 国家电力公司农电部 [农电2002-32号]

8)《国家电网公司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2003年) 国家电力公司农电部、科技部

9)《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城市供电专业委员会 10)《10千伏配网自动化发展规划要点》 国电公司发输电运营部

11)《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第101篇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IEC60870-5-101规约)

12)《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第104篇采用标准传输文件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IEC60870-5-104规约)

13)《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2010年) 国家电力公司农电部、科技部

3现场条件

某市电力公司配网管理采取营配分开的管理模式,10kV配网的运行、维护管理由配电部负责,营销部负责公用变及0.4kV低压台区的管理,配电网的调度由地调合一管理。至2010年3月,某市市全网供电面积为159.92km2,共有10kV公用线路142回,专用线路22回,10kV公用线路总长度为1040.85km,其中电缆总长度为518.9km,架空裸导线总长度为309.85km,架空绝缘线总长度212.1km,10kV主干线型架空线以

JKLGYJ-240绝缘导线为主,电缆以YJV22-3×300为主。10kV线路N-1率达到93%,10kV公网线路实现100%“手拉手”联络供电。由于配电自动化规划滞后,目前某市10kV 配电网上的开关设备均未装设电动操作机构,没有预留自动化用的CT和PT,开关也无辅助接点,无预留光纤等专用通信通道。如果按配网自动化的标准要求建设,更换全部10kV线路的开关设备,投资特别巨大,架设专用光纤通道也十分困难。

4建设目标

4.1总体目标

本设计方案是利用现代先进的数字无线调频/跳频组网通讯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某市市区城市配电网上的故障报警数据、实时运行数据、离线数据、电网结构、设备参数和地理信息等诸多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集成,构成功能完整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某市市区配电网正常运行时的控制和监测。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实现某市配电网运行和管理的现代化,确保配电网络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1)实时监测线路负荷电流、瞬时接地尖峰电流、线路对地电场,对过负荷、过流、过温、局部放电、绝缘下降和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进行预警,为安全供

电提供决策依据。

2)实时检测线路短路、接地、断线、停电等永久性故障并上报故障电流和异常电压(高压线路或电缆头对地电场),帮组运行人员快速查找到故障点,提

高配调和抢修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

3)实时监测线路、变压器和开关的运行状态,提高配网自动化的调度和管理水平。

4)优化网络结构和无功配置,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经济运行水平。

5)通过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实施真正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供电企业

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4.2主站系统

6)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设计满足系统通用性和和扩展性的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功能,降低不必要的性能。根据系统规模进行分层控制、分步投资,一级主

站、二级主站和配电子站的层次、功能要划分清楚。

7)对于一、二期规划,可首先实现255个自动化监控点以下的基本SCADA(数据采集与控制)、FA(馈线自动化)或故障定位、无人值班短信通知功能,

以后规模再扩大则降为二级主站继续发挥作用。

8)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可增加WEB发布和远程浏览功能。

9)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可增加调度自动化系统接口功能。

10)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可增加GIS地理信息系统接口功能。

4.3站端系统

1)配电终端(含FCI、DCU)可满足线路故障检测、在线监测和开关遥控可靠性和实用性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功能,降低不必要的性能。根据实际线路的

自动化改造条件进行分层控制,分步投资,在不同功能层次的开关、线路场

合分别上“一遥”、“二遥” 、“三遥” 、“四遥” 、“五遥”设备及其系统,

也可以在一些分支线路安装不带通讯或只带本地通讯的FCI和DCU。

2)配电终端采用独立封装或模块化设计,具备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具备“四遥”

通信、设备自诊断与自恢复、在线调试和远程维护功能。

3)对于一、二期规划,可首先实现绝大多数线路的故障检测、在线监测与故障定位功能,并实现少部分线路的开关位置信息采集和开关遥控功能。对于同

杆架设线路,多分支线路,无开关、有开关无电动、少开关线路,不装PT/CT

的场合,可优先采用FCI和DCU组合方案。

4)根据际使用需要,可增加本地无线调试和操作功能。

4.4通信系统

1)通信介质和设备可满足线路故障检测、在线监测和开关遥控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功能,降低不必要的性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层

控制,分步投资,在不同地理位置和带宽要求的通讯场合,分别采用有线

(LAN、USB、UART、RS232、RS485、CAN、LON等)、无线(短距离无线调频

/跳频、GPRS、EDGE、CDMA、3G、卫星通道、调度专频、无线扩频等)、光纤

(串行自愈环、光纤以太网、SDH等)、电力线载波等通讯方式。

2)在数据量不大、数据接入点多而分散的场合,可优先采用无线方式。对于城市化进程还远未结束,不好预埋或架设有线、光缆,不能提供稳定的大功率

通讯电源的场合,没有通讯人员专业维护,尽量少用光纤和有线。

3)对于一、二期规划,可首先实现绝大多数线路监控点DCU的数据接入功能。

对于有开关遥控场合,可考虑申请VPN虚拟通道SIM卡业务,或专门铺设遥

控光缆。FCI优先选用短距离无线调频/跳频通讯方式接入DCU,在电缆系统

也可以选用短距离光纤就近接入带远程数据通讯功能的配电终端。

5实施计划

5.1第一期目标:(至2010年8月)

8月1日前实施不停电或短时停电的施工方案,采用FCI、DCU对某城市?条供电线路的?个开闭所、?个无CT无PT环网柜和?台无CT无PT无辅助接点的柱上开关实现“二遥”功能,并将数据接入现有的配调SCADA/FA/GIS系统实现数据共享,预留开关遥控接口。具备区域故障自动定位,以人工方式实现短路、接地故障的快速隔离和恢复供电功能。对部分没有安装开关的线路加装必要的故障检测点和在线监测点,采用FCI 和DCU的组合方案以实现线路“二遥”功能。FCI和DCU同时具备遥控复归和遥调参数功能。

5.2第二期目标:(至2011年5月)

将10KV线路开关设备的“二遥”改造扩大到某市全辖区的142回线路,实现全辖区具备故障自动定位,以人工方式实现故障隔离、快速恢复供电功能。同时具备在线监测功能,为故障预警和运行管理服务。

5.3第三期目标:(至2012年5月)

完成10KV线路开关设备的更换,申请VPN虚拟通道和GPRS加密SIM卡,或这架设专用光纤通道,实现电动开关的遥控功能,具备故障自动定位,以自动或人工遥控方式实现故障隔离快速恢复供电和网络重构的功能。

5.4第一期目标实施要点

特点一:对不带CT和PT以及无预留辅助接点的柱上开关实现“二遥”功能均不必

更换设备,大大降低投入。

特点二:柱上开关“二遥”改造不需停电,环网柜、电缆分支箱和开闭所“二遥”

或“三遥”改造只需短时停电,施工周期特别短。

特点三:采用新技术的“二遥”设备超低功耗,可直接用线路CT取电或太阳能供电,不受供电系统影响更可靠,无PT供电,不增加一次回故障。

特点四:不论架空线路还是电缆线路,都应用首半波和接地暂态信号量化原理来检测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更快速、准确和可靠。在电缆系统,同时采用稳态零序电流和暂态零序电流的方法来辅助检测单相接地故障。在适当时候,可增加接地信号源,主要用于检测接地暂态过程早已结束的永久性接地故障点。

特点五:应用数字无线调频/跳频组网通讯,实现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完全隔离,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特点六:数据采集器具有多种接口,无专用通讯通道时可用GPRS快速实现“四遥”

功能,开关设备增加电动操作机构后可直接实现开关遥控功能。

特点七:数据采集器采用配网自动化的标准101通讯协议,能与配网SCADA系统和GIS系统实现平滑对接及数据共享,真正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现建多少用多少,杜绝浪费。

特点八:完全能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在县级供电单位开展‘科技进步先进县供电企业’建设活动的通知要求,县城城区10KV主干线路实现配网自动化达100%,且各项功能使用良好”的要求。

6新方案介绍

6.1系统概述

现场故障定位点/监测点/监控点主要由FCI和DCU组成。FCI集短路和接地故障的“遥信”及直接取代线路取样CT实现无线“遥测”功能。从单根10KV线路磁场感应取电,解决FCI自身及无线通讯模块的工作电源是蓝派克公司(LPK)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不停电方式安装并取代线路CT测量电流和故障电流值是LPK最大的特点。多接口数据采集终具有“三遥”功能,预留光纤、GPRS及无线端口, 含GPRS通讯整机低于

0.5W的低功耗设计远低于功耗大于5W的FTU、DTU,20W的太阳能电池、40VA的开口CT

能让DCU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解决了由高压PT供电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LPK将以理想的投入产出比,不停电快速解决10KV馈线的“两遥”或“三遥”问题。

FCI应用于中高压输配电线路上,可检测短路和接地故障并指示出来,可以监测线路和变压器(高压侧)的运行情况。该系统可以帮助电力运行人员实时了解线路上各监测点的电流(负荷电流、短路动作电流、首半波尖峰电流、接地动作电流、电缆线路稳态零序电流、电缆线路暂态零序电流)、线路对地电场 (对地绝缘)、高压线或电缆头温度的变化情况,在线路出现短路、接地、断线、绝缘下降等故障或者异常情况下给出声光或者短信通知报警,告知调度人员进行远程操作以隔离故障和转移供电,通知电力运行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理。主站SCADA系统除了显示线路故障电流途径和位置,还能显示线路各个电流、线路对地电场、DCU电池电压、DCU充电电压的变化情况并绘制曲线图,用户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其他监测内容,例如开关位置、无线抄表、视频抓拍等。FCI的电池电压和充电电压可通过本地无线读取。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故障指示器技术,可检测高压输配电线路短路、接地故障,可监测线路和变压器两侧的电流、电压湖或对地电场、温度等实时数据,可对同杆架设的两路电动开关进行遥控、遥信(开关位置采集)操作。当系统正常时,可以帮助电力运行人员及时掌握线路上各监测点的运行数据;当系统异常时,可以帮助电力运行人员快速定位故障点,排除事故隐患。

6.2系统功能

1.监测线路上的短路、接地、过负荷、断线、停电、三相不平衡、盗割、过温等故障情况,帮助运行人员迅速查找故障点,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2.监测线路负荷电流和短路动作电流,保存历史数据并绘制曲线,用于事故分析和消隐。

3.监测线路首半波尖峰电流和接地动作电流(架空、电缆)、稳态零序电流和暂态零序尖峰电流(电缆),保存历史数据并绘制曲线,用于事故分析和消隐。

4.监测架空线路、电缆头的对地电场和温度,保存历史数据并绘制曲线,用于事故分析和消隐。

5.在有刀闸和开关的地方,可监测开关位置。无需改造开关,无需停电。

6.在有电动开关的地方,除了监测开关位置,还可实现遥控操作。无需加装PT和CT,无需停电。

7.根据客户需求订制其它在线监测、监控和馈线自动化功能。

6.3系统特点

1.突破模拟普通指示器的技术和FTU的标准。无需PT和CT,无需开关或开关改造,等电位和不停电安装,适用范围广,投入产出比高,运行可靠。

2.设备运行功耗极低,使用寿命长。指示器从导线自取电,并后备长寿命锂电池,永久免维护;数据采集器从太阳能(架空)或者开口CT(电缆)取电,可选大容量铅酸蓄电池或聚合物锂电池,3~5维护一次。

3.采用量化的短路故障检测方法。监测线路个点的负荷电流、短路故障电流和线路电压并实时上报主站系统,并可在线调整短路故障检测参数,大大提高短路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4.采用量化的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对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监测线路个点首半波尖峰电流、接地故障电流、稳态零序电流、暂态零序电流和线路对地电场并实时上报主站系统,并可在线调整接地故障检测参数,大大提高接地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5.本地采用无线调频组网(64信道自动跳频),远程采用GPRS/CDMA/3G网络通讯,调试方便,免维护或少维护。

6.指示器和数据采集器安装简单。不停电安装装、拆卸,本地或远程无线调试。

7.经济实用的主站“四遥”功能。主站软件可以实时对现场的故障指示器和两路电动开关进行“四遥”即遥控、遥信、遥测、遥调【参数读写】操作。可实时监测负荷电流和短路动作电流、首半波尖峰电流和接地动作电流、稳态零序电流和暂态零序尖峰电流(电缆)、线路或电缆头对地电压、导线或电缆头温度,并与GIS系统无缝接口。

8.SOE记录,事故推屏,实现事故重演。

9.动态着色,故障定位,短信通知,实现无人值班。

10.主站软件采用配调SCADA/FA/WEB一体化软件,易学易用。

6.4 系统组成

由若干个故障定位点/监测点/监控点和1套主站系统组成。 1)每个故障定位点/监测点/监控点的设备组成:

由3~30只数字化的故障指示器和1台数据采集器(含太阳能电池板/开口CT 取电装置、后备电池)组成。

2)系统示意图:

FCI:Digital Fault Current Indicator 数字化的故障指示器

DCU:Data Collect or Control Unit 数据采集器(内置低功耗GPRS DTU),可选电动开关储能和开关遥控功能

GPRS DTU:GPRS Data Transmission Unit,即GPRS 数据传输单元------可选配置。 EFU:Earth Fault Line Select Unit 接地选线装置。为了提高单相接地检测的准确度,系统可接入变电站接地选线装置或台变PT 监测仪的数据。------可选配置。 6.5 系统工作原理

数字故障指示器FCI 主要安装在变电站出线、开关负荷侧、架空分支线、电缆进出线和主干线路分段处各装1组(共3只),以实现这些线路的在线监测(遥测)、故障检测与定位(遥信),同时在附近安装1台DCU。FCI 和DCU 都带有四字节全球唯一通信地址,用于DCU 对FCI 的识别;DCU 还带有一字节101协议通信地址,用于DCU

与主

图1:系统组成示意图

站之间的地址识别。DCU与FCI采用短距离无线调频组网通信,DCU与主站之间采用GPRS 公网通信,可选静态IP、动态域名和APN专线,推荐使用APN通道,确保数据和控制安全。

当线路正常运行时,DCU定期轮询每只FCI或由FCI主动上报,FCI按预设的通讯策略进行应答或上报,将实时数据发送到DCU。通讯策略的含义是:FCI采用极低功耗设计,设计寿命为8年以上,但无线通讯能量较大,不能完全依靠内部锂电池供电,大部分能量要从高压导线感应取电。当负荷电流大于20A时可以完全取到通讯能量,在通讯时可以做到“有问必答”或者定时主动发送;当负荷电流小于20A时,只能取到有限的电能,在通讯时会出现“两问一答”或者定时主动发送的情况,其它时间FCI内部无线通讯模块都在休眠以减少电池损耗。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无线通讯划分为64个独立信道,无需对多只指示器进行编码和延时错开时间发送,对于多只指示器同时发送时也不会存在互相干扰而导致通讯不上的情况。

当线路出现短路故障时,FCI可以检测到短路故障电流,如果符合特定的短路故障判据,则本地翻牌显示,并按照预设的时间参数自动复归,也可以通过主站遥控复归。同时,在DCU轮询到自己时将“及时应答”或者立即主动发送动作信息,将动作信号、短路故障电流等数据发送到DCU,DCU再通过SMS(短信)、GPRS、CDMA、3G等方式将故障动作信息和故障数据打包发到用户手机或主站系统。

对于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当线路出现接地故障时,FCI可以检测到接地故障首半波尖峰电流和线路电压,如果符合特定的接地故障判据,则本地翻牌和指示灯显示,并按照预设的时间参数自动复归,也可以通过本地无线或主站遥控复归。同时,在DCU轮询到FCI时将“及时应答”或者立即主动发送动作信息,将动作信号、接地故障电流等数据发送到DCU,DCU再通过短信、GPRS、CDMA、3G等方式将数据打包发到主站。

由于FCI的本地无线和DCU的GPRS网络“一直在线”,并具有双向、随机发起主动通讯的能力,所以主站在召唤DCU的数据的同时,还可以对DCU和FCI下发参数和遥控命令,例如在线修改DCU和FCI的参数,遥控DCU连接的开关合闸、分闸,遥控DCU管辖的FCI翻牌、复归等。

6.6短路故障检测原理

对于短路故障,FCI提供两种可选择的故障判据:一种是电流突变法,一种是过流速断定值法。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模拟电路的故障指示器主要是采用电流突变法,做得好的厂家的短路判据为:

1.线路“充电”时间:≥5S

2.电流突变

当负荷电流IL小于等于200A时,ΔI≥100A;

或,当负荷电流IL大于200A时,ΔI≥1/2*IL。

3.线路“停电”时间:≤5S

该方法的优点是自动跟踪负荷电流大小,不用整定参数。其缺点一是在两相接地、过流或过负荷短路情况下,短路电流是逐渐增大的,指示器因无法检测到电流突变而导致拒动;其缺点二是在很多农网线路,线路长,短路电流小,指示器因无法检测到电流突变而导致拒动;其缺点三是在有些短路情况下,非故障出线、非故障分支、故障点后面的线路如果带有大型容性负载(例如高压电容器)和感性负载(如大型电动机、水泵等),则会向故障点反馈送电,导致非故障线路误动。

由于FCI的故障检测参数可以通过本地无线或者主站在线修改,因此在管理比较规范的电力公司,我们推荐过流速断法。该方法与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的故障检测原理一致,不论是两相接地短路(电流缓慢增大),还是农网过流故障(速断、过流定值整定很小),只要变电站出口跳闸,FCI也能检测到并给出故障指示,是目前可靠性和准确性最高的判据。为了防止重合闸期间,非故障线路(分支)因重合闸涌流导致误动,FCI 增加了“充电判据”,只有带电稳定运行30秒以后才开始检测故障;为了防止合闸涌流,FCI采取了“停电判据”,只有检测到线路停电(无流无压)以后才会给出短路故障动作。

其检测原理如下:

Ik 参数:当前负荷电流采样值

Iset 参数:包含Iset1(速断值)、Iset2(过流值) Tset 参数:包含Tset1(速断延时)、Tset2(过流延时) TfMAX 参数:从变电站出口保护启动到保护跳闸停电的最大延时 Iaver 参数:保护启动前的平均负荷电流 Uk 参数:当前电场采样值 Un 参数:正常运行时的电场 备注:

图3:FCI 短路故障判据逻辑图

I L -负荷电流≥10A

50A (可设置参数) 30S

0.01S (可设置参数) 0.1S

T(S)

I L

I F

图2:FCI 短路故障特征电流、电压波形图

I (A )、U (V )

1、LPK2-A、LPK2-B “四遥”指示器的出厂参数(短路故障)设置为:速断500A/40ms;过流400A/200ms。用于平均负荷电流小于50A 的农网线路时,短路故障参数调整为:速断100A/40ms;过流50A/200ms

2、速断、过流定值可以设置为一样,“二段式”就变为“一段式”过流判据了。

3、如果嫌设置速断、过流太麻烦,可以在出厂前将速断、过流定值都设置为700A 以上(含),则FCI 自动启动自适应负荷电流的“过流突变法”判据。 6.7 接地故障检测原理 6.7.1 架空线路和电缆分相线路

对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是首半波法和信号注入法。经过两、三年的实践检验,首半波或者接地暂态法存在技术原理上的缺陷,经常导致误动。虽然信号源注入法相对稳定,但由于设备费用高昂和安装不便而推广困难,对于负荷波动大的线路也经常误动,接地阻抗高较高和接地线接地不牢时可能发不出完整的信号。FCI 主要采用接地瞬间首半波尖峰电流和线路电压测量发和突变检测法,确定是否为接地故障并翻牌指示,同时通过通讯网络将各个监测点的首半波尖峰电流、接地动作电流、线路电压、变电站接地选线装置的接地报警和选线信息都汇总到主站,让主站进行智能和人工参与决策判断。 ·

接地故障首半波电流电压测量法判据为:

1. 线路稳定时间:T0≥30S

T(S)

I L

I Z

I L -负荷电流≥10A

△I -首半波尖峰电流突变量≥30A (可30%(可设)30S

1ms

图4:FCI 接地故障特征电流、电压波形

U Z

2.接地暂态电流增量:ΔIzt≥ΔIset

3.电场下降比例:ΔUk%≥ΔUset%

4.电场下降持续时间:Tk≥Tset

5.故障结束稳态电流:≥3A

该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实时监测线路首半波尖峰电流、线路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系统结构和不同的安装位置在线修改接地故障检测参数。

为了防止人工合分闸(停电、投切负荷等)、保护跳闸和自动重合闸期间,非故障线路(分支)因三相开关动作不同期的单相暂态涌流导致误动,FCI增加了“充电判据”,只有带电稳定运行30秒以后才开始检测故障;同时增加了“不停电判据”,只有检测到线路不停电(有流)以后才会给出接地故障动作。

备注:

1、LPK2-A高端指示器的出厂参数(接路故障)设置为:接地暂态电流突变量

≥30A/(0.1-3ms);接地相电压下降比例≥30%;接地相电压持续下降时间≥40秒。

2、对于电缆分相线路,线路电压是指电缆头电压,可通过数字故障指示器的电场引线来测到。

6.7.2电缆三相线路

对于三相电缆线路、变电站出线电缆、架空转地埋电缆、地埋转架空线路,还可以通过监测稳态零序电流大小来检测单相接地故障,同时可以通过“捕捉”暂态零序突变电流的大小来辅助判断单相接地故障。三相电缆接地故障判据为:

(1) 零序电流速断或过流启动(两段式):0~100A/0~9.99S(在线可设);出厂默认参数为速断10A/500ms、过流5A/1S。

(2) 暂态零序电流增量启动:0~700A/0.01~3ms(在线可设),本地不指示,只上报接地故障电流。出厂默认参数为零序暂态电流增量为40A。

6.8电流测量原理

FCI利用了CT(电流互感器)的原理来测量线路电流。当数字故障指示器挂在导线上时,一次电流会流经数字故障指示器的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产生CT二次信号,这个信号经过信号检测电路滤波、放大和采保,然后由低功耗单片机做A/D采样,最后计算出负荷电流、短路电流、首半波尖峰电流和接地动作电流值、稳态零序电流、暂态零序电流。电流传感器主要包括:电流线圈、导磁棒、立柱、动板。电流线圈、导磁棒和立柱下半部分都安装在指示器壳体内部,已灌胶封死,立柱上半部分和动板裸露在外面,便于安装和拆卸。整个电流传感器就相当于开口CT(开启式电流互感器)。

6.9自取电原理

电流互感器除了用于电流测量,还可用于在线取电。在电流线圈基础上再加取电线圈,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取电电流。取电电流经过特殊的取电电路和MCU控制电路就可以为数字故障指示器提供整机工作电源和无线通讯电源。数字故障指示器的自取电功能可以减少电池损耗,提高产品使用寿命。一般来说,负荷电流越大,取电电流越大,产品使用寿命越长。

6.10电压测量原理

用FCI来测量线路电压基本原理如下:我们可以推算出一根无限长的离地10米高的10kV裸导线对大地(备注:不能是绝缘很高的干水泥地)的电容泄露电流在1uA/cm 左右,35kV的电容泄露电流是10kV的log35/10倍。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泄漏电流的大小来计算导线对地电压。实际使用带无线通讯的数字故障指示器来做现场试验(备注:大地是能长草的土地)以及通过实际运行,已经证明理论计算是比较符合实测数值的。对于绝缘导线,如果指示器不靠近杆、塔和任何物体,实测对地电场仅为裸导线的1/5~1/3不等,这跟导线绝缘层和土质的绝缘程度有关。由于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浮地系统,导线对地电场并不是太稳定,所以该测量原理不是完全可靠,也不是完全不能用,特别是线路对地电场的变化是非常有用的,需参照数字故障指示器主动上报的首半波尖峰电流、接地动作电流、接地动作标志、对地电压等线路实时数据和故障信息,并结合变电站母线PT监控【可靠信息】和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信息也不完全可靠】的各种有用信息来做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判断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出现和准确位置。

中国配电网现状和配网自动化发展趋势

中国配电网现状和配网自动化发展趋势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配电自动化在电力市场及城网 建设改造中被广泛应用。加快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对提 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加快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过去我国电力业经常会发 生轻供、重发与不管用现象,自动化的应用水平太低及配电设备严重落后。随着 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配电网的自动化的发展得到重视,对如何去提高配电网自动 化的水平是目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就我国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着重探讨一下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发展 1我国配电网自动化进展 (1)在配电自动化的关键设备上,以前大多数主要是依赖进口购进,现在逐步已转向使用国产设备,并且FTU已有了本国的入网许可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价 格比上,对各供电部门来说是比较有利的。(2)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上,以前是 单一的配电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加上配电自动化,而现在使用的是具有DA、地 理信息系统(GIS)及配电管理系统(DMS)等相对比较完整的实时配电自动化以 及供电企业管理系统,(3)通信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目前,配电网通信已有 了光纤、无线、专用电缆及载波等多种通信途径,不过主通信线路还是更倾向于 使用光纤,在配电网中基于GPRS与CDMA的无线通信以及10kV配电线载波通信 的应用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关注。(4)在全网配电自动化上,逐渐实现由以前的 通过重合器时序整定配合方式到目前的通过馈线自动化终端(FTU)方式来对故 障进行检测,通过通信技术来对故障进行隔离及对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不过, 重合器的功能在变电站10kV出口及分之线上进行应用,能起到消除瞬时故障作用,这是仍然有意义的。(5)GIS则是以前通过孤独静态设备管理系统逐渐转向 动态实时的GIS、这是将SCADA和地理信息有机地联合起来。 2我国配电网经济运行现状 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需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人口众多、资源相 对短缺是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 战略方针。“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节约用电 又是节能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电力工业是重要的能源生产、输送和分配部门又是耗能大户。电力作为一种 优质二次能源,不仅方便使用且清洁环保,被广泛应用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根据相关资料估算:从发电到供电再到用电的过程中,广义电力系统中的各 种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电动机等)的电能损耗之和约为发电 量的28%~33%,由图1可知电网各部分电能损失率。国家发改委公布:某年全 国发电量41413亿kWh,平均标煤耗335g/kWh,线损率6.5%。由此可计算 出电网供电线损电量约2691.9亿kWh,有11595亿~13666亿kWh电能损耗在 广义电力系统中,这相当于消耗约4.58亿吨标准燃煤,可见电力系统经济运行 节能潜力之大。10kV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距离用户最近的环节,电能损耗也相当大,故开展10kV配电网经济运行的研究对电力系统节能降损有着重要而积极的 作用。 电网经济运行技术是建立在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和供电质量良好的基础上,以电力线路和设备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或监测得到的它们在各种运行参数、工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ppt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ppt 篇一: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解读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解读XX 1、智慧城市概念及国内智慧城市分类 2、智慧城市进展 3、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4、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 5、中国移动无线城市白皮书 1、智慧城市背景介绍 一、智慧城市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

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 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2、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 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 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 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 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 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 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比如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物 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 合人体的尺度。 2.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继承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 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 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 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 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 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 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 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 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3.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 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 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 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 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 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 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 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 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 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 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 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 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 和人居环境。 突出主题原则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目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用电量以及农业生产用 电量急剧增加,此外,对于居民生活用电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这些现象表明,现 代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远胜于从前。用电需求量的增加致使电力系统配电任务 加大,同时也给相关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自动化控制下的电力系统电网具有较 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且经济效益好,所以电力系统相关研究人员应加强对自动化技 术的应用研究,不断进行改善与创新,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条件。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现状;前景 1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原则 1.1适应性 首先,需要和城乡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虽然我国现今的经济状况得 到明显好转,但就实际来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农村经济发 展程度不高。设置自动化的配电网,应该和我国实际的国情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 进行结合,从而对配电网自动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提高供电可 靠性以及满足客户需求入手,将有效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需要 和配电网的发展情况相适应。最后,需要和定时限保护相适应。将定时限保护装 置与电流、时间阶梯保持重合,促使上下级保护装置更加协调全面。 1.2利用电流控制式的原则 在配电网中,重合断路器执行最多的操作就是合分操作,当出现瞬时性故障 的时候,就会出现自动重合,进而造成配电网的开关操作过于频繁,导致设备可 靠性发生降低,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自动开关上有设置合闸,合闸的作用是 延时时间。当故障发生时,配电网中的线路并联组数较多,这时要想合闸完成就 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合闸完成的时间要比故障判断的时间长得多,因而影响供 电连续性。另外,自动开关中一般不会设置计数,只可对一次合闸进行利用,之 后再进行判别动作。相比较来说,电流控制式中涉及的使用设备则不存在这些问题,且在进行电压控制的时候,所使用到的方式更为便捷。 2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 2.1节点全网漫游技术 一般情况下,全网中的任何节点都存在与其他节点通信的可能性。在配电网 自动化系统中,各个节点都与所在馈线中的一个管理节点相对应,并进行通信工作。在通信过程中,会出现节点丢失的情况,这个时候节点和相应的管理节点之 间的通信是不能正常进行的,这时网络会对节点进行自动检索。相应的,该节点 的搜索该由管理节点来执行,系统变为中继。但是,如若改为中继后管理节点仍 无法检测到这个节点,那么系统会进行漫游申请,将情况汇报并反映给馈线子网,由其联络节点来执行。通信管理节点(侧变电站的)收到系统的漫游申请后,重 新注册漫游的新节点。最后,相关变电站接收配调中心发送的注册信息,实现节 点的全网漫游。 2.2自动设置中继技术 在设计软件时,除了能实现一般结点的功能之外,为了实现网络中节点间信 息的有效接收和转发功能,还要在NDLC中继节点设置相应的功能模块。设计中,为了使网络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存在真实性,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这样不仅可 以降低信息的传输频率,还可以使信息变小,从而大大降低通信网络上的压力。 自动设置中继技术的使用,可实现整个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从而解决通信距离

故障指示器及故障指示采集器技术规范

附件3 通信功能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杭州市电力局通信功能故障指示器的功能、型式要求,包括终端类型、气候环境条件、功能、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电力局通信功能故障指示器的购买、检验、使用和验收。 2气候环境条件 2.1使用环境条件 2.1.1 工作海拔高度:≤1000m 2.1.2 使用环境温度: -20℃~+55℃ 2.1.3 最大日温差: 25℃ 2.1.4 工作环境湿度:≤99%(相对湿度) 2.1.5 抗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 地面垂直加速度0.15g 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 安全系数 1.67 2.1.6 安装位置:室内或户外开关柜内 2.1.7 可在有一定凝露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2.2使用运行条件 2.2.1 传感器安装于10kV电缆缆身,不使用螺栓/螺丝固定,免工具安装方式。 2.2.2 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电网中性点经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系统。 3设备功能、技术要求 3.1基本功能要求 a)故障检测和报警指示功能:指示器实时监测线路短路和接地故障,当故障发生后,点亮 本地报警指示灯; b)信号远传功能:检测到故障后,通过串行信号接口,将故障信息上传; c)自检功能:当指示灯未闪亮时,按下该键,面板上全部指示灯闪烁; d)手动复位功能:当有指示灯闪亮时,按下该键,指示灯熄灭,报警消除; e)自动复位功能:当报警指示超过预定时间(默认8小时),指示灯熄灭,自动定时复位; f)地址标识:装配在同一个串行网络中的指示器,每台都有唯一的地址标识,通过拨动机 器内部的编码开关,可以改变地址以防地址冲突; g)链路测试:指示器每24小时向上级设备发送一心跳测试桢,如果未收到正确的确认桢, 点亮通讯故障报警指示灯;

配电自动化知识点

配电网的特点:1、深入城市中心和居民密集点。2、传输功率和距离一般不大。 3、供电容量、用户性质、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千差万别。 4、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过电阻、消弧线圈接地),发生单相短路允许供电一段时间,与国外配电网运行方式不同。 实现配电自动化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难点: 1、技术方面问题 早期配电网架存在缺陷且配电设备陈旧落后。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必须符合自动化控制要求;配电自动化技术和相关系统、装置不够成熟;供应商和运行单位的实施力量不足。(系统复杂性、通信系统建设、满足户外运行的需要) 2、管理方面问题 相关标准和规范十分匮乏且出台严重滞后,造成配电自动化建设缺乏有效指导,标准化程度远远不够,自动化系统的分步建设困难;有关单位对开展配电自动化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应用主体不明确,后期运行和维护工作跟不上。 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网(含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等)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网的科学管理。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电网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电终端、配电子站和通信通道等部分组成。 配电SCADA:是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基本功能,DSCADA通过人机交互,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远方控制,为配电网的生产指挥和调度提供服务。(主要来源于实时数据的采集) 馈线自动化:利用自动化装置(系统),监视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线路故障,迅速诊断出故障区域并将故障区域隔离,快速恢复对非故障区域供电。(三步曲:故障定位、隔离、恢复供电)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电网拓扑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并具有与其他应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功能,为配电网调度指挥和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配电终端:是安装于中压配电网现场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主要包括配电开关监控终端(FTU)、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开关站(开闭所)和公用及用户配电所的监控终端等。 配电子站:为优化系统结构层次、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便于配电通信系统组网而设置的中间层,实现所辖范围内的信息汇集、处理或配电网区域故障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 信息交互:为扩大配电信息覆盖面、满足更多应用功能的需要,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相关应用系统间通过标准接口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多态模型:针对配电网在不同应用阶段和状态下的操作控制需要,建立的多场景配电网模型,一般分为实时态、研究态、未来态等。 网络优化与分析:包括潮流分析和网络拓扑优化,目的在于通过以上手段达到减少线损、改善电压质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供电质量所必须的分析等目的。 工作管理系统:对在线工作设备进行监测,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设备实际磨损状态,据此制定检修规划的顺序进行计划检修。 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通过用软件对配电网的模拟仿真手段,对调度员进行培训。当系统的数据来自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人们在利用电力从事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的过程中,对于电力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日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有助于电力系统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提升,同时还可以降低电损,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文章从笔者实际工作出发,论述了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现状并就如何优化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标签: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现状;对策 1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现状分析 1.1 功能设计单一。以往对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进行功能设计时,通常是依靠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但是从相关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得知,目前大部分的供电故障以及其他相关问题都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配电网自身运行的故障往往并不是停电事故产生的原因。所以,过去的设计观念单单是将增强电网供电可靠性作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设计的思路,这样就导致电网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过于单一。 1.2 设备盲目求新。某些供电企业在对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所需各种设备的选择上往往存在盲目性,他们并没有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到购置回来的设备与旧设备的兼容性,盲目购置各种新型设备,因此导致新设备和旧设备出现冲突的问题,旧设备无法与新设备匹配运行,优化工作没有及时开展,从而导致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工作效率低下。 1.3 结构设计失衡。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结构设计阶段,很多供电企业经常会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做到从全局出发,常常造成主站和控制端的不匹配,各个电力设备之间产生矛盾,导致供电通道容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还有一部分供电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老化的配电网中运用自动化技术,导致电网结构失衡。 2 加强配电网自动化的措施 2.1 做好通信系统建设。一般而言,配电网的结构相对来说较为复杂而且具有很广的覆盖性,不同终端所形成的信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根据电网运行的实际状况来选择最佳的通信方式。通常在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内,其电力设备一般处于比较差的环境中运行,所以在对通信方式和通信设备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考虑设备未来是否便于维护保养。当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所采用的通信方法一般有电话线、双绞线以及光纤等。光钎通信是稳定性和可靠性最高的,同时传输的内容也最多,但是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是最高的,施工开展起来也相对复杂;通信电缆刚好相反,通信电缆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但缺点是线路损耗比较严重。因此在对通信方式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来选择最佳的方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6)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6) 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6) 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7) 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7) 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7)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7) 建设目标 (7) 建设原则 (8)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9) 总体框架 (9) 技术架构 (10) 应用体系 (11)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2013年7月

目录 1 前言 0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2)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4) 3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建议 (6)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化软硬件支撑体系 (6) 构建高度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6) 构建高度共享的城市政务信息资源体系 (7) 构建快速反应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7) 构建丰富的城市应用系统体系 (7) 4 智慧XX建设目标与原则 (7) 建设目标 (7) 建设原则 (8) 5 智慧XX建设总体规划 (9) 总体框架 (9) 技术架构 (10) 应用体系 (11)

1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即日开始试点城市申报。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月29日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与试点城市及其上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2013年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二批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再度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住建部通过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行新型城镇化,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故障指示器检测技术要求

基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故障指示器检测技术要求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2017年7月

1、外包装要求 1.1外包装尺寸 目前该项目涉及到的故障指示器外包装分别二遥型和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外包装尺寸如下: 备注:如果不将故障指示器外包装放到智能仓储的纸箱库,可以不考虑外包装的尺寸。 1.2 二维码 为了提高物资信息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被检故障指示器的入库业务、检定业务、出库业务、仓库调拨、库存调拨和设备盘点等功能,完善仓储信息管理,从实际需要出发,故障指示器的外包装需要有二维码,二维码编码规则:GB2312 encoding编码,二维码信息示例如下表:

2. 、采集单元和汇集单元参数要求 2.1 IP 地址和端口号 汇集单元的IP 地址和端口号出厂参数要设置为预检系统指定的IP 和端口号。 2.2登陆帧格式 登陆帧格式统一,格式如下:EB 90 EB 90 EB 90 01 00(设备地址)。 2.3可设置频段 在设备不能排除频段干扰的条件下,支持设备跳频设置,设备可设的频段≥7。 2.4规约 读设备版本号、设置采集单元(故障指示器)、汇集单元以及设置设备频率等命令按照标准101 规约远程参数读写过程进行组帧解帧,规范各参数信息体地址如下: (1)汇集单元参数信息体地址

(2)汇集单元和采集单元参数 (3)采集单元频率参数 (4)采集单元版本参数 备注:定值区号默认使用1。 例: 1、读取采集单元1的版本号

主站下发:68 0d 0d 68 d3 01 00 CA 01 06 00 01 00 01 00 01 93 CS 16 终端回复:68 15 15 68 53 01 00 CA 01 06 00 01 00 01 00 80 01 93 04 05 31 2E 30 30 00 CS 16(版本号1.00) 2、设置地址与频率 主站下发预置: 68 L L 68 d3 01 00 CB 12 06 00 01 00 01 00 80 01 91 02 04 01 00 00 00 01 92 2D 02 B3 01 02 91 02 04 02 00 00 00 02 92 2D 02 B3 01 03 91 02 04 03 00 00 00 03 92 2D 02 B3 01 04 91 02 04 04 00 00 00 04 92 2D 02 B3 01 05 91 02 04 05 00 00 00 05 92 2D 02 B3 01 06 91 02 04 06 00 00 00 06 92 2D 02 B3 01 07 91 02 04 07 00 00 00 07 92 2D 02 B3 01 08 91 02 04 08 00 00 00 08 92 2D 02 B3 01 09 91 02 04 09 00 00 00 09 92 2D 02 B3 01 CS 16 终端回复预置: 68 L L 68 53 01 00 CB 12 07 00 01 00 01 00 80 01 91 02 04 01 00 00 00 01 92 2D 02 B3 01 02 91 02 04 02 00 00 00 02 92 2D 02 B3 01 03 91 02 04 03 00 00 00 03 92 2D 02 B3 01 04 91 02 04 04 00 00 00 04 92 2D 02 B3 01 05 91 02 04 05 00 00 00 05 92 2D 02 B3 01 06 91 02 04 06 00 00 00 06 92 2D 02 B3 01 07 91 02 04 07 00 00 00 07 92 2D 02 B3 01 08 91 02 04 08 00 00 00 08 92 2D 02 B3 01 09 91 02 04 09 00 00 00 09 92 2D 02 B3 01 CS 16 主站下发固化: 68 L L 68 f3 01 00 CB 00 06 00 01 00 01 00 00 CS 16 终端回复固化: 68 L L 68 73 01 00 CB 00 07 00 01 00 01 00 00 CS 16 2.5遥控复归 设备能通过标准的101规约遥控命令对故障进行复归。 2.6遥测数据及系数 故障指示器供货时要告知汇集单元上送遥测数据类型和遥测系数,检测前要根据此项参数在检测软件上进行设置,如不设置可能会造成检测不合格。

配网自动化基本知识手册

配网自动化介绍 1总体概述 1.1配网自动化概念 配电自动化是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现代电子传感技术,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将配网设备的实时、准实时和非实时数据进行信息整合和集成,实现对配电网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及控制等。 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 柱上开关环网柜配电变压器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由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电自动化终端及通信通道组成,主站与终端的通信通常采用光纤有线、GPRS无线等方式< 1.2配网自动化意义 通过实施配网自动化,实现了对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和潮流的实时监控,为配网调度集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对配网故障快速定位/隔离与非故障段恢复供电,缩小了故障影响范围,加快故障处理速度,减少了故障停电时间,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 配网自动化基础知识 2.1 名词术语

2.1.1 馈线自动化 是指对配电线路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在故障发生后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和迅速隔离故障区段,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馈线自动化包括主站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和就地型馈线自动化两种方式。 2.1.2 主站集中型馈线自动化 是指配电自动化主站与配电自动化终端相互通信,由配电自动化主站实现对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2.1.3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 是指不依赖与配电自动化主站通信,由现场自动化开关与终端协同配合实现对配电线路故障的实时检测,就地实现故障快速定位/ 隔离以及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按照控制逻辑和动作原理又分为电压- 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和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 2.2 配电自动化主站 配电自动化主站是整个配电网的监视、控制和管理中心,主要完成配电网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存储,并进行综合分析、计算与决策,并与配网GIS配网生产信息、调度自动化和计量自动化等系统进行信息共享与实时交互,按照功能模块的部署可分为简易型和集成型两种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

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气工程, 2017, 5(4), 270-277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ff10205883.html,/journal/jee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ff10205883.html,/10.12677/jee.2017.54033 Review of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in China Yingxin Gu State Grid Yangzhou Power Supply Company, Yangzhou Jiangsu Received: Dec. 6th, 2017; accepted: Dec. 19th, 2017; published: Dec. 26th, 2017 Abstract Due to late start of China's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automation, and the early distribution net-work having been formed basically, we face both the enormous opportunities and enormous chal-leng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utom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shows the new features of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distri-bution syste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s of construction statu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actitioners in this field. 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Autom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rends of Construction Status 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 顾颖歆 国家电网扬州供电公司,江苏扬州 收稿日期:2017年12月6日;录用日期:2017年12月19日;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6日 摘要 我国配电网及其自动化起步晚,早期的配电网络已基本形成,因而既面临着巨大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配网自动化是当前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配网自动化展现出配电系统更高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和互动化水平,本文重点阐述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该领域从业者提供宏观参考。

Q-GDW436-2010-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436—2010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fault indicator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2010-03-18发布 2010-03-18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ICS29.240 备案号:CEC 364-2010

目次 前言 (1)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3) 4 分类 (4) 5 使用条件 (5) 6 技术要求 (6) 7 试验方法 (12) 8 试验分类 (18) 9 标志、包装 (20)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21) 前言 本标准根据《关于下达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09〕217号)文件要求,由中国电力科学院开展标准制定工作。 在配电网系统中,线路分支多、运行情况复杂,发生短路、接地故障时,故障区段(位置)难以确定,给检修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尤其是偏远地区,查找起来更是费时费力。而线路故障指示器可以做到在线路发生故障时及时确定故障区段、并发出故障报警指示(或信息),大大缩短了故障区段查找时间,为快速排除故障、恢复正常供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规范市场、控制产品质量、统一产品标准要求,为电力企业提供采购和验收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的技术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给出了故障指示器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的判定准则等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宏芬、张重乐、盛万兴、陈俊章、解芳、白雪峰、侯雨田、李柏奎、刘赟甲、袁钦成、淡文刚。

电缆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书..

配电电缆线路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规范书 批准: 审核: 拟制:

总则 1.本“规范书”明确了某城区供电公司10kV配电电缆线路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规范。 2.本“技术规范书”与商务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1 系统概述 配电线路传输距离远,支线多、大部分是架空线和电缆线,环境和气候条件恶劣,外破、设备故障和雷电等自然灾害常常造成故障率较高。一旦出现故障停电,首先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不便,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其次给供电公司造成较大损失;再者一条线路距离较长,分支又多,呈网状结构,查找故障,非常困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电缆线路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控)系统主要用于10kV电缆系统,可检测短路和接地故障并指示出来,可以实时监测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情况和故障发生过程。该系统可以帮助电力运行人员实时了解电缆线路上各监测点的电流、电缆头温度、电缆头对地电压(局部放电)的变化情况,在线路出现短路、接地、过温等故障以后给出声光和短信报警,告知调度人员进行远程操作以隔离故障和转移供电,通知电力运行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理。主站SCADA系统除了显示线路故障电流途径和位置,还能显示线路负荷电流、零序电流、首半波尖峰突变电流、线路对地电压(局部放电)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历史曲线图,用户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开关位置遥信采集、开关遥控、远程无线抄表和无功补偿柜电容投切等功能。 故障定位及在线监测(控)系统还可以提供瞬时性短路故障、瞬时性和间歇性接地故障的在线监测和预警功能,以及故障后事故分析和总结功能。 1.2 总体要求 1.2.1当电缆线路正常运行时:系统能够及时掌握线路运行情况,并将线 路负荷电流、零序电流、电缆头温度、线路对地电压(局部放电)等线 路运行信息和开口CT取电电压、后备电池电压等设备维护信息处理后发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比如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 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

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

电缆“二遥”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v1

电缆“二遥”故障指示器技术 规范V1 ***供电公司设备技术规范 Q/ HD XXX—2011

电缆“二遥”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术语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气候环境条件… 4.1使用??5? 8 4.2使9 设备功能、技术要求 5.1指目小器基 9 5.2设 (9) 要求 12 4.2.1短路故障报警 (12) 4.2.2接地故障报警 (12) 4.2.3指示器功能测试 (13) 424__指示器和面板显示器报警指示.15 ***供电公司发布

425短路及接地故障指示复位 (15) 426工作电源.................. .16 4.2.7 使用寿命...................... .16 6外形结构....................................... 1 6 5.1 系统构成. (16) 5.2安装固定方式 ................................................................. 1 8 5.2.1 面板显示器的安装固定 (18) 5.2.2相指示器的安装适用性 (19) 5.2.3零序指示器的安装适用性 (19) 5.3面板显示器前面板设置 (19) 5.4面板显示器后面板设置 (20) 5.5外壳防护等级 (20) 5.6壳体 (21) 5.7外形及安装尺寸 (21) 6通讯接口 (22) 6.1组网方式 (22) 6.2通信地址 (23) 6.3通讯接口 (23) 6.4通讯协议 (24) 7材料及工艺要求 (24)

7J线___ 路_____ 板____ 及____ 元____ 器____ 件 24 8符合行业标准和型式试验要求 (25) 9标志及标识 (25) 8.1产品标志 (25) 8.2包装标志和标识 (26) 8.3身份标识 (26) 8.4面板显示器的接线端子标识 (27) 本规范规定了杭州市电力局面板型“二遥” 故障指示器(以下称指示器)的功能、型式要求,包括终端类型、气候环境条件、功能、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 本标准话用干杭州市电力局面板型“二遥”故 障指示器的制造、检验、使用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

我国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

我国配电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a's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作者:宋红泽Song Hongze(八一农垦大学,大庆163000)(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000,China)摘要:对国内配电网的现状作了分析,指出了国际上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新动向,重点论述了国内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distribution automation and gives emphasis to the discussion of development trend of domestic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关键词:配电网;配电自动化;发展趋势 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development trend 1 我国配电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配电网的发展是随城市建设规模及用电负荷迅速增长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而提出的,配电网规划及发展不适应城市的需求,突出反映在如下几点:①由于城市规模和商业的建立,电源点容量及电能输出受到限制,尤其是配电电线的传输通道; ②城市建设速度迅速,负荷增长率高,但电力配套建设不及时,输电线半径小,线路长,瓶颈效应比较突出;③出线通道影响与城市规划不相适应,有的地方改用地下电缆,施工及投资不允许,采用架空导线环境条件受限,有的采用绝缘导线,网络复杂较为普遍;④供电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