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葫芦生态净化工程对竺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水葫芦生态净化工程对竺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水葫芦生态净化工程对竺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水葫芦生态净化工程对竺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8): 1311-1319 https://www.doczj.com/doc/f610060177.htm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https://www.doczj.com/doc/f610060177.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101525);江苏省自主创新资金(CX(12)5057);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巢湖水专项(2012ZX07103-005) 作者简介:刘国锋(1979年生),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环境污染及生态治理。E-mail:308390036@https://www.doczj.com/doc/f610060177.html,

*通讯联系人:shqunh@https://www.doczj.com/doc/f610060177.html,

收稿日期:2014-06-21

水葫芦生态净化工程对竺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刘国锋

1, 2

,韩士群2

*,何俊3

,严少华2

,周庆2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21408;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14;

3. 无锡市农林局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无锡 214023

摘要:在解决了机械化采收、资源化利用的终端处理后,利用适应性广、生物量大、净化能力强的漂浮植物净化污染水体,成为当前受污水体、尤其是富营养化水体生态治理的有效治理手段之一。在常规控养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工程实践中,主要是在风浪扰动小的岸边或内河里进行,在湖泊等多风浪扰动的较大水体中进行控养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工程实践尚不多见。因此,根据江苏省通过种养水葫芦(Eichharnia crassipes )净化太湖受污水体的治理要求,江苏省农科院在太湖竺山湖中央水域连续进行了放养1000亩水面水葫芦的生态净化工程。本研究主要针对这种工程措施下,通过2011年控养水葫芦后研究其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及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软体动物(主要是铜锈环棱螺)的平均密度从远离到种养区内分别为15.13、15.63、22.63 ind·m -2,生物量从远离到种养区内分别为17.00、17.60、25.50 g·m -2,密度和生物量表现为种养区内要高于种养区外围;种养区内寡毛类(主要是霍甫水丝蚓)和摇蚊幼虫类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表现为远种养区>近种养区>种养区内,表明以水葫芦为代表的漂浮植物规模化种养后,对底栖环境有一定的改善效果;然而,短期内的控养水葫芦进行水体生态治理,不能立即显现出明显的改善效果,尤其是对于太湖这样一个浅水、多风浪扰动的大水体,更需要长期、持久的多措施并举才能起到效果。利用Shannon-Weaver 和Simpson 指数来评价底栖环境,水体仍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因此,短期内规模化控养水葫芦生态净化工程措施未表现出对底栖生境及底栖生物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生态净化工程;水葫芦;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X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14)08-1311-09

引用格式:刘国锋,韩士群,何俊,严少华,周庆. 水葫芦生态净化工程对竺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8): 1311-1319.

LIU Guofeng, HAN Shiqun, HE Jun, YAN Shaohua, ZHOU Qing. Effects of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Engineering of Planting Water Hyacinth on Macro-Benthos Community Structure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 23(8): 1311-1319.

近30年来,因人为活动加剧导致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黄漪平,2001;秦伯强,2007),以蓝藻水华暴发频繁并产生藻源性黑水团现象为代表的水质恶化问题频繁发生(陆桂华,2009),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Lucie ,2007)。针对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已经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如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刘爱菊等,2006;钟继承等,2009)、种养水生植物的生态工程措施(陈荷生,2001)、引江济太(吴浩云,2008;贾锁宝,2008)等,这些措施在短期内、一定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水质改善效果。

在各种治理措施中,实施以水生植物恢复为主的生物净化技术被广泛认为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有效途径(宋玉芝等,2013)。水生植物净化受污水体,不但可原位改善水质,同时可以通过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打捞、回收,避免了水生植物死亡后产生了二次污染问题,因此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构建生态工程措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量的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都可取得理想的水质改善效果(郑军,2011;何娜,2013)。但实际水体中因风浪扰动等外部因素,其对部分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的成功恢复起到主要的影响作用。而在太湖这样大型浅水、多风浪扰动的湖泊中(范成新等,2003),成功构建以水生植物净化受污水体为主的生态工程措施,必须以扩繁能力强、生物量大、抗风浪击打能力强的植物作为主要的物种。

作为最为成功的入侵植物之一,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作为十大恶性入侵杂草之一在我国南方多处水体中造成诸多影响(高雷,李博,2004;陈潇,2012)。但因其生态位广且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如扩繁能力强、生物量大、适应性广,

1312 生态环境学报第23卷第8期(2014年8月)

被用作污染水体生态治理中的先锋物种(Gunnarsson& Petersen,2007;Lagos等,2007),且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表现出不俗的水体净化能力和水质改善效果(张志勇等,2010)。

在湖湾等受风浪影响较小的水体中种养水葫芦后对水体环境尤其是底泥中的底栖生物群落及其结构的影响,作者已经在前期研究中对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变化做了相关的分析(刘国锋等,2010);然而在水体交换频繁、风浪扰动严重的竺山湖中心开展凤眼莲控养工程后,其对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尚未见到相关报道。底栖动物因大部或全部时间是生活于水体底部,其种群结构能反映水体质量变化,是水体环境监测的良好指示生物(陈其羽等,1980)。利用底栖生物作为水体水质的监测生物,国内外已有较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Kazanci等,1998;李强等,2007;马陶武等,2008)。本研究选取大水面放养凤眼莲后,通过对放养区内外的大型底栖动物的连续调查,来监控底栖动物的数量、群落结构等的变化,根据底栖动物的这一变化,以期能够为在大水面放养凤眼莲后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提供相应的数据和理论支持,同时也为在风浪影响较大水域中控养凤眼莲后对底栖动物的影响效果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布设

研究地点设在太湖竺山湖的实验区,本实验区处于武进太滆村与宜兴周铁处水域中间位置(距离周铁及太滆岸边各有1.5 km远)。水葫芦放养区利用不锈钢钢管、围网和重力锚进行固定,以能有效防止风浪扰动,水葫芦能够良好生长。为了能够有效的监测水质变化,共设样点8个,其中远离放养区(Controlling area, CK)2个(1号点与8号点),靠近放养区3个(3、5、7号点)(Adjacent Planting Area, APA),放养区内(Planting Area, APA)3个(2、4、6号点)(如图1所示);并利用手持GPS定位。

1.2 样品采集及分析处理

水葫芦放养区从5月上旬开始投放,每亩水面投放300 kg后让其自然扩繁至7月份逐渐长满控养围格。从水葫芦种苗开始投放前进行水样采集。从4月开始至11月水葫芦打捞完毕采样结束;每月的上旬和下旬各采集一次水样,采集水样时用采水器采集水体的上中下三层,然后取其混合样。

同时同步进行2次/月的底栖动物样品采集,从2011年4月─11月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连续采集(11月第二次由于下雨,且水葫芦打捞采收完毕,采样没有持续)。样品采集用1/40 m2改良的彼得逊采泥器,每个样点采集2次,然后泥样经60目尼龙筛洗净后,置于白瓷盘中肉眼观察、用镊子将底栖动物标本挑出,标本用体积分数为10%的福尔马林溶液保存。在实验室中将标本鉴定到尽可能低的分类单元(刘月英,1982;何志辉等,1982;Morse等,1994;彭建华,2002),然后计算,结果最终折算

图1 采样点位示意图Fig. 1 sampling sites

刘国锋等水葫芦生态净化工程对竺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1313

成单位面积的密度和湿重生物量。同时测定水体的DO 、pH 、透明度并观察水体状况。水样采集完毕立即带回实验室进行处理。水样的TN 、TP 利用碱性过硫酸钾消煮法测定(魏复盛,2002),水溶性NH 4+-N 、NO 3--N 、PO 43--P 的含量是把水样经GF/C(Whatman)滤纸过滤后利用注射式流动分析仪测定(刘国锋,2009),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热乙醇法测定(陈宇炜,2006)。 1.3 数据分析与评价指标

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 ,IRI)确定底栖动物优势种类(韩洁,2004):

IRI = (W + N ) × F (1) 式中W 为相对生物量,即某一物种的生物量占大型底栖动物总生物量的百分比;N 为相对丰度,即该物种的丰度占大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百分比;F 为该物种出现的频率。生物多样性指数选取Shannon-Weaver (H ′)作为水质情况的评价指数(龚志军,2001):

1

/)ln(/)s

i i i H n N n N =′=? ( (2)

式中S 为群落内的种类总数,n i 为第i 个种的

个体数,N 表示所有种类总个体数。寡毛纲颤蚓科是典型的耐污种,其对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梁彦龄,2000),数据分析时发现其在采样点中密度较高,因此在分析各类群底栖动物空间分布时将其单独作为一个类群,软体动物中的腹足类由于个体较大,生物量较高,在实际运算中也分开计算。

文中所列数据为各采样点多次采样计算结果的平均值。数据处理利用Excel 2007和Origin8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组成

在调查采样期间采集得到120份样品中,共采集到7种生物,隶属于5科8种,其中寡毛目颤蚓科有霍甫水丝蚓(Limodrilus hoffmeisteri )、中华颤蚓(Tubifex sinicus );双翅目摇蚊幼虫科有粗腹摇蚊幼虫(Pelopia )和羽摇蚊幼虫(Chironomus plumosus );腹足纲田螺科主要是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 );瓣鳃纲珠蚌科有椭圆背角无齿蚌(Anodonta elliptica )和圆顶珠蚌(Unio douglaniae );蛭纲水蛭科主要为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 )。这些种类在远离种养区、近种养区和种养区内都有出现,且所采集到的这些种类均是太湖中常见的种类。

2.2 底栖动物出现率及多样性指数变化

所设样点中采集到的大型底栖动物中,寡毛纲

与摇蚊幼虫类出现率在98%以上,表明在各个样点

基本都能采集到这两类底栖动物;寡毛纲颤蚓科与摇蚊幼虫是典型的耐污种,其对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采样结果表明其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表明该处底栖环境处于重度污染状态(何志辉,1982)。软体动物中,以铜锈环棱螺出现频率较高尤其是在水葫芦种养后期,由于其个体体重大,其总的生物量较大,因此其相对重要性指数也比其他的要高(表1);其他的软体动物中虽有瓣鳃纲及蛭纲类出现,但其出现频率较低,在总的物种中所占比例过低。

从其多样性指数变化来看,水葫芦生态治理工程措施实施后,没有明显的改善底栖动物的生活环境,也即是在该环境和位置下,此种规模的工程措施的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具体表现为底栖生物的Shannon-Weaver (H ′)多样性变化不明显,都在0.3以下(图2);根据H ′的评价标准,在该种情况下其指示的底栖环境处于严重污染状态。从时间

表1 种养区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相对重要性指数 Table 1 Species composition of macrozoobenthos in and out planting

area and the 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 (IRI) 物种(Species)

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所占比例

寡毛纲(Oligochaeta) 颤蚓科(Tubificidae) 25%

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47.8 中华颤蚓(Rhyacodrilus sinicus) 90.8 摇蚊幼虫(Chironomidae) 25%

粗腹摇蚊幼虫(Pelopia sp.) 14.8 羽摇蚊幼虫(Chironomus plumosus) 21.6 腹足纲 12.5%

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 113 瓣鳃纲 25%

椭圆背角无齿蚌(Anodonta elliptica) <1 圆顶珠蚌(Unio douglaniae)* 蛭纲 12.5%

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 <1

* 在所采集的120份底栖动物样品中,出现的次数少于2次,在

计算时对其进行剔除

图2 不同采样时间内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 Fig. 2 Changes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index in sampling time

0.0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4

5

67891011

采样月份

CK

PA APA

种养区内外软体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

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

1314 生态环境学报 第23卷第8期(2014年8月)

变化序列上看,在水葫芦种养形成一定面积覆盖后,底栖环境开始有明显的改观,并表现为种养区内要高于种养区边缘和外围;在8─9月份期间,种养区外围H ′指数出现下降趋势,指示着水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向也与太湖竺山湖蓝藻发生后出现大量堆积的时间相吻合,每年的8─9月份期间,水华蓝藻大量发生后,受高温影响而出现快速衰亡、降解现象,从而导致水体出现恶化,表现为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下降。由于各种底栖无脊椎动物对环境条件的变化都有其一定的耐受范围,因此只能粗略反映水体质量的状况,而不易确切地反映水质的等级(严国安,1994)。因此,通过所得出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值的变化情况,也只能表明此种情况下底栖环境的短期变化。 2.3 底栖动物密度、数量和生物量变化

底栖动物的数量和密度变化情况与物种具有相关性,但与底栖环境条件有较大的相关性,不同的底栖环境条件对底栖动物的物种繁殖、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太湖竺山湖湖区,长期受外源来水污染的影响,沉积物也处于重度污染状况(成新等,2004)。此种底栖环境下不利于喜好清水环境中生长的软体动物,而耐污染类型的寡毛纲底栖动物具有生态学上的生存优势,表现为数量和密度较高(见表2)。远离种养区、近种养区和种养区内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变化都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所设3个采样区中华颤蚓和摇蚊幼虫都有出现,而大型软体动物(主要是铜锈环棱螺)的出现率稍有变化,从种养区外围到种养区内部其出现频率、平均密度和生物量都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其平均生物量从17.02 g·m -2增加为25.46 g·m -2,增加了49%,但种养区内外差异不显著(P <0.05)。摇蚊幼虫类和寡毛类从远离种养区到近种养区则趋于相反的变化趋势,也即表现为由种养区外围到种养区内部呈现下降的变化特点,其生物量变化情况,摇蚊幼虫类和寡毛类生物量变化类似于其密度的变化趋势,从种养区外围到种养区内,其生物量分别为0.62 g·m -2和0.92 g·m -2,但种养区内外差异不显著(P <0.05)。各种底栖动物总的变化趋势表现为指示底栖环境污染重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由种养区外围至种养区内部呈现下降。底栖动物在各个月份数量动态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从时间序列上看,指示水体环境污染较重的寡毛类(在本研究中主要选择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的粗腹摇蚊幼虫、羽摇蚊幼虫和中华颤蚓为代表物种)的变化趋势表现较

表2 凤眼莲种养区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及现存量

Table 2 Average density and biomass of macro-benthos in internal and external water hyacinth stocking areas

底栖动物主要种类

远离种养区

近种养区

种养区内

出现率1)

平均密度2)

平均生物量

3)

出现率

1)

平均密度

2)

平均生物量

3)

出现率1)

平均密度2)

平均生物量3)

铜锈环棱螺4) 70 15.13 17.02 75 15.63 17.58 80 22.63 25.46 中华颤蚓 100 1183.25 0.971 100 773.00 0.63 100 751.58 0.62 羽摇蚊幼虫 100 245.00 0.529 100 179.21 0.39 100 174.58 0.38 粗腹摇蚊幼虫 100 140.13 0.302 100 133.08 0.29 100 136.33 0.29 1)出现率为%;2)平均密度为/ind·m -2;3)平均生物量为g·m -2;4)其他出现频率较低的软体动物在计算时忽略不计

图3 种养区内外底栖动物数量变化

F ig. 3 Population Changes of macro-benthos biomass in and away from the planting area

200

400

6004

5

6

7

8

9

10

11

单位面积底栖动物数量(i n d ·m -2)

水葫芦种养区内外粗腹摇蚊幼虫数量变化

CK PA APA

200

400

600

800

4

5

6

7

8

9

10

11

单位面积底栖动物数量(i n d ·m -2)

水葫芦种养区内外羽摇蚊幼虫数量变化

CK PA APA

100

600 1100 1600 2100 2600 3100 3600 4

5

67891011

单位面积底栖动物数量(i n d ·m -2)

水葫芦种养区内外中华颤蚓数量变化

CK PA APA

采样月份

10 20 30 40 50

4

5

6

7

8

9

10

11

单位面积底栖动物数量(i n d ·m -2)

水葫芦种养区内外软体动物数量变化

CK PA APA

采样月份

刘国锋等水葫芦生态净化工程对竺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1315 为一致,都是在初始阶段(4─5月份)表现为数量

和密度较大、进入6月份后出现快速下降的规律,

推测到5月份期间,水温开始回升到15~20℃为期

快速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水温条件,同时冬季积累

的、未及时分解的大量有机物为刮毛类底栖动物的

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因此数量上表现

为突然增加的现象。软体动物(主要以铜锈环棱螺

为代表物种,其他软体动物因出现频率较低、所占

比例较小而在计算中忽略掉)的数量变化表现为逐

渐增加,且到了10月份达到年度最高值;随后其

数量就快速降低。这种变化情况可能是因为在到了

11月份时,随着水温降低,影响了软体动物的繁殖;

同时水葫芦在打捞后也减少了其栖息、附着的物理

场所,也在客观上造成其数量下降。

从空间变化来看,刮毛类底栖动物数量均表现

为水葫芦生态工程种养区外围要高于种养区边缘

和种养区内部,但3种数量上具有优势的底栖动物

密度随着水葫芦放养后、在形成一定覆盖面积后都

出现了快速下降趋势,也即在7月份后基本上处于

稳定状态,而且工程区内外数量上差异不明显。而

软体动物数量变化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到了10月

份达到本调查年度的最高值为43 ind·m-2,且远大

于种养区边缘和外围。

2.4 底栖动物生物量及其群落结构的变化

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变化如图4所示,指示水体

污染较为严重的寡毛类、摇蚊幼虫类生物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表现出在5月份含量较高,从种养区外围到种养区内分别为2.37、1.58、1.95、2.19、1.95、1.64 g·m-2;在水葫芦生态工程开始实施后其生物量开始下降,虽然种养区外的生物量要高于种养区内部,但影响不明显。而软体动物的生物量则表现为一直增加的变化趋势,远离种养区软体动物生物量变幅为7.88~26.00 g·m-2,种养区内软体动物生物量变幅为7.88~48.38 g·m-2,增加幅度远高于种养区外围,但种养区内外差异不显著(P<0.05)。采集到的底栖动物种类中,寡毛类主要是以中华颤蚓为主,摇蚊幼虫类主要是羽摇蚊幼虫和粗腹摇蚊幼虫为主,而软体动物则是以铜锈环棱螺为主(虽然有河蚌、水蛭等,但由于出现频率过低、所占比例过小,在计算时忽略不计)。由于水丝蚓和摇蚊幼虫主要是在水体污染较重的环境中生存(Morse等,1994),常常为水体最严重污染区的优势种,因此常常被用来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种类(蔡永久等,2009)。刮毛类数量和生物量在本研究中表现为初始较高而随后开始下降,摇蚊幼虫类和寡毛类(主要是霍甫水丝蚓)的这种变化趋势不能说明水质的变化情况,即使在种养区内外他们的密度及生物量的变化,也不能就此确定种养区内水环境就要好于种养区外,但从侧面也说明了水葫芦生态净化工程措施实施后没有造成水体水质的恶化。软体动物的生物量和密度一直增加,由于铜锈环棱螺成体在水体底部生活,以底栖着生藻类为食,间食水底的一些细菌以及淤泥中的有机碎屑,其适应性较强,生态位宽(蔡永久等,2009),而大面积、高密度种植的凤眼莲所具有的须根系可以拦截大量的蓝藻细胞(周庆等,2012),使得种养区内因凤眼莲根系拦截而滞留的蓝藻大大高于种养区外围;同时因大面积、高密度种植的凤眼莲在较大水面上放养时还可以降低水体的流动性(朱红均,2007),使得底栖动物受水流影响较小;而且水葫芦大量根系可吸附和持留大量的悬浮物,植物根系连同固定的围栏设施可以为浮游生物提供天然的栖息场所,为软体动物提供了优良的食物来源;同时较高的水温影响,较有助于软体动物的生长和活动。这些因素可以为软体动物提供大量的可摄食的物质及机会,相应的软体动物的密度及生物量都有所上升。但其生物量和密度在11月份出现下降,无论在远离种养区和靠近种养区还是在种养区内;但与历史资料相比,受水质恶化、人工捕捞过于频繁而导致铜锈环图4 不同采样时间底栖动物生物量变化

Fig. 4 Changes of macro-benthos biomass during different

sampling time

0.0

0.5

1.0

1.5

2.0

2.5

3.0

4567891011单

g

·

m

-

2

)

种养区内外摇蚊幼虫生物量变化

CK

PA

APA

0.0

0.5

1.0

1.5

2.0

2.5

3.0

4567891011单

g

·

m

-

2

)

种养区内外中华颤蚓生物量变化

CK

PA

APA 0

10

20

30

40

50

4567891011单

g

·

m

-

2

)

种养区内外软体动物生物量变化

CK

PA

APA

采样月份

1316 生态环境学报 第23卷第8期(2014年8月)

棱螺的个体重量都出现了个体小型化趋势(蔡永久等,2009)。熊金林等(2003)认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重,则某些底栖动物种类消失,而耐污种类增加;但在本研究中尚未出现此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本工程措施位于竺山湖中心区域,水体受湖流、风浪等影响较大,而不会出现水质重度恶化的现象,因此底栖动物表现为不同的变化模式。 2.5 上覆水体营养盐与叶绿素含量变化

从2011年4月─11月共进行了15次样品采集,水体中TN 、TP 含量变化如图5所示(数据表示为该采样时间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上覆水体中TN 、TP 含量总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是以TN 的变化较为明显。在靠近种养区和远离种养区内的TN 、TP 含量在总体上表现为要高于种养区内TN 、TP 含量,但在水葫芦净化工程围栏内外差异不明显;随采样时间变化,水体中TN 、TP 含量逐渐升高,尤其是TN 含量在9月份达到本年度研究的最高值。水体中TP 含量变化较为平缓,但水体中PO 43--P 则表现为自9月份开始增加后处于较高的水平;上覆水体中叶绿素含量在进入8月份后出现一个峰值,最高值出现在种养区外围为86.84 μg·L -1,随后其含量快速下降。出现种养区内水体TN 、TP 含量高于种养区外的情况,是由于太湖在进入6月份以后,水体中开始出现大量蓝藻,受水体流动性和凤眼莲根系的影响,这些蓝藻在经过凤眼莲种养区时会因凤眼莲根须的拦截、吸附作用而被持留在凤眼莲根须上,同时凤眼莲放养区也降低了水体流动性,使得细胞内含有大量N 、P 的蓝藻细胞被拦截在凤眼莲种养区内(图5下示),因此造成种养区内水体的TN 、TP 含量要高于种养区外围。到了8月下旬,较高的水体温度及自身新陈代谢作用,

大量藻细胞开始死亡,细胞内含有的大量N 、P 营养盐开始释放到水体中,且因流动水体的混合作用,使得凤眼莲放养区内外水体中TN 、TP 含量的差异反而降低。 2.6 环境变量特征

对各环境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PCA );在进行PCA 分析前,对相关环境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极显著(P <0.01)。轴1和轴2的特征值分别是0.512、0.096,第1和第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环境变量的51.22%和9.56%。前4个主成分可解释的总环境变量信息的68.43%(图6示)。其中,第1轴的贡献率最大,达到51.22%。通过对环境因子进行筛选,排除一些贡献小的因子后,结果显示,水温与软体动物间呈现正相关性;NO 3--N 含量、NH 4+-N 含量、TP 含量、Chla 含量和TLI 指数与粗腹摇蚊幼虫(Pentaneura sp .)、羽摇蚊幼虫(Chironomus plumosus )、中华颤蚓(Rhyacodrilus sinicus )数量呈正相关;而与水体SD 、DO 、N :P 呈负相关性。

环境因子负载值的大小,表明环境变量与主成分的关系密疏程度。在第1主成分上高负载值的环境变量有:水体叶绿素含量、TN 含量、NO 3--N 含

量、NH 4+-N 含量、

TP 含量及水体综合营养指数TLI ;第2主成分上高负载值的环境变量有:水体pH 、溶解氧DO 含量、TN 含量、NP 比(表3)。第1组样点中主要是与营养盐含量及水体营养状态指数密切相关,而与水温、水体透明度、水体TN:TP 比呈负相关。第2组样点中,主要是与水体pH 、DO 、TN:TP 比例呈正相关性,而与水温、Chla 含量、NO 3--N 含量、NH 4+-N 含量、PO 43--P 含量:等水体可溶性营养盐呈负相关性。

图5 不同采样时间内水体TN、TP 及叶绿素含量变化

Fig. 5 Concentration changes of TN, TP, Chl-a in water column in different sampling time

1.0

1.5

2.0 2.5

3.0 3.5

4.0 4

5

6

7

8

9

10

11

ρ(水体T N )/(m g ·L -1)

CK PA APA

0.0

0.1

0.2

0.3 4567891011

ρ(水体T P )/(m g ·L -1)

CK

PA

APA

0.0

0.1

0.2

0.3

4

5

6

7

8

9

10

11

ρ(水体P O 43--P )/(m g ·L -1)

CK APA PA

采样月份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4

56

7891011

ρ(水体叶绿素)/(μg ·L -1)

对照种养近种养

采样月份

刘国锋等水葫芦生态净化工程对竺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1317

3 讨论

作为水体底栖环境的指示生物,摇蚊幼虫和水丝蚓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变化情况反映了水体及底栖环境的变化,可以较好的记录水体环境的长期变化情况(Richy等,2007;Malik等,2007)。根据采样调查结果,寡毛类和摇蚊幼虫的生物量及其密度在5月份达到本研究调查年度的高值,由对照至种养区内其生物量分别为2.37、1.95、2.19、1.64 g·m-2;随着水葫芦覆盖面积扩大其数量和生物量出现快速下降;软体动物的数量和生物量则表现为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从4月初的4.5 g·m-2到10月份的29.3 g·m-2,而对照和近种养区处的生物量分别从7.85 g·m-2增加到36.0和48.2 g·m-2。出现这种变化现象,应该是在水葫芦快速扩繁覆盖水面后对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含量及水体污染物、透明度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水葫芦具有快速吸收水体中氮磷、去除污染物和增加水体透明度的作用,特别是在夏秋季,由于光照强、温度高,水葫芦的生长速度快、扩繁能力强,水葫芦可以在吸收水体中氮磷的同时,去除了其他污染物,如COD、有机碳、悬浮物及重金属(Gunnarsson等,2007;姜丽红等,

2009),具有较强的水体改善效果;同时,种养区

水体流速减缓,植物根系周围聚集了大量的悬浮态

颗粒物,有大量的有机质供软体动物觅食,且提供

了附着场所;植物根系可以分泌溶氧和有机酸。在

净化水体的同时也为软体动物提供了失误来源,因

此出现软体动物数量和生物量增加,而寡毛类和颤

蚓类的数量与生物量下降的现象,这也与作者前期

的研究结果相同(刘国锋,2010)。

从所采集到的底栖动物的组成来看,占有优势

地位的底栖动物主要是以寡毛类、摇蚊幼虫类、软

动物为主,也就是以指示水体环境污染较重的生物

为主(图3)。由于霍甫水丝蚓和摇蚊幼虫主要指示

着污染较重的水体环境,因此他们的密度和数量变

化将直接反映水质好坏情况,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重,则他们的密度越高(Riky等,2007),底栖动

物的群落多样性较低。出现的其他种类主要是椭圆

背角无齿蚌、蚂蟥及少量的河砚。群落多样性指数

下降,说明水体处于严重污染状态。熊金林等(2003)通过对湖北梁子湖不同污染类型湖泊的研究,发现软体动物的密度及种类数随湖泊富营养化

程度的增加而呈反向变化趋势;底栖动物多样性降

低多是因为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剧及生境条件破坏

等造成的(Kazanci等,1998)。太湖地区受台风、

湖流等影响,水流交换频繁,即使种养数千亩的水

葫芦,其所占的水面面积与竺山湖面积相比仍然较小,因此不会出现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效果,这也从本年度及2009年度的研究结果中得到

了验证。从生态学和循环农业的观点来看,利用凤

眼莲快速吸收水体中氮磷营养盐及扩繁能力,作为

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一个选择,在解决好植物安全

性控制、后续资源化利用等后续问题后,将是一种

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的治理方法(Malik 表3 各环境因子在典范对应分析中的4个成分负载值

Table 3 CCA loadings of each environmental variable

on the first four axes

Component Matrix

1 2 3 4

pH .279 .875 .371 .079

DO -.351 .535 .557 .366

WT -.368 -.744 .094 .472

SD -.937 -.186 .134 -.259

Chla .960 -.093 .123 -.216

TN .862 .419 -.051 -.189 NO3--N .458 -.046 .666 .448

NH4+-N .768 -.286 -.414 .341

TP .856 -.453 .140 .005 PO43--P -.130 -.374 .711 -.512

NP -.261 .888 -.288 .034

TLI .987 .035 .089 -.123

DO:溶解氧;SD:透明度;pH:水体酸碱度;WT:水温;Chla:叶绿素;PO43--P:水体中可溶性磷酸根;TP:水体总磷含量;TN:水体总氮含量;NH4+-N;NO3--N;TLI:水体综合营养指数;N:P:水体TN、TP比例。Mollusca:软体动物;Pentaneura sp.:粗腹摇蚊幼虫;Chironomus plumosus:羽摇蚊幼虫;Rhyacodrilus sinicus:中华颤蚓

图6 底栖动物物种组成与环境变量的典范对应分析

Fig.6 CCA of th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the DCA grouping sites

of macrobenthos species in sampling time

1318 生态环境学报第23卷第8期(2014年8月)

等,2007;杨林章等,2013;Wang等,2013)。与其他农业残留物相比,水葫芦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高的沼气生产率,同时也是各种污染物进行植物修复的重要物种,具有较高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和较高的污染物耐受能力(严少华等,2012)。因此,在污染水体中,尤其是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种植凤眼莲将会显著的改善污染水体的水质,同时也将成为重污染水体生态治理的先锋物种。

4 结论

在太湖竺山湖实施水葫芦控制性种养围栏工程措施后,指示底栖环境污染较重的物种刮毛类和摇蚊幼虫类底栖动物数量和生物量呈现下降趋势,从5月至10月份,由对照至种养区内其生物量分别为2.37、1.95、2.19 g、1.64 g·m-2,且种养区内<种养区外围。软体动物则表现为增加现象,从4月初的4.5 g·m-2到10月份的29.3 g·m-2,而对照和近种养区处的生物量分别从7.85 g·m-2增加到36.0和48.2 g·m-2,其数量呈现不断增加趋势;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竺山湖水体仍然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参考文献:

GUNNARSSON C C, 2007. Petersen C M. Water hyacinths as a resource in agriculture and energy produc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Waste Management, 27: 117-129.

KAZANCI N, GIRGIN S. 1998. Distribution of Oligochaeta species as bioindicators of organic pollution in Ankara Stream and their use in biomonitoring[J]. J. Zoology, 22: 83-87.

LAGOS C, URRUTIA R, DECAP J, et al. 2009. Eichhornia crassipes used as tertiary color removal treatment for Kraft mill effluent. Desalination, 246: 45-54.

LUCIE G. 2007. Doing Battle With the Green Monster of Taihu Lake [J].

Science, 317: 1166.

MALIK A. 2007.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vis a vis opportunity: The case of water hyacinth.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EB/OL], 33: 122-138. MORSE J C, YANG L F, TIAN L. 1994. Aquatic insects of China useful for monitoring water quality. Nanjing, Hohai University Press.

RILEY C, INAMDAR S, PENNUTO C, et al. 2007. Use of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Indices to Assess Aquatic Health in a Mixed-Landuse Watershed[J]. Journal of Freshwater Ecology, 22(4): 539-551.

WANG ZANXIN, WAN JIN. 2013.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Use of Water Hyacinth for Phytoremediation and Biogas Production in Dianchi Lake, China. WorldFish (ICLARM) -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Program for Southeast Asia.

蔡永久, 龚志军, 秦伯强. 2009. 太湖软体动物现存量及空间分布格局(2006-2007年) [J]. 湖泊科学, 21(5): 713-719.

陈荷生. 2001. 太湖生态修复治理工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0(2): 173-178.

陈其羽, 梁彦龄, 吴天惠. 1980. 武汉东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集刊, 7(1): 41-56.

陈潇, 潘文斌, 王牧. 2012. 福建闽江水口水库凤眼莲空间分布特征及

其动态. 湖泊科学, 24(3): 391-399.

陈宇炜, 陈开宁, 胡耀辉. 2006. 浮游植物叶绿素a测定的“热乙醇法”及其测定误差的探讨[J]. 湖泊科学, 18(5): 550-552.

成新, 江溢, 蒋英姿. 2004. 太湖底泥与污染情况调查. 太湖水资源高级论坛[EB/OL]. https://www.doczj.com/doc/f610060177.html, /ztbd/gjlt/ newsview.asp?s=751. 范成新, 张路, 秦伯强, 等. 2003. 风浪作用下太湖悬浮态颗粒物中磷动态释放估算. 中国科学(D辑), 33(8): 760-768.

高雷, 李博. 2004. 入侵植物凤眼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植物生态学报, 28(6): 735-752.

龚志军, 谢平, 唐汇涓, 等. 2001. 水体富营养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25(3): 210-216.

韩洁, 张志南, 于子山. 2004. 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生态学报, 24: 531-537.

何娜, 孙占祥, 张玉龙等. 2013. 不同水生植物去除水体氮磷的效果. 环境工程学报, 7(4): 1295-1300.

何志辉, 严生良, 杨和荃. 1982. 淡水生物学(上册分类学部分), 农业出版社.

黄漪平. 2001. 太湖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298.

贾锁宝, 尤迎华, 王嵘. 2008. 引江济太对不同水域氮磷浓度的影响[J].

水资源保护, 24(3): 53-56.

姜丽红, 王备新, 陈爱卿, 等. 2009.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溪流中三角枫落叶分解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5): 1171-1176.

李强, 杨莲芳, 吴璟, 等. 2007.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西苕溪溪流健康[J]. 环境科学, 28(9): 2141-2147.

梁彦龄, 王洪铸. 2000. 高级水生生物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41–259. 刘爱菊, 孔繁翔, 史小丽, 等. 2006. 底泥疏浚对湖泊沉积物的生态毒性效应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6(5): 565-569.

刘国锋, 范成新, 钟继承, 等. 2009. 风浪作用下太湖改性沉积物对藻体絮凝去除效果研究[J]. 环境科学, 30(1): 52-57.

刘国锋, 刘海琴, 张志勇, 等. 2010. 大水面、高密度种植凤眼莲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环境科学, 31(12): 2925-2931.

刘月英, 张文珍, 王跃先. 1979. 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软体动物. 北京, 科学出版社.

陆桂华, 马倩. 2010. 2009年太湖水域“湖泛”监测与分析[J]. 湖泊科学, 22(4):481-487.

马陶武, 黄清辉, 王海, 等. 2008. 太湖水质评价中底栖动物综合生物指数的筛选及生物基准的确立[J]. 生态学报, 28(3): 1192-1200.

彭建华, 刘家寿, 熊邦喜, 等. 2002. 湖北浮桥河水库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J]. 湖泊科学, 14(1): 90-96.

秦伯强. 2007. 湖泊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与实现[J]. 生态学报. 27(11): 4848-4858.

宋玉芝, 朱广伟, 秦伯强. 2013. 太湖康山湾示范区水生植物对水体氮、磷控制的适用性分析. 湖泊科学, 25(2): 259-265.

魏复盛. 2002.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吴浩云, 刁训娣, 曾赛星. 2008. 引江济太调水经济效益分析——以湖州市为例[J]. 水科学进展, 19(6): 888-892.

熊金林, 梅兴国, 胡传林. 2003. 不同污染程度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比较[J]. 湖泊科学, 15(2): 160-168.

严国安, 任南, 李益健. 1994. 环境因素对凤眼莲生长及净化作用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 1: 2-5.

严少华, 王岩, 王智. 2012. 水葫芦治污试验性工程对滇池草海水体修复的效果[J].江苏农业学报, 28(5): 1025-1030.

杨林章, 施卫明, 薛丽红等. 2013.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

刘国锋等水葫芦生态净化工程对竺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1319

程实践---总体思路与“4R”治理技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32(1): 1-8.

张志勇, 常志洲, 刘海琴等. 2010. 不同水力负荷下凤眼莲去除氮、磷效果比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6(2): 148-154.

郑军,马欣堂,周岚等. 2011. 饮用水源人工湿地运行初期水生植物繁衍研究. 环境科学, 32(8): 2247-2253. 钟继承, 刘国锋, 范成新, 等. 2009. 湖泊底泥疏浚环境效应: I.内源磷释放控制作用[J]. 湖泊科学, 21(1): 84-93.

周庆, 韩士群, 严少华等. 2012. 富营养化湖泊规模化种养的水葫芦与浮游藻类的相互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36(4): 783-791.

朱红钧. 2007. 凤眼莲生态型河道水流特性试验研究. 南京, 河海大学.

Effects of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Engineering of Planting Water Hyacinth

on Macro-Benthos Community Structure

LIU Guofeng1, 2, HAN Shiqun2, HE Jun3, YAN Shaohua2, ZHOU Qing2,

1.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Wuxi 214081, China;

2.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Nanjing 210014, China;

3. Fisheries technical guidance Station of Wuxi Municipal Bureau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Wuxi 214023, China

Abstract: I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ecological measures of management of purifying the polluted water body by using the floating plants, which has the wide adaptability, large biomass, strong purification ability, especially the eutrophication water, after solving the mechanized harvesting, recycling use of terminal processing. The conventional ecolog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is mainly in small water body or inland rivers, which has the obvious purification effects for no wind disturbance. But controlled planting the aquatic plants in large water body to purify the polluted water is still rare now.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planting 67 hectares water hyacinth (E. crassipens) in Zhushan Bay, Lake Taihu, which is one of the polluted lake water purification measure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mainly planted by Jiangsu Academic Agricultural Science, on macro-benthos population and structure and benthos environment, were studied during 4~11 month in 2011 with consecutive survey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verage density mollusca (the main species were Bellamya aeruginosa) in far-planting, near-planting and planting area was 15.13、15.63、22.63 ind·m-2,respectively, and biomass was 17.00、17.60、25.50 g·m-2,respectively, showed that benthos biomass in planting area was higher than that the others. However, the average density and biomass of Oligochaeta (the main species were Limodrilus hoffmeisteri) and Chironomidae in planting area were lower than that outside of planting area, and it demonstrated that the benthic environment gradually improved after controlled planting the floating plants. It indicated that the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hrough planting water hyacinth couldn’t show the obvious purification effects of polluted water in a short time, especially in a shallow, wind disturbance of large lake, and it need long-term, lasting approached to reach the purifying goals. The index of Shannon-Weaver and Simpson indicated that water environment was severe polluted state. On the ba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the large-area and high-density planting water hyacinth haven’t demonstrate adverse impact on macro-benthos and benthos environment in short planting time.

Key words: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engineering; water hyacinth; Macro-Benthos; community structure; biomass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机器人和钟乳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们不是生物。 2.(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 (2) 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病毒有益于人类的一面! 1 利用噬菌体作为“抗生素”使用2 昆虫病毒作为农药可以杀死害虫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害方面:1.部分病毒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如最常见的感冒病毒、乙肝病毒。过去的天花病毒、狂犬病毒曾经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现在的艾滋病病毒(HIV)、伊波拉病毒等,更被人类视作新世纪的瘟疫。2.许多病毒会危害人类的经济作物、家禽家畜等,如烟草花叶病毒危害种烟业;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练习 1.不能绝对分开。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2.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3.花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光、温度、水和无机盐。不同品种的花卉对光、温度、水和无机盐的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栽培花卉的要求,提供适合它生长的各种条件。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 1.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2.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3.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反映真实情况。 练习 1.空气,如池塘的水中缺氧,会导致鱼大量死亡。 土壤性质,在某些特定的土壤(如盐碱地)中只能生长特定的植物。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蚯蚓依靠皮肤进行呼吸,大雨过后,土壤中充满雨水,缺乏空气,蚯蚓因缺氧而爬出地面。 4.动物有竞争关系。动物常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竞争。 5. 牛三叶草 农民传粉 猫田鼠土蜂 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

杨持_生态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2.什么是环境,生态学环境指什么? 环境则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环境系统。生态学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种的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这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8.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Z)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L)。 A前者适用于资源无限的条件下,后者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B.种群指数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C 。Z的增长曲线呈“J”型;L的增长曲线呈“S”型。 9.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些类型?<附:成因> 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定义: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 三种类型①均匀型②随机型③成群型 成因:(1)均匀分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另一原因是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2)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只有在环境的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的情况下或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易产生随机分布(3)成群分布是最长见的内分布型a.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b.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c.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10.试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项目r—选择k——选择 气候多变,不确定,难以预测稳定,较确定。可预测 死亡具灾变性,无规律。非密度制 约 比较有规律,密度制约 存活幼体存活率低幼体存活率高 数量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远远 低于环境承载力 时间上稳定,通常接近K值 种内种间 关系 多变,通常不紧张经常保持紧张 选择倾向 1 发育快 2增长力高 3提高生育 4体型小 5一次繁殖1发育绶漫2竟争力高3延迟生育4体型大5多次繁殖 寿命短,通常少于一年长,通常大于一年 最终结果高繁殖力高存活力 12.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而将生活于同一环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末考备考复习参考资料各位同学:揣摩考点、识破亮点、巧抓重点、攻克难点,是末考备考复习过程中的四大秘诀,也是我们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得力技巧。希望广大同学能够勤奋备考,诚信应考,亮出真才实学,考出优异成绩。建议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结合课本及课堂笔记,并根据自身实际就本资料中出现的相关失误与漏洞请自行补充完整,由此带来的不便还望你见谅。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 ---军军 第一部分: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 一、生态农业及其产生的原因 1、生态农业: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成就,合理地组织农、林、牧、渔、加等产业,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 2、产生的原因:现代农业有许多负效应,推动了生态农业的产生,主要表现在能源过度消耗、水资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成本增加、污染加剧、人口压力不断增大、其他问题如种植结构的单一化,水土流失等。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1、整体效应原理; 2、生态位原理; 3、食物链原理; 4、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 5、生物的相生相克原理; 6、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 三、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1、多维集约用地技术(多熟种植、立体种养)。 2、物质的多层次利用技术A.动物粪便的多层次利用(作为腐生生物的食物源、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B.秸秆的多层次利用(直接还田为肥、堆肥还田、作为动物的饲料、基质化、能源化); 3、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种养结合、立体种植、水土保持技术); 4、生物防除病虫草害技术(利用轮作、间混套作技术来控制病虫草害;通过收获和播种时间的调整来减少病虫草害;利用生物天敌来控制病虫草害); 5、生物能源及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沼气的开发利用技术、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技术)。 第二部分: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农业资源分类 1、按可更新的能力可以分为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和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2、按贮藏性可分为可贮藏性资源和流逝性资源。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问题探讨 1. 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 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 1. 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 ∶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 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 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 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 基础题1.B。2.B。 3. (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3)2。 4. (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 1. (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 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

最新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阐述你对生态圈各圈层关系的认识 生态圈由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大气圈是动植物最直接的生命系统,没有大气圈提供氧气和CO2,无法进行氧循环和碳循环;水循环通过大气圈运动而实现的,大气环流还调节了气候,使之较适合生物生存。水圈中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水循环保证地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岩石圈的表层即土壤层,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初级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有何不同?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第二章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①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形成;②土壤结构、养分代谢和分解过程;③系统中水分的分布、循环和平衡;④景观结构与性质;⑤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5.请举例说明“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和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有效积温法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的生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8.环境因子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二)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及特点;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环境因子作用的阶段性;⑤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三)环境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农业生态学第三章第四章重点考题

邻接效应: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同条件下,作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是一样的。 生态入侵:由于生态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 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圣经条件的特殊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是的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 填空题: 3逻辑斯蒂曲线分为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5个时期。 4种群利用空间的方式可分为分散利用和共同利用两大类。 7物种多样性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类。 11.群落呈斑块状镶嵌是由亲代散布习性、环境的异质性和种间相互关系所决定的。简答题: 1.简述逻辑斯蒂曲线的意义。(4分) 答:1.他是许多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2.它也是渔业、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3.模型中的两个参数r和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论中的重要概念,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r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而k表示环境容纳量即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浓度8.成层的生态学意义。 答:1.生物群落的成层性使单位面积内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生物种类和数量。 2.可以产生更多的生物物质,同时以复杂的营养结构维持着系统的相对稳定。 3.为人类合理栽培作物群落提供了可贵的依据。 4.缓解不同生物对环境的利用压力扩大利用环境的范围。 四:问答题 1.试论述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种群间相互作用可分为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两种。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种间结合也是一种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三种关系。 在农业中的应用: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 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 3.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 4.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2.顶级群落的定义及特征以及顶级群落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演替中群落结构变化开始较快,随着演替的进行,变化速度减慢而趋于稳定。群落演替系列最后达到稳定阶段,称为顶级,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叫做顶级群落特征:1.它是一个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 2.其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恒定 3.有机物质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没有生产的净积累,其现存量上下波动不大。 4.顶级群落如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对撂荒地植被演替的控制 2.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与作物演替利用

八上生物课后练习答案

八上课后习题答案 P7 1.把符合下列动物类群特征的选项填入括号内。腔肠动物(ABE ) 扁形动物( ACD ) A .没有肛门; B .有刺细胞; C .大多数种类身体扁平; D .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E .身体呈辐射对称。 P11 (1)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 × ) (2)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 ) 2.以下动物中,( BEF )属于环节动物,( ACD )属于线形动物。 A.蛔虫; B.蚯蚓; C.小麦线虫; D.丝虫; E.蛭; F.沙蚕。 3.如何区别某个动物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 答:根据动物的身体是否分节,是否具有刚毛和疣足等运动器官,来作出判断。 4.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 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响? 为什么? 答:下雨后,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如果农田中没有了蚯蚓,农作物的生长有可能受影响。因为蚯蚓可以松土,改善土壤成分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P17 (1)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 (2)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 2.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A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B .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 .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3.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3.腔肠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环节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 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4.软体动物的贝壳与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软体动物的贝壳和昆虫的外骨骼的相同点:均能保护动物内部柔软的器官。 不同之处在于:软体动物的贝壳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限制了动物的运动能力;昆虫身体和附肢的外骨骼分节,可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外骨骼还可减少体内水分的丧失。 5.在所有的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最多的,想一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呢? 答:繁殖能力强;体表具有保护功能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更加灵活;感觉器官发达;昆虫的呼吸系统完善,适应陆地生活;体形较小,对空间和食物的需求较小,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个体;等等。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附件1: 课外作业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A、A、 B、A 二、填空题 1、环境、可持续发展; 2、人类活动、生态环境; 3、退化原因、恢复与重建 三. 简答题 1、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1分);(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1分);(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1分);(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1分)。总之,运用生态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使环境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分)。 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主要的学科任务是: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2分)。进入21世纪后,其学科内容和任务不断丰富,环境科学将更为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1分);(3)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分);(6)生态系统管理;(7)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1分)。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C、B、A、A、C、A、A、 D、B、B、D、B、B、A、C、A、D、A、B、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 3、B、C、D; 4、B、C、D 三、名词解释题 1、最小值定律:最低量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ng)提出的,他在研究谷物产量时发现,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后来人们把这种为利比希最小值定律。

生态学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生态学复习题含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基本概念 种群、种群动态、种群密度、种群年龄分布、种群性比 多型现象 内禀增长率 存活曲线 种群空间分布型 集合种群 密度效应、他感作用 领域行为、社会等级、利它行为 种间竞争、资源竞争、似然竞争 竞争排斥原理 遗传漂变、奠基者事件、种群瓶颈 13.种群:指同一物种中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占有一定空间个体的集合体 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每单位空间个体的数量;生态密度-按照生物实际所占有的面积计算的密度 种群年龄分布: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 种群性比: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 种群的基本参数: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14.多型现象:种群内的个体在形态、生殖力、体重及其他生理生态习性上产生差异,而出现种群内不同生物型 15.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 16.存活曲线:借助于存活个体数量来描述特定年龄死亡率,以lgn 对x作图 x 17.种群空间分布型: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分布。包括随机型,均匀型,集群型。 18.集合种群:一个大的兴旺的种群因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或其他干扰而破碎成许多孤立的小种群时,这些小种群的总体就称为集合种群

19.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20.领域行为: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意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具领主的领域范围,以威胁或直接进攻入侵者等的行为 社会等级: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利他行为:有利于其他个体存活和生殖而不利于自身存活和生殖的行为 21.种间竞争:指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作用 似然竞争:两个物种通过拥有共同捕食者而产生的竞争。其性质与两个物种通过对资源利用所产生的资源利用性竞争类似 22.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23.遗传漂变:由于某种机会,某一等位基因频率的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 奠基者事件:当来自一个大种群的少数个体在一个新栖息地定居时,在其后续种群中的所有基因都将来自于奠基者所携带的有限遗传物质。由于种群太小使近交难以避免,隐性基因会更广泛地显示出来,使存活率下降。 种群瓶颈:小种群的持续存在会因遗传漂变而引起遗传变异的进一步丧失的现象。 二、填空题 1. 种群的年龄锥体主要有、和三种基本类型。(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下降型种群) 2. 生命表可分为和两大类,它们在方法上有所不同。(静态生命表、动态生命表、收集数据) 3. 存活曲线的三种基本类型为: 、和。(凹曲线、直线、凸曲线) 4.种群的主要空间分布型:、和(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 5. 生物种间的基本关系有:、、等。(共生、竞争、捕食、寄生、偏害)

生态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生态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原地观测 ②受控实验 ③生态学研究方法分析 2.原地观测的容: ①野外考察 ②定位观测 ③原地实验 3.生态学综合研究的研究方法: ①资料的归纳和分析 ②生态学的数值和排序 ③生态学的数学模型和仿真 4.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①层次观 ②整体论 ③系统学说 ④协同进化 5.生态学研究的组织层次 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 6.名解: 受控实验: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与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协同进化: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种群动态上的相互影响彼此在进化过程和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7.原地观测:指在实地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 第二章野外环境生态因子的观测 1.名解: 环境因子:组成环境的所有要素的总和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地形因子: 气候因子: 溶解氧:在水中溶解分子态的氧 电导率:电导反应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越大,电导越小。 色度:颜色,浊度,悬浮物等都是反应水体外观的指标 2.生态因子的分类 按生命特征:(1)生物因子(2)非生物因子 按性质分:(1)气候因子(2)土壤因子(3)生物因子(4)地形因子(5)人为因子 按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1)密度制约因子(2)非密度制约因子

按生态因子稳定性:(1)稳定因子(2)变动因子 3.地形因子包括哪些? 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海陆位置经纬度坡度 4.气候因子包括那些数据? 太阳辐射强度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大气降水风速风向降水量 5.地温(土壤温度)用曲管地温表测量;大气降水用雨量器和雨量计测量;空气湿度用温度计或干湿球温度表测量。 6.水样的采集:现场测定的有PH值、电导率和溶解氧。 7.色度的测量方法: ①铂钴标准比色法 ②稀释倍数法 ③分光光度法 8.了解GPS 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它极提高了地球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生态学观测的取样设计 1.取样的定义与类型:抽取其中一部分作为样本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进而推断总体的特征,这个过程成为取样。 ①主观取样 ②客观取样(概率取样法) 2.客观取样包括哪些取样方法并了解各取样方法: ①随机取样:样方的设置是随机的,即每一样品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相等的;一般随机取样的方法是将研究地区放入一个垂直坐标中用成对的随机数作为坐标值来确定样方的位置。(缺点:在实际研究中往往难以确切设置,尤其是地形复杂等地;优点:可用于统计分析)②系统取样:根据某一规则系统的设置样方,也叫规则取样;在大多数情况下,先用地形等因素确定第一个样方设置(优点:取样简单,样品分布普遍,代表性强,在植被变差较小的情况下效果好;缺点:好坏不能客观评价,数据也不能进行统计分析) ③限定随机取样(系统随机取样):是系统取样和随机取样的结合,兼有二者的优点,先用系统法将研究地段分成大小相等的区组,然后在每一小区再随机地设置样方(优点:每个区组每个样品被抽取的机会更大,且数据可进行统计分析;缺点:在野外可能更费时间) ④分层取样:将研究地段按自然的界限或生态学标准分成一些小的地段,小地段的划分不是统计学方法,而是自然的界限或生态学的标准(优点:简便易做,也是应用最多的方法;缺点:小地段的大小一般是很难知道的,不等的所以难以进行统计分析) ⑤集群取样:是一种二维水平取样,即首先随机选取样点,在每一个样点取一些样方(而不是一个样方),在这特殊调查中更有效,可有多种设计方案,根据所研究的对象不同而有差异 ⑥环境因子取样:对环境因素,某些因子的值只与样方位置有关 3.群落的最小面积的定义及几种需要了解的群落最小面积

动物生物学课后思考题(有答案)上篇

1)什么是动物生物学?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动物生物学(Animal Biology)——是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有机地阐述动物的分类进化、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动物生态以及动物行为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在动物学(Zoology)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生物学是以生物学观点和技术来研究动物生命规律 进化和适应 2)动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描述法——描述动物外形特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等。 2.比较法——不同动物系统比较,例如,对不同动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带型的比较核酸序列的测定和比较。 3.实验法——人为控制条件,对动物生命活动或结构机能进行观察研究。 4 .综合研究法 3)简述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描述性动物学阶段 实验生物学阶段 分子生物学阶段 生物学多学科交叉阶段 4)Whittaker的五界系统分类依据是什么? 惠特克(R. H. Whittaker)以细胞结构基础来分类,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Protista)真菌界(Fungi)植物界(Plantae)动物界(Animalia) 5)细胞分裂周期的概念?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一个cell cycle。 6)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有哪些?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有无细胞核。 7)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有哪些?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纤维素),没有有色体(叶绿体),没有大液泡,具有中心体。 8)细胞有哪几种分裂方式,个有什么特点? 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遗传物质均等分配给两个子细胞,保证了生物性状的稳定,是体细胞的增殖方式. 减数分裂(meiosis) -- 特殊的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配子的分裂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形成染色体数减半的四个子细胞。 无丝分裂:是处于间期的细胞核不经过任何有丝分裂时期,而分裂为大小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分裂方式。因为分裂时没有纺锤丝与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做无丝分裂。 9)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 上皮组织细胞数量多,形态规则,种类单一,细胞间质少,有极性,无血管。功能:保护,分泌,排泄,吸收等。 结缔组织细胞少,种类多,间质丰富,间质内常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分布广。功能: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物质运输。 神经组织神经C(神经元)和神经胶质C组成。功能:具感应性,传导性。 肌肉组织细胞纤维状,具收缩功能。功能:运动,保护,营养,连接 10)动物进化的例证有哪些?它们如何证明动物的进化历程? 1、比较解剖学证据: 比较解剖学:是指系统比较不同类群生物器官结构及其与功能相关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药用植物生态学复习题

1.什么是环境、环境因子、包括哪些方面? 答: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 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环境因子分为3大类:气候类、土壤类和生物类;7个并列的项目: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和生物因子。 2.什么是生态因子? 答: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生命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3.生态因子的作用都有那些特点? 答:①不可替代和互补性②非等价性③综合性 4.阴性植物与阳性植物有哪些区别? 答:阴生植物也称“阴性植物”。是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但并不是阴生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越弱越好,而是必须达到阴生植物的补偿点,植物才能正常生长。阴生植物多生长在潮湿背阴的地方,或者生于密林内; 阳生植物也称“阳性植物”。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形态结构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发育健壮,在阴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称阳性植物。这类植物要求全日照,并且在水分、温度等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不存在光照过强的问题。阳生植物多生长在旷野、路边。 45.在引种驯化时如何考虑药用植物对光周期的要求? 答:光照是药用植物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根据药用植物对光照的反应可以分为阳生植物、阴生植物以及耐阴植物。 药用植物的生长受自然界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影响,称为光周期现象。许多药用植物的休眠、落叶、地下器官的形成及种子萌发等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关。根据药用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又可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中间植物。短日照的南方植物在北方生长,营养期将增长,往往要到深秋短日照来临时才能开花,因而易受低温的危害。长日照的北方植物生长在南方的短日照条件下,常常会早熟或因温度不合适而不能开花。因此,药用植物栽培必须根据其光周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栽培措施。此外,药用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光照的要求也不一样,如黄连的“前期喜阴,后期喜光”,西洋参春季的透光度应比高温的夏季稍大为宜。 6..温度变化规律如何? 答:(一)温度在空间上的变化 1.纬度一个地区太阳入射高度角的大小和昼夜长短由纬度决定。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因此太阳辐射能也大,但由于昼夜长短的差异较小,太阳辐射量在季节分配上较均匀。随着纬度北移(指北半球),太阳辐射能量减少,温度逐渐降低。从北极到赤道可以划分为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南半球的各纬线的全年平均温度要低于北半球的相同纬线。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北横跨近50个纬度,直线距离约4000km,南北各地的太阳高度辐射量和热量差异很大,因此,分布于不同纬度的地区,温度的差异也很大。 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南近印度洋,西面和北面都是广阔的大陆。我国气候具有大陆性季节风气候显著和气候复杂多样两大特征。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中国拥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带,这是气候复杂多样性的标志。 3.地形特征与海拔高度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最高一级阶梯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四川盆地构成,平均海拔1000m至2000m。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麓到海岸线,地势下降到海拔500m至1000m为第三阶梯。第四阶梯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水深平均不到200,。在陆地上,海拔最高的是珠穆朗玛峰,为8848m,海拔最低的是吐鲁番盆地,为-154m。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阳坡受太阳辐射最大因此温度高,阴坡则相反。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二)温度在时间上的变化 1.昼夜变化地球自转形成昼夜,温度在一天之内有一个最高值和最低值,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温度的最低值发生在将近日出的时候,日出之后气温升高,在13-14时左右达到最高值。 2.季节变化地球公转形成四季,根据一年中气候冷暖、昼夜长短的有节律变化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一般是春季温暖,昼夜长短相差不大,夏季炎热,昼长夜短,秋季与春季相似,冬季则寒冷,昼短夜长。 (三)植物体温度和群落温度 1.植物体温度植物体温度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辐射,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体温低于环境温度时,植物体吸收大气中热量或太阳的辐射量使体温升高,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时,通过蒸腾作用,使呼吸作用等放出的少量热量。 2.植物群落温度森林群落在白天和夏季的温度要比空旷地地,但温度变幅小,昼夜及全年的温度变化不大。群落结构越复杂,森林内外温度差异就越显著。 7.低温对药用植物有哪些影响? 答: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植物的生理活动停止,甚至死亡。低温对药用植物的伤害主要是冷害和冻害。冷害是生长季节内0℃以上的低温对药用植物的伤害。低温使叶绿体超微结构受到损伤,或引起气孔关闭失调,或使酶钝化,最终破坏了光合能力。低温还影响根系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影响植物体内物质转运,影响授粉受精。冻害是指春秋季节里,由于气温急剧下降到0℃以下(或降至临界温度以下),使茎叶等器官受害。 8.高温对药用植物有那些伤害? 答:高温障碍是与强烈的阳光和急剧的蒸腾作用相结合而引起的。高温使植物体非正常失水,进而产生原生质的脱水和原生质中蛋白质的凝固。高温不仅降低生长速度,妨碍花粉的正常发育,还会损伤茎叶功能,引起落花落果等。 9.高温对药用植物的适应方式? 1

(完整word版)《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 一、是非题(15分) 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 分。() 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 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 统。() 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 配。()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 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30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 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 质。() 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 替。() 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 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 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 15、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 二、单项选择(15分) 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 A、温度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 A、0.01% B、0.4% C、0.2% D、0.1% 3、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 A、同等重要性 B、有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 4、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腐食 C、混合 D、寄生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 6、农业生态系统是()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 A、人 B、生物群落 C、大气 D、太阳辐射 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 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A、高生物产量 B、高经济产量 C、高生物多样 D、输入输出特点 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把符合下列动物类群特征的选项填入括号内。腔肠动物(ABE ) 扁形动物( ACD ) A .没有肛门; B .有刺细胞; C .大多数种类身体扁平; D .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E .身体呈辐射对称。 2.如果一条小溪原来可以采集到水螅,现在却采集不到,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水螅通常生活在清洁的淡水中,若水体受到污染,水螅无法存活,则采集不到水螅。 3.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等食物,你认为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是否安全? 为什么? 答:不安全。因为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华枝睾吸虫的幼虫,若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有可能会感染华枝睾吸虫病。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 × ) (2)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 ) 2.以下动物中,( BEF )属于环节动物,( ACD )属于线形动物。 A.蛔虫; B.蚯蚓; C.小麦线虫; D.丝虫; E.蛭; F.沙蚕。 3.如何区别某个动物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 答:根据动物的身体是否分节,是否具有刚毛和疣足等运动器官,来作出判断。 4.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 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响? 为什么? 答:下雨后,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如果农田中没有了蚯蚓,农作物的生长有可能受影响。

因为蚯蚓可以松土,改善土壤成分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 (2)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 2.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A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B .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 .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3.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腔肠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线形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环节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节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4.软体动物的贝壳与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软体动物的贝壳和昆虫的外骨骼的相同点:均能保护动物内部柔软的器官。 不同之处在于:软体动物的贝壳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限制了动物的运动能力;昆虫身体和附肢的外骨骼分节,可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外骨骼还可减少体内水分的丧失。 5.在所有的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最多的,想一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呢? 答:繁殖能力强;体表具有保护功能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更加灵活;感觉器官发达;昆虫的呼吸系统完善,适应陆地生活;体形较小,对空间和食物的需求较小,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个体;等等。 第四节鱼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第一章 1.阐述你对生态圈各圈层关系的认识 生态圈由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大气圈是动植物最直接的生命系统,没有大气圈提供氧气和CO2,无法进行氧循环和碳循环;水循环通过大气圈运动而实现的,大气环流还调节了气候,使之较适合生物生存。水圈中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水循环保证地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岩石圈的表层即土壤层,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初级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有何不同?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第二章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①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形成;②土壤结构、养分代谢和分解过程;③系统中水分的分布、循环和平衡;④景观结构与性质;⑤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5.请举例说明“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和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有效积温法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的生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8.环境因子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二)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及特点;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环境因子作用的阶段性;⑤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